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二輪復習計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到燈塔去》 雙性化理論 兩性平衡
1.引言
作為一名女性主義小說家、傳記作者、作家及評論家,弗吉尼亞?伍爾夫被認為是20世紀現代文學的文壇巨匠。她之所以享有盛譽,不僅因為她一生中創作出15部小說,還得益于她獨特的寫作風格――意識流。她將現代觀念和創新的寫作技巧巧妙融合,將英國文學推向了頂峰。
盡管弗吉尼亞?伍爾夫在現代小說領域中成就非凡,被認為是文學領域的先鋒,但是,人們對她及她作品的研究直到20世紀70年代后期才興盛起來。1972年,昆丁?貝爾的《弗吉尼亞?伍爾夫:一本自傳》的出版使人們逐漸關注弗吉尼亞?伍爾夫。自那時起,評論家、作家和專家們便開始研究她的個人生活和她的生活對她的寫作生涯、哲學思想和寫作技巧的影響。這些寫作技巧包括:意識流、象征主義和隱喻等。然而,除此之外,有一個觀點較有啟發性卻很少被提及和研究,那就是伍爾夫創新的女性主義觀點――雙性化理論。
出生和成長在父系社會的伍爾夫一生中都非常關注婦女的地位。那時的女性未受過教育,也無法外出工作,她們只得困守在家中,照料家中一切,只是為了讓男性生活舒適。因此,她們被稱為“家中天使”。在伍爾夫時代,傳統的維多利亞時期的女性被迫犧牲自己,委曲求全,她們總是呈現出溫柔和純潔的形象。很明顯,在那種情形下,受過良好教育的男性統領著知識界。作為一名女性,為了立文寫下女性的權利并據理力爭,伍爾夫只得通過吸收自身的男子特質消除那些“家中天使”的稱號。在《到燈塔去》中,拉姆齊夫人就是“家中天使”。她是19世紀婦女意識形態的完美肖像,而拉姆齊先生則是理性、教條男子和嚴父的化身。實際上,拉姆齊夫婦的各自身份都不盡完美,因為他們缺少另一性別的特質。因此,伍爾夫創造了另一個主要人物――麗莉?布里斯科。這一人物打破了傳統,將男、女兩種性格特質完整地融合,最終呈現出真實的自我及伍爾夫對于藝術和生活的期望。
2.小說中的雙性化理論展示
維多利亞時期,社會上設立了許多可見與不可見的規則、限制,對待男、女兩種性別也有極大不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女性只是充當繁衍下一代、負責洗衣做飯、照顧孩子的工具。此外,她們必須服從丈夫,聽從丈夫的一切指令。然而,男性不管在家庭還是在社會中,都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利。在父系社會里,男性的優越性及對女性的鎮壓沖擊著女性,但同時鼓勵和刺激著女性進行斗爭和反擊,這便促使許多女權主義運動的興起。
2.1伍爾夫的雙性化視野
在《一間自己的房間》中,伍爾夫提出了雙性化理論的概念。她說道:“我們每個人內心都有兩種力量驅使,一種是男性的,一種是女性的;在男性的腦中,男人支配女人,而在女性的腦中,女人支配男人。最普通和舒適的存在形式便是兩者和諧共存,精誠合作。男性必須讓他腦中的女性力量發揮作用;女性必須與她腦中的男性力量交流。柯爾律治曾說偉大的思想是雙性化的,也許正如此。”
這一解釋表明,伍爾夫認為人類的完美狀態是男性、女性相結合。她強調兩極和諧,這點與老子的“陰陽”理論不謀而合。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提出,世界萬物都包含兩種極端,一種是代表女性特點的陰,另一種是具有男性特質的陽。這兩種帶有互補性的極端不斷相互作用,產生和諧。
生活在一個男性主宰的社會里,伍爾夫親眼見證了女性遭受的歧視和不公。此外,那個時代的一切都遵循父系法則:男性是世界的中心,而女性只能被驅逐到世界的邊緣。深感沮喪、悲傷不已的伍爾夫用一生見證了那樣的不平等對待。在父系社會里,女性受到的教育極少,她們只能待在家里,做一些永遠做不完的家務活。更嚴重的是,她們幾乎沒有自己的工作,也沒有獨立的收入。由于缺少接觸現實世界的機會,她們極度缺少生活經驗。伍爾夫所遭受的痛苦和她見證的其他女性的遭遇促使她尋求解脫,將女性從痛苦中釋放出來。
2.2拉姆齊夫人:典型的維多利亞時代女性
在女性特征方面,整部小說以兩個女人――拉姆齊夫人和麗莉?布里斯科為中心。她們兩人都有著獨特的個性和魅力,尤其是拉姆齊夫人。維多利亞時代,自我犧牲、忍辱負重、忠貞不渝是真正女性的特質。那一時期的女性只能被禮節束縛。在《到燈塔去》中,拉姆齊夫人就是這種傳統的典型擁護者。
拉姆齊夫人學習維多利亞女王那令人印象深刻的形象,竭盡全力成為丈夫至愛的妻子、關心孩子的母親和體貼周到的女主人。盡管周圍人都崇敬和愛戴她,她卻在一點點地失去真實的自己。讀了這本小說,我們可以看出,拉姆齊夫人總是希望為社會作出貢獻,幫助身陷貧窮、鰥寡孤獨等人,但父系社會的習俗并不允許她這樣做。因此,她唯有在家用餐時才能談及這些想法。更糟的是,為了確保她的丈夫甚至所有男性的優越地位,拉姆齊夫人竭盡全力犧牲自我、克制自我。她始終覺得很難實現自己的價值,看清真實的自己。正如約翰?斯圖爾特?穆勒在《裙釵的附屬地位》中提及的:“女性從小到長大成人都是為別人生活的,生來便是否定自我,舍棄自己獨立的生活而屈從于他人的感情。”(米爾,141)這本小說以拉姆齊夫人的婚姻觀為例,她認為:“婚姻就好像內心充斥著兩種情感,其中之一是深刻的情感,這比男性對女性的愛更重要,更有說服力,也更能影響人。這種情感會在襁褓中滅亡,被這些幻想沖昏頭腦的人注定遭周圍人嘲笑,被花環點綴裝飾。”(伍爾夫,1994:72)這種情形下,人們當然不能實現真實的自我。更糟的是,隨著時光的流逝,這種婚姻將壓制婦女表達真實自我的意愿,甚至逐漸泯滅這種意愿。然而,拉姆齊夫人腦中深深根植著傳統的女性角色,她深信這條路無論多困難,都是所有女性必須經歷的。
2.3麗莉?布里斯科:理想的現代女性
2.3.1社會邊緣的形象
拉姆齊夫人是彼時一位傳統的女性形象,她幾乎吸引著所有人的眼球,卻被社會傳統深深約束。與拉姆齊夫人不同,麗莉?布里斯科長相平平,言行古怪,甚至有點像異教徒,身處中年的她仍然單身。由于沒有家庭,她自然不需同拉姆齊夫人一樣將自己局限在條條框框的約束中。相比拉姆齊夫人而言,她毫無魅力,長相平庸,卻熱衷于繪畫這片男性支配的領域。因此,在充滿性別歧視的社會中,生活對于她而言是一項挑戰,尤其她還缺少真正女性該有的美貌,以及奉獻和犧牲精神。很快,麗莉?布里斯科便被驅逐到社會邊緣的處境之中。
2.3.2社會整體的形象
萬事都有正反兩方面。被驅逐到社會邊緣的麗莉?布里斯科有了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思考、觀察甚至發展藝術生涯。這為她將來實現自我、取得成功奠定了基礎。
在小說《窗》的第三部分中,麗莉?布里斯科回到拉姆齊先生家,試圖完成很久以前未完成的畫,而拉姆齊先生緊隨其后。盡管有些惱怒和反感,但麗莉仍然淡然地支起了她的花架。早在拉姆齊先生生前,麗莉就有些反感他,她仍清晰地記得拉姆齊先生是怎樣頻繁地對拉姆齊夫人索求同情,拉姆齊夫人又是怎樣為之精力衰退的。因此,麗莉不愿扮演傳統的女性角色。拉姆齊先生對于同情的渴望與日俱增,麗莉?布里斯科的反抗心理也日益強烈。最終她選擇以沉默不語來反抗。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麗莉成為新型女性的決心,她能夠勇敢地打破傳統形象,追求自己的新身份。
當然,在成為藝術家的夢想道路上,麗莉也打破和否決了許多規矩。這些規矩被那個特殊時代的人視如珍寶,它們如婚姻、職業一樣真實存在且必須擁有。如上所述,盡管拉姆齊夫人的婚姻令人窒息,她仍然認為那是必經之事。然而麗莉卻不這么認為,作為一名中年婦女,她仍然單身,并且不愿結婚。因此,當她和拉姆齊夫人聊天并且希望得到拉姆齊夫人堅定的回應時,結果讓她失望透頂。拉姆齊夫人如此看重美貌和婚姻,以致她不愿鼓勵麗莉堅守自己的信念,反而讓麗莉重視自己的外貌,甚至企圖為麗莉安排婚姻。她還試圖勸說麗莉放棄繪畫事業,成為一名普通的女性。因此,交談后的麗莉矛盾萬分。一方面,她尊敬和愛戴拉姆齊夫人,更重要的是,她欽佩拉姆齊夫人,重視拉姆齊夫人的觀念。另一方面,她深愛繪畫,難以放棄。在兩個女人間達不成一致時,她們只有通過男人的眼睛理解彼此,這正是麗莉不能解決困境,不能徹底理解拉姆齊夫人的原因。麗莉眼中的拉姆齊夫人與班克斯先生眼中的一樣,是一位美麗端莊的賢妻良母。然而這僅是她形象的外在罷了,在她的外在之下,拉姆齊夫人熱情洋溢,勇敢無畏。但這些性格只能深埋在她心中,并漸漸湮沒。對于拉姆齊夫人的不解,麗莉心中充滿困惑,但她一直覺得:“拉姆齊夫人深深存在于所有女性的腦海和心中的每個房間。正如王室墳墓中的珍寶和刻有神圣銘文的藥丸,當人們能夠取出它們,它們便能教會人們一切。然而人們永遠不會公開呈現這些東西,更不會將其公布于世。摯愛抑或投機者究竟通曉了什么樣的藝術,才能借此推開所有門,進入到那些秘密的房間中?”(伍爾夫,1994:37)但實際上麗莉并不知道那是什么藝術,這再一次證明了溝通的困難,而這一困難正是找到女性真實自我的關鍵問題。
這樣的窘境困擾麗莉長達十年,小說將近結束時才有了轉折點。拉姆齊夫人死后,拉姆齊先生向麗莉尋求安慰和同情。由于麗莉不愿意安慰和同情拉姆齊先生,她便轉移話題以避免尷尬。令人吃驚的是,拉姆齊先生不但沒有生氣,反而情緒高漲。麗莉總為自己沒能承擔女性義務而愧疚,見拉姆齊先生精神狀況不錯,不免有些寬慰。自那以后,麗莉逐漸意識到,受迫于父系社會的境況,獨立的女性觀念和傳統的女性角色之間存在矛盾沖突。正因這些矛盾沖突,她才覺得拉姆齊夫人神秘、難以理解。從那時起,麗莉敢于像女性一樣面對生活的經歷和情感。同時,她也找到了拉姆齊先生的美德,尤其當拉姆齊先生開始改變對待生活和一切的態度時,她發現拉姆齊先生是個自信、實際、追求真理、渴求知識的男人。
經歷了這些,麗莉理解了拉姆齊夫婦在父系社會必須面對的困難,也開始尋找這對夫婦身上的真實性格。這些性格后來成為麗莉性格的一大部分。在小說第一部分,由于從未接受過專業的繪畫教育,并且沒有能夠效仿的女性畫家,麗莉沒有自信完成拉姆齊夫人留下的畫。然而,在十年的探索之后,她被拉姆齊夫人對周圍人的慷慨熱情和拉姆齊先生對真理的不懈追求所鼓舞,最終拿起畫筆,優雅地完成了畫作。這標志著她職業生涯和自我實現的成功。
3.伍爾夫雙性化視野的原因及影響
3.1伍爾夫雙性化視野的原因
19世紀維多利亞女王時代,英國日益繁華,隨著科技、交通和教育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發生著巨大的變化。那時,維多利亞女王將自己開始塑造成了女性劣于男性的典型。此外,她還認為女性的首要工作就是在家撫育下一代,相夫教子。在這種觀念下,社會被分成不同等級,每個人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在這樣的社會規定中,男人必須是社會和家庭的中心,而女人只能局限在家中,追隨男人,并聽從指揮。
顯而易見,在這種典型的父系社會中,女性幾乎不能接受教育,更別說擁有社會化的機會。在那種情況下,女性幾乎沒有工作和獨立收入,她們只得依靠自己的丈夫。女性變得窮困潦倒,沒有機會接受教育,也沒有足夠的生活經驗,逐漸落入嚴重困境。因此,女性逐漸失去了自己的真實情感和充分表達自我的能力。
作為一位出生和成長在那個時代的女性,伍爾夫的生活經歷和她細心的關注、縝密的分析促進了她啟蒙式的女權主義觀點的提出。在父系社會中,她見證了周圍許多女性遭受的不公,尤其是她母親。伍爾夫認為,她母親是一位典型的傳統女性。作為一個盡職的妻子,她一直以來忍受著丈夫,從無半句怨言。作為一名有愛的女性,她有條不紊地照顧著八個孩子,為他們提供世上最美的一切,即給予他們物質上的愛。作為一位貼心的主人,她竭盡所能犧牲一切,只為滿足客人。另一方面,盡管伍爾夫的父親極富理性,拘泥呆板,卻勇于追求真理和夢想。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伍爾夫總是矛盾重重,迫切想要解決一切問題并找到真實的自己――要么像她母親一樣當傳統女性,要么像她父親一樣做職業人士。
由于細心觀察,積累生活經驗,伍爾夫發現解決性別問題最合適的方法是將男性和女性的個性特點相融合,成為一個新的整體,并保持整體和諧。當然,這種特殊理論主要歸功于伍爾夫的父親,因為父親給予她良好的教育。在書房里,她從父親收集的大量書籍中學到了許多知識,并獲得了諸多靈感。
3.2伍爾夫雙性化視野的影響
不可否認的是,伍爾夫對于女權主義的貢獻在于她的雙性化理論。她提出,解決性格不公的理想方法不在于判決性別本身的優劣,而在于兩個性別如何和諧共存。這是伍爾夫女權主義觀點的精髓,也充分展現在小說中。例如,在拉姆齊夫人講述給詹姆斯的《漁夫和金魚》故事中,拉姆齊夫人清晰地闡述了這種觀念。據說,有一天,一位漁夫抓到一條金魚,金魚乞求他放生。作為交換,金魚將完成他所有的夢想。所以當漁夫告訴他妻子時,他妻子想出了各種要求,其中包括讓自己成為女王。最終,那個女人成為世界的中心,掌控世界萬物,包括男人。她甚至將自己的丈夫驅逐出了宮殿。如伍爾夫所描述,這個故事是以反諷的語氣敘述的。故事中蘊含著對女性壓迫男性的否認,這道出了伍爾夫的真實情感。兩種性別的顛覆并非理想的解決方案,也注定遭受失敗。只有兩種性別和諧共存,社會才會更加美好、更加光明。
作為現代小說領域中的文學巨匠,伍爾夫成就非凡。許多現代女性主義批評家都對她表示感激。例如,瑪麗伊格爾頓稱伍爾夫為“當代辯論的開國之母”。
4.結語
伍爾夫不僅是一位著名的小說家,還是女權主義作家的先驅。女性在社會中的角色是她一生的關注,也是她文學作品的一大主題。在《到燈塔去》中,她見證了一位真實女性的逝去:拉姆齊夫人擁有忠心、虔誠和純潔的美德,她傾注一生于傳統價值觀上,犧牲自己,服務他人。然而,不管怎樣,我們也見證了新的女性身份――麗莉?布里斯科的出現。她勇氣可嘉,敢于反抗社會準則,實現成為藝術家的夢想。麗莉被人們當做伍爾夫的完美肖像。作為一名女性作家,在追求自己事業的過程中,她毫無疑問地經歷了許多矛盾沖突。她的父母,在小說中被描述成拉姆齊夫婦,在性格上相互排斥。她的母親是當時女性的典型,也是維多利亞時代的理想女性,促使伍爾夫犧牲自己。她的父親是當時男性的典型,則促使伍爾夫實現自我。這兩種情形使伍爾夫疑惑不已,并陷入窘境,因為不管偏向哪種都是對另一種的否定。幸運的是,一段時間后,伍爾夫逐漸發現了自己的真實性格――兩種極端性別的融合。雙性化視野不僅是女權主義觀點的偉大發現,還是實現男女性別平衡,創造社會和諧的理想方法。
參考文獻:
[1]Ames,R.T.Taoism and the Androgynous Ideal.New York:Philo Press,1981.
[2]Bell,Quentin,et al.Diary of Virginia Woolf.London:The Hogarth Press,1977―84.
[3]Bell,Quentin.Virginia Woolf:a Biography.London:The Hogarth Press,1990.
[4]Fleishman.Avrom.Virginia Woolf:a critical reading.Baltimore &London: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5.
[5]Goldman,Jane.The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Virginia Woolf.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8.
[6]Gordon,Lyndall.Virginia Woolf:A Writers Life.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
[7]Holtby,Winifred.Virginia Woolf.London:Wishart,1932.
[8]Lee,Hermione.The Novels of Virginia Woolf.London:Methuen &Ltd.1977.
[9]Madsen,Deborah L.Feminist Theory and Literary Practice.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6.
[10]Marcus,Jane.New Feminist Essays on Virginia Woolf.Lincoln,NE: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1981.
[11]Mephall,John.Virginia Woolf:A Literary Life.London:Macmillan,1991.
[12]Peach,Linden.Virginia Woolf.New York:St. Martin’s Press,lnc.,2000.
[13]Poole,Roger.The Unknown Virginia Woolf.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14]Wheare,Jane.Virginia Woolf:Dramatic Novelist. London:Macmillan Press,1989.
[15]Woolf,Virginia.A Room of One's Own.London:The Horgarth Press,1931.
[16]――Moments of Being.London:Hogarth Press,1985.
[17]――Roger Fry:A Biography.London:Hogarth,1940.
[18]――The Diary of Virginia Wooly,(Volume III).London:The Horgarth Press,1980.
【Abstract】New course Gao Kao3 emphasize the knowledge of ability foundation application, enhance train is Gao Kao3 to review of importance means, confidence choose, review, answer and review an etc. link is avoid a sea military tactics and exaltation total review usefulness and aim at sex of valid path.
【Key words】Choose;Review;Answer;Review
2010年高考已悄然臨近,高考復習業已進入第二輪復習階段,第二輪復習學生是綜合素質大踏步提高的黃金時間,是中學教學向極值點沖刺的最佳時間,也是考生一生中將留下永不磨滅的深刻記憶的艱苦時間。那么如何 第一輪復習的基礎上,提高第二輪復習的效果呢?相信同行們都會從研讀《考試說明》、精心組織課堂教學和強化訓練等方面入手,以下就強化訓練中的選題、審題、答題、評題等環節談幾點個人的看法。
1.精選習題 提高復習的針對性
二輪復習如何選題?首先,選題要以《2010年高考考試大綱》和教材的內容及學生水平為依據,習題的深度、難度及知識覆蓋沒有必要明顯超過高考樣題,高考考什么,就選什么;考的多,就多選;考的少,就少選;不考,就不選;學生普遍掌握的好的就少選,掌握的不夠好的就多選。其次,要做到“突出重點(主干知識和主流題型)、注重綜合、滲透方法、兼顧跨學科結合”,即選擇突出對主干知識,注重學科內綜合,同時還要選擇滲透學習方法和學科思想等考察內容的習題。如:離子反應考點的主流題型為:離子反應的概念;離子的檢驗、分離;離子的共存和離子方程式的正誤判斷等。第三,題材的新穎性,在習題情景的設置上不僅要“景”新,而且還要“情”新,即要滲透思想方法等的知識,同時還特別是要安排一些能較好地考查學生心理素質和思維品質的試題。第四,考點的全面性和基礎性,高考理科綜合化學選擇題注重對學生基礎知識的考查,習題和試題的選編以高考題或高考題的改造、教材中的習題以及交流的優秀試題的原題或改造題為主,堅決杜絕使用難題、偏題、怪題。在理科綜合試卷化學科的題量少的情況下選編組合型選擇題即增加了對知識點考查的覆蓋面,又增加了題型的多樣性。
中考復習計劃要嚴密:要做整個的大計劃及周復習計劃,還要細到每節課的復習計劃、復習目標、重難點是什么;中考復習計劃還要全:既要有學案的安排、中考指南的使用、復習過程中的階段性考試及模擬考試等,又要有對實驗操作的復習和練習,也要有合理的應對策略和安排。鑒于現在中考命題指導思想的逐漸轉變,從宏觀上進行“三輪”復習是必要的。
1 第一輪復習:抓住課本以夯實基礎(約9周)
初二的內容學習時間較長,學生很多已遺忘,另外學生在學初二物理時,能力還不夠強,對學習的內容掌握的不是很牢固,所以對初二物理的復習,遵循按章節從目標導學、重難點處理、課前準備、課堂復習、課后練習、反思提高的環節進行,用5周的時間復習初二的內容。而初三內容因為已復習很多遍,所以適合大單元的形式復習。如分成“簡單機械和功”、“能量”、“歐姆定律”、“電功和電熱”、“電磁現象”等幾大塊,當然重點還在第三、四兩塊,用4周的時間復習完初三的內容。
復習時先領學生復習課本,再現知識,在課堂復習中引導學生自主構建知識體系,分析知識聯系,回顧探究過程,領會物理方法,拓展知識應用。
2 第二輪復習:設置專題以整合提升(約3周)
針對近兩年中考命題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專題復習。用專題來整合初中所有物理知識,達到能力的躍遷。我們按三種方式劃分專題:
2.1 “板塊式”專題復習。打破教材的章節順序,把所有內容以物質、運動和相互作用、能量為三大板塊,重點加強每塊知識的聯系,提高復習的難度,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2.2 “按題型”專題復習。根據中考題目類型,主要復習實驗、問答、作圖、計算等專題,使復習縱橫交錯,從整體上掌握復習重點。
2.3 “熱點問題”專題復習。關注熱點問題,把握考試動態,在圍繞主干知識為核心展開第二輪復習的同時,重視中考熱點問題的搜集與訓練。現在中考的另一導向是重視物理與生活、社會、科技發展的聯系。我們把近幾年來中考中的熱點,重點問題編成若干個專題進行復習。此復習以練為主,以講為輔。練習時采用題組的形式從不同角度反復出現,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此題與彼題的異同,既順利解決了問題又熟練掌握了方法,且在頭腦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平時的復習過程中,經常利用因特網采集熱點信息,為教學服務。
3 第三輪復習:模擬查漏以熱身補缺(約2周)
經過前兩輪的復習,學生無論從知識的掌握,還是從解題能力的培養都會有所提高,但在臨考前心理上很不穩定,因此就要進行必要的適應性訓練或模擬訓練,并且要查漏,以提高學生解題速度和正確率。使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形成一個完美的整體,從而使其解題能力有一個質的飛躍。
我們量身裁衣的選擇符合我校的最佳模擬卷,達到熱身、模擬、調整狀態的目的。查出學生在知識、思維、解題規范上的漏洞,補上漏洞,提高成績。(但要搞清哪些漏洞要補:①知識的漏洞:包括一輪復習的盲點、正常的遺忘;②知識的綜合方面的漏洞,一輪復習是逐章逐節地相對獨立地復習各個知識點的,不可能在各部分知識的橫向聯系、綜合運用上下更多的功夫,這就留給二輪復習了任務,需在三輪復習中加強這方面的講解與訓練;③學科思維能力的不足,未能真正掌握本學科獨特的思維方法,需在三輪復習中加強學科思維能力的指導與訓練,就是使學生在拿到問題后,能夠自己獨立而迅速運用學過的知識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并迅速而準確地解決問題;④解題規范漏洞,題目會解卻不能得分、得高分;一些學生解題規范方面的嚴重不足,會解而得不了分數,或者得不了高分的現象普遍存在,三輪復習已經是彌補這一缺陷的最后機會了)。
1、分析學生的知識情況。根據自己任教班級的特點,分析學生的知識情況,根據情況制定策略,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舉我班級的例子:我的兩個班級共有88人參加了第二學期期中考試,135分以上的學生有15人;120分-135分有25人;105分-120分有16人;90分-105分有18人;90分以下有14人,其中有8人是72分以下,4人是40分以下的低分學生。通過以上數據可知學生以中等生居多,優秀學生比重不高,底部學生比較多。
2、歸納專題,制定第二輪復習計劃表。第一輪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復習已經結束,學生所學的零碎的知識基本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和結構。所以第二輪復習時,根據自己學生情況把原來課本上的知識點和解題思想方法歸納成如干專題,以專題的形式重新制訂復習計劃表,有針對性、有目的性的因材施教。這里特別說明:專題的難度和復習計劃表一定要根據自己學生的特點,以及考試錯誤情況制定,切忌跟大幫,隨波逐流。
二、根據自己班級學情,制定有針對性的第二輪復習策略
“打造高效課堂、夯實基礎知識、面向全體學生”
(1)“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突出高效、高質的課堂教學”
(2)“以夯實基礎為主目標,實現面廣、起點低、地毯式復習”
(3)“以全體學生為主體、重點關注臨界生,實現重心兩側移、尾部提升復習
策略”
三、實踐中具體應用的方法
1、依據數學課程標準來歸納相應的專題。數學課程標準是中考的依據,里面所對應的知識內容和數學思想方法,以及重難點都是設置專題的參照,切忌照搬專題的盲目性,畢竟第二輪復習離中考很近了,時間這個時候就非常寶貴了。
2、追蹤熱點問題,做好解題方法的總結。近年熱點題型分為以下幾類:
(1)閱讀理解型題:這類題型一般式先給出一段材料,讓學生閱讀理解,再設立問題,讓學生運用這些知識去解決問題,這類題中涉及代數知識、幾何知識、函數與統計的解題方法和推理方法,常見的類型有:①閱讀特殊范例,推出一般結論,再應用之;②閱讀理解解題過程,總結解題規律或方法;③閱讀新知識,研究新應用。
(2)應用型問題:近幾年中考,應用題已突破了行程、工程、測量、濃度等傳統命題范疇,開始較多地涉及到營銷策略、生產計劃安排、銀行貸款利率、房屋租金等與生活生產聯系密切的內容。
(3)開放探索題:常見探索題有:①條件探索型——結論明確,需探索發現使結論成立規律。②結論探索型——給定條件,但無明確結論或結論不唯一,而需探索發現與之相應的結論。③存在探索型——在一定條件下,需探索發現某種數學關系是否存在。④規律探索型——在一定條件下,需探索發現有關數學對象所具有的規律性或不變性。解決此類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考慮:①利用特殊值或特殊情況法進行概括,歸納,再推廣到不是特殊情況,最后進行類比猜想。②用分類討論思想來解決。
3、 設置有效導學單、增加課堂實效。制定一個有效的課前導學單,既可以節約很多時間,又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根據本節復習課的目標、重點、難點設計一個導學單,讓學生在課前完成,內容主要以今天要復習的重要知識點、定義、定理,或者書上的典型例題,主要以填空的形式出現,老師再根據學生導學的情況,有的放矢的靈活復習,有些內容學生導學時反饋的情況很好就略講甚至不講,不理想的地方就詳細重點的講。
4、 規范解題步驟。目前的中考動向越來越注重解題過程的規范和解答過程的完整。在此特別指出的是:一些學生經常會遇到題目全會,但是得不到滿分的情況。每次九年級考試,經常是10分題得八分九分的人很多,大部分丟分都是在書寫步驟上,如果加強這個薄弱環節的訓練,分數可以所有提高,所以在第一輪復習和第二輪復習時規范過程非常重要,這是每個班級成績迅速提高,并且能夠穩定的關鍵。
5、 重視基礎題,中檔題。通常中考試卷中,基礎題占比近百分之八十,中檔題占百分之十,因此,第二輪復習的重點放到基礎題和比基礎題稍微難一次的題目上,把一些常見的基本題型,復雜圖形中的基本圖形,通過專題形式歸納成基本數學模型,讓學生們牢牢掌握。
6、建立數學思想方法等專題,著重提高學生專項知識能力。第二輪復習更加重視基本數學思想,包括整體的思想、分類討論的思想、方程與函數的思想、轉化與化歸的思想、歸納與猜想的思想、數型結合的思想、數學模型的思想等,在復習過程中要精講精練,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以不變應萬變。同時要體現數學基本方法的應用,如換元法、配方法、待定系數法、分析法與綜合法、面積法等。這些基本方法是做好題、迅速做題、準確做題的關鍵。例如對于不太熟悉的新題型,就要從題目中獲得的數學信息轉化成數學模型,用學過的知識去分析、處理這些問題。
關鍵詞:生物高考;備考;指導策略
為了提高高考復習的策略,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幫助學生高效率的完成復習內容,在全面系統的掌握了教材內容的前提下,能夠對歷年真題進行系統練習,最終達到提高高考成績的效率,這就需要在高考前期制定可行的生物高考備考策略,讓學生少走彎路,在通過對知識以及題型的綜合整理之后,建立知識框架體系,最終能夠提高學習的效率的前提下促進高考的成功率。
一、依靠《考試大綱》,狠抓基礎知識
在制定高考計劃之前需要認真仔細的閱讀高考考試大綱,并且根據考試說明以及近3年的考試真題來系統的復習教材中的基礎知識。在高考復習階段,對考試大綱的閱讀十分的重要,由于考試大綱它是對高考命題的重要依據,在理解了考綱的基礎上對課本上的知識就有了具體的要求,能夠通過教材的內容,來把握考試的方向,二者之間相互補充,制定考前最有效的計劃,然而在考試說明的閱讀中,就為學生提供了“考什么、怎樣考”的思路,能夠讓學生了解到高考中試題的難易程度,這樣根據說明來系統的了解復習中對知識的分配,在備考階段為基礎知識的復習提供了指導方案。能夠對基礎知識的復習做好重難點突出,為備考階段儲蓄了豐富的知識量。
二、制定計劃,明確目標
為了能夠在高考中取得順利的成功,因此制定詳細可行的計劃十分的有必要,這就需要在制定科學的計劃中,首先要明確高考的目標,然后根據目標逐步實施。通常在制定備考階段的計劃中,主要的是通過復習輪次時間具體進行的,因此這些計劃具體的表現在:
第一輪復習:基本上是從高三入學開始到一模,在這個階段主要是讓學生系統的復習基礎知識,能夠將以前所學的知識全面、系統的進行整理、歸類,最終建立完整的知識框架,在基礎知識的復習中,需要做到查漏補缺,構建完善的知識框架體系,最終在練習中進行進一步的消化。
第二輪復習:在這個階段主要是進行專題復習,在生物課程中,可以將所學的知識進行模塊提煉,例如細胞、生物代謝、遺傳、試驗研究等獎所學的知識進行章節概括,這樣根據練習來總結解題的思路以及解題的方法,最終提高解題的速度和準確率。
第三輪復習:在通過一、二輪復習之后,能夠對生物課程中所學的知識進行進一步強化訓練。這樣在知識的靈活運用中增強應試的能力。能夠在高中的沖刺階段,讓學生在深層次訓練中回歸教材,在熟練做題的過程中,提高高考的自信心,能夠對知識進一步理解,做考前的最后準備。這些都需要在備考的階段來根據時間以及內容的具體安排,進一步明確各個階段的目標,在應試中做充分的準備工作。
三、構建網絡,提高效率
在備考階段將生物學科所學的知識系統的進行復習,結合考綱以及考試說明全面的制定復習計劃,這就需要在練習做題的過程中要將所學的基礎知識進行系統化的整理,在整理中將知識可以根據具體的章節或者是知識的模塊進行系統化整理,建立知識網絡框架。在通過一輪復習、二輪復習、三輪復習中將練習的試題進行試題模塊的整理,建立試題網絡,在整理中建立詳細的條理復習,這樣能夠不斷的明確考試的動態,并且結合歷年生物真題來提高復習的效率。在復習的過程中,能夠將重難點試題進行特殊化整理,這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狀況來精選適合學生自己的習題,這種模塊整理有助于構建網絡化的復習,并且能夠通過創新型試題來進一步提高高考復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這樣以至于在題海或者是所有的知識框架中做到有針對的復習,能夠培養學生對抽象內容以及題海戰術的提高,有助于學生在考試中能夠快速的尋找解題思路,并且提高了解題的速度和準確率。
四、加強實驗,突破難點
在通過生物學科的基礎知識以及題海訓練后,基本上完成了生物學考試部分,但是由于生物學科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學科,因此為了能夠將生物高考在考試中形成比較有效的考試效率以及良好的考試效果,這就需要在此基礎上重視實驗研究,能夠在具體的實際操作中進行重難點突出,將復習中遇到的知識難點以及在題海中出現的難點題型進行實際操作,能夠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通過具體的試驗驗證生物結論,這種備考方式加深了對知識的更深理解,并且有助于對知識的靈活運用。這樣為進一步突破難點做出了實踐驗證,提高了復習的有效性。
五、總結
通過對生物學進行系統復習,能夠在有限的時間中將繁重的復習任務進行系統分析,將知識與題海更加有效的運用,在構建知識網絡結構中,系統化復習了生物學科,縮短了復習的時間,并且提高了復習的效率,這就需要在《考綱》以及《考試說明》的前提下,掌握高考的復習策略,能夠通過師生共同配合,將生物學更加有效的完成備考工作,能夠系統的將基礎知識、典型題型、專題復習以及實驗相結合,在這種完整的復習計劃中,增強考生的自信心,提高應試技巧,這種生物學科的復習計劃,有助于在高考中與其他學科的復習相連通,在高效的復習策略中,提高考試中的成功率。因此備考策略十分的重要,有助于考生取得最終的勝利。
參考文獻:
[1]張燕娜,孟康輝,任建軍.生物高考備考中應加強學科綜合能力培養――淺談對生物解釋性取向試題的備考策略[J].中學生物教學研究,2012(34).
[2]鐘雪梅,萬仲永,曹雪強,蔡星偉.生物高考備考中學生能力培養的實踐與探討[J].中國當代教育理論研究,2012(15).
一輪復習已經結束,在全市統考中,我校重點進線率達57%,普通進線率78%。我們之所以取得這樣比較好的成績,主要歸功于勤奮好學、積極上進最優秀的學生群體和團結協作、不斷進取的教師團隊。我們時刻努力工作,也時刻快樂著。
關鍵詞:高考;數學; 一輪復習;二輪復習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7-0181-01
下面我就一輪復習的一些體會、感受以及二輪復習的思路、想法和大家共同探討。
首先我們一輪復習起步比較早,在高考結束不久就轉入復習。通過集體備課制定詳細的復習計劃。有全組的教師共同編寫的導學案。在復習每一章前讓學生先利用兩天左右的時間把課本上相應章節知識重新研究一遍,并按照自己的理解寫出知識總結,預習完成復習資料上的基礎訓練題,了解每一次課的知識系統,知識結構,問題類型及方法,技能,明確本課的重難點,弄清自己的薄弱環節,能帶著問題聽課,為聽好課做充分準備。然后做復習學案,要把相應的知識點、典型例題、變式題、拓展提高等認真完成。老師在上課前進行學情調查,在課堂上才有針對性,當老師上完課后,學生把出錯的典型問題要整理在錯題筆記本上,寫明錯誤原因和相關知識點。改正了這些錯誤后,學生的知識網絡就能越織越細,在高考中可能失去的分數就會越少。
學生要準備兩個本,一個是知識總結本,一個是錯題本。每道錯題做三遍。第一遍,講評時。第二遍,一周后。第三遍,考試前。在學習完本章后,要對本章有一個知識總結和題型總結。因為在復習完這一章后會對其有更深更系統的認識,要趁熱打鐵,及時總結反思,提煉數學思想和方法。這樣學生就可以對知識有了自己的理解。每章復習結束后,要進行一個章節測驗,每復習一個單元后,及時組織單元小綜合檢測,代數、立體幾何、解析幾何復習完成后,作單科小綜合訓練,其目的是進一步鞏固和熟練學生所復習過的知識,著眼于基本內容、基本的方法的考查,是一種過關性的訓練。
二輪復習是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關鍵時期,是學生從蛹化蝶的質變階段。如何搞好二輪復習,經過數學組各位老師的集思廣益,我談談二輪的一些具體做法。
1明確目標 找準方向
通過認真研究《考試說明》和《考試大綱》,明確各個要求的含義,對每個知識點的要求心中有數,對于有變化的內容認真關注,細心研討。同時多研究本省近幾年和其他地市的高考題,把握準高考的動向,及時調整教學觀念,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在一輪復習中,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得到鞏固。二輪復習承上啟下,強化主干內容,鞏固一輪復習的成果,進一步完善知識體系,增強知識的連接點,把這些最基本的東西進行提高,并構建數學思想方法系統,讓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加強。對照近幾年的考試大綱、考試說明及高中數學新課程標準,以課本章節為單位,以高三教輔資料和高中數學課本為載體,以近幾年高考數學試題為研究對象,細悟"一綱一標一說明",真正做到考點明確,內容全面,知識點不遺漏,在學生大腦中真正建立起課本章節知識樹圖,形成高中教學章節目錄結構,構筑知識網絡,整理學生認識結構。
2群策群力 共同提高
根據領導要求,全體備課組成員,經過認真的研討,制定出切實可行的二輪復習計劃,并張貼上墻。具體到每一節,每一天,每一個人,做到事事有人干,時時有事做。加強集體備課,是提高學生成績,和提高個人教學水平最為有效的手段。集體備課講得就是資源共享。集體備課為主,個人備課為輔。先行的個人備課要備切入點,要備鏈接點,要備學生易錯點,要備延伸點。然后全組再進行整合。課后和每次考試后反思要及時,通過反思我們對自身教學活動進行回顧和梳理,對教學價值進行沉淀、過濾、剔除、保留,是對自己的教學行為和教學態度不斷修正和完善,是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經驗上升到理論的過程。認真備課不僅僅在于它是課堂教學的準備,也是作為教師教學思想、方法軌跡的記錄,也是我們認識自己、總結教學經驗的重要資料。在課后把一些突發事件記錄下來,對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學生的表現、教學的成功與失敗進行理性的分析,通過反思、體會和感悟,則可以幫助自己總結和積累經驗,形成一套能適應教學變化的、能出色駕馭課堂教學的知識體系和本領。同時其他的教師根據出現的問題,及時修正自己的教案,資源共享。
3充分準備 高效課堂
每一位教師把集體備課的設計,落實到每一節課。充分研究學情,用好市編二輪資料,每一位老師分好工,在學生做學案之前,認真研究學案上的題目,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進行刪減和補充,然后要求學生力爭在上課前完成。教師再及時抽批,通過批改,發現學生的不足,這樣教師在上課時,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在講解問題時,注重通性通法,有些題目可以一題多變,舉一反三一題多解。
復習的效果如何,學生掌握了多少,只有通過測試才能了解。通過測試,實現真正的反饋。通過試卷講評,要讓學生了解試題考察的重點,命題意圖和整體答題情況,有針對性的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優劣勢。從而完善學科知識體系和思維系統,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一、認真研究《考試大綱》,系統分析,挖掘,捕捉隱藏在其中的命題點。
研究《考試大綱》,夯實考點,系統分析,挖掘、捕捉隱藏在其中的命題點,比較本年度《考試大綱》與上幾年度《考試大綱》的異同,對增強高考復習的針對性和減輕不必要的負擔將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對其中的不同點和能力要求的解讀可以看出當年的高考命題的趨勢,從而有效地指導學生的復習。
第二、指導學生在做習題的過程中,規范解題過程
與過去相比,現在的評分標準對考生規范解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解題是規范性與過去相比顯得更為突出,稍有不慎,便會造成大量失分,這就要學生在平時訓練時一定要親自動手,通過意識的訓練,注意規范答題。物理學科有著自己的各種規范要求,例如計量單位規范、實驗操作規范、解題格式規范等。一方面規范化的解題不僅有利于閱卷老師掌握平衡,也有利于培養自己主次分明,規范有序的解題思想,還可以以減少因主觀因素造成的失分。如果一個題目不能全部做出來,也要要求學生把能做出來的寫在試卷上,因為高考的評分是分步驟給的,理綜物理由于題量的限制,計算題的分值都比較大,每一步分值也比較大,可能有時寫上一個方程就能得幾分,何樂而不為呢。
第三、指導學生制定高考復習計劃
許多畢業生在復習時沒有一個明確的考前復習計劃,只是被動地隨著老師的進度進行復習。而復習時分心、走神,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沒有明確的復習計劃造成的。制定正確、具體、可行的復習策略,從整體上把握高考復習的全過程,便于有的放矢地解決復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也有助于復習時精力集中。有效的復習計劃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全面規劃,逐步推進。具體地講,就是要有一個完整而周密的計劃和明確的階段性任務。一般而言,復習分為三輪。第一輪是基礎知識的復習,這是高考成敗的關鍵,在這一輪復習中,要緊扣《考試大綱》,不放過任何一個考點,夯實基礎,逐步樹立自己的自信心;第二輪的復習的重點是對深了對每章的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使之條理化、網絡化、系統化。具體地講,應從二個方面努力;一是注意線索的掌握,理清各知識點之間的來龍去脈,全面掌握各章節以至三本教材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系;以求融會貫通;二是對某些與當今科技動態有關的內容要透徹理解與靈活運用,做到舉一反三;第三輪的復習主要注意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針對高考中的熱點、難點進行強化訓練,查缺補漏,可以通過限時做全國各省前幾年的高考試卷,找找感覺。一方面可以通過模擬訓練可以掌握解題時間,訓練專心致志的解題習慣,從容應對,提高自信心。三是適當了解和掌握一些閱讀題目的技巧(快速抓住主要信息、忽略無用信息等)、解題技巧(如“由果探因法”)、解題方法(如情景分析法)。(2)制定復習時間表。制定出每周、每天的物理學習計劃,將學習任務一一落實。(3)對復習計劃進行監控。要檢查每天計劃的完成情況,對于不合理的時間安排要進行及時調整和修正。
第四、指導學生進行錯題訓練
實踐表明,考試中做錯的題,常常是因為馬虎,或者學習中沒有完全理解造成的,因此,考完試后,要求學生檢查自己錯在哪里?為什么會錯?是因為粗心,還是不會,要對做錯的題目進行分析,一直到完全弄懂為此。另外,要求學生準備一個錯題本,把做錯的題和題目索引寫在錯題本上,把經過老師或同學講解后正確解答過程及解題心得等寫在錯題本上,過一段時間后再回過頭來重做該題,一直做到完全理解、融會貫通為止。
一、按語文學科體系制訂復習計劃
制訂復習計劃是每一位帶畢業班老師必須承擔的教學任務。由于初中三年語文六冊中的知識點繁多,內容龐雜,且重要的課文均分布在各冊中,因此,復習起來十分費力。有鑒于此,在復習時就要把握住一個重點來進行全面復習,切記毫無重點的大面積盲目復習。
在復習中,筆者針對學生實際制訂了三輪復習計劃,第一輪抓基礎知識的復習,第二輪抓專項知識技能的復習,第三輪抓考試前的應對技能培訓。這三輪復習計劃的制訂,基本涵蓋了初中學生從基礎知識到基本技能,從局部基礎知識的掌握到宏觀語文學科體系的把握,符合學生實際,效果較為理想。
二、圍繞重點全面復習
筆者從語文學科特點入手,結合課標的總體要求,針對學生在“三輪復習計劃”復習過程中所反映出的信息,重點指導學生溫故、知新、存疑和釋疑。如此一來,可以使學生把所學的東西像連環套一樣連貫起來,從而加深記憶。
1教學生復習拼音、字詞的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識字包括會認和學會兩種。因此,筆者在“會認”方面只要求學生能讀準字音即可,此外不抄、不默、不考;在“學會”方面要求學生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詞在語言環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確書寫。讓學生熟練運用音序和部首識字方法,把常用3500個字(會寫2500個)張貼在班級公示欄內,讓學生對照常用字表來自我測評識字程度,效果令人滿意。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學習帶文言色彩的詞語、多義的詞語和成語是令他們最為頭疼的事。對此,筆者教給學生立足語言環境,結合文本閱讀,通過玩味、推敲、辨析等方式,引導學生體會多義詞生動的形象性和強烈的感染力,加深對字詞的理解和感悟,避免單純的死記硬背而浪費時間和精力。
2結合單元訓練體裁進行復習
單元復習中除要注重對基礎知識復習外,還要針對單元訓練體裁特點進行復習。如復習初中第一冊語文第一單元記敘文,單元要求是掌握記敘要素,理清文章的結構。對此,在復習時就要在《一件珍貴的襯衫》、《老山界》等課文中體現以上要求。除此之外,還要注意每課的具體要求。如《一件珍貴的襯衫》一文要理解記要素及重點詞的作用,《老山界》一文要理解按時間、地點順序層次及生動的描述、貼切的比喻對表達中心的作用。這些在復習時要指導學生加深體會。同樣對說明文、小說的復習也是這樣。
3運用比較加快復習進程
每冊書上都有相同體裁的課文或相同體裁的單元。筆者在指導學生復習同體裁的1~2課或一個單元后,要求學生對同體裁的課文或單元進行比較復習。如對記敘文的復習,將記清記敘文的要素、順序、線索等作為一個標準去比較復習其他記敘文,這樣既加快了復習,又能有效地提高學生能力。
4根據內容設計練習
在指導學生復習的過程中,為避免出現單調、刻板、限制學生創造性學習能力的弊病,我從多樣化的思路來設計練習題。
對于一些容量較大很難用幾句話來概括的內容,應適當地給學生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讓學生采用“想一想”的形式。
這樣的相關聯問題復習,既能使學生對文本中人物有新的看法和對文本內容有深刻的領會,又能使學生思維得到訓練,思想得到啟迪。
5開展常見文體的寫作訓練
復習中要給作文進行分類,如初中所學的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通過作文訓練,按知識序列進行復習。對各種體裁的作文進行復習,引導學生學會歸納。如文章怎樣審題,體裁如何確定,記敘文、議論文開頭與結尾的寫法,中間部分的層次怎樣分,如何過渡等,使每個學生都明確一些常規寫法。這個時期要有目的地給學生多出一些寫作訓練題,盡可能多地讓學生獨立分析。要從文體的訓練起筆,多將重點放在復雜的記敘文及議論文上。給學生推薦有關優秀作文,聯系實際,設計一些作文題目讓學生寫。對應用文的復習,要抓住常見的幾種,加以比較復習。這樣日積月累,學生自然就能掌握作文的一般方法。
6及時捕捉學生注信息查漏補缺
2020年6月16日,我校全體數學教師在縣教師進修學校的組織下,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參加了關于王艷、孫立友兩位老師主講的中考復習的培訓會。通過學習,我有很大的收獲,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會制訂詳細的復習計劃,做好三輪復習。
第一輪:基礎復習。
一定要打好基礎,以便為下一階段的“專題復習”乃至最后一階段的“強化訓練”作好充分準備,要上好每一節復習課,讓學生對照考點要求復習,有針對性、實效性。 上復習課老師不是對已學過的知識進行簡單的重復,而是根據新課程標準對知識進行重點梳理,抓住關鍵,以課本為主,進行版塊同時在首輪復習過程中,配合做一些相關練習很有必要,但要注意依據考試綱要選題難度要適中。搞好第一輪復習是做好下兩輪復習的必要條件。
第二輪:專題復習。
第二輪專題復習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將第一輪復習的知識點、線結合,交織成知識網,用學科內的不同主干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問題,以達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專題復習”可按照中考題型分為“填空、選擇專題”、“規律性專題”、“探索性專題”、“閱讀材料專題”、“開放性專題”“分類討論專題”等,在進行這些專題復習時,應盡可能從各個側面去展開,并將近幾年中考題按以上專題進行歸類、分析和研究,真正把握其命題方向和規律,然后制定應試對策,初步形成應試技巧,為下一步的強化訓練復習打下堅實基礎。
第三輪:強化訓練。
此輪復習的重點是查漏補缺,同學們在通過前兩輪復習之后,對中考數學試題的特點及其命題規律已有了清楚認識,進行強化訓練,要用中考數學試題完全接軌的、符合新課程標準及命題特點和規律的、高質量的模擬試卷。
二、注重復習方法技巧,做有效學習。
(1)善于思考:要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千萬不能一遇到不會做的題就請教同學和老師,應給足自己足夠的時間進行獨立思考,老師講的題、與同學討論的題易忘,自己做的題、特別是做錯后改正過來的題便不易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