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英語三級學習計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孩子們的工作就是游戲,他們從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獲得學習”。人類許多知識的獲得、技能的培養是源于游戲的,尤其是在孩童時代。
英語游戲化學習軟件的設計形式
分析當前市場上已有的英語游戲化學習軟件的設計形式,可以概括為以下三種:以設置故事背景為主、以學習過程游戲化為主和以設置解決實際問題的模擬現實情境為主。
以設置故事背景為主
此類軟件在設計上主要以設置一定的故事背景為主,學習內容與游戲故事不相關或具有較低的關聯性,學習者利用已有的知識來通過游戲設置的各個關卡,繼續游戲故事情節。
國內某公司開發的小學數學各年級的《夢幻數學》系列、《七顆寶石》(小學語文一年級)、《魔法小英雄》(小學英語單詞)和《陽光行動》(中小學信息技術)等游戲即屬于此類。以《魔法小英雄》為例,使用者扮演小主角奧爾。在奧卓爾童話學習世界里,大壞蛋魔法師波波拉又在地球上興風作浪了。為了幫助地球上的小朋友們打敗波波拉,老神仙把七顆美德寶石灑落到了人間。小主人公奧爾要和同學卓爾、小白兔、外星人小吉尼等伙伴一起周游世界,去尋找這七顆美德寶石,以獲得神奇的力量。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利用所學的小學英語知識去打敗大壞蛋波波拉,讓歡樂城回歸幸福和快樂。
這類軟件學習內容和游戲故事背景結合并不緊密,但具有很強的游戲性,筆者就曾以試玩的心態使用該軟件,但不知不覺玩了一個多小時,直到通過所有關卡為止。
以學習過程游戲化為主
此類軟件以實驗類和習題類為主,例如,模擬飛行和模擬醫學手術等教育軟件。這些實驗,如果實際操作失敗,對于學習者,除了在心理上可能導致的傷害以外,還存在物理上傷害的威脅。例如,實驗、實踐的失敗可能導致儀器損壞,經濟上的損失,甚至可能對實驗者的人身安全造成傷害。使用軟件,學習者在游戲的虛擬世界中會體驗到危險、失敗甚至死亡,然而卻僅僅局限于心理上的體驗而避免了在物理上的傷害。學習者會因為自己的失敗,承擔相應的損失。最直接的懲罰就是玩家被迫退出游戲,也有一些游戲為了增強真實感和趣味性,會設置一些選項,如虛擬錢財的丟失、生命指數的下降,玩家由此在精神上也會產生一種失敗感。
高等工科網絡實驗教學中的“汽車虛擬拆裝”即為此類。它允許學習者設置情景(規則、角色、程序、打分),分配角色并進行簡短實踐,也可以直接進入下一個階段――對汽車模型進行模擬拆裝活動。學習者可以合作完成,并在各個階段獲得(表現和所作決定的效果的)反饋和評價,澄清錯誤概念,然后繼續進行活動。最后,為學習者提供總結、體驗和感受的討論版面。
此類軟件需要學習者注意力高度集中,還要有一定的鼠標或鍵盤控制技巧,如將習題的選項形象化為快速行駛的劃水者路上的障礙,給學習者設定反應的時間限制,從而營造緊張的氣氛,對正誤反應給予摸擬現實的獎懲措施等,從而使得原本枯燥、重復的訓練過程增加了趣味性,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習者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類似的英語教學軟件有北京尚學教育科技推出的背單詞軟件,其中的“黃金礦工”游戲要求學習者熟練操作鍵盤,選擇與問題匹配的英語單詞,具有一定的操作難度,學習者通過操作成功,獲得成就感,也具有很強的游戲性。
以設置解決實際問題的模擬現實情境為主
應該說此類游戲中學習與游戲更接近無縫連接,但是制作復雜、難度高,游戲的可擴展性較差。
此類游戲市場上比較經典的是羅伯特 ? T ? 清崎(Robert Toru Kiyosaki)繼《富爸爸》理財系列書籍之后推出的《CASHFLOW》(現金流)游戲化學習軟件,除英語知識以外使用者還可以從充滿樂趣的游戲中學到有關會計、財務、投資等方面的知識,從而啟發財務智商,并從中體會到生活的酸甜苦辣,非常接近真實。該游戲可供2~6人同時使用。此類游戲游戲性最強,現在有些地方甚至出現了“富爸爸Cashflow俱樂部”,專門交流游戲的學習和使用心得,該游戲還被譽為“當今最棒的投資理財教具之一”。
與此類似的英語學習軟件筆者尚未在國內軟件市場中發現。
英語游戲化學習軟件的設計原則
筆者認為英語游戲化學習軟件的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
1.以游戲化學習理論為依據。
2.同其他學習軟件類似,英語游戲化學習軟件設計的第一步是教學設計(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設計),其重要性不容忽視。
3.游戲目標的選擇、游戲內容和主題的確定、游戲的難度與游戲類型的選擇、游戲結構的設計要與上述的教學設計融合在一起。
4.游戲設計要注意營造安全的學習環境,不出現槍殺、暴力等內容。
5.要對學習者進行一般特征的分析,它們與具體學科內容沒有直接聯系,但是會影響到設計策略的選擇。例如,對于低年級的學習者應該設計活潑一些,同時在游戲規則上要相對簡單一些。高年級的學生或成人,設計的游戲則應該復雜些。如果游戲太簡單,游戲對玩家的吸引力下降,游戲作為學習載體的意義就要大打折扣。如果游戲太復雜,用戶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搞清游戲的規則,甚至長時間內搞不清,將導致顧此失彼。
6.增強游戲性,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考慮:設置排行榜;讓游戲非線性化;設置復活節彩蛋;加入一定的運氣成分(隨機性引入);聯機多人游戲等。
7.游戲完成后,要進行測評,學生也應該是測評小組中的主要人員,以所開發的游戲軟件為測評對象,根據測評著重點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測評方法或不同的測評工具。
【輔導對象】小學一年級至高中三年級
【輔導科目】語文 數學 英語 物理 化學 地理 歷史 政治 奧數
【上課時間】署寒假 雙休日 平時 課外 隨到隨學
【輔導范圍】年級銜接課程輔導、同步課程輔導;小升初、中高考考試方向分析輔導;暑假班、寒假班;小學各科基礎知識漏洞梳理提高;初二、三物理(電學、力學基礎夯實);初三化學、初中英語(閱讀理解,作文、語法等);初中語文(寫作、閱讀理解、基礎知識等);高中理科(數理化生薄弱板塊針對性切入);高中英語(閱讀理解,作文、語法等);高中語文(寫作、閱讀理解、基礎知識等)。
====北京京翰教育金牌校區 免費咨詢電話====
海淀區 北京人大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53
海淀區 北京公主墳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54
海淀區 北京城建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55
海淀區 北京北大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59
海淀區 北京中關村教學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2
海淀區 北京世紀金源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8
海淀區 北京牡丹園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9
海淀區 北京人大附小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70
海淀區 北京學院路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71
海淀區 北京五棵松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85
海淀區 北京四通橋數碼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84
海淀區 北京公主墳天行建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86
海淀區 北京萬柳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89
海淀區 北京蘇州街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94
海淀區 北京清河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95
海淀區 北京花園橋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96
朝陽區 北京勁松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56
朝陽區 北京朝外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57
朝陽區 北京亞運村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58
朝陽區 北京團結湖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4
朝陽區 北京精學望京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73
朝陽區 北京大屯南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87
朝陽區 北京CBD國際部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88
西城區 北京宣武門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0
西城區 北京四中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1
西城區 北京崇文門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7
豐臺區 北京馬家堡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3
豐臺區 北京方莊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6
東城區 北京雍和宮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5
東城區 北京東直門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72
東城區 北京交道口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74
大興區 北京亦莊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90
石景山區 北京石景山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93
懷柔區 北京懷柔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97
【溫馨提示】家長您好,請先撥打前十位總機號碼,聽到提示語音后,輸入對應校區的五位分機號,稍等片刻即可接通校方專業老師,把您孩子學習存在和遇到的各種問題做個說明,我們的老師會熱心為您答疑。
*******************************************************
北京市口碑好的大型正規輔導機構還有:您可以貨比三家,通過免費電話溝通,比較下師資、教學位置、收費價格、學習環境等哪家更適合您.
北京聚智堂:400-0066-9911 轉分機 99667
***************************************
北京精銳教育:
海淀區 海淀黃莊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34
海淀區 公主墳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35
海淀區 大鐘寺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36
海淀區 牡丹園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37
朝陽區 朝陽門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38
東城區 王府井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39
東城區 交道口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40
東城區 和平里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41
西城區 月壇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42
西城區 白廣路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43
豐臺區 方莊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44
豐臺區 馬家堡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45
大二學生新學期學習計劃【一】一、前言:
時間如流水般飛逝,轉眼之間大二學年的新生活快要開始了。上一學年由于學習任務沒有規劃好,學習目的不太明確等原因,導致了自己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問題,從而大大降低了學習的效率。針對上一學年自己在學習上存在的許多需要改進地方,也結合自己本學期的課程特點,和學習任務的安排,為了更好的提高學習效率,充分利用有限的學習時間,取得更大的進步,現制定出大二學年學習計劃,具體如下。
二、學習目標
新的學期里要與舍友好好相處,不要再孩子氣。多關心體諒。要謙虛,戒驕戒躁,不要太年輕氣盛。要與副導員及時溝通交流,與朋友們保持聯系。學習要更加努力,獎學金要拿,爭取拿一等。在專項訓練自己突出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專業技能的同時,也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多余比別人交流,提高自己的處事和交際能力并樹立健康的贏取愛好,鍛煉好身體。這會對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很重要。
三、學習任務
除學習課本的知識以外,還要趁著年輕,多開展一些自己喜歡的課余活動。并且爭取拿下英語四級、計算機二級、計算機三級證書。并結合本學期課外時間充足這一特點,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加強結合社會實際,有針對性的學習,才不會因為盲目學習而使自己所學的東西與社會脫軌。
四、措施和步驟
1、利用課余時間,加強計算機操作能力的練習,增強對一些基本應用軟件的熟練程度。如PS,網頁設計,AI、廣告制作等。
2、積極配合老師的教學,緊跟老師的教學進度,遇到問題要多與同學或老師交流,盡快解決。
3、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認真按質按量,完成老師交待的任務,不敷衍了事。注意加強自己的薄弱科目的學習,不偏科。
4、合理安排課余時間,課余時間多做點兒有意義的事,如通過可以練習書法,繪畫等,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同時也豐富自己的課余生活,少玩游戲,多做有意義的事。
5、除了學習還應該注意,加強自我身體鍛煉,健康的勝利是學習效率的有理保證。
6、定期檢查自己的計劃的實行情況,以監督保證計劃的正常實施。
五、結尾
電視劇里每天都在上演各色各樣的勾心斗角,陰謀詭計,家仇國恨。慶幸的是我們生活節奏輕快、色調明麗、充滿活力。只是就業不易,卻未必找不到工作,只要我們足夠優秀,堅信有付出就會有回報。那么終會有回報。最后用句歌詞作結吧:海水正藍,陽光燦爛,這時的我要揚起風帆。該來的來,該散的散,我想我都會很勇敢。
大二學生新學期學習計劃【二】新的學期,新的氣象,大二對我來說將是繁忙的一年,因為在這一年我不僅要把我們社團搞好,更重要的是我將在這一年為我將來做充分的準備,學習畢竟對于我來說是最重要的事今年我將做一下計劃:
(1)在最近將準備過普通話的測試,這個應該沒有問題。
(2)這個以后將重點放在六級上,提前倆個多月,每天晨讀,去圖書館自習做六級試題。
(3)這個過后我將會努力去準備計算機三級,為了這個,我會將去計科系旁聽關于這方面的知識,用自己的電腦經常去實踐這里面的機試,
(4)另外我想考會計證,所以在每個星期天,我將會去旁聽會計學,去圖書館去自習,去查閱資料。
這以上的是我今年將準備考的證書,當然我的學習肯定不會落下的,專業課一定不能松懈,今年的概率論一定要努力學好,多去圖書館,自習也好,查資料也好,我以后決定要多去,在那里我才會有學習的熱情。
總上所述就是我今年的基本上的學習計劃,而我對我來說,把工作和學習合理的安排是對我最大的考驗,我將努力去把二者合理的安排,使自己的學習和工作上共同進步.
大二學生新學期學習計劃【三】我美好的大學生活已經過去了四分之一,接下來要開始的是我大 二生活。這是非常關鍵的一年,因為今年我們要學很多專業課,大一下學期的專業課只是專業基礎課,只是學校為了讓我們對這個專業保持最初的熱情而開設的。上學習已經適應了大學的學習與生活。我認為學習計劃能夠為我達到學習目的而服務,能推動我主動積極學習和克服困難的內在動力。所以,現在我將進一步的對我即將開始的大二生活做一個整體和細節的規劃,做出下一年的學習計劃。
學習目的:。最主要的是要學習一種在社會上是生存能力。如果說寒窗苦讀 12 為的是上一所好的大學,那么我們上大學甚至考研等的繼續深造為的就是能夠在社會上立足,或者是更好的生存、過得更好。
大二學習目標:學習目標是學生我們學習的努力的方向,正確的學習目標能催人奮進,從而產生為實現這一目標去奮斗的力量。相反沒有學習目標,就像漫步在街頭不知走向何處的流浪漢一樣,是對學習時光的極大浪費。所以我制定了大二這一學年的學習目標學好英語,爭取大二上學期過英語四級和計算機二級。努力學好其他課程,爭取在期末拿獎學金。利用周末課余時間打工接觸社會了解社會需求,明確學習方向,
我的計劃:要學習好,首先要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用以指導自己的學習。古人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因為有計劃就不會打亂仗,就可以合理安排時間,恰當分配精力。這學期的目的在前面我的目標里已經說得很清楚了,那就是學好英語并爭取大二上學期過英語四級和計算機二級,努力學好其他課程,爭取在期末拿獎學金。利用周末課余時間打工接觸社會了解社會需求,明確學習方向,課后業余時間,在復習完本專業所學知識的前提下,多查閱與本專業相關的其他書籍,爭取做到涉及范圍廣,從而明確什么是市場營銷,市場營銷專業畢業后從事什么樣的職業,我們的努力方向是什么。
分科學習計劃:
線性代數:我想對于我們理科生來說線性代數算不上什么難點,工作計劃《大二學習計劃》。也不想花太多的時間在它身上,所以這就要求我上課要認真聽講跟著老師的思路走,下課稍微復習一下筆記,做幾道題就可以了。很簡單的。
大學英語:六月份的四級考試考得很糟糕,所以十二月份的四級一定要過。所以這學期就得很辛苦的學習英語了。因為下學期沒有了早自習,所以這得考驗我的自覺性了。堅持早上六點半起床,堅持晨跑二十分鐘因為大四的體育好像很重要哦,不到要素質好身體也要好。然后去教室讀英語或者聽四級英語,每天練習一句英語日常用語。大學開設的自主學習的聽力堅持每周四上午去聽一個小時。每周堅持做兩套四級題。周末晚上對四級題進行分析,特別是閱讀。
關鍵詞: 高職生英語學習特點高職英語教學
一、高職生英語學習的特點
生源是構成人才培養模式的物質基礎,也是完善人才培養模式的突破口。2004年9月,經國務院批準,教育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了《教育部等七部委關于進一步加強職業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吹響了我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號角。高職院校紛紛擴大辦學規模,吸納更多生源。目前我國高職教育的生源整體素質偏低,類型復雜,包括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普通初中畢業生、普通高中畢業生等。這些學生來源不一,學習起點不一,在英語方面表現出其獨有的特點。
1.英語基礎差,教學難進行。
在教學一線的英語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都可以清楚地感受到,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入校時英語基礎偏低,而且水平參差不齊,給教學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2.學習觀念不正確,忽視英語學習。
由于職業教育的特殊性,一部分學生認為英語不重要,認為只要學好專業課就能干好工作,因而造成對英語學習的誤解,忽視了英語的學習。英語課堂出勤率較低,課堂積極性也較差,極大地影響了整個高職英語教學水平。筆者在調查中發現,未通過英語三級考試的學生中,80%的人認為學習英語很重要,并表示出對英語課的興趣;而對于已通過考試的學生而言,僅有大約45%愿意繼續努力地學習英語,并上好英語課。由此可見,學生中還存在著學英語就是為應付考試、拿到畢業證的錯誤觀念。
3.英語興趣不高,英語學習氛圍差。
筆者的調查結果顯示:在高職學生中,60%的學生英語基礎差、單詞讀、寫困難;30%的學生基礎可以,但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導致實際英語成績差;只有10%的學生英語基礎較好,受整個英語學習環境不良的影響,英語讀、寫能力提高緩慢。實際上,部分高職學生英語的基礎比統計的情況更嚴峻,在簡單的音標、語法、時態等方面都錯誤連篇。由于英語基礎薄弱,造成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不感興趣甚至有懼怕的心理。逃課,抄襲作業,害怕課堂提問,害怕聽寫單詞,害怕讀單詞、課文是他們共同的表現。枯燥、繁多的單詞、語法、時態變化和跟不上英語教學的進度,使得學生對學習英語產生厭倦情緒,失去了對學習英語的信心,繼而,放棄了對英語的學習。
一方面學生的基礎不扎實, 進行高一層次教學有難度。而另一方面教師為了防止學生產生厭學、畏難情緒, 只有在“興趣”上下功夫,采用的教學手段可謂是五花八門、多種多樣, 但實際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對于進入職業學院的學生而言,如上述調查的結果顯示,他們中大多數英語基礎薄弱,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果教師在上課時過多地重視手段而忽視基礎,可能一開始學生會因為新鮮而產生一定的興趣 (其實這里所謂的興趣并不是對英語的興趣,而是對一些新鮮事物的興趣),但這種興趣不可能持久。只有當學生能基本聽得懂、說得出、寫得對的時候才會真正喜歡英語,對英語的興趣也就油然而生。而要達到“基本要求”,必須從一開始就艱苦地、踏踏實實地打基礎。
二、通過教學改革解決來自學生的問題
1.針對入學水平參差不齊的現象,實行英語分層教學。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入學水平參差不齊,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熱情等情趣意志方面也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有的學生只為拿到文憑,畢業后好找工作,有的學生則希望畢業后繼續深造;有的學生學習有畏難心理,有的學生能迎難而上;有的學生掌握了良好的英語學習方法,學習輕松,有的學生學習方法不當,事半而功倍。如果忽視學生的這種差異性,教學肯定達不到較好的效果,反而造成差的跟不上、優的“吃不飽”的局面。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分層教學。教學活動層次化,由低到高發展,使各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相應的提高。分層要打破傳統的教學班的劃分方法,根據不同學生之間基礎能力水平差異和認知水平的差異,劃分若干層次的教學班級。同時,教師應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由學生自己選擇班級。這樣既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和探究能力。
2.針對生源基礎差的現象,做好中學英語和高職英語的銜接。
相關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各科的基礎知識較差,這是有效實施高職教育的重大障礙。這一問題在英語教學上表現得更為突出。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與其無謂地責怪學生基礎差,不如有意識地、系統地幫助他們補上基礎知識這一課。只有這一課補好了,才能為高職英語教學計劃的有效實施奠定良好的基礎。為此,在學生入學的開始階段,教師應拿出一定的時間來,對英語基礎知識進行補課,做好中學英語和高職英語的銜接。補課內容重點解決最基本的語音、語法和常用詞匯。要練習口語、聽力,要說得出,聽得懂,語音是關鍵。由于各地方言的影響和師資力量的薄弱,學生在語音知識方面的問題較為突出,因此,教師應把矯正語音、語調作為補課的首要任務。與此同時,給學生梳理、強化最基本的語法知識,了解英語句子的基本結構,培養用英語思維的習慣。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加強日常生活常用英語詞匯的學習。
補課階段的另一項重要任務是幫助學生初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應要求學生養成制訂學習計劃并認真執行的習慣,通過學習計劃來調節學習進度。按照預先設定的安排來開展學習活動,能夠防止學生出現想學習時不知從何學起的困惑,也能夠防止長時間的休閑后不能約束自己迅速進入學習狀態。制訂學習計劃也要講究科學性,一是長期計劃與短期計劃相結合,長期計劃一般是目標,短期計劃一般是具體安排;二是個人學習計劃要與全班的教學進度相結合;三是個人學習計劃與個人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基礎相結合。學習英語不僅要掌握語言知識、技能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更要分析、了解自己掌握語言知識、技能和運用知識的能力的學習過程,從而掌握感知、理解、鞏固、運用語言知識的過程和自我檢查、自我糾正的學習規律。學生有了計劃就要認真學習加以履行,學生之間要互相幫助、互相監督,教師應經常檢查學生的計劃完成情況。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還要檢查學生的預習和復習情況,要求學生先預習后聽講,要學會聽講,會記筆記。在高職的起始階段,教師在教學中應適當指導學生如何抓重點、記筆記;在課后要先復習后做作業;遇問題要學會先獨立思考后請教別人。有了正確的學習方法,教師就應要求學生持之以恒,培養學生遇到困難不灰心、不喪氣、不怯懦、不怕苦的精神。
3.針對學生英語學習興趣不高的情況,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要培養學生的內在興趣,確定良好的學習動機,首先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給學生提供“社會心理支持”。即在學生的學習無所適從或受挫而喪失信心的時候,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使他們有學習的安全感,同時不失時機地鼓勵、表揚學生,從而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使學生愉快而又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其次,教師應特別注意培養學生對英語及其文化的內在興趣,以激發學生持久、深刻的學習動機。而成績動機不宜過分強化,因為成績動機是一把雙刃劍,它在給予學生短期學習目標、促進其學習的同時,并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甚至可能會抑制有長遠意義的內在興趣動機。
參考文獻:
[1]張素芳.具有高職特色的英語教學模式探討[J].高職專論,2003,6.
[2]陳美.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現狀及改革的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6.
[3]夏紀梅.影響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相關因素[J].外語界,2000,4.
[4]周燕.英語教師培養亟待加強[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6.
[5]張雅毅.如何激發高職高專學生學習英語熱情[J].陜西始發大學學報,2004,(6).
尊敬的院系各領導:
您們好,我是xx的學生,我來自xx市,父母文化水平有限,下崗多年,一直未就業,沒有固定的收入,現在父母在一家個人板材加工場做搬運工的工作,父母每月的工資在三千五百元左右,家中有已經七十多歲的爺爺奶奶,還有正在上小學的弟弟。高中時期,家里支付我的學費和生活費還會綽綽有余。但是,大學的學費讓我的家庭感到壓力很大。特此,我想申請助學金來作為自己學習和生活上的花銷,為父母分擔一下壓力。
父母對于我“望女成鳳”的心情是十分熱忱的,他們對我的希望很大,面對高額的學費,父母依舊堅持讓我來這所優秀的本科院校讀書,只是為了給子女一個更高的臺階。父母長期勞累,母親患有腰間盤突出,頸椎病。而父親因為經常抬一些沉重的木料,手上經常磨破皮。面對一家六口人,全靠父母兩人來支撐,沉重的壓力讓正值壯年的他們有了許多白發,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學生始終以學業為主,從開學到現在,我給自己制定了嚴格的學習計劃。我參加了學?!叭毴齽摗苯處熧Y格證的培訓與考試,我希望通過學習和考試會給自己的未來多一個選擇;;我還參加了英語三級的考試,我希望通過這幾個月的學習,能順利拿下證書。我在課堂上始終保持端正,謙虛的學習態度,積極配合老師的教學,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課下虛心向同學請教,認真預習及完成老師留下的作業。通過不懈的努力我的成績逐步得到提高,在學好專業課的同時自覺擴展自己各方面的知識,課外長期堅持自學,在空余時間里經常在圖書館或者通過上網的方式查閱資料來充實自己,及時補充課堂知識的不足,通過這些擴展了我的視野,豐富了我的知識。
在生活上,我樸素節約,嚴于律己,寬于待人,尊敬師長,并在平時積極和同學交流溝通,融洽和睦的相處。大學的學習生活,是我人生中一個極為重要的階段,在這期間,我不與同學攀比,只比在大學中收獲了什么。另外,因為家庭情況不好,所以我想利用課余時間,節假日勤工儉學,例如發傳單,做推銷。當然,我希望會找到一些與專業相符的兼職。我想通過兼職幫助父母減輕一些經濟負擔,我覺得這些還會讓我學會一些為人處世的能力。我想利用大一大二的時間努力的充實自己,拿到教師資格證書和英語四六級的證書,還有計算機等級證書。我將做到對得起國家,對得起學校,對得起父母,更要對得起自己。
感謝領導在百忙之中閱讀我的申請書,真誠的希望領導能考慮我家的實際情況,能夠批準我的申請。
此致
敬禮
一、分級教學的定義
教育部在2007年頒布《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明確指出:“為了適應當前英語教學的需要,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需貫徹分類指導、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高等學校要根據情況,來確定本校教學目標,并創造有利條件,使英語起點較高、并且學有余力的學生能達到更高標準。”[1]因此,分級教學就成了各個高等學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分級教學實際上指的是外語教學水平被分成了好幾個等級,這樣使得大學外語訓練的級別劃分也就更加的符合客觀實際情況。從2014年9月開始長治學院對非英語專業學生也進行了分級教學,并按照“分類指導、因材施教”的原則開始進行個性化的教學。
二、學習策略的定義
關于學習策略的定義,不同的語言學家看法各不相同。在《第二語言習得研究》一書中,Rod Ellis(1994:531)就列舉了五種不同的語言學習策略定義[2]:Stern(1983)認為“學習策略是用來指語言學習者采用的方法及其特點或趨勢,而技巧是用來描述學習者行為的表現形式”;Weinstein和Mayer(1986)認為“學習策略是學習者自身的想法和做法,這種想與做,目的是要影響學習過程中的編碼”;Chamot(1987)則認為“語言學習策略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采取的方法、技巧,也可是行動,旨在提高學習效果及較易回憶的語言形式和內容”;Rubin(1987):“學習策略是能夠幫助學習語言者建構自己的語言系統發展的策略,而這些策略的使用會直接影響學生語言的發展?!監xford(1989):“學習策略是指語言學習行為人為了使自身語言學習能夠達到更加有效,更加愉快自主與成功的目的,而采取的專門的、特殊的行為和行動?!監xford對學習策略的分類框架被人們認為是最受歡迎、最科學和容易理解與接受的分類方法。他在總結別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研究內容,把學習策略分成兩類:間接策略和直接策略。間接影響學習策略的子策略有情感策略、元認知策略及社交策略;直接影響學習策略的子策略有補償策略、認知策略及記憶策略。在此框架下,每個策略又分成了幾個小類,總共有19個小類。而在每個小類下又分成幾個學習策略。經過這樣分類后,在他的分類框架內就有了60多種學習策略。另外,Oxford又根據他的分類,設計出了使用語言學習策略的情況診斷量表(“SILL”:Strategy Inventory for Language Learning),這個診斷表后來被人們廣泛采用。該論文中也用到了這一量表。
三、研究過程之方法
(一)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從長治學院非英語專業學生中隨機抽取。其中A級學生70名(高考成績從114分到137分);B級學生68名(高考成績從93分到114分);C級學生70名(高考成績從65分到93分)。
(二)研究工具
此次研究在調查時使用的工具為Oxford(1990)英語學習策略量表[3]。本量表共有50個項目,其中記憶策略的測量在1-9項;認知策略在10-23項;補償策略在24-29項;元認知策略在30-38項;情感策略在39-44項;社交策略在45-50項。每一項都有5個選項,分別為從不、很少、有時、經常、總是。記分分別為1分,2分,3分,4分和5分,分值越高,則使用其策略的頻率越高。
(三)數據的統計與分析
共發放210份問卷,收回有效問卷208份。所有數據的分析使用SPSS17.0統計分析軟件[4]。為了了解所有學生在使用學習策略上的基本情況,首先對數據進行了描述性統計分析;在此基礎上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以確定不同級別學生在使用學習策略上是否有顯著性差異。
四、研究結果分析
(一)學生英語學習策略使用基本情況
在比較不同級別學生在使用學習策略的差異性之前,我們首先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
由表1可知,學生使用策略中,總策略平均值為2.684,小于中值3,說明在英語的學習中,學生在使用策略的頻率上較少。學生最常使用的策略為補償策略(平均值為3.113);其次為元認知策略(平均值為2.827),認知策略(平均值為2.772)等。使用最少的為社交策略(平均值為2.327)。使用補償策略最多,說明學生經常應用猜測的方法,想彌補自己在外語學習上的缺陷和不足;較多使用元認知策略,說明學生在學習英語時,會制定學習計劃,找重點來學習,并常評估自己的學習效果;而使用社交策略最少,則說明學生很少使用問答的方式進行學習,他們因為擔心自己說錯或說得不好,而拒絕與他人合作,不了解他人,不能進行合作學習。
從標準差上看,標準差最大的為情感策略(0.646 9),其次為元認知策略(0.643 3)和社交策略,最小的為認知策略。情感策略的標準差最大,說明學生在語言習得過程中克服焦慮,控制自身情緒上有較大的差別。在鼓勵自己學習語言上有的學生做得不夠好。這也符合了學生平時學習時的實際情況。而認知策略的數值較大,說明學生在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安排學習時間上和找出學習內容重點以及在評價自身的學習成效方面差別較大。這和學生計劃能力、學習自律性有關。認知策略的標準差最小,則說明學生在平時操練上,分析和推理上以及接收和發出信息上的差別較小,但這個標準差也達到了0.524 7,相對于認知策略的平均值2.772來說,其數值也是比較大的。
(二)不同級別學生學習策略使用情況比較
為檢驗分級模式下,學生在使用學習策略上是否存在差異,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對樣本進行了分析。
從表2可以看出,不同級別學生間在使用學習策略時有差異,經T檢驗后,可以得知在總策略的使用上,不同級別學生間沒有差異(p>0.05);而從各個策略層面看,在情感策略的使用上,有顯著性差異(p
學生在使用情感策略上有顯著性差異,說明學生學習時,在克服學習焦慮、控制自身情緒和學習的自信心上有差別。在其他策略的比較上雖然沒有達到顯著性水平,但記憶策略上也有一定的差異,這說明不同級別的學生在學習英語時,記憶方面選用策略上有一定的不同。如:有的學生在利用聯想、聲音、圖象或有計劃的復習知識等方面做得較好,而另一些學生做得就較差。補償策略差異最小,說明無論是哪個級別學生都在使用補償策略來彌補自己在語言學習方面的不足。
為了比較A、B、C三級學生在情感策略的使用上,在哪些級別的學生間存在顯著性差異,使用了多重比較(LSD法),經比較后發現:A級與C級學生在使用情感策略上存在顯著性差異,而A級與B級、B級與C級學生間沒有顯著性差異。這說明A級學生在使用情感策略的頻率上要顯著高于C級學生。所以對于C級學生來說,平時的英語習得中,應多用學習策略,以提高學習英語的效果。
四、結論
經研究得出,分級模式下學生使用學習策略有以下幾方面的特征。
1. 學生在學習英語時使用學習策略的頻率較低,總策略均值僅為2.684;使用頻率最高的策略平均值也只是3.113,其他的均小于中值3。
2. 在不同策略的使用上,補償策略是最常使用的策略,而社交策略是最少使用的策略。
3. 不同級別學生在使用情感策略時差異最大,尤其是A級學生與C級學生間差異達到了顯著水平。而在補償策略的使用上差異最小。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提倡分級教學,是為了因材施教,讓所有的學生都能跟上節拍,提高教師教學效率與學生學習效果。從研究中可以看出,不同級別的班級中學生在使用學習策略上是存在差異的。所以針對學生存在的三方面特征,給予以下幾點建議:
1. 學生在學習時要注意應用學習策略,尤其是C級學生,更應注意應用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果。
關鍵詞: 高職院校 移動學習 PRECTO
一、研究背景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通信技術的迅猛發展,移動終端普及率的持續增高,給“移動學習”的實現創造了條件,“移動學習”的概念早在2000年引入我國,限于通信技術發展的水平與節奏,各層次院校、各學科領域開始大規模嘗試與教學活動相結合始于2014年[1]。武漢市市屬高校教學研究項目“移動學習在高職英語助考中的應用研究”成員試圖將移動學習引入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備考,該考試是高職學生在校階段的英語水平考試,涉及的考生群體廣,社會公信度高,在備考教學做出改革性探索,有利于提高考試通過率和學習績效,進而逐漸養成英語自主學習的習慣。項目組成員于2015年2月至5月期間,在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開展了周密的調研工作,以便準確把握學生備考需求,改革“講-練-考”式備考現狀,提出系統化的方案和意見。
二、研究方法與內容
本研究采用的是問卷調查法,對象是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商學院2014級的學生,涵蓋了7個下屬學院的14個不同專業,分別是環境與生化工程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商學院、汽車工程學院、電子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和計算機學院。被調查對象覆蓋面廣,隨機性大,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次調查問卷通過問卷星平臺發放,通過所在班級的英語任課教師將問卷鏈接發送到班級群,學號為單數的學生進行填寫,在15天的填寫有效期內,共回收問卷362份,其中有效問卷358份,有效率98.8%。本問卷共涉及學生利用移動終端進行英語移動學習的狀況、學生備考PRECTO學習狀況和學生的需求與建議三個方面。
三、研究結果
(一)學生利用移動終端進行英語移動學習的狀況
1.學生對移動學習概念的了解和接受程度:問卷中第2題涉及此方面,只有20.54%的學生表示了解移動學習的概念,其余79.46%的學生表示對移動學習的概念不清楚。
2.學生進行英語移動學習的可行性條件:問卷中第6、7題涉及此方面,分別詢問學生對每個月流量費的接受程度和移動設備的普及情況,96.43%的學生擁有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或筆記本電腦,70.54%的學生可接受每月5到20元流量費,截止到問卷調查的時間節點,學院的各棟教學樓和圖書館均已開通免費WIFI熱點,在校學生可采取使用免費WIFI為主、自費流量為輔的模式開展英語移動學習活動。
3.學生進行英語移動學習的現狀:問卷中第8、11題涉及此方面,主要考查學生在自發狀態下自主進行英語移動學習的情況,數據表明,學生使用最多的是即時通訊軟件QQ,占比92.86%,英語學習網站或APP使用者幾乎沒有,這說明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非常低,體驗和挖掘英語網絡學習資源的意識非常薄弱,亟待引導。另外,對于碎片時間(少于20分鐘)的利用率較低,只有12.5%的學生會利用碎片時間做學習上的思維整理與知識回顧,對碎片時間存在缺少管理和利用意識。
(二)學生備考PRECTO學習狀況
1.學生對PRECTO的認識及態度:問卷中第3、4、5題涉及此方面,75.9%的學生非常重視PRECTO考試,考前兩個月平均每天花半小時以上復習備考的人數占比88.39%,青睞教師進行歷年真題講解與自我模擬練習相結合的備考模式的學生占43.75%,遠超過期待利用移動終端進行復習備考26.7%的占比,說明學生還是保留有較強的備考模式慣性,對于移動學習備考這種新模式嘗試的信心和把握不足。
2.學生將移動學習應用于PRECTO備考的最大困難:問卷中第12、17題涉及此方面,學生對當前通過移動設備在互聯網查找的實用英語三級備考資料滿意度不高,61.61%的學生認為網絡資源具有相似度高,無針對性,講解不詳,缺乏科學論證的特點,面對這樣的資料信息,他們心存疑慮,欠缺適合的平臺互動交流,沒有安全感。
(三)學生的需求和建議
1.學生最希望獲取的PRECTO備考資源的類型:問卷中第9、10、16題涉及此方面,學生最希望獲取的備考資料模塊依次為閱讀、寫作、聽力、翻譯和語法,這與PRECTO考試所設計的模塊分值配比及學生的得分率是一致的。最常使用的英語資源素材類型依次為文本、音頻、視頻、圖片和動畫。比較一致的是,學生均認為移動端備考資料的推送需系統化、日程化。
2.學生對移動學習應用于PRECTO備考的意見:問卷中第13、14、15題涉及此方面,64.29%的學生對于移動學習應用于PRECTO助考還是抱有愿意嘗試的態度,對于備考的效果能否落到實處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其次,必須有自主學習后師生及生生之間的反復交流。
四、結論
經過調研,我們發現高職學生已然接觸并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了移動學習概念,但由于認知的局限,還存在很多問題,具體表現在:
1.移動學習行為呈現出無序、凌亂的特點。
大多數學生沒有制訂符合認知規律的學習計劃,或是不具備循序漸進的節奏,以致移動學習行為如同曇花一現,不能持續,也就不會收獲較好的學習效果。
2.移動學習行為還不鞏固,亟待強化。
行為的發生需要一段時間的堅持反復才能強化成習慣,基于高職生的學習及認知特點,在學生嘗試移動學習的初級階段,需要外力作為輔助對其進行有規律的強化,方能逐漸在撤銷輔助后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3.學生的疑慮影響參與度。
不可否認的是,每個學習者對新型的學習方式的接受有快慢之分,體驗后眾說紛紜,褒貶不一,均屬于正?,F象,應當建立規模適中的學習共同體以供學習、交流,方便師生及生生之間互幫互助、答疑解惑。
因此,在移動學習式PRECTO備考體系的構建過程中,要堅持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引導,偏離正常學習軌跡的告誡,以及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互動交流,才能幫助高職學生順利渡過“嘗試”階段,固化為穩定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龐曉寧.高職院校大學英語移動學習模式現狀調查與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6(02).
[2]于芳.移動英語學習的特點及存在的問題[J].外語交流,2015(07).
關鍵詞: 班主任工作 重點培養 加強管理 因材施教
一些二、三級達標校,為了提高教學質量,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實現學生潛力挖掘,培養出盡可能多的優秀高中生,根據學校規模,一個年級往往確定一至兩個班級為實驗班,實驗班是由該年段各科成績相對優秀、總分排名相對靠前的優秀學生組成的班級,配備學校較強的教師隊伍??梢哉f是年段中學習氛圍最好的班級,也是成績和綜合水平最好的班級,學校、家長對這個班期望大也是情理之中。帶學困生難,帶優等生更難,帶好普通校的優等生難上加難,這些學生就是矮個子中的高個子,學習上普遍存在全而不尖、尖而不全的現象。沒有積淀扎實的知識根基、深厚的教學功底是教不好實驗班的,要做好普通校實驗班的班主任工作則應更認真負責,全力以赴。
雖然實驗班學生整體素質高,比較聽話,學習成績好,參與課堂活動積極,常規紀律方面較普通班好管理,但他們不愛運動、受挫能力差、交往能力弱,目標遠大,家長對他們也期望大,導致心理壓力大;由于他們大部分學習基礎好、接受知識快,小部分學生存在偏科,要抓整體教學質量,對任課教師的要求相應提高。因此,要解決以上這些問題,班主任既要從班級的整體情況把握,又要尊重個體特征因材施教,協調好學生、老師、家長三者的關系,樹立一個明確的育人目標,處理好學習目標、學習方法和學習效果等問題。有計劃、有策略地幫助學生改正個性修養中的不良之處,改變行為習慣中的不足之處,揚長避短,使他們擁有良好而鮮明的個性。
一、重點培養尖子生,督促“缺腿”生查缺補漏,全面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普通校實驗班的學生整體質量差于重點校學生,整體實力有所不足,個體之間的差異是明顯的。雖然是實驗班,大多數學生只是中等偏上的實力,部分學生還出現學科“缺腿”。為了使班級整體實力更上一個層面,就要重點培養尖子生,全面提高中等學生學習實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更要對“缺腿”生進行查缺補漏,重點補缺,使其不再成為“絆腳石”。
先了解他們對各科所布置作業的完成情況和學習狀況,再反饋給雙班主,探討后科任老師結合實際分批布置學習任務,并幫助他們調整學習計劃和作業量。真正做到針對個性差異,對學生因材施教,挖掘學習潛能。通過分批布置學習任務帶動了后進生,進而大面積地提高了學生成績,達到了人盡其才的教學目的。就以英語學科為例,班上有許多英語差的同學,個別同學甚至在數學考120分以上的情況下,英語只能勉強及格,對于這種情況,必須重視,及時與英語老師協商對策,配合英語老師檢查單詞背誦情況,檢查作業完成情況,以期提高這批學生的成績。以個別談話為主要工作形式,做尖子生的指導工作,對尖子生,要求他們明確目標,確定方案,突破弱點,保持優勢。提出具體措施;對于成績中等的學生,要求他們鞏固基礎,突破較弱科目,迎面趕上尖子生;對“缺腿”生,以鼓勵為主,多談話、多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發現進步,充分表揚。同時利用每次模擬考的成績,進行個案分析,幫助學生建立自信,樹立信心,發現弱點,分析原因,找到改進辦法,保證各層次的學生都有強勁的學習勁頭,使學習成績保持上升趨勢。
二、加強班級管理,班委以身作則,做好班級工作
在管理班級這方面,一定要做到合理與公正。處理好老師與學生、學生與班委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班主任對班干部,不能只是使用,還應該進行教育和培養。我認為各班委成員的工作需透明公正,受全體團員的監督、指正。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勇于改正錯誤。班委會及班干部各負其責,各盡所能,調動班干部工作的積極性,使班級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班干部關心全班同學的生活,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幫助家庭困難和學習基礎差的同學解決學習和活動中的困難,共同進步,并且配合班主任教育學生努力學習,組織有關學習活動,介紹學習方法,交流學習經驗,幫助同學解決學習中的困難,完成學習任務,提高學習質量,使整個班級的成績都穩步提高。我將各個班委分散到全班各個角落,與成績優秀的同學一起,幫助成績較為落后的同學提高成績。經過各個班委的不懈努力與同學們的積極配合,整個班級團結一致,形成一股凝聚力。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和積極上進的優秀學風,班級面貌蔚然一新。
三、密切關注與科任教師間的關系,共同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
理科實驗班配備的任課教師可以說是年段較好的一部分老師,有著豐富的教學和管理經驗,在班級制度的制定、班干部的人選、學習方式的組織上,我盡量征求任課教師的意見,在各方意見的基礎上,尋求最佳的方案。同時,作為班集體的主要負責人,與學生和家長有著更多的接觸,所以對學生有著更廣、更深的了解。為了使任課教師了解學生,要主動地向任課教師介紹本班學生的情況和存在的問題,注意聽取他們對學生的看法和意見,及時向任課教師反映學生的意見和要求。個別老師非常關心同學們的成績,經常利用晚自習的時間上課。老師的初衷是促進同學們進步,同學們也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但晚自習的占用對許多同學是利大于弊。同學們認為這樣上課,一方面,同學們在晚上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對講課內容無法很好地接受。另一方面,晚自習上課占據了同學們自習與作業的時間,使得同學們不得不加班甚至熬夜趕作業,這樣無疑是達不到良好效果的。同學們提出意見,并且最終由班長向我反應。我充分了解情況后,及時與科任老師們協商盡量減少晚自習上課的次數,多下班為同學們答疑解惑。最終,各科老師與同學們通力協作,同學們的成績有了長足進步。
四、加強對學生心理素質的訓練,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
同學們的成績不僅與平時的積累有關,考試時的心理狀態也尤為重要。因此,在設法提高學生成績的同時,也要注重對學生心理的開導工作。大的方面,要積極配合學校心理老師與年段的心理輔導工作;小的方面,要經常私下與一些同學談心,及時緩解他們的壓力,使他們在考試時都能發揮出最好的水平。
五、加強與家長的聯系
關鍵詞: 高職高專學生 外語學習 元認知策略
1.引言
詞匯是一切語言技能的基礎。學習者在進行第二語言的聽、說、讀、寫、譯等活動時都必須掌握一定量的詞匯,否則這些活動就沒法繼續下去?!陡呗毟邔=逃⒄Z課堂教學基本要求》(簡稱《基本要求》)A級詞匯要求中就明確指出高職高專學生應該能熟練掌握3400個常用詞匯,以及由這些詞構成的常用詞組,其中包括1600個中學所學詞匯。
英語詞匯學習和記憶策略最近幾年來引起了我國外語學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尤其在對英語和非英語專業本科學生的詞匯策略上作了深入的研究。但是,對于高職高專這一比較特殊的學習群體的詞匯策略使用情況卻尚未引起足夠的注意。本文將試圖通過問卷調查分析研究高職高專學生的元認知策略的使用情況。
2.文獻綜述
學習策略,就是“學習者為了優化學習過程,加強語言知識和信息知識的記憶而采用的技巧、思路或其他有意思的行為”(Chamot,1987)。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隨著應用語言學研究重點由“教方”向“學方”的轉變,外語學習者的詞匯學習策略的研究逐步成為應用語言學研究的熱點。如Cohen(1990),Nation(1990),Oxford(1990)等全面論述了詞匯學習的各種策略并做了詳細的分類說明。Clarke & Nation(1980)探討了上下文策略在詞匯學習中的重要性。Brown & Perry(1991))則對二語詞匯習得中的若干策略進行了比較。
近幾年來,英語詞匯學習策略引起了我國外語學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如:顧永琦(1994)、文秋芳(1995)、王文宇(1998)、吳霞和王薔(1998)、劉津開(1999)等研究了英語和非英語專業本科學生的詞匯策略。陳樺和張益芳(2001)則研究了兒童的詞匯記憶策略。這些研究對我國的英語詞匯教學起了很大的推進作用,然而,對于高職高專學生的詞匯學習策略的研究卻不多見,尤其是他們的元認知策略。
O’Mallev和Chamot(1990)根據信息處理的理論,將策略分為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和社會/情感策略三大類。元認知策略用于評價、管理、監控認知策略的使用。元認知策略主要包括:(1)自我計劃:學習者根據已有的認知知識,對語言學習制定出一個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2)選擇性注意:學習者對自己的學習內容根據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選擇;(3)自我監控:學習者對自己的學習隨時進行監控;(4)自我評估:學習者對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行自我評估,并自我調節。元認知策略是關于認知過程的知識,可以協調各種學習策略,因而對外語學習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3.研究方法
(1)調查對象
參加本項調查的受試者是某高等職業技術學院2007級市場營銷和汽車檢測兩個??瓢嗉墸?9人。其中男生38人,女生31人。
(2)調查工具
調查工具有兩個:“元認知策略調查問卷”和“詞匯測試卷”。
元認知策略調查問卷由筆者自行設計。問卷參考了參考了吳本虎教授(2002)在溫州八中進行的“中學生英語學習策略研究”的有關資料,以及Gu和Johnson(1996)的詞匯學習問卷。問卷內容分個人簡況和元認知策略兩大方面。元認知策略部分包括11個題目,采用從“從不使用”到“總是使用”的利克特五級量表(5-point Likert-scale),要求受試者針對自己的詞匯學習情況與自己實際使用相符合或接近的選項。詞匯測試材料則是50道三級詞匯模擬題,均為選擇題。所有的選項都來自《基本要求》的詞匯表。為方便計分,每道題為2分,總分100。為盡可能保證數據結果的可信度,問卷調查和詞匯測試全部在課堂完成。
(3)數據收集與分析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和測試卷69份,回收69份。在對問卷調查進行回收整理時沒有發現無效卷,故69份問卷調查和測試卷所得的數據全部進入分析。筆者首先運用了SPSS12.0統計軟件對調查問卷的數據進行了分析,得到了高職高專學生的元認知策略使用情況的平均值,然后運用皮爾森相關分析方法分析了元認知策略和詞匯成績之間的相關關系。
4.結果與討論
(1)高職高專學生的元認知策略使用情況
筆者運用SPSS12.0將69份問卷調查結果進行了分析,結果如表1。
表1的結果表明,高職高專學生的元認知策略使用頻率普遍較低。使用比較頻繁的是選擇性注意。而自我計劃、自我監控、自我評估的平均值都低于3。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學生在詞匯學習中雖然會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自己的學習內容,但他們大都是選擇和考試相關的詞匯,而對其它的詞匯基本上就不去管它了。這也許和高職高專學生的英語基礎相關。這些高職高專學生有的來自普通高中,也有的來自職業高中和中專,他們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只要通過英語考試,拿到學分就可以了。
(2)元認知策略和詞匯成績之間的相關分析
為了進一步了解這些學生所運用的元認知策略對詞匯學習效果的影響,筆者運用了皮爾森相關分析方法分析了元認知策略和詞匯成績之間的相關關系,結果如表2。
(“*”表示該系數在0.05顯著性水平上是可以接受的,也就是說,該系數的可靠度在95%以上?!埃北硎驹撓禂翟?.01的顯著性水平上可以接受,即它的可靠度在99%以上。)
從上表可以看出,除了自我評估外,這些學生所使用的大部分元認知策略和詞匯成績呈正相關。在這些策略中,知道哪些詞匯是學習重點這一策略是被發現與詞匯成績最相關的策略,其次是只學與考試有關的詞匯和不管老師沒講的語言點,然后依次是:分析錯誤原因、每天定量背誦、定期復習、自我檢查學習方法。
5.結論
本次研究通過對高職高專學生的元認知策略使用情況的研究,得出以下結論:(1)受試高職高專學生元認知策略使用頻率不高,除了選擇性注意外,其它策略很少使用。大多數學生在詞匯學習上缺乏自我計劃和自我評估自我調解能力。(2)有6種策略與詞匯成績存在顯著相關,其中知道學習重點這一策略與成績有著極其顯著的相關性。
根據以上的調查結果,本研究對目前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提出兩點建議:
(1)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他們的元認知意識。大部分高職高專學生外語基礎比較薄弱,外語學習基本上處于消極被動狀態,很多學生純粹是為了通過考試而學習英語,這顯然有悖于現代社會所要求的高素質高技能的人才培養目標。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必須引導學生了解學習外語的意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他們的內在動機,加強他們的元認知意識。
(2)加強對學生的元認知策略的培訓。教師要在教學中滲透元認知策略的訓練,因為學生掌握策略不是天生的,但可以通過訓練來培養。教師應該結合實際情況,在教學實踐中運用靈活多變的培訓方法,開展學習策略的教授和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策略運用意識和選擇、判斷,以及評價策略的綜合能力。
總之,元認知策略是決定學習成效的關鍵因素,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充分激發學生的元認知意識,提高他們運用策略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和成效。
參考文獻:
[1]Brown,T.S.& F.L.JR.Perry.A Comparison of three learning strategies for ESL vocabulary acquisition [J].TESOL Quarterly,1991,Vol.25,(4):655-670.
[2]Chamot,A.The Learning Strategies of ESL Students[A].In Wenden,A.and J.Rubin(eds.)Learner Strategies in Language Learning.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1987.
[3]Clarke,D.& Nation,I.S.P.Guessing the meanings of word from context: strategy and techniques[J]. System,1980. 8,(3):211-220.
[4]Cohen, A. D. Language Learning[M]. Boston: Heinle & Heinle Publisher,1990.
[5]Gu,Y.,& Johnson,R. K.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language learning outcomes[J].Language Learning,1996,46:643-679.
[6]O’Malley, J. &Chamot. LearningStrategiesin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7]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8]劉津開.外語學習策略研究――猜詞能力與外語水平[J].外語教學,1999,3:31-35.
[9]王文宇.英語專業與非英語專業學生詞匯記憶策略的比較[J].江蘇外語教學研究,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