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創新新媒體下的播音主持風格選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普創時代,不管是基層工作崗位還是科學研究崗位都必須結合自身的工作實際進行創新,對于廣播電臺的播音主持崗位更是如此。本文從新媒體環境的特點出發,探析廣播電臺播音主持風格創新的必要性,并就創新之道提出拙見。
關鍵詞:創新;新媒體;播音主持
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臺的發展受到各方面的沖擊。在不斷的轉型發展下,廣播電臺作為傳統媒體的代表并未被時代拋棄,而是不斷創新、不斷摸索,走出了自己的一條道路。作為廣播電臺的門面擔當,播音主持人是該行業中最為關鍵的角色之一。廣播電臺的播音主持在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迅速普及下,接受了一番一番潮流沖擊,比如移動短視頻平臺抖音、火山小視頻等,在推出后,迅速占領用戶的零碎時間和注意力。新媒體環境為各類直播類平臺和私人電臺創設了非常友好的生存環境,風口來了,對于媒體人而言,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一、新媒體環境及其特點
(一)新媒體環境新媒體指的是在信息技術支撐下出現的新的媒體形態,是相對于報刊、戶外、廣播和電視四大傳統媒體而言的,具體的新媒體形態包括數字雜志、數字報紙、數字電視、觸摸媒體等。新媒體是一個發展的概念,隨著5G技術的應用和人工智能的發展,新媒體的具體媒體形態不斷地更新。但是就其特點而言,是相較于傳統媒體而言能夠消解媒體的邊界,能夠消解信息的傳播者和接受者之間的距離的新型媒介形態。早在2013年時,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的《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3)》就詳細指出了關于新媒體的特征?!哆B線》雜志更是將新媒體的定義界定為“所有人對所有人的傳播”。新媒體最為顯著的特征就是交互性和即時性、海量性與共享性、多媒體與超文本、個性化和社群化。由這些多種形態的新媒體構建而成的媒體環境顯而易見具有更迎合網絡原住民用戶的特性:其一,新媒體使用和內容選擇個性化和定制化;其二,新媒體環境下用戶對資訊內容和形式選擇的主動性更強;其三,能夠滿足用戶的即時交互,用戶即生產者,消解了信息傳播者和接受者的邊界;其四,新媒體完美的迎合了新時代人們的注意力和時間的碎片化需求。
(二)新媒體環境的特點(1)互動性強,強調用戶參與。新媒體環境,新型的信息技術帶動了大量的新型信息載體和傳播媒介,實現了在信息傳播的同時就能讓用戶參與進來,甚至是用戶的參與推動了信息的再次傳播。諸如廣播電臺的“現場接聽聽眾的熱線”就是即時性的互動,用戶參與可以讓用戶與媒體產生更強的黏性。這對播音主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能夠調節互動氛圍,帶動參與者深度參與。(2)時空限制弱,資源開放。人工智能和5G技術的出現,讓新媒體的發展向智媒體更進一步。智媒體能夠徹底的打破信息傳播的時空限制,而5G技術的應用更是能夠加速信息的傳播速度和傳播形式。信息資源的開放讓獲取變得快捷和便利,信息的時效性弱化,這也是越來越多的直播類平臺獲得大眾關注的原因之一。資源開放和信息實效性給播音主持帶來的影響是根本性的,更具挑戰。
二、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風格創新的必要性
(一)播音主持風格創新是職業要求新媒體環境越來越多的新型媒介模式出現,不管是各雨后春筍般的直播平臺還是傳統媒體都開始在“流量”上下功夫,為了吸引更多的流量用戶,積累用戶數據,創新是必然趨勢。廣播電臺的播音主持作為“聲音”的直播者,相比于真正的直播工作者有著更高的職業要求。通過“聲音”形成自己的播音主持風格需要不斷地創新,在“個性化”和“定制化”的媒體時代,廣播電臺的播音主持們只有不斷地創新自己的風格才能在眾多的“新媒體”中找到自己的用戶群,形成自己的風格就意味著找準自己的角色定位,擁有個性化的標簽,從而培養自己的“粉絲群體”。播音主持工作本身就是極具個性化風格的職業,不同的節目不同的主持風格,一個具有獨特標簽的播音主持人是能夠帶動一個電臺節目崛起的。所以,播音主持風格的創新是新媒體環境中播音主持人的職業要求,對于廣播電臺的主持人而言,更是如此。
(二)新媒體環境要求播音主持風格創新傳統媒體之所以會在新媒體潮流中被落在跑道后面,原因之一是不適應新媒體時代的用戶群體的消費習慣。新的信息技術催生了直播類媒體的快速崛起,諸如“抖音”“快手”等直播平臺,讓“口紅一哥”“李子柒”等非專業的主播們成功的引領了新的潮流?!翱诩t一哥”夸張的語言表達,惟妙惟肖的演繹,形成了極具李佳琪特色的主持風格,這種夸張做作的特色被不少主播們爭相模仿。新媒體環境催生了“口紅一哥”“口紅一哥”的出現也代表了更寬松、更自由的新媒體環境。環境的變化讓媒體用戶的消費習慣也產生了變化,傳統媒體的嚴肅正式不再符合“網絡原住民”們的信息獲取習慣,要在競爭激烈的諸多信息獲取渠道中獲得穩定的用戶流量,就必須跟上時代環境的步伐,不斷創新播音主持的風格,通過個性化的風格來吸引用戶,甚至是打造出像李佳琪、李子柒一樣的個人IP,從而在瞬息萬變的媒體環境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播音主持風格與節目風格相輔相成播音主持人與節目是共生關系,節目的受歡迎程度與播音主持人選擇有著直接的聯系,一個節目可以成就一個播音主持人,反過來,一個播音主持人也可以成就一檔節目。因此,播音主持風格在很大程度上就代表著一檔節目的風格。既然播音主持的風格與節目風格相輔相成,那么,廣播電臺的節目要在魚龍混雜的各類節目中脫穎而出,就必須不斷的去摸索、不斷的去創新,找到能夠完美融合播音主持人特色和節目特色的風格,讓播音主持與節目本身產生更科學的化學反應,達到相互成就的目標。節目的風格很大程度上受到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制約,而播音主持風格在如今寬松的新媒體環境中是相對自由的,所以,不斷創新播音主持的風格,是目前最為迫切,也最為實際的創新方式。
三、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風格創新的實現途徑
(一)創新播音主持的角色定位新媒體環境下要創新播音主持風格就需要先準確定位播音主持的角色,播音主持崗位不僅僅是簡單的播音主持角色,播音主持角色只是最重要的角色的定位之一。新媒體環境里,播音主持人需要準確把握用戶群體的消費習慣,精準分析新聞熱點,快速追蹤熱點話題,這些需要播音主持工作以外的角色定位。如在《花城FM》平臺上的“妙音請飲茶”節目,邀請了高級評茶師鄧妙音帶領聽眾品茶,并對部分茶品進行推廣。在“陳皮工藝茶”的一期節目中對“陳皮茶磚”、“小青柑茶”等茶品進行了詳細的介紹,用自身的品茶體驗和對陳皮的醫藥知識來進行介紹,通過生活化的親身體驗來增強陳皮茶的生活氣息,更加貼近聽眾的生活,也就是“接地氣”。主持人在與對談和交流中的提問也非常的切合生活中飲茶的實際情況,這樣的提問必須是來自于主持人生活中的“品茶”體驗。另外,現代傳媒的迅速發展和更新,對播音主持人多角色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編播一體化的趨勢已經越發的明顯,不管是專業的播音主持學習,還是各電臺的招聘都希望播音主持能夠肩挑數職,能夠廣泛涉獵相關領域。在新媒體崗位招聘中就要求能夠了解媒體平臺的運營和管理,有話題敏感度,能夠快速響應社會、娛樂等網絡熱點話題,并擅長借勢造勢,能夠有效地提升節目和平臺的用戶活躍度,增強知名度和美譽度。
(二)靈活播音主持的語言特色精準流暢的語言表達是播音主持行業最基本的職業要求。廣播電臺的播音主持是靠聲音吃飯的,要將聲音特色發揮到極致,通過加強語言特色的訓練和個性化特色的打造來形成靈活的語言特色。播音風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語言風格,語言風格可以從提高語言藝術性和語言的親和力兩個方面下功夫。播音主持人作為語言的發出者,對語言的理解和語言的掌控能力直接決定了語言表達的藝術性,同時播音主持者的個人藝術素養也是影響語言藝術的因素。提高播音主持人的藝術素養,不斷地強化播音主持人的語言掌控力,加強播音主持人的語言技巧訓練,是提高語言藝術性的有效途徑。要說語言藝術造詣高莫過于最近非常“網紅”的新聞“段子手”朱廣權,“地球不爆炸,我們不放假;宇宙不重啟,我們不休息”。這樣的段子將放假的新聞話題一度推上“熱搜”,不得不佩服播音主持人強大的語言駕馭能力。另一方面,廣播電臺的播音主持人需要通過聲音拉近與聽眾的關系,通過聲音實現與聽眾的互動。因此,聲音的親和力十分重要。廣播電臺的播音主持人在語言親和力方面可以通過心理培訓來提高,“言為心聲情自出”,加強播音主持的心理共情力訓練,讓語言溝通為心靈溝通服務。以自媒體出道的“蕊希電臺”主播蕊希,就以聲音的親和力和溫柔而稱霸電臺排行榜,電臺簡介“聽她的聲音,會上癮”。截至目前“蕊希電臺”節目播放量達到了24.1億。聲音是電臺主播的法寶,靈活語言的表達,形成極負個人特色的電臺聲音,就能有效地形成個人風格,從而創造強大的節目吸粉力。
(三)激發播音主持的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指的是“個人對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個行為的期望”。對于播音主持崗位而言的自我效能感就是播音主持人對自己在電臺節目中,是否有能夠出色完成播音主持工作任務的期望。這種期望會直接影響任務的完成度和完成效果。相關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強的人往往能夠更出色的完成相應的工作任務。激發播音主持人的自我效能感是可以通過積極心理學途徑來實現,將正常播音主持者轉變為優秀的播音主持者。具體方法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實現,其一是通過關注播音主持人的職業心理狀態,適度放松職業壓力,多途徑的幫助播音主持群體解壓。比如,提高播音主持崗位的待遇和績效要求,釋放播音主持者的經濟壓力。另一方面,充分激發播音主持群體的性格優勢,性格優勢是個人實現自我,追究成就和價值生活的內在人格特質,通過性格測試來針對性的激發播音主持人的性格優勢,尤其是智慧、勇氣和超越等優質的性格優勢。播音主持人的外在形象具有一定的優勢,在此基礎上如果能夠更有效的激發出他們的性格優勢,那么,提升自我效能感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激發播音主持的自我效能感既需要控制工作壓力,也需要激發性格優勢,只有兩者相互結合,共同發揮作用,才能實現自我效能感的激發,從而促進主播們自主探索播音主持風格的積極性,產生自我創新的內驅力。
(四)形成播音主持的個人魅力播音主持風格的創新也能夠從播音主持者的個人魅力方面去探索,尤其是極具個性化特征的人格魅力。要塑造播音主持的人格化魅力首先播音主持者要有正確的生活價值觀,要順應社會主流思想,具有健全的價值觀并能夠正確的引導和影響聽眾的價值觀形成。播音主持者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高尚的興趣愛好,端正生活和工作態度,堅決擁護黨的領導,堅定政治態度,樹立穩固、健康,積極向上的生活形象。在此基礎上,要加強播音主持者的禮儀規范,提高文化素養。“腹有詩書氣自華”,加強工作過程中的文化積累,修煉沉穩、優雅的氣質,提高修養。在具體的實施中可以通過積極參加“讀書會”“分享會”等形式來豐富業余生活。另外,廣播電臺還可以組織常態化的“禮儀規范”訓練、“氣質修煉”課程來提高電臺職工整體的工作素養,營造高素養、厚底蘊的良好工作環境。例如,在《廣州新聞電臺》的微信公眾號中,就設置了“讀家讀書會”的欄目,該欄目的設置既能夠讓主持人接受經典書目的熏陶,也能夠吸引愛好讀書的聽眾。通過電臺的人氣主播精讀100本好書,每天15分鐘聽一本書,書目內容橫跨心理學到經濟學等10個知識領域。到目前為止,該欄目已經有4986人加入,受到了廣泛好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廣播電臺的播音主持要在新媒體環境中走出自己的創新之路,需要多管齊下。通過不斷的更新專業知識,重新定位播音主持的多重角色,來探索播音主持風格的創新;通過最大化的靈活播音主持語言,來豐富播音主持風格;通過減壓和激發性格優勢,來產生自我探索的內驅力;通過增強文化修養,增強個人魅力,來打造個性化高辨識度的播音主持風格。這些都是在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可以探索的創新之道,是廣播電臺要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今天,保持傳統媒體競爭力的創新之道。
參考文獻:
[1]呂丹.淺談廣播電臺播音員主持人個性化主持風格的培養策略[J].傳播力研究,2019,3(3):112.
[2]AlanCarr著.積極心理學[M],鄭雪譯,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8年版.
作者:席鴻 單位:廣州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