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初中化學創新教學中微課整合運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初中化學蘊含著非常豐富的化學知識,這些化學知識對學生的認知能力、理解能力、記憶能力、實踐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較高的學習要求。微課與化學教學的整合運用就是化學學科創新教學的有效方式,能夠通過短小精悍的教學視頻靈活地展現化學教學的重點知識內容,有利于化學教師科學地提高自身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化學;創新教學;微課;教學方式
微課是信息技術融入到課堂教學之中的一種重要表現,也是教師創新自身教學的重要方式。廣大初中化學教師在嘗試開展微課教學的過程中,已經體會到了微課創新教學的優勢,教師需做到的就是充分重視微課教學,不斷探索與之相適應的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將微課與化學教學整合運用的教學優勢充分發揮出來。
一、化學教學中的微課概述
微課實際上就是一種以靈活的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支持教師圍繞某些重要知識點制作相應的短小視頻,引導學生根據精小短悍的教學視頻展開高效率學習的新型教學方法。一方面,從微課的組織與教學實踐來看,教師在創新教學中利用微課展開教學,既可優化課堂上的教學過程,也可優化課前、課后環節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而且微課本身就是遵循新課程標準與教學實踐要求,以教學視頻為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圍繞某些重要知識點或者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學活動的微型課程,它在初中化學教學領域中的運用得到了廣大化學教師的重視,并將其投入了教學實踐過程之中。另一方面,從微課的教學效益來看,初中化學教師在創新教學的過程中引入了微課,能夠為初中生創造更加生動的學習環境,有利于激發學生融入教學氛圍之中,積極自主地獲取化學知識。在微課教學環境下,教師可以圍繞著學生的化學發展這一核心展開更高效率的教學,也讓不同學習水平和認知特點的初中生提高了自身的知識學習效果。實踐證明,微課為初中化學學科的現代化教學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在化學創新教學中的實際運用效果也比較理想。
二、初中化學學科微課教學的運用策略
1通過微課的翻轉課堂開展前置性學習
前置性學習也可被稱為前置性作業,是教師在開展新課之前,讓學生根據現有的知識水平與知識經驗,初步嘗試學習新課知識、完成自主預習任務的新型學習方式。在微課教學的運用過程中,教師可利用翻轉課堂的教學優勢,引導學生開展前置性學習。需注意的是,教師要提高學生在前置性學習中的實際學習效率與效果,則需合理地選擇微課翻轉課堂的前置性作業內容。例如對于一些敘述性比較強的化學知識點(如概念型知識、約定型知識等),教師可在課前對學生展開微課翻轉課堂的前置性引導教育,讓學生能夠在課前的自主學習空間,自主初步認識新課的重要知識點,為接下來的新課學習做好鋪墊,提高其在課堂上的化學學習效率。例如在人教版初中化學《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的微課翻轉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微課形式為學生布置前置性作業,具體學習任務如下:初步建構置換反應的知識結構,涵括置換反應的概念、置換反應的判斷依據(對酸、金屬、鹽的要求等),并初步了解置換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嘗試將其寫出來;初步建構復分解反應的知識結構,涵括復分解反應的概念、復分解反應的判斷依據,了解兩種復分解反應分別應滿足的條件,嘗試寫出復分解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這一前置性學習可幫助學生突破敘述性較強的知識點的學習困難,并奠定學生在課堂上高效率學習的基礎。
2通過微課建構多元化的高效化學課堂
在課堂內的微課教學中,教師能夠采取的微課教學方式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有利于教師打造多元化的高效化學課堂。以情境創設為方法推進微課教學。情境式的微課教學能夠讓學生借助教學情境的力量,增強自己的直觀學習體驗,學會將情境中蘊含的化學現象與微課的知識點進行有機聯系,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化學學習效果。例如在人教版教材中《燃料和熱量》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在微課中插入“化工廠的黃色煙塵”“酸雨對森林/石像的破壞”等等生活中可見的化學現象,引導學生融入到相應的教學情境之中,然后結合微課中涉及的重要知識點,引發學生思考:“究竟什么是化石燃料?它的特性是什么?化石燃料的化學反應中發生了什么熱能變化?可分為哪幾種化學反應類型?燃料充分燃燒的條件具體有哪些?使用燃料時需注意哪些事項?”這些問題都與燃料、熱量的重要知識點緊緊相聯,學生能夠在這一情境式的微課教學指導下針對性地掌握好新課的知識點。以專題學習方式推進微課教學。在微課教學環境下,教師要提高學生學習的針對性與有效性,則可引入專題學習方式,讓學生借助微課的學習手段,圍繞著專題學習內容展開高效率的學習。在人教版初中化學教材中,有一些學習課題本身就具有較強的專業性與針對性,教師可依托這樣的課題教學內容展開專題式的微課教學。將微課有機融入互動性教學中。化學教師在使用微課展開教學時,要避免發生課堂教學不受管控的局面,則可將微課有機融入到互動性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積極參與、與師生進行互動的基礎上,共同建構和諧的教學局面。例如在《愛護水資源》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將包含水資源利用現狀、水資源環境問題、愛護水資源的社會行動等內容的短小精悍教學視頻播放給學生觀看,讓學生從水資源的發展現狀到愛護水資源的社會工作這一系統的過程,有機地掌握與之相關的化學知識點。在這一教學環節中,教師可將這部分微課教學內容融入到互動性教學之中,引導學生通過師生互動與交流的方式,談述自己所理解的化學知識點,從化學角度論述自己該如何愛護水資源。
3通過微課推進化學學科的課后教學
在化學課內教學活動結束之后,教師應注重通過微課來加強學生的課后鞏固學習,降低學生對化學知識的遺忘率,同時也可讓學生在查漏補缺的鞏固學習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化學知識認知能力與理解能力。例如在《氧氣的制取》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結束后,教師可將課堂上的演示性實驗制作成教學視頻,通過微課形式發送給學生觀看。這主要是因為不少學生在化學實驗課堂上跟不上教師的進度,或者出現觀察不清的問題,直接影響了學生對化學實驗學習的積極性與學習效果。所以,教師可在課后為學生提供這方面的微課教學視頻,讓學生能夠通過手機或者筆記本電腦等移動設備,隨時隨地觀看與學習化學實驗知識。教師為了增強學生課后的學習積極性,可將自己的精彩演示、生動又準確的實驗解說等等融入到教學視頻之中,讓學生配以教學視頻中精煉、簡潔的文字說明,更好地理解化學實驗知識,增強學生課后學習的知識記憶效果,同時也可提升學生在課后鞏固學習階段的化學知識理解能力。歸根到底,有些化學教師在微課設計方面沒有真正將“微”“精”“透”等要求貫徹落實到位。教師在開展微課式化學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制作合理的微課教學視頻,也要注重教師在微課中的“講”。實際上微課對教師的講課要求比以往更高、更嚴格,即教師不僅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打造高效的微課課堂,還要運用生動且富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來帶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且要準確、簡潔明了地直指教學重難點內容,讓學生能夠更精準地抓好重要的學習知識點,展開高效率的化學學習。
作者:馬芳芳 單位: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康樂縣虎關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