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開放大學教育模式會計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國家建立開放大學的目的是為了推進國人的素質教育,發展非學歷教育,提倡終身教育,與高等教育相輔相成,是發展現代化教育的重要舉措。會計學專業是國家開放大學的傳統專業,應用型專業,傳統的電大會計學專業也要順應時展,以國家開放大學轉型為契機,從教學目標、教學手段,授課內容,教學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教學模式改革,為廣大學員提供學習載體。我們緊跟國開的改革方向,繼承優秀的改革成果,發揚教師的創新精神,把會計學專業課程教學改革進一步深化下去。
關鍵詞:國家開放大學;會計學專業;教學模式
1國家開放大學建設意義
國家開放大學是學歷教育的有力補充,是繼續教育的承擔者,是中國教育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開大學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以現代信息技術搭建一站式網絡服務平臺,為建設人力資源強國提供有力的教育支持。
2國家開放大學會計學專業教育模式現狀
2.1培養目標
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的,德才兼備的,具有比較扎實的經濟理論基礎,具有較強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決策的能力,適應社會經濟發展要求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會計專門人才。
2.2培養對象
開放大學會計學專業在招生時由于是無門檻入學,學生素質相對良莠不齊,而且開放大學的本科學生也有相當一部分在專科就讀于其他專業,這部分學生往往對會計知識一無所知,底子薄,學習時間緊,成了國家開放大學培養目標的顯著特點。另外,學員對實踐類課程的興趣比理論性課程高,求知欲強,他們想通過拿到會計專業文憑,繼續參加社會上的職業認證的考試,從而實現擇業就業的目標。他們更渴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熟練掌握會計實務操作技能,達到學以致用的學習目的。
2.3課程體系
會計學專科的課程設置,基礎課程包括大學英語,經濟數學,政治經濟學,市場營銷學、西方經濟學、統計學、國家開放大學入學指南、計算機應用基礎等等。專業主干課包括基礎會計學,會計模擬實驗,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會計電算化、管理會計等等。會計學本科的課程設置,基礎課程包括大學英語Ⅱ政治經濟學,管理學基礎,婚姻家庭法規,國際貿易原理,貨幣銀行學,國民經濟核算等等。專業主干課包括財務案例分析,財務報表分析,高級財務會計,審計學,審計案例分析,會計制度設計等等。選修課包括中級財務會計,管理會計,成本會計。由此可見,專本科在課程設置上偏重理論,缺乏實踐。由于課時少,非專業學員多等原因培養出來的人才往往只是紙上談兵,并不能勝任滿足會計從業的需要。
2.4實踐教學體系
會計學專業是一門應用型學科專業,對實踐性有很強的要求。國家開放大學會計學專業實踐環節中專科的會計模擬實驗環節通過填制會計憑證,以及畢業實踐環節進行手工模擬做賬,具體包括填制會計憑證,登記賬簿,制作賬頁賬冊,編制科目匯總表,最后形成財務報告,學生在此教學安排中既掌握了會計業務中的會計核算的一般方法及程序,也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學生對會計業務有了整體的把握和認識。但是由于課時少,大多流于形式,學生往往敷衍了事。而國家開放大學會計學專業的本科課程并沒有具體的真賬實抄等業務。手工實踐的課程基本沒有。這就使那些專科為非會計專業的學員對會計做賬等基礎的操作一概不知,難以想象這樣的學員在未來的會計工作中,如何開展工作。
3國家開放大學會計學專業教育模式存在的問題
3.1教育對象不明確,培養目標不清晰
國家開放大學是一所成人學歷教育,強調繼續教育與終身教育。他的教育對象一般是社會已經就業人員。他們有著豐富的從業經驗,文化底子又比較薄弱,學習時間又有限,這就要求我們來科學地制定培養目標。國開會計學專業的培養目標應該立足于提高學生基本的理論知識和職業素養,以應用為導向,以職業市場需要為根本,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培養出被社會所需求和接納的應用型人才。
3.2課程注重理論研究,實踐環節薄弱
開放大學會計學專業教育模式主要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但是在教學安排上還是以理論為重點,安排的實踐環節少之又少。在專本科當中,專科主要涉及的實訓課包括《會計模擬實驗》,本科《會計制度設計》,其他的課程基本就是理論上的概述,忽略了實踐能力的培養,導致了學生的應用能力欠缺。電大開放教育中,實踐教學環節,專業完成《會計模擬實驗》及一份模擬式手工賬,本科完成畢業論文,由于認識上的不到位,往往教師范范指導,學生也相互抄襲,敷衍了事。開放大學的畢業實踐環節教學,并沒有真正意義上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能力。
3.3師生分離矛盾,課時壓縮嚴重制約著授課效果
國家開放教育中,指導教師與學生處于分離狀態,在學員與導學教師學習互動中,帶來很大障礙,導學教師一般在實施課程教學時,一般會采用面授和多媒體遠程教育手段,由于學生工作忙,時間緊,往往課時被壓縮,嚴重影響教學效果。在師生長期脫離,課時被壓縮狀態下,學生無論在知識水平上,還是創造性及創新能力上都得不到充足的培養,這也極大地制約了開放大學會計學專業的長足發展。
3.4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不先進
開放大學沿用的專業課教材內容簡單、陳舊,不能與時俱進。會計學專業專科的《基礎會計》《會計核算模擬實驗》《中級財務會計》等教材編制的內容是虛擬業務,一般以中小企業采購、生產、銷售為周期的會計循環為內容,業務單一,數據虛擬。學生根據這些虛擬業務來填制憑證,編制賬簿,賬冊,再進行核算,由于數據并不是真實的經濟數據,學生學習的所有內容往往為紙上談兵。而本科的《財務報表分析》《高級財務會計》雖然是企業的真實數據,但是因為是上機考試,考試內容陳舊,學生往往只要填制答案就能通過考試,學生并不用真正的研究報表數據,不用研究業務,內容流于形式,不能使學生在素養上有所提高。在教學方法上,開放大學導師往往還遵循單向、注入式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往往比較枯燥,不能調動學生的熱情,更不能提高學生理解問題和分析問題能力的能力,教學效果達不到教學目標。
3.5考核制度不完善
在我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中,會計學等各學科的結課考核方式以上機考試和在校考試為主、畢業實踐環節專科以模擬手工賬和社會調查為考核依據,本科以論文形式為標準。考核制度往往是檢驗培養質量的有效手段,而開放大學的考核制度的不完善也制約了考核結果。
4國家開放大學會計學專業教育模式的幾點建議和對策
4.1重新確認和分析教學目標與教學對象
國開教育的根本,是一種基于繼續教育的實用型教育。國家開放大學是以應用型、技能型為目的來培養人才的,是學員離開校園,進入社會后一個終身學習的途徑。開放教育都是來自社會各個階層的學習者,自身學習能力與具備的學習條件存在著很大的差別。而開放教育實行的免試入學,也極大地加劇了同專業、同年級學生之間的差異度。因此多元化的會計實踐需求也成了國開教學的一個難點。有些學員可能會在財務分析能力的提高方面更加得注重,因為他可能長期的從事會計核算方面的工作;但對于剛剛就業的會計新手來說,會計核算能力的提高及會計實踐是他們更迫切的需求。所以分析學生們的個性化求知需求,為廣大學生提供會計專業學習的服務。這也遵循了國家開放大學繼續教育,終身教育的辦學理念。
4.2課程設置更具科學性與系統性
開放大學應該根據本、專科學生自身素質和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無論從專本科來看,我們開放教育的會計學專業都應該從基礎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出發,來設置教學計劃。本科的選修課的《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應該設為必修課,并增加相應的課時。此外《會計模擬實驗》《基礎會計模擬實驗》《會計信息系統》等操作類課程可以在專本科里都設置,無論專本科重點都應放在專業基礎知識及基本操作能力上。用傳統意義上的真賬實操,通過填制憑證,制作賬簿,最后核算,編制財務報表這一會計循環,來讓學員熟練掌握會計核算過程,從傳統的手工帳逐步展開模擬電算化會計,也可以適當增加珠算、點鈔等實訓課程,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在教材內容上,除工業企業外,也應該增加合資企業、服務業、商品流通業等多種行業的會計業務,這樣就可以豐富學生知識、拓展學生的視野。
4.3建立會計學專業的校外實訓基地
校外實訓基地是使學生走出模擬的校內課堂,用真實的會計工作以及實際操作流程為學習內容,使學生在校外實訓基地的業務學習中來提升個人的會計業務能力和實踐能力。開放大學應該與校外企業聯合,增加校外實踐的機會,這樣就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會計學專業教學模式應該遵循理論聯系實際這一基本的教育原則,將會計學科內專業理論課程與實踐動手課程和校外實訓活動三者有機結合起來,這樣學生具備了走向工作崗位的會計專業技能和水平,才能被社會,被企業接受和認可。學校還可以聘請在職的有著豐富會計工作經驗的企業財會人員,來為學生進行教學及實踐教學指導。另外學校也可以承擔起社會會計等級考試的培訓工作,也可以為企業的會計人員提供必要場所及培訓支持,從而達到理想的社會口碑,及經濟效益,更有利于開放大學的長足發展。
4.4拓寬教學思路,學歷教育與會計職稱教育無縫對接
在教學內容設置上可以把社會上關注度高,學員認可度高的職業技能證書考試培訓安排在日常的授課范圍。專科和本科都應該設置會計從業相關的崗前培訓內容,這樣在畢業拿到學歷的同時,還有能力參加社會職業考試,比如會計電算化證,初級會計證,終極會計證。在學科滲透和關聯上,可以安排審計師,稅務師,統計師的培訓內容,這樣學員們有相關的證書在手,能有效地提高學員專業素質,也能顯著的提高學員的市場競爭力。會計學專業是一門應用性學科,工作經驗,社會上的會計資格證,往往比實際的學歷更受求職單位的認可,廣大的學員更重視社會上的資格考試,當你設置的學習內容與學員的訴求及社會上的需求一致時,會收到學員及社會上的認可,教學安排也更好開展,也會建立起良好的口碑,形成好的學習氛圍,建立起強大的社會效益,進而提高招生數額,實現良性循環。
4.5教學手段的多樣化
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開放大學的辦學理念,導學教師與學員相分離的矛盾也沖擊了傳統的面授模式。為了適應時代的需求,我們可以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國開在教學手段上,采用傳統的紙質教材、IP課件、CAI、DVD課件等教學媒體,另外隨著時間的推進,社會的發展,微課堂、微博、甚至是直播等新媒體技術都被可以廣泛地應用到教學中來,為廣大學員提供多方面的教學手段。國家開放大學打造終身教育的平臺,打破時間和地點的教學束縛,兼顧各個層次學員得不同學習需求,就要量身定制學員的授課內容,我們以傳統的面授及紙質教材為依托,大量運用DVD、qq課堂、網絡論壇、BBS、VBI、雙向視頻系統等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來滿足學員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更好地為學員提供學習的網絡平臺,將傳統的課堂延伸到網絡。傳統教材與期末大作業,輔導小冊子等紙質材料的相互配套,多媒體網絡資源的有力補充,面授輔導,網絡在線答疑及實時討論等現代化教學手段的綜合應用,實現了國家開放大學提出的環境更開放、資源可共享、學習能自主的教學設想。為學員提供便捷、靈活的定制式的個性化教育服務,滿足了不同起點,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學員學習需求。
4.6考核內容的創新
考核內容當中應摒棄以往只注重對教材、課堂筆記等理論識記內容的考核與考查。同時也應當將獲取的社會評定當中的會計職業技能證書進行課程的替代,替代期末的考試成績。期末考核也應當對傳統的閉卷筆試考核方式進行改變,具體可以采用案例解析的方式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也可以探索上機考試的模式,即把試題錄入題庫當中,學生可以進行自主的選課與約考,這樣就能夠緩解期末考試在時間以及人員方面的壓力,考試的時間、地點均由學生自主進行選擇,這樣既可以解決考試的成本,也符合國家開放大學辦學理念。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8,37(6):273.
[2]中國職業教育發展報告(2012)[J].現代教育管理,2017(11):2.
[3]王曼文.我校遠程開放教育教學組織形式的現狀與思考[J].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2(1):12-15.
[4]熊梅,卜慶剛.個性化教學組織形式的實踐探索[J].中國教育學刊,2014(7):42-47.
[5]許平彩,葉,魏瑋.我國高校會計實踐教學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企業經濟,2010(10):168-170.
[6]陳娟.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模式路徑研究[J].遼寧經濟,2019(1):90-91.
作者:王玉嬌 單位:鞍山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