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按照《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細則》的規定,我局在市編辦和自治區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的領導和指導下,完成2009年工作任務,現總結如下。
一、2009年工作完成情況
1、做好并安時完成2009年度的年檢工作。按照《關于認真做好2009年全區事業單位年度檢驗工作的通知》(寧事登字[2009]002號)精神,下發了《關于開展2009年度事業單位年檢工作的通知》,對年檢方式、提交的材料、年檢時間等作了精心部署,嚴格年檢,安時完成了年檢工作,并以固事登字[2009]02號文件上報了年檢工作總結。
2、把年檢合格單位在寧夏機構編制網上進行了公告。按照自治區事業局年檢文件通知要求,把年檢結果以編辦函的形式分別送達給法院、檢察院、發改委、公安局、司法局、財政局、人事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工商管理局、技術監督局等部門(單位)。進一步強化了對事業單位的多方協作,聯合監督管理。
3、做好并完成了事業單位日常登記換證工作。
4、做好“政務”、“公益”專用中文域名注冊名稱審核工作。一是參加了自治區編辦2月17日舉辦的全區中文域名注冊管理培訓班和8月20日召開的全區政務和公益專用中文域名應用普及工作會議。二是根據會議精神,對政務和公益專用中文域名工作,在**日報、**政府網站做了宣傳報道工作。發了四期信息,被自治區機構編制網和中國機構編制網、政務和公益中文域名機構注冊管理中心分別進行登載。三是印發了《關于盡快報送申請注冊政務和公益專用中文域名的通知》。此項工作各單位正在報送中。四是建立了“**市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政務”網站,現已經在互聯網上試開通運行。
5、做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
6、做好農村指導員和基層掛職鍛煉工作。
7、完成其他臨時工作任務。
二、2010年工作要點
1、認真按照《條例》和《細則》規定,做好2009年的事業單位登記年檢和日常的管理工作。
2、加強事業單位的監督檢查力度。今后事業局要針對當前《事業單位法人證書》使用方面存在的各種問題,提出“多方協作,形成合力;聯合監管,共同把關”的措施,每年把年檢結果以函的形式送達法院、檢察院、司法、公安、工商、稅務、財政、人勞局、人民銀行、質量技術監督等部門協助監督管理,以便建立長效監督管理機制,進一步明確《事業單位法人證書》作為事業單位唯一合法“身份證”、“通行證”的地位和作用。
3、積極主動和有關主管部門協商,爭取創造條件,使不符合登記條件的單位能夠依法進行登記。
一、企業人才站的準入條件
1、企業在職或引進的緊缺專業人才,學歷要求在本科及其以上;
2、為企業作出突出貢獻的具有國家中、高級職稱人才;
3、應稅銷售額連續兩年達5500萬元的企業負責人、應稅銷售額連續兩年達3000萬元的企業主要負責人,在該企業連續任職達五年以上,且單位已按規定參加社會保險。
4、縣及其以上拔尖人才;
5、獲科技進步縣一等獎、市二等獎、省三等獎及其相當獎項排名前3名的人員;
6、原在機關事業單位工作,在改制中成為企業受讓人或持股后進行身份置換的人員;
7、其他經認定的優秀人才。
二、入站申報辦理程序
1、申報程序
由企業向縣企業人才站提出申請,填報《海安縣企業人才站入站人員申報表》,并提供下列材料:
(1)企業營業執照副本原件及復印件;
(2)學歷證書、職稱資格證書、獎勵證書、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3)經所在企業簽章的個人工作總結和相關成果、業績材料;
(4)稅務部門確認的應稅銷售額憑證原件及復印件;
(5)縣企業人才站要求提供的其他相關材料。
2、審核程序
縣企業人才站對申報材料進行初審,對照入站條件提出初步意見,提交人事局局務會研究確定。
3、辦理程序
(1)經批準入站的人員由縣企業人才站出具《海安縣企業人才站入站人員通知》,憑通知到編辦辦理入編手續,到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辦理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等手續。
(2)辦理人事手續。個人申請,可代辦各項社會保險繳納手續。
三、在站人員的考核
1、平時考核:縣企業人才站不定期對在站人才進行考核抽查。
2、年終考核:每年年底,縣企業人才站對在站人才實施綜合考核,按照“自我總結、組織考評”相結合的辦法進行。
3、考核等次的確定
(1)對發生重大安全生產責任事故,違反綜合治理、計劃生育、環境保護、職工權益保障等政策的單位中負相關責任的在站人才,年度綜合考核結果確定為不合格。
(2)企業年度應稅銷售額下降幅度較大企業的在站人員,年度綜合考核結果確定為基本合格。
(3)參照縣機關事業單位人員考核的評優比例,從工作實績突出人員中確定優秀等次人員。
(4)被立案審查的和給予黨紀、政紀處分的人員,年度考核等次參照縣機關事業單位人員考核的有關規定執行。
四、在站人才的社會保險
1、根據本人意愿,在站人才可以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亦可參加機關事業養老保險,但不可以重復參加。選擇由職工養老保險轉入機關事業養老保險的,按照勞動保障部門的有關規定,一次性補繳養老保險費差額,養老保險繳費年限連續計算。
2、按事業單位人員標準核定檔案工資,作為社會保險繳費基數。
3、達到退休年齡時養老保險繳費年限不足15年的,在參加或轉入事業保險時,可以照顧按現行標準補繳不足年限的事業保險費,但轉入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后的實際繳費年限不得少于5年。
根據市委組織部、市人事局《關于做好二==五年度機關事業單位考核工作的通知》,(吳人發[====]===號)精神,我局從==月==日到==月==日,利用一個月的時間對全局人員進行了考核,現將考核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這次考核是統計局成立以來較為系統、全面、正規的一次考核,從考核準備、組織實施、成績統計到等次評定等各個環節都做到了周密準備、公平施考、嚴肅統計、公正評價,既營造出了一個良好的考核氛圍,又考出了每個人的真實成績,圓滿完成了年度考核工作。我局現有人員==人,其中:副處級以上=名、科級=名、科員=名、干部=名、工勤人員=名,共有==人參加了年度考核工作。
通過考核共評出優秀公務員三名:王智成、馬若飛、劉文惠。馬克林等=名同志(見附表)榮獲全國第一次經濟普查先進個人稱號,屬省、部級表彰獎勵人員,不占本單位優秀人數比例,直接上報為優秀公務員。其他同志均評定為稱職(合格)。
今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局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人才優先、民生為本”工作主線,強力推進就業、社會保障、人事人才、勞動關系協調等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一、今年以來各項工作開展情況
(一)縣公共(就業)服務中心全面啟用。
縣公共(就業)服務中心總投資*萬元,建筑面積9900平方米,是一處標準化、專業化、信息化、規范化的現代綜合服務中心,于今年7月份正式全面投入使用。完善的配套設施,規范的服務內容,使我縣的公共服務能力更上新水平。
服務中心設置有社會保險征繳大廳、公共服務大廳、培訓大廳,以及現場招聘區、信息區等功能區域。承擔著全縣社保基金的征繳、稽核、審計和離退休人員的發放,下崗失業、城鎮新增勞動力和農民工的轉移就業培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及行政執法服務等任務。服務中心的全面啟用,實現了以上各項人社業務的“一站式”辦理、“一條龍”服務。
(二)就業再就業工作穩步推進。
就業是民生之本,和諧之基。今年以來,通過“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周”、“萬人就業援助月”、聯百鄉包千村”行動、人才初始創業大賽等系列活動,強力推動就業創業工作的開展。截至目前,全縣新增城鎮就業*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人;培訓各類人員*,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以內,為全縣經濟社會健康快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三)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
1.企業養老保險征繳擴面工作有序開展。截至目前,全縣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職工人數達到了*人,較去年同比增加*人,實際繳費職工人數達到*人,較去年同比增加*。參保覆蓋率達*以上。
今年4月份,對全縣*名退休(職)人員和*名建國前老工人養老金待遇進行了調整,調整后企業退休(職)人員月人均增資*,人均養老金達到*元,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實現九連漲。
2.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實現市級統籌。自今年6月1日起,《*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實施辦法》正式實施,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實行市級統籌,實現了全市“社保卡一卡通”,即參保人員持社??ㄔ谑屑壎c聯網醫院直接聯網結算,只需繳納個人負擔部分,統籌基金負擔部分由定點醫院墊付。同時,新辦法對醫保費的繳納和住院報銷比例都做了調整:在職人員單位繳納比例由6%提高到7%;在職人員大額醫療救助金由個人每月繳納5元調整為單位和個人各繳納5元;報銷比例比原先分別提高5個百分點。《*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實施辦法》的實行,適應了現代信息化建設和上級業務部門的要求,標志著我縣醫療保險工作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3.新型農村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發放標準提高。今年1月起,我縣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發放標準。
4. 縣直全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不斷完善。順利完成縣直行政、全額事業單位中所有財政全額撥款人員的參保工作。
(四)勞動關系保持和諧穩定。
1.勞動保障監察力度不斷加大。開展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專項行動,共檢查職介場所.家,其中鄉鎮(街道辦)人社所.家;開展國有企業工資內外收入專項檢查,涉及全縣國有企業.家;開展企業薪酬情況調查,涉及各類企業.家,職工.余人,發放調查情況表.余份。
2.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工作成效顯著。
既要對工作人員進行全面考核,又要突出考核重點。通過考核,進一步激勵先進,鞭策后進,引導廣大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解放思想、干事創業,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促進單位各項工作的全面發展。
二、基本情況
2013年,區行政服務中心參加年度考核人數為48人。其中事業編制44人,公務員1人。參照公務員管理3人。按照區行政服務中心年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進行了考核,重點考核工作人員依法行政、工作效績、服務質量、工作作風、廉潔守紀等方面的情況。
三、主要做法
1、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為加大考核工作力度,加強考核工作的領導,成立了中心年度考核工作領導小組,由中心主任同志任組長,親自主抓考核工作。制訂了具體的考核方案,并專門召開了考核工作領導小組和機關干部會議,對年度考核工作進行部署,認真做好思想發動和各項組織工作,保證了年度考核工作的順利完成。
2、嚴格考核程序,保證考核質量。為確保考核質量,嚴格履行考核程序,首先由被考核人進行個人工作總結,按“德、能、勤、績、廉”五個方面的內容,全面匯報政治思想狀況、工作實績及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礎上,由考核小組主持召開中心干職會,進行個人述職和民主測評打分。考核小組根據民主測評情況,綜合平時考核確定每位同志的考核等次。由于中心考核工作嚴格按程序辦,確保了考核質量。
3、做到考核與工作、學習的結合、兼顧。年度考核期間,中心各部門在確保各項業務有條不紊進行的前提下,統籌兼顧、科學安排、合理部署,將年度考核與當前機關工作相結合,與年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考核相結合,與文明單位評定工作相結合,做到了學習、工作、考核三不誤。
四、考核結果
我區2005年底及2006年4月共接收退伍軍人192人,其中需安置的城鎮義務兵129名,轉業士官30名,農村義務兵33人。截至2006年11月,我區接收退役士兵中有59人未安置到位,其中未安置到位的退役士兵35人,退役士官24人,2005年以前遺留下來未安置的人員有51人。安置任務非常重。
我區2006年退伍士兵安置工作嚴格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有關文件要求,領導高度重視,多次召開會議進行專題研究,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妥善處理了一些重要問題,目前退伍士兵安置工作進展順利,人員情況穩定?,F將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繼續貫徹落實23號文件精神,加快安置工作進度。
我局繼續推行安置就業與自謀職業相結合、鼓勵自謀職業的安置辦法;繼續堅持“國防義務均世界秘書網版權所有,衡負擔”的原則,對實行安置就業的退役士兵采取分級負責、包干安置和重點安置相結合的辦法。堅決落實國務院23號文件以及省市相關文件精神,“達到5項目標,做到6個100%”。
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1)凡父母或配偶有工作單位、且該單位有接收能力的,一律開出介紹信,辦理安置手續,并督促接收單位盡快安排退役軍人上崗。
(2)凡父母或配偶沒有工作單位,或單位破產的,均鼓勵其辦理自謀職業。辦理自謀職業的程序為:退役軍人填寫《自謀職業申請書》,出具街道和社區證明、父母或配偶單位破產文件、退伍證、戶口、身份證等證件,經紀委、財政局、民政局、審計局等部門嚴格審核,對符合條件的予以辦理自謀職業,發放自謀職業補償金。
(3)凡父母或配偶沒有工作單位,或單位破產,且不愿意辦理自謀職業的,由區政府統一安置到戶口所在的街道、社區公益性崗位工作。區屬機關、事業單位干部職工子弟統一安置到火車站廣場綜合治理辦公室工作。
二、政府統籌協調,多渠道全力保障退役軍人就業。
1、切實加強領導,迅速組織貫徹。區委、區政府從政治的高度,從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出發,充分認識做好城鎮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區民政局及時向復退戰士問題工作領導小組匯報,準確把握城鎮退役士兵安置的各項政策規定和時限要求,并就本地安置工作做出具體部署,認真執行城鎮退役士兵安置政策。
2、加強協調聯系,加快安置進度。一是加強與退役士兵接收單位的聯世界秘書網版權所有,系協調協調,通過電話、發函、上門等方式加強與接收單位的聯系,加強交流溝通,加大安置政策的宣傳力度,爭取退役士兵盡快上崗。二是加強與退役士兵本人的聯系,通過電話、文字通知等形式與退役士兵聯系,有單位的限期到接收單位報到上崗,沒有工作單位的加大自謀職業工作力度,抓緊辦理自謀職業。到11月止,今年我區共開出勞動關系介紹信79份;辦理自謀職業共47人,發放自謀職業金120.05萬元,其中士兵41人,士官6人。
三、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中遇到的困難與問題
由于政府機構改革,事業單位、企業破產改制兼并,再加上歷史遺留未安置退役士兵較多,致使今年退伍軍人就業安置難的矛盾十分突出。具體表現在:
1、指令性安置落實難。由于安置任務與實際就業需求不足的矛盾,使協調、溝通成了安置部門的主要任務。因部分有接收任務的接收單位不愿接收,經常需要反復登門做工作;部分退役士官也因配偶所在單位效益差等原因不愿意到單位報到上崗。部分接收單位既不愿接收退役士官也不愿意繳納有償轉移金,或愿意繳納有償轉移金,但轉業士官不愿意辦自謀職業,大大增加了地方安置壓力,造成部分士官安置不到位。
一、工作目標
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原則,扎實開展城鄉低保集中專項治理行動“回頭看”活動,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人情?!薄板e保”等問題,推行“陽光低保”、“誠信低保”,有效促進低保政策公平公正實施。
二、主要任務
(一)全面復核低保對象。重點清退10類人員:一是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國有企業職工、村(居)三職干部本人及配偶、父母和未成年子女享受低保的;二是婚嫁、死亡、服刑、戶籍遷出本縣的(大中專在校學生除外);三是領取養老金、退休金、遺屬補助且家庭收入超過低保保障標準的;四是家有小汽車、經營性機動車輛,有門市或2套及以上住房的;五是雇用他人從事經營活動的;六是務工收入超過低保保障標準的;七是法定贍養人、撫養人、扶養人有贍養、撫養、扶養能力不履行義務的;八是法定就業年齡內具有正常勞動能力,無正當理由拒絕勞動的;九是不如實申報或拒絕核查家庭收入等經濟狀況的;十是家庭實際生活水平明顯高于低保保障標準的。按照民政部《最低生活保障審核審批辦法》及《市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經濟狀況核算與評估實施辦法(試行)》等有關規定,認真檢查在低保申請受理、審核審批、民主評議、公開公示及動態管理等關鍵環節的政策執行情況,堅決糾正違反國家有關規定的做法。
(二)嚴肅查處“人情保”。按照《市低保經辦人員和村(居)民委員會干部近親屬享受低保備案管理辦法》、《市民政局關于建立社會救助監督檢查長效機制的通知》要求,各鄉鎮及經開區要常態化推進低保經辦人員和近親屬享受低保備案制度的落實,重點對群眾反映強烈的“人情?!薄ⅰ瓣P系保”問題進行集中查處;建立社會救助監督舉報熱線,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對群眾反映和媒體披露的問題,做到件件有核實,對發現的問題,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出現重大違紀違規案件的,縣監察局、縣民政局將直接督辦,并向社會公布調查處理結果。
(三)有效遏制“錯保”。在城市低保審核審批中,加強核對機制的運用,通過對救助申請家庭經濟狀況信息的核對,提高低保等社會救助對象認定手段;在農村低保審核審批中,進一步明晰家庭經濟狀況核查的內容和方法,堅決糾正和杜絕不經家庭經濟狀況調查、不按規定程序納入低保的做法,有效減少和遏制“錯?!卑l生。
(四)加強政策宣傳和信息披露。集中開展《社會救助暫行辦法》和最低生活保障相關政策法規的宣傳普及活動,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途徑和形式將政策送村入戶,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加強社會救助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及時錄入更新低保信息化管理系統,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社會救助對象管理服務水平,加強對象動態管理。嚴格執行社會救助對象本人申請、民主評議、審核審批社會公示制度,堅決杜絕選擇性公示行為。審核審批過程中要堅持在申請人所在村(社區)張榜公示,獲得救助后要進行長期公示,定期核查,廣泛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
三、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部署啟動階段(7月20日至7月31日)。
各鄉鎮及經開區要認真總結4-6月全縣集中開展城鄉低保專項治理行動的經驗,認真開展“回頭看”,進一步鞏固活動成果。同時,按照中、省、市關于開展專項治理行動相關部署要求,結合當前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認真貫徹落實《社會救助暫行辦法》及最低生活保障相關政策法規,圍繞專項治理行動重點,研究制定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專項整治實施方案,部署有關工作。
第二階段:全面治理階段(8月1日至9月10日)。
集中力量對已納入保障范圍的城鄉低保對象進行全面動態復核,對于收入來源不固定、成員有勞動能力和勞動條件或群眾有異議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實施重點核查。動員全縣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國有企業職工、村(居)三職干部本人及配偶、父母、未成年或已成年但共同生活的子女享受低保的在8月20日前(教師在9月5日前)主動申報取消,逾期不主動申報,經查證屬實,將依紀依法嚴肅處理。
第三階段:檢查督導階段(9月11日至9月20日)。
縣監察局與縣民政局將采取實地檢查、督查與社會輿論監督相結合的方式,掌握各地工作動態,協助研究解決有關問題,對工作流于形式、走過場的,要責令整改并嚴肅處理;對于最低生活保障重大事項或社會影響惡劣的違規違紀事件,縣監察局與縣民政局現場督辦解決。
第四階段:總結整改階段(9月21日至9月30日)。
各鄉鎮及經開區要結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體安排,同步搞好城鄉低保集中專項治理行動“回頭看”工作總結,并于9月25日前書面上報縣民政局與監察局。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各鄉鎮及經開區要高度重視城鄉低保集中專項治理行動“回頭看”活動,加強領導,成立工作機構,確保專項治理行動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二)廣泛宣傳,深入發動。要重視輿論引導,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宣傳欄等各種媒體宣傳此次活動的重要意義,公布舉報電話,充分發揮群眾在鄰里調查、民主評議中的作用,動員村(社區)居民反映低保對象的就業狀況、實際生活水平等情況,真正把不符合條件的對象清退出去,將符合條件的對象納入保障范圍,做到應保盡保、應退盡退。
(三)精心組織,全面清查。各鄉鎮及經開區要統籌安排,精心組織,對轄區內的城鄉低保進行全面徹底的清查,對矛盾突出的問題,要積極引導,妥善處理,防止工作方法簡單粗暴激化矛盾,確保社會穩定。
一、關于20__年工作總結
(一)團結拼搏,各項任務指標提前超額完成。
一是就業再就業任務指標全面完成。全年共安置就業2,700人,完成年計劃2,300人的117.4;國有企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295人,完成年計劃2,100人的109.3;“4050”人員再就業694人,完成年計劃680人的102.1;新增就業崗位2,200個,完成年計劃2,050個的
107;職業介紹4,697人,完成年計劃3,200人的147;成功就業20__人,完成年計劃1,800人的111;城鎮勞務輸出2723人,完成年計劃2,600人的105;免費培訓下崗失業人員1,915人,完成年計劃1,500人的128。
二是社會保險費征繳創歷史新高。企業養老保險費征繳額為2394.98萬元,完成年計劃2,043萬元的117,比去年同期1596萬元增長50;機關事業養老保險費累計征收694.3萬元,完成年計劃520萬元的134,比去年同期472萬元增長47;醫療保險繳費累計征收498萬元,比去年同期254萬元增長96,繳費人數為5,493人,完成年計劃5,482人的104;失業保險費征繳額為124.81萬元,完成年計劃111萬元的112;工傷保險試點啟動,共有7戶企業參加工傷保險,參保人數333人,完成計劃255人的131,共收繳工傷保險費18,625元,完成年計劃18,588元的100。
三是并軌工作已基本結束,全市共有65戶國有企業參加并軌,占應并軌戶數的97;國有企業參加并軌人員15,886人,占應并軌人數16,722人的95;共籌措發放“并軌”經濟補償金1.15億元。
(二)奮力開拓,各項勞動保障工作開展有力文秘站網-
就業再就業工作
一是擴大市內就業安置,維護社會穩定。我們利用開發東部工業園區這個契機,積極與各企業協調,掌握用工情況,及時安置就業,極大地緩解了全市的就業壓力。為解決大齡下崗失業人員的就業難題,我們積極與相關部門協調,增加公益性崗位,安置“4050”人員就業。
二是加強社區平臺建設,推進就業再就業工作。為了進一步推進社區平臺建設工作,在西城社區開展了標準化社區平臺建設試點工作,組織召開了鐵力區域社區平臺建設現場會,對西城社區好的經驗、好的做法在全市進行全面推廣。全市社區全部實現了標準化,為就業再就業工作的開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三是落實就業再就業優惠政策,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累計辦理《再就業優惠證》28,630個,為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及享受再就業優惠政策提供了前提條件。同時,積極與工商、地稅、衛生防疫等部門協調溝通,確保優惠政策落實到位,經過努力,現已累計為3,850名下崗失業人員減免了工商管理費、稅費、衛生防疫費共計166萬元。
四是強化再就業、創業技能培訓機制。開展再就業培訓基地定點機構資質認定;加強就業、再就業培訓基地建設;積極配合農委加強對農村勞動力的職業技能培訓;突出創業培訓,通過創業培訓,增強下崗失業人員創業知識、技能和自謀職業、自主創業的信心和勇氣,較好的實現了自主創業。
五是加大職業介紹服務力度。職業介紹所開展全天候職業介紹服務,定期舉辦大型勞動用工洽談會,組織用人單位和求職者雙向選擇。
社會保險工作:
一是擴大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的覆蓋面,確保應收盡收。為確保全年各項社會保險費征繳任務按時完成,年初以來,我市將社會保險費征繳任務落實到鄉鎮后,加大了對鄉鎮勞動保障平臺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使之掌握政策,逐戶作下崗人員的思想工作,勸其辦理養老保險關系接續。
二是完善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截止12月末有離退休人員4,518人。建立了離退休人員聯系卡,現已發放3,962人。建立了自我管理互助組織140個,5個社區建立了離退休人員活動室,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文體娛樂活動,使社區真正成為退休人員活動的樂園。此項工作受到廣大離退休人員的一致好評。
三是開展了養老保險生存認證工作,企業離退休人員4,518人,認證4,507人。機關事業離退休人員998人,已認證878人,在稽核過程中發現死亡16人并且及時停發工資。
四是扎實有效完成養老保險稽核工作。共實地稽核企業65戶,書面稽核13戶,全年稽核率達100。在稽核中發現存在瞞報養老保險費的企業共12戶。查出少報繳費基數1051人,糾正漏繳養老保險費76萬元,瞞報漏報924人,糾正漏繳養老保險費119萬元。
五是積極作好集體職工參加養老保險工作。按照伊勞社發[20__]3號文件精神,為全市集體職工5924人進行了參保資歷檔案審查,符合參保條件的
人,已申報繳費
萬元。
六是調整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比例。根據機關事業養老保險以支定收,略有結余
的原則,經過全口徑測算,上報市政府同意,從20__年5月1日起,,由原來的3調整到5,經過調整個人繳費比例,年增收90余萬元。
七是強化措施、嚴格管理,增加醫療保險工作透明度。我們與定點醫院簽定了醫療服務協議,協議內容包括雙方權力、責任、義務、獎勵、處罰。制定出臺了《鐵力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實施細則》和《鐵力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用戶結算管理辦法》,開展了“一站式”核銷醫療費服務工作,進一步規范定點醫療機構的醫療行為。
八是啟動了工傷保險試點工作。深入全市7戶企業辦理了工傷保險參保手續。全年受理工傷案件21起,現已全部結案。組織工傷人員進行勞動能力鑒定15人。
九是農村養老保險工作按照不停不擴的要求,作好參保人員繼續繳費工作,加強了基礎管理工作,為符合享受待遇人員及時辦理了領取待遇手續。
并軌工作
全面貫徹落實省、市關于并軌試點工作的文件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實施規范操作,現全市試點工作基本結束。為確保全市并軌工作的順利推進,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積極與市社會保障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的各個相關部門配合,抽調部門的精干人員專門負責并軌的各項工作。一是通過電視、廣播、發放宣傳單等多種形式宣傳并軌政策,設立咨詢服務站,解答并軌過程中出現的一些政策性問題,全市共發放宣傳單3萬余份,接待政策咨詢4800人次,并軌政策宣傳工作做到了不留死角;二是組織并軌工作人員、并軌負責人、政工人員開展了培訓,指導各企業單位建立了并軌人員基本情況數據庫,為并軌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奠定了基礎;三是解決并軌資金問題,市政府通過財政預算內資金支出、銀行貸款、國有資產變現等渠道,共籌集資金7553.4萬元,以確保并軌工作順利進行,;四是解決債務償還問題,經調查統計,全市并軌企業現有債務7929萬元,其中拖欠養老保險費6697萬元,拖欠工資1230萬元,經市政府研究決定,企業拖欠職工并軌前企業劃轉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財政承擔,其它債務由原企業分期償還,使債務償還問題得到了初步解決。
實施并軌以后,一是使歷史遺留問題得到了解決,下崗職工得到相應經濟補償,減少了下崗人員與企業的糾紛,維護了社會穩定;二是為國有企業改制和發展創造了條件,使國有企業下崗職工與企業徹底脫離了勞動關系,為企業改制減輕了包袱,進一步推進了國有企業改制工作;三是社會保險關系接續問題得到了解決。
勞動保障監察工作:
一是全年完成巡視監察各類用人單位210戶,涉及勞動者7,018人,完成全年計劃200戶任務的105。二是受理各類舉報案件18起,立案15起,結案15起,結案率達100。其中:追討農民工工資18.67萬元。三是監察大隊于今年5月末與地稅部門聯合下發鐵勞社聯發[20__]1號文件《關于開展20__年度勞動保障年檢工作的通知》,年檢戶數63戶,在年檢中重點檢查了勞動合同簽訂,社會保險費的繳納情況。依法為職工征繳補繳4.23萬元社會保險費,維護了勞動者合法權益。四是共簽訂勞動合同1,924人。五是對鐵力市11個工地在領取施工許可證前,向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交納工資保障金,繳納工資保障金總額為101.81萬元,簽訂勞動合同775人,有效的保證了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六是深入建筑業、加工業、餐飲業和其它企業進行專項檢查,檢查用人單位39戶,涉及職工人數1,015人,補發15人拖欠工資8,640元。
仲裁工作:
一是嚴格按照《條例》認真妥善處理好各類來信來訪案件。制定了勞動保障局工作制度,實行“三級終結制”和“源頭解決制”,本著抓小、抓早、抓了的原則,用調解方式,依法、及時、就地解決問題。全年共接待來信、來訪以及咨詢政策共300余人次。作出書面答復處理意見的共20起,復查3起,從源頭上解決了一些上訪多年的纏訪戶問題。二是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規范辦案程序以及法律文書的制作、立卷、歸檔。全年共接待處理各類勞動爭議案件44起,其中不予立案30起,立案14起,年底全部結案。
工資福利工作:
全年總計辦理退休554人。按照黑勞社發[20__]115號文件,對3780名退休人員的養老保險待遇進行了調整退休人員辦理了調資手續,并補發了增發待遇養老金72.4萬元。遺屬審批34人。為建國前參加工作的離退休人員調整護理費138人。
(三)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存在問題主要表現為:一是我市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夠健全,保障能力還顯脆弱,養老、失業、醫療、工傷保險覆蓋面比較窄;二是用工單位招工難度較大,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難度大,主要原因是年齡偏大,職業技能偏低,擇業觀念落后所致;國有企業轉軌時期遺留的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的問題還比較突出。三是鄉鎮、社區勞動保障平臺建設和管理有待進一步加強,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作用發揮的不夠到位;四是歷史原因造成的養老保險指標任務較大與企業改制后費源嚴重不足的矛盾極為突出。20__年省定指標為2043萬元,而我市費源不足,為萬元。壓力太大,作好指標調整工作勢在必行;五是并軌工作時間緊,任務重,還存在一些遺留問題,還有一些政策問題有待探討解決。
二、關于20__年工作安排
20__年的各項勞動保障工作,要以十六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全省、全市20__年勞動保障工作會議的安排部署,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按照逐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努力解決轉軌過程中遺留的問題的總體思路,發揚團結拼搏,爭創一流,開拓創新的優良作風,緊密結合鐵力市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好我市的各項勞動保障工作。
就業再就業工作
(一)就業安置
1、積極與市內各企業協調,掌握用工情 況,每月安置250人就業,全年安置3,000人就業。其中公益性崗位安置100人,在20__年3-6月份完成報名、審核、錄用工作。
2、落實好上級勞動保障部門文件精神,積極兌現就業再就業優惠政策,維護好下崗失業人員的切身利益。一是及時為符合條件的下崗失業人員辦理《現就業優惠證》;二是積極對上爭取,對申辦小額貸款的下崗失業人員辦理第二批小額貸款;三是積極為吸納下崗失業人員的企業兌現優惠政策。
3、加強鄉鎮、社區平臺管理。設專人負責社區平臺管理,進一步協調鄉鎮、社區的關系,發揮好鄉鎮、社區平臺的職能作用,促進就業再就業工作有效開展。
4、充分發揮社區勞動保障所的服務功能作用,完善鞏固已建立的退休人員活動室,規劃建立東風、群英兩個活動室。
(二)培訓
為提高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能力,培訓中心加大培訓力度。一是對全市下崗失業人員進行免費培訓,計劃每月培訓下崗失業人員140人,全年免費培訓1700人;二是為了鼓勵下崗職工積極開展創業活動,計劃全年開展創業培訓200人;三是為提高青年勞動者素質,培養就業后備軍,對城鎮未能繼續升學并準備就業的初、高中畢業生進行預備制培訓,計劃全年培訓150人;四是利用今冬明春兩季的空閑時間,與農委和各鄉鎮聯合開展電焊專業和種養殖業的培訓,計劃培訓300人;五是在明年旅游黃金季節到來之前,繼續與旅游局配合,開展與旅游相關的餐飲、導游、服務禮儀等專業的培訓,計劃培訓1000人;六是增強家政與社區服務專業的培訓深度,邀請專業人員進行授課,主要培訓家庭保健、嬰幼兒護理、月嫂服務技能等,計劃培訓50人。
(三)職業介紹
1、加大職業介紹力度,為下崗失業人員提供優質服務。一是深入社區進行政策宣傳,同時把《外出務工人員須知》發給將要出去打工的勞動者,使他們利用法律的手段來維護自身的利益;二是深入到我市的重點大型企業,開展空缺崗情況的調查工作,并及時通過大屏幕、宣傳單向社會公布信息;三是針對當前用工信息量少、時效慢的現狀,加強同各大城市的各職業介紹機構、勞動力市場建立網絡聯系,及時、準確地收集用工信息,對長期招用工單位建立聯系點;四是每季度舉行一次用工洽談會,邀請省內外和我市的大型用工單位參加,為企業和打工者提供良好的就業平臺。
2、結合我市三下鄉活動要求,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定期深入到鄉鎮、村屯,把外出務工、培訓信息送到位,幫助農村勞動力提高收入。
3、為新增勞動力做好服務。
4、對勞務輸出人員要定期回訪,對他們在工作單位的工資兌現、生活待遇等問題進行調查了解,并對反饋回來的信息及時、及時報導。通過以上工作,職業介紹所20__年計劃職業介紹4600人次,勞務輸出20__人次,市內成功介紹2100人次以上。
社會保險工作
一要加強宣傳,為社會保險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要充分利用報紙、電視、網絡等各種媒體,采取深入用人單位進行面對面的宣傳咨詢活動等辦法,積極宣傳城鎮社會保險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努力做到各項社會保險政策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提高企業和職工參保、繳費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全面完成社會保險費征繳擴面工作任務。
二要明確任務,認真落實工作目標責任制。20__年,對各項工作任務,逐一進行量化、細化,對重點和難點工作,要確定完成時限、工作質量和考核標準,將工作責任分解落實到具體工作人員,并把工作目標完成情況與年終考核緊密結合起來,激勵廣大干部不斷增強責任感、危機感和緊迫感,做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企業養老保險費計劃全年申報征繳2043萬元,以確保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失業保險全年計劃申報征繳111萬元。
三要以養老保險擴面征繳工作為重點,由勞動監察部門牽頭,摸清應擴面的單位狀況,職工人數,把征繳、清欠、擴面提到同一高度上來,對一些有條件繳費,但態度不積極的企業由勞動監察、稽核、地稅互通情報,緊密配合,同攻重點。加大基金征繳力度,強化社會保險申報登記工作,努力擴大覆蓋面,把個體勞動者、下崗接續養老保險關系和私營企業、民營企業、三資企業職工作為養老保險擴面的增長點和主攻方向,強力推進。養老保險全年計劃擴面400人。
四要“以推進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為重點,進一步規范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在20__年工作的基礎上,對社區離退休人員社會管理進行檢查指導和完善。充分保障離退休人員老有所養,老有所樂。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率達到100。
五要繼續做好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稽核工作,充分發揮社會保險機構的稽核職能。監督參保單位按時足額繳費,避免發生少報、瞞報、漏報、和虛報冒領的問題,最大限度地堵塞漏洞,逐步將稽核工作推向日?;椭贫然慕】蛋l展軌道。同時與社區協調,對離退休人員進行全面稽核,堅持每月與鐵力和慶安殯儀館溝通,核對死亡人員情況,堵塞漏洞,防止基金流失。
六要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多層次的機關事業養老保險體系,促進人才的合理流動。要在抓好機關事業單位在職人員基本養老保險工作的同時,按照伊勞社發(2004)55號文件規定,做好流動人員養老保險工作。進一步健全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體系,為迎接全省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做好準備。制定好全市全年機關事業養老保險繳費計劃。20__年對機關事業單位繳費審核、申報、記帳等信息進行微機管理,同時定期把繳費資料裝訂成冊,健全繳費單位檔案資料,以便嚴格規范管理。為適應我市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進一步做好解除騁用關系人員的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接續工作。同時,還要做好事業單位機構改革中成建制轉為企業的事業單位養老保險關系的轉移工作。
七要進一步提高醫療保險規范化管理水平。學習借鑒先進的醫療保險管理經驗和做法,加強對定點醫療機構的管理,加強醫療保險待遇審核工作,為參保人員提供規范、透明、便捷的優質服務。加強定點醫療機構的管理,堅持好一、三、五查方制,保證合理用藥、合理檢查,節約支出、減少浪費,重點審查解決好冒名開藥、住院問題。搞好慢性病認定工作,進一步探索慢性病醫藥費核銷辦法。
八是農村養老保險工作要按現有政策要求,結合省市的新部署,進一步加強基礎建設,作好全面開展農村養老保險工作的各項準備工作。
其他勞動保障工作:
(一)勞動監察
一是繼續做好全市用人單位勞動合同簽訂工作。以簽訂勞動合同為突破點帶動其它勞動保障工作的運行。認真嚴肅的制約用人單位全員簽定勞動合同,保證勞動關系和諧穩定,促進社會保險繳費。
二是學習雞西經驗,與社保機構搞好配合,做好社會保險地毯式擴面工作。
三是作好各項常規監察和舉報專察工作。切實提高執法水平和辦案質量。
四是認真做好06年農民工欠薪保障金管理和征 收工作。
(二)仲裁
一是積極籌備啟動建設仲裁院工作。
二是通過相關媒體對勞動仲裁方面的法律知識進行宣傳知識講座。
三是深入企業調查了解情況,幫助企業健全勞動爭議調解機制。
四是完善標準化仲裁庭,規范仲裁程序,逐步實現科學化、正規化;積累辦案經驗,作到持證上崗。
(三)工資福利
一是作好退休審批工作。二是積極做好工傷調查取證工作。
加強勞動保障隊伍建設,努力提高工作水平。
一要繼續開展好行風建設工作。結合行風評議活動要求,規范執法和服務,爭創“三優”服務窗口,20__年在全系統開展微笑服務活動。
二要繼續開展好諫言獻策活動。
三要繼續開展好學習競賽活動。學政治、學政策、學法規、學業務,爭做勞動保障工作的行家里手。
為進一步優化辦事流程、改進服務方式,響應國務院“放管服”號召,真正實現辦事群眾“最多跑一次”目標,今年以來我局積極配合縣政務中心,緊緊圍繞務實、高效、便民、快捷的一站式服務宗旨,以優質高效服務為目標,堅持以制度抓管理,以創新抓服務,以紀律作保證,勇于實踐,不斷探索,進一步強化窗口建設,規范各項管理,增強服務意識,提升服務水平,確保放管服改革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F將上半年工作進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工作進展情況
為了加強社會保險標準化建設,截至目前一共梳理認領政務服務事項共計42項,且均為公共服務事項,無行政權力事項,并加載至慶陽市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同時,對所承辦事項進行材料精簡和流程優化,并做好日常維護和更新工作。全面推行線上線下綜合受理和網上經辦服務,切實提高了業務經辦服務效率,疏通了堵點,化解了難點,解決了群眾辦事難的問題。
(一)全面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體系
1、全面認領公共服務事項,實行線下綜合受理。一是按照省市社保政務服務事項基本目錄,梳理認領政務服務事項42項,并全部加載至慶陽市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同時,對承辦事項進行材料精簡和流程優化。對目前不能加載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經辦事項,我們也并入窗口實行一次性辦結。二是結合“三險合一”及社會保險內控制度要求,5月初,我們進一步細化各項社會保險業務經辦環節,公開辦理流程。將原來兩2個窗口、多個股室變為4個綜合受理窗口及2個審核事項窗口,真正實現了42項辦理事項全面下放,實行一窗受理多項業務,實行一次性告知、一站式服務。不但減少了參保單位和參保人員辦理時間和次數。同時推動了社會保險管理和服務的社會化、標準化、高效化、便利化。
2、推進社保經辦“不見面”和線上服務,實現網上經辦。按照“互聯網+社保”思路,實現電子化辦理。一是圍繞“惠民、便民、利民”的理念,遵循“便捷、安全、高效”的原則,大部分的參保單位繳費基數的申報、人員的增減變動、核定等業務均已實現網上辦理。特別是疫情防控期間,我們通過線上辦理,積極落實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工作,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截止目前全縣共計減免企業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金額75.11萬元。二是從去年開始全面取消了集中認證,率先在全市啟用了APP認證模式,實行每年3次認證稽核,突破時間、地域限制,讓退休人員足不出戶即可自主完成認證工作。實現了“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目標,有效防范了超領冒領現象的發生。三是為進步一加強基金風險管控,堅決堵塞社?;鸸芾盹L險漏洞,趕五月底全面落實“三個全面取消”(全面取消現金業務、全面取消手工辦理、全面取消社銀人工報盤)。提升了單位銀行企業參保人業務經辦的便利性及參保人員社保數據的安全性。
3、實行首席經辦代表制度。選配思想素質好、業務能力強的工作人員解答業務咨詢。引導辦事群眾到相應服務窗口辦事,對服務窗口的有關工作進行協調。減輕了窗口咨詢壓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優化政務服務環境,提升窗口服務水平
按照營造集中、精簡、高效、便捷的要求優化政務服務環境。梳理“最多跑一次”事項,并在工作中落實。在辦事大廳制作一次性告知書,讓辦事群眾一目了然,解決辦事群眾了解政策難、準備材料難、表單填寫難的問題,并在服務中做到熱情周到,耐心細致解答群眾的問題。通過“一窗受理、集成服務、一次辦結”的服務模式創新,讓企業和群眾到政府辦事實現“最多跑一次”的目標。全面提升社保部門政務服務水平,使辦事環境更加公平透明,讓企業和群眾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
二、存在問題
一是經辦人員嚴重不足。從今年開始,上級業務部門規范了各項社會保險費核定操作流程,要求從原來的按年核定變為按月核定,而且工傷保險和失業保險還下放了許多政務服務事項,業務經辦量激增。另外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工作自2014年10月開展以來,經過信息采集、遷移入庫、準備期基金清算、“老人”“中人”移交等前期準備工作,現已啟動全流程業務經辦工作。但這項工作涉及面廣量大、持續時間長,導致業務人員嚴重不足,多數業務工作人員身兼數職,既不符合社會保險內部風險控制制度要求,更不符合“四辦”改革要求。
二是業務系統對接不夠暢通。作為縣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所承辦的事項全部依托省級和市級自建的業務系統進行操作,縣級經辦機構無權限進行業務系統對接。
三是服務對象線上自助服務能力較弱。社保服務對象多為離退休人員,智能手機、電腦和網上操作對他們來說都不易掌握,影響某些業務的開展。
三、下一步打算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向組織人社部門及時匯報經辦人員力量不足現狀,協調解決配備業務人員,確保符合社會保險內部風險控制制度和“四辦”改革要求;二是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反應業務操作中存在的問題,督促他們盡快進行數據對接;三是繼續做好宣傳指導工作。在經辦窗口擺放《社保政策問答》宣傳手冊、辦事告知單,實行一次性告知制度,告知社會保險業務經辦不再提供和不需提供的證明材料,確保參保企業、群眾對辦理社保手續需提供材料及相關政策應知盡知。同時,指派專人在服務窗口幫助離退休人員和子女熟練掌握相關操作流程,讓他們真正感受到改革的果,確?!胺殴芊备母锶〉脤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