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腫瘤藥物范文

    腫瘤藥物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腫瘤藥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腫瘤藥物

    第1篇:腫瘤藥物范文

    靜脈配置中心是醫院中常見的機構之一,主要是為臨床醫療工作提供藥學方面的支持,該機構在職業藥師的指導與監督下依據臨床規定的相關標準對靜脈營養藥物、細胞毒性藥物以及抗生素藥物進行配置[1].為了進一步了解抗腫瘤藥物的常見危害,我院抽取了88份來自靜脈配置中心的抗腫瘤藥物常見危害的資料,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4年1月至年12月88份來自靜脈配置中心的抗腫瘤藥物常見危害的資料作為研究對象,其中藥劑使用不當45份,溶劑用法不合理24份,給藥速度不合理9份,藥物使用方法不恰當4份,給藥順序不當2份,給藥劑量不合理1份,其他原因3份(主要為醫囑記錄錯誤所致危害)。

    1.2研究方法

    依據相關參考文獻、專業書籍以及法定藥物的說明書等資料,指導臨床護理人員科學使用抗腫瘤藥物。同時回顧分析本次抽取的靜脈配置中心抗腫瘤藥物88份的使用情況及相關資料,詳細記錄/,!/與分析存在不合理抗腫瘤藥物使用情況,并針對具體情況采取科學的措施。

    2、結果

    2.1抗腫瘤藥物危害原因分析

    在選取的88份抗腫瘤藥物危害資料中,抗腫瘤藥物藥劑使用不當45份(51.14%),抗腫瘤藥物溶劑用法不合理24份(27.27%),抗腫瘤藥物給藥速度不合理9份(10.23%),抗腫瘤藥物藥物使用方法不恰當4份(4.55%),抗腫瘤藥物給藥順序不當2份(2.27%),抗腫瘤藥物給藥劑量不合理1份(1.14%),其他原因3份(3.41%)。

    2.2抗腫瘤藥物溶劑錯誤情況及正確溶劑

    在應用抗腫瘤藥物治療時,發生溶劑錯誤的主要藥品//正確溶劑分別為:①紫杉醇:----//0.9%氯化鈉5.0%葡萄糖;②依托泊苷:5.0%葡萄糖//0.9%氯化鈉;③卡鉑:0.9%氯化鈉//5.0%葡萄糖;④奧沙利鉑0.9%葡萄糖氯化鈉或氯化鈉//5.0%葡萄糖;⑤吡柔比星:0.9%氯化鈉//5.0%葡萄糖;⑥吉西他濱:5.0%葡萄糖//0.9%氯化鈉。

    2.3抗腫瘤藥物劑量不合理及正確劑量出現因劑量使用不合理的抗腫瘤藥物//正確劑量分別為:①依托泊苷(0.1g):250mL或100mL//500mL;②紫杉醇(3.0g):250mL//100mL;③吉西他濱(1.6g):500mL或250mL//100mL.

    3、討論

    在應用抗腫瘤藥物進行治療時,常常會出現溶劑不當等危害現象。如果抗腫瘤藥物溶劑發生錯誤,那么就會使得抗腫瘤藥物的藥理作用出現變化,從而改變了藥物原本的結構,最終導致抗腫瘤藥物本身的溶解度下降,最終誘發患者出現用藥不適等不良反應。在臨床上奧沙利鉑也被叫做草酸鉑,該藥物能夠和氯化鈉溶劑中含有的氯離子發生取代反應,并且還會發生水合反應,進而使得二胺二氯鉑及相關雜質被生成出來。在這種狀況下,如果采用奧沙利鉑藥物對腫瘤患者進行治療,選擇5.0%的葡萄糖溶劑是最佳用量,而不能采用0.9%氯化鈉溶劑[2].除此之外,如果選擇吡柔比星對腫瘤患者進行治療時,醫療人員應當嚴格執行該藥的使用說明書,依據說明書的指導進行合理用藥,可以使用5.0%葡萄糖來防止藥物溶液中的pH性質發生變化,導致藥物溶液變得渾濁。而對患者給予吉西他濱藥物治療時,醫護人員需要注意說明書中有關注意事項,并且選用0.9%氯化鈉溶劑將該藥物溶解;而采用紫杉醇對腫瘤患者進行治療的時候,醫護人員需要遵照說明書中的規定選擇5.0%葡萄糖溶劑溶劑藥物[3].

    由于不同抗腫瘤藥物的化學性質、作用機理以及藥動力學都存在差異,并且給藥速度的快慢都會對最終的治療效果產生影響,甚至會誘發患者出現一系列臨床不良反應。因此,要選擇合適的藥物溶劑量,如采用吉西他濱藥物對腫瘤患者進行治療時,醫療人員應當選擇500mL或250mL的溶劑量[4],但需要依據說明書要求在30min以內靜脈滴完。大量的臨床研究證明,增加藥物使用頻率、延長滴注時間等都會使藥物的毒性得到強化。鑒于此,臨床用藥人員在采取該類藥物治療時,最好選擇0.9%氯化鈉溶液100mL充分稀釋后再行滴注處理[5].不僅如此,在應用抗腫瘤藥物治療時,不同的給藥順序都會導致危害現象的發生。科學的用藥時間安排以及給藥方法選擇對腫瘤疾病的治療效果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并且會改變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所以合理安排用藥順序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將藥物治療最好的效果發揮出來[6].

    總之,針對抗腫瘤藥物常見危害這一問題,臨床藥物需要與醫院靜脈配置中心的醫護人員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從而降低藥物危害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種華.護士在靜脈配置中心的常見危害及防護對策[J].全科護理,2011,11:1007-1008.

    [2]成芳,趙冰封,等.靜脈用藥調配中心抗腫瘤藥物的職業暴露危害及防護[J].藥學服務與研究,2013,05:388-390.

    [3]馬秀鳳.靜脈藥物配置在合理用藥中的作用研究[J].中外醫療,2014,02:47-49.

    [4]劉美芹,張冬梅.在靜脈配置中心配制細胞毒性藥物的職業危害及防護對策[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0:130-132.

    第2篇:腫瘤藥物范文

    而腫瘤患者免疫力差,身體耐受性低,抗癌藥物臨床上不良反應較重,腫瘤患者因抗腫瘤藥對免疫系統的抑制,并且抗腫瘤藥物不良反應大,所以發生藥物不良反應的頻率較高。現將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間收集的210例腫瘤患者用藥的不良反應統計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本組為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間收集到住院的腫瘤患者(均經病理切片確診)發生ADR的210例,按患者的一般情況、用藥情況及ADR的主要表現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患者情況 210例ADR報告中,男125例,女85例。其中肺癌55例,鼻咽癌35例,乳腺癌30例,食道癌25例,宮頸癌15例,直腸癌12例,其他癌38例。Ⅲ期以上晚期腫瘤患者152例,有藥物過敏史39例。

    2.2 用藥情況 涉及藥品58種,主要為抗腫瘤藥物,其次是抗感染藥物。單一用藥120例,合并用藥的90例。靜脈注射190例,口服10例,肌肉注射5例,皮下3例,貼皮2例。

    表1

    引起ADR的藥品種類

    用藥種類品種數 例數 構成比/%主要藥品名稱

    抗腫瘤藥物21 10550.0奈達鉑,奧沙利鉑,順鉑,紫杉醇

    抗感染藥物156031. 5左氧氟沙星,環丙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

    營養藥物625 11. 5中/長鏈脂肪乳,復方氨基酸

    循環系統藥物 5 84. 0刺五加,參麥,生脈

    消化系統藥物 3 51.5 甘草酸二銨,硫普羅寧

    免疫功能藥物230.5胸腺肽,干擾素

    血液系統藥物220.5利血生

    其他420.5碘帕醇,金葡液,芬太尼透皮貼劑

    2.3 ADR發生時間及表現 ADR在用藥過程中30 min內發生的為158例, 24 h內發生的有135例,用藥1 d后發生23例。患者ADR表現全身性損害居首位,其次是皮膚及其黏膜的損害。

    3 討論

    3.1 注意對有過敏史患者的用藥,特別是對青霉素類過敏的患者使用頭孢菌素時或對頭孢菌素過敏的患者使用青霉素類時,要特別注意。有過敏史發生ADR的患者是由于青霉素類和頭孢菌素交叉過敏反應引起的。

    3.2 從收集到不同種類的藥物發生ADR的頻率來看,以抗腫瘤藥物居首位,其次為抗感染藥物。近幾年來,為克服腫瘤細胞的耐藥性,提高療效,加大化療的劑量強度是其重要的對策之一,加之化療藥物用量大,化療藥物本身不良反應比較大。腫瘤患者放、化療后血象低,免疫功能低下,容易誘發感

    作者單位:455000河南省安陽市腫瘤醫院藥劑科

    染,對抗生素藥物的依賴程度高。因此,對于腫瘤患者應重點監測這兩方面藥物的不良反應。

    3.3 由于靜脈注射給藥奏效迅速,患者為了早日治好疾病,往往主動要求輸液治療。靜脈給藥時藥物直接接觸人體臟器,靜脈給藥還可直接將致敏原(如雜質)輸入循環系統到身體各部分,而口服給藥則有可能在胃腸吸收時,將致敏原排除在外。

    3.4 腫瘤患者使用注射劑比較多,發生過敏概率大有關;醫護人員在患者出現藥物的過敏反應,皮疹等才會主動上報,而對一些常見的如白細胞下降、嘔吐等不良反應很少上報。大多數ADR(61/89)都發生在用藥后30 min內發生,所有收集到的嚴重的不良反應(10/12)在用藥30 min內發生,可見在用藥30 min內是監測的重點。

    3.5 合理用藥 詳細詢問患者的過敏史及藥物不良反應史,并記錄在護理病歷上;了解所用藥物特別是新的抗癌藥物的基本原理及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相當一部分抗腫瘤藥物有致突變致畸作用,女性腫瘤患者在化療期間應避免受孕。由于一些藥物可經乳汁進入嬰兒體內,引起不良反應,哺乳期婦女用藥要慎重;腫瘤患者因用藥種類多,使抗腫瘤藥物毒性增加,如順鉑與氨基甙類抗生素并用,可致順鉑腎毒性增加,甚至引起腎衰,因此在化療期間應盡量減少用藥品種。

    3.6 特殊人群用藥 老年腫瘤患者機體抵抗力差,肝腎功能減退導致藥物解毒和排泄能力下降,組織器官功能減退,靶器官對某些藥物作用敏感性增加,這些因素均能誘使ADR的發生,應事先提醒患者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新生兒各系統器官功能不健全,肝酶系統發育尚未完善,肝臟解毒及腎臟對藥物排泄能力低下,易發生不良反應。新生兒用藥劑量必須按體重或體表面積計算,用藥期間應加強觀察。

    3.7 靜脈注射化療藥物常引起栓塞性靜脈炎,表現為血管變紅、變黑、變硬及血流不暢。對刺激性大的藥物可選擇鎖骨下靜脈穿刺或股靜脈穿刺,以避免刺激血管。腫瘤患者用藥后出現皮疹、蕁麻疹和瘙癢時,應指導患者不要用力抓撓及劃破皮膚。輕微者停藥后即緩解,如持續不消失,可適當服用抗過敏藥。

    參 考 文 獻

    [1] ZHAO X L.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drug adverse reaction.Guangdong Pharm J,2002,12(5):4.

    [2] SUNW H,WANG CM,TUO JG. Analysis ofdrug adverse reac-tion in 382 patient.J NingxiaMed Coll,2006,28(3):251.

    第3篇:腫瘤藥物范文

    腫瘤是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僅次于心腦血管疾病。腫瘤的化學治療(簡稱化療)是腫瘤治療的重要手段。現對腫瘤化療時常出現不良反應及臨床表現、不良反應應對措施進行總結,指導用藥。

    市中心病例報告數據庫共有抗腫瘤藥物相關病例報告106例,均來源醫療機構。與抗腫瘤藥物相關病例報告呈以下特點:一是近年來抗腫瘤藥物涉及的病例報告呈增長趨勢;二是不良反應表現:骨髓抑制(34%),消化道反應(24%),手足綜合征(18%),口腔潰瘍與黏膜炎(9.4%),皮膚干燥(7.5%),脫發(5.7%)過敏反應(1.9%)。

    患者基本情況:106例病例報告中,男性68例,女性38例;平均年齡57歲, 65歲以上老年人11例(最大年齡79歲);原患疾病:主要為白血病、骨癌、淋巴癌、腸癌、肝癌、胃癌、肺癌(包括縱隔癌)、乳腺癌、食道癌。

    用藥情況:病例均為注射用藥,患者日用藥劑量在規定范圍。大部分單獨用藥,15例合并用藥。逐例分析,基本排除合并用藥影響。

    不良反應結果:經停藥對癥治療,患者預后情況良好,好轉73例,治愈33例,無死亡病例。

    在化療過程中,抗腫瘤藥物不良反應及臨床表現、不良反應的應對措施總結如下:

    1骨髓抑制:主要表現白細胞、血小板、紅細胞計數和血紅蛋白下降。骨髓抑制常常出現在給藥后的7~10 d,但是某些藥可出現得更晚,如卡莫司汀、洛莫司汀和美法侖。

    應對措施:在每次治療前必須檢查外周末梢血象。如骨髓功能尚未恢復,酌情減少用藥劑量或推遲治療時間。對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減少或由此帶來的發熱患者,給予重組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

    相關建議:注意觀察有無牙齦出血,皮膚有無出血點,靜脈穿刺后有無凝血障礙等現象。囑咐病人隨氣溫增減衣服,預防感冒。

    2消化道反應:包括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瀉、腹痛、腹脹、便秘等。

    應對措施:對輕度消化道反應,口服多潘立酮進行處理。對嚴重嘔吐,給予5-羥色胺3受體拮抗劑;對化療后的急性或延遲性惡心、嘔吐發作給予神經激肽受體拮抗劑,提高對惡心和嘔吐的控制。為預防遲發癥狀可口服地塞米松,地塞米松可單獨使用亦可聯合應用。

    相關建議:化療患者治療期間活動量減少,惡心嘔吐體液丟失,進食減少可導致胃腸蠕動減慢,引起便秘。在化療期間注意補充水分,促進排泄減輕藥物毒副作用。

    3手足綜合征:表現為疼痛、對稱性紅斑及掌心、足底紅腫。

    應對措施:對輕度患者避免站立,著棉襪、軟鞋墊,以減輕局部壓力,并應用20%尿素乳膏劑保濕。不耐受的患者,中斷治療可使反應緩解,重新治療時須適當減量。

    4口腔潰瘍與黏膜炎:抗腫瘤藥物的細胞毒性首先損傷上皮細胞,導致口腔黏膜反應,如咽炎、口腔潰瘍、口腔黏膜炎,黏膜反應是腫瘤化療中常見的一種并發癥。

    應對措施:局部應用硫糖鋁-利多卡因-苯海拉明組成的糊劑,并應用氯己定口腔潰瘍膜、口腔潰瘍軟膏。

    5皮膚干燥:部分抗腫瘤藥物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治療數周后,約35%患者的前臂和肢體關節(手、足、指趾)會出現干燥伴瘙癢,部分發展為皮脂缺乏性濕疹,尤其是老年人。

    應對措施:避免使用肥皂,縮短淋浴時間;局部涂敷潤膚乳、20%尿素乳膏劑、糖皮質激素制劑。

    6脫發:抗腫瘤藥物所引起的脫發幾乎都在給藥1~2周后發生。對于脫發,迄今尚無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關建議:建議患者用帽子或假發,并告知此現象可逆。

    7過敏反應:紫杉醇因其以特殊溶媒聚氧乙烯蓖麻油進行溶解而可致嚴重的超敏反應,幾乎均發生在最初給藥后10min,表現為皮膚潮紅、瘙癢、皮疹、呼吸困難、低血壓、胸痛、血管神經性水腫等。

    第4篇:腫瘤藥物范文

    專業人員在接觸化療藥物過程中具有潛在危險性,而抗腫瘤藥可經過直接接觸、呼吸道吸入或消化道攝入而致醫護人員職業損傷。因此,加強對接觸抗癌藥護士的工作科學規范化管理,加強接觸抗癌藥護士的自我防護知識的教育,進行專職培訓,實行常規性防護知識考核,制定護士接觸抗癌藥操作規程、安全防護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1 配置腫瘤藥物的操作規程

    1.1 化療藥物配置:配置化療藥物前及脫離手套之后應洗手,應有專用的配藥室由接受過專業訓練的護理人員進行。沒有專用設置時配藥室必須備有排風、通風設備,操作者背對著空氣流動方向進行操作,并在人流較少的室內進行。藥品配制操作臺面應覆以一次性防護墊,減少藥液污染,一旦污染或操作完畢應及時更換。

    1.2 接觸化療藥物的防護:接觸化療藥物的護士操作前要穿一次性防護衣,戴口罩、帽子及聚乙烯和乳膠雙層手套以減少呼吸道吸入及皮膚接觸。推注化療藥物治療盤內鋪聚氯乙烯一次性治療巾,減少藥液污染。

    2 操作時的注意事項

    2.1 打開安瓿時,應墊無菌紗布以免劃破手套,打開冷凍粉劑安瓿時有濺出的危險,應用無菌紗布包裹,并將溶媒沿安瓿壁緩緩注入瓶底,防止粉末溢出,待粉末浸透后再攪動。

    2.2 瓶裝藥物稀釋及抽取時應插入雙針頭以排除瓶內壓力,防止針栓脫出造成污染。并且要求在抽取藥液后,瓶內進行排氣和排液后再拔針,不可使藥液排于空氣中。加藥時將化療藥加入瓶裝液體后應抽盡瓶內空氣,避免瓶內壓力過大導致更換液體時藥液外溢。

    2.3 抽吸液體藥物時藥液不應超過注射器容積的3/4,以免藥液外溢。

    2.4 藥液濺身的處理:如果藥液不慎濺在皮膚上或眼睛里應立即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

    3 加強污物處理

    3.1 使用過物品的處理:操作中使用的注射器、輸液器、 輸液袋、敷料及放置化療藥物的安瓿等物品應放在專用的塑料袋內集中封閉處理,以免藥液蒸發污染室內空氣。在完成全部藥物配備后,需用75%乙醇擦拭操作柜內部和操作臺表面。

    3.2 化療病人污物的處理:化療病人的尿液、糞便、嘔吐物、分泌物及其他體液均應按污物處理。清理時需戴手套、穿隔離衣,完畢后用肥皂徹底洗手。化療病人使用的水池、抽水馬桶用后反復用水沖洗。

    4 加強自我保健

    4.1 提高機體抵抗力:經常鍛煉身體,加強營養,增強體質,合理安排休息。

    4.2 減少不必要的接觸:加強有關化療藥物的防護知識學習,嚴格執行化療藥物的操作規程,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接觸及對環境的污染。

    4.3 護士孕期、哺乳期防護:護士在懷孕和哺乳期可申請暫時脫離接觸化療藥物的環境。

    4.4 定期查體:定時進行體格檢查,包括重要臟器功能檢查及血常規檢查。

    5 討論

    醫學科學的發展推動了腫瘤護理專業的進步,也使我們在一定程度上認識到腫瘤治療的職業危害,應高度重視護士職業防護問題。制定可行的科學的管理方法,雖然化療藥物可對環境及人體產生不利影響,但是只要有比較健全的防護措施,如使用操作柜配制化療藥物,可以防止含有藥物微粒的氣溶膠或氣霧對操作者的危害,使之達到安全處理化療藥物的防護要求,保護備藥環境無微粒物質(包括生物的),化療藥物對護士身體的損傷是可以避免的。降低職業危險性,可以達到職業防護作用。

    第5篇:腫瘤藥物范文

    類固醇激素類固醇激素(地塞米松等)具有多種生理作用,但機制不明,可能通過干擾膠質細胞中前列腺素中介過程而起作用。有大量的研究表明,皮質激素能增加CINV的預防有效率,其可能通過抗炎及抗毒素的作用,減輕外周神經的損害,保持正常的胃腸動力,減輕延遲性嘔吐[15-16];也有研究者認為地塞米松通過外周和中樞兩種途徑抑制5-HT產生和釋放;也可能是地塞米松改善了血腦屏障對血清蛋白的通透性,降低血液中5-HT作用于延腦極后區CTZ的濃度,減輕腦組織水腫[17]。-HT3受體拮抗劑5-HT3受體拮抗劑并不能減少5-HT的產生和釋放,通過選擇性阻止5-HT對5-HT3受體的結合而起作用,包括迷走神經末梢、腸嗜鉻細胞及CTZ的5-HT3受體。其阻止5-HT引起的迷走傳入神經細胞的去極化,從而阻止動作電位的發生和沖動的傳導,用于控制急性CINV的發生[18],對延遲性CINV也有部分治療效果[19-20]。但其對5-HT1、5-HT2、5-HT4受體無影響,對α、β腎上腺素能受體及組胺H1、H2受體作用極小,對毒蕈堿膽堿能M受體亦無作用,因此其副作用發生率很低,幾乎不發生錐體外系反應。NK-1受體拮抗劑針對性的研究表明,NK-1受體參與了急性和延遲性CINV[21]。NK-1受體拮抗劑(阿瑞吡坦)可特異性阻斷延髓催吐中樞和胃腸道中NK-1受體的止吐藥物。

    止吐藥物的應用

    60名接受口服地塞米松預防CINV并完成止吐性化療的患者接受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45%的人有中、重度失眠,27%有腹脹、消化不良,27%引起精神亢奮,19%食欲增加,16%體重增加,15%在其后的化療中出現痤瘡。5-HT3受體拮抗劑新型止吐藥物研究開發在90年代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經國內外Ⅰ、Ⅱ、Ⅲ期臨床試驗,5-HT3受體拮抗劑在止吐領域占據了重要地位。目前在臨床化療止吐中,5-HT3受體拮抗劑已成為首選的一線藥物[22]。5-HT3受體拮抗劑需在化療開始前30min內靜脈注射,或在化療前1~2h口服。雖然5-HT3受體拮抗劑的療效已得到肯定,但仍有部分病例單用該藥不足以完全止吐。臨床研究發現,這些病例與該藥用法、劑量和用藥期限等無明顯關系,推測這些病例可能還有另外的嘔吐機制,如與個體差異或5-HT3受體阻滯以后,其他受體仍起作用有關。據此,遇到此類病例時,應避免加大該藥劑量或更換另一種5-HT3受體拮抗劑。另外,應考慮多種止吐機制不同的藥物聯合應用(而非多種不同5-HT3受體拮抗劑的聯合),既能提高止吐效果,又避免增加不良反應[23]。常用的5-HT3受體拮抗劑盡管在受體作用方式、親和力、量效曲線關系和藥代動力學特征以及藥物代謝酶等方面存在差異,但目前展開的臨床對照研究多顯示療效相當,并可替換使用。5-HT3受體拮抗劑因其能抑制小腸和結腸蠕動,故其最大副作用是便秘和腹脹,發生率高達20%~30%,其他副作用有頭痛、面潮紅、肝功能不良等,均為一過性,無錐體外系不良反應的報道。

    第6篇:腫瘤藥物范文

    關鍵詞 臨床藥師 抗腫瘤藥物 不合理醫囑 合理用藥 給藥順序

    中圖分類號:R979.1; R969.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6-1533(2017)07-0065-07

    Role of clinical pharmacists participating in rational use of antitumor drugs at PIVAS

    WANG Chunhui*, WU Wei, LV Qianzhou**

    (Department of Pharmacy, Zhongsh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irrational medical orders of antitumor medication at 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 (PIVAS) and explore the effect of clinical pharmacists on promoting rational use of antitumor drugs. Methods: The irrational medical orders of antitumor drugs for injection at PIVAS, which were checked and suggested to be modified by clinical pharmacists, were classified and counted and their reasons were analyzed. Meanwhile,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intervening and improving the irrational drug use were also summarized. Results: One hundred and thirty-nine sets of irrational medical orders (accounting for 0.36% of the total) were found and divided into seven fields such as solvent type and amount, drug dosage, administration sequence, time and route and incompatibility, in which the solvent type and amount were the most common. Conclusion: The irrational antitumor medications can be intervened and improved by clinical pharmacists through a variety of countermeasures so as to provide a help for the prescription of physicians, assist them to rationally design chemotherapy regimens,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KEY WORDS clinical pharmacist; antitumor drug; irrational medical order; rational drug use; administration sequence

    目前我惡性腫瘤發病率呈快速上升趨勢,抗腫瘤藥物使用率也隨之增加。傳統的細胞毒性藥物安全范圍窄、作用機制和藥代動力學復雜,臨床用法、用量各異,聯合用藥普遍,嚴重不良反應多。近年來,盡管分子靶向藥物的誕生,為臨床綜合治療腫瘤提供了新的選擇,但其不良反應依然不可忽視。因此建立靜脈藥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來集中管理、審核、配置抗腫瘤藥物醫囑對有效干預抗腫瘤藥物的不合理使用、防范潛在的用藥錯誤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1 資料來源與方法

    提取我院PIVAS 2014年1月―2015年12月抗腫瘤藥物的用藥醫囑及審核記錄。依據藥品說明書、《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2010年版)》、《新編藥物學》(第17版)、《臨床靜脈用藥調配與使用指南》、《臨床靜脈用藥調配方法與配伍禁忌速查手冊》以及相關文獻,對不合理用藥醫囑進行分類統計,分析原因,并就干預、改善不合理用藥的對策進行總結。

    2 結果與分析

    2.1 抗腫瘤藥物不合理醫囑概況

    臨床藥師共審核抗腫瘤藥物用藥醫囑38 760組,發現不合理醫囑139組,占全部醫囑的0.36%(表1)。

    2.2 載體種類不合理

    此類不合理醫囑最為普遍,主要由于臨床醫師往往更注重治療藥物的選擇,而忽視其理化性質、藥代動力學特點及藥物與載體的配伍相容性。

    如果載體選擇不當,藥物與載體混合后會發生相互作用,出現變色、渾濁、結晶、沉淀、絡合、降解等現象而失活,影響療效,嚴重時甚至導致藥物不良事件的發生。如奧沙利鉑可與Cl-發生取代反應和水合反應,生成類似順鉑的二氨二氯鉑及水化后的雜質并沉淀,也不宜和堿性溶液混合,因此只能使用5% GS溶解。又如充足的Cl-可抑制順鉑可逆的置換作用,減少其水解,提高其穩定性,并降低腎毒性,故通常選用NS/GNS溶解。

    同種藥物的不同劑型,同樣需要根據其特點選擇不同的載體。如紫杉醇可以選擇NS、GS、GNS溶解,而紫杉醇脂質體只能選用GS(NS或其它含電解質的載體會引起脂質體聚集,最終導致脂質體結構被破壞)。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只能選用NS(酸性或堿性溶液易使蛋白質凝固變性而失效)。

    不同的給藥途徑需要選擇相應的載體,如阿糖胞苷鞘內給藥時應選擇NS溶解(GS導致神經節細胞凋亡、神經纖維脫髓鞘、神經傳導速度減慢等改變)。

    為了增加藥物溶解度或減少其對血管的刺激,有時需要先使用一種載體進行初溶,再用另一種載體稀釋,如左旋門冬酰胺酶用NS直接溶解,有時因鹽析而呈白濁(水溶液的穩定pH范圍為6.0~8.5),故應先使用注射用水進行初溶。

    2.3 載體量不合理

    此類不合理醫囑也較常見,部分藥物說明書中對抗腫瘤藥物的載體用量有明確的規定,通過對配置后終濃度或滴注時間長短的要求來限制載體用量大小。抗腫瘤藥物的有效血藥濃度和與腫瘤細胞接觸的時間是影響化療效果的重要因素。

    2.3.1 配置后終濃度的要求

    載體量過大,使得藥物濃度低于有效血藥濃度而無法充分發揮療效,同時增加腫瘤細胞耐藥可能性;載體量過小,則藥物濃度過高[1],滴注過程中刺激靜脈血管,引起血管疼痛或因溶解不夠充分,藥物微粒導致靜脈血栓而引發靜脈炎。如依托泊苷若載體量不足,血藥峰濃度過高,滴注時易引起疼痛、皮膚潮紅、骨髓抑制等不良反應,且超過規定濃度可能會發生沉淀[1]。

    2.3.2 滴注時間的要求

    1)滴注時間不宜過長 一些抗腫瘤藥物則因穩定性較差,易發生理化性質的變化,因而限制其載體量不宜過大,以免滴注時間過長而影響藥物療效。如①吡柔比星的穩定性較差,室溫僅能保存6 h;②環磷酰胺水溶液僅能穩定2~3 h,其載體量以250 ml為宜。

    另一些抗腫瘤藥物若滴注時間過長,將增強其細胞毒性。如吉西他濱半衰期短(42~94 min),體內清除率大,需短時滴注,延長滴注時間和增加用藥頻率可加重骨髓抑制和高敏反應等。

    2)滴注時間不宜過短 抗腫瘤藥物,尤其是周期特異性藥物,保持有效血藥濃度足夠長的時間比提高峰濃度更能促進療效,減輕不良反應。如①依托泊苷快速滴注時可發生性低血壓、喉痙攣等過敏反應,而且有效血藥濃度持續時間長短影響其抗腫瘤作用;②奧沙利鉑若載體量過小,快速滴注完畢(

    因此應根據藥物理化性質和藥代動力學特點來選擇適宜的載體量,在保持有效血藥濃度的基礎上控制藥物滴注時間,既能保證藥物的穩定性和療效,又能減少因載體量選擇不當引起的不良反應。

    2.4 給藥劑量不合理

    通常臨床醫師根據患者體表面積或體重,參照藥品說明書或治療指南的推薦劑量范圍來給予患者抗腫瘤藥物,有效的化療方案必須要有合理的給藥劑量才能達到預期的療效。劑量過低未能達到所需的血藥濃度,不能有效殺滅腫瘤細胞,甚至可能T導腫瘤細胞產生耐藥性;劑量過高則易引起藥物蓄積,加重細胞毒性和不良反應,導致患者難以耐受。如5% GS 250 ml+奧沙利鉑500 mg,遠超130 mg/m2的常規劑量,若用于臨床,將造成嚴重的血液學或神經系統毒性,甚至造成患者死亡。

    抗腫瘤藥物的藥理作用特點也是確定藥物劑量時應引起重視的關注點。一些藥物因給藥劑量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治療效果,如甲氨蝶呤,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維持治療、淋巴肉瘤、乳腺癌、膀胱癌使用小或中劑量方案,而骨肉瘤使用大劑量方案[1]。又如阿糖胞苷,治療難治性或復發性急性白血病使用中或大劑量方案;原始細胞增多或轉化型原始細胞增多的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使用小劑量方案[2]。大劑量使用阿糖胞苷可能對消化和神經系統造成嚴重的不良反應,并影響治療效果,應根據患者病癥選擇合適的劑量。

    一些藥物(如紫杉醇、多西他賽、利妥昔單抗、多柔比星脂質體)易導致過敏反應,需先給予小劑量(通常為單瓶劑量+100 ml載體)進行過敏試驗,在滴注過程中注意觀察患者體征。若無不良反應,再將剩余藥物劑量溶于適宜體積的載體中繼續給藥,以免因出現嚴重不良反應,中斷滴注而造成藥物浪費。

    藥物經濟性也是考量給藥劑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如NS 100 ml+吉西他濱0.2 g×6支,臨床藥師建議醫師改為NS 100 ml+吉西他濱1 g×1支+0.2 g×1支,我院吉西他濱同一廠家有1 g和0.2 g兩種規格,在使用同樣劑量的情況下,應優先選擇總價較低的方案,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也能提高配置的效率。

    2.5 給藥順序不合理

    為提高抗腫瘤治療效果,臨床上多采用兩種或以上藥物聯合的化療方案,在聯合用藥的過程中應注意藥物之間相互作用、抗腫瘤藥物作用的周期特異性和細胞毒性的變化,正確地安排給藥順序可以促進抗腫瘤藥物的合理應用,提高療效的同時,減少或避免毒性,消除或延遲耐藥性[8]。

    化療方案的給藥順序應遵循以下3個原則[9]:①相互作用原則 抗腫瘤藥物之間發生相互作用包括藥動學(主要影響代謝和排泄)和藥效學(主要為療效的協同和增敏作用)兩方面,應注意給藥的先后順序;②細胞增殖動力學原則 生長較慢的實體瘤處于增殖期的細胞較少,G0期細胞較多,先用周期非特異性藥物殺滅一部分腫瘤細胞,使其進入增殖期再用周期特異性藥物;而生長較快的腫瘤應先用周期特異性藥物大量殺滅處于增殖期的細胞,減少腫瘤負荷,然后用周期非特異性藥物殺滅殘存的腫瘤細胞;③刺激性原則 刺激性抗腫瘤藥物宜選擇中心靜脈給藥或經外周靜脈置管(PICC)給藥,使用非順序依賴性化療藥物,應根據藥物的局部刺激性大小和濃度高低安排給藥順序,刺激性大者先用,刺激性類似者則按照“先濃后稀”的原則,因為化療開始時靜脈的結構穩定性好,藥液滲出機率小,對周圍組織的不良刺激也小[10]。

    臨床醫師對于序貫給藥的順序影響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的關注相對不足,因此臨床藥師在審核抗腫瘤藥物之間以及抗腫瘤藥物與輔助藥物給藥順序時應給予更多的關注。

    2.6 給藥時間不合理

    2.6.1 給藥時間間隔不合理

    細胞周期非特異性藥物的藥物峰濃度是決定療效的關鍵因素,常采用短時間內一次性給藥的方式;而細胞周期特異性藥物達到一定劑量后,療效不再提高,縮短給藥間隔時間,延長作用時間,可以讓更多腫瘤細胞進入細胞周期中對藥物敏感的時相,提高療效[3]。

    地西他濱是細胞周期特異性藥物,半衰期為30 min,體內清除速度較快,每日需分3次緩慢靜脈滴注(≥3 h)以保證有效血藥濃度,并延長作用時間。因此建議臨床把原醫囑NS 500 ml+地西他濱50 mg×0.8支(qd)改為NS 500 ml+地西他濱50 mg×0.4支(q8h)。

    2.6.2 給藥時辰不合理

    同等劑量的抗腫瘤藥物在不同時間點給藥存在著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差異。腫瘤時辰化療是指根據機體晝夜節律、腫瘤組織細胞增殖動力學、抗腫瘤藥物特點,選擇最佳給藥時機,起到減毒增效的作用。

    順鉑在16: 00時的血漿蛋白結合率最高,之后逐漸降低,且腎臟對鉑類的排泄在下午至傍晚達峰值,故16: 00~20: 00給藥時,高蛋白結合率能使藥物較長時間維持在較高的濃度,此時患者耐受性更好,毒性更低[4]。氟尿嘧啶是時間依賴性藥物,連續靜脈滴注時抗腫瘤活性和耐受性均優于靜脈推注,凌晨4: 00時,其代謝酶活性較高,可耐受較高劑量而細胞毒性較低。22: 00起經輸液泵連續靜脈滴注給藥維持12 h或24 h,且控制高峰滴速在凌晨3: 00~5: 00(給予氟尿嘧啶藥物總量的75%),聯合順鉑在16: 00給藥,相比常規化療(在正常上班時間給予同樣劑量的藥物),近期療效顯著提高,且不良反應減少(尤其是Ⅲ~Ⅳ度白細胞下降)[5-7]。因此臨床建議把DCF方案原醫囑:多西他賽(D1 9: 00給藥)+順鉑(D1~3 10: 00給藥)+氟尿嘧啶(D1 14: 00起靜脈微泵96 h)改為多西他賽(D1 9: 00給藥)+順鉑(D1~3 16: 00給藥)+氟尿嘧啶(D1 22: 00起靜脈微泵96 h,且控制高峰滴速在凌晨3: 00~5: 00)。

    臨床藥師根據時辰化療的特點,可以建議醫師選擇適宜的時間點給藥,既能在等劑量給藥時減少不良反應,又能適當增加耐受劑量,提高治療效果。

    2.7 給藥途徑不合理

    臨床一般根據腫瘤所在部位、所選化療方案,并結合抗腫瘤藥物的性質來確定具體的給藥途徑,最常見的給藥途徑如靜脈滴注、靜脈注射和肌內注射,也可以針對性地選擇特殊的給藥途徑腹腔灌注、胸腔灌注、膀胱灌注、鞘內注射、動脈注射、腫瘤內注射等,不僅對腫瘤組織產生靶向作用,提高腫瘤局部的藥物濃度,降低全身性毒性反應,而且能控制藥物釋放的速度和程度,縮短到達腫瘤組織的時間,延長藥物與腫瘤的作用時間,最大限度發揮對腫瘤的治療作用,達到最佳治療效果。對于長春堿類等強刺激性藥物應溶于少量載體快速靜脈推注,以減輕對靜脈壁的刺激和周圍神經引起的血管損傷。臨床不合理的給藥途徑多因醫師輸入錯誤所致,如阿糖胞苷可通過靜脈滴注、靜脈注射、皮下注射和鞘內注射等途徑給藥,醫師錯開為肌肉注射,經過臨床藥師提醒予以及r糾正。

    2.8 配伍禁忌

    本類不合理醫囑總體而言相對較少,主要為抗腫瘤藥物與抗腫瘤輔助藥物在同一袋輸液中配伍。抗腫瘤藥物屬于高警示藥品,且穩定性大多較差、價格昂貴。為免影響其治療效果,抗腫瘤藥物注射劑一般主張單獨使用,不宜與其他抗腫瘤藥物或輔助藥物在同一袋輸液中配伍。

    3 討論

    我院臨床藥師在審核醫囑時遇到疑似不合理醫囑,通過電話聯系醫師確認是否屬于特殊用法、用量,如無充分合理的循證依據,將撤銷醫囑,并向醫師提出相應的修改建議,經過長期的溝通磨合,目前醫師醫囑修改接受率>99%,從而進行有效的臨床用藥干預,以避免用藥錯誤。臨床藥師每月將當月的不合理醫囑進行統計分析,在院內網公示。我們發現不合理醫囑循環往復,常見的錯誤往往集中于一些使用量較大或新批準應用于臨床的藥物,而罕見的錯誤往往由于那些藥物臨床使用頻率較低,醫師相對不熟悉或說明書簡單、信息不全,無法便捷查詢到相關資料所致。因此我們整理并歸納食藥監總局(CFDA)批準上市的常用抗腫瘤藥物適宜載體(表2),適宜濃度、滴注時間和推薦載體量(表3),常見聯合化療方案,抗腫瘤藥物和輔助藥物正確給藥順序(表4),公布在院內網,方便臨床開具醫囑和藥師審核醫囑時參考;并制訂抗腫瘤藥物使用規范及注意事項,對醫護人員進行宣教,強化其對合理使用抗腫瘤藥物知識的掌握。同時在輸液粘貼標示(如避光、緩慢滴注等)提示護士抗腫瘤藥物在使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臨床藥師通過以上多種對策干預、改善不合理用藥后,我院抗腫瘤藥物不合理醫囑比例顯著低于其他公開相關資料的醫院[11-12]。

    4 結論

    抗腫瘤藥物注射劑使用不當不僅無法達到預期治療效果,而且易導致嚴重的不良反應,其醫囑審核除了常規關注的載體種類、載體量、給藥劑量、給藥途徑、配伍禁忌外,還需留意給藥順序、給藥時間等特殊注意事項,對臨床藥師審核醫囑的專業知識儲備和應用能力要求相應更高。臨床藥師應充分發揮在藥代學、藥效學方面的專業優勢,與醫師形成互補,在審核抗腫瘤藥物醫囑過程中應綜合考慮患者各方面因素,尤其對于老人、兒童、肝腎功能異常患者、營養狀況不佳患者應給予更多關注,避免開具錯誤醫囑的漏洞,并實現個體化給藥。盡管藥品說明書是藥品使用的法定依據,但部分說明書更新較慢,信息也并不全面,尤其對于抗腫瘤藥物,經常會遭遇超說明書用藥的情況,臨床藥師應積極學習和研究最新版的臨床指南、診療規范和其他循證醫學文獻資料來引導臨床合理用藥。臨床藥師為醫師臨床治療決策提供幫助,協助醫師合理設計化療方案,提高藥物治療效果,規避不良反應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斯威曼 SC. 馬丁代爾藥物大典[M]. 李大魁, 金有豫, 湯光,譯. 37版.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14: 605-762.

    [2] 國家藥典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 (化學藥和生物制品卷) [M]. 2010年版.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11: 874-965.

    [3] 石h凱, 孫燕. 臨床腫瘤內科手冊[M]. 6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4: 34.

    [4] 何紹雄, 宋開源, 薛振南. 時間藥理學與時間治療學[M].天津: 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8: 120-136.

    [5] 李宇紅, 徐瑞華, 廖海, 等. 恒速靜滴時5-FU血藥濃度及毒性時辰變化的初步探討[J]. 癌癥, 1999, 18(6): 694-696, 707.

    [6] 陳爾成. 乳腺癌的術前時辰化療[J] . 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 2002, 9(3): 49-51.

    [7] 宋紅林. 宮頸癌的新輔助時辰化療[J] . 現代腫瘤醫學, 2003, 11(3): 186-188.

    [8] Selevan SG, Lindbohm ML, Hornung RW. A study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antineoplastic drugs and fetal loss in nurses[J]. N Engl J Med, 1985, 313(19): 1173-1178.

    [9] 胡夕春, 蔡陽, 楊新苗, 等. 腫瘤化療用藥方法的研究進展[J]. 世界臨床藥物, 2005, 26(11): 646-649, 654.

    [10] 辛明珠, 劉莉, 鐘就娣. 細胞毒性藥物在配制和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相應對策[J]. 護士進修雜志, 2007, 22(24): 2275-2277.

    [11] 馬小花, 郭小冬, 劉蘭萍, 等. 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6月住院患者抗腫瘤藥物靜脈配置不合理用藥醫囑分析[J]. 中國藥房, 2014, 25(22): 2037-2039.

    第7篇:腫瘤藥物范文

    關鍵詞:抗腫瘤 靶向藥物 毒副反應 護理

    [中圖分類號]R97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4-0258-01

    目前臨床上治療腫瘤,以手術、放療及化療為主,但是放療和化療的副作用非常明顯。近年來,小分子靶向藥物在臨床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這些靶向藥物通常利用腫瘤組織或細胞所具有的特異性(或相對特異的)結構分子作為靶點,應用某些能與這些靶分子特異結合的抗體、配體等達到直接治療或導向治療目的,因此其能選擇性地殺傷腫瘤細胞,減少對正常組織的損傷,顯著降低各種副作用。但是不容忽視的是,患者在服用抗腫瘤靶向藥物后,依然會產生一些毒副反應,給患者帶來了較大的痛苦,影響患者治療的信心,嚴重時甚至可導致治療中斷。因此,為了保證治療的順利進行,護士應針對患者服用靶向藥物后產生的不同藥物毒副反應,采取相應的護理及防護措施,以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和生活質量。

    1皮膚系統

    1.1皮疹、皮膚瘙癢

    以EGFR為靶點的抗腫瘤藥物,如吉非替尼和厄羅替尼,痤瘡樣皮疹是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1.4%-79.7%。此類毒副反應在靶向治療藥物中比較多見,且發生率高,嚴重程度大,患者服用藥物期間部分會出現皮膚瘙癢、干燥和皮疹不適等反應。護士應叮囑患者勿抓搔皮膚,勤剪指甲,晚間睡覺時戴手套以防止抓傷皮膚。不要使用易導致皮膚干燥的物品,沐浴后或睡眠前涂抹潤膚露。避免直接日曬。出現膿胞性皮疹時,除做好基礎護理、加強營養等一般護理外,局部可用氧化鋅、爐甘石止癢,用無菌棉簽沾慶大霉素搽疹面,涂抹濕潤的軟膏于疹周,一般4~7天愈合。

    1.2手足綜合征

    多靶點藥物索拉菲尼和舒尼替尼易引起手足綜合征,發生率為3.8%-13.8%。出現手足綜合征后,護士應指導患者保持受累皮膚濕潤,然后在濕潤的皮膚上涂凡士林軟膏或蘆薈汁、尿素軟膏。避免接觸過冷、過熱和尖銳多刺的物體,以免發生凍傷、燙傷和外傷。同時應保持衛生,防寒、防凍,穿柔軟、合適的鞋襪、手套,鞋襪不宜過緊,以防磨擦。避免接觸堿性洗滌劑。

    1.3毛發異常

    靶向藥物如吉非替尼、索拉菲尼可導致脫發的發生,有些使用吉非替尼治療的患者還觀察到胡子生長緩慢,頭發和體毛變卷、易斷的現象。護士應告訴患者脫發是暫時的,一旦停藥后毛發會復生。注意保持床單、枕套的潔凈,及時清除掉發,減少脫發對患者的不良刺激。平時應減少梳頭次數,且用軟梳子梳頭,以減少脫發。

    2心血管系統

    包括心肌梗死、高血壓、左心室射血分數下降等,以靶向藥物索拉非尼、舒尼替尼為代表,在與化療藥物同用時患者心衰發生率顯著升高機率達到10%。因此在患者用藥前需進行心臟功能檢測,確認患者是否存在心臟病。如患者心臟功能不全,應停止用藥。用藥后,應密切監測患者血壓變化,加強監護。

    3消化系統

    3.1腹瀉

    腹瀉是厄羅替尼和吉非替尼常見的不良反應之一,但發生程度輕微,病人能耐受,無須停藥。護士應告知患者腹瀉多為一過性,以消除患者的緊張及恐懼情緒。飲食宜清淡,減少油膩難消化及刺激性的食物,適當多飲水。老年患者腹瀉易引起脫水,需適當補液,重度腹瀉導致脫水或病情惡化者暫停用藥,并予靜脈補液。

    3.2惡心、嘔吐和食欲減退

    以厄羅替尼、吉非替尼和索拉菲尼等靶向藥物為代表。臨床上通過飲食調節可減輕癥狀。如藥物不與食物同服,建議吃高蛋白、高熱量、清淡的飲食,且應少量多次進食。輕度癥狀者可用甲氧氯普安、地塞米松和苯海拉明治療。嚴重脫水者要適當補充水和電解質。

    4血液系統

    包括血小板減少及中性粒細胞減少,以靶向藥物舒尼替尼為代表。在用藥1~14天血小板出現下降。如發現患者血小板減少達到4度以上,應及時停藥。讓患者注意休息、減少感染機會同時進行血液檢測,并根據病情進行藥量調節。飲食方面不宜吃生冷水果,所有食物均應經過消毒處理。

    第8篇:腫瘤藥物范文

    關鍵詞:特殊劑量;腫瘤;化療藥物;集中沖配

    Abstract: objective to focus on the management of the special dose of tumor chemotherapy drugs centralized management,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pollution and damage of the environment caused by the process of the configuration.. Method to establish the chemotherapy medicine room configuration, work on staffing pre job training, establish and improve variou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nfiguration and protective equipment safety management, standardize chemotherapy drugs configuration operations, residual liquid and waste disposal. Results the concentration of chemotherapy drugs was concentrated in 1 years, and the occupational injury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ssociated with chemotherapeutic drugs were not occurred in 1 years, and the error rate of the allocation of chemotherapy drugs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nclusion chemotherapy drug centralized configuration and safety management not only to protect the health of nursing staff, but also can avoid the pollution of the environment, but also improve the chemotherapy drug quality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patients with medication

    Keywords :Special dose; Tumor; Chemotherapy drugs; Concentrated punch

    腫瘤化療藥物的集中配置和管理時我國目前醫院管理中的一項新舉措,這可以為臨床提供安全、有效的用藥。在整個沖配過程中,如果稍有不慎,就會出現劑量失誤,這就會導致用藥安全性無法得到保障,甚至有些錯誤是無形的,在糾正時效性不足。若是在沖配的環節就加強對此類藥物質量的控制,那么就可將錯誤及時的扼殺于萌芽之中。本文對特殊劑量腫瘤化療藥物的集中沖配的管理經驗進行總結,與同行進行分享。

    1 一般資料與作業流程

    1.1 一般資料

    我院藥劑科2006年開始承擔全院的腫瘤化療藥物的集中調配,至目前平均每月配置化療藥物輸液份數可達1000份,其中有特殊劑量要求的占50%-60%,主要涉及到的種類有粉針劑、化療泵、注射液等。

    1.2 作業流程和人員安排

    醫師通過獨立的腫瘤化療藥物界面來開立醫囑,并將醫囑發送到靜脈用藥集中調配中心(下面簡稱配置中心)工作站,有資質的藥師要對醫囑的適宜性進行審核,審核之后再打印輸液標簽。輸液標簽上會有電腦自動打印“高危”或“化”字樣,特殊劑量有特殊標識“ ―”。2006年-2009年起采用藥師與護士合作的模式,進行明確的分工,藥師進行審方、排藥、核對、進窗、復核,藥師指導護士對化療藥物進行沖配。2010年由藥師全程處理化療藥物的調配工作。化療藥物在配置過程中一般為上午比較集中,時間為7:00-10:00,下午為臨時新收醫囑。

    2 管理方法

    2.1 操作流程制度化、規范化

    2.1.1 結合國際安全目標中對高危藥品的管理要求,藥劑科制定了一系列標準的作業流程:《化療藥物沖配規范》、《特殊劑量藥物沖配操作規程》、《化療藥物管理制度》、《殘余藥品處理規程》等。使操作步驟、行為規范變得可以測量,有據可依、有據可查。

    2.1.2 規范化培訓與考評:①設置一些培訓課程:在藥師的指導之下,合理的設置崗前的培訓課程,主要包括理論授課和實踐操作課程,所有的內容規定在4周完成。采取“一對一”的形式進行講解和示范,在講授的過程,理論部分主要講解藥物的分類及其作用等知識,實踐部分側重講解配制技巧和細節,特殊劑量的簡便換算方法。②設定在培訓期的沖配量指標:培訓過程中的每步操作都要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進行,針對每種特殊劑量的化療藥物的沖配,設定培訓期內最少的沖配量,如:艾迪沖配量大于10份,化療泵沖配量大于5份,達標后才能進行獨立的操作。③建立專科勝任能力的評價體系:對每位藥師進行化療藥物沖配能力進行考核,每位沖配人員每年考核一次,達標后才可。主要內容包括化療藥物沖配規范、化療藥物沖配技術、化療泵沖配等。

    2.2 沖配過程質量控制

    2.2.1啟用特殊劑量換算核對單

    ①粉劑類藥物換算方法。需要精確計算溶解量、換算方法和抽取量。例如:沖配環磷酞胺0.1g,但整支的劑量為0.2g/瓶,審方藥師要首先對特殊劑量換算核對單進行填寫,將藥名、藥量以及配置方法寫明,沖配藥師根據之前填寫的換算核對單溶解藥物后,經藥師復核無誤后再送往病區

    ② 液體類藥物換算方法。重點關注克、毫克和毫升數之間的換算,藥師填寫特殊劑量換算核對單,將其寫明后,按照核對單抽取所需要的劑量,藥師核對無誤后再化人液體內。

    2.2.2 優化輔助藥師工作流程,協助沖配

    ①特殊劑量大輸液溶媒沖配。根據標簽提示所需溶媒量,藥師把廢棄的溶媒量抽出后再沖配②化療泵沖配。用化療泵進行靜脈化療,能夠將藥物精確、持續的輸入體內,藥師根據輸液標簽抽取溶媒量,確認無誤后將其注入泵內。倉外藥師要對每份化療泵出科前對劑量進行再一次的確認。

    2.2.3 密閉處理化療藥物殘余液

    藥物殘余液廢棄后用針筒抽出,若是西林瓶的留在瓶子里,裝進黃色醫療垃圾袋,并且粘貼“化療藥物”的標識,再放入黃色醫療廢物盒里,最終實現完全密閉化處理,與生物安全柜外的環境人員實現零接觸。

    3 管理成效

    特殊劑量藥物換算核對單在應用之后獲得良好的效益,確保藥劑量正確的同時,還有效的減少了藥物的浪費。除此之外,也取得了良好的臨床反饋和病房護士的滿意度。化療泵沖配新規程實施后至今未發生錯誤事件。臨床護士法規化療泵輸注的時間差均在可控制的范圍之內。沖配相同的化療藥物,前后進行對比,不但能夠節省時間,還可以提高配送的及時性。患者用藥正確性和及時性得到了雙重的保障,而且臨床護士的滿意度高達95.7%。

    4 討論

    在實現化療藥物集中調配的同時,要最大限度的減少特殊劑量腫瘤化療藥物產生的沖配錯誤,以確保患者用藥的正確性和安全性。首先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其次要對制度進行落實和督查。我們需要對藥學人員不斷地進行責任性教育,完善管理體系。同時,還要細化和規范沖配人員的培訓和考評,對沖配難度大的環節要加強培訓的力度,要把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關于化療藥物在沖配過程中質量控制的問題,文獻中指出配置過程十分關鍵,配藥護士要嚴格執行查對制度,確保用藥的安全。我們應當高度重視來確保特殊劑量化療藥物在沖配的過程中的劑量精確程度。

    另外,藥師在進行特殊劑量藥物換算核對時,應將藥物的名稱和溶媒稀釋量和抽取量都寫明確,藥師在沖配之前復算藥物的用量,可以提高正確性進而提高工作效率。化療泵進行配制時,抽取溶媒量存在一定的風險,通過分解操作步驟,可以確保每步上游作業都有下游作業人員進行復核,這樣審方藥師和沖配藥師之間就可以相互監督互相糾錯,進一步確保用藥劑量的正確性。在配制的過程中,所有人員要深入貫徹無菌意識。

    沖配化療藥物的藥師在工作中,容易受到職業危害,使身心健康受到威脅。為了減少沖配人員職業暴露概率并且降低環境污染,所有與沖配相關的物品在生物安全柜內都要密封之后再出倉,特殊劑量的化療藥物沖配之后產生的殘余液進行密閉處置,切實的履行職業防護目的。

    參考文獻:

    [l] 張天華,徐軍,周華,等.靜脈藥物配制中心細胞毒性藥物配制的安全管理[J].浙江臨床醫學,2OO7,(9):138.

    [2]何巍,張仲苗,周權,等.靜脈用藥調配中抗腫瘤藥物不合理應用分析[J].中國現代應用藥學雜志,2009,26(3).252-255.

    第9篇:腫瘤藥物范文

    大量研究證實化療藥物對操作人員可能產生潛在的職業危害。護士在配制化療藥物、執行化療、處理化療藥物滲出、處理化療病人的污染物及排泄物時,可能通過皮膚接觸、呼吸道吸入或經口吞食三種途徑而受到低劑量藥物的損害,具有致癌性、致畸性和臟器損害等潛在危險。據抽查顯示,腫瘤科護士自身防護意識明顯高于非腫瘤科護士。目前,綜合性醫院許多科室均收治腫瘤病人,護士接觸化療藥物不可避免。由于對化療藥物危害性沒有足夠的認識,缺乏系統的防護知識,導致她們在配制及輸注化療藥物過程中與普通治療沒有區別,令人擔憂。因此加強非腫瘤科護士接觸化療藥物的自身防護,最大限度地減輕化療藥物對護士造成的危害,確保職業安全性,具有積極意義。

    1 加強非腫瘤科護士自我防護知識教育

    組織護士集體上課,讓她們了解化療藥物的潛在危害性,接觸化療藥物的防護原則:一是護理人員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與化療藥物的接觸;二是盡量減少化療藥物污染環境,掌握接觸抗癌藥物操作規程及安全防護措施,注重每個接觸化療藥物的環節,尤其是配制化療藥物時。通過防護知識培訓,提高非腫瘤科護士在接觸化療藥物時的自身防護意識。

    2 普通病房配備基本防護設施

    配藥應在特制的層流細胞毒安全柜內進行,國內僅有少數的腫瘤醫院使用;在沒有條件的情況下,盡量單獨準備一間配置藥物的治療室,安裝排風扇,應設工作人員專用廁所,防止接觸化療病人尿液污染的環境。每日固定一名配藥護士,其他護士在輸注、更換液體時加強個人防護、戴口罩、帽子、手套。及時洗手。處理化療病人的尿液、糞便、嘔吐物、分泌物時必須做好防護,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沐浴后下班。

    3 接觸抗癌藥物操作規程

    把接觸抗癌藥操作規程制成簡表,掛在配藥室醒目的位置,提醒護士注意。配制化療藥物操作流程是:洗手穿一次性手術衣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戴雙層手套打開粉劑安瓿時用無菌紗布包裹;瓶裝藥物稀釋時插入雙針頭,排除瓶內壓力配制結束。用75%酒精擦拭操作臺棄置于專用袋內集中封閉處理洗手。

    備注:(1)雙層手套,先戴一層聚氯乙烯手套,再戴一層一次性乳膠手套,操作時一旦手套破損應立即更換;(2)配制化療藥物均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出藥液不超過注射器容量的1/2為宜;(3)備一保鮮袋剪去封口端,雙手拿住粉劑安瓿在袋內打開,減少粉塵吸入;抽取瓶裝藥液后在瓶內進行排氣,再拔針,不能在空氣中排液;(4)化療藥液溢到桌面或地上,用紗布吸附;若為藥粉則用濕紗布輕輕擦抹,防止藥物粉塵飛揚;用肥皂和水擦洗污染桌面或地面,再用75%酒精擦拭。若藥液濺到皮膚或眼里,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

    4 加強護理管理,確保護士落實防護措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免费看www网址入口| 女性成人毛片a级|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精品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福利|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免费国产成人α片| 麻豆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免费| 成人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欧美成人在线观看| 四虎成人免费网址在线| 无遮挡韩国成人羞羞漫画视频| 国产成人av区一区二区三| 欧美videosex性欧美成人| 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 四虎www成人影院| 国产日韩美国成人|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96|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天天摸夜夜摸成人免费视频|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站| 国产成人在线电影| 国产成人综合美国十次| 成人性生话视频| 成人在线视频免费| 日本娇小xxxⅹhd成人用品| www亚洲成人| 成人网免费观看| 成人看片app|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 免费成人av电影| 依依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亚洲精品| 国产成人精选视频69堂|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成人午夜电影| 2021国产成人午夜精品| 四虎影视成人精品|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成人免费网站视频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