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地震捐款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老師們,同學們:
4月14日凌晨7點49分,青海省玉樹縣發生7.1級地震,房屋大量倒塌,道路損毀,橋梁斷裂,山體滑坡……
“4.14”地震給玉樹同胞造成巨大創傷,截至4月19日上午8時,玉樹地震遇難人員已達到1944人,失蹤216人,受傷 12135人(重傷1434人),15000戶民房倒塌,有100000災民需要轉移安置。
地震,再一次深深撕裂中華民族剛剛開始愈合的創痛。災情就是命令!此時此刻,面對上千同胞的逝去,上萬人的受傷,作為遠離血淚之地的我們,除了悲傷,我們能做些什么?每一張圖片都讓我們的心飽受煎熬,每一張圖片都呼喚著我們伸開雙臂……
我們雖然不能親臨現場解救每個微弱的生命,但我們可以用捐款方式盡我們的微薄之力。為此學院號召大家向災區人民伸出援助之手,為災區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各位老師,同學們: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在我國四川汶川縣發生了7.8級大地震。目前,地震已造成近三萬人死亡,兩萬人受傷,給災區的人們造成了巨大的創傷和痛苦。
如此嚴重的災情,讓我們感到十分悲痛。遇難人群中有很多是和我們一樣正在教室里上課的老師和學生,但他們卻不能在往日的教室里學習知識,而是在廢墟下苦苦,他們急需社會的幫助和救援。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各地紛紛獻出援助之手,為災區人民獻愛心。就讓我們也將這份愛繼承下去,為災區貢獻出一份力量吧!
在這里,我向大家倡議:伸出我們的援助之手,以捐款的方式為四川地震災區提供援助,只要大家獻出自己的一點微薄之力,無論捐多捐少,都是一份真誠的祝福。讓我們一起幫助他們度過難關,將愛傳遞到災區人民心間,幫助災區師生盡快修復校舍,和我們一樣在教室里學習知識。
我相信,在我們大家以及社會的幫助下,四川地震災區的人民一定會勇敢地克服困難,重新建立美好的家園。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間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唐曉麗 廖應革)
4月28日,二師二十二團衛生系統積極開展向蘆山地震災區獻愛心捐款活動,共收到愛心捐款1萬余元。
(程進疆 王艷麗)
4月20日蘆山地震發生后,二師二十九團建筑公司干部每天從網絡、報刊、廣播等媒體收集災情,及時向四川籍職工傳達最新消息,為要回家鄉探望的職工及時發放工資。(張華敏)
4月27日,二師三十三團七連舉行向蘆山地震災區捐款儀式,全連捐款4080元。(楊 成)
蘆山地震發生后,三師、圖木舒克市三運司迅速行動起來為災區人民奉獻愛心,截至4月27日,公司職工共捐款8380元。(樊新琴)
截至4月28日,四師七十二團干部職工共為蘆山地震災區捐款2.4萬余元。(張曉林 羅雪蓮)
4月27日,四師七十五團組織全體機關干部為蘆山地震災區捐款,當日捐款金額近7000元。該團是一個四川籍人口居多的團場,團領導在第一時間行動起來,走訪、安撫老家位于災區的職工群眾,并幫助他們聯系親人。(劉小華)
4月28日,四師七十八團黨員干部發起向蘆山地震災區捐款活動,當日共捐款1.7萬余元。(肖海燕 薛春梅)
4月20日,蘆山地震發生后,五師八十一團干部職工第一時間利用網絡祈福的方式為災區人民送上祝福,希望蘆山人民早日重建美好家園。(李小洲)
4月21日,六師土墩子農場17名山西援疆干部自發組織為蘆山地震災區捐款活動,共捐款2150元。(王曉萍)
4月28日,七師一二五團57名機關干部帶頭開展向蘆山災區捐款活動,僅20分鐘就捐款6360元,目前,此項愛心捐款活動正在全團進行。
(朱雪萍)
4月24日,八師一五〇團組織開展向四川蘆山地震災區獻愛心捐款活動,干部職工積極響應,僅半個小時就捐款2.5萬余元。
(杜貞 蔣德文)
概況
5?12抗震救災各類捐贈總價值937億元
全國接收款物捐贈762億元
據民政部統計,截至11月25日12時,全國共接收國內外社會各界捐贈款物654.42億元,其中捐款54909億元,物資折價105.3億元;截至11月12日,15個省“送溫暖獻愛心”活動所籌資金近7202萬元。
據組織部報告,截至11月5日,全國4550萬名黨員共交納“特殊黨費”973億元。
另據香港中文大學和中山大學研究報告估算,全國多個非公募基金會和在華國際組織自籌自支款物約10億元。
綜上,全國已為512汶川地震災區募集款物76214億元。超過了1996-2007年全國接收的救災捐贈款物的總和(累計557億元,其中捐款420億元),打破了中國捐贈史的記錄。
志愿者服務價值165億元
據四川省抗震救災指揮中心估計,來自全國和省內的志愿者隊伍總量在300萬人以上。而根據中國移動數據,5月12日至5月31日,外地漫游至四川五個重災市(州)的用戶約105萬人;四川省內漫游至五個市(州)近228萬人。聯通用戶總數為移動的55%。結合各方面數據估算,汶川地震救災期間入川志愿者在130萬人次;省內志愿者達300萬人次。
在其他省市的“大后方”,也有大量志愿服務與地震救災相關。據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志愿者工作委員會專家測算:全國各地參與賑災宣傳、募捐、救災物資搬運的志愿者超過100萬人。
為了量化志愿者的貢獻,我們對抗震救災志愿者的經濟貢獻做一個大致估算。
130萬人進入四川(3000元交通生活成本+10天服務200元)
四川本地:300萬30天服務100元
全國各地:1000萬人1天服務100元
合計:65億+90億+10億=165億元
無償獻血價值超10億元
據衛生部統計。截至5月22日10時,衛生部累計向四川災區和接收傷員的重慶、昆明調撥244.57萬血液,其他接收傷員的省份已做好血液供應準備。北京、成都、重慶和貴州已有16萬余人預約登記獻血。如果按每人獻血1單位(400ml)、每機構獻血100單位算,僅省會城市的獻血量就達1508萬單位。參考醫院用血價格,按每單位400元計算,全國省會城市獻血價值6.02億,元。加上首批調運的240多萬ml血液和地市級城市的獻血量,全國為災區獻血價值估計超過101億元。
捐贈來源
在西方國家,由于長期以來私有財產受到法律保護和公民捐贈文化的長期薰陶,個人捐贈成為習慣;同時,較為完善的稅收制度和公民社會的蓬勃發展也使個人捐贈受到鼓舞。數據表明,美國個人捐贈占全部捐贈總額的80%以上。而在我國,情況相反。據《2007年度中國慈善捐贈情況分析報告》的不完全統計,2007年度全國個人捐贈額不到32億元,只占國內捐贈總額的14%。
長期以來,我國個人和企業捐贈保持著20%和80%的比例。然而,汶川地震喚醒了中國個人的捐贈意識,其捐贈總量與企業平分秋色。根據我們對512汶川地震救災捐贈管理系統收錄的來源明確的164余億元捐款的分析,個人捐款70.12億元,占43%,超過企業(69.29億)和社會組織(24.27億)的捐贈總額。
國內個人向地震災區捐款約314億元
汶川地震發生后,一些數據在不斷沖擊“國內個人捐贈不發達”的印象。比如:組織部所募集的97.3億元“特殊黨費”來自4450萬名黨員;中央企業共捐款38.8億元,其中個人捐款達13.37億元,占總量1/3之多。
由此個人捐款占國內捐款總額43%的標準推算,國內個人已經向512汶川地震災區捐款約314億元。(民政部統計的捐款總數549.09-境外捐款總額44.36)43%+特殊黨費)。
從捐贈人的身份來看,在512捐贈管理系統收錄的169萬條捐款信息中,捐贈人名稱中含“學校”和“師生”的捐贈總額達8.71億元,含“幼兒園”的捐贈0.523億元,含“職工”的捐贈5.25億元,“員工”捐贈3.73億元,“村民”捐贈1.92億元;另據各渠道收集的明星捐贈名單,278位演藝界和體育界明星捐款0.90億元;據新聞報道,全軍官兵在地震發生一周后捐款4.27億元。
企業捐贈款物合計304億元
企業一直是抗災捐贈主力。汶川地震發生后,企業界表現更是積極、主動、高效。他們不僅慨解囊獻出了大額款物,部分企業還根據災情發展和災區需求捐贈相應物資。
根據企業捐款占國內捐款總額42%的比例推算,企業已經捐款211.99億元。加上約92億元的物資捐贈,此次抗震救災,企業界捐贈共計304億元。
在企業救災中涌現了很多巨額捐贈,比如中國移動、中國石化等央企和大連萬達、天津榮程鋼鐵、加多寶、萬科房地產等知名企業捐款均超過1億元。從單筆捐贈額來看,港澳臺資企業單筆捐贈金額最高,平均達17.49萬元;國企次之,單筆捐9.95萬元;外資單筆平均捐4.85萬元,民營企業單筆捐贈額最低,為2.53萬元。但是由于民企參與度很高,整體捐贈額遠遠超過其他企業,民企捐款占企業總額的64%:國企次之,占31%;外資和港澳臺資企業占5%。
社會組織轉贈超過75億元
在我國現有管理體制下,社會組織包括各類為特定群體服務的行業協會、商會、學會,也包括從事慈善服務的民辦非企業和各類基金會。相對于企業和黨政機關,我國的社會組織并不發達,所支配的經濟資源有限。
但是,大地震發生以后,上述社會組織發揮中介職能,有些發動會員和員工捐款,有些直接面向社會公眾籌款。受《救災捐贈管理辦法》限制,眾多社會組織不具備救災籌款資格,因此該部分款項被轉贈給民政部門、紅十字會、慈善總會及其他有救災宗旨的慈善組織。根據15%的比例推算,來自上述組織的捐贈達75.71億元。
512捐贈管理系統中,來自工會的捐款4.56億元,來自協會的捐贈10.39億元,來自宗教團體的有7335萬元,來自基金會的有3.99億元,來自居委會、活動中心、聯誼會、紅十字會等的捐贈有1.09億元。
境外捐款44.36億元,物資超過1000噸
改革開放以來,境外捐贈漸漸成為我國慈善事業的一個重要支持力量。2007年,全國接收境外捐贈款物合86.09億元;在今年初的冰雪災害中,來自境外 捐贈也有7.34億元。5.12地震發生后,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向我國地震災區捐贈了救災資金和物資,海外華人華僑和港澳臺同胞捐贈數額同樣巨大。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共接受境外捐款44.36億元。
除上述資金捐贈外,在汶川地震緊急救援階段,外國政府和國際組織還捐贈了大量急需物資。僅經民政部協調直接發往災區的援助物資,就有149批次,約800-900噸。加上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中華慈善總會所接收境外物資捐贈,其總量至少在1000噸以上。
意向
定向捐贈比例高,是本次社會捐贈的一個特點。民政部接收的46.55億元捐款中,50%以上為定向捐贈,其中中央統戰部、外交部、商務部、臺辦、僑辦等轉交的捐贈,基本上都做了定向安排。其他機構和各省市接收的捐贈中,定向捐贈所占的比例也比較高。根據512地震捐贈信息系統統計,定向捐贈占總捐贈的25.11%,其中定向物資捐贈5671.4萬元,定向資金捐贈68.30億元。非定向捐贈占總額的74.89%,其中物資捐贈112.60億元,現金捐贈205.45億元。
定向捐贈能反映捐贈人的成熟程度和關注重點。研究顯示,此次救災定向捐贈具備以下特點:
1)定向物資捐贈比例遠低于資金捐贈。512捐贈信息系統顯示,定向物資捐贈與非定向物資捐贈比例為1:200;而資金捐贈定向與非定向比例為1:3。其原因是物資具備特定的屬性,用途相對明確,若捐贈人對救助地域或受益群體沒有特別要求,就不必再次強調物資使用意向。
2)公募基金會所募款物大部分都是定向捐贈。地震發生后,一些沒有救災宗旨的公募基金會以品牌項目為依托進行募捐。比如,各級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發起了援建“抗震希望小學(中學)”的行動,一個月之內,各級青基會募捐共計4.76億元。該類捐贈使用意向全部視為“定向學校建設”。
3)各類數據顯示,那些有現代慈善經驗的企業偏向于指定善款用途及地域。比如,世貿集團向上海慈善基金會捐贈1億元人民幣,指定向受災最為嚴重的鄉鎮建百家“世茂愛心醫院”;寶馬汽車向中華慈善總會捐1000萬元建立專項基金指定用于災區教育。
4)國內民眾雖然很關心捐款去向,但是小額捐贈人很少指定意向。在民政部接收的捐贈中,1000元以下個人捐款68235條共2462余萬元,但是定向捐贈只有153筆,定向金額為70760元。調查顯示,大部分人因其捐贈額不高或者捐款為單位從工資中扣繳而放棄了指定捐贈意向的權利。
5)用途意向分析發現,捐贈人不僅關心災區的災民,也關心奮戰前線參與救援的人群。比如,香港群力資源中心向救援直升機烈士家屬捐款100萬元;一些公司向衛生部捐款指定用于一線救護人員。但是,絕大多數定向捐贈用于災民和災區學校、醫院及其他福利設施。512系統數據顯示,定向民房重建的款物所占比例最大,占33%,共23.29億元:定向學校建設的款物共計13.05億元,占19%;定向建設醫院和福利設施的款物分別為2.31億元和1.15億元。
地城
京津滬最慷慨
各省市募捐總額與其經濟水平基本一致
經濟發展狀況對慈善捐贈水平有著最直接的影響。受經濟規模影響,我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捐贈水平一直很不均衡。2007年度,廣東省全年捐贈額高達65.6億元;山東、江蘇都在30億元以上;浙江超過20億元,而山西、吉林、黑龍江、江西、海南、等省市區不足億元。而在為512汶川地震災區的募捐中,經濟強省廣東、浙江、江蘇、山東等省接收捐贈總額均超過30億元:北京、上海、天津這三個直轄市本地接收捐贈、向中央單位捐贈均超過10億元:河南、山西、湖北、湖南、安徽等中部省份接收捐贈超過10億元;而經濟欠發達的貴州、青海、寧夏、新疆等西部省區接收捐贈總額均低于5億元。
北京、上海和天津人最慷慨
從人均捐贈情況來看,北京、上海、天津這三個直轄市的“慷慨度”最高,分別捐贈374.18元、362.29元、256.10元,其捐贈額占GDP的比重均超過0.55%。緊隨其后的是廣東、江蘇、山東和,人均捐贈額均超過40元。而從捐贈額占GDP比重來看,海南、重慶和甘肅公眾的慷慨程度超過了一些經濟更發達的省市。
捐款方式
網絡、短信成募捐新寵
傳統的捐款方式渠道,包括現場捐贈、郵局匯款和銀行匯款。隨著信息化建設的推進,網絡、短信和購物捐款也為人們打通了善路,為512汶川地震災區募集了巨額善款。
超過九成捐款通過銀行匯出
現場捐贈、銀行轉賬、郵局匯款是常用的捐款方式。據512系統的抽樣調查,299億元捐款中,通過現場捐贈的有134.57億元,占總額的44.92%:通過郵局的有0.92億元,占0.31%;通過銀行轉賬的有163.57億元,占54.77%。
網絡募款超過7590萬元
“網上銀行”是隨著銀行信息化建設而興起的數字化支付方式,近幾年被引入了捐贈業務,中華慈善總會還開通了在線捐贈網站,但是業務平平,兩年來捐贈總量只有幾十萬元。
地震改變了這一情況。5月12日晚上,阿里巴巴的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寶宣布開通捐贈通道,通過中國慈善總會、中國扶貧基金等指定賬戶向網民募捐。隨后,騰訊網、財付通也聯合為“李連杰壹基金”開展網絡在線募捐;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1月20日,7家網絡在線平合相關慈善組織為災區募款共7591.5834萬元。
網絡平臺募款詳情
網絡平臺
募款金額(萬元)
騰訊公益網 2431.4008
阿里巴巴支付寶 2118.9944
易寶支付 1880.0177
谷歌全球募款平臺 700
網易在線平臺 184.1377
新浪公益 174.5874
搜狐公益捐助平臺 102.4H454
(數據來自各網絡籌款平臺統計,其中谷歌數據為一周內募款)
短信募捐超億元
汶川地震災害發生后,中國紅十字會與中國移動立即聯合開展“紅十字救援行動”。5月13日21: 30,中國移動為用戶開通短信捐款平臺。移動用戶只要編輯短信1或2,發送至1069999301,即可向災區捐款1至2元,同時可以重復捐贈。短信平臺開通后,手機用戶捐款非常踴躍,最多的時候每分鐘超過1075人參與捐款。據掌上通董事長肖慶平博士透露,不到20個小時里,就有1223萬人通過短信捐贈了2029萬元。與此同時,大量客戶建議,應將每條短信可捐1-2元的限額提高。為此,中國紅十字總會與中國移動緊急磋商,積極響應客戶需求,連夜對捐助平臺進行了修改和升級,自5月1513起對地震災區的每條短信愛心捐助金額調整為1至30元。
隨后,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也開通了短 信平臺,四大運營商的客戶均可通過1069999301捐款。四大運營商表示,用戶向1069999301捐款產生的通信費將全部捐給災區。據統計,截至5月18日20:30,僅中國移動用戶就已通過救災短信平臺捐款1.09億元。
受贈人
社會組織接收捐款超過38%
根據《公益事業捐贈法》(1999),依法成立的公益性社會團體和公益性非營利的事業單位都可以作為受贈人。《救災捐贈管理辦法》(2008)則對救災捐贈受贈人作了更具體的規定,包括:(1)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及其委托的社會捐助接收機構;(2)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認定的具有救災宗旨的公益性民間組織;(3)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組織。
在512汶川地震救災中,實際捐贈接收單位包括以下幾類:
民政部門。各級民政是最主要的救災捐款接收單位。據512系統的不完全統計,各級民政接收捐款總額209.38億元,超過全國資金捐贈總額的31%。
各級紅十字會。據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統計,全系統共接收捐贈164億元,其中物資26億元,資金138億元。
各級慈善總會。據512捐贈管理系統的不完全統計,各地方慈善總會接收捐款共計87.34億元,加上中華慈善總會接收捐款9.19億元(另有物資捐贈1.56億元),慈善會系統至少接收捐款96.53億元。
其他中央職能部門和人民團體,包括如外交部、商務部、統戰部、衛生部、中聯辦(港,澳)、臺辦、僑辦、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等。據民政部統計,這些機構共接收捐款44165億元。
全國性公募基金會。據民政部統計,在民政部備案的18家社會組織募款共計10.64億元(另有2.42億元物資捐贈)。
其他機構,包括各級政府職能部門和社會組織。據統計,其他機構接收捐款約為56億元。
近六成捐贈人通過本地機構支援災區
全國各地、各級都在為四川地震災區募捐,因此,有3類愛心傳遞方式供捐贈人選擇:1)捐款給當地政府或慈善組織,由當地部門通過轉撥捐贈、對口支援等方式支援相應的災區;2)越過當地部門捐贈給全國性組織,讓其對捐贈資源進行同意安排;3)直接捐給地震災區的相關機構,由其執行救援或重建項目。
統計顯示,22%的捐贈人通過第二種方式向中央部門或者全國性慈善機構捐款142.42億元:19%的捐贈人向災區五省市捐款124.19億元;非災區省市的捐贈人則通過本地機構捐款383.16億元,占59%。
政協委員是政協發揮作用的主體,在四川汶川地震發生后,政協委員主動捐款捐物、捐字捐畫。一組組數字,飽含著委員濃濃愛民之情,一樁樁故事,謳歌著委員拳拳愛國之心。政法委員會委員某某某抱著咿呀學語、剛滿周歲的孩子來到市紅十字會捐贈現場,把飽含著自己濃情厚意的500元善款放入捐款箱,此外,她還參加了本單位、寶馬公司等組織的捐款活動,先后捐款1200元。她說:“我知道即使再捐一百次,也解決不了災區人民的困難,這是我應該做的”。城建委員會某某某委員捐款2萬元;衛生委員會某某某委員捐款1萬元,某某某委員捐款5000元;工交委員會某某某委員捐款8000元、某某某委員捐款5000元;文體委員會某某某委員捐畫4幅、某某某委員捐畫2幅,折合人民幣2萬余元,某某某委員捐字4幅,折合人民幣1.2萬元等。連日來,很多委員捐款數額均在萬元以上,如一位不愿留名的委員動情地說:“地震無情人有情。作為一名政協委員,我有責任盡自己的一片愛心,為災區人民做些事情,幫助災區人民戰勝災情,盡快恢復生產生活。”在委員捐款捐物的同時,廣大委員還自發組織愛心捐款活動,動員單位員工捐款。如城建委員會委員某某某積極組織眾多企業發起“奉獻愛心”捐款活動,短短半天時間籌集到善款5.74萬元,目前此筆款項已匯入中國慈善總會。文體委員會某某某動員本單位職工捐款5萬元,衛生委員會某某某委員動員本單位員工捐款2.4萬元,科技委員會某某某及單位捐款4萬元、某某某及單位員工捐款2.1萬元等等。
區政協領導、機關干部和離退休人員紛紛投入到抗震救災這場戰斗中。從5月13日開始,在區政協主席某某某及各位副主席的帶動下,機關干部和離退休人員立即行動起來解囊捐款。如退休干部某某某身體不好,愛人患癌癥癱瘓在床六年,去年剛剛去世,女兒無固定工作,但是經濟條件拮據的他捐款660元。退休干部某某某孤身一人,體弱多病,15日送來300元錢,17日又送來700元,她說:我回家越看電視心里越難受,天天哭,我還要捐款,為災區獻上自己的一點微薄之力。
我區各派也紛紛行動起來,與災區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共同應對地震災害帶來的挑戰。如,某某某成員在參加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報告會后,自發舉行了“抗震救災”募捐活動,在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里,20名支部成員共捐款1.2萬人民幣。
就在舉國關注抗震救災時,一種被叫做地震強迫綜合征的東西悄悄闖進人們的生活。
地震強迫綜合征,顧名思義,就是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強迫人們接受各種和地震相關的信息,讓人欲罷不能,而且連續很長時間,擾亂了正常的生活方式,直接導致人的心理壓抑,會不自覺地沉浸在悲痛之中,從而引發一連串的應激反應。
關注災情,忽視睡眠
從來不看新聞的王大媽,最近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整天盯著電視看,連堅持幾十年的晨練都拋棄了,而且,每次看到傷亡人數,便忍不住流淚,睡眠也有過去的7小時變為4小時。同時,她發現自己的脾氣也發生變化。因為小孫子搶著要看動畫片,她竟火冒三丈,將孫子打哭――平時,視孫子如掌上珍珠,連一手指頭都不碰。
一段時間下來,王大媽日漸憔悴,誰勸不讓她看電視也不行。
網上游蕩,忘記工作
周先生是IT工作者,每日穿梭于網絡中。在地震發生后,他便整天盯著災情報告,央視國際、搜狐、新浪、網易等網站的網友留言上,都有他的話語。他還將自己在網上的各種頭像、標志全都改成自己設計的抗震救災的愛心圖案。同時,他匯集整理了大量材料,經過重新編輯加工,制作成電子書,并且時時更新,供網民瀏覽。做這些,都和他的本職工作無關,他甚至忘記了自己要干什么。經理問他工作進程,他經常答非所問,差點因此丟掉飯碗。
關注捐款,計算愛心
現在好多人見面不是互相問候,多數是問,你捐款了嗎?一時間,捐款成為衡量愛心大小的唯一標尺。誰捐款1萬,誰捐100萬,還有的網站專門制作了明星名人捐款的排行榜。一些網友根據自己對明星名人的收入狀況,判定捐款數額能否表現出愛心。對捐款數額在認可或超出預期值的,大加贊賞,號召人們支持;而被認定有能力卻不捐款或者少捐款者,則進行羞辱、攻擊、謾罵,提醒人們疏遠、排擠他們。對在華的外國企業,也搞出了榜單。其實,捐款完全出于自愿,任何人和組織不得強迫別人捐款。捐款支持災區,奉獻愛心無可厚非,提倡但不強迫,以其他方式提供幫助或者支援,也是愛心。不進行支援,也不能或不應該遭到歧視。
有些人捐完款,覺得不能表達心愿,于是獻血,趕赴災區,乃至多次捐款捐物,還不斷號召周圍的人參與獻血、捐款。
不去現場,倍感愧疚
小趙是一家建筑公司經理,每天建筑倒塌的消息時時刺激他的神經,他幾乎要崩潰了――仿佛倒塌的房屋都是他建造的。因工作緊張,抽不出身去震區搶險,他不斷地感到愧疚,一次又一次的捐款,也無法平抑心中的愧疚感。
當同事邀請他出去喝酒時,他怒氣沖沖地指責:“這時候還有閑心喝酒?我不去!一點良知都沒有!”盡管他知道這樣不對,事后向同事道了歉,但當時他已經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轉移注意力,生活還要繼續
電視24小時追蹤報道,加滾動播出,報刊特刊專號專題層出不窮,無數大特寫不斷地捶打著人們脆弱的心理防線……
其實,逝者不能再生,生者還要生活,悲痛,是人之常情。但痛苦過后,要盡快從這悲痛的氣氛中走出來,不光要重建家園,心理家園也要重建,而且任重道遠。對于震區之外的人們則要盡快調整心態,化悲痛為力量,回歸正常的生活軌道,不要強加給自己原本不應該存在的壓力,既幫助不了別人,又損害自己的健康。
派醫療救援隊、疫情防治專家赴抗災一線截至5月19日,四川大學派出17支醫療隊、124名醫務人員奔赴抗災一線;中南大學共派出4支醫療隊,55名醫護人員深入災區開展醫療救助工作。中山大學先期緊急選派3名專家飛赴四川災區,隨即派出3批抗震救災醫護人員51人。
發揮專業優勢 提供技術支持清華大學派出土木、水利、公共安全等方面多位專家奔赴災區,為災區開展房屋安全鑒定排查、應急期臨時建筑結構設計、突發城市公共災害管理咨詢等工作提供技術支持。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成立地震次生災害地質專家應急隊、抗震救災地質專家咨詢組,針對強震過后引發的山體滑坡、泥石流、水質污染等次生地質災害開展抗震減災相關工作,為公眾提供專業化的地震知識科普服務。
參與志愿者服務 制定災區兒童收養計劃為了給災區人民做力所能及的貢獻,電子科技大學師生積極參與志愿服務,為都江堰災民送去急缺的1000斤大米和30件飲用水;四川大學啟動“地震災區受災收養孤兒學童親情資助計劃”,廣大教職工紛紛向學校表達收養地震災區孤兒學童的愿望,學校已正式發出《關于收養地震災區孤兒相關事項的通知》,明確收養人條件和收養程序,正式開始接受教職工報名。
積極開展心理援助服務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高校依托專業優勢,積極組織專家、心理專業人員,通過開通心理咨詢電話,災后心理輔導專題網站,為災區人民提供多種方式的心理服務,并舉辦災害心理危機干預與情緒調節策略的專業培訓,實施災后師生心理輔導和干預計劃等措施,積極為災區群眾提供心理救助。
做好災區生源地學生救助幫扶工作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積極做好家庭受災學生的幫困工作。北京郵電大學向家庭受災的川籍學生按照每人500元標準發放臨時生活補貼,并積極做好災區生源地學生思想的安撫工作,幫助學生安心學習。
積極捐款 奉獻愛心各高等院校和職業院校師生積極捐款,5月13日,北京大學僅學生已募集捐款7萬多元,中國政法大學師生捐款10萬多元。上海交通大學捐款150萬元。5月14日,南京師范大學已籌集賑災款3.26萬余元,天津大學師生共籌集款項50.8萬元。西安交通大學籌集第一筆賑災款20334.5元。中國地質大學(北京)100多位老同志主動捐款2萬余元。浙江大學共收到捐款120萬元。
——對五年級捐款數字的調查
2008年5月12日14:28分四川汶川發生了8.0級大地震,震極強,地震面積廣,死亡人數超過了37000人,受傷人數更是多,其中小孩和學生占大多數,舉國神傷,每個中國人都被深深的震撼了。為了更好的幫助災區人民,我們學校組織捐款,為災區人民獻愛心,同學們踴躍捐款。于是,我對我們五年級的同學給災區捐款的情況,做了一個調查,對捐款的人數進行了一個統計,并設計了一個調查表:
調查總人數
已捐款人數
未捐款人數
備
注
123人
120人
3人
五年級捐款數字統計
占98%
占2%
根據以上這個表的統計,我調查了123人,有120人捐款,達到總人數的98%,說明同學們都是很有愛心的,愿意幫助災區人民。其中有三人未捐款,都是因為忘記帶錢了。
根據以上這個表的統計,和我的調查研究,我進一步得出了結論:我們中國人是堅強不屈的民族,在困難面前,我們都會團結一心,互相關心,互相幫助,齊心協力。眾志成城,勇敢的與災難做斗爭。我們生活在美麗的羊城,幸福的生活著,看到四川遭到8級強烈地震,我們十分傷心。我們要努力幫忙,可是出不了力的話,就可以出錢協助,與災難戰斗,讓在前線奮戰的人們越戰越勇,盡早結束這一場可怕的災難。
捐款感謝信范文1
廣大師生:
衷心感謝你們的慷慨解囊和無私幫助。我校__同學是不幸的,在人生最燦爛的時候卻與病魔羈絆前行;但她又是幸運的,因為有我校廣大師生最純潔的愛心在伴她同行。孫玉靜,普普通通的一個大學生,出生在一個農村家庭,在被查出患上再生障礙性貧血重癥,急需進行骨髓移植手術,但在其因家境貧寒,無力承擔巨額醫療費用而一籌莫展的時候,是我們大家,我們所有關愛她的老師同學給了她新的希望——生命的希望。你們的善行義舉極大的鼓舞了在病榻上與病魔爭斗的孫玉靜同學,也讓每個參與其中的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我們相信,有大家的祝福、關愛與幫助,孫玉靜同學會創造出生命的奇跡。在學院領導的關心下,事務中心協同財會金融學院在全校范圍內發起了“人人獻出一點愛”的募捐倡議活動。這猶如冬日里最燦爛的一縷陽光,照亮了我們每個師大學子的心懷,那如波濤洶涌般的愛的暖流久久地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滌蕩。
此次捐款活動共持續兩天時間,截止到9月17日,共募集善款13321.6元人民幣,捐款名單可以在學院網站上查詢。我們感謝所有捐獻善款的老師同學們,感謝你們的愛心捐助,是你們給了__重新擁有生命和美好人生的希望!在此,我們謹代表__同學及其家人向所有奉獻愛心的人們致以最誠摯的謝意!謝謝你們!
捐款感謝信范文2
20xx年4月14日7時49分,青海省玉樹縣發生7.1級地震,截至4月20日10時,玉樹地震遇難人數為20xx人,失蹤193人,受傷12135人,其中重傷1434人,全國各族人民對青海玉樹地震遇難同胞深切哀悼。兩年前的“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后,我**國際窗簾城廣大商戶和
從業人員紛紛慷慨解囊、踴躍捐款共26000元,通過中國紅字會總會匯往四川地震災區人民,給災難中的同胞帶去了廢墟中重建家園的勇氣和力量!他們的愛心永遠銘記在每一個人心里。今天,我們同樣希望玉樹地震災區人民的命運將因你和我的一點愛心而發生改變!在市場倡議下,我們全體商戶和從業人員再次積極行動,像關注“5.12”地震災難一樣,向災區人民伸出援助之手,踴躍捐款,總經理凌姚敏先生帶頭捐款人民幣3000元,市場管理人員500、200、100??紛紛捐獻,市場商戶主動到辦公室和募捐現場捐款,路過的工人小兄弟也掏出身上僅有的幾塊錢鄭重放進捐款箱,愛心捐款的熱情越來越高,方仕國際窗簾城的每一滴愛心甘露,都一起匯入愛的海洋,并將由我們將每一個人的愛心通過中國紅十字會送到了災區人民的手中,推進全民救災抗災,幫助災區恢復生產、重建家園。
再次向所有愛心人士表示感謝,感謝您對青海玉樹抗震救災的支持,我們代表災區人民再次感謝您!
捐款感謝信范文3
尊敬的工區各位領導、同事們:
你們好!首先我想表達我最誠摯的謝意和最真摯的感激之情!
衷心感謝你們的慷慨解囊和無私幫助。在濟南給孩子治療尿堵流期間,我突然間頭痛難忍,被查出患上腦瘤,急需要入院治療,在原本孩子住院治療花掉2萬多元的困難情況下,我又不得不住院做手術治療,父子兩人在同一個醫院做手術共花掉6萬多元,還要供養兩個孩子上學,所以無力承擔巨額的醫療費用。在人生最燦爛的時候遭遇病魔是很不幸的;但我們又是幸運的,我把自己和孩子的病情和家庭條件向工區領導說明后,工區立即發起募捐活動,是工區領導和同事們給了我無私的幫助,是你們善意的行為極大地鼓舞了我。
在工區領導的關心下,在工區范圍內發起了:“病魔無情人有情”的募捐活動。區隊楊區長、徐書記在工作非常繁忙的情況下,還親自到家里來探望我,送上了募捐的20xx多元愛心捐款,讓我很感動,心里感覺很溫暖!工區領導在看望我時說,雖然數目不多但代表了我們的一片心意,希望我早日恢復健康!多么樸實的話,感謝你們每位同事,衷心感謝你們的慷慨解囊和無私幫助,讓我的心里充滿了感激和溫暖。謝謝,真的非常感謝你們!在自己遇難時,有這么多人的無私奉獻和關懷,真的讓我非常感動!
謝謝工區領導和同事們及時對我伸出援助之手,我對此萬分感激。工區領導及全體員工的這種精神,使我感受到在巷修工區這個大家庭里,兄弟間深厚的感情、友情、親情,患難見真情,我對工區領導及全體員工這種真情行動,再次發自內心的表示感謝!我一定要珍惜這種真情,安心養好病,爭取早日康復,重返自己的崗位,加倍努力工作,以實際行動報答區隊領導及全體員工對自己的關愛。
最后,祝工區各位領導及全體工友們,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全家幸福、萬事如意!
此致
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