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協會期中總結范文

    協會期中總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協會期中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協會期中總結

    第1篇:協會期中總結范文

    一、質量、安全、文明施工的工作情況

    (一)加大宣傳進一步增強從業人員安全意識。一是發揮民工學校的作用。我局根據市建委《關于二00八年杭州市建設工地民工學校工作的意見》,以“關愛民工提素質,構建和諧提品質”為主題,以“服務工程、按需培訓、學以致用、改善民生”為主線,以解決民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落腳點,堅持“在建樓中育人,在育人中建樓”的宗旨,全區14家二級以上總承包企業均建立了民工學校總校。我局質量安全監督站在新受監符創建民工學校合要求的16個工地,都要求并推動建立了民工學校。監督人員不定期為施工現場民工授課,今年共授課23次,受教育人數達1200余人。二是積極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6月8日,我局積極組織企業,參與區安全生產委員在閘弄口街道中心花園舉辦的“安全生產月”宣傳圖片展及咨詢贈書活動,在這次活動中,50家企業提供了安全知識宣傳展板;我局贈送安全知識書籍500本。在這同時,全區建設企業積極征訂安全生產宣傳掛圖650套,懸掛橫幅296條,培訓務工人員4158人次,有523人參與省安監局舉辦的“電力杯”安全知識競賽,征訂20*年《勞動保護雜志》130份,以開展這一活動為載體,進一步加大了安全生產的宣傳力度,倡導形成“心中牢記安全,事故必定減少,生命才有保障”的安全意識。三是組織現場觀摩宣傳。現場觀摩是一種直接的宣傳教育工作,在安全生產月活動期間,我局于6月3日、6月13日先后二次組織全區總承包企業分管安全生產的副總和質安科人員到中豪公司承建的“三新大廈綜合樓”和通達公司承建的“綠城·蔚藍公寓”項目部召開現場觀摩會,對“安全生產月”活動進行再宣傳、再發動、再落實,通過觀摩會,相互學習、相互溝通,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收到了較好的宣傳效果。

    (二)加強領導充分發揮網絡管理作用

    一是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為加強對全區建設企業和施工現場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領導,進一步落實各級安全生產目標責任制,做到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我局成立健全、完善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重點抓,相關部門具體抓”的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管理體系,建立定期例會制度和報告制度,做到每季對安全生產、文明施工工作有分析、有總結、有步驟、有要求,及時通報安全生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做到舉一反三,及時整改,警鐘長鳴,常抓不懈。二是調整企業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管理人員網絡。由于目前人員流動性大,為了將有關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信息在第一時間內傳達到全區建設企業分管安全生產工作的具體負責人,今年年初,我局對手機短信平臺進行了升級,對全區建設企業的相關人員手機號碼進行了重新核對并輸入信息庫,使安全生產管理網絡更加完善,信息更加暢通,傳遞更加及時。在這同時,為進一步加強與企業的溝通,今年我局新增設QQ群,目前已有120余家企業的相關人員加入,形成了上下互通的管理網絡,從而使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得到了進一步完善。來源于:

    (三)強化責任充分發揮綜合職能

    一是積極應對雪災。年初的大雪,造成鐵路、公路交通中斷,許多民工不能返鄉過節,從而造成民工返鄉心切,不可預見因素增多,安全隱患隨之增多,安全生產形勢十分嚴峻。對此,我局及時啟動了應急救援預案,加強值班工作,利用手機短信平臺向全區建筑企業及時發送有關雪災信息和做好抗雪防災的各項要求,全力以赴做好民工的勸導工作,并積極投入抗雪防災工作。各建設企業、建筑工地按照市、區政府的要求,強化了對建設工地的安全管理,落實安全措施,明確各項責任,在抗雪防災工作中為全力維護社會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二是積極引導強化社會責任。特別是面對*“5·12”特大地震的時候,我局充分發揮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引導、協調、服務、管理等綜合職能,會同區建筑行業協會及時向全區建設企業發出倡議,倡導全區建設企業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積極行動起來,為災區人民共度困難獻愛心活動,得到全區建設企業的積極響應,在短短的一個星期內,全區建設企業通過各種渠道向災區捐款達150余萬元。尤其是我區接到市委、市政府第二批向*災區援建過渡安置房1000套的任務后,我局迅速組織全區主要骨干企業具體實施,并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7月10日前完成任務。這次援建工作時間特別緊張,責任特別重大,任務特別艱巨,是我區歷史上援建路線最遠的一項政治任務,責任重大。我局精心組織,在各大企業積極報名的同時,挑選技術力量最強的5家企業參與援建工作。由于各種板材均要進行長途跋涉運抵*災區,再加上我區援建點多面廣、道路崎嶇,安全運輸工作對整個援建任務的完成顯得尤為重要,我局抓安全運輸的同時抓安全施工,在第二批援建單位中,我區在全市城區中率先完成施工任務。整個援建過程中,共動用各類車輛3500余臺,組織板材搬運人員達1.5萬余人次,沒有發生任何事故,得到當地政府的高度評價,取得了安全生產和社會責任的雙豐收。三是明確安全管理目標責任。為了進一步明確責任,根據市建委、區安全生產委員會的要求,我局與轄區所有建設企業(182家)簽訂《*區建設系統安全生產防火工作管理目標責任書》,并在每個工地開工前進行質量、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的交底,與各項目部簽訂責任書。同時,堅持定期召開安全生產例會,及時分析和通報安全生產工作中暴露的問題,對帶有普遍存在的問題組織大家討論,群策群力,形成了管理合力。為預防突發性災害事故的發生,減少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失,專門下發了《防火、防汛、抗臺(抗雪、防凍)應急救援預案》和建立避難所的通知,做到分工明確,任務到人。同時,我局在根據市建委和區政府的要求,積極承擔其它管理工作。在今年“西博會”煙花大會期間,我局首次承擔了煙花大會燃放點(錢江新城)的安全防護設施搭建,為確保萬無一失,我局領導多次踏勘現場,編制專項方案,精心組織施工,圓滿完成煙花大會錢江新城燃放點的安全保衛工作。

    (四)認真檢查切實消除安全隱患

    今年以來,我局在加強日常監督管理工作的同時,根據市建委和區安全生產委員會的統一布置,開展了元旦、春節期間、抗雪防災、“兩會”期間、五一期間、安全生產百日督查、安全生產月、十一長假、質量月等專項檢查工作。將整治活動貫穿于“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年”活動之中,做到排查與整治結合,整改與隱患消除結合,日常監督與專項整治結合。隨著我區城市化推進步伐的加快,建設任務十分繁重,安全生產形勢十分嚴峻。針對這一現狀,今年來,我局對187個工地在開展日常檢查的同時,共進行了10次專項檢查,發整改通知書232份,2家責任單位進行扣分,對27名項目經理和項目總監進行了扣分處理。通過檢查,消除安全隱患,為我區加快城市化推進提供了安全生產環境,一年來,全區建設企業安全生產總體較為平穩,未發生較大安全事故。

    (五)抓好創建全力改善施工現場作業環境

    今年,是我區第二次參加“省級示范文明城區”的創建工作,我局按照區委、區政府“志在必得”的要求,根據轄區內在建工地的“創建”,任務重、難度大、標準高的實際情況,著重抓了以下幾個環節。一是建立制度。建立了工作例會制、日報制、工作聯系制。堅持每天召開工作碰頭會、每天書面上報工作情況,涉及有關部門的問題發送工作聯系單,爭取相關部門的支持和配合。二是明確責任。根據屬地管理的原則,將轄區內所有的在建工地按照區域進行了劃塊,并將“建筑工地創建要求”分發給各鎮、街道,明確責任,共同管理,特別是在迎檢關鍵階段,局黨委果斷決策,集全局之力,決定從6月14日至7月20日,利用雙休日,組織全局機關工作人員深入工地,定人蹲點對18個重點區域內的工地進行監督管理,幫助和配合施工現場管理人員搞好“創建”工作。三是狠抓落實。進入六月份以后,區創建辦進一步加大了對創建工作的抽查密度和力度,對此,我局及時將有關的信息通過短信平臺發送到各項目部管理人員和公司負責人,同時加大了檢查頻率。除了要求蹲點人員堅守崗位,盡心盡責的做好檢查督促工作外,局領導每天堅持帶隊巡查工地,協調各方面關系。對存在問題較多的工地發出限期整改通知書,并進行復查。僅在一周的檢查中,就發出整改通知書11份。四是成效顯著。通過全局干部和全區建設企業及相關項目部的共同努力,建筑工地文明施工得到根本性的改觀,現場環境整潔有序,在區文明辦、區創建辦領導多次檢查和抽查中,得到充分肯定,確保了在省考核驗收過程中不失責任分。

    (六)嚴格管理全力提高管理人員素質

    一是加強安全生產許可證管理。今年一月,第一批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均將到期,我局根據省、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要求,通過手機短信平臺,多次要求全區建設企業高度重視安全生產許可證的延期工作,做到早準備、早部署、早落實,使安全生產延期工作順利進行,截止目前,全區建設企業辦理安全生產許可證延期68家,今年新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18家,共164家,占應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企業的95%。二是加強三類人員管理。第一批三類人員證書今年5月份到,涉及企業多、人員數量多,針對這一現狀,我局根據省、市的要求,充分發揮協會作用,專門招聘了協會工作人員,并將三類人員的相關工作委托協會實施,今年共辦理三類人員延期11*人,新取得三類人員證書439人,全區建設企業已取得三類人員合格取證3417人。期中A類629人,B類1832人,C類956人。三是加強建造師管理。今年以來,建造師全面啟用,為了使已取得建造師資格證書的人員早日注冊,早日使用,我局采取專人負責,日常受理,集中上報的工作機制,不僅方便企業,而且早日注冊贏得時間,受到企業的一致公認。今年新注冊成功一級建造師193人,二級建造師513人,共有一、二級建造師1533人取得注冊證書和職業印章。來源于:

    二、存在問題。

    第2篇:協會期中總結范文

    2006年12月底,臺灣地震導致海底光纜斷裂,造成大面積斷網為人們上演了互聯網的“后天”。網站訪問不通、即時通訊受阻、電子商務停滯……嚴重依賴互聯網的IT、國際貿易、媒體、金融等行業受到極大影響。

    “斷網”事件也印證了業內專家曾提出的互聯網美國。全球互聯網無論從硬件環境、軟件設施還是政策法規均對于其發源地美國產生高度依賴,對其他國家互聯網自主發展產生了嚴重威脅。

    中國互聯網的維護者對這種威脅也感受頗深,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主任毛偉感慨道:“如果把中國互聯網比作一棵樹,則域名基礎平臺是根,而網絡應用是葉。長期以來,我們對葉的關注遠大于根。慶幸的是,隨著中國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人們開始意識到國家互聯網域名系統的重要性,有識之士也建議將負責中國互聯網域名解析和管理的CNNIC納入國家應急安全體系,從而確保中國互聯網的穩定、安全運行。”

    中國不可一日無互聯網,互聯網不可一日無CNNIC。在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的監控機房,電子屏上以秒為單位跳動的數字十分引人注目,分布在全國的5個域名解析頂級節點幾乎覆蓋了南、北所有電信運營商,座落在每個節點上的服務器時刻響應著網民登陸網站的請求。

    CNNIC位于中科院軟件園寧靜的園區內,監控機房中服務器上的指示燈不停閃爍,屏住呼吸能聽到機器高速運行發出的低鳴,技術人員監控著整個機房的運行,一切都顯得井然有序。

    在中國互聯網枝繁葉茂、碩果累累的今天,不禁引發人們對于中國互聯網之“根”――頂級域名CN的興趣,更想走進護根園丁CNNIC,了解他們的工作和生活。

    《互聯網的“根”生時代》

    斷網危機叩問互聯網“中樞神經”

    2006年12月27日,對于眾多網民而言是一個災難性的日子,由于受12月26日20時26分至27日12時臺灣南部海域多次強烈地震影響,至少6條國際海底通信光纜斷裂,造成國內網民訪問國外網站故障。

    由于無法正常訪問國際網站,一些與國際域名相關的業務也暫時無法受理。其中包括注冊、續費、信息修改等國際域名業務都暫停辦理。這導致中國的COM域名注冊者到期的域名無法正常續費,國內注冊者約有9000多個COM域名被非正常刪除。大量企業丟失的COM域名已經被海外域名投資人搶注。

    普通網民很難想象“斷網”事件造成的損失,也無法理解在互聯網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幾條光纜的斷裂為什么會導致如此嚴重的后果。這其中的關鍵問題在于―域名解析被中斷。

    CNNIC助理主任劉志江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如果將互聯網比作一個人,那么各種各樣的網站和網絡應用好像人的肌肉和皮膚,數據通信線路及硬件設備則是人的骨骼,而域名系統就好比人的中樞神經。一個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出了問題,人就變成了沒有植物人。這就不難理解個別網站或數據通信線路的故障只能產生局部影響,而域名系統故障所產生的域名解析中斷將導致整個互聯網的癱瘓。

    因此,海底光纜中斷就是由于“脊椎骨骨折”間接影響到了中樞神經,以至于造成了互聯網的大面積癱瘓。

    對于頻發的“斷網”事件,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胡啟恒院士則在2007年全國兩會期間,提議把負責中國頂級域名注冊和運行管理的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納入國家應急安全體系。這樣一旦出現緊急情況,國家就可以把已納入應急體系的部分用特殊措施保護起來。

    CNNIC主任毛偉更是深知其味,他介紹說:“域名是互聯網的中樞神經。因此,國際上很多國家對于本國的域名資源都表現出高度重視。在信息時代,域名也將成為影響國家經濟、技術發展的戰略資源。”

    CNNIC為中國互聯網“扎根”

    中國臺灣地震引起跨太平洋海底光纜斷裂,受到影響最大的是使用COM域名的網站。相反,由中國自主管理的國家域名系統則運轉正常,顯示出良好的穩定性和安全性。而這與CNNIC多年來所做的一系列域名防護以及升級工作密不可分。

    CNNIC技術總監李曉東回想起半年前臺灣地震所帶來的網絡危機仍記憶猶新。在故障期中,由于很多企業在COM解析出現問題時都啟動了CN域名,而技術部門幾乎24小時都在力保CN域名解析服務器的穩定運行。“我們是中國互聯網穩定運行的核心保障,也體會到我們表現智慧和才華的舞臺不僅是這個機房,不僅是CNNIC,而是整個國家。”李曉東說。

    而來自各界、各種各樣的咨詢讓CNNIC客戶服務部的7×24小時全天候客戶服務熱線一直響個不停,“如何將網站與CN域名進行指向?”、“怎么配置企業郵箱?”、“海底光纜什么時候能夠修復?”等等。為了能夠在應急階段解決所有用戶的域名變更和使用問題,客服部新增了客服電話,并且從技術部調派了多名工作人員以應對各類技術詢問。

    李曉東說,盡管我們自身的國家域名沒有出現任何問題,但我們并沒有慶幸,相反我們召開了專門的會議研究臺灣地震所帶來的影響問題,并給我們的技術人員敲了警鐘,萬一類似的事件發生在國內應該如何加以應對。CNNIC將繼續投入大量技術力量,在軟件開發、硬件設施、機房環境、分支節點建設和技術培訓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前提準備,以充分保證域名服務的穩定、安全、高效的運轉。

    毛偉分析稱,大多數情況下,CN域名主要通過國內的域名服務器解析,用戶訪問CN域名的網站更為穩定快捷。同時完成了多節點的CN頂級節點部署計劃,從而極大地了提高了CN域名的穩定性。

    在CNNIC的數據防護體系中,除了采取種種預防措施,還準備了相當縝密的應急處理預案,以期在最壞的情況下,可以緊急恢復國家域名系統、提供正常的域名解析和管理服務,保證國家域名中央數據庫的正常運轉。

    與此同時,更加安全完備的異地容災備份方案也被提上了CNNIC的重點議程。CNNIC技術部的一位工程師回憶說:“從有災備意向到最終達成,花了整整兩年時間”。他說,“那真是一段艱難的抉擇過程,因為災備是信息安全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線,必須慎之又慎。國內多個城市都曾經進入過我們的視野,但多方比較之后,四川電信災備中心在網絡質量、物理條件、管理水平上都很好地滿足了災備需求,最終災備落戶成都。”

    《十年堅持終掀蓄“根”熱》

    中國互聯網迎來“CN時代”

    在一系列安全措施的縝密保障之下,企業團體等對CN域名的認同感日益增強,中國互聯網也開始從“燒.COM熱潮”真正步入“CN時代”。

    長期以來,美國是國際互聯網業務的轉接點、全球互聯網的多數根服務器都放置在美國,由此,美國制定的霸王條款,制造了一系列對其它國家互聯網運營商的不公正待遇。

    因為轉接互聯模式,許多國家的運營商不但要承擔從本土到美國的所有電路費用,還要向美國支付高昂的網絡接入費,但同樣承載美方轉接業務的國外運營商卻得不到美國的費用支付。

    曾任國際互聯網地址分配組織ICANN理事的錢華林研究員說,“按照美國制定的計算模式付費,中國互聯網每天都承受著巨額損失。如果我們仍舊依賴美國管理的COM域名,每次訪問網站都到美國進行解析,那我們永遠無法贏得自己在世界互聯網的話語權和控制權。”

    正因如此,CNNIC在市場中推廣CN域名一直與COM域名存在競爭關系。而且,由于互聯網發展伊始COM域名先入為主的優勢和觀念影響,在CN的推廣過程中也會帶來各方的不理解和阻力。但是,出于對國家互聯網戰略資源部署的長遠考慮,CN域名的推廣沒有一刻停歇。

    據業內人士對國內五大運營商國際業務成本的推算,隨著CN域名及應用的普及,中國每天將減少支付美國的轉接費,中國網民將享受到越來越便宜、越來越快速的寬帶服務。

    互聯網是無國界的,但域名管理是有國界的,不同國家的域名適用不同國家的法律。因此,相比國外域名管理機構,CNNIC最能保障中國企業的品牌利益,中國企業在以往的域名爭議中受損的現象將極大減少。

    事實上,為了規避“斷網”危機致使域名丟失以及帶來經營損失,很多的企業和商家都將原來注冊的COM域名進行了修改轉而注冊使用了CN域名。

    一時間,全國眾多互聯網服務商啟動了一場以啟用CN域名為核心的安全升級運動。對此,互聯網律師胡鋼表示,COM域名潛伏的隱患,根源在于其管轄權在美國。而我國自主管理的CN域名,在語言、法律、使用各方面則不存在障礙,尤其是在權利認定和域名權益保護方面,CN域名有著更完善、合理的仲裁條例和法規,有效地保障了注冊者的權益。

    在這種認識的支撐下,CN域名的注冊量開始激增。CNNIC業務總監李強告訴記者,截止到2006年底,CN域名注冊量達到180多萬個,不僅穩居亞洲第一,而且在世界頂級域名排名中也從2005年初的13位上升到第4位。與此同時,CN域名應用出現了可喜的局面:政府網站加強域名使用規范,省級政府網站有97%在規范地使用CN域名;國企500強集體啟用CN域名;中國20個主流行業,八成企業使用CN域名。

    沒有關稅的國際競爭

    盡管CN域名經過多年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CNNIC并沒有一絲放松推動CN域名的發展。毛偉稱,與很多互聯網發達國家相比,雖然其網民數遠遠低于我國,但是其網絡經濟的總市場卻遠遠大于中國。

    他解釋說,這主要是因為我國中小企業的電子商務還沒有興起,而電子商務應用是建立在域名基礎之上。中國CN域名雖然目前居世界第四,達到180萬,但是和1.37億網民規模相比,萬人擁有國家域名數只有131個,而互聯網發達國家德國和英國分別是3353個和1870個,我國遠遠低于這些互聯網發達國家。目前,我國互聯網應用程度不夠深入,網絡經濟規模急待打破瓶頸。

    更為重要的是,推動CN域名的發展具有更為深刻的戰略意義。毛偉指出,對我國互聯網來說,國家域名CN是我國互聯網的戰略性基礎資源,是中國在互聯網上的標識,也是我國互聯網經濟及各種應用的網上入口。因此國家域名CN的注冊數量和使用比例,關系到我國互聯網發展的全局。

    “一直以來,對CNNIC有一個誤讀,認為CNNIC靠壟斷域名市場坐地收銀。其實不是那么簡單,我們始終面對著CN與COM域名的激烈競爭。互聯網沒有海關,因此CNNIC在我國加入WTO之前就已經開始了與國際巨頭的直接交鋒。與COM的競爭,我們一度處于劣勢,不過現在,我們勝利在望。”CNNIC助理主任劉志江這樣認為,“市場經濟環境下,發展國家CN域名,不可能靠行政命令,必須靠優質的服務來贏得用戶。過去十年來,全球范圍內公共服務機構學習市場化的管理方法和運作模式已經并持續成為一個潮流。實踐證明,利用盡可能多樣化的市場手段無損于公共服務組織的使命和形象,而且采取有效的市場化手段將有利于實現公益目的。”

    近年來,為加強市場競爭力度,CNNIC在內部架構也進行了變革。除繼續加強技術部和客戶服務部外,新成立注冊管理部和市場推廣部,以加強域名注冊服務機構的發展和管理,積極開展國家域名的宣傳和推廣。幾年努力下來,CN域名已逐步被中國用戶接受,并成為中國主流應用。毛偉宣稱要在2007年CN域名超過COM域名在國內的注冊量,已經沒有懸念。

    在CN域名推廣過程中,CNNIC還通過不斷的學習和總結經驗,借鑒了很多國外NIC組織的成功經驗。據了解,世界一流的NIC都是采取市場化運作的模式,如美國VERISIGN、德國DENIC、英國UKNIC、美國NEUSTAR。

    就在前不久, CNNIC啟動了“CN域名一元體驗活動暨國家域名騰飛行動”:從2007年3月7日起至5月31日,所有新注冊CN域名的用戶將享受第一年一元的體驗價,開創了世界域名歷史的新低。

    業內人士預測,1元注冊CN域名的體驗活動必將帶來一個跨越式的發展,實現CN域名和網絡經濟雙雙突破臨界點。毛偉表示,CNNIC采取一系列市場措施,是把大而化之的關于基礎平臺的意義,分解成具體而微的用戶服務上,努力在效率、規范化、無微不至的服務、快速應變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上達到世界一流。

    《“國際化”的CNNIC》

    奧運將CN送上國際舞臺

    CNNIC推動CN域名平民化應用大潮的同時,也非常注重積極擴大CN域名的國際影響力,進而推動中國互聯網的全面崛起。

    2006年8月,在CNNIC內部的一次討論中,有人提議與北京奧組委接洽,主動承擔起奧運會網站的域名解析和后臺維護工作。將奧運會期間網絡的安全運行掌控在國家手中。

    但在歷屆奧運會中,一直采用“舉辦城市名稱+舉辦年份+.com”的形式,如2004年雅典奧運會所用的 。有史以來,奧運會所使用的域名均是由美國管理的COM域名。

    雖然實現難度很大,但CNNIC并沒有因為“史無前例”而放棄這個想法,在與奧組委的多次接洽中,CNNIC就奧運會網站啟用CN域名所帶來的國際影響力,體現的中國特色以及會遇到安全、穩定因素―向奧組委進行了溝通、分析。

    李曉東說,CNNIC技術部為此成立了專案小組,在與北京奧組委接洽合作過程中,擬定了穩定運行,容災管理,應急措施等多套方案,并且每套方案反復修訂不下10次。最終,整套解決方案獲得了北京奧組委的認可。

    2006年12月,北京2008奧運會正式啟用CN域名。這也是首次在奧運會官方網站上使用主辦國的國家頂級域名作為主域名,改寫了百年奧運史。

    奧組委官員表示,北京奧運是我國舉辦的首屆奧運會,向世界全面展現中國是每個華人的心愿。繼會標采用中國印,吉祥物采用福娃,奧運網站啟用我國自主管理的CN域名,中國元素已經延伸到互聯網上,自然更受歡迎。

    毛偉認為奧運會首次啟用主辦國國家頂級域名,是國家實力的展現,也是中國互聯網行業崛起的標志。他稱:“與上屆奧運會相比,互聯網環境已是日新月異,中國網民增至1.37億,網民使用頻次、網絡依賴度也成倍增加。因此,2008北京奧運會官方網站的受關注度和流量將大大增加。而對于我國承辦的頂級國際盛會,互聯網將是向國際社會展示形象的第一窗口,其間的網站的信息安全和穩定至關重要。通過啟用CN域名,能夠將互聯網信息安全的主導權掌握在國家手中。”

    中文標準爭奪國際話語權

    除了近一步保障國家頂級域名的安全、穩定運行,CNNIC也在致力解決英語上網存在的障礙,讓更多的普通大眾可以通過熟悉的母語中文上網,這對增強我國互聯網的國際競爭力,通過中國特色保障我國互聯網的自主發展,打造數字強國具有戰略意義。

    中文域名一方面能夠使越來越多的公眾更加便捷的登陸和使用互聯網;另一方面,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古國,幾千年文化傳承的精髓有很多都無法英譯,所以突破中文域名技術瓶頸,也能夠更好的將我國文化遺產在互聯網上進行傳承。

    在推動母語上網方面,社會上一直存在對CNNIC動機的質疑,說CNNIC與民爭利的聲音也時有出現。“我們不是什么事都參與,我們始終關注的是為給國家守好下一代互聯網地址的大門,掌握下一代互聯網的根基,這也是我們機構的職責所在。”劉志江說,“當時有人認為我們的想法是杞人憂天,是在唱高調,不過事實是應對質疑最好的回答,誰在為國家爭取利益,誰在對網民承擔責任,時間已經給出了結論。”

    由CNNIC主導制定的中文國際標準問世,從而為中文無障礙上網鋪平了道路,這是中國加入WTO后主導制定并獲得國際認可的第一個重要的國際標準。

    從著手研究中文域名登陸互聯網的問題,到互聯網中文國際標準正式推出,CNNIC技術團隊進行了長達八年的努力,走出了一條艱辛而又難忘的道路。

    時間追朔至2001年3月,CNNIC技術人員第一次遠赴美國參加了第48屆IETF(互聯網工程任務組)會議。然而,中文標準的制定過程遠不及當初想象得那么簡單:沒有一個外國專家愿意耐心傾聽CNNIC技術小組對中文域名價值的闡釋。

    毛偉說:“我們當時感到一種悲壯,因為中國人在國際標準中幾乎一片空白,沒有人看好中國。我們也感到自豪,因為我們就代表中國,背后是整個國家支持。”在悲壯和自豪的復雜感受中,CNNIC技術人員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在國際標準的漫漫征途上迎難而上。

    李曉東回憶說:“最難過的是開會的時候,3000多人當中只有我們3個中國人。別提當時心里有多孤獨了。”

    首先遇到的困難來自經濟。“參加IETF,每人要交至少600美元的注冊費。”李曉東回憶。由于經費緊張,第一次出國的工程師,無法在會議指定酒店入住,只能住在幾十公里之外的小旅館,然后每天坐四五十分鐘的公交車到會場參會。

    其次遇到的是語言障礙。英語是IETF大會的通用語言,然而,由于確實存在技術差距,加上用英文解釋中文編碼問題不是我們的長項,只好連說帶寫與對方交流。那時候,為了盡快了解國際技術討論的最新進展,中國的技術小組都拿著IETF有關技術文檔苦讀。

    經過多次接觸,中國工程師們終于了解了國際標準制定的游戲規則。隨著中國工程師與各國專家交流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工程師理解到中文國際標準的重要性,主動加入到推動這個標準的進程中來,外國的專家也認識了很多CNNIC舉例用的漢字。互聯網之父Vint Cerf在訪問中國期間,多次盛贊CNNIC在國際標準上為全球互聯網所做的貢獻。功夫不負有心人,2004年,由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主導制定的“中日韓多語種域名注冊和管理標準”,正式被IEFT認可并為國際標準,編號為RFC3743。

    2006年10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主導制定的又一個國際標準《中文域名注冊和管理標準》被IETF公布為RFC4713,使得中文.CN域名的技術體系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

    RFC3743與RFC4713出臺后,中文.CN獲得全球互聯網行業、軟件行業、系統集成等行業的直接支持,成為全球通用的應用標準。其中,在微軟公司的瀏覽器IE7.0中就采用了上述國際標準,全面支持中文域名,使中文進入了無障礙上網時代,構建了全世界中文互聯網發展的基礎平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精品实拍在线| 成人一区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麻豆成人传媒免费观看| 成人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国产成人在线网站| 亚洲av成人片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天天5g影院| 亚洲午夜成人片|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软件| 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a国产成人免费视频| 四虎成人精品免费影院|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好| 亚洲成人福利在线| 在线观看国产精成人品|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成人免费大片|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车a| 日本成人在线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久久| 成人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8x成人在线电影| 91精品欧美成人| a级成人毛片完整版| 亚洲综合国产成人丁香五月激情| 在线观看成人免费视频| 成人a级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老司机成人影院| 红楼遗梦成人h文完整版|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片|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 亚洲AV午夜成人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