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海綿城市新技術范文

    海綿城市新技術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海綿城市新技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海綿城市新技術

    第1篇:海綿城市新技術范文

    一、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新區功能再定位

    經過改革開放近40年的發展,我國城鎮化進程快速推進。特別是各類新區新城建設步伐加快,吸納迅速增加的人口、承載快速發展的經濟,成為推動城市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發展的重要載體。

    第一,我國新區新城建設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據《2016中國新區新城發展報告》統計,我國縣及縣以上的新區新城數量超過3500個。然而,實踐中一些地方新區新城的發展并不盡人意,雖然被冠以產業新城、高鐵新城、臨港新城、臨空新城、智慧新城、生態新城、科教新城以及形形小鎮的名目,但城市發展定位不清晰、規劃建設粗放落后、功能配套不完整、發展引擎動力不足、管理體制缺少改革創新,所謂的“新區新城”在一些地方甚至成為造樓賣房的噱頭,逐漸變成了睡城、空城。

    第二,新區新城的城市功能和定位需賦予新的內涵。當前,新區新城的建設發展應瞄準有效匯聚創業創新人才、激發創業活力和創新能力、成為創業創新的聚集區和高地,這是判斷其成功與否的最重要指標。這也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內在邏輯和核心目標是高度一致的。

    西咸新區的設立,旨在推動西安、咸陽兩市一體化發展,是大西安建設的重要增量和變量。從幾年來的實踐看,西咸新區的發展理念經歷了從開發土地向開發人的轉變,最大的關注點是解決好“人”的問題,吸引“創業的人”和“創新的人才”。大西安地區科教資源豐富,本來是產出人才的地方,但是大量人才卻流向了北上廣深等城市。為此,西咸新區開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工作,首要就是增強對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吸引力,留住和壯大創業創新群體。

    第三,新區新城健康可持續發展必須依靠“創新”。從國際上看,歐美發達國家正崛起一種“創新區”的城市新形態。與過去創新集聚區缺乏各種配套服務,無法兼顧工作、家庭和娛樂不同,現在的“創新區”匯聚了優質的大學、醫院和生活娛樂設施,提供生態化分享式的高品質辦公環境,吸引初創企業、企業孵化器和企業集群,空間緊湊、交通快捷、網絡順暢、商業匯聚、生活便利、資本密集,從而大大提升了創新創業的速度與質量?!皠撔聟^”具備新的空間布局和功能定位,區內經濟模式和社會網絡被重構,成為傳統城市模式的互補和再造。

    2016年初,時任陜西省長婁勤儉同志在省人代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西咸新區要“建設現代化大西安新中心”。這是對國家賦予西咸新區圍繞以“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為核心的多項示范、試驗、試點任務的一個高度凝練的概括,精準地描述了西咸新區的功能和發展定位。之后,陜西省進一步明確了在大西安形成一個縱貫西咸新區的創新發展軸,以西咸新區為依托打造大西安的創新創業示范中心。

    伴隨創新城市發展方式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工作的不斷深入,西咸新區愈來愈認識到這兩項國家級試點工作有著高度的內在統一性。新區相繼召開招商暨“雙創”工作會議和城市工作會議,聚力創新城市發展方式,聚焦現代化大西安新中心建設,踐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各項行動,把新區建設成為大西安生態優美、經濟活躍、產業高端、創新突出、創業便利的“創新功能區”。

    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城市發展方式的轉變和創新

    從西咸新區發展的實踐看,創新城市發展方式是一個系統工程,包括城市的功能定位、發展動力、規劃理念、管理體制和品牌價值等領域的創新。與此同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也是一個系統工程,包括科技、人才、制度、環境、文化、理論等諸多方面的創新。因此,“創新”是創新城市發展方式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共同的關鍵詞,在多個維度上深度交叉、高度契合。

    第一,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了城市發展的新舊動能轉化。深入開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最重要的意義,是加快發展新經濟、培育發展新動能、打造發展新引擎。西咸新區推動各種創新要素聚集,為城市發展動力轉換積聚力量,加快從量到質的轉化。

    一是搭建科技創新平臺,孵化培育科技創新“增量”。新^引進和建設了微軟創新中心、樂創空間、光谷創業咖啡、圣泓工業設計眾創空間、秦漢新絲路數字文化產業基地、西咸文旅眾創空間等近20個孵化平臺,為廣大創新創業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社交和資源共享空間,降低創業門檻,提供創業服務。二是統籌科技資源,優化提升科技創新“存量”。整合西安、咸陽、西咸新區三地的高校、科研院所、產業園區等優勢科創資源,建設“大西安創業創新帶”;新區灃東新城與省科技資源統籌中心、西安科技大市場合作共建國家技術轉移西北中心;通過“中俄絲綢之路創新園”合作平臺,促進斯科爾科沃(莫斯科)、西咸新區和廣州南沙新區三個園區協作,推動“一園三地”國際協同創新。三是建設科技學鎮,打造科技創新的新型聚合體。與西安交通大學合作建設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與西北工業大學共建無人機產業翱翔小鎮,與中科院西安光機所等共同打造全國首個硬科技小鎮。遵循綠色智慧、城產學研高度融合的建設理念,實現“校區、園區、社區”功能集成,形成科教、產業、商業、生活、服務多種功能“零切換”的新型科技創新綜合體。

    第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了城市規劃和建設理念的轉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一項既有“面子”也有“里子”的行動,城市的規劃和設計應當為創業者提供良好的生活保障和配套服務。西咸新區在全國率先提出建設現代田園城市,堅持以市民幸福滿意為標準,按照五十年、一百年不落后的要求,全面提升城市規劃和建設水平。

    一是提出打造綠色城市的西咸標準。堅持依自然造城、用城市連景,把城市建在山水上、種在田園中,把新區建成為大西安環境最優美、生態最和諧、發展可持續的地方。二是創新推動海綿城市建設。作為西北地區首個國家海綿城市試點,率先啟動建設集城市景觀、風道和中央雨洪系統為一體的中央綠廊,讓雨水就近匯集、凈化、調蓄、溢流,實現雨水在城市中的自然遷移。三是創新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在保證管廊綜合性、功能性前提下,平均每公里建設成本降低到600萬元,是傳統方式的1/10左右;與海綿城市建設相配合,達到雨水就地利用、雨水資源化的良好效果,有效解決“逢雨必澇”、“城市看?!钡膯栴}。四是推廣綠色建筑標準。參考國際經驗制定新區綠色建筑標準,將住建部綠色建筑標準簡化為墻體保溫、多層玻璃、窗外遮陽、新風系統四大項,在成本較低的前提下使建筑能耗比國家標準降低70%。五是積極推廣地熱能、干熱巖技術、分布式能源等綠色能源。優化新區能源結構,促進節能減排,改善大氣環境。

    第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了城市管理體制的改革創新。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是新區新城活力和吸引力的源泉,是深層次的創新。西咸新區加大簡政放權力度,放寬政策、放開市場、放活主體,有效改善創業創新的制度環境。

    一是增強創業創新的頂層設計和制度供給。新區各新城建立了雙創政策框架體系,加強對眾創空間、人才、科研、就業、金融等各類政策的統籌聯動,確保政策可操作、能落地。二是推進工商制度改革。對注冊資本認繳制、“先照后證”、“五證合一、一照一碼”、個體工商戶“兩證整合”等先行先試,誕生了全國首張微信版電子營業執照。三是深化稅務制度改革。通過取消增值稅扣稅憑證認證、二維碼一次性告知、辦稅事項全區通辦、建立“綠色通道”、取消非許可類的審批等,降低準入“門檻”,方便市場主體。四是深化人社制度改革。創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探索建立城鎮職工“五險合一”經辦服務模式。五是創新市場準入制度。推出針對外商投資準入的“負面清單”制度,明晰外資市場準入限制,營造透明、公開的投資環境。

    第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了“產城融合”的速度和質量。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形成現生產力,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向縱深發展的必然要求。西咸新區緊抓雙創、服務貿易、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自貿區等國家試點機遇,積極推動區內五個新城和兩個園辦探索構筑適合自身特點的產業架構,將產業發展與城市建設有機融合。

    空港新城以國家航空城試驗區為載體,打造航空保稅維修,跨境電子商務、國際航空物流產業集群。灃東新城依托國家技術轉移西北中心,打造檢驗檢測、通訊技術等產業為主體的服務貿易產業集群。秦漢新城依托區域內豐富的文化歷史遺存和山水田園資源,大力發展文物保護、文化旅游和大健康產業。灃西新城立足西部云谷等信息技術產業基地,構建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數據增值產業集群。涇河新城依托茯茶小鎮、崇文莊園小鎮,打造科技農業、農村電商產業集群。絲路經濟帶能源金融貿易區依托絲路經濟帶能源交易中心、陜西(西咸新區)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構建立足陜西、引領西北、輻射全國、服務“一帶一路”戰略的能源金融產業平臺。西咸國際文教園引進國際一流大學入駐園區聯合辦學,創建具有國際特色的絲綢之路文化教育新市鎮。

    三、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與創新城市發展方式和諧共振的建議

    創新城市發展方式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西咸新區形成了相輔相成、互為支撐的良性互動。為進一步推進這兩項國家戰略行動的和諧共振,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新區新城應成為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轉變城市發展方式的先行區。城鎮化的進程就是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革和創新。新區新城的發展建設不能等同于傳統意義上行政區功能的復制,需要在各個層次、各個地方都要創新,要在城市建設的硬件平臺上,更加重視推動產學研用等高端資源的集聚,使得政策、資金、人才、企業資源的協同發展效應更大化,形成創業雨林生態和產業集群,從而做旺人氣、做強產業,助推新型城鎮化建設。

    第二,新區新城應成為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先行區。我國改革開放和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踐證明,越是市場經濟發達的地區,越是形成了小政府、大社會、活市場的良性發展環境。新區新城應率先破除阻礙創新發展的體制體制障礙,以大部制、大數據為手段,推動工商、稅務、社保、質量、環境、食藥、知識產權、公安、安全生產等多個部門的信息和資源共享,打造一流的城市環境、營商環境、政務環境,構建誠實守信、充滿活力、開放創新的高地。

    第三,新區新城應成為科技研發創新轉化應用的先行區。很多中西部地區提出,在科技人才等領域與沿海地區的差距并沒有經濟發展指標上那么大,迫切需要挖掘潛力,破解科技與經濟脫節的“兩張皮”的問題。新區新城應在這些領域先行先試,加快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培育發展新動力,用全新的產業理念及創新技術帶動產業發展升級。

    第2篇:海綿城市新技術范文

    貫徹落實黨的十精神,按照“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的綠色理念,發揮“規劃引領、政策激勵、行政監管、技術支撐”的作用,推動重點項目和區域實施綠色建筑示范,全面推進綠色建筑發展,實現人與建筑、自然之間的和諧統一。

    二、目標任務

    根據省綠色建筑示范城市相關驗收要求,確定我市三年內(2015-2017)綠色建筑示范城市主要工作任務目標。

    (一)綠色低碳生態

    1.低碳生態城市。單位建筑面積能耗0.05噸標煤/m2.a,單位建筑面積CO2排放強度0.10噸/m2.a。

    2.綠色建筑發展。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省綠色建筑設計標準》,居住建筑及甲類公共建筑執行65%建筑節能率。新建綠色建筑示范項目總面積511.7萬m2,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面積266.1萬m2,比例52%,建成303.8萬m2,比例59.4%。

    (二)節約型城鄉建設

    1.節約型規劃。規劃人均建設用地面積120m2,城鎮控規全覆蓋率。示范城市范圍內控制性詳細規劃覆蓋的用地面積占整個示范區域面積的比例100%。

    2.城市空間復合利用。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建筑面積80萬m2。

    3.綠色交通。綠色交通出行分擔率75%,公交站點可達性300米覆蓋率50%,公交站點可達性500米覆蓋率90%,新能源公交車輛、清潔能源車輛比例30%,公交站臺智能化改造50%。

    4.節約型村莊建設。村莊設施完好率85%,村莊環境達標率85%,美麗宜居鎮村20個。

    5.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稍偕茉唇ㄖ帽壤?0.6%,可再生能源消費比例10%。

    6.綠色施工。綠色施工覆蓋率50%。

    7.成品住房。按照省《成品住房裝修技術標準》實施的成品住房建筑面積占所有商品住宅建筑的60%。

    8.城市綠色照明。照明年節電率5%,新建的城市道路裝燈率達100%,公共區域裝燈率達98%,燈具效率在80%以上的高效節能燈具應用率85%,高效光源應用比例85%。

    9.節水型城市建設。城市供水管網漏損率12%,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79%,新建建筑節水器具普及率100%,雨水利用率3%,非傳統水源利用率10%。

    10.垃圾資源化利用。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效率40%,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建筑垃圾綜合處理率60%,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率60%,污水市政淤泥資源化利用率100%,醫療廢棄物無害化處理率100%,一般工業固體廢棄物處理率95%,工業危險廢物無害化處理率100%。

    11.建筑工業化。推行建筑工業化,采用建筑工業化施工的工程建筑面積10萬m2。加快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促進建筑產業轉型升級,按建筑產業現代化方式施工的建筑面積占同期新開工建筑面積的比例每年提高3個百分點(2015年3%,2016年6%,2017年9%)。

    三、重點工作

    (一)綠色生態專項規劃

    結合城市總體規劃及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時,編制出臺市綠色生態專項系列規劃,全面推進市綠色建筑發展,積極實踐建設低碳生態城區戰略目標,推動城市建設發展轉型升級,構建低碳生態的城市格局。綠色生態專項規劃分別為:

    《綠色建筑發展規劃》;

    《能源利用規劃》;

    《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城市實施方案(2013-2017)》;

    《城市水資源綜合利用專項規劃》;

    《城市照明專項規劃》;

    《城市固體廢物資源化綜合利用規劃》。

    建立包括綠色建筑比例、65%建筑節能率、成品住房、生態環保、建筑產業現代化、公共交通、可再生能源利用、土地集約利用、再生水利用、廢棄物回收利用等內容的指標體系,納入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等規劃中,并落實到具體項目。針對綠色發展指標體系如何落實,提出措施和計劃。

    (二)綠色建筑全面發展

    突出重點,推進綠色建筑發展。在全市范圍內全面推動綠色建筑,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省綠色建筑設計標準》,且居住建筑及甲類公共建筑的建筑節能率達到65%水平。積極引導商業房地產開發項目執行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標準,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建設綠色居住區,重點推進大學城、新區等綠色建筑集中示范區域,實現綠色建筑集中連片發展。加快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機關辦公建筑、政府投資的公共建筑進行節能改造時,率先垂范,具備條件的按一星級綠色建筑標準進行改造。引導商業開發的賓館、酒店、商場、寫字樓等大型公共建筑進行節能改造。積極培育節能服務市場,大力支持節能服務企業和用能單位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實施節能改造,對符合條件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按規定落實財政扶持政策。加強既有公共建筑運行監管。積極開展公共建筑能耗統計、能源設計和能耗公示等工作,擴展市級建筑能耗監測中心數據采集的覆蓋范圍,實現監測數據的采集由市區向各轄市、區延伸。所有建成示范項目按照建設部《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審計導則》中的能耗指標體系結構設置各分項計量裝置,并將統計得到的建筑能耗數據上傳至省住建廳監測中心。推廣建筑能效測評工作。全面開展建筑能效測評工作,對綠色建筑示范城市中所有的示范項目開展能效測評,并將建筑能效測評達到設計要求作為建筑節能分部工程質量驗收合格的必要條件。同時,大力培育能效測評機構,加強能效測評專業人員的技術培訓。

    (三)可再生能源建筑規?;瘧?/p>

    制定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規劃和實施方案,開展可再生能源資源量評估,指導和規范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推動太陽能、淺層地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應用,擴大太陽能利用,將太陽能利用納入建筑設計標準規范,推廣太陽能建筑一體化、太陽能集中供熱水工程,在農村和小城鎮推廣戶用太陽能熱水器、太陽房等。

    (四)城市空間復合利用

    加強城市地下空間的規劃和開發利用,提高城市空間資源利用效率和綜合承載能力,體現豎向分層立體綜合開發、橫向相關空間連通、地面建筑與地下工程協調配合的原則,兼顧人民防空要求,統籌開發地下停車位、公共停車場(庫)、商業服務設施、物資倉儲、人防設施等地下設施。建立健全城市地下空間權屬管理制度。城市新建民用建筑、城中村改造和舊城改造時應按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規劃同步開發地下空間。

    (五)構建綠色交通體系

    建立多層次的公共客運交通體系。優化城區區域交通設施布局,完善公交線網,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全面推進和落實公共交通優先,建設智能交通控制系統,加快城市公交建設,實現公交站點可達性300米覆蓋率50%以上。形成適應風景區休閑旅游功能的慢行網絡系統。改善慢行交通環境,提高慢行交通出行的安全性和舒適性,加強步行系統建設,構建與城市發展相適應,與機動車發展相協調,與公共交通良好銜接的非機動車道路系統。建立便捷借還的公共自行車系統。完善各項基礎設施系統,實現機非交通運行的空間分離;另外自行車交通作為休閑運動方式,應該積極創造條件,引導城市居民的自行車休閑運動文化建設。擴大市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服務的范圍。大力發展綠色交通工具。積極推廣新能源公交,推進交通工具低碳化,推動公交使用LNG(液化天然氣),鼓勵混合動力、純電動等新能源車的使用,出租車實現CNG(壓縮天然氣)全覆蓋,加快淘汰落后交通工具。

    (六)節約型村莊建設

    堅持“因地制宜、以人為本,經濟適用、集約建設,地方特色、鄉土風情,試點示范、逐步推開”的原則推進全市節約型村莊建設。重點集中在農居集中、村莊整治、生活污水治理對農村生態環境改善,依照省《關于推進節約型城鄉建設工作的意見》要求,圍繞村莊土地節約、環境整治、污染治理、新能源利用等方面,選擇具備條件的村莊開展節約型村莊建設試點,同步開展特色村莊建設改造,探索節約型村莊建設的方法、途徑,建成一批環境整潔、自然生態、特色鮮明的節約型村莊。

    (七)深入推動建筑產業化和住宅全裝修

    推動建筑產業化。加快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促進建筑產業轉型升級,按建筑產業現代化方式施工的建筑面積占同期新開工建筑面積的比例每年提高3個百分點(2015年3%,2016年6%,2017年9%)。推廣適合工業化生產的預制裝配式、鋼結構、木結構等結構體系,培育發展具有新型建筑工業化設計、生產、施工一體化的建筑業企業。鼓勵各地政府安排適量用地支持建筑工業化基地建設,推動新區率先在全市建設建筑工業化研發生產示范基地,開展工業化建筑示范試點。研究出臺對于開展建筑工業化的企業享受一定的扶持政策,政府主導的保障性住房應率先開展住宅工業化應用試點。推進成品住房。開展裝飾裝修工廠化生產示范試點、菜單式裝修住宅小區試點,研究集裝飾裝修設計、生產、施工于一體的裝飾裝修新模式,并給予一定政策扶持。鼓勵品牌家裝企業、材料企業構建生產加工制作、物流配送、民工培養管理平臺,為成品住房質量提供市場保障。在綠色建筑、廉租房和公租房中率先推行成品住房,鼓勵房地產開發項目積極推行成品住房建設,按省《成品住房裝修技術標準》實施的成品住房面積占所有商品住宅的60%。

    (八)推進城市綠色照明

    加強照明設施的改造,推廣高效節能燈具和節能控制技術,具備條件的區域,積極推廣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對其進行節能改造。結合智慧城市建設,構建綠色照明信息網絡平臺、綠色照明管理業務應用平臺和信息資源服務平臺,安裝路燈照明遠程監控管理系統,對路燈照明系統施行精細化管理,提高路燈使用壽命,保證節能、高效、安全運行。

    (九)節水型城市建設

    在城市建設過程中,重點針對舊城改造,兼顧新城開發,全面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樹立人水和諧的生態文明理念,采用低影響開發(LID)等新理念、新技術、新方法,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城市原有水生態環境的破壞,保護和修復城市水生態系統,有效應對洪澇災害和水環境污染。新建、改建、擴建的建筑工程應制定節水措施方案,采用符合節水標準的用水器具,節水設施要與主體工程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根據有利地形、自然溝渠等條件,合理統籌規劃建設區域雨水收集利用系統,提高綠化澆灌、道路清洗、景觀水體等雨水利用率,規劃用地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建筑物應當配套建設雨水收集利用系統。推廣下凹式綠地建設,提倡應用透水路面工程技術,建設區域性中水回用系統,對污水處理廠進行中水工藝改造,合理建設市政中水供應管網,鼓勵大型公共建筑和居住社區自建中水處理站。

    (十)城市垃圾資源化利用

    市垃圾處理遵循“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總體原則,垃圾源頭減量、過程分類、高效收運與資源化處置同步推進,向“分散收集、集中轉運、集約處置”方向發展。優化生活垃圾管理體系。加強源頭分類,按照“三分類法”(可回收物、有毒有害垃圾、其它垃圾)進行分類收集,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化和資源化。完善日常保潔系統,提高日常保潔能力和環境衛生公共服務運營服務水平,加快建設城鄉環境衛生管理體系。提高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水平。實施對工業固體廢物收集、運輸、貯存、處置的全過程監管,鼓勵企業采用清潔生產技術,促進各類廢棄物在企業內部的循環使用和綜合利用。積極探索污泥資源化途徑,加大污泥焚燒發電力度,加快推進污泥無害化處置場建設,有效實現污泥的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加快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裝備研發推廣,扶持發展建筑廢棄物再生利用企業,推廣利用建筑廢棄物生產新型建材產品。加強醫療垃圾監督管理。加強醫療廢物污染防治,推進醫療廢物處理處置能力建設,對醫療廢物處置設施進行規范化升級改造,建立全封閉的收集、運輸、處置系統,推進醫療廢物收集系統向鄉鎮、村級衛生單位延伸。

    四、推進計劃

    《市綠色建筑示范城市重點任務推進計劃(2015-2017)》

    五、資金方案

    《市綠色建筑示范城市專項引導資金使用方案(2015-2017)》

    六、考核指標

    《市綠色建筑示范城市實施方案考核指標(2015-2017)》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充分發揮市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領導小組的協調組織職能,統籌協調推進示范城市建設工作。各轄區、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明確責任分工,安排專人有重點、有步驟地抓好組織推進,確保工作任務落實到位。

    (二)加強部門聯動。市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通力合作,積極支持、主動服務,認真細化落實目標任務,確保工作責任落實到位。各責任單位,要加強協調溝通,合力解決全市綠色低碳建設推進中的各種問題,確保工作順利開展。

    (三)加強目標考核。建立目標責任評價考核制度,層層分解下達目標任務,嚴格目標考核。市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年度目標任務執行情況的匯總分析,牽頭部門和各責任主體,要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具體措施,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四)加強政策扶持。按照市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專項引導資金管理辦法,對符合條件的綠色建筑給予一定的資金補助。對裝配式建筑要研究制定符合法定程序要求的獎勵政策,對于符合綠色建筑星級標準的項目,可優先享有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返退政策。

    相關熱門標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精品999在线| 国产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国产成人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在线播放| 成人au免费视频影院|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av成人在线电影|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福利app|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秋霞|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3p| 国产成人免费片在线观看| 成人品视频观看在线|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最新69成人精品毛片| 免费看一级淫片成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综合|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好|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成人在线综合网| 欧美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 亚洲a级成人片在线观看| 四虎成人精品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欧美目韩成人综合|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看吃奶视频网站| 成人免费观看网欧美片| 成人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小说 |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 欧美色成人综合| 窝窝午夜看片成人精品|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98| 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 www亚洲成人| 日韩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成人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成人男女网18免费视频| 成人免费无码精品国产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