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幼兒園音樂論文范文

    幼兒園音樂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幼兒園音樂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幼兒園音樂論文

    第1篇:幼兒園音樂論文范文

    一、動,讓幼兒跟著音樂舞動,提高幼兒的音樂節奏感

    音樂是天籟的聲音,更是生命的律動,韻律活動是幼兒園在組織音樂教學活動時的一種組織形式,在組織韻律活動時,樂曲、動作和歌詞的選取,都要遵循以生活化為主,掌握好適宜性。年齡較小的幼兒一般選擇旋律優美、輕松、歡快的音樂,并且音樂章節短一些的,重復性較強的音樂。隨著年齡的增長,可以選擇一些比較具有特色的民間音樂,風格差異大一些的音樂等都可以。當然,在組織這類韻律活動的時候,很多教師主要是通過示范的形式來組織幼兒學習的,這樣的方式耗時長,幼兒的自主性差,容易造成幼兒思維的局限,過度模仿,沒有自己的想法和特色。這一時期的幼兒應該是想象力和創造力最為豐富的時段,如果一味的教師示范、幼兒模仿的教育形式的話,會給幼兒造成思維模式的僵化,孩子的自我想象力和創造力也得不到有效的發展。因此,在音樂教育的研究過程中,我們改變了策略,充分還給幼兒自主探索的平臺,引導他們在自我探索中發現,在實踐中嘗試,在體驗中領悟,將更多的自由放飛給孩子,把更多的時間留給他們自己去感悟、體會和理解,去放飛想象的羽翼,去創造美表現美。如《擺手舞》的教學中,讓幼兒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感受土家人的舞蹈動作與我們生活中哪些是相象的,從而,感受音樂旋律的變化想象出舞蹈動作,用豐富的肢體語言、表情和身體感覺來表現土家族的小朋友生活中能做的事情,如幫媽媽做力所能及的小家務:洗衣服、涼衣服、擦桌子、澆花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刷牙、洗臉、梳頭發、穿衣服等;幼兒園的各種體育鍛煉:打氣、拍球、投籃、跳繩等。孩子們在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間音樂的伴奏下都能把自己平時生活中做過的一些事情變成優美的舞蹈動作來展現,沒有模仿,沒有約束,大膽想象和創造。

    二、動靜結合,充分促進幼兒音樂教育素養的提升

    幼兒園教育最基本的目標就是在于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萌發幼兒主動求知的欲望。只有在幼兒要學的基礎上,教師的授予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在以前的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往往都忽略了幼兒愛玩、好動的天性,只是一味的關注靜的一方面,不斷的給幼兒灌輸理論知識或者在想象中理解。而不是給予他們充分自主的探索平臺,過度的對他們進行技能技巧的訓練。其實,在教學活動中,我們只要充分的激發幼兒的表現欲,讓他們在創編中探索、嘗試,并給予他們一定的鼓勵,激發幼兒的自信心,讓他們充分的動起來,有了學習的興趣,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就自然而然的被激發了。如我在《擺手舞》的教學中,活動一開始,我首先復習已學習過的“鑼鼓經”和單擺,帶領幼兒邊念“鑼鼓經”邊做單擺進入活動場地,也是為將要學習的擺手舞作鋪墊。各個民族都有本民族建筑、生活習俗和舞蹈,如:傣族的潑水節;佤族的新米節;拉祜族的葫蘆節,人們都會載歌載舞來慶祝。因此,利用白板課件通過出示土家族的擺手堂,引導幼兒了解擺手堂是土家人最喜歡去的地方,整個山寨的人都喜歡圍在擺手堂的面前跳起歡快的擺手舞。之后,直接進入主題,在我完整示范擺手舞過后,請孩子們模仿看到的擺手舞動作,并到中間來做給大家看看,引導下面的孩子仔細觀察和發現,自主的去學習擺手舞中的四個基本動作:單擺、雙擺、跳擺、拜擺。以幼兒為主體,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充分自主學習和展示的舞臺。當然,活動中,也讓我感受到了這個環節的設計,較好的調動了幼兒學習擺手舞的興趣,當一個幼兒在前面示范時,下面的孩子也都跟著手舞足蹈,躍躍欲試,讓我感受到孩子們特別想快點加入到舞蹈中去的迫切心情。在學跳集體舞時孩子們最活躍,利用“鑼鼓經”跟動作的配合來練習基本動作,一改常態的教師喊節奏、幼兒做動作的教學手段,以富有土家族特色的“鑼鼓經”作為節奏練習,并鼓勵幼兒邊念邊做動作,使活動更具有土家族的韻味,也為活動增添了一絲情趣,不會顯得那么教條。充分體現以幼兒為主體的學習,發揮了幼兒的能動性。音樂節奏感也隨之提高,音樂素養也得到了不斷地提升。當然,幼兒音樂素養的提升,不能局限于30分鐘課堂上,而要滲透到每日活動中,將幼兒生活和教學活動相結合,以音樂為主題布置教室和主題墻,營造一種積極的藝術氣息,使幼兒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陶冶性格和情操。晨間幼兒每天來園就能聽到廣播里放的音樂,熟悉而優美,他們不再感到疲勞和彷徨,靜靜的在校園中享受一天的美好學習時光。在區域活動中,幼兒可以自主選擇去音樂區,隨著音樂唱歌跳舞,與同伴合作,一起游戲、舞蹈,給幼兒一個自由的空間。每個月學校也可以開展小舞臺表演,每個班編排一到兩個節目去小舞臺上展示,使幼兒的表演欲望得到充分的展現,促進幼兒各方面能力的發展。

    作者:張冰清單位:江蘇省昆山市繡衣幼兒園

    第2篇:幼兒園音樂論文范文

    從認識教育對象出發,協助及提高兒童對音樂的聽力,有意識地在歌唱鋼琴伴奏的音色節奏旋律中培養兒童對歌唱藝術的美感記憶。同時提高教師自身的藝術修養及教學水平。

    關鍵詞

    兒童 歌曲 鋼琴伴奏 聽力

    隨著時代科技的發展,多媒體教學越來越受到教師們的青睞,它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以及視覺上的效應,這種改變給教學者與被教學者所帶來的教學效率是不容置疑的。在互聯網上可以找到你所想要的教學資料,從而可以大大地節省備課的時間,使得老師們在上課時內容豐富多彩,也能吸引學生們的眼球。但是筆者認為事物總是有它的兩重性,在音樂教學這方面如果過多地利用多媒體的手段或者說過多的利用視覺效應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那么學生可能會在聽覺上失去一些東西。尤其是幼兒時代,聽覺的記憶有時候會給孩子們帶來更多的益處,甚至會伴隨他們的一生。最近筆者走訪了幾所幼兒園,發現了并也了解到幼兒的歌唱教學活動在某些方面是不盡人意的。雖然每個教室都配有鋼琴,但是有了多媒體后,鋼琴幾乎成為一種擺設,在幼兒園里已經很少有教師再用鋼琴去實施她們的歌唱教學活動了。這一現象筆者認為應該引起注意,讓我們的兒童在聽覺上得到更多的發展和愉悅。

    一、讓我們的教學回歸自然

    歌唱教學作為一門藝術教學有它的特殊性,正是這種特殊性會給學生帶來身心上的愉悅,所謂素質教育就是開發兒童的智力,其中想象力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證。我們說人要有想象力,有了想象力社會才會發展和進步,科學家的誕生就是因為有想象力,才會給人們帶來學習和生活的樂趣及動力。反過來想,要是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沒有了想象力的話,最終會被淘汰。

    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站得高看得遠,培養學生要有遠瞻性,為孩子日后的想象力發展打好基礎。那么,目前歌唱教學在幼兒園里是如何實施的呢?筆者在幼兒園的公開課中發現,許多幼兒園的歌唱教學處于一種追求熱鬧,吸引眼球的狀態,一堂課下來看似很豐富,實際上歌唱音樂的本身對于兒童來說像是一個過場。音樂本身要素中的節奏,音高音準,以及鋼琴伴奏中的美好音色,孩子們學到的太少。

    筆者認為,在歌唱教學的過程中應該以模仿和聽為主,首先是給孩子一個聽覺的環境,而不是首先有這樣或那樣的多媒體畫面,兒童歌曲也無需非常熱鬧的伴奏,鋼琴就是一件非常好的教學工具,它的伴奏就能給起到一個比較重要的作用。為此教師對兒童歌曲的進一步研究和進一步的再創造是必須的,與此同時,教師的基本功和對音樂的理解就有待于進一步的提升,要重視孩子們的聽覺發展,要帶給他們聽覺上的記憶和想象力。

    一些國家為什么非常重視兒童的音樂環境,就是要孩子有想象力,而這種環境主要是聽覺上的,非視覺的。家里的樂器是演奏的,是給孩子們或是成人們聽的,不是看的。在一些西方國家我們了解到,他們給孩子們的音樂環境和氛圍多半是以聽覺為主的,如意大利的一些鄉村家庭櫥柜里有許多音樂CD 片,教育這些有專家就說這些資料就是給孩子們聽的。在一次國際兒童音樂論文答辯中專家們還說;“CD片就是給孩子們聽的,是在孩子們玩耍的過程中播放給他們聽的,可以是專項的也可以是隨意的。”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們在音樂上的聽覺得到正常健康的發育。音樂的環境也應該是兒童成長的一個部分。為此筆者呼吁幼兒園的教師們多為孩子們的健康發展著想,讓小孩子們多聆聽音樂給他們該來的樂趣,回歸自然,從一首簡單而優美的兒童歌曲做起,找出音樂中的亮點。

    二、在教學實踐中培養興趣

    據調查,幼兒園老師不愿意用鋼琴上歌唱教學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原因是老師們本身的技能不夠扎實,其次是覺得一首幾小節的兒童歌曲彈奏起來太簡單太枯燥,吸引不了小朋友,以至于達不到課堂效果。教師們覺得用多媒體上課效果會更好一些,備課更方便一些,卻不知常此以往,孩子們對音樂上的感悟會降低,而自己也丟失了許多在學校里學到的技能知識,從而也影響了自身的進一步提高和發展。那么如何改變這種局面呢。

    在將近一個學年的課題研究實踐中,筆者走訪了幾個幼兒園,并協同老師們備了課,主要針對孩子們如何學會一首歌?如何利用鋼琴這件教學工具來上好一節令人愉悅的自然的歌唱課。

    首先老師要細心備課,研究要點,研究音樂本身的一些要素,包括節奏,音高,以及強弱。當然在研究伴奏這個部分時老師需要研究音型及和弦,在不斷的練習備課時善于比較不同的和弦效果,并找出亮點,用自己的風格進行一次再創造。比如說,除了旋律之外,要特別研究伴奏,如何配置和弦是比較重要的部分,會直接影響兒童的聽覺,一個旋律用不同的和弦伴奏會有不同的效果,那就要在多次的備課練習中去實踐去體會去聆聽。

    在《小朋友歌曲666首》中,我們曾經選用了《我的小寶寶》這首歌曲作為歌唱教學活動的內容,歌曲中除了引用搖擺的音型伴奏外,在和弦的運用上也做了大膽的嘗試,是一首適合中班小朋友的歌曲,本曲是 D大調,4/4拍,全曲除了前奏一共就八小節,其旋律流暢優美,體現了一個母親在輕輕拍打小寶寶睡覺的場景。在第五及第六小節上作曲者用了兩小節同樣的旋律,歌詞也是相同的,反復強調了母親哄孩子睡覺的一種心情和意境。因為是重復,在伴奏上會感到單調,所以就在相同的兩個小節中做一個嘗試,讓它在音色上有所不同,這樣表現既能豐富伴奏又能在聽覺上有新意的感受。即在第六小節上配置了D調的降3級降7級和弦。即譜例中的F和弦,對D大調來說就是降3級和降7級。實踐告訴我們,在聲音效果上給人一種不同的感受,是伴奏上的一個亮點。它會帶給人們遐想,同時也會在練習中給老師們帶來樂趣,提高自身教學的效果和質量。這是在和弦配置上的練習和嘗試。另外,還可以在節奏上進行再創造。正所謂老歌新唱。比如說《小小蜘蛛》,原曲是一首6/8拍的曲目,為了加強歌曲的節奏感以及更加現代的爵士搖擺節奏,使其更詼諧,我們把它改成了八分附點的2/4拍節奏,同時旋律上也做了一點微小的調整,即用了爵士音樂中的“多利亞”音階,降3級和降7 級,在演唱和彈奏上也有所改變。

    從改變后的效果來看,歌曲的節奏感更強,而同時筆者在左手伴奏的和弦上用了許多七和弦,在音型上僅用了直體式,旋律的節奏上用了切分音,使兩手在彈奏的過程中更加爵士搖擺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互動隨著鋼琴的彈奏顯得更貼切更自然。我們需要的就是這種回歸自然的效果,而這種效果相信一定會給兒童帶來極大的樂趣和收益,也大大的提高了教師對鋼琴彈奏的興趣。

    以上是筆者通過教育實踐所得到的一點思考,讓我們共同關心幼兒的發展,培養有想象力的孩子,真正地為小朋友做點實事,和他們(她們)融入在一起,共同發展成長。也讓我們的幼兒教育事業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京其編著. 《小朋友歌曲666首》,上海音樂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

    [2]王慶主編.五年制幼兒師范大專系列教材《鋼琴即興伴奏》,河海大學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

    [3]馮德鋼編著. 21世紀高師音樂教材《歌曲鋼琴即興伴奏》,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噜噜狠狠成人网|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 国产v片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成人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 777精品成人影院|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奇米| 国产成人女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 成人黄色免费网址|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直播| 欧美成人在线影院| 久久精品国产成人| 国产成人免费午夜在线观看| 成人深夜福利视频|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成人欧美在线视频| 美国特级成人毛片|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国产成人精选视频69堂|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一区| 成人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h视频在线观看| 色欲欲WWW成人网站| 2022国产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亚洲人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国产成人精品无缓存在线播放| 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 欧美成人怡红院在线观看| 亚洲av午夜成人片|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 | 成人午夜视频免费|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好| 无码成人AAAAA毛片| 草莓视频成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