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納蘭性德的詩范文

    納蘭性德的詩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納蘭性德的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納蘭性德的詩范文

    2、舊事逐寒朝,啼鵑恨未消。——納蘭性德《菩薩蠻·問君何事輕離別》

    3、春云吹散湘簾雨,絮黏蝴蝶飛還住。——納蘭性德《菩薩蠻·春云吹散湘簾雨》

    4、百花冷暖避東風。——納蘭性德《臨江仙·絲雨如塵云著水》

    5、微暈嬌花濕欲流,簟紋燈影一生愁。——納蘭性德《浣溪沙·詠五更和湘真韻》

    6、自與東君作別,刬地無聊。——納蘭性德《風流子·秋郊即事》

    7、記玉勒青絲,落花時節,曾逢拾翠,忽聽吹簫。——納蘭性德《風流子·秋郊即事》

    8、分明小像沉香縷,一片傷心欲畫難。——納蘭性德《于中好·送梁汾南還為題小影》

    9、空將云路翼,緘恨在雕籠。——納蘭性德《詠籠鶯》

    10、楊柳千條送馬蹄,北來征雁舊南飛。——納蘭性德《浣溪沙·楊柳千條送馬蹄》

    11、懸崖一線天疑裂。——納蘭性德《憶秦娥·山重疊》

    12、乍逐橫山時近遠,東西。——納蘭性德《南鄉子·秋暮村居》

    13、曲闌深處重相見,勻淚偎人顫。——納蘭性德《虞美人·曲闌深處重相見》

    14、故宮事往憑誰問,無恙是朱顏。——納蘭性德《眼兒媚·詠紅姑娘》

    15、寒月悲笳,萬里西風瀚海沙。——納蘭性德《采桑子·塞上詠雪花》

    16、小屏山色遠,妝薄鉛華淺。——納蘭性德《菩薩蠻·隔花才歇簾纖雨》

    17、半生已分孤眠過,山枕檀痕涴。——納蘭性德《虞美人·曲闌深處重相見》

    18、飛絮飛花何處是,層冰積雪摧殘,疏疏一樹五更寒。——納蘭性德《臨江仙·寒柳》

    19、一任紫玉無情,夜寒吹裂。——納蘭性德《琵琶仙·中秋》

    20、人生須行樂,君知否?容易兩鬢蕭蕭。——納蘭性德《風流子·秋郊即事》

    21、色香空盡轉生香,明月小銀塘。——納蘭性德《一叢花·詠并蒂蓮》

    22、月華如水,波紋似練,幾簇淡煙衰柳。——納蘭性德《踏莎行·月華如水》

    23、紅淚偷垂,滿眼春風百事非。——納蘭性德《采桑子·當時錯》

    24、又到斷腸回首處,淚偷零。——納蘭性德《山花子·風絮飄殘已化萍》

    25、闌風伏雨催寒食,櫻桃一夜花狼藉。——納蘭性德《菩薩蠻·闌風伏雨催寒食》

    26、非關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納蘭性德《采桑子·塞上詠雪花》

    27、從來幽怨應無數?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納蘭性德《蝶戀花·出塞》

    28、信回剛道別多時。——納蘭性德《浣溪沙·楊柳千條送馬蹄》

    29、難怪春愁細細添。——納蘭性德《赤棗子·風淅淅》

    30、嬌軟不勝垂,瘦怯那禁舞。——納蘭性德《卜算子·新柳》

    31、春歸歸不得,兩槳松花隔。——納蘭性德《菩薩蠻·問君何事輕離別》

    32、獨睡起來情悄悄,寄愁何處好。——納蘭性德《謁金門·風絲裊》

    33、無處不傷心,輕塵在玉琴。——納蘭性德《菩薩蠻·蕭蕭幾葉風兼雨》

    34、早月多情,送過梨花影。——納蘭性德《鬢云松令·詠浴》

    35、中原事業如江左,芳草何須怨六朝。——納蘭性德《秣陵懷古·山色江聲共寂寥》

    36、伏雨朝寒愁不勝,那能還傍杏花行。——納蘭性德《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勝》

    37、騷屑西風弄晚寒,翠袖倚闌干。——納蘭性德《眼兒媚·詠紅姑娘》

    38、桂花時節約重還。——納蘭性德《于中好·送梁汾南還為題小影》

    39、隔花才歇簾纖雨,一聲彈指渾無語。——納蘭性德《菩薩蠻·隔花才歇簾纖雨》

    40、別語忒分明,午夜鶼鶼夢早醒。——納蘭性德《南鄉子·為亡婦題照》

    41、燒痕殘碧盡,霜影亂紅凋。——納蘭性德《風流子·秋郊即事》

    42、麥浪翻晴風飐柳,已過傷春候。——納蘭性德《四和香·麥浪翻晴風飐柳》

    43、蕭蕭幾葉風兼雨,離人偏識長更苦。——納蘭性德《菩薩蠻·蕭蕭幾葉風兼雨》

    44、獨自立瑤階,透寒金縷鞋。——納蘭性德《菩薩蠻·隔花才歇廉纖雨》

    45、鞭影落春堤,綠錦鄣泥卷。——納蘭性德《生查子·鞭影落春堤》

    46、終古閑情歸落照,一春幽夢逐游絲。——納蘭性德《浣溪沙·楊柳千條送馬蹄》

    47、誰家刻燭待春風。——納蘭性德《浣溪沙·庚申除夜》

    48、人在玉樓中,樓高四面風。——納蘭性德《菩薩蠻·春云吹散湘簾雨》

    49、梁燕自雙歸,長條脈脈垂。——納蘭性德《菩薩蠻·隔花才歇廉纖雨》

    50、塞馬一聲嘶,殘星拂大旗。——納蘭性德《菩薩蠻·朔風吹散三更雪》

    51、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納蘭性德《采桑子·塞上詠雪花》

    52、月也異當時,凄清照鬢絲。——納蘭性德《菩薩蠻·催花未歇花奴鼓》

    53、重泉若有雙魚寄。——納蘭性德《金縷曲·亡婦忌日有感》

    54、珍重別拈香一瓣,記前生。——納蘭性德《山花子·風絮飄殘已化萍》

    55、休近小闌干,夕陽無限山。——納蘭性德《菩薩蠻·春云吹散湘簾雨》

    56、驀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難定。——納蘭性德《如夢令·正是轆轤金井》

    57、明日近長安,客心愁未闌。——納蘭性德《菩薩蠻·白日驚飚冬已半》

    58、是一般風景,兩樣心情。——納蘭性德《紅窗月·燕歸花謝》

    59、簾影碧桃人已去,屧痕蒼蘚徑空留。——納蘭性德《浣溪沙·雨歇梧桐淚乍收》

    60、楚天魂夢與香消,青山暮暮朝朝。——納蘭性德《河瀆神·風緊雁行高》

    第2篇:納蘭性德的詩范文

    1.能有感情地誦讀《長相思》,并積累有關鄉愁的詩句。

    2.通過想象、質疑、情境誦讀,體驗詩人身向榆關、心系故園的思鄉心情,感悟詩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學重點

    在想象、質疑和情境誦讀中,體驗詩人,感悟詩人天涯行役的思鄉之深。

    教學難點

    在移情想象中建構“故園”的豐富意象,體味“故園”的文化意蘊。

    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長相思》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初讀感知,了解詞意

    (一)導入

    古往今來,有許多詩人詞人飽含深情地寫下他們的故園,請同學說說。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那么在納蘭性德的眼中,故園又是怎樣牽動著他的愁緒呢?

    (二)根據要求,讀準《長相思》

    1.自由朗讀。課件出示朗讀要求。

    2.檢查:誰來讀一讀《長相思》,其他同學注意聽,這首詞當中的一個生字和一個多音字,聽他有沒有念錯;誰再來讀一讀《長相思》,其他同學聽,特別注意聽詞句的中間,是怎么停頓的,讀得是不是有板有眼。 3、讀出味道:讀古代的詩詞,我們不但要把它讀正確,讀得有節奏,而且還要盡可能讀出它的味道來。注意把握朗讀的節奏。

    (三)聯系背景,讀懂《長相思》

    1.長相思,思的是什么呢?(故鄉)

    找出相關的詞句,課件出示這句――

    (課件: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2.你能根據注釋說說這句詞的意思嗎?

    3.由此可以看出,詞人的心,在哪兒?

    (板書:心系故園)

    詞人這么思念故鄉,那他一定是遠離了故鄉的。他人在哪兒呢?身向何處?到詞中找到相關的句子。

    4.在康熙二十年,三番之亂平定,國泰民安。第二年三月,康熙出山海關到盛京,也就是現在的沈陽告祭祖陵,祭祀祖先。納蘭性德作為御前侍衛隨行。這首詞就是納蘭性德從北京到沈陽途中寫下的。

    人離家鄉越來越遠,心卻更加思念故鄉了。齊讀這一句。誰能說出這一句的意思?

    5.此時此刻,夜深了,他站在營帳外,看到了什么呢?(千帳燈)

    為什么夜深了,仍然營火閃爍、無法入睡呢?

    “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這就是夜深千帳燈的原因所在。因為思念家鄉,夜不能眠啊!

    (四)小結

    師:身向榆關,心系故園。我們可以想見作者的思鄉之情。懷著這份感情,大家齊讀《長相思》。

    二、拓展延伸,領悟詞情

    1.此時此刻,詞人想念著家鄉,家鄉的親人可能在做什么呢?(也在思念他。還可能在干什么呢?)

    (在皎潔的月光下聊天,小孩子們在追逐嬉戲,朋友在喝酒吟詩……)

    好一派寧靜祥和的田園生活哪!

    2.引文拓展

    而詞人在向著山海關進發的途中,這里沒有鳥語花香,沒有親人的絮絮叨叨,有的只是――山一程,……

    這里,沒有孩子的追逐繞膝的天倫之樂,有的只是――山一程……

    這里,沒有皎潔月光下和家人相偎依的幸福,有的只是――

    這里,沒有和朋友一起歡聚時的喝酒吟唱,有的只是――

    是呀,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長相思

    風一更,雪一更,更更喚醒――長相思

    三、質疑問難,升華主題

    (一)學生發問

    師:詞讀到這里,你們有什么問題想問一問納蘭性德?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作如下預想)

    ──你去從軍,為的是什么呢?

    ──什么時候能結束使命回家去呢?

    ──你在行軍途中,有沒有發生什么令人高興的事呢?

    ……

    (二)親人發問

    師:這次出行,納蘭性德寫下了好幾首詩詞。在一首《菩薩蠻》的詞中,他留有這樣的詞句:“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圓月?”

    師:請你們再想一想,除了納蘭性德在問自己以外,還有誰也想這樣問一問詩人?(妻子、父親、兒子、兄弟、朋友)

    師引讀:

    長亭外,古道邊,楊柳依依,依依不舍的妻子深情地問他──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萋萋,天真的兒子拉著父親的手,問他──

    長亭外,古道邊,秋風瑟瑟,頭發花白的老人問他──

    (三)作者反問,升華主題

    師:我納蘭性德真的輕離別嗎?再讀《長相思》,說說你從哪兒體會到我納蘭性德沒有輕離別呀?我不是輕離別呀!長相思的什么地方讓你體會到這一點。

    (四)小結

    師:就這樣,作者把自己對故園的無際思念和依戀寫進了這首《長相思》中。這就是作者為身在征途心系故園的原因,這就是作者為什么那個夢會破碎,那顆心會破碎的原因。

    師:現在,知道納蘭性德的相思為什么會這么長嗎?讓我們帶著這種長長的思念,再讀――長相思

    師:讓我們帶著對故園無限的思念,深情地背出這首詞――

    四、作業

    1.收集摘錄有關思念家鄉的古詩詞。

    2.以《長相思》為內容,制作自己喜歡的書簽.。

    板書:

    長相思

    納蘭性德(清)

    思鄉

    第3篇:納蘭性德的詩范文

    我捧起《長相思》虔誠地讀了起來,短短36個字,很快就背出來了。本指望能像其他文章一樣,熟讀成誦后靈感也會冒出來,不曾想越讀越沒了感覺。這樣下去可不行,我找來毛筆,把《長相思》寫了一遍又一遍,原本想在一次次的沉思默想、心靈對話后得出些許靈感。哪知道,幾天下來,最初的興致和沖動煙消云散。“這樣下去可不行,”我告訴自己,“要想擺脫困境,必須把這首詞讀厚。”

    于是,我放下納蘭性德的《長相思》,轉而去搜尋別人評鑒《長相思》的各種文章。不到一天的工夫里,我就搜到了數以萬計評鑒《長相思》的文字。我把這些文字轉存到手機里,像看小說一樣,一有時間就翻開來看。兩個月來,這些文字在我眼前精靈般地搖曳,不但一波又一波地激蕩起我對《長相思》的新的愛戀,也慷慨地為我提供了教學設計的種種靈感。

    文本細讀讓我沉浸在底氣十足、神采飛揚的精神狀態中。然而,好景不長,當我思考的腳步跨進課程之巷、教學之門的時候,我突然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認知眩暈。我深深體味到了那種什么都想采摘、什么都難以割舍的貪欲和尷尬。沉浸在文本細讀中的我,一遍一遍地對自己說:一個有智慧的語文教師,教詩的最好途徑就是不教詩,讓“詩”憑著自己的言語存在說話,讓學生直接貼在“詩”的面頰上感受她的詩意。要達到這種目的的最佳策略無疑就是誦讀,就是“設身處地、感同身受”的誦讀,就是“因聲解義、因聲傳情、因聲求氣”的誦讀,就是“激昂處還它個激昂,委婉處還它個委婉”的誦讀,這也符合經典誦讀課這一主題。對學生而言,誦讀自然是他們樂意的一種學習方式。

    誦讀既已成了教學《長相思》的基本策略,那么對我而言,就要引導學生讀出《長相思》的精氣神來,讀出它的詩韻詞味。我采取了三步走、層層遞進的方式。一讀,讀準字音;二讀,讀出節奏;三讀,讀出詞味。確定了“誦讀”在《長相思》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我讓學生用畫面去替換文字,用情緒去揣摩詩意,將《長相思》的意境兌換成自己的心境,再做拓展訓練,以避免課的容量流于單薄,層次不夠豐滿。拓展什么呢?對!再拓展一首詞吧。我思忖著、實踐著。

    第4篇:納蘭性德的詩范文

    【釋義】無奈的是人的塵緣容易結束,燕子還是那樣,輕盈的踏上簾鉤。我在秋日,面對你的墳塋,高歌一曲,然而愁緒絲毫沒有削減。我是多么希望能和你像春天里雙飛雙宿的蝴蝶那樣在草叢里嬉戲啊。

    2、今古河山無定據。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蝶戀花·出塞》清代:納蘭性德。

    【釋義】從古至今江山興亡都無定數,眼前仿佛戰角吹響烽煙滾滾戰馬馳騁來來去去,黃沙遮日滿目荒涼誰可同語?只有蕭瑟的西鳳吹拂著枯老鮮紅的楓樹。

    3、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登高》唐代:杜甫。

    【釋義】歷盡了艱難苦恨白發長滿了雙鬢,衰頹滿心偏又暫停了澆愁的酒杯。

    4、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詠懷古跡五首·其一》唐代:杜甫。

    【釋義】梁代庾信的一生處境最凄涼,到晚年作的詩賦轟動了江關。

    5、安得務農息戰斗,普天無吏橫索錢。—《晝夢》唐代:杜甫。

    【釋義】不知要怎樣才能夠結束戰爭,讓人人都能從事農業生產,好使這普天之下再沒有一個苛吏來橫索稅錢!

    6、走馬紅陽城,呼鷹白河灣。—《南都行》唐代:李白。

    第5篇:納蘭性德的詩范文

    不嬌憨也不過分靈活,卻有細密的情思。

    所以總能捕捉太多情思涌動、暗香淺散的畫面。

    我想,李易安怕應羞見的‘眼波才動被人猜’怕不是被趙明誠猜到,而是被安意如捕獲了。

    所以,在她的筆下,易安如此羞澀可人、盈盈而笑。

    或者,如納蘭。

    她的摯愛是他,想來她定是如他一樣,是個暗雅如蘭的女子。

    所以才讀得懂他眉宇間終日不得舒展的愁思,

    那份攤開掌心也徒是空蕩的惆悵。

    她說,只容若的名字都是一副絕美的好詞。

    也許是習慣,我似乎更青睞于叫他性德、納蘭性德。

    初次讀他的詩、是他的《長相思》、再者《卜算子》、三才是那首世人偏愛的人生若只如初見。

    納蘭詞、沉郁傷情、讀時總會讓人頓兩下、嘆息幾聲…

    少游與納蘭比、我是更執著于少游的。是啊、青衫落拓、想來就是

    專用來形容他和杜甫的吧、

    少游、如若少了他、婉約詞派該是如何暗淡、

    還記得那首著實有趣的字謎詩、

    園中花、化為灰。

    夕陽一點已西墜。

    相思淚、心已醉。

    空聽馬蹄歸、

    秋日殘紅螢火飛。

    這是一首妙詞、絕美的惆悵。

    可也是一首猜謎詩、隱著一個繁體的「蘇字。

    著實有趣的緊、不得不為他傾世的才華傾倒。

    在安意如筆下、我看得到那個抑郁惆悵的少游、

    他舉指想摘一枝梅花、轉念想起它的氣骨、半伸的手以憂傷的姿勢懸在半空中…

    命運負了他、一生跌跌撞撞、卻不是起起落落…因為命運不曾讓這位傾世才主有露鋒茫的機會~

    讀詩、品詞。

    獨獨鐘于詞、婉約的惆悵、豪放的壯骨。

    如若、真能如她半分、多好。

    那些塵世難訴的風花雪月、彈指已過的是非千年~

    第6篇:納蘭性德的詩范文

    擴展資料

    錯過惋惜的詩句:

    1、簾影碧桃人已去,屧痕蒼蘚徑空留。——清納蘭性德《浣溪沙·雨歇梧桐淚乍收》內

    白話釋義:回憶那美麗的身容影、如桃花般的面容,可是人卻不知何處去了。只空空留下那嬌小的鞋痕在長滿蒼蘚的小徑上。

    2、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清黃景仁《綺懷十六首·其十五》

    第7篇:納蘭性德的詩范文

    關鍵詞: 教學設計 合作學習 古詩詞教學

    古詩詞閱讀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古詩詞教學是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通過對合作學習方式的研究給語文教學提供更好的幫助,使得教學相長,相得益彰,互相進步。

    一、學情分析

    《長相思》是選自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課本《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二單元推薦作品中的第五篇詩歌,這首詩歌在內容上沒有多大難點,其表層意思比較容易理解,但其中作者通過環境的渲染,以及寥寥數語背后反映出的征程的艱辛,以此表達出內心的深切感受,是學生比較難體會的。高中生對于詩歌的理解已經有較系統的感知,但如何有效地激發他們內心對詩歌情感的共鳴是學習這首詩歌的關鍵。除此之外,《長相思》既不是必修課文,又不是選修課文中的重點,因此,教師可以嘗試將學習的自交給學生,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完成對這首詩歌的解析和體悟。同時,教師可借此機會檢驗學生對于古詩詞的學習成果。

    二、教學目標

    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深切感受作者的思鄉之情。

    三、課前準備

    (一)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每個小組6-8人。

    (二)要求學生提前搜集關于《長相思》的圖片(圖片打印出來備用)和感傷低沉的純音樂,準備一張四開的白紙。

    (三)提前了解詩人寫這首詩時的背景(包括詩人的生平事跡、詩人寫此詩時的經歷,以及整個社會大背景)。

    四、教學過程

    (一)融情于聲,初步感受詩歌的情感基調。

    活動一:三讀詩歌,為詩歌配備合適的背景音樂。

    1.一讀詩歌,讀通讀順。在小組成員合作的基礎上,解決基本的字詞和斷句問題(要求每一位同學都要一字不錯、正確斷句。)。

    2.二讀詩歌,初步感受作者的感情,小組討論,確定這首詩歌的情感基調。

    3.三讀詩歌,小組之間交換事前準備好的純音樂,并從中選取最適合的一首作為本詩的背景音樂。

    4.分享交流,各小組分別展示自己的詩配音樂作品,全班選出最適合的背景音樂。

    (設計意圖:首先,設計這個活動是基于對學生基礎語文學習能力的充分信任,對于高中生,不必過分關注字詞斷句的能力,因為他們基本能夠理解課文材料的內容,也基本知道通過各種途徑,如借助注釋、查找工具書、聯系上下文等方式解決這些簡單問題,因此給予他們足夠的時間和信任完成這個任務,對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其次,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使個人優勢最大化,也可以使學生學會主動合作交流和接受合作分享,這對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也是很有益處的。再次,對于一首詩歌的情感基調的正確把握是學習和理解它的基礎,而“讀”是理解詩歌最好的方法,因此讓學生通過一讀再讀的方式,一步步體會詩歌的情感,從而確定詩歌的感情基調。除此之外,音樂同樣是傳遞情感的方式之一,讓學生自由選擇配樂是為了考驗他們對詩歌的理解程度。總之,整個活動是圍繞“通過朗讀,初步感受詩歌的情感基調”這一階段目標設計的。)

    (二)融情于景,時空變換間感受詩人的愁思。

    活動二:利用搜集的圖片拼貼出符合詩歌意境的貼圖。

    1.小組分工合作,將詩中所提到的景物一一列舉出來,并進行歸納總結。

    2.小組成員之間分享自己準備的有關《長相思》的圖片,將圖中的景物一一剪裁下來作為貼圖素材。

    3.小組成員合作,將剪裁下來的貼圖按照詩中所寫及自己的理解安排好位置貼好,沒有的素材可以自行畫上,貼圖為此詩配圖。

    4.分享交流,各小組分別展示自己的配圖并說明搭配理由,全班根據詩歌內容選出最合適的背景圖。

    (設計意圖:首先,這首詩有一個非常大的特點,就是運用了白描的手法,用樸素自然的語言表達出真切的情感,讀者在讀此詩時可以很輕易地根據詩中內容在腦海中形成一幅畫面,但這個畫面是抽象地存在于每個人的腦海中,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因此將它具象成一幅畫可以更好地讓學生分享自己想象中的畫面。其次,研究表明,好的課文插圖有很好的輔助作用,可以幫助學生和教師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自己為詩歌配插圖其實是為了鍛煉學生理解詩歌的能力,這樣的方式可以更直觀地反映學生對于詩歌的理解程度,同時讓學生評價,真正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只需要從旁協助。)

    (三)融情于心,角色扮演間體悟思鄉的真切。

    活動三:假設你是納蘭性德,這首詩正是你寫給(父親、母親、妻子、孩子、朋友、故鄉……)的一封信,而你的同組成員扮演的角色正是你在想念的人,請你用你所理解的情感對他(她)念出這封信,看看你在想念的人會對你說什么。

    1.小組成員分好角色,一個納蘭性德,其他人可選擇活動要求中的角色,也可有符合情境的新角色。

    2.扮演納蘭性德的學生對不同角色的同組成員有感情地誦讀詩歌,聽者給“納蘭性德”回信。

    3.將自己的角色體驗感悟記錄下來,作為課后作業。

    (設計意圖:角色體驗是一種幫助學生更進一步感受詩歌內容的方法,通過扮演詩人或者詩中角色,學生更容易感同身受,從而體會詩歌更深層次的情感。)

    參考文獻:

    [1]張剛陽.基于混合式學習理論的高中語文詩歌教學設計及案例研究[D].河南大學,2011.

    [2]主玉立.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模式研究[J].讀與寫雜志,2014,(11).

    [3]王芙蓉,劉悅.信息技術環境下基于合作學習理念的語文課堂教學設計[J].科普教育,2015,(11).

    第8篇:納蘭性德的詩范文

    關鍵詞:清代前期;滿族;詩文;綜述

    1951年馬學良先生創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系,從此,少數民族文學開始被學者關注,時至今日,少數民族文學已經有了明確的學科定位、理論基礎,同時其豐富的價值也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重視,遺憾的是,對于這份珍貴的遺產,我們的收集工作確是萬不及一。本文以清代滿族為例,對順康雍時期的作家詩歌創作做一整理概述。

    一、中國古代少數民族作家文學(詩文)發展脈絡

    本文主要介紹作家文學,對于蘊藏量很大且藝術造詣很高的民間文學,限于篇幅,暫時不予介紹。并且側重探討清前期使用漢文創作的作家作品概況。對于滿族而言,由于深受漢民族文化的影響,當時除了少量文人用本民族語言創作外,大多數作家還是用漢文創作。少數民族詩文發展脈絡大致遵循這樣的規律:隋唐五代民族大融合的同時,少數民族書面文學也開始發生,雖數量不多但這些著作開創了少數民族作家文學的先河。宋元遼金時期則是少數民族作家文學的發展期。這一時期,詩歌、戲劇創作占據主要地位,而且使用漢文創作者居多,藝術形式也日臻成熟。明代至清代則是少數民族作家文學的繁榮期。

    在整個作家文學創作中,詩文是我國少數民族作家文學的主要組成部分,它以其語言的音樂美、藝術手法的靈活性和文化內涵的多樣性豐富了中國的詩文創作。對于清代滿族前期作家文學的創作類型而言,詩與文毫無例外也是其主要文體。

    二、清代前期滿族作家及其詩文創作概況

    滿族入關前就接受了漢文化的影響,加上清代歷代帝王推崇漢文化,滿族人的漢文詩歌創作一片繁榮,從皇帝到大臣及地方官員,無不能詩。在這個隊伍里,有一家祖孫幾代詩人,更有家族詩人群體,并出現了類似詩社的組織。可以說,在滿族前期,像納蘭性德這樣“北宋以來,一人而已”的大家,不是孤例。

    詩是詩人智慧的光環,心潮澎湃的浪花,沒有詩人便沒有詩。據筆者統計,僅清代順康雍時期有詩集流傳的滿族作家約75位,這幾乎占到了整個清代滿族作家的五分之一。(據遼寧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恩華纂輯、關紀新整理點校的《八旗藝文編目》統計:清代旗籍可知的滿洲旗籍作者有326位)。法式善《八旗詩話》中記載這一時期滿族詩人約75人;錢仲聯主編《清詩紀事》中記載這一時期滿族詩人約30人;袁行云《清人詩集敘錄》中記載這一時期滿族詩人約11人;柯愈春《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中記載這一時期滿族詩人約30人;李靈年、楊忠《清人別集總目》中記載這一時期滿族詩人約25人。由此可知,清初滿族作家文學整體質量還是很高的。

    從公元1644年至1735年,即清代順治、康熙、雍正三朝,將近一個世紀,是清初滿族作家興起和發展時期。這一時期的滿族詩歌創作就總體而言,表現出以下兩個顯著特點。

    第一:鮮明的民族特色。

    這一時期整個滿族文學創作,由于剛入關不久,作家成就不一,而且仍然沿用漢族詩詞文體、以漢文寫作,因此不免有吞剝模仿痕跡,但同時也正因為剛入關不久,詩人在表現自己民族的人情事物、習俗生活與感情經歷時,具有較為明顯的民族特色,這是過去漢族文人詩詞所未見的。比如高塞、岳端、玄燁、賽音布、塞爾登、塞爾赫、常安、長海、文昭等人,擅長描寫景物、京師風貌,豐富了漢詩的表現力。文明、何溥、訥爾樸等人,則描寫了相當數量的邊塞征戰詩,表現了北方民族驍勇善戰、奮發向上的氣概。納蘭性德,是這一時期也是清代滿族文學首屈一指的詞人,他才華橫溢、成績卓著、蜚聲詞壇,既寫出了情意婉轉、纏綿悱惻的婉約詞章,也寫出了慷慨激昂、高亢哀厲的豪放詞章。這位獨特的少數民族作家,對于中國文學獨特的貢獻,更包括那些打著鮮明的滿族清初軍旅生活印記的膾炙人口的詞章。

    第二個特點,即:在清代滿族作家文學興起之時,宗室詩人捷足先登,成為了清初文學創作的主力軍。這可以說是清初詩壇又一個重要的特點,甚至可以說是貫穿整個清代文壇的特點。整個清代,宗室文人都是文壇創作主力,這也可以折射出滿族善于學習的民族文化。比如岳端、博爾都、塞爾赫、文昭等人,他們由于相似的經歷,基本上追求一種渾樸沖淡的藝術情趣,表現了一批不得志的宗室淡泊功名、回避現實的人生觀,對后世宗室創作影響較深。其中文昭詩作最為豐富,成就頗高,可以算作納蘭性德后,清初又一個較為著名的滿族作家。

    清初詩壇宗室文人大量涌現,這種現象絕不是偶然的。我們知道,清代是產生宗室文人數量最多的朝代。清代宗室文學不僅作家數量眾多,在文壇上可以自成一隊,而且他們的作品已經達到了相當的水平,為當時文壇所矚目,宗室文學已經成為清代文學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自清代至現代許多重要的大型詩詞總集無不收錄宗室作家的作品,其中代表性的有《瑤華集》、《清詩別裁》、《國朝耆獻類征》、《晚晴簃詩匯》、《熙朝雅頌集》、《白山詞介》、《全清詞抄》、《清詩紀詩初編》、《清詩紀詩》等等。另外如一些重要的詩話筆記,如王士禎的《池北偶談》、袁枚的《隨園詩話》、昭梿的《嘯亭雜錄》、楊鐘義的《雪橋詩話》、震鈞的《天咫偶聞》等,都記載了清代宗室文人及其作品,另外如《四庫全書》、《八旗通志》、《八旗文經》等,也收錄了宗室作家的作品。宗室文學尤其在詩詞文賦方面顯示除了卓越的才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清代初期滿族作家這種刻苦勤奮的精神,充分體現了處于上升時期的民族風貌,他們在文化上沒有固步自封、傲視一切,以至從最高皇帝到八旗將士都采取積極認真的學習態度學習漢族文化,毫無疑問,這對于本民族自身文化素養的提高產生了明顯的效應。但是,也必須指出,從此開始,滿文、滿語的使用范圍越來越小,滿族自上而下都熱衷于操漢語、習漢文,不能不說這是滿族文化發展的一大隱患。

    清初滿族作家文學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即我們可以看到滿漢兩種文化相互影響、相互交融的烙印。比如從作者的名與字上,我們可以看到規律。“巢可托,字云溪”、“阿克敦,子立恒”、“ 塞爾登,字紫峰”、“訥爾樸,字拙庵”、“尹繼善,字元長”等等,它們如此的不協調,又如此協調地存在著,這可以說正是當時滿漢文化對峙而又互動的一個生動的縮影。可見,一個民族在其表層文化日益脫落之時,其內在的文化精神及心理認定,將會是多么固執而又有效地補償著這些損失。所以清初滿族文學中所折射出的這種矛盾,也是可以理解的。

    參考文獻:

    [1] 王夫之.清詩話?漁洋詩話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

    [2] 沈德潛.清詩別裁集 [M].北京:中華書局,1975.

    [3] 鄧之誠.清詩紀事初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第9篇:納蘭性德的詩范文

    本來想趁周末出去走走,也許是雨有意留我在家,獨自享用這無邊的雨意吧。

    “叮叮”,瓦似乎是專為雨而設置的樂器。平常它們總是一言不發,一旦雨滴接踵而至,瓦的音樂就“叮叮”地奏響了。雨勢急促,琴聲就慷慨激越,如萬馬奔騰白馬齊鳴,又如兩軍交鋒擂鼓助陣。雨勢減緩,音樂也跟著弱下去,像激戰過后的短暫休憩,又像是懷春的少女在花前低語。你聽,那節奏,那旋律,似混亂不堪又似包羅萬象。而那些盡職的瓦片只是專注的演奏著,聽雨的人腦海中便漫無邊際溢出不盡的情意。

    雨絲最能扯動昔日的情思,雨聲也最易叩響感情的門環。垂老的將帥有“夜闌臥聽風飛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的回味,遲暮的美人有“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的幽怨,多情的詩人有“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的遐想。

    那是誰在喊自己呢?“想聞散喚聲,虛應空中諾。”古代民歌中描寫單相思的詩句,竟穿過千年的時空,伴隨雨聲跳入我的腦海。林黛玉云“秋窗已覺秋不盡,哪堪秋雨助凄涼”,納蘭性德也有“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的佳句,原來這雨絲就是情絲,剪不斷理還亂,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而瓦屋上的雨聲,就該是伊人敞開心扉的傾訴吧。是雨聲使人變得敏感而脆弱,多情而傷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成人免费网址在线| 色欲欲WWW成人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 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人网|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成人动漫综合网|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在线观看成人网站|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 成人AAA片一区国产精品| 国产亚洲综合成人91精品| 欧美成人亚洲欧美成人| 依依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成人a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国产在线24小时播放视频| 四虎www成人影院| 成人看免费一级毛片| 91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 |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激情明星 |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 国产美女主播一级成人毛片| 成人毛片免费看| 欧美成人全部视频| 青青国产成人久久91网站站|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精品|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日韩国产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影院| 午夜亚洲国产成人不卡在线| 成人窝窝午夜看片| 成人午夜视频精品一区| 成人国产精品999视频|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成人国产激情福利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实拍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