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二年級教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Unit11Couldyoupleasecleanyourroom?
Period1
Teachingcontents:SectionA1a,1b,1c,2a,2b,2c.
Teachinggoals:
1.vocabulary:trash,chore,dochores,dish,sweep,fold,hate,meeting.
2.patterns:Couldyouplease+dosth?
Couldyou+dosth?
3.能力目標:學習有禮貌地提出請求.
Importantanddifficultpoints:請求允許做某事.
Teachingprocedures:
Step1Leadingin
Greetings.
Step2Pre-task
Teachthenewwords.
Step3While-task
SBPage65,1a&1b.Pointtotheitemsandasksomeonetoreadtheeachonetotheclass.
教案正文隨堂記錄
recordingandletSsfillinthechart.Checktheanswers.
SBPage65,1c.
Pointoutthesampleconversationinactivity1c.AsktwoSstoreadittotheclass.HaveSsworkinpairs.
Step4Post-task
SBPage66,2a&2b.Firstpointtothechartinactivity2aandgetSstoknowwhattodo,thenplaytherecordingandaskSstocheck“yes”or“no”.Correcttheanswers.
Dowithactivity2binthesameway.
Step5Pairwork
SBPage66,2c.Ssworkinpairs,thenasksomepairstoactouttheirconversations.
Step6Homework
Inpairsmakeaconversationusing“Couldyouplease…?
Couldyou…?”.
教案正文隨堂記錄
Period2
Teachingcontents:SectionAGrammarfocus,3a,3b,4.
Teachinggoals:
1.Vocabulary:workon,laundry,dothelaundry,wash.
2.Masteranduse:Ilikedoingsthbecause….
Idon’tdoingsthbecause….
3.情感態度目標:教育學生在人際交往中要有禮貌.
Teachingprocedures:
Step1Leadingin
Revisethepattern:Couldyouplease…?Couldyou…?
Step2Pre-task
SBPage66,Grmmarfocus.AskSstosaythequestionsandanswers.Explain:thequestionsusethewordcouldandtheanswersusethewordscanandcan’t.
Step3While-task
SBPage67,3a.Readtheconversationtoclasswithastudent.Sayblankeverytimeyoucometoablank.AskSstofillineachblankwiththeworkmakeordo.
Correcttheanswers.
教案正文隨堂記錄
SBPage67,3b.AsktwoSstoreadthesamplephrases.Say,Nowwritealistofchoresyouhavetodo,youcanusethelistofchoresin1a.
Askastudenttosaythenameofachore.ThenaskanotherstudenttosayIlikeorIdon’tlike.Thenaskathirdstudenttogiveareason.
Step4Post-task
SBPage67,Part4.Ingroupsoffive,giveeachgroupasetofblankcards.AskSsineachgrouptowriteonecoreontoacard.Inturns,onestudentturnsoveracardandasksthepersonnexttohimtodothechore,thatpersonmustsaynoandgiveareason.
Step5Homework
Makesomesentenceswith“Ilikedoingsthbecause….”or“Idon’tlikedoingsthbecause….”
教案正文隨堂記錄
Period3
Teachingcontents:SectionB1a,1b,2a,2b,2c.
Teachinggoals:
1.vocabulary:snack,borrow,invite,disagree,teenager
2.能力目標:熟悉并能靈活運用Couldyou(please)…?
Teachingprocedures:
Step1Leadingin
AsksomeSswithquestions:Couldyouplease…?Couldyou…?
Step2Pre-task
SBPage68,1a.Say,Lookattheitemsonthelist,askSstocompletethewritingontheirown.
Correcttheanswers.
Step3While-task
SBPage68,1b.Readtheinstructionsandpointoutthesampleconversation.
AskSstoworkwithapartnerandmaketheirownconversationsabouttheitemsinactivity1a.
Callseveralpairstosayoneormoreoftheirconversations.
教案正文隨堂記錄
totheclass.
SBPage68,2a&2b.ReadtheinstructionsandhaveSsknowwhattodo.PlaytherecordingandaskSstowritetheiranswerontheirown.
AsktwoSstowritetheiranswersontheBb.
Correcttheanswers.
Step4Post-task
SBPage68,2c.PointoutthesampleconversationandasktwoSstoreadittotheclass.
Thenpointtothephrasesinthebox.AskSstoaskandanswerwithapartner.
Askseveralpairstosaytheirquestionsandanswerstotheclass.Correctanyincorrectquestionsoranswers.
Step5Homework
英漢互譯:1.洗餐具2.處理瑣事,干家務3.購物4.takeoutthetrash5.makethebed6.foldyourclothes
教案正文隨堂記錄
Period4
Teachingcontents:SectionB3a,3b,3c,4,Selfcheck.
Teachinggoals:
1.vocabulary:takecareof,feed,mine,weren’t=werenot
2.能力目標:學習寫留言條以請求他幫助.
Importantanddifficultpoints:留言條的書寫.
Teachingprocedures:
Step1Leadingin
AskSstotranslatesomeChinesephrases.
Step2Pre-task
SBPage69,3a.
ReadtheinstructionsandhaveSsknowwhattodo.
AskSstoreadtheletterontheirownandcompletethechart.
AsktwoSstowritetheiranswersontheBb.
Correcttheanswers.
Step3While-task
SBPage69,3b.
Askastudenttoreadthebeginningofthee-mailmessage.
教案正文隨堂記錄
HaveSsfinishthemessage.Tellthemtheycanlookatthe
Chartinactivity2bforideas.
AsksomeSstoreadtheirmessagetotheclass.
SBPage69,3c.
AskSstofinishthee-mailmessageontheirownandcallsomeSstoreadtheirmessagestotheclass.
Step4Post-task
SBPage69,Part4.
PointoutthesampleconversationandreadtheinstructionstohaveSsknowwhattodo.
DivideSsintogroupsofthreeandaskthemtomakeconversations.
Askseveralgroupstosaytheirconversationstotheclass.
語文
年級/冊
二年級下冊
教材版本
部編版
課題名稱
第一單元1《古詩二首》之《詠柳》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想象柳樹婀娜之姿,體會詩歌意境,激發學生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之情。
重難點分析
重點分析
本首古詩運用了比喻、夸張、擬人等多種修辭手法來形容柳樹之高和柳枝之多,詩歌中還運用了數字來表示數量多,學生理解起來有難度。
難點分析
二年級學生還沒有真正接觸過專業的修辭手法訓練,學習中運用象性思維較多,在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意境,體會詩人情感方面還有所欠缺。
教學方法
1.圖片欣賞,想象畫面
2.關鍵詞解讀法
3.聯系生活實際體驗法。
教學環節
教學過程
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一首和春天有關的古詩《村居》,大家還記得嗎,讓我們一起來背一背吧。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和春天有關的古詩——《詠柳》。
知識講解
(難點突破)
(一))認識作者
作者:賀知章,唐代詩人,書法家。說起賀知章,我們并不陌生,我們耳熟能詳的《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作者便是他,他的詩現在僅僅留下來19首,其中寫景的詩,文字通俗,意境清新。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他最有名的古詩《詠柳》。
(二)
初讀古詩
(三)
請同學自由朗讀這首古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詠的意思是“贊美、歌頌”,還記得我們之前學過的“詠鵝”“詠梅”都是贊美歌頌的意思,從詩的題目我們知道詩人歌頌的對象是——柳樹。
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樹在賀知章眼里又有何與眾不同呢?請同學們跟著老師一起讀一讀,讀出節奏。
(三)理解詩意
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樹在賀知章眼里又有何與眾不同呢?請同學們跟著老師一起讀一讀,讀出節奏。
絲絳:絞絲旁,是用絲線編的繩子或帶子。詩人把什么比作了絲絳呢?對,是垂下來的柳條。我們一起來欣賞。
萬條垂下綠絲絳,運用比喻和夸張的手法不僅形象傳神的寫出了柳樹的樣子而且寫出了柳條之多。
這首詩的巧妙之處在于它的比喻,短短二十多個字,就有三個比喻句,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你能找出其他的比喻句嗎?
碧玉妝成一樹高:把嫩嫩的柳葉比作碧玉,寫出了柳樹顏色翠綠,生機勃勃,同時突出了柳樹之高。
二月春風似剪刀:把春風比作剪刀,生動地寫出了春風輕柔美麗,柳葉復蘇生長的景象。
二月春風不僅“剪”醒了柳樹,而且“剪”醒了世間萬物,萬物復蘇,生機勃勃,這不就是詩人對春天的贊美嗎?
讓我們懷著這樣美好的心情再來讀一讀吧。
課堂練習
(難點鞏固)
同學們,描寫春天的古詩還有很多,在我們的主題叢書上也有一首《春日偶成》。
春日偶成
(宋)程顥
云淡風輕近午天,
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余心樂,
將謂偷閑學少年。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程顥春日郊游時寫的所見所聞所想,請同學課下按照老師的學習提示自己讀一讀,找一找詩中都描寫了那些景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呢?
漢語拼音。
二、復習目標:
1、通過復習,讓學生進一步鞏固好漢語拼音中的聲母表、韻母表和整體認讀音節表,做到能正確進行拼讀。
三、復習重點、難點:
聲母表、韻母表和整體認讀音節表
四、復習課時:
二課時。
五、復習活動設計:
(一)復習聲母表:
1、說說聲母表中有哪些聲母?
23個:b、p、m、f、d、t、n、、l、ɡ、k、h、j、q、x、zh、ch、sh、r、z、c、s、y、w。
2、區別形近聲母:
b——d,p——q,l——n,f——t,z——zh,c——ch,sh——sh。
3、默寫聲母表。
(二)復習韻母表:
1、說說韻母表中有哪些韻母?
24個:ɑo、ei、üi、ɑi、ei、ui、ɑo、ou、iu、ie、üe er ɑn en in un ün ɑnɡ enɡ inɡ onɡ。
2、區別形近韻母:
ei——ie,ui——iu,ɑn——ɑnɡ,en——enɡ,in——inɡ。
3、默寫韻母表。
(三)復習整體認讀音節:
1、說說整體認讀音節有哪些?
16個:zhi、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uan、yin、yun、yinɡ。
2、自由記一記整體認讀音節,并進行默寫。
(四)復習音序表:
1、說說音序表有哪些字母?
教學內容:
《小雪橇》
教學目標:
1、能用歌聲表現兒童在雪地里嬉戲時的喜悅心情。
2、能夠用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
3、能夠運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能用清晰、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
2、教學難點:附點音符的準確演唱。
教學過程:
一、學生隨音樂《雪花》走進課堂,歌唱式師生問好!
二、同學們,剛才大家所聽到的歌曲你們熟悉嗎?(《雪花》),我們學過很多關于冬天的歌曲和樂曲,老師想問一下大家,在冬天下雪的時候大家喜歡干什么?(堆雪人、打雪仗、滑雪橇)
1、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來一首歌曲《小雪橇》,首先大家來聽一聽,聽完之后告訴老師從這首歌曲中你聽出了什么?(小雪橇輕便又靈巧、小雪橇好像那架火箭,飛翔在云霄……)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高興、歡快)
2、誰能告訴老師駕著小雪橇是什么樣子?(動作模仿)
3、一起觀看歌曲《小雪橇》動畫。
4、動畫中的小朋友滑雪橇時的表情是怎樣的?(高興的)
5、按照歌曲節奏朗讀歌詞。(注意附點節奏的準確朗讀,只讀前面部分,部分不進行節奏朗讀)
6、跟隨老師學唱歌曲簡譜。(逐句教唱,注意切分節奏及附點音符的準確演唱)
1)
X.X
X
X
2)
X.
X
X
3)
X
X
X
7、教師彈奏簡譜,學生嘗試加入歌詞。(逐句彈奏)
8、隨琴演唱第二段歌詞。
9、教師彈琴伴奏,學生完整演唱歌曲。
10、請同學們觀察歌曲一共有幾個樂句?(六個)
11、第五樂句應該怎樣演唱?(第五、六樂句是補充樂句,進一步渲染了歌曲歡快的情緒,把歌曲推向了)
12、為歌曲編配打擊樂器伴奏(學生上講臺選取樂器:碰鈴、鈴鼓、串鈴、雙響筒、三角鐵、沙錘……)
13、運用領唱、齊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14、全班同學隨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授課教師:李新缺
學校:河北省高邑縣五百村學校
(一)
課標分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認識時、分,初步體會時、分的實際意義。初步具備觀察能力、小組合作學習能力和主動探究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時間觀念,養成珍惜時間和遵守時間的習慣。
(二)教材分析
《時、分的認識》是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第4冊數學中的內容。在學生已經學會認識鐘表的基礎上,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鐘面上的時、分,知道1時=60
分,并能夠準確讀、寫鐘面上所表示的時刻。在教學活動中,我借助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創設現實的活動情境和觀察操作活動,為學生提供思考、合作、交流的空間,進一步增加學生探索、體驗的機會,使學生能夠根據所學的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三)學生分析
在一年級的學習中,學生已經對鐘表有了一定的認識,已經會認識鐘表上的整時、半時,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已具有了一定生活經驗,積累了一些認鐘表的感性經驗,這些都為學生學習鐘面上的時、分,奠定了知識和技能基礎。其次二年級的學生還正處于通過觀察、感知、形成并逐步發展初步空間觀念的時期,他們認識事物的特征也帶有很大的具體性和直觀形象性,而時間是比較抽象的概念,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
(四)教學目標
1、在生活中認識時、分,初步體會時、分的實際意義。
2、建立時、分的時間觀念并知道1時=60分。
3使學生學會看鐘面,能準確說出鐘面上的時刻,學會時間的兩種寫法。
4、初步具備觀察能力、小組合作學習能力和主動探究的學習習慣。
5、培養學生的時間觀念,養成珍惜時間和遵守時間的習慣。
教學重點與難點:
能正確看鐘面,掌握看鐘面時刻的方法,學會時間的兩種寫法并初步掌握他們之間的進率。
學會看鐘面及4:05中“0”的書寫和幾時55分時針接近下一個整時但沒到的時刻。
(五)教學策略
小組合作、直觀演示
(六)教學用具
1.
鐘表
2.
PPT課件
課堂系統部分——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通過在學校上學的時間觀察,復習鐘面上的整時和半時,用已學的知識自然的引入今天的學習內容,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熱情。
二、探究時分
(一)認識時。出示一個實物鐘看看鐘面上都有什么?說出時針和分針的等知識。
時針走1大格是1時。
(二)、認識分。小格是用來表示“分”的。分針走1小格是1分。
分針走了幾大格,就是幾個5分。
(三)體會1分鐘
1、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一分鐘。請同學們紙和筆,我們寫一分鐘的字。
再請你舉個例說說生活中一分鐘可以做什么事情。
(四)探知時分的關系
1、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時針、分針同時從12出發,教師用教具演示,你們發現了什么呢?通過老師直觀、形象、生動的演示分針、時針走動,知道1時=60分。
三、認識時間。
分別認識9時30分的、4時5分,7時55分。后兩個時間容易寫錯和看錯,所以采用小組探究的方式再師生相互交流,使學生的印象更深刻。
最后小結看鐘表的方法。
四、鞏固練習,按難易程度安排了三個練習:連線、寫一寫、我們的一天
五、總結全課,談收獲。
六、欣賞名言。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經歷探索筆算減法中隔位退位減計算方法的過程,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進一步發展自主探索以及與人合作、交流的意識,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3.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會運用計算方法筆算三位數減三位數(隔位退)。
難點:理解從被減數的百位上退1當100的原理。
學
程
設
計
導
航
策
略
一、揭示課題,認定目標。
1.出示例題的主題圖。
2.引出本課的學習內容。
二、自主探索,領悟算法。
1.嘗試計算204-108=
理解題意,列出算式。
獨立嘗試計算。
聯系撥珠的過程進行豎式計算。
先在小組內研究計算方法,再在班內交流。
交流時指名說計算的思考過程和計算方法。
學生驗算。
2.計算1000-537=
指名板演,并向全班同學說明自己的計算過程和方法。
同桌互相說一說是怎么計算的。
學生驗算,總結減法的計算過程。
3.比較并揭示課題。
三、組織練習,完善認知。
(一)基本練習。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獨立解答,并驗算。
集體校對。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獨立解答,并驗算。
集體校對。
(二)專項練習。
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獨立做題。
全班訂正交流,比較每組兩題的不同點。
(三)解決實際問題。
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弄清題意,學生獨立完成。
集體交流。
四、小結。
『板塊一
師:你從圖中了解到哪些信息?要求我們解決什么問題?
師: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三位數減三位數減法算式,大家有信心學好嗎?
『板塊二
師:求“買的民間故事有多少本”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列式?
師:你遇到什么麻煩了嗎?
師:個位上不夠減,要從十位退1,十位上又是0,怎么辦?
師:這的確是一個新的問題,我們這節課就是要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師:遇到困難時,我們還是請計數器來幫忙,你能用撥算珠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困難嗎?
師:我們已經知道被減數十位上是0,沒有1可退,你們是從哪一位退1的?這個1退到哪里去了?百位上退過1之后,十位上有了幾個十?這時十位上可以退1了嗎?它退過1之后還剩下幾?
師:像這樣難算的題目,要想知道我們算得對不對,應該怎么辦?
你能計算1000-537嗎?
提問:這節課學的減法計算與以往學的有什么不同?計算時需要注意什么?(板書課題)
『板塊三
師:請你算一算,再比一比,你發現了什么?
師:勤勞的啄木鳥看到大家認真地計算每一道題,也想來和你們一起學習呢。(出示第一題)
師:請你做一次醫生,幫他們治病,你能幫啄木鳥指出題中的錯誤在哪里嗎?先自由說!
師:其它樹的毛病出在哪兒?你能幫忙找出來嗎?
師:你覺得在計算三位數減三位數隔位退位減時有什么特別要注意的地方嗎?
師:要求有多少人沒有蛀牙應該怎樣列式?為什么這樣做?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教材分析:
“有余數的除法”這部分內容是表內除法知識的延伸和擴展。教材分兩部分,一部分是有余數的除法的意義和計算的教學,包括主題圖,共三個例題;另一部分是解決問題,即例4。教材首先通過主題圖中課外活動的情境為學生提供了用除法計算的素材,加強整除和有余數除法的對比,溝通知識間的前后聯系。
這節課其編排模式是“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要求教師重視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數學知識,注重從直觀、形象、具體的材料入手,讓學生經歷具體問題“數學化”的過程,在觀察、猜測、操作和歸納等活動中形成自己的認識,并進而增強應用意識,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情分析:
學生有良好的小組合作進行探究的學習習慣,學生已初步掌握了除法的特征。
設計理念:
教學中,首先以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為教學情境,組織學生認真觀察、充分交流。在教學中,特別注意教師對學生思考的引導,幫助學生認識了解。為了加深學生對有余數除法的體會,充分挖掘利用現有資源,讓學生按要求擺學具。接著練習學生生活經驗,引導學生鞏固理解,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動手操作、交流,讓學生充分表達。另外,在練習設計中,結合學生生活實際,由易到難,層層深入。練習形式靈活多樣,有基本練習,綜合練習,還有拓展練習。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培養數學意識。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是學生理解整除的意義,認識有余數的除法。
2、過程與方法:經歷由生活經驗抽象為數學問題的過程,通過操作、觀察、討論,掌握有余數的除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余數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綜合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提高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掌握有余數的除法的計算,理解余數和除數的關系。
2、難點:經歷生活經驗和數學問題的聯系過程,加深理解有余數的除法。
教學方法:
探究法、引導法、講解法
教具、學具:
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圖片若干,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發興趣
1、考考老師:游戲名稱——你來說,我來找。規則;伸出左手,從大拇指起數數,1,2,3,4,5。再輪回來從大拇指數6,7,8,9,10……每一個數都對應一個手指。同學們,只要你說一個數,老師很快能說出對應的手指。不信,誰來考考老師?(可以請不同的學生試一試,學生很驚奇。)
2、適時引入:想不想知道老師為什么能很快找出來的?等你們學會了今天的知識,就知道老師為什么能很快找出來的了。
二、探索新知,建構概念
(一)明確圖意,展開思維
利用課件呈現主題圖:通過創設校園里學生課外活動的情境,引導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思考:哪些素材可以用除法計算。(如插旗子時按4面為一組的;跳繩時分成4人一組;打籃球的學生為5人一組;板報下面的花為3盆一組等。)
(二)實際操作,感受新知
1、教學例題1。
(1)利用課件演示例1:國慶節到了,同學們打算將聯歡會的會場用鮮花布置,小朋友先般來15盆花,他們打算每組擺5盆,可以擺幾組?老師想請我們班的同學來分一分,你們愿意嗎?
(2)動手操作:請小朋友拿出學具,用15個學具表示15盆花來擺一擺。
(3)提問思考:有15盆花,每5盆擺一組,擺成了幾組?15盆花有沒有擺完?想一想15里面有幾個5?
(4)嘗試列式:如果用計算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你能列出算式嗎?
15÷5=3(組)
(5)明確寫法:(結合操作思考)每5盆擺一組,擺成了幾組?并結合具體的情境讓學生說一說豎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同時了解豎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2、教學例題2。
(1)課件演示例2:同學們將校園一角的23盆花全部搬到了會場,還是每5盆擺一組,最多可以擺成幾組?
(2)動手操作:你們是不是也能用學具代替23盆花來擺一擺。看看每5盆擺一組,能不能全部分完?還剩幾盆?剩下的夠不夠再分一組?
(3)認識余數:23里面最多有幾個5?這余下的3盆不夠再分一組,這個數你能給它起個名字嗎?(板書課題:余數)
(4)嘗試列式:23÷5=4(組)……3(盆)
(5)適時小結:為了分清余數和商,我們要在余數和商中間用6個小圓點隔開。我們把這樣的除法,叫做有余數的除法。(接著板書課題:有“余數”的除法)
(6)小組討論:如何列豎式?把自己的想法和同組的小朋友說一說。
(7)學生匯報。
(8)列出豎式
3、觀察比較:看看例1和例2的豎式,比一比,從這兩道題的計算中你發現了什么?
4、嘗試練習:選擇兩個算式用豎式計算。(一個正好分完,另一個不能正好分完。)
三、觀察比較,理解概念
1、?探究關系:出示例3,引導學生運用小組分工合作的形式,先列式算一算,再引導學生討論:觀察余數與除數,你們發現了什么?
15÷5=3(組)
17÷5=3(組)……2(盆)
19÷5=3(組)……4(盆)
21÷5=4(組)……1(盆)
23÷5=4(組)……3(盆)
25÷5=5(組)
16÷5=3(組)……1(盆)
18÷5=3(組)……3(盆)
20÷5=4(組)
22÷5=4(組)……2(盆)
24÷5=4(組)……4(盆)
2、歸納總結
(1)剩下不能再分的數才叫余數;
(2)計算有余數的除法,余數要比除數小。
四、鞏固拓展,運用新知
1、鞏固題:第52頁的“做一做”。(判斷題,進一步明確“余數要比除數小”。)
2、開放題:想一想在一道有余數的除法算式中,如果除數是8,余數有可能是幾?如果余數是6,除數有可能是什么數?
3、游戲題:“猜猜看”。
(課件呈現:一組有規律的圖形,猜一猜第10個是什么圖形、第18個是什么圖形,運用課件驗證。)
4、拓展題:現在你們能想出老師為什么會很快猜出你們前面所擺的學具是什么了嗎?你們也能運用今天學的“有余數的除法”知識,很快地猜出第24個、第30個圖形是什么嗎?
五、歸納小結,結束全課
小朋友,這節課你有什么新的收獲?你體驗最深的是什么?
板書設計
有余數的除法
余數要比除數小
教學反思:
《新課程標準》里提到“數學的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所以在教學本節課時,我力求使自己的教學設計符合學生原有的認知水平,教學過程有利于學生的數學思考,讓學生在操作、感悟中學習有余數除法。
一、教學設計力求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
小學生學習新概念,一般從感知具體事物,獲得感性認識開始的,所以在教學設計中我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為慶祝節日布置教室擺花盆的操作,使學生一開始就處于一種輕松的氛圍之中,并且通過分圓片學具的感性操作使學生自然而然感受到了余數是怎樣產生的,且嘗試列出除法算式,這樣,學生對余數的產生感受特別深,這時學生會覺得數學離我們并不遙遠,數學就在我們身邊。而且通過這也了解了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確定了下面教學的起點。接著讓學生觀察他們所列的算式,通過評一評算式,確定有余數除法的算式寫法。在此基礎上,又進行了思維上的一次跳躍,進行了又一次練習,進一步理解了有余數除法的意義及算式表示方法。再接著還是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一起來研究有余數的這些算式,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分析、總結等一系列學習活動,得出了有余數的除法,余數比除數小的結論。當學生得出了余數比除數小的結論的時候,沒有馬上就加于肯定,而是提出了疑問:是不是在其他的有余數的除法里,余數都比除數小呢?這時我就安排學生練習驗證,學生就會帶著疑問進行做題思考,同時也會感到自己的學習是真實的、有效的、豐富的,最后當學生通過做數學活動再一次得出余數比除數小的時候,就會獲得一種成功的情感體驗
,并且對結論的印象非常深刻。
二、教學過程有利于學生的數學思考
首先,整節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通過動手分小棒,經歷“分”的過程,從而得出在分的過程會出現有剩余的現象,這一剩余就是余數。進而讓學生自己列列算式、展示算式、統一寫法,通過思考創造出更多的有余數除法算式,在“你們有什么發現?”的激發下,從而發現“余數比除數小”等現象,很自然地引入主題。其次,教學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思維方式,給學生充分展示的機會,在展示與匯報中使學生正確掌握有余數除法的意義和算式寫法,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創新求異的精神,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數學思維在知識的獲得過程中得到充分的鍛煉。
總的來說本節課的教學效果我還是很滿意的。但“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一節課下來,我深感還有很多地方處理得不夠到位。具體來說,有以下幾點需要完善
1、師生之間的互動還是不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較薄弱,一堂成功的課應該讓課堂短短的四十分鐘成為師生共同度過的美好時光。
2、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時間不夠充分。
?教學目標
1.認識“賣、爛”等1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喝”,會寫“蛙、賣”等8個字,正確讀寫“青蛙、草籽”等9個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
3.能說清楚青蛙為賣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為什么又不賣泥塘了。
4.能結合課文內容,模仿句式,展開想象,說一說小鳥、蝴蝶、小兔等可能會說什么話。
?教學重難點
1.能說清楚青蛙為賣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為什么又不賣泥塘了。
2.能結合課文內容,模仿句式,展開想象,說一說小鳥、蝴蝶、小兔等可能會說什么話。
?教學策略
1.識字寫字
(1)識字:本課的生字較多,且字形較復雜,主要結合故事情境分組識字。利用對比識記“買”“賣”這一對意思相反、字形相似的字;結合圖片識記“牌”;利用字理識記“缺”;利用偏旁和動作識記“灌、泳”;利用形聲字構字規律識記“爛、挺、茵”;“播、撒”這兩個表示動作的字,都是提手旁,與人的動作有關。
(2)寫字:“蛙、搬、倒、籽、破”,左右占位略有不同,可遷移運用以前學過的方法,讓學生談談寫好這些字應注意的要點。“賣、泉”是上下結構,寫時注意上小下大。“應”是半包圍結構,廣字旁的“撇”要寫舒展。
2.朗讀教學
課文故事結構相同,角色眾多。教學時,重點指導學生抓住角色語言,讀出對話的語氣。重點指導第10自然段,由扶到放,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出不同角色的語氣,體會童話的樂趣。
3.語言運用
本課可以按照“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的教學思路展開,創設多個語言訓練點引導學生學會復述。第一個語言訓練點是小動物說的話,可引導學生發現并習得這種“先肯定后提出建議”的語言表達方式。第二個語言訓練點是故事重復的語言支架。第三個語言訓練點是“吆喝”,先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演練“吆喝”,再遷移訓練學生推薦一本書或一種酸奶等物品。
?教學準備
1.預習提綱:完成對應課文預習作業。
2.準備資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賣、爛”等1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喝”,會寫“蛙、賣”等8個字,正確讀寫“青蛙、草籽”等9個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過程
板塊一
初讀課文,走進故事
1.牌子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剛才老師在門口看到一塊很特別的牌子,你們想看嗎?
(課件出示寫著“賣泥塘”的牌子)
(2)誰賣泥塘?教師板書課題,學生跟隨老師書空寫課題。指導書寫“蛙”字。
(3)比較“買”“賣”,引導發現。
①誰能說說這一對雙胞胎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
②指導書寫“賣”,最后一筆是點不是捺。(課件出示兒歌:有十它收錢,無十它付款,世人吃穿用,都靠它來辦)
(4)讀了這個課題,你們有什么疑問呢?
預設:青蛙為什么賣泥塘?他是怎樣賣的呢?
2.初讀課文,情境識字。
(1)自由讀課文,思考:青蛙為什么要賣泥塘?
課件出示:
青蛙住在爛泥塘里。他覺得這兒不怎么樣,想把泥塘賣掉,換一些錢搬到城里住。
(2)認讀“爛泥塘”。“爛”在這兒的意思是“差,不好”。他覺得這個泥塘很差,很不好,所以想賣掉。
(3)他想賣出去,是怎么做的呢?又有哪些動物過來買泥塘呢?
課件出示:
于是青蛙在泥塘邊豎起一塊牌子,上面寫著“賣泥塘”三個字。
“賣泥塘嘍,賣泥塘!”青蛙站在牌子邊大聲吆喝起來。
(4)認識“牌”,借助圖片認讀,并組詞“牌子、撲克牌”。提示“牌子”的“子”讀輕聲。
(5)學習多音字“喝”。(課件出示“喝”的多音字組詞)
(6)聽到青蛙的吆喝后,誰來了?
課件出示:
一頭老牛走過來,看了看泥塘,說:“這個水坑坑嘛,在里邊打打滾倒挺舒服……”
(7)認讀“水坑坑”,再讀“牌子”“舒服”這兩個輕聲詞。
(8)跟老牛一樣,好多小動物都被青蛙的吆喝吸引過來。他們有的說缺點兒樹,有的說缺點兒花,有的說缺條路……利用字理識記“缺”字。
(9)聽了小動物們的建議,青蛙做了很多事。認識“采集、播撒、灌水、栽樹、游泳”等詞。
通過青蛙“賣泥塘”牌子的導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并通過課題質疑,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初讀課文后抓住“誰賣泥塘”“誰買泥塘”,進行隨文識字。既了解故事的大概內容,又解決本課要認識的生字。
板塊二
梳理結構,朗讀指導
1.青蛙第一次賣泥塘。
(1)自由讀青蛙第一次賣泥塘。
(2)青蛙是怎么吆喝的?
課件出示:
“賣泥塘嘍,賣泥塘!”青蛙站在牌子邊大聲吆喝起來。
(3)指導朗讀:抓住“嘍”,讀出吆喝的語氣。
2.梳理課文:青蛙賣泥塘都遇到了哪些小動物?
課件出示:
青蛙賣泥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買泥塘,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小動物來買泥塘。
他們給青蛙提了哪些建議?(課件出示相關句子)
3.指導朗讀:讀老牛的話時,讀出慢條斯理的感覺。體會“不過”“就”,讀出前后意思的轉折。
4.聽了老牛、野鴨的話,青蛙是怎么做的呢?
課件出示:
l
于是他就去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周圍的地上。
l
于是他跑到周圍的山里找到泉水,又砍了些竹子,把竹子破開,一根一根接起來,把水引到泥塘里來。
5.教師示范讀,指名學生練讀,指導讀好長句子。
6.青蛙最后的吆喝。
(1)當青蛙做了這些事之后,他又開始吆喝了,他是怎么吆喝的?
課件出示:
“多好的地方!有樹,有花,有草,有水塘。你可以看蝴蝶在花叢中飛舞,聽小鳥在樹上唱歌。你可以在水里盡情游泳,躺在草地上曬太陽。這兒還有道路通到城里……”
(2)朗讀指導:讀到后面語調慢慢變低,語速變慢,注意最后是省略號。
(3)最后他的泥塘賣出去了沒有?
7.學生交流、朗讀,梳理故事情節。
8.通順、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文中的角色眾多,但結構相似,因此在梳理情節時,應理清青蛙賣泥塘的起因、經過、結果。通過指導朗讀,讀悟結合,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板塊三
指導書寫,評價提升
1.出示生字,觀察字形。
(1)課件出示會寫字“蛙、破、搬、倒、籽、泉、賣、應”,引導學生發現共同點與不同點。
(2)發現疑難,交流書寫要領。
2.教師范寫,提示要點。
(1)“蛙、破、搬、倒”左窄右寬,其中“蟲”字第五筆改橫為提。“籽”左右等寬。
(2)“泉、賣”上小下大,要寫緊湊。
(3)“應”字的“廣”撇要舒展。
3.學生描紅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4.個別點評,展示優秀書寫,出示問題書寫,并糾正。
5.抄寫詞語。
課件出示:
青蛙
草籽
野鴨
泉水
竹子
應該
花叢
盡情
道路
引導學生觀察字形結構,注意同樣結構的生字的不同點,注意重要筆畫所在的位置,這些觀察和指導對學生的書寫至關重要。寫后及時評價反饋,指出優缺點,切實提高書寫能力。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能結合課文內容,模仿句式,展開想象,說一說小鳥、蝴蝶、小兔等可能會說什么話。
2.通過感悟語言,知曉青蛙賣泥塘以及小動物不買的原因,能說清楚青蛙為賣泥塘做了哪些事。
3.分角色演一演這個故事。
?教學過程
板塊一
詞語復習,語言運用
1.復習詞語,鞏固字詞。
課件出示:
青蛙
草籽
野鴨
泉水
竹子
應該
花叢
盡情
道路
牌子
吆喝
(1)注意讀好“牌子、竹子”中“子”的輕聲。
(2)對多音字“喝”進行詞語認讀并用詞語造句。
2.理解感悟。
(1)理解第1自然段。
課件出示;
青蛙住在爛泥塘里。他覺得這兒不怎么樣,想把泥塘賣掉,換一些錢搬到城里住。
(2)這個泥塘,青蛙覺得不怎么樣。文中用了一個什么詞來形容?(爛)“爛”的意思是什么?
(3)結合課本中的圖片,說說這個泥塘是怎么樣的。
3.他寫了“賣泥塘”的牌子,并大聲吆喝,此時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通過詞語復習,鞏固所學生字,通過對多音字組的詞語進行認讀,掌握多音字在詞語中的正確讀音。抓住關鍵字“爛”,體會文中角色內心的想法。
板塊二
精讀感悟,重點突破
1.自讀課文,理解運用。
(1)讀課文第3~10自然段,說一說小動物們不買泥塘的原因。
課件出示;
l
一頭老牛走過來,看了看泥塘,說:“這個水坑坑嘛,在里邊打打滾倒挺舒服。不過,要是周圍有些草就更好了。”
l
一只野鴨飛來了,看了看泥塘,說:“這地方好是好,就是塘里的水太少了。”
l
小鳥飛來說,這里缺點兒樹;蝴蝶飛來說,這里缺點兒花;小兔跑來說,這里還缺條路;小猴跑來說,這兒應該蓋所房子;小狐貍說……
(2)引導發現老牛和野鴨說話的規律:都是先說泥塘的優點,再說泥塘的缺點,中間都用了一個詞語進行前后意思的轉折。
(3)這兩句的行文結構相同,但內容不同。引導學生在讀的時候,抓住角色語言,讀正確角色的語氣。如,老牛說話的語氣應是慢條斯理的,野鴨說話的速度稍快。
(4)青蛙的吆喝聲還吸引了哪些小動物來買泥塘?
(5)其他小動物說的話都只是簡單的概括,請依照老牛和野鴨所說的話,發揮想象,用“先肯定再提出建議”的方法,中間用上“不過、就是、但是、可是……”等詞語試著具體說說。
(6)指名說一說:當時小動物們會怎樣說?預設:
課件出示:
l
蝴蝶飛過來說:“這地方真好,青青的草,綠綠的水,可是沒有花。”
l
小兔跑過來說:“這地方真美,有草有水有花,但是我喜歡蹦蹦跳跳,這里沒有路。”
2.精讀課文,感悟原因。
(1)小動物們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青蛙聽到后做了哪些事?請從文中找出句子,畫上橫線。
課件出示:
l
于是他就去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周圍的地上。
l
于是他跑到周圍的山里找到泉水,又砍了些竹子,把竹子破開,一根一根接起來,把水引到泥塘里來。
于是青蛙就照著他們的話去做,栽了樹,種了花,修了路,還在泥塘旁邊蓋了房子。
(2)用詞語概括青蛙做的事。(種草、引水、栽樹、種花、修路、蓋房)
(3)最后,他的泥塘變成什么樣了?
課件出示:
多好的地方!有樹,有花,有草,有水塘。你可以看蝴蝶在花叢中飛舞,聽小鳥在樹上唱歌。你可以在水里盡情游泳,躺在草地上曬太陽。這兒還有道路通到城里……
(4)來,大家一起幫他賣泥塘,一起吆喝一下。齊讀第11自然段青蛙說的話。
(5)語言拓展,學會吆喝。
課件出示:
商店里有酸奶、果汁、西瓜……誰來吆喝下,幫商店老板賣一賣?
(6)比較閱讀,體驗語言。
青蛙的第四次“吆喝”最成功,告訴了我們泥塘有許多吸引人的地方,請同學們再讀第11自然段,找出泥塘最吸引你的地方。
預設一:你可以看蝴蝶在花叢中飛舞,聽小鳥在樹上唱歌。
引導學生想象蝴蝶飛舞,小鳥唱歌的熱鬧場景。
預設二:你可以在水里盡情游泳,躺在草地上曬太陽。
引導學生理解“盡情”,指導朗讀句子。
(7)此時青蛙有什么感受?最后的結局怎么樣?
青蛙說到這里,突然愣住了,他想: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挺好的,為什么要賣掉呢?
于是青蛙不再賣泥塘了。
(8)“愣住”是什么意思?他為什么愣住了?他心里會怎么想?
(9)他的泥塘都達到了小動物們的要求,他為什么又不賣了呢?(因為青蛙聽取了小動物們的建議:種草、引水、栽樹、種花、鋪路、蓋房,將泥塘變得這么美。他認為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挺好的,所以不賣泥塘了)
【設計意圖】語文學習,就是語言積累、學會表達的過程,通過發現句式的規律,練習模仿說話。通過概括青蛙為賣泥塘做的事,培養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板塊三
演讀課文,體悟情趣
1.小組合作,演讀課文。
(1)小組內分角色練習。
(2)小組展示。
2.拓展延伸,總結提高。
(1)青蛙的泥塘變得這么美,你覺得是什么原因?
(2)如果你們從現在的這個泥塘邊經過,你還想給小青蛙什么建議?(鼓勵學生大膽想象)
(3)相信青蛙如果聽了你們的話,一定會將泥塘變得更美麗的。
(4)小青蛙現在有這么漂亮的家了,它邀請我們一起去玩呢,我們一起出發吧!(課件播放歌曲《小青蛙回家》)
(5)小結:同學們,只要我們勤勞、肯努力,爛泥塘也能變成美麗的花園。讓我們好好學習,長大后,為自己的家鄉出一份力,讓我們的家鄉變得更美吧!
【設計意圖】語文學習離不開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通過小組分角色演讀,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發揮想象力投入課文中與青蛙溝通交流,不僅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還提高了創造力,使語文學習變得生動、有趣。
?板書設計
?作業設計
見對應課時作業。
?教學反思
教學時,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識字、寫字和內容梳理上,注重創設一個富有童趣的教學情境,以讀代講,激發學生讀的愿望。下面就本堂課的設計做以下反思:
1.讀寫結合,把握低段教學中的重難點。
在本篇課文的教學中,我把隨文識字和識字、寫字相結合,滲透了漢字的構字規律,契合了學生的學習心理和興趣。在初讀課文的教學過程中,始終貫徹識字和寫字教學,扎實有效地落實了讓每一位學生掌握讀寫的教學目標。
2.深挖文本,設計有意義的語言實踐點。
本課始終關注教材中出現的語言訓練點,有目的、有梯度地進行訓練。關注老牛和野鴨的說話方式上的共同特點,即兩者在說話的時候都是先說優點再說缺點,中間通過運用轉折關系的關聯詞“不過、就是”進行連接。我引導學生在反復朗讀中體會角色語言的特點,并引導學生想象和交流小兔、蝴蝶、小鳥和小狐貍等可能說的話,讓學生遷移運用,感受這樣說話的好處。
教材分析
紙版畫不同于其他繪畫,是將手工與繪畫相融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經過剪、刻、撕剝、拼貼等方法制成版面,然后用多種方法印出來的。通過紙版畫,培養學生積極主動探索研究問題,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得到提高。本課是引導學生用紙版畫中最常用,最基礎的撕紙拼貼法,運用拓印制作有趣的臉。人物頭像對學生來說是最熟悉不過的,平時經常描繪,但用較厚的紙張剪貼出有趣的五官和頭發,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能拘泥于人物的真實寫照,應著重啟發學生注意觀察五官的特征,運用夸張的方法表現制作臉部底板。
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初步了解紙版畫的有關知識。
2、
技能目標:通過拓印練習,學習制作頭像紙版畫的方法,提高造型能力。
3、
情感目標:感悟紙版畫材料的質感和藝術美,體驗造型的樂趣,養成耐心細致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步掌握人像紙版畫的制作步驟和方法。
難點:理解并合理進行底版中剪紙頭像的拼擺。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設計?課前準備
(學生)雙面膠、勺子、
(教師)課件、范作若干、畫紙、雙面膠、勺子、(剪刀,?灰硬卡紙(剪)、素描紙(印)、黑色卡紙(貼底板)、顏料、畫筆)
教學過程
師生交流,同學們好,我是何老師,今天很高興能給我們班的孩子們上課,所有的孩子都面對何老師,對轉過來,手可以輕輕的放在我們的大腿上,也可以放在桌子上。好,你們準備好了嗎?好,上課
1、
導入。(5分鐘)
(1)師:今天何老師先給大家表演一個魔術,看好了這是一張白紙,這是??生:鉛筆?師:老師的這根鉛筆是有魔力了哦。仔細看。我變我變我變變變?(師摹印硬幣)?師:變出來了,是什么??生:一元錢?師:你們知道怎么變出來的嗎?請你來說說?生:下面放了一元硬幣。?師:你真聰明,這個方法呢,叫摹印。(板書:摹印)是利用硬幣上凹凸不平的紋理印出來的。還有一種更有趣的方法,首先在硬幣上印上顏色,然后輕輕放上紙,再看這是什么??生:勺子?師,這可是何老師的秘密武器哦,我用勺子給它磨一磨。看,印好了。這個方法我們稱為拓印。
(2)揭示主題:拓印有趣的臉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拓印一張有趣的臉(板書:有趣的臉),第一步我們要制作一張凹凸不平的底板。就是制作一張臉,(底板就是拓印的物體)
2、探究。
(1)師:那用什么材料做呢??猜猜看,誰猜出來了?(其實答案就在你們的桌上,仔細找找)?生:紙?師:是呀,被你猜中了。那我們要用什么方法做呢?不用任何工具,只用我們的手。開動你的小腦筋,誰想到了?生:撕?師:真聰明,就是用我們的巧手“撕”出一張臉。有四位小朋友已經撕好了,我們一起來看看(課件展示撕好的底板4張)?師:你覺得誰的底板最有趣呢?為什么?小組討論一分鐘?師:時間到,誰來說一說?(3位學生)?生:愛心臉型、三角形?師:恩,很好。那你還可以想到其他的臉型嗎?(1位學生)?生:梯形?師,你想象力真豐富,請坐!再請你來說(1位)?生:眼睛一只大一只小?師:很棒。他觀察到了眼睛,你還發現什么呢?(1位)?生:?師:你們觀察的真仔細。我們在撕的時候,可以撕的夸張些,比如撕的大的很大,小的很小,甚至可以將五官進行變形呢。這樣的臉就更有趣了。?師:看到這么有趣的臉,我也想來試一試。誰來當當小老師,教教我,我得先撕什么呢??生:臉型?師:謝謝你,請坐!,那我撕一張瓜子臉,撕的時候我們用食指和大拇指按住,兩手往不同的方向撕,速度要快。看,我撕好了。這時候有個小朋友他也撕好了(小臉教具準備好)你覺得他撕的怎么樣??生:太小了?師:對啊,所以撕的時候要把臉型撕的大一些?師:下面我要撕什么呢?你說?生:眼睛,鼻子,嘴巴?師:還有呢??生:嘴巴,耳朵?師:恩,說的真好,其中我最喜歡鼻子了,我就先撕個大大的鼻子吧。?師:好了,誰愿意來幫我把鼻子貼上去呢?(撕好的五官準備好,雙面膠貼好撕好)?生放鼻子?師:恩,謝謝你的幫忙,請回吧。那我可以這樣貼嗎?這樣呢?你發現了什么??生:側臉?師:小眼睛真亮。我還需要一只半圓形的耳朵,誰來幫我撕一只?(我們可以利用紙的直邊)?生撕眼睛。?師:有眼睛了,謝謝你。接著我還撕了眉毛、眼睛、嘴巴、還有耳朵。我把他們都貼上,加上眼珠就變得更生動了。看看還需要什么??生:頭發?師:我再找找,我覺得這段不錯,這段也不錯,這個也給他貼上。完成了。在小朋友們的幫助下何老師的臉寶寶誕生了。底板做好了,第二步我們該怎么做呢??生:上色?????印(直接印了嗎?印之前我們得先上墨)?師:真棒。看好了,這是油滾,上面黑色的是油墨,先在油墨中用油滾將油墨滾涂在拼貼好的底板上,從上到下,從左到右按順序來回滾動,看到底板油墨均勻了,就可以進行拓印。把宣紙覆蓋在底板上,輕輕放下,不要移動。先用我們的手按一按,再用勺子的反面,磨一磨,磨的時候兩個手指按住勺子的正面,從上到下,從左往右均勻的研磨。注意用力均勻。看到表面有臉型后,就可以輕輕拿起紙。?師:印好了。我的作品完成了,我把它貼在展板上。看了何老師的作品,再來欣賞下其他小朋友的作品吧,在他們的作品中你學到了什么??(課件欣賞作品)?生:倒過來,側臉?師:我們桌上有兩張紙,灰色的紙是我們用來撕的,撕好后放在黑色紙上面。明白了嗎??師:好,開始吧
3、創作表現??生創作,師指導(音樂、作品播放)?師:印好的小朋友把作品拿上來吧,貼到我們的展板上,整理好桌子,還可以幫助其他的小伙伴?印不好的,別灰心,涂上顏色再嘗試印一張,老師相信你能行!
4、評價小結
師:你看。經過我們的巧手這么多的臉寶寶已經誕生了,你最喜歡哪一張?
生:鼻子有趣,頭發有趣(2位學生)
師:我也很想認識一下這位小畫家,是誰的。哦,原來是你的,印的真不錯,請坐。也可以來夸夸自己的作品,好在哪?也可以說說不足?生:?師:你總結的不錯,請坐
4、
課后拓展
師:還有許多作品都很棒,同學們,今天我們拓印了有趣的臉,用紙撕貼制成底板,經過上墨,拓印出有趣的畫,我們的作品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紙版畫。看,還有兩位小朋友也帶來了他們的作品,你發現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