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規范化培訓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和其他口腔二級學科相比,口腔修復學和新材料之間的聯系更緊密,在口腔修復材料不斷完善和更新的過程中,新技術也得到了不斷發展。在實際的臨床工作中,不僅需要臨床醫生掌握新技術和新材料,護理工作也應及時提高。現階段口腔科護士基本上都畢業于普護理院校,護士掌握的口腔醫學知識并沒有完全覆蓋新技術和新材料。讓護士及時有效地掌握新技術和新材料,是口腔修復臨床護理工作中的重點內容之一。我院于2010年1月開始對口腔修復科護士進行規范化培訓,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具體情況現做如下總結。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修復科是我院重點科室,共有綜合治療牙椅20臺,護士9名,全護士均為女性。全部4名護士為聘用制人員,年齡21~27歲,平均年齡(24.6±1.5)歲;學歷:大專3名,本科1名;4名護士的修復科工作時間不超過5年,工作前并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口腔專業培養和教育,欠缺綜合的專科實踐技能和理論知識。正式編制護士5名,護士工作時間均超過10年,年齡30~47歲,平均年齡(40.8±7.1)歲;學歷:大專4名,本科1名;職稱:護師3名,主管護師1名,副主任護師1名;護士的工作時間長,口腔修復專業的臨床護理經驗豐富、操作技能嫻熟。
1.2方法
1.2.1組建規范化操作指導組 規范化操作組的組成包括2名護理骨干,護理骨干應該要具備熟練的操作技術和嚴謹的工作態度;考核組的組成則包括1名主管護師和1名護士長。統籌安排工作應該由護士長負責,小組成員則應負責計劃制定,規范操作指導的編寫,并實施培訓,讓培訓工作能有計劃、有目標、有序地開展。
1.2.2對規范化操作指導進行編寫 口腔修復材料比較復雜,因此應按照專業特點將相應的護理操作分成印模類和粘結水門汀類的調制。每類材料應選擇典型的商品化產品,對操作指南和說明書進行認真閱讀,參考國外相關資料,并總結護理實踐經驗,在經過指導組的反復修改和討論后,來對規范化操作指導進行制定,最后應將規范化操作指導編輯成冊,并發放到每名護士手中。
1.2.3培訓方法 ①首先指導組成員應結合規范化操作指導來進行練習,當操作方法充分掌握后,考核組應對每位指導組成員進行操作質量評估,之后在分組護士的訓練中進行標準化操作示教。②將全體護士分成不同小組,并由指導組成員來進行指導培訓,每組應包括2名護士,并輪流進行操作練習。定期重點培訓一項操作內容,2w培訓1次,30min/次。并在業務學習時間進行理論知識小講座。小講座后應積極開展討論和分析,以此來對培訓效果進行強化。針對臨床工作存在的問題,護士長應加以點評,以此來對規劃化操作的效果進行強化。③新護士的培訓重點為講授;高年資護士則應采用標準示教的培訓方法。在實際的培訓中應以典型材料為重點,對新型材料和傳統材料之間的護理異同點進行總結,進而來開展個性化的培訓。對典型商品化的產品特點進行分析,從材料的適應證、性能、組成成分入手,對護理配合要點以及使用技巧進行總結。
1.3科學的考核評價 ①患者的反饋意見:對科室的復診患者進行不定期調查,調查內容為護士的操作滿意度;對培訓前后3個季度(共20份)患者的護士操作滿意度進行比較分析。②利用自制調查問卷來對醫生對護士的護理配合滿意度進行調查,站在醫生的角度來對意見進行反饋,讓護理培訓的臨床實用性得以有效強化。
1.4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納入SPSS19.0統計軟件中進行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比較,以率(%)表示,若(P
2 結果
培訓前醫生對護士的配合滿意度為77.8%(7/9),患者對護士的操作滿意度為80.0%(16/20);培訓后醫生對護士的配合滿意度為100.0%(9/9),患者對護士的操作滿意度為100.0%(20/20)。培訓后醫生對護士的配合滿意度、患者對護士的操作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培訓前,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臨床中口腔治療都是經過醫護之間的相互合作來完成的,醫生能對護士的配合操作效果進行有效評價。傳統護士帶教方法主要為高年資護士口口相傳的方式來完成的,缺乏標準。所以醫生會覺得護士的配合比較生澀,護士的護理水平參差不齊。本研究結果顯示,規范化的培訓能有效提高護士的業務技能,讓醫護之間的合作默契度和工作效率提高,縮短臨床治療時間,最終提高醫生對護士的配合滿意度。
口腔修復科主要是為牙列缺失、牙列缺失和牙體缺損患者提供有效的修復治療[1],讓患者的口腔美觀、發音、咀嚼等功能得以恢復[2]。在實際的護理操作中,粘結水門汀類和印模類的調制技術會直接影響修復的最終質量,所以規范護理操作就顯得尤為關鍵。本研究結果顯示,規范化的培訓能有效提高護士的自身操作技術水平,提高患者對護士的操作滿意度。患者對醫療機構的期望值越來越高,所以對護理操作進行規范,建立完善的操作流程,有效避免護理操作中只重視步驟、不重視質量,只重視技術內容、不重視患者需求等不足,讓護理工作的質量得以有效保證,最終讓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提高[3~10]。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 住院醫師 規范化培訓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6)08-266-02
一、引言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是指高等院校醫學類專業本科及以上學生,在5年院校醫學畢業后,以住院醫師身份接受的系統化、規范化培訓。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是提高基礎醫療水平,培養高層次臨床醫學人才的重要途徑,其主要目標是培養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嫻熟的專業技能;具備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具備基本教學與科研能力等高水平的住院醫師,在國內外臨床醫學領域都受到高度的重視。我國在2014年6月,教育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改革的意見》。2014年8月,國家衛生計生委聯合中國醫師協會全國范圍內開展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認證工作,2014年8月25日《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管理辦法(試行)》的出臺》,標志著我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進入新的里程。
然而在實踐中如何有效的開展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提高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質量,也成為當前面臨的一個新的課題。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消化內科經過幾年的推廣、實踐,發現目前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存在的重知識理論培訓、輕臨床技能培訓的問題。為了更加深入推廣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針對目前存在的這一突出問題,本文對案例教學法在消化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進行研究。
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存在的問題
(一)專業理論培訓流于形式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包括專業理論與臨床實踐兩大部分,以往的培訓過程中,培訓學員進科之后先進行專業理論方向的培訓,培訓方式也是傳統的講授方式,而剛剛經歷5年醫學專業學習的培訓者們對這種集中的理論授課最為反感,并且有部分學員認為自己的理論知識已經達到要求的標準,從而大大降低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外,對于培訓的另一方,專家教授們也多因為忙于臨床、科研等各項任務,抽不出過多的時間放在專業理論培訓上,而且對于這些專家和教授而言,讓他們脫離臨床實踐去進行理論授課也激發不出他們的積極性,所以以往的專業理論培訓過程往往流于形式,達不到應有的目的。
(二)醫療環境減少了臨床實踐的機會
近些年,隨著一系列醫療法規的頒布及患者自我保護意識日益強化等原因,使得這些剛剛走出校門的本科生或者研究生在實踐中不被患者所認可,學生實際進行臨床技能操作練習的機會大大減少,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臨床實踐教學的難度增加,醫療環境減少了臨床實踐的機會。
(三)專業理論與臨床實踐培訓脫節
傳統的專業理論培訓方式直接導致與下一階段進行的臨床培訓大大脫節,很容易造成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出現“重理論、輕實踐”的現狀,再加之臨床實踐機會的減少,專業理論與臨床實踐相脫節的培訓方式,使得培訓者在培訓過程中不夠積極主動,自我松懈,導致臨床思變能力薄弱,操作技能不熟練,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有效溝通能力欠缺等問題,培訓結束后仍不能獨立處理疾病和醫療問題。
三、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Case method)是自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前院長克里斯托弗?哥倫布?朗代爾于1879年前后首創后,是通過選取與理論知識點有機結合的有代表性的實例,來引導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其正確的學習和思維方法,最早應用于法律專業的教學中。
針對傳統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存在的問題,醫院消化內科采用案例教學法可有效解決這些問題,通過具體的案例能把復雜的消化內科的醫學知識以“實際病例”連接起來,從而達到對所學知識融會貫涌,將專業理論與臨床實踐緊密結合起來。
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采用案例教學法,充分利用案例教學法真實性、典型性、啟發性等特征,不但可以使培訓者更容易地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培養正確的臨床思維的方法,還可以使他們盡早進入臨床實戰狀態,為畢業后成為一個具有較強的臨床思維能力的高級臨床醫師做好準備。
四、案例教學法在消化內科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
消化內科是一門專業性較強的學科,疾病種類多,涉及食管、胃腸、肝膽、胰腺等多個臟器,需要對常見消化系統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診斷方法、鑒別診斷和治療;消化系統疾病急、重癥的診斷與處理;消化道內鏡的適應證和禁忌證;X射線檢查的適應證和禁忌證;常用消化系統藥物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其間關系復雜,對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要求高。要抓住主要癥狀、體征做出及時正確的診斷,還要與其他類似疾病進行鑒別,這個過程要求學生知識面的廣度與深度。
在消化內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以往的理論與實踐脫節的教學模式,以案例教學為先導,臨床病例為基礎,建立案例模塊化的專業理論學習結合自我學習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消化內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教學模式。
首先,設置模塊式的專業理論學習模式,以消化內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本要求病種及例數為目標(如表1所示,見下頁),先進行教師的理論授課,課堂上選擇典型的病例作為案例,例如:急性胃黏膜病變、消化性潰瘍、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等等,以真實、典型的案例為主,并錄制成視頻;以醫院現有的典型患者的病例為現實情境,啟發引導學生對于此類疾病的臨床治療的掌握。
其次,根據案例教學及臨床患者的病例,設置問題,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允許學員根據理論授課的知識點及現有的臨床資料,互相交換意見,鼓勵其充分利用圖書、網絡等先進手段,查詢相關資料明確各相關疾病的特點,并可以在醫師的陪同下組織學員到病床邊詢問,日常查房,記錄病程,做出初步診斷并提出相應的診治措施,建立臨床思維,并能夠針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將理論與臨床實踐緊密結合。
第三,組織學員參加每天的醫師例會,并針對學生提出的初步診斷及相應的診治措施,組織討論,歸納總結學員對該病例的認識。最后由教師進行系統歸納總結,引導學生提出新問題,提醒學生一定要注意綜合判斷對同一患者在病情發展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臨床特點及診治措施;既要調動學生的思維,也要避免學生進入誤區。另外,針對性地提出各項臨床操作的規范性要求,及與臨床患者的交流和溝通方法,避免醫療差錯及醫療糾紛的發生。
第四,最后按照培訓者在學習、實踐過程中對疾病的病因、病理、病理生理和臨床表現、鑒別診斷、病例完成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定。
五、總結
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消化內科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以案例教學為先導,臨床病例為基礎,建立案例模塊化的專業理論學習結合自我學習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消化內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教學模式,充分發揮了案例教學法真實性、典型性、啟發性、情境性等特征,更容易使培訓者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培養了正確的臨床思維的方法,多年實踐證明這種模式完全能夠培養合格的有能力的臨床醫師。
【基金項目:佳木斯大學教育教學研究準入項目(JDZ2016002)。】
參考文獻:
[1] 趙革,王青梅.國內外案例教學法研究綜述[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3)
[2] 熊榮紅,張洪,章軍建.案例教學法在碩士研究生臨床神經病學教學中的應用[J].西北醫學教育,2009(4)
[3] 張博,汪卓S.以勝任力為導向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考核體系構建.中國醫院管理,2015(9)
[4] 張爍,呂賓,孟立娜,覃雨果,徐毅.床邊教學法結合問題為基礎教學模式在消化內科實習階段的實踐探討.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8(10)
[5] 劉紅,吳靜,林香春.PBL模式在消化科教學中對學生臨床思維能力培養的研究.繼續醫學教育,2013(9)
【摘要】目的 通過對住院醫師培訓的效果進行評價,為進一步提高住院醫師的培訓質量提供依據。方法對2009~2012年我院住院醫師的規范化培訓成績和考核結果進行討論和分析,同時相應地提出幾點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建議。結果通過對規范化培訓考核評價,結果表明2011、2012年各項考核項目均比2009年有較大提升。結論考核評價是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對考核評價的分析,可以判斷和保證其培訓成效,為檢驗考核成效及改進培訓質量提供依據。
【關鍵詞】住院醫師 規范化培訓 效果 評價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of residency training effect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rainingprovided the basis for the residents. MethodOn 2009 -2012 year my courtyard resident standardization training and examination results are discussed and analyzed,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f 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resident physicians. ResultThrough training and assessment of the specific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2011, in 2012 the project appraisal are larger than in 2009. ConclusionEvaluation is an important link of hospital physicians in standardized training,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ppraisal, and can judge and ensure the training effect, 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test result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training.
【Key words】 Residency, Standardized training, Effect, Evaluation
【Author′s address】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Hefei, 230601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10.051
住院醫師培訓是醫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臨床醫學人才的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重要作用。建立規范的住院醫師培訓機制有利于為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提高各級醫療機構臨床醫師的整體水平,推進衛生事業的可持續發展[1]。考核分析作為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判斷、確保其培訓成效質量的依據,直接關系到規范化培訓的成果。通過對住院醫師考核評價體系的研究,發現問題并找尋對策,是健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機制的重要方法,也能為醫院的管理提供決策依據[2]。
我院是2008年新成立的非營利性三級甲等醫院,建院時間較短,從建院之初就專門制定了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方案,要求所有新進醫生必須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為了更好的進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效果評價研究,本文對我院2009~2012年參加培訓的住院醫師進行調查分析。
1對象和方法
1.1培訓對象
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自2009年起對住院醫師開始進行規范化培訓,本研究選取2009~2012年參加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規范化培訓的住院醫師116人為研究對象,包括2009級18人,2010級23人,2011級37人,2012級38人。
1.2 培訓方法
通過收集參加培訓人員的性別、學歷、職稱、年齡、出勤情況及思想品德素質等基本信息。對收集的信息進行各組間的均衡性檢驗,對各組間的可比性進行研究。組織考核小組對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2009~2012年參加規范化培訓的住院醫師進行第一階段培訓內容的考核,內容包括病歷質量、專業理論知識、臨床技能、醫療法規、專業外語等方面。
本研究使用 Epiinfo軟件建立數據庫,雙人分別錄入數據并進行邏輯核對。應用spss13.2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對于連續變量采用方差法分析,對于分類變量采用卡方檢驗,對方差分析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使用LSD法進行均數的兩兩比較。檢驗水準a=0.05。[3]
2結果
2.1兩組均衡性檢驗結果
2.2各項考核得分比較結果
由表3可見,醫療法規考核結果表明,2011年和2012年較2009年有顯著區別。專業理論知識考核結果表明,2010、2011年和2012年均較2009年有顯著區別。病歷質量考核結果表明,2011年和2012年較2009年有顯著區別。專業外語考核結果表明,2010、2011年和2012年均較2009年有顯著區別。臨床技能考核結果表明,2010、2011年和2012年均較2009年有顯著區別。總分情況表明,2011年和2012年較2009年有顯著區別。表明通過系統化培訓,受訓后醫師素質明顯提高,各方面水平有了明顯改善,這對培訓合格的臨床專科醫師,提高醫療質量極為重要。
3討論
臨床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是現代的醫學管理教育的特有方法,也是醫學生成長為專科醫師的必要階段。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考核工作是培養合格臨床醫師的重要環節。醫院作為實施培訓的主體,通過制訂規范的培訓方法、組成合理的管理部門、確立高效的管理制度、執行公平的考核方法,從而真正提高培訓水平。考核評價是檢驗考核成效的重要依據。考核評價要在培訓組織和管理工作中,不斷發現問題,總結提高,持續改進[4]。
3.1加強組織管理我院是一所新成立的非營利性三級甲等醫院,為規范我院住院醫師培訓制度,培養符合醫學發展要求的合格人才,醫院逐步建立起三級的管理體系,規范培訓和考核工作。成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小組,由院長擔任組長,各相關部門及科室主任擔任成員,共同組織實施考核。 設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考核管理辦公室,由醫務部、科教部、人力資源部等部門人員組成,負責具體的考核工作實施。 成立學科培訓專業考核小組,由培訓負責學科的科室主任擔任考核組長,指導帶教醫師認真實施培訓、嚴格按照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考核有關管理辦法和要求,嚴格執行培訓考核工作。
3.2明確培訓目標根據衛生計生委《專科醫師培訓基地標準》、《專科醫師培訓標準》,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制定我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實施方案,通過對住院醫師培訓的帶教老師、科室主任及參加培訓人員進行訪談,結合專家意見,對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取得的效果及今后改革的方向和重點進行深入的討論。本研究結果顯示,經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后,學員的臨床技能和綜合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這與醫院對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高度重視,加大培訓力度,培訓學員和所在學科增強培訓意識有重要關系。
3.3完善考核體系加強參加培訓人員的日常管理和出科考核制度,日常管理主要包括考勤、培訓情況、帶教老師評價、病人的評價、臨床技能的考核等五個方面,由科教部進行隨機檢查,并隨機抽查五份輪轉醫師的病歷送交醫務部進行審核,對于不能按期進行輪轉或出科考核未能通過的醫師,將延期畢業,并院內通報批評。通過對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考核評價,進一步提高了帶教老師的教學水平,持續改進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5]。
參考文獻
[1]鄧錦娥,林海波,嚴應元,等.對提高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質量的探討[J].繼續醫學教育,2005,6(19):39-41.
[2]伍佰玲,胡志,周新發.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J].繼續醫學育,2004,9(24):48-50.
[3]薄紅,張東華,郭勁松,等.開展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的研究與實踐[J].醫學教育探索,2006,5(5):452-454.
一、鄉鎮勞動保障管理所規范化建設工作內容
按照"組織機構規范化、隊伍建設規范化、業務工作規范化、制度建設規范化、基礎設施規范化"等五化要求,扎實做好規范化建設工作。
二、鄉鎮勞動保障管理所規范化建設工作步驟
(一)動員部署階段(月下旬至月上旬)
召開全縣鄉鎮勞動保障規范化建設現場會,在全縣推行規范化建設;各鄉鎮研究制定規范化建設工作實施方案。
(二)組織實施階段(月中旬至月上旬)
按照試點鄉鎮的經驗做法,做好規范化建設具體落實工作。
(三)總結驗收階段(月中旬至月底)
月前完成規范化建設總結及申報驗收材料的準備上報工作。月日至日,縣人事勞動社會保障局對申報驗收鄉鎮進行驗收評估。月日至月日前做好全縣規范化建設總結上報工作。
三、鄉鎮勞動保障管理所規范化建設工作要求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強鄉鎮勞動保障管理所規范化建設,切實提高基層勞動保障工作的質量和水平,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保證,是基層政府服務群眾、聯系群眾的紐帶和橋梁。是強化政府服務功能,促進政府職能轉變的有效舉措,對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各鄉鎮政府要充分認識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抓好鄉鎮勞動保障管理所規范化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鄉鎮勞動保障管理所的職能作用,全力推動基層勞動保障工作邁上新的臺階。
回望走過的日子,我與培訓中心、規范辦、文化辦的全體工作人員戮力同心,圓滿完成了教育培訓工作、規范化建設工作和地稅文化建設工作任務,在學習與工作中,傾盡十分熱情,飽含一腔熱血,為地稅工作盡自己的綿薄之力。總結年度的工作,用三句話來概括,那就是“學不生厭、勤不言苦、廉不言貧”。下面,將本人工作和學習情況匯報如下。
一、學不生厭
“學不生厭”就是把學習當作一件快樂的事情,當作生活的必須,這樣自己就會心甘情愿地學習,主動地學習,并且能在學習中享受到獲取知識的快樂和幸福。為了提高工作本領,我根據形勢需要與自身的本職工作的要求,始終“咬定學習不放松”,使學習與工作相得益彰,學用相長:不斷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尤其是注重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用十七大和十七屆五中全會的精神指導工作;系統學習了有關培訓管理工作知識,參加了總局在江西稅務學校舉辦的西部地區培訓管理培訓班,使自己的培訓基礎知識更加扎實;學習了管理學知識,用管理學的前沿知識指導我局的規范化管理和個人績效管理工作;學習了文化管理知識,以不斷充實、勤于鉆研精神去探索和實踐,在領導、同事的幫助下,注意在工作中不斷學習,在實踐中鍛煉成長,在積累中總結提高。
二、勤不言苦
“勤不言苦”在于勤能補拙,更在于勤能生巧。做任何工作,都要勤思考,勤動手。學習要勤奮,工作,同樣需要勤奮。長期以來,我負責教育培訓、規范化、地稅文化三項工作,就只有用一個“勤”字來彌補,勤,而不言苦。
(一)樹立人本理念,強化憂患意識,教育培訓工作任務圓滿完成
年,全市地稅系統共舉辦各類培訓班28期,圓滿完成了全年的培訓工作任務。為了保證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我們年初制定了全年的培訓工作計劃及培訓工作要點;出臺了《年-年度教育培訓工作規劃》及《-年度教育培訓工作方案》,為全系統教育培訓工作早布置、早謀劃;為了加強“六員”的教育培訓工作,我們及時下發了《市地稅系統“六員”培訓實施方案》,明確了各崗位不同類別、不同層次人員的學習內容、要求和目標;按照民主推薦、競爭、擇優的原則,在全省地稅系統率先聘請了13名系統內部兼職師資,修訂了兼職師資聘用與管理作業指導書,在舉辦的第一期稅收管理員培訓班與第一期辦稅服務廳人員培訓班中,系統內部兼職師資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組織了第四次業務基礎知識考試,全系統共有110人次參加了第四次業務基礎知識考試,全部順利過關;在稅務培訓中心舉辦了第五期科股干部培訓班,至此,第一輪科股干部培訓工作全部結束,培訓面達到99%以上;繼續抓好市局機關“每日一課”學習,精心挑選、策劃“每日一課”學習內容,克服大家的厭煩情緒,保證了“每日一課”學習的生命力。
(二)夯實管理基礎,探索管理新路,規范化及個人績效管理取得突破
針對規范化管理工作已經開展了三年,年度,我們主要探索了規范化管理職能如何歸位的問題,如何充分發揮職能部門在規范化管理過程中的作用的問題,在全省十一個設區市局,我們率先制定了《規范化常態管理實施辦法》,努力實現了日常工作規范化、規范化管理常態化;強化了規范化文本的評審與修訂工作,嚴格按照pdca循環的要求對工作過程進行控制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改進及預防措施;充分發揮了規范化審核和管理評審的糾錯功能,用系統的觀點審視規范化管理體系以及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全面規范地稅人員稅收執法和管理行為,在省局組織的規范化達標驗收過程中,全市地稅系統各個單位全部驗收合格并得到了省局達標驗收考核小組的好評;認真抓好個人績效管理試點工作,深入縣局基層,與干部職工一起探討如何優化績效指標體系,如何改進輔導與考核方式,積極參與績效管理重點課題調研,為試點工作診斷把脈,年,個人績效管理試點工作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
(三)挖掘文化內涵,拓展文化載體,地稅文化建設如火如荼
緊扣我局“文化耕心、以文化人”地稅文化建設主題,從培育干部職工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理念出發,我們制定了地稅文化建設實施綱要,出臺了年度地稅文化建設實施意見,將地稅文化建設的工作項目在各單位、各部門進行分解和協調,做到工作有計劃,分解有指標,落實有依據,為全市地稅文化建設謀篇布局;開展了地稅文化演講比賽,在全市地稅系統引導干部職工深入開展對“繼續解放思想,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不斷推進地稅文化建設,促進地稅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思考;加強地稅文化工作調研,就“如何在全系統營造崇尚先進、爭當先進濃厚氛圍”,引導干部職工愛崗敬業,崇尚先進,使“和諧聚力”的文化理念落到地稅工作的實踐當中;組織人員深入新鋼公司考察“學習型組織”創建活動經驗,探索“學習型組織”與地稅文化建設,與讀書活動的結合點,推動干部職工的學習熱情,激發地稅文化建設的活力。
三、廉不言貧
“廉不言貧”要求我們經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既然選擇了做一名普通的公務員,就選擇了廉潔從政,艱苦奮斗,盡職盡責,長期以來,我緊繃廉潔這根弦,向先進學習,向典型學習,用正反兩方面的事例來教育和警示自己:我們在工作中品味成就,在生活中品味情感,尋找快樂、尋求自信,以平凡的崗位、平和的心態、平靜的心情,擁抱著滿目的姹紫嫣紅!不要用“貪”字折斷了家庭團圓之弦,失去了康足富裕之福,剝奪了人格尊嚴之義。那么“廉”就會吟唱著幸福之歌,在文明之路上意氣風發,闊步前行。我堅信,清風正氣將永遠在身邊吹拂,廉政之歌將永遠在心中高奏。
關鍵詞 360度評估反饋法 護士 培訓考核
Abstract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the application in the nurse standardized training examination.Methods:Will enter 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nurse training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ethod of 360°Feedback.Results:Through the 360°Feedback of 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nurses,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360°Feedback achieve effective appraisal in the nurse standardized training,improve consciousness and enhance compliance of the training nurse in the training,make the head nurse more normative and planning in the training teaching,make the nursing department can monitor the nurse standardized training process,ensure the nurse standardized training plan smoothly,make the nurse training effect have great improvement.
Key words 360°Feedback;Nurse;Training examination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群眾衛生保健服務的需求不斷增長,人們對健康的觀念不斷轉變,這就要求護士具有更高的臨床能力。護理部教學管理人員的主要任務是對護理專業院校的護士進行培訓,在以后的臨床護理工作中,能夠達到衛生部《衛生技術人員職務試行條例》規定的護師水平。2006年起,國家衛生部制定《臨床護士規范化培訓試行辦法》,我院通過應用360度評估反饋法實現對護士規范化培訓的有效考核,使得接受培訓的護士參加培訓的自覺性提高,依從性增強,使得護士長在培訓教學中更加有規范性和計劃性,使得護理部能夠實時監控護士的規范化培訓過程,確保了護士規范化培訓的計劃順利進行,對護士的培訓效果有極大的提升。
360度評估反饋法基礎
360度評估反饋(360°Feedback),也稱全方位反饋評價、360度考核法或多源反饋評價,是指被考核人的上級、同級、下級、服務的客戶和被考核人自己等全方位地對他進行評價,通過評論知曉各方面的意見,清除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來達到提高自己的目的。評估內容可能包括工作能力、人際關系、溝通技巧、行政能力和領導能力等。該方法是20世紀80年代產生的一種新的績效評估方法。目前已經被《財富》1000強中的大多數企業所采用。
應用360度評估反饋法對規范化培訓的護士考核
醫院新護士現狀:隨著我院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業務的飛速發展,護理部不斷地壯大,2005-2012年期間不斷引進大量的護理專業人才,由原來的2004年的26個護理單元,現如今發展到43個護理單元,先后醫院共招聘13批護理專業大中專畢業生,總共招聘285人。隨著護理部人員不斷增加,新進人員較多,專業水平參差不齊給護理教學培訓帶來了很大的壓力,直接影響培訓效果。根據國家衛生部頒發的《臨床護士規范化培訓試行辦法》,按照其中有關臨床護士規范化培訓的大綱要求,同時結合我院的實際情況,按照360度評估反饋法,我院制定了《護士規范化培訓手冊》。從2008年起,我院開始實施該手冊,為我院護理教學培訓提供依據,使得我院的護士培訓管理工作能順利進行,并具有一定的規范性。
護士規范化培訓手冊的內容:《護士規范化培訓手冊》是護理專業院校畢業后在醫院從事臨床護理工作護士的專用手冊,結合培訓大綱具體要求設置:①培訓大綱、培訓計劃;②科室輪轉計劃;③自修內容、考核內容;④專業考核記錄;⑤學習筆記;⑥出勤記錄;⑦個人總結與科室評價;⑧缺陷記錄。
護士規范化培訓手冊的具體實施:①在護理部制定的培訓大綱的指導和統一規劃下,由科室護士長參與組織,同時由科室帶教老師提出寶貴的意見,在此基礎上嚴格地制定護士規范化培訓的考核手冊。手冊主要由7個培訓階段組成,第1個培訓階段為崗前培訓,時間1周,另外的6個培訓階段的培訓時間隨著工作時間的延長逐漸縮短,計劃在5年內順利完成培訓考核手冊。②手冊的管理與應用。給每位新護士發放1本培訓手冊,做到人手1冊,做到詳細記錄每次的培訓內容。護理部統一組織新入院的護士進行崗前培訓的學習,以后將按照不同的年資,對護士進行分批分組,開展其余的培訓計劃。護士在培訓期間,務必認真親手記錄手冊上的學習筆記,避免嚴重的涂改和保持手冊的整潔。在培訓完成時,將由考核人員完成其余內容的記錄。在5年的培訓考核結束時,護士統一上交培訓手冊,護理部將其整理后最存入個人技術檔案保存。③技能操作考核標準根據“護士崗位技能訓練50項考評指導”[1],河南省衛生廳下發的三級綜合醫院“河南省第2周期醫院評審綜合評價標準”中22項護理操作標準執行。
結 果
通過360度綜合考評規范化培訓的護士,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護士的自我評價:78.3%的護士認為能調解工作壓力,認可護士職業,勝任工作。16.5%的護士認為工作吃力,壓力大,認可護士職業,仍需努力才能適應工作。5.2%的護士認為工作壓力大,辛苦,地位低,不愿從事護士工作,有辭職意向。
患者對護士評價:發放滿意度調查表,129人次獲得提名表揚,患者點名批評7人。醫院收到對護士的表揚信81封,收到投訴13人。
規范化護士理論考試成績:2008年90分以上6人,60~90分168人,60分以下27人;2009年90分以上24人,60~90分245人,60分以下13人;2010年90分以上106人,60~90分394人,60分以下35人;2011年90分以上84人,60~90分487人,60分以下79人。
對規范化護士的年終考評,見表1。
討 論
規范的培訓有利于新護士的成長和護理隊伍的穩定。全方位的考核能對護士的培訓效果有極大的提升。
規范的培訓有利于新護士的成長和護理隊伍的穩定;傳統的培訓方法,新護士無法提前知道培訓內容,在培訓中不能對內容更好的理解,應用心中有效并且可以在培訓前結合預習查找相關資料了解難點重點,利于課堂上更好的聽講及掌握,在工作中帶著問題聽課可以復習。
通過規范的培訓,護士思想上發生很大變化,服務意識的轉換進而醫生及患者對護士滿意度大大的提升護士在工作和工作效率均得到提高中獲得了職業自豪感,使其自身素質又不斷提高從而使整個護理工作進入良性循環達到預期培訓目標。經過規范化培訓考核后,護士的自身綜合素質得到了提高,護士對自身工作的滿意度也得到一定的提高,同時醫生、其他同事甚至是患者對護士的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也得到了相當大的提高。在工作中,護士不僅提高了自身的職業素質,也得到了大家的尊重,獲得了職業認同感,能夠在工作中感受到快樂,從而快樂的工作,進入一種良性循環的狀態,達到了令人滿意的培訓效果。
通過規范的培訓,護士能更快地融入到新環境,較快地適應并接受護理工作。從而減輕了不經過培訓就上崗,既要熟悉環境又要學習和工作,工作沒有頭緒,壓力大的狀況。護士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獲得了職業自豪感,使其自身素質又不斷提高從而使整個護理工作進入良性循環達到預期培訓目標。工作的輕松感和成就感,讓新護士安心護理工作,穩定了護理隊伍[2]。
360度綜合考評用于護士規范培訓替換改變了過去的培訓公接模式,使護士培訓內容更專業化,更接近臨床實踐性,更具有可操作能有效的提升的綜合素質,對優質護理服務的開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隨著優質護理服務的進一步開展360度綜合考評還可用于進一步應用于全部護士的績效考核,會更好的推動醫院優質護理工作。
參考文獻
XX年護師的工作總結:采取多渠道提高護理隊伍的整體素質制定了護士教育培訓制度,護士考核制度,配套完善了護士規范化培訓及護士繼續教育實施方案,定周期,定培訓計劃,尤其是加大了對新護士及低年資護士的規范化培訓力度,明確了規范化培訓內容及要求,周期內培訓考核合格取得規范化培訓合格證后方可進入繼續教育階段。
引進了廣州總醫院護理教育學分管理軟件,試行護理教育培訓與護士工作考核信息化管理,將護士考核、工作質量、服務態度等以學分的形式進行管理,作為護士晉升、聘任、再次注冊的重要依據。
加強了“三基”及專科技能的培訓,今年護理部為培養實用型的護士,改變了以往考與做分離的做法,考試更加貼近臨床,采取現場考核與現場點評,實物示教與規范演示相結合,組織崗位練兵,在“5.12”護士節期間舉行了護理操作比賽,全年共組織理論考試。但由于部分護士思想上不夠重視,基礎較薄弱,培訓未達到預期目標。
加強了護士的在職教育,護理部組織安排了全院性業務學習,醫學`教育網內容為新理論、新技術及實用性知識講座,同時,護理部充分發揮院內局域網的資源優勢,及時上傳護理講座演示文稿,豐富了護士的學習內容,深受護士的。
外出參加短訓班及學術交流,外出學習人員回院后向護理部進行了口頭或書面的學習情況匯報,并安排科內、院內學習傳達,但年初的培訓計劃未完成。
根據全國統計工作“三個提高”、“四大工程”建設和《省鄉(鎮、街)統計工作規范(試行)》的總體要求,全省已全面推行了鄉鎮統計工作規范化建設,現結合我區實際,將我區全面推行鎮街統計工作規范化建設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并請各鎮街結合自身實際,全面抓好貫徹落實。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圍繞加快發展方式轉變這條主線和區委、區政府的中心工作,堅持以提高數據質量為中心、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工作要求,不斷提高統計的科學性、準確性和權威性,為實現區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發揮統計部門應有的作用。
二、總體要求
“十二五”時期是我區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在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新起點上,既面臨著科學發展的新機遇,也將面臨經濟結構不協調、資源環境約束強化等諸多挑戰,全區統計系統要圍繞“三個提高”,努力推進和強化“四大工程”建設,扎扎實實為我區經濟社會的科學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統計保障。本次鎮街統計工作規范化建設要著力在建立健全統計網絡、統計各項管理與業務制度、強化基本單位名錄庫系統的管理與維護、拓展統計工作領域、提高統計數據利用效率等重點和難點工作上有新突破,在提高統計數據質量、提高鎮街統計能力和提高基層政府統計公信力上有新進展,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細則》、《省統計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扎實推進鎮街統計基層基礎工作,實現鎮街統計工作規范化、制度化。
三、目標任務
自6月起全面啟動《省鄉(鎮、街道)統計工作規范》,建立健全鎮街統計工作網絡,做到層層有人抓,層層有人管統計的良好局面;建立健全基層統計工作制度,做到責任到人,制度到位,切實運用有效的統計管理制度和業務制度規范鎮街統計基層基礎工作;全面啟動覆蓋國民經濟各行業的基本單位、個體經營戶的生產經營情況、勞動工資等統計調查項目和內容的鎮(街)統計工作制度,使鎮(街)真正實現統計數據能為我所用、為民所用和為國所用,推行鎮(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年度考核評價體系,為鎮(街)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及時、全面、準確的統計監測報告和信息,提高鎮街統計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實現統計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總體目標。
四、工作措施及步驟
(一)宣傳準備階段
鎮街統計工作規范化建設是一項全新的統計工作,是夯實統計基層基礎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統計工作的難點和弱點,要實現統計工作向鎮街延伸,實現鎮街統計工作規范化目標,必須充分做好宣傳發動、統計網絡建設和統計業務培訓工作,從根本上為鎮街統計工作規范化建設打好基礎。為此,區政府將在6月底前組織各鎮(街)主要領導召開專題統計工作布置會,切實把統計工作規范化建設的有關精神傳達到基層,各鎮街也應在會后立即組織相關的會議加以傳達和貫徹,并建立和完善從鎮、街到村、居或社會的統計網絡體系,明確相關的負責人和統計專職人員,從組織機構上加以保障;各鎮要充分領會全區鎮街統計工作規范化建設業務培訓會議精神,切實加強對所轄村居社區兼職統計人員的業務培訓,區統計局要將加強對培訓的指導和督查,保障物資供應充足和指導到位。
(二)組織實施試行階段
各鎮街要充分利用建立和完善的統計工作網絡,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中關于“全國統一領導,地方分級負責”的總體要求發揮好基層政府和政府派駐機構的統計職能,激發村、居和社區專兼職統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切實對《鄉(鎮、街道)統計工作規范》內的所有統計工作任務進行布置和安排,并于規定時間內在鎮街進行審核、處理、匯總和上報。區政府將責成區統計局、區監察局等單位組成檢查組到各鎮、街進行督查,在規范化建設推行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問題要及時加以研究處理,對于總結出的經驗和成績也要通過適當的方式進行宣傳報道,各鎮街主要領導要親自過問,形成主要領導親自過問、分管領導親自抓和業務人員具體抓的統計工作格局,年內實現《省鄉(鎮、街道)統計工作規范》的試行,力爭使規范化建設在2012年正式步入常規工作的軌道,真正使鄉鎮統計工作規范化建設中取得的統計成果成為黨委政府評價地方經濟發展、社會保障與就業、教科文衛事業、改善和民生發展等經濟社會發展的“睛雨表”。
(三)階段總結及成果運用階段
12月前鎮(街)統計工作規范化建設試行階段完成后,區統計局將嚴格按區委、區政府的總體要求,對全區所有鎮街在統計工作規范化建設和統計工作基本制度執行中取得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有關統計數據進行列名排位,并列入區政府年度綜合目標考核內容。各鎮(街)要對推進情況進行試行階段的經驗總結,查找出推進過程中的問題,建立長效的統計工作規范化建設體制,確保規范化建設的平穩運行。
五、工作要求及有關紀律
為保障鎮街統計工作規范化建設順利推進,確保鎮街統計工作取得實質性成效,作如下工作要求:
(一)各鎮街務必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切實將統計規范化建設及基本統計制度列為政府和辦事處的重要議事日程,把統計工作列為常態化管理。
(二)要切實為統計工作提供必要的人、財、物保證,切實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的相關規定落實辦公場所、辦公人員,切實保障大量數據處理所需的電腦、打印機等必須設備,解決好所需物資,按工作量的大小合理調整本級統計經費預算,并作好2012年經費預算的預安排。
醫學教育是一個由在校教育、畢業后教育和繼續教育組成的連續統一的終身教育體系。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是指醫學生完成院校教育之后,在經過認可的培訓基地中,以住院醫師的身份,接受以提高臨床能力為主的系統、規范的培訓。 [1]
順義區醫院是北京市郊區一所二級甲等綜合醫院。2007年以來經過北京市衛生局專家組評審,成為內科、外科、全科、神經內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共培訓住院醫師87名,其中,內科32名、外科34名、全科14名、神經內科7名。現就我院開展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的實踐體會總結如下:
1 健全培訓組織機構、明確職責
醫院領導重視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此項工作分為三級管理,第一級是院級,成立醫院住院醫師培訓領導小組,院長任組長,主管副院長和相關科室主任為成員,負責制定培訓政策、任命培訓基地負責人、經費保障、監督檢查等工作。下設辦公室在科教科,負責對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的日常管理;第二級是培訓基地級,成立培訓基地領導小組,每個基地任命1名有主任醫師職稱的人員為主任,培訓基地實行主任負責制。每個培訓基地設教學秘書1人,具體負責培訓基地的管理工作;第三級是培訓科室級,培訓各科室成立領導小組,由科室主任任組長,設立1名教學干事,負責住院醫師培訓工作計劃制定、實施、出科考核等管理工作。各科室有帶教老師負責臨床帶教、病歷評審、教學查房等工作。
2 完善并落實培訓制度
為保證培訓工作順利開展,醫院制定了24個與培訓相關的制度,包括各級人員職責、工作指導書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實施辦法、教學查房、病歷書寫、出科考核等管理規定。科教科參加各科室組織的教學查房和出科考核,科室完成培訓工作質量與科室績效月考核掛鉤。住院醫師完成培訓情況與年度評優掛鉤,培訓時間不足和出科考核未通過者,培訓順延。
3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作為基層醫院培訓基地,充分利用北京市衛生局組織的“手拉手”幫帶活動培訓帶教師資。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是幫帶我院的上級醫院,幾年來,我院積極選派師資到北大一院觀摩學習,內容包括:“課堂教學”、“無菌操作”、“體格檢查”、“教學查房”和“穿刺技術”等。師資學習后,對其他帶教教師進行培訓。醫院通過舉辦“課堂教學”、“體格檢查”、“教學查房”的競賽活動,達到強化帶教基本功,增強帶教意識的目的。
醫院積極選派師資外出參加培訓班,2012年12月以來先后派出46人次參加北京醫學教育協會舉辦的“全國內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師資培訓班”、“全國外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師資培訓班”、“全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臨床技能考核模式研討班”。通過學習,使師資增強了帶教意識、提高了教學水平。
4 建立有效的保障體系
開展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需要醫院創造條件,建立有效的支撐保障體系。我院為保證住院醫師培訓工作有效運行,加強住院醫師培訓基地建設與維護,將住院醫師培訓經費單獨建帳,專款專用。教師帶教費、培訓費、病歷評審費、出科考核費、教學人員津貼等按照文件規定按時發放。住院醫師工資、福利與同級別人員一致,獎金根據工作量由住院醫師輪轉科室發放。生活補助費由科教科做表,財務科從住院醫師輪轉科室獎金中扣除,直接發給住院醫師。住院醫師在沒有獎金之前,可以免費住宿在醫院職工宿舍。
5 存在不足和努力方向
作為基層住院醫師培訓基地醫院,各專業科室的病床數,收治常見病、多發病的病種數量能夠達到培訓要求,但胸心外科、感染性疾病科等病種仍不充足,如食管癌、肺癌、心臟疾病、病毒性肝炎、結核性腦膜炎等。今后應加強學科建設,有針對性的收治病人。也可以通過安排住院醫師到其它培訓基地學習相關內容來解決這個問題。
總之,住院醫師是醫院人才梯隊中最基礎的部分,他們的成長關系到醫院的醫療質量。[2]作為基層醫院培訓基地,不斷加強培訓基地建設,努力提高培訓質量是一項長期的工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