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公立醫院成本核算與薪酬分配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醫療成本的基本特征
因為每位病人的病情不一樣,需要檢查、治療與護理的要求也不一樣,成本很難得到集中控制的目的,科學的成本支出,既是醫院決策層、會計部門要重視的內容,還需要醫務人員采用專業理論并根據治療要求進行直接控制。通常情況下,醫療成本存在如下幾點特征:
(一)要間接分攤的經費很多
醫療成本中包括能夠直接確定的成本,像人員成本、耗材費用、事務性費用等,其他成本大都是公共性成本,像醫用建筑結構與設備、水電氣等,缺少確切的歸屬體系,成本核算大都采用分攤方法。
(二)各科室間協作較強,成本分攤很困難
醫院中各醫療科室的合作性較強,簡單依靠某個科室無法單獨完成患者的診斷,尤其是在大型公立醫院內,分科很細,每個科室間不僅有分工還有互相合作,成本分攤很難找到科學、可行的方式。
(三)人才成本較低
醫療組織的專業性較強,人員大都是高層次的專業人員,通常人才資源費用占醫療總費用的40%,并且人才結構繁瑣,分層很多,人力費用的差異性較高。(四)固定成本很高醫院除了需投入巨大的人力成本外,還要投入大量的專業設備,根據統計信息表明,公立醫院內平均每床固定設備的投資是26.4萬元。醫院運營活動一定要達到較高水平,方可促使固定成本得到補償,進而為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公立醫院成本核算工作開展的基本條件
(一)完善組織體系
成本核算屬于一種長久且復雜的日常活動,極易被忽略,公立醫院要注重成本核算工作,明確專業的機構與員工負責成本核算,各部門提供支持與配合,強化對人員、財務、物資等干擾成本變化因素及過程的控制,建立全員參與觀念,讓節省成本、管理成本的思想貫穿于醫療活動的全過程。
(二)優化信息平臺
首先,醫院需有完善的HIS平臺、物流管理信息平臺等,方便各種作業量、收入、成本信息的歸集;再者,成本核算自身也需要借助信息平臺來處理各種統計信息,分攤費用,計算結果,所以完整的信息平臺能夠提升成本核算效率,提升醫院經營管理質量。
(三)建立成本核算機制
現有的醫院財務機制針對成本核算僅僅是原則方面的規定,具體怎樣實行,需要各大醫院按照本身特征,建立適當的成本核算機制與操作流程,編制各種統計表格及核算報告,像各部門的收支表、費用分攤表、固定資本折舊表、建筑結構維修成本的計提表等,對各核算項目、操作人員進行集中編碼,方便成本核算活動的組織及管理。
(四)清理資產摸清家底
醫療機構衛生耗材、醫療器械等資產投資很大,是成本核算的關鍵內容之一,因此要實施資產盤點清理,掌握各種資產的布局情況、應用狀態,針對盤盈和盤虧的資產進行及時處理,而且,完善資產管理機制與物流程序的招標采購、檢驗、領用等各種管理機制。
(五)確定內部轉移費用
醫院中的消毒設施、被服清洗、機器檢修、車輛應用等內部服務,要求確定內部價格,便于提供服務和享受服務的各部門進行計算與結算。
三、成本核算工作的開展
(一)科學明確責任中心
為掌握各種醫療服務項目及內部控制的成本,要根據醫療活動的種類及內部組織體系,科學明確責任中心,或稱作核算單元,讓成本收入有一定的歸屬。通常把核算單元分成成本中心與收益中心。前者是指醫院內不出現收入而僅僅對成本經費管理的部分,是通過累積所形成費用的最小單元,像醫院內的行政機構、后勤服務部門及供應室等相關部門,一般一個部門即一個成本中心,還能根據職能和屬性細分成多個成本中心。后者•是指帶來醫療服務且有直接確切的經濟收入的部分,收益中心還直接形成成本費用,若收益中心享受沒有直接成本費用的服務,還要根據特殊的薪資分配原則來分攤相關的成本資金。收益中心與成本中心應根據醫院組織體系、學科設立及管理標準等原則分類,目的在于方便成本歸集與責任有歸屬。
(二)收入歸集和分配
直接收入歸集比較簡單,各種收入包含掛號費用、床位費用、診查費用及手術費用等等,利用醫院內HIS平臺智能統計,直接歸入每個收益中心,針對若干個單元同時提供服務所獲得的間接收入,根據提前規定的原則歸入到對應的收益中心。
(三)費用歸集和分攤
成本資金的歸集比較復雜,有些能通過HIS平臺與會計軟件智能統計,有些就需要各職能部門采集報送,成本核算機構將統計信息根據事先規定的原則直接計入和科學分攤至每個責任中心。一是費用分攤宗旨。因果性:指采用醫院資源而形成成本費用,以采用醫院資源的總數為分配前提來分攤成本費用。受益性:指“誰受益,誰承擔”,根據受益的比重承擔相關的成本經費。公平性:指成本資金的分配需公正對待所包含的每個核算單元。二是成分分攤措施。針對每個核算單元直接成本,包括公開價格與數量數據,可以直接計算確認的費用支出,根據當期實際形成額全額直接分攤。采用某種參數視為成本分配前提來分攤。針對各責任中小耗損但又無法直接計算的成本費用和間接成本資金,能夠先根據一定成本資金項目,在某個特殊責任中心歸集。再選用科學的成本資金分配基礎,采取一定的方法來分攤,進而達到每個責任中心合理承擔相關成本經費的目的。如管理成本、水電成本、物業管理成本等。通常采取四級分攤方式,第一級對無法直接歸入責任單元的公共費用分攤,通常根據責任單元業務用房大小和員工比重分攤;第二級是指對管理科學的費用進行分攤,一般的方式是根據員工比例處理;第三級是把醫療輔助科室費用實施分攤;第四級分攤指醫計費用的分攤,如檢查、影像和病理診斷、手術室費用等,通常根據收支分配平衡原則進行分攤。根據內部轉移費用計算。針對醫院中各核算中心間提供的各種服務,能夠通過簡易內部轉移費用的方法,來科學計算各責任中心的收益和應承擔的成本費用,像消毒供應品費用、洗滌用品費用等。
四、成本核算結論的使用
(一)為成本研究與成本控制提供信息依據
成本核算目的在于分析與控制成本,即按照成本核算結論和預算信息等,采用科學的技術方式,全面研究成本的形成與變化狀況,通過研究成本而形成減少成本的意見及建議,并制定科學的考核激勵制度,讓各核算中心具有成本節約觀念,重視成本核算結果,可以準確理解與采用這些信息,最后達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醫院內薪酬分配要以醫療服務水平及效率為基礎,還要將成本核算結果用作考評指標之一,實施薪酬分配,指導各核算中心主動管理成本。但也反對單一以成本核算為基礎分配薪酬,否則將會導致科室簡單追求經濟利益,造成過渡醫療現象的出現。而在薪酬分配階段,以往的薪酬水平設置缺乏嚴格的醫院經營成本總額預算管理。薪酬體系的比例無法充分激勵人員開挖潛力、提高自我。崗位等級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激勵人員實現自我需要。作業量、質量等考評可以反映優勞優得,科學設置薪酬結構比重要結合各醫院的具體經營狀況、長時間的績效信息分析而合理確定,動態處理。
(三)為科學分配醫療資源帶來參考
醫院在人才選聘、設施采購、學科整合等活動中,要借鑒成本核算結論,以科學分配各類醫院資源,防止決策的片面化,達到效益最大化目的。
(四)給醫療服務費用的確定帶來依據
醫院服務活動費用的確定同醫療費用息息相關,物價機構在確定項目費用時會以醫院內平均成本視為定價的關鍵依據,醫院在開展新技術申請新項目定價時,也要向物價部門出具成本核算信息,因此,做好成本核算活動,全面體現醫療服務環節的各類消耗,不僅是醫院內部控制的要求,還是主管單位確定價格,以及建立衛生經濟制度的要求。總而言之,任何醫院的成本核算和薪酬分配系統不可能盡善盡美。由此,醫院需根據自身的實際狀況,在成本核算和薪酬分配中逐步摸索經驗,進一步優化管理方案,采取兼顧穩定、順利過渡的方式,積極革新薪酬分配機制,逐步創建出以崗位薪資、業務效率薪資與按量計酬薪資等整體目標考核為標準的薪酬分配機制,進而實現員工、醫院和社會共同發展的目標。
作者:劉真平 單位:呂梁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