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電廠運行人員實習期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在管理方面
電力公司是生產特殊商品------電能的發電企業,公司效益主要來自發電量。各團隊的執行力如何對發電部的建設將產生直接影響。實習隊是一個團隊,第一培訓小組也是個團隊,但無論是培訓小組還是實習隊,我都要首先從團隊人員入手,將團隊人員進行合理搭配和組合,使每個團隊成員都能達到專業互補,能力互補,優勢互補,協調有力。經過整合之后,使團隊成員能夠取長補短,揚長避短,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彼此之間都能很好地協調配合。真正地提高團隊的執行力和戰斗力。
若要保持值內持久的執行力,獎罰分明和績效考核是提高執行力的前提,必須將值內人員的獎勵與業績直接聯系起來。如果我們對做得好的員工給予適當和及時的獎勵,對做得不好的員工進行考核,這就是告訴員工企業鼓勵和提倡什么,批評和反對什么。正確引導職工實現公司目標。提高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最終實現員工價值最大化和企業效益最大化。
為提高實習隊伍的整體素質,我實習隊在管理上“嚴”字當頭。為提高實習質量,實習隊嚴格要求、嚴格管理;為樹立華潤形象,他們嚴肅紀律、嚴格制度;為提高學習效果,嚴守時間、嚴謹培訓,使金竹山電廠的實習扎實穩步地進行。
在實習期間,我公司實習人員遵規守紀、整齊劃、謙虛好學的工作作風和團隊制勝、激情投入、追求最好的華潤文化受到實習電廠同行們的一致好評。我想這與嚴格管理是分不開的。
我在培訓方面
為了加快我公司4600mw機組生產準備工作的步伐,確保年年兩臺機組并網發電,在公司領導的統一部署、發電的周密安排下,先后在電廠和電廠實習。
電廠鍋爐與我公司相似,均是火焰鍋爐,并且是亞臨界自然循環爐,設計煤種相同;熱控系統一樣,都是abb的;冷卻水采用的是帶有涼水塔式的二次循環。現在正趕上公司#2機整套啟動,是我們學習的好機會。而電廠主機和部分輔機與我公司一樣,且系統也相差不大,目前#1、#2機正常運行,#機整機調試十月底會進入168h試運,#4機的工程進度和我公司#機差不多。此次實習是我公司的最佳時機。
在人員培訓方面我也做了大膽的嘗試,首先按發電部要求,制定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不同時期、不同階段、不同的崗位要有不同的培訓計劃,為了提高培訓效果,采取了現場考問、現場模擬操作,真正地提高了大家的動手能力,使大家現場與規程相結合,理論與實踐想結合,真正的達到高分高能。總之,我盡量給大家創造機會和環境,給大家一個發揮的空間和平臺,使大家從小機組向大機組轉變,從單專業向多專業轉變,真正進行通崗培訓。
在考試方面,為了保證試題的崗位適宜、難度適宜、題量適度、內容全面、注重操作、貼近現場,要求每個小組負責人出一套針對我公司實際、針對實習點的整套啟動、針對實習計劃、針對全能崗位的試題,然后在各套題目中有機組合定度出最后的試題,確保試題能真正地檢驗出每個隊員的真實水平。
其他工作
變電站輪崗實習報告范文一
變電隊是我這次輪崗實習的第一站,實習的第一天上午李主任向我們介紹了變電隊的基本情況、光榮歷史和優良傳統、先進的技術裝備和職工們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并向我們提出要求:一是要盡可能多地了解電力戰線職工的事跡,盡快融入到這個光榮的大家庭中來,
變電所實習報告。二是要虛心向老師傅學習,要把課本的理性知識和現場的感性知識融合到一起。三是從事電力行業非常苦、累,要做好吃苦、吃虧的心理準備。在兩周的實習期間,我就是按照李主任的要求去做的。
變電隊擔負著全公司50座變電站的設備檢修、維護、更新改造工作,同時還承擔著大量的電力生產基建任務。分為五個班組:變檢班、開關班、主變班、保護班、監督班。我被安排在變檢班和保護班各一周。變檢班主要負責變電站隔離開關、避雷器、母線的安裝和檢修以及構支架。在變檢班的時候,正趕上220kv蒼山變電站增容工程,師傅朱孔達帶我到蒼山變電站施工,吃住在工地,在這一周里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吊車在起吊時候的注意事項,在吊線桿時候如何選擇位置,怎樣立桿及注意的事項,怎么用扁梯做接地線,絲錐、切割機、壓彎機、打孔機、砂輪機及電焊機的使用,在蒼山變電站的七天,我和師傅們一塊工作,一塊吃住,深深感受到了師傅們對待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比如在立桿的時候,每一根桿不但要目測,而且還要利用水平尺進行精確的測量,確保桿處在豎直位置;由于廠家做的桿塔上的一些支架不大合適,師傅就用氣槍把它割下來,用砂輪機把原來的痕跡磨平,再焊接到合適到位置,看起來非常整齊美觀。
在這七天中,在師傅的悉心指導下,我也實際參與了很多工作,由于桿塔在做完后外面涂了一層銀粉漆,使上面的一些螺絲被糊住了,我用絲錐把螺絲弄好;把扁梯先用切割機按照規定的長度截成段,然后用壓彎機壓彎,用打孔機打孔做接地線;在接地線之間的焊接口上刷防銹漆等。變電隊的牛主任來蒼山站視察工作的時候,詢問了我的感受,使我感受到領導對一線職工的深切關懷。從蒼山回來后便去了保護班實習,保護班主要負責各個變電站的保護設備的安裝、檢修及維護。我和楊其軍師傅去蒼山變電站進行了保護屏與電纜以及屏與屏之間的接線,學會了如何識別線號,如何接得美觀;認識了屏內的電壓互感器、電流互感器及斷路器等設備。
通過在變電隊兩周的實習,對變電隊的工作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對變電站的主要設備有了形象直觀地認識,對變電站的建設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師傅們相處融洽,從他們的身上學到了臨電人的鐵軍精神:堅決執行、堅決服從、令行禁止的精神、工作認真負責,對人態度和藹,不怕苦不怕累以及相互協作的團隊精神。我相信這些在以后的工作中都會對我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使我受益終生。
變電站輪崗實習報告范文二
作為一名剛從學生轉變到正式新員工的角色,在結束了十天人文愉悅的公司文化學習之后,隨之而來的是三個月的輪崗實習,我很慶幸我的第一個實習驛站就是變管所,下面就我在變管所麾下的幾個變電站的經歷和心得與大家分享,并以此為己勉勵。
此站實習自8月20日開始,將持續20天。當天上午我們在變管所主要負責人的監督下通過了安規開始,下午到天井山110kv變電站去熱身。次日我們前往正在籌建即將投入運行的220kv洱源集控站,不過先是到了鄧川110kv變電站,在此十天期間,我們將會對整個變電運行的種種做最初步、最感性的認識和了解。之后的十天到下關220kv變和大理500kv變各五天,這期間就是鞏固和提高自己對變電運行的認識。這是我人生中彌足珍貴的經歷。
盡管變電站電壓等級不一樣,但還是有很多相似的,如下大概介紹我的認識情況。首先,認識和學習一次設備(主變壓器、短路器、隔離開關、電流互感器、電壓互感器、耦合電容器、避雷器、電力電纜、母線、所用變、電抗器、電容器)的基本原理、主要結構和在電網中的作用,型號及技術參數。通過對以上內容的學習,我了解了電能生產的全過程及變電站電氣設備的構成、型號、參數、結構、布置方式,對變電站生產過程有了一個完整的概念。熟悉變電站主接線連接方式、運行特點、初步了解電氣二次部分、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鞏固和加強了所學的專業知識,為今后的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其次,學習變電站值班員崗位職責、安全職責、值班制度和交接班制度,培養正確的勞動觀、人生觀、價值觀,為以后確保所從事工作崗位的安全生產奠定思想和理論基礎。同時我更希望由一個不諳世事的學生在輪崗實習之后能夠回到變電站,并逐漸成長為一名變電運行人員。
回顧過去短短二十天,我感觸頗深。畢竟,這是我邁出校門,步入社會的具有實際意義的第一課。通過和各變電站師傅們的接觸,我不但從他們身上學到了許多寶貴的運行經驗,更從他們身上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讓我深刻的體會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性。更加讓我深刻的認識到變電運行這一工作是一項責任很強的工作,也是技術性很強的工作,想成為一名新時期合格的變電運行人員我還需要走很長的一段路,在這條路上我將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更多的知識來武裝自己,將安全穩定運行落實到實處,真正做到設備的主人。
時間一晃而過,我們在和大理變技術員半小時輕松愉快的談話間結束了變電所這一大站的實習。此站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為這終究是實習的第一站,而且了解了變電站的管理狀況、設備設施情況、負荷構成、網絡結構、文化氛圍。故我也對變電運行產生了感情和濃厚的興趣,雖然現在的我對于變電運行知之甚少,不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生存源于勞動、動力源于壓力, 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時時要保持有緊迫感,不斷通過聞、問和學習各種技能知識來武裝自己的頭腦,使自己成為一個合格的變電運行人員。并真誠希望輪崗實習后能夠再回到這么個崗位上來。
變電站輪崗實習報告范文三
一、實習目的
實習的目的是理論聯系實際,增強學生對社會、國情和專業背景的了解;使學生拓寬視野,鞏固和運用所學過的理論知識,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工作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勞動觀念,激發學生的敬業、創業精神,增強事業心和責任感;本次實習在學生完成部分專業課程學習后進行,通過本次實習,使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得以鞏固和擴大,增加學生的專業實際知識;為將來從事專業技術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礎;進一步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分析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實習內容
①搜集整理變電站主要一、二次設備以及變電站運行方面的相關知識和資料。
②搜集整理500kv變電站特點方面資料。
③將搜集學習到的相關知識與云田站的實踐相結合,對理論知識進行深化理解,總結收獲
④實地考察云田500kv變電站的主接線、主要電氣設備(包括主變壓器、主要一次設備、二次設備、進出線情況等)電氣設備布置方式、變電站主要運行控制方式、變電站的通訊方式等,參觀考察過程中要求作好筆記。
⑤。運用所學知識,對生產實際中存在的問題作出一定的分析,進一步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實習過程
云田變電站介紹
云田變電站屬于國家電網株洲電業局下設的站點。而株洲電業局是湖南省電力公司直屬大二型供電企業,擔負著株洲市及所轄四縣(市)的供電任務,供電區域面積11420平方公里,供電區域人口357.05萬人。株洲電業局下設株洲縣、醴陵、攸縣、茶陵四個縣級電力局,變電管理所、線路管理所、用電管理所、調度管理所、計量管理所五個專業管理所,云田500千伏變電站以及高新電業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分(子)公司。全局擁有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45座,合計容量353.875千伏安,所轄云田500千伏變電站容量達150萬千伏安,已進入全國特大型變電站行列,是湖南省菱形超高壓環網的核心構成之一。目前,全局35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1297.57公里,配電線路5127.58公里,共有高低壓用戶4萬余戶。全局固定資產原值10.47億元,凈值6.84億元。年供電量36.82億千瓦時,最高負荷54萬千瓦,年售電量34.37萬千瓦時。全局現有職工1540人,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387人。全局職工勤奮創業,銳意改革,取得了較好的生產經營業績和良好的發展勢頭,1998年銷售收入達10.92億元,全員勞動生產率87792元/人年。在深化改革和市場競爭的新形勢下,株洲電業局以創造兩個效益、培養一流人才為戰略目標,遵循發展、改革、管理、效益、服務十字方針,為株洲地區電網建設譜寫新篇。
電網從歷史發展來看,可以分為四個階段:電廠直配城市網、省區電網、跨省大區電網和跨大區聯合電網.隨著用電量不斷增長,大型水電、火電和核電的建設,地區間電源與負荷的不平衡以及經濟調度的需要,必然要求發展輸電和聯網,電壓等級也隨之逐步提高.從最初較低電壓水平的6-10kv經歷35kv、110kv和220kv,發展到超高壓的330kv、500kv和750kv電網,并且還有繼續上升的趨勢。
現場實習
2007年1月3日我們公共事業專業的全體同學來到了位于株洲的云田500kv變電站。來到云田變電站,遠遠地看到有兩路高壓鐵塔線路從遠處通向變電站。一進大門,院里的兩臺巨型變壓器映入眼簾。所長對我們進行了安全教育后開始帶領我們參觀幾個重要的場所----如外部變壓設備、高壓間和主控制室等。外部變壓設備分為主變壓設備和備用變壓設備。備用變壓設備在主線路發生故障或設備檢修時啟用,增加工作效率。為了防止發電站出現問題產生停電的事情發生。該變電站采取了雙發電站送電措施。由于來自兩個不同的發電廠通過兩路線路獨立地向變電站供電。正常工作時,變電站使用其中的一路電源,另一路電是在正在使用的線路出現斷電的情況下啟用。外部高壓電進入變電站后,通過隔離開關、電壓互感器,以及電流互感器最后接入變壓器輸入端。ab兩個送電線正常工作時,a線路通過隔離開關接向a變壓器,當a變壓器出現故障時,可將a線路接向b變壓器,也可以由b線路給a變壓器或b變壓器供電,以保證鐵路能夠正常運行。電壓互感器用于對供電電壓進行測量,電流互感器用于對供電電流的測量,兩者配合使用可以計量電度。
變壓器能夠將外面的500kv高壓電轉換為機車所需的110kv的低壓電。由于變壓器的電壓很高,功率又很大,所以變壓器產生的熱量很大,如何降低變壓器的溫度保證其正常工作至關重要。為了降低溫度,每臺變壓器上都裝有很多散熱片,當主體溫度超過55攝氏度時,散熱器低部風扇自動啟動,85攝氏度自動跳閘,說明線路發生故障,起溫度保護作用。為了防止線路短路,變壓器的主體中充滿了25#油,在主體上面裝有一個油枕,可隨時向主體中供油,補充消耗。瓦斯計電器用來防止主體內產生的瓦斯氣體過多及時向管理員報警,防止變壓器損壞。
接著,我們又來到了高壓間。高壓間又明確分為輸入端和饋出端。內部設備由許多鐵欄分隔,里面的好多設備都是進口的,自動送電,跳閘保護,十年都未出故障。在主控制室內,有兩名技術人員隨時監視著主控制設備各儀器儀表的工作狀態,主控制設備體積龐大,功能完善,具有故障顯示,故障分析,自動保護等眾多功能,給管理操作帶來很大便利。當跳閘時,綠燈會閃,同時鈴響,進行報警。當鐵路上線路發生斷路時,可以在主控面板的顯示器上顯出斷電點距變電站的距離,從而為及時維修提供方便。最后我們總覽了整個變電站的結構及工作狀態,對其有了更直觀清晰的了解。
接著我們跟隨所長來到會議室,他給我們講解了云田變電站的運行過程和一些基本的模式。
一般情況下,電經過輸電線路到達500千伏變電站后,通過變壓器轉化為220千伏等級,輸送到220千伏變電站后,再通過變壓器轉化為110千伏等級,通過110千伏變電站再次降壓,最后通過街頭常見的變壓器轉化為居民用電,此時電壓已經降到了220伏。
再接著來到主控室,其中包括微機監控系統、電力系統通信系統、變電站管理系統。夢山變的主控室有六臺計算機組成:視頻視頻監控系統機、故障錄波系統、監控后臺2、監控后臺1、五防系統,以上的都是由我國電氣業較先進的南瑞集團的產品,可以說都是國內最先進的技術。在主控室里對整個變電站的運行進行監視,通過計算機技術對故障進行預警、分析、排除,控制及安全操作閉鎖,顯示和制表打印,時間順序記錄,事故追憶,信息的遠傳,運行、操作、事故處理指導,人機聯系,運行的技術管理,自診斷、自恢復和自動切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