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統計工作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為適應“三農”工作新形勢的需要,及時為各級黨委、政府制定和實施“三農”政策措施提供真實可靠的決策依據,根據《省農業廳關于開展農村入戶調查統計工作的通知》(云農〈經〉字〔〕31號)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了入戶調查統計方案。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開展農村入戶調查,對于農業部門了解和掌握農民生產、生活情況,落實各項惠農政策,指導農業生產,爭取各級各部門對農業的投入和支持意義重大。農村入戶調查工作涉及面廣,調查時限要求嚴格,工作質量要求高,工作業務量大。各鄉(鎮)務必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爭取黨委政府的支持,建立工作經費保障機制,協調各方關系,統籌安排,精心組織,把開展農村入戶調查統計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明確領導責任,定期聽取匯報,研究解決實際問題,落實好農村入戶調查統計工作。
二、嚴格依法進行調查,確保統計數據真實有效
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建立和完善相關調查統計制度,規范調查統計行為,嚴格按照統計法規和農業部的要求,入戶調查,如實填報,嚴禁虛報、瞞報、假報,堅決反對和制止調查統計中的弄虛作假,切實保證數據來源的真實性和合法性。要向調查戶宣傳開展入戶調查對爭取國家項目資金支持和各種直接補貼的重要性,指導調查戶及時建立健全臺帳登記制度,如實申報耕地、生產經營、收入和支出等各種情況,要按時到調查戶進行走訪詢問,做到查缺補漏,應統盡統,確保源頭數據的真實可靠。
三、調查內容
農村入戶調查的主要內容是農戶的生產、投入、產出、收入、農產品價格、農民實際購買農業生產資料的價格和外出務工等情況,調查統計表共8個683項指標。其中:表一至表五共420項指標是專門調查戶的,表六至表八共263項指標是根據調查戶數據推算全鄉預測數。報表格式、填報各項指標的具體說明、計量單位、表內平衡關系及表間邏輯關系等見附件。
四、調查方法
農村入戶調查采用抽樣調查,全縣共抽取調查戶182戶。縣農經站選擇鄉村、鄉村各25戶作為縣級調查戶;每個鄉鎮抽取1個村,選擇6-12戶進行記賬調查。其中:界頭、、騰越、芒棒等四鄉鎮選擇12戶進行調查;其他14個鄉鎮選擇6戶進行調查。縣、鄉農村入戶調查布點選擇時要統籌兼顧,全面考慮,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好、中、差合理搭配,我縣主產業和一般產業和其它方面都要照顧到采集信息資料的綜合平衡,總的農村入戶調查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于年11月15日前完成全縣布點工作,同時將調查員及調查戶的基本情況即鄉級調查員姓名、聯系電話,調查戶戶主編號、姓名、所在鄉村組、戶主性別、出生年月日、身份證號、聯系電話、聯系地址,于年11月15日前上報縣農經站。
五、調查方案的報告期
本調查方案的報告期為季報。即1季度統計上報上年12月20日至本年3月20日的數據;2季度統計上報上年12月20日至本年6月20日的數據;3季度統計上報上年12月20日至本年9月20日的數據;4季度統計上報上年12月20日至本年12月20日的數據。
六、調查數據取得方式及報送程序
一、指導思想
按照“人民群眾的利益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以“全面、快速、準確”提供統計數據為方向,充分利用并整合統計資源,在縣委、縣政府需要統計部門及時提供有關基本信息和決策依據時,全縣統計系統為保護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而提供強有力的統計支撐和保障。
二、工作目標
全面提升綜合防災減災的數據提供能力,為縣委、縣政府防災減災工作提供統計預判和準確的數據支持,協助完成客觀準確的災后分析及總結,做到規范有序、反應迅速、運轉高效。
三、組織機構
成立縣統計局防災減災工作領導小組,由局長吳高勇任組長,副局長詹振良、郭淑美和農調隊長詹以利、城調隊長林美華任副組長,成員由各股室專業人員組成。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同志兼任,副主任由同志兼任。辦公室下設政務信息工作小組、災情分析工作小組、快速調查工作小組、技術保障工作小組、后勤保障工作小組,分別負責防災減災工作的組織實施。
四、工作職責
(一)領導小組職責
研究部署全縣防災減災工作在統計方面的綜合管理工作;統一領導和指揮突發事件統計應急處置工作;協調相關部門做好統計信息的收集和報送工作;貫徹執行全縣統計系統快速應急機制工作預案;指導各鄉鎮、有關部門和企業統計機構快速應急統計工作;協調全縣統計系統人力、物力、財力,并在必要條件下,對事發地統計機構的防災減災工作進行緊急支援。
(二)辦公室職責
組織實施《縣防災減災工作方案》;制定本縣快速應急統計調查方案;及時向縣防災減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報送災情、疫情統計信息;收集、整理、上報有關統計信息和分析評估資料;按照局領導小組要求,組織召開會議。
(三)辦公室各工作小組職責
1.綜合信息工作小組負責全縣和事發地有關情況的數據收集工作,審核、匯總和上報各項統計數據,供縣委、縣政府決策參考。
2.災情分析工作小組負責有關數據分析工作,適時提供災情對全縣經濟社會影響的評估報告。
3.快速調查工作小組負責組織實施統計應急快速調查方案,提供統計調查信息和統計分析報告。
4.技術保障工作小組負責建立和規范相關統計報表制度,理順報送渠道,指導縣直有關部門和事發地人民政府統計應急工作。
5.后勤保障工作小組負責統計系統應急工作所需經費及時到位,做好應急救援所需物資的調配管理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信息報告時限
突發事件發生后,事發地統計機構應當在1小時內報告縣級統計部門。
縣級統計部門接到報告后立即復核確認,及時采取必要的應急措施,同時向縣防災減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和上級統計部門報告,逐級上報時間不得超過2小時,緊急情況下可越級上報。
(二)信息報送內容和方式
內容包括:突發事件時間、地點、突發事件造成的影響和范圍,已經采取的應對措施及擬進一步采取的措施等;其他與突發事件有關的內容。
1.建立主要統計信息報送制度。主要統計信息包括:事發地人口、從業人員、單位基本情況,事發地主要行業分布情況,事發地在建投資項目基本情況,事發地“三資企業”基本情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批發零售貿易業餐飲業銷售額和零售額,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農產品銷售價格指數等方面的資料。
主要統計信息調查頻率按照上級統計局有關要求執行。
對上述統計數據的預計,應充分利用已經建立的企業網上直報系統以及定報渠道,根據部分企業對生產經營情況的預計結果或通過抽樣調查取得的相關資料,形成對整體數據的預計和推斷,從面準確、及時地反映特殊情況下經濟運行狀況。
2.建立快速專項調查制度。突發事件發生后,根據縣委、縣政府的需要,適時開展專項快速調查。主要了解突發事件對經濟社會發展、對城鄉居民生活的影響,了解黨委、政府各項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情況,了解突發事件發生地社會治安狀況等。
快速專項調查制度應快速制定、快速批準下達、快速上報,調查方法可采用抽樣調查、重點調查、網上直報、電話訪問等方式,具體方案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啟動的統計快速專項應急調查制度獲得的統計信息主要報送上級統計局、縣委、縣政府及有關部門,有些信息經批準后也可以向社會公布。
3.建立聯合信息報送制度。突發事件發生后,縣統計局防災減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迅速與縣級有關部門、基層統計機構進行溝通,利用現有的調查力量和信息網絡,建立聯合信息報送制度,并適時啟動實施。縣統計系統快速應急預案啟動后,各有關統計部門也應啟動本部門的統計快速應急預案,按照縣統計局的要求,準確、及時地提供有關方面的統計信息,共同做好有關突發事件的統計工作。
4.建立突發事件分析評估制度。突發事件發生后,縣統計局防災減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迅速啟動這一制度,及時分析突發事件對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供縣委、縣政府決策參考。同時,積極參與重大自然災害災后重建規劃編制工作,為災后重建建言獻策,為編制規劃提供基礎性支撐。
(三)事發地各統計機構統計系統應急響應事項
向縣統計局防災減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事態發展和救援進展情況;在第一時間啟動本級統計應急預案,采取應急處置措施;參與當地政府組織的應急救援工作;執行上級統計系統快速應急統計調查制度;按照縣統計系統應急管理機構指示,協調落實其他有關事項。
(四)應急保障措施
1.通信保障。各基層統計部門在災情、疫情發生后要落實24小時應急值班制度,確定1名聯絡人員報縣統計局防災減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相關事宜的聯絡和溝通、指令傳達等工作,確保通訊方式的穩定暢通。
2.資金保障。做好統計應急工作準備所需的經費、物資的籌集、儲備和管理,保障在突發事件發生后的應急供應和緊急支援。
3.技術保障。完善現有的統計系統計算機網絡,搭建縣級應急平臺。保證縣應急平臺與各基層統計機構應急平臺互連互通,確保突發事件發生后,統計系統實施信息接報、跟蹤反饋、應急處置等應急管理的需要。建立快速調查應急數據處理系統和數據備份系統。
對現有設施進行定期檢測和維護,提高設施的應急能力,保障各種設施在突發事件中或特殊情況下,能夠正常運轉。
今年以來,輕紡城市場消防工作形勢總體平穩,無重特大火災事故發生。冬季來臨,又是輕紡城市場交易旺季,是各類消防和安全事故的多發季節。委屬公司、各專業市場要高度重視消防安全工作,特別是近期全國部分地區接連發生重特大火災事故,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各單位要深刻吸取教訓,舉一反三,針對冬季火災易發、高發特點,進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堅決預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災事故發生。
一、高度重視冬季防火工作。
目前已進入冬季,風干物燥,用火、用電、用油、用氣增加,元旦、春節即將來臨,又是輕紡城市場的交易旺季,火災事故隱患增多,防控難度加大,消防安全形勢將更加嚴峻。委屬公司、各專業市場負責人要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結合各自的實際,組織制定各項防范措施,堅決防止重特大火災事故的發生。
二、認真組織開展火災隱患大排查大整改。
委屬公司、各專業市場要針對當前消防工作實際情況,認真組織檢查消防安全責任是否落實,安全管理制度、消防設備設施和火災防范措施是否到位,全面排查整治火災隱患。要對各在建工地普遍開展一次消防安全檢查,督促建立施工現場消防安全制度,落實用火、用電、易燃可燃材料等消防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保障施工現場具備消防安全條件,切實消除火災隱患。
三、廣泛開展消防宣傳教育和培訓。
委屬公司、各專業市場要結合實際,圍繞提高檢查消除火災隱患、組織撲救初起火災、組織人員疏散逃生、消防宣傳教育培訓等“四個能力”,有重點地開展消防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和培訓,廣泛宣傳火災防范措施,普及安全用火、用電、用氣、用油等防火常識和逃生自救知識。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統計工作會議精神,重點解決影響和制約我縣統計事業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不斷加大統計改革創新的力度,在強化統計能力建設上取得新突破,在提高統計數據質量上取得新進展,在提升統計服務上取得新成效,為長陽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二、基本原則
堅持分層分類解決問題的原則。
三、工作目標
按照全省統計基礎工作規范化63條考評內容在2012年內逐條達標,確保全縣基層統計達到統計機構健全、管理科學規范、信息快捷暢通、數據準確真實、工作運轉高效,實現統計人員專職化、統計工作規范化、報表臺賬標準化、統計管理制度化、統計調查法制化和統計手段現代化。
四、存在問題和相關措施
(一)統計數據真實可信
存在問題:統計數據質量審核評估、執法檢查有待進一步加強。
整改措施:一是建立并完善數據質量控制辦法與評估制度,并定期開展數據評估、檢查、做到統計數據之間匹配協調;二是加強法制宣傳,全面落實統計“六五”普法規劃各項要求,充分利用報刊、廣播、網絡、街頭宣傳等形式開展普法活動,掀起統計普法的新,增強全社會的統計法律意識;三是定期選擇一定數量、不同層次的調查對象進行執法檢查,并做好記錄,每年對“三上”單位的檢查不少于全縣“三上”單位總數的30%;四是認真落實上級統計檢查提出的整改意見,認真核查群眾舉報案件,對發現的統計違法行為依法進行查處。
責任領導:
責任股室:法規股、綜合股、辦公室
(二)統計保障滿足需求
存在問題:統計力量薄弱,鄉鎮統計專職人員比例達不到規定要求,統計工作條件還有待進一步提高,視頻會議設備還未與上級統計部門連通。
整改措施:一是要求各鄉鎮配備專職統計人員,并將是否是專職統計人員納入年終統計工作目標考核內容;二是進一步創造工作條件,保證每個業務工作人員配備一臺計算機、一臺打印機,每個業務股室配備一臺公用便攜式計算機;三是落實專項資金,確保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視頻會議的安裝連通。
責任領導:
責任股室:辦公室
(三)統計管理科學規范
存在問題:對基層統計人員培訓重視不夠,下的力量不夠大,培養專業化統計人才缺乏有效措施。
整改措施:建立縣、部門、鄉鎮、村、企業五位一體、全覆蓋的統計工作網絡。及時采取措施,鞏固鄉鎮統計“八有八化”建設成果。對鄉鎮專職統計員實行季度例會制,在每季度抽出一天時間對統計員進行培訓,鞏固業務知識。對企業專兼職統計人員進行上崗培訓,搞好統計從業資格認定,堅持持證上崗制度,確保統計從業人員持證比例達到90%以上。
責任領導:
責任股室:法規股、辦公室、綜合股
(四)統計領導依法到位
存在問題:統計法和統計知識未納入學校教學內容,統計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有待進一步完善。
整改措施:一是黨委、政府適時出臺加強統計工作的指導性文件,把統計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定期聽取統計工作匯報,專題研究統計工作;二是黨政領導帶頭學習統計法和統計知識,把統計法和統計知識納入黨政領導干部學習培訓內容;三是建立統計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加強統計部門與政府各部門的協調、合作和交流。
責任領導:
責任股室:法規股、辦公室、綜合股
(五)統計服務優質高效
存在問題:統計部門為縣委、縣政府決策的參謀作用發揮的不夠充分,統計服務還不能滿足社會各界的需求。
整改措施:一是加強統計分析研究。充分發揮統計部門掌握情況全面、數據資源豐富的優勢,加強重點、難點、熱點問題的分析研究,及時準確提供統計數據和統計信息,創新豐富統計服務產品,為地方黨政領導和社會各界提供優質的統計信息服務,確保每年統計信息分析被上級統計刊物網站采用不少于30篇、受到上級領導和本級領導批示每年不少于6篇;二是拓寬服務手段,進一步完善統計月服、統計年鑒的實用性和時效性。三是及時對本地經濟社會發展狀況進行深入分析研究和跟蹤監測,認真做好各種考核評價和統計新聞宣傳工作,建立靈活、高效的統計服務機制。
責任領導:
責任股室:綜合股、辦公室、農村股、法規股、農調隊
關鍵詞:綜采工作面;供電方式;井下電纜;電器設備
Abstract: combined with 2672 of roadway of fully mechanized working face area layout design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ubstation, consider using mobile to the working face of power substation, power supply power adopt 1500 transportation DaHang substation, power supply means USES main type. And the load statistics, substation capacity, underground cable and low voltage electrical equipment selection are discussed.
Keywords: fully mechanized working face; Power supply mode; Underground cables; Electrical equipment
中圖分類號: TD6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概況
2672綜采工作面是濫泥箐采區7#煤開采的第1個工作面,2672綜采工作面位于濫泥箐北翼,南至261石門、261專用回風石門及262石門,北至2672切眼,工作面標高為:+1600.4~+1466.7m。該采面走向長2232.5m,采面平均傾斜長85~150m(工作面往前推進760m后采面與斜長為61m 的2672回風上山相連采面斜長增加65m)。2672綜采工作面機電設備布置見表1。
表1 2672綜采工作面機電設備布置表
移動變電站位置的確定
(1)根據2672采面工作面巷道布置設計和采區變電所的分布情況,確定采用移動變電站對該工作面供電,供電電源來自1500運輸大巷變電所,供電方式采用干線式。
(2)根據2672工作面巷道布置設計情況,移動變電站位置選擇安設在距采面下口150~200m的設備列車上隨著采面的回采向前移動供電。高壓電纜從1500運輸大巷變電所262石門2672運巷2672運巷下口設備列車,低壓電纜沿2672運巷敷設至供電設備。
3 負荷統計及變電站容量選擇
3.1負荷統計(表2)
表2負荷統計
3.2 動力變電站的選擇
移動變壓器容量、臺數的確定。經綜合考慮,決定使用2臺移動變壓器,分組對綜采工作面進行供電。具體分組及容量計算如下:
I組:采煤機、采面刮板輸送機、乳化液泵站(1140V)。
總負荷:∑PN =600+400+125=1125 kW
可以使用需用系數法計算移動變電站容量,需用系數法是一種借助于一些統計數據,通過計算手段,由各用電設備的額定功率求取計算負荷的方法,計算公式:
(1-1)
式中 Sca——組用電設備的計算負荷,kVA ;
——具有相同需用系數Kde的一組用電設備的額定負荷之和,kW;
wm——組用電設備的加權平均功率因數,即各用電設備的功率與功率因數的乘積之和與它們的總功率之比;
Kde——需用系數。
據表6-2中的式子算出Kde = 0.4 + 0.6×
求得 kVA
選擇KBSG-1000/6一臺,Se =1000kVA。
Ⅱ組:超前刮板輸送機,乳化液泵站,小水泵,調度絞車,信號與照明綜保,煤電鉆綜保。
總負荷:∑PN =125+55+5.5+22+2.5+1.5=261kW
式1-1中Kde 表6-2中的式子查出Kde= 0.5,
求得 kVA
選擇KBSG-500/6一臺。
4 井下電纜選擇
4.1電纜型號選擇
根據初擬供電系統,實際所選電纜型號如下:
1)從26采區1500大巷變電所2672運巷移變點的供電采用ZR-YJY-150型6kV電纜;
2)從2672運巷移變點向采煤機、采面刮板運輸機、乳化液泵站等設備供電,采用MCP型1.4kV多芯屏蔽電纜.
3)從2672運巷移變點向超前刮板輸送機、乳化液泵站等設備供電,采用MY型0.69kV不延燃多芯橡套電纜。
4)從262石門移變給2672運巷膠帶運輸機運輸機等設備供電,采用MY型0.69kV不延燃橡套電纜。
5)從262石門移變給2672回風調度絞車等設備供電,采用MY型0.69kV不延燃橡套電纜。
4.2電纜長度的確定
固定敷設的橡套電纜的實際(計算)長度Lca。應比其敷設路徑的長度LWa增加10%,即按式
Lc a = 1.1 × LWa計算
所以向MG2-250/600WD型采煤機供電的支線電纜長度計算如下:
型號為MCP型電纜,其實際長度L = 1.1LWa =l.1×(90 +200)=319m,其中90m為工作面長度;200m為配電點至工作面上端頭的距離。
4.3 電纜芯線數的確定
為防觸電,井下各用電設備的外殼均應接地,以形成良好的保護接地網。電纜均應具有一條單獨的接地芯線。各種電纜的芯線數,隨其使用情況不同,可按下述原則確定:
移動設備供電的橡套電纜,其芯線數可按后述兩種情況,分別予以考慮。
1)對一般移動設備,如輸送機、回柱絞車等,因其控制按鈕不在工作機械上,故通常可另設控制電纜,此時其供電電纜可選四芯的,其中三芯作為向電動機供電的主芯線,另一芯作接地用。
2)對于采煤機組,裝巖機等移動設備,因它們的控制按鈕裝在工作機械上,故一般選六芯電纜做動力、接地、控制用;有時也可視具體需要,選7~11芯的。本設計選用8芯電纜。
4.4電纜截面的選擇
1)以長時允許電流選澤電纜截面。以采煤機為例,當低壓干線電纜向多臺電動機供電時,應按下式進行計算。
(1-2)
即以需用系數法求得電動機的計算負荷電流值作為電纜的最大工作電流,式中各量的取法同前。
計算采煤機電纜長時允許電流如下;
A
式中 Ica——長時最大工作電流,A;
Kde——需用系數,Kde=0.61;
PN——電動機的額定功率,598.5 kW;
為迎接省、市計生統計執法大檢查,全面提高人口計生統計工作水平,促進人口計生事業健康發展,配合做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現根據《省人口計生委辦公室關于開展人口計生系統統計執法大檢查的通知》以及《市人口計生委計生統計執法大檢查實施方案》精神,結合我鎮實際情況,制定本方案。
檢查目的
全面了解《統計法》和《處分規定》在人口計生系統內的貫徹執行情況,查找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切實有效的改進措施,大力推進依法統計,推動人口計生統計工作的改革和發展。嚴肅查處統計違法違紀行為,堅決遏制在統計上弄虛作假的行為,為加強統計能力,提高統計數據質量和政府統計公信力提供強有力的法制保障。
檢查對象和內容
(一)檢查對象:各行政村、鎮直單位。
(二)檢查內容:
1、統計基礎工作。
①是否配有分工明確的統計負責人和專職人員,統計人員是否保持相對穩定,統計規章制度是否健全;
②是否根據需要建立健全統計原始記錄和統計臺帳,原始記錄、統計臺帳和統計報表數據是否做到“三個一致”,即原始記錄和統計臺帳一致、統計臺帳和統計報表一致、統計報表和原始記錄一致。村級計生臺帳要做好補缺補漏,確保數據完整性;
③統計資料實行檔案化管理情況,是否按檔案管理的要求裝訂成冊,整理歸檔;
④利用統計數據資料為領導決策提供咨詢服務的情況;
⑤統計工作中的經驗做法。
2、統計違法行為。重點檢查人口計生2008年以來發生的統計違法違紀行為。主要內容包括:
①是否存在要求有關機構和人員偽造、篡改統計資料,打擊報復統計人員,對本地方、本部門、本單位發生的嚴重統計違法行為失察等問題;
②是否存在未經批準擅自組織實施統計調查或者變更統計調查制度內容,偽造、篡改統計資料,違法公布統計資料,違法泄露統計調查對象資料等問題;
③是否存在提供不真實、不完整的統計資料或拒絕提供統計資料等問題;
④是否存在阻撓、限制或干擾統計執法檢查等問題;
⑤是否存在統計執法機關不作為,壓案不查、瞞案不報等問題。
檢查的方法步驟
全鎮統計執法大檢查從6月開始,到7月20日結束,按照動員、自查、抽查、處理和總結四個階段安排。
(一)動員階段(6月30日前)。鎮村要按照統一要求,抓緊做好依法統計大檢查準備工作:
1、鎮級成立人口計生依法統計大檢查領導小組及其辦事機構,負責本鎮依法統計大檢查的領導和組織協調工作。
2、結合本村實際,研究制定依法統計大檢查工作計劃和方案。
3、深入宣傳《統計法》、《處分規定》、《全國人口普查條例》,廣泛宣傳依法統計大檢查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內容,動員社會參與和支持。
4、鎮級要設立舉報箱和舉報電話,并確定專人受理群眾有關人口計生統計違法行為的舉報。實行有獎舉報制度。
(二)自查階段(7月1日—6日)。各村要對照《統計法》、《處分規定》的要求,認真組織開展自查。要制定自查工作計劃,提出明確的自查內容和要求,提高自查的針對性、可操作性和實效性。并圍繞影響本地區統計工作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及時進行整改。
(三)抽查階段(7月8日—11日)。鎮計生辦將對各村進行檢查,將檢查中發現的重要情況、重點問題及重大統計違法違紀案件,及時向領導小組報告。
(四)處理和總結階段(7月12日—18日)。凡是在自查階段由自己主動查出、報告并能認真糾正、整改的,統計違法違紀情節較輕的可免于處罰或處理,情節較重的也可酌情從輕或減輕處罰或處理。
組織形式
(一)鎮計生統計執法大檢查領導小組負責本次統計執法大檢查的統一領導,鎮計生辦具體負責組織、協調服務工作。
(二)本次檢查主要采取看被查村統計管理是否完善,統計人員是否齊備,統計規章制度、原始記錄、統計臺帳是否健全等,即檢查被查單位的統計數據是否真實,是否符合“三個一致”的要求。
工作要求
(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村必須充分認識統計執法大檢查的重要意義,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精心謀劃,扎實工作,將統計執法檢查工作與提高人口計生統計法治水平、規范人口計生統計業務、推進統計改革、提升干部隊伍素質有機結合,確保大檢查取得圓滿成功。
(二)提供投入保障。鎮級要為本次計生統計執法大檢查創造良好的條件和環境,增加必要的人、財、物的投入,確保人口計生統計執法大檢查工作順利進行。
關鍵詞:OSWorkFlow;工作流;辦公自動化;Spring
0 引言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網絡的發展,現代企業的信息資源越來越表現出一種異構、分布、松散耦合的特點,企業的分散性、決策制定的分散性、對日常業務活動詳盡信息的需求以及C/S體系結構、分布式處理技術的日益成熟,集中式信息處理已不能滿足辦公自動化的需求,基于工作流的辦公自動化系統已成為實現業務流程自動執行的趨勢。
1 工作流技術
1.1 工作流概念
工作流是針對工作中具有固定程序的常規活動而提出的一個概念。國際工作流管理聯盟(Workflow ManagementCoalition)對工作流的定義是:工作流是指在計算機支持下的全自動或半自動化的整個或部分經營過程。通常,把凡是由計算機軟件系統控制其執行的過程都稱為工作流。工作流技術是工作流管理系統的核心技術,它監督、控制、協調整個業務過程的完成,并對信息流進行跟蹤。工作流技術是提高業務過程效率和生產率的關鍵技術。圖1為OA系統的工作流模型。
1.2 工作流程思想
任何一個工作流實例都有―個或者多個當前步驟。每一個當前步驟都有一個狀態值。當前步驟的狀態值構成流程實例的-工作流狀態。
工作流要運作,流轉一定會在代表工作流實例的有限狀態機中發生。一旦―個步驟完成,它將不再是當前步驟,通常有一個新的當前步驟會立即產生,從而保證工作流的延續。
流轉本身就是動作的―個結果。―個步驟可能有多個它相關聯的動作。具體要執行哪個動作,可以由用戶選擇,也可以是外部事件,或者由―個trigger自動地完成。對應于所進行的動作,一次流轉也隨之發生。動作通常受限于特定的group,user或者當前工作流狀態盔。每―動作必須有一個默認和零到多個條件的結果。
1.3 OSWoRow工作流的特點
本系統采用OSWorkFlow工作流技術,OSWorkFlow采用手工編寫XML格式的工作流程描述符,具有良好的靈活性。
OSWorkFlow基于有限狀態機概念,每一種狀態由stepⅢ和status聯合表現,從一種狀態轉移到另一種狀態通過動作觸發,在工作流的生命周期內通常有一個或者多個活動的狀態。這些簡單的思想表現在OSWorkFlow引擎核心包里面,并且通過用―個簡單的XML文件來描述業務工作流程。
OSWorkFlow提供插件式的持久化機制,這使得我們在工作流內容的存儲方面有了許多選擇。OSWorkFlow內置提供了以下實現方式:MemoStom(默認),SerializableStore:,JDBCStore,OfbizStore,和BSmm。如果以上方式都不能滿足需求,用戶也可以自行擴展com,opensymphony,worktlow,spi,WorldlowStore接口。
2 辦公自動化系統的設計
2.1 辦公自動化系統的開發環境
本系統的開發選用了Windows2000操作系統平臺和關系型數據庫管理系統sQL Server 2000。Windows2000 Server包含了改進的網絡、應用程序和Web服務管理,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靈活性。SQL Server 2000是一種應用廣泛的數據庫管理系統。具有易用性、適合分布式組織的可伸縮性、具有決策支持的數據倉庫功能等優點。
本系統采用Eclipse+Tomcat進行開發。Eclip~是一個開放源代碼的、基于Java的可擴展開發平臺。它用于通過插件組件構建開發環境。Tomc是Sun公司JavaServer Web Devel-opmKit中Servlet的運行環境。Tomc具有JSP和Servlet的最新規范,經過多年的發展,Tomcm不僅成為JSP和Servlet規范的標準實現,而且具備了很多商業Java Servlet容器的特性,并被一些企業用于商業用途。
2.2 辦公自動化軟件的實現
本系統采用B/S結構的三層模式結構。系統整體設計如圖2所示。
2.2.1數據庫的配置
系統采用struts+spring+hibernate的開源框架,因此數據庫的配置在spring的配置文件中設置。在spring的配置文件中,數據源的配置采用bean的形式。如果換了數據庫,只需修改數據源中bean的相關配置,數據庫的移植非常方便。
2.2.2事物管理
Spring框架的強大之處還在于對事物管理的支持,只需要進行簡單的配置而無需編寫詳細的代碼。
2.2.3 DAO模式
DAO封裝了對數據庫的操作(比如最基本的CRUD操作)。本系統采用接口的形式設計DAO。使用接口能更好地實現系統的耦合,分離了數據訪問和業務邏輯。
2.3 系統安全性
在辦公自動化軟件的設計中,系統安全性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本系統采用基于角色的權限來控制系統的安全。常用的角色權限機制有兩種:RBAC(Role Based Access Contr01)和ACL(Accs Control List)。本系統采用了RBAC理論。RBAC的核心是用戶只和角色關聯,而角色代表了權限,角色可以擁有各種各樣的權限,并可繼承權限。
NIST(The National Institute 0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標準的RBAC模型由4個部件模型組成,這4個部件模型分別是基本模型RBAC0(CorcRBAC)、角色分級模型RBACI(Hiemrchal RBAC)、角色限制模型RBAC2(Constraint RBAC)和統一模型RBAC3(CombmesRBAC)hi。RBACO模型如圖3所示。(1)RBAC0定義了能構成一個RBAC控制系統的最小的元素集合。
RBAC中包含用戶users(USERS)、角色roles(ROLES)、目標objects(OBs)、操作operations(oPs)、許可權permissions(PRMS)~個基本數據元素,權限被賦予角色,而不是用戶。當一個角色被指定給一個用戶時,此用戶就擁有了該角色所包含的權限。會話sessions是用戶與激活的角色集合之間的映射。RBAC0與傳統訪問控制的差別在于增加一層間接性帶來了靈活性,RBACI、RBAC2、RBAC3都是先后在RBAC0上的擴展。
(2)RBACI引入角色問的繼承關系。
角色間的繼承關系可分為一般繼承關系和受限繼承關系。一般繼承關系僅要求角色繼承關系是一個絕對偏序關系,允許角色間的多繼承。而受限繼承關系則進一步要求角色繼承關系是一個樹結構。
(3)RBAC2模型中添加了責任分離關系。
RBAC2的約束規定了權限被賦予角色時,或角色被賦予用戶時,以及當用戶在某一時刻激活―個角色時所應遵循的強制性規則。責任分離包括靜態責任分離和動態責任分離。約束與用戶一角色一權限關系一起決定了RBAC2模型中用戶的訪問許可。
(4)RBAC3包含了RBACI和RBAC2。
RBAC3既提供了角色間的繼承關系,又提供了責任分離關系。其中角色定義表,定義了當前系統中的角色。因為有繼承性。所以角色之間的關系呈樹形結構。
我們應用RBAC機制,把用戶角色區分為系統角色和業務角色,并與業務邏輯相結合,提出了一套高效的企業信息系統權限管理解決方案和具體實現方法。
一、目標任務
準確了解統計數據質量、基層基礎和企業生產經營形勢,為區委、區政府宏觀決策提供優質統計服務,堅持為企業辦實事的工作導向,在總結去年經驗的基礎上,2021年統計服務千企行動以夯實企業統計基礎為著力點,增強企業統計能力,提高數據質量,提升服務水平,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二、服務對象
按照精準服務原則,重點選取聯網直報疑似問題企業、影響力大或代表性強的重點企業、新納入“一套表”企業和準規模企業,通過與稅務、市場監管等部門資料比對,分專業選定動態服務對象企業庫,確定本年服務企業清單。
三、服務內容
1.提升企業統計業務能力。(1)適時開展企業統計人員業務培訓,多種渠道幫助園區提升統計業務水平;(2)以提升數據質量同時減輕企業負擔為目的,落實上級選取的部分企業作為利用ERP系統開展智能化采集統計數據試點,推進企業電子統計臺賬建立;(3)指導企業收集整理專業統計資料,規范建立統計臺賬,現場講解專業報表,根據企業類型幫助企業熟悉統計報表上報流程,指導企業依法依規準確填報統計指標;(4)提供增值服務,通過“一套表”企業增值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統計咨詢服務。
2.強化依法統計意識。(1)提供統計法律法規服務,重點宣傳企業的統計義務、統計法律責任和統計法律權利等法律知識;(2)提供統計信用相關服務,宣傳《企業統計信用管理辦法》《統計從業人員統計信用檔案管理辦法》《關于對統計領域嚴重失信企業及其有關人員開展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修訂版)》等事關企業信用的文件精神。
3.加強統計調研。(1)深入了解企業統計崗位設置、人員配備以及資料收集交換等工作機制,及時發現統計工作、隊伍建設中的問題,認真加以改進;(2)樹立長期服務的意識,建立與企業管理人員的長效溝通機制,常態化為企業提供統計信息服務;(3)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四送一服”,力所能及幫助企業解決發展過程中的困難。
四、服務方式
1.分類服務指導。結合局領導聯系鄉鎮制度,上下配合、專業聯動,堅持問題導向,突出服務成效,實行差異化服務。對疑似問題企業著重宣傳統計法律、法規,核查數據準確性,幫助企業規范統計制度方法;對影響力大或代表性強的重點企業著重提供統計基礎規范建設的專業指導,幫助建立統計數據生產自動化工作機制;對新納入一套表的企業,著重提供數據的整理、收集、上報以及統計現代化建設的技術指導;對準規模企業著重做好數據核實,提供入規服務指導及相關獎勵政策的宣講。
2.規范建立企業電子統計臺賬。按上級要求擴大規范企業統計原始資料、建立統一企業統計臺賬試點范圍,在工業、建筑業、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房地產開發經營業、服務業、能源、投資、勞動工資、研發活動等10個專業建立規范的統計臺賬試點,實現企業原始記錄、企業原始臺賬、統計報表的無縫對接,確保統計源頭數據完整真實可靠。
3.探索統計數據生產方式現代化建設。按上級統一部署推進ERP系統在企業統計數據智能化采集中的應用,實現各類原始記錄智能化抓取、統計臺賬自動化加工、統計報表直接生成。根據企業核算特點,將“一套表”企業分成ERP系統、會計電算化及其他三類企業,“分類定制”或“一企一策”,推廣運用ERP或會計電算化系統自動生成統計臺賬,生成生產、財務和勞動工資統計報表。
五、任務分工
局各專業負責指導全區本專業統計服務千企工作,深入企業開展對企服務。各專業要科學制定統計服務千企工作計劃,互相做好協調,避免統計服務千企行動重復交叉,增加企業負擔,確保統計服務千企行動系統聯動,一體推進。
六、工作要求
1.提高認識。統計服務千企行動是落實“四送一服”工作要求,聯系統計與企業的重要載體和紐帶,是提高源頭統計數據質量,防范統計造假弄虛作假的有力手段。各級必須高度重視,各相關專業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確保全區統計服務千企行動取得實效。
為迅速改善城鄉環境,加快小城建設和新農村建設步伐,統籌城鄉發展,鞏固整臟治亂綠化行動成果,改善人居環境,建設休閑、秀美、和諧、宜居楊嘉橋,根據縣委、縣政府召開的城鄉同治工作會議的精神和相關文件要求,結合我鎮實際,鎮黨委、政府決定在全鎮開展同建同治工作,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落實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以城鄉同治,環境衛生整治為主題,落實“七個看不見”,全面開展環境衛生整治行動,提升全鎮的鎮容鎮貌和環境衛生管理水平,消滅可視范圍內的垃圾和隱藏起來的垃圾,爭取創造環境整潔、健康文明的人居環境。
二、組織機構
為保證城鄉同治工作的有序開展,鎮黨委、政府成立楊嘉橋鎮城鄉同治工作領導小組,其成員如下:
顧 問: 陳 贊 王冬高
組 長: 王建華
副 組 長:張 曦
成 員:周岳山 郭寶蓮 張凱瑤
三、基本原則
1、“七個看不見”:可視范圍內看不見白色垃圾、看不見主干道旁邊有露天糞池、看不見房前屋后亂堆亂放、看不見塘渠內有漂浮物、看不見玻璃農藥瓶醫用瓶亂丟亂扔、看不見大面積家禽家畜散養、看不見公共區域內亂涂、亂畫、亂懸掛條幅廣告。
2、“三清”: 清潔家園。鄉村雜物亂放、垃圾亂丟、污水亂潑、墻面亂畫現象得以根治,庭院干凈整潔。農村建房規范有序,農村“五改”(改危房、改水、改廚、改廁、改圈)工程有序推進。清潔田園。田間垃圾清除到位,雜物消除到位,溝渠清管到位。清潔水源。清理水源環境衛生,飲用水源達到III類標準,水體水質達到標準要求,水體環境明顯改善。
四、區域劃分和工作目標
楊嘉橋鎮城鄉同治工作區域劃分為鎮區和農村兩部分。鎮區主要整治城鎮環境衛生,整頓亂堆、亂搭、亂貼、亂掛等現象,整頓交通秩序,確保交通安全有序,確保駐鎮各單位干凈整潔。農村主要推行垃圾“分類收集,分類處理”,消除房前屋后,溝渠河道,路旁水塘等處垃圾實行集中填埋及焚燒,真正做到垃圾不出戶、不出組、不出村。
五、重點工程建設
1、鎮區道路的提質改造工作。建設規模及主要建設內容:將鎮區老街提質改造成瀝青路面,道路長度1000米,寬6米,瀝青路面厚度為8厘米。
2、鎮區新街的排水建設。排水建設采用暗渠的建設形式,計劃鋪設管道長度1850米,涵洞管徑為0.7米,修建留泥進50個。
3、完成鎮區康頭山的綠化工程,綠化面積為500平方米。
六、工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城鄉同治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加強對全鎮城鄉同治工作的統一領導。各管區和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城鄉同治工作,把該項工作納入各管區年度考核,建立嚴格的工作責任機制,逐級分解任務,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2、加強宣傳發動:充分利用楊嘉橋鎮有線電視臺、鎮人民政府網路及張貼標語、懸掛橫幅等方式方法,廣泛深入宣傳報道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意義,提高廣大群眾的知曉率、參與率和自覺性,營造良好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氛圍,讓綜合整治的理念深入人心。
3、突出工作重點:以政府所在地、公路沿線等區域為重點,集中力量,狠抓環境衛生、市場秩序、交通秩序整治,全面推進城鄉同建同治工作。積極開展“文明衛生戶”、“環境衛生整治優秀村”等評比活動,在全鎮形成“比、學、趕、超”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良好的局面。
4、切實建立長效機制:堅持“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針,不斷鞏固、深化城鄉同治的成果,研究制定城鄉同治長效管理辦法。制定相應的工作制度與實施細則,以責任落實推動工作落實,健全農村環境保護、農村衛生管理相關制度,促使城鄉同治工作步入法制化、規范化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