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英語翻譯實訓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從現代高等院校項目化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入手,結合全球經濟發展的趨勢,具體論述了國內外在項目化教學改革方面所取得的研究和成就以及有待解決的問題,分析了商務英語翻譯課程的項目化教學研究與實踐的實施前提和改革發展目標,同時解讀了商務英語翻譯課程的項目化教學研究與實踐的具體的研究內容,以及可行有效的研究思路和科學系統的研究方法。此研究以有效地提高和促進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商務翻譯實踐能力為目標,服務于高職項目化創新型教學改革與實踐的深化和發展以及高職商務英語翻譯課程建設,致力于培養社會亟需的應用型商務翻譯人才。
關鍵詞:商務英語翻譯課程;項目化教學研究與實踐;應用型商務翻譯人才
隨著現代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的發展,商務英語翻譯作為溝通世界貿易的有效橋梁,在國際貿易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近些年來,無論從功能對等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到詮釋學派、操縱學派、文藝學派、符號學派等,都是針對商務英語翻譯教學的理論研究。但從國際貿易的具體客觀實際出發,任何商務翻譯理論都必須隨著國際商務貿易實踐的發展變化而不斷地發展變化。大量的商務理論和實踐,語言的專業性極強也是商務英語翻譯的另一顯著特征。而高校商務英語翻譯普遍的 “重記憶,輕實踐”的被動接受式學習遏制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散以及動手翻譯技能的提高。因此,商務英語翻譯課程的項目化教學研究與實踐就提上了議事日程。
τ詬咧霸盒I濤裼⒂鎰ㄒ檔難生而言,扎實的職業技能和實踐操作能力是未來就業的優勢和特長,因此無論是在商務英語翻譯課程的理論和實踐方面都應該打下堅實的基礎,應著力解決知識能力短板問題,從而拓寬他們的未來就業渠道,為社會輸送一批亟需的商務英語翻譯應用型人才。
一、國內外對于項目化教學的研究現狀
國內商務英語翻譯課教學研究以純定性研究為主(91%), 如對教學經驗的總結、對課堂教學的設置等,定量研究所占的比例相當低(9%),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可以實現不同的研究目的。但是, 實證性研究在國內外應用語言學的研究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運用。所以,對于商務英語翻譯課程的教學研究,以系統的統計數據為基礎的實證性研究應該引起更多的關注和運用,項目化教學就能實現這一特征。近些年國內很多高職類院校多年來致力于高等職業教育體系研究和教學改革,全面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創新創立很多諸如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等實踐教學模式。各個學校的校企合作和實訓基地的建立,這些都為商務英語翻譯課程的項目化教學研究與實踐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平臺。
國外對于語言的項目化教學研究已久,自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英語教學界(ELT)就認同了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原則,強調協作學習和通過實施任務而學習,并認識到具體項目任務對于促進有意義的語言互動具有巨大的潛力。對于實踐性很強的商務英語翻譯課程而言,項目化教學的實施就尤為必要。
二、商務英語翻譯課程的項目化教學研究與實踐的實施前提和預期目標
商務英語翻譯課程的項目化教學研究與實踐的實施對象是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參與指導人員應該是具有多年豐富教學經驗的一線商務英語專業教師,這些教師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商務英語專業或翻譯方向教學,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對任務式項目化教學有自己的獨到的見解,為項目的研究和實踐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同時,商務英語翻譯課程的項目化教學研究與實踐要能積極聽取來自具有代表性的外貿企業相關業內人員的建議和意見,并且讓業內人員參與到具體項目指導和實施,這些都能為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客觀條件保障和技術支持。
商務英語翻譯課程的項目化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研究目標就是科學合理地構建理論和實踐一體化的教學平臺,找到不斷提升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的方法和技巧,讓具體的項目化教學實踐為學生未來就業服務,從而讓學生不斷積累項目實際操作經驗,不斷拓寬他們的未來就業渠道,進一步達到培養社會亟需的應用型商務翻譯人才的目的。同時不斷豐富發展諸如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功能對等翻譯理論等相關理論。在整個項目實施過程中,可以用格式塔心理美學相關理論進行嘗試性指導。
三、商務英語翻譯課程的項目化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思路
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應用型人才目標的指引下,商務英語翻譯課程的項目化教學研究與實踐的內容應該著眼于具體研究商務英語翻譯課程的項目化教學的實際培養和操作模式,找出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商務英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途徑和方法技巧。另外借助校企合作的有效平臺,在具體項目化任務實踐和實施過程中不斷發現和解決人才培養中的問題,積累項目化教學研究與實踐的實際操作經驗,并且不斷完善校企合作各項機制,在具體實踐中去檢驗和豐富相關指導理論。
商務英語翻譯課程的項目化教學研究與實踐的具體的研究思路應該是首先深入調查研究,發現現行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在此基礎上制定項目具體實施計劃;通過實證研究分析和比較研究,發現存在問題,確定項目具體實施計劃;通過深入分析存在問題,對商務英語翻譯項目化實施方案進行不斷修正;在此基礎上進行第二次實證研究來提高研究的科學性;進行問卷、訪談等方式,整理分析搜集的數據和研究結果,進一步得出結論,從而找到有效培養途徑。在此過程中應當把傳統教學和項目化教學的優勢有效結合,積極做到教學效果的最大化。
四、商務英語翻譯課程的項目化教學研究與實踐的具體的研究方法
融合了經濟貿易常識、心理學和哲學思想的格式塔整體性原理可以對商務英語翻譯課程的項目化教學研究與實踐有積極有效的指導作用。格式塔心理美學觀指導下的商務英語翻譯課程的項目化教學研究與實踐是個認知的動態的過程,在整個商務英語翻譯教學中需注意突出整體性、培養學生翻譯的情感因素、拓展學生創造性思維等因素,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商務英語翻譯水平的目的。在格式塔心理美學的角度來解讀商務英語翻譯課程的項目化教學研究與實踐,可以通過具體的實踐方式,如企業參觀與實習、具體商務翻譯項目實訓操作、外貿企業人士參與講座與實踐教學、校企合作以及商務翻譯實訓平臺的建立等來探索研究商務英語翻譯項目化教學的具體實施途徑。從作為商務英語翻譯主體的學生角度研究。格式塔心理美學提倡把直接經驗作為研究對象,進行自然觀察。這對商務英語翻譯教學的啟示就是加強實踐學習。例如專門安排課時,讓學生去相關的外貿企業或機構去實習,從而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商務運行基本流程,掌握更多的商業術語,并且了解其確切的使用語境。同時,應該不斷地強調經驗和行為的整體性,并將格式塔心里美學的整體原則應用到實際的實踐教學研究之中。商務英語翻譯教師應該用自己不斷完善的經驗和理論來指導學生的翻譯行為,而學生的翻譯行為是基于自身對于商務實務的實踐認知過程。應該安排該課程教師進行實地調研,用不斷更新的商務英語發展的實際情況來豐富理論和指導教學改革。在商務英語翻譯課程的項目化教學研究與實踐中遵循一定的格式塔心理美學指導原則,針對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采取相應對策和措施,對于培養商務英語翻譯的實踐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商務英語翻譯課程的項目化教學研究與實踐的具體的研究方法應該在具體實踐中不斷檢驗和修正??偟膩碚f,首先應采用文獻研究法,搜集、整理和運用當前國內外在項目化教學發面所取得的成果和最新研究,并且對國內外的項目化教學模式進行歸納總結,進行分析研究;其次采用比較研究法,對比商務英語翻譯課程的項目化教學研究與實踐前后差異,從而根據客觀具體情況不斷調整具體項目任務實施方案;繼而采用行動研究法,項目研究者均應為多年從事一線商務英語教學工作的老師和具有豐富外貿工作經驗的外貿企業業內人士,在此項目研究中可以結合自身教學工作經驗,對所總結和檢驗的理論和實踐進行科學性地改進修正,并探討其落實于具體項目工作的相關策略方法;再次采用實證分析法,針對具體的項目實例進行分析,從不同角度對其進行分析發現問題,提出其合理之處。并對其形成的原因進行分析,這為后期不斷調整項目實施方案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最后采用問卷調查法,項目實施過程中提出的許多檢驗指標與項目參與者的自身體驗緊密相關,因此需要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予以驗證,避免出現經驗性錯誤或總結性失誤。
五、結語
奈達曾經說過優秀的翻譯是一種創造性的藝術,由于商務英語翻譯課程本身所具備的特性,更能體現創造性這一特征,而創造性只有在具體實踐中才能被理解和挖掘出來。因此應該通過商務英語翻譯課程的項目化教學研究與實踐,找到服務于深化高職項目化創新型教學改革與實踐、高職商務英語翻譯課程建設、以及培養社會亟需應用型商務翻譯人才的有效途徑。同時讓新時期的商務英語教育改革緊跟經濟和時展步伐,為高職學生未來就業起到強大助力作用。
參考文獻:
[1]丁艷.項目課程模式下商務英語翻譯教學改革探析[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
[2]段夢敏.現代商務英語翻譯策略[J].中國科技翻譯,2005(3).
[3]蔣陽建.商務翻譯項目化教學設計[J].上海翻譯,2005(3).
一、商務英語翻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筆者通過對河北某省屬高校商務英語專業的調研及對近年來商務英語翻譯教學文獻的研究分析,發現目前商務英語翻譯教學的現狀不容樂觀。一方面,我國對外商務交往日益頻繁,社會對外語基礎扎實、同時精通國際商貿知識、熟悉歐美國家文化的高素質復合型商務英語人才需求不斷增加;另一方面,高校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從質量上不能滿足社會及用人單位需求。商務英語翻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內容過于突出理論
商務英語翻譯文本主要有商務信函、商務合同、產品說明等,講究措辭嚴謹、文體規范、表意清晰。從句式上看,商務英語翻譯文本的句子以長難句為主,句型結構層次復雜、修飾多。因此,商務英語翻譯的許多教材和課程都花費相當篇幅和課時用來講解翻譯理論和翻譯技巧,一方面,這些內容和英漢互譯課程、英語口譯課程有所重疊,使得本來就課時不足的商務英語翻譯課程教學更加捉襟見肘,另一方面,艱深的翻譯理論也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際參與度。
(二)教學方法單一化
目前,高等院校普遍采用的商務英語翻譯教學模式主要有:理論教學、實訓教學和專項實習1。由于承擔商務英語翻譯教學的高校教師多由英語教師擔任,缺乏商務知識和實踐經驗,因此課堂教學偏重翻譯理論和翻譯技巧,實例匱乏;而有限的實訓教學及專項實習受外在條件限制,無法系統完成教學目標。
(三)學生語言基礎及專業知識薄弱
商務英語翻譯課程一般在商務英語專業三年級開設,這個階段的學生已經儲備了一定的英語語言知識,但在前兩年的學習中,學生除了學習英語外,還要學習公共課程及商務基礎課程,因此就英語語言基礎而言,相當部分的學生語言能力薄弱。此外,受學制所限,學生的商務專業知識也較薄弱。學生缺乏必要的英語語言知識和商務背景知識,對于商務英語文本理解不夠深入,也無法用正確的語言準確表達,譯文質量不高。因此,這門課程的教師往往忙于“補漏”,無法提高應用性口譯、筆譯實踐在整體教學中的比例。
(四)評價標準單一
由于教學主要在課堂完成,商務英語翻譯課程的評價主要通過期末測試卷來完成。平時成績主要圍繞課堂表現、學生作業等,無法全方位、動態展示學生在各個學習階段的參與、實踐情況,不能及時、靈活、有效地反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困難以及知識點掌握情況??傊瑢ψ鳛閼梦捏w的商務英語翻譯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接近真實的語言場景、豐富的商務背景知識。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學內容存在局限性,可調動的教學資源有限,評價單一。因此,只有改革商務英語翻譯的教學范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在實踐中不斷提高翻譯技能,才能幫助學生積累翻譯經驗,逐步提高商務背景下的翻譯能力,而翻轉課堂因其“翻轉”的教學流程,豐富的教學資源,為商務英語翻譯教學改革提供了可能。
二、理論基礎
(一)翻轉課堂的由來
近年來,教育技術隨著網絡的普及給大學教育帶來前所未有的一場變革。從2011年3月薩爾曼•可汗(SalmanKhan)發表其題為“讓我們用視頻重造教育”的演講后,翻轉課堂(theFlippedClass-room)引發全球教育屆廣泛關注并成為教育界熱詞。翻轉課堂是指由學生在家觀看課程教學視頻,回到教室做作業,教師和同學負責對學生預習中的問題進行解答和指導。這種方式恰好與傳統的“教師在課堂授課、學生放學回家后做作業”的教學方式相反,故稱“翻轉課堂”。本質上,翻轉課堂不僅僅是教學流程的翻轉,實踐證明,翻轉課堂漸進式的知識內化方式,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對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翻轉課堂的優勢
傳統教學以課堂講授為主,較少考慮學生差異和學生需求,同時,受教學內容和課時制約,課堂教學活動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質疑、批判、探究和創造能力的發展”3。翻轉課堂對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較高要求。對教師而言,必須在充分把握課程重、難點的基礎上,將知識點通過課前問題、授課視頻的形式體現出來,不僅要求教師對課程內容的熟知,還要對教育技術有一定地掌握。在翻轉課堂中,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對知識的內化程度控制學習的進度,重復觀看或提前觀看教學內容,實現學習的自我管理,從而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習主體。因此,翻轉課堂實現了對教師和學生的雙向促進。
三、翻轉課堂模式下商務英語翻譯課程改革
(一)網絡教學平臺的建立及教學內容模塊化
商務英語翻譯課程內容有較強的實踐性,但傳統教學方式無法充分體現和實現這一特點。翻轉課堂中,教師整體設計、構建網絡教學平臺,將商務英語翻譯教學內容如:商務信函、合同,證券、企業宣傳、產品說明等內容模塊化,構成專題,設計單元問題、教學視頻、翻譯技巧、商務知識、鞏固練習等環節,通過教學視頻完成知識的傳遞和輸入。同時,教師收集與教學模塊相關的學習資源上傳網絡平臺,幫助學生豐富學習內容、拓展視野。學習資源取材于真實的商務活動,學習場景真實而多樣,盡可能貼近學生未來就業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因而實用性更強,更能滿足用人單位要求。同時,網絡教學平臺在涵蓋教材各方面知識和技能基礎上,超越書本,多角度反映商務活動中的場景和內容。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學習資源數字化、片段化,便于學生隨時隨地、反復多次地學習知識點,靈活掌握自己的進度。
(二)網絡教學和課堂教學相結合
在教師構建的商務英語翻譯網絡教學平臺上,學生在授課前通過查看課前任務指導、觀看教學單元系列視頻以及教師在線答疑等方式完成對教學內容的首次學習。教師則通過在線答疑、學生提交的作業情況發現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要問題和對重難點的掌握情況,及時調整第二階段---課堂指導的內容和教學方法。由于學生課余時間進行學習,課堂可以充分采用任務型、項目型等自主探究、小組協作的方式,教師根據第一階段學生學習情況和教學內容要求選擇個別或集體輔導。課后,學生獨立完成第三階段的任務,這一階段重點解決商務英語翻譯中的實際問題,同時向教師反饋成果??v觀整個學習過程,第一、第三階段基于網絡平臺、第二階段基于課堂教學,學生并未完全脫離教師監管,而是在教師答疑及同儕協助下完成初步學習,最終獨立完成翻譯項目,實現了融課堂內、外教學于一體,網絡教學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三)形成性評價方式
翻轉課堂背景下,對學生的評價不再“一張考卷定終身”,局限于僅憑期末試題反映學生掌握情況。學生在商務英語翻譯不同教學內容模塊以及課前、課中、課后不同階段的表現都得以體現,教師可以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在教學各個階段,教師及時厘清學生學習中的問題所在,向學生反饋學習中的成績和差距,學生從教師和其他學生那里獲取建議和幫助,以便在后面的學習中及時調整學習策略。評價方式的轉變意味著商務英語翻譯教學不再具有“不可逆性”,教師不必等到下次教學再來修正本次教學中發現的問題和缺點,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靈活性。相較于中國傳統學校教育的重知識傳授,強調學習進度的整齊劃一和教師主導地位而言,翻轉課堂模式下商務英語翻譯教學更重視在翻譯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創造性,因而教學更具有個性化特點。
四、結語
目前,在商務英語翻譯教學模式改革的實施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據調查,教師在實施翻轉課堂中遇到的困難和挑戰主要來自教師工作負擔的增加和翻轉課堂對教師信息技術的能力要求4。商務英語翻譯課程實施翻轉課堂模式意味著教師需要重新對現有的知識體系進行評估、劃分學習單元并制作與之配套的課程資源,課后備課、批改作業、在線答疑以及形成性評價要求教師及時、完整地收集學生在各個階段的學習狀況,合理評價學生的知識應用、實踐情況,所付出的精力較傳統教學法成倍增加。同時,教育技術水平對教師也形成了挑戰,要求教師有一定視頻軟件及網絡的使用知識。因此,由商務英語相關課程教師組成教學團隊,分工協作,實現對優質教學資源共享、提高對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的使用水平、總結翻轉課堂模式下有效的教學組織方法,可以幫助教師突破教學瓶頸,提高對商務英語學生的語言及商務能力培養。
作者:張艷 柳葉青 單位:河北經貿大學
參考文獻:
[1]張楚鶯.基于工作坊的商務英語翻譯教學模式的應用與探析[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0(3):113-114
1.建構主義者認為知識或技能建構必要的條件之一是問題解決性的學習環境。問題解決性的學習環境,能夠調動學習者的學習主動性,有效激活學習者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結合新的知識和經驗,用于解釋和分析當前的問題,從而形成新的假設和推論,并做出檢驗。這一過程為新知識和技能的建構提供了理想的路徑。前期一些建構主義研究對于問題解決式的學習環境要素進行了相關描述,理想的載體要素為“真實任務”,學習目標要素必須符合“清晰明確”的條件。而廣泛運用于職業教育領域的項目教學作為一種問題解決式的學習途徑,為學生的能動建構提供了極佳的學習情景、載體和問題學習型的情景。職業教育課程中的“項目”指的應當是有結構的項目,即具有相對獨立性的客觀存在的工作任務模塊。商務英語翻譯項目也是有一定結構的項目,特別是源自真實工作中的翻譯項目,不僅具備真實性的特征,反映了社會和學習的真實需求;此外商務英語翻譯項目具有清晰明確的目標指引,譯文必須符合一定的翻譯標準、能完成特定的交際功能,必須遵守國家公布的《翻譯服務規范》,具體的翻譯項目產出的譯文還應適應具體的翻譯生態——含譯者、讀者、委托人、社會文化因素等在內的翻譯生態整體。從項目教學、國際翻譯教學發展現狀來看,真實情景商務英語翻譯項目不僅符合最新的教學發展趨勢,也為翻譯課堂中學生的能動建構提供了極佳的問題解決性的情景。2.建構主義認為知識或技能建構的有效條件之一是合作性的學習環境。在建構過程中,學習者作為學習的主體應圍繞當前問題獲取有關的新知識和新信息,同時又要不斷運用個體“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建構主義認為學習建構不僅僅是個體行為,群體行為對學習者個體的有效建構有著積極的意義。通過問題解決過程中學習者團隊合作互動,相互學習,共同協作,引發學習者個體不斷反思,促進個體主動內化,最終在解決問題中完成“意義建構”。在真實的商務英語翻譯項目中,翻譯學習者團隊在教師的引導下,以協作的形式自覺主動地分析翻譯項目中需解決的問題,解讀源語項目文本,通過查找翻譯工具、網絡資源獲取背景知識、平行文本等,選擇合適的翻譯技巧和策略,完成譯文初稿,共同按照翻譯的標準、發起者的意圖、目標語讀者的語言習慣檢查潤色譯文初稿,最后完成翻譯項目,并完成交稿。在合作完成翻譯項目的過程中,通過與他人的合作和交流,學習者個體的認知結構也得以重構,所建構的翻譯知識、技巧和經驗也將更加完善。
二、教學實踐
1.以真實項目為載體,促進學生主動建構。從教學內容上看,通過項目教學促進學生主動建構翻譯知識和技能,體現了商務英語翻譯教學從結構走向建構的趨勢。傳統教學體現的是一種傳授知識的傾向,要培養學習者的翻譯能力和素質,通過簡單的語言對比、知識傳授、技巧講解是遠遠不夠的。而真實項目為載體的商務英語翻譯項目教學能更加有效地將學生置于問題解決的情景之中,能體現翻譯學習者目標工作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涉及翻譯學習者思考、協作、翻譯和決策的過程,需調動翻譯學習者觀察能力、分析能力等,能使相關的知識和經驗內化為學習者自身知識體系的一個部分,完成學習者能動建構。在商務英語翻譯項目內容的選取上,應特別特別重視內容的針對性、典型性、實用性、真實性和實效性。因此,需廣泛開展企業單位對翻譯人才具體需求的調研、畢業生跟蹤問卷調查等,確定課程的項目。基于廣泛扎實的調研,針對大部分專業學生的就業崗位,選取貼近實際生活、貼近實際工作的項目。鑒于以上考慮,浙江金融職業學院(以下簡稱“我院”)商務英語專業現已編寫并使用了《商務英語翻譯實務》項目教材,主要涉及商標商號、商務名片等13個翻譯項目。在項目來源方面,商務翻譯教學團隊還可以通過行業兼職教師咨詢、專職教師實踐等途徑獲取真實翻譯項目。例如近年來,來自金融、商務、旅游等行業的資深行業兼職教師參與我院商務英語翻譯教學,也為翻譯課程帶來最原始的翻譯項目教學材料;同時,我院還通過虛擬實體的翻譯社“金苑翻譯社”對外承接學院內外一定量的翻譯業務,這些翻譯業務經過委托人的允許也可以作為商務英語翻譯項目教學的材料。此外,教師在開展翻譯項目教學的過程中,可通過以上途徑對項目不斷更新,以保證翻譯項目的時效性。項目要素把握方面,根據德國翻譯家斯蒂娜·莎弗納的“模仿真實情景”教學法,真實翻譯項目教學中再現必須具備項目中翻譯情景的各個要素,如翻譯項目的發起者(翻譯社、企事業單位等),譯文使用者(英美游客、某產品的外國使用者等),譯者,翻譯目的(某文本翻譯需達到的目的)等。這些要素將為翻譯項目學習者進行學習時提供學習情景,同時也是學習在解決問題完成翻譯項目過程中必須兼顧的因素。2.以過程性為導向,引導學生能動建構。依托真實項目的翻譯項目教學中,翻譯學習者解決問題的過程同時也是他們主動建構的過程??梢娫陧椖拷虒W中,應以過程為導向,參考經驗譯員工作過程的典型工作階段,將項目任務分解為不同的階段或者環節,讓學習者按照工作環節解決翻譯問題。國內外翻譯研究已經對翻譯的過程有較多的研究,大體將翻譯過程分為理解階段、重新表達階段和檢查核實階段。但是這種劃分具有一定的時代局限性,無法體現e時代下翻譯工作者的工作環節中某些信息化的元素。例如在完成某公司簡介漢譯英的項目中,譯前查找國內外類似企業的公司簡介譯文,作為平行本文進行參考,將對翻譯項目起到很大的作用。這個環節就沒有被歸納在傳統的“三階段”之中。此外譯前對翻譯生態的解讀,譯中翻譯決策和網絡等資源的使用,譯后反思總結,都成為了譯者翻譯過程中重要的環節。如何科學合理地將這些具體內容與傳統翻譯過程進行整合是翻譯項目教學的重點所在。我院商務英語翻譯教學中首創性地將傳統譯論中的三階段論和行業資深譯者的經驗相結合,形成了特色的PWP模式教學模式。PWP分別代表譯前(pre-translating),譯中(while-translating)和譯后(post-translating)三個階段。課程的內容組織以課程組自編教材《商務英語翻譯實務》中的13個商務英語翻譯項目和PWP的翻譯過程為兩條交叉的主線,將翻譯技巧和翻譯理論滲透在這兩條主線之中。在某一個項目教學中,PWP項目教學中以過程為導向,讓翻譯學習者能在翻譯學習中針對翻譯項目的每個階段,通過翻譯小組成員合作,完成主動建構(如下表)。3.以多樣的教學形式,促使學生互動建構。為了促進學生主動建構,教學中利用多種教學形式,如采用工作坊、頭腦風暴賽等開展教學。教師是課堂的設計者、組織者、監控者,翻譯學習者成為課堂的中心,通過合作學習的形式,相互協調、相互溝通,共同完成翻譯項目。(1)翻譯工作坊。翻譯工作坊是指類似于商業性的翻譯機構,由若干名翻譯者共同完成翻譯項目的形式。在翻譯項目教學中,可以將學生分為5~6人的小組,即虛擬的翻譯社,并讓各組為自己的翻譯社命名。在商務英語翻譯實訓中,根據真實翻譯項目需求的情況,每個小組成員內部進行討論分工。每組一名同學擔任項目經理,負責將翻譯項目分解分配給小組各個成員,聯絡項目需求方,并完成最終交稿。每組中翻譯水平相對較好的同學負責后期統稿和審稿。在完成某一翻譯項目的過程中,小組成員不僅共同完成了最終的翻譯項目譯文,且共同討論、協作,與需求方進行交流,工作坊的形式能夠促進翻譯學習者就當前的翻譯項目進行溝通和學習,促進學習者個體在互動中進行建構。(2)頭腦風暴。頭腦風暴法是一種集體開發創造性思維,集體主動建構的方法。在商務英語翻譯課中,可以運用全班或者小組的形式進行相關的教學活動。在翻譯項目教學中可以采取這種形式,盡可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盡量多地收集同一項目的不同版本的譯文,并向學生展示,讓全班同學暢所欲言,對譯文的優劣進行點評,最后共同分析總結和反思。筆者曾使用商號翻譯、商標翻譯等進行嘗試,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4.以豐富的教學資源,支持學生主動建構。商務英語翻譯項目往往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學生在翻譯中常常有畏難的情緒,導致學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進行主動建構。教師在設計項目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為項目教學的每個環節或階段設計和準備豐富的教學資源,對學生的項目學習起到一定支柱作用,同時學生也在完成任務時進行有選擇的學習,利用相關資源進行知識構建。例如在安排學生進行某公司簡介翻譯項目學習時,教師為學生提供以下資源:公司簡介翻譯常用詞組列表,公司簡介常用句型列表,平行文本等,甚至可以提供專業詞匯對照列表。這樣就能有效降低學生完成翻譯項目的焦慮度,支持學生主動建構。5.以多元的考核方式,激勵學生主動建構。課程的考核方式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學習的導向。因此在項目教學中可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激勵學生主動建構。首先,注意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將學生平時在項目學習中的參與度、個人表現、小組表現都納入考核范圍內,激勵積極進行項目學習的主動建構,促使學生重視項目學習過程和小組合作;在終結性考核中體現項目考核的導向,避免學生死記硬背。其次,注意教師評價和同伴評價的結合,讓小組間進行項目作業互評,通過互評促進學生進一步反思和總結,主動建構。
三、總結
關鍵詞:高職院校 商務英語 生產性實訓 翻譯中心
實訓對于高職人才培養有著是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各高職專業不同,院校實際情況不同,并不存在一種統一的模式。而在眾多的實訓模式中,很多均以虛擬或者模擬仿真的形式為主。開展校內生產性實訓項目建設是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的重要舉措,是提高教學質量、彰顯辦學特色、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必要條件。
基于專業發展和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江西財經職業學院針對商務英語校內生產性實訓項目建設的研究與實踐成立了課題組,對現有的商務英語專業實訓基地進行了調研和分析,擬在校內建立外貿翻譯中心,引入真實工作任務,實施商務英語校內生產性實訓項目,以期改革現行單一模擬實訓模式,構建商務英語實踐教學互為補充的多層次體系,為建設適應商務英語專業特點、突顯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生產性實訓基地提供了經驗和參考。
一、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的必然性和現實意義
教育部教高[2006]16號文件指出:“高職教育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結合、校企合作的發展道路,加強和推進校外頂崗實習力度,使校內生產性實訓、校外頂崗實習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當前,各高職院校都非常重視實踐實訓教學改革,其課時比例已達到總課時50%以上。然而,與其他類尤其是工科專業的實訓教學相比,商務英語專業的教學實訓教學卻難以跟上改革的步伐,或者步伐緩慢。這與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實踐教學的特殊性及所面臨的現實問題是分不開的。
首先,盡管外貿企業需要商務英語人才,但無法容納數量眾多的學生實習或實訓,無法完全滿足學校實訓的需求。其次,實訓資源缺乏,多數院校的校內實訓多年來一直停留在仿真實操、商務沙盤模擬演練等初級階段,學生缺少真正實踐鍛煉的機會。再次,學生所學知識不能適應社會需求,導致高職院校的商務英語教學出現瓶頸現象,即社會需求大,學的人多,但畢業的學生卻因專業能力差而不能適應實際工作。由此可見,在校內建實訓基地緩解面臨的現實問題無疑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二、商務英語專業校內生產性實訓項目實踐
1.成立財院外貿英語翻譯中心。通過對外承接外貿翻譯業務,學生在專業教師的帶領下一起為社會進行翻譯實踐工作,把翻譯中心建設成為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的工作平臺。翻譯中心設有前臺接待區、辦公區、業務洽談區、對外宣傳區。前臺接待區配備前臺柜臺和沙發茶幾。辦公區按業務類型分成幾個板塊,以此設置獨立的業務部門,每個板塊都配有辦公電腦及配套桌椅。另外,辦公區還配備了必要的辦公設備,如打印復印一體機、傳真機等。在業務洽談區設置一個經理室,用于客戶來訪接待及業務洽談。對外宣傳區,主要設計大型宣傳櫥窗,用來宣傳外貿翻譯中心,布置外貿流程圖、介紹業務范圍和展示學生實踐成果。
2.翻譯中心承接業務范圍。經濟全球化使外貿翻譯市場有了巨大的發展潛力,市區及周邊地區眾多涉外企事業單位有著大量的翻譯類人才需求,外貿翻譯中心將長期對外開放,拓寬途徑,主動承接本市及周邊地區外資企業、進出口公司及涉外政府部門的外貿翻譯業務。其業務范圍主要涉及:
(1)筆譯類:承接外貿類企業商務英語翻譯業務,如公司簡介翻譯、產品推介翻譯、會展宣傳翻譯、商務合同翻譯、商務信函翻譯等。目前,已成功為多家企業完成此類翻譯業務,翻譯質量得到了各方好評,
(2)口譯類:為地方政府涉外部門,如外事辦、外專局、旅游局等提供有關外事接待陪同翻譯等志愿服務,自翻譯中心成立以來,多次為本市涉外政府部門推薦優秀學生參與外國專家來本地考察指導的全程陪同翻譯工作,包括外事接見現場翻譯、來訪外國專家日常陪同翻譯、專家現場指導及專業講座翻譯等。到訪專家遍及世界各地,有來自荷蘭、奧地利、英國等,其文化背景各不相同,地方口音迥異,專業行業千差萬別,但學生們克服困難,出色完成了翻譯任務,受到各方高度贊揚,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
(3)外貿類:外貿翻譯中心經多方聯系,成功掛靠九江市愛迪爾進出口有限公司名下,憑借著該公司的良好信譽和廣泛的對外聯系,承接了一些外貿業務。師生在參與真實業務操作中,熟悉了業務應酬洽談、制單和審單、跟單業務各階段的協商、相關函電的撰寫以及相關單證的申請程序、尋盤報價、合同磋商、信用證審核修改、單據準備、委托貨運、租船訂艙、進出口投保、付款承兌、委托報關報檢、結匯操作等外貿業務流程。
3.翻譯中心運行機制。建立健全翻譯中心的內部管理規范,采用市場運作模式實施總經理領導下的主管負責制。按照當前現行的小外貿公司的崗位設置,設有經理室、業務部(業務員若干+單證1人)、辦公室(日常行政雜務1人)、財務部(會計出納各1人)。業務部視業務量下設若干小組,每3人或4人分設一組,業務精干者為組長,業務部由業務主管負責,其他的各自直接向總經理負責。
目前,總經理由外語系主任兼任,業務主管由我系既懂英語又熟悉外貿且有多年企業實踐經驗的實訓教師擔任,其余人員全由商務英語班大三學生擔任,采用分段、輪班、分組的形式參與實踐鍛煉,并且結合學生的各自特點,安排恰當崗位,做到“人得其事、事得其人、人盡其才、事盡其功”。另外,我系與九江市愛迪爾進出口有限公司有著良好的校企合作關系,與該公司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聘請該公司老總為翻譯中心的業務顧問。
公司日常運作,每周休息日前開一小會,早上上班前由業務主管向各位組長分配工作并查清到齊人員情況。下午下班前各組向業務主管匯報當日工作進展情況并審查其工作成果達標情況。例如,當業務主管先把相應的翻譯任務交給各項目組學生,由他們完成初期的翻譯任務,再由組長負責匯總統稿,然后由翻譯水平較高且具有豐富翻譯經驗的學生進行修訂,最后由教師和行業顧問把關。翻譯中心堅持不以盈利為目的,收費夠維持翻譯中心運作為原則。翻譯中心的外語人才資源與低廉價格的優勢,受到了市場歡迎,業務量呈上升態勢。
三、商務英語校內生產性實訓項目的建設成效與主要問題
(一)主要成效
1.鍛煉了學生的實戰技能,學生參加公司模式的翻譯中心工作,就相當于頂崗實習。從課堂到崗位的零距離接觸,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應用和實踐能力。
2.提升了教師的“雙師”素質。部分實訓教師參與管理指導翻譯中心工作,積累了大量的真實有用的教學案例,豐富了教師實踐經驗,提升了實踐教學水平,促進了既有豐富實踐經驗又有扎實理論基礎的雙師素質教師的培養。
3.實現了企業與院校的“雙贏”。切實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環境和院系實際情況,建立校內外貿翻譯中心,開展商務英語專業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校內生產性實訓項目。既為教師學生提供實踐平臺,又為地方企事業單位提供服務,實現了企業與院校的“雙贏”。翻譯中心重視服務社會職能,義務為當地市政府外事部門承擔了外賓的翻譯接待志愿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目前,翻譯中心與部分企事業單位,如九江市外專局、外事辦、旅游局、九江進出口公司等建立了良好的長期合作關系。
4.創新了商務英語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組建校內翻譯工作室,打破了商務英語專業完全靠實訓軟件模擬實訓的現狀,另辟蹊徑開展校企合作,引入真實工作任務,開展了商務英語生產性實訓探索,使教學更加貼近工作實際,增強了學生的實戰能力,推進了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發展,也是當前商務英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一大補充和突破。
(二)主要問題
組建外貿翻譯中心,開展校內生產性實訓項目建設,還在起步階段,難免存在經驗不足的問題。翻譯中心的建設、運行和管理機制有待完善,市場業務和社會服務需要進一步拓展,實訓功能還需進一步開發,學生參與翻譯中心實踐的人數和深度需要進一步擴大。翻譯中心建設必須明確學生實訓的功能定位,細化管理細則,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環境和院系實際情況,充分挖掘市場,提供更多實踐機會,建立長效機制,做大做強外貿翻譯中心,為高職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服務。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 翻譯教學 翻譯能力 文化因素 文化意識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23-0016-03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學外語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實現跨文化交際,而跨文化交際離不開翻譯,因此學生的翻譯能力在外語教學中的重要性越來越得到重視。大學英語教學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的必修基礎課程之一,其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以滿足國家社會和個人對英語的實際需要。近年來,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廣泛,各行業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對于既有專業知識,又有一定翻譯能力的人才的培養愈發迫切。著眼于社會的需求,高等院校非英語專業學生在畢業之后除了有一定的聽、說、讀、寫能力之外,還應能從事本專業的一般翻譯工作。重視和加強英語翻譯能力的教學,無疑是實現對學生進行目標培養的重要保障。而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才能培養出翻譯水平高、能力強的現代復合型人才,更值得探討。
一 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現狀和面臨的問題
1.課程設置的不合理性
大學英語是一門基礎課程,大多數高校都開設有精讀、泛讀和視聽說課程。然而,在實際的教學實施過程中,絕大多數院校對非英語專業學生并不設專門的翻譯課,翻譯教學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因此翻譯教學的實際效果并不佳。在1996年的四級考試中首次出現英譯漢題型之后,直到2003年的13次考試中,翻譯題只出現2次,這對英語教學的指導作用可想而知。2004年的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改革試行方案將翻譯列入考試項目,由改革前的英譯漢變成漢譯英,并在試卷的綜合測試部分與篇章問答中輪流出現,分值占卷面總分的5%。這使得非英語專業的學生產生了對“譯”的要求,“譯”終于有了一席之地,但據幾年來的統計學生的翻譯能力仍然普遍低下。
由于目前我國高校非英語專業學生入學時英語水平差異較大,大多數學生的英語基礎薄弱,語法知識、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欠缺,在準確理解英語材料上存在一定的困難,而學校本身又缺乏對學生英語翻譯能力的專項訓練,從而導致他們在將英語翻譯為漢語時頻繁出錯,經常會錯譯、漏譯,甚至不譯。有人對2001年的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英語試題的英譯漢部分作了分析統計,結果表明:考生除了對句子結構較為簡單的第72題翻譯得較好、及格率近70%外,其余各小題及格率均在40%。由此可見,考生的英譯漢總體水平還不夠令人滿意。
究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一是大多數學校在教學指導思想上不夠重視。一直把閱讀當作是最重要的基本功,要求各級部門把它作為最重要的教學環節。二是聽、說。“譯”幾乎處于被忽視的地位。甚至有學生還誤以為有了字典這一工具,生詞的難題就可解決,翻譯也就不成問題了。另一方面是大學英語教材本身的問題。目前國內使用的幾套大學英語教材均沒有系統全面地介紹翻譯方法和翻譯技巧的獨立單元,最多是圍繞課文開展一些零星的翻譯練習。這些翻譯習題更像是機械的模仿造句,其目的是考查學生能否熟練運用課文中的句型和詞匯。從嚴格意義上說,這樣的練習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翻譯。可見,無論教學大綱還是教材安排,都沒有重視翻譯在教學中的作用。
2.翻譯教學中文化意識的缺乏
人類學的鼻祖泰勒是現代第一個界定文化的學者,他認為:文化是復雜的整體,它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其他作為社會一分子所習得的任何才能與習慣,是人類為使自己適應其環境和改善其生活方式而努力的總成績。可見,文化是一個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等的復雜總合,表現在語言上,主要是具有自己獨有的成語、習語、典故等。文化的意象存在于英語翻譯的學習之中,特別是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會在翻譯學習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對翻譯中的文化因素的忽視常常會導致語言的誤解,造成錯誤,比語言本身用詞不當、造句不當造成的障礙與錯誤更為嚴重。多數人,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對文化意識的培養重視不夠。很多學生過于注重對翻譯技巧的學習而忽略文化因素;教師在教學中給學生的文化導入也遠遠不夠,他們往往注重理論的闡釋和技巧的傳授,很少把翻譯問題與文化現象緊密聯系起來。認真分析學生在翻譯中出現的典型問題就不難發現,這些問題中多數都是因為對文化內涵處理不當引起的。
例,因為文化背景的不同,人們遣詞造句的方式也就各異。在大學英語的教與學中要深知這一點。英語單詞中多義表示的詞,漢語則是單義。以“brother”一詞為例,漢語指“兄”或“弟”,而英語則是二者均指。類似多義的英語單詞還有很多,比如pot(鍋,罐,壺),cry(叫,喊,哭),net(帳子,網絡),kids(小山羊,小孩),ambition(雄心,野心),bank(河岸,銀行)等等。在這種情況下,通常學生在翻譯句子時不會給予太多關注?!靶帧狈g成了“弟”,“喊”翻譯成了“哭”。
由于文化因素的差異,漢英在句子句式的習慣順序上也存在很大區別。讓我們看下列一組句子:(1)a small round wooden table,一張木制的小圓桌;(2)a new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國際經濟新秩序;(3)big white stone building,白色的石造大樓;(4)these two good-natured, old, English gentlemen,這兩位善良的英國老人;(5)ancient Chinese history,中國古代史。
在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們要指導學生不能僅僅根據英語的語序來直譯,要根據漢語的語序習慣來遣詞造句,這樣翻譯出來的語言才自然、合理。
3.教師的片面強調和誤導
翻譯教學應該在翻譯理論的指導下進行,但究竟該選取哪些翻譯理論來指導學生的翻譯實踐,卻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和學校的培養目標來擬定。目前我國很多非英語專業大學英語教師在課堂上處理文章翻譯時,往往存在這樣的問題:
第一,片面注重對“大詞”、“大句子”的翻譯。而教師眼中的“大詞”又通常限于翻譯材料的關鍵詞和學生不太認識的詞(尤其是結構復雜詞);至于“大句子”,則通常被教師用來指代那些詞匯多、結構復雜的句子。學生通過反復地訓練,翻譯大詞、大句子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小詞(如關聯詞)、小句子翻譯方面卻很生疏。當學生自己在進行翻譯實訓時,也常常會因為這些小詞、小句子而大傷腦筋。在歷史上,翻譯長期遠離學術的中心。在西方,它被視為“雕蟲小技”;在中國,譯者被稱為“舌人”、“小辯”。將翻譯從邊緣推向中心是現生的事,而語言學家充當了先鋒的作用。他們的目標就是減少翻譯的隨意性,并在理論上獲得實證,翻譯從經驗主義的自我言說中解放出來。但是翻譯是一個錯綜復雜的過程,是交際行為和文化現象。在翻譯過程中起作用的不僅僅是語言,還有超語言的方面。不僅僅涉及有規律可循的方面,還涉及非普遍的、無規律性的東西。不僅是遵守規則的活動,而且還是一種創造活動。翻譯與自然和社會生活及活動的大多數現象一樣,是多方面的研究對象。
第二,忽視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雙語能力的培養。外語教學的目的是教師主體進行描述的,是對教師活動的一種期望,也是對學生完成學業后整體品質的評價,比如培養各個專業從事國際交流的雙語人才、培養具有世界公民意識的國際交流人才等,這樣的人才在語言方面要求至少是雙文化的語言能力。這種能力不是母語加外語的拼接,它需要強化訓練。不管我們學習語言還是翻譯,都有主方語言(host language)和客方語言(guest language)的差別。漢語對大部分中國人是母語,域外民族的語言則是我們的目的語。我們學習另一種語言時,內心自覺或不自覺地翻譯這種語言,或明或暗地替代、對應、置換。這一過程伴隨著校正、調整對自身和對方的認識。學習語言的鏡像作用就是通過學習語言了解和定位自身。學習者在外語中看到差異便會深入反思差異。對于學生用很不地道的母語翻譯外語常常被容忍,而用不地道的外語翻譯我們的母語往往不可容忍。這種差異表明我們對待母語和外語采用的是兩套標準。對外語要求語法正確,對母語則要求達意。按照翻譯法的要求,要譯成地道的母語才可以算是掌握了外語,因此翻譯既是教學手段又是教學目的。不能在兩種語言之間自由轉換的外語學習者,不能算是已經達到了理想目標。翻譯可以成為檢測和提高母語的手段,這一點也是被忽視的。
翻譯在過去、現在乃至將來都是外語學習的一種方式。原因是,一方面過去的實踐已經證明他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外語學習同母語學習的不同在于學習者已經掌握了一套符號系統,因此決不能用習得母語的方式或標準衡量外語學習的方法或標準。另一方面關系到翻譯是不是語言能力問題,在母語習得中,本族語的語內翻譯是語言能力,語內翻譯也是語言能力的標志或檢測手段。那么在外語學習中,母語與外語之間的轉換能力也應視為語言能力。但是在外語教學中,提倡的是四個基本能力,即聽、說、讀、寫。譯往往不算作語言能力。這一事實與我們的論證及觀點相違背。譯被視為產生目的語文本的能力或選擇目的語文本的能力,如果這種能力不算是語言能力,那么語言能力就變得非常的狹窄。合格的譯者必須具備很高的綜合素質以及良好的語言功底,必須具備駕馭兩種語言行為的一系列能力。
二 如何加強大學英語教學中翻譯能力的培養
1.明確教學目的,加強教材建設
大學英語教學應該旨在對學生聽、說、讀、寫、譯綜合能力的培養。20世紀80年代反復修訂且沿襲多年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中,從未提到過對“譯”的能力培養。1999年教學大綱再次修訂,對翻譯提出的具體要求是,借助詞典與課文難度相當的文章譯成漢語,筆譯速度達到每小時300個單詞。由此看來,這一要求不但沒有使人對翻譯重視起來,反而誤導別人以為一旦有了字典,翻譯就不成問題了,從而更加忽略翻譯能力的培養。改革后的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中,并沒有把翻譯作為一種常設題型固定下來,只是在綜合測試與篇章問答中輪流出現,所占分值也很少,根本不足以引起廣大師生對翻譯教學的重視。在以后的教學改革中,一定要提高翻譯的地位,要強調翻譯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在課程設置及選修課方面對其做出硬性規定,將翻譯課納入大學英語教學中,在教學大綱中也要規定對大學生翻譯能力的具體要求,同時在考試中加大翻譯題的比重。
同時我們還要加強教材建設,要編寫適用的教材,以適應新形勢的要求。目前,造成學生在翻譯中文化意識淡薄的一個方面就是教材內容陳舊、課程設置落伍。我們知道,教學活動多半都是圍繞教材展開的,教材的內容及課程設置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教學效果,國內一些翻譯教材文化涵蓋面偏窄。以我校為例,作為普通高校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課,翻譯課課時較少,與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的培養相比,我們對翻譯這項技能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對翻譯能力的學習不夠系統,更不用說在翻譯課上培養文化意識和處理文化問題的能力了。因此在教材建設上要更加適應文化意識的培養和提高,從而提高學生英語翻譯學習的綜合能力??偠灾?,要從源頭上重視對學生翻譯能力的培養。
2.增強師生英語翻譯學習中的文化因素觀念
據調查,高校英語教師本身的文化意識普遍不強,頭腦里缺乏對文化因素重視的長遠謀略,所以也就很難培養起學生的文化意識,更談不上幫助學生構建一定的翻譯文化能力了。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教師的導向作用非常重要,正確的引導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另外,學生對翻譯的本質缺少正確的認識。許多學生認為翻譯不過是兩種語言的轉換問題,不懂得這里面還包含著許多的文化因素。因此,我們在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上也要進行適當的調整,使學生轉變注重技巧訓練、多做練習就可以學好翻譯的觀念,將文化因素觀念帶到英語翻譯課堂教學中來。使學生們真正地理解英語翻譯中的文化因素,真正學會運用英語翻譯中的文化因素。根據沃爾夫的語言決定論,語言因其自我成形、自我創造的能力而能決定人們對世界的認識,是形成人們世界意象的積極因素。這就告訴我們語言不僅影響思維,而且決定思維。反過來看,思維方式的不同,也導致了語言表達方式的不同。因此,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我們要調整教學模式,安排學生在課前提前查閱相關文化知識、開展課堂討論,將與課堂相關的文化教學打好良好的基礎。最后再由教師對此進行歸納、比較、總結,從而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達到建構學生的文化思維、提高學生文化意識的教學目的。同時,還應鼓勵學生自主學習、體會文化現象。可通過閱讀外國文學作品來提高文化意識,因為文學作品最貼近生活,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包含著文化。
3.提高教師自身修養
第一,加強教師英語綜合運用的能力。翻譯本身就是一門深厚的學問,是兩種不同語言的轉換,也是兩種不同文化的融合。作為翻譯方法的教授者,更要注意自己在英語知識和中文知識方面的豐富、提高和拓展。要對使用英語國家的政治、經濟、地理、歷史、外交、文化、宗教、風俗習慣、生活方式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指導學生在翻譯過程中正確地處理文化差異引起的理解偏差和誤譯;教師要不斷擴充詞匯量,收納新詞和新的語言信息,要有時代感;教師要有一定的語法功底,幫助學生理解長句和難句的結構特征,理解非謂語動詞的用法和翻譯特征等。
第二,提高教師翻譯理論學習和研究水平?!肮び破涫拢叵壤淦鳌!币胪瓿蓽蚀_而又流暢的翻譯,必須要掌握一些翻譯方法和翻譯理論,教師在這方面尤其要注意。只有掌握了系統的翻譯理論和方法,教師才能在翻譯教學中幫助學生培養和提高翻譯能力,讓翻譯也做到有據可依,而不是憑空捏造或臆想。綜觀這幾年的四級測試題目,不難發現翻譯考題中涉及的翻譯技巧有:增譯法、減譯法、重譯法、分譯法、詞類轉移法等,還要注意被動句的翻譯、倍數的翻譯、習語的翻譯、定語從句的翻譯等。
第三,改進教師翻譯教學方法。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基礎課課時有限,無法像英語專業那樣專門劃出一定的學時來教授翻譯。這就要求教師要利用好各種機會和條件來進行翻譯教學,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翻譯能力。
翻譯訓練靈活多樣在培養學生翻譯能力的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比較教學法認為,翻譯訓練活動可以是一種自覺地防止母語負遷移作用的活動。但是防范的心態是增強學習者焦慮的根源,不利于學習。學習者會謹小慎微、如履薄冰。實際上越是大膽實踐的人、越是敢于利用原有認知結構創造性地融合的人,外語的進步就越快。越是將外語夸大為一種完全與母語不同的人就形成一種暗示,即學習時充滿錯誤的過程。雖然正視了錯誤,但并不是完全積極的。首先,翻譯訓練要經常性與系統性。英語教學不應只注重單詞解釋、篇章的簡單翻譯和單元后的練習。而應該經常性地對學生進行翻譯專項訓練。同時可以借助外語專業翻譯訓練的理論。其次,翻譯訓練兼顧趣味性。翻譯訓練不一定完全依賴書面材料,可以通過多種媒介,如電影、電視、錄像、新聞等更為靈活多樣、豐富多彩地展開。再次,翻譯訓練強調跨文化性。這主要是針對翻譯訓練的材料選擇來說的。材料的選擇要注重異國文化特征強的材料。通過中外文化的對比,既進行了翻譯的練習又進行了一次文化的交流。反過來,對異國文化的深入了解又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原文,在理解的基礎上用漢語表達原文之意。最后還應該注重對母語文化修養的培養。翻譯訓練要求教師加強跨文化交際、語言對比和翻譯方面的訓練,從宏觀和微觀上把握翻譯訓練的技術程序。這樣才能避免傳統翻譯法的弊端,將這一教學路徑放在培養國際雙語交流人才培養的背景中加以改進,這樣才能達到具體的教學目標。
總之,翻譯絕不僅僅是兩種語言在文字上的簡單轉換,絕不僅僅涉及對相關語言的熟練程度,還必須注意文化意識的培養和提高,社會的發展對翻譯的需求越來越多,勤于實踐、大膽創新、善于總結,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國必將涌現更多的適應時展需求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郭士香.關于大學生英語翻譯能力的思考[J].沈陽大學學報,2002
[2]張堯學.關于大學本科公共英語教學改革的再思考[J].中國高等教育,2003
[3]讓•德利爾著.翻譯理論與翻譯教學法(孫慧雙譯)[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8
[4]劉宓慶.論翻譯者的技能意識[J].中國翻譯,2003
[5]孫致禮.譯者的克己意識與創造意識[J].上??萍挤g,2000
[6]王佐良.翻譯中的文化比較[J].翻譯通訊,2005
[7]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修訂工作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修訂本)[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8]馬光.英漢翻譯教程[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0.
[9]馮慶華.實用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10]羅選民.中國的翻譯教學:問題與前景[J].中國翻譯,2002
[11]陳廷佑.英文漢譯技巧[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容、優越性及方法。
11引言隨著中國對外貿易事業的飛速發展,中國成為WTO的成員國,企業需要大量合格的外經貿人才。這種人才需要精通外經貿業務,熟悉相關的專業知識,更需要熟練掌握商務英語,這樣,對各大、中專職業院校培養商務英語專業學生也隨之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本專業實訓更是重中之重的培訓環節。然而,目前的商務英語專業實訓開展情況并不是很理想。因此,商務英語專業實訓必須根據本專業特點,結合最新的商務市場發展趨勢去設置實訓項目,那么,應該怎么樣去開展本專業的實訓呢?本文擬從建構語言學角度,以建構主義為理論基礎探討開展商務英語專業實訓的項目內容、優越性以及方法。21商務英語專業實訓內容及目標定位211分析問卷調查結果,結合實際設立實訓項目在確立實訓方案之前,針對專業實訓項目內容及形式,筆者對本校二、三年級商務英語班共119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要求學生必須走訪一些對外貿易部門或“三資”企業,根據所了解情況填寫問卷內容,并上交一份“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市場需求調查報告”。問卷內容如下:(1)你所走訪的單位名稱:它屬于:A、對外貿易部門或單位B“、三資”企業(2)根據你所了解用人單位對本專業人才的工作能力要求,你認為商務英語專業實訓應開設以下哪些項目為宜?A、商務專業基本知識(如單證、合同等)B、對外貿易法規法則實例C、商務英語口語D、商務英語寫作E、商務英語翻譯F、商務談判G、涉外禮儀H、國際金融I、其它,如:(3)根據實際情況,你認為本專業的實訓應該以什么形式開展更合適、更有效。(可選多項)A、教師講授為主,學生練習為輔B、學生操練為主,教師作指導C、學生各自聯系單位或企業進行實訓D、在校開展模擬實訓E、以小組形式合作完成實訓項目F、以文本或文字形式展示實訓內容G、以多媒體(如錄音錄像、計算機、網絡等)創設情景模擬實訓H、其它形式,如:統計結果表(學生共119人,有效問卷114份)學生上交的調查報告及問卷結果顯示:學生選擇實訓項目以“商務專業基礎知識”、“商務英語口語”、“商務談判”及“涉外禮儀”居多;多數學生認為在學校開展模擬實訓為宜,但必須以學生操練為主、教師作指導,實訓活動形式要靈活多樣(如分小組合作完成、以多媒體創設商務活動情景、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等等);同時,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中國加入WTO,對外貿易部門和企業需要精通商務英語、具備涉外商務運作能力、能勝任外事接待、商務洽談和翻譯、涉外貿易實務操作的應用型人才。筆者在本校商務英語專業實訓中設立了商務英語模擬實訓、商務英語口語訓練、互聯網商務談判模擬實訓、商務英語寫作及翻譯訓練、商務禮儀專項訓練和報關實務專項實訓等六大項目,并組織教師編寫實訓教材,各實訓項目除了專題知識指導、實例分析、練習外,還加入一些相關網站供學生課后參考,使實訓內容新穎、形式靈活多樣,加強學生英語互動能力。212商務英語專業實訓內容及目標定位商務英語專業實訓是商務英語專業課程教學的重要內容,著重對商務英語的深度培訓,可以借助先進的多媒體手段及計算機網絡技術,以國際商務常見業務的強化訓練、商務情景模擬操作、商務角色表演等形式開展專業實訓,其任務是利用案例模擬、情景模擬、學生練習等形式,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針對國際商務中常見的業務如:合同編輯、貿易制單、商務英語口語、涉外禮儀、互聯網商務談判、國際商務應用技能進行重點強化訓練,這無疑是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前的“專業實戰演習”。盡管人們可以把一些詞匯叫做“商務英語詞匯”,但大多數的商務英語只是在商務背景下使用的英語,它作為一門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要在商務活動中進行交際、提高英語溝通技能。學生在習得語言的過程中,依賴于特定的言語環境,三言兩語可以完成一項交際任務;脫離特定的言語環境,千言萬語也不一定能完成一項交際任務。筆者以建構主義語言學理論為基礎開展商務英語專業實訓不但體現其專業特色而且更顯其生動靈活性和實踐互動性。在實訓中,創設一種有效地促進教與學雙向互動的商務交往情景和英語互動情景,使學生的理論知識在實訓中升華,能力在實訓中增長。31建構主義語言學理論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亞杰(J1Piaget)。建構主義提供了一種與傳統的客觀主義不同的學習理論。它提倡在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正如中國(1)A、對外貿易部門或單位37.7%(43人)B“、三資”企業62.3%(71人)(2)A:商務專業基礎知識(如單證、合同等)97.4%(111人)B、對外貿易法規法則實例18.4%(21人)C、商務英語口語100%(114人)D、商務英語寫作59.7%(68人)E、商務英語翻譯45.6%(52人)F、商務談判78.1%(89人)G、涉外禮儀79.8%(91人)H、國際金融32.5%(37人)I、其它(其中以填寫“報關實務訓練”占多數)53.5%(61人)(3)A、教師講授為主,學生練習為輔27.2%(30人)B、學生操練為主,教師作指導73.7%(84人)C、學生各自聯系單位或企業進行實訓24.6%(28人)D、在校開展模擬實訓71.1%(81人)E、以小組形式合作完成實訓項目78.1%(89人)F、以文本或文字形式展示實訓內容18.4%(21人)G、以多媒體(如錄音錄像、計算機、網絡等)創設情景模擬實訓76.3%(87人)H、其它形式36.8%(42人) 一句名言:“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其中講的教學就是要變成助學和幫學。其教學模式可概括為:以學生為中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由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新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語言教學要從建構的角度培養學生實際使用語言的能力。語言使用必須以建構開始,依賴言語環境,有目的地從語言體系中選擇材料,靈活地組成話語,以便最恰當地完成交際任務。根據建構主義語言學理論,建構是動態的,通過實際的語言交際,外語學習者一方面要學會利用語言體系中的材料建構話語,另一方面要從話語中學習新的語言材料,充實自己的語言知識,建構自己所掌握的語言體系(王德春,2002)。建構主義語言教學法主張,外語教學主要采用直接的、綜合的、模仿的方法,兼顧對比的、分析的、演繹的、推演的方法,這就是通過教材提供的和教師補充的大量話語,讓學生模仿、使用,直接學會言語。因此,本文的商務英語專業實訓就是以此為理論基礎,從建構語言學角度去“確立實訓方案編寫實訓教材開展實訓項目”,借助商務活動情景,讓學生在實訓中提高理解話語、建構話語的能力,并利用已學的專業語言材料,依賴語境,在言語交際中不斷建構新的專業語言。41基于建構主義語言學理論的商務英語專業實訓的優越性商務英語專業實訓可以借助多媒體計算機技術提供意義建構的學習環境,各項目開展主要通過多媒體計算機技術模擬商務活動來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及語言技能訓練,而多媒體計算機所具有的各種特性特別適用于實現建構主義的學習環境。建構主義語言學認為,語言存在于言語之中,言語就是在特定的語境中為完成交際任務對語言的使用,包括言語活動過程及其產生的話語。這樣,通過多媒體網絡可以創設生動、直觀、形象、接近實際的學習情景,可以有效地激發聯想,使學習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有關知識與經驗去同化當前學習到的新知識,賦予新知識以某種意義。實訓中多媒體學習環境的情景創設則為提取長時記憶中的這些知識、經驗與表象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商務英語專業實訓就是借助多媒體技術的特性與功能充分體現建構主義語言學理論的指導意義的:“情景”———建構主義語言學理論強調創設真實情景,而多媒體技術正好是創設真實情景的最有效工具。在商務英語實訓中,建構有利于學習者建構知識的網絡商務模擬情景,即將學習活動放置到相應的商務環境中,并從多重角度和視角提供學生建構的機會,創設學生相互學習交流的場所。多重感觀刺激有利于知識的獲取與保持,交互性強有利于激發學生對專業知識學習興趣和認識主體作用的發揮。在其中學生就有如身臨其境的感覺,訓練國際商務應用技能就會有立竿見影的功效?!皡f作”與“會話”———協作與會話過程主要通過語言(有些場合也需要文字)作為媒體,商務英語實訓中的口語訓練和互聯網商務模擬談判就是要有多媒體計算機網絡的語音功能才能支持,學生可以在Net-meeting中更好地訓練商務互動口語和掌握貿易流程,他們在參與商務交流的同時,也熟悉了外貿單據的制作。“意義建構”———意義建構是學習的目的,它要靠學生自覺、主動去完成。實訓中,多媒體技術由于能提供交互式學習環境和圖文聲并茂的多重感官綜合刺激,并調動了學生已有的知識,提供基于問題的學習,在實訓過程中直接讓學生參與解決問題,還能按超文本方式組織與管理各種教學信息和專業知識,這樣,對學生關于所學專業語言知識的意義建構是非常有利的。其建構關系如下圖所示: 51建構主義語言學理論在商務英語專業實訓中的應用511商務活動模擬情境,確定實訓學習任務建構主義語言學理論認為學生依賴一定的語境(即學習語言的情景)實現知識的意義建構。因此,在實訓中要精心設計商務活動的模擬情景,利用多媒體網絡向學生呈現有關實訓項目的圖片資料、錄像或計算機動畫等,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通過模擬商務社交、貿易談判、商務會議等各種場景,把實訓內容以問題的形式呈現給學生,確立學習任務,讓學生用已學的專業知識去解決問題,讓學生在訓練聽、說英語的實用技能的同時,也提高他們的貿易交際水平,并從中掌握商務英語口語和商務談判技巧。512獨立探索,自主學習在實訓過程中,不是由教師直接告訴學生應當如何去解決問題,而是由教師向學生提供解決問題的有關線索。學生帶著問題,借助多媒體網絡的強大功能以及教師對專業知識的適當提示,開始獨立、自主的探索學習,他們通過對進出口貿易單據理論知識和案例信息的“收集分析運用”,掌握貿易基本流程,并在參與商務交流的同時,獨立完成外貿單據的制作,從而發展了自主學習能力。513小組交互協商學習交互協商又被稱為對話互動(conversationa linteraction),是指持續不斷地發生在人與人之間所進行的社會交往。對話互動是一種協作活動,涉及互動雙方和互動情景這三個要素之間關系的確立。對話雙方需要互相傾聽,互相回應,而這都發生在一定的情景之中。在商務英語專業實訓中,學生自行組成3-5人小組,成立“模擬公司”,各公司按照“建立貿易關系(establish business rela2tions)詢價(inquiry)報盤(offer)還盤(counter-offer)磋商(consult/negotiate)簽訂合同(sign a contract)訂貨(order)確認(confirm theorder)”的流程來互相展開貿易往來。學生在模擬實戰訓練中進行小組交互協商、討論,從而熟悉整個商務貿易過程,也加強了商務互動英語口語,最終完成對所學商務知識的意義建構。高水平的語言交互活動還可以采用結對子(Pair activi ties)、討論/解決問題(Problem discussing/solving)和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等形式。514跟蹤實訓過程,及時進行效果評價在每個項目每階段的實訓中,教師組織全班進行交流總結,通過對不同觀點的交流、補充、修正,加深每個學生對專業知識的認識理解;在集體學習和個別指導的過程中,也可以把一些好的建構作品作為典型進行點評,對學生的學習aimeiwen.com結果進行比較準確的評價。同時,為了保證實訓效果,實訓必須確立考核評價方案,密切跟蹤實訓過程,及時對學生進行實訓效果評價。效果評價包括學生個人自我評價、小組互相評價以及教師對學生進行專業實訓評價。評價內容側重于:①自主學習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②小組協作與組織能力;③是否完成實訓專業知識的意義建構。61實訓應注意的問題在開展實訓項目時,首先教師必須給學生明確實訓目標,分階段布置學習任務,并及時作實訓效果總結,不管個人的自主學習還是小組的協作學習,都必須有計劃、分步驟、評效果。在整個實訓過程,教師要做好組織、指導工作。其次,要創設商務活動情景以及對專業知識信息的收集和加工,整個實訓過程都離不開多媒體計算機網絡,所以,保證具備多媒體網絡設備才能使實訓得以順利進行。但是,網絡資源豐富多彩,對其進行利用必須要結合實訓主題而有所選擇和加以監控,如果沒有教師的指導和監控,那些自控能力較差的學生就會被網上豐富多彩的信息所吸引,他們會利用學習時間去尋找其他資源,無法有效地完成實訓的學習任務。另外,實訓中要求學生盡量用英語交流,特別是在小組交互協商學習時,要求學生盡量用英語進行商務談判,以此強化他們的英語聽說互動能力,同時也可以把談判中精彩部分拍攝成錄像,或者把對話整理成文字形式,作為實訓資料存檔。71結語以前,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學生只是被動的信息“消費者”,即信息由教師“傾銷”給學生,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機會非常有限。現在,基于建構主義語言學理論的商務英語專業實訓中,學生是信息的加工者、組織者、創造者,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同時,教師要成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以及實訓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通過這種“情境創設—信息提供—協商會話—意義建構”的模式的實訓,學生加強了實踐能力的鍛煉,提高了專業水平,這樣才能適應中國對外經貿事業的飛速發展。
參考文獻
[1]Breen,M1P1&Littlejohn1A.Classroom Deci2sion-Making:Negotiation and process syllabuses inpractice[M]1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2]Lightbown,P1M1&Spada,N1How LanguagesAre Learned1[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3]Lynda Fielstein&Patricia Phelps1 Introduc2tion to Teaching:Rewards and Realities1[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
[4]王德春1多角度研究語言[M]1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5]王德春1語言學概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關鍵詞:實用型翻譯人才 培訓機構 翻譯市場 舟山 本土化
一、舟山實用型翻譯人才需求及培訓市場分析
2011年6月30日,國務院正式批準設立浙江舟山群島新區,舟山成為我國首個以海洋經濟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舟山的對外開放、貿易往來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其臨港工業、港口物流、海洋旅游等產業的發展更是迎來了新的里程碑。海洋經濟推動著舟山的發展,也讓翻譯業在這次浪潮中變得更加舉足輕重。
(一)專業翻譯人才市場的需求
作為交流的媒介和手段,翻譯在企業的發展中扮演著無可替代的角色。要想提高對外開放程度,加強外資的引入或者使自身融入世界經濟體中去,就需要有專業的翻譯人才為企業雙方做好業務的翻譯、信息的傳達,從而搭起溝通的橋梁。
根據舟山群島新區的地理環境以及其獨特的戰略發展目標,有學者曾做過翻譯人才需求調查。結果顯示,65.96%的單位預期隨著新區的建立,翻譯量將會有所加大。而港航船舶業、物流業、加工制造業、旅游業相關的翻譯人才則將成為舟山市場需求量最大的一個群體,可見專業翻譯人才的市場在未來將會迎來熱潮。[1]
(二)高校輸送與機構培訓相結合
相較于旺盛的需求,舟山目前的翻譯人才面臨著學歷、職稱偏低,工作經驗不足,綜合素質能力偏低,實踐創新精神不足的問題。這顯然與新區發展所需要的高層次、高素質、全方位的人才相矛盾。[2]而人才的培養除了高校輸送之外,培訓機構也扮演著重要角色。據筆者了解,目前在舟山開設的外語培訓機構主要可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為外語培訓學校,如普陀的歐文外國語培訓學校,該校以國外的“浸入式學習法”為基本教學法,旨在通過真實逼真的外語母語環境,以小班化的授課方式來培養學生外語能力,將最專業的外語教育培訓理念帶到舟山,服務舟山,從而更好地推進舟山群島新區對外交流的發展。[3]然而,因為學校的教育主體為青少年學生,雖然其中也有成人類的商務英語課程開設,但它在專業性和實踐性方面尚有欠缺。
第二類為留學培訓機構。近年來,出國留學成了一大潮流,一些留學機構也紛紛扮演起語言培訓的重要角色。新通留學和環球雅思在舟山是留學機構的兩大主體,但其在外語培訓方面主要側重于雅思、托福、GRE等與出國相關度較高的課程,且應試性相對較高,與舟山本土化人才培養關聯度不高。
結合舟山本地實用型翻譯人才需求以及培訓機構現狀,我們不難發現,舟山雖然有較多英語培訓機構,但這些機構多以培養學生英語基礎能力和出國留學為目的,培養舟山本土化翻譯人才的機構依舊缺乏。面對市場空缺的現狀以及如此龐大的潛在市場,筆者認為,當前是舟山改進本地培訓機構以及引進專業翻譯培訓機構的最佳時機。
二、國內外翻譯人才培養的相關理念
為順應舟山的市場導向,加快培訓機構對本土化實用型翻譯人才的培養,筆者認為可以借鑒以下三種國內外的相關培訓理念作為指導。
(一)PACTE翻譯能力模式
成立于1997年10月的西班牙PACTE(Process in the Acquisition of Translation Competence and Evaluation))小組曾提出PACTE翻譯能力構成的觀點。學者仝亞輝認為,該觀點是目前最全面的,所提出的翻譯能力模式也是最復雜和最完整的。[4] PACTE翻譯能力模式由雙語能力(進行兩種語言交流時必備的語言知識,如語用、語法、詞匯、篇章等)、語言外能力(專業學科以外的常識知識,如百科知識、主題知識、雙語文化知識等)、翻譯專業知識能力(關于翻譯及翻譯職業的知識,如翻譯的進行、翻譯行業操作、翻譯協會、稅收等)、工具能力(使用文獻和操作翻譯工具的能力,如字典、百科全書、語料庫、計算機等)、策略能力(處理問題、確保翻譯過程有效進行的決策能力)以及心理生理要素(影響翻譯過程的心理特征,如認知、態度、心理活動機制)所構成。[5]
在翻譯過程中,不斷獲得缺失的子能力,或者提高薄弱的能力環節以促進子能力間的相互作用以及相互影響是提高翻譯能力的重要方式。任何子能力的缺失都將大大影響翻譯能力的進步。因此,筆者認為,培養翻譯能力要從子能力入手,一一進行強化與訓練,最終實現整體翻譯能力的提高。
(二)項目翻譯學習模式
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不斷有學者提議在翻譯教學中使用真實或接近真實的翻譯練習和任務來幫助學生將文本與具體情境相聯系。但因該方式仍然缺乏實踐性與真實性而被擱淺。之后,Kiraly提出了項目翻譯教學模式,且被廣為接受。所謂項目翻譯教學是將真實的翻譯項目運用到翻譯課堂中,使學生真實地置身于具體的翻譯情景中,從而使課堂更加情境化,也給學生提供了鍛煉學習的平臺。[6]
目前,這樣的項目教學模式在國內已有了實踐的先例。設立在北京的中歐高級譯員培訓中心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與歐盟委員會口譯總司正式簽約、合作舉辦的國際會議口譯員培訓項目。2014年3月,該培訓中心的部分學員赴布魯塞爾歐盟總部實習, 并在CCAB會議中心參與了主題為“U2樂隊來華演出:北京VS上海”的模擬會議。此次模擬會以模擬競標的形式展開,即北京和上海兩城市圍繞演唱會的舉辦權進行競標。學員們模擬了不同身份的會議代表,競爭雙方各派代表詳細闡述己方觀點和優勢以爭取最后的舉辦權。[7]筆者認為,通過模擬競標這樣的演練,學員們置身于模擬的真實情景中,在鍛煉了翻譯能力的同時,也加強了邏輯思維和團隊協作能力。這樣的學習平臺與方式值得廣泛推廣。
(三)人才本土化培養模式
南開大學的周立群和劉文曾提出人才培養本土化的觀點,并指出“本土化是使某事物發生轉變,適應本國、本地、本民族的情況,在本國、本地生長,使之有本國、本地、本民族的內涵、特色或特征。”[8]對于地方區域來說,本土化實用型翻譯人才的培養更需要做到“立足地方,依托地方和服務地方”。[9]
事實上,翻譯人才本土化培養模式在中國已經有所應用。2011年1月,浙江工業大學、浙江省翻譯協會、寧波市模具協會和寧波方正汽車模具有限公司聯合成立模具翻譯人才培養協作委員會,實施模具技術翻譯人才培養項目。此培訓項目希望通過模具翻譯語料庫建設、模具翻譯培養對象選拔、模具翻譯課程教學與自主學習、翻譯頂崗實訓和培養考核這五部分來提高模具專業學生和部分企業技術人員的翻譯水平,以迎合寧波地區對模具翻譯的需求。[10]筆者認為,該項目開創了本土化翻譯人才培養的先例,培養出了既具有模具知識又有專業翻譯能力的實用型翻譯人才,值得實踐與推廣。
三、舟山實用型翻譯人才培養策略
(一)加強本地課程改革,促進翻譯子能力培養
培養舟山本土化人才,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在課程上設置專門用途的英語教學。在這一點上,培訓機構的課程實施靈活度遠遠高于高校,這也是其一大優勢所在。根據本地人才需求,舟山的歐文外國語培訓學校其實已經開設了商務英語的培訓課程,并且設置了BEC課程、商務會話、外貿英語、商務談判等課程,這對于外貿人才的培養是非常有意義的。然而,若要進一步擴大培訓范圍,培養本土化的翻譯人才,筆者認為歐文外國語培訓學??蓮囊韵聨追矫嬷郑?/p>
首先,開設文體學翻譯課程提高學生雙語能力。在翻譯不同文體的語篇,尤其是商務英語語篇時,教師要重視學生對文本性質的把握。不同的文本對翻譯有不一樣的要求,語言特色上也有顯著差別。如廣告文本翻譯通常強調“三性”原則,即信息內容上的忠實性,語言形式上的吸引性,文化上的可接受性,以此來展現商品特色,吸引顧客購買。[11]而合同文本則要遵循“遵循原文,用詞準確”、“譯文完整,文體規范”、“達義通順,條理清晰”的翻譯原則,力求準確無誤。培訓學校應開設語篇分析、文體辨析以及中英文商務專有詞匯的相關課程來提高學生雙語能力。
其次,豐富學生課外知識以增強語言外能力。商務英語的談判雙方通常來自于不同的國家或地區,這就要求譯者懂得一定的國際民族文化和商務禮儀。在培訓機構,通過開設跨文化交際、英美國家概況等課程來讓學生了解國家的風土人情不失為一種策略。除此之外,學生對于商務知識的了解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翻譯的準確性。因此,拓展學生國際貿易、金融、經濟、會計、法律等方面的知識,使其了解FOB、CIF、CFR等相關商貿術語,這都是培訓機構辦學中應該涉及補充的一塊。這些知識的拓充將對學生的語言外能力培養產生直接作用,并有效提高翻譯的準確度。
最后,教師可開設計算機輔助翻譯(CAT)課程來培養學生工具能力。相對于傳統的人工翻譯,CAT有著無可比擬的優越性。目前主流的Trados、Deja Vu X、雅信CAT、Wordfast等CAT工具能將譯員的工作量提高到日均10000字以上,大大減輕譯員的腦力和體力勞動,提高工作效率。且在專業領域,如科技、金融、醫學、新聞、法律等,CAT能保證譯文內容的準確性、術語使用的一致性和譯文產出的經濟性。[12]這對于需要掌握大量其他學科知識的商務英語譯者來說,將大大減輕工作壓力,從而更高效準確地完成翻譯任務。
(二)依托本地資源, 建立項目翻譯模式
作為對外貿易繁榮、旅游資源豐富的城市,舟山具有相當多的潛在實習基地。對于實用型翻譯人才的培養,光光靠理論教學是不夠的。若是培訓機構能實現人才培養與基地建立的銜接,就將有機會實現項目翻譯學習模式。關于項目翻譯學習模式的構建,筆者認為舟山培訓機構可從以下兩點著手:
其一,與舟山的船廠建立合作關系。舟山的造船業是本地獨具特色的一大產業,其中也不乏金海重工、集團、中遠船務等一些大型企業。這些企業對外交流相當頻繁。培訓機構與之建立合作關系,能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實踐機會。通過與不同國家的代表人士交流,學生的口語翻譯實踐能力能獲得一定的提升。
其二,參與舟山國際賽事的舉辦。舟山基本每年都會舉辦國際女子自行車大賽和國際沙雕節,2015年即將首次舉辦世界海島旅游大會。活動期間需要招募大量的志愿者與工作人員,翻譯則在這樣的國際大型活動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在宣傳手冊的制作、橫幅標語的翻譯過程中,要做到翻譯精準又不失舟山特色,對譯員來說也是難得的挑戰。這種將教學延伸至課外的項目模式,對培養具有實踐精神的翻譯人才是非常具有借鑒意義的。
(三)以市場為導向,培養本土化實用型翻譯人才
作為海島城市,舟山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旅游業、物流業、臨港工業的繁榮。以旅游業為例,它一直是舟山經濟發展的一大推動力,且城市對于旅游顧問、導游的需求一直處于較為旺盛的狀態,尤其是專業的英語旅游翻譯人才。然而,據筆者調查,舟山目前沒有英語培訓機構系統地開設此類人才培養的項目。基于舟山本地對于旅游英語人才的市場需求,筆者認為,培訓機構目前可以引進或者增設該培訓項目,并在培訓過程中始終突出舟山的本土化特色。
首先,建立舟山旅游英語行業相關語料庫。不同于大型通用的語料庫,專門建立旅游行業的語料庫對提高翻譯的準確度有顯著幫助。結合舟山本地著名景區,教師也可以再從中總結各個景點的相關詞匯,便于教師教學以及學生自學。
其次,開展以舟山為載體的情境教學。在英語教學中,情景模擬是最為常見的授課方式之一。既然已經明確培養舟山本地英語旅游人才,教師將舟山本地景點融入課堂教學具有現實的實踐意義。比如在介紹海島旅游時,教師可以把本地的5A級景區普陀山風景區作為典型,南海觀音的歷史故事介紹、法雨寺、普濟寺、紫竹林、不肯去觀音院等景點翻譯介紹都極具實用性。然而,由于文化空缺或文化沖突,在旅游英語翻譯之時常常會碰到詞匯空缺或者詞匯沖突,國內稱之為“國俗語義詞”或者“文化負載詞”。[13]如南海觀音是普陀山景區最主要的景點,但外國游客對“觀音菩薩”知之甚少,故在翻譯時可以將東方的“觀音菩薩”與西方的“圣母瑪利亞”進行聯系類比,依據兩者“慈悲”的共同點,把“觀音菩薩”譯為“the goodness of mercy”。[14]通過這樣的融會貫通,翻譯才能得以順利進行。
四、結束語
作為海洋新區,隨著開放層次不斷加深,舟山的發展態勢必定愈加繁榮,其人才需求與缺口也將進一步擴大。而實用型翻譯人才在舟山走向國際的過程中,也將被賦予舉足輕重的地位?;仡欀凵侥壳巴庹Z培訓機構的發展狀況,不難發現,存在培訓方向過于單一、理論重于實踐、脫離本土化實用型人才培養等問題。因此,一方面,我們要做好本地已有培訓機構的改進工作,如擴大其培訓業務、開設地方特色課程、建立實踐基地以適應本地化發展。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借鑒國內外先進人才培養模式,抓住市場導向,加強學生翻譯能力培養,引進新的實用型翻譯人才的培訓機構,并在辦學的過程中突出舟山本土化特色?;谥凵奖镜亟洕l展的現狀,我們期待培訓機構的改進與進駐,以主動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符合舟山大發展大繁榮戰略的本土化實用型翻譯人才,為舟山新區的建設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 劉曉丹. 舟山群島新區實用型翻譯人才需求調查及分析[J]. 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5):65-66.
[2] 王勝. 舟山群島新區建設背景下外語人才需求現狀與外語人才培養研究[J]. 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2):130-133.
[3] http:///index.asp
[4] 仝亞輝.PACTE翻譯能力模式研究[J].外國語學院學報,2010(5):91-92.
[5] 王博. PACTE 翻譯能力模式下應用筆譯能力構建研究[J]. 邊疆經濟與文化,2012(12):151.
[6] 陳水平. 項目翻譯教學模式:意義、問題與對策――項目翻譯教學的行動研究[J]. 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3(3):83-85.
[7] http:///newsinfo.aspx?newsid=2002
[8] 周立群,劉文. 高等教育的國際化與本土化――基于中國經濟類教育的研究[J]. 中國大學教學,2005(2):13
[9] 胡璋劍.應用型人才培養新論[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9(9) .
[10] 朱雷,張建青. 專業技術翻譯人才培養研究――以寧波模具專業技術翻譯人才培養為例[J]. 浙江外國語學院學報,2012(5):24―27.
[11] 肖新英. 論英語廣告語篇翻譯的“三性”原則[J]. 江西財經大學報,2010(2):81.
[12] 錢多秀.計算機輔助翻譯[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7,223.
關鍵詞:電氣自動化;專業英語;教學;改進
作者簡介:張勵(1981-),女,湖北武漢人,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電力電子工程系,講師。(湖北 武漢 430070)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4)05-0266-02
隨著全球科技信息化的迅速發展,世界范圍內電氣自動化專業人員之間的技術交流越來越頻繁,社會對電氣人才的英語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很多高職院校,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開設了電氣自動化專業英語課程,但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本文針對電氣自動化專業英語的特點,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相應的教學改進方法。
一、高職電氣自動化專業英語的重要性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的技術資料都是用英語通過互聯網傳播的,電氣工程類的絕大部分專業資料和信息也都是以英語形式出觀。專業技術人員的研究成果展示,例如申報國家獎項、申請專利、發表學術論文等,80%以上的科技資料都是以英語形式出版的。國際交流合作也需要專業人員具備良好的專業英語表達、聽說、應變能力。所以,電氣自動化專業英語是為了培養和提高學生對英文專業文獻的閱讀、聽說和翻譯等綜合能力而開設的課程,對于學生在專業方向上的可持續發展,如碩士入學考試、工作面試、閱讀和翻譯實際工作中遇到的英文專業文獻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據筆者對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2006屆~2012屆電氣自動化畢業生的調查回訪發現,有相當一部分畢業生現在都在國外從事水電站的建設與技術支持工作或者經常要閱讀國外進口電氣設備的產品說明書,他們普遍認為在學校學習專業英語是十分必要的。
二、電氣自動化專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對象
由于高等職業院校的高考錄取分數線普遍低于普通本科院校,所以學生們的基礎英語水平不高。再加上電氣自動化專業的學生大多數是理科生,在高中時英語基礎就不牢固,不識音標,不會讀單詞,記不住單詞,不敢說,看不懂,閱讀能力、寫作能力較差。在教學時碰到有些學生反映,由于高中時嚴重偏科,英語基礎不好,在大一時的大學英語課堂上也聽不懂教師說什么,到了大三對于專業英語就更恐懼了,有破罐子破摔的厭學心理。
2.學校和專業教師的重視程度
隨著近幾年來“工學結合”、“項目教學法”等理論思潮在我國高職院校的興起,有些高職院校盲目跟風,認為工學模式結合就是強調操作技能,根本不開設專業英語課;有的甚至把電氣專業英語當成了選修課,可開可不開;有的雖然開設,但在課時安排上很不合理,學時太少,無法做到深入細致的詳細講解。另外,在電氣專業英語教學中,教師也沒有像對待其他專業課那樣給予足夠的重視。很多教師認為電氣專業英語教學的重點就是翻譯,備課講課不如其他專業課認真,也沒有像其他專業課那樣嚴格按照教學大綱(或課程標準)、教學計劃去授課,導致電氣專業英語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的隨意性。
3.師資力量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普及,在校學生數量的劇增,教師隊伍數量的相對不足已經成為制約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突出問題。很多專業教師的教學任務繁重,平均每周16個學時以上,有的教師一學期承擔了兩到三門的專業課的教學任務,導致學校缺少專門的電氣專業英語教師。很多學校要么是聘請英語基礎較好的專業課教師來教授專業英語,要么直接由基礎英語教師教授專業英語。專業課教師一般專業知識技能較強,但英語水平相對一般,上課欠缺生動;而基礎英語教師的英語基礎雖然良好,但又缺少電氣專業知識。如fuse一詞,普通英語翻譯為“融化”,而電氣專業翻譯為“熔斷器”;又如step一詞,普通英語翻譯為“腳步、臺階”,但在專業英語中,它常用來表示階躍信號,用在step esponse短語中,表示“階躍響應”,所以直譯原文會導致很多專業文獻翻譯不準,影響教學效果。
4.學生自身的認識
大學基礎英語有全國英語三級、四級等考試,而且還與學生的畢業證掛鉤,對其學生都比較重視,但學校對專業英語并沒有任何要求,所以大多數學生沒有專業英語學習的壓力和動力。另外,如果專業英語教師不能正確引導學生認識學習電氣專業英語對于他們將來工作的重要性,那么很多學生會認為專業英語屬于非專業主干課程,自然就放松了對專業英語的學習。再加上大學生課余社團活動多,實習也多,學生們由于時間、精力有限就更顧不上好好學習專業英語了,上課隨便聽聽,課前不預習,課后不復習,草草應付,只要考試及格即可。
5.教材與教學內容
目前高職電氣專業英語所使用的教材內容大多是選用國外原版專業書籍的一些章節、科研文獻等,教材或講義難度深淺不一,對三年職業教育專業課的覆蓋度不夠,缺乏系統性與完整性。還有一些學校選用的是本科教材,定位偏高,學生學習有困難,教師只能放慢教學速度,如果中途碰到實習實訓,專業英語的教學任務更難以完成。從教學計劃的安排來看,大部分學校的電氣專業英語安排在三年級的上或下學期,專業英語的安排與專業課的教學進度不協調,導致學生相應的專業課還沒學就要學專業英語了,學生很難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熱情和積極性不高,教學效果不理想。
三、電氣自動化專業英語教學改進方法探討
1.重視專業英語教學
教師自身要加強教學責任心,嚴格按照教學大綱的培養要求進行教學,引導學生充分認識到電氣專業英語對于未來工作和學習的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針對高職院校學生英語基礎普遍較差的特點,要從基礎的教學生認識音標,讀準音標,根據音標讀單詞做起;然后學習基本語法,掌握簡單句、復合句、關連詞。教學中要以閱讀理解為主,避免過分地強調聽、說、讀、寫;重點掌握基本的專業詞匯和詞意。由于高職院校學生普遍缺乏自信,教師在授課的同時,也要在思想上多給學生們鼓勵,學習上教會他們科學的方法,幫助學生樹立信心,使學生通過漸進性和階段性的方式逐步提高自己的專業英語水平。
2.采用靈活的教學模式
第一,專業英語注重語言的實用性,教師在上課時不能采用直接翻譯全文、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應注重以學生為主體,精講多練,少講空洞理論,加強師生的討論與互動??梢越梃b專業課中的案例教學法,例如教師可以就某個變電站主接線圖講解電氣設備,讓學生在課堂上分組討論,最后由各組代表用英語進行設備的符號、用途、結構的講解。也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或電子書將設備圖片等呈現在課堂上配合電氣專業英語的教學,或者播放一段電力系統事故的英文視頻,讓學生分組討論事故的原因和解決措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們學習專業英語的學習興趣。
第二,教師在課堂組織教學時應以實踐為主,側重技能訓練,要盡可能的為學生提供各種各樣的實踐機會,盡可能安排學生到企業進行與專業英語密切相關的實習等。如果條件允許,教師最好帶學生到校辦工廠或企業實習車間參觀,面對電氣設備實物講解名稱和結構,不僅讓學生在實踐中記住重要的專業英語詞匯,而且還鞏固了專業課知識。
第三,電氣教研室可以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其他專業課一樣,建立專業英語教學網站,制作電氣專業英語精品課程,積極豐富和更新相關內容,方便學生們自學。有條件的院??梢圆捎镁W絡教學,也可以用QQ群、微信群等現代語音軟件讓學生與教師在線交流和答疑,檢測、提高學習效果。
3.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針對目前高職電氣類專業英語教師欠缺的現狀,一方面要提高專業教師的英語水平。可以采用對教師在崗培訓、長期培訓和集中短期培訓相結合,個人進修和公派進修相結合的方式,鼓勵教師積極進修深造,提高專業課教師的英語水平,使具有一定英語基礎的專業課教師經過培訓提高后承擔電氣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學。另一方面可以從電氣專業的外資企業中引進具有實踐經驗的專家擔任電氣專業英語教學的專職或兼職教師。同時要求任課教師要充分備課,嚴格執行大綱計劃,在課堂中增加學習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專業英語的教學效果。
4.精心選擇教材,積極開發數字教材
專業英語教材的選取要盡量符合高職學生的英語基礎,文章要難度適宜,與高職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相匹配。內容上要注意反映新技術、新材料,符合高職高專人才培養目標要求。教材編排結構要合理,篇幅較短,且自成體系,圖文并茂,通俗易懂,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職業教育和企業對接緊密,行業新工藝不斷誕生,決定了高職教材不能一成不變。學??梢愿鶕嶋H需要,及時更新專業英語的教學內容,開發教學資源,在編寫專業英語教材時可以組織教師去相關專業的企業進行調研,了解該專業所需要涉及到的專業英語信息,然后進行總結和編寫。還可以開發靈活的專業英語數字教材,引入iPad等軟件進行專業英語的教學,制作“電子書”。因為在現代社會,如果學生只掌握紙質出版,缺乏電子書出版知識,已經不能適應行業發展需求,所以數字教材就像一本“活頁本”,可根據行業新動態隨時添加知識,學生的學習積極提高了,學習效果也會更好。
四、結論
在實際的電氣自動化專業英語教學中存在很多影響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的問題,為此要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師隊伍建設等多方面進行改進,使學生由被動學習專業英語變為主動學習,使聽、說、讀、寫等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同步提高,以便吸收更多的最新技術情報,跟蹤和了解電氣自動化領域的世界前沿,為今后的工作和學習創造更多的機會。
參考文獻:
[1]吳紅兵.高等職業教育工科專業英語教學初探[J].職業教育研究,2009,(9).
關鍵詞:??圃盒S⒄Z選修;課程體系;探討與研究
許多??圃盒5挠⒄Z教學已從單純要求通過等級考試轉向提高專業技能和專業發展等立體化需求。根據時代要求以及更有利于學生個性化發展的現實需要,2007年教育部在頒發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別提出:課程設置要充分體現個性化,考慮不同起點的學生,既要照顧起點較低的學生,又要給基礎好的學生以發展空間;既要保證在整個大學期間學生英語語言水平的穩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學生個性化學習,以滿足他們各自不同專業的發展需要?!洞髮W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也對選修課部分給出了指導性建議,將選修課分為語言技能類課程、語言文化類課程和專業英語類課程。這個針對選修課程的建議使??圃盒S⒄Z選修課程體系呈現出了質的飛躍,為專科院校學生學習英語提供了便利條件。
一、專科院校英語選修課課程設置
(一)選修課程設置的重要性
隨著全球化經濟的發展,國際間的交流愈加頻繁,英語的運用能力越來越受到重視。但長期以來,許多??圃盒5耐庹Z系開設的只是一成不變的英語知識教育類課程,過分關注英語四六級的通過率,導致學生往往只學會了啞巴英語,且不具備英語國家文化背景的相關知識。最終致使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也不甚滿意。因此,近幾年北華大學師范分院外語系在全系范圍內開出了英美概況、英語報刊閱讀、英美文學和英語翻譯等一系列英語選修課,同時構建形成了專科院校英語選修課程的完整體系。這些選修課,專業性強,體系結構完整,深受學生喜歡,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二)選修課程設置的總體方向
隨著專科院校畢業生就業壓力的日益加大,重構學生的英語知識體系,以提升其自身的專業素養及能力,便成為了各大??圃盒5氖滓蝿铡4篌w來說,??圃盒S⒄Z選修課可以細分為三大類:
1.英語語言知識及英語語言技能類。這類課程大致包括:英語視聽說、外貿英語、英語信函、英語公文寫作和英語口譯、筆譯等。
2.英語語用類。這類選修課程包括:商務英語、文秘英語實訓,英語演講等。開設此類選修課程的教學目的是要使學生把已知的英語語言知識和技能融入到英語學習之中。
3.英語語言文化背景類。這類課程主要包括:英美國家概況、英美文學概述、英美影視欣賞等。其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可以在學習語言知識的同時,了解英美國家的人文、地理、文化等背景知識,以使他們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二、 ??圃盒S⒄Z選修課開課應注意的問題
(一)開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關的選修課程
選修課程的開設,其最終的落足點在于實用性。北華大學師范分院外語系開設的英語選修課程,如英美國家概況、文秘英語、外貿英語及英語實用翻譯等,都是與我國當今經濟社會發展有著密切聯系的課程。課程內容的實用性不僅可以激發教學對象的學習興趣,更增添了他們畢業后的就業競爭力。
(二)盡量采取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
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當今各大??圃盒F毡槭褂玫慕虒W手段。其優勢在于:可以使原本枯燥、抽象的英語知識學習變得形象、生動;教學內容圖文并茂,可聽、可看、可說;使原本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生,在這種立體化教學模式中變得更主動,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三)倡導優秀教師承擔選修課
優秀的任課教師是專科院校教育教學實踐與探索的骨干力量。各大??圃盒撆﹂_發優秀教師的潛力,積極倡導那些教學態度認真、專業素質高、教學經驗豐富的優秀教師開設選修課。北華大學師范分院外語系便組織了一批責任心強、學術水平高、年富力強的教師開設選修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圃盒S⒄Z選修課的教學與管理
(一)嚴格執行審批開課制度
??圃盒V械慕虒W管理部門,務必要嚴格執行審批開課制度。選修課承課教師必須向教學主管部門上報詳細的開課審批表,并隨表附上該選修課程的教學大綱及考試大綱。北華大學師范分院外語系執行的便是嚴格的選修課開課審批制度。只有具備講師以上職稱的教師,才能開設選修課。不具備此資格的教師,一律不予審批。另外,教學主管部門也要嚴格審核選修課教師的開課材料:教參、教材、教學計劃等。北華大學師范分院外語系充分利用了其校園高速網絡,及時在網上公開選修課信息,以便學生自主選擇。其中動態信息隨時更新,以便學生能夠隨時掌握最新選修課的資訊。
(二)嚴格監督教學過程
1.選修課開課。教師必須在校園網上對自己將要開設的選修課內容予以詳細介紹,包括:課程的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輔導答疑形式、使用教材、參考書目和成績評定方法等。
2.教學管理部門定期聽課。外語系的教學管理人員應該積極配合院教務處、督導處等教學管理部門對選修課授課情況進行檢查、督導,以保證其總體教學質量。發現問題要及時提出改進措施。同時,也要調查學生對該選修課的評價,并將其及時反饋給承課教師,以便協調好教與學之間的矛盾,使選修課的教學質量得以整體提升。
(三)嚴格學生管理,規范考試制度
鑒于大部分??圃盒R呀泴嵭辛藢W分制教學管理制度,許多學生選修某課程有時僅僅是為了獲得相應的學分。這種情況,不僅使學生對所選選修課不甚了解,同時更浪費了來之不易的寶貴教學資源。因此,為了提高學生對選修課的積極性,必須嚴格學生管理,重點要落在“選之必學,學之必得,得之必用”這十二個字上。同時鼓勵承課教師采取多種教學方式和考核評定制度,以吸引學生,提高他們的興趣,真正做到“學有所得,學以致用”。根據北華大學師范分院外語系多年來開設英語選修課程的經驗,我總結出了以下兩種較為實用的成績考核方式:
1.漸成形考核方式。漸成形考試成績占總成績的50%。此成績綜合體現學生的出勤,課堂表現及完成作業等總體情況。
2.總結性考核方式??偨Y性考試成績占總成績的70%。依據具體情況,總結性考試課細化分為開卷考試和閉卷考試。但無論哪種考試方式,承課教師務必都要做到有兩套試卷,并將參考答案與評分細則一并上交教學管理部門。如此,可以擴大考查的知識面,通過考試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沈燕瓊.大學英語選修課課程設置與管理初探[J].教育探索,2000(11).
2.中國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Z].2007.
3.鐘啟泉.現代課程論[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4.葉依群.開設大學英語選修課的探索和實踐[J].浙江科技學院學報,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