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班級管理中的問題及德育加強措施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新課標》對學校和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要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受傳統教育的影響,班主任在對學生的管理中存在著一些問題,阻礙了新課改的推行。
(一)重成績輕素質,忽視了學生的德育
受傳統教育的影響,現在很多學校依然過分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在對學生的管理中更多體現在學習管理,針對學生的學習成績作出要求,而對其他方面的管理就比較放松,忽視了學生的德育。現在都提倡學生的素質教育,但實際上很多學校尤其是高中學校,為了追求升學率,對學生的教育管理依然是應試教育手段,利用題海戰術來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這就會對學生造成很大的壓力,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現在很多學生受家庭、社會和網絡各種信息的影響,他們的價值觀念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很多學生會有一些思想品德上的問題,比如缺乏社會責任感、公德心、同情心,缺少人際交往能力等。智育為首的管理理念,忽視了對學生的德育,使這些問題日趨明顯,已經成為了一種社會問題。
(二)管理手段單一,壓抑了學生個性發展
班主任為了便于對班級的管理,用條條框框來統一對學生做出要求,這樣看起來的確效果不錯,班級紀律良好,教師威望較高。但這一切是以犧牲學生的個性發展為代價的,教師的這種管理方式只做到了表面統一,忽視了學生的多樣性。不同性格、興趣、思維的學生被統一管理,只會壓抑學生的個性發展。在這樣被統一的班級中,班主任就是絕對的權威,很多學生只能逆來順受,長期下去導致學生沒有自己的主見,個性格式化,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區別化對待,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很對班主任在管理學生時不夠公正,對成績好的優秀學生溫柔和藹,有求必應;對學習差、比較調皮的學生動輒訓斥,甚至采取不搭理的冷暴力。這樣的管理會造成很多的學生心理失衡,進而產生逆反心理,會仇視班主任和優秀的學生,形成各種小團體來抵觸班主任和另一部分學生,不利于班級管理,影響學生正常交往。更嚴重的是班主任的這種行為會錯誤引導學生的價值觀念,還有可能導致學生產生自卑心理,情緒低落,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一)樹立正確、科學的班級管理思想,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新課標》的核心教育理念就是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要改變思想,樹立正確、科學的班級管理理念,采取合理的方法和活動,激勵學生積極向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素質教育是提倡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教師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各方面健康發展,提高綜合素質。在課堂教學中,班主任和各學科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提高教學質量;課下,班主任要從自身做起,教導學生的言行舉止,將一些思想道德規范生活化,使學生尊師重道、愛護公物、團結同學、文明禮貌成為一種習慣;班主任還應不定時組織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如參觀歷史博物館、參加植樹活動、走進養老院等,可以使學生受到思想上的教育,還能提高其他方面的能力。
(二)全民參與,民主管理
班主任“一言堂”式管理,會使學生產生抵觸情緒,且不利于班級管理。班主任可以在大的框架下聽取學生的意見,制定班級管理制度。教師對班級的管理可以放權給學生自己,比如常規性的管理可以交給班委去完成,日常的管理可以采取輪流管理制,讓學生自己來監督和管理班級的日常紀律。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生管理中來,可以提高學生對班級的認同感,增強學生的班級責任感和榮譽感,每個學生都會從各個方面努力提升自己,從而加強班級的管理,提高學生的素養。
(三)公平對待,差異化管理
每個班級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學生,班主任要公平對待,消除師生間的隔閡。在管理上,班主任要差異化管理,針對每個學生的學習水平、興趣愛好、性格習慣采取不同的要求和管理方式。班主任要關心和愛護學生,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激勵學生積極向上,對學習和行為上有進步的學生提出表揚,對其他方面有能力的學生表示肯定。通過這種差異化管理,學生的個性和特長得以發揮,并感受到班主任的尊重和關心,學生會產生積極向上的動力,不斷成長。
(四)攜手家庭,共同做好德育
班級的管理離不開家庭的配合,班主任要適時和家長溝通,及時了解學生日常的行為習慣和情緒變化,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調整學生的情緒,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班主任還應了解家長對學生的教育方法,并向家長推薦積極先進的教育觀念和方法,揚長避短,做好對學生的家庭教育。
作者:冒曉燕 單位:江蘇省如皋市安定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