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價值多元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發展是價值多元化觀念下的需求,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學生創業教育成了唯一的選擇,培養發展型、創業型人才已經迫在眉睫。學生面對越來越大的就業壓力,國家面對產業后退的糾結選擇,學校面對國外高校的成果發展,不得不實行改革。
1、畢業學生持續增多,就業壓力大。
2000年我國大學畢業生只有100萬人,2006年達到340萬人,2013年達到720萬人,畢業生人數持續創新高,而就業單位卻是有限的,因此出現千人競爭一個崗位的情況。由此使越來越多的人對大學產生懷疑,“畢業即失業”影響了越來越多的人,這種現象不但對學生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對家庭造成負擔,而且不利于我國經濟的發展。錯不在大學,而在教育方式的問題,就業型人才缺乏創造性,不利于企業的發展和進步。
2、社會創造能力下降,產業不更新。
自主創業在社會中發揮著不可取代的作用,2013年,我國已注冊的大小型企業超過430萬家,創造的價值是國內生產總值的62%,并為我國提供了85%的就業崗位,成為了發展我國經濟的有力渠道。但是隨著大學生就業風潮的涌起,社會創造力開始極具下降,產業更新速度落后,嚴重影響了生產力的發展。
3、時展必然趨勢,現實的選擇。
據有效數字統計,我國的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的只有8%,而外國高校高達50%有利的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尤其是美國硅谷,每年都有大量創造型人才進入。面對如此大的競爭力,我國高校不得不實現教育的改革,開始向實用型、創新型人才轉變。
二、價值多元化背景下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實施
在價值多元化背景下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實施不是一方的努力可以實現的,它需要學校、政府、學生的通力合作,學校和政府是學生創業的動力和基石,學生是學校和政府開創創業教育的最終受益者和實施者。在社會上形成一套完整的大學生創業教育實施系統,對我國經濟的發展有促進作用。
1、學校———以思想政治教育為基礎,傳播多元化時代觀念
在價值多元化的發展背景下,引導和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創業學校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首先,學校要打破傳統思想的束縛,樹立“價值多元化”的觀念,學生不只是在為別人的工作中才能夠實現自己的價值,創業也是實現自身價值的一種形式。其次,開設專業化的大學生創業教育課,向學生傳播創業對社會、對個人的意義,鼓勵學生自主創業,并對優秀的創業想法進行資金自主,或提供專業的技術支持。比如:廈門大學根據學生的創業情況和性質,獎勵學生1000元到3000元的創業資金支持;舉辦“挑戰杯”的創業大賽,啟動自強資金,撥款22萬用于對創業科技的支持。最后,為學生的自主創業創造發展的環境。成立創業社團,讓志趣相同的學生進行交流,開展各項講座,聘請專業人士,對做出成績的學生可適當放松課堂管理,學校可以和各大企業進行聯合,將學生送進企業學習經驗和了解創業流程,為自主創業積累實踐基礎。
2、政府———以政策法律法規為依托,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業
政府做為高校學生創業的最有力支持者,應該盡自己的能力為學生創業提供便利。第一,在法律法規上制定特殊的條款,比如,大學生創業可以無息貸款,提供優惠的資金和技術支持,并且進行指導和風險評估,創造良好的經營環境。比如,上海對應屆大學生創業提供免費的風險評估,減免稅收,可以無息貸款;北京地區對創業學生提供免費存檔兩年的特殊照顧。第二,政府缺乏對創業教育深層次的關注。雖然目前,政府的一些措施都在為創業的學生提供保障,但是都是在創業過程中提供的外力,對他們創業的想法、內容、辦法、渠道缺乏關注,應該從更深的層次和學生進行交流。
3、個人———以自身性格特點為原點,敢于沖破傳統化模式
創業教育并不是針對所有的學生的,而是鼓勵部分適合的學生自主創業,不適合的同樣可以在其他工作崗位上實現自身的價值。價值多元化,對于學生來說就是不拘于傳統的思維方式和現實的規矩,敢于在多變復雜的社會中以自己的方式實現自己的價值。學生作為創業教育的主體,要對自我的特點進行剖析,性格、學識、資金、環境、條件、父母的意見等各方面是否有充足的了解。堅守自己的同時也要思考別人的意見,不可盲目跟風,最后只能失敗而歸。
三、結束語
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實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工作,高校有義務形成一套完整的大學生創業教育系統,為大學生的創業實踐提供理論支持和基礎條件。在價值多元化的發展背景下,注重培養學生獨立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同時必須要緊跟時代的特點,抓住發展的機遇,大力倡導自主創業,減輕就業負擔,在新的崗位上促使大學生實現自身價值。對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問題進行研究對現實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前進的路上,問題是存在的,但是前途一定會是光明的。
作者:文理 龍霞 單位:重慶工商大學 四川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