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芊芊細草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它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應用為中心,軟硬件都可以剪裁,適用于各種應用系統。它沒有統一的外觀,不以獨立的物理形態出現,它的部件根據主體設備和應用的需要嵌入在設備內部,完成運算、處理、存儲及控制的功能。為了提高執行速度和系統可靠性。
1 嵌入式系統的架構
嵌入式系統通常由嵌入式微處理器、硬件設備、嵌入式系統以及用戶應用軟件等組成。
從體系結構上看,嵌入式系統的構架一般包括了嵌入式處理器、支撐硬件、嵌入式軟件這三部分。
嵌入式處理器和一些設備構成硬件平臺。嵌入式處理器通常是單片機或微控制器。嵌入式應用程序支撐軟件平臺。嵌入式軟件包括支撐硬件的驅動程序、操作系統、支撐軟件等。
一般不同的系統需要設計不同的嵌入式應用程序,該程序利用操作系統完成特定功能的嵌入式應用,都運行于操作系統之上。
2 嵌入式的系統的分類
實時嵌入系統是為執行特定功能而設計的,在實時系統中,如果系統在指定的時間內未能實現某個確定的任務,則系統被稱為硬實時系統。而在軟實時系統中,雖然響應時間同樣重要,但是超時卻不會導致致命錯誤。當前最常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統可分為:商用系統、專用系統、開放系統。
(1)商用嵌入式操作系統。
商用嵌入式操作系統功能較強大,輔助工具較齊全,可應用的范圍較廣,系統資源相對有限,應用于許多的領域。例:WircroSoft的WindowsCE、中科院的Hopen等。
(2)專用嵌入式操作系統。
專用嵌入式操作系統一般對用戶不公開,它是一些專業公司針對該公司的產品所特制的嵌入式操作系統。功能相對較弱,但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比普通的商用嵌入式操作系統更加安全可靠。
(3)開放嵌入式操作系統。
開放嵌入式操作系統是近年來迅速發展的一類操作系統。但開放嵌入式操作系統的功能簡單、技術支持以及系統的穩定性也相對較差,對實時任務有很強的支持能力,能完成多任務并且有較短的,因此對應用系統開發者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3 嵌入式系統的特點
(1)系統內核小。
嵌入式系統大多數是應用于小型的電子裝置,系統資源是相對有限的,內核要相對小于傳統的操作系統。
(2)強實時性。
系統和硬件的結合非常緊密,就必須使用多任務的操作系統。嵌入式系統可以沒有操作系統直接在芯片上運行;一般要針對硬件進行系統的移植,即使在同一品牌產品中也需要根據系統硬件的變化和增減不斷進行修改。
(3)專用性強。
嵌入式系統的個性化很強,一般沒有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的明顯區分,不要求其功能設計及實現上過于復雜,軟件系統和硬件的結合非常緊密,即使在同一系列產品中也需要根據系統硬件的變化不斷的進行修改。
(4)統一的接口。
嵌入式應用軟件的設計者提供統一的服務接口,就必須約定嵌入式系統提供的接口,軟件要求固態存儲,以提高速度;要求高質量和高可靠性。
(5)操作簡便、易學。
嵌入式操作系統所提供的GuI圖形界面,在這些系統中,計算機用于總體控制和監視,而不是對單個設備直接控制。
(6)網絡功能強大。
嵌入式操作系統對TCP/IP等協議都支持,網絡功能很強大為各種移動的計算設備預留接口。
(7)強穩定性。
嵌入式操作系統運行時就不再要求人進行過多的干預,在這種情況下,對系統管理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嵌入式系統中的軟件一般都固化在存儲器芯片或單片機本身中。
(8)固化代碼。
在嵌入式系統和具體應用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所以EOS的文件管理功能也較容易被拆卸。
4 嵌入式系統的發展現狀與趨勢
嵌入式系統的興起是從1971年以第一個微處理器4004開始的,而今微處理器蓬勃發展,正在逐漸地改善著人們的生活。嵌入式系統正從研究的領域向實際的應用領域的發展,出現了各種嵌入式的數碼產品。
未來的嵌入式系統需要提供更強大的網絡服務。要求配備標準的一種或多種網絡通信接口,滿足小型化、低成本、低功耗的優點。選用最佳的編程模型和不斷的改進算法,如JAVA編程模式、優化編譯器性能等。同時可以滿足自然的人機交互界面,如手寫文字輸入、短消息語音、語音識別、語音撥號上網等功能。隨著Internet技術的成熟、帶寬的提高,嵌入式應用的平臺也會更加地完善。
5 嵌入式系統的實現
(1)主機、目標機的體系結構。
主機、目標機體系結構是把開發工具放在主機上,操作系統的核心模塊放在目標機上,操作系統支持跟蹤調試,在目標機上對操作系統及應用軟件進行運行。可擴展的處理器結構,以能最迅速地開發出滿足應用的最高性能的嵌入式微處理器。
(2)劃分模塊。
在設計嵌入式操作系統時,應該充分的考慮到系統的功能和結構的劃分,增加其適用性和靈活性。當前,增強操作系統的模塊是嵌入式操作系統發展的一個總趨勢。
(3)充分利用現有資源。
由于軟件技術的高度發達,為了減少對操作系統開發的工作量和能源的消耗,可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進行設計。嵌入式微處理器必須功耗很低,是用于便攜式的無線及移動的計算和通信設備中靠電池供電嵌入式系統。
(4)制定API標準。
給用戶提供標準的、實用的應用程序接口,嵌入式操作系統在系統實時高效性、硬件的相關依賴性、軟件固化以及應用的專用性等方面具有較為突出的特點。
6 結語
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嵌入式信息技術憑借其獨特的優點發展迅速,會得到更多的重視,隨著它的技術進步,會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對加快社會的進步,加強信息交流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也在影響著人類的生活。
參考文獻
[1] 仲姚秀.計算機嵌入式web server平臺設計[J].科技促進發展,2009.
[2] 桑楠.嵌入式系統原理及應用開發技術[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2
[3] 陳丹桂.嵌入式系統綜述[J].科技經濟市場,2007(4).
關鍵詞 超稠油 開發規律 布井方式 措施
中圖分類號:TE256 文獻標識碼:A
Mining Methods of Grass Buried Hill Reservoir
ZHOU Liang
(China Sinopec Shengli Oilfield Branch, Xianhe Oil Plant, Dongying, Shandong 257342)
Abstract Grass Buried Hill is a rather peculiar domestic reservoir type, reservoir engineering and field use of dynamic analysis techniques, based on the hill reservoir mining methods, such as regularity well pattern study, to understand the class mining laws reservoir ha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Key words super heavy oil; development law; well pattern; measures
1 布井方式研究
1.1 地質概況
草古1潛山油藏類型為裂縫、溶洞型碳酸鹽巖特超稠油底水油藏,含油層系為奧陶系上、下馬家溝組,巖性組合為各類灰巖及白云巖等,儲層非均質性強。油藏原始油水界面在-950米左右,底水較活躍,是一個有效儲層厚度較薄、儲集空間分布復雜并受構造、巖性等控制的高角度裂縫、溶洞型碳酸鹽巖超稠油油藏。該類油藏國內外尚無成功的開采先例。
1.2 布井方式研究
草古1潛山儲層在平面上非均質性嚴重,鉆遇裂縫較多的直井,生產效果好,反之,較差。而與裂縫方向保持最大夾角的水平布井方式比直井能穿透更多的裂縫,控制更多的地質儲量,同時水平井有利于減少垂直打開程度,減小注采壓差,有效控制地層水。此類油藏最有利的布井方式是利用水平井開采。
表1 直、水平井開采效果對比
2 開采方式研究
草古1潛山原油粘度較高,50℃地面脫氣原油粘度介于2.504~6.004mPa.S之間,在平面上原油粘度具有由北西向南東逐漸變稠的變化趨勢。根據實際情況,在原油粘度小于404mPa.S的井區,采取井筒降粘措施可取的較好的開采效果。粘度較大的井區,可吞吐引效投產。
2.1 水力噴射泵采油工藝
水力噴射泵是利用射流原理將地面高壓動力液的能量傳遞給井下油層產出液的無桿水力采油設備。高壓動力液通過噴射泵內部的縮徑端面時,其壓能降低,在端面周圍形成“負壓區”,油井地層液在沉沒壓力作用下進入“負壓區”并與動力液在喉管混合,在壓力作用下離開喉管。
2.2 電熱桿過泵電加熱采油工藝
在地面系統不完善和原油粘度相對較高的邊遠地區采用環空泵過泵電加熱工藝。選用KCYB57/32-5空心環流泵。泵下電熱桿一般下至油層部位,對油層也起到一定的加熱作用。泵上抽油桿采用 36的空心抽油桿,中心管 32,泵下為70-100米的 32特種空心抽油桿。
2.3 閥式抽稠泵泵上摻水工藝
主要配套 70閥式泵。草古1地區的油層供液能力充足,在原油粘度相對較低及地面摻水管網完善的高部位井區,采用了閥式抽稠泵泵上摻水工藝,與水力噴射泵及過泵電加熱相比,耗電量大大降低。
2.4 大排量螺桿泵采油工藝
2.4.1 生產現狀
表2 螺桿泵井對周邊井的生產產生影響
按照油井儲層相對發育,產液能力強,孔隙度相對大,粘度不高,井況良好等選井原則,大排量螺桿泵井選擇在草古1北區實施,該區域油井粘度相對偏低,高壓管網不完善,適合螺桿泵井生產。根據此原則目前共有螺桿泵工藝井9口。
開井后,螺桿泵井毗鄰單井綜合含水均呈下降趨勢,日產油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分析原因是,這三口井周邊的螺桿泵大排量提液采油的同時,致使三口井底水錐進速度變慢,甚至出現綜合含水小幅度下降趨勢。
2.4.2 綜合效益評價
(1)開發效益評價:共改螺桿泵9口,日油水平25噸/天,平均單井2.7噸/天,比平均單井日產2.2噸/天高出0.5噸/天,到目前已累計增油4272.7噸。(2)經濟效益評價:下螺桿泵共投入作業費162萬元,已消耗電費57萬元,目前已累計增油4272.7噸,噸油按1600元計,產出效益683.6萬元,投入產出比1:3.1,創效益464.6萬元。
3 增產措施
草古1潛山油藏為奧陶系馬家溝組潛山灰巖裂縫特超稠油油藏,無邊水,有底水。1997年平均油水界面-950米。在開發過程中,逐漸暴露出許多制約該區塊高效開發的問題,特別底水錐進明顯,導致多口油井含水上升。
3.1 氮氣壓水錐工藝
氮氣壓水錐工藝機理是利用油水的粘度差,注入的氮氣優先進入水錐,使其沿地層裂縫斜方向或油層下部運移使水錐消失,并且降低了油水界面,同時由于重力分異作用,氮氣從油層底部向頂部運移,從而增加了一個附加的彈性能量,延緩了油水界面的恢復。
3.2 封堵底水工藝
為了抑制底水的快速錐進,選擇性地進行了封堵底水試驗。封堵方式主要有封隔器卡封裸眼井段后再封堵下部層位、全井段封堵,堵劑有高強度水泥、有機膨脹性堵劑等。
3.3 油井酸化工藝
碳酸鹽巖油藏裂縫、溶洞發育,在鉆井和完井過程中,易發生泥漿漏失,造成對儲層的污染或堵塞,使得油井投產后產量偏低,生產壓差增大。此外,部分低滲透油井產能也偏低。結合碳酸鹽巖油藏的特點,利用酸化三配套工藝技術對碳酸鹽巖油層進行治理。
4 結論
(1)草古1潛山油藏是一個有效儲層厚度較薄、儲集空間分布復雜的高角度裂縫、溶洞型碳酸鹽巖超稠油油藏。(2)草古1潛山超稠油油藏采用水平井開發是最佳的布井方式。(3)草古1潛山油藏熱采無典型砂礫巖熱采開發特征,開采后期噴射泵、螺桿泵大排量提液效果較好。(4)草古1潛山油藏采出可采儲量的5%左右,含水大幅上升,產量遞減快,這是同類型潛山油藏的基本規律。
參考文獻
[1] 鄭洪濤.稠油開發培訓教材:稠油開采技術.石油工業出版社,2012.5.
[2] 夏慶龍.稠油油田儲層精細描述技術.石油工業出版社,2010.1.
嵌入式操作系統是指用于嵌入式系統的操作系統。嵌入式操作系統是一種用途廣泛的系統軟件,通常包括與硬件相關的底層驅動軟件、系統內核、設備驅動接口、通信協議、圖形界面、標準化瀏覽器等。嵌入式操作系統負責嵌入式系統的全部軟、硬件資源的分配、任務調度,控制、協調并發活動。它必須體現其所在系統的特征,能夠通過裝卸某些模塊來達到系統所要求的功能。
嵌入式操作系統特點:1、系統內核小:由于嵌入式系統一般是應用于小型電子裝置的,系統資源相對有限,所以內核較之傳統的操作系統要小得多。比如Enea公司的OSE分布式系統,內核只有5K。
2、專用性強:嵌入式系統的個性化很強,其中的軟件系統和硬件的結合非常緊密,一般要針對硬件進行系統的移植,即使在同一品牌、同一系列的產品中也需要根據系統硬件的變化和增減不斷進行修改。同時針對不同的任務,往往需要對系統進行較大更改,程序的編譯下載要和系統相結合,這種修改和通用軟件的“升級”是完全兩個概念。
3、系統精簡:嵌入式系統一般沒有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的明顯區分,不要求其功能設計及實現上過于復雜,這樣一方面利于控制系統成本,同時也利于實現系統安全。
4、高實時性:高實時性的系統軟件(OS)是嵌入式軟件的基本要求。而且軟件要求固態存儲,以提高速度;軟件代碼要求高質量和高可靠性。
5、多任務的操作系統:嵌入式軟件開發要想走向標準化,就必須使用多任務的操作系統。嵌入式系統的應用程序可以沒有操作系統直接在芯片上運行;但是為了合理地調度多任務、利用系統資源、系統函數以及和專用庫函數接口,用戶必須自行選配RTOS(Real-Time Operating System)開發平臺,這樣才能保證程序執行的實時性、可靠性,并減少開發時間,保障軟件質量。
關鍵詞:遠方遙控 監控防誤操作系統 防誤邏輯規則
中圖分類號:TM7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9(c)-0004-02
隨著“三集五大”的建設完成,大運行體系建設的不斷深入,現在變電站倒閘操作由調控中心監控員在微機上操作,運維人員可不到現場操作,大大節約操作時間,提高運行效率。為保證安全,必須開發一套調控端的防誤裝置。所謂防誤裝置就是電力系統中俗稱的“五防”,即防止誤合分開關、防止帶地線誤合刀閘、防止帶電掛接地線、防止帶負荷合分隔離刀閘、防止走錯間隔。
目前新建變電站大部分是智能變電站,設備及信號傳輸方式與傳統站有很大不同,防誤系統也隨著發生改變。目前國內變電站中防誤閉鎖裝置大致有以下幾種方式:機械程序鎖(閉鎖、聯鎖)、電氣閉鎖、微機閉鎖以及監控防誤閉鎖。其中機械程序鎖(閉鎖、聯鎖)功能齊全、可靠性最高、使用壽命長、簡單易懂,但造價較高、日常維護量大、自動化程度低。電器閉鎖防誤較為可靠、操作簡單方便、不額外增加操作人員操做時間和勞動強度,但有時出現設備輔助接點粘死、轉換不到位等情況,并且戶外配套電磁鎖質量不是很高。微機閉鎖功能豐富、防誤采用程序化、自動化程度較高、安裝調試及維護工作量較小,但電腦鑰匙存在增加工作量、插拔不靈活、抗干擾力差、通訊不穩定、電池壽命短等。計算機監控防誤閉鎖功能最豐富、自動化程序高、“五防”邏輯判別功能強大、具備在線閉鎖功能、操作及維護簡單、與操作管理和操作票結合性強、通訊穩定可靠、使用壽命長、多任務并行防誤操作、全網及局部拓撲防誤相結合、兼容性好,但當變電站改擴建時,防誤規則需重新下達,工作量較大且需要和監控系統相匹配[1]。基于以上各種防誤裝置的優缺點,現調控端采用的是計算機監控防誤操作系統。
1 系統簡介
計算機監控防誤操作系統是“電氣閉鎖本間隔設備”和“監控系統計算機的防誤閉鎖”相結合的方式。計算機監控防誤操作系統簡稱監控防誤,其功能具備全站性的防誤閉鎖,間隔間的橫向閉鎖采用監控防誤,間隔內的縱向閉鎖采用電氣閉鎖[2]。
計算機監控防誤操作系統采用的是在線判別方式。在系統中的變電站內所有閉鎖設備(隔離開關、開關、接地刀閘、臨時接地線、網門等)都是系統中的一個節點,每個節點都包含一個電器閉鎖裝置,再把所有的節點都連入到系統的網絡中來,這就形成了計算機監控防誤操作系統。遠方遙控操作的命令都要經過系統的監控防誤模塊和輸入輸出接口測控模塊進行防誤閉鎖邏輯的判斷,若遙控命令與存儲的邏輯規則一致,則繼續往下操作,不一致則閉鎖該操作并給出提示。與此同時,運維中心和調度中心與變電站相互傳輸信息還可通過網絡通訊的方式。
2 關鍵技術
2.1 調控和防誤模型一體化
{控和防誤一體化遠方操作安全防誤系統的建設是在調控和防誤一體化建模為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在目前電網調度控制系統中,如臨時地線、網門等模型信息是調控模型及擴展防誤所需要的模型信息中必需具備的模型。站內微機五防系統建模是根據調控端的設備命名規則而建立的,而站內已建立變電站微機五防系統的,可通過規約轉換器將其與主站端的防誤相匹配。具體過程為完成站內微機五防系統建模后,采用防誤采集規范將站內微機五防系統配置的防誤規則也就是防誤邏輯公式召喚到調控主站來,最后實現調控和防誤一體化建模。
2.2 設備操作流程
在進行每一項遠方遙控操作之前,系統首先進行模擬預演,模擬預演的步驟是按照遙控操作票的順序及運行規程規定所進行的。經調控中心人員審核正確的“五防”邏輯規則事先保存在監控防誤主機中,在進行模擬預演時,當前操作事項與“五防”邏輯規則進行判斷和校核,符合規則則允許進行繼續操作;若模擬預演的操作步驟和內容與原有“五防”邏輯規則不一致,則系統給出提示并閉鎖相關操作。只有模擬操作校驗正確后,遠方遙控人員才可根據事先模擬正確的操作票進行逐項操作。在操作時,監控防誤主機的“五防”邏輯規則與I/O測控模塊中的進行對比,如果兩者邏輯規則不一致時,I/O測控不執行該命令,并給出提示[3]。
以合母線接地刀閘為例,其存儲邏輯規則為:所接在母線上所有的刀閘都在斷開位置且母線電壓為零(母線無電)。進行模擬預演時,監控防誤主機首先讀取與母線上相連接設備的狀態量,然后與系統的防誤邏輯相判別。如果規則不一致,則閉鎖操作;只有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后,模擬預演才完成。開始遠方遙控時,輸入輸出測控模塊的是采集隔離開關的狀態量,從而達到安全、可靠、在線的防誤目的。
3 實踐應用
福建省各地市供電公司自2010年起在各集控中心就逐步開始建立了集控防誤系統,此系統有效地保證了開關熱備用遠方遙控操作的安全性,為遠方遙控線路冷備用操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進一步提升了變電站遠方遙控操作,在滿足原無人值守/集中監控技術條件的基礎上,目前調控和防誤一體化的智能操作管理系統已部署調控中心主站端。基于OPEN3000系統,南平供電公司調控中心歷時1年時間,在2014年底建設完成并投入使用,經過兩年運行后,到目前為止此系統運行良好,有效地保證了遠方遙控操作的安全。
此系統自上線運行以來,基于變電站無人值守的大背景下,電網事故及日常倒閘操作變得更加安全、可靠和快速,不僅大大節約了人力財力,更保障了人為出錯的可能性。從實際操作來分析,單線路間隔操作由運行轉冷備用操作時間由原來的30 min縮短為10 min,調控中心在調控端現在基本可以完成線路由運行到冷備用狀態互轉的遠方遙控操作,替代運維人員在現場操作并無需到現場確認,大大減輕了運維人員操作時的安全風險。
4 結語
調控和防誤一體化的安全防誤系統是與站內監控一體化的防誤系統相通訊,從而取消了傳統的獨立微機防誤子站,此種方式大大減少了系統之間信息交換的環節,有效地促進了遠方線路冷備用遙控操作的開展。但隨著調控中心大面積推廣遠方遙控線路冷備用操作的項目,采用這種方式在通信協議和模型共享等方面仍存在需要改進的地方。
(1)調控中心防誤主站端與變電站內微機五防系統生產廠家不相同,各廠家間未形成統一的通信協議,都是采用自己的通訊方式,這就導致需加裝規約轉換器才能將不同廠家的變電站內微機五防系統接入到調控系統。
(2)此系統存在重復建模的現象,站端防誤系統需獨立建模,不具備與調控主站端共享一次設備的狀態信息,不僅增加了調度端和運維端人員建模的工作量還有可能導致遙控對象與建立模型不對應的風險。
參考文獻
[1] 毛耀紅,劉志洋,趙春山.變電站計算機監控防誤操作系統的應用[J].電力安全技術,2016(1):66-70.
關鍵詞:資源整合;異構數據庫;互操作;聯邦式數據庫
中圖分類號:TP392文獻標識碼: A
一、異構數據庫互操作的概念
異構數據庫(Heterogeneous Database)集成是數據庫技術從完全集中到邏輯集中、物理分布(傳統分布式數據庫)乃至邏輯分布、物理分布(異構數據庫)這一發展過程的結果,也是兼顧已有系統自治性并實現新的數據共享這一現實需求的有效手段。
異構數據庫的異構特征包括兩個級別:系統一級的異構和語言一級的異構,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計算機體系結構的異構:各個參與的數據庫可以分別運行在大型機、小型機、工作站、PC或嵌入式系統中。
(2)操作系統的異構:各個數據庫系統的基礎操作系統可以是Unix, Windows NT,Linux等。
(3)數據庫管理系統的異構:一種是數據庫概念模式的異構:有層次、網狀、關系和面向對象四種;另一種是數據庫物理模式的異構:指概念模式相同,但數據結構不同,比如Oracle與SQL Server同屬關系型,但結構不同。
二、實現異構數據庫互操作的途徑
面對異構數據庫的互操作需求,主要從兩個方面同時進行努力:一是建立標準,即建立統一的數據庫規范,消除由于標準的不完善而造成的各數據庫系統間的差異;二是構建異構數據庫互操作平臺,實現對多個異構數據庫的透明訪問。
隨著對數據庫互操作問題的深入研究,基于不同角度,許多研究者提出了可行的異構數據庫互操作途徑,這些途徑在實現互操作的深度、廣度和高度上各不相同,都有各自所適應的特定環境和需求。從異構數據庫的核心思想出發,把實現互操作的途徑歸納為兩大類。
1、系統級異構互操作
對于DBMS系統一級異構的網絡環境下的數據庫互操作,主要有四種實現途徑。
(1)數據庫網關(Database Gateway)
數據庫網關是一種中繼器,它能提供應用級的異構數據庫集成的手段。網關的主要作用是轉換和通信。
數據庫網關可以建立比較穩定和透明的數據庫互操作,但是其缺點也較為明顯。諸如不關心如何屏蔽數據庫之間的異構性,不支持事務處理,資源冗余,用戶受限于數據庫廠商,不能任意選擇客戶機平臺及目標數據庫等問題。
(2)公共協議/數據轉換協議技術
公共協議是異構數據庫進行通信時采用的公認的數據協議,即公認的系統間傳遞SQL請求和結果的形式。最常見的協議是ANSI/ISO的關系數據存取(RDA)標準、SGA(SQL Access Group)規范和IBM的分布式關系數據庫結構(DRDA)。
數據庫網關相比,公共協議更具有可擴充性和開放性,能較好地實現異構數據庫的透明訪問、支持多種網絡協議和多種客戶平臺,是實現異構數據庫互操作的有效途徑之一。
公共協議/數據轉換協議的缺點是協議本身的低效率帶來的速度問題。
(3)公共編程接口
公共編程接口包括客戶應用編程界面(CAPI)和服務器應用編程界面(SAPI)。CAPI是一組過程庫,通常駐留在客戶端,通過裝載后端專用的驅動程序訪問不同的數據庫。SAPI提供一個應用編程界面,控制服務器與客戶應用請求和目標數據庫之間的交互。如Microsoft 的ODBC、Oracle的SQL*NET 以及IDAPI。其優點有:由于提供了統一的調用級接口,使用戶免除了應用程序隨數據庫改變而改變的痛苦;通過API可使應用程序直接操縱數據庫中的數據。
(4)中間件技術(Middle Ware)
中間件是處于應用程序及應用程序所在系統的內部工作方式之間的軟件,它的基本思想是在各后端數據源和前端應用程序之間建立一個抽象層。把應用程序與系統所依附軟件的較低層細節和復雜性隔離開來,使應用程序開發者只處理某種類型的單個API,而其他細節則可以由中間件處理。這樣就使系統對每個不同數據源的操作變成對單一的中間件的操作,而后再對中間件進行異構處理。使用中間件技術解決異構數據庫集成的問題,將會給系統集成帶來很多的好處。這是因為中間件不僅能夠使得前端用戶訪問后端的異構數據庫實現透明化,并且保證了訪問接口的開放性,這樣可以使系統在以后功能上的擴展更加方便。通過中間件來訪問數據庫的另一個好處就是所有的客戶端的請求都發送到了中間件上,減輕了數據庫服務器的負擔,保證了數據庫服務器的性能不會降低。
2、數據結構與語義級異構互操作
目前,對于數據結構和語義一級異構的數據庫互操作的研究有緊密耦合和松散耦合兩種思想,具體體現于多數據庫系統、聯邦數據庫系統和分布式數據庫系統三種方法。
(1)多數據庫系統
所謂多數據庫系統就是一種能夠接受和容納多個異構數據庫的系統,允許各個異構數據庫的“自治性”。多數據庫系統是一個廣義的概念,是相對于如集中式數據庫系統或分布式數據庫系統那種邏輯上具有同一管理系統而言的,它以多元和分布為主要特征。多元是指它多個彼此區別的集中式或分布式數據庫系統;分布則是指數據分布在不同場地的數據庫系統中,由各自的管理系統進行管理。
(2)分布式數據庫(Distributed Database)
分布式數據庫的基本思想是拋棄原有的數據庫系統,在網絡環境下建立分布的數據庫系統,在體系結構、事務處理模型等方面重新設計從而解決信息共享與互操作問題。分布式數據庫系統分為同質分布式數據庫和異質分布式數據庫。像 Oracle、Sybase、Informix 等都是同質分布式數據庫系統,這類系統的實現相對來說比較容易一些。異質分布式數據庫管理系統大多是在已有的一些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基礎上實現的。
(3)聯邦式數據庫(Federated Database)
聯邦式數據庫系統是網絡技術和分布式數據庫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它是由一組能協調工作,又可以獨立自治的部件數據庫組成。它可以是原先不分布的,又可以是分布的,具有分布性、自治性、異構性三大特性。
聯邦式數據庫與分布式數據庫系統的區別在于:分布式數據庫系統雖然在物理上是分散的,但因為有統一的數據模型及全局數據模式,所以它在邏輯上卻是集中的,因此用戶感覺到的是一個完整的數據庫。顯然,這種系統可用于某個專用領域的系統,但不適于不同領域間的異構系統的集成。相反地,聯邦式數據庫系統是由在不同結點上松散耦合分布的異構成員數據庫構成,各聯邦成員間的一種松散結合。構成聯邦成員的可以是一個集中式數據庫,也可以是一個分布式數據庫,它們可以根據需要(按某種組合)加邦或者根據需要退出聯邦。聯邦式數據庫沒有全局模式,各子系統(即聯邦成員)按自己的需求建立各自的數據模式。其成員之間的數據共享關系,通過由協商確定的輸入/輸出模式來建立,單個成員有權拒絕或允許其它成員結點對它的訪問。因此,它能夠支持多庫系統的分布性、異構性和自治性,使之產生滿意的集成。
三、結束語
當前Web應用程序廣泛采用B/S結構,其并發性決定了多用戶同時訪問數據庫的問題。實踐證明只有充分解決異構數據庫的互操作技術,才能提高數據庫的訪問效率,改善Web應用,從而減少系統開銷,大大提高整個Web應用系統的運行效率。
參考文獻
[1] 王秀義.基于JDBC的數據庫連接池及實現.計算機系統應用,2005.4
[2] 鄭振楣, 于戈等編著.分布式數據庫.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98.
一、要注意健美操動作中的“姿態”美。
“姿態”,是在空間的概念上,身體或身體各部位運動過程中所處的狀態。它的重要因素是人體各部位的實體形態。如上肢的形態是兩掌五指分開、并攏、握拳等;手臂的直臂與曲臂;下肢的形態常表現為勾、繃腳尖,直膝、曲膝等形態;上、下肢,以及頭與軀干的配合等。
姿態中表現挺拔、高立的形態美,如上肢的兩臂上舉,五指分開動作,它是健美操中常出現的造型姿態之一,練習時兩臂應充分伸直、拉開肩角,并配合頭略抬,胸稍挺。這樣,才能體現出造型的挺拔、高立的美感特征。下肢動作,如弓步的造型,兩腿應前后開立的距離大,后腿撐直,腳跟不離地,以表現出開闊、矯健的美感。四肢、頭勁、軀干向某方向運動,從一種姿勢到另一種姿勢,必須形成直線或是曲線的動作路線。每一瞬間的動作也為一個造型,無數美的造型連在一起,將給觀者視覺中樞留下“感覺記憶”到“一度記憶”。連續下去就好似拍了小電視,使觀者獲得動態美感,產生愉悅的審美感情。有些學生認為,動作幅度越大,其鍛煉效果越好。但如果雙手上舉過頭,側伸過后,則會給人以松懈的感覺,破壞了健美操的美感特征。
呼吸也能影響動作的表現力,它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姿勢的造型,因為吸氣或呼氣、在平穩或急促、憋氣或喘息的呼吸形式都不同程度造成胸部的起伏。為了能更好地提高動作的表現力,應根據各節運動的特點,對做動作時身體各部位所處的位置、呼吸的方式、節奏要進行相應的調整。如動作節奏較慢、幅度較大的伸展運動、頭部運動等要采用平衡自然的呼吸節奏;身體或某部位向上運動,如兩臂上舉、側上舉、上體抬起等,一般要采用呼氣,這樣胸部上提,更能顯示出挺拔;身體或身體某部位向下運動,或者動作從一種姿勢到另一種姿勢的轉換時,則要用呼氣來調節。在整理運動部分,由于動作慢而輕松,一般要采用深而慢的呼吸方式,使心跳逐漸恢復平靜,呼吸與動作配合,力求達到完成動作的形式與精神美感的內容和諧統一。
二、要注意健美操動作中的“速度”美。
“速度”,是在時間的概念上,動作從一種姿勢到另一種姿勢時,以快慢的形式呈現出來。健美操運動負荷的安排應當符合人體運動的生理曲線要求。因此,一套健美操的速度由慢漸快,跑跳部分使全套操達到了,速度最快,再由快向上、向遠伸展,給人以積極向上的感覺,其速度較慢。腿運動,要求發力,使腿迅速達到規定高度,并伴瞬間制動,這就要求速度較快。即使在某節運動中,由于四肢做動作時的屈、直形式、所指方向、運動幅度的變化,速度的快慢也有差別。一般地說,屈臂形式的動作速度較快,直臂做時則較慢。總之,拍與拍之間的速度變化,應與音樂的節奏變化相符合,節奏是韻律的變化,而韻律則是節奏的深化。動作從節奏進而達到韻律,可以在視覺上引起愉悅的美感效果,表現出鮮明的動態韻律美。
三、要注意健美操動作中的“力度”美。
“力度”,是練習者在完成動作時,肌肉用力及動作變化的速度和動作熟練程度的外在表現。健美操動作剛勁有力、積極快速、力度感強,有相應的“加速”和“制動”。動作從一種姿勢到另一種姿勢,其速度不是平均分配,將要到達姿勢的相對造型時,要求肌肉的加速與制動,表現出動作的力度。如雙臂上舉握拳收至肩側屈握拳,要求兩臂由上至下時相對較慢的速度,將至肩側屈時,速度加快并制動,形成一個慢快、緩急的交換,制動時能前展雙骯二頭肌,給人一種既流暢又強健敏捷的美感。所以,動作表現出的力量也是較高層次的美感形式。
力度概念包括了動向、動量、著力點等因素。動向:即動作向哪個方向用力。動向變化也最容易被視覺器官所明顯感知。從視覺上看,動向和姿態的路線變化有相似之處,不同的是,姿勢路線是從空間概念的來研究的,而動向是從力度概念上來研究的,其內涵不同;動量:即動作用力的大小。動作練習時,應要求肌肉的緊張和放松的切、調配合。有相對造型姿勢時,要有力量意識,表現出肌肉的用力速度有快慢、用力有輕重,做到緊而不僵、松而不懈,使動作做得既協調、平穩,又剛韌有力度;著力點:即一個動作的能量釋放在哪一個位置(點)上。一方面,當身體各部位到達著力點時,要把“能量”釋放在著力點上;另一方面,要培養學生對動作力度延伸感的理解,可用語言引導學生,如“力達腳尖”、“力達頭頂”、“力達指尖,“刺破天空”等,將抽象的力度以實體的形態表現出來,給人一種力度感和延伸感。
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靜脈輸液工具及穿剌方式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為提高臨床輸液護理的質量、提高靜脈輸液安全以及降低靜脈輸液中的相關并發癥,文章對遵循靜脈治療評估流程,嚴格執行輸液實踐標準,主動采取職業防護措施,降低輸液治療中的風險進行了全面的闡述,靜脈輸液技術是衡量護理技術操作水平的重要依據,它直接影響病人的安全和滿意度。靜脈輸液是疾病治療中最常用、最直接有效的臨床治療手段。建立血管通路是醫療處置的重要步驟,同時也成為臨床日常護理工作的主要內容。由于靜脈輸液是一項侵入性操作,存在的隱患、風險和不安全因素相對較多,任何環節處理不當,都可能對患者造成傷害或引發并發癥,嚴重時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另外在輸液過程中對護士帶來的職業暴露危害也不容忽視。因此靜}輸液治療的技術與管理水平直接影響患者及醫護人員的安全,并影響醫療護理質量。作為護士必須熟練掌握這項操作技術,而且要不斷探索與革新,才能更好的適應臨床工作。下面將我們多年來總結掌握的靜脈輸液方法和操作技術介紹如下,供同道們參考。
1.靜脈輸液藥的配置
配置靜脈輸液藥前,必須認真、仔細核對所用的藥品,經核對無誤后方可進行配置,配置時要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原則和"三稅碩"制度,避免輸液反應發生。
2.如何進行排氣
排氣時把滴壺下端輸液管在手中盤好順提上舉,使滴壺倒轉向上打開輸液管調節器,當藥液流人滴管1/3時關閉調節器放下手中輸液管,待滴壺下少量空氣自動溢上滴壺里的液面后,打開調節器使藥液呈滴狀流下,絕不能呈線狀流下。因呈線狀壓力大,可將滴管上部氣體壓入下段管而形成較多氣泡,當藥液從針頭流出時可將調節器向上推至滴壺下關緊,排氣成功。
3.靜脈輸液血管的選擇
A、年輕人、身體素質較好的人,血管比較好選,輸液能順利進行。B、年老體弱以及慢性病患者,手足靜脈血管較細小表淺、皮膚下脂肪少、彈性差、皮膚松弛,穿刺比較困難。因此,穿刺前要仔細了解血管的特點或生理異常,必須使血管充分暴露,看清走行摸清深淺和粗細。進針時要快、要穩、要準,寧淺勿深。避免因疼痛引起血管收s而降低穿刺成功率。進針前要對比一下針體與血管長度來決定進針長短,穿刺時患者不用握拳,可自然放松,放松優于握拳。放松具有進針快、回血快、一針見血率高的特點,明顯減輕進針疼痛感。操作者用左手握住患者的手或足,以拇指繃緊皮膚固定血管下端以減少血管滑動,如血管有分叉應在血管下0.3~0.550cm處進針,見回血后,放平針體再慢慢進入少許,用3條膠布固定(目前都使用合格的輸液貼)。C、通常小兒頭皮靜脈輸液多采用向心端穿刺,但長期輸液患兒因血管破壞,較短時間內不能恢復,如再用穿剌過的血管輸液會給患兒帶來不應有的痛苦。因小兒頭皮靜脈呈網狀分流且無靜脈瓣,逆行輸液速度也不會減慢。我們通過上百例逆行輸液觀察,未見局部腫脹及其它不良反應。
4.拔針的手法及按壓時間
拔針時壓迫穿刺處的手法不正確或壓迫時間過短是造成皮下瘀血的主要原因之一,皮下瘀血后靜脈顯露不良,出血量大時血腫機化壓迫血管,致使血管易與周圍組織粘連,使該血管無法繼續使用。因此正確拔針是保護遠端周圍靜脈的重要措施之一。在靜脈穿刺時,皮膚針眼和血管針眼往往不在同一點,兩者距離與進針角度及皮下脂肪厚度有關。因此,在拔針按壓時需將皮膚針眼與血管針眼同時按壓。拔針時將棉簽與血管平行直壓在血管上,棉簽頂端超過皮膚針眼近心端1-2cm,使皮膚針眼及血管針眼同時被壓(簡稱直壓法),用直壓法,棉簽頂端超過皮膚針眼1-2cm,可使兩個針眼同時受壓,防止了局部皮膚及皮下出血。在按壓穿刺部位的同時拔出針尖則會引起局部疼痛或造成血管壁損傷。拔針時由于持針柄的方法不同,可引起不同的血管的損傷、疼痛反應及血管周圍瘀血等。目前認為以拇指與示指持針柄的上下面拔針法(簡稱上下法)明顯優于拇指與示指持針柄的前后緣拔針法,二者差異有顯著性,上下法在拔針時針柄固定,并施以相同的壓力,可保持針尖在管腔內與之平行,明顯減輕針刃對血管造成的機械性切割損傷。
5.建議
定期修訂靜脈輸液操作技術標準,使輸液治療程序化,規范化,保護醫護人員的職業安全,提高護理的整體水平。進行靜脈輸液治療知識系統培訓,使臨床與理論有機結合。建立監控、信息收集,反饋制度,每月或每季度收集問題,提出改進措施,促進靜脈輸液質量的提高。
綜上所述,據統計,95%的住院病人需要靜脈輸液治療,而靜脈輸液治療不僅是一項護理技術操作,更逐漸地發展成為一門專業的科學。為了提高靜脈治療護理質量,規范靜脈輸液操作技術,實施成功的靜脈穿剌,減少靜脈輸液的給病人帶來的痛苦,我們每一個護理工作者都應該不斷的探索與思考。臨床護士在靜脈輸液實際操作中有好多小環節,許多可行性經驗對靜脈輸液操作具有實際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李波.小錚脈穿刺新法.實用護理條志1995,11(7):31
[2]呂炳華,曾臻,李林恒.握拳與手放松對手背靜脈穿刺成功率的彩響.山西護理雜志,1997,11(4)
關鍵字:封閉母線槽 供配電系統安裝質量
Abstract: the enclosed bus with compact structure, easy installation, good compatibility, use safety, long life and so on a series of advantages, is widely used in the industrial and mining enterprises, high-rise building etc for distribution system. In the installation, both to the product features and performance, structure, preservation, understood, and must be familiar with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its installation standar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ts installation.
Key words: bar closed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installation quality
中圖分類號:U224.2+7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引言
封閉式母線可分為密集型絕緣母線和空氣型絕緣母線,適用于額定工作電壓660V、額定工作電流250~2500A、頻率50Hz的三相四線制或三相五線制供配電線路,它具有結構緊湊、絕緣強度高、傳輸電流大、互換性能好、電氣性能穩定、易于安裝維修、壽命時間長等一系列特點。被廣泛地應用在工礦企業、高層建筑和公共設施等供配電系統。
1、概況
豎直封閉母線槽主要用于戶內配電,相對于水平安裝的母線槽,豎直封閉母線槽具有定位較難、吊裝難度較高、連接困難、安裝空間狹小等問題,所以豎直封閉母線槽的安裝質量更難把握。
母線的施工順序為:母線槽檢查測量定位支吊架制作安裝絕緣測試母線槽拼接相位校驗。
2.封閉式母線的構造及其使用環境
導電封閉式母線外殼的表面處理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它包括酸洗、磷化、烘干、噴粉、固化等工藝過程。采用聚酯環氧粉末噴涂的外殼,其表面附著力強保持時間久,并能起到絕緣作用。
2.1導電銅排——由純銅排組成,導電銅排接頭的表面應均勻鍍錫或鍍銀。
2.2絕緣材料——由聚四氟乙烯、聚碳酸高強絕緣塑料塊組成。
2.3固定螺栓、絕緣套管、蓋板。封閉式母線安裝場地不易超過海拔高度2000m,周圍空氣溫度不高于+40℃、不低于-5℃,在24小時內其品平均溫度不超過+35℃,空氣相對濕度在40℃時不超過50%、在20℃時不超過90%。周圍空氣清潔無塵埃及腐蝕絕緣的氣體。
3.封閉式母線的單元組成
封閉式母線應用的場所是低電壓、大電流的供配電系統,一般安裝在電氣豎井內,使用單一的中心母線系統向每層樓內供配電。封閉式母線系統可由多種母線單元組成;
3.1直線型母線單元是用于延長供配電線路,帶分接裝置的封閉式母線與插接箱配套使用以分配電力負荷。
3.2始端母線單元與始端進線箱配套組成母線與電纜的連接部件,始端母線單元也可與變壓器或配電柜連接。
3.3膨脹母線單元用于吸收由于熱膨脹產生的母線軸向的變化量,當母線長度超過80m時應安裝一節膨脹母線單元。
3.4變徑母線單元用于同一系統中不同額定電流單元的連接,以便使整個母線系統供電更加經濟合理。
3.5各種母線彎曲連接單元有L型、T型、Z型、+字型四種,用于水平、垂直供配電的連接和改變走向,可靈活地將母線系統連接起來。
3.6母線終端盒用于封閉式母線的終止端,以保證母線系統的供電安全。
3.7插接箱用在封閉式母線上引出電源出路,插接箱內裝有自動空氣開關,用于切斷和接通電源。
4.封閉式母線槽的設計選型
盡管封閉式母線槽有很多優點,但在實際應用中也受一定條件的限制,如用電負荷類型、分布情況,安裝空間,工程投資額度等等。
4.1 變電站內的應用
用由于工程建筑限制迫使變壓器與低壓配電柜不在同一標高而變壓器的容量較大時,用電纜很顯然不能滿足低壓大電流傳輸的需要。使用封閉式母線槽是較為合理的選擇。我們在設計一座3000t滌綸聚合裝置的變電站時即采用了封閉式母線槽。該變電站進線為6kV,容量為2000kVA變壓器兩臺。受工程建筑限制,高壓配電室及變壓器室被定位在不同樓層,兩臺變壓器低壓側與低壓配電柜用空氣式母線槽連接(見下圖)。
4.2封閉式母線槽在高層建筑里的應用
一般建筑專業都會為封閉式母線槽設計安裝空間(豎井),每個樓層均設一個或多個插接開關箱,再由插接開關箱向各用電設備及回路以電纜、電線方式送出電源。為了用電安全,設計時應注意以下幾點:為了保證供電線路的連續性,應考慮采用雙回路形式,并盡可能使兩回路有一定的安全間隔;在選擇封閉式母線槽規格時,導體截面應盡量大一些,以保證具有足夠的剩余容量;要多設插接口,但要考慮到操作高度和動力饋線路徑,因為垂直布置的封閉式母線槽插口過多會使每層最上面的插接箱高度過高,操作和檢修都不方便;由于封閉式母線槽線路阻抗很小,在選擇插接箱內斷路器時應選短路分斷能力與之相配的型號;對于垂直安裝于剪力墻上的封閉式母線槽,可不必向建筑設計人員提供載荷數據。對于垂直穿樓板安裝的封閉式母線槽,其載荷數據應按如下公式計算:支撐點載荷=0.5×建筑層高×(母線槽總重/母線槽總長)。由于封閉式母線槽結構比電纜橋架重得多,應建議設計人員考慮吊裝空間。
4.3封閉式母線槽在大型生產、加工車間內的應用
對于單機負荷較小、分布均勻的大型廠房,如紡織企業的織布車間、針織車間,機械加工企業的小件加工車間等,可以利用封閉式母線槽、插接箱的組合進行供電。
5.提高封閉母線槽安裝質量的關鍵環節
提高封閉母線槽的安裝質量,除了提高設計的準確度和母線的連接外,關鍵是要保證母線槽緊固件的緊固系數,下面具體分析目前市場上緊固件的缺陷和改進的方法。
5.1 分析現有緊固件的缺陷。現有緊固件存在最大的問題是卡位太窄,與母線接觸面較小,稍有錯位,就會造成緊固件脫位的現象,最后使母線沒有固定牢固,從而產生偏斜等質量問題。
5.2 提出改造方案。經過分析,要解決緊固件的錯位和接觸不牢的問題,主要是需增加抱箍角鋼,以提高了支架與母線槽的摩擦系數,讓緊固件得以緊固,不容易錯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如下圖所示。
5.3 制作新的緊固件。經過認真研究,最后確定了在原有緊固件的基礎上進行改造,改造方法如下;
(1)、抽出原有緊固件螺絲。
(2)、選擇比母線槽的寬度長15cm的螺桿作為新的固定螺絲。
(3)、制作抱箍角鋼,長度大于母線槽寬度10cm。
(4)、角鋼鉆孔,孔洞位置以原有兩個緊固件的間距為準。
(5)、增加固定螺母。
6.結束語
本文就雙母線接線倒母線操作的各個危險點做了詳細的分析并提出了防范措施,實踐證明這些防范措施是有效的,能夠保證操作的安全。
參考文獻:
1.江蘇省電力工業局,變電運行技能培訓教材[M],北京: 中國電力出版社。1998
關鍵詞:草莓;冬春季;防凍御寒;注意防旱;適時追肥
草莓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在自然條件下種植。草莓秧苗于秋季8月中旬至9月上旬栽植,經緩苗后,進入旺盛生長期;9月下旬以后,在較低溫度下開始花芽分化;秋末冬初氣溫下降至5℃以下時,植株進入休眠越冬期。翌年2月下旬前后,當日平均氣溫達2~5℃時,根系開始活動;3月上、中旬新莖開始生長,新葉亦開始抽生;3月底至4月初當長出3~4片新葉子后開始現蕾;4月中旬開始開花,花期20d以上;5月中下旬果實陸續成熟;6月中下旬采收結束。果實收獲后,側生腋芽生出許多匍匐莖,若氣候條件適宜,水肥供應充足,可形成大量匍匐莖苗,少數腋葉也可形成新莖苗,并有一定時間的旺盛生長期。進入酷暑季節,草莓因不耐熱而生長緩慢或停止生長,進入休眠狀態。當秋后氣溫轉涼,草莓可恢復生長,夏初形成的新苗此時可進行移栽形成新的植株,至此草莓完成了一個生育周期。在草莓的生育周期內,冬春季節是培育草莓壯苗越冬和花芽分化的重要時期,把握草莓的生長發育特點,依據環境條件和冬春氣候狀況,搞好草莓冬春季節的管理,可使草莓生長旺、結果早、品質優,為以后的豐產打下基礎。
1草莓喜涼耐寒,但仍需防凍御寒
草莓是溫帶常綠植物,喜溫涼氣候,耐寒不耐熱。草莓葉子在5℃以下雖停止生長,但仍可完整保留并能進行光合作用;地上部萌芽期可耐-5℃的低溫,休眠期可耐-10℃低溫;但當根系在-8℃、莖葉在-12℃、芽在-15℃時仍會發生凍害。冬春季節露地栽植的草莓常處在發生凍害的低溫條件下,因此仍需做好草莓的御寒防凍工作。在無穩定積雪地區,當冬季低溫來臨時先給土壤灌1次水,然后用干草、作物秸稈、牛糞等物覆蓋,覆蓋的厚度因覆蓋物不同而不同,一般干草類為4~6cm,土肥2~3cm。用地膜覆蓋防凍效果更好。春季化凍后,分2次撤除防寒物,第1次在平均氣溫高于0℃時,撤除上層已化凍的防寒物,以利用白天的陽光提高地溫;第2次在草莓地上部分即將萌發生長之前進行,不宜過遲,以免折斷新莖。如采用地膜覆蓋,在揭膜時要做好煉苗工作,防止突然揭膜造成溫差過大,影響草莓生長發育。安全越冬的草莓若較早進入花蕾期,則耐寒能力逐漸降低,而此時若遇到晚霜凍害,花蕾和幼果將更容易遭受霜凍危害,因此應隨時注意天氣變化,以便采取措施,及時防除晚霜凍害。
2草莓喜濕怕干,冬春尤其要注意防旱
草莓對空氣濕度要求較高,空氣濕度適宜,則生長開花和結果良好;若空氣濕度過小,則生長發育不良。特別是開花坐果和幼果生長期,對空氣濕度要求較高,這時較大的空氣濕度對開花結果有利,不致造成花及幼果干縮,且能延續采果期,產量也有所提高。草莓是淺根性植物,主要根群分布在20cm土層中,吸水能力弱,對水分反應敏感,所以要求土壤中有充足的水分。一般草莓生長要求的土壤濕度為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以上,冬春季節干燥少雨天氣常引起土壤干旱缺水而干裂,扯斷草莓根系,影響正常生長。因此,必須進行灌水防旱。灌水的主要時期:一是促苗水。9月中下旬至10月上中旬,雖然氣候較涼爽,但天氣干燥,雨水稀少,而這時草莓正處于生長高峰期,水分的需求量比較大,所以應及時澆水,促其發棵,使其長出較多的葉片以利光合作用。澆水后要及時中耕,促使植株長得根深葉茂,增強其越冬能力。二是越冬水。10月下旬后,草莓雖因氣溫降低而停止生長,但根系和葉片仍需要水分;同時,為防止冬季因土壤干旱而斷根死苗,也需要一定量的水分,因此應依天氣情況于11月中下旬澆1次越冬水。稍風干后,進行中耕,可達到保墑和提高地溫的目的。三是返青水。草莓越冬后,約在3月上中旬植株開始長根萌芽,這時經過冬季的風干,土壤常缺水干旱,應及時補充水分。但澆水時應注意要小水淺澆,澆后要中耕保墑。中耕宜淺不宜深,防止土塊壓沒心苗;同時,要搞好間苗,及早去掉抽生的側蔓。四是促花水。4月上中旬至5月上旬,草莓開始抽出花蕾,加之此時新葉大量萌發,水分需求量迅速增大;同時,這時天氣轉暖溫度升高,水分的蒸發量加大,灌水尤其重要。若此時出現連續干旱天氣,要5~7d灌1次水,以保證土壤含水量不低于土壤最大持水量的50%,這樣才能保證花器分化良好。每次灌水后在表土似干未干時要及時松土,以防止土壤水分迅速蒸發。由于土壤濕潤易引起雜草生長,因此在中耕時應及時除去田間雜草。同時要及時摘除老葉和疏花疏果,使每株保留花序2~3個,每個花序留果3~5個。利于養分集中供應果實發育,降低畸形果率,促使果個增大,提高果品的質量。五是保果水。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隨著夏季到來,常出現高溫低濕的干熱風天氣,造成土壤和植株強烈失水,而這時草莓又正處在果實迅速膨大和成熟期,是全年需水量最多的時期。應及時灌水,有了足夠的水分才能提高坐果率和改善果實品質。但這時水分供應又不能過多,過多反而會降低果實品質。要小水勤澆,保持土壤濕潤。進入果實成熟以后,干旱時應在每次果實采收后的傍晚澆小水,切勿大水漫灌,否則易感染病害,引起大量爛果。
3草莓喜沃土足肥,冬春季節應適時追肥
草莓根系淺,生長旺,開花結果集中且花果期長,因此必須選擇含有機質豐富、保水力強、地勢平坦、排灌方便、pH值在5.5~6.5的砂壤土或壤土栽植。草莓對肥料的需求量也比較多,因此在栽植草莓前必須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機肥為主,結合施用無機肥料。無機肥料以磷、鉀肥為主,配施少量氮肥。在草莓的生長期內及時追肥,對促進植株生長和提高產量有顯著作用。追肥一般分多次進行,第1次在冬前生長高峰期,可適當追施氮、磷、鉀混合肥料,以促使植株健壯生長,為下一年的高產打下良好基礎。第2次為越冬肥,10月中下旬,氣溫明顯下降,土壤中的養分分解緩慢,根系吸收能力減弱,為使進入越冬狀態的草莓增強御寒能力,可施用少量速效磷、鉀肥。同時,可結合防寒多施些細碎腐熟的廄肥,覆蓋植株和地面,兼起保水、保溫的作用。第3次在3月上中旬,氣溫逐漸升高,植株開始生長,及時追肥可增加有效花數,提高坐果率。施肥以尿素、復合肥為主,施肥量不宜過大,一般施尿素75~90kg/hm2,復合肥150~225kg/hm2為宜。另外,在開花結果期用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葉面噴肥,每隔15d噴施1次,連施3~5次,對提高品質和增加產量都有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