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四年級數學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論文關鍵詞:“愉快教學”模式下的小學數學“愉快教學”模式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
“愉快教學法”已經在我校小學部全面推開,它是一種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掌握知識、技能的教育教學方法,營造了一種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模式。為了推行這種教學模式,科學合理的設計課堂是進行這種教學模式的前提,下面就我在“愉快教學”模式下的課堂設計和大家交流。
一、課堂教學設計與把握教材
課堂教學設計應該以把握教材為前提。把握教材主要是把握教材內容、編者意圖,把握知識生長點和教學重點。在此基礎上,教學設計時我們應著重關注以下兩點。
1.明確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設計的依據。把握了教材內容、編者意圖、知識生長點和教學的重點后,教師應據此確定教學目標。確定教學目標時,教師應特別注意具體、全面。就小學數學教育、教學而言,教師應更多地關注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好奇心和自信心,關注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關注學生學習數學的良好習慣培養,關注學生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以及和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識等,并注意將隱性目標融合在顯性目標中,從而得到落實。
2.抓準教學重點
課堂教學設計抓準教學重點是關鍵之一。教學設計時,我們要防止只關注課堂形式的熱鬧和板書畫面的漂亮;要通過鉆研教材,抓準教學的重點,并且在設計中突出重點。教師應注意一堂課的知識點可能有幾個,但教學重點一般只有一個。重點應根據教學內容和目標確定;重點應通過時間安排、過程設計來突出。
例如, 四年級(下冊)“三角形的內角和”這節課中,在備課中我知道這節課的重點應該是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和教學完新課后,組織學生練習時都是圍繞這個重點知識進行練習的小學數學論文,課后“做一做”第2題:一個等腰三角形的頂角是100度,一個底角是多少度?“做一做”第3題:用一張正方形紙折一折(斜對折,),填一填內角和的度數。練習十四第8題:一個等腰三角形的風箏,一個底角是30度,頂角是多少度?
二、課堂教學設計與熟悉學生
課堂教學設計應該以熟悉學生為基礎。熟悉學生主要是熟悉學生的年齡特征、認知規律和學習方法,熟悉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在此基礎上進行教學設計時,我們應著重關注以下兩點。
1.注重學習策略
我們要注重怎樣教,也要注重學生怎樣學。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年齡特征和學習方法來設計教學過程,能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免費論文下載。
例如,我在教學四年級數學(下冊)三角形的特性時,采用了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讓前后4人為一組,每人準備長度不相同的3跟小木棍,每組的學生先自己用準備的木棍看能不能擺成一個三角形,是個什么三角形?然后和其他能擺成三角形的同學進行交流能擺成的理由,然后再反過來看不能擺成三角形的同學的三根木棍的長度特征,討論交流出不能擺成三角形的原因。通過生生的討論交流,學生的思維得到碰撞、得到發展,不僅培養了學生思維,也是學生能牢固掌握知識,這就是有效小組合作討論帶來的碩果。
又例如,我在教學四年級數學(下冊)小數加、減法計算時,采用了“小老師授課制”,先組織我們進行自學,自學完后自主進行練習,在練習中讓8個小組的小老師巡回檢查本組組員的練習情況,對計算方法沒有掌握的、計算格式不正確的進行講解,監督改正。練習完后,讓著8個小老師反饋本組的練習易錯點,教師歸納起來后,統一進行強調,然后再練習,加深了對易錯點的認識。
2.注重突破難點
課堂教學的重點一般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確定。而教學難點既要根據教學內容、目標確定,又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確定。許多時候,重點即難點,但也有重點非難點,難點非重點的情況。把握教學難點可以靠鉆研教材,靠教學經驗的積累。但單純的教學經驗不足以找準難點,基于實踐并引入教育、教學理論,特別是心理學知識,在實際經驗和理性思辨的相互結合中分析教學對象,才能準確把握難點。把握難點是為了設計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和策略的方法,從而突破難點。
例如,我在教學四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小數的性質”,教材呈現了情境圖“學生甲:我買1枝鉛筆用了0.3元。學生乙:我買1塊橡皮用了0.30元。橡皮和鉛筆的單價相等嗎?為什么?”顯然,這節課的難點是探索、理解并歸納出小數的性質。怎樣來突破這個難點呢?我根據教材編排采用創設情境、引導觀察、直觀理解的方法來突破難點,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三、課堂教學設計與評價方式
有效的課堂評價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通過及時的課堂評價小學數學論文,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使課堂上師生關系融洽、和諧。課堂中對表現突出的學生必要的口頭表揚、對有進步的學生及時的口頭贊揚、對不認真他講的學生有效的點撥、對知識沒有掌握消化的學生真情的鼓勵,通過這樣的評價形式,可以讓提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我在教學四年級數學(下冊)位置與方向時,在描述某一事物的具置時,我設計了“挖寶”、“捉迷藏”的練習,在練習時,讓學生積極回答每個事物的具置時,我采用了小組加分的形式,回答對的給這一組加不等的分數,回答錯給這一組減相應的分數,這樣學生都搶著回答,效果明顯。
又例如,我在教學四年級數學(下冊)四則運算是,采用了分批布置作業的形式,全班的8個小組這一節課進行比賽,全部做對時每小組加80分,做錯一人倒扣10分,一節課下來得分最高的小組書面作業較少,得分較多的小組書面作業較多,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細心計算的習慣,有是學生輕松的掌握了四則運算的算理。
總之,要使學生在“愉快教學”模式下輕松的掌握知識和技能,精心的進行課堂設計是落實這種模式的基本途徑,只有科學合理的課堂設計才能上出高效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