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冬季校園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我只想,在你的理想和希望里
為你增添一點鼓勵
我只想,在你沮喪和疲憊時
能給你一些力量和勇氣
我只想,化作一方素馨的手帕
為你拭去額角的汗滴
我只想對你說:你絕不是失敗者——
勝負以不在重要
重要的是勇敢的參與!
相信自己
凜冽的寒風不曾催跨你的意志,只會為你吶喊助威。
強大的對手不會削弱你的信心,只會為你加油打氣。
漫長的比賽不敢消磨你的勇氣,只會為你高奏凱歌。
相信自己,在你身后是老師的鼓勵,同學的喝彩。
相信自己,在你眼前是勝利的終點,輝煌得獎臺。
拼搏吧!展現活力的青春。
沖鋒吧!迸發激情的年華。
永遠相信自己,
勝利屬于你。
致全體運動員
金秋,寒風瑟瑟;
運動員,奮力拼搏。
器宇軒昂,
英姿颯爽,
一圈圈的跑道上,
留下你們辛勤的汗水;
一輪輪的比賽,
透出你們的信心和希望。
在如浪如濤的歡呼聲中,
在如火如荼的運動會上,
你們努力,
我們拼搏,
共同筑起金色的夢想。
驕傲
花朵是大地的驕傲
白鴿是長空的驕傲
星星是夜幕的驕傲
你們——運動員
就是賽場上的驕傲
挑戰極限,奮力拼搏
你們不只是運動場上的驕傲
更是我們的驕傲
相信自己
望著起跑前你緊張的身影
望著你在風中吹亂的秀發
我猜到
你一定在擔心比賽的結果
此時此刻
我只想對你說——
試試就能行,爭爭就能贏
相信自己
向著勝利的彼岸沖擊
我相信
等待你的會是雨后彩虹的美麗……
致運動員
是你們
讓健兒們無憂往前
是你們
讓同學們放心吶喊
潔凈的場地
良好的秩序
是你們的汗水
是你們火熱的心
將這一切實現
學校運動會寫給大會的廣播稿
大學學校運動會廣播稿范文
運動會廣播稿600字
運動會3000米廣播稿
運動會稿件1000字
運動會稿件200字
運動會稿件400字
根據上級文件精神,我校從11月開始對校園消防安全隱患作了多次排查及整改,現將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學校領導重視消防安全工作,制訂了學校消防安全工作職責,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為了進一步加強對消防工作的領導,按照上級要求,結合學校實際,我校成立了消防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校長米娜瓦爾擔任,組員由各部門負責人以及各班班主任,小組制訂了學校消防安全工作職責,做到責任到人,加強自身消防安全管理,共同做好學校消防安全工作,不斷提高自防自救能力,杜絕事故發生。
二、大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使消防安全工作做到家喻戶曉。為了做好消防安全工作,我校集中了全體師生召開校會,對師生進行消防安全教育,強調消防安全的重要性,通過廣播、板報、廚窗等,大力宣傳消防安全的法律法規,加強消防安全管理,并要求每個師生員工都要熟悉消防安全職責。共同做好學校的消防安全工作。
三、組織班主任參加縣的消防安全學習班,對學生進行消防安全教育,特別是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規程方面。對學生普及用火、用電、用氣以及防火、滅火、火場逃生自救常識,努力提高學生自防自救能力。
四、做好消防安全檢查工作,杜絕火災隱患。為了做到防患于未然,我校組織定期的有關人員進行了消防安全大檢查,組織完善消防設施,杜絕火災隱患。通過這次消防安全檢查,增強了師生的消防安全意識,提高了師生的消防法律觀念。
五、消防安全小組還對重點地方進行定期檢查和監察,以減少不必要事故的發生。
按照上級的要求,我校對校園消防安全的自查情況如下:
(1)學校對消防設施進行了檢查,按規定配齊消防栓、滅火器,對消防重點部位,作到專人管理,專人負責。
(2)決定在教師、學生中廣泛開展消防知識教育活動,將學校的消防工作納入學校常規工作之中;學校的消防安全自查也由領導、教師、學生共同參加,發現問題要求及時糾正。
(3)學校還要嚴禁學生點蠟燭,防止火災發生;同時班主任要及時教育,將防火、防盜的意識貫穿到平時的常規教育之中。
(4)學校為響應上級的“創建平安學校”要求,要繼續對“四防”工作更加重視,為使我校成為最平安學校,更新藥房器材,加強消防管理,請公安消防部門進行一次卓有成效的消防知識講座,開展一次消防知識競賽。
一、活動申明
南通地區高校輪滑愛好者的聚會,并且本著“自愿參加、安全第一、比賽第二”的原則,旨在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并進一步推廣輪滑活動,宣傳輪滑文化;積極響應全民健身的活動宗旨,聯合各體育及現代文化社團在校內掀起體育活動熱潮。
二、活動時間
2008年12月初
三、活動地點
南通大學;
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
四、活動組織單位:
主辦:南通大學杏林學院團委、社團聯合會策吧網
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社團聯合會
承辦:
南通大學極限俱樂部、
南通大學輪滑社
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KFC輪滑社;
五、活動對象
1、南通大學極限俱樂部社員
2、南通大學輪滑社社員
3、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KFC輪滑社社員
4、南通高校的廣大輪滑愛好者策吧網
六、宣傳方式
1、海報宣傳
2、橫幅宣傳
3、QQ群宣傳
4、通大極限俱樂部的博客網頁
七、活動日程
1、2008年12月6日上午:通大啟秀校區
(上午9:30在啟秀校區主教學樓前集合)
2、2008年12月6日下午:通大鐘秀校區
(下午2:00在鐘秀校區主教學樓西大門集合)
3、2008年12月7日上午:通大主校區
(上午9:00在主校區綜合樓前集合)
4、2008年12月6日下午:南通航院
(下午2:00在航院公共教學樓前集合)
八、活動內容策吧網
1、速滑刷街
各個隊員按順序站立;隊前兩個人引路,其中一個人使用相機來錄像;隊后兩個人押尾,其中一人也使用相機進行全程錄像;隊伍中間每隔一段距離有人保護隊伍的安全速度等
2、專業平花
3、組合表演
4、個人才藝表演
附錄一:比賽規則
一)速滑規則
速滑實行個人計時賽,共評五人,設一、二、三等獎,取最短時間完成者為優勝。賽時按號碼每三人一組進行比賽,遵守比賽管理者的安排,以起跑線開始,以輪滑鞋的前輪撞線結束,比賽過程中嚴格遵照賽道路程進行,不得拉扯其它參加者的衣物、身體等,不得故意磕絆其他參賽者,如違反取消所有比賽資格。如遇時間相同,則再比一次。策吧網
二)速樁規則
三)平花規則
平花實行加減分制,以基礎分20分起。每人在80cm的樁上作一套有來回的組合,一套沒有來回的組合。
減分規則:
1) 平花過程中,每踢到一個樁減一分,卡樁減0.5分
2) 平花動作要回樁,無回樁動作減5分
3) 平花動作沒作完成或作一半減5分
加分規則:
4) 完成所作平花動作且不踢、不卡樁加2
5) 平花動作依美感度、流暢度有評委各加1~5分
6) 平花動作(每個樁上組合動作)依難度由評委各加1~5分
7) 平花結束時有結束動作由評委加1~3分
四)注:
1)比賽過程中如動作未完成,可申請重做機會,如都沒有完成,可按分數最高一次記錄。策吧網
2)比賽后如有分數相同,按踢樁數量少為優,如仍相同,以完成時間最少為優。
大賽意義:倡導年輕人健康時尚的生活,展示大學生積極向上的風采
大賽簡介:本次大賽是由XXX發起,聯合共青團沈陽市委、XX電視臺、《XX報》共同主辦的,以展現當代年輕人風采和沈陽時尚最新
潮流,加強與促進高校與IT領域的文化交流,倡導大學生健康積極的生活態度的一次綜合大賽。
大賽由 提供獨家網絡支持,歷時3個月,選手將通過網絡和定點報名、網上初選、手機短信投票、復賽等環節,產生12名時尚女孩。她們將經過相關影視表演培訓,在決賽中一展風采,成為沈陽大學生青年新的形象代言。本活動預賽采用網上投票,決賽將在 XXX演播廳舉行。決賽過程由XX電視臺進行全程攝錄、欄目播放。
大賽組織:
聯合主辦:共青團沈陽市委
電視臺
《XXX報》
XXX集團
特別協辦:XXX大學
策劃承辦:指定網站:
協辦:東北大學學生會
沈陽大學計算機愛好者協會
沈陽工業大學計算機協會
沈陽農業大學
沈陽理工大學信息電子學院學生會
沈陽中醫學院計算機系學生會
支持網站: 及各高校校園網
活動流程:
第一階段:活動準備期 2月15日 ——2月28日2周
聯絡:聯絡團委;確定合作團體;納入文化節;固定商家;確定推廣方案
宣傳任務:學校條幅;海報;(校內)海報;媒體配合(電視活動宣傳);(校外)
1.確立活動方案(確定活動名稱、細則;宣傳策略;參加院校及網站宣傳;宣傳媒體支持;廣告商贊助形式;聯絡活動、宣傳所涉及的機構;人員安排)
參與人員:內容;設計;外聯
2.宣傳品的制作(電視推廣;平面海報、宣傳單;條幅;輔助的宣傳品;其他推廣媒體)
參與人員:內容;設計;外聯
3.完善“新聲勢”的內容(開辟學生相關的專區;“非常逗樂”網站下的學生專區開通:活動介紹專頁)
參與人員:內容;程序;設計
第二階段:網絡海選
時間:2006年3月1日——4月7日(6周)
活動任務:初期推廣;報名;海選;初賽
活動啟動期 3月1日(周三)--3月7日(周二) 1周
主要任務:與學校團委接洽 3月1日(周三)--3月7日(周二) 1周
(確定活動內容;宣傳支持;初選、推廣場地;確定合作團體;打出迎新條幅;與合作團體接觸) 報名宣傳期 3月7日(周三)--3月31日(周五) 4周
主要任務:第一波推廣宣傳結束
活動進程:
1、推廣宣傳期 3月1日(周二)--3月15日(周四) 1周
A、與校園合作團體接觸
B、通過校園合作團體派發傳單、張貼海報(第一輪海報)
C、校園廣播、配合軟性廣告
D、電視節目配合宣傳“新聲勢”
E、其他媒體支持開始
2、報名宣傳期 3月15日(周四)--3月31日(周五) 2周
A、加強與校園團體合作,擺出展位,增大海報力度,加大傳單派發星
B、增強學校及其他網站廣告,炒作“新聲勢”言論
C、電視廣告加強密度
D、網站同時建立選手展位(投票開始)
3、網絡投票拉票 4月1日-4月7日(報名截止,投票繼續)
A、策劃各校晚會時間
B、網上宣傳為主
晚會策劃 4月7日(周一)--4月15日(周四)
1、根據網絡票選結果,確定演出院校;策劃演出活動;培訓入圍復賽的選手;確定表演節目;考察學校演出場所(燈光、音響、場地等可能影響錄制和晚會效果因素)
2、配合演出,在演出學校做演出宣傳(海報為主)
3、電視節目同期播放選手拉票宣傳短片
4、網絡宣傳主導期(介紹選手,為其提供一定的網上展示)
(根據網絡投票為選手開辟博客、免費制作現場使用標語)
第三階段:活動中段
時間:4月16日(周四)--5月7日(周日) 3周
活動任務:各學校選手PK賽(演出)--復賽
PK秀演出活動(復賽) 4月17日(周五)--4月28日(周日) 2周
注意:1、時間主要在周六、周日(或平時晚上)
2、每次晚會時長最好在2個小時左右
3、如分區評選,晚會時長可以加長
(PK表演性質的晚會)
A、決選出每個學校入圍決賽的人員
B、宣傳“新聲勢”及贊助商家
C、推動活動本身的影響力
D、錄制晚會,為“五一”期間進一步推廣做準備
E、淡化PK,強調表演,表現力(評一系列安慰獎)
備注:需要邀請表演嘉賓;評委;確定其他院校助陣;
宣傳調整期
4月24日(周一)--4月28日(周日) 1周
A、網絡宣傳的高峰期(通過校園網絡炒熱“新聲勢”網站和活動)
B、制作電視宣傳片(晚會)
C、電視宣傳占主導地位(四月最后兩個周末4.22、4.23;4.29、4.30;5.6、5.7播放復賽片斷)
D、根據前階段海選、網上初賽、PK復賽的經驗決定決賽的具體規則
E、策劃選舉賽的錄制
決賽準備期 4月24日(周一)--5月7日(周日) 2周
A、確定參加決賽人員、節目
B、欄目腳本(決賽現場完整性和節目本身完整性的統一)
C、培訓基本表現力
D、排練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團體節目(大團體;所有人;小團體;部分特長選手)
第四階段: 活動
時間:5月8日(周一)--5月29日(周一) 3周
活動任務:決賽;回訪演出
決賽現場錄制 5月13日--5月 14日(周六、日)
A、首先保證決賽完整(有準備的選錄)
B、時長控制好
C、制作幾個版本(電視播放;網上點播;會員下載;校內下載)
回訪演出 5月15日(周一)--5月29日 (周一)
2周
5月20日、21日、27日、28日(周六、日)
A、選擇中心高校(參與人比較多;活動火爆的)
B、總結經驗(用才拍過的成型節目)
C、配合電視周末的播放時間
網絡評選規則:
1、自3月1日開始接受網上報名,請登陸大賽指定網站,注冊會員,點擊“我要報名”,按照報名要求正確填寫報名表格,上傳照片;網民投票請登陸大賽指定網站點擊“我要投票”,按照投票規則進行正確投票。
2、報名完成后,選手的照片和信息即對外公布,供網民投票。
3、網上第一輪投票從3月1日開始,于4月15日晚24:00截止。網上投票分如下3類:
第一類:網上直接投票,1分/票。
第二類:發表評論,2分/票。(如欲發表評論,必須注冊)
第三類:手機用戶投票,每條投票選手獲得5分/票。
注:每一個登陸的用戶名可以同時投多位選手的票,但是針對一名選手只能投一次票。
4、4月16日,大賽組委會根據網上投票數量,分賽區選出復賽入轉選手。
5、4月12日零點開始,決賽選手的照片和信息將在大賽指定網絡網站和《XX報》等平面媒體刊登。
6、海選結束,確定入圍選手后,即可繼續對入圍選手投票。
備注:海選中全部選手分賽區分配,海選結束后新開“入圍復賽欄”,入圍選手統一錄入。復選后新開“決賽欄”。或每進一步設置相關項,其他人扔到“其他欄”,可用選手“私密聯系方式(電子郵箱、QQ)”吸引點擊率,規定會員可看。
復賽評選規則:
評委組成:
5名專家評委+30名本校學生(學校定人)
評分方式:
每位進入決賽選手的網上得票數占20%比例取整,計入選手的基礎分(網投仍然繼續,但在比賽前統一截取一個時間算做賽用票數)
專家評委每人五個分段1-5分每輪淘汰賽投一次
關鍵詞 山東能源強度;完全指數分解;結構效應;效率效應
中圖分類號 F06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2104(2011)05-0164-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05.026
能源消費強度也稱能源強度(Energy Intensity),是指能源消耗量與經濟產出量之比,是反映能源經濟效率的一個主要指標,我國已經將其作為衡量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官方指標,具體計算方式有萬元增加值能耗、萬元增加值電耗、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等。隨著我國對節能降耗的日益關注,國內很多文獻對能源強度的變動問題做了研究,其中比較多的研究是關于全國的能源強度變動,少量研究針對地區能源強度,如余甫功對廣東能源強度變動的研究[1],李旭、費朵以上海為案例的研究[2]。對全國能源強度的研究大致從三個角度進行:一是從地區影響角度研究各省區能源強度變化對全國能源強度變動的影響,如邱壽豐[3]運用完全分解模型,從省級區域、東中西部和經濟發展不同組別三個角度對我國源強度變化的影響進行分解分析,得出江蘇、河北、湖南三省,東部地區及經濟發展高組對全國能源強度的下降起較大的負效應,需要重點監控。
二是從產業結構角度分析其對能源強度變動的影響,這一類研究的成果相當豐富,形成了兩種基本觀點: 第一種認為能源效率的提高是能源強度降低的主要因素,如韓智勇、吳巧生、齊志新、師博、李國璋和王雙等[4-8],他們基本上都認為我國能源強度下降的主要動力來自產業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尤其是工業部門能源效率的改進,政府部門應重視工業的能源強度的下降;第二種認為產業結構的變動才是降低能源強度的主要因素,如胡萌、姚愉芳等[9-10]。
他們將結構分解的層次深入到工業內部,得出的結論是:雖然從農業、工業和服務業的層次上分析,產業結構的變化不利于能源強度的降低,但是工業行業結構的變化和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共同導致了工業能源消費強度降低,考慮到我國工業能源消費占總能源消費的比重達80%以上且逐年增長,結構節能的績效也不容忽視。三是從能源結構角度分析不同品種能源的利用效率的變化對能源強度的影響,李力、王鳳通過研究中國制造業能源強度的變化,發現煤炭強度的下降是總體能源強度下降的最大貢獻者,則石油可能是未來最大影響因素,因此應注重提高石油的利用效率[11]。郭菊娥,柴建定量分析了煤、石油、天然氣和水電四種一次能源消費的構成比例對單位GDP能耗的直接、間接和總影響程度,認為技術水平及管理水平等不可測因素對我國單位GDP能耗起決定作用,同時應提高石油的使用比例,尤其要重視水電的發展[12]。國外也有相關文獻涉及中國的能源強度變動問題,如Karen FisherVanden,Jefferson,Liu和Tao對我國2500個能源密集的大中型企業1997-1999的面板能源數據,綜合使用計量分析和分解分析的方法,同樣得出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是導致能源強度下降的主導因素[13];Zhang對20世紀90年代我國工業部門的能源強度問題的研究顯示影響其變化的主導因素依然是能源效率的提高[14]。
這些研究在方法上主要有指數模型和差分模型,即分別用指數和差分來描述能源強度的變化。指數分解分析方法主要有Laspeyres、Divisia、Paasche、Fisher 和MarshallEdgeworth等十幾種,縱觀國內外學者的研究不難發現,Laspeyres、Divisia 分解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對于以上兩種方法存在剩余項等問題,Sun,Ang和Liu等人分別作了改進形成了Laspeyres完全分解和對數平均Divisia分解方法[15]。
F.L. Liu, B.W. Ang January總結了八種主要的指數分解方法:Laspeyres,Paasche,MarshallEdgeworth,Fisher Ideal,Trnqvist,Stuvel,Vartia I,SatoVartia,Divisia,他們結合一個案例給出的計算結果表明有四種方法是無殘值的,它們是Fisher Ideal,Stuvel,Vartia I,SatoVartia 方法[16]。山東省的地區生產總值近些年一直位居全國第二,但是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卻沒有進入前十名,能耗水平較高,節能降耗任務重,潛力也大,因此,對山東省的能源強度變動進行研究,不僅有利于本省監督和調控能源強度的變動,也有利于推動全國降低能源強度。為了使研究更為全面,我們采用多方位分解方法,即從地區結構、產業結構和行業結構角度全面考察山東省相關能源強度指標的變動。
1 分析方法和數據處理
1.1 分析方法
本文選用四種無殘值的指數分解方法進行分析,即Fisher Ideal、Stuvel、Vartia I和SatoVartia方法。設Q為山東省能源消費總量,Y為山東省的生產總值,則山東省的能源強度V可以寫為:
V=QY=∑QiY=∑iQiYi×YiY=∑iEi×Si
其中,i代表各地區、各產業或各行業,Ei為i地區、i產業或I行業的能源強度, 一般稱為能源效率,Si代表i地區、i產業或i行業的增加值占全省、所有產業或所有行業增加值之和的比重。能源強度變動的指數分解形式為:
VT/V0=Dtotal=DSDEDR
其中,Dtotal為總指數或總效應,反映能源強度的變動,DS、DE和DR分別為結構效應、效率效應和殘值效應。結構效應是增加值結構變動對能源強度的影響效應,效率效應是能源效率變動對能源強度的影響效應。四種方法的分解過程為:
(1)Fisher Ideal方法
Dtotal=SF×EF=[KF(]SL*SP[KF)]×[KF(]EL*EP[KF)]
SF、EF、SL、SP、EL和EP分別為Fisher Ideal方法的結構效應和效率效應、拉氏結構指數和效率指數、費氏結構指數和效率指數。
(2) Stuvel方法
Dtotal=SS×ES=SL-EL2+[KF(][JB((]SL-EL2[JB))]2+VTV0[KF)]
×EL-SL2
+[KF(][JB((]EL-SL2[JB))]2+VTV0[KF)]
SS和ES為Stuvel方法的結構效應和效率效應。
(3)Vartia I方法
Dtotal=SV×EV
=exp∑iwilnSi,TSi,0
exp
∑iwilnEi,TEi,0
SV和EV為Vartia I方法的結構效應和效率效應,wi=L(Vi,T,Vi,0)/L∑iVi,T,∑iVi,0
(4)SatoVartia方法
Dtotal=SS-V×ES-V=exp∑iwilnSi,TSi,0
exp
∑iwilnEi,TEi,0
SS-V和ES-V為SatoVartia方法結構效應和效率效應,
wi=L(wi,T,wi,0)/∑iL(wi,T,wi,0),wi,T=Vi,T/VT,wi,0=Vi0/V0
方法(3)和(4)中的L(X,Y)=(Y-X)/ln(Y/X)
1.2 數據處理
由于山東省地區能耗統計數據從2005年才開始公布,地區結構的分解限于2005-2008年。山東各市地區生產總值的原始數據來源于2005-2008年《山東統計年鑒》,因為原始數據均由當年價格計算而得,為了使數據具有可比性,需要將各市歷年的生產總值以2005年為不變價格進行換算。鑒于各市的CPI數據缺失,本文統一采用山東省歷年的CPI代替計算。統計年鑒中給出的CPI值是以1995年為基年的定基價格指數,本文用各年的CPI值除以2005年的CPI值換算出以2005年為基準的山東省歷年的CPI值:再將各市歷年的生產總值除以相應的換算之后的定基CPI值得到各市以2005年為不變價格的生產總值。
產業角度的研究從兩個層次進行,第一個層次從大類出發,將整個產業分為6大行業,即農林牧漁業、 工業、 建筑業、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零售業和住宿、餐飲業、 其他服務業。第二個層次則將規模以上工業細分為39個行業來分析規模以上能源強度的變化,這主要是由于規模以上工業對總能源強度的影響較大,同時規模以上工業主體較為集中,重點監督和調控其能源強度既有效果又有效率。1985-2008年各行業的增加值原始數據來源于《山東統計年鑒》。為了計算以1985年為不變價格的行業增加值序列,利用《山東統計年鑒》中的1985-2008年以1952為基年的六大行業定基增加值指數進行轉換,具體方法是:分別將1986-2008年的增加值指數除以1985年增加值指數,得到以1985年為基年的增加值指數序列,再以1985年的現價增加值乘以該序列得到歷年的以1985年為不變價格的增加值序列,由于統計年鑒中沒有其他服務業的定基增加值指數,在分別計算第三產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以及批發、零售業和住宿、餐飲業的以1985年為不變價格的增加值后,再用前者減去后兩者得到其他服務業的不變價格增加值序列,六大行業的不變價格增加值加總后即為不變價格的地區生產總值。六大行業能源消耗量數據來自于山東省統計年鑒中的能源平衡表,因為能源消費強度以標準能耗計算,須將1985-2008年的實物表轉為標準表,具體做法是用各種能源折算標準煤系數來折算各行業能源消耗的實物量各種能源折算標準煤系數來源于2008年6月1日正式實施的最新國家標準GB/T 2589-2008《綜合能耗計算通則》。,由于數據可得性的限制,規模以上工業能源強度的行業分解限于2006-2008年。2006-2008年規模以上工業各行業的能源消耗數據、行業增加值及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均來自《山東統計年鑒》,由于年鑒上的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是環比值,我們以2006年為100,2007年的定基價格指數為年鑒上的環比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2008年的定基價格指數為2007年和2006年的環比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的乘積。
2 計算結果與分析
根據上述方法和處理之后的數據,本文從地區、行業、規模以上工業三個角度計算了山東省能源強度環比變化的結構效應和效率效應。因為Fisher、Stuvel、Vartia I和SatoVartia四種方法均是無殘值的,可將其結果進行幾何平均作為最終分解結果。
2.1 從地區角度分析影響山東省能源強度變化的因素
由表1可見,山東省2005-2008年能源強度逐年下降且幅度越來越大,其中山東省各市能源效率的提高對山東省能源強度的下降一直起正面作用,而山東省各市增加值占全省增加值比重的變化在2007、2008兩年中對山東省能源強度的下降起負面作用。
2.2 從六大產業角度分析影響山東省能源強度變化的因素
從表2可以看出,1986-2000年中除1989年較上一年能源強度有微小上升,總體上山東省能源強度逐年下降且有下降幅度增大態勢,其中,山東省各產業增加值比重變化對山東省能源強度的下降一直起阻礙作用,而山東省各產業能源效率的變化對山東省能源強度的下降起促進作用;2000-2005年間除2004年較為異常外,山東省能源強度有逐漸上升趨勢,其中,各產業增加值比重變化對山東省能源強度的下降都起阻礙作用,而各產業能源效率的變化對山東省能源強度的下降起促進作用;2005-2008年山東省能源強度又持續下降,其中,各產業增加值比重變化對能源強度的下降均起阻礙作用,而各產業能源效率的提高對能源強度的下降一直起促進作用。
2.3 從規模以上工業中39個行業角度分析影響山東省規模以上工業能源強度變化的因素
由表3看出,山東省2006-2008年規模以上工業的能源強度逐年下降且幅度越來越大,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中各行業增加值比重的變化對規模以上工業能源強度的下降一直起正面作用,而各行業能源效率的變化在2007年中對規模以上工業能源強度的下降起負作用,在2008年中對規模以上工業能源強度的下降起正作用。
3 結論和政策含義
3.1 產業結構調整是降低山東省能源強度的主要途徑
首先,1985-2008年,以2000、2005年為轉折點,山東省的能源強度經歷了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三個階段。對六大產業的分析發現,在這三個階段中,產業結構變動對于能源強度的影響一直起著負面作用,而能源效率總體上得到了改進,成為推動能源強度下降的基本因素。這主要
因為,能源強度最高的工業的增加值比重在這24年間上升了30多個百分點。其次,對規模以上工業2006-2008年的能源強度所做的進一步分解分析則顯示,行業結構的變動對規模以上工業的能源強度的下降一直有正面影響,成為推動其下降的明確因素,而工業內各行業的能源效率并未體現持續性的上升,它對規模以上工業的能源強度的影響在2008年開始體現為促進作用。這是因為能源強度高的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化學纖維制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造紙及紙制品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的行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逐年下降。上述兩個層次的分析表明,無論是六大產業還是規模以上工業內的39個行業,各產業和各行業的能源利用效率基本上是逐年上升的,對能源強度的下降基本上起著促進作用。工業內部的行業結構的變動有利于工業能源強度的下降,從而有利于總體能源強度的下降,因此,大的產業結構的調整是降低山東省能源強度的主要途徑。六大產業中,交通運輸、商業、住宿餐飲之外的其它服務業的能源強度最低,但是山東省的其它服務業比重從1985-1994年的11%左右上升到1995-1999年的12%左右后,又下降到2000-2008年的11%左右,產業結構的調整就是要持續增加以其它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的比重,尤其是其它服務業中的增加值率較高而能耗密度較低的服務行業。
3.2 重視高耗能行業能源效率的持續提高是降低山東省能源強度的有利措施
對規模以上工業2006-2008年的能源強度變動的分析發現,各行業能源效率的變動還不穩定,有的年份上升,有的年份下降,沒有體現出持續的下降趨勢,因此,能源效率對規模以上工業能源強度的影響有的年份是正面的,有的年份是負面的,這表明,對于工業內的各行業來說,推動其能源效率的持續提高對于降低全省的能源強度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能源效率下降較為明顯的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其他采礦業、造紙業、印刷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等行業。
3.3 加強對重點地區的監控是山東省降低能源強度的重要手段
在2005-2008年中,從地區角度來看,全省生產總值的地區結構變動對全省能源強度下降起阻礙作用,這是因為,能源強度高的泰安市、日照市、萊蕪市、臨沂市、聊城市、濱州市、菏澤市的地區生產總值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例逐年增加。各地區能源效率的改進對全省能源強度下降起促進作用,各市的能源強度都有所下降,其中萊蕪市、臨沂市、濟寧市、棗莊市的下降幅度較大,對全省能源強度的下降有較大貢獻。因此,政府部門應加強對那些地區增加值占全省增加值比重上升的、能源強度大的地區的監控,如泰安市、日照市、萊蕪市、臨沂市、聊城市等。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余甫功.我國能源強度變化因素分析――以廣東作為案例[J].學術研究,2007,(2):66-69.[Yu Fufong. The Factor Analysis of the Change of Chinas Energy Intensity:Using Guang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J].Science Research,2007,(2):66-69.]
[2]李旭,費朵.能源強度變化的影響因素分析――上海市案例研究[J].軟科學,2008,(9):12-15.[Li Xu, Fei Duo The Factor Analysis of the Change of Energy Intensity:a Research of the case of Shanghai[J] Soft Science. 2008,(9):12-15.]
[3]邱壽豐.中國能源強度變化的區域影響分析[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8,(12):40-48.[Qiu Shoufeng. The Analysis of Regional Influence of the Change of the Energy Intensity in Chian[J].Quantitative Economy and Technology Economy Research. 2008,(12):40-48. ]
[4]韓智勇,魏一鳴,范英.中國能源強度與經濟結構變化特征研究[J].數理統計與管理,2004,(1):2-6.[Han Zhiyong,Wei Yiming, Fan Ying. the Study ofCharacter of the Change of Energy Intensity and Economic Structure[J] Symbolic Statistics and Management, 2004,(1):2-6.]
[5]吳巧生,成金華.中國工業化中的能源消耗強度變動及因素分析―基于分解模型的實證分析[J].財經研究,2006,(6): 77-81.[Wu Qiaosheng, Cheng Jinhua. the Change of Energy Intensity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Industrialization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Decomposition Model [J].Finance and Economic Research, 2006,(6): 77-81. ]
[6]齊志新,陳文穎.結構調整還是技術進步?――改革開放后我國能源效率提高的因素分析[J].上海經濟研究,2006,(6):12-15.[Qi Zhixin,Chen Wenyin. Structural Adjustment or Technical Advancement?the Factor Analysis of the Improvement of Chinese Energy Efficiency[J].Shanghai Economic Research, 2006,(6):12-15.]
[7]師博中國能源強度變動的主導效應分析――一項基于指數分解模型的實證研究[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7,(12)24-29[Shi Bo.Analysis of the Dominant Effect of China’s Energy Change:An Empirical Research Based on the Index Decomposition Mode[J].Journal of Shan Xi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2007,(12):24-29.]
[8]李國璋,王雙中國能源強度變動的區域因素分解分析――基于LMDI分解方法[J]財經研究,2008,(8):52-62[Li Guo Zhang,Wang Shuang.Regional Factor Decompositions in China’s Energy intensity Change:Base on LMDI Technique[J]. Finance and Economic Research,2008,(8):52-62.]
[9]胡萌.再論我國能源強度降低問題[J].統計研究,2006,(3):80-80.[Hu Meng. Discuss the Problem of the Fall of Chinese Energy Intensity [J].Statistical Research, 2006,(3):80-80.]
[10]姚愉芳,陳杰,李花菊. 結構變化的節能潛力計算的方法論研究[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7,(4):119-122.[Yao Yufang, Chen Jie,Li Huaju.The Study of the Methodology of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Potential of Structural Change [J]. Quantitative Economy and Technology Economy Research, 2007,(4):119-122.]
[11]李力,王鳳中國制造業能源強度因素分解研究[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8,(10):66-75[Li Li,Wang Feng.China’s Manufacturing Energy Intensity. Decomposition Research[J].Quantitative Economy and Technology Economy Research,2008,(10):66-75.]
[12]郭菊娥,柴建,席酉民一次能源消費結構變化對我國單位GDP能耗影響效應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8,(4):38-44[Guo Jue,Xi You min,Chai Jian.Effect of the Primary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 Change to the Energy Use Per Unit of GDP[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ment,2008,(4)38-44]
[13]Karen FisherVanden,Gary H.Jefferson,Hongmei Liu,Quan Tao.What is Driving China’s Decline in Energy Intensity[J]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2004,(26):77-97.
[14]ZhongXiangZhang.Why Did the Energy Intensity Fall in China’s
Industrial Sector in the 1990s?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Structural Change and
Intensity Change[J].Energy Economics 2003,(25):625-638.
[15]J W Sun.Changes i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nergy Intensity:a Complete Decomposition Model[J].Energy Economics,1998,(20):85-100.
[16]F L Liu, B W Ang. Eight Methods for Decomposing the Aggregate EnergyIntensity of Industry[J].Applied Energy,2003,(76):17-18.
Structural and Efficiency Effects on the Change of Energy Consumption Intensity in Shandong Province
HU Meng LI Kun QIAO Han
(School of Economics of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Shandong 266071, China)
Abstract Through the three perspectives of prefecture, industry and scale of industry, we decompose the related energy consumption intensity index in Shandong province into efficiency effect and structural effect by using four types of index decomposition without residual value. The results of our research show that the change of the prefecture structure of the total output value in Shandong hampers the decline of energy intensity, while the improvement of energy efficiency in different prefectures promotes it. Furthermore, the change in the ratio of valueadded structure of industry, agriculture, construction, transportation, warehousing and postal service, commerce and accommodation and catering, and other service industries has adverse effect on the decline of energy intensity in Shandong province, while the change of energy efficiency of each industry has basically good effect in prompting the decline. On the other hand, the change of the valueadded structure of industries above the designated scale prompts the decline of their energy intensity, but the effect of energy efficiency of each industry on energy efficiency is unstable. The main approaches to reducing energy intensity in Shandong province are to emphasiz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ird industry, especially the other sectors except transportation, commerce, accommodation and catering,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energy efficiency of highenergy consumption industries, enhance the supervision over important prefectures including such cities as Tai’an, Rizhao, Laiwu, Lingyi, and Liaocheng.
(沈陽師范大學,遼寧 沈陽 110034)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和高校校園占地規模的不斷擴大,高校校園機動車流量急速上升,有關高校校園機動車管控的眾多問題也隨之而來,為改善校園交通環境,營造和諧良好的校園氛圍,課題組圍繞“高校校園機動車管控法律機制分析”這一主題展開調查研究,本文介紹了我國高校校園機動車管控的現狀,并從法律角度針對高校校園機動車管控現存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 : 高校校園交通;機動車管控;法律機制
中圖分類號:U491.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0-8772(2015)08-0235-01
收稿日期:2015-02-15
基金項目:本篇論文屬于沈陽師范大學2014 年學生科研項目(項目編號:w2014050)結題成果。
作者簡介:楊媛(1994-),女,遼寧朝陽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法學。
隨著我國高校規模的不斷擴大,人員的增多,高校校園內機動車的種類和數量都明顯增多,機動車在為廣大師生的學習、工作、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為校園安全埋下了隱患。因此,正確管控高校校園機動車對構建和諧校園和保障廣大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都具有重大意義。
一、為什么要整治校園機動車
近年來,高校校園內交通事故頻發,這讓本應和諧平安的校園生活變得并不盡如人意。為了高等院校的大學生能在一個平安舒適的環境里順利完成學業,解決機動車在校園內的肇事問題已是刻不容緩。
二、關于高校校園機動車管理存在的問題。
在高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國家對于人才的培養投入巨大,但是,各高校用于校園交通的管理經費卻不盡人意。這也從側面反映出高校對于交通管理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這是因為,(1)校園內教學樓、寢室樓等設施的規劃幾乎由規劃部門一首承擔,保衛部門沒有進行規劃的權力,如此一來,導致了規劃與交通安全的嚴重脫節。再加上相關資金的缺乏,規劃隊不得不偷工減料。(2)管理交通安全專業人員的不足。我們知道,大學是一個人群密集的場所,人員踩踏事件也并非沒有發生過,更何況機動車的撞擊力、破壞力遠遠大于人與人之間擁擠。(3)校內交通網不發達。大多數的高校校園內都應該保障擁有發達的交通網,如路口要設有減速路標,拐角處要設有指標等基本的道路安全設施。但就目前而言,高校內缺乏安全網的情況特別嚴重,機動車輛在校園內基本上是暢通無阻,在行駛到路口等地帶時并無任何減速跡象。安全隱患一觸即發。(4)高校校內的交通管理仍處于無法可依的尷尬境地。目前國家仍未針對機動車在校園內肇事該如何處理,如果出現類似情況,只能模糊的依據交通肇事的相關規定予以處罰。
三、高校內機動車的管理機制
機動車已逐步成為人們的代步工具,再加上現如今的高校的占地面積日益擴張,所以,一味的禁止機動車進入校園內已不可能實現,既然不可避免,那么解決機動車在校園內頻頻發生事故的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筆者通過深入調查與認真研究提出以下幾點應對機制。
1. 完善校園交通管理制度。
縱觀國外的立法,與校園內交通管理相關的問題大致都能做到有法可依,而且法條具體、全面。但目前我國的相關制度還有待加強,細化相關管理機制。例如,針對不同高校的不同地理環境及建設規劃,出臺一套與此匹配的規定,使事故發生時,交通管理人員能迅速的作出反應,找到執法依據,防止危害的蔓延。2. 強化校園內的設施建設。
高校內人多、車多、建筑物多,占據了絕大部分的空間,道路擁擠,導致機動車的停車位極具短缺,時常會引起道路堵塞的現象發生。對此,優化校園內的設施建設尤為重要,高校應提高校園內建設規劃的合理度。以有限的空間構建完美的校園布局。還應在路口等危險容易發生的地方安裝指示燈、交通燈,以促進車輛有序的行使。
3. 增強大學生自身的安全意識。
大學生是高素質人群,具有很強的知識掌握能力、對事物的判斷能力。但其在校園內往往會放松警惕,削弱自身的安全意識,因此,往往成為校園內交通肇事的受害者。校方應做到積極地宣傳安全意識,多組織與此相關的課余活動,學生也應積極主動地加入活動中來,繼而增強防范意識。此外,學生在路口時,不要嬉戲玩耍,過馬路時要小心慢行等基本常識要熟記于心。
4. 加強校園的日常管理。
大學雖說是一個對外開放的小型社會,但仍應加強來往車輛的檢查制度,嚴禁無照駕駛等危險車輛進入大學校園,并轉交有關機關給予相適應的處罰。另外,對外來機動車進入校園的時間應加以控制,禁止機動車在學生上下學期間進入校園,保證在高峰期間,路面沒有機動車的堵塞,減少事故發生的幾率,增加校園內的安全系數。如果校園內空間足夠,還應建立機動車專門的雙向通道,這樣以來,既減少了交通事故的發生,也美化了校園的內部結構。
星期四
天氣早晴晚雨
今天下午,我們百川的同學參加了由百川主持的游園活動,我們玩得都很高興,也拿到了很多的獎品。
活動從2點開始,首先,我們都去玩游戲,獲得兌換券后,就去兌換獎品,我換了一個扇子,一本筆記本,一張考試墊等等。然后就投出最喜愛的“DIY明信片”,我投了3號的作品。
最后到頒獎了,我制作的“DIY明信片”獲得了二等獎,還有一套學習用品,既高興又遺憾,因為沒有拿到第一。接著我還獲得“最佳人氣獎”,其實我高興多過遺憾(嘻嘻)。
活動內容 :
為了更好的普及科技教育,展示工大科技成果和各學院在科研方面的風采,在第二屆校園科技節開幕之際,特舉辦科普游園嘉年華活動,以此促進校園科技文化建設,激發廣大同學學習和鉆研科學技術的熱情
活動宗旨 :在展示我校各學院在科學技術開發和研制方面的成果,以各學院的國家、省、市級科研項目為主要展示物,突出展示我校在工業發展、日常生活等實踐領域的科技產品成果,以及在科研理論方面的優秀成績。
活動時間 : 10月31日
活動形式 :
1 活動以科技展臺為主要載體,以圖片結合實物為主要方式,展現各學院的各科研成功項目;
2 同時邀請it產業或一些科技宣傳單位參加本次活動;
3 由活動贊助方提品展示.
活動要求 :
1 各學院準備本學院科技成果展示物的圖片和實物,設計展臺,制作展板
2 各學院展出物的詳細資料須以文字和電子版兩種形式在活動前一周交與校科協
…………………………………………
查看全文。。。
3 各學院選派1 — xxxx工作人員在活動當天在各自展臺負責展板和實物的講解
4 各學院負責各自展臺的布置,以及展臺展板和實物的管理和搬運工作
5 各學院結合校科協整體宣傳方案同時做好本次活動的宣傳工作
6 各學院選送一個文藝節目參與活動當天的學院風采大賽
活動場地設置 (附圖)
活動宣傳及贊助 :
1 由電臺負責活動介紹(包括活動介紹、贊助商必要宣傳)以及所有科技展示物的總體介紹,并隨時播報活動進展
2 由團委宣傳部負責各方面的采訪、圖片收集、新聞報道工作
3 科協外事部聯系各主體媒介(各電臺、電視臺和報刊雜志)一同參加本次活動,擴大活動影響面
4 活動贊助商在指[你閱讀的文章來自:126]定地點設置產品展臺,由其自己負責布置和管理工作
可開發資源:
1.活動冠名:活動可以以企業名為主題。
例如:第**屆 “ **** ” 杯沈陽工業大學科技節開幕式
2.有關獎項冠名。(組織獎、競賽獎等)
3.為商家提供展臺
4.由商家提供給予的獎品。
5.在比賽和會場發放商家宣傳資料。
6.浮球、條幅、海報等宣傳
項目說明:
項目預算:3千元
預算明細:場地費用 相關禮品 獎品費用
布置場地費用 相關雜費 宣傳品制作費用
活動項目二: 科技辯論賽
活動內容 :
科技辯論賽作為沈陽工業大學最具影響的傳統賽事之一,以其獨特的魅力深受廣大師生的普遍歡迎,從比賽的誕生之日起就成為是我校規模最高影響力最大辯論賽。比賽共2xxxx場
,觀眾場場爆滿,比賽氣氛激烈而緊張,總觀眾人數近萬人。
參賽對象:
沈陽工業大學各學院(校本部)組隊參加。
參賽程序:
各學院接到通知后,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認真組織學習辯論賽規則和細則(見《沈陽工業大學科技辨論賽方案》)。
各學院要及時成立辯論賽隊伍 ,設領隊一名,參加領隊會議,將進行抽簽分組。
獎項設置:
本次辯論賽設一等獎、二等獎各一名,三等獎兩名。
每場設最佳辯手獎一個。最佳臺風一個。根據各學院組織情況,評出優秀組織獎若干個。
可開發資源:
1.活動冠名:活動可以以企業名為主題。例如:第**屆 “ **** ” 杯工大校科技辯論賽。
2.有關獎項冠名。(優秀組織獎、最佳辯手等)
3.由商家提供給予各代表隊的獎品。
4.在每場(約20場)發放商家宣傳資料。
成功案例: “ 恩波考研 ” 杯工業大學校級辯論賽
項目說明:
為了積極倡導“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現代健康理念,同時響應我縣中小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廣泛開展,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體育鍛煉的熱情。我們決定開展一個陽光體育的計劃,讓全體老師和學生們都養成積極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提高全體師生的身體健康素質和體育文化素養,推進校園體育文化建設。
一、活動目標
為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教師每天鍛煉時間不少于30分鐘;力爭使95%的學生在本學年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中達到及格以上, 35%的學生達到優秀。
二、活動口號
"健康第一"、"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現代健康理念。
三、活動原則
遵循課外體育鍛煉的自覺性原則、全面性原則、適量性原則、漸進性原則、經常性原則、針對性原則,根據《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第三章規定,保證學生每天在校1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活動時間安排和活動方式
10月份:
1、舉行陽光體育活動啟動儀式。
2、全校師生進行感恩手式舞的學習。
3、各班利用音樂課、活動課對感恩舞的學習。由音樂老師和班主任組織學習,少總部檢查。
4、每天早上做完早操后,全體學生接著做感恩手式舞。
11月份上旬:
1、利用體育課和活動課,各班進行體操訓練及隊形隊列。
2、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第三套廣播體操的比賽。
3、每天早上做完早操后,全體學生接著做感恩手式舞。
11月份中旬:
1、下午的課外活動時間,在本時間段內由各班班主任及跟班教師進行活動指導和管理。由各班班主任組織鍛煉,根據活動內容合理科學地自行安排。
2、各班主任指派本班學生統一到體育器材室向體育教師領取,請各班主任明確器材名稱及器材數量,及時做好登記和歸還工作。
3、每天早上做完早操后,全體學生接著做感恩手式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