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一帶一路建設與周邊區域經濟合作路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一帶一路”屬于“四周之路”的過程中為了促使區域經濟合作而提出的政策,在建設的過程中,與周邊區域之間的經濟合作非常重要,如果不能和周邊區域經濟良好合作,將會對“一帶一路”的建設和發展造成諸多不利影響。因此,在“一帶一路”建設背景下,應該注重與周邊區域經濟合作,制定完善的經濟合作發展模式和方案,強化物質文化的互通力度,保證可以借助和周邊區域經濟合作的形式提升國家的經濟效益,滿足“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的根本需求。
關鍵詞:“一帶一路”建設;周邊區域經濟合作;推進路徑
“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中,與周邊區域經濟合作應該強化自貿區、基礎設施等合作力度,確保可以在良好經濟合作模式的情況下,與“一帶一路”的建設相互契合,保證在“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和周邊區域之間形成良好的經濟合作關系,為后續的發展夯實基礎。
一、“一帶一路”分析
對于“一帶一路”而言,主要就是將古代絲綢之路的精神文化當做是基礎,按照國家經濟發展特點與實際情況所提出的改革開放戰略措施,此戰略的提出屬于我國深入開展經濟合作、促使各個區域經濟良好發展的主要措施,不僅強調在經濟方面的合作,還形成了物質文化的融合作用,屬于綜合性的戰略部分,能夠加快區域之間的互通互聯,提升區域的平衡性發展水平。在“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中,能夠加快我國東部區域、中部區域與西部區域的經濟發展速度,和周邊國家之間的區域經濟相互合作,形成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與此同時,我國在“一帶一路”的思想建設過程中,能夠使得我國和其他國家之間創建良好的經濟合作模式,打造出具有開放性、包容性特點的區域發展經濟帶,這樣可以形成國際化經濟的融合發展載體,營造出自由性、高效性的良好市場經濟發展模式。我國屬于發展中國家,在與其他國家合作過程中,“一帶一路”建設可以形成合作共贏的高效性、安全性市場經濟機制,促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良好建設和發展。除此之外,在“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中,還能為其他國家傳遞合作共贏的良好經濟合作理念,將我國的態度表明出來,幫助落后國家經濟快速發展,形成國際化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彰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作用。
二、“一帶一路”建設與周圍區域經濟合作的重要意義
“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中,我國與周圍區域經濟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實現深度性的改革開放目的,增強社會經濟發展實力,全面落實相關的全球經濟合作共贏理念。從實際情況來講,“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中與周邊區域經濟合作,能夠促使國家經濟的良好發展,不僅可以實現我國在經濟發展方面的目標,還能形成國際化經濟共同發展的根本目的。與此同時,在“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中,與周邊區域經濟合作,還能促使國家中部欠發達地區的經濟良好發展,形成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作用,縮小西部地區和東部地區的發展差距,在東部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方面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一帶一路”建設與周邊區域經濟合作的推進路徑
(一)強化自貿區的經濟合作力度近年來,在國際經濟融合發展的環境背景下,自貿區的區域經濟合作屬于國際經濟發展的重要形式,每個國家的經濟體都會在自貿區之內有著自由性較高的貿易合作,并且貿易合作也會受到一定的保護,不僅可以提升投資的便利性,還能形成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因此在“一帶一路”的戰略背景之下,為了能夠更好地和周邊區域進行經濟合作,應該將自貿區當做是主題,開展相關的經濟合作活動,例如:我國和東盟相互合作,強化自貿區的合作力度,可以提升自身的經濟效益,在雙方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我國在和東盟開展自貿區的合作活動,可以借助關稅減讓的相關制度,提升貿易的自由化程度,確保貿易發展的便利性。為了強化兩方之間的經濟發展效果,在“一帶一路”的戰略背景下,應該在原本的自貿區基礎上,強化經濟合作力度,促使雙方經濟的良好發展和進步。從本質上來講,“一帶一路”建設發展的目標在于強化我國與其他區域之間的經濟合作力度,在國際化經濟融合發展的過程中,實現共贏的目的,提升各個區域之間的經濟合作水平,在創建經濟自貿區的情況下,保證各個區域相互的物質、文化良好交流,形成雙方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二)強化基礎設施的合作力度通常情況下,國家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呈現出正相關的聯系,據統計,每個國家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和經濟發展水平具有同步增長的特點,而在“一帶一路”的戰略背景下,周邊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基礎設施也存在不完善的現象,對“一帶一路”建設會造成不利影響,要保證其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強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尤其是交通紐帶基礎設施,必須要保證完善性,只有確保交通的順暢,才能為與周邊區域的經濟合作、發展等夯實基礎。在此過程中,我國應該積極建設交通基礎設施,盡可能和周邊區域相互進行跨境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合作,保證交通基礎設施能夠相互聯系、連通,為“一帶一路”的建設發展提供保障。通常情況下,“一帶一路”建設期間的周邊區域發展水平存在不平衡的現象,基礎設施的互通有著很多難題,在此情況下,為了能夠強化區域之間的合作力度,應該盡可能幫助發展水平較為落后的周邊地區積極建設基礎設施,形成互聯互通的基礎保障作用,確保所設置的基礎設施可以將各個國家和地區的交通相互連接,保證區域之間能夠形成經濟合作發展的優勢,提升共贏的發展水平。
(三)強化金融方面的合作力度“一帶一路”建設發展期間,不僅需要完善基礎設施,還應該強化金融方面的合作力度,主要因為在基礎設施建設的過程中,建設周期很長,需要投入很多的資金,只有保證資金的充足性,才能滿足基礎設施的建設需求。與此同時,在“一帶一路”建設期間也需要構建良好的投資融資平臺,整合金融資源與社會資源,形成多邊合作的良好發展模式,提升資源整合的有效性,為合理建設相關基礎設施、促使區域之間的良好合作夯實基礎。需要注意的是,在與周邊區域進行金融合作的過程中,必須要制定完善的金融合作戰略計劃與合作方案,明確各方面的合作要求、內容和原則,這樣在相互進行金融合作的情況下,可以形成良好的區域經濟合作發展形式。
(四)強化戰略與產業布局的合作力度近年來,我國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還存在資源分布均衡性的問題,此類資源、發展不匹配的現象,對國家的經濟發展會造成不利影響。與此同時,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經濟發達,但是,對海運的依賴性較高,西部地區雖然經濟不發達,卻有著十分豐富的資源,由于西部地區過于偏僻,很難引進投資,這是導致其經濟水平低的主要原因。在此情況下,“一帶一路”建設發展的過程中,就要通過和周邊區域經濟合作,打開海外的市場,尤其是中南亞區域,發展水平較低,對我國工業產品方面的需求數量高,是我國在工業化發展中的重大機遇,此情況下我國就要積極發揮西部地區的資源優勢,強化西部產品和海外的連通,在完善經濟鏈產業結構的情況下,構建較為良好的產業結構布局,這樣不僅可以促使我國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還能為周邊國家的發展提供一定幫助,實現共贏的良好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際發展期間還需借助海外市場的技術優勢,發展科研產業、金融產業等,在相互合作的過程中實現國家技術的升級,完善我國的產業結構。除此之外,還應該強化能源開發的合作力度,我國“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中,和其他國家進行了新能源的合作,新能源開發也開始進入到良好的發展階段。在此情況下,為了可以促使我國新能源開發領域的良好發展,在新能源的支持下減少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量,促使經濟的進步,應該與周邊區域開展新能源開發方面的合作,形成良好的經濟發展模式與機制,借助新能源的開發促使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進步。
(五)完善區域經濟合作體系“一帶一路”的戰略背景下,我國與周邊區域之間進行經濟合作,應該完善區域經濟合作體系,確??梢詷嫿ㄝ^為穩定的區域經濟鏈條,使得各個合作方都可以在合作的過程中獲取到更多效益。由于后發國家在產業升級的過程中,會追求高回報率,并且在傳統資源的影響下,對發達國家的工業化依賴程度較高,在此情況下,傳統資源產業會使得國民收入處于良好狀態,并且具有抗風險的能力,可以減小后發國家在產業升級過程中的壓力,此情況下,我國在與周邊區域相互合作期間,要在產業鏈中占有技術和營銷的優勢,就應該保持著合作國家資源端的收益與風險抵抗能力,減小其在產業升級方面的壓力,促使區域之間經濟合作的穩定發展。在此期間完善相關的經濟合作體系,應該提供長期合作的保障作用,制定長效的合作方案,不僅需要增加我國在資源方面的獲取渠道,降低資源的壓力,提升抗風險能力,還應該利用對外投資的方式,將污染性較高的生產工作轉移,這樣不僅能夠降低我國的環境壓力,還能形成良好的發展模式與機制,促使經濟合作工作的高效化實施與良好發展。需要注意的是,在構建經濟合作體系的過程中,必須要歸納總結豐富的經驗,按照當前的經濟合作發展規律與特點,編制完善的計劃方案,確保在完善經濟合作體系的幫助下促使我國和周邊區域之間的經濟合作,打造良好的合作機制和體系,滿足“一帶一路”建設與周邊區域經濟合作的真實需求。
四、結語
綜上所述,“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中,與周邊區域經濟合作應該制定完善的合作方案,強化自貿區、基礎設施建設、金融方面的合作力度,打造良好的經濟合作模式和機制,在與周邊區域進行經濟合作的過程中可以實現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達到雙方共贏的目的,采用綜合性的方式提升“一帶一路”建設期間與周邊區域經濟合作的效果,彰顯經濟合作的作用和優勢,達到預期的合作工作目的。
參考文獻:
[1]高宏艷.“一帶一路”建設與周邊區域經濟合作推進路徑[J].科技經濟市場,2019,12(05):45-47.
[2]張海鳳.“一帶一路”視域下農業英語專業學生實踐能力提升對策研究———評《農業專業英語》[J].中國食用菌,2020,39(04):56-89.
[3]季芳芳.“一帶一路”倡議深化背景下周邊傳播協作機制的構建和適用[J].百色學院學報,2020,33(02):70-73.
[4]鄭宏丹.“一帶一路”倡議下河北省創新生態系統建設研究[J].中國商論,2019,45(24):192-193.
[5]李小亞,孫月紅.“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我國對外漢語教育合作研究[J].家庭科技,2020,12(03):41-43.
[6]薛桂芳.“一帶一路”視閾下中國-東盟南海海洋環境保護合作機制的構建[J].政法論叢,2019,5(06):74-87.
[7]劉正全,汪福強.“一帶一路”建設制度架構省思[J].理論界,2019,55(07):100-107.
作者:肖振銘 單位:臨沂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