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網絡信息時代范文

    網絡信息時代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網絡信息時代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網絡信息時代

    第1篇:網絡信息時代范文

    【關鍵詞】網絡信息時代;會計信息化審計

    隨著全社會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幾乎所有的領域都受到信息技術發展的影響。信息化審計就是在傳統審計的基礎上,引入更多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大大提升這部分工作的比例。在網絡信息時代背景下,會計信息化審計迎來了比較好的轉型機遇,同時也受到非常大的挑戰。會計信息化審計的整體發展水平還比較低,開展這一工作的質量與效率都有待提升。總的來說,會計信息化審計是審計實踐與信息技術相融合的產物,其發展水平的高低也受這兩方面因素的影響。筆者在此主要對網絡信息時代背景下,會計信息化審計所面臨的問題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探索出如何對這些問題進行解決的策略。

    1網絡信息時代背景下會計信息化審計存在的問題

    審計事業的發展在網絡信息時代背景下,迎來了比較好的發展契機。但是現階段的發展受到了多個方面因素的限制,比如經濟環境更加復雜以及審計人員能力欠缺等。這些方面的因素也給審計工作帶來了比較多的問題,具體表現為如下方面:

    1.1法律方面的缺失

    信息化審計是在網絡時代背景下,在傳統審計的基礎上,所發展的新興事物,也是審計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在現階段對很多網絡信息環境下,審計工作所出現的問題,仍然處于不斷的探索和改進之中。最為重要的是我國在信息化審計方面的法律還比較欠缺,在很多方面都缺乏法律的規范,并且相關的立法以及規則的制定還處于不斷的探索之中。對于信息化審計過程中,產生的一些新的問題和糾紛等,并不能有效的解決。對于審計人員來說,在這種情況下獨立進行審計工作,非常的不便,并且也大大的增加了審計工作的風險性。

    1.2審計人員的專業素養還有待提升

    在網絡信息時代背景下,需要審計人員具有較高的綜合素養作為確保信息化審計工作的質量。審計人員必須要能夠學會在電子數據處理的環境下,充分熟悉計算機的硬件和軟件以及處理系統等方面的知識。此外,還必須要能夠精通審計方面的專業知識,具有一定的實踐經驗。這就要求在網絡信息時代背景下,審計人員必須要具備計算機方面的專業知識,同時還充分了解審計理論,并且還要對審計軟件相關的操作和維護等熟練掌握。但是這種綜合型的人才目前還非常缺乏,使得信息化審計工作開展起來存在比較大的困難。

    1.3審計軟件的技術水平還有待提升

    開展會計信息化審計需要依靠計算機網絡,審計人員開展審計工作所使用的主要工具就是審計軟件。但是現階段我國對于審計軟件的開發還不夠成熟,一些大型的軟件公司主要的目標是對財務軟件進行設計與開發,而專門用于審計工作的軟件還比較少。另一方面,財務軟件與審計軟件在對接時也存在不小的困難,使得很多數據處理起來比較麻煩。此外,審計軟件在功能方面還有待豐富,尤其缺乏管理方面的功能,在技術方面也沒有取得實質性的突破。

    2網絡信息時代背景下促進會計信息化水平提升的策略

    2.1完善相關法律制度的建設

    伴隨網絡的普及,網絡層面的違法犯罪活動日益增多,對于信息化審計也是如此,急需完善相關的法律制度建設,加快網絡立法的進程。網絡立法的主要目標應當是對網絡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解決,進而對網絡活動進行規范,使一切網絡活動都能在規定的框架內進行。并且對于網絡的安全等,也必須要有法律作為保障,對于一切泄漏商業機密的行為都必須利用法律進行制裁。對于網絡信息時代下審計工作的開展來說,也必須要完善相關法律和制度的制定,以實現對審計人員在開展審計工作時的行為進行約束,利用法律的威懾,來杜絕尋租行為等的出現。同時也要通過法律對會計人員的行為進行規范,以促進其更加公正的開展會計工作,進而間接的幫助審計人員更好的進行信息化審計。

    2.2加強對信息化審計人才的培養力度

    要更好的開展審計工作,審計人員必須要能夠掌握并熟練運用信息技術和審計方面的專業知識,同時符合這兩方面要求的人才必然能夠在這個行業中發揮自己最大的價值。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很難達到這兩方面的要求,大多數人員的技能比較單一。因此,需要完善對信息化審計人才的培養方案,從深度與廣度上強化對人才的培訓力度。首先,應當以高校為依托,由高校按照審計行業的實際需求制定培養計劃,又審計與計算機兩個專業聯合對學生進行培養;其次,高校還要加強與審計機關和企業的合作,給學生提供一定的實踐機會,促進學生通過實踐實現對理論知識的深度理解,對于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非常有利。審計機關和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引進優秀的高校畢業生以實現對審計隊伍結構的優化。

    2.3加大對審計軟件的開發力度

    審計軟件是進行信息化審計的重要工具,必須要加大對審計軟件的開發力度,同時做好評審和驗收等工作。通過不斷提升審計軟件的技術水平,促使審計軟件系統的可靠性與安全性等得以提升,同時優化審計人員使用審計軟件的體驗,使其較為容易的接受不斷更新的審計軟件。在實際開發時,要更加注重對審計軟件的防火墻功能以及篡改數據功能的完善,并且要促使開發出來的審計軟件同時具有分析和查證的功能,以促進審計軟件與財務軟件一體化的實現。

    3結語

    本文對網絡信息時代背景下,會計信息化審計工作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探析,重點分析了法律、人才和軟件三個方面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了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以促進會計信息化審計在此背景下發展水平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邢智慧,尹慧.信息時代的網絡會計[J].現代審計與會計,2009(04):54-54.

    第2篇:網絡信息時代范文

    關鍵詞: 信息時代 網絡教學 優越性 存在問題

    新世紀是信息時代,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和Internet的不斷發展,網上教學已經成為一種現實。面對變化,我們應抓住這一時機,適應現代教育,跟上時代步伐,將現代教育技術應用于教育教學之中,從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網絡教學的內涵

    所謂網上教學是指教師利用計算機網絡向學生傳遞教學信息,或學生通過計算機網絡獲取學習的知識。當然它還包括教學資源調度、教學計劃管理、學生學籍管理,等等。由于網上教學具有時效性、共享性、交互性和個別化等特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網上教學不同的教學模式,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激發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成為認識的主體。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第一,網絡教學是通過網絡進行的教學法。它可看作為書籍、視聽、媒介等教育媒體的自然延伸。第二,網絡教學是開發和利用網絡知識與信息資源的過程。網絡是一種學習資源,網絡教學則是對此資源的開發、利用與再生。第三,網絡教學還意味著把網絡作為教學的一種環境,網絡教學視網絡為一個大的教室,只不過這個教室已經超越了時空的界限。

    2.信息時代網絡教學的優越性分析

    2.1網絡教學學習環境存在開放性和教學資源的共享性

    網絡廣泛使用,學生因此獲得了有效的學習工具、更豐富的學習資源更多樣的學習途徑,網絡學生通過網絡可以共享資源,其中包括硬件的共享和軟件的共享。核心是軟件的共享。網上資源豐富多彩、圖文并茂、形聲兼備,學習者可輕松自如地在知識海洋中沖浪。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信息資源,對教育個性化的形成,對學生創造思維的培養,對實現教學過程要素關系的轉變,對促進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都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2.2網絡教學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學生由被動地接受知識到主動地認知;從被動地學到主動地學;從生搬硬套、死記硬背地學到針對某個具體問題學習;從按部就班地學到自定步調自定目標地學,這些轉變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養。同時,網絡教學的開展有利于培養學習者的創新能力。它使學生的素質結構更為科學合理。

    2.3網絡教學過程存在互動性

    互動性是指在網絡教學中通過網絡技術達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效果。師生之間的互動可以使學生獲得教師的指導,學生之間的互動可以使學生之間進行協作性學習,從而有效地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有了主動參與的可能,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這種新穎的學習模式,不僅讓學生在課堂中獲取了豐富的教學信息,而且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通過互動學習,學生能及時地了解自己的進步與不足,并按要求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式,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質量和效率。

    2.4教學組織形式的多樣性和科學性

    網絡教學突破了傳統的“班級授課”這種單一的教學組織形式,使個別化學習、協同學習、課堂教學、遠程網絡教學等多種教學形式并存。同時,根據網絡的多媒體和超鏈接的特性,網上教材將趨于多媒體化、非線性化。網絡教材更新迅速,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從而有利于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

    3.網絡教學應注意的問題分析

    3.1存在教師知識更新的問題

    教師在網絡教學中從知識的創造者轉變為情報的收集者和編譯者。在信息時代,知識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基于網絡知識更新速度之快所帶來的巨大變化,今日教師必須不斷地搜集新的知識、新的情報,必須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庫,以適應未來教育現代化、國際化、綜合化和信息化的發展趨勢。網絡教學的推廣首先要消除教師對多媒體網的廣泛應用會替代自己或降低自己的地位和作用的顧慮。要消除害怕在學生面前暴露他們對新技術不適應的心理。任何時候都是為教學而使用工具,而不是為了使用工具而教學。

    3.2存在學生學習習慣養成的問題

    在網絡教學中,由于學習資源的組織是采用超媒體方式,而超媒體容量大、內容豐富,節點多、結構復雜,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就如在信息海洋中遨游,容易迷失方向。學生往往對網絡包羅萬象的知識走馬觀花,甚至在沒有老師督促的情況下,無所拘束。長此以往,不但脫離了教學實際,而且使學生養成了一些不好的學習習慣。教師應該加強引導,同時有必要聯合學校領導、班主任一起對學生進行教育。

    3.3存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問題

    雖然學生喜歡網絡教學,喜歡自主學習,而且網絡教學的目標定位恰當,但是學生還不能“獨立”,部分學生對自主、協作無所適從,感覺“稀里糊涂”地“玩”了一節課,所以教師的引導作用不可忽視。在網絡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形成一套對自身學習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互相交流,互相協作;在教學中,應因人而異,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等,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4.結語

    網絡只是信息的傳輸通道,是技術手段,是教學的局部因素。網絡教學的質量取決于融入其中的教學思想、教學策略、教學方法,這就必須要將以教學理論、傳播理論和系統科學為基礎的教學設計作為開展網絡教學的第一要素來考慮,將教學設計作為網絡教學存亡的生命線。我們相信,隨著我國教育信息化進程的推進,以及網絡教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教學將會越來越滿足教學的需要,最終成為一種主流的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曾衛真.教育信息化及對教育技術培訓內容的思考[J].中國電化教育,2008.3.

    [2]戟峰.教育技術進入信息化發展新階段[M].中國電化教育,2008.

    [3]吳軍,趙呈領,許雄.網絡教學與課堂教學的比較分析[J].中國電化教育,2000,(6).

    第3篇:網絡信息時代范文

    有線電視是鄉鎮不可缺少的一種重要的信息網絡設備。主要對鄉鎮地區有線電視網絡管理模式所存在的問題和管理對策進行探究。

    關鍵詞:

    網絡信息時代;鄉鎮有線電視網絡;管理模式;管理對策

    0引言

    隨著網絡信息時代的到來,有線電視網絡呈現出數字化、信息化的發展趨勢。有線電視網絡在鄉鎮地區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鄉鎮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對傳統有線電視管理模式的創新,已經成為了有線電視經營管理機構所要面對的問題。

    1網絡信息時代下鄉鎮有線電視網絡概述

    1.1發展及現狀

    在信息技術的發展過程中,有線電視事業在我國廣大的鄉鎮地區表現出了不斷發展壯大的特點。有線電視在鄉鎮進行了有效覆蓋后,鄉鎮居民對信息視野擴展的要求得到了充分滿足。但是在智能網絡電視設備的不斷發展下,傳統的有線電視管理模式已經難以適應網絡信息時代的發展需求[1]。面對著網絡電視設備與有線數字電視之間存在的競爭關系,對有線電視網絡管理機制的創新,成為了順應時展需求的一種有效管理措施。

    1.2管理模式

    企業化的管理模式已經成為了鄉鎮有線電視網絡管理模式的主要表現形式。在一些鄉鎮基層有線電視管理部門,以聘用制為核心的勞動人事關系已經得到了應用。在基層工作人員的管理工作之中,員工的薪酬管理機制和激勵機制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2網絡信息時代下鄉鎮有線電視網絡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

    2.1線路成本問題

    從鄉鎮地區的實際情況來看,有線電視網絡是農民群眾提升自身文化素質的有效方式。但是在網絡覆蓋范圍因素的影響下,有線電視網絡資源利用不充分的問題成為了有線電視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由于鄉村地區在自然環境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復雜性,這就使得線路成本問題一度成為了廣電單位在有線電視網絡建設過程中所關注的重要問題。鄉村地區廣播電視用戶較為分散的特點,也是基層單位在實際工作中所要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

    2.2人力管理機制問題

    人力管理機制問題,是影響有線電視網絡管理模式的一個主要問題。在有線電視網絡管理模式的發展過程中,基層工作人員管理機制的規范化,成為了有線電視網絡系統可持續發展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因素,受事業單位體制管理觀念影響,一些基層工作人員對基層有線電視網絡的管理工作存在著一定的抵觸情緒,在工作人員的工作主觀能動性相對薄弱的情況下,工作人員自身的服務水平會受到很大程度的影響。

    3網絡信息時代下鄉鎮有線電視網絡的管理對策

    3.1確立用戶入網結構模式

    地域分布缺乏集中性是鄉鎮地區的一個主要特點,特別是在城市化進程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很多鄉鎮都在城市邊緣地區分散分布,對此,在構建入網結構模式的過程中,鄉鎮基層單位可以構建一種內外線管理機制相結合的入網結構模式。針對入網模式中的網絡傳輸分布問題,在對現有的鄉鎮有線電視網絡進行改造以后,光纖聯網模式可以在入網結構模式的構建過程中得到應用。一些地區所采用的雙星網絡拓撲結構就是一種具有可行性的結構模式[2]。在對雙星拓撲結構進行應用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這一技術與光波傳輸問題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聯性。針對鄉鎮地區的地理環境特性,光發射裝置和放大裝置的應用,是對光波的傳輸途徑問題進行優化的重要因素,對此在確立用戶入網機構模式的過程中,基層供電單位需要對與入網結構模式有關的光波節點問題進行關注。

    3.2加快網絡前端設備改造

    網絡前端設備的改造,是滿足鄉鎮居民有線電視網絡需求的有效方式,網絡故障處理機制的完善,可以被看作是前端設備改造過程中需要關注的一個問題。為了對有線電視網絡的水平進行提升,在有線電視網絡光纜干線及前端設備出現故障的情況下,基層單位需要將設備的修復時限控制在24小時至48小時之間。除此以外,在光纖技術在數字電視領域得到有效推廣的情況下,光纖聯網技術在廣播電視網絡前端設備中的改造,也可以對網絡前端設備的優化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這就說明對新技術的合理應用是網絡前端設備改造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措施。在有線電視用戶分配體系存在差異的情況下,從用戶體系的差異性入手對前端設備進行改造,也可以讓這一設備的自身性能得到有效提升。

    3.3建立高效網絡管理機制

    網絡管理機制的構建是對智能化管理機制進行優化的一種有效措施。從有線電視網絡的現狀來看,基層單位從工程建設管理和網絡管理體系自身兩方面入手,對網絡管理機制進行優化。在有線電視網絡的建設施工階段,鄉鎮基層部門需要對工程的項目管理機制進行完善。例如在鄉鎮地區的施工工作開展過程中,有線電視網絡的防水問題需要引起基層單位的關注。在地表設備建成以后,基層單位的工作人員也需要對防雷措施等問題進行重點關注。在網絡管理體系的優化過程中,基層單位可以在進行現場調研的基礎上,利用科學設備和新型軟件對有線電視網絡進行優化。針對有線電視網絡中的收費模式問題,鄉鎮基層單位可以通過構建一種與縣市有線電視網絡的聯機機制方式,對收費機制的透明度進行公開[3]。

    3.4實現網絡績效量化管理

    在鄉鎮有線電視網絡模式的發展過程中,績效量化管理機制是一種管理措施,為了對基層單位服務人員的綜合素質進行提升,在構建績效管理體系的過程中,基層單位可以借助評議制度,對績效考核模式進行優化,一些服務型企業在績效考核工作中所采取的諸如“服務之星”優質服務人員評選活動,也可以在基層單位中得到借鑒。為了讓量化管理機制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真正發揮自身作用,廣電基層單位也可以對自身的管理模式進行調整。

    4結論

    規范管理制度、創新管理模式和對用戶入網結構模式等問題進行優化,是新時期有線電視網絡管理模式的主要表現。在對自身科技水平進行提升的基礎上,為鄉鎮提供便捷服務,是有線電視管理模式的主要建設目標。

    作者:陶永波 單位:吉林省通化市二道江區視頻傳輸中心五道江工作站

    參考文獻:

    [1]趙澤發,黃云榮,梁民生.城鎮建筑有線數字電視信息化網絡建設和改造[J].電視技術,2012,(10):44-49.

    第4篇:網絡信息時代范文

    關鍵詞 英語縮略詞 構成 使用 注意事項

    中圖分類號:H313.6 文獻標識碼:A

    On the English Abbreviation in Network Information Age

    ――Composition and Use of Abbreviation

    ZHANG Yinghua

    (Yunyang Teachers' College, Shiyan, Hubei 442000)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growth, more and more frequent use of acronyms in English,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 of social life and culture, education, foreign trade, finance, network, showing its importan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ra of network information and the use of English acronyms constitutes its considerations in economic life, so that people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se English acronyms,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services.

    Key words English abbreviation; composition; use; notes

    1 英語縮略詞的構成

    英語中的縮略詞有些來自拉丁語、希臘語、西班牙語、瑞典語、挪威語、法語等語種的。如cong(congius加侖)[拉丁];Lo(LandsorganisasjoneniNorge挪威工會聯合會)[挪威語];FIL(FeiraInternacionaldeLisboa里斯本國際博覽會)[ 葡萄牙語];f.(forte 樂用強音)[意大利語]。

    縮略詞的構成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1)截頭去尾, 如:AVE=avenue街道;BAL=balance 結存、差額;phone=telephone 電話;(2)片語縮略(取單詞的一部分組成一個新詞)如:breakfast and lunch=brunch早中飯;MANF=manufacture 制造;(3)保留單詞首尾字母,如BK=bank銀行;GDS=goods貨物;QR=quarter四分之一;(4)去元音留輔音(除首字母元音外)如PLS=please請; ART=article物品;RGDS=regards問候;(5)首字母縮略詞(acronym)如:NATO=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北大西洋公約組織;Radar=radio detecting and ranging雷達。

    2 網絡信息時代英語縮略詞在經濟生活中的運用

    近年來由于科技的迅猛發展,社會進入一個網絡科技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語言是社會的產物,是為經濟社會服務的,英語縮略詞簡單濃縮的特點順應了時代的發展,廣泛地運用在經濟社會的各個方面。

    2.1 在通信技術上的運用

    移動通信3G網絡,G是英文generation“一代”的首字母縮寫。3G就是第三代數字移動通訊,現在又開發了4G,不久的將來我們又將步入5G的時代。

    2.2 在電子商務中的運用

    隨著網絡的的發展,支付寶軟件的開發,人們越來越享受到網絡帶給我們的便利,足不出戶也可以購物。網購已經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如網絡中的VIP客戶,它是Very Important Person 的縮略詞。VIP也可以縮略詞成V,在網絡中表示購買和使用收費信箱的意思。又如e-wallet=electronic wallet電子錢包;e-mail 電子郵件;e-cheque 電子支票;transeiver=transmitter receiver(收發機)。

    2.3 在外經貿英文函電中的運用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世界貿易的進一步發展,英語縮略語在外經貿的函電中頻頻出現。如:L/C=Letter of Credit信用證;B/L=Bill of lading提單;QNTY=quantity重量。

    2.4 在計算機和網絡中的運用

    英語縮略詞在計算機領域也得到廣泛運用,如CPU中央處理器;CAI計算機輔助教學;WPS文字處理系統;SMS簡短信息服務;MIDI樂器數字接口。喜歡上網的朋友經常在網絡上看到以下網絡術語,如ICQ=I seek you.(我尋找你)。

    RUOK?=Are you OK?(你好嗎)

    BTW=By the way.(順便問一下)

    英語縮略詞雖然短小,但內容豐富,可以為我們節省時間和空間,提高工作效率。有些人對英語縮略詞了解不多,拿來就用,出現了濫用的現象。在外貿工作中,如果誤用,還會引起經濟糾紛和無法挽回的損失。所以我們不僅要熟悉英語縮略詞的構成,還要嚴格遵循縮略詞的使用規范,使用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提高自身的英語水平。使用英語縮略詞時,首先要弄懂該縮略詞的意思,而不是“人云亦云”,流行什么就用什么。不然弄出笑話不說,而且出現溝通障礙,帶來理解上的困難。

    (2)對同形異議的英語縮略詞在使用時尤其要注意,必要時加上備注,以免引起歧義。如TM可以是以下詞的縮略詞,但意思完全不同,使用時必須加注。Task manager(任務管理程序)、Terminal(終端)、Timer(定時器)、Trade Mark(商標)、Tactical missile(戰術導彈)、Technical manual(技術手冊)。

    (3)使用不同專業領域中的英語縮略詞需要加注。每個學科和領域都有一套常用的縮略語,但是隔行如隔山,如果在使用中不加注說明,則讓人不易理解。如醫學術語,如DNA脫氧核糖核酸;AIDS艾滋病;計算機術語,如DACPO數據計數的印出(計算機程序輸出);CPU中央處理器;軍事術語,如TDY(temporary duty)臨時任務;RHIP各級有其權;Minex布雷練習。

    (4)有些縮略詞只限于發電報、電傳。在外貿活動中,有些縮略詞只限于發送電報、電傳,以節省成本,如OFA(offer)、THRU(through)、BAL(balance)、CERT(certificate)、NEGO(negotiate)、OWISE(otherwise)等,如果在外貿信函和傳真中使用,則會讓讀者陷入理解的困境。

    (5)注意縮略詞的書寫規范:①縮略詞后的圓點,美國人用,英國人不用,趨向不用。如:Mrs.CPU.如果是縮短詞(clipped word),即對原詞截短,應在縮短詞后加點,如av.(average)app.(apparatus),但在電傳、電報無需加點,因為標點也會記入電文費用。但需要注意的是,當縮寫作為一個單詞發音時,就不要加點,如MOFF/m f/=Multiple Options Funding Facility(多選擇的融資安排)OMO/' um /=Open Market Operations(公開市場活動);②縮略詞如果是片語中取詞首,詞中字母組合,一般大寫。如:DNA. PICC. ③如原詞首需大寫,縮寫后仍大寫。如:Jan.Mon.Russ.④專用名詞和術語的縮略詞如IMF、FOB、CIF等要大寫;其他縮略詞可參照該原詞的寫法,一般小寫,如mph,v/m,dr,c/o。但在電報、電傳中的縮略詞統一為大寫。外貿函電中的英文縮略詞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日常英語中很少使用。只有熟悉此類縮略詞的構詞特征和嚴格的使用要求,在運用時才不會出錯。

    英語縮略語是一種特殊的語言形式,有其自身的構詞特點和規律。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以及網絡的普及、網絡語言的流行,為英語縮略語的發展、傳播和使用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英語縮略語以其說寫省時、表義豐富的特點快速發展起來,為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更要求人們在使用時注意其規范性,既要實事求是,尊重約定俗成的東西,又要正確引導,保證其在語言文字的道路上不斷健康發展壯大,更好地為經濟社會服務。

    參考文獻

    第5篇:網絡信息時代范文

    摘 要:本文以近幾年多發的"人肉搜索"事件折射出信息時代公民網絡隱私權遭受侵權為視角,系統地展開對公民網絡隱私權民法保護的系列問題的討論。本文從網絡隱私權的概念入手,進而引出網絡隱私權的幾種侵權形態的剖析。立足于我國當前對公民網絡隱私權民法保護的現狀,分析了其中存在缺乏一般規則和具體規則的規定的問題,并結合我國的立法現狀和實際需要,試圖構建我國公民網絡隱私權民法保護體系。

    關鍵字:信息時代;網絡隱私權;民法保護;"人肉搜索"

    近幾年我國在全球信息時代背景下,接連發生過多起"人肉搜索"事件,部分案件折射出我國公民網絡隱私權受到嚴重侵犯。互聯網普及帶來的這些新問題,引發筆者思考民法是否有必要構建一個專門保護公民網絡隱私權的體系?

    一、網絡隱私權概述

    (一)隱私權概述

    1890年,美國波士頓兩位年輕律師塞繆爾·沃倫和路易斯·布蘭代斯在《哈佛法律評論》(Harvard Law Review)共同署名發表《隱私權》(The Right to Privacy)一文。[1]文中雖然沒有明確提出隱私權的概念,但其意識到并指出隱私是人類人格和尊嚴的一部分,無疑是隱私理論的一大突破。目前,關于隱私權的定義還沒有形成一個為公眾所普遍認同的觀點。本文認為,隱私權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搜集、利用和公開等的一種人格權。[2]

    (二)網絡隱私權概述

    1.網絡隱私權的概念

    "網絡隱私權"一詞還并非法定術語,而是從學理角度基于傳統隱私權概念引申出的一種新概念。關于網絡隱私權的研究尚不成熟,國內和國際都未明確地對其下定義。我國學者趙華明認為,網絡隱私權是指自然人在網上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和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收集、復制、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也指禁止在網上泄露某些個人相關的敏感信息,包括事實、圖像以及誹謗的意見等。[3]

    2.網絡隱私權的侵權形態

    侵犯公民網絡隱私權的行為多種多樣,依據不同分類標準可以得出不同的分類結果。本文對網絡隱私權侵權形態依據侵權主體的不同,分為以下幾種:(1)政府部門對公民的侵權。(2)網絡服務商對網絡用戶的侵權。(3)設備開發商對客戶的侵權。(4)雇主對員工的侵權。(5)黑客對網絡用戶的侵權。(6)其他網民的侵權。筆者認為,并非所有的個人信息都屬于隱私的范疇,只有一旦公布即會造成主體的人格尊嚴受損或社會評價降低的個人信息才屬于隱私[4],才可能構成侵權。博客與播客等"自媒體"的產生,方便了網民的數據記載和傳輸,也使網絡用戶的個人數據受到嚴重的威脅。

    二、我國網絡隱私權的民法保護現狀

    (一)我國網絡隱私權的民法保護現狀

    我國目前還沒有關于網絡隱私權保護的全國性專門立法,只是有一些公安部、文化部等部委局辦制定的行政法規中有涉及網絡隱私權保護的條款。民法對網絡隱私權的保護是比照傳統隱私權的,《侵權責任法》施行之前按照侵犯名譽權案件予以間接保護。《侵權責任法》施行之后改變了間接保護的狀況,明確將隱私權納入了受保護的民事權益范圍,為網絡隱私權的保護提供了法律依據。《侵權責任法》第36條是關于網絡侵權的一般性規定,網絡用戶和網絡服務提供者侵害他人的網絡隱私,構成網絡隱私權侵權,應當承擔較重的侵權責任。兩種連帶責任的規定,更有利于保護公民的網絡隱私權。

    (二)我國網絡隱私權的民法保護的反思

    完善網絡隱私權立法體系的首要問題就是在法律上明確隱私權作為獨立民事權利的地位,即在《民法通則》或在制定民法典時將隱私權作為一項獨立的人格權予以保護,并準確界定其定義。[5]然而,我國網絡隱私權侵權糾紛日益增多,民法為網絡隱私權提供的保護還存在許多缺陷和不足。我國缺乏對網絡隱私權單獨立法,對網絡隱私權的保護依然參照傳統隱私權,針對性不強,不足以應付日益復雜的網絡隱私權侵權糾紛。

    三、我國網絡隱私權民法保護體系構建

    我國對網絡隱私權民法保護存在上文中的許多缺陷和不足,針對以上問題筆者考慮構建一個完整的網絡隱私權民法保護的體系。目前我國正抓緊制定《民法典》,學界關于網絡隱私權單獨立法應采用何種立法架構尚存在爭議。筆者認為,在中國現行立法狀況下,應當先在《民法典》或者《民法通則》中對網絡侵權行為作原則性規定,同時制定《隱私權保護法》,單列一章詳細規定網絡隱私權。

    (一)《民法典》完善網絡隱私權民法保護的一般規則

    1.確立網絡隱私權獨立的人格權地位。筆者認為,在未來《民法典》或者《民法通則》總則中應當明確規定"自然人依法享有隱私權,是獨立的人格權。

    2.完善網絡侵權原則性規定。《民法典》或《民法通則》有必要在總則部分對網絡侵權作出原則性規定,應當作出如下完善:首先,明確規定網絡侵權的主體。其次,賦予當事人具體的救濟措施。當事人的救濟措施應當更加具體化和多樣化。

    (二)《隱私權保護法》明確網絡隱私權民法保護的具體規則

    在基本法規定了網絡侵權的一般規則前提下,鑒于我國隱私權侵權糾紛日益增多且日漸紛繁復雜,我國有必要單獨制定《隱私權保護法》對隱私權侵權的具體規則作出規定,并且單列一章"網絡隱私權"具體規定網絡隱私權保護的構成要件、侵權歸責原則及其違法性阻卻事由和侵權責任承擔等內容。

    1.明確界定網絡隱私權的構成要件。網絡隱私權的構成要件包括權利客體、權利主體與義務主體及其相應的權利和義務。(1)權利客體:網絡隱私權的客體當屬網絡隱私,《隱私權保護法》應當明確規定網絡隱私權的保護范圍,包括個人數據、個人私事和個人領域。(2)權利主體及其權利和義務:權利主體,是指網上個人數據、資料和信息的擁有者,其享有的權利包括知情權、選擇權、控制權、安全請求權、利用限制權和賠償請求權等,其義務主要為一些注意義務。(3)義務主體及其權利和義務:義務主體,主要包括政府部門、網絡服務提供商、網絡設備開發商、雇主、黑客和其他網民等,其應承擔的義務主要有事先通知和征得權利人同意的義務、合法和合理地收集和利用個人數據的義務、采取科學合理的安全保障措施保證個人數據安全與完整的義務以及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不違法社會公共道德等義務,其征得用戶許可后合法和合理取得個人數據就取得了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個人數據的權利。

    2.構建網絡隱私權侵權歸責原則及違法性阻卻。

    (1)歸責原則:《隱私保護法》應當根據網絡隱私權的特點適用過錯推定責任,舉證責任轉而由侵權人承擔。受害人僅需證明侵害人實施了不法侵害行為并給自己造成了損害結果即可,對侵害人的主觀過錯無需舉證。

    (2)違法性阻卻:網絡隱私權侵權的違法性阻卻事由應當包括正當防衛、意外事件、受害人同意和社會公共利益需要等。

    3.明確規定網絡隱私權侵權責任。

    筆者認為,《隱私權保護法》中應當規定網絡隱私權的侵權責任,包括:停止侵害、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由于消除影響、恢復名譽一般是在公共場合進行的,可能再次在網絡上繼續公開、披露、宣揚或傳播受害人的隱私對受害人再次傷害,因此不宜作為網絡隱私侵權責任。

    參考文獻

    [1] Samuel D.Warren & Louis D.BrandEis, "The Right to Privacy", Harvard Law Review.

    [2] 張新寶:《隱私權的法律保護》,群眾出版社1997年版。

    [3] 趙華明:《論網絡隱私權的法律保護》,載《北京大學學報》2002年(專刊)。

    第6篇:網絡信息時代范文

    【關鍵詞】網絡 網絡維護 房產管理

    由于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為了使得房產管理更加規范化和高效化,網絡信息技術在房產管理中的應用也越發的得到各個地區的房產管理中心重視起來,并積極的開展房產管理信息化建設,使得房地產登記管理能力能夠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而得到跨越式的提高。可見,網絡信息技術對房產管理具有重要的影響。但是,由于網絡信息技術的特殊性和在房產管理的運用中的新興性,使得房產管理不得不在運用網絡信息技術進行管理工作的同時,還要重視房產網絡維護工作的必要性,這樣才能使得房產管理真正信息化,從而提高房產管理的工作效率。那么如何有效的對房產網絡進行有效的維護工作,筆者根據自身工作經驗積累,從下面幾個方面來加強房產網絡維護工作。

    1 房產網絡維護工作的重要性

    房產網絡管理體系逐漸受到各相關部門的關注和重視,各相關部門也開始逐漸加大對網絡管理體系的建設力度。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網絡技術也走向社會的各個角落,房產管理也要充分發揮網絡技術的優勢,以解決房產管理工作中日益增長的社會需求和自身發展的瓶頸,同時也要防范隨之帶來的風險。因此,房產網絡的維護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1.1 做好房產網絡維護工作才能更好的發揮網絡整體效能

    它是整體效能發揮的前提和基礎。雖然整個網絡信息技術的時代下,在房產管理中引入信息技術是勢在必行的趨勢。但是由于計算機技術自身發展的特點決定了,其不論是在整個硬件技術以及軟件技術上都會存在一些自身的缺陷,有著不可避免的脆弱性和潛在的危險性。比如如果硬盤讀取數據發生故障,就會出現數據丟失或重復;如果計算機操作人員在進行數據輸入時,由于一時馬虎輸入錯誤,那么就會造成連環錯誤;新開發的軟件不夠成熟,自身存在的一些漏洞;黑客入侵,病毒破壞等等。整個這些計算機中存在的隱患都需要在網絡維護工作中,能夠及時發現并及時的進行必要維護,這樣才能有效避免問題,逐漸完善,使得網絡的整體運行保持正常,從而將網絡在房產管理的運用中的整體效能得到最大的發揮。

    2.2 網絡維護工作保證房產管理與時俱進

    使得房產管理和服務不斷提高。房產管理局跟隨網絡信息技術發展的腳步,加快了房產管理信息化的建設,以便能夠順應整個房地產市場發展的大需求,經過不斷的開發,研究出了符合市場規律和秩序的房產管理系統,比如新建商品房網上備案系統、房產管理登記系統、測繪成果管理系統等,這些都對房產管理能力的提高給予了巨大的支持。但是,由于信息技術發展快的特點,所以升級、更新系統就成為了網絡維護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這樣才能保證房產管理能力能夠與時俱進,適應市場需求。

    2 加強房產網絡維護工作的建議

    2.1 加強硬件和軟件維護的建議

    (1)在硬件的維護上,負責房產網絡維護的工作人員不僅要對必要的網絡設備及相關參數進行詳盡的記錄,同時也要做好相應的備份準備,比如路由器和交換機等設備的配置,以防出現文件丟失的現象;而且網絡維護人員在進行網絡布線的時候,一定要保證線路的整齊和有序性,保證對網絡內部的連接十分熟悉,這樣方便日后的維護。(2)在軟件的維護上,是指房產網絡維護工作人員要利用軟件對網絡運行的情況進行必要的監控和管理,通過軟件對重要的數據進行備份,設定防火墻,防止黑客入侵以及各種病毒的干擾和破壞,利用殺毒軟件清除病毒,并且要保證殺毒軟件的病毒庫的更新,從而為整個房產網絡能夠正常運行。

    2.2 加強房產網絡系統維護和管理的建議

    房產網絡維護人員在日常中要掌握各系統配置的情況和參數更新情況外,還要及時進行備份工作,并且要根據用戶和業務需求,適應市場環境變化進行必要的系統升級,優化整個系統的功能。同時,房產網絡維護人員要對可能發生的故障做好提前預防準備,對那些重要的網絡系統建立必要的熱備份系統,從而有效的保證整個房產網絡各個系統和系統之間,房產部門和其他部門關聯系統的正常運行。

    2.3 加強房產網絡主機房維護的建議

    房產網絡維護工作人員工作的地方就是網絡主機房,這里掌握著整個房產網絡及系統能否正常運行。因此,可以說網絡主機房是一要害部門。網絡維護工作人員要按照相關的規章制度進行工作,不僅要維護整個網絡及系統和機器的維護,還要注意整個機房的工作環境衛生、安全的保護,從而有效防止網絡及機器的運作正常,還要避免外來如火災等方面帶來的損壞。

    2.4 提高房產網絡維護人員素質水平的建議

    整個房產網絡的維護都是需要網絡維護工作人員來完成的,因此,網絡維護工作人員的素質水平決定了其維護的效果,這是需要相關部門和領導者給予高度重視的。定期對這些工作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和實習,從而不斷的提高網絡維護人員的素質水平,保證整個網絡的正常運轉。

    3 結論

    總之,網絡信息時代下加強房產網絡維護工作對房產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因此要從軟硬件維護工作、房產網絡系統維護和管理、房產網絡主機房維護、房產網絡維護人員素質水平等方面進行加強,才能保證整個房產網絡得到全面的維護,確保房產網絡正常運行。

    參考文獻

    [1]林濤.客戶服務管理[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2.

    [2]呂迎春.計算機網絡維護工作的若干思考[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1(7):4051-4052.

    [3]馬洪波.試析電視臺計算機網絡維護工作[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7):91-93.

    [4]趙文琪.論計算機網絡維護的重要性[J].硅谷,2011(5).

    [5]孫浩麗.淺析計算機網絡維護的難點[J].今日南國(理論創新版),2010(8).

    作者簡介

    姬云(1978.03-),女,漢族,籍貫:西安,學歷:碩士研究生;職稱:工程師;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技術(工程類的)。

    第7篇:網絡信息時代范文

    網絡信息時代推進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可以培養學生的政治素養、擴寬高校思政教育方式,因此應更新教育理念、開發高校網絡信息教育平臺、創新教育方式、加強思政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創新思政教學管理模式、改革思政教育內容,同時建立保障機制,保證網絡信息時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時效性。

    關鍵詞:

    網絡信息時代;高校;思政教育;實效性

    近年來,隨著高職院校素質教育、創新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思想政治教育也在隨之變革。特別是在當前網絡技術、信息技術等在教育領域的普及,給高職院校思政教育改革既帶來了生機,同時也面臨著挑戰。網絡信息的龐大多樣,優劣并存,給學生的視覺、聽覺、心理、思想及意識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如何巧妙的運用網絡資源給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便利,走出傳統固定式強行灌輸教育模式,使思政教育形成開放式的教育模式,是高職院校當前面臨的巨大的難題。因此,探討提高網絡信息時代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實效性的途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網絡信息時代推進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實效性的重要作用

    (一)可以培養學生的政治素養

    高職院校學生動手能力優于動腦,在成長過程中往往缺乏責任感和自主意識薄弱,一旦處于復雜的環境中,容易迷失自我。特別是在當前網絡發達的情況下,各種信息接踵而至,良莠不齊,學生在較差的自控力下,容易在思想觀念、心理素質、精神層次上產生扭曲現象。此時,高職院校運用網絡環境為思想政治教育服務,才能將學生的學習環境進行凈化,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學習心態、就業觀念和職業觀念,努力提升自己,自覺抵觸黃、賭、毒、暴力,為社會奉獻自己的價值。

    (二)可以擴寬高校思政教育方式

    網絡環境雖然有不良信息因素的干擾,會對學生的思想觀念產生沖擊,但總的來說,網絡的優勢很大,能夠形成開放性的教育平臺,匯集共享所有的教育資源。學生學習也不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隨時隨地可以訪問網絡平臺上的資源,為學習尋找最佳的模式。這種新時代的特性,也給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便利和改革的助力,高職院校可以運用綜合化的網絡技術,構建優質的校園網絡平臺,為學生提供學術、技能、社會實踐、心靈塑造、思維創新、心理輔導、思想政治教育等等廣闊的教育資源,同時創新教育模式,利用網絡構建溝通平臺,隨時與學生進行互動,解決學生的心理、思想、觀念、意識等方面的疑問,幫助學生、引導學生和服務學生。師生都可運用網絡進行資料的下載和查閱,更新知識體系,完成主流思想觀念的交流與解讀等。使得傳統的強硬式教學模式更新為服務型、引導型、感化型教育模式。在這樣的教育模式下,教學活動會更活躍,課堂交流更暢快、觀點討論更直接與具體,對學生的思想、習慣、心理、意識等起到積極的鼓勵、引導和服務作用。

    二、網絡信息時代推進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實效性的途徑

    (一)更新教育理念

    高校思思想政治教育在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改革的推動下,必須將教育重心轉移到新的教育理念中來,互聯網的普及為其改革提供了新的動力。思想政治教育想要擺脫傳統的硬性說教進入服務引導模式,可以與網絡攜手,完成教育創新,教育理念得到升級,徹底突破傳統教育的束縛,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網絡中,賦予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理念、新的模式、新的內容、新的方法,沖擊學生感官和思維,激發學生的興趣和主動性,創新性,積極運用全新的網絡教育資源,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和實踐水平。

    (二)開發高校網絡信息教育平臺

    當前,智能移動終端、網絡技術、信息技術等全社會得到普及,特別是在高校,為教育創新提供了便利條件。無論是教學還是學生學習都步入信息化時代。為了更好把握學生的思想變化,引導學生積極向上的心理,利用凈化的網絡資源十分必要。因此,高校要加大力度構建校園凈化網絡平臺,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網絡教育中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和質量。首先,網站軟硬件設施要先進完善,能夠滿足廣大師生對網絡環境的精神要求和心理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要優化,理性且先進,無不良信息掛靠,實踐案例符合當前社會的發展背景;其次,專設學生天地欄目,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精神放壓、思想熏陶,就業指導等,對觀點進行正確引導;最后,整合校園資源為思想政治教育搭建綜合性網絡平臺,學生在網絡平臺上可以得到全部的需求信息,使思想政治教育滲透進學生的心里。

    (三)創新教育方式

    在網絡時代,傳統的說教已經不再適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新時代的教育方式來迎合網絡時代的特點,將教育與學生的心理、思想緊密結合起來。因此,創新教育方式才能與學生產生共鳴,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和傳統思想政治教育進行融合,形成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創新教學模式和教育手段,例如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微課化、多媒體化等,給學生自由、輕松、和諧的學習環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習積極性,挖掘學生的潛在的能力,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等觀念,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

    (四)加強思政教育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與學生直接接觸,對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資源完善起著直接作用,是學生學習的典型,教師隊伍的完善是網絡思政教育的先決條件。教師的網絡應用能力和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是高校網絡教育的前提,想要做好網絡時代的思政教育工作,必須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因此,網絡培訓常態化,提升教師網絡思政教育理念和實際應用能力,才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整體素質。在工作中,將考核與教學,考核與網絡,考核與服務,考核與實績相結合,推動信息化服務教育的進程。同時,加強老、中、輕思政教育隊伍層次構建,以老帶中,以中帶輕,使思政教育資源可持續化發燕尾服。

    (五)創新思政教學管理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網絡時代必須不斷增強管理,創新管理模式,才能在新時代構建網絡化管理服務體系,優化歐芳資源配置來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便利。首先將管理機構進行精簡,成立思政管理機構,對思政教學、網絡應用,教學模式創新等進行精細化管理與監督,將管理機制進行完善,促進思政教學目標的實現;其次,在網絡平臺開通溝通互動天地,對師、生交流、信息反饋、自學總結等進行管理,及時發現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解決;再其次,對網絡教學現代化進行技術更新管理,優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加強網絡化與實際教學的緊密聯系,提升管理水平;最后,積極鼓勵教師自身執業水平的提升,開辦各種專業培訓,鼓勵教師自主學習,創新教學模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

    (六)改革思政教育內容

    首先,必須對傳統固定不變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進行現代化案例更新,使其內容與當前社會主流文化相適應,增強學生的時代感。目前智能移動終端幾乎每一位學生都有,可以利用這一特點進行網絡微課設計,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微課模式,增強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對當前的焦點人物、事件等進行解讀與引導,解開學生的心結,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其次,內容選擇要適度,符合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夠起到拓展和延伸作用。大學生心理容易受到社會不利因素的沖擊而產生極端情緒,此時,思政內容要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情緒變化,選擇逐漸引導模式,來幫助學生慢慢在心中樹立正確而穩固的觀念。最后,內容還要符合新媒體特點,比如題目要能夠吸引學生、教學形式多元化,如此才能保證教育內容通過新媒體更好地傳播。

    三、保障機制

    第一,以網絡平臺為紐帶,構建思政教育的協調機制,使機構、教育資源、教學內容融合在一起,形成優勢的網絡教育模式。面對高校生源大,規模大的實際情況,實施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各方面協調統一,才能更好的為學生服務。因此,高校要將組織機構、思想政治教育機制、網絡軟硬件完善、網絡資源優化、思想政治教育團隊力量等進行協調,使各方面責任明確、分工明確,才能構建完善的開放式思想政治教育網絡模式。第二,構建高校網絡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采集、分析、整合、引導、服務機制。及時對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心理變化進行信息采集,分析這種變化的原因或導致因素,整合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和力量,積極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與服務,通過感性教育,親情教育、感恩教育等手段,引導學生回歸到正確的思想觀念軌道上來。將價值引導、觀念服務、心理疏導緊密的結合起來,幫助學生積極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對將業擇業有清醒的認知,提高學生品行和綜合能力。第三,構建網絡教育的監督機制。思想政治教育在網絡平臺下實施時,需要積極的監督機制進行約束與調整,才能保證網絡環境中資源內容積極向上,傳播方式合情合理。因此,高校有必要聯合與上級教育主管、政府、家庭甚至社會機構進行聯合,將網絡有利因素進行擴大,不利教育因素進行屏蔽,形成強大的網絡信息凈化監督平臺,實現健康、和諧的信息環境,提高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和實效性。

    參考文獻

    [1]鄭瓊.高校網絡思政教育的途徑研究[J].福建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6(01)

    [2]蘆鑫.淺談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4)

    第8篇:網絡信息時代范文

    的高低直接影響圖書館的辦館效益和社會形象,是衡量現代圖書館工作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

    [關鍵詞]網絡;圖書館;服務

    21世紀是信息化的世紀,信息已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作為社會信息部門的圖書館,正在經歷深刻的變革。在網絡化、數字化的今天,雖然圖書館仍在提供信息資源,但許多讀者卻更加頻繁地使用互聯網獲取信息,致使圖書館的角色越來越模糊。筆者認為,圖書館除了加強宣傳,還應改革創新服務模式,滿足讀者全方位、多層次、個性化的信息需求,圖書館應在服務理念、服務內容、服務方式和服務手段上不斷創新。

    一、讀者服務理念創新

    進入網絡信息時代,互聯網上涌現出各種數據庫和各類數字資源,這些商業信息機構的出現給圖書館帶來巨大沖擊。面對挑戰,圖書館必須創新讀者服務理念,主要包括“以人為本”的人性化服務和主動服務理念。

    1、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滿足讀者心理需要。

    (1)服務理念人性化。圖書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人為本”,處處體現人文關懷。“以人為本”包含兩層含義:一是處理“人”與“物”的關系時,要重人輕物。圖書館的技術裝備與資源建設都要圍繞讀者展開。二是處理館員與讀者之間的關系時,要以讀者為本,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的需求。要主動理解讀者,關心讀者,尊重讀者。事無巨細,一切從讀者的角度出發,滿足讀者的需要。如設置目錄咨詢臺,幫助讀者檢索書目,引導讀者更快、更準確地找到所需要的文獻,為特殊人群提供特殊服務,為殘疾人開辟綠色通道,提供盲文指示牌,等等。

    (2)服務對象人性化。在處理與讀者的關系中,要融入尊重、理解、信任,避免因處理不當而挫傷讀者利用圖書館的熱情,更要避免因此而傷了讀者的心。應尊重讀者的知情權和話語權,重視他們在圖書館的內心體驗和感受,努力在規范管理與融洽氣氛、重點服務與平等閱讀等矛盾中尋找平衡點。

    (3)服務方式人性化。圖書館的管理模式是圖書館辦館理念的具體體現。在確定圖書館的功能布局、服務方式、規章制度、日常管理等問題上,應處處從讀者的角度加以考慮,不應只考慮管理者的方便與否。

    (4)閱讀環境、服務設施的人性化。圖書館的建筑格局、家具擺設都要充分體現人文關懷。圖書館可以適當增設一些休閑設施,讓人們對圖書館產生親近感,使讀者在愉悅的心理狀態中學習。

    2、強化主動服務理念,從“為人找書”到“為書找人”。

    (1)“為人找書”,盡可能提高圖書的利用率。

    圖書館一方面要增加購書經費,不斷豐富館藏,另一方面要了解廣大讀者的閱讀需求。圖書館咨詢部門應當為讀者提供在線信息咨詢服務,為政府部門、教育、科研、企事業單位提供專題咨詢與研究等多層次的信息服務。

    (2)“為書找人”,多途徑挖掘利用館藏圖書資料。

    圖書館應利用豐富的館藏資源和數字資源,不僅要滿足當前讀者的需要,更應進一步探索讀者潛在的需求,拓寬讀者服務領域,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

    二、讀者服務工作重心轉移

    網絡信息時代,圖書館讀者服務方式向多元化信息服務發展,服務對象擴大為全社會用戶,服務范圍包括各行業、各領域。為讀者提供信息服務將是今后讀者服務工作的重點。

    1、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為用戶提供信息咨詢服務。

    網絡技術的發展使圖書館利用網上提供的全球性資源成為可能,豐富的文獻信息資源使館藏的概念發生了變化。網絡信息技術將分散在各個圖書館中的信息資源最大限度地聚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圖書館除了可向讀者提供本館積累的實體館藏資源外,還可以利用網絡獲取信息,利用資源共享的有利條件來充分延伸本館的館藏,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的需求。

    2、網絡信息服務成為讀者服務的主要方式。

    網絡信息時代,圖書館藏書與各種類型數據庫、各類書目和聯機檢索系統形成一個整體,讀者足不出戶通過各種終端就能獲得豐富的信息資源。圖書館可通過網絡與讀者進行各種形式的交流、互動,讓讀者了解圖書館,同時也進一步掌握讀者的需求,為其提供個性化服務,包括協助用戶入網、提供用戶的網絡接口、支持電子文獻傳輸、提供公共信息通道和

    數據庫檢索服務、提供培訓和技術支持等。

    三、讀者服務工作手段多樣化

    1、拓寬服務領域,吸引讀者。

    圖書館應充分利用網絡環境和館藏資源,轉變服務觀念,為讀者提供形式多樣、項目齊全的服務。

    2、豐富網站內容,貼近讀者。

    圖書館網站是圖書館的窗口,也是為讀者服務的平臺,通過豐富的內容和特色數據庫來樹立自身的品牌形象。如首都圖書館的“北京記憶”展示了北京的自然與人文環境、歷史、人物、語言、風俗、藝術等方面的內容,為讀者提供各類型北京地方文化信息咨詢服務,同時也為北京文化愛好者準備了互動式的“讀者論壇”和“電子刊物”。圖書館還可以與專業院校合作,建設特色數字圖書館,如音樂數字圖書館、美術數字圖書館等,讀者可通過這些門戶網站方便、快捷地搜索到感興趣的樂譜、老唱片、畫家及其作品鑒賞等方面的資料。

    3、發揮導航作用,服務讀者。

    圖書館根據不同層次、不同讀者群體的需求,通過“相關鏈接”、“推薦站點”提供實用的搜索站點和搜索引擎,集中推薦性質相同或功能相近的資源網站。針對學科建設,利用多個搜索引擎協同搜索網上分散的相關主題信息,并加以整理、篩選、加工,按資料類型和學科門類進行有序化整合,建立可動態更新的學科導航網站,提供重點學科、特色專業的信息咨詢導航服務,使讀者能沿著導航鏈路實現準確快捷的查詢和瀏覽,方便用戶對網絡資源的獲取。

    4、開展信息培訓,提高讀者。

    開展用戶培訓向用戶介紹網絡環境下信息利用與交流的方式方法,加強信息用戶檢索和辨別網絡資源的能力以及獲取與處理信息的能力。在培訓方式上,除了利用文獻檢索課對各層次用戶進行系統培訓外,還可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短期培訓或專題培訓。

    5、注意聯絡感情,凝聚讀者。

    圖書館可定期舉辦各種主題的活動、展覽,增添圖書館人氣。如準旗圖書館每年定期舉辦大型圖書活動,在全旗人民中已有了相當的口碑。參與圖書館的各種活動,監督圖書館的各項工作與服務,成為圖書館與廣大讀者之間的橋梁;開展圖書館服務宣傳周活動,舉辦各種讀書活動,吸引更多讀者走進圖書館。

    參考文獻:

    [1]關鎖芹.關于圖書館學的抽象性與人文性及其關系分析.現代情報, 2005(6)

    [2]李雪仙.網絡環境下圖書館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見:中國圖書館學會編.圖書館理論與實踐新探.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2. 8

    [3]張英.邁入人文的殿堂.圖書館學刊, 2005(1)

    [4]王暉.試論數字圖書館在企業信息化中的應用.圖書館雜志, 2005(6)

    [5]王寧.淺談圖書管理人才培養[J].安徽電力職工大學學報,2003,(1)

    [6]陳振輝.高校圖書館開放存取資源建設[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07(4):32―34

    第9篇:網絡信息時代范文

    關鍵詞 網絡社會 道德 問題 特點 趨勢

    中圖分類號:G40-01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2)16-0138-02

    社會道德,是一定社會經濟基礎和社會生活的反映,是在一定的人類交往活動中形成并隨著生產生活方式的變化而變化的。網絡社會也應該具備自己的道德準則。

    一、網絡社會所面臨的新問題

    科學技術革命是歷史進步的火車頭。任何一種科學技術的進步,都將比其他力量更大地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進步。同樣,網絡社會也為社會道德進步提供動力。

    然而,歷史證明,網絡對社會既有促進作用,對社會秩序和道德又有反作用。這種信息化浪潮也可能造成某些消極、負面的影響,甚至導致倫理危機。這里僅僅列舉一些比較典型的事例。

    (一)誠信問題

    在實現社會中誠信是提倡最多的問題,到了網絡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依賴關系為人對網絡的依賴關系所取代,“在家辦公”、網上學校、電子商場、電子銀行等的出現,從而使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往機會將大為減少,這種缺少人與人對面的約束,誠信問題就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比如說,網上購物方面、快捷,但是有時卻事與愿違,有人利用網絡進行欺騙。

    (二)文明問題

    在現實生活中,人與人面對面說話,或寫信,或打電話,總會顧及對方的感受,盡量用一些文明禮貌的語言,盡量制造一些愉快的氣氛。而在網絡上你聊天的人,無所顧忌。

    (三)平等的問題

    盡管網絡建設的“全民原則”是首要的基本的原則,但在組織實施中要達到人人利用信息資源的平等化,遠不是一件容易的、僅僅隨著技術進步就能實現的事。

    (四)網絡資源問題

    網上信息的行為的影響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是國際性的,是社會的。社會責任與通訊自由的矛盾成為一個迄待解決的關鍵問題。此外,網絡建設的共同目標是“信息全球共享”,過分膨脹的商業利益驅動、壟斷妨礙正常交流。

    (五)隱私保護問題

    由于利用網絡收集信息的便利性和強大能力,網絡上的個人生活在技術上極可能成為“磁盤為文件所記錄的生活”,如果這些信息泄露出去或不能被正確地使用,個人隱私權將受到極大的侵害。

    (六)非商業網絡與商業性網絡問題

    因特網是由科研學術網發展而來的,具有深厚的非商業傳統,但是隨著因特網的擴張,以贏利為目的商業性組織成為因特網的主要建設者,并因此出現了大量對網絡資源的商業性應用。但是,在因特網上,非商業與商業性網絡是聯結在一起的,對網絡的商業性使用,將導致對社會資源和學術資源的大量占用。

    總之,以網絡技術為基礎的這種少人過問、管理、控制的“網絡社會”環境,必將對人們的道德水平、文明程度等進行一場或許是有趣的、意味深長的新考驗。也許,我們只有站在更高的高度上,重新審視網絡道德現狀,以及可能導致的良性發展趨勢,才可能確立起新的、真正合乎人性的、符合人的根本利益與需要的規范,才可能確立起得到人們認同、接受和遵循的規范。

    二、網絡道德的趨勢與特點

    “網絡社會”生活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生活,正是它的特殊性決定了網絡生活中的道德具有不同于現實社會生活中的道德新的特點與發展趨勢。

    (一)自主式

    網絡道德呈現出一種少依賴、多自主的趨勢與特點,當然是與現實社會的道德相比。因特網本來是人們基于一定的需要與利益(互惠合作、資源共享等)自覺自愿地互聯而形成的,在這里,每一個人都既是組織者又是參與者;或者說既是導演,又是演員。也正因為網絡是大家自愿自主建立起來的,人們應該自覺地成為網絡的主人。

    (二)開放式

    網絡道德呈現出一種不同的道德行為、意識和觀念之間經常性的融合、沖突和碰撞的特點與趨勢,與現實社會的道德相比,時空一直是限制人們之間交往的主要障礙。信息技術帶來現代化的傳播方式,特別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設,使得地理距離剎那之間縮短了,人們之間便可以不受時空的限制而交往,人們之間不同的道德意識、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的沖突、碰撞和融合也就變得可能了。

    (三)多元式

    網絡社會呈現出一種多層次化、多元化的特點與趨勢。在現實社會中,雖然道德因生產關系的層次不同而有不同的存在形式,但每一個特定社會卻只有一種道德居于主導地位,其他道德則只能處于從屬的、被支配的地位。這些處于經常性沖突和碰撞之中的多元化道德規范,一方面即便彼此無法融合,沖突和碰撞仍舊,也由于彼此并無實質性的利害關系而能夠,并行不悖。另一方面使相互之間增進了理解和同情,從而在經歷了沖突和碰撞之后達到了融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看片黄在线观看| 羞羞漫画在线成人漫画阅读免费| 亚洲伊人成人网|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 | 成人动漫视频在线| 在线观看亚洲成人| 亚洲AV成人片色在线观看高潮|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国产69久久精品成人看| 精品无码成人久久久久久| 在线成人综合色一区| 久久电影www成人网|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动漫| 8x成人在线电影| 国产成人a毛片在线|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花野真一| 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手机高清在线观看网站| 日韩国产成人资源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免费看成人影片| 国产成人精品无缓存在线播放|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频| 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 亚洲欧美精品成人久久91|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91成人免费版| 综合558欧美成人永久网站|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亚|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成人|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动漫成人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 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