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手術室論文范文

    手術室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手術室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手術室論文

    第1篇:手術室論文范文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間我院收治的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20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有112例,女性患者有88例,他們的年齡為16~72歲,平均年齡為(35±6.2)歲,其中患有甲狀腺腫大的患者有51例,患有闌尾炎的患者有50例,患有乳腺癌的患者有34例,患有子宮肌瘤的患者有27例,患有冠心病的患者有38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這20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100例)和實驗組(10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及病情等方面的差異不顯著(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根據兩組患者的具體病情為其進行相應的手術治療,其中接受甲狀腺切除手術的患者有51例,接受闌尾炎切除手術的患者有50例,接受乳腺癌切除手術的患者有34例,接受子宮切除手術的患者有27例,接受心臟搭橋手術的患者有38例。為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手術室護理,為實驗組患者在進行常規手術室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安全護理干預,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及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并將對比的結果及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的分析。安全護理干預的具體方法是:

    1.2.1建立和完善相應的儀器管理制度

    ①手術室內所有的儀器應由專職管理人員進行管理。②定期對儀器進行檢查及核對。③對已經出現損壞或缺失的儀器立即進行維修及填補。

    1.2.2定期培訓

    ①由于手術室內經常出現人員調動的情況,因此應定期對手術室醫護人員進行培訓,培訓合格者方可正式上崗。②培訓時,要將培訓的重點放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上,以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1.2.3做好術中清潔護理

    要求手術室護理人員在整個手術過程中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制度,并做好患者的清潔護理,以避免細菌感染的發生。

    1.2.4完善細節

    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和體質,認真調整用藥的類型、劑量及配伍。

    1.2.5做好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應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工作,多與其進行溝通交流,并向其介紹手術成功案例,幫助其消除緊張、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以使其能夠積極地配合治療及護理工作。

    1.3統計學方法

    應用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²檢驗,當P<0.05時,視為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的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2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的比較

    在實驗組100例患者中,對護理工作表示滿意的患者有80例,對護理工作表示基本滿意的患者有14例,對護理工作表示不滿意的患者有6例,總滿意度為94.00%;在對照組100例患者中,對護理工作表示滿意的患者有64例,對護理工作表示基本滿意的患者有22例,對護理工作表示不滿意的患者有14例,總滿意度為86.00%。實驗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下表。

    3討論

    第2篇:手術室論文范文

    [摘要]目的:分析手術室護理不安全因素的諸多組成元素及管理對策。方法:將不安全因素分類列出、對癥解決。結果:有針對性的安全防范措施大大地降低了護理差錯的發生率,也大大提高了護理人員護理安全質量的意識。結論:加強手術室護理不安全因素的管理,保證全程、全員、全面質量管理方案的良好實施,使護理安全管理制度化。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不安全因素;管理

    AnalyzetheManagementStratagyofNursingFactorofDangorousinOperatingRoom

    Abstract:ObjectiveAnalyzesomecompositionelementandthemanagementstrategyofthenursingfactorofdangerousinoperatingroom.MethodsTolistthefactorofdangerousandsolvedit.ResultSafetycontainmentmeasurewhichwastoaimdirectlyatcoulddegradeincidenceofthenursingerrormanterially,atthesametimeitcouldelevationtheconsciousnessofsafequalitativeofnursinginnursingstaff.ConclusionItcouldmakeagoodsupervisingsystemonnursingsecuritycontrolwhichtomanagethenursingfactorofdangerousinoperatingroom,andwarranttopracticeinfineaboutqualilymanaoementprogramwholerange、wholemember、overall.

    Keywords:Operationroom;Nursing;Factorofdangerous;Management

    護理安全是指在實施護理工作的全過程中,患者不發生法律和法定的規章制度允許范圍以外的心理、機體結構或功能上的損害、障礙、缺陷或死亡[1]。手術室的安全管理是指病人在手術室內不給病人造成意外的傷害,根據不安全因素種類而采取的各種安全措施。包括有醫護人員的醫德教育、工作技術提高等,制訂嚴格的規章制度,及時發現不安全因素,并處理之。

    1臨床資料

    我院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6000多例手術病人。在各科各類手術中容易出現的差錯事故歸納起來有以下各種情況。

    感染:手術切口感染、輸液針口感染;誤用未消毒手術器械、物品;接錯病人、開錯手術部位;用錯藥物及輸入異型血;灼傷、燙傷病人;異物遺留在體腔內;遺失病理標本;不當而致神經麻痹或長時間手術而致組織壓傷;病人墜床、碰傷;物、器械管理或使用不當引起爆炸。

    2方法與管理對策

    2.1強化安全質量教育提高護理安全認識堅持對護理人員進行安全教育,牢固樹立“病人第一、質量第一”的觀念。嚴格執行護理工作制度。護理工作制度是保證護理工作秩序,提高護理質量,防止差錯事故的重要法規[2]。堅持嚴格事前控制,嚴肅事后處理的原則。做到“三預、四抓、兩超”[3],即預見、預查、預防;對容易出錯的時間、容易出錯的環節、容易出錯的部門、容易出錯的人,進行超前教育和超前監控。在每月及年終總結中對那些雖未造成病人傷害,但造成負面影響,為事故隱患,給予早會通報及口頭警告。對檢查中發現違規、違紀現象,視其情節輕重給予相應處罰,并提出整改措施,使護理工作安全警鐘長鳴。

    2.2重視法制教育、強化法律意識進行法律知識的培訓,將成為21世紀護士培訓的主要內容之一,護士必須懂法、守法。使廣大護理人員學會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權益,同時也自覺為病人提供最佳的護理服務,保障病人的合法權益[4]。我們經常組織護士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法律文件,增強了護理人員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使全科護士知法、守法、依法、護法,嚴格按規章制度開展工作。

    2.3重視專業理論和技術操作培訓,提高業務知識水平護士不但要有扎實的基礎理論,而且要有精湛的技術,嫻熟的護理操作以及高質量的服務水準。隨著護理學科的不斷發展和醫療設備的更新、新技術的開展,護理人員必須不斷的充實和更新知識,同時不斷的增強自己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提高敏銳的觀察力和應急處理能力。鼓勵護士參加各種自考、函授,撰寫論文、外出進修、參加學術會議,對新畢業護士定期進行基礎理論、操作考試。請技術尖子來傳授護理經驗和技術。

    2.4合理調配護理人力資源,緩解超負荷工作狀態[3]手術室長期存在護理人員不足、工作量大、時間長的問題,護士長應該合理排班、彈性排班,關心護士生活、解決護士的后顧之憂,精神飽滿的、全情投入工作中去,減少醫療事故的發生。

    2.5針對手術不安全因素,制訂相應的預防措施。

    2.5.1手術切口感染手術室制訂各項消毒隔離制度,醫護人員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技術,手術完全消毒達標,物體表面清潔消毒,使病人在一個無菌的環境下進行手術治療。

    2.5.2接錯病人、開錯手術部位接病人時要認真核對病人的科室、姓名、性別、年齡、床號、手術部位,特別是接臺病人更要加強核對。5歲以下兒童,語言表達能力差的,更要小心核對。不能將兩小兒放于同一車床上。手術開始前,再與麻醉師、手術醫生共同核對手術部位,或術前在手術部位畫―個手術標記。

    2.5.3用錯藥物及輸入異型血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手術時用藥通常是口頭醫囑,要做到重復―次口頭醫囑,吸藥后與麻醉師核對藥瓶后方可用藥,用藥后藥瓶保留。輸血時嚴格執行輸血規程,血液需經血庫人員、手術室護士、麻醉師核對無誤后方可輸入。

    2.5.4灼傷、燙傷病人常見為電刀灼傷,使用電刀時注意負極板的放置,酒精消毒時不要太濕,電刀不用時固定放置,避免無意中啟動開關燒傷病人。防止碘酒、酒精、雙氧水等化學藥物灼傷。

    2.5.5異物遺留在體腔內洗手、巡回護士嚴格執行清點、核對、登記制度,術前、術后認真清點物品,特別是術中剪下的鋼絲,克氏針,注射器針頭套等,及時清理手術切口周圍的物品,不用時及時回收。

    2.5.6遺失病理標本在手術過程中,手術醫生在病人機體上切下的任何組織,洗手護士都要認真保存。對護生及進修生單獨洗手時尤其注意,做好帶教工作。大標本可用治療巾、彎盤、鹽水盒存放,小的標本(淋巴結、囊腫等)用濕紗布包好,用鉗夾住,放于彎盆內妥善保管,術后標本連同填好的病理單送到存放標本的地方,用10%甲醛固定,貼好標簽。

    2.5.7不當而引起的神經麻痹或因長時間手術致組織壓傷掌握各種手術的擺放方法及注意事項。擺的原則:保持呼吸、循環功能,充分暴露手術野,使病人舒適,固定牢固。機體的著床支點避開神經走行的部位,避免肢體受壓造成神經麻痹。使用氣壓止血帶時嚴格掌握禁忌證,選擇合適的氣壓止血帶,壓力適中,記錄時間,定時松開。術后檢查受壓皮膚是否損傷。

    2.5.8誤用未消毒的手術器械和物品消毒和未消毒物品分開固定放置,使用前檢查消毒效果、日期、名稱、包裝是否松散、潮濕、破損。

    2.5.9物、器械管理或使用不當引起爆炸氧氣、乙醚等吸入藥嚴格管理,使用電刀時注意提醒。

    2.5.10病人墜床、碰傷對于小兒、老人、術前使用鎮靜藥。全麻病人清醒前期出現躁動,側臥位進行腰麻、硬外時,病人均可能出現墜床、碰傷,要上好約束帶或專人看護。

    3結果

    通過對手術室不安全因素的分析及制訂相應的管理對策,我科1a來各項工作指標有顯著的提高,手術事故隱患風險大大降低。通過護理安全質量的管理,把手術室不安全因素控制在最低程度。1a來護理差錯發生率明顯降低。對護士的法制教育,提高了法律意識,增強了工作責任感,也對護士的言行舉止起到自律作用,2004年無一例護理糾紛出現。提高了專業技術水平,使手術室護士在器械準備和配合方面有所提高,大大減少了因器械準備不足或不良而延誤手術的情況。從2002年有2例電刀放置不當引起輕度燙傷情況后2003、2004年無一例此類事故發生,新護士專業技術及基礎護理操作水平也得到顯著提高,操作技術合格率由原來的81%提高到90%。科學安排護理人力,使手術室護理人員工作休息合理搭配,提高了工作質量,減少了差錯苗頭。有針對性地預防手術常見不安全因素,提高效率,減少了護理缺陷,減少了護理糾紛。

    4討論

    手術室工作是―個工作量大、工作時間長、風險高的崗位,在繁忙的工作中存在著各種各樣不安全的隱患,任何極為簡單或看似微不足道的手術過程都帶著潛在的風險,在醫療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安全質量是患者選擇就醫最直接、最重要的標準之―,手術室護理工作的每―個環節都要嚴格進行質量監控,引用現代科學手段,堅持科學管理,有效的運用現代質量管理辦法,使手術室護理安全制度化、標準化、規范化,切實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放心、滿意的全程優質服務。

    通過對手術室不安全因素的分析,我們體會到,健全的規章制度明確各級人員職責,強化安全質量教育,增強法制觀念,加強專業技術教育是防范差錯事故的關鍵。

    參考文獻:

    [1]潘紹山,孫方敏,黃始振.現代護理管理學[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349.

    [2]林菊英.醫院護理管理學[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0:210216.

    第3篇:手術室論文范文

    由于每位患者的病情,年齡,社會文化背景和經濟條件的不同,對患者的心理活動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醫護人員要根據每位手術患者不同的心理狀態,有針對性采取措施做好心理護理。

    1.1緊張恐懼:患者進行手術前,不論手術的大小以及重要性,患者都會產生一定的心理壓力,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緊張情緒,因情緒的緊張會引起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分泌物增加,引起身體血壓升高、心率加快,部分患者會出現四肢發涼、發抖現象,還有部分患者對手術的環境以及器械異常敏感,甚至會出現病理心理活動。

    1.2焦慮心理:因患者對手術缺乏正確的認識,擔心手術人員技術是否過硬,手術前懼怕麻醉、疼痛,手術后怕出現意外,且對術后的病情難以預料,缺乏正確的思想準備。患者手術后需要較長時間的修養,且因手術導致身體出現瘢痕影響身體的美觀,患者容易產生焦慮情緒,導致不能配合手術治療。術前,巡回護士對患者進行訪視,進行心理護理。使患者消除或減輕焦慮,緊張,恐懼的心理,簡要閱讀病歷,對患者的基本病情有大致的了解,向患者介紹手術室的設備及環境,與患者進行交流,介紹手術目的,手術方式以及麻醉方法等,并針對患者的不同文化程度,對其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患者的顧慮以及術中可能出現的情況,進行指導并做相關訓練。對患者家屬進行指導,術前12小時禁食,4-6小時禁水,告知不同手術類型,麻醉方式以及術中可能出現的情況。使患者多了解,才能減輕患者的緊張焦慮的心理。

    2掌握交流技巧

    近幾年隨著醫療隊伍的年輕化,手術室患者越來越年輕、缺乏相關的護理以及臨床實踐經驗,手術前如患者提出相關問題,可能無法及時準確的回答,或因解釋不當,增加患者的心理負擔。有的護理人員因個人性格比較內向,不善于與患者溝通交流。為使護理人員更好的服務患者,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在日常工作中應加強綜合知識訓練,尋找相關的表達技巧,在溝通交流應做到:儀表儀態端正,語言態度溫和,視線角度合適,回答問題恰當,掌握交流技巧,像對待親人一樣對待他們。似患者如親人,態度和藹,主動與患者談心,通過細心的觀察,了解分析患者的顧慮,耐心聽取患者的意見和要求,特別是要肯定手術的安全,采用合適語言向患者解釋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緩解患者因不良反應導致的焦慮、不安情緒,對危險性大,手術復雜,心理負擔重的患者,還要介紹有關醫生怎樣反復研究其病情并確定最佳手術方案,并突出強調患者在手術中的有利條件,使患者深感醫護人員對其病情十分了解,對手術是極為負責的。這樣,患者就會有信心接受手術。

    3術前患者的心理護理

    3.1患者手術前護理人員要保持病房環境的安靜、舒適以及清潔,促使患者保持健康愉悅的心情。手術室也要保持整齊整潔,保證床單無血跡,盡量掩蓋手術器械,避免患者看到,此刻患者也十分重視手術室醫護人員的言談舉止,這就要求醫護人員的談話聲音輕柔,態度親切和藹。不要在手術間內大聲說笑,也不要接打電話。

    3.2及時做好家屬的思想工作,消除家屬的顧慮。手術過程中患者自身存在一定的焦慮情緒,進入手術室后,家屬就會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手術上,針對這種情況護理人員應及時耐心的向家屬做好解釋工作,向患者說明手術的危險性和必要性,取得家屬的支持。

    4術中患者的心理

    護理術中,巡回護士始終陪伴著手術患者,應用熟練的專業技術和知識配合手術。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輸液通路是否通暢,還應注意意識清醒患者的情緒變化,如心情過度緊張時,應及時安慰,及早發現問題,果斷地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處理,使手術順利完成。適當地撫摸患者的手,使他感覺到你一直在患者的身邊,手術患者心里會產生一種安全感,增加患者戰勝手術的信心。器械護士必須眼疾手快地配合手術,遞器械時做到穩,準,快,盡量減少器械的碰擊聲,避免給患者帶來不良刺激。

    5術后隨訪

    術后,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防止患者在麻醉清醒期由于躁動和嗆咳而發生意外。術后回訪有助于評估手術中的護理效果和積累護理經驗。當患者知道手術室的護士仍然關心他們的術后情況時,就會感到愉快,術后回訪,對患者的康復情況以及圍手術期護理情況滿意度進行評價,增強患者免疫力,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復。

    6體會

    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的關鍵是消除患者的恐懼和焦慮。患者在手術前普遍存在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通過實施心理護理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緊張狀態,緩解患者因恐懼和焦慮引起的不良情緒,讓患者感受到被尊重和關心,獲得心理上的滿足與安全,穩定患者的情緒,放松患者的精神,從身體和心理兩方面做好手術準備。通過對患者實施手術前、手術中和手術后的心理護理,促使患者對護理人員產生一定的信賴感,建立起良好的護患關系;護理人員在日產工作中還要不斷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專業素質,培養良好的醫德醫風,保證手術過程的順利,確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第4篇:手術室論文范文

    1.1手術室的安全隱患

    1.1.1手術護理工作,搶救記錄不完善,急診手術,手術中搶救時需執行口頭醫療。

    1.1.2手術發展與手術配合之間存在差距,隨著醫學技術水平的提高,新手術不斷開展,大量精密儀器設備和技術應用,使醫學技術水平和醫療質量進入一個新的高度。

    1.1.3護患溝通中聽說的問題,患者的生命健康權受法律保護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患者的每一個細微反應,都可能是病情變化的反應,工作人員每一句話都會給患者造成影響。

    1.2防范措施

    在手術室急救時常執行口頭醫囑,使用口頭醫囑后要求醫生一定要及時補記醫囑,在搶救結束后6小時內據實補記,并加以注明并準確全面地真實記錄,搶救記錄是護理人員為進行搶救、治療、實施管理以及病情動態改變的記錄,在法律上有其不容忽視的重要性,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業務技能,確保護理質量,對每項新技術,新機器的使用,制定出工作流程,懸掛工作間內,便于人員出現流動時,在最短時間內有條不紊的為患者提供有效的安全護理。使各項操作都能一絲不茍的執行,將差錯事故降至最低,在排班時注意將不同業務水平,健康狀況、年齡、學歷的人員適當搭配,有助于各層次護理人員職能的發揮,從而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重視患者主述醫護職責分明,打造“團隊精神”與醫師達成共識,對疾病病情及治療的解釋非常謹慎,一般由醫生負責解釋,護士只做保鍵宣傳,積極配合麻醉師做好患者工作,維護患者和護理人員的合法權益。

    2、手術前的安全護理

    主要是手術患者、手術部位及手術方式的確認,接患者時嚴格按手術通知單與患者的姓名、性別、年齡、住院號、手術部位核準,頸、腦、胸、腎、肢體等部位以及疝的手術,應在通知單上注明何側。接到手術后,必須送指定手術間,巡回護士及時做好十二項核對工作,麻醉前與麻醉醫師核對;手術開始前與手術醫生再次確認手術部位,必要時借助CT和X線片。

    3、手術中的安全護理

    3.1手術用物嚴格執行清點制度

    手術開始前,洗手護士、巡回護士或手術一助共同清點紗布敷料及尖銳物品,每進行1次均計數,手術中追加任何物品立即記錄。關閉體腔、深部組織及傷口前后均需再次清點計數,術中更換人員、交接班時亦應計數及記錄。

    3.2手術擺放遵循三要素原則

    護士要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嚴格做好三查十二對,詳細核對手術通知單、病歷、患者,最后和手術醫生再次核對手術部位。護士應熟悉安置各種有關的解剖位置,熟悉各種手術架輔助墊及手術床上各種調節開關的正確方法。安置任何一種時,要盡量使患者處于生理功能位。平臥位時,患者頭、頸、胸、腰在同一水平線上,避免頭部過度扭轉,以防椎動脈供血受阻。上肢外展不超過90°,防止臂叢神經損傷;安全俯臥位時,保持患者的頭、頸、胸椎在同一水平上,保持頸椎中立位,避免頸過伸造成醫源性脊髓損傷。女性防止乳房損傷,男性注意外生殖的保護。安置截石位時,避免腓總神經損傷。麻醉前進行全身皮膚評估,注意皮膚不會因而受損或壓瘡。手術前,巡回護士遵醫囑放,予防護措施。手術中注意皮膚外觀及顏色變化,特別是受壓肢體。手術麻醉蘇醒后,移動患者再次進行全身皮膚評估。

    3.3手術中用藥安全

    手術期抗生素的應用要做到患者、藥名、劑量、給藥時間、給藥途徑正確,并簽名。搶救用藥及即刻使用的藥物,巡回護士執行醫囑時要口頭核對2遍藥名、劑量、給藥途徑。手術結束后才可以將藥品包裝棄去。輸血時必須與麻醉師共同核對無誤后方可輸入。

    3.4電刀的安全使用

    手術前巡回護士檢查電刀性能是否良好,使處于備用狀態。選擇尺寸合適的負極板,粘貼在肌肉豐富的部位,應遠離心臟。乙醇消毒處必須待皮膚干后再使用電刀,防止局部燙傷。完成手術觀察巡視連接處負極板有無異常,手術后去除極板后進行皮膚評估。

    3.5無菌技術安全操作

    3.5.1手術人員

    面對無菌區,雙手保持腰以上無菌區內,更換位置時采取面對面或背對背更換。非無菌人員與無菌區保持30cm的距離,對燈或傳遞物品時,勿跨越無菌區,避免在兩個無菌區或無菌人員之間通過。

    3.5.2手術臺

    只有臺面是無菌的,無菌包確認在有效期內,若有破損、潮濕或掉落地面均視為污染。任何無菌物品如果懷疑其無菌性就應視為污染。

    3.6氣壓止血帶的安全使用

    3.6.1部位選擇

    上臂宜在上1/2,向下會損傷橈神經。下肢應置于股骨中上1/3,盡量靠近大腿根部腹股溝處。前臂和小腿不宜結扎止血帶。

    3.6.2壓力和時間設置

    成人上肢為40kPa,下肢為53.2~79.8kPa,不超過80kPa。小兒上肢為20~25kPa,下肢為25~35kPa[6]。時間上肢為1h,下肢為1.5h,重新使用間隔10~15min,連續最多不超過4h,以防肢體缺血性壞死。

    3.6.3包扎在袖帶下墊紗布墊或繃帶卷,綁在手術部位上端,至少應距手術野10~15cm,再外加繃帶固定,松緊適宜。術中嚴密觀察使用止血帶的肢體出血及病情變化。

    4、手術后的安全轉運

    要確認患者引流管功能安全,蓋上敷料前巡回護士確認引流管深度及固定線是否牢固,確認引流管(瓶)已置于安全功能位置。交接班時,共同檢查引流管的功能及流量、顏色、性質,并確定固定線有無脫落。護送患者至病房。做好交接班。輸送中輸送人員及醫護人員需有2人分別位于患者頭腳兩側,注意患者手腳是否伸出平車,輸送過程中維持患者正視前方的輸送方式。

    第5篇:手術室論文范文

    【摘要】目的總結惡性腫瘤手術中的無瘤操作技術。方法介紹無瘤操作技術及配合要點。結果手術中要嚴格遵守無瘤技術操作,避免腫瘤細胞醫源性轉移。結論惡性腫瘤手術過程中,手術室護士既是執行者,又是督促及管理者。

    【關鍵詞】手術室惡性腫瘤無瘤操作技術

    無瘤操作技術是外科醫護人員在手術中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對于惡性腫瘤手術,無瘤觀念與無菌觀念同等重要。1954年Cole等[1]提出了無瘤操作技術的概念,它是指在惡性腫瘤的手術操作中為減少或防止癌細胞的脫落、種植和播散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其目的一是防止癌細胞沿血道、淋巴道擴散;二是防止癌細胞種植[2]。而腫瘤的浸潤和轉移是惡性腫瘤重要的生物學特性:往往手術操作還會使癌細胞醫源性擴散率增加。因此,應讓手術人員認識到無瘤技術的重要性。大量的研究已證實,無瘤操作技術可有效減少根治性手術后腫瘤的局部復發和遠處轉移,從而改善患者的預后,延長患者的無瘤生存期。在當前“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指導下,如何減少癌細胞醫源性擴散,提高患者術后生存率,如何在手術中完善無瘤操作技術:應引起我們手術室護士及手術人員的高度重視。

    1手術切口的保護

    主要為預防癌細胞種植切口。臨床常用方法是:首先將腹膜保護巾縫合于兩側腹膜,再上腹壁牽開器;然后將腹膜保護巾與切口上、下角嚴密縫合,起到保護腹膜及切口的作用[3]。

    2手術體腔探查

    手術者探查動作要輕柔,切忌擠壓;探查完畢后,更換手套。因對腫瘤的觸摸,擠壓會增加癌細胞向腹腔內脫落,發生種植[4]。所以,術中探查時應按照由遠及近的順序,先探查肝、脾、盆腔、腹主動脈、周圍淋巴結及腫瘤兩端;最后再探查原發腫瘤及受累臟器。

    3手術器械

    3.1術前手術器械的準備術前應根據手術做好充足的手術器械準備。

    3.2術中手術器械的使用器械護士應提前15min洗手上臺,整理無菌器械臺,準備好相關器械,建立相對的“瘤區”;當腫瘤切除后,所有接觸過的腫瘤的器械均放置于“瘤區”,嚴禁再使用于正常組織,以免將器械上的腫瘤細胞帶入其他組織。若手術先行腫塊活檢再行根治術,應準備兩套器械,先用小包器械做活檢,再用大包器械行根治術。

    3.3術中手術器械清洗液的使用若術中無條件更換手術器械時,為了有效處理術中受腫瘤細胞污染的手術器械,滅活污染器械上的腫瘤細胞,應將受腫瘤細胞的手術器械用蒸餾水浸泡5min后再使用。

    3.4術后污染手術器械的處理將手術器械浸泡于新鮮配制的強化酸水中30min,以達到殺滅癌細胞、病毒、芽孢等,還可防止水污染等作用。

    4腫瘤的切除

    4.1電刀的應用手術時應用電刀切割,不僅可減少出血,并且由于電刀可使小的淋巴管或血管被封閉,減少癌細胞進入脈管的機會,同時電刀亦有殺滅癌細胞的功能,可以減少癌細胞的種植引起局部復發,術中應準備2把電刀,腫瘤切除后應更換電刀[5]。

    4.2腫瘤標本及切口的處理手術醫生切下的腫瘤標本及淋巴結,器械護士不得用手直接接觸,使用彎盤接遞,腫瘤切除后切口周圍加蓋無菌單,更換所有紗墊、手套、縫針等接觸過腫瘤的物品。

    5沖洗液

    切除腫瘤后的沖洗液是防止感染及癌細胞殘留的重要措施,起到避免腫瘤細胞種植和播散的作用,術中器械護士應用干凈的無菌盆盛裝沖洗液沖洗術野,不允許用洗刷過器械的無菌盆盛裝沖洗液來沖洗術野,沖洗時將沖洗液灌滿創面各間隙并保留3~5min,再吸出,反復沖洗2~3次,再吸凈,不能用紗墊擦吸,以免癌細胞種植。

    6沖洗液的應用

    6.1蒸餾水據報道應用43℃的蒸餾水用于腫瘤細胞3min即可有效使腫瘤細胞破損其主要原理為:蒸餾水是一種不含質和有形成分的低滲性液體,其滲透壓接近0,而人體組織細胞的滲透壓為280~310mmol/L,由于滲透壓的差異,蒸餾水可以使腫瘤細胞腫脹,裂解腫瘤細胞膜,從而使腫瘤細胞失去活性。因此蒸餾水作為沖洗液,能有效避免腫瘤細胞的種植和播散。

    6.2碘伏溶液手術中和手術完畢時,可以用稀釋10倍的碘附液沖洗創面、盆腔、腹腔和沖拭切口,可以防止感染并避免腫瘤種植。

    6.3洗必泰溶液可以迅速吸附細胞質,使細胞胞漿成分外浸,抑制細胞多種酶的活性,因此術中使用洗必泰溶液沖洗手術創面,可以減少腫瘤復發的機會。

    6.4抗癌藥物溶液根據情況在生理鹽水或蒸餾水中放置抗癌藥物。常用的藥物有5-FU,由于吸腹藥物濃度遠遠高于血漿,使種植或游離的癌細胞能較長時間浸潤在高濃度藥物中,從而增強抗癌藥物的直接殺傷作用[6]。

    7小結

    隨著惡性腫瘤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并趨于年輕化,為了有效減少根治性手術后腫瘤的局部復發向遠處轉移,從而改善患者的預后,提高根治性術后的5年生存率,改善其生存質量,因此,在行腫瘤手術中,手術人員應高度重視無瘤操作技術的重要性,并積極地加強無瘤操作技術的技能,這也是每位手術室護士加強學習的課題。

    【參考文獻】

    1夏艷.無菌技術在惡性腫瘤手術中的應用,當代護士,2006,4:58-59.

    2王舒富.胃癌手術方法的改進及無癌操作技術.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1,21:407-408.

    3肖乾虎,燕錦,劉寶善.應重視外科治療大腸癌的無瘤技術.四川醫學,2004,25:379-380.

    4何建茵,浦永東,朱志東,等.胃癌患者腹腔游離癌細胞檢出率的研究,醫學雜志,2001,26:333-335.

    第6篇:手術室論文范文

    手術室護理人員在接到手術通知單后,應在手術前1d對患者進行術前訪視,目的在于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充分調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訪視的內容包括:首先護理人員應進行自我介紹,并問候患者,以消除護患之間的距離;說明訪視的目的,并向患者說明進入手術室后一直到手術結束的手術過程,包括入室時間、麻醉方法、手術方法以及可能出現的不適等,以使患者做好充分準備,耐心解答患者的疑問,并給予患者一定的鼓勵和信心;同時可適當給予一定的承諾和保證,降低患者的焦慮情緒,提高治愈的信心。值得注意的是,術前訪視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以10~15min為宜,以不引起患者緊張和疲勞為宜。

    2術前準備

    護理人員應在術前1d備好手術所需要的相關器械、用具以及置換所需要的替代假體等,并安排相關人員做好手術室的消毒工作;手術前30min開啟手術室凈化裝置,并將手術室溫度和濕度調整到適宜狀態,以提高患者的舒適度。

    3嚴格查對,加強心理干預

    手術當天做好與病房護理人員的交接工作,嚴格查對患者的姓名、性別、年齡、住院號以及手術名稱、用藥部位等,所有信息均應確認無誤;患者在進入手術室后,陌生的環境會加大患者的緊張情緒,此時護理人員應加強對患者的心理干預,及時給予患者適當的安慰,并給予患者以鼓勵,緩解緊張情緒。有研究顯示,手術室的各種器械聲響會增加患者的緊張、焦慮情緒,因此護理人員應將麻醉機、監護儀、電刀、吸引器等操作儀器音量調整到最合適級別,以減少對患者不必要刺激,充分體現細節護理。

    4麻醉與護理

    首先,建立靜脈通道,全髖關節置換術一般選擇在患者患髖對側上肢開通靜脈通道,并固定穩妥后,并將輸液速度調整到最合適級別,連接監護儀器,再次對手術所需器械和物品進行查對;其次,協助麻醉醫生完成麻醉后,協助患者取合適,一般對于用后外側切口的患者,可協助患者側臥,并保持患側在上,外側或前外側切口患者,協助患者取平臥位,并墊高臀部。

    5術中配合

    協助醫生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和無菌技術操作,以防止交叉感染;手術過程中應盡量保持安靜,嚴禁談論與手術無關的話題;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包括血壓、呼吸、心率以及血氧飽和度等,一旦出現異常應及時報告醫生處理;護理人員在手術時應保持精神集中,思維清晰,準確、快速、無誤地傳遞器械和物品,以縮短手術時間,這對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具有重要作用。

    6討論

    第7篇:手術室論文范文

    關鍵詞:手術室職業危險因素防控措施

    手術室護士必須接觸各種手術患者,要清洗、整理患者手術后的各種器械、敷料、儀器等,若自我防護措施不規范,不僅自身可能感染病原體,甚至發生交叉感染。為保障手術室護士身心健康,有效控制手術室職業危險因素,防止醫源叉感染,必須加強護士的教育培訓,認真執行規范的防護措施,才能有效預防與減少手術室相關職業性感染。

    一、手術室常見的職業危險因素

    1.1生物性危險因素生物性危險因素主要包括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結核等微生物感染。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都可能含有病原微生物而成為傳染源。手術室護士每天都要接觸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在手術配合過程中常使用銳利器械如刀、剪、針、骨鉤、鋸片等,因工作節奏快,傳遞器械頻繁,極易損傷自己或誤傷他人。污染的針或銳器刺傷是導致護理人員發生血源性傳播疾病最主要的職業因素。研究表明,約有11.7%手術室人員存在意外的血液接觸。

    1.2化學性危險因素手術室常用的化學消毒劑有環氧乙烷、戊二醛、含氯消毒劑、甲醛等。這些常用的揮發性消毒劑對人體皮膚、黏膜、呼吸道、胃腸道、神經系統均有一定不良影響,可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醫護人員在工作中接觸以上消毒劑,輕者刺激皮膚引起接觸性皮炎、過敏性鼻炎、哮喘,重者中毒或致癌。

    1.3物理性危險因素

    1.3.1電離輻射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手術中攝片及電透直視下手術不斷開展,手術室人員接觸放射線的機會不斷增多。特別是骨科手術使用“C”型臂的頻率很高,長期小劑量接觸可導致局部皮膚變硬,乏力、頭痛、記憶力減退,食欲不振等植物神經紊亂綜合征;長期照射,可致白細胞減少,機體抵抗力下降,嚴重可引起免疫系統疾病如白血病等,女性有月經失調,在妊娠時會引起自然流產、死胎、先天性畸形和發育障礙等。

    1.3.2電器及銳器傷手術室用電設施及銳利器械很多,如操作不規范可能損傷自己或他人。

    1.4環境因素

    1.4.1噪聲污染安靜手術室內背景噪音約13dB。術中連續噪音來自麻醉呼吸機、吸引器及麻醉排污系統;間斷噪音來自多功能高頻電刀、麻醉報警及運用手術器械、物品及儀器移動聲等;室內人員的談話聲約為60dB。骨科手術還包括骨錘敲擊聲、電鋸、電鉆、磨鉆發出的噪音,長期接觸這些因素可能導致人體判斷力和持續記憶力減退,影響手術的順利進行。

    1.4.2麻醉廢氣的污染主要是異氟醚、安氟醚,可從面罩活瓣、羅紋管等銜接處漏出污染手術室內空氣。長期接觸可導致麻醉廢氣在機體組織內逐漸蓄積而達到危害機體健康的濃度,并可產生慢性氟化物中毒和遺傳影響及其他影響如白細胞減少等。

    1.4.3煙霧的危害煙霧中的漂浮顆粒含有炭化了的組織、血液成分和各種化學物質及氣體,可能含有一些可傳播疾病的病原體,如細菌和病毒。暴露于煙霧環境中的工作人員常主訴惡心、頭痛、眼睛和上呼吸道不適等。煙霧是否能直接導致人體發生腫瘤還有待進一步證實。

    1.4.4高濃度CO2據王娟報道,手術進行中手術室空氣中CO2濃度可達0.11%。CO2主要來自人體的呼吸和電刀的燒灼,當濃度達到0.1%時,空氣狀況開始惡化,出現不良氣味,人體會感覺不適。

    1.5生理、心理危害

    1.5.1生理危害由于手術室工作的特殊性,常處于被動,長時間站立,身體重力集中于下肢,久之容易導致下肢靜脈曲張、水腫。器械護士配合手術時常保持頸椎前屈位15~20度,連續站立時間約5~7h或更長時間,這種姿勢易導致頸椎病的發生。手術室工作近乎于一種靜態作業,即依靠肌肉等長性收縮維持。這種作業極易疲勞,局部肌肉乳酸堆積,造成肩周炎及腰肌勞損。手術室是一個全封閉的空間,空氣凈化需要層流來潔凈,長期空調制冷制熱保持恒溫可引起風濕、關節酸痛,封閉的手術間含氧量不足,造成缺氧,引起頭痛、頭暈、困乏等癥狀。

    1.5.2社會心理危害手術室工作人員經常加班加點連續工作,長時間精神高度集中、緊張、超負荷工作以及長時間飲食不規律等,可造成身心疲憊,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出現精神緊張、焦慮煩躁、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腸潰瘍等。手術室工作要求精準度高,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需要配合不同性格的醫生,絲毫不能出錯,導致護士心理壓力特別大,特別是新護士,可導致或誘發神經衰弱、慢性頭痛等。

    二、防護措施

    2.1生物性危害的防范術前應完善手術患者生化檢查,準確了解手術患者HBV及HIV等病毒攜帶情況,做好圍手術期的安全防護。

    2.2化學性危害的防護對于戊二醛、骨水泥、甲醛等有害物品,必須戴上防護手套、防護目鏡等,操作完畢后應到空氣流通處深呼吸,加快氣體交換。

    2.3物理性危害的防護骨科手術中要行X線透視的,上臺前必須穿好鉛衣,并在手術間安全的范圍內設置鉛屏風,妊娠期間避免接觸。定期維修電器,遵守用電原則,熟悉儀器的操作步驟,避免發生電擊或灼傷等。

    2.4環境因素的防護手術室內應盡量減少躁音,保持手術室的安靜。手術間安裝空氣凈化裝置,建立良好的排放系統,使用密閉性好的麻醉機,把泄漏量降致最低,術中使用負壓吸引隨時抽排廢氣。

    2.5掌握正確的自我防護措施

    2.5.1手衛生洗手是防止醫院院內感染傳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我科通過增強洗手意識,掌握“七步洗手法”,培養良好的洗手習慣,切斷了通過手傳播感染的途徑。

    2.5.2戴口罩為防止交叉感染,需要遵循以下規程:每一臺手術更換新口罩;調整好口罩系帶;壓緊口罩上的密封條使口罩緊貼口鼻周圍;術中口罩如被血液、體液濺射污染應及時更換;口罩使用完后馬上按規范處理。從而降低由于口罩使用不當引起的交叉感染。

    2.5.3加強業務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加強手術室業務學習,手術中熟練配合,動作協調,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可使誤傷和污染的機會明顯減少,從而減少因技術生疏、動作不協調所致的損傷和感染。

    2.6生理、心理健康的防護盡量減輕行為負荷,借助有效條件,節約體力和能量,改善工作條件,術中交替活動下肢,平時加強體育鍛煉,穿彈力襪可有效預防下肢靜脈曲張。護士長應合理安排和調整洗手護士和巡回護士的工作,避免長期做單一持續的工作。手術室工作者早餐應吃高熱量、營養豐富的固體食物,延長胃排空時間,針對大手術,應人性化地安排人員替換吃飯,避免饑餓工作,不利身體健康。手術室護士工作時間長,強度大,有時難以顧全家人,家人應給予充分理解與支持,護士自身也應學會正確調整心態,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三、總結

    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發展,不斷更新的醫療設備、醫藥用品的廣泛應用,手術室工作人員的職業危害因素也在產生新的變化,只有不斷正確認識手術室工作環境中現存及潛在的職業危害因素,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加強防護意識,采取規范的防護措施,才能既有效保證護理工作質量,又維護了手術室護士的身心健康,更有利于手術室護理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第8篇:手術室論文范文

    1.1一般資料

    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榮軍手術病人100例。納入標準:①病人堅持治療,完成療程,自愿接受手術室護理,且對本研究知情,簽署知情同意書;②病人聽力良好,整體意識清楚,能夠認識到自己的行為,能夠與護理人員良好地交流;③病人無精神類疾病。100例中,男81例,女19例;年齡48歲~85歲(68.5歲±12.5歲);文化程度:高中以上86例,高中以下14例;未婚39例,已婚61例;普通外科34例,泌尿外科8例,婦產科4例,骨科22例,急診外科手術11例,其他科室手術21例;麻醉方式:聯合麻醉88例,局部麻醉12例。

    1.2方法

    1.2.1調查工具

    榮軍病人的普通資料用病人病歷資料核查表收集,手術室概況用自行設計的核查表獲得相關信息。手術室護理質量總體滿意度用手術室護理質量量表調查。①病歷資料核查表:主要內容包括一般人口學資料和臨床病例資料,如年齡、性別、手術次數、麻醉、手術名稱、經濟狀況等;病人在進行手術前后的各種情況記錄,如有沒有出現惡心、嘔吐、頭暈等情況。②手術室護理質量評價量表:主要涉及護理人員的技術與能力、護理人員的態度、護理效果、護理環境和環節、護理流程等,每一個條目根據Likert5級進行評分,即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非常不滿意5個等級,并且一一給出對應分值:5分、4分、3分、2分、1分,另設0分代表該條目不適用。評分越高,表示榮軍病人對手術室護理滿意程度越高。

    1.2.2調查方法

    在病人完成手術后的第3天進行對手術室護理質量滿意度調查,主要由手術室資深護理人員將調查問卷交給病人,進行全面的講解之后,病人獨立填術室護理質量評價量表的問卷調查。發放1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00份。

    1.2.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5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分析,一般資料用頻數、百分數描述,進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100例病人中,滿意95例,滿意率為95%,其中對手術室護理質量滿意度總體評價為4.28分;病人對護理質量滿意度的影響因素主要為護理人員態度和護理環節、護理流程。

    3討論

    手術室護理質量是指護理工作為病人提供的護理服務活動符合規定的優劣程度以及護理人員滿足病人需求與期望的效果。護理人員素質的高低決定了手術室護理質量的優劣程度,所謂符合規定是指護理人員的思想素質、動作行為要符合職業道德規范;業務素質和各項操作要符合技術操作規范;要了解服務病人的需求,使手術室護理服務符合病人的滿意程度,并達到應有的效果。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手術室護理質量的內涵在不斷拓寬,包括要樹立整體護理觀念,幫助人們預防疾病,維持健康,為病人提供從生理到心理的整體護理;以護理程序為核心規范各項護理工作;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術;手術室護理質量的標準是零缺陷,要杜絕差錯事故,消除安全隱患。

    3.1榮軍病人對手術室護理質量滿意度影響因素分析

    在院的榮軍病人住院后,其心理變化復雜,如離開戰友的孤獨寂寞感,來到新環境的興奮感,生活中的不快或擔心所患疾病而產生的憂慮等,以上情緒不穩定的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心理,在臨床護理中,人性化護理可以使病人對護理質量產生更高的滿意度,并且對手術室護理質量影響因素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當榮軍病人面對手術時,最大的希望就是擺脫病痛的困擾,即使是具有較強自知力的榮軍病人,也同樣急切地希望從病痛中解脫出來。此時,盡快康復,恢復生理、心理的正常功能幾乎成了病人的統一需要。病人把自己生命安全、醫療過程中的安全看成是最重要的需求之一。病人在面對手術前,心理活動十分復雜,對診斷、檢查、治療等行為常心存疑慮,對藥物的毒性作用、手術并發癥、醫院內感染等也是十分顧慮、擔心和恐懼。手術前后一些因素也會使榮軍病人產生較強的安全需求,如護理人員態度、對某些護理環節、護理流程不理解等。由于安全需求,榮軍病人會對手術室護理有一定的要求和期望。尊重是榮軍病人的高層次需求,它并不因病人角色的變化而減弱,由于暫時缺乏,會使其自尊心更強、更敏感,尊重需求更強烈。榮軍病人希望在手術室護理過程中被認識、被理解、被尊重。一些原來軍銜地位較高的病人,常有意或無意地顯示自己的身份地位,以求得到護理人員的重視,而原來軍銜地位較低的病人則希望原來的身份不影響護理人員對他們的態度,要求護理人員一視同仁。由于榮軍病人對正常身心功能的需求派生出對手術成功的關注以及了解有關信息的需求。疾病使榮軍病人的正常活動與交往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出現人際隔離和信息隔離,這又使他們產生對社會聯系和交往的需求。病人一方面是在醫院環境中建立新的社會聯系和交際。他們圍繞手術這個中心建立聯系,要和醫生、護士、病友交往,在交往中交換有關治療發展狀況、診斷、治療方面的信息,如疾病的診斷、病因、病程長短、手術后情況等;另一方面是希望保持與原有環境的接觸,他們很想了解原來軍隊中的人和事,想見到自己的戰友和親人,即使臥病在床,也很關心家庭和工作的情況。護理人員良好的態度有助于消除孤獨感和不良情緒。榮軍病人在手術護理中易出現各種生理心理方面的障礙,處于痛苦和困境之中,會更多地表現出情感脆弱的一面,如出現情緒激動、悲傷、行為幼稚等。他們非常需要得到親人、朋友以及護理人員的關心、幫助和照顧。榮軍病人對親友是否探視、護理人員態度如何等都比較在意,在新的醫療環境中,他們希望與周圍的護理人員形成較為穩定的人際關系,希望被環境中的其他人接納,這是歸屬和愛的需求在榮軍病人身上的體現,所以護理人員態度對手術室護理質量滿意度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3.2提高榮軍病人對手術室護理質量滿意度措施

    3.2.1手術室護理的服務文化

    為榮軍病人營造心理性審美環境。安全感是病人的一種心理需要,護理人員必須了解病人面臨手術時出現的心理問題。據調查,大多數手術病人是害怕手術中的疼痛,擔心手術的安全性及術后并發癥,這種焦慮、恐懼感會影響手術時病人的配合及術后的適應。手術室夜班護士在早晨病人進入手術室后陪伴其進入手術間,安置好,調節好室溫,安慰病人耐心等待并介紹室內的護士和麻醉師。這能使病人盡快消除陌生感,也為輔助護士進行心理疏導做了鋪墊。優化手術室服務文化,增強團隊實效,提供人性化的手術室護理服務是最終目標。

    3.2.2手術室護理的整體性

    第9篇:手術室論文范文

    1.1累積性勞損累積性勞損是指長期姿勢不當或負荷過重而引起肌肉、關節等部位的損傷[2]。骨骼肌肉損傷是體力處理操作不當引起最常見的職業危害之一,包括腰背痛、頸肩痛、肩周勞損等。

    1.1.1腰背痛職業性腰背痛是指由于不同職務或勞動工作而產生、惡化的腰背痛[3]。巡回護士在工作中頻繁搬運患者、移取重物、協助鋪置器械臺、安置及調節燈光均是造成腰背痛的職業性相關因素。

    1.1.2頸肩痛長時間的固定姿勢極易使肌肉、肌腱疲勞,由于長時間張弛失調,造成局部血液循環不良,導致頸椎病的發生[4]。器械護士進行手術配合時頸部姿勢相對固定且持續時間較長及巡回護士頻繁進行燈光調節均易導致頸肩部肌肉勞損。

    1.1.3下肢靜脈曲張下肢靜脈曲張是指在各種因素作用下致使下肢靜脈內出現異常的血液反流,引起肢體遠端靜脈高壓,最終形成慢性潰瘍為主的綜合征[5]。器械護士上臺時需要長時間站立,活動少,發生下肢靜脈曲張概率高。

    1.2意外傷害包括扭傷、撞傷、砸傷、跌倒等,多由于操作時用力過度、體力處理操作不當、手術室環境因素、性格急躁等原因造成。

    2體力處理操作不當產生的原因

    2.1培訓力度不夠國內護士學校普遍未設置職業安全防護教育課程[6]。許多學生參加工作后,醫院管理層重視不足,更多組織針刺傷等職業暴露預防知識的培訓、無體力處理操作危害防護相關的系統培訓及教育措施。

    2.2職業防護意識缺乏近年來,醫護人員對職業危害中的生物學危害、化學性危害的防護意識已有所提高,但大多數護理人員對體力處理操作的危害卻未引起足夠認識,對各種危險因素不能準確評估,無法正確應用力學原理;大部分護士存在僥幸心理,缺乏學習相關防護知識的積極性;管理層重視不夠,防護措施缺乏。

    2.3工作環境手術室護理人員長期在一個封閉、擁擠的環境中工作,工作量較大、持續時間長、節奏快。護理人員面臨較大的職業風險與壓力,使人心情壓抑、疲憊,對身體健康造成十分不良的影響[7]。過多的儀器設備、操作空間不足、長期應激環境下導致護理人員性格急躁、心理壓力過大均是體力處理操作危害產生的重要因素。

    3體力處理操作不當的對策

    3.1加強培訓,培養自我防護意識管理者應根據科室特點,人員年齡結構、學歷層次制訂培訓計劃,定期對新進人員及在職人員培訓,使其了解有關體力處理操作的職業安全及健康規則,教會其識別操作中的各種危險因素、進行危險評估以及如何正確運用體力處理操作原則,提高防范意識,從而避免因體力操作不當造成的身體損傷。

    3.2減少職業損傷風險,保障防護措施手術間應布局合理、簡潔,物品擺放整齊,位置固定,不必要的設備、物品應移除手術間;各種儀器設備電源線應用線圈固定,減少設備與電源接頭距離,避免懸空絆倒工作人員;及時清潔手術室地面,防止過濕,并配備大小合適的防滑拖鞋;手術專科組定期輪轉,避免部分護理人員因過多擺放特殊手術造成身體損傷;購置轉移板、用具、對接車等輔助用具,減少護理人員工作負荷;在手術室工作區域粘貼正確體力處理操作動作示意圖;定期進行實地安全檢查,持續改進不合理的工作流程。

    3.3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源調配配備充足的護理人員,保證手術運轉;根據科室實際工作量實行彈性排班,改變傳統排班模式,可增設中、夜班崗位,減少護理人員日工作時間;適當調整洗手和巡回工作次數,手術時間較長時,器械護士與巡回護士可交替,避免器械護士長時間站立;體力處理操作頻繁崗位,如器械室護士、無菌敷料室護士等應定期輪轉。

    3.4重視自我防護提高對體力處理操作危害的重視,積極主動學習相關知識,正確應用力學原理;正確評估個人能力并準確使用管理者提供的輔助器械和防護設備;加強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提高抗疲勞能力;手術室護理人員應通過正確穿戴合適的彈力襪預防靜脈曲張、緩解下肢不適[8];每日手術結束后可組織護理人員進行15~20min頸、肩、背部運動,以促進局部組織血液循環[9];手術勞累后可采取洗熱水澡或局部按摩等措施減輕疲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教育视频在线观看 | 免费国产成人午夜电影|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女人毛片视频在线| 国产一级一级一级成人毛片| 成人高清毛片a| 亚洲人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永久免费福利视频app| 国产成人a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www夜片内射视频日韩精品成人| 成人毛片18岁女人毛片免费看|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电影| 成人影片麻豆国产影片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 欧美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天堂| 揄拍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成人免费大片|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蜜芽影院| 成人在线免费看片| 成人综合激情另类小说| 亚洲av午夜成人片|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国产成人黄网址在线视频| 成人黄色电影在线观看 | 2022国产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免费国产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9 | 欧美成人777| 青青草国产成人久久91网| 亚洲欧美精品成人久久91| 国产成人久久91网站下载| 免费成人在线网站| 亚洲av成人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 成人性生交视频免费观看|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青青国产成人久久91| 香蕉视频成人在线观看| 成人欧美精品大91在线| 国产成人手机高清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成人99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