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九年級英語教師范文

    九年級英語教師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九年級英語教師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九年級英語教師范文

    【關鍵詞】新目標英語教材;分析 三貼近;三位編排;三到位;困惑

    作為一名初中的英語教師,使用過兩種英語教材即仁愛版的英語教材和人教版的英語教材。教學后發現人教版新目標英語教材更加地適宜教學。下面就個人教學實踐和研究的認識和體會,談談目前正在使用的人教版新目標九年級英語教材。

    教材分析

    目前我校九年級使用的英語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新目標)Go For It》,它采用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融會了話題、交際功能和語言結構,形成了一套循序漸進地深化的學習程序,本書共有18個單元,其中包括3個復習單元,供九年級全年使用。此教材每個單元都列出明確的語言目標、主要的功能項目與語言結構以及需要掌握的基本詞匯,并分為A和B兩部分,A部分是基本的語言內容,展開目標句型,提供部分示例和指導性練習,B部分是知識的擴展和語言的綜合運用,每個單元還附有Self Check部分,供學生用來自我檢測本單元所學的語言知識,使學生對學過的目標句型進行鞏固練習。同時為了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每單元的后面設置了具有夸文化內容的語篇及相關的練習。

    教材的突出特點

    1.“三貼近”話題設計

    該教材充分考慮了12-15歲年齡段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所涉及的話題貼近時代,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其大多數內容都基于學生的已有經驗,以及他們所熟悉和共同關心的人和事。如:第一單元的話題是談論如何學習(Learning how to learn);第二單元的話題是談論變化(How we have changed);第三單元談論規章制度(Rules)等等。這些話題都是學生們熟悉且感興趣的,課堂上學生們都表現得較積極。還記得在上第二單元時,我要求學生們帶上自己小時候的相片,用所學語言結構“used to be +adj和used to do sth, but now ...”來描述自己的過去與現在即自己的變化,不曾想學生們表現得是那么的積極,所學語言知識運用的非常正確。至今都不能忘記他們表現出的津津樂道。同時,教材也注重讓學生了解一些外國文化,增進他們的國際意識,如:第12單元話題是Customs(風俗),教學時學生們會了解學習到一些國家的禮儀,如:日本、法國、哥倫比亞、瑞士等這些國家的問候禮儀、餐桌禮儀等。本冊教材也介紹了一些關于愚人節的故事(April Fool's Day)、電子郵件英語(E-mail English)等這些話題內容的設計,有助于學生對所獲取的聲音和文字英語信息的理解;有助于調動他們用英語表達自己的經驗和感受興趣和熱情;有助于促進他們語言功能的運用;有助于提高他們為應用而主動學習和掌握語言知識(詞匯和語法結構等)的興趣。

    2.“話題?功能?結構”三位編排

    教材采用“話題?功能?結構”三維的編排形式,凸現了語義、語言結構和語用三者有機結構的“任務型語言教學(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 Learning)”的現代英語教育理念和教學途徑。這種十分突出的編排特點,使得英語教和學的過程始終以“話題”為主線,交際功能的實踐圍繞著話題展開,語言結構的學習和掌握融入綜合的語言運用活動之中。例如:Unit 3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以話題Rules為主線,采用“任務型語言教學途徑”,編排了一系列凸現“交際功能(Talk about what you are allowed to do及討論agree and disagree)”運用的聽說讀寫綜合語言活動。在這些語言活動中,融入大量含語言結構(should+be allowed to do)的目標語言。這種三維的設計,形成了一個循序漸進、自然的學習程序。

    3.“聽力、口語、閱讀”三到位

    跟以往的教材相比,新目標英語教材不僅增加了聽力內容而且科學地設計了聽力任務。首先,內容豐富――每個單元的聽力項目均在6個左右,支持單元相關話題。其次,形式多樣──有標序、圈詞、填詞、連線、填表等。第三,由淺入深――要求完成的任務一般由簡單著手逐級遞進,符合語言學習要求。同時,教材加大了語言訓練密度,語言材料特別豐富,每個單元都有Pairwork、Groupwork、Interview或Discuss活動等口語練習,同時聽力訓練本身也是一種口語練習,如此多的口語訓練促進了學生英語語音素質和語言運用能力及其表達能力的提高,充分調動了學生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九年級已經處于初、高中銜接的重要轉折時期。為了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本冊每個單元的Section A和Section B的3a部分是閱讀練習,在每個單元的后面還設置了具有跨文化內容的語篇及相關的練習。語篇內容均能激發學生閱讀的欲望和興趣,引導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語言環境中運用學過的知識表達自己的思想。同時加強口語聯系,創設良好的語言學習情景,讓孩子們從聽說讀寫等方面都有提高,并為高中階段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教的困惑

    第2篇:九年級英語教師范文

    【關鍵詞】理解性學習 九年級英語教學 實踐研究

    一、如今初中九年級英語教學中普遍存在的主要問題

    1.缺乏對初中九年級英語教學本質的理解。對于任何種類學科的教學來說,其教學的本質都是為了逐步引導學生成為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以實現高效學習。然而由于受到了傳統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教師在進行初中九年級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對英語教學的本質就有了一個錯誤的了解,在教育的過程中只重視對英語知識點的傳授,卻完全忽略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無法激發的學生學習興趣,使得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都比較差,教學質量和水平水平都不盡人意,這就是我國初中九年級英語教學存在的最普遍問題。

    2.缺乏對初中九年級英語教學內容特殊性的理解。初中九年級英語教學作為一門語言教學,因此與其他學科相比,無論是在教學方式還是教學模式都存在很大的差異,總是需要一些特定的語言環境來輔助教學,而在如今我國初中九年級英語教學中,正是因為在教學中這種特殊語言環境的缺乏,從而使得初中九年級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水平都比較低,學生無論是在英語表達能力,還是英語實際運用能力都不能取得很大的進步。因此在對初中九年級英語教學進行改革時,一定要注意營造特殊的語言情境來輔助教學,從而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3.缺乏對初中九年級學生學習英語心理的理解。作為身心都處在特殊發展時期的初中生來說,他們作為初中九年級英語教學主要教W對象,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他們雖然對英語學習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卻缺乏對英語學習的耐心,很難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保持高度的集中。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理解學生對學習英語的這種心理狀態,對教學方式和教學形式進行創新,利用多媒體等先進技術進行教學,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學習質量。

    二、基于“理解性學習”的初中九年級英語的解決現存問題的教學實踐策略

    1.保證學生在體驗中開展學習,構建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首理解。所謂的首理解就是指學生在學習英語新知識之前,對所學新知識進行一個大概的了解和預習,為之后的學習做好準備工作。想要做好對英語學習的首理解,就需要保證學生在體驗中開展學習,找到學生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習方式并且將其作為切入點,進行英語性知識的傳授,出來保證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質量。不僅如此,還需要結合學生的具體實際學習情況,為學生們制定適合的學習任務和目標,保證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這種將學生作為學習中心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可以將學生進行英語知識學習的過程與他們的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提高學習質量,從而更好地實現對初中九年級英語的“理解性學習”。

    2.重視起在初中九年級英語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合作。基于“理解性學習”的初中九年級英語教學中,需要十分關注教師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合作情況,其中包括教師在日常中與學生進行的交流和對話。想要在初中九年級英語教學中更好地實現“理解性學習”,就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性和批判性思維,也就是說教師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來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并且利用現代新媒體的教學技術,使學生之間進行各種各樣的交流與對話,或者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促進學生之間進行英語的合作與交流,從而保證他們實現英語知識的互動與分享,激發英語學習的興趣與主動性,促進教學質量與水平的提高,保證更好的實現“理解性學習”。

    3.注重學生在英語學習后的評價與反思,提高學生后理解水平。所謂的后理解就是指學生在進行英語學習之后,所學內容進行再一次的鞏固,保證學習的質量。在理解性學習中,學生在英語學習后所進行的評價與反思是非常重要的,主要就是為了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改變受傳統應試教育模式影響下的教學標準,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效果,還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從而實現對學生們的多角度評價。其次為了保證學生的后理解水平,就是需要輔助學生們進行必要的學習反思,并對所反思的英語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幫助學生找到學習中的不做,更好地進行揚長避短,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更好的實現初中九年級英語教學中的理解性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水平,保證學習效果。

    三、結束語

    在初中九年級英語的教學中,始終存在著高投入,低產出教學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在基于“理解性學習的基礎”上,對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模式進行改進,從根本上保證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水平。

    參考文獻:

    [1]李莉.課程下英語教學中的問題與措施[J].北方文學,2013(6).

    第3篇:九年級英語教師范文

    1. 研究現狀

    在對我校初一級部120名學生英語學習狀況進行調查,綜合分析的基礎上,我積極探索提高學生單詞學習能力的具體有效的教學方法。確立了從詞匯的教授方法和有效記憶方法等方面進行研究,來不斷提升學生的詞匯學習能力。

    2. 研究過程

    2.1提高自身思想認識和理論水平

    作為新時代的初中英語教師,我們要內斂素質,外樹形象,不斷給自己充電,踏踏實實地研究詞匯教學的有效性問題。我在堅持讀英語課程標準的基礎下,又堅持讀《初中英語詞匯教學案例叢談》,從中學到了很多關于詞匯教學的理論知識和詞匯知識。

    2.2 根據調查現狀,結合學情,進行詞匯教學的實踐與研究

    (1) 在情境中學學習詞匯

    單詞只有在情境中才具有鮮活的意義。特別是在教授新單詞的時候,可以采用實物、圖片或者多媒體等方式進行學習,將學生的感官激發起來,加深對新詞匯的印象。在魯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講授學習文具的詞匯時,可以借助實物進行教學,schoolbag, desk, tapes, eraser, bookcase等,讓學生在生活的情景中學會新的詞匯。在魯教版六年級下冊中第五單元中學習交通工具時,可以借助交通工具的圖片讓學生明白train, plane, subway, car,motorbike等交通詞匯的意義。情境中學習詞匯,既讓學生學習了知識,更是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 課前創設英語學習氛圍,多方式學習詞匯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可以充分運用課前的時間,讓學生唱英語歌曲,猜謎,講故事等多種方式,既創設了英語學習氛圍,又能將詞匯的學習寓教于樂中。如在魯教版六年級下冊第七單元講授大象時,采用了猜謎語的方式:It is the biggest animal on land. It is very strong. It has a long nose to get food. It has two big ears. It comes from Thailand. It is one of Thailand’s symbols. What is it? 學生猜謎興趣濃厚,為新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而在講授第九單元的水果和食物時,就采用了唱英文歌,What do you like?歌曲節奏歡快,朗朗上口,學生在歌曲中快速地學會了新的詞匯。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根據不同的授課內容,采取不同的方式創設英語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學習詞匯的興趣。

    (3)根據英語詞匯的特點學習詞匯

    英語屬于拼音文字。在教學中可以引導根據單詞的發音規律和構成特點進行學習。很多單詞可以直接讀出來,比如cat, dog, red, green, black, hen, pig等,讓學生意識到英語詞匯的學習是有規律可循的,找到規律很容易學好,樹立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再如學習cake一詞時,可引導學生聯想與之發音類似的單詞,如bake, make, lake, snake, wake等。再如,在學習水果fruit時,可以引導學生說一說所知道的水果,apple, pear, orange, banana, watermelon, strawberry, pineapple等,借助合適時機進行了詞匯的梳理,省時省力多了,學生也會覺得更有成就感。

    (4)練與“寫”鞏固詞匯教學法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因此每天堅持聽寫單詞,每次不超過10個。在復習階段,聽寫單詞短語,并用重點短語造句,每單元的作文練筆等都是鞏固詞匯學習的有效辦法。例如,學生在發現了strawberry, library, family, story, dictionary幾個常見詞名詞變復數規則一致時,編了個小故事,一家人(family)去圖書館(library)查字典(dictionary),吃著草莓(strawberry),聽著故事(story),這樣的方式輕松地把詞串成了故事,既方便記憶,又有趣,還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5)教給學生單詞記憶策略,提高詞匯學習能力

    艾賓浩斯遺忘規律告訴我們,對于學過的詞匯需要進行不斷的重復,并多次重復循環,達到及時復習鞏固的目的。首先,多數單詞可以根據拼讀記憶策略來進行記憶單詞,比如多音節詞和發音有規律的單詞。如relationship可分為re、la、tion、ship,computer可分為com、pu、ter。其次,利用構詞法來記憶單詞是非常便捷、有效的。比如在部分動詞后加“er”或“or”,可以變成相關的表示人的名詞。例如:teach―teacher, work―worker, play―player, act―actor,visit―visitor等。記住一個單詞,就相當于記住了幾個單詞。再者,運用聯想記憶策略來記憶單詞。比如American,美國人,很能干can;Chinese,中國人,很能吃Chi, chicken,雞肉,既chi又啃ken。這樣的方法讓學生發現詞匯的樂趣,寓教于樂。通過多種詞匯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記憶詞匯的興趣和動力。

    3. 研究效果

    第4篇:九年級英語教師范文

    【關鍵詞】微博;微視頻;協商理念;課外互動

    Abstract:Teaching in college English class with a large number of students is commonly seen in China.This has brought the new problem of less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class,which urges us to take actions.Fragmentation Interaction in the web helps to complement the single-mode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creating a platform for communication after class and forming a unity between class and outside-class learning.It may help to inspire students’interest in English study and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improve the classroom learning in Information Age.

    Keywords:Microblogging;Micro-video;Negotiation;Extracurricular Interaction

    一、引言

    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在學生與學習過程之間搭建一個良好的合理的平臺,提高學生英語實際綜合運用能力。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是以外語教學理論為指導,并集多種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為一體的教學體系。近年,以網絡環境為背景的國內大學英語教學研究成為教育者的一個熱點話題。當前國內的大學英語教學班級規模大,學生水平參差不齊,而且,在大學二年級的班級里,有相當部分學生已經通過四六級考試,我們經過調查采訪發現這個階段的學生容易產生英語學習倦怠的心理,普遍具有學習動機模糊、學習方式單一的特點。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與教師的教學方式聯系密切。情感交流能增進師生感情,幫助教師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網絡技術的普及和不斷發展已經對外語教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教學方式和過程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問題。以微博為輔助的親和力教學模式,利用微博和微視頻進行課外英語教學有著巨大的潛能,能夠加強教師與學生的情感交流。碎片式學習需求,隨時隨地學習。

    二、理論依據

    協商互動是EFL學習者語言環境的要素之一,在學習者語言輸入輸出方面有特殊的作用。協商式教學理念將學生與學習緊密相聯,師生之間在課堂和課外的協商過程就是情感交流與互動過程,從而實現教師、學生、任務以及大環境之間的動態平衡。任何成功的課堂活動多少都伴隨著協商的發生,教師在外語教學中靈活運用協商,學生參與協商互動,能夠幫助學生捕捉輸入和反饋信息,形成系統語法結構的語言基礎,進而幫助學生調整中介語系統,改善他們的輸出。[1]

    (一)Long的“互動假說”

    “協商”在SLA研究中指學習者與其對話者為克服交際障礙而做出的各種會話調整或修飾,它直接影響目的語輸入和輸出的質量。Long在互動假說不僅肯定可理解的語言輸入在語言習得中的重要性,還特別強調協商中的互動調整對語言習得的促進作用。Long認為:“雙向交流”比“單向交流”更有利于語言習得。因為在“雙向交流”中,當一方無法理解另一方時,互動創造了一種條件,使一方有機會告知對方,促使雙方進行協商并做出相應的調整。外語教學互動中的協商,指的是課堂所有成員討論決定如何安排組織課堂教與學的活動,其目的是激發學習者學習的責任感和積極性。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Breen認為采用協商式的課堂模式能夠幫助學習者增加可理解性輸入和輸出,促進二語習得[1]。

    (二)社會互動理論

    Lantolf社會互動理論注重教師、學生、任務和活動之間的相互作用及其動態發展。言語互動為二語習得者創設了認知環境和情感環境,幫助他們主動參與到語言學習過程中來。學習者通過與知識技能強于他的教師或者伙伴交往是提高其語言運用能力的最好辦法,在與對話者的表現不斷調整的協商互動中,促成目的語與目的文化的內化。根據這一理論,在英語課堂和課外互動中,師生之間或者生生之間的英語交流能夠幫助學生去認識世界,并不斷改變自己對世界的看法,促進英語學習。

    (三)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理論也對協商理念在微博和微視頻的大學英語課外教學的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建構主義強調知識是暫時的,發展的,非客觀的,并要經歷社會文化的協商過程。Vygotsky主張學習者應該積極地建構知識,不能被動地接受知識。他強調語言在社會互動中的作用,學習者在互動中會把知識內化,學會獨立處理問題。建構主義的學習觀認為教學就應該給予學生機會,使他們能結合語境進行具體的有意義的實踐,由此探索規律,提出問題,建構知識、概念和策略[2]。我們在外語課堂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中心,追求教與學的合作化,積極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英語語言能力的目的。

    建構主義認為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信息的加工者和意義的建構者。核心是使學生成為學習主動探索者和自我管理者。同時,認為教師是意義建構的組織者和促進者。因此,在這樣的關系中,教師應重視學習資源知識表現方式的多樣化,以便學生主動地構建意義;檢查他們的學習效果和學習進程,發現學生自身難以解決的疑難問題并提供幫助,學生應在教師的引導下開展各種形式的學習活動。網絡媒體不應僅僅作為教師傳授知識的手段,而應成為創設情境、進行寫作學習和交流的認知工具。

    上述的社會互動理論、建構主義理論等言語習得理論給我們的啟示,外語學習存在一些必要條件,包括真實語境的體驗、交際需求的驅動、積極的情感配合、大量的交流互動及訓練。當前網絡技術作為一種教學輔助方式已經滲透到高校學生學習的各個方面,給大學英語教育帶來了新的機遇。因此,基于協商理念的微博和微視頻輔助教學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三、微博和微視頻課外輔助學習的可行性

    (一)微博和微視頻的特點和優勢

    微博具有具有簡潔、便利和即時的優勢。首先,字數的限制,一般在140字以內,方便手機及閱讀,這一點很適合大學生課外隨時隨地進行碎片化的學習。其次,微博在自己的首頁上就可以看到別人的微博,簡便,傳播速度更快。因此,與網絡教學平臺、博客、QQ等交流工具相比,微博在教學管理方面更具有優勢。微博和社交網站都具備開放性和公共性特點,但是由于社交網站主要是在朋友間交流,從而建立關系鏈。微博博友關系是通過“廣播”建立的,因此沒有拘束之感,更符合課外教學活動的需求。微博的傳者和受眾之間有著適度的距離感,比網絡教學平臺、傳統博客近一些,又比網上實時交流遠一些,這種適度的距離令師生間的感覺都比較舒服。[3]

    微視頻的普眾化意味著我們已經進入“微視像”的媒體時代。此時采用這種方式進行課外輔助英語學習對大學生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微視頻的“微”是指視頻的“短”和“精”。優酷網總裁古永鏘將微視頻解釋為“短則30秒,長則不超過20分鐘,內容廣泛,視頻形態多樣,涵蓋小電影、紀錄短片、DV短片、視頻剪輯、廣告片段等,可通過PC、手機、攝像頭、DV、DC、MP4等多種視頻終端攝錄或播放的視頻短片的統稱”。時長介于3-5分鐘的視頻,適合于所有終端瀏覽和展示,尤其是手機。

    (二)微博和微視頻輔助課外教學步驟

    90后大學生普遍很重視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提高,學生現有的移動通訊設備配置充分,已具備很高的信息化素養,因而建立微博英語班級的實驗條件已具備。傳統課堂中師生關系過于正式、嚴肅,因此在微博英語班級組建過程中可以采取漸進導入法,教師與學生先通過微博平臺相互關注,成為朋友。通過英文微博試用微博工具,熟悉微博功能及操作。用英文開展日常生活交流,通過平等的對話、互動拉近師生距離,營造活躍、寬松的交流氛圍,在與學生的微博互動中教師會發現學生對這種不同于傳統課堂教學的英語交流方式表現熱情,為開展后續的微博英語班級教學活動做好鋪墊。[4]

    首先,課前協商活動。教師先新課程預告、背景知識推薦、課文預習及難點等,邀請學生進行課堂學習任務的目標制定,教學方式和內容的協商。

    其次,課后協商互動活動。包括英語資源共享、課程內容答疑、難點交流等。教師可以通過微博課外訓練拓展活動:包括教材相關話題討論、口語活動視頻、生生互評等。

    教學評估是教學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通過主動地參與評估,對自己的學習活動進行反思,進行自我完善,從而不斷提高學習的質量和效率。教師邀請學生對課堂內容進行在線評估,評估范圍包括:我們的課堂活動是否有效果;我們制定的目標是否實現了;我們設置的目標、教學活動內容和活動進行方式是否合理;影響學習的外部因素等等。這種教學反饋活動可以采用私信交流、微博聊天、投票等。通過這種方式,協商民主的教學理念得到了充分運用。

    此外,關于微視頻的使用,教師應選擇符合教學內容、語音清晰、詞匯難度適宜,適合模仿的學習素材。例如,@英語王子-張介英的微博,有許多不錯的微視頻銜接。選擇獨立并且帶有語境的視頻可以比較好地利用時間。教導學生在觀看視頻時,保持學習英語的意識,切忌沉溺于劇情而忘記了英語學習。所以要求學生在觀看時候做筆記,反復觀看和模仿,不懂的詞匯和句子要去查資料,求教老師和同學。

    (三)微博課外互動模式中教師的作用

    教師在這種微博輔助課外學習過程中應該起到組織者、指導者、合作者和促進者的作用。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微博互動的課外模式是個具有很強靈活性特點的動態過程。首先,教師面臨更多更大的挑戰,教師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及時在網上回復及評論學生的疑問,根據學生反饋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大綱、內容、進度等;其次,要注意使用多樣化的微博風格,這樣才能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和熱情;同時,教師要關心學生的學習特點及興趣,鼓勵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互動,在微博互動協商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傾聽學生的意見,重視學生的情感,經常肯定學生的進步,同時也寬容其缺點,尊重學生。

    四、微博和微視頻輔助課外教學意義和問題

    在這個信息時代,多媒體技術的普及和不斷發展使得教學方式和過程是一個不斷值得我們教育工作者探討的問題。微博融入課堂輔助教學模式,有著巨大的潛能。能夠加強教師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人發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責任感。

    正如諺語所說: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訓練和發展大學生的英語實際使用能力并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成功的,相反的,它需要較長一段時間,甚至更長的過程。另外,它并不是技能訓練的過程,而是建立自信,發現學習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微博,作為最流行的文化現象之一,它提供了讓大學生把大學英語用寫作方式展示自己英語的一個很好的平臺。眾所周知,微博是互動的,方便的,多樣性的,獨立且即時的,如果大學英語的課外教學能夠結合這些優勢進而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那么它就有可能從課堂教學模式擴展成一種社會環境的教學,進而促使無聊消極的學習轉變為積極有趣的學習模式。

    微博延長了大學英語學習的時間,師生間可以隨時隨地自然放松地進行英語溝通。微博英語班級的組建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非正式的社交平臺,促使師生合作和溝通。師生能夠建立更加融洽平等的關系,而這正是協商理念所倡導的核心。此外,對于一些內向的學生,微博平也是打開心扉,表達自己觀點的好平臺。

    但我們也要在實施微博和微視頻輔助教學過程中關注以下幾個問題:部分學生在以往的學習中早已習慣了接受者的角色,或者認為自身并不具備參與協商的能力,所以并不愿意接受微博互動協商的教學方式,因此,改變這部分學生的觀念并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是關鍵的一步。其次,由于學生語言能力、性格特征等因素,在微博互動協商過程中很容易會出現評論沒有及時跟上的狀況。再者,微博也考驗學生對網絡信息的分析、判斷能力。微博實時更新迅速,每天都在產生大量的干擾信息,不利于學生學習和建構語言知識。把信息素養的教育納入大學素質教育大綱是當前多模式教學的一個前提條件。[3]因此,在這種微博協商模式下教師將承擔更多職責,面臨新的問題和更大的挑戰。

    五、結語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尋找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方式。微博和微視頻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增進師生交流,調動學生積極情感因素,提升學生交際能力,因而這種方式將在教學領域里更受歡迎。當前利用微博進行師生互動的教學博主尚屬少數,研究有限。基于微博的大學公共英語教學手段比較單一,沒有形成系統的教學反饋,需要教育工作者進一步的探索。

    參考文獻:

    [1]Breen M.P.,Littlejohn A.Classroom Decision-Making[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18-26.

    [2]Catherine Twomey Fosnot,Constructivism:Theory,Perspectives,and Practice[C].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6.

    [3]張婷婷.基于微博的英語教學策略研究——以新浪微博為例[J].現代教育技術,2011(6):96-100.

    [4]周云.微博英語班級與課堂教學互動教學模式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2(2):96-100.

    第5篇:九年級英語教師范文

    關鍵詞:英語學習;學生;教師;興趣;態度

           一、前言

    本校于2005年秋季開始全面啟動了初中英語新課程,到現在已有4個年頭。為了更好地實施新課程,使我們的教育工作更有針對性,為此,我們對本校英語教育的現狀進行了一次調查,本文將對此進行分析和研究。

    二、調查對象和內容

    我們對本校的各個年級共850位同學進行了不計名問卷調查。其中七年級280人,八年級440人,九年級130份。問卷共設計了15個問題,主要涉及到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動力,影響英語學習的各方面因素等方面。共發放問卷850份,回收839份。其中七年級277份,八年級438份,九年級124份,回收率為98.7%。其中,下文提到的學生指的是接受問卷調查的學生。當然,就學生在英語學習能力方面的問題,我們每班也抽取了幾位同學作了口頭交流。

    三、調查結果和分析

    1.學生對英語學科的感興趣程度

    總體說來,本校大部分同學對英語學科的興趣是比較濃厚的。當問及“你喜歡英語嗎?”總共有484位同學選擇了喜歡,占總數的58%。33%的同學選擇一般,而只有10%的同學表示自己不喜歡英語。不喜歡英語的同學大多認為英語學科太難學,自己從小學時就失去了興趣;喜歡英語的同學則認為英語學科比較有趣,教師上課風趣,同時更感覺到了英語學科的重要性。

    2.學生對英語教師的喜愛程度

    教師是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主導者,學生對教師的態度直接關系到其學習英語的態度。我們對三個年級的學生情況作了一個比較:

    七年級有88%的同學喜歡自己的英語教師,對教師的評價也比較高:認為教師在上課的時候有親和力,上課很風趣,自己能聽得懂;10%的同學認為自己對教師的喜歡只是一般,主要原因是英語成績不怎么樣;而只有2%的同學不太喜歡英語教師,主要原因是上課聽不懂,對英語一竅不通。

    八年級,喜歡英語教師的同學不到一半,只有45%。有37%的同學認為自己對英語教師的喜歡只是一般,有11%的同學不喜歡自己的英語教師。

    九年級同學中有71%的同學喜歡自己的英語教師。大部分同學認為是在英語教師的幫助下,才使自己學好了英語,而現在更是受益匪淺。只有1%的同學不喜歡自己的英語教師,而主要原因是因為自己再怎么努力不能學好英語,對英語不感興趣,對教師也是如此。

    從上述三個年級的分析看來,七年級的學生還是比較看重自己的教師,也希望教師能夠更多地關注自己;九年級學生已學會感恩;八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分化階段,內心世界比較復雜,思想也變得復雜,對自己的教師也有自己不一樣的看法。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需要引起重視,對這部分同學更要好好地引導。

    3.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情感態度

    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的困難還是蠻多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的困難也是顯而易見的。這與學生平時所花的時間是很有關系的,尤其是像單詞背誦方面需花時間的地方也成了困難所在。八年級、九年級搞不懂語法的學生比七年級學生的比例明顯下降,說明許多同學在學了幾年后開始入門,開始對英語有了自己的“感覺”。

    英語是一門需要時間的學科,據本次調查,課后經常花時間在英語上的同學為278人,為總數的33%;偶爾花時間在英語上的同學為429人,占總數的51%;其中大部分同學在英語上花的時間,大部分還是為了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而很少或者是幾乎不花時間在英語上的同學有132人,占16%。課后討論英語學習方面的問題的同學更少。經常討論的為18%,有時討論一下的為54%,而很少或者幾乎不討論的為28%。由此可見,雖然我們的學生已經意識到了英語學科的重要性,但是課后花的時間還是太少。有些同學甚至有些不懂的問題也懶得去搞清楚。

    對教師布置的作業,有67%的同學是認真完成,力爭不出錯誤;29%的同學是希望用最少的時間完成,作業錯誤率比較高;而還有5%以上的同學還時有抄襲作業的現象,純粹是為了完成作業而做作業。

    4.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認識

    學習英語到底是為了什么?有56%的學生認為學習英語是為了升學考試,如果不是因為升學,學生對英語的重視度將大大下降;有38%的同學是為了以后的生活中有用;但是還有極少部分同學價值取向有問題,認為學習英語是為了父母和教師。

    從調查中可以看出,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更多的學生選擇了堅持。有70%的同學選擇克服困難,迎難而上;27%的同學最初的勁頭很足,而慢慢地就懈怠了;4%的同學表示無所謂,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學生在英語學習中要克服害羞和焦慮的心理。有34%的同學絕對能做到;有56%的同學有時能做到;還有10%的同學做不到。在遇到困難向同學請求幫助時,大部分同學都能伸出友誼之手,給予熱情的幫助。在被調查的同學中占到了66%;有30%的同學雖然得到了幫助,但是同學還是不太樂意。令人遺憾的是,在我們的同學中,還有4%的同學得不到幫助。

    四、問題與討論

    1.問題

    (1)本次調查顯示,本校的學生對英語課還是比較重視的,然而其學習的動機則是“為升學考試”、“為了以后有用,能找份好工作”。這反映了學生對我們這門課的價值認識不夠全面,僅僅認識到了英語課的實用性,學習動機明顯具有功利性色彩。更令人擔憂的是,有些學生竟然認為英語是“為父母和教師”而學習,在價值取向上本身就具有嚴重的缺陷。

    (2)還有不少同學對我們教師的教學方法不適應,或者說根本不喜歡英語教師的教學方法。認為有時講得快,聽不懂,有的地方講得不夠清楚。還有的則認為教師片面地為提高教學質量而占據整個課堂,根本沒有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等等。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注意的地方。

    教師不應占據大部分課堂時間用來講解有關的語言知識,使學生沒有可實踐的時間。教師也不必把語言掰開揉碎地講,使學生沒有可動腦筋的余地。一節課的時間是有限的,時間和空間是相依相存的,要使學生有充分的表現和自我發展的空間,教師就必須壓縮講解的時間。只有留給學生充分的空間,才能使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有機會彌補自己的不足,使學有余力的學生有機會發展自己的特長。

    第6篇:九年級英語教師范文

    【關鍵詞】大學生聽力教育;教學信念;教學實踐

    英語在國內的受重視程度已經不需要再多加闡述,從各類關于英語的考試就可以看出,這一門讓我們艱澀難懂的科目是多么的重要。作為除了母語之外最重要的語言,英語的學習也讓很多人望而卻步,單詞、語法、句型、聽力、口語,一項項都如同高峰一樣難以攻克,尤其是聽力問題,簡直成為了英語學習者心中的夢魘。并且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英語逐漸成為一項基本技能,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構成也成為了缺一不可的存在,英語漸漸摒棄了“啞巴英語”這一封號,全能型發展成為趨勢。

    大學英語更是需要重點關注,英語四六級考試已經成為了很多大學生的第一奮斗目標。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及未來的就業需要,大學英語教師在教授學生英語時更加注重聽力教學,堅持聽力教學信念,這種信念支持著教師進行教學實踐,但教學實踐又無法完全體現教學信念,致使二者相輔相成卻又無法做到真正的和諧統一。

    一、教學信念是教學實踐的理論依據

    教學信念即教師對于教學理論、教學內容、教學模式等方面所持有的看法,這種看法不會因為外界的影響而改變,是教師對于自身教育理念的一種堅持,更是對于某些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的認同,從而形成的一種教學原則。聽力教學信念就是大學英語教師普遍堅持的原則,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英語受重視程度在日益加強的同時聽力與口語所占比重也同步增加,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成為學習英語最重要的目標。要做到流利就必須加強聽力訓練,聽力能力提高的同時口語水平也自然會同步提高。加強聽力教學力度就成為了大學英語教師一直遵守的教學信念,正因為有了這樣的信念作為基礎才能制定出相應的教學方案,編制相關的教學內容,讓加強聽力教學實踐成為了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

    二、教學實踐無法完全實現教學信念

    教學實踐是什么?教學實踐就是教學方式、方法等相關內容的具體實施。教學實踐需要教學信念作為基礎依據,教學信念如同指路明燈一樣指引著教學實踐的具體步驟與發展軌跡。然而,再明亮的指路明燈、再靈活的指南針也只是能夠規定出大致方向,為尋路人提供一個粗略的方向而已,而不能去為路人規劃路線,因為即便是規劃了路線,路人也無法按照既定路線絲毫不差的行走,教學實踐也是一樣,做不到完全實現教學信念所涵蓋的所有原則。大學英語教師聽力教學信念讓聽力在英語中所占比重持續上升,聽力重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體現,這樣的信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與口語水平,然而在真正的教學實踐中,往往因為學生在聽力方面的弱勢導致無法完全實現教師既定標準,致使大學英語教師聽力教學信念與教學實踐出現偏差,這種偏差是短期內無法進行彌補的,最終只能遺憾的接受教學實踐沒有實現大學英語教師聽力教學信念的事實。

    三、盡可能減少教學信念與教學實踐的摩擦

    教學信念與教學實踐無法完全實現和諧統一,但是二者又相輔相成的存在著,彼此缺一不可,那么,對于大學英語教學來說,如何才能盡可能的減少教學信念與教學實踐的摩擦呢?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將教學信念現實化,不要追求完美主義與激進主義,英語畢竟是第二語言,與母語的教學環境有著很大的差別,對于聽力教學方面來說,最大的區別就是語言環境,中文是母語,那么在中國所造成的直接差別就是即便不認識中國字也可以流利的說出中國話,而英語則是即便了解了很多單詞,但缺少實際應用的機會,導致可以看英文文章卻不能講出一口流利的英語。因此對于聽力教學信念的設計不要過高要求,要實事求是的設定既定目標,才可以作為聽力教育實踐的基礎理論。

    綜上所述,大學英語教師聽力教學信念與教學實踐的關系是辯證的唯物主義關系,二者既需要相輔相成,又無法完美配合,使得實踐與信念總是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不能夠完美的和諧統一在一起。然而在要求英語聽力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大學英語教師一直堅持著自己的信念,堅信聽力教學必定會成為英語教學的主導,聽力教學也必定會成為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是就業與實踐的最基本技能。在此種情況下,聽力教學信念也必須確保擁有一定的教學高度才能在實踐中進一步加強,高標準、嚴要求,讓聽力教學信念成為教學實踐的最有效保證,讓教學實踐成為大學英語教師聽力教學信念的最完美體現。

    參考文獻:

    第7篇:九年級英語教師范文

    關鍵詞: 反思性教學 大學英語青年教師 教學能力

    隨著高校英語教育的改革與發展,不斷提高英語教師教學能力已經成為現代教育發展的迫切要求,也逐步成為適應國際化發展的主要趨勢。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具體指教師教學操作能力、設計能力、實踐能力、研究能力及反思能力的不斷提升與進步。尤其是大學英語青年教師,作為未來高校英語教育教學的中流砥柱,大學英語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影響著大學英語教學的質量和英語人才培養的質量。反思性教學作為促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徑之一,對于大學英語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立足于現實來了解、分析大學英語青年教師反思性教學的現狀,探索出大學英語青年教師開展反思性教W的有效途徑,從而有效提高大學英語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

    一、反思性教學

    所謂反思性教學,具體是指教學主體借助行動研究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不斷反思和評價,為達到教學目的不斷探究和解決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從而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使自己逐漸成為學習型教師和終生學習者[1]。在過去的幾十年間,國際上新的教師發展模式逐漸取代了傳統教師發展模式,這種新的教師發展模式主要以教學反思為核心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進步。近年來,這種新的教師發展模式逐漸得到了我國高校和社會各界的重視。在高校中提倡反思性教學成為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和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它有別于傳統教學法,較注重解決教學實踐中實際存在的問題,是一個發展著的學習的動態過程[2]。

    二、大學英語青年教師反思性教學現狀

    近年來,反思性教學越來越得到高校的重視,很多高校都在鼓勵教師進行教學反思,改正自身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大學英語青年教師作為高校教師中的一部分,通過教學反思改進教學成為英語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徑,但其在進行反思性教學時存在著諸多難題,主要包括:

    (一)教師反思性教學意識薄弱

    當前,大學英語青年教師部分畢業于師范類院校,部分畢業于非師范類院校,許多教師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沒有學過專業的教學理論、教學方法,對教學規律并沒有很好的認識和把握。尤其是對于反思性教學,多數英語青年教師缺乏對反思性教學的了解,對反思性教學的概念、理論、方法、重要性知之甚少,對于高校開展反思性教學的原因非常茫然。大學英語青年教師反思性教學意識的薄弱導致高校很難開展反思性教學,即使開展了,效果也不太理想。同時,能否順利開展反思性教學的關鍵在于青年教師本身,這對于青年教師的自我意識有嚴格要求。反思性教學是教師對自身教學實踐進行自我評價的過程,大學英語青年教師能否積極、主動地對自身教學實踐進行自我評價這一點非常關鍵,這也取決于英語青年教師的自我意識。

    (二)教學反思方法單一

    當前,大學英語青年教師對反思性教學方法的掌握比較單一。教學反思的方法多種多樣,例如:課前備課,撰寫教案;課后寫反思日記;觀摩課堂中學生學習情況,分析學生的學習態度;了解學生職業發展規劃;開展具體行動型反思研究、學生檔案文件夾法等。如何熟練掌握這些具體的反思方法是教好學生的關鍵,然而對于當前大學青年英語教師,其并不能全面深入地掌握和運用這些方法,僅僅了解皮毛而已。課程教學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它涉及方方面面的因素,比如:教師、學生、教材、場地等[3],不可避免地,有時我們會遇到一些不可控因素,這些都需要教師對自身教學實踐不斷反思從而進行完善。由于青年教師教學反思方法單一,反思范圍小,反思往往停留在表面,導致教學實踐中的許多問題無法解決,教學反思效果不理想。

    (三)教師溝通與合作缺乏

    青年英語教師作為英語教師群體中的一部分,與同事的相處少不了溝通與合作。但他們畢業時間較短,工作時間有限,有些英語青年教師不敢主動與其他年長教師溝通,或許因為性格問題,或許因為擔心自己學識淺,害怕年長教師笑話自己而礙于與其他教師交流,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自身學習、工作等各方面的進步。另一方面,年長教師因為工作繁忙,不僅要處理學術上的事情,還要處理科研上的事情,很少有時間和機會與青年教師交流,有時僅僅是表面上的問候罷了,致使英語青年教師只能自己摸索教學規律、教學方法,解決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對于教學實踐中會出現哪些問題?如何更加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以及自身存在哪些問題?青年教師羞于詢問,有時也無處可問。這樣日復一日,一定程度上阻礙著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和自身專業的成長與發展。

    (四)反思性教學培訓欠缺

    第8篇:九年級英語教師范文

    關鍵詞:成功素質教育;網絡環境;聽力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一、引言

    教育部前高教司司長張堯學說過:“英語的聽說讀寫譯五種能力中,聽力是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核心和關鍵;如果不解決聽力問題,我們的學生將很難掌握英語和使用英語。所以英語聽力是‘綱’其他都是‘目’,只有抓住了聽力,才能綱舉目張”。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中聽力在紙質題型中占30%,在試行的網考中占70%,其他的寫和說都在對所提供的視聽材料理解的基礎上進行。

    有學者作過調查,在英語聽說讀寫譯各項技能中,聽力是大學生感到最弱,也最難于提高的一項技能。筆者曾在自己所帶的學生中做過跟蹤調查,結果也印證了這一結論。基于英語聽力的重要性及大學生英語聽力難于提高的現狀,現階段有許多學者在研究聽力教學。通過文獻檢索筆者發現他們的研究主要側重于聽力材料的選取,聽力策略的應用(唐建敏,2010),聽力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段方方,2010),將先進技術應用于聽力教學中(劉曉艷,2010)等。本研究將探討在成功素質教育理念及網絡環境下的聽力教學內容、方法以及評價手段等交織成的穩定的聽力教學模式,以顯著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

    二、成功素質教育概述

    成功素質教育是武昌理工學院率先提出并認真實踐的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它與傳統教育理念的根本區別在于,前者要求在任何一門課程教學中不光要培養學生過硬的專業素質,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非專業素質,克服失敗因子,使學生通過大學的學習和生活具有成功素質,一走入社會就能適應社會,并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成功的教育理念。具體說來,基于成功素質教育理念的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的主要目標為:通過聽力教學,顯著提升學生的聽力水平,使學生在自然交際狀態下,能聽懂說話者的語言,以順利參與交際;同時培養學生的敬業精神、拼搏精神;使之具有堅強的意志和進取的心態;使之了解并應用聽力策略以及自主練習的方法;具有超強的自我管理和約束能力與同學的合作溝通能力等非專業素質。在培養聽力專業素質的過程中培養非專業素質。

    三、網絡環境下的聽力教學

    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聽力教學環境――無論是聽力應達到的要求,練習時使用的工具,練習方式,還是用于練習的語料以及評價方式等等都發生了深刻的改變。如前所述,時代對于大學生英語聽力有了全新的要求,為了達到這個要求,大學英語教師需革新教學理念,進而改革教學方法、評價方法,建立全新的適應當代先進理念和環境的教學模式。本研究就是探索成功素質教育理念下基于國際互聯網環境的大學英語聽力教學模式。

    四、大學英語聽力教學新模式的建立

    (一)新模式的宗旨

    此模式的首要任務是顯著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通過實踐此模式,學生能聽懂一般語速的英語新聞,能理解正常語速的訪談,能聽懂正常交際狀態下的對話和獨白,能欣賞不帶母語字幕的影視作品,能聽懂影視的對白和獨白的60%。能完全聽懂四六級英語聽力測試的試題。

    在顯著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的同時,訓練學生非專業素質,即讓學生在接受聽力訓練任務后能做好規劃,妥當計劃分配訓練時間,長期堅持每天訓練,自覺運用教師所教授的聽力策略;在訓練過程中能經常總結和反思,調整不合理的計劃、策略;遇到困難能主動尋求同伴和老師的幫助。通過評價手段促使學生長期堅持,使之具有敬業精神和拼搏精神;培養其自我管理和約束能力;在解惑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溝通和合作能力。簡言之,就是前文提到的既鍛煉學生的專業素質,同時也培養學生的非專業素質。

    (二)大學英語聽力教學新模式

    筆者在此關注的是宏觀教學模式,即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如何進行課堂內外的聽力教學和訓練。不涉及微觀課堂的具體教學措施。

    1.教學的不同階段,側重點不同

    第一學期的聽力教學一方面培養學生的聽力興趣,讓學生接觸一些輕松有趣的聽力材料和能提供此種材料的網站,在輕松中訓練,提高能力;另一方面用強制的評價手段引導學生長期堅持課外聽力訓練,直至養成習慣。教給學生必要的聽力策略,并通過課堂教學教會學生運用聽力策略在課堂內外的聽力訓練中進行實踐。通過評價手段讓學生學會自己規劃課外聽力訓練,鼓勵學生主動與同伴以及老師交流解決困惑。

    第二學期在第一學期的基礎上,學生應具有主動規劃自己的課外聽力訓練的能力,為了繼續培養學生的聽力能力和長期堅持訓練的習慣,教師引導學生用廣泛的聽力材料來提高自己的聽力水平。這些聽力材料有教師在開學初一次性發給學生將在期末檢測的用于課外聽力的材料,有每周通過網絡傳給學生的時事聽力材料,有推薦給學生用于泛聽的影視作品和故事。也有為了應試的聽力訓練題。引導學生在開學之初對本學期的聽力的長期任務做好規劃,每過一段時間進行小結和反思,教師評價學生的規劃、小結和反思。

    第三學期在聽力材料中加大四六級備考的題型,提高訓練難度。前2個學期讓學生欣賞的成分多一些,本學期大學生將面臨cet4的考試,為了應考,將加進大量的四六級應考的題型訓練。在訓練方法上將提高學生的聽寫分量。本學期將讓學生聽寫篇章,包括一些科普文章。通過篇章聽寫,學生可聽得精準,對材料的理解更加深刻。應試能力有顯著的提高。在精聽的基礎上也通過大量的從互聯網上下載的新聞方面的音頻讓學生泛聽,一方面訓練聽力一方面了解信息。

    第四學期是大學英語教學的最后一個學期,本學期過后聽力的課堂教學將結束,學生的聽力訓練就只能依靠學生本人的自覺訓練,所以本學期將始終強調聽力在英語學習和交際中的重要性,同時引導學生主動規劃自己的課外聽力。教師利用階段性的評價督促學生主動訓練并反思訓練過程。引導學生學會獲取互聯網的聽力資源。培養他們的英語聽力興趣。

    2.以課內教學和評價引導學生課外聽力訓練

    用于聽力訓練的課堂時間是有限的,學生聽力的提高幾乎完全依賴于課外的訓練。聽力課堂教學對于學生的課外聽力起著引導的作用,課堂教學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是否能通過評價等手段促進學生長期堅持課外聽力訓練。在課堂上布置任務,通過評閱學生完成的任務在課堂上進行具體的評價,包括評價學生任務完成情況、聽力訓練方法和完成任務的態度。教師的評價依據學生的作品和面對面、問卷以及網絡調查,盡量客觀公正。

    利用課堂時間進行階段性檢測,對于其結果進行認真的分析和評價,讓學生明白自己的進步和努力的方向,對于完成任務不好的學生也抓住上課的機會進行面對面的溝通。

    階段性地在課堂上以講座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聽力策略的傳授,并進行例證性的訓練,引導學生利用聽力策略于自己的訓練活動中。

    3.利用網絡引導,答疑和指導

    本文討論的是創造性地利用互聯網來完成對學生課外聽力訓練的引導,答疑和指導。

    現在信息技術的發展可利用的網絡手段很多,比較簡單實用的有QQ群,論壇,網絡硬盤,班級博客等等。不管是哪種手段讓學生作為群體加入其中,師生共同積極參與。筆者用得最多的是建立英語學習班級QQ群,讓班上每個學生實名加入其中,常規情況下每周將要學生課外完成的聽力材料以共享或者群郵件的形式上傳,規定任務完成的期限。學生自行下載,學生產品以紙質或者電子的形式上傳或者上交,教師在批閱之后,利用網絡或者課堂對學生完成的情況進行評價。鼓勵學生有疑問隨時在網上提問或者留言,教師以群聊或者私聊的方式答疑。對于有個性的學生隨時利用網絡進行交流,滿足學生獨特的要求。每周固定一個常規時間進行集體答疑和輔導。節假日里常常在群里調侃式地出一些好玩的檢測題,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競賽式地答題,既調節了師生間的交際氣氛,也提醒了學生勿忘每天堅持語言學習,對于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一定的幫助。對于不適應自主學習的學生可利用網絡長期跟蹤、提醒、交流和指導。對于學生的問題及時反饋。利用網絡彌補了現實的局限,對課堂教學是一個補充,對于學生的課外學習起到了及時指導和監控的作用。

    4.用網絡進行假期的教學和監控

    眾所周知,英語學習需要長期堅持。所謂“一天不學習自己就感覺出區別,三天不學習別人就能感覺出區別”。學生假期的英語學習更需要教師的指導和監控。人是有惰性的,如果沒有適時的指導和提醒即使有任務,學生也是可以置之不理的。網絡環境下,教師也可在假期對學生進行教學和監控。筆者嘗試著在寒暑假之前將假期要完成的聽力任務在假前的最后一次課堂上作一番交代,假期里每周在網絡上更新任務,讓學生將任務產品以電子形式傳給筆者,筆者在網絡上進行集體點評。基本原則是每天聽15-30分鐘。從筆者目前的教學實踐情況看,絕大多數學生是贊成這一做法的。通過這些措施讓學生在練習聽力的同時也學會了堅持、學會了規劃、學會了克制惰性。其成效筆者將在后文中提到。

    5.訓練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成功素質

    成功素質教育模式要求培養學生過硬的專業素質的同時培養學生的非專業素質,克服失敗因子,使學生通過大學的學習和生活具有成功素質。具體到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就是既要顯著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也要發展學生的“觀念體系、品格體系、知識體系、能力體系、方法體系”(趙作斌,2009)。

    從開始聽力教學就引導學生定好自己在大學階段聽力應該達到的目標。然后通過課堂、課后的面對面和網絡交流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聽力訓練作長期的規劃。如前所述,在平時的教學中通過課堂和網絡手段監督、引導學生長期堅持。即使在寒暑假也通過網絡給學生上傳任務規定完成期限,隨時對其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評價,使學生長期堅持做好一件事情,以磨練其意志,鍛煉其毅力。同時通過階段性的檢測和引導學生階段性的總結和反思隨時調整訓練策略。小組輪流在網上搜索適當的音頻和視頻資料,合作設計和編輯成聽力訓練題,引導學生在聽力中遇到困惑積極和同伴以及老師溝通,以此培養他們的信息搜索和整合能力,溝通、合作能力。引導學生克服惰性等消極因子。

    五、現實的效果

    經過長期不間斷的訓練,到第二學期時,學生基本養成了每周接受聽力任務訓練聽力的習慣,某個周筆者由于某種原因沒能上傳課外訓練資料,群里就炸開了,紛紛詢問為什么本周沒有聽力資料上傳,筆者乘勢安排學生小組在網絡上搜索、下載、編輯聽力資源。然后上傳。這之后,筆者引導學生以組為單位輪流在網上搜索音頻和視頻材料并設計成訓練題,傳給老師審閱,合格后再上傳給同學們。以此也訓練學生利用網絡進行信息搜索,篩選和編輯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學會了規劃自己的時間,自律,長期堅持做某件事情,磨練了自己的毅力。

    從第二學期開始,筆者有意識漸漸在課堂上用全英文授課的方式來增加學生的英文聽力訓練和檢驗學生的英文聽力能力,在高級班學生反饋良好,能聽懂老師的講解。

    第三學期在進行CET4聽力訓練時,實踐此模式的同學聽力這一塊成績明顯比其他同學要好。在四級真題實戰中,高級班的學生有30%的同學的聽力總分達到30分以上(聽力總分為35分)。而同級別的其他班級鮮有過30分的。(現在實行此模式的同學還沒有正式進行CET4的考試,所以還不能用最終的成績對比筆者注)

    第二學期末,筆者設計了問卷調查,對于問題“借助網絡來練習聽力對你的聽力的幫助”的回答“大”或者“很大”的同學占收回問卷的93%,表明絕大多數同學在感性上覺得此模式有利于他們的聽力的提高。通過問卷調查筆者還了解到,學生普遍認為此模式使他們更好地規劃學習時間,老師和同學在網絡上不斷提醒也給他們施加了壓力和指導,使他們能長期堅持聽力訓練,養成了每天聽英語的習慣,聽力有很大的提高。對于以前最害怕的篇章聽力現在能坦然面對,絕大部分也能聽懂大意,在選項的幫助下能抓住重要細節。

    讓筆者感覺效果明顯的是復合式聽寫專題,對照組的學生遇到最后的3個長句子,往往不敢動筆,而此模式訓練出的學生30%左右能完全寫對,85%左右的學生能寫出大意。

    綜上所述,通過此模式,學生的聽力有明顯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此模式培養了學生的非專業素質,增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和能力,培養了他們的自律意識,也使他們能堅持長期做好一件事情等等,這些能力和習慣的養成將有利于他們未來的事業和生活。

    六、本模式的啟示

    聽力教學不是老師教會的,主要依靠學生的長期堅持課堂內外訓練。老師在教學中要側重運用評價手段促使學生在課外進行聽力訓練。其中落實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基礎相對薄弱,學習習慣不太好的學生,老師落實到位,聽力水平就有顯著提高。筆者曾試行了這樣的做法,將2種題型較簡單的多項選擇題和高難度的篇章聽寫同時上傳,讓學生下載訓練,其中高難度的復合式聽寫強迫性地讓學生以紙質形式上交,然后筆者每周公布批閱結果。一段時間后,檢測發現,復合式聽寫雖然難度大,學生在測試中有顯著進步,而相對容易的多項選擇反而效果不好,究其原因是老師的認真落實引起學生高度重視,腳踏實地進行訓練復合式聽寫。因而在學生沒有養成習慣前,需要教師辛苦工作、認真落實。

    網絡和課堂教學是互補的。利用課堂教學對學生在課外通過網絡下載資源、訓練等等進行引導,讓他們能正確地規劃課外聽力訓練,同時利用課堂時間進行檢測和評價。利用網絡彌補課堂教學時間不足、不能單獨與學生溝通、不能個性化指導等缺陷,指導學生進行聽力訓練。教師如果從開始進行聽力教學時,就對幾個學期的教學進行整體、長遠規劃,并且通過課堂和網絡,一直跟蹤,監督和引導,讓學生不間斷地訓練,特別是在假期也能克服惰性和各種干擾,堅持訓練,并能引導學生時時總結和反思、調整,那么學生的聽力水平就一定有大幅度的提高,同時學生還將形成敬業精神,拼搏精神,堅強的意志和進取心 ,自我管理能力和約束能力以及合作和溝通能力。

    參考文獻:

    [1] 岑建君. 我國高校外語教學現狀[J]. 外語教學與研究, 1999(1).

    [2] 段方方. 關于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現狀與對策的研究[J]. 新疆石油教育學院學報, 2010(3).

    [3] 劉曉艷. 多媒體網絡技術在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J]. 海外英語, 2010(6).

    [4] 唐建敏等. 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的學習策略培訓研究[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2010(9).

    第9篇:九年級英語教師范文

    在《英語課程標準》的指導下,結合英語作為語言課程的特殊性,進一步開展自主的探索研究,旨在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以更新觀念為前提,以育人為歸宿,以提高教師素質為核心,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重點。靈活的課程體系,多元、開放的課程評價標準,重視基礎,適應個性需求,關注學生情感,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構建發展的平臺。轉變教研理念,改進教研方法,優化教研模式,積極探索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研工作新體系,努力將新觀念、新思路滲透到英語課堂教學之中,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團結奮斗,努力將外語組打造成一支師德高尚、素質精良、結構合理、充滿活力、反思型、科研型的教師隊伍。

    二、工作思路

     

    1、教學目標:培養英語學習興趣,加強學法指導,抓常態課堂、高效課堂,穩固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2、教研目標:

     

    (1)配合學校及教務處、教研室組織進行校內外的教學研究活動,認真撰寫論文,組織老師上觀摩課、示范課,通過聽課、評課、研討等形式,做好課后反思,使本組教師理論與實踐水平共同提高。

    (2)本學期繼續加大力度落實集體備課制度,旨在通過集體備課,讓教師們更好地掌握課程重點,了解教學難點,形成較完整的備課教案。同一個備課組同一層次的班級要求統一進度、統一作業、統一練習。各年級具體目標如下:

    七年級:以構建課堂小組合作模式為契機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強化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基本技能的培養,抓好起始年級的英語學習習慣,平時注重口語的訓練,切實做到輕負優質。

    八年級:加強閱讀教學,適當補充閱讀材料,注意讓學生在閱讀中慢慢體會到樂趣,在穩固現有成績的基礎上,強化培優補差,力求進一步提升質量。

    九年級:在總結反思的基礎上,挖掘潛力,查缺補漏,著力加強學法指導和能力培養,著重對復習課型和中考命題方向和命題的基本原則、方法、思路的探討研究,為實現11年中考的新突破打好基礎。

    三、教研活動

     

    1、加強理論學習,更新教學理念,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體英語教師都要抽出時間學習新理論,以先進的教育理念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改進評價理念和評價模式,即努力做到關注學生學業成就的同時,還要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行為方式的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綜合實踐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2、強化教學常規的落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組織教師認真學習學校教學常規,指導檢查教師的教學工作,特別抓好“備課”、“上課”、“課后輔導”、“培優輔導”等主要環節,鼓勵教師充分發揮教學特長,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3、打造“常態課堂、高效課堂”。教研組各教師認真學習常態課堂的基本要求,并每人按計劃上一次組內公開課,要求集體備課,及時評課,找出不足,共同學習,共同促進,以學生的主體作用為重點,以合作學習的時效性為重點,從而來實現高效課堂。

     

    4、加強集體備課仍是本學期教研組工作的重點,因此要做到有計劃、有目標、有實效。各備課組要集體備課,研究教學內容,研究學生情況,研究教學方法,教學進度、安排及教學資料要一致。每周至少活動一次,時間固定,要有活動記錄。每次活動要定中心發言人,定活動主題,做到活動有充實內容,每次集體備課都由指定老師作話題發言,指出每個單元的重點、難點及如何突出、突破的方法,再由備課組全體老師集體討論、改進,力求精益求精,最終形成一個較好的、統一的方案。備課組要做到“五個統一”,統一進度、統一內容、統一檢測、統一作業及通過各種方式對學生做出統一的評價,及時了解反饋,及時調整改進,以提高集體備課的質量。通過集體備課、課堂教學、課外輔導、培優補差等多種形式縮小平行班間的差距,爭取整體取得較好的成績。

     

    5、規范教學的每個環節。教研組要在落實常規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要配合教務處和教研室做好常規落實的檢查、督促工作;要定期組織教學研究活動,圍繞相應的研究專題,組織相應的公開課、觀摩課、示范課,通過研討、觀摩、評議等形式,使教研組全體英語教師能夠共同提高,人人受益。

     

    6、組織好英語課外小組活動和競賽活動。協助教務處做好期中、期末命題雙向分析和補缺、補差同學的成績跟蹤,加強考試命題分析的研討和落實。從中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的情況,對教學和命題進行調整。建立備課組內教學評價和質量保障體系,以達到自我診斷、自我調解、自主發展的目的。在英語教師中提倡精選習題、精編習題、因材施教。進一步做好英語補缺補差工作。加強九年級畢業班教學工作的研究,提高畢業班教學效率。組織九年級英語教師及全組成員認真學習《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連云港市中考說明》,加強對中考動向的信息收集和試題研究,凝神聚力,爭取九年級中考聽力口語自動化考試成功。扎扎實實做好

     

    一、

     

    二、三輪復習,要在基礎知識到位的同時,抓好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培養,特別要重視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訓練。

     

    7、組織本教研組教師撰寫論文。英語組要確定教研專題,全體英語教師通過理論學習和校本培訓,不斷反思、探索,并聯系實際積極撰寫英語教育教學論文。積極組織教師參加教育局舉辦的各類教育教學論文比賽。

     

    相關熱門標簽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 国产成人A∨激情视频厨房|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成人影院在线观看视频| 成人在线不卡视频|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办公室 | 67194成人手机在线| 外国成人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 国产成人女人在线视频观看| 成人观看网站a|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 成人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999影院成人在线影院| 国产亚洲综合成人91精品|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播放| 78成人精品电影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av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成人a级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a级成人免费毛片完整版| 国产69久久精品成人看| 成人久久久久久| 成人凹凸短视频在线观看| 我爱我色成人网| 成人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欧洲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试看| 亚洲精品成人a| 亚洲国产成人av网站| 亚洲精品成人网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女人毛片视频在线 |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日本在线观看成人小视频 | 91啦中文成人| 欧美成人手机视频| 欧美成人午夜做受视频| 成人最新午夜免费视频| 成人一a毛片免费视频| 国内成人精品亚洲日本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