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集訓申請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方法 將8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按隨機數字表分成訓練組和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按照精神科疾病護理常規進行護理,訓練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從認知、情感表達、培養共情三方面進行為期6個月的情感技能訓練,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述情障礙和人際反應情況變化。
結果 訓練前,兩組患者TAS-20和IRI-C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訓練6個月后,兩組TAS-20和IRI-C評分均顯著改善(P
結論 情感技能訓練能促進精神分裂癥患者人際交往能力恢復,有助于減輕述情障礙程度,提高患者共情,為患者回歸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 精神分裂癥;述情障礙;情感技能訓練
中圖分類號:R749.3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7.03.022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motional skill training on alexithymia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Methods 80 cases of schizophrenia were divided into training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 according to psychiatric nursing routine,and based on which,the training group were given 6 months of emotional skill training from the aspects of cognition,emotion and empathy.And then,changes of alexithymia and interpersonal respons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Before emotional skills training,difference of TAS-20 and IRI-C score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fter 6 months of emotional skills training,TAS-20 and IRI-C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improved significantly(P
Conclusion Emotional skills training can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interpersonal skills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help to reduce the degree of alexithymia,and improve the patient’s empathy,which lays a good foundation for patients to return to society.
【Key words】 schizophrenic;alexithymia;emotional skills training
述情障K又稱“情感表達不能”或“情感難言癥”,它是某些軀體疾病或精神疾病中常見的心理特點或繼發癥狀,主要表現為難以識別及用語言描述情感特征,包括情感缺乏、想象力或幻想力貧乏,與他人交流困難,缺乏正性情緒并具有高比例的負面情緒[1~2]。共情是個體對他人情緒狀態的感同身受、認知理解和協調行為反應能力[3]。研究表明[4],精神分裂癥患者存在述情障礙和共情缺陷,且述情障礙與共情缺陷存在一定的相關性,述情障礙越明顯共情缺陷越嚴重。為減輕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述情障礙和共情缺陷,提高其人際交往和社會功能,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我院對40例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施予情感技能訓練,取得良好的效果,現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病例80例,其中男44例,女36例;年齡21~59歲,平均(30.6±9.5)歲;文化程度:小學13例,初中、高中、中專48例,大專以上19例;病程5~22年,平均(7.0±3.5)年;臨床分型:偏執型52例,未定型28例;入院時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PANSS)平均(77.95±25.43)分,陽性癥狀平均(10.29±5.06)分,陰性癥狀平均(13.44±7.61)分。入組標準: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及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年齡≥18歲、病程≥5年、小學以上文化程度或有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未參加過類似的技能訓練、多倫多述情障礙量表(TAS-20)評分>51分、患者及其家屬或監護人知情同意自愿參與。排除標準:伴有神經系統疾病、嚴重軀體疾病、其他認知和精神障礙、精神癥狀嚴重無法配合和完成訓練者。將80例患者按隨機數字表分為對照組和訓練組各40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病程、臨床分型、PAN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勺榛頰呔給予常規精神藥物維持治療,對照組患者按照精神科疾病護理常規進行護理,內容包括心理干預、健康教育、日常生活訓練、文體娛樂活動訓練、社交技能訓練等,訓練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從認知、情感表達、培養共情三方面進行為期6個月的情感技能訓練,具體措施如下。
1.2.1 訓練方法
由經過專門培訓的熟練掌握訓練內容、方法和流程的2名精神科主管護師擔任訓練師,將40例患者分批次進行訓練,每批10人,采用集體授課與一對一指導相結合,輔以視頻、音頻資料、角色扮演、場景模擬等方式進行訓練。入組第1周開始進行首次認知訓練,第1個月內不斷安排時間進行鞏固和強化認知訓練,第2個月主要為情感表達訓練,第3個月為培養共情訓練,第4~6個月為認知、情感表達、培養共情三方面內容的綜合鞏固和強化訓練。由于精神分裂癥患者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的特異性及患者之間的個體差異性,每次訓練時間不定,一般30~60 min,每次訓練的內容和難度根據患者的學習情況和實際掌握程度隨時進行調整。訓練場地選擇病區內獨立安靜、配有音頻、視頻設施的房間,訓練時間內禁止他人打擾;訓練過程中觀察并詳細記錄每次每位患者的訓練情況,每次訓練結束后均給予評分,成績優異者進行適當的物質獎勵,評分差者尋找原因進行強化訓練。
1.2.2 訓練內容
①認知訓練:面部表情是人類表達情感的最直接的方式,針對面部表情變化的識別訓練將有助于患者對自身和他人情感的認知和辨別[5]。認知訓練即識別自身和他人的情感訓練。他人情感識別是在互聯網搜集悲、喜、驚、恐、怒、厭等6種基本情緒圖片各10張共60張存于電腦中、訓練者手機中或紙張打印,訓練時訓練師隨機從中抽取1張,要求受試患者觀察并指出圖片中的對應情緒,并強化患者對周圍人情緒的感知和判斷能力。自我情感識別是讓患者采用具有一定寬度和高度的平光鏡面或立體鏡面進行上述6種基本面部表情的模仿學習識別、辨別和描述,理解各種表情產生的順序及具體的面部特征,由訓練師在旁邊指導、糾正。②情感表達訓練:通過設置一系列場景,組織患者、醫護人員進行角色扮演活動,或觀看視頻錄像,鼓勵患者主動描述自己的情感狀態及對周圍事物、視頻中事件的看法。如排隊時“隊”,幫助患者練習如何“拒絕”和表達“不滿”。訓練過程中注意觀察患者細微的變化,對能進行情感表達者予以肯定,并給予適當的物質獎勵;對表達不良患者進行強化訓練。③培養共情訓練:根據患者的興趣愛好選擇學習兼具競技性的參與性活動或一般性游樂觀賞活動對患者進行問題娛樂活動訓練,如牌類、球類比賽,模擬生活場景表演、外出購物等活動,在活動過程中訓練患者人與人交往中能設身處地替他人著想的態度和能力,以使其容易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學會與他人相處時的恰當情感表達和共性情感。如與他人碰撞時,患者能從對方角度想問題“他不是故意撞我的,沒人會有意撞別人而給自己惹麻煩”,“你需要我為你做些什么”等。
1.3 效果觀察
分別于訓練前后采用多倫多述情障礙量表(TAS-20)和人際反應指針量表(IRI-C)對兩組患者進行測評,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述情障礙和人際反應情況變化。①TAS-20[6]包含情感辨別不能、情感描述不能、外向性思維3個因子共20條目,采用5級評分,完全不同意=1分、基本不同意=2分、既不同意也不反對=3分、基本同意=4分、完全同意=5分,總分20~100分。述情障礙程度根據Taylor等[7]的劃分方法,TAS-20≥61分為嚴重程度述情障礙、52~60分為中等程度述情障礙、≤51分為無述情障礙。②IRI-C[8]包含觀點采擇(PT)、幻想力(FS)、同情心關心(EC)和個人痛苦(PD)4個因子共22條目,采用0~4級評分,不恰當=0分、有一點恰當=1分、還算恰當=2分、恰當=3分、很恰當=4分,反向題則相反計分,總分越高說明共情能力越強。PT測評心理傾向、個性理解能力和共情認知成分;FS考察患者對虛構人物和情節思維的情感和行為能力;EC考察患者對外界事物或個人的共性情感,表現對他人的態度、同情心;PD考察個人對事物的理解、所處困境時的態度和識別能力、對壓力的反應和承受力,能否區別痛苦程度和正確區分與別人痛苦的差別,是對患者共情自我傾向的測評。本次測定所用量表的整體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α=0.72,各因子為0.56~0.75。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分析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內前后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檢驗水準:α=0.05,雙側檢驗。
2 結 果
訓練前,兩組患者TAS-20和IRI-C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訓練6個月后,兩組TAS-20和IRI-C評分均顯著改善(P
3 討 論
3.1 精神分裂癥患者述情障礙的發生機制
在日常生活和人際交往中,能夠理解并能為他人的需要和處境著想,并產生較合理的情感及行為反饋,是良好人際關系建立的關鍵。當精神分裂癥病情發展至慢性階段時,患者出現意志缺乏、情感淡漠、思維貧乏,對周圍的事物缺乏主動性、反應減退,社會交往能力減退,與他人相處困難,社會環境適應能力降低;還表現為缺乏外向性思維和描述情感能力、缺乏識別情緒和軀體感受能力,無法表達自己的意念、愿望、感受和態度的抒情障礙;無法對他人的情感反應做出正確辨識,很難設身處地為別人考慮并理解別人的需要與愿望,做出恰當的應對和正確反應[9],述情障礙和共情缺陷可影響到精神分裂癥患者的人際交往和社會功能。
3.2 情感技能練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述情障礙的影響
學習理論認為,所有適應不良行為和心理障礙均是學習所得,那么也可以通過重新學習而加以清除[10]。本研究通過對患者實施情感技能訓練,其中認知訓練是針對患者對他人的面部表情和自身的面部表情進行識別,使患者學會辨別情感的面部表現,面部表情識別是情緒認知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情緒認知訓練有助于促進患者社會交往和適應功能的康復。情感表達訓練是針對患者情感描述不能進行訓練,使患者能用語言描述自己和他人情感狀態及對周圍事物、事件的看法,患者在認知訓練基礎上能對自身和他人情感狀態進行言語描述,良好的人際交往離不開情緒表達,情緒表達訓練有利于患者社會人際交往能力的提高。共情的基本成分包括對他人情況反應、感受他人的情緒狀態、自我意識、對他人觀點的認知及自我情緒的調節[11],培養共情訓練通過患者間的共同娛樂、外出、場景模擬等活動,使患者從中學會共情和表達共情。通過上述認知、情感表達、培養共情訓練,提高了患者識別自身和他人情感的能力和情感表達能力,減輕了述情障礙的程度,增強患者人際交往和語言交流的基本技能。本研究發現,經訓練6個月后,兩組TAS-20和IRI-C評分均顯著改善,訓練組改善程度均優于對照組。提示情感技能訓練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述情障礙的改善程度優于常規護理。
綜上所述,基于精神分裂癥患者述情障礙和共情缺陷實施的情感技能訓練能促進患者人際交往能力的恢復,有助于減輕述情障礙的程度,提高患者的共情,為患者回歸社會打下好良好的基礎。情感技能訓練時應注意根據患者個性特點的不同進行針對性訓練,訓練中設置的場景應以日常生活中常見場景為主,訓練內容不宜過于復雜,訓練次數應根據患者狀況隨時調整,可循環反復進行。本研究由于觀察時間較短,樣本量較少等客觀因素,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待增加樣本量、延長觀察時間作進一步研究。
參 考 文 獻
[1] 黃惠君,林 敏,陳慧月,等.自我接納訓練對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情感表達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6,31(17):80-82.
[2] 康紅英,賈 敏,楊順英,等.精神分裂癥患者述情障礙與自我和諧的相關性[J].臨床精神醫學雜志,2016,26(2):124-125,126.
[3] 王 婷,王維利,洪靜芳,等.臨床護士共情能力對職業倦怠感與主觀幸福感間關系的調節作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5,15(3):280-283,284.
[4] 何金華,王建平,普建文,等.精神分裂癥患者述情障礙與共情缺陷的相關性[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21(2):183-185.
[5] 張鳳鳳,汪 凱,董 毅,等.精神分裂癥患者共情缺陷與述情障礙及其護理對策[J].臨床護理雜志,2010,9(2):4-6.
[6] 中國行為醫學科學編輯委員會.行為醫學量表手冊[M].北京:中華醫學會音像出版社,2005:235-331.
[7] Taylor GJ,Bagby RM,Parker JD.The 20-Item 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IV.Reliability and factorial validity in different languages and cultures[J].J Psychosom Res,2003,55(3):277-283.
[8] 詹志禹.年級、性別角色、人性取向與同理心的關系[M].臺北:臺灣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1987:7-14.
[9] 李旭光.精神分裂癥患者述情障礙與共情缺陷之間的關系與護理[J].河南醫學研究,2014,23(4):120-121.
[10] 田紅梅,鈕偉芳,劉 平,等.心理情景劇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共情能力的影響[J].中國全科醫學,2014,17(32):3796-3799.
跑、跳、跨步、轉身等腳步移動技術是籃球運動的基本技術。它與籃球各項技戰術的發展和提高有著密切地內在聯系。一個優秀運動員能夠正確掌握和合理運用腳步移動的技巧和節律,就能如龍得水大顯神通,如虎添翼威力倍增。因此,初學者欲想攀登籃球技術高峰,必須先從腳步移動技術起步入門方能身手不凡。
如果學習和掌握得不扎實,就很難在技術、戰術上達到高水平。因此,在籃球技術教學與訓練中,首先應從腳步移動學起。在學習中必須強調掌握、快速、扎實、穩健、靈巧、善變的腳步動作。這樣才能促進學習,掌握、提高籃球技術,在激烈的攻守對抗中爭得主動和優勢。
2.腳步移動是完成籃球運動攻防戰術的重要環節
通過各種快速,突然的腳步動作,達到進攻時擺脫防守,防守時,防住對手的目的,借以爭取進攻或防守的主動。在籃球比賽過程中,任何技術的應用都有間斷性,(如投籃、傳球、運球等技術)唯獨只有移動是始終在不停地進行著。據統計,一場籃球比賽,一個運動員持球的時間大約是4min左右,占全場比賽時間的1/10,而大部分時間都是處于徒手的移動狀態。并且,無論是傳接球、運球、投籃等動作都與移動有著密切的聯系,都要通過移動來完成。所以,運動員只有熟練地掌握移動技術,在與其它技術結合時才能達到快速、穩健、準確、協調。否則,就可能出現被動呆板,以至造成違例和失誤。由此可見,移動技術的好壞,對籃球運動員在緊張激烈的比賽中,合理運用各種技戰術有著很大的影響。一個運動員在籃球場上是否靈活,技術是否能夠很好地運用與發揮,其重要因素之一是熟練掌握腳步移動技術的能力。
3.腳步移動的動作方法與要領
3.1 基本站立姿勢
在籃球比賽中,進攻隊員為了隨時向各個方向和位置移動,必須有一個正確的基本站立姿勢,即應保持一個穩定而又機動的站立姿勢。這樣才能為突然的起動,轉身和變化重心等動作做好準備。
動作方法:兩腳前后或左右開立,距離比肩稍寬,兩膝微屈,腳跟微離地,身體重心在兩腳之間,上體稍向前傾,抬頭含胸,兩眼平視前方,兩臂屈肘自然置于體側。
要領:兩腳分開同肩寬,重心平衡兩腳間;兩膝微屈稍含胸,兩臂屈肘垂體側。
3.2 起動
起動是進攻隊員為了改變靜止狀態和改變速度(由慢到快)的一種方法。及時、突然、快速的起動是進攻隊員擺脫防守的有效方法。
動作方法:原地起動前應先保持正確的站立姿勢,以起動方向的異側前腳掌內側迅速用力蹬地,以腰部力量帶動身體重心迅速向前進方向平移。起動后的前兩、三步要短促又敏捷,結合快速擺臂逐漸加快跑的速度,身體各部分要放松,并注意觀察球和同伴、對手和籃球的關系。
要領:異側腳掌蹬地,前進方向移重心;腰部帶動速度快,手臂擺動有力量。
3.3 跑
跑是進攻隊員為了改變、方向和提高速度的方法,是移動方法中運用最多的一種。由于籃球運動有快速多變、攻守對抗性強的特點,對跑的要求是經常改變速度與方向,并隨時準備做出跳、急停等動作,同時還要完成接球、傳球、投籃等技術動作。
3.3.1 放松跑
隊員由守轉攻,根據戰術要求需要運用中等速度,有節奏的放松跑去選擇攻擊位置。
動作方法:跑動中,兩膝要自然彎曲,重心稍微下降,用前腳掌或由腳跟先著地過渡到腳掌著地,上體稍前傾,兩臂自然擺動,兩眼注視前方并同時觀察場上情況。
要領:兩膝彎曲重心降,兩腳著地穩又牢;中等速度步幅勻,抬頭觀察。
3.3.2 變速跑
變速跑是進攻隊員在跑動中運用速度變換來擺脫防守,選擇有利攻擊的位置或接球、投籃等所運用的方法。
動作方法:跑中加速肘,用前腳掌短促而有力地向后蹬地,上體稍向前傾,前兩、三步短促而迅速,兩臂加快搖擺,注意抬頭觀察;減速時,前腳掌用力抵住地面,上體稍直立,減緩重心前移,步幅可稍大些,從而降低跑的速度。
要領:前腳掌蹬地重心前移,加速步幅小而頻率快;前腳蹬地減緩沖力,步幅稍大上體直。
3.3.3 變向跑
變向跑是進攻隊員在跑動中,突然改變跑的方向并加快速度來擺脫防守的一種方法。
動作方法:在跑動中,如向左變向時,大路腳前腳掌落地,腳尖稍向左轉,同時用前腳掌內側用力蹬地,隨之腰部向左扭轉,左腳突然加速向左前方邁出一小步,同時上體左側轉,上體前傾,右腳迅速向左腿的側前方跨出一大步,繼續向左加速跑動。
要領:右腳內的用力蹬地,左腳向左跨一小步;腰腹配合轉移重心,上體前傾加快速度。
3.3.4側身跑
側身跑是進攻隊員在跑動中為了更全面地觀察場上的情況和快速擺脫防守的一種方法.特別在由守轉攻發動快攻時,前鋒隊員常采用側身跑擺脫與超越防守,獲得較好的進攻機會。
動作方法:在向前跑動中,頭和上體自然地向有球方向扭轉,上體放松,腳尖朝向跑進方向,做到既保持跑的速度,又要隨時準備接球。
要領:側身轉肩,腳尖向前,跑中看球,伺機接球。
3.4滑步
滑步是防守移動的一種主要方法。它易于保持身體平衡,可向任何方向移動。滑步可分側滑步、前滑步和后滑步。
動作方法:以側滑步為例,滑步前,兩腳左右開立約肩寬,膝微屈,上體稍前傾,兩臂側伸,目平視,盯住對手。
3.5跳
跳是隊員在比賽中爭取高度和遠度的一種方法。由于籃球運動中的跳是在快速移動和激烈對抗條件下進行的,所以,必須學會雙腳起跳和單腳起跳,會在原地、跑動中和對抗條件下起跳,會向上跳,向側跳,向后跳和連續跳等。同時要求起跳快,跳得及時,跳得高,跳起的動作有雙腳起跳和單腳跳兩種。
3.5.1雙腳起跳
在原地或者停后運用較多,主要用于跳球,跳起投籃,搶籃板球,以及防守中搶斷來自遠方的球。
要領:下肢彎屈下蹲,兩腳用力蹬地,兩臂揮擺提腰,身體在空中充分伸展。
3.5.2單腳起跳
多在行進中運用,主要用于先進中投籃,接球和沖搶籃球板球等。
要領:起跳時步幅小,用力蹬地;擺動腿,腰、腹、臂協調配合,身體在空中自然伸展協調有力。
3.6 急停
急停是進攻隊員在快速跑動中,突然制動速度并成靜止狀態的一種方法。
急停分為跳步急停和跨步急停。
3.7 跨步
跨步是進攻隊員急停后,以一腳為中樞腳,另一腳向左側前或右側前方跨出,但不改就業身體方向的一種步法。是持球突破技術常用的方法,它可以作為一種假動作,獲得擺脫防守的機會,常用的跨步有兩種,一種是異側步,另一種同側步。
3.8 轉身
轉身是隊員以一腳為中樞腳,另一腳蹬地向前或向后方向跨步移動借以改變身體方向的一種方法。
3.8.1 前轉身
前轉身是移動自己中樞腳前的方向跨步移動,使身體改變方向的方法。
要領:中樞腳提蹬,前腳掌輾地;移動腳用力蹬跨,腰部扭轉帶動身體平穩轉體。
3.8.2 后轉身
后轉身是移動腳向自己中樞腳后的方向跨步,使身體改變方向的方法。
要領:中樞腳提蹬,前腳掌輾地,膝關節內扣,配合腰部扭轉,帶動向后轉身。
4.使學生明確學習腳步移動基本技術的目的
教師在傳授任何腳步移動技術時應向學生說明其技術的目的。讓學生了解掌握移動技術對學好整個籃球技術所起著重要作用。教學的同時引導啟發學生重視對移動技術的學習,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有目的進行學習。
5.消除消極影響,培養學習興趣
腳步移動基本技術以降低身體重心利用蹬地和跑運等徒手動作未完成的。腳步移動技術動作的練習比較枯燥。如練習的次數多、時間長、項目多等因素的影響,往往使學習者容易產生“厭學”的消極心理。然而青少年尚處在活潑好動期,對有趣味性的事物常表現出極大的熱情,所以在腳步移動基本技術的教學中,要注意:1、合理安排練習的項目,每節課1-2個練習項目為宜,學生對練習項目過多是難以消化的。2、練習時間不宜過長;3、練習次數不宜過多。上述因素可能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消極的影響。教師要對上述進行針對性的生動有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積極性。例如:1、滑步技術的教學。在學生能基本掌握動作技術的基礎上,可采用橫滑步技術設5米距離計時往返練習比賽。2、采用設3.50米的等邊三角形做滑步,三次計時練習比賽。3、結合持球做一攻一防練習。通過上述的項目的教學比賽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好勝、競技的能力,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6.采用合理的組織教法
6.1 教師講解突出重點和示范正確,傳授移動技術時要通俗易懂,給學生完整的動作要領。例如:起動技術的教學:(1)教師講清動作要領:屈膝上體前傾、蹬地快速有力、兩臂協調、步幅從小到大。(2)抓動作技術的重點:蹬地。使學生明確蹬地是起動技術的起源,是重點環節,加快對動作技術的掌握。
6.2 組織教法:(1)成因列橫隊相距3米站立,聽哨聲做迅速起動技術練習。(2)讓學生體會起動的要領練習。(3)分四小組依次輪換,每人一球聽哨聲將球向前方拋起,然后迅速起動將球接住練習,通過起動與接球相結合練習,學生能較快地掌握起動技術。(4)在糾正起動技術的錯誤動作時,為了讓學生互相觀摩學習,提高 對正確與錯誤動作的分析能力。在好、中、差各抽一名學生做示范。練習起動技術的常犯錯誤是:蹬地無力。第一步過大不能做到突然起動。采用糾正方法:如加強學生的腿部力量反復做反應性的練習,做便步聽信號突然變速起動跑的練習。要糾正學生的邁大步的錯誤動作。練習時要培養觀察判斷場上變化作搶占有利位置的意識練習。
7.發展青少年的腿部力量
腳步移動是以腿部力量做的蹬、跑、跳等動作,所以要加強學生的腿部力量。增強腿部力量的輔助練習方法。可采用一些田徑項目進行針對性的練習。例如:變速跑、高抬舉足跳等項目的練習,同時結合腳步移動技術的練習。例如:滑步設3.50米的等邊三角 形做反復的練習,和急起急停的練習,轉身(90度、180度)的練習。利用球場的端線,中線的距離做重復跑的練習。通過上述的各種練習可發展青少年的速度、力量、耐力、靈敏、柔韌性,有助于掌握腳步移動基本技術,為學習籃球技術打下良好的基礎。
這所高中有座很特別的建筑物,其特別之處在于它的主要材料是木質的。雖然它曾被眾多專家考證為危樓,但最終被校長以資金不足為借口保全了。校長還將它定為某屆畢業生的“修行之處”,后來便成為傳統,并且似乎永世不變。
樓梯口,倒著一塊墓碑,從那些斑駁的己快磨平的字跡上依稀還可以辨認出“嘉慶”“寧氏”幾個字。“苦行僧”們每天都從這里走進木樓,那木板隨即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
12月28日晴
我開始使用倒計時表:“距美術聯考還有一天”,這是一種老師們極為推祟的方式,他們認為這能代表學生對時間的珍惜,當然別人也都這樣認為。只有雨知道我真正的用意:我不過是像一個把全部家當都當作賭注的賭徒一樣,盡管心里沒有一點把握卻還是希望能盡快知道結局――不管是什么樣的結局。如此而已。
下午的課,雨又沒去。我知道她一定是在“山頂洞”(“山頂洞”的全名叫“山頂洞俱樂部”,是本班同學蹺課打牌之地,原為一倉庫,四面透風但不透光,故得此雅稱,牌友們自稱為“山頂洞人”),老師詢問的時候,我替她交了病假條,病因是頭疼(潛臺詞是:老師,我看到你就頭疼。)。我明白雨的心情,但我沒有雨那樣的勇氣,我不能讓躺在醫院里的母親生氣,因此只能坐在畫室里,在同一坐標點上反復地畫,直到那一點都有了凹凸感為止,才另尋一處反復地畫。
阿越很希望有人能稱贊她的畫,哪怕全世界只有一個人欣賞,這幅畫便有了存在的意義。可是沒有,沒有一個人對她的畫發出與好有關的形容詞,她的畫總是被當作可笑的典型。
12月30日陰
天氣特別冷,并且似乎有一直冷下去的趨勢,手凍得冰涼,幾乎拿不住畫筆。我和聞相約在元旦時去登那座全城最高的樓。我們約好,如果哪天有勇氣往下跳的話,就與這世界灑脫地說一聲再見,用自己的身體給這個城市劃一個驚嘆號;如果無法那樣坦然地死去,就必須得活下去,無論活得多么辛苦,多么卑微。因為那樣的話,無論生或死,對或錯,都是自己的選擇,是不能回頭的選擇……
最后一次美術模擬考試,阿越和聞排在倒數第一和第二的位置,成績公布的那天下午她們倆一塊兒失蹤了,但她們回來以后再也沒有提起過那個下午,好像那段時間原本就該是段空白。
1月3日雨
我原以為我會有勇氣跳下去,可是我沒有;我原以為在這個世界上我已經沒有留戀,后來才發現還有很多。站在樓頂的邊緣,我感到一陣眩暈,在那一瞬間,我忽然想到很多人:外婆、母親、還有……他……想到他,我便有一種莫名的悲哀:在我的心里,他是一個抹不掉的痕跡,即使當我在腦中不能勾畫出他的面容的時候,我也能清楚地明白那個痕跡就是他。可是,在他心里,我從來都沒有存在過的跡象,甚至根本沒有存在的理由。
我站在樓頂邊緣,看見街上忙碌的男男女女,都縮成一個個小黑點,無論他們是美麗還是丑陋,是有才還是平庸。我想,如果我跳下去,也只是個黑點吧,頂多帶上一抹慘淡的血紅色。無論我是美麗還是丑陋,是有才還是平庸,結局都是一樣。可是我不甘心啊,我還沒有被人意識到存在,就即將消失,孤孤單單地消失,孤孤單單地化作宇宙間一粒無根的塵埃。
我不甘心啊……我在心里大聲呼喊。轉過頭來,看見聞也是如我一般望著街道發呆。
1月5日晴
冬季并沒有因為那一點點慘白的陽光而燦爛起來。
日程表上用紅筆劃去的日子也變得多了。
這一陣,我瘦了。然而我這樣的“恐龍”即便瘦了也變不成骨感美人,反而憔悴了不少。
無意間聽到了父母的談話,內容是后悔和無奈:“早知道會這樣我怎么也不會讓她學美術,這樣她至少還能考上個大學……”
我戴上耳機把頭埋在被子里,咬著牙告訴自己說無論如何這都是自己的選擇,即使錯了,也不能回頭。
阿越的高中是個普通高中,每年的升學率僅靠藝術班支撐。高二時,阿越的班主任覺得阿越的成績還不錯,就告訴了她一條上大學的捷徑――進藝術班。當時阿越的親朋好友沒有一個支持她,他們的理由很充分:第一,阿越祖上沒有一個是畫家,因此阿越也沒有遺傳的藝術細胞;第二,阿越從小沒有學過,沒有良好的藝術根基。可是后來阿越還是背著所有的人交了申請書,她的理由也很充分:第一,藝術是美的,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我為什么就不能選擇追求美?第二,沒有試過的事情,怎么知道一定不行?于是阿越就走了藝術的道路。然而后來阿越在她兩年的藝術生涯中得出兩個結論:第一,藝術的確是美的,但是追求美的人千萬不要忘記,美的東西都一定是有毒的。第二,這兩年的嘗試實在很辛苦,很孤獨。沒有把握的事情千萬不要輕易嘗試。這些都是真理,雖然不是永世不變。
1月8日天氣?
離去武漢考試的日子越來越近了。
“山頂洞”昨夜被校工們“霸占”了,他們在“山頂洞人”打牌的桌子上擺了一箱子打碎的試管,這一舉動引起了廣大“山頂洞人”的憤怒,為了表示不滿,“山頂洞人”們倒出了碎試管,把那口箱子搬回了畫室,當作臨時的牌桌。今天,“山頂洞”終于被查封了。然后“老大”悲壯地宣布:“山頂洞從此進入了奴隸社會,山頂洞人從此倒下去了。”我發現有人嘆氣,有人搖頭,卻沒有一個人笑。
1月12日夜雨
明天就要去武漢,在武漢經過一個月的集訓后,便要參加考試了。
今晚,我在公共汽車上碰見了他。直到現在我都不知道當時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我甚至在是否主動過去打招呼的問題上猶豫了好久。唉,偷偷地喜歡一個人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啊,明明心里非常激動,卻又要裝作漠不關心。
后來,我被他發現了。在一個不冷不熱的招呼過后,便是沉默,可是不久就發現根本找不到共同的話題。我突然覺得很悲哀,我們竟然走到了沒話可說的這一步。我和他已幾乎沒有共同的生活環境:他的朋友我不認識,他的悲哀我不知道,他的快樂我也不能分享……我等了四年的人啊,竟然變得好象陌生人一般了,我不可能,也沒有理由再等四年了。“再見了!”下車時我對他說。到那時我都沒告訴他我明天就要去武漢了。看著遠去的車,心里有種怪怪的感覺。
這一晚的雨特別的美。尤其是車燈前的雨霧,看著細細的雨絲在燈光下飄揚,發出憂郁而閃爍的光芒……
第二天,阿越坐上了去武漢的車,她的心情反而平靜了許多。她沒有再寫日記。她似乎感到冬天就快過去了,但她不知道接下來的那一季是不是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