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園林專業就業前景范文

    園林專業就業前景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園林專業就業前景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園林專業就業前景

    第1篇:園林專業就業前景范文

    關鍵詞:園林專業;就業;高校;教學

    1.高校園林專業就業現狀

    1.1就業前景

    目前,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越來越緊張,很多大學生面臨著畢業就失業的危險,園林專業的畢業生也不能例外。當前我國園林方面的工作不完整,國家簽發的注冊證書也有欠缺。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園林專業學生的就業情況。但除此之外,隨著工業化的高度發展,生態環境的破壞加劇,給人類的生存環境帶來了惡劣的影響。這就要求我們要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加強園林的綠化,改善人類的居住環境。另外,隨著城鎮化進度的加快,城市建筑物的密集建設增加了柏油路和水泥路的面積,減少了土壤和植被的面積,從而使城市熱島效應加劇。這些方面則要求我們要重視園林綠化的發展,因勢利導地利用對城市生態環境有重大影響的有利因素和改造不利的因素,從整治國土,促進生態平衡的高度全面綠化人類的生存環境。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居住環境的建設,對住宅區、公園的綠化景觀要求也越高,這就需要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專業人士來進行設計和管理。

    1.2就業范圍

    高校園林專業畢業生的就業范圍主要是在各相關單位從事城市綠地系統、各類公園、風景區、工礦區、庭院的規劃設計、施工、管理以及園林植物的繁育、花卉生產等的教學研究工作。

    1.2.1各省市園林局等行政或行業主管部門

    隨著城市建設加快步伐,在眾多的城市改造、道路拓寬、廣場建設項目實施過程中,人們越來越關注綠化景觀設計,因而對此類人才的需求也大幅度增加。主要從事城市內部公園、道路、單位、社區等綠化設計。

    1.2.2房地產開發企業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綠化及生態環境成為新追求,各地房地產的升溫使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對園林類專業畢業生需求量也越來越大,主要工作為居民區環境設計、小區植物栽培養護等。

    1.2.3園林類教學、科研機構等

    從事園林教育、研究類工作。

    2.園林專業教學針對就業問題的調整

    雖然園林專業就業前景良好,但由于專業的限制,畢業生需要同時具備過硬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才能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中立于不敗之地,這就要求學校要重視園林專業的教學改革和課程建設研究。園林專業要有自己的適合本專業發展的人才培養方案,并在制定的過程中針對地域性、學校辦學基礎以及師資等方面進行專業發展定位。

    2.1注重課程設置改革

    園林專業是融合了多個學科的綜合性學科,涉及面比較廣。學生要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還需要多涉獵一些其他諸如規劃、建筑。環境、藝術等方面的知識。學校在進行課程設置的時候要重視課程內容的銜接及新的理論知識的更新,將園林專業與其他學科聯系起來,注重發揮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等。比如《植物造景》《園林工程和技術》《設計表達》等課程,應該結合理論來強化課程內容,總結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和經驗;同時還要注重課程反饋,主要由教師主持,以批改后的作業為內容來進行,指出存在的共性問題以及需要注意和改進的問題并讓學生提交書面改進報告。

    2.2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園林專業不僅中理論,更重實踐。現階段高校的園林專業教學多以理論教學為主,忽視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為了培養園林專業方面的綜合性人才,就要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進行大量的實踐教學。首先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施如多媒體教學、視頻教學等,讓學生有初步的認識和理解;其次是案例教學,啟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并接觸設計流程和設計程度;第三是現場教學,讓學生能夠理論聯系實踐,親身體驗設計與土地的關系。尤其在《園林工程》《植物造景》等實踐性質比較強的課程中,我們可以借鑒一些成功的教學方法,比如在有條件的基礎上帶領學生親自參與施工和設計,沒有條件的也要盡可能的創造以校外實踐基地或者校內教學園地來進行實踐教學。

    2.3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學校可以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首先,要轉變專業教師的思想觀念和人才培養思路,樹立以人為本、全面育人的培養方案,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開拓就業創業視角,把單獨的專業就業方向擴展到學生就業能力方面。其次,把創業教育納入教學方法。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有針對性地進行創業教育的培養,教師可以針對所任教學科的特點,選擇園林行業的某個方面作為創業技能進行重點培訓。第三,可以允分把校內資源作為創業教育的平臺。這樣學生既可以通過勤工助學培養自立自強的創業能力、艱苦奮斗創業精神和適應社會的能力,也可以增加創業體驗,熟悉社會環境,學會社會交往。最后,把創業教育納入社會實踐活動。結合學校的總體安排,制定詳細的創業培養計劃,在課余時間積極組織學生進行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

    2.4注重素質教育

    增強學生的素質教育,引導學生熱愛土地、熱愛土地。具體做法是首先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參與社團活動,增加學生與人交流的能力;第二開設專業講座,聘請國內外專家學者來進行學術報告,讓學生了解專業的前沿動態;第三鼓勵學生在寒暑假期間進行社會實踐活動,這一部分是通過自愿或者學校指派的方式進行。在這個活動中通過記錄、圖片等形式來了解生態、植物、氣候等專業知識,增強學生獨立的實踐體驗;第四帶領學生參加國內外的專業競賽,建立相關的獎勵機制用以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與參與熱情,用以開拓學生的專業視野。

    3.結語

    我國園林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不但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標志與結晶,而且還對世界園林藝術的發展產生過重大影響。雖然目前國內對園林專業的人才還是很緊缺,但是高校的園林專業大多重理論輕實踐,各高校教學基礎設施和園林專業實踐場地方面的缺乏導致了畢業生良莠不齊。針對這些情況,學校領導要予以重視,要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加大對園林專業實踐需要場地的經費投入等。(作者單位:貴陽學院生物與環境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 楊凡,車震宇.風景園林教育特色的構建[J].中國市場,2011(12):215-217.

    [2] 高崎,楊西閣,王昊,等.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風景園林教育體系的思考[J].高等農業教育,2009(5):46.48.

    [3] 馬世駿.現代生態學透視[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0.

    第2篇:園林專業就業前景范文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就業前景很好,設計行業是目前最具有潛力的朝陽產業之一,未來30-50年都將處于一個高速上升的階段。面對高速發展的行業,設計行業人才的供應出現較大的缺口。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作為創造美感的一門學科,也越來越受到學子的青睞。環境藝術設計的就業面很廣,原因在于我國快速發展的經濟,市政建設項目和房地產項目如雨后春筍,無論是室內設計還是景觀設計均需要大量的環境藝術設計人才。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就業市場一直很廣闊,只要涉及到環境藝術類都可勝任,如建筑裝飾設計,室內外效果圖設計,園林景觀設計,環境工程改造等而且待遇非常高。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設計人才缺口較大,社會需求量每年突破近百萬,原有的中國美院所培養的環境藝術設計人才已無法適應設計市場的需求,因環境藝術類涉及的行業成本高,所以員工待遇也相當高,行業前景可觀。

    (來源:文章屋網 )

    第3篇:園林專業就業前景范文

    藝術設計學專業主要課程

    藝術設計學專業主要學設計素描、設計表達技法、平面構成與設計、色彩構成與設計、立體構成與設計、工業設計導論、工業設計史、模型制作、工程制圖、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機械制造基礎;平面設計、產品形態設計、多媒體設計表達、技術美學等。

    藝術設計學專業就業方向

    視覺傳達設計:需要熟練的掌握設計的工具與技巧。從事的行業有廣告創意設計方面、網絡媒體方面、各類印刷品的設計、企業的形象設計、書籍類的裝幀設計等等。

    環境設計專業:環境設計專業分為室內設計和室外設計,室內設計主要是家居、裝潢方面。室外設計主要是景觀設計方面。從事的行業室內設計有裝飾裝潢類的公司、家居工廠、建筑設計等研究部門,室外設計有園林研究部門、各美術院校從事專業研究。

    還可以從事室內設計師、軟裝設計師、設計師助理等工作。

    也有很多學生在畢業后會選擇從事CAD繪圖,這項工作的待遇很不錯,且在行內也算是緊俏的人才。從事CAD繪圖需要熟練使用CAD、PS等電腦軟件,工作行業非常廣泛。

    公共藝術專業學習的內容分布廣泛,從事的行業主要有:建筑、建材方面、家居裝潢室內設計方面、互聯網電子商務方面等。

    服裝設計專業:從事的行業主要在服裝和貿易之類,崗位可以參考設計師助理、制版師等。現如今的社會設計師供不應求,市場競爭力的加強,讓各個企業管理層都意識到服裝的原創設計對與產品的重要性,就業前景也是非常可觀的,高薪難求。

    工藝美術專業:與工藝美術相關的行業,主要有建筑裝飾公司、城市的景觀設計、從事室內的裝潢設計以及對于商品的空間進行設計和制作等等。

    第4篇:園林專業就業前景范文

    因而,學生在報考時一定不要盲目跟風,而應結合自身興趣、性格及職業規劃作出理性的判斷和選擇。

    國家重點學科

    擁有生物學國家一級重點學科的高校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復旦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武漢大學和中山大學。

    擁有生物學國家二級重點學科的高校(不含已擁有生物學國家一級重點學科的高校):

    培養目標

    生物類本科專業基本分為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物工程三大方向,以及師范類。

    生物科學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生物科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受到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方面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及一定的教學、科研能力,能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及企事業單位等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工作及管理工作的生物科學高級專門人才。

    生物技術專業培養具備生命科學的基本理論和較系統的生物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機構或高等學校從事科學研究或教學工作,能在工業、醫藥、食品、農、林、牧、漁、環保、園林等行業的企業、事業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與生物技術有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生物工程專業通過掌握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化的科學原理、工藝技術過程和工程設計等基礎理論,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術與工程領域從事設計生產管理和新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的工程技術人才。

    就業前景

    生物專業的發展潛力巨大,然而,在我國范圍內,其目前的就業形勢卻相對有點“冷”。很多相關崗位通常需要求職者具備極為深厚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實操能力,因此僅持本科學歷的畢業生是較難找到對口工作的,生物技術專業在2010年已被教育部列為10大“紅牌”的本科專業。以生物工程專業為例:

    優勢 社會認可度高,對本專業有較高期望;知識范圍廣,生物學基礎強,工科知識扎實,二者有機結合;基礎扎實,應用廣泛,可以很容易的轉到生物科學方向或其他相關應用專業,比如食品科學,制藥科學;理性思維強,善于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注重動手操作能力,可以進行獨立課題實驗;保研考研比率很大,很多學生有機會出國繼續深造。

    第5篇:園林專業就業前景范文

    〔中圖分類號〕 G718.3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1) 07(B)―0018―01

    一、農村中等職業教育現狀分析

    隨著節水農業改善生態政策的逐步推進和城鎮集約化建設的不斷發展,耕地面積也逐年壓縮。以我市為例,現在面向農村的中等職業教育工作不容樂觀。一是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資源比較缺乏。盡管我市中等職業教育資源正在不斷發展完善中,現有近20所規模不等的各類公辦和民辦職業學校,但是,分布在農村的職業學校所占比例很小;二是面向農村的培養對象所占比例偏小,目前的中等職業學校基本上定位于九年義務教育之后的全日制工科學生的培養上,涉農專業的學生所占比例還很低,對農村成人的職業教育基本缺失;三是職業教育滿足農業的需求十分欠缺,幾乎都是滿足于非農領域的就業需求,對涉農專業建設及務農需求十分欠缺;四是專門從事涉農專業教育的職業學校更是微乎其微。

    二、以“一二三模式”引領農村中等職業教育加快發展

    所謂“一二三模式”,是指農村中等職業教育結合當地的實際要做強一組涉農專業,面向農村的兩類教育對象及其三種深造就業的需求。涉農專業是指2000年教育部的《中等職業學校專業目錄》(教職成[2000]8號)中的農林類所有專業;兩類教育對象,一是接受完九年義務教育后未繼續升學的16~20歲全日制學生,二是20歲以上的 “農村勞動力”; 三種就業需求,一是對口升學繼續學習,二是“非農領域”就業,三是“務農”。

    縱觀當前的農村中等職業教育,無論是在專業設置、教育對象上,還是在教育需求上都存在著缺失,因為傳統的中等職業學校只涉及對全日制這一個群體對“非農領域”這一個就業需求的培養教育上,且滿足率還較低,其余群體和其他需求基本上是處于缺失狀態。所以,要真正實現農村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就應當立足這“一二三模式”來尋找差距,謀求突破再續發展。

    三、做大做強涉農專業,實現農村中等職業教育有效突破

    1.明確專業設置,加強專業建設。農村職業學校專業設置應以服務地方經濟為宗旨,以社會專業人才需求和技術需要為導向。以我縣為例,園藝、園林、養殖和農業水利工程等專業是辦學的主方向。首先,這些專業涉及領域廣泛,包括果樹、蔬菜、觀賞植物、生物技術應用、節水滴灌工程、草坪生產和養護、食用菌等。在專業建設過程中應結合社會需求對專業方向作出靈活調整;其次,依據專業需要建設實習、實訓基地。涉農專業實習、實訓基地要盡量與相鄰的國營農場、農業企業和種植農戶合作,租用其農業設施作為實習和實訓場所。

    第6篇:園林專業就業前景范文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意愿;問卷調查

    中圖分類號:G648.2 文獻標識碼: A DOI 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5.06.029

    Abstract: Based on understanding the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more than 1 000 students in 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different professions, the college students contained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horticulture, and animal science had higher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but humanities and food science was lower; in different grade and education, junior college students had had higher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but the graduate students of grade one was the lowest; the direct inner factors influenced the entrepreneurship of college students was "the realization of personal value", and the external factors was the employment prospects. Therefore, the cultiv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and the practical skill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he experience of successful persons should be introduced and different professional employment should be planned.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questionnaire survey

    據統計,2013年中國高校畢業生已經達到699萬,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季”。《2013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披露的數字再次驗證了“史上最難就業年”的說法[1]。沒有最難,只有更難,2014年畢業生在此基礎上仍有增長,達到727萬人,成為2013年后的“更難就業季”[2]。更為嚴峻的是2015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數將達到749萬人,比2014年再增加22萬人,創下歷史新高,再加上去年未找到工作的畢業生,可預計高校就業人數多達810萬。

    富有創新與挑戰精神的大學生,在中國經濟整體向好的大環境下,不循常規,謀求自主創業,在近年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教育部在《關于做好2015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全面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和自主創業工作”,并且首開先河的允許創業課程算學分,允許休學創業,傳遞了國家對扶持創業愈發重視的信號。在天津考察時,也勉勵大學生轉變擇業觀念,同時要求加大對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支持力度[3]。

    大學生創業主要是由在校大學生和大學畢業生群體組成,但在目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發展相對較慢。749萬――這是2015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的數量,1%――這是目前我國大學畢業生創業的大致比例[4]。2個數據,反映出大學生創業難、創業配套政策跟不上的尷尬局面。因此,本研究以天津農學院為例,涉及全院各個年級不同專業的專科學生、本科學生和研究生,通過對創業意愿的問卷調查,來探討現在農業院校如何正面教育和引導大學生創業的動機,為學校努力創造出適宜大學生創業的社會環境以及推進大學生的創業進程等提供依據。

    1 調查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獲取相關數據,問卷內容是參照國內相關文獻和學生訪談而確定的10個影響創業的直接因素,每個因素為不定項選擇。調查于2014年7―9 月份在天津農學院進行,共選擇專科8個專業,本科11個專業,研究生2個專業的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隨機發放紙質問卷,總共投出問卷1 435份,回收問卷1 207份, 回收率84.1%(表1)。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專業大學生創業意愿分析

    從圖1可以看出 ,大學教育中除人力專業差異較小外,其余10個專業的大學生有創業意愿的占大多數,其中農環、動科、園藝、水產和基礎專業的大學生創業意愿較高,均占到一半以上(分別為56%,56%,54%,52%和51%);其次是工程、計算機和水利專業的學生(分別為49%,49%和47%);再次是經管和食品專業的學生(分別為44%和39%);人力專業的學生最低,僅為31%。

    創業意愿反映出當前大學生對創業可能性的考慮,不同專業的大學生在選擇創業時會首先考慮本專業創業的可能性。本研究中,園藝專業畢業的學生主要從事城市的園林綠化和美化工作,農環專業主要進行城市的環境保護、治理,動科專業主要從事畜禽飼養、寵物疾病的治療等,這些專業實用性、技術性強,而且目前國家扶持度高和實際聯系密切,個人可操作度高。因此,這3個專業的大學生的創業意愿在天津農學院是最高的。而人力專業主要以人事管理為主,與實際的商品接觸較少,因此該專業的學生創業意愿最低。

    所以,可以看出不同專業的學生有不同的創業想法和意愿。總體上看,目前農學院的大學生創業意愿較強,這也符合社會的需求,學校方面應該積極加大對創業的指導工作,尤其是根據不同專業有的放矢的制定指導內容,應強調學科或專業的實用性教育[5],與社會的具體情況相結合,使學生真正做到有一技之長。

    2.2 不同學歷教育和不同年級大學生創業意愿分析

    由圖2可以看出,大學教育中除研究生一年級的學生外,其他各年級的大學生有創業意愿的占大多數,其中專科一年級和專科二年級的大學生創業意愿最高,分別為56%和57%,其次是專科三年級和本科一年級,有創業意愿的均占50%,再次是本科二、三、四年級和研究生二年級,分別為47%,45%,47%和47%,研究生一年級最低,僅為30%。

    由于高職專科的專業教育與本科不同,專科教育不以理論內容為主,而是側重于實際技能的掌握,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實踐技能相對較強,對本專業的實際應用也較了解,激發了他們自主創業的積極性,因此,高職專科的大學生的創業意愿在天津農學院是最高的。而研究生教育則側重于專業的深度研究,并且大多數學生擅長理論研究,整體創業意愿最低。

    所以,學校應加強本科生和研究生實踐技能的培養,使他們既懂得本專業的理論知識,又掌握本學科的技術,具有一技之長,加強實踐教學是促進大學生和研究生創業的關鍵。

    2.3 影響大學生創業意愿直接因素的分析

    在對影響大學生創業意愿的直接原因進行調查時發現,多數的同學都選擇了兩個因素以上,說明創業意愿受多方因素的影響。Gilad 和Levine很早就提出了“推”和“拉”理論[6]。“推”理論強調外在因素, “拉”理論強調內在因素。

    筆者把10個影響因素分成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2個方面,外在因素包括A、B、C、D、E,內在因素包括F、G、H、I、J(圖3)。結果分析顯示,內在因素對學生創業的影響比外在因素高19.4%。內在因素中影響最大的是實現個人價值,占32%;其次是賺錢,占30%;再次是對成功人士的崇拜,占22%。說明實現個人價值和賺錢,是大學生創業的主要或直接內在因素或動力。也說明農學院的大學生多數懷揣著夢想,想通過創業和自己的努力賺錢實現自我價值,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另外,有較多的學生選擇“賺錢”為創業動機與當今社會經濟發展現狀和學生的家庭環境有直接的關系。農學院的學生較多的來自農村,經濟狀況較差,農村的社會和經濟環境也較差。這使得許多學生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他們的命運,“賺錢”改善家人的生活[7]。因此,學校的教育極大的影響他們的創業。

    外在因素中影響最大的是就業前景。的確,就業前景是每個即將踏入大學校門的學生所關注的,也是在校生和應屆生求職時迫切關注的問題。由于大量的畢業生,2015年的就業形勢依舊嚴峻。每個學校、每個專業的就業前景是大學生創業的關鍵。

    3 結 語

    創業意愿的形成是個動態的過程,受著內在與外在環境的直接影響。國家為了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已經出臺了很多的政策和措施,但實際創業的比例還是很低。通過調查問卷,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有著積極的人生觀,在創業意愿上也表現出較強的興趣,學校要做的就是培養大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8],激勵大學生積極向上,為實現自己正確的人生價值而奮斗;加強實踐教學和加強大學生技能的培養,讓他們有一技之長[9];多介紹本專業和本學科成功人士的成才經歷,讓學生懂得如何創業,真正學會創業的方法和明確創業的目標,腳踏實地的開始為創業籌謀和規劃。總之,農業院校要根據各個專業的特點培育出健康、有效的自主創業學習環境,使大學生對創業有系統的了解,激發出大學生的創業欲望和熱情[10]。

    參考文獻:

    [1] 2013年中國本科生就業率下降12個百分點[EB/OL]. ,2015-04-09.

    [4] 749萬畢業生 自主創業如何撬動就業難的結構性杠桿[EB/OL]. http:///kuai_xun_4343/20141216/t20141216_1214131.shtml,2014-12-16.

    [5] 趙璐詩.美國、荷蘭政府對大學生創業政策扶持經驗及啟示[J].商業經濟,2013(1):20-21.

    [6] Gerry Segal, Pan Borgia, Jerry Schenfeld. The motivation to become an entrepreneur[EB/OL]. /1355-2554.htm.

    [7] 劉瑛,O曉燕.大學生創業動機概念模型研究[J].機械管理開發,2011(1):155-156.

    [8] 楊業華,湛利華.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內行及研究意義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3(4):31-35.

    第7篇:園林專業就業前景范文

    近年來,中職學生大部分為中考落榜生,或中學不考高中的保送生,有一部分中職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行為習慣不佳,在選擇專業時只憑一時熱情或為了混一張文憑,并沒有把學習當成一項事業。有的藝術專業的學生缺乏學習積極性,更不用說繪畫基礎和審美情趣了。如果學習的課程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提不起他們的興趣,他們很快就對該課程的學習敷衍了事。3.就業情況分析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各類新型文化產業和時尚產業的迅速興起,各行各業乃至城市建設越來越注重“包裝”。如城市建設工程、園林綠化工程、小區規劃、標志性建筑、景觀設計、環境藝術、創意產業甚至影視、動漫、廣告、IT網頁、UI界面等,相應地促進了服裝設計、色彩規劃、裝飾藝術、外觀包裝設計、室內外環境藝術設計、工業設計、平面(廣告)設計等專業的快速發展。當前,晉江區域經濟大力發展創意經濟產業的政策,以創新、創意、創造為特色的“三創園”經濟開發區,對藝術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美術設計專業人才就業前景良好,藝術設計專業畢業生有了比過去更為廣闊、多元的發展空間,在大學生就業難的困境中,晉江華僑職業中專學校畢業生卻成為多方爭搶的“香餑餑”。

    二、晉江華僑職業中專學校專業開發論證

    近年來,晉江華僑職業中專學校骨干專業教師、行業技術專家和安排課程的教務教師,經過對市場的調研分析,決定把晉江華僑職業中專學校藝術設計專業拓展成為工藝美術、動漫設計與游戲制作、鞋類設計與管理、印刷技術等四個專業方向,進行專項的研究和實踐,力求把學生培養成為工藝美術領域里富有就業競爭能力的實踐型、實用型、復合型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1.調整課程結構

    課程結構是對專業課程中各個方面做出規劃和安排,其中主要涉及確定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和構建課程體系,找到專業所特有的職業能力發展邏輯,優化課程內容組合,構建課程體系。傳統的藝術設計(工藝美術)課程結構,把專業必修課分為專業平臺基礎課、專業化方向課程和綜合實踐課程三類。專業平臺基礎課主要是以職業活動為依據,以該專業拓展出來的共同學習單元(項目)為載體,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基礎知識,形成專門化方向職業能力的共同基礎。專業化方向課程是在專業基礎平臺課程的基礎上,根據各個專業側重的方向不同,設置針對某一崗位能力的發展、以相關任務為載體的課程。綜合實踐課程是強化綜合職業能力培養、完善職業人格、與就業崗位對接的課程。在尊重傳統的基礎上,晉江華僑職業中專學校根據課程結構和社會需要,對藝術設計(工藝美術)專業中傳統課程結構作出相應的調整,并加強三者之間的課程結構相互轉換功能。以實用、應用為原則,設置以電腦美術課為中心、以專業基礎課為支撐、以創意策劃課為核心的課程結構,在新的課程結構設計中,以提升學生的文化品位、拓寬學生的專業知識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教學目標,使學生進入社會后具有較強的競爭意識、社會適應能力以及突出的專業技能。目前,晉江華僑職業中專學校藝術設計(工藝美術)課程設置如表1。從表1可以看出,晉江華僑職業中專學校的專業課程方案理論知識系統化,專業基礎課程統一化,專業方向明確化。將系統的學科知識轉化為實踐工作過程知識,更加注重專業化方向和綜合實訓,并把培養目標有機融入各門課程的學習項目,讓中職生對就業充滿信心,也讓企業更愿意接受中職畢業生。

    2.教學改革

    第8篇:園林專業就業前景范文

    [關鍵詞] 高校擴招 金融危機 生物類專業大學生 就業 對策

    一、高校擴招和金融危機背景下生物類專業大學生就業形勢的嚴峻

    1.高校擴招和金融危機的影響造成大學生就業難

    大學生就業問題是近年來整個社會關注的焦點,大學生就業難已成為困擾我國社會的一個突出問題。自1999年以來,我國高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擴大招生規模,大學生規模急劇增長,目前我國在校大學生人數已經突破2500萬,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達到22%,高等教育已經從精英教育邁入大眾化教育階段。據教育部統計,2003年大學畢業生是212萬,2009年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611萬人,到2010年將達到630萬左右。尤其是當前受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經濟危機和我國經濟的周期性調整壓力的影響,我國經濟發展速度明顯放慢,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正加速從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從發達國家向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蔓延,對我國經濟和就業產生嚴重影響,造成企業用人需求總量相應減少,可供給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崗位將進一步減少,就業總量矛盾和結構性矛盾加大。新的國際與國內形勢對大學生就業無異于雪上加霜。

    2.生物類專業大學生就業形勢的嚴峻

    生命科學是近年發展起來的前沿學科,是社會科技發展的產物,在國家、社會的發展進步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生命科學研究、生物技術的快速發展為解決人類社會發展面臨的健康、食物、能源、生態、環境等重大問題開辟了嶄新的路徑,因此,生物學的最新研究成果總會受到世人關注,這些都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學生報讀生物學專業。由于過度宣傳,生物專業受到熱捧,引發“生物熱”,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在內我國已有200多所院校設置生物學專業,每年畢業生達幾萬人,由于專業的局限性,再加上我國生物技術產業沒有發展到像美國等發達國家那樣的規模,造成生物類專業的大學生暫時性過剩,就業形式更加嚴峻。相對于有些專業,生物專業大學生就業面狹窄,可供大學生就業的崗位少。

    二、生物類大學生就業現狀分析

    1.生物類專業大學生知識廣而不專

    從就業方向來看,生物類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可以到工業、醫藥、食品、農、林、牧、漁、環保、園林等行業的企業、事業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與生物技術有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也可進入科研機構或中等學校從事教學工作。但其中相關每一個職位,都基本上有對應的專業存在,你會受到生物制藥專業、畜牧獸醫專業畢業生的挑戰,也會受到園藝園林、植保等專業的沖擊。當去競爭同一崗位時,很難占到優勢。

    2.地區性差異造成中小城市就業率偏低

    生物技術行業基本屬于高科技行業,大城市經濟發展迅速,相應的新需求不斷增加,這為專業的發展提供了動力和可能性。中小城市在這個方面的發展則相對緩慢一些。據統計數據顯示,生物類專業在就業求職的學生中,有80%以上的人選擇在北京、上海及重要的省會城市工作,認為留在大城市對本專業及個人以后的發展都能提供更多的機會。以衡水市為例,衡水市就業市場對生物類大學生的需求不大,僅集中在教育行業以及為數很少的酒類、乳品等食品行業,生物制品公司規模小、科技含量低,難以吸引到高素質的人才。

    3.生物類專業大學生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生物類大學生自身的素質與企業的用人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有待進一步的提高。作為理工科的生物類大學生,雖理論基礎扎實,有一定的動手能力,具備一些專業方面的技術,但是綜合素質方面尚有欠缺,如組織協調能力、團隊合作精神、語言表達能力、營銷理念、人文素質、應變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等。在現代企業中,對求職者除了要求專業知識扎實,更要求他們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以適應企業的發展,而這些綜合素質的鍛煉正是被生物類大學生在大學生活中最容易忽視的,許多企業將招聘的重心轉向具有相關工作經驗的生物類人才甚至其它專業人才,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生物類應屆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

    三、解決生物類專業大學生就業難的建議

    1.根據自身優勢準確定位,未雨綢繆

    針對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高校生物類專業畢業生應克服困難,順利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就業機會,而不是怨天尤人、喪失信心。應樹立不斷完善自我的觀念,樹立正確的就業觀。首先,應根據自身的條件對自己進行正確的定位,做好初步的職業規劃,沿著制定的方向,不斷完善自己。比如對于有志從事研究開發工作的生物類專業大學生,應積極提高自身的科研素質,在校期間爭取參與老師的科研課題,努力培養創新能力,提高實驗技能。其次,要積極關注學科發展動向,廣泛閱讀專業相關文獻,為自己將來要從事的專業方向打下堅實的基礎;對于將來準備從事教育事業的學生來說,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表達能力、良好的教師基本功是在大學期間必須著重培養的;如果對生物產品營銷管理有興趣,除了要學好本科階段的專業課程外,還應鍛煉自己的工作組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同時適當地增加營銷管理方面的知識,這樣在將來的求職中才有可能爭取更多更好的機會。

    2.考研深造是緩解就業壓力的一條途徑

    生物科學專業的科技含量要求較高,因此對于這個學科的學生來說,選擇繼續深造對于以后從事專業的科學研究也是有必要的。若要進入本專業的科研院所或生物領域的企業,行業所需要的人才,必須具備很強的科研能力,而這是大學生在四年本科生涯后根本無法具備的素質,所以,考研也成了生物專業專業絕大多數人的選擇,基本上每所大學的生物類專業學生至少80%選擇考研深造,考研率都在30%以上。

    3.未來的展望

    隨著21世紀的到來,全球人口、環境、食物、資源與健康等社會問題日益嚴重,解決這些問題要依賴生命科學研究的進步。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環保等一批新興產業正在快速形成,國家“十一五”規劃中把生物產業作為戰略產業重點發展,目標在2020年,全國生物產業增加值突破2萬億元,占GDP比重達到4%以上,成為高技術領域的支柱產業和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作為一個發展迅速的潛力專業,生物學專業的前景還是很令人期待的,生物學專業人才的就業前景廣闊,隨著生物產業的快速發展,相信不久的將來,生物學專業人才的需求量將會激增,生物類專業的大學生大有可為。

    參考文獻:

    [1]趙楠.新的就業形勢下高校畢業生就業意識的調查與分析[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28(3):134-136.

    [2]高瓊,趙海燕.生物科學類本科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調查與就業指導[J].中國林業教育,2009,27(2):33-36.

    [3]熊毅,李英偉,李燕燕.金融危機背景下的大學生就業指導[J].武漢工程大學學報,2010,32(2):56-59.

    第9篇:園林專業就業前景范文

    關鍵詞 空間信息 數字技術 學科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1起源

    在國內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這門學科的起步時間并不早,2004年武漢大學邊馥苓教授首創此專業,掛靠于國際軟件學院。當然這與武漢大學擁有著亞洲最強、世界第三的測繪遙感專業,一流的國內軟件工程專業是密不可分的。武漢大學的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實際上是遙感專業與軟件工程的一個交叉學科。這里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應該稱為(地理)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看起來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是并列關系,實際上(地理)空間信息是處理對象,數字技術是處理方法,主要研究方向為將空間信息進行數字化處理,更加偏向于軟件應用的方向。因而在課程開設上這個學科不僅要學習軟件工程的專業課程,還要學習GIS、RS、GPS等專業課。也就是說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學科是一門較為寬泛的學科。在2007年廈門理工學院、2008年成都理工大學、2009年山東農業大學相繼開設此專業,都是按照武漢大學的模式教學,學習的內容基本相同。

    同樣為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專業,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在2005年開設此本科專業,掛靠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實力最強的通信工程學院。西電的此專業與太空有關系,是我國僅此一家研究太空的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專業。從上世紀90年代便開始依托綜合業務網理論與關鍵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多個課題組長期從事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特別在近幾年承擔了衛星通信新體制、衛星網絡與交換等項目的研究,為我國的國防建設和國家信息化建設做出了較大的貢獻。

    2發展

    首先在本世紀網絡的發展達到了一個空前的快速時期,而越來越多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方面需要我們所處的地理詳細信息以及導航的應用。于是作為軟件與遙感的交叉學科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以一種社會亟需的應用學科在武漢大學首創。美國副總統戈爾于1998年1月21日提出了數字地球的概念之后,中國學者特別是地學界的專家認識到“數字地球”戰略將是推動我國信息化建設和社會經濟、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武器,并于1999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在北京召開了首屆國際“數字地球”大會。從這之后,與“數字地球”相關相似的概念層出不窮。“數字中國”、“數字省”、“數字城市”、“數字化行業”、“數字化社區”等名詞充斥報端和雜志,成了當前最熱門的話題之一。甚至許多省、市把它作為“十五”經濟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戰略來抓。國家測繪局在2000年全國局長干部會議上明確提出,測繪局系統今后一個時期的主要任務是構建“數字中國”的基礎框架;海南、湖南、山西、福建等省都已正式立項啟動“數字海南”、“數字湖南”、“數字山西”、“數字福建”工程,其他省區的立項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劃之中,而數字城市的立項更是如火如荼。而在2000年5月13日,中國近百位市長與百名IT精英企業聚首“二十一世紀數字城市論壇”,共商推動中國城市數字化進程大計。中國建設部部長俞正聲在論壇開幕致辭時指出,所謂“數字城市”與“園林城市”、“生態城市”一樣,是對城市發展方向的一種描述,是指數字技術、信息技術、網絡技術要滲透到城市生活的各個方面。建設數字城市能夠制止猖獗的違法建筑,并避免制約工程招標和房地產建設中的大量弊端。從某種意義來講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專業的產生是一種現實的需求。

    因此作為時代實用性的專業,它具有很寬廣的實用領域。 綜合研究空間信息數字化、網絡化、可視化和智能化的工程理論與技術科學。它將空間信息的各種載體向數字載體轉換,通過網絡通信技術加載到各個專業領域,支持當今社會的各行各業數字工程的實現,具體的應用領域有:數字國防、數字政府、數字國土數字規劃、數字電力、數字水利、數字公安、數字交通、數字農業等等。換言之當今社會的越來越多的領域與“數字”這兩個字息息相關。

    那究竟這個專業方向的學生應該在大學學習哪些課程呢?以武漢大學為例,武漢大學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專業旨在培養具有深厚軟件工程理論和空間信息技術、通信技術以及計算機網絡技術,有一定的管理和經濟知識基礎,能運用數字工程技術對環境、人文、社會、經濟等各類信息進行數字化處理,實現網絡化傳輸、可視化表達、智能化決策的復合型空間信息產業、技術與應用的高級專門人才。

    3前景

    要了解這個專業的前景,我們不得不首先了解一下這個專業的研究內容,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專業是“3S”的技術集成即GIS、GPS、RS三位一體。全球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和遙感三項技術是自然地集成到一起的,它們的集成是功能互補、技術融合的有機集成:遙感技術以影像形式提供數據源;全球定位系統以離散點位的形式提供輔助信息源;而地理信息系統則容納前兩項技術的數據成果外加其他數據,包括大量地物屬性數據,加以統一管理,并進行空間的綜合分析。

    因此對于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的本科學生畢業后可以從事信息和通信系統、數字化國土、數字化城市的研究設計和制造工作,也可以政府管理部門、軍事、經濟、科學研究部門從事系統管理工作,就業去向是國內IT企業、電信運營商及科研院所,同時可以選擇空間信息科學與技術和通信與信息系統為深造學科。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伊人色院成人蜜桃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午夜|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小说|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办公室 |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成人口工漫画网站免费| 四虎成人免费影院网址| 成人片黄网站a毛片免费|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在线| 成人私人影院在线版| 国产91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欧美成人在线影院|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影视| 成人看片黄a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欧美目韩成人综合 |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成人在线播放|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动漫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 成人年无码AV片在线观看| 老司机成人影院| 日韩成人在线网站|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2021国产成人午夜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午夜视频免费成人| 国产成人cao在线| 四虎成人免费大片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成人福利在线视频| 在线观看成人网站| 成人在线免费网站| 在线免费成人网| 国产成人av三级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