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產品設計教學變革思考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在當前數字技術、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期,產品設計在理念、語言、方法等方面均有一定變革,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在此背景下,高校產品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面臨全新挑戰,固有的產品設計教學內容與教學模式難以適應新時代的人才培養需求,亟須有效變革[1]。此外,現代社會與企業對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高校在產品設計教學中不僅要重視對學生基礎能力的訓練,而且要培養他們的專業綜合能力。基于此,文章分析當前高校產品設計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進而對新時代高校產品設計教學的變革提出建議。
一、新時代高校產品設計教學變革的必要性
1.產品設計必須符合市場需求產品從設計到生產都需要跟隨市場需求的變化而變化,可見市場價值是衡量產品設計的重要標準之一。產品能否在市場中獲得關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產品設計能否向消費者傳達其想要的信息。所以,設計者需要具有更加新穎、先進的產品設計理念,使產品設計在功能、形態等方面傳遞出更多信息,從而受到市場的青睞。因此,高校產品設計教學要充分結合市場需求并予以積極調整。
2.多元市場對綜合型人才的需要現代社會對綜合型、創新型人才有著較大的需求,隨著新時代產品設計理念、原則及語言的變化,社會對產品設計者的技巧、經濟意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并且需要設計者密切關注設計發展的最新方向,科學分析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因此,高校產品設計教學需要朝著知識融合、技術集成的方向發展,以培養出更多的綜合型人才。基于此,教學變革顯得尤為必要。
二、當前高校產品設計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1.教學模式較為落后高校產品設計教學質量會直接受到教學模式的影響。在當前經濟、科技全面發展的新時代,高校教育環境在整體上出現了明顯變化。在此背景下,原來的產品設計教學模式與該專業課程的教學需求不相符,以往教師滿堂講授、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模式亟須變革。另外,部分高校的產品設計教學存在對學生創新能力、發散性思維培養不足的問題[2]。產品設計屬于應用性、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強化學生的產品設計實踐能力,影響新時代產品設計人才的培養。
2.教學內容實踐性不足如上文所言,產品設計要經得起市場考驗,這意味著產品設計必須緊隨時代潮流。因此,高校的產品設計教學內容需要以新時代市場的真實需求為導向選擇與設置,以保障相關課程的先進性與適用性,提高產品設計教學的實效,保證產品設計人才的培養質量。然而,目前部分高校受多種原因的影響,產品設計教材的更新速度跟不上社會發展的速度;部分高校的產品設計教學內容多為設計原理、設計方法、作品賞析等理論層面的知識,實踐性內容相對不足。這造成部分高校的產品設計教學內容缺乏系統性,教學實效不盡如人意,部分學生畢業后由于實踐能力不足而難以滿足工作要求。
三、新時代高校產品設計教學變革的措施
1.適應時代與行業發展,明確新的教學目標高校產品設計教學的變革需要有明確的目標作為指引,以確保教學活動能圍繞教學目標全面開展。對于產品設計教學而言,教師首先要明確培養的人才需要具備怎樣的能力。立足于產品設計的定義分析,產品設計是利用線條、符號、色彩等元素將個體的某種需要轉化為具體事物的過程,這意味著設計者在設計產品的造型、色彩等時,不僅要凸顯產品的特點,體現設計者的個人風格,而且要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與實用需求[3]。基于這一層面,產品設計人才不僅要有專業且系統的理論知識,而且要有過硬的設計能力。因此,高校需要重新設定教學目標,學生只有具有扎實的理論功底、深厚的文化素養、過硬的實踐技能,才能適應新時代與產品設計行業的發展。高校需要審時度勢,重新設定產品設計教學目標,在明確目標的引導下推進教學變革。
2.調整課程結構,加強學生的綜合性訓練產品設計具有典型的學科交叉、知識融合特點,涉及材料、技術、消費、審美、生產等方面的知識,要求設計者對文化、經濟、社會等領域有所了解。因此,教師不僅要重視專業公共課程教學,而且要設置與相關學科相通的必修課和選修課,完善專業實踐課程模塊。筆者認為,高校應當針對不同學期階段設置不同課程;適當減少公共課程比例,增加專業課比例,保證學生在第一學年就能完成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同時,高校要滲透文化修養方面的教育。在后續的專業課學習中,高校要結合專業個性整合必修課程的課時量,保證學生學習專業知識技能的時間。此外,專業實踐課要加強不同學科的融合,體現產品設計行業的特點,將跨學科、綜合性的設計訓練融入課程教學,如仿生形態設計、機械設計、設計心理學等學科訓練,以此加強對學生在產品功能設計、產品造型設計、產品材料選擇等方面的綜合性訓練,不斷增強學生對產品設計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
3.實行新的教學模式,以項目任務為核心以往的高校產品設計教學存在部分教師全盤灌輸知識而部分學生被動接收的情況。這種教學模式不僅難以凸顯產品設計的學科特征,而且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產品設計實踐能力,因此有必要變革這一教學模式。項目任務教學模式在許多設計類課程教學中呈現出良好的效果,將其應用在產品設計教學中,能幫助學生將理論與設計實踐有效結合。因此,教師應當充分結合新時代產品設計的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確定產品設計的具體項目任務,如果條件允許,還可列出若干項目讓學生自行選擇。在確定項目之后,教師可選出類似的優秀設計作品展開講解,全面剖析其中的設計理念、手法、特點、語言等,讓學生的產品設計更有方向感。此外,教師還要結合學生的能力水平,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意愿組建設計小組,以設計工作室的形式制訂具體計劃,對小組成員進行分工。在教師確定了小組的項目計劃書之后,設計小組便可開展具體的設計。此時,教師需要從大方向上指導學生,在細節方面不必為學生設置太多的條條框框。在產品設計完成后,教師可采取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市場評價等評價方法,并最終總結作品特點。教師既要肯定設計作品的閃光點,又要找出設計作品的短板。同時,針對學生的優秀作品,教師應當積極推薦其參加相關展覽或公開發表,讓學生能夠在產品設計中獲得成就感。由此可見,項目任務教學能夠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緊密聯系,使產品設計教學過程轉變為方案實施的過程。學生通過親歷這一過程,不僅能夠增強產品設計實踐能力,而且能夠鍛煉團隊合作能力。因此,項目任務教學是對當前產品設計教學的有效變革。
4.完善教學內容,提高實踐教學比例作為與社會發展聯系緊密的學科,產品設計必須保證教學內容的完善度。尤其是面對當前產品設計教學存在的教學內容實踐性不足的情況,高校在產品設計教學變革中需要提高實踐性教學內容的比重,確保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完美融合,增強教學完整性,通過推進產品設計教學的發展,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與知識運用能力[4]。因此,教師不僅要重視對產品設計教材內容的講解,而且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訓練機會,引導學生多參加國內外的產品設計比賽。參賽作品既可以是產品設計作業,又可以是作業之外的形式。之所以通過作業的方式鼓勵學生多參加比賽,是為了讓學生不斷尋找自己的設計風格,訓練其在產品設計中的把控能力與感悟能力,加深其對產品細節設計的理解。其中,細節設計在產品設計中至關重要,不僅能體現學生對整體設計與局部設計關系的調和能力,而且能夠影響產品設計的整體風格。整體設計與細節設計互為補充且相互促進,能夠促進學生產品設計水平的提高。在教學過程中,許多課程內容可結合設計競賽的方式結課,教師可要求學生結合所講理論內容參加競賽,在完成產品設計后參與答辯,闡述自己的設計語言與設計理念,讓學生發現他人的設計亮點,找到自己設計的不足,不斷更新對知識的理解,在查找資料的同時接觸到前沿的產品設計信息,不斷提高自己的設計水平。
5.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提高產品設計創造力在產品設計中,創新是難能可貴的思維,教師在產品設計教學中還需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增強其產品設計創造力。在高校產品設計教學變革中,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需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其一,創新思維的流暢性。這指短時間內能夠提出大量設計方案,如,教師提出一個具體的設計任務,在不考慮細節與優缺點的基礎上,要求學生盡可能多且快地提出設計方案,通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增強其創新思維的流暢性。其二,創新思維的靈活性。這指學生能夠結合條件變化快速靈活地轉變思路,懂得從不同角度觀察、分析、解決問題。在今天產品設計更注重人性化的時代,設計者需要從不同思路找尋滿足人們需求的產品設計方案。其三,創新思維的獨創性。這是指敢于打破常規。在產品設計教學中,教師要多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與發散思維,使其敢于質疑固有的產品設計模式,從中獲取設計靈感。
結語
產品設計是一門特征鮮明的學科,其與時代、社會、文化、地域、風俗等因素息息相關,并且會隨這些因素的改變而改變。因此,在高校產品設計教學中,教師需要牢牢把握時展脈搏,擺脫固有教學模式的局限,立足新時代視角審視整個產品設計教學體系,作出優化變革,培養出新時代產品設計領域需要的專業人才。當然,學科教學體系的變革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需要長期發展并得到多方支持,文章提出的變革方向與相應措施僅是從宏觀層面思考的結果。筆者希望更多的教育者能夠對此提高重視程度,共同為高校產品設計教學的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肖優.文化創意產業視野下地方高校產品設計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美術教育研究,2020(7):144-145.
[2]胡超.實際項目驅動的高校設計專業教學模式改革——以產品設計實踐課程教學為例[J].湖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39(6):106-109.
[3]周禮平.高校產品設計專業工作室建設教學模式構建探析[J].藝術科技,2019,32(8):200-201.
[4]趙李娟.高校產品形態設計類課程教學方法改革[J].大眾文藝,2018(13):202.
作者:任融 單位:河南城建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