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五年級上冊教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教學目標
1、了解漫畫不同的特點、功能和種類,學習如何選材立意以及漫畫表現手法等,《漫畫與生活》教案。
2、通過漫畫創作,提高想象力和創造力。
3.增加審美情趣,提高審美素質;能體會藝術來源于生活。
教學重點
掌握漫畫的特點。
教學難點
根據生活片段能夠應用夸張、對比、比喻等等方法進行創作。
教學過程
1開門見山,
直入主題1.提問:同學們,你們喜歡看漫畫嗎?
2.為什么?
3.看那些漫畫?
4.(據篇幅分,漫畫可以分為獨幅漫畫,多幅漫畫長篇漫畫。)1、回答并思考。
2、了解漫畫據篇幅分的種類如:獨幅漫畫,多幅漫畫長篇漫畫等。本環節利用談話導入,調動學生的熱情,引發思考,順利的進入新課教學。
2提出目標
引發探究1.看到一幅漫畫,你的第一反映什么?
2.漫畫的什么特點能引起你發笑呢?
3.漫畫給了我們什么啟示?它從功能上又可以分為幾類?漫畫家究竟采取了哪些表現方法,讓我們對漫畫愛不釋手?回答:開心,想笑的感覺。
了解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根據學生回答引出漫畫第一個特點:有令人發笑的功能。
3漫畫來自于生活
素材的含義多媒體展示:我們一起來到了一個美麗如畫的旅游勝地,環境美不美?
看:某君來了,看他在做什么?他的行為美不美?
這就是一個漫畫的素材,什么是素材?
漫畫的素材來自與哪里?
(其實生活就是我們的靈感來源,觀察生活,尋找快樂)
給這幅漫畫加個題目吧。學生欣賞多媒體的展示,了解漫畫來自于生活,
到此一游利用多媒體展示生活中見到的這個場景,引導學生認識到生活是藝術的來源,為下一環節做好鋪墊。
并利用環境美與行為不美的碰撞,了解漫畫的其中一個表現方法-對比。
4漫畫的功能
1、到此一游在功能上是批評諷刺還是歌頌表揚?
諷刺批評了什么?
2、看課本思考并完成:
“錯位“屬于()漫畫,反映了()。
“安居工程“屬于()漫畫,表達了()。
3、按我們剛才的分析方法試分析:病從口入、苦惱的雙休日、踢足球。
4、漫畫從功能上你知道有哪幾類呢?
5、欣賞了這么多的漫畫,你感覺漫畫有什么特點?那什么叫漫畫?
1、學生思考并回答。
2、帶著問題參與到課本的范畫中。
3.總結漫畫從功能上的分類。
4.特點:諷刺幽默結合上一環節,利用課本的范畫,將漫畫在功能上的分類讓學生體會出來,讓學生自己研究總結,在激情中加深記憶。
通過展示圖片與學生思考討論的環節,可使學生們自主探究出漫畫的特點。
5漫畫的表現方法:夸張、比喻、對比---怎樣畫才會令人發笑呢?
(展示漫畫:一家)
1、思考:這幅漫畫中老師用到了哪些方法?
2、(出示漫畫:污染)
思考:這幅漫畫中老師又用到了哪些方法?
3、分析課本父與子漫畫中又用到了哪些方法?
4、(出示漫畫:大材小用)說一說這幅漫畫的意思。
(在畫中添上文字:我只是想削根牙簽)再說一說這幅漫畫的意思。
給這幅漫畫加個題目吧。學生觀看、聽講了解漫畫的表現方式。
夸張的構思和夸張的造型。
對比
比喻
看不懂到能看懂漫畫的意思,認識到文字在漫畫中的作用。
大材小用由淺入深,繼續加深知識,不斷的通過圖片和視頻刺激學生的求知欲望,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了解漫畫的表現方式:夸張、比喻、對比等。
認識到文字在漫畫中的作用。
6動手創作,
突破難點1、播放生活視頻片段供學生參考。
2、教師巡回指導,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并對學生的創作給予肯定。學生根據所學知識結合自身特點動手實踐,進行創作。在前幾個環節中利用圖片、視頻以及教師范畫已經調動起學生的創作積極性,本環節就是要鼓勵學生大膽創作,突破難點。
7學生展示
教師點評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說說自己的創作特點。
教師及時給予肯定,針對作品給予改進意見。上臺展示自己的作品,聽取老師及同學的意見。通過展示環節不但可以鞏固學生對漫畫的理解,同時激發學生的主動性,顯示學生的創作才能,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水平:三
年級:五
執教者:
課的
內容
1、變向跑
2、跨下傳球接力比賽
場地器材
場地一塊
籃球四個
課的目的
1.使學生了解籃球變向跑的基礎知識和動作要點。
2.鍛煉學生的下肢力量,并通過籃球游戲鍛煉提高學生的速度、靈敏等發展體制。
3.培養同學們敢于克服困難不怕苦不怕累的能精神。
重難點
重點:改變方向的第一步向斜前方出要迅速、果斷,身體轉動要快。
難點:腳尖內扣,腰帶動髖擔轉,快速移動重心并迅速跑出第一步。
部分
時間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次數
準備部分
8分
一.課堂常規
1.?體委整隊報告人數
2.?師生問好,宣布本課內容,目的要求。
3.?安排見習生,檢查服裝
4.?講解安全問題。
二.熱身活動
1.慢跑500——600米。
2.?活動身體各關節
1.?教師站預鈴等待上課
2.?師生互相問好
3.?報告人數
4.?說明內容
1.
教師組織學生和學生一起慢跑。
2.教師口令和學生一起活動身體各關節。
1.組織四列橫隊
×?×?×?×
×?×?×?×
×?×?×?×
×?×?×?×?×
要求:站排嚴肅認真
1.
學生成兩路縱隊圍繞操場慢跑。
2.?學生認真活動各關節。
1
1
基
本
部
分
27分
一、變向跑
重點:改變方向的第一步向斜前方出要迅速、果斷,身體轉動要快。
難點:腳尖內扣,腰帶動髖擔轉,快速移動重心并迅速跑出第一步。
二、游戲:
跨下傳球接力比賽
要求:每名隊員必須用雙手從胯下向前方傳球,不需拋球或是扔球。傳完球的隊員到排尾站好繼續比賽。
哪組下傳完球到終點為優勝隊。
1.
教師講解示范籃球變向跑動作及動作方法。
2.變向跑動作方法:
交向跑時(以左側交向為例),最后一步是右腳落地,腳尖向左轉,迅速屈膝,上體向左轉,右腳用力蹬地,同時左腳向左前方快速邁出,身體重心還迅速前移,右腳快速用力蹬地向前邁出,兩臂迅速擺動。變向跑的前三步要迅速、款捷。
2.?教師指導學生練習。
3、分組練習,小組展示。
4.?教師引導學生合作探究
5、教師總結、講解示范。
6、指導糾正
1、?教師講解游戲的方法和規則。
2.分成人數相等的四組,教師巡視指導。
3.教師口令比賽開始。
1.?學生分成四組,根據教師口令,依次練習。
2、
學生在練習時注意跑的動作要領。
3.?小組討論匯報展示。
4、學生進行練習
5、優秀學生展示
6、學生反復練習
1.學生明確方法和規則
2.學生小組合作練習
3.小組比賽。
6
4
結束部分
5分
三.整理放松
1.放松操
2.?小結
3.?下課
1.?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放松活動。
2.?小結本課
【教材分析】:
《包的世界》是蘇少版小學美術五年級上冊第12課。本課屬于“設計、應用”學習領域。包袋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常用品。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包袋的品種和樣式也越來越多。本課讓學生了解到現代的包不僅僅是為實用而設計,對其外形、色彩、材質、圖案等各方面都有要求。啟發學生動腦動手設計制作一款包,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設計力,讓他們從小就樹立熱愛生活、美化生活的意識。
【學情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小學五年級學生。這一學齡兒童是想象力與創造力非常豐富和活躍的時期。五年級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手工操作技能,如簡單的剪紙、折紙方法。所以在制作包的過程中,相關的紙工制作技能對學生來說不是難事。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從外形、顏色、材質、圖案四個方面認識和了解包,培養初步的設計意識。
能力目標:鼓勵學生運用畫畫、剪剪、貼貼等表現方法設計制作包。
情感目標:體驗創作的快樂,培養學生觀察表現生活美化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
觀察、分析、表現包的造型,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難點】
包的設計新穎有趣。
【教法與學法】
針對小學五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通過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掌握知識。通過評價激勵,引導學生積極互動,體會創作的快樂
【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實物包、示范作品
學具:剪刀、彩紙、雙面膠、卡紙、記號筆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實物導入,初識包的世界
教師出示書包實物,讓我們看看書包里有什么?
取出其中的小熊包,請學生說說它是什么?把包轉一圈,引導學生注意其背帶、拉鏈,發現它原來是一只小熊兒童包。
書包和小熊包有兩根包帶,這種是雙肩背包。
從書包里拿出更多的包觀察:女士單肩背包、挎包、男士拎包……
小結:包由包身和包帶兩部分組成。
出示古代的荷包,不論古今,我們對包的要求是相似的,既要能放東西也要美觀。
設計意圖:通過展示直觀的實物導入課題,從書包中取出小包的趣味設計,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了解的包具有實用的功能。同時喚起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初步了解各種包的用途。在觀察中引導學生關注包是由包身和包帶兩個部分組成。
二
創設情景,走進包的世界。
小紅一家準備買幾個包,讓我們跟著他們瀏覽淘寶網,走進包的世界
(1)
瀏覽淘寶網,走進包的世界。
l
簡單的包,了解包身基本形
先瀏覽各種各樣外形的包,看看包身有什么形狀?
請生說說看到了什么形狀的包?師出示彩紙剪出的形狀。(方、梯形、圓、半圓、月牙、三角、愛心……)
這些包的外形都比較簡單,你還見過什么簡單外形的包?
比如:五角星形、橢圓
……
出示蝴蝶形、牛形包、吉他形、汽車形……這些包外形更有趣,老師也剪了兩個蝴蝶外形,說說哪一個適合做包身形狀?
出示蝴蝶包的范作,小結:如果設計趣味外形的包身,外形要簡潔些,盡量剪得大一些。
設計意圖:通過情景創設,激發學生的探究欲,首先認識了幾何形的包和簡單趣味外形的包,通過教師范作比較理解包的外形要盡量大,這樣方便存放更多物品,也就是滿足包的實用性。
l
特別的包,學習創意包的設計
淘寶上還會有什么漂亮的包呢?課件出示小豬包,說說包身的主要部分是什么形狀的?耳朵和腳能放物品嗎?耳朵、腳是裝飾用的。
師在黑板上用圓形演示組合出豬的造型。(圓的身體加三角形的耳朵)
利用圓形添加可以設計成有趣的小豬包。利用圓形你還可以設計出什么造型呢?
課件出示米老鼠、烏龜……
其他形狀能設計成有趣的造型嗎?出示半圓,能不能利用半圓添加成小豬造型呢?
請學生演示。然后出示更多其他形狀添加的小豬造型。
這種添加的方法最靈活,課件出示:黑貓包、卡車包、茶壺包……包身可以設計成植物、動物、人物、用品……世上所有的形象都可以帶來設計的靈感。
師示范繪制螃蟹包的草圖。
學生嘗試,用最簡單的線條設計包的草圖。
學生展示自己的設計,簡單點評。
設計意圖:本課的難點就在于怎樣引導學生設計一個新穎有趣的包。用幾何形添加設計的方法最靈活,運用這種方法,學生就可以設計出豐富多樣的造型。因此在這個環節,教師從學生常見的圓形小豬循序漸進,包的造型從簡單到復雜,拓展了學生的思維,解決了外形創作上的難點。2分鐘的簡短練習,讓學生把頭腦的想法用直觀的形式呈現出來,同時為后面的創作設計了初稿。
l
包的裝飾,怎樣讓包變得更美
姐姐和弟弟選的包:(關注包的色彩和圖案設計)
出示兩個包(一個粉紅、一個深藍)請學生猜猜哪個是姐姐選的包,哪個是弟弟選的包?
說說你為什么這么猜?
師生交流后小結:我們可以根據人物的性格、喜好選擇合適的包,選擇的時候要關注包身的色彩和圖案。出示一些范作:青蛙圖和機器人圖。
媽媽和阿姨的包:(了解包的裝飾和包帶設計)
女式包要求時尚、精美。讓我們看看這些包美不美?
課件出示一些女包,說說你認為哪些裝飾讓包看上去很精美、很時尚?
引導學生關注包的細節,女包的主要裝飾有花朵、蝴蝶結、流蘇、花邊……
學生找到裝飾細節后,教師出示用彩色紙制作的相關裝飾。
教師小結:圖案、花朵、蝴蝶結、花邊、包帶可以把包裝飾得更美。
爸爸和叔叔的包:(簡單了解包的功能)
爸爸和叔叔選的包要放些衣物、食物、旅行用品,那該買什么包包呢?
欣賞有創意的旅行包。
奶奶的包:(關注包的材質)
奶奶喜歡環保材質的編織包。課件出示一個暗綠色編織包。說說這個包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設計意圖:一個新穎有趣的包既要有好看的外形,還要有好看的裝飾,通過這個選包的環節。引導學生根據人物的年齡性格等特點來選擇合適的包。同時通過欣賞觀察,發現兒童包的裝飾主要有各種圖案,女包的裝飾主要有花朵、蝴蝶結。這些裝飾方法會讓我們的包更有趣。教師出示的范作:紙花、花邊、蝴蝶結都是用學生熟悉的折剪方法來制作的。所以在這里教師就沒有演示制作,但是在每個小組的制作材料中,教師為學生準備了一些制作好的成品,學生可以拆解成品研究具體的制作方法。
三:設計有趣、實用又美觀的包
1.作業要求:淘寶店主賣出這么多包,缺貨了,他請我們幫忙設計一些有趣的包。教師出示一些繪畫法、剪貼法制作的范作包。
2.作業步驟:教師示范小熊包的制作過程
步驟一:出示剛才設計小熊包草圖,剪下相同的兩片,就是外包。
步驟二:出示內包(一個紙袋),將外包和內包組合完成一只小熊包
步驟三:用邊角料制作耳朵等部分,裝飾包身、安裝包帶。
3.欣賞同齡學生作品:拎包、挎包、雙肩背包,
4.學生作業:采用合作的形式完成作品,每組2-3人,可以利用剛才設計好的造型,設計制作成一個包。同學們可以先討論怎樣分工合作,另外每組有一個百寶袋,里面有內包以及一些裝飾材料可以使用。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示范制作過程,學生了解包的制作方法和步驟,教師的作品激發了學生的創作欲望,同齡人的作品讓學生感到親切,也拓寬了學生的創作思維。小組合作雖然速度快,但是也容易流于形式,造成個別制作,其他人圍觀的狀況。所以在制作之前的討論分工尤其重要,讓每個學生在制作前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樣做。這樣才能提高小組合作的效率
四:包的世界,展示我設計的包
請每個小組派代表簡單介紹并展示自己的包包。師生互動評價。
設計意圖:通過評價激勵,引導學生積極互動,體會創作的快樂。
五:神奇的包,課的延伸拓展
今天我們主要用紙材料制作了一個包,其實現代很多包的設計也采用了更加環保的材料,真正地變腐朽為神奇。讓我們欣賞一些用廢舊材料制作的包:牛仔褲包、紙編包、竹編包、易拉罐拉環包、紐扣包、瓦楞紙包……
教學目標:
1.了解藏書票和藏書印的發展和功能、特點及作用。
2.
學習制作一枚藏書票或藏書印。
3.
通過欣賞、繪畫、制作,提高學生的審美趣味,培養學生的創造表現力,弘揚我國傳統文化。
教學重難點:
重點:
通過欣賞、討論了解藏書票和藏書印的意義與作用,自己動手制作一件藏書票或藏書印。
難點:藏書票和藏書印的版面設計。
教學準備:
彩紙、彩筆、剪刀、膠棒、有關藏書票和藏書印的資料、電腦課件等。
教學過程
課前交流:搜集資料,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交流自己搜集的有關藏書票和藏書印的資料。
一、導入
師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上一節課我們為自己喜歡的書籍畫了插圖。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藏書票和藏書印》。
師
:哪個小組來交流一下藏書票的資料?
預設:藏書票是圖書收藏者用以表明書籍持有的標記之一,一般貼或印在書的扉頁上。
設計意圖:通過自學使學生了解藏書票和藏書印的發展歷史。通過談話引入,使學生對本課內容產生興趣。
二、新授
師
:藏書票是誰最早發明的?
學生介紹藏書票。
師
:原來藏書票和同學們一樣這么有愛心。你們還搜集了哪些藏書印的資料?
學生介紹藏書印的資料。
師:看來大家對藏書票的了解還真不少!那么拿出桌面上為大家準備的圖片,小組觀察、討論、交流,圖片中的藏書票和藏書印都有什么特點?它們是由哪幾部分組成?
學生欣賞圖片,小組交流討論,總結發言。找出它們的特點和組成。
板書:藏書票和藏書印的組成:圖案、文字、EX-LIBRIS
設計意圖:欣賞作品,加深對藏書票和藏書印的理解。
總結:看來同學們對藏書票和藏書印的特點有了更近一步的認識。下面老師課下錄制了一段藏書票的制作方法,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1.選擇合適的制作材料。
2.選定要表現的主要內容。
3.繪畫、涂色、寫好國際通用標志。
4.修改完成。
三、設計制作,教師輔導
師:同學們,你們想怎樣設計呢?小組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預設:我想設計一個**藏書票,我會以**為圖案進行設計,并寫上**藏書和EX-LIBRIS標志。
預設:我想設計一個**印,把我自己的名字刻出來,多帥啊!
設計意圖:通過討論、分析使學生在制作時能夠更清楚地把握二者之間的區別,進行有針對性地設計或制作。
師:我們來看一下這節課的課堂活動。(電腦課件)
課堂活動:以小組為單位,動手設計制作一枚屬于自己的藏書票或藏書印。
要求:1、設計時要盡量做到構圖合理、圖形簡潔、構思新穎。
2、注意安全,保持教師環境衛生。
學生創作,教師及時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輔導。
四、展示、評價作品
師:小組內先自評,你可以說出你的設計意圖,并說說對自己的作品是否滿意,為什么?
再將各組作品集中起來統一展評。以小組為單位,評出優秀作品。
師:誰來說一說你們組的優秀作品?談談你的設計想法。
學生對自己的作品進行簡單的介紹,其他同學對他的作品進行評價。
師總結:同學們的設計真是太有創意了,真了不起!
教學目標:1、經歷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探索過程,理解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并能應用公式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
2、培養學生應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
3、使學生經歷操作、觀察、討論、歸納等數學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4、使學生在探索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創新意識和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能正確計算三角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探索過程。
教具準備:課件、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等。
學具準備:
導學案、每個小組準備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兩個,剪刀。
教學過程:
一、猜想公式,導入新課。
1、復習舊課:怎樣計算下面圖形的面積?
2、談話引入:同學們,老師變個魔術,想看嗎?請看屏幕,認真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藍色
紅色
之后,讓學生猜想,紅色三角形的面積,可以怎么計算?然后揭示課題。
二、探究新知,匯報交流。
(1)創設情境,設疑引思
創設情境:老師讓大家看一樣東西,這是什么?(紅領巾)你們知道它的面積是多少嗎?(不知道)怎樣計算紅領巾的面積呢?你想到什么辦法?
引導學生想出用轉化的方法進行思考。
(2)應用學具,自主操作。
活動一: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我們學過的什么圖形?(屏幕出示)
讓學生拿出三角形學具,根據導學案的提示操作。
(3)反饋交流,感受轉化。
請學生拿著三角形學生上臺展示,并介紹自己的操作方法。注意著重理解什么是“完全一樣”的兩個三角形。
(4)發現聯系,推導公式。
1、拼接法。
觀察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邊形,思考:
活動二: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它們的底與底、高與高又有什么關系呢?
通過操作和討論,引導學生發現: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高也等于三角形的高。因為每個三角形的面積等于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積
=底×高÷2。
讓學生自己用字母來表示這條面積公式嗎?(S=ah÷2)。
齊讀公式。
2、剪拼法。(略講)
讓學生邊看課件演示邊理解,用剪拼的方法把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轉化成長方形,同樣可以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
因為長方形的長等于三角形的底,寬等于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面積等于拼成的長方形面積的一半,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所以
三角形的面積=長×寬÷2
=底×高÷2
三、回顧小結,驗證猜想。
小結:不管是拼接,還是剪拼,都可以把三角形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平行四邊形或是長方形,從而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滲透轉化思想。讓學生請閱讀課本56頁的內容,把公式寫在橫線上。
讓學生自己試著計算出紅領巾的面積了在導學案上解答。
然后,驗證了學生前面的猜想是否正確。
四、訓練檢測,鞏固提高。
1、計算下面圖形的面積。(單位:cm)
計算三角形的面積,強調要找到對應的底和高。
2、填空。
(1)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已知每個三角形的面積是14平方分米,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
)平方分米。
(2)已知平行四邊的面積是50平方厘米,和它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積是(
)平方厘米。。
3、判斷。
(1)三角形面積是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
)
(2)兩個面積相等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
)
(3)一個三角形高是6米、底是4米,面積是24平方米。(
)
(4)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大于三角形的面積。
(
)
4、計算下面三角形的面積(小方格的邊長是1厘米),你發現了什么?
教學目標:
1、初步體會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在小數乘法中仍然適用。
2、能運用這些運算定律使計算簡便。
3、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認真審題靈活運用運算定律簡算的習慣和能力。
教學重點:
學生通過觀察能找出正確的簡便算法。
教學難點:
學生通過觀察能找出正確的簡便算法。
教學準備:媒體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口算:
5×0.2
=
2.5×0.4
=
125×0.8=
0.5×0.2=
0.25×0.4=
1.25×80=
0.05×20=
250×0.04=
12.5×0.08=
2、簡便計算:
32×25×125
79×21+21×21
二、探究新知:
1、師:同學們,在整數乘法中我們學過哪些運算定律?用字母怎么表示呢?
2、出示:觀察并計算,下面每組中的兩個算式有什么關系:
0.6×3.93.9×0.6
(0.3×2.5)×0.40.3×(2.5×0.4)
2.8×1.7+7.2×1.7(2.8+7.2)×1.7
3、通過觀察、計算、討論,引導學生自主發現規律:整數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對于小數乘法也同樣適用。
4、揭題: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
5、你能用這些運算定律來巧算嗎?
3.8×0.4×2.5
7.9×2.1+2.1×2.1
(1.25+2.5)×4
a.
讓學生獨立思考完成
b.
讓學生匯報:你應用哪條乘法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的。
三、分層練習:
1、將一個數分解成兩個數的積或兩個數的差:
0.72=8×
(
)
0.72=0.8×
(
)
0.72=0.08×
(
)
9.9=10-
(
)
99.9=100-
(
)
0.99=1-
(
)
2、下面各題怎樣計算比較簡便?
3.2×25×125
6.4×99+6.4
64×0.99
3、判斷下面各題是否正確,并說說理由。(書P17—練一練)
4、你認為怎樣算簡便?4.8×0.25
四、課堂總結:
整數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對于小數乘法也同樣適用。
五、思考題:
判斷是否正確(機動)
8.3×6.2
+
0.83×38
=
8.3×(6.2
+
3.8)
=
8.3×10
=
83
六、板書:
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
乘法交換律:a×b=b×a
一、選擇題: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只要物體在振動,人就一定能聽到聲音
B.只要聽到物體在發聲,那么物體一定在振動
C.只要人聽不到聲音物體就一定沒有振動
D.以上說法都正確
2.下列各事物中,不屬于聲源的是()
A.“聲納”探測敵方潛艇B.編幅在黑夜中飛行
C.掛在胸前的哨子D.手臂振動
3.在演示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發生的實驗中如右圖所示,將正在發聲的音叉緊靠懸線下的泡沫料球,球被多次彈開.在此實驗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
A.使音叉的振動盡快停下來B.使音叉的振動時間延長
C.將音叉的微小振動放大,便于觀察D.使聲波多次反射,形成回聲
4.在較長的一段自來水管的一端敲一下,如果另一個人耳朵貼在水管另一端能聽到先后三次敲擊聲,則傳來這三次響聲的介質依次是()
A.鐵管、水、空氣B.水、空氣、鐵管C.空氣、水、鐵管D.水、鐵管、空氣
5.右圖是宇航員在飛船艙外工作時的照片,他們之間的對話必須借助電子通訊設備才能進行,而在飛船艙內卻可以直接對話,其原因是()
A.太空中噪聲太大B.太空是真空,不能傳聲
C.用通訊設備對話更方便D.聲音只能在地面附近傳播
6.下列幾種現象中,可說明聲音能在液體中傳播的是()
A.有光將魚吸引到網內B.魚被岸上說話的聲音嚇走
C.在岸上聽到河水流動的聲音D.波浪拍擊海岸發出的轟鳴聲
7.下列事實不能明顯說明聲音具有能量的是()
A.振動的喇叭可以“吹”滅蠟燭火焰B.汽車從馬路上開過,馬路旁居民窗戶嗡嗡作響
C.美妙的音樂能陶冶人的心靈D.利用超聲波來擊碎體內結石
8.聲音的音調高低決定于()
A、聲波的波長B、聲波的頻率C、聲波的振幅D、聲波的傳播速度和音色
9.聲音的響度是由()
A、聲源的振幅決定的B、聲源的頻率決定的
C、聲源的音色決定的D、由以上多種因素決定的
10.擂鼓人用力擂鼓,是為了使鼓聲的()
A.音調升高B.響度增大C.音色改變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
11.雷雨季節,有些小孩害怕雷聲,是因為雷聲的()
A.頻率很高B.振幅很大C.響度很大D.音調很高
12.我們生活在聲音的海洋里,鳥語、流水、琴聲……我們能把這些聲音分辨出來,主要是依據聲音的()
A.響度B.音調c.頻率D.音色
13.下列操作中,能改變物體發出聲音音調的是()
A、用勁撥動琴弦B、在二胡的弓毛上涂一些松香
C.使勁拉弓D、轉動小提琴緊弦的旋鈕
14.關于擴音機的作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改變音調B、改變響度C、改變音色D、改變頻率
15.圖3是一種凹下道路設計,它能起到控制行駛汽車產生的噪聲對環境影響的作用.這種設計是采用了下列哪種途徑來減弱噪聲的()
A、在聲源處減弱B、在傳播過程中減弱
C、在人耳處減弱D、以上選項都不正確
16.控制噪聲是城市環保主要項目之一。下列哪種措施不能減弱噪聲?()
A.市區內禁止機動車鳴笛B.減少二氧化碳氣體的排放
C.在汽車的排氣管上裝消聲器D.城市街道兩旁和空地多種草、多植樹
17.昆蟲飛行時翅膀都要振動,蝴蝶每秒振翅5~6次,蜜蜂每秒振翅300~400次,當它們都從你身后飛過時,憑你的聽覺()
A.能感到蝴蝶從你身后飛過B.能感到蜜蜂從你身后飛過
C.都能感到它們從你身后飛過D.都不能感到它們從你身后飛過
18.甲同學說話時,聲帶在3s內振動900次,乙同學說話時,聲帶在5s內振動1470次,則這兩位同學的音調相比較()
A、甲的高些B、乙的高些C、相同D、無法比較
19.下列實驗與實例中,不能探究出聲音的產生或傳播條件的是………………()
A.用手機拔打放在真空中的BP機,BP機顯示手機號,卻聽不到BP機呼叫
B.人們先看到閃電,隔一段時間才能聽到遠處的雷
C.在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時見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動
D.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無線電交談
二、填空題:
1.遇到大風的天氣,路旁架設的電線嗡嗡地響,這種聲音是由于電線而產生的。將要上鉤的魚兒,會被岸上的說話聲或腳步聲嚇跑,表明能夠傳聲.
2.將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在喇叭的前方,當喇叭中發出較強的聲音時,可以看到燭焰在,這說明:聲波具有。
3.水牛“哞哞”的叫聲和蚊子“嗡嗡”的叫聲相比較,___________叫聲音調高,___________叫聲響度大。
4.下列有關聲音的語句中,各表示的物理意義是:
(1)“你的聲音真好聽”說明聲音的
(2)“雷聲震耳欲聾”說明聲音的
(3)“小孩尖叫聲刺耳”說明聲音的
5.女高音和男低音的主要不同之處是________。一個同學大聲說話和小聲說話主要是他的聲音的_______不同。
6.用大小不同的力彈奏同一個琴鍵,發出聲音的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彈奏不同的琴鍵,發出聲音的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在不同的樂器上彈奏同一個音,發出聲音的不同,
7.人耳所能聽到的聲波范圍通常在_______Hz到_______Hz之間。頻率高于聽力上限的叫________,頻率低于聽力下限的叫_______。監測與控制波有助于減少它的危害,并可以用來預報地震、臺風。
8.小華在家里修理廚房里的桌子時,不停的有敲擊物體的聲音發出,為了使隔壁的小明學習時避免干擾,小華采取了三種方案:①在被敲的地方墊一塊抹布;②把房間、廚房門窗關嚴;③囑咐小明暫時用耳機塞住耳朵。上述三種方案中,第一種是在處減弱噪聲;第二種是在中減弱;第三種是在處減弱噪聲。
9.圖中甲、乙是兩種聲音的波形圖,從圖形可知:
圖是樂音的波形,圖是噪聲的波形。
三、簡答題:
1.列舉兩個生活或自然現象實例說明發聲的物體在振動:
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牙輕輕咬住鉛筆上端,用手指輕敲筆下端,注意聽這個敲擊聲,然后張開嘴使牙齒不接觸鉛筆,手指用與前同樣的力輕敲鉛筆下端,比較這兩次聽到的聲音,區別:
(1)這兩次聲音的最主要的不同點是不同(選填:音調、響度、音色);(2)通過這一實驗,你認為你從中知道了什么,答:。
四、實驗探究題:
1.下表是一些介質中的聲速(m/s)
空氣(0℃)331海水(25℃)1531
空氣(15℃)340冰3230
空氣(25℃)346銅(棒)3750
軟木500大理石3810
煤油(25℃)1324鋁(棒)5000
水(常溫)1500鐵(棒)5200
通過以上數據請你歸納出兩個結論
結論一:;
結論二:。
2.如圖所示,將塑料刻度尺的一端緊壓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撥動刻度尺使之振動,聽刻度尺振動時發出的聲音.
(1)實驗時要用手緊靠桌邊壓住刻度尺,否則會既聽到___________振動發出的聲音,又聽到刻度尺敲擊___________發出的聲音.
(2)實驗通過改變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改變刻度尺振動的頻率.
(3)換用鋼尺做此實驗,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振動幅度和速度與塑料尺均相同時,聽到聲音的主要差異是___________(選填“響度”“音調”或“音色”).
3.在學習吉他演奏的過程中,小華發現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是受各種因素影響的,
他決定對此進行研究.經過和同學們討論,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橫截面積有關
猜想二: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長短有關
猜想三: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材料有關
為了驗證上述猜想是否正確,他們找到了下表所列9種規格的琴弦,因為音調的高低取決于聲源振動的頻率,于是借來一個能夠測量振動頻率的儀器進行實驗.
編號材料長度(cm)橫截面積(mm2)
A銅600.76
B銅600.89
C銅601.02
D銅800.76
E銅
F銅1000.76
G鋼801.02
H尼龍801.02
I尼龍1001.02
(1)為了驗證猜想一,應選用編號為、、的琴弦進行實驗.
(2)為了驗證猜想二,應選用編號為、、的琴弦進行實驗.
(3)表中有的材料規格還沒有填全,為了驗證猜想三,必須知道該項內容:請在表中填上所缺數據.
(4)隨著實驗的進行,小華又覺得琴弦音調的高低,可能還與琴弦的松緊程度有關,為了驗證這一猜想,必須進行的操作是:;
4、小明想比較幾種材料(衣服、錫箔紙、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檢測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還有:音叉、機械鬧鐘、鞋盒。在本實驗中適合作聲源的是_______;
小明將聲源放入鞋盒內,在其四周塞滿待測材料。他設想了兩種實驗方案,你認為的是_________。
A、讓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離處,比較所聽見聲音的響度。
B、讓人一邊聽聲音,一邊向后退,直至聽不見聲音為止,比較此處距鞋盒的距離。
通過實驗得到的現象如表格所示,則待測材料隔聲性能由好到差的順序為__________。
5、聲音傳播的速度和溫度有關,下表是空氣中聲速隨溫度變化的數據.
空氣溫度/℃-20-100102030
聲音速度/(m/s)218324330336342348
(1)請你在如圖所示的坐標中作出聲速和溫度關系的圖像.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2分)1、關于教室內涉及到的一些物理量,下列描述最接近實際的是( )A.教室內的溫度約為50℃ B.教室門的高度約為2mC.一張物理試卷的質量約為300g D.老師眨眼一次所用的時間為10s2、在醫院、學校和科學研究部門附近,有如圖所示禁鳴喇叭的標志。在下列方法中,與這種控制噪聲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在摩托車上安裝消聲器 B.在道路旁設置隔聲板C.工人戴上防噪聲耳罩 D. 上課時關閉教室的門窗3、下面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發聲體每秒振動次數越多,音調就越高,響度越大 B.聲源離人耳越近,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C.音色與發聲體的結構,材料有關 D.用力敲鼓,鼓面振幅越大,響度越大4、某天李軍上學時,以1.2 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的路程,為了不遲到,他改以1.8 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的路程,他上學時走路的平均速度是( )A.1.5 m/sB.1.44 m/s C.1.68 m/s D.1.36m/s5、一只刻度均勻的溫度計,插在冰水混合物中,顯示溫度是2℃;插在1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中,顯示溫度是96℃,那么當它插入水中顯示溫度為25℃時,水的實際溫度是( )A.25℃ B.27℃ C.24.5℃ D.無法判斷 6、有關眼睛病變的解釋中正確的是( ) A、“近視”是由于眼球晶狀體變扁,使焦距變長,近處景物成像于視網膜前造成的B、“遠視”是由于眼球晶狀體變凸,使焦距變短,近處景物成像于視網膜后造成的C、“近視”可以通過配帶合適的凹透鏡矯正,“遠視”可通過配帶合適的凸透鏡矯正D、“近視”可以通過配帶合適的凸透鏡矯正,“遠視”可通過配帶合適的凹透鏡矯正7、如圖是三種不同物質的質量和體積關系的圖線,則由圖線可知()A、ρ1ρ3 C、ρ1=ρ2=ρ3 D.無法判斷8、一定質量的封閉氣體被壓縮后,它的質量、體積和密度的變化是( )A.質量不變,體積縮小,密度增大 B.質量減小,體積減小,密度不變 C.質量增大,體積減小,密度增大 D.質量不變,體積減小,密度不變 9、小民用天平和量筒測某液體的體積,得到數據繪成如圖所示圖像,量筒質量和液體密度是( )A 、20g 1g/cm3 B、60g 0.8g/cm3 C 、60g 1g/cm3 D、20g 0.8g/cm310、用銅和鋁兩種材料制成的導線.如果它們的質量和橫截面積都相同則,這兩條導線長度之比等于( ) A.27:89 B.89:27 C.1:3 D.3:1(多選)11、在研究凸透鏡成像實驗時,當燭焰離透鏡12cm時成的是放大的實像,當燭焰離透鏡7cm時成的是放大的虛像,則這個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A.5cm B.10cm C.11cm D.14cm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7分)12、如圖中物體A的長度是 _________ cm,圖中溫度計的示數是 _________ ℃.
13、人坐在橡皮筏上隨湍急的河水漂流,人相對河岸是________的,相對________是靜止的。14、汽車上的電子防盜報警裝置,在汽車被撬開時能發出報警聲,提醒人們車輛被盜,這是利用了聲音可以傳遞________的特點.除夕之夜,燃放煙花爆竹時,不少汽車由于受到振動使它的報警聲響起,此時汽車的報警聲和鞭炮聲對于已經入睡的人來說是________。15、華鎣市舉辦了幾屆頗具影響的梨花節。其中有一次,臺灣歌手周杰倫也來到了梨花節晚會的舞臺上,現場觀眾能聽到他的聲音是通過____ _____傳播的,能從不同的位置看見他,這是一種光的 現象;當時他身穿紫色T恤,藍色牛仔褲,如果舞臺只用紅色燈光照向他時,觀眾看到他的褲子的顏色是 色。16、如圖甲所示是現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裝的監控攝像頭,它可以拍下違章行駛或發生交通事故時的現場照片。攝像頭的鏡頭相當于一個______透鏡,它的工作原理與_______(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相似。如圖乙和丙是一輛汽車經過路口時與一輛自行車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兩張照片,由圖可以看出汽車是逐漸_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攝像頭。17、“祥云”火炬燃料為丙烷氣體,為了便于儲存或攜帶,常溫下可采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使其_________。18、市場上出售一種“金龍魚”牌食用調和油,瓶上標有“5L”字樣,已知該瓶內調和油的密度為0.92×103kg/m3,則該瓶油的質量為____________kg。19、有A、B、C三個由同種材料制成的金屬球,它們的質量分別為128g、400g、60g,體積分別為16cm3、50 cm3、12 cm3。在A、B、C三個金屬球中,若只有一個是空心的,那么 _______球是空心的,這種材料的密度為___________。三、作圖題(每題2分,共4分)20、在揚州古城挖掘過程中,工作人員巧妙地引用太陽光水平照入挖掘隧道,解決了挖掘時的采光問題,如圖所示,請畫出平面鏡的位置,并補全光路;21、根據射入和射出的光線,在右圖的方框中畫出適當的光學器件。四、實驗探究題(每空1分,共18分)22、如圖甲所示,是“探究物質的熔化規律”的實驗裝置.實驗時先將固體物質和溫度計分別放入試管內,再放入大燒杯的水中,觀察固體的熔化過程.
(1)試管內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某時刻溫度如圖乙所示,讀數方法正確的是_____(選填“A”、“B”或“C”),示數為________℃,某同學根據實驗記錄的數據描繪出該物質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丙ABCDE),則可知該物質是______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2)在該物質熔化過程中,如果將試管從燒杯中拿出來,該物質將停止熔化.將試管放回燒杯后,該物質又繼續熔化.說明固體熔化時需要_______(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3)根據描繪的圖線,該物質在第5min時處于________態,該物質的熔點為________℃,仔細觀察圖像發現,該物質熔化前(AB段)升溫比熔化后(CD段)升溫________(選填“快”或“慢”).(4)圖像中DE段是________過程.23、如圖所示是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的實驗裝置圖,把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張可以沿ON向前或向后折的紙板豎直地立在平面鏡上,紙板上的ON垂直于鏡面。(1)能折疊的紙板的作用是: 。(2)一束光帖有紙板沿EO射到O 點,光將沿OF方向射出,如果把紙板ON的右半邊向折,反射光線將 (填“存在”或“不存在”);如果一束紅色激光沿原FO方向射O點,它反射后沿 方向射出。實驗次數 入射角 反射角1 150 7502 300 6003 450 450(3)課后,某同學利用一套實驗器材,選擇入射角分別為15°、30°、45°的三條光線進行實驗,結果得到了不同的數據,如表所示,經經檢查,三次實驗中各角度的測量值都是準確的,但總結的規律卻與反射定律違背,你認為其中的原因應該是 24、張華和同學到鋼鐵基地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張華拾到一個小金屬零件,他很想知道這個零件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就把它帶回學校利用天平和量筒來測定這個零件的密度.具體操作如下: (1)把天平放在___ __上,并將游碼移至標尺左端零刻線處;調節天平橫梁平衡時,發現指針在分度盤標尺上的位置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_____(填“左”或“右”)調節。(2)天平平衡時, 砝碼的質量及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零件的質量為_________g,用量筒測得零件的體積如圖丙所示,則零件的體積為___ ___ cm3,由此可算得小金屬零件的密度為_________ g/cm3。(3)若該零件磨損后,它的密度將_________(填“變大”、“變小” 或“不變”).五、計算題(5分+6分+8分)25、某人站在鐵路旁,看見遠處的鐵路檢修工人用小鐵錘向鐵軌敲了一下,他貼近鐵軌,過了一會兒聽見了兩次敲擊聲。若兩次聲音間隔為0.5s,該人離敲擊處183.6m,求聲音在鐵軌中傳播的速度是多少米/秒?(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26、一輛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在10min內前進6km,停車10min后又以72km/h的速度勻速行駛20min,求(1)汽車停車前的平均速度;(2)汽車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27、小明郊游時撿到一塊外形不規則的石頭.為了測定它的密度,小明稱出石頭和一個盛滿水的容器的質量 分別為0.56kg、2kg,然后將石頭輕輕放入容器中,又測出了容器的總質量為2.36kg.(石頭吸水不計)求:(1)石頭的體積;(2)石頭的密度;(3)若石頭吸水,所測石頭的密度是偏大還是偏小,為什么?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 1-5:BAABC;6-10:CBAAA;11:BC二、填空題12、3.10、52;13、運動、橡皮筏;14、信息、噪聲;15、空氣、漫反射、黑;16、凸、照相機、遠離;17、壓縮體積、液化;18、4.6;19、C、8g/cm3三、作圖題20、 21、凸透鏡四、實驗探究題 22、(1)B、39、晶體;(2)吸收;(3)固液混合、50、慢;(4)沸騰;23、(1)探究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2)存在、OE;(3)將反射光線與平面鏡之間的夾角當做反射角;24、(1)水平桌面、右;(2)62、20、3.1;(3)不變;五、計算題25、4590m/s26、10m/s、12.5m/s27、(1)2×10-4m3、(2) 2.8×103m3、(3)偏大。石頭吸水后,導致排出水的體積小于石頭體積。
一、單選題:(共25個小題,每題2分,共50分)1下列動物不是腔腸動物的是 ( )A、珊瑚蟲 B、水螅 C、海葵 D、渦蟲2蛔蟲是寄生生活,那么它的什么器官和此相適應,比較發達的是 ( )A、運動器官 B、感覺器官 C、生殖器官 D、消化器官3 蝗蟲適于陸地生活,其形態結構特點有 ( )①用氣管呼吸 ② 胸部有三對足兩對翅 ③ 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發 ④ 視覺發達有一對復眼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4 河蚌能形成珍珠的結構是 ( )A、貝殼 B、外套膜 C、珍珠層 D、斧足5 下列幾種常見的魚屬于海洋魚的是 ( )A鯉魚 B草魚 C鰱魚 D帶魚6 我國淡水魚中,被稱為“四大家魚”的是 ( )A.草魚、鯉魚、鯽魚、青魚 B.鳙魚、鰱魚、草魚、青魚C鰱魚、草魚、鯽魚、青魚 D.草魚、青魚、鯉魚、鳙魚7魚的呼吸器官是: ( ) A.鼻孔; B.鰓; C.口; D.鰾。8下列哪種環境中,霉菌最容易生長 ( )A.干燥的皮鞋上; B.煮沸但密封的牛肉汁; C.潮濕的糧食堆; D.潮濕的沙土地。9 保護青蛙的意義在于 ( )A、青蛙肉味鮮美,營養價值高 B、青蛙能大量捕食農業害蟲C、青蛙皮膚具有斑紋,適于觀賞 D、青蛙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 10. 爬行動物在進化上比兩棲動物高等的主要特點 ( )A、用肺呼吸 B、能在地上爬行 C、卵生 D、體內受精11 被稱為“活化石”的爬行動物是 ( )A、蜥蜴 B、揚子鱷 C、馬門溪龍 D、蛇12 家鴿是同學們熟悉的一種鳥,它適行的外形特點是: ( )A.扁圓形; B.流線型; C.長柱形; D.扇形;13哺乳動物一般具有發達的皮毛,其作用是 ( )A.偽裝 B.保護 C.防御 D.保溫14下列動物的犬齒發達的是 ( ) A家兔 B家豬 C牛 D虎15下列動物屬于胎生哺乳的是 ( )A鯉魚 B娃娃魚 C雞 D 豬16對動物“嘗試與錯誤”的行為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嘗試與錯誤”是常見的動物學習行為 B. “嘗試與錯誤”是動物的后天性行為C. “嘗試與錯誤”是動物的先天性行為 D. 動物越高等,“嘗試與錯誤”的次數就越少17動物具有“學習行為”,有利于 ( )A、尋找食物 B、找到配偶 C、逃避敵害 D、適應復雜的環境18大雁南飛屬于動物的: ( )A、覓食行為 B、防御行為 C、遷徙行為 D、生殖行為19下列動物中,學習能力的是: ( )A、蚯蚓 B、大山雀 C、黑猩猩 D、牛20麻雀曾被列為主要的害鳥,在我國開展過“剿滅麻雀”的運動,現在,有關專家發出了要保護麻雀的呼吁,原因是 ( ) A、通過“剿滅麻雀”的運動,麻雀數量急劇減少,瀕于滅絕B、因為麻雀數量減少,其它鳥也減少了C、麻雀是很多害蟲的天敵D、農作物產量增加,能夠提供足夠的食物21罐頭食品在很長時間內不會腐敗變質的原因是: ( )A.密封很嚴,細菌沒有機會進入B.密封很嚴,細菌無法呼吸而死亡C.封蓋前高溫滅菌,封蓋后罐內沒有細菌D.高溫、密封影響了罐內細菌的繁殖22細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是 ( ) A.分裂生殖 B.孢子生殖 C.出芽生殖 D.有性生殖 23在生態系統中,細菌和真菌作為 ( )A、生產者 B、消費者 C、分解者 D、以上都有可能 24裸子植物與被子植物的相同之處是 ( )A.兩者都有果實 B.兩者都有種子 C.兩者都有花 D.兩者都沒有真正的根25鯨不屬于魚類的主要原因是 ( )A.鯨不是通過卵生,而是通過胎生來繁殖后代 B.鯨的體表光滑,沒有鱗片C.鯨沒有鰭輔助游泳 D.鯨沒有鰓蓋和鰓絲二、填空題:(本題20個空,每空1分,共20分)26、蚯蚓:運動靠體壁發達的_________與__________配合完成;呼吸依靠____________來完成。 27、大多數的魚的體型呈 型,體表覆蓋 ,并且能分泌粘液,有利于減少魚在水中運動時遇到的阻力。28、兩棲動物的主要特征:幼體生活在_______中,用_______呼吸;成體大多生活在陸地上,也可在水中生活,用__________呼吸,兼用 呼吸。29、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 和所占的 總是維持在 的狀態,這種現象叫 。 30細菌真菌生存的基本條件是 、 ,還有有機物。31、生物多樣性包括 、 、 。32、魚適于水中生活的兩大特點是 ; 。三、識圖分析題(本題共2個小題,每空1分,共20分)33、二戰時期,有一只信鴿為了把情報送到總部,在雙腳被炸彈炸掉的情況下,忍痛飛了回去,但在完成任務后不久就死去了,人們把它的身體做成模型以紀念它。其實,信鴿很早就有“軍中不會說話的特殊兵種”的美稱。請根據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信鴿的身體呈 ,這種體型可以減少飛行的 。前肢變成 。(2)信鴿的翅膀展開呈 ,在飛行過程中起主要作用是 (填 “正羽”或“絨羽”(3)觀察信鴿的骨骼,可以發現 很突出,長骨 (填“中空”或“實心”)(4)信鴿 的肌肉比身體其他部位的肌肉發達,體溫 。(5)圖中所指結構的名稱:a是 ,b是,c是。(6)鳥的呼吸器官是 ,但是鳥的呼吸方式很特別,原因是它還具有發達的 ,可以輔助呼吸。
34根據右圖回答:(1)圖中①是 ,④是 。(2)圖中⑤是 。它的作用是減少運動時①和④接觸面的 。(3)圖中③是 ,內有少量的滑液,起著 作用。四、實驗探究(35題每小題2分,36題每空2分,共10分)35、實驗人員想了解一下新孵化的鳥類是怎樣獲得對它們母親的情感的。他們選擇了六只剛孵化的小鴨。小鴨①、②、③剛孵化出來就被地移走了,使得它們沒有見到自己的母親.小鴨④、⑤、⑥還和它們的母親在一起。實驗人員給小鴨①、②、③展示了一個氣球,同時放母鴨叫的錄音,經過若干天后,實驗人員發現小鴨①、②、③模仿母鴨的行為并時刻跟隨在氣球左右。請選擇: (1).小鴨①、②、③的行為發展過程可以用下列哪個術語描述: ( )A 先天行為 B條件反射 C 本能D學習行為(2).小鴨④、⑤、⑥被稱為: ( )A 實驗模型 B 對照組C 實驗組D 一個變量(3).如果不是把小鴨①、②、③放在氣球周圍并放母鴨叫的錄音,而是將它們放在一只貓的周圍并放母鴨叫的錄音,則小鴨①、②、③可能會怎樣 ( )A 它們可能嚇唬其他鴨子 B 它們將失去繁殖能力C 它們將會發出類似貓的聲音 D 它們將會認為貓是它們的母親36甲乙丙三瓶牛奶分別加入乳酸菌后,甲乙兩瓶封閉,丙瓶敞開。甲瓶加熱至100攝氏度后再冷卻,然后均在室溫下放置,可以變成酸奶的是 ,最不容易酸敗的是 。
一單選題:1 D 2 C 3 C 4 B 5 D 6 B 7 B 8 C 9 B 10 D 11 B 12 B 13 D 14 D 15 D 16 C 17 D 18 C 19 C 20 C21 C 22 A 23 C 24 B 25 A二、填空題:26. 肌肉 剛毛 濕潤的體壁 27. 流線型、鱗片 28. 水 鰓 肺 皮膚29. .數量,比例,相對穩定,生態平衡 30. 水分;適宜的溫度 31. 種類多樣性 基因多樣性 生態系統多樣性32.一是靠游泳來獲取食物和防御敵害;二是能在水中呼吸。三、識圖分析題33(1)流線型,空氣的阻力,翼(2)扇形,正羽(3)胸骨,中空(4),胸部,高而恒定(5)氣管, 氣囊, 肺,(6)肺, 氣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