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以偶像為話題的作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以說促寫”強調學習活動的創造、學習主體的參與、學習成功的愉悅以及學生的發展。“以說促寫”教學包含以下幾方面的內涵:
1.發展性的教學目標。“以說促寫”構建適應學生心理發展的教育內容,促進學生實現“最近發展區”上的最大發展。
2.構建性的課程文化。“以說促寫”教學根據學生的需要,對教材進行詮釋、改造和重組,為學生提供發展的機會和過程。它通過教師的創造性設計,利用貼近社會和學生現實生活的素材,采取“問題情境+解決方法”的模式,讓學生進行充分的“說”,最后實現“寫”。這是一種具有現實意義的知識建構過程,是學生以其特有的經驗和方式對材料進行選擇、加工和創造的學習過程。
3.體驗性的學習活動。“以說促寫”教學可以將教材內容與實際生活、學生情感與外部世界、學生原有的學習經驗與新經驗相聯系,創設情趣共濟的教學情境構筑師生和生生之間的對話平臺,讓學生親歷知識的“生產過程”;教師以學習活動為線索設計“問題串”,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激活創造力,并從中領悟探索和發現的樂趣,享受所思、所得和所悟帶來的成就感。
4.互動性的教學過程。“以說促寫”在“以活動促發展”的目標導向下選擇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活動,通過對話、傾聽、討論、體驗、分享和激勵等合作互動過程,實現學生多種參與,促進學生認知與情感的交互發展。
現以Go For It 八年級Unit9 的“說寫”設計為例。本課題為When was he born? , 主要以我們敬慕,熟知的人物為話題,以人物簡歷為線索,進一步學習一般過去時態的使用,尤其是一般過去時態的特殊疑問句。繼續鞏固學習一般過去時態,學會談論自己崇拜的人,談論自己和別人的過去和成就。同時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綜合素質的能力。并且設置任務型綜合性語言實踐活動,讓學生在交際活動中,學會如何正確地用英語去描繪一個人的簡歷,重在培養學生的習得語言運用能力、實踐能力、合作能力及創新意識. 首先給學生創造外語語言氛圍,創設一定的語言情景,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參與一系列活動中,掌握知識。最后通過對話和小組活動對學生所學知識點進行訓練,從而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課前布置學生搜集一些他們熱愛和崇拜的名人的資料,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課堂上又讓學生談論自己的偶像。這樣教師通過引導學生結合已有知識,創設情境,增強了學生主動探究的愿望和興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
第一環節:說的活動。步驟:1)通過談論自己的出生日期掌握句型When were you born?I was born in/on... 然后設置以下問題:When was she/he born? She/He was born in/on...2)展示一組體育明星畫面(如王楠、姚明、劉祥等),叫同學們自由對話詢問他們的出生日期,正確掌握英語表達“He/She was born in/on...”。
第二環節:聽說結合。聽和說是通過中樞神經系統傳遞思想的交際過程,聽是理解和吸收信息,說是表達和傳遞信息。聽是說的基礎,說是聽的提高,英語聽說能力的提高應是同步的,是相互促進不可分割的。步驟:
(1)聽該課的對話錄音,完成以下任務:Who's that?What dose he/she do?When was he/she born?學生聽完錄音,馬上進行相關內容的口語操練(pairwork)。For example:省略
A: Who's that?
B: That's Deng Yaping
A: What does she do?
B: She is a ping-pong player.
A: When was she born?
B: She was born in 1973.
(2)做完對話練習,學生基本掌握了對一個人的基本描述,這時把他們熟悉的鄧亞萍的畫面展示出來,并附上其職業和出生日期,叫同學們做一個口頭Report,進一步鞏固口頭表達,為下面的寫作作好鋪墊.如:
That's Deng Yaping.She's a great Chinese ping-pong player.She was born in 1973.
第三環節:小組討論。土耳其學者托托尼斯(Birsen Tutunis,1995)認為:寫作訓練,特別是當每組人數多時,可以產生對所學語言的意識能力。學習既是個人的事,又不是個人完全能單獨完成的。因語言有鮮明的社會性,離開人群、 離開交際是很難學好的。因此,學習英語作文,個人學習應該和同學間的互相幫助、交流、切磋相結合。
For exam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