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油田企業人工成本管理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人工成本管理理念有待轉變。目前,油田企業普遍存在重人工成本總量控制和工資總額管理,輕人力資源過程管理和人工成本整體調控的現象。人工成本管理工作注重人工成本總量和工資總額與集團總部下達指標的對比控制,缺乏通過對人工成本指標分析查找企業自身管理問題,沒有將人工成本管控目標定位在提高人工成本投入產出效率上。
2.人工成本結構不夠合理。油田企業大多為獨立工礦區,由于歷史原因形成的用工總量大、企業包袱重,造成人均人工成本不高,但人工成本含量、人事費用率和勞動分配率偏高,人工成本效率低下問題突出,導致人工成本支出不少,但職工收入并不高,薪酬的激勵作用沒有充分體現,企業在人才市場缺乏競爭力。以江漢油田2012年人工成本指標分析為例,人均人工成本僅為7.5萬元,低于中石化人均水平,但人工成本含量、人事費用率、勞動分配率分別為16.5%、17%、34.15%,分別高于行業平均水平2.74個百分點、5.74個百分點、16.92個百分點,人工成本結構不合理,投入產出效率偏低。
3.人工成本剛性增長壓力大。人工成本項目中,除工資總額、福利費、勞動保護費以外,保險、公積金等其他工資附加費用國家和地方都有相關規定,按照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提取)或使用。工資總額及工資附加等費用占到了人工成本總額的80%以上。而油田企業一方面經過大規模協議解除勞動合同等一系列嚴格控制用工總量措施后,職工人數持續減少,工資總額僅保持正常增長,沒有再壓縮空間;另一方面隨著勞動合同法及配套法律、政策的修訂完善,勞務派遣工實行同工同酬,勞務費用同步增加,油田企業人工成本費用呈現剛性增長的特點。在油田企業面臨深化國企改革、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完成利潤目標任務難度大的情況下,人工成本的剛性增長對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越來越大,對企業完成利潤目標造成的壓力越來越大。
4.考核評價體系尚需完善。現階段,油田企業基本建立了人工成本年度考核制度,將人工成本總量控制納入了企業年度考核。但是如果僅從控制總量著手,忽視了人工成本各項目費用的具體調控,不利于人力資源整體規劃,不利于提高人工成本投入產出效率。
二、深化人工成本管理的對策及建議
現階段,油田企業人工成本管理制度已經建立,亟需在深化人工成本管理上下功夫,把人工成本管理與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績效管理緊密融合,要從注重結果控制變為加強過程管理,不僅從人力資源管理各環節著手,同時還要在成本管理上想辦法,多措并舉提高人工成本投入產出效率。
1.健全人工成本管控模型,完善考核評價體系。
1.1將人工成本管控目標定位于提高投入產出效率。目前,我國正處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完善和發展的重要階段,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工成本必然不斷增加,企業不應該也不可能采取低工資或者工資不增長等控制總量的單一手段控制人工成本。要從有利于提高企業在人才市場的競爭力、有利于促進企業管理水平提升著手,以“一高三低”為原則,即高人均人工成本、低人工成本含量、低人事費用率、低勞動分配率,確保人工成本投入帶來效益的增長,引導企業將人工成本管理目標定位于提高人工成本投入產出效率。
1.2完善人工成本考核評價體系。在將人工成本總量納入企業考核內容的同時,試行將人工成本利潤率、人事費用率、勞動分配率等人工成本投入產出指標納入企業考核內容,切實引導企業建立人工成本投入與利潤、產值掛鉤的運行機制。具體作法:一是將油田企業年度人工成本投入產出指標進行高低排序,定期公布。二是企業年度人工成本投入產出效率提高的,對企業年度考核和領導班子業績考核時予以加分,年度人工成本投入產出效率降低的,對企業年度考核和領導班子業績考核時相應扣減得分。
2.加強人力資源過程管理,增強人工成本的有效性。
2.1優化組織機構,科學定編定員。定編定員是人力資源管理的基礎工作,是有效控制人工成本的源頭。油田企業普遍存在單位職能交叉、機構設置重疊、用工總量結構性富余和結構性缺員并存的問題,要通過理順管理體制,調整、優化組織結構,壓扁管理層;建立規范的崗位目錄,明確崗位職責,嚴格編制定員管理,推進“四化”建設推動管理模式轉型和升級,實現機構和人員的精干高效。
2.2嚴格控制用工,盤活人力資源。油田企業經過大規模協議解除勞動合同,以及多年嚴格的勞動力流入管控,用工總量持續減少,已經不具備大幅壓縮的空間,這就需要努力在“控制總量、盤活存量”上想辦法。一方面實行新增人員計劃管控,依靠自然減員、業務外包、鼓勵富余人員退出工作崗位等方面控制、減少用工總量。另一方面,加大員工技能培訓力度,提高員工技能水平,實行一人多崗,一崗多能,合并工作崗位,顯現富余人員;通過政策支持鼓勵富余人員對外勞務輸出、內部業務承攬等措施實現人員有序流動和統籌配置,提高勞動效率。
2.3完善分配制度,發揮人工成本激勵作用。一是實行工資總額與效益掛鉤。按照工資總額增長低于企業效益增長、員工平均收入增長低于勞動生產率增長的雙控制原則,宏觀調控企業工資總額。二是優化人工成本結構。按照注重質量和效益,體現按勞分配、效率優先的分配原則,提高特殊人才、核心骨干和關鍵崗位人員收入水平,逐步將簡單性、輔助性、替代性崗位收入與勞動力市場價位接軌,優化人工成本結構。三是建立健全績效考核管理制度,實行職工收入與技能水平、工作業績、個人貢獻掛鉤,激發職工的競爭意識和創效積極性,促進勞動力資源優化配置、合理使用。四是充分利用職工教育經費、福利費等企業可控的費用,使其在人力資源開發、使用、創效的良性循環中發揮激勵作用。
3.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成本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與企業的經濟效益息息相關。而企業的經濟效益又直接影響人工成本投入產出效率水平。因此,要注重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經濟效益。首先,要建立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成本控制體系,降低成本,減少支出。其次,通過科技創新、工藝改善、產業結構升級尋找油田企業新的經濟增長點。第三,針對油田企業用工總量結構性富余并存的矛盾,大力開展對外勞務輸出,加大對外創收力度,多渠道增加企業收入,全方位提高油田企業經濟效益。
作者:張麗 單位:江漢石油管理局人力資源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