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以承諾為話題的作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引用課本中的名句
請看這段話: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世界是大家組成的,它需要我們每個人的給予和付出,同時它也奉還給你十倍乃至百倍。如果人人都指望別人為自己服務,自己取之坦然,卻不愿奉獻一點給別人,這世界會變成什么樣子――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柳宗元《江雪》一詩中這兩句描繪的遼闊清冷的冰雪景象,被作者引來形容沒有了愛的世界,真是奇妙而又傳神。如果換成“這世界會變得一片荒涼”的說法,意思固然相同,情味卻大不一樣了。運用課本中的語言材料來增添文章的文采和韻味,需要平時的背誦之功,但要把貯存在頭腦中的東西化為紙上活的思想,更需要思維的機敏和流暢。
課文中能用的,除了詞語和文句這些語言材料之外,更有價值的是其中出現過的人物故事、歷史事件等,它們可以或作素材或作例證充實到文章中來,使之變得豐盈而厚實。
利用課本中的故事或典故
在以《誠信》為話題的作文中,一位考生有這樣一段話:
我常常懷念遠古,那是一個充滿人格魅力的時代。那些志士仁人翩翩風度的背后,是一個用誠實守信、講究情義、恪守承諾支撐的人格結構。那告別蕭蕭易水而去的壯士,難道他不留戀自己的家園故土?難道他不知道深入虎穴的險惡與危難?他義無反顧、一往無前地去了,去得那樣堅定果敢,帶著一腔對國君忠誠和誓言的忠貞。還有那手執和氏璧在秦王殿上大義凜然、慷慨陳詞的藺相如,難道他不知道秦王的殘暴與貪婪?難道他不知道單槍匹馬難敵人多勢眾?他在出發前已經許下“完璧歸趙”的諾言,他正是循著一條實踐諾言的艱難道路,在英勇地捍衛國家的尊嚴和個人心靈深處的那份不朽契約。
文段中提出的荊軻和藺相如,都曾在語文課本中展示過他們的非凡風采,作者能想到他們就是恪守誠信的典型范例,這種眼力是值得稱道的。更值得稱道的是作者語言的概括能力,在概述中時時不忘緊扣題旨,亦敘亦議,敘議結合,給人帶來一種視覺的美。
為了方便大家,我把課本里的名言名句、典故事例作一些提示歸類,以供參考。
發現人才,使用人才。可以用信陵君禮賢下士,毛遂自薦的例子。信陵君尊重出身低微的侯贏,是任人唯賢的典型;而毛遂的自信和關鍵時刻表現出的智勇,都表明真才實學的重要。而且人才是在實踐的檢驗中才脫穎而出的。
實踐出真知,不迷信權威。可以用《石鐘山記》“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可以用《采草藥》中,古法采草藥多用二八月,“此殊未當”,沈括對書本的懷疑。
遵循量變與質變的規律,堅持不懈走向成功。我們可以想到《勸學》中“君子博學而參省乎己”,“積土成山,積水成淵”,“積跬步”,“積小流”的名言。還可以用歐陽修《伶官傳序》中“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等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