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中國高校創業教育的發展歷程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國高校創業教育的發展歷程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中國高校創業教育的發展歷程

    摘要:中國高校創業教育在蓬勃發展,創業教育已經成為一種獨立的教育心態。中國高校創業教育的發展從1997年至今大致分為三個階段:自主探索階段、多元探索階段與全面推進階段。在過去20年的發展歷程中,創業教育既取得巨大的成績,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對于成績與問題需要同等視之。綜合分析,面向全體學生、形成特色鮮明的教育模式和縱深發展的教育體系是其未來發展的趨勢。

    關鍵詞:高校;創業教育;發展歷程;成績;問題;未來趨勢

    當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已經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引擎,創新創業的意識已經深入人心。作為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高校創業教育也蓬勃發展,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但縱觀整個社會,民眾對創新創業相關知識以及創業教育的發展歷程、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問題還缺乏了解。因此,有必要對高校創業教育的發展歷程以及其在理論和實踐中的一些做法進行梳理,從而有助于認清創業教育的發展方向和趨勢。

    一、中國高校創業教育的發展歷程

    (一)自主探索階段

    (1997年至2002年4月)相比于發達國家,中國開展創業教育的實踐較晚。然而,實際上,早在1989年胡曉風等人已在理論層面上對創業教育進行深入的探討。當年,在《人民日報》上,胡曉風教授就發表《關于更新教育思想進行創業教育的探討》一文,這可謂中國提出創業教育的第一人和第一篇文章,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后來,他與其他兩名學者發表題為《創業教育簡論》的文章。在文章中,他們提出不同于以往的教育新模式———創業教育,并明確地概述了其內涵[1]。但是,在中國當時的政治、經濟與文化條件下,創業教育難以對中國高等教育產生深入的影響,中國高校中并未開展相應的創業教育實踐。直至1997年,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在MBA培養計劃中,仿照美國高校的做法,提出工商管理學科中開展創新創業的研究方向,并設立MBA創新創業教育中心,中心的主要成員為創新與創業課程的教師,這才被視為創業教育在中國興起的標志,成為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新紀元。1998年,在與麻省理工學院聯合培養工商管理碩士項目中,清華大學系統、深入了解到麻省理工學院開展創業競賽的情況,汲取了豐富的經驗,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與組織,在清華大學舉辦首屆創業計劃大賽,取得較好的效果,推動創業教育的發展。清華大學的創業計劃大賽的成功經驗,推動了以創業計劃大賽推動創業教育開展的先河。1999-2002年間,共青團中央、中國科技協會、教育部、全國學聯等中央單位聯合各大學、地方省級人民政府共同舉辦三屆全國“挑戰杯”創業大賽,給各高校的大學生提供一個更廣闊、更權威的實踐平臺。創業競賽是一次有益的嘗試,是創業教育在初期最常見的形式,其為今后高校創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中國大學生的創業潮。1999年頒布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是中國首次正式回應創業教育題的重要政策文件。它強調:“各高校應該充分利用自身的專業優勢、學科優勢來為經濟產業結構調整服務,增強高校與行業、企業之間的產學研合作,推進高校技術成果在實踐中的轉化速度,鼓勵有條件的大學生開展創業計劃,強化對教師與學生的創業教育,激勵他們自主創立高新技術企業。”無疑,該計劃的提出不但為中國創業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與方向,而且營造了良好的創業教育政策環境。此后,教育部為了推進高校創業教育的開展,出臺一系列的政策文件予以支持。2000年,教育部頒布《大學生、研究生休學創業保留學籍的暫行規定》,在這個文件中提出高校學生創業可以保留學籍,為高校學生開展創業活動提供了寬松的政策保障,消除了高校學生開展創業活動的后顧之憂。2002年4月,教育部正式將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武漢大學等9所高校列為開展創業教育的試點高校,并為其提供政策與經費等方面的支持,要求試點高校起到示范引領作用,集中精力探索創業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同時,教育部在2002年4月20日在北京召開了首次試點高校興辦創業教育座談會,明確了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方向與政策支持力度,為試點高校興辦創業教育提供了強大的動力。當然,這一時段中國高校的創業教育基本上是處于自我探索階段,其主要還是依賴于國外實施創業教育的先進經驗,缺乏對創業教育系統、深入的研究與探索。除了9所試點高校對創業教育的發展方向、教育過程、人才培養方式具有一定的認知以外,其他高校基本上還未能對創業教育內涵、發展有清楚的認知,更不用談及有規劃、系統性地進行創業實踐。

    (二)多元探索階段

    (2002年5月至2010年)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試點高校的創業教育取得一系列成果,形成幾種典型的創業教育模式,逐漸形成創業教育的中國經驗。整體來看,主要有三種模式:以武漢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為代表的創業綜合素質教育模式;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清華大學為代表的創業技能教育模式;以上海交通大學為代表的創業教育綜合模式[2]。與此同時,其他非試點高校及地方高校在吸取試點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先進經驗基礎上,也開始注重結合實際情況竭力摸索具備自身特點的創業教育模式。其中,溫州大學的創業教育實踐尤為引人矚目。經過多年的有益探索與實踐,溫州大學形成“全校層面—專業層面—試點班層面”逐層推進的以崗位創業為導向的創業教育新體系,為創業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新方向[3]。以此觀之,創業教育進入以試點高校為主,其他高校協同發展的多元化探索階段。隨著高校創業教育進入多元化的探索階段,創業教育的師資不足問題逐漸暴露,引起教育部的高度關注。從2003年開始,教育部便委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開辦首屆創業教育師資培訓班,對來自各高校的從事創業教育的200名教師進行有關創業教育理論知識的系統培訓。此次培訓標志著政府愈加重視如何有效地開展創業教育教學,強化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為了進一步提升創業教育的師資水平,在舉辦創業教育師資培訓班的基礎上,2005年團中央、中國青聯主導下開展了KAB(KnowAboutBusi-ness)創業教育(中國)項目。該項目由共青團中央、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以及國際勞工組織合作推動,不但為高校教師提供專業的創業培訓,而且是一項針對大學生的教育項目。其開發了“大學生KAB創業基礎”課程,該課程主要以市場為導向,在內容上注重創業知識與技能的傳授,在功能上重視對大學生的“企業家精神”教育,旨在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與創業能力。總體而言,在此時期,我國政府愈加重視高校的創業教育,對開展創業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的肯定。在政府的引領下,各高校的創業教育取得體系化的發展,基本上形成多元化的創業教育模式。當然,這些模式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如在培養目標上出現偏差,諸多高校片面地理解創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導致創業教育在形式與內容上呈現出表面化傾向[4]。

    (三)全面推進階段

    (2010年至今)通過前期的發展,雖然高校創業教育取得豐富的經驗,但也暴露出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在新時期,如何突破創業教育面臨的困境,推動其深入的改革與發展日漸成為政府、高校探討的焦點。2010年,教育部頒布《全面推進普通高校開展創新創業與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在該意見中,首次將創新創業一起表述,將“創新”這個概念引入創業教育中。要求各高校特別是教育部直屬高校應該通過創新意識培育來推進創業教育;強化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教學,創建全方位的創業支持平臺;落實與完善大學生自主創業扶持政策,強化創業指導與服務工作;加強領導,形成推動高校創業教育與大學生開展自主創業活動相結合,形成創新創業教育與創業實踐的合力。該意見的出臺,標志著我國高校的創業教育進入全面發展階段。201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在這個文件中,也明確提出各級政府需要加強對高校創業教育的支持力度。除了通過政策扶持,2010年5月還成立了教育部高等學校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以進一步推動創業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起到宏觀統籌、指導與咨詢的作用。具體而言,教育部高等學校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要求高校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教學中,與專業教育相結合,貫通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另外,對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教學、創業教師隊伍等方面也提出相應的要求。隨后,每年教育部或有關部門就如何更有效地開展創業教育、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陸續出臺一系列政策。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營造了良好氛圍,指導著創業教育的開展。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時代已然來臨,高校創業教育也呈現出新面貌。2015年10月,舉行了第一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此次創業大賽的特點在于其以互聯網平臺為基礎,設置“互聯網+”傳統產業、“互聯網+”新業態、“互聯網+”公共服務、“互聯網+”技術支撐平臺等四種類型,以敦促大學生緊跟時代潮流,開發出更多基于互聯網的創新創業新項目。綜上所述,在過去的20年時間里,在各級政府的扶持、引導與高校自身的不斷探索中,我國高校的創業教育取得很大的發展,基本上形成創業教育的中國模式,為社會培養大批具有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的專業人才,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形勢的發展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

    二、中國高校創業教育在發展中取得的成績與存在的問題

    經過多年的探索與發展,高校的創業教育逐漸走上多元化發展道路,取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但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予以正視。

    (一)成績

    1.明晰了創業教育的基本內涵,即創業教育是以啟發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致力于提升其創業能力與素質的教育;是可以與專業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相結合的,可以通過滲透的方式在這些教育領域實施的具有獨立的價值和精神的一種教育形式。經過多年的探索與發展,各高校基本上在創業教育的概念、實施方式、精神價值與實踐意義等方面達成共識,而且明確了創業教育與普通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之間的關系,為推動創業教育在不同教育類型中的發展提供了理論與實踐的依據。2.界定了創業教育的教學內容。首先,明確了創業教育的外部范疇。這個方面極為重要,創業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形式,其“外部范疇是什么”必須明確,這既是開展創業教育的前提,也是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結合的基礎。目前,各高校對此基本上形成一致的認知,即創業教育的外部范疇應該包括創業教育的社會背景、價值理念、價值模式,創業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與作用、創業教育教學過程的管理等。其次,明確了創業教育的內部框架。在界定創業教育的外部范疇之后,必須明確其實施框架。這方面各高校在探索中也基本上取得共識,即創業教育是一種綜合學校辦學特色、專業特色的教育方式,其在發展過程中需要確定其基本原則、教育方法、教育內容、教育形態、課程體系、評價機制、實施模式、實踐教學等問題[5]。最后,明確了創業教育外部范疇與內部框架之間的關系。這個方面實際上是要明確創業教育自身發展與高等教育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體現創業教育的服務性、動態性的變化過程。3.形成創業教育實施的基本模塊。對于創業教育模塊,各高校在長期的探索與發展中也已經達成共識,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模塊:理論模塊、素質模塊、實踐模塊、實施模塊。首先,理論模塊。這個方面的內容主要體現的是創業教育的基本理論問題,包括其目標、內容、實施方式、教育內容等。其次,創業教育的素質模塊。這個模塊要闡釋的是創業教育所需要的素質是什么,包括創業的意識、心理、能力等。再次,實踐模塊。該模塊注重于創業教育的實踐教學,包括實踐教學模式、創業模擬方式、實習基地方式,突出創業教育的實踐性特色。最后,實施模塊。主要是明確創業教育的實施方式,以及創業教育在具體實踐中如何與在成人教育、職業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現代遠程教育中的結合、滲透、輻射等問題,如在成人教育領域適宜采取輻射模式,在職業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領域適宜采取結合模式,在遠程教育領域適合采取滲透模式[6]。由此確立了創業教育發展的領域及其發展的價值。

    (二)問題

    1.創業教育的過程功利化傾向突出。無疑,當前的社會就業形勢是十分嚴峻的。在這種情況下,各高校將創業教育作為擴大就業,提高高校就業率的一種途徑,這本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各高校在開展創業教育過程中,對創業教育內涵的理解存在偏差,認為創業教育僅僅是緩解就業的一種手段,而忽視了創業教育的本質。很多高校將創業教育等同于如何教學生去開辦企業,在教育過程中側重于教學生具體的創業技能,并采取了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比如,很多高校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常常采取專題競賽或者講座的形式進行,教育學生去創辦各類小微企業,過于注重小微企業的數量,而不從人才培養計劃上對創業教育進行整體設計,導致創業教育看起來效果不錯,實際上卻沒有起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作用。故此,從這個角度看,創業教育并沒有起到育人的作用,更沒有形成系統性的課程體系。我們必須看到,高校的創業教育絕不能成為緩解就業壓力的權宜之計,而是應該將創業教育納入素質教育體系中,側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業意識,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創業教育不至于偏離其本質目標。2.創業教育的目標工具化傾向明顯。如前所述,創業教育的過程功利化傾向突出,許多高校將創業教育當作就業培訓的工具,以促進學生就業或創業。所以,教育主管部門在考核高校就業成果及創業教育成果的時候,經常將學生參與創業教育的數量作為主要評價指標,這種政策導向無疑刺激了高校將創業教育作為一種促進就業的工具。這種工具化的目標歪曲了創業教育的本質,在這種目標觀念的引導下,創業教育自然就淪為簡單的創業知識傳授與創業技能的訓練,認為只要學生開辦了企業就實現了創業教育的目標。這種過度工具化的教育理念實際上是背離了創業教育的目標。從本質上看,創業教育的目標不是促進就業,而是通過這種教育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創業意識,這種創業意識不僅僅是開辦企業,而是培養學生在特定的環境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合理設計其個人職業生涯,培養學生成為社會所需的創新型人才[7]。3.創業教育的對象精英化傾向嚴重。創業教育應該是素質教育在創業領域的具體化,從人才培養目標上看,其面向的對象應該是全體學生,惠及每一個人。但是當前各高校在開展創業教育的時候,其教育對象往往被限定為某些具有創業愿望的學生,也就是一些所謂具有創業能力的“精英學生”,這種偏頗的對象定位背離了創業教育的本質,創業教育作為一種教育資源,不應該為少數學生所壟斷[8]。當前,各高校為了鼓勵學生創業,出臺了很多的鼓勵措施與支持政策,一大批高校科技園、創業孵化器紛紛建立。此外,各高校在創業實訓基地建設、師資建設等方面投入大量的資金,為學生創業教育提供較好的實踐平臺。但這些資源在創業教育對象精英化的情況下,為少數學生所占據,大多數學生卻不能從中受惠,最終使得創業教育成為少數學生的創業培訓教育。創業教育本質上是一種素質教育,其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必須與人才培養計劃相適應,為每個學生提供均等的教育機會,提升每個學生的綜合素質及創新能力。

    三、中國高校創業教育發展的未來趨勢

    (一)面向全體學生

    創業教育不應該是精英教育,不是少數學生的專利,而是一種普惠式的教育形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致力于提升全體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創業素養。為此,教育部分別在2010年、2012年兩次在創業教育政策文件中,提出“創業教育是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素質教育形式”,“創業教育的發展需要與學校辦學特色、專業教育相結合,引導學生在專業學習的基礎上實施創業計劃探索”。無疑,這些政策文件提出創業教育發展的導向問題,就是必須面向全體學生,與專業教育相結合,從不同專業、學科的角度設計出創業教育的具體目標、內容與教育理念,從而保證這些目標、內容與理念能夠面向全體學生、所有專業,努力提升各個專業學生的創業意識、知識與技能,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業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素養。有學者生動形象地描述了面向全體學生的意義,認為面向全體學生就是一種廣譜式的創業教育,創業教育在任何專業、任何年級均可以開展,是一種典型的素質教育[9]。確實如此,面向全體學生就是要提升學生在創新創業上的素質,提升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與能力,而不應該是培養學生去創辦一個企業。

    (二)形成特色鮮明的教育模式

    當前,各高校的創業教育基本上是有三種模式:校本模式、區域模式與行業模式。在這三種模式中,校本模式是主導方式。在未來的發展趨勢中,在堅持校本模式的同時,需要向區域、行業兩種模式發展,推進這三種模式的結合,進而形成“三位一體”之局面,保證這三種模式之間的統籌與協調,共同發揮創業教育的最大效果。高校創業教育在未來的發展中,應該以創業教育的實際效果為目標,準確把握各校的專業特色、地域特色、行業特色,找準其與區域、行業之間的契合點,積極探索學校特色、專業特色與區域特色、行業特色的融合,發揮地方政府、地方企業的積極性,促進產學研相結合,共同推進創業教育的資源在學校、區域、行業內的良性循環與互動,最終達到資源整合之目的,形成可持續的相互協調的創業教育發展模式。

    (三)形成縱深發展的教育體系

    創業教育體系的主要方面是課程體系和實踐體系,未來的發展趨勢是這兩大類體系之間的融合發展,達到課程實踐化和實踐課程化的目標,做到知識體系和實踐體系相融合。第一,課程體系實踐化。這方面主要包括課程內容與教學方法的雙重實踐化。就課程內容實踐化看,要求創業教育在開展的過程中,其具體的教學內容必須是面向實踐的,實踐性課程應該占據主導地位。當然這也并不是要弱化課程的理論性,而是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通過豐富的創業案例、實例來豐富理論上的知識。就教學方法實踐化看,要求在創業教育教學過程中必須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包括案例討論、互動討論、開放交流等多種方法,倡導模擬式、體驗式、參與式的教學方法,增強學生對創業行為的體驗和理解,保持對創業過程的全程感知,增強學生創業的實踐技能及應對困難的方法。第二,所謂實踐體系課程化。就是要求創業教育實踐體系必須在科學規劃的基礎上,完善現有的體系,強化實踐的育人價值。具體有四個方面:首先,將創業實踐教育與專業實踐實習相結合,保證創業教育不偏離專業教育;其次,轉變創業教育的實踐觀念,即創業教育實踐必須是參與式、體驗式的實踐,是動手的實踐,而不是流于形式實踐;再次,要規范創業實踐教育的過程,教師應該做好全程跟蹤與輔導;最后,強化創業實踐教育的考核機制,在考核過程中需要重視能力的養成,注重創業實踐的實施過程,而不應該重視創業結果評比。

    參考文獻:

    [1]胡曉風,姚文忠,金成林.創業教育簡論[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9(4):1-8.

    [2]趙金華,孫迎光.中國高校創業教育研究22年回顧與啟示[J].現代教育管理,2012(11):83-88.

    [3]黃兆信,等.以崗位創業為導向的高校創業教育新模式———以溫州大學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14(8):87-91.

    [4]施永川.我國高校創業教育十年發展歷程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3(4):69-73.

    [5]王占仁.中國創業教育的演進歷程與發展趨勢研究[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2):30-38.

    [6]萇慶輝,馮江濤.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熱點知識圖譜分析———基于2005-2015年的數據[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6(6):1-5.

    [7]嚴毛新.高校創業教育的兩難選擇及展望[J].浙江社會科學,2009(2):83-87.

    [8]柴旭東.論大學創業教育的精英化誤區[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5):75-80.

    [9]梅偉惠.創業人才培養新視域:全校性創業教育理論與實踐[J].教育研究,2012(6):144-149.

    作者:趙娜 單位:南通大學杏林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18xxxx网站| 欧美成人黄色片| 成人激爽3d动漫网站在线|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国内成人精品亚洲日本语音| 成人a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看视频 | 成人午夜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小视频| 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 国产成人18黄网站麻豆|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成人在线看| 在线观看成人网站|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成人无码嫩草影院| 1204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欧美e片成人在线播放乱妇| 久久久久免费看成人影片| 午夜在线观看视频免费成人|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二区三区| 成人欧美1314www色视频|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成人综合网| 亚洲成人自拍网|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成人xxx| 欧美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黄色成人免费网站| caoporn成人| 欧美黄成人免费网站大全| 毛片基地看看成人免费|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成人精品视频99在线观看免费 | 欧美成人aaa大片| 小明发布永久在线成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