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鄉干部述職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認真學習、態度端正,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
我深刻地認識到“理論是實踐的先導”這句話的深刻涵義。在平時,我積極主動學習各種政治理論知識,特別是同志關于“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系列論述及十五屆六中全會精神,深刻領會,自覺改造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堅持用先進的理論武裝思想和指導實踐。同時,我也認真學習黨在農村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以及如何處理新時期農村工作的方法、方式等,特別是經過農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教活動的學習后,對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有了一個更系統、更全面地認識,提高了自身素質,增強了業務技能,能夠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動上與上級保持高度一致,為出色完成上級布置的各項任務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積極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在用先進的理論武裝思想的同時,我也堅持用先進的理論指導實踐:
1、在社事辦負責有線電視入戶工作時,我認真制定《關于三江口鎮有線電視推廣與普及的實施方案》,并認真組織實施。當年全鎮新安裝有線電視937戶,既豐富了群眾的業余生活,又完成上級下達的目標。
2、能協助部門領導做好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為美化環境,改善農村的生產、生活居住環境,創建文明城鎮,維護群眾的身心健康,積極獻計獻策。同時能協助做好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為群眾送去先進的科技、文化和醫療服務,滿足群眾對信息和先進文化的渴求。
3、在農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教活動中,作為鎮下派的指導組成員,我盡職盡責,認真指導、嚴格把關,使哆中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教活不走過場,不流于形式,真正達到了“讓干部受教育,讓群眾得實惠”的目的。
4、作為包村干部,我能充分發揮指導與督促作用,積極為增加農民收入,維護農村穩定,推動農村奔小康獻計獻策:
①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積極與村民探索增加農民收入的新路子、新亮點。灘涂收入是哆頭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針對近年來灘涂養殖減產問題,主動與村民探討,找出減產原因,并及時向鎮有關部門反映情況,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②積極協助東盛村兩委做好農村電網改造的前期宣傳工作,并參與全過程,使群眾由不理解、反對到理解并支持,推動東盛村電網改造如期順利完成,減輕了農民的電費負擔。
③協助村兩委做好修路、清溝、疏通河道工作,積極為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上的困難和問題,堅持為民辦實事、好事。
④協助哆中村兩委做好漁池發包工作,確保漁池發包做到公平、公開、公正,維護群眾利益。
⑤協助村兩委做好計生政策的宣傳教育工作,改變群眾的生育觀念,推動婚育新風進家入戶。
⑥積極宣傳黨和國家在農村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增強村兩委依法治村水平。
三、恪盡職守、廉潔自律,努力樹立公務員的良好形象
我始終堅持以一名優秀公務員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牢記黨的宗旨,自覺加強自身修養和進行黨性鍛煉。在包村期間,我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腦勤、手勤、腳勤”,積極進村入戶,與村民談心交心,了解群眾的所想、所盼與所怨,明確工作的熱點、難點和重點,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主動為群眾排憂解難,積極為村民辦實事、好事。堅持依法行政,從沒利用工作職權之便,吃、拿、卡、要,做出有損群眾利益和公務員形象的事。
四、遵規守紀、作風嚴謹,自覺服從組織安排
[關鍵詞] 秸稈 腐熟劑 試驗 效果 評價
[中圖分類號] S14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08-0160-01
一、材料與方法
1.供試材料
試驗于2010年安排在開濮陽縣清河頭鄉劉官寨焦紅朝家的責任田內。試驗地點交通便利試驗田宜選擇交通便利、易于觀察及管理、有代表性田塊方正、田面平整、肥力均勻、排灌方便、種植水平與當地生產水平相當。試驗田應遠離村莊、公路等,供試土壤為潮土,質地為中壤土,土壤肥力為中高產地塊等,地勢平坦,排灌方便。耕層土壤養分為:有機質15.8g/kg,全氮0.97g/kg,有效磷(P2O5)16.9mg/kg,速效鉀(K2O)115.6mg/kg,PH值為7.9,容重1.29克/立方厘米。前茬作物小麥,畝產500kg。供試作物為小麥,品種為周麥18號。供試秸稈腐熟劑由中標產品鶴壁人元生物有限公司提供。
2.試驗方法
處理1:對照(常規施肥,無秸稈還田);
處理2:不加腐熟劑秸稈還田(常規施肥+秸稈還田);
處理3:加腐熟劑2公斤秸稈還田(常規施肥+腐熟劑2公斤+秸稈還田);
處理4:加腐熟劑3公斤秸稈還田(常規施肥+腐熟劑3公斤+秸稈還田)。
試驗設3次重復,處理隨機排列,每個小區面積為66平方米。
3.技術要點
試驗地9月24日收獲玉米,9月27日秸稈還田,秸稈還田采用機械還田模式,粉碎兩次,粉碎長度不大于2厘米,,畝秸稈還田量為500公斤,各小區還田量一致為50公斤,由于同時進行,秸稈含水量一致,10月1日整地,試驗是在當地常規施肥的基礎上進行。按照實驗方案腐熟劑與配方肥同時施用,常規施肥為:試驗是在當地常規施肥的基礎上進行。常規施肥為:畝底施配方肥(復合肥)40kg(17-18-5),拔節期追施尿素15公斤尿素。該試驗田于2010年10月6日播種, 播量為每畝9公斤,2011年6月9日收獲。
試驗田均澆2次水,第一次2月24日,第二次為5月11日;3月2日化學防治雜草,4月25日防治病蟲害一次(蚜蟲),5月13、5月19日一噴三防二次,其他管理措施都是同一人在同一天完成。
二、觀察與記載
測產:作物成熟后及時進行田間測產,各小區單打、單收,計算產量。收獲前每小區采集5株樣品,進行室內經濟性狀考察。
1.秸稈腐熟劑秸稈腐化程度觀察記載
熟秸稈腐化程度觀察記載表
不同處理對小麥外部形態的影響
從表上可以看出,處理1基本苗均高于處理2、3、4,說明未秸稈還田田塊土壤塌實,無棚架現象,出苗較好,前期生長較快,經過越冬前后秸稈腐爛,實現了養分轉化,春季處理2、3、4群體、次生根明顯增加。處理3、4與處理1相比對穗長影響較大,株高、徑粗影響較小,病蟲草害發生較輕,小麥長勢好。
2.小麥生長情況觀察記載 單位:厘米
注:為3個小區平均數
3.成產要素觀察分析
成產要素變化分析:各處理畝穗數平均數分別為33.8萬穗、36.0萬穗、36.1萬穗、36.3萬穗;穗粒數分別為33.7粒、33.5粒、35.6粒、36.0粒;千粒重分別為45.5克、45.9克、46.3克、46.6克。畝實產分別為444.9公斤、470.1公斤、504.8公斤、517.1公斤。各處理畝穗數略有變化不大,與對照相比分別增加2.2萬穗、2.3萬穗、2.5萬穗;穗粒數和千粒重增加明顯,穗粒數與對照相比分別增加-0.2粒、1.9粒、2.3粒,千粒重分別增加0.4克、0.8克、1.1克。產量增加明顯,產量與對照相比分別增產25.2公斤、59.9公斤、72.2公斤。
秸桿腐熟劑試驗田調查匯總表 單位:萬穗、粒、克、公斤
三、統計分析
1.小區產量統計分析
表1 處理結果統計表
表2 方差分析表
表3 多重比較表
對試驗點的各處理結果進行方差分析(以實產計算)(見表1.1),處理間產量差異達極顯著水平。用PLSD法進行多重比較(見表4),處理1和處理2不顯著,處理3與處理4之間產量差異未達顯著水平,處理1和處理2與處理3和處理4之間產量差異達極顯著水平。
土壤理化性狀變化情況。耕層土壤養分為:有機質16.0g/kg,增加了0.3 g/kg;全氮1.03g/kg,增加了0.06 g/kg;有效磷(P2O5)17.1mg/kg,增加了0.2 mg/kg;速效鉀(K2O)118.2mg/kg,增加了2.6 mg/kg ;PH值為7.7,降低了0.2;容重1.27g/cm3,降低了0.02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