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護理體會范文

    護理體會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護理體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護理體會

    第1篇:護理體會范文

    中圖分類號:R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5085(2008)5-0075-02

    早產兒又稱未成熟兒,指胎齡不足37周,體重在2500g以下的活產嬰兒。早產兒全身臟器發育不成熟,免疫功能存在缺陷,對各種感染的抵抗力差,即使輕微的感染也可以引起敗血癥等嚴重后果;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成熟,皮下棕色脂肪極少,體表面積相對大,常因寒冷而導致硬腫癥的發生;

    1 臨床資料

    2007年我科共收治了33例早產兒,男20例,女13例,體重1900~2550 g,孕周為34.0~36.8周。

    2 護理

    2.1 環境:保持新生兒室安靜,環境應保持50 分貝~90分貝,最高不要超過120 分貝,噪聲大易發生呼吸暫停,導致生命體征波動。室內光線應柔和,穿衣、換尿布等一切護理操作動作輕柔,避免不良刺激誘發異常反射而引起呼吸暫停。早產兒應實行保護性隔離,室內每日紫外線消毒30分鐘,嚴格限制探視人員,工作人員如有急性感染應調換崗位。

    2.2 :采取仰臥位頭應偏向一側,予軟墊墊高肩部1~2cm,使頸部輕度伸展,呼吸道處于通暢。堅持每2 h翻身1次,并輕輕按摩受壓皮膚,發現皮膚破損者及時處理,嚴格交接班;

    2.3 保暖:早產兒室溫度應保持在24℃~26℃、相對濕度55%~65%,將體溫維持在36.5℃~37℃之間。早產兒保暖方法最常用暖箱,一般體重在1500~2000 g 者,箱溫在30℃~32℃;體重在1000~1500 g者,箱溫在32℃~34℃;體重

    2.4 吸氧:早產兒呼吸中樞及呼吸器官未發育成熟,易發生呼吸暫停及發紺;因肺泡表面活性物質降低,可致肺透明膜病,還易發生吸入性肺炎、肺不張等疾病。應給予頭面罩吸氧,不提倡鼻導管給氧,避免對鼻粘膜的刺激。氧濃度為30%~40%或測定動脈血氧分壓值,檢測該值在13.3 kPa內尚屬安全,不宜長期持續吸氧,以防晶體后纖維組織增生致視力障礙[1]。

    2.5 喂養:早產兒消化系統發育不成熟,如喂養方法不當,極易發生腹脹、排便次數少等腸蠕動緩慢癥狀。因此,選擇正確的喂養方法,是減少腹脹的重要手段。一般情況良好,無腹脹,排便正常者,主張早期、足量喂養,可于生后4 h~6 h試喂糖水,無嘔吐者給予早產兒配方奶喂服。盡量避免單純經胃管喂養,因胃管喂養可造成吸吮及吞咽功能的減弱和消失,經口喂養能幫助早產兒建立有節律的吸吮和吞咽模式,刺激胃腸道的發育與成熟。喂奶后30~40min 行腹部撫觸,方法為以手掌心撫觸腹部,并以臍為中心由內向外依次按順時針方向撫觸。撫觸時,手掌心用力應均勻、柔和,力度適宜,若患兒腹脹,撫觸時間可適當延長,3~4次/天,10~15min/次,以增加胃腸動力,刺激消化功能,促進吸收和排泄[2]。

    3 體會

    早產兒由于身體各個系統發育不完善,要求醫護人員要有高度的責任心,耐心,愛心,精心護理患兒,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做好家長的心理護理,對家屬提出的問題及時解答,提高早產兒的存活率。

    參考文獻

    第2篇:護理體會范文

    【摘要】目的:中風是以突然昏撲,半身不遂、語言蹇澀或失語、口舌歪斜、半身麻木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疾病。通過對清醒患者和意識障礙患者不同的臨床護理,以及康復期指導,健康宣教,對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并發癥和致殘率尤關重要。

    【關鍵詞】中風護理體會

    中風以突然昏撲,半身不遂、語言蹇澀或失語、口舌歪斜、半身麻木為主要表現,并具有起病急病情重,變化快,如風邪善行數變的特點的疾病。

    一、臨床護理

    (一)、意識清醒患者的護理:

    1、心理護理由于起病急,病程長,患者對疾病知識的缺乏,往往產生恐懼、焦慮、悲觀失望等各種心理,護士應多關心體貼病人,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和睦的家庭關系,介紹病區環境及主管的醫護人員,告之其發病原因及誘因,給患者講成功案例,及時消除緊張心理使患者很快融入當前環境,能積極主動配合治療護理。

    2、病情觀察急性期嚴密觀察患者的神志、瞳孔、體溫、博脈、呼吸、血壓,舌苔、脈象以及尿量、顏色,尤其是血壓,不宜降得過急過快,做好記錄并及時報告醫生。

    3、絕對臥床休息頭部制動,抬高床頭15-30cm,以利靜脈回流,減輕腦水腫,限制陪伴及親屬探視,保持病室安靜,舒適。

    4、飲食護理,以清淡、易消化,營養豐富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為主。多食蔬菜水果,忌食辛辣肥甘厚味之品,勿用力排便。

    5、用藥護理:遵醫囑準確、及時、快速輸入脫水劑,并觀察用藥后患者的反應,如頭痛有無減輕等。

    (二)、意識障礙患者的護理:

    1、病情觀察:嚴密監測并記錄患者意識、瞳孔及生命體征變化,觀察有無惡心、嘔吐以及嘔吐物的性狀和量,準確記錄出入量。觀察使用脫水劑后患者尿量及水電解質變化,防止水電解質紊亂及腎功能損害。

    2、保持呼吸道通暢,頭偏向一側,開放氣道,取下活動性義齒,及時清除口鼻分泌物和痰液,防止舌后墜、窒息、誤吸或肺部感染。

    3、飲食護理:給予高維生素,高熱量飲食,補充足夠的水分,鼻飼者應定時喂食,保證足夠的營養供給,喂食前抬高床頭,防止食物返流。

    4、預防并發癥:

    ①腦疝:嚴密觀察患者有無噴射性嘔吐,躁動不安,血壓持續升高,脈搏減慢,呼吸不規則,一側瞳孔散大,意識障礙加重等先兆表現,一旦出現應立即報告醫生配合搶救。

    ②上消化道出血:觀察患者有無呃逆,解黑便,嘔吐咖啡色胃內容物,鼻飼者回抽胃液若呈咖啡色,患者面色蒼白,呼吸急促,皮膚濕冷,血壓下降,舌淡苔白,脈細弱,躁動不安等應考慮上消化道出血性休克,應立即通知醫生,并遵醫囑用止血藥、禁食、抗休克治療。

    5、加強日常生活護理:

    ①絕對臥床2-4周,抬高床頭15-30cm,臥氣墊床,保持床單位整潔干燥,減少皮膚的機械性刺激,Q2h翻身、拍背,按摩骨突處,預防壓瘡。

    ②做好大小便護理,行會陰護理每日2次,

    保留尿管者每日更換集尿袋,遵醫囑行膀胱沖洗,每周更換尿管一次,預防尿路感染。夾閉尿管定時,訓練患者膀胱功能。

    ③每日行口腔護理2-3次,預防口腔感染,不能進食者2-3天后行鼻飼流質飲食,注意保持胃管通暢固定,每周更換胃管,雙側鼻腔交替插管。

    ④詹妄躁動者加床欄,必要時適當約束,防墜床,自傷。

    ⑤冬天慎用熱水袋,防燙傷。

    二、康復指導和健康教育

    1、鼓勵患者樹立生活信心,堅持功能鍛煉,但不能急于求成,鍛煉必須安全,時間以不感到疲勞為宜。

    2、保持心情舒暢,切忌惱怒憂思悲傷。

    3、起居有常,按時就寢,勿過勞過逸,識寒溫,及時增減被服。

    4、清淡飲食,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之品,戒煙酒,保持大便通暢。

    5、按時服藥,定期監測血壓。

    6、若有異常情況:如頭昏、語言不清、肢體無力、不能持物、昏昏欲睡、一側手足麻木、頭痛等,應急時就醫,防復中。

    第3篇:護理體會范文

    【關鍵詞】剖宮產;圍術期;護理

    剖宮產圍術期的護理措施已經成為了廣大醫護工作者關注的熱點問題,長期以來我院一直努力提高護理水平,拉近護患關系,近年來我院通過臨床實踐證實,在圍術期給予剖宮產產婦全面的綜合性護理干預,能夠有效促進產婦的術后48h泌乳量,減少產婦的術后疼痛,縮短產婦的手術時間,值得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推廣應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2月期間的剖宮產產婦100例,隨機分為綜合干預組和常規護理組,每組有產婦50例,其中綜合干預組產婦年齡25-46歲,平均年齡為(34.74±2.63)歲,產婦體重66-89公斤,平均體重為(76.92±3.85)公斤,初產婦有32(64.00%)例,經產婦有18(36.00%)例。常規護理組產婦年齡27-45歲,平均年齡為(35.46±2.81)歲,產婦體重65-87公斤,平均體重為(75.85±3.92)公斤,初產婦有34(68.00%)例,經產婦有16(32.00%)例。兩組產婦在年齡、體重、孕產次等方面相互比較,其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并且兩組產婦均予以硬膜外麻醉,均可排除妊娠并發癥。

    1.2 研究方法

    觀察兩組產婦的術后48h泌乳量、術后疼痛程度、手術時間、住院時間、排氣時間以及產婦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總結剖宮產圍術期護理體會。

    1.3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 19.0 for Windows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所有計數資料均采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示,所有計量資料均采用(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表示,計數資料相互間的比較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相互間的比較采用t檢驗,以P

    2 結果

    綜合干預組產婦的術后48h泌乳量、術后疼痛程度、手術時間均明顯優于常規護理組產婦(P0.05)。

    3 護理體會

    3.1 圍術期常規護理

    常規護理組產婦均予以圍術期常規護理,術前認真做好術前檢查,詳細記錄產婦的各項檢查結果,術中配合醫生實施麻醉,并配合醫生進行手術,術后密切觀察產婦和新生兒的各項生命體征,指導產婦的飲食、起居,并且詳細記錄切口滲血情況、子宮收縮情況以及陰道惡露情況。

    3.2 綜合性護理干預

    3.2.1 環境護理

    住院環境對產婦的身心狀況具有很大作用,因此護理人員應該為產婦營造良好的住院環境,注意室內通風,保證住院室內空氣清新,同時保證室內安靜,避免產婦受到噪音的刺激,嚴格控制住院室內的溫度和濕度。通常情況下,產婦在產后會大量出汗,護理人員要及時幫助產婦擦拭汗液,保持產婦身體清潔,產婦所使用的床單。衣服、毛巾、水杯等物品,要保持清潔,產婦所穿的衣服要寬松柔軟,并且要采用棉織品。

    3.2.2 心理干預

    產婦在術前大多會出現緊張、恐懼等心理,尤其是對于初產婦而言,消極心理會更加嚴重,因此護理人員要及時與產婦溝通,為產婦講解剖宮產的優勢,鼓勵產婦積極的配合醫生。當產婦進入手術室之后,護理人員要用動作和眼神來鼓勵她們,可以握住產婦的手,向產婦點頭示意。當胎兒降生后,要盡快將嬰兒抱到產婦身邊,讓產婦及其家屬感受到喜悅,對于初產婦,要恭喜她們成為媽媽了。

    結語

    剖宮產術的應用已經十分普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護理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提高剖宮產圍術期的護理質量,不僅有利于避免護患糾紛,同時也有利于提高產婦的生活質量,減少產婦的疼痛感和不適感,本次研究結果證實,在圍術期給予剖宮產產婦全面的綜合性護理干預,能夠有效促進產婦的術后48h泌乳量,減少產婦的術后疼痛,縮短產婦的手術時間,希望對臨床護理工作有所啟示。

    【參考文獻】

    [1]戚琳,張惠麗. 剖宮產圍術期預防應用美洛西林的護理體會[J]. 中國實用醫藥,2011,10:209-210.

    [2]李粉英,宋冬冬,湯小均. 剖宮產圍術期護理干預的療效觀察[J]. 中國當代醫藥,2011,21:159-160+163.

    第4篇:護理體會范文

    腸套疊是指一部分腸管套入其相連的腸管腔內,是嬰幼兒期最常見的急腹癥之一,也是引起嬰幼兒腸梗阻的常見病因,多發生在兩歲以下,尤以6~8個月的男嬰為最多,主要表現為腹痛、嘔吐、血便、腹部包塊。80%以上的腸套疊為回腸末端套入結腸,由于連同附著的腸系膜一起套入,腸系膜血管受壓使套入的腸管容易發生絞窄,絞窄時間過長便可發生腸壞死。我科于2009年4月20日對1例腸套疊患兒進行鋇劑灌腸未復位,再進行手術治療痊愈出院,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護理措施

    1.1 術前護理[1] (1)行鋇灌腸的護理:①復位前遵醫囑給小兒肌注適量的鎮靜劑和解痙劑,備用氧氣袋及有關急救用品;②行鋇劑灌腸,腸復位成功后,觀察鋇劑的排出,表示腸套疊已整復;③如鋇灌腸后,患兒仍然有哭鬧不安,嘔吐或血便應及時通知醫生處理;④密切觀察腹部體征,如果有呼吸加快、脈速、面色蒼白、腹脹和腹肌緊張應高度懷疑腸穿孔,應迅速通知醫生,積極做好術前準備,行緊急手術。(2)心理護理: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家長解釋手術前、后的注意事項,取得家長的信任消除對手術的恐懼感。(3)術前囑患兒禁食水,并行胃腸減壓以減輕腹脹,防止嘔吐。(4)應早期建立靜脈通道,糾正脫水和電解質、酸堿紊亂,必要時應加入抗生素。(5)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和腹部體征變化。

    1.2 術后護理

    1.2.1 保持呼吸道通暢[2] (1)由于患兒手術時多采用全身麻醉,且呼吸系統發育不健全,手術后易發生呼吸困難,如不注意觀察甚至會發生窒息,所以患兒術畢返回病房,應頭偏向一側去枕平臥6小時,床旁備好吸痰裝置以備必要時需要,給予氧氣吸入0.5~1升/分,保持吸氧管通暢,在麻醉未清醒前要專人觀察和護理。(2)霧化吸入 因患兒長期臥床容易引起肺部感染加之胃管刺激咽喉和腹部切口疼痛,使患兒不敢咳嗽排痰,可采用霧化吸入,使痰液稀釋易于排出以減少肺部并發癥,每日2~3次,每次20分鐘。

    1.2.2 生命體征觀察[3] 嬰幼兒病情變化快,護理人員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敏銳的觀察力。術后2天進行心電監護,監測血壓、脈搏、呼吸和氧飽和度及每日監測體溫6次,若是3天后出現發熱或體溫持續不退,提示傷口有可能感染,應遵醫囑使用有效抗生素和退熱藥,并同時進行物理降溫,如用溫水或50%的酒精擦浴,必要時可給予皮質激素應用。術后最初幾日,患兒大便次數常會較平常增加,并伴有血便,出現這種癥狀與腸套疊后腸管水腫,腸粘膜出血,梗阻解除,腸內容物排出有關,應告知家長不必驚慌,一般術后數日可緩解,但應注意大便性。如大便次數過多,可引起脫水及酸中毒,應及時報告醫生,根據醫囑給予抗生素及補液對癥治療。

    1.2.3 持續胃腸減壓 由于手術刺激及麻醉影響,胃腸道處于麻痹狀態,術后應持續胃腸減壓,保持胃管通暢,待胃腸功能恢復,方可拔除胃管。減壓期間應每班用生理鹽水沖洗胃管一次,防止胃管堵塞,并準確記錄胃液量、顏色及性質,如有鮮紅色胃液吸出,說明術后有出血應及時通知醫生處理,有效的胃腸減壓可降低傷口腹腔張力,減輕腹脹,防止吻合口漏。

    1.2.4 口腔護理 由于胃管對咽部長期摩擦和刺激會導致咽喉部的炎癥和潰瘍,患兒又禁食水,容易造成口干、口渴,應做好口腔護理,每日用0.9%的生理鹽水進行口腔護理2次。

    1.2.5 切口護理 保持切口敷料清潔干燥,有污染時應及時更換敷料,操作時應嚴格執行無菌原則。給予半臥位,減輕縫線張力,可用鎮靜劑,避免患兒術后哭鬧不安,使腹壓增加造成傷口裂開,當發現腹脹及傷口有淺紅色液體滲出時,提示有切口裂開的可能或患兒出現面色蒼白、煩躁不安、心率加快、血壓降低、腹脹、腹痛的癥狀,應及時通知醫生處理。行腸造口手術后要保持腸壁造口周圍皮膚清潔,防止造口周圍皮膚病、腹壁感染等并發癥。還要保持造口通暢,觀察排出液情況,常進行擴肛,若近端腸管發生脫出須及時還納,以免水腫嵌頓。

    1.2.6 靜脈營養補充 術后患兒的營養和水分的攝取非常重要,主要由靜脈輸液來補充,要準確記錄出入量,以便計算每日輸入量,使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必要時可輸入白蛋白、血漿來增加機體營養以促進傷口愈合。

    1.3 健康宣教 指導家長合理喂養,恢復期應從流質飲食逐漸過渡到普食,選擇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產氣的食物,并且向家長強調此病有復發的可能,如有類似的癥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2 體 會

    小兒急性腸套疊是嬰幼兒中常見的急腹癥,起病急,病情變化快,加上患兒年齡小,不能用語言主訴病史,并且不能很好地配合體檢和治療,若延誤治療時間,會危機患兒生命,因此在工作中要求護理人員要有高度責任心、同情心和敏銳的觀察力,而且還要有堅實的護理理論知識,才能提高治愈率,促進患兒康復。

    參考文獻

    [1] 林素音,梁沛然. 嬰幼兒急性腸套疊135例臨床護理體會[J].齊魯護理雜志.2005,11(7A):800~801.

    第5篇:護理體會范文

    腸外瘺是腹部外科中常見重癥疾病之一,病情復雜,并發癥多,可引起全身及局部病理性理功能紊亂[1]。腸外瘺治療中存在著治愈率低(30%~50%)[2]、費用貴、病程長等問題。本科自2006年10月~2010年10月共有9例術后出現腸瘺患者,均采取滴水雙套管低負壓持續吸引、控制感染、腸內外營養支持等治療,及加強基礎護理和心理護理,9例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1 臨床資料

    9例腸瘺患者,男6例,女3例,年齡在45~78歲,平均年齡685歲。9例均為本院手術后并發腸瘺,其中4例為十二指腸殘端瘺,2例為胃空腸吻合口瘺,2例為直腸癌術后吻合口瘺,1例為結腸癌術后吻合口瘺。9例患者出現腸外瘺癥狀后均行第二次手術,行腹腔沖洗及放置自制的滴水雙套管低負壓持續吸引,術后抗感染、營養支持等治療,1~3個月后瘺口閉合痊愈。

    2 護理體會

    2.1護理評估

    對腸瘺病人應了解患者受傷情況、身體情況及心理和社會支持情況等,以利于對患者病情作出評估:①了解手術情況,腸瘺發生的時間及外漏腸液的性質;②有無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肝硬化、貧血等影響機體愈合的疾病,有無全身盆血、營養不良等情況;③了解患者的腹部情況:有無腹膜炎癥狀及體征,瘺口基本情況;④了解各項實驗室檢查結果以判斷患者肝腎功能等;⑤了解患者心理情況:患者是否因擔心疾病的預后感到不安,是否對疾病治療失去信心,家屬經濟情況,能否給病人積極有效的心理支持。

    2.2一般情況觀察

    嚴密監測病人的生命體征、腹部體征及自覺癥狀變化;正確記錄瘺口引出液量及性質。

    2.3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禁食、胃腸減壓、保持有效吸引,避免腸液大量分泌,減少消化液持續漏出。長期丟失大量消化液可導致水、電解質紊亂,如果患者瘺口遠端仍有一定長度可以利用的腸管,腸內營養加腸液回輸,可以使部分患者完全擺脫對腸外營養的依賴。朱晉國等[3]認為腸液回輸是一種經濟、有效、簡單的營養支持模式,可以有效促進患者對腸內營養物質的吸收,明顯減少機體消化液的丟失,有助于機體內環境的穩定。腸液回輸要求回輸腸袢長度必須>50cm,且腹腔感染得到控制、腸道功能開始恢復.回收腸液用雙層無菌紗布過濾后及時回輸,可與腸內營養液通過不同的輸液瓶借助3通管相連同時輸入遠端腸管[4]。

    2.4滴水雙套管充分引流及控制感染

    腹腔感染往往是外滲腸液未能引流充分所致,有效引流是防止腹腔感染的關鍵.具體采取以下措施:(1)取半坐臥位,以利漏出液聚積于盆腔和局限化,減少毒素吸收及便于引流。(2)加強負壓引流及灌洗護理:負壓引流時一般情況下負壓以10~20kPa為宜,同時應根據引流情況調節負壓大小,注意避免負壓小引流不充分或負壓大造成腸粘膜損傷而出血,保持引流管通暢,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連接緊密,避免扭曲或脫落,定時擠壓引流管,以免堵塞,可通過灌洗和吸引的聲音判斷引流效果:吸引過程中聽到明顯氣過水聲,表明引流效果好.通過腹腔灌洗可稀釋濃稠的腸液,減少其對周圍組織的刺激,同時有利于保持負壓吸引的暢通。根據不同引流目的及引流液性質調整沖洗液的滴速,一般每24h的沖洗液總量為2000ml,不可過快或過慢,過快則滴入的液體來不及被吸出,積聚在腹腔內,反而增加感染的機會;過慢會造成干吸而導致出血和引流不暢。若引出腸液量多且黏稠可加大灌洗液量,相反可適當減少;灌洗液以等滲鹽水為主,若有腹腔感染可加入敏感抗生素,灌洗時注意保持灌洗液的溫度在30~40℃,避免過冷造成的不良刺激。

    2.5營養支持護理

    腸外瘺病人,由于大量營養物質從瘺口流失,加之禁食、感染及消耗,建立良好的營養通道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組病例均采用腸外營養與腸內營養相結合的辦法,取得滿意效果。

    2.6瘺口周圍皮膚護理

    瘺管滲出腸液有較強的腐蝕性,常造成瘺口皮膚糜爛、潰瘍及出血,瘺口周圍皮膚護理有一定難度,為防止腸液從引流管旁漏出,加強觀察,保持雙套管引流通暢,及時發現并吸凈漏出的腸液,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局部清潔后可涂抹復方氧化鋅軟膏保護,若皮膚有糜爛及潰瘍可用微波治療。

    2.7心理護理

    隨著現代醫學向著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心理護理已成為現代護理的一個重要內容。出現腸外瘺后,患者常產生焦慮心理,護理上應講解腸外瘺疾病相關知識及治療效果,增強患者對治療的信心,對每位患者應耐心細致,以情感人,用我們的實際行動使患者有良好的心態,為患者營造良好的治療氛圍。

    參考文獻:

    [1]曹偉新,李樂之.外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342-348.

    [2]黎介壽,任建安,尹安,等.腸外瘺的治療[J].中華普通外科2002,40(2):100-103.

    第6篇:護理體會范文

    [中圖分類號] R713.4+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07-193-01

    人性化護理是一種創造性、個性化、整體的有效護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精神上處于滿足而舒適的狀態,減少或降低不適的程度[1]。我院婦產科逐步完善并落實了一系列人性化護理措施,倡導主動服務、滿意服務、人性化服務,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現以剖宮產術前、中、后全過程為例,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婦產科共收治子宮下段剖宮產患者1089例,孕36-42周,持續硬外膜麻醉65例,腰硬聯合麻醉1024例,平均住院6d,均康復出院,無醫療及護理糾紛的發生。

    2 護理體會

    2.1 入院宣教 當產婦及家屬走進病區,接診護士就要面帶微笑,彬彬有禮,親切地稱呼產婦并進行自我介紹,帶產婦走進病房,熱情主動地進行詳細的住院介紹:主管醫生、主管護士、護士長、住院環境、規章制度等,并發放住院病人問卷卡。里面有全科護士的姓名,服務、技術好、一般、差均可打“√”,有意見及建議可填在意見欄內或直接向護士長反映。主管護士和護士長要及時訪視病人,耐心熱情地與產婦及家屬交流,了解產婦的情況,增進護患之間的友誼。

    2.2 手術前護理 得知產婦確定手術后,針對大多數產婦和家屬都具有的緊張、恐懼、焦慮的心理,主管護士根據產婦的年齡、職業、文化程度耐心地進行安撫,并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產婦及家屬說明手術目的、必要性、手術過程和麻醉時的感覺及注意事項,詳細客觀地介紹手術室環境、儀器設備及手術醫生的精湛技術、麻醉的可靠性,增進產婦及家屬的信任感,消除上述不良心理因素,使其配合手術,確保順利實施。并做好術前準備工作,與麻醉師做好交班,交待家屬在手術室門外等候。巡回護士要在產婦進手術室前15min調節好手術室的溫度(22℃-24℃)、濕度(50%-60%)。

    3 手術中護理

    3.1 做好接診工作 當產婦送入手術室后,護士熱情友善地迎接病人,作自我介紹,仔細核對姓名、年齡、科別、床號、住院號、診斷、手術指征、手術名稱、術前用藥、過敏史等。并與麻醉師、手術醫生填寫《手術安全核查表》,告訴產婦不要緊張,護士會一直陪伴左右,有什么不適或者需求請盡管告訴護士,護士會盡力解決。

    3.2 協助麻醉 說明麻醉與手術時的注意事項及配合。實施麻醉時,巡回護士應面對產婦,站在床邊,說明擺好的重要性,幫助產婦屈軀,握住病人的手,給予精神上的鼓勵和支持,增加其安全感。同時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及胎心音的變化。麻醉成功后即留置導尿管,可以最大限度減少產婦插尿管的不適感。

    3.3 術中的關懷護理 麻醉成功后,護士要做到細致關懷,再次調整室溫在產婦的耐受范圍。在各項護理工作中做到穩、準、輕、快,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保持輸液的通暢,觀察尿袋尿量、色。告知產婦:手術就要開始了,你很快就見到你的寶寶了。分散其注意力及緩解其緊張情緒。在術中牽拉臟器及出胎兒時出現的不適及惡心、痛感時,護士要指導其深呼吸,頭偏向一側,并及時用肢體語言來安慰、鼓勵產婦。與此同時,新生兒娩出后處理好,讓產婦確認性別,做好早接觸,讓產婦感受當母親的喜悅。有個別對新生兒性別不滿意者,應積極安慰產婦:現在的年代,生男生女都一樣,最重要的是寶寶健康可愛!及時糾正其不良心態,防止不良心理因素引起的產后出血。在手術結束時,對產婦告知其手術已經結束,準備送回病房,要及時擦凈皮膚上的血跡,穿好衣褲,蓋好棉被,注意保暖。由巡回護士和麻醉師親自護送產婦到病房,注意保護切口及各種引流管勿脫落,盡量減輕產婦的痛苦,搬動時切勿拖、拉、推,注意輕抬輕放。將產婦安置在床上后,向病區護士詳細交班。

    4 術后護理

    4.1 接出室工作 與巡回護士和麻醉師做好交接班,予去枕平臥位,用多參數監護儀監測生命體征,觀察腹切口、子宮收縮、陰道流血情況及各種管道(氧管、輸液管、尿管、鎮痛泵)是否通暢,并做好相關記錄。同時向產婦及親屬交代在手術中的情況及手術后應注意的事項,比如、禁食、保暖的必要性等;做好新生兒的出室核對工作,觀察新生兒的面色、反應、臍部、大小便情況等,并交待保暖、觀察、安全工作。告知產婦及家屬,直到出院,產婦的飲食由食堂負責;產婦的翻身、換會陰墊、新生兒的喂養、換紙尿褲、換衣服等基礎護理工作均由我們的護士去完成。讓產婦安全、舒適,讓家屬放心、輕松。

    4.2 健康宣教及技術指導 每天下午及必要時,主管護士會根據產婦的生命體征、排氣、大小便情況、腹切口的愈合及新生兒的情況,做好相關宣教及技術指導工作。

    4.3 出院指導 包括簡化各項出院手續,發藥,發出生證到床位詳細交待注意事項,示范臍部護理,留下咨詢電話,確保順利出院。

    5 評價工作 “對我們的服務及技術是否滿意,產婦及家屬說了算”。出院當天,收回問卷調查表,了解家屬及產婦對科室工作的評價,征求對護理的意見,以便改進服務。

    6 小結 “人性化服務是護理的升華,是整體護理的具體實施,是護理質量的保證”[1]。通過對以上護理體會及做法,我們以真誠的服務感動了產婦和家屬,2年來問卷好評率達100%,共收到了表揚錦旗7面。通過實施人性化護理服務,護士的服務意識得到了強化,調動了護士的主觀能動性,使其不斷學習??浦R,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和專業素質,提高了護理質量。同時,使產婦對護士產生強烈的信賴感,增進了護患關系,使產婦身心處于最佳狀態,提高了產婦配合手術及治療的主動性,以取得更好的療效[2,3]。

    參考文獻

    [1] 黃瑾.手術室護士為剖宮產婦實施人性化護理的體會[J].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08,5(11):1046-1047.

    第7篇:護理體會范文

    我院2009年共收治肝硬化患者31例,其中男19例,女12例,平均年齡56歲,其中并發消化道出血3例,肝性腦病2例,肝硬化腹水3例,除2例死亡外,其余均好轉出院。總結以上31例肝硬化患者的護理體會,我覺得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1 飲食護理

    合理的飲食結構對肝硬化患者非常重要,應根據病情給予相應的飲食。其基本原則是高熱量、高蛋白質、高維生素、低纖維素、易消化無刺激性的食物。多吃含鋅、鎂豐富的食物,適當限制動物脂肪。指導患者細嚼慢咽,禁煙、酒、及粗硬食物,以防損傷胃黏膜引起胃出血。血氨偏高或肝功能較差者,應限制蛋白質攝入,以免誘發肝昏迷。出現腹水的患者應給予低鹽或無鹽飲食,以避免加重腹水。

    2 常規護理

    預見性的護理是預防和減少并發癥的關鍵。因此,應及時糾正誘因,做好皮膚、口腔及呼吸道的護理。必要時應嚴格無菌操作,以避免各種感染。避免使用對肝功能有損害的藥物和氨劑。糾正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切忌大量放腹水。晚期肝硬化患者常合并有心肺功能障礙,應囑其半臥位,盡量臥床休息,以減輕循環負荷,緩解呼吸困難。同時,及時處理各種并發癥并給予營養支持,以提高患者的自身免疫力。

    3 每日測量體重及腹圍,準確記錄24 h出入量

    4 保持大便通暢

    可囑其食用香蕉及其他果蔬,以避免便秘。必要時可用緩瀉劑,以減少腸道氨的吸收,避免誘發肝性腦病。

    5 心理護理

    因為肝硬化是一個慢性遷延的病理過程,所以,患者大都存在焦慮、煩躁、郁郁寡歡,甚至自暴自棄心里。因此,護理人員在做好其他護理工作的同時,應不失時機地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和干預,使之以樂觀的態度對待疾病。同時,為其創造安靜、舒適的治療環境,選擇輕松、歡快的音樂為其調理心情。也可通過病情較穩定患者的現身說教或通過發放健康教育處方進行相應的健康教育指導,使其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6 并發癥的護理

    上消化道的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見的并發癥,因此,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一旦發現出血征兆應立即通知醫生,并迅速建立靜脈通道,遵醫囑快速輸液、止血、必要時配血,以備急需時使用。因庫存血含氨較高,所以,應盡量輸新鮮血,以免誘發肝性腦病。必要時用三腔氣囊管壓迫止血。同時,嚴密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嚴格記錄出血量及尿量,禁食水、吸氧、保暖,出血停止后可進冷流質飲食。肝性腦病也是肝硬化常見的并發癥,早期發現患者神志、行為異常時,應及時應用降血氨藥物,保持大便通暢,導瀉或用生理鹽水加少許食醋灌腸,暫禁蛋白質飲食。躁動不安者加床檔或適當約束,禁用鎮靜劑。

    第8篇:護理體會范文

    【關鍵詞】呼吸衰竭;護理體會

    呼吸衰竭是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肺通氣和換氣功能障礙,使機體產生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所致的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謝紊亂的臨床綜合征。其主要治療原則為保持呼吸道通暢,氧氣吸入,控制呼吸道感染,改善肺泡通氣及肺組織血液循環,維持營養,保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在疾病的危重階段,患者要依賴支持生命的儀器設備,這需要護理人員熟練掌握危重患者的病情觀察、護理要點、生命支持技術和儀器的使用與維護。搶救護理重癥呼吸衰竭患者,除了依賴有效的醫療措施外,還需精心的護理,用科學合理的方法,給予患者潔凈舒適的休養環境,適合患者的抗感染治療,符合其身體狀況的康復鍛煉、專業有效的呼吸道、口腔及皮膚護理、適合患者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心理支持。

    1.臨床資料

    本組患者88例,男54例,女34例,年齡24~87歲,基礎疾病為:肺癌腦轉移患者17例,慢性肺不張、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22例,支氣管哮喘患者36例,重型顱腦創傷患者13例,其中死亡22例,好轉出院66例。死亡原因中,主要是呼吸衰竭的嚴重并發癥。

    2.護理體會

    2.1基礎護理

    2.1.1環境:患者住監護室,室溫保持25℃左右,紫外線照射消毒1 h/d。

    2.1.2: 病人絕對臥床休息,并保持舒適,昏迷者保持肢體功能位置,并進行被動功能鍛煉,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肌肉張力、預防靜脈血栓。

    2.1.3口腔護理,用生理鹽水或氧化還原液棉球2/d。注意預防細菌、霉菌感染。

    2.1.4眼瞼不能閉合者可涂紅霉素眼膏或蓋凡士林紗布保護角膜。

    2.1.5營養支持 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飲食,并少量多餐,避免糖分的過多攝入,適當減少碳水化合物比例。

    2.1.6加強心理護理 氣管插管、氣管切開期間患者不能說話,通過點頭、搖頭、手勢、寫字、圖片等方式與患者交流,鼓勵患者表達自己的需要,及時提供必要的幫助,消除其緊張情緒。

    2.2病情觀察

    2.2.1觀察生命體征變化,末梢循環情況,神志清醒病人應詢問呼吸困難、心悸等癥狀的變化,呼衰加重,可突出表現為意識障礙?;颊叱跗诒憩F為煩躁不安,答非所問,嗜睡,進而出現朦朧,昏迷,大小便失禁等。

    2.2.2患者入院時就存在呼吸衰竭及心力衰竭的癥狀,入住重癥監護病房,給予一對一的特別護理,準確記錄出入量,限制液體入量。及時應用床旁心電監護儀,監測生命體征。注意呼吸頻率、節律、深淺度及自主呼吸與呼吸機輔助呼吸的配合情況。

    2.2.3每日行動脈血氣分析,了解pH、PaO2、PaCO2的變化,根據變化調節呼吸機參數。

    2.2.4監護儀線路、胃管、尿管等多根管道,妥善固定,防止脫落,保持引流管通暢。觀察引流液的顏色、量、性質并作好記錄,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報告醫生,及時處理觀察痰量及性狀,了解有無肺部感染或肺水腫等。

    2.3專科護理

    2.3.1合理用氧 呼吸衰竭病人應給予低濃度(25%~29%)、低流量(1~2L/min)鼻導管持續吸氧,以免缺氧糾正過快引起呼吸中樞抑制。

    2.3.2氣道的護理 定時排痰和濕化,正確掌握吸痰操作:吸痰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動作要輕,一根吸痰管限用一次,嚴格防止醫源性感染,嚴格掌握吸痰時機及時間以保持呼吸道通暢[2]。

    2.3.3插管護理 ①保持氣道通暢。1~2 h吸痰1次,以免時間過長使痰液結痂造成堵塞。嚴格無菌操作,防止感染。吸痰深度以吸痰管到達導管內口為宜。②導管全長32 cm,插管深度22~26 cm,導管外露長度6~10 cm。若導管外露過長提示導管脫出[3]。

    2.3.4氣管切開的護理 氣管切開時上呼吸道失去正常濕化及溫化作用,吸痰前后沿管道向氣道注入3~5 ml等滲氣滴液稀釋痰液或用生理鹽水20 ml+慶大霉素8萬U+糜蛋白酶4 000 U+地塞米松5 mg霧化吸入(每天2~3次),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氣道通暢[4]。吸痰前后2 min高濃度(50%~60%)吸氧,以免發生低氧血癥,每次吸痰時間不宜過長,不能忽略口腔內分泌物的清理,且吸痰不宜過頻。只有患者有吸痰必要時才吸痰。如以下情況:①通氣機管系壓力升高;②患者呼吸對呼吸機有抵抗,咳嗽,聽診有濕啰音;③患者血氧飽和度下降,一般小于90%~95%。

    2.4呼吸機的管理

    呼吸機指定專人管理,呼吸機各管道要緊密連接,氣管導管固定牢固。調整好各種報警系統,及時解除報警。呼吸機各管道、接頭、儲水罐(濕化器)必須每天更換消毒。嚴密觀察人機配合情況,呼吸機使用時均設呼吸機參數及其報警范圍,護士必須了解預設參數。尤其是使用呼吸機最初24h內,更應注意病人與呼吸機配合是否協調,有無人機對抗,護士床旁監護,保持呼吸機各管道通暢。注意保持濕化器中蒸餾水量,并及時清理呼吸機管道中的積水[5]。

    3.結論

    通過觀察、總結呼衰患者護理過程體會到:88例患者中雖然有22例由于病情嚴重無法治愈而死亡,不能最終挽救患者的生命,但重癥呼吸衰竭患者仍然可以獲得較好的生存質量,生存期也會延長。1.重癥呼吸衰竭病死率甚高,主張機械通氣2.機械通氣對改善呼衰患者的通氣及換氣功能,糾正缺氧,減少呼吸功消耗有肯定的效果3.目前,機械通氣連接方式,有逐漸以無創的氣管插管建立人工氣道代替有創的氣管切開方式之趨勢4.通過機械通氣治療呼吸衰竭患者好轉后,脫機前需間斷脫機、持續低流量氧2 L/min 1~2 d,血氧飽和度大于等于95%和血氣分析示氧分壓大于80 mmHg(1 mmHg=0.133 kPa)時,方可脫機。

    參考文獻

    [1] 翁衛群,屠新麗.長期機械通氣撤離中需要注意的九個問題[J].實用護理雜志,2002,18(3):8.

    [2] 孫書業.氣管內置管吸除分泌物的護理[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1995,14(6):259-260.

    [3] 余華.經鼻氣管插管治療呼吸衰竭患者的護理[J].實用全科醫學,2004,4(2):371

    第9篇:護理體會范文

    [關鍵詞] 腦梗塞;康復;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1)15―0123―01

    腦梗塞是身體其他部位的栓子隨血液循環入腦引起腦血管的阻塞,造成腦組織缺血,腦軟化,引起頭痛、眩暈,肢體麻術,甚至偏癱,發音障礙,吞咽困難和意識障礙。急性期經對癥治療后病情穩定,但遺留肢體活動欠佳,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問題,需要加強康復護理指導,以提高其生活質量?,F談談腦梗塞患者的護理體會。

    1、臨床資料

    從2009年1月至2010年4月期間在我院的出院病人及現住院病人中,有腦梗塞患者40人,男23人,女17人,平均年齡70歲,病程2兩周至4年不等。結果:40例腦梗塞病人中,14人出院,16人好轉,10人穩定。

    2、護理問題

    2.1 生活自理能力缺陷:病人表現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或喪失,為腦血管閉塞所致,一側肢體癱瘓,肢體活動能力喪失。

    2.2 軀體移動障礙:病人軀體不能自主地移動,與腦血管閉塞、腦組織缺血、缺氧使椎體受損導致肢體癱瘓有關。

    2.3 語言交流障礙:病人失語或發音障礙,與病變累及大腦語言中樞有關。

    2.4 有廢用綜合癥的危險:與肢體癱瘓及未能及時執行肢體康復鍛煉有關。

    2.5 有皮膚完整性受損的危險:與肢體癱瘓、長期臥床皮膚受壓、皮膚感覺減退有關。

    2.6 有感染的危險:與出現意識障礙、機體抵抗力下降、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不暢、尿潴溜、留置導尿管有關。

    2.7 排便形狀改變:便秘。與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年老體弱長期臥床和飲食形態改變有關。

    3、護理措施

    3.1 維持生命體征穩定,改善腦缺血區血液供應。

    3.1.1 病情觀察:定時監測生命體征和意識、瞳孔變化,防止血壓過低、心動過緩,加重病灶區缺血。

    3.1.2 防止腦血流量下降,病人應臥床休息,使血壓維持在略高于病前的水平,以免血壓過低而導致腦血管流量減少,使病情惡化、

    3.2 保持情緒穩定,樹立恢復生活自理的信心。

    3.2.1 加強與病人交流,尤其是失語,、鼓勵、安慰體貼給予病人精神上的支持。

    3.2.2 針對困擾病人悲哀的原因,介紹疾病的基本知識與相關康復訓練的計劃,可恢復生活自理。例:男病人,45歲,由于發病年齡較輕,患者對今后工作、生活憂心忡忡,因而經常與其交流,在其家屬護工的共同努力下,配合經行康復訓練?;颊攥F已由來院時的扶行入院,到現在能在看護下走路,患者對今后的恢復充滿信心。

    3.3 促進癱瘓肢體恢復?;颊咴诳祻瓦^程中,必須注意不可操之過急,要循序漸進,活動量由小到大,時間由短到長,被動與主動運動,床上與床下運動相結合,語言訓練與肢體鍛煉相結合:

    消除顧慮,介紹康復知識及功能鍛煉計劃。

    起坐步行鍛煉:逐漸進行,鍛煉時注意呼吸要自然。例:女病人,49歲,入院時偏癱,保留導尿,鼻飼飲食、吞咽困難,現已拔除導尿管,有尿意時示意,能進普通飲食,并能在旁人攙扶下坐穩輪椅,用健肢帶患者鍛煉。

    增進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鍛煉手腕屈伸、取物、抓握、喝水,協助生活起居。

    3.4 加強基礎護理,防止感染、褥瘡發生。

    3.5 加強飲食護理,正確膳食搭配,促進飲食,提高抵抗力,正確喂飯進食。訓練大小便功能,保持大便通暢,防止排便用力而導致顱高壓。

    4、體會

    在腦梗塞康復護理過程中,應針對每個病人不同的生理特點,制定護理計劃,并組織實施。

    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加強血壓監測,保持血壓在較穩定的水平。積極治療原發病,防止再次復發。調整飲食。加強康復功能鍛煉,有助于加快身體康復,促進患者的全面康復,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69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91| 亚洲国产成人av网站| 欧美亚洲国产成人综合在线|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亚洲精品 | 国产成人av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四虎国产成人永久精品免费| 日本成人在线看| 一级成人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av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成人h动漫精品一区二区无码|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9 |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下载| 羞羞漫画在线成人漫画阅读免费|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成人18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激爽3d动漫网站在线| 18成人片黄网站www| 亚洲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国产成人AV片| 日本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青青国产成人久久激情911| 亚欧成人中文字幕一区| 午夜成人无码福利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成人国产经典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黄成人免费网站大全| 亚洲av成人片在线观看| 久久www成人看片| 3d动漫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 欧美亚洲国产成人高清在线| 香蕉成人伊视频在线观看|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