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創新創業教育效果提升路徑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創新創業教育是一種綜合素質教育創新創業教育是高等院校現有素質教育內涵的豐富和發展,它是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觀、社會責任感、事業心、遠大目光和具有理想、信念、信心、知難而上、勇于競爭的品格的教育,這些創業者必需具備的特征與一般的素質教育內容相互關聯,它根植于素質教育之中又高于素質教育的要求,是素質教育具體化的表現,它培養學生終身發展的能力,突出了創造性創新型素質人才的培養。
高等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1對創新創業教育重要性認識不足
在多年來計劃經濟和傳統教育模式影響下,大多數高校對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認識不到位,其重要性未能引起高層領導的重視,主要表現在:一是學校沒有專門管理創新創業教育的機構;二是沒有把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納入到系統的學習和課程體系中,缺乏整體性的創新創業教育計劃和方案,創新創業教育僅僅局限在開展講座或只依托創業計劃大賽提供相應的創業課程等有限方式。
2缺乏具有豐富經驗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
由于高等院校過去沒有開設創新創業課程,因此也缺少相應的從事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專任教師,目前這方面的師資多是從“兩課”教師或學生管理人員等崗位轉變過來,專業知識存在缺陷,尤其是缺乏既具有創業教育理論知識又具有實踐經驗的“雙師”型教師和創業教育方面的學科和專業帶頭人,創新創業教育缺乏實踐指導,教學中僅局限于“天馬行空”和“紙上談兵”,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質量得不到保證,嚴重制約了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
3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設置落后
由于創新創業教育沒有納入到專業課程體系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未能加以重視,僅僅作為一種跟蹤熱點和追趕時尚的行為而為之。很多學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沒有系統性,與專業課也沒有任何銜接,既沒有這方面權威性的教材,也沒有積累的經驗或案例,開展的創新創業教育僅僅只是一些商科課程中講授一些描述性的知識,或內容局限于就業指導、政策宣傳、面試技巧培訓、人際關系處理方法等,與中國的創業實踐和創業環境相脫節。
4創新創業教育方法單一
目前來看,大多數等高院校缺乏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整體性設計,創新創業教育定位較低,方式單一,多采用類似“職業規劃”、校內模擬實訓的方式,創業實踐僅僅局限于社團活動的層面,流于形式。在開展的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中,大多數學生只是為比賽而比賽,沒有付諸實施的計劃和措施,創新創業教育中更缺少對學生創新創業精神的啟發和激勵。
提高高等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效果的對策
1與時俱進,創新教育理念
高等院校要站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高度和教育體制改革的高度來審視高等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強化創造性創新型素質人才的培養。創新創業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養大學生的整體素質和自我就業意識,以及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積極的就業觀,使他們有眼光、有膽識、有組織能力、有社會責任感,敢闖敢試的創業意識和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有充分的創新創業的心理準備和知識準備。
2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創新創業教育不同于普通課堂理論教學,它是一門綜合性的、跨多學科的、具實踐性的課程,有實效的講授來自于教師實踐經驗的引導或體驗,這就要求講授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教師既具有多學科的理論知識,又具有一定的實踐能力。因此,高等院校首先要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師資的培訓和引進,采用多樣化的培訓模式提高創新創業教師的綜合素質、知識結構、理論水平和實踐經驗,比如采用專項訓練的方式提高現有教師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水平;通過教學實踐平臺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請進既有實際企業管理工作經驗又有專業理論知識的企業家和管理人員擔任兼職教師;送出教師參與到企業管理、技術服務和咨詢等社會實踐項目中;聯合政府、企業和行業學會等開展創新創業合作教育,同時,培養創新創業教育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干,引領創新創業教育水平的提高。為教師提供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平臺,使他們及時了解國內外科技動態,開闊眼界,更新知識,轉變觀念,成為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專家型教師。
3構建良好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和培養目標是通過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來體現和實現的。課程體系的重點應該放在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傳授學生創新創業所需的知識結構方面,包括創新創業所涉及的政策法規、社會學、心理學、市場營銷學、財務、稅收、策劃、金融、服務等相關課程。在課程設置上,應將必修課與選修課,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相結合,同時,在專業課程中挖掘、開發、增加與創新創業教育相關聯的內容,把這種以創新創業教育為軸心的課程體系融入到全部的學科課程體系中,貫穿在教學的各個環節,并覆蓋整個大學四年教育過程之中。
4改進和提高創新創業教學方法
教學方式上創新創業教育是培養學生素質的教育。學生的主體意識、創業精神和能力的形成是以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為基礎的,是理性認識和感性認識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必須改革現有簡單陳舊的教學方法,由“教師主導”轉向“學生主導”;在授課方式上由“講授傳播”轉向“教授分享”;在目標追求上由“知識本位”轉向“素質本位”。將創新創業教育意識滲透到教學的各個方面,貫穿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全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潛能和興趣,鼓勵學生大膽探究、質疑和爭辯,形成勤于思索、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創新思維能力。在實踐教學中,改變目前單一的實習方法,構架多層次的立體化的實踐教學模式。如將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相結合,通過專題報告、知識講座、職業規劃、創業指導、創業技能、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基地對學生進行指導、實訓;通過邊學邊練,引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在企業進行調查、參觀、見習、實習;邀請創業成功者和實業界人士作專題講座、創業論壇、組建創業工作室等活動,多途徑地讓學生獲得對創新創業的體驗和感性認識,通過“做中學”和“干中學”提高創新創業實際能力和水平。(本文作者:王燕、黃韜 單位:廣東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