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企業成本核算體系改進對策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經濟轉型已進入深化調整時期,企業核心技術的持續優化,各項會計制度也在日趨完善,成本核算方法也顯得越來越重要,傳統的成本核算方法在某些方面已不能滿足成本管理的需要,然而,作業成本法在國外已被廣泛采用。文章在對作業成本法進行簡單介紹的基礎上,簡要說明作業成本法在國內的發展情況,并且根據理論基礎以及其作用,給出企業成本核算體系改進的相關建議,從而使得企業實現優化改進,推動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作業成本法;企業成本核算;體系改進;可持續發展
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以及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國內外企業的競爭日益激烈,企業的生產核算成本顯得尤為重要,選擇適當的會計核算方法是獲得準確成本信息的基礎。
1作業成本法的原理及發展情況
1.1作業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業成本法,簡稱ABC(activity-basedcosting),它是以作業為中心,通過對作業及作業成本的確認、計量,最終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新型成本管控的措施。作業成本法的基本思想,是在企業的資源和產品之間加入“作業”這個中介。是企業進行作業成本法的核算體系,在制造費用分配作業庫的時候,按照不同的作業耗費歸集分配制造費用,然后,結合其不同的分配率確定成本動因分配率,形成制造費用以便于企業進行分析。作業成本法的理論基礎是:產品耗費作業,作業耗費資源;作業是成本發生的源泉,而生產又是作業發生的基礎。在直接人工、材料等直接成本的核算上,與傳統的成本核算相比,作業成本法的核算方式是一樣的,異同點主要是在企業間接制造費用的分配上,這也是最大區別所在。
1.2作業成本法的一般程序
按照作業成本法費用分配的基本原理,作業成本法的一般程序說明。首先,是進行作業分析,劃分作業中心并建立成本庫;其次,是分攤費用到各個作業成本庫,將企業消耗的成本按照成本動因進行歸集并分配到各成本庫;再次,是要確認企業的成本動因,這是作業成本法的核心步驟;最后,根據分配情況把這些分配各作業成本庫的費用計入最終產品,交給專門人員進行核算。
1.3國內關于作業成本法的發展情況
在我國最早關于作業成本法的研究,是1988年易中勝編譯并發表的《管理會計:挑戰、對策與設想》,到上世紀90年代以著名管理會計學家余緒纓為代表的學者們掀起了一股對作業成本法的探究大趨勢,但這一階段主要是對國外著作的引入和理解時期,相對來說發展不快。近些年,國內研究慢慢開始注重實踐應用領域,最為突出的是王新平教授的《作業成本計算理論與應用研究》,這是首次通過理論和實踐來系統研究作業成本法的著作。但我國的研究現狀尚處于理論探究階段,對在企業中應用的研究還不是很多,由于典型的企業傳統核算模式,成本意識較差且管理觀念滯后。
2作業成本法的動因及其作用
2.1作業成本法的動因
成本動因,是致使企業成本發生的各種因素。按照作業成本法的分類,可以把成本動因分為兩種類型,主要是作業動因和資源動因。2.1.1作業動因這是分配作業成本到產品或勞務的規則。在計量方法上測量了每類產品耗費作業的程度,也反映了產品對作業消耗的一種關系。舉例來說,把“檢驗外購材料”進行作業的時候,就可以把小時和次數作為動因來進行分析。2.1.2資源動因按照作業成本計算的規則,作業和資源有著不同的關系,作業決定著資源的耗用量,資源耗用量的高低與最終產品沒有直接關系。因為資源消耗變動就叫做資源動因,它聯系著資源和作業,作為一種分配基礎,也反映了作業對資源的耗費情況。2.1.3二者的區別和聯系從前面的分析中我們可以得出,資源動因大多與資源和作業有關聯,而作業動因與作業和產品有關聯。把資源分配到作業分類中大多用的是資源動因,把作業成本核算到產品用的是作業動因。兩者是一種互相促進和融合的部分,主要是看兩者采用的成本核算方法以及計算手法的區別。
2.2作業成本法的作用
2.2.1有利于優化產品組合在核心技術的制造大環境下,作業成本法的推動有利地促進了完全成本法的繁榮。它不僅能夠優化產品組合,還能夠提高企業戰略決策的水平,利用企業的生產價值來影響到獲利能力及優先生產次序。同時,在作業成本法中,管理人員能夠較為簡單地核算出直接歸屬產品的成本,也更加有利于成本核算體系的構建。2.2.3有利于改進預算控制作業成本法的應用,首先,要求對成本的控制實踐到每一項作業上,然后,通過作業這個核心,以成本動因為分析基礎進行成本控制,從而科學有效地減少成本,改進優化了預算管控。通過構建系統和全面質量管理的作業成本管控方法,可以有利于改進預算控制的體系和方法。
3基于作業成本法的企業成本核算體系改進措施
3.1結合企業客觀實際和管理層支持
在采用作業成本法時必須考慮到的是,會計核算方法的變更是牽動到企業多方面因素的,雖然作業成本法有其優點,但是需要結合企業的客觀實際和管理層的支持程度,再決定是否實施作業成本法,在執行時,更需要注意與現行成本制度的銜接。同時,企業管理層的支持是實施變革方法的前提,只有獲得企業管理者的支持,才能不斷促進企業推廣并且使用作業成本法,從而為其運用作業成本管理創造條件。
3.2具有高素質的會計人員
當前知識作為一種企業要素,日益融合到各個企業的經濟運營活動中,這就需要企業中高素質的會計專業人員。并且這是一項較為繁瑣的工程,需要根據動因和企業會計數據劃分企業造作過程中的作業成本,這樣就可以更為全面的了解企業生產以及成本情況。為此,就要求企業人員密切進行分工,了解實際的情況并對生產數據進行針對性的核算,依靠專業水準來為企業決策提供智力支持。
3.3提高企業的全員成本核算意識
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這項核算方法是全員執行的一項系統化的工程。在確定實施改進的時候,就需要了解企業的生產過程,在收集核算中的基礎數據都需要全員參與進來,除此之外,也要做好全體員工的教育任務,進一步來提升全員的成本核算意識,從而避免和消除無效作業,盡力去避免這其中所產生的各種人為因素的阻力。
4結語
伴隨經濟形勢的不斷變化趨勢,企業在競爭中日益依賴知識經濟,而作業成本法作為一種新穎的會計核算方式,影響著企業的各個方面。在運用作業成本法的時候,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基于作業成本法的企業成本核算體系進行改進,更有利于企業在成本核算以及內部生產結構調整和優化。
參考文獻:
[1]何靜潔.作業成本法在制造企業成本管理中的應用[J].財經界(學術版),2015,(4):75,137.
[2]張彥,丁冉.作業成本法的成本內涵及其應用[J].財會月刊,2015,(7):120-121.
[3]SYHuang,HJChen,AAChiu,etal.Theapplicationofthetheoryofconstraintsandactivity-basedcostingtobusinessexcellence:thecaseofautomotiveelectronicsmanufacturefirms[J].TotalQualityManagement&BusinessExcellence,2014,25(5-6):532-545.
作者:張笑宇 單位:江蘇大學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