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手術病人的術后護理范文

    手術病人的術后護理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手術病人的術后護理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手術病人的術后護理

    第1篇:手術病人的術后護理范文

    【關鍵詞】腸瘺 術后 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0)11-200-01

    腸瘺是腸管與其他空腔臟器、體腔或體表之問存在異常通道,腸瘺穿破腹壁與外界相通的稱為腸外瘺 。腸外瘺是腹部外科嚴重的并發癥,可導致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營養不良、感染、敗血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病程長,病死率高(15% ~20%) ,且患者極其痛苦,經濟負擔重,因此對腸瘺患者的治療和護理顯得尤為重要。腸瘺是腹部外科較多見的并發癥,一旦發生可出現不同程度的機體內環境失調、營養不良、感染等病理生理改變。病死率較高,近2年來,我們對3例腸瘺患者采取加強內環境和重要臟器功能的監測,充分引流,控制感染,聯合應用腸內、外營養支持,加強心理護理和基礎護理,取得較好的效果,下面就此總是談幾點護理體會:

    1 臨床資料

    本組13例患者,其中男9例,女4例,年齡25-60歲。其中,腸破裂修補術后9例,腹腔殘余膿腫清除術后瘺4例,12例痊愈,1例死亡。

    2 護理

    ①術后密切觀察病情,應及早發現吻合口瘺的發生,若術后患者持續高熱,體溫達38-39℃ ,且伴有腹痛、腹脹、墜脹等臨床癥狀,切口有大量滲出或引流物中有糞臭味膿汁流出,應考慮吻合口瘺發生的可能,此時應盡快引流,控制感染和營養支持,必要時結腸造口再造手術

    ②營養支持的護理,常采用鼻飼式口服腸內營養和靜脈營養(腸外)2種方式,腸內營養在瘺發生后35d,灌注的營養素為全能營養素,如牛奶、豆漿,灌注時濃度從高到低,同時保持溶液溫度為35℃左右。腸外營養:給靜脈輸入高能營養物質,如血漿、白蛋白、氨基酸、脂肪乳等。疑有真菌感染可加用氟康唑靜脈滴注,1次/d,每次灌注完畢應用溫開水沖洗鼻飼管,并將管口反折,用清潔紗布包好,防止污染堵塞。在實施過程中,應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準確記錄出入量,每周復查1次生化指標,每周測體質量1次,有糖尿病者定時監測血糖、尿糖。作為胰島素用量的參考。

    ③吻合口瘺的局部處理,通過持續的雙腔負壓吸引管對漏出的糞便進行持續充分引流,在持續負壓吸引的過程中,根據漏出物的量和性狀,進行負壓調整,同時用500mL生理鹽水加慶大霉素沖洗。疑有厭氧菌感染可加甲硝唑沖洗,沖洗過程中關閉引流管,使藥液在腹腔內停留較長時間,達到充分吸收,沖洗完畢30min后打開夾管,使其通暢引流。

    ④瘺口周圍皮膚的護理,及時清除漏出的腸液,將瘺口皮膚完全暴漏,不加敷料包扎,可用紅外線燈照射,使其干燥,局部皮膚可用氧化鋅油涂擦,保持皮膚的清潔干燥。

    ⑤做好基礎護理,特別是長期臥床的患者要保持床鋪的清潔干燥,定時翻身、拍背,用溫水擦洗,保持引流通暢,如有堵塞及時處理。

    ⑥心理護理腸瘺患者的病情重,病程長,痛苦大,經濟負擔重,易發生心理障礙,護士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責任感。本組病例有不同程度的焦慮、悲觀、憂郁情緒,我們多采用與患者交流溝通,耐心聽取患者的疑問,并給予安慰 解釋,向患者介紹有關病例的恢復情況,護理上解決患者的實際問題,減輕痛苦,同時做好家屬的思想工作,配合醫護人員做好心理護理,不要在患者面前流露出不耐煩的情緒,不提經濟費用問題,盡可能滿足患者的需求,使患者感覺到家庭的溫暖,消除不良隋緒,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參考文獻

    [1] 黎介壽主編.腸外瘺.第1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4.86-99

    第2篇:手術病人的術后護理范文

    【摘要】: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人們對健康理念的要求和理解進一步的拓寬,醫院已不再是單純的看病,解除患者從身體到心里的很多健康問題越來越多的呈現出來,人們逐步要求醫院不只是治療疾病,更重要的是解決生病后可以讓病人健康的回歸社會,回歸家庭.

    【關鍵詞】:骨科 病人 手術前后 優質服務心身護理

    隨著醫學模式由單純的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而產生的新的護理模式,以人為本的優質服務----系統化整體護理.強調人文,重視心理護理,已成為當今醫院護理管理中的重要內容,即所謂我們護理學中提出的"健康"定義:一個人不但沒有軀體疾病,還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這和我們今天的以人為本的系統化整體護理是相適應的.

    骨科手術是治療骨科疾病的措施之一,其目的是為了消除病人的疾病,恢復健康,以便能繼續勞動.因此,必須力爭手術的成功,更不能因手術失誤造成病人肢體功能的喪失或殘廢,甚至死亡.為此,對手術實施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均需要有充分的準備以確保手術的成功和病人的安全.這需要我們醫護人員的密切配合.同時,還需要得到病人和家屬的信任和支持,醫護患三結合形成一個統一的戰斗整體,共同向疾病作斗爭,才能保證我們治療護理康復計劃的順利完成.

    1.術前病人的心理特點及護理措施

    病人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群體,什么樣的人都可以患病,每一個病人的年齡.性別.性格.特點.職業.生活習慣.文化層次以及他們的個體差異.所患病的種類和嚴重程度千差萬別,各不相同.可是在手術前后他們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顧慮和畏懼,心情是很緊張而且矛盾的.如畏懼手術時的疼痛,擔心手術的效果和發生術后的并發癥,考慮醫療費是否太貴,生病對工作和家庭的影響,自己的身體是否可以支撐住,手術的后續治療和可能落下的殘疾對今后生活和工作的帶來的諸多不便.甚至有的病人還存在著悲觀.失望的情緒,失去了健康,怕自己從此被人看不起.對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失去信心.

    病人患病后來到了一個相對陌生的環境,沒有了家人和朋友的陪伴,暫時失去了勞動能力,心理上會產生很大的落差.由于手術本身就是一種創傷,我們應針對不同的病人進行不同的心理疏導,視病人如親人,發揚我們的奉獻精神,耐心細致地對他們進行心身護理,盡快讓病人回歸現實,了解自己的情況,積極的配合我們治療疾病.

    讓病人了解醫院的設施.設備情況.給予他本身手術的能力,醫院的愛心團隊,他本身的病情,手術目的和一般過程.同時我們要以適當的方式.親切的語言告訴患者對他施行手術的重要性,同時對術中,術后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對這些問題的應對方法和處理措施.另外,還應該向病人交代清楚手術前后的注意事項,并配合我們完成各項術前檢查.認真回答病人提出的各種疑問,解除他們的思想顧慮,鼓勵他們正確的對待疾病,積極配合各種治療和護理措施.對一些特殊患者,我們應適當的留其家人在身邊陪伴他們,,鼓勵他們,使他們增加戰勝疾病的信心.充分調動起病人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能達到接受手術前的最佳心身狀態.這樣對病人手術的成功率和術后的康復具有很大的幫助.

    2.術后病人的心理變化及護理措施

    從手術治療的全過程來說,術前準備.實施手術和術后治療和康復護理是一個連續的.不間斷的過程.一個骨科病人的真正康復,它不僅是術前各項完善的準備和成功的手術,它還需要術后的精心護理和功能康復鍛煉,肢體的完全恢復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因此,術后對病人的心身護理同樣是必不可少的.手術完畢后,病人擔心術后的疼痛耐受不了,刀口會不會感染,經過這么大的手術,身體需多長時間才能復原,術后肢體功能的恢復會不會影響以后的生活,我們針對這些問題對他們進行治療和護理.

    2.1全身情況:對術后病人的疼痛我們應根據他們的疼痛性質.程度和耐受性,除跟他們談心,給予心理治療外,還應適當的給以止痛藥,以緩解病人的疼痛.對有嚴重創傷性失血甚至休克的病人,我們應該密切觀察其血壓.脈搏.呼吸.神志的變化,液體的出入量情況.根據具體情況給予輸血和補液治療.

    2.2抗感染治療:為了避免術后傷口感染,要做到術野的清潔無菌,術后根據病情適當給予抗生素治療.用藥期間要密切觀察病人傷口的變化,根據病情增減藥量,防止術后刀口感染.

    2.3營養支持:骨科手術后,病人一般很少影響胃腸道,因此飲食不受限制.我們應注意病人攝取食物的營養情況,做到多樣化,營養均衡,搭配合理,易消化.對因失血過多或年老體弱的病人,我們亦需要適當的從靜脈補給一些營養液,促進肌體的抗病能力,使他們早日康復.

    2.4褥瘡預防:骨盆骨折.腰椎骨折.老年人骨折,多發骨折.股骨頸骨折.下肢骨折的病人,他們需要較長的時間不能下床活動.身體狀況也不一樣,我們要根據這些群體的具體情況進行特殊護理,幫他們勤翻身.檫洗身體.按摩受壓部位,促進身體內的血液循環.整理床鋪,并給以他們舒適的臥位,,教會他們在床上大小便的正確方法,避免褥瘡的發生.

    2.5功能鍛煉;骨科手術后的病人康復期較長,我們應在術后幫助病人抬高患肢以利消腫,勤觀察患肢的血運情況是否良好.有一些病人在術后還需要一段時間的外固定.在解除了外固定后,我們應協作病人慢慢的進行鍛煉,直至肢體功能恢復正常.

    第3篇:手術病人的術后護理范文

    方法:本組86例患者,年齡69-88歲。全部患者都是股骨骨折,都行了手術治療。

    結果:本組86例患者,通過術前、術中、術后的精心護理,均取得了滿意治療效果,無1例發生并發癥。

    關鍵詞:股骨骨折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8801(2012)12-0113-02

    1資料與方法

    本組86例患者,男48例,女38例。年齡69-88歲,平均72歲。全部患者都是因外傷導致大腿疼痛、活動障礙等癥狀,有明確的外傷史。其中股骨頸骨折36例,股骨中段骨折28例,股骨下段骨折22例。治療手段分別采用了切開復位內固定術、人工全髖或半髖置換術[1]。

    2護理

    2.1患者準備。術前常規檢查血常規、出凝血時間、肝腎功能、心電圖等,術前禁食水6小時。

    2.2術前護理。多數老年患者骨折一般是突然外傷所致,存在急躁、焦慮心理,加上生活不能自理,又需住院手術治療,擔心醫療費用和手術效果等,使老年患者不知所措,心理失衡,表現為恐懼焦慮,急躁失眠。作為責任護士應主動與患者交談,讓患者有很好的心理準備,有信心積極配合治療。

    2.3術中護理。一般老年患者都采取全身麻醉或者CSEA麻醉。在麻醉的整個過程中,手術室護士應掌握麻醉常用藥物的性能,藥理作用和用法,注意事項。協助麻醉師進行麻醉。為防止麻醉意外事件發生,麻醉前必須對麻醉用量和藥品進行檢查,全面估計麻醉過程中可能發生的變化,準備好各種搶救器械和藥品。全麻醉病人去枕仰臥,將患者下領向前上托起,使上下齒咬合,防止舌根后墜。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吸出呼吸道分泌物,認真觀察呼吸頻率、幅度。如出現喉、支氣管痙孿,應面罩給氧,必要時氣管內插管。麻醉前病人的準備要特別注意呼吸道不受嘔吐和誤吸的威脅。全麻過程中,一旦出現嘔吐應立即將病,人頭轉向一側,同時迅速吸凈口腔,上呼吸道的嘔吐物,保證呼吸道暢通。必要時立即氣管內插管。氣管插管人工通氣的病人應保持導管通暢,隨時吸凈導管內分泌物,注意人工呼吸機的工作情況,如有報警,馬上檢查處理,嚴密觀察病情變化,記錄病人的呼吸、脈搏、血壓、血氣、體溫以及心和腦的電活動等生命休征,保持輸液、輸血通暢。密切觀累木中失血情況,為輸液、輸血提供依據。并注意有無輸液輸血反應。

    2.4術后護理。患者返回病房后,密切觀察傷肢的血液循環和感知覺情況,協助患者去枕平臥位6小時,禁食水6小時,囑患者嚴格臥床休息。協助髖關節置換術后的病人把傷肢保持外展中立位。正確指導患者傷肢功能鍛煉,協助患者翻身抬臀,防止壓瘡發生。疼痛劇烈者應及時解除痛苦。調節心理情緒,保持心理健康。

    3護理觀察

    3.1生命體征監測。術后老年患者應常規行心電監護,術后6小時內每15-30分鐘測體溫、脈搏、呼吸和血壓1次,密切觀察意識狀態、呼吸狀態、血氧飽和度、尿量的變化。

    第4篇:手術病人的術后護理范文

    【關鍵詞】 前列腺增生 術后 護理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前列腺增生癥手術患者86例,年齡56~78歲,平均66.2歲,病程5個月~7年,平均3.2年。86例均行手術切除前列腺治療。經過治療與護理基本痊愈出院,現將臨床護理措施報告如下。

    1.2 術后的一般護理

    膀胱持續沖洗 恥骨上前列腺摘除術病人術后回病房應立即用無菌生理鹽水,通過膀胱造瘺管行膀胱持續沖洗,以減少出血,防止凝血塊阻塞尿管。沖洗液的溫度以微溫為宜,膀胱沖洗時間一般為3~5天。排出液轉為淡紅色或淡粉色時,可改為間斷沖洗或停止沖洗。注意:①準確記錄灌注液量和排出液量,嚴防液體潴留在膀胱內,使膀胱內壓增高。②尿量一排出液量一灌注液量。③根據血尿的程度調整灌注的速度。④排液停止,說明尿管有血塊堵塞,應立即停止灌注,行膀胱高壓沖洗,尿路通暢后再接上生理鹽水繼續沖洗。

    2 術后并發癥的護理

    2.1出血

    2.1.1原因:前列腺窩與膀胱隔離不全致使腺窩出血流入膀胱內形成血塊,使尿管引流受阻,膀胱膨脹及痙攣,靜脈回流受阻更加重出血。①前列腺窩創緣止血不確實;②氣囊尿管安放位置不當,氣囊滑脫或破裂引起出血;③膀胱痙攣,膀胱痙攣可加重前列腺窩出血,而出血、血塊堵塞導尿管又可加重膀胱痙攣。

    2.1.2護理措施:①固定氣囊尿管的下肢外展15°,保持伸直、制動,使氣囊壓迫于尿道內口;②膀胱持續沖洗保持通暢,并根據血尿的程度調整灌注的速度;③密切觀察血尿的顏色及有無生命體征的變化;遵醫囑給予輸血、補液、止血等治療。

    2.2膀胱痙攣

    2.2.1病人表現:術后尿意頻發,尿道及恥骨上區疼痛難忍,伴盆底及下肢肌陣攣,膀胱痙攣發作時可致沖洗管一過性受阻,有時因膀胱內壓升高,導致膀胱內液體反流至沖洗管或從尿管周圍流出。反復膀胱痙攣及其繼發沖洗管引流不暢可加重出血,并可引起血壓升高。

    2.2.2原因:①術前存在膀胱逼尿肌不穩定,即不穩定膀胱;②尿管位置不當及其氣囊充盈過大,刺激膀胱三角區;③出血與膀胱痙攣兩者互為因果;④膀胱沖洗液刺激。

    2.2.3護理措施:有效止痛是非常必要的。①術后遵醫囑給予止痛藥或解痙攣藥物,術后安置硬膜外病人自控鎮痛泵(PCA)可以減少膀胱痙攣的發生;②調整氣囊尿管的位置及牽拉的強度和氣囊內的液體量,爭取在無活動性出血的情況下,早日解除牽拉和拔除尿管;③有血塊堵塞時及時行高壓反復沖洗,將血塊清除,保持尿路的通暢。

    2.3尿路感染

    2.3.1原因:①術前尿路有感染未控制;②術前尿培養無細菌生長,但尿路可能有細菌污染,最常見于有尿潴留曾經導過尿的病人。

    一般,尿道內管12h后其表面就會有一層生物膜附著,主要是腐生葡萄球菌或其他一些無害的微生物,手術時就難免會有菌血癥,還有20%~30%的病人尿中無細菌,前列腺液中可培養出細菌;③留置尿管給細菌進入泌尿系統打開了一條通道,高壓沖洗、更換引流袋等各種處置沒有嚴格無菌操作造成交叉感染。

    2.3.2護理措施:①遵醫囑應用抗生素治療;②嚴格無菌操作;③保持會清潔,每日會陰護理2次;④排氣后指導病人每日飲水2000ml以上;⑤嚴防逆流或使用抗反流式引流袋;⑥注意觀察體溫的變化及有無和附睪腫脹、疼痛的臨床表現,一經發現,及時通知醫生。

    2.4TUR綜合征

    2.4.1原因:術中低滲性灌洗液大量吸收入血使血容量急劇增加所致的稀釋性低鈉血癥和水中毒,病人可在術后幾小時內出現癥狀,煩躁不安、惡心、嘔吐、抽搐、痙攣、昏睡,嚴重者可出現肺水腫、腦水腫和心衰竭等癥狀。

    2.4.2護理措施:術后及時補充含鈉液體可以預防病人術后出現TUR綜合征;若病人一旦出現上述癥狀則立即遵醫囑減慢輸液速度,給脫水劑和利尿劑,并對癥護理。

    2.5尿失禁:一般為一過性尿失禁,原因是氣囊牽引后使尿道括約肌麻痹、水腫所致,在做好心理護理的同時,指導病人進行盆底肌群功能鍛煉即縮肛練習,告訴病人不要成為負擔,一般可恢復。如因膀胱功能障礙引起的尿失禁,需藥物或手術治療;如因手術損傷遠端尿道括約肌時可引起完全性尿失禁,術后難以恢復。

    3 健康指導

    3.1指導病人繼續按照醫囑口服抗生素防止感染。飲食原則以清淡、易消化食物為主,告訴病人多吃蔬菜、水果等含纖維豐富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煙、酒,保持大便通暢,避免不必要的灌腸。便秘、咳嗽或其他增加腹壓的因素都可誘發再出血。

    3.2多飲水勤排尿以沖洗尿路,每天保證尿量維持在2000ml左右。告誡病人切忌長時間憋尿,防止膀胱過度充盈影響逼尿肌功能,再度造成尿潴留。

    3.3術后3個月內避免上下樓梯及跑步等較劇烈活動,囑病人盡可能避免騎腳踏車、摩托車及溫水坐浴,避免長期坐硬椅子,或久坐潮濕的地方,可進行輕柔的體育活動,以利增強機體抵抗力,改善前列腺局部的血液循環。

    3.4術后1個月可逐漸恢復性生活。

    3.5指導病人作提肛運動,每天10次、每次10分鐘、每個動作持續10s,以增強盆底肌肉張力,盡快恢復尿道括約肌的功能。

    3.6行TUR-P術后1個月之內在前列腺窩創面未完全愈合前,仍有可能繼發出血,病人可出現輕微的血尿。告訴病人不必緊張,多飲水,保證足夠的尿量可起到內沖洗作用。若出血較多、有大量血塊、排尿困難時應到醫院及時處理。

    3.7最初排尿通暢,一個月后又逐漸出現排尿困難是典型的尿道狹窄的表現,告訴病人及時到醫院就診。

    經治療和護理,本組患者基本達到疼痛減輕或無疼痛;尿路通暢沒有膀胱痙攣發生;血尿顏色逐漸減輕至消失;尿管拔除后能正常排尿;術后體溫正常,無感染發生。

    參 考 文 獻

    [1]吳階平,主編.吳階平泌尿外科學.山東: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1143.

    [2]姜乾金,主編.醫學心理學.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2.

    第5篇:手術病人的術后護理范文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骨科常見病和多發病,嚴重可致大小便功能障礙,甚至截癱等,以往以保守治療為手段。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我科共進行腰椎間盤突出髓核摘除術42例,療效滿意,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齡19~62歲,病史3~9年,均為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

    1.2 手術方法 該患者呈俯臥位于手術臺上,常規消毒術區三遍,鋪無菌巾。手術開始,在硬膜外麻醉下取后腰部正中切口長約8.0cm,逐層切開皮膚、皮下及深筋膜。剝離棘突兩側的抵棘肌,顯露椎板及關節突,定位準確后。用椎板鉗分別咬除腰4椎板的下緣及腰5椎板的上緣,開骨窗,顯鋸硬脊膜。術中見腰間盤髓核突出,硬脊膜受壓,用神經根拉弓把硬脊膜拉向一側,用髓核鑿取出4、5間盤,放置明膠海綿兩枚止血,放松硬脊腹止血,清點紗布、器械無誤后,縫合切口,放置引流管一根,接引流袋。

    2 護理

    2.1 術前護理

    2.1.1 心理護理 因腰推間盤突出癥病人患病時間長,手術創傷較大,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緊張、恐懼心理負擔,我們應耐心與患者交談,儆好宣教,向病人及家屬介紹手術的必要性及手術后康復程序、注意事項,介紹典型病例,以消除不良的心理因素,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2.1.2 術前準備 ①術前ld備皮,備皮時防止損傷皮膚;②備血600ml,并完善各項輔助檢查:③為預防感染術前給予抗生素;④術前常規禁食水,術前行留置導尿;⑤術前練習俯臥位持緩2小時以上;⑥術前練習床上排大小便。

    2.2術后護理

    2.2.1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變化 每30min記錄1次,觀察引流浪的量、性質、顏色,確保引流通暢,正常50~300ml/d,色淡紅:若引流量)300ml/d,色鮮紅,應及時處理。術后24~72h,引流量≤50ml,可拔管。

    2.2.2脊髓神經功能觀察 由于椎間盤摘除,術中有可能損傷脊髓或神經根,術后也可能因為水腫,血腫壓迫脊髓而發生神經系統癥狀,因此要求嚴密觀察監測雙下肢的感覺,運動功能及括約肌功能。

    2.2.3 護理 麻醉未清醒者,頭偏向一側,以免發生誤吸致窒息,平臥6h開始翻身,每2h/l次,進行軸型滾動式翻身,防止脊柱扭曲。

    2.2.4 胃腸道護理 曲子手術牽拉,腹部手術病人在術后12~241:腸蠕動消失,隨著術后時間的延長,而逐漸恢復,一般術后48~72h整個腸撬動恢復正常,開始排氣或排便。因此,囑患者待排氣后進半流食,少食多餐:術后1周內禁鐵牛奶及進食含糖量高的食物,以免導致或加重腹脹。

    2.2.5 術后早期并發癥的觀察及預防 術后早期主要并發癥是感染和腹膜后血腫,形成脊髓神經受損。因此,術后要動態觀察病人體溫及雙下肢感覺運動功能,傷口局部狀況(紅、腫、熱、痛等),應及早向病人宣教預防并發癥的重要性,告知具體注意事項,以加強防范意識,本組均未發生以上早期的并發癥。

    第6篇:手術病人的術后護理范文

    作者簡介:王淼, 女,本科,主管護師,護士長。

    【摘要】通過對圍手術期主要護理職責以及圍手術期護理質量管理目的重視圍手術期護理質量。從圍手術期護理質量管理的內容包括手術前護理,手術中護理,手術后護理三階段護理總結了發揮圍手術期護理質量管理的作用。

    【關鍵詞】圍手術期;圍手術期護理;圍手術期護理質量管理;作用

    圍手術期是指病人從入院準備手術直到術后康復,將手術前、手術中、手術后三期的護理工作有機地聯系起來,為病人提供全程護理的一種工作方法。圍手術期病人不僅受到疾病本身影響,還受到麻醉和手術打擊。不論何種手術,均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另外,手術也可能改變個人或家庭的生活方式,甚至給家庭帶來危機,對病人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1]。因此,積極采取預防措施,確保圍術期病人安全,加強對手術病人護理質量管理,是我們每一個護士應該重視的。我院自2007年6月以來加強了圍手術期護理質量管理,確保手術成功,病人滿意,提高了醫院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1 圍手術期護理主要職責

    是在術前全面評估病人的身心狀況,采取措施使病人具備耐受手術的良好身心條件;術中確保病人安全和手術的順利實施;術后幫助病人盡快地恢復生理功能,防止各種并發癥和殘障,實現早日全面康復的目標。

    2 圍手術期護理質量管理目的

    手術治療具有風險性,在通常的情況下,手術可使受術者康復,同時手術又可能有威脅生命的潛在危險,所以說手術治療具有兩重性。對一個手術病人護理來講,涉及到急診科、手術室、各有關外科室三大體系的護理質量。檢驗圍手術期護理工作質量的一個客觀標準則是否讓病人處于最佳身心狀態接受手術,和諧配合手術。面對千差萬別的受術對象,要對每位病人進行精雕細刻般正確的生理和心理,這就要求護士,不但應有較豐富的醫學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能,還必須具有嚴格性、協作性、主動性相統一的高尚道德情操,對工作認真負責、遵守規章,嚴于慎獨精神。為此制定了圍手術期護理質量管理。

    3 圍手術期護理質量管理的內容

    為提高治療護理質量,減少手術并發癥和病死率,加強圍術期護理質量管理,現就術前、術中、術后護理分別闡述。

    3.1 手術前護理

    3.1.1 手術前護理:指病人準備手術進入手術室這一時期的護理,完善手術前準備是手術成功的重要步驟。[2]

    3.1.2 護理重點:評估和矯正可能增加手術危險性的生理和心理問題,給予病人有關的健康教育,指導適應術后變化的鍛煉。減輕焦慮;促進術后脈搏和血壓的穩定;減少術中麻醉劑的用量;減少病人術后對止痛劑的需求;增加病人術后活動的主動性;降低手術后感染的發生率;縮短住院時間[3]。對手術病人而言,醫師下達醫囑確定手術方案和手術日期,護理工作應分層次地進行,包括技術上的準備和心理上的準備。

    3.1.3 手術前常規準備

    (1)健康宣教,加強對病人的術前指導和心理護理。 待手術期間,病人心理復雜,常常既盼手術,又怕手術,有不同程度的緊張恐懼心理 。常常夸大手術的危險性;不理解麻醉的過程;不知道疼痛的程度;對預后悲觀。解決這些問題最有效的方法是消除“未知”,增強病人的控制感。進行術前教育,安排病人參加娛樂活動都可以達到較好效果。護士針對病人不同心理狀態進行心理護理,通過交談啟迪開導,解除疑慮,給予安慰支持,使病人正確對待手術和樹立信心,努力讓病人感到滿足以保持其術前身心處于最佳狀態[4]。病房護士和手術護士一同與病人進行術前健康宣教,包括術前戒煙,皮膚準備及禁食禁飲,指導術前訓練。講解術后早期活動的目的,術后可能留置的各種引流管、導尿管,指導術后必須進行的鍛煉,如深呼吸,有效咳嗽,翻身和肢體活動,排便練習,告訴病人取下假牙、眼鏡,發夾,手表和首飾、錢等貴重物品給予妥善保管。囑病人不化妝,不穿緊口襪子。

    (2)胃腸道準備,術前12小時禁食,4小時禁飲。

    (3)手術區皮膚準備,皮膚準備是預防切口感染的重要環節,包括清潔皮膚,剃除毛發、沐浴、洗頭、修剪指甲,更換清潔寬松衣服。

    3.1.4 急診手術準備:急診手術必須爭取時間,根據病情在做好必要的急救和處理同時,盡快完善術前準備,以贏得手術治療機會,處于休克狀態,應立即建立兩條靜脈輸液通道迅速補充血容量。通知病人禁食禁飲,迅速做好皮膚準備、藥物過敏試驗、急查血、出凝血時間、血型、交叉試驗。

    3.1.5 滿足病人的合理要求,創造良好的環境。正視病人的情緒反應,鼓勵病人表達自己的焦慮,感受或疑問,給予支持和疏導,通過護士良好的技術護理和心理護理,熱情耐心,有禮貌地介紹病室和手術室的環境與規章制度。實現“一切以病人為中心”宗旨,通過心理護理使病人感到溫暖、安全和受到尊重,增強受術信心和產生樂觀情緒,順利配合手術。

    3.2 手術中護理

    3.2.1 手術中護理:指從人手術室到手術結束回到恢復室(觀察室)或外科病房之間的護理。

    3.2.2 護理重點:主要協助病人緩解因面對手術和在陌生的環境中所產生的害怕和無助等,使病人有安全感,保證病人順利安全進行手術。術中補液、輸血、準備、文件記錄和手術中病情觀察、保持體內各方面平衡,對術后病人的康復減少并發癥密切相關[5]。建立手術室護士與病房護士書面交接班制度,嚴格執行手術室各項制度和護理操作程序。

    3.2.3 全體手術人員團結協作。 手術的成敗,主要在于醫師、護士、麻醉以及全體手術人員是否按照手術規程,密切配合;是否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規程和查對制度;準備器械設備是否完好無損;各項手術必須物品齊全無缺。

    3.2.4 靜脈輸液:短時間內迅速補充血容量,以及保證藥物及時達到體內。

    3.2.5 病人擺放,手術取決手術方式、切口位置等。手術最大限度地保證病人的舒適與安全;有利于暴露手術野,方便術者操作;對呼吸、循環影響最小;不使肢體過度牽拉或壓迫而受損;肢體不可懸空放置,應有托架支持。

    3.2.6 手術過程中的觀察,護士應密切觀察病人的反應,及時發現病人的不適,或意外情況,防止并發癥的發生,確保病人的安全。

    3.3 手術后護理

    3.3.1 手術后護理:指病人手術后返回病房直到出院這一階段的護理,現在手術護士一同參與回訪病人情況。

    3.3.2 護理重點:是創造有利于病人從手術的創傷中逐漸恢復的最佳條件,盡量預防并及時發現和處理各種可能出現的并發癥。 有計劃地有目的開展專題講座活動,定期開展護理查房活動,根據臨床需要,有針對性地開展深靜脈血栓形成與肺栓塞的預防、抗生素的正確配伍、感染的預防、并發癥的預防與處理等。典型病例,及時組織護士學習,通過查房找出問題,統一要求,改進工作。

    (1)術后病人的臥位,未清醒前取側臥或仰臥位,頭偏向一側;腰麻病人術后去枕平臥 6 小;硬膜外麻醉病人平臥 4-6 小時麻醉清醒;生命體征平穩后,顱腦部手術可取15° 30°頭高腳低斜坡臥位,如病人伴有休克,應取仰臥中凹位,即下肢或床腳抬高20°, 頭部和軀干同時抬高 15°的;腹部手術后,多取低半坐位臥式或斜坡臥位,以減少腹壁 張力;脊柱或臀部手術后可采用俯臥或仰臥位。

    (2)正常生理功能的維護,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吸痰,有嘔吐物及時清除。給氧,如發現病人煩躁不安,鼻翼煽動,呼吸困難,應立即查明原因,盡快處理。病人生命體征平穩后,鼓勵床上翻身,變換,鼓勵其做深呼吸和咳嗽咳痰。檢查皮膚的溫度,濕度和顏色;觀察敷料滲血情況。

    (3)控制疼痛,增進舒適,采取合適,藥物止痛和減輕焦慮,使用止痛藥物之前數呼吸,若呼吸次數低于12 次每分鐘,不能給藥。

    (4)引流管的護理,妥善固定;保持通暢。每日觀察,記錄引流液的顏色,性質和量;按需要進行特殊護理,如沖洗;不過久留置各種引流。

    (5)并發癥觀察及預防,特別是要正確判斷手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及處理是保證手術成功的重要環節[6]。協助病人早期活動, 下床行走; 臥床病人做床上移動和翻身;腹部按摩;鼓勵病人每小時需要重復做深呼5 10次;保持足夠的水分攝入;避免術后嘔吐物誤吸,防止繼發感染;維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及早糾正低血鉀,酸中毒等;鼓勵和協助不習慣床上排尿者在床沿,或站立排尿;積極解除排尿困難,防止尿潴留誘發尿路感染;鼓勵留置導尿病人飲水,沖洗泌尿道,觀察排尿情況 。避免和及時處理術后腹脹,嘔吐等導致腹內壓增高因素;褥瘡,下肢靜脈血栓均與術后臥床,缺乏活動有關。一般手術病人均應鼓勵于術后 24-48 小時內下床活動, 但循環呼吸功能不穩定,合并休克,極度虛弱,或是血管手術,成型手術,骨關節手術后病人應根據情況選擇活動的時間。下床活動要循序漸進,可由第一天在床上坐起開始,逐漸增加活動量至坐床邊椅上數分鐘,然后再開始床邊,房間內和走。

    3.3.3 加強心理護理。 手術完畢護士要細心周到處理,手術室護士要親自護送病人回房,搬動時注意保護切口,盡量減輕病人的痛苦,輕抬輕放,擺好位置。病人經過長時間手術,體力消耗很大,極度疲勞,同時又擔心手術的成敗和術后傷口疼痛,這時非常需要護士的體帖與開導。病房護士要勤觀察,勤護理,及時了解病情及精神狀態,同時應根據每個病人的心理特點,給予相應的護理。采取靈活措施,善于用解釋、開導、啟發、鼓勵等方法,以達到減輕癥狀,建立康復信心的效果,使病人處于接受治療和康復的最佳心理狀態。

    參考文獻

    [1] 李夢櫻.外科護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6

    [2] 李夢櫻.外科護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6

    [3] 曹偉新,李樂之.外科護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8

    [4] 曹偉新,李樂之.外科護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8

    [5] 李少紅,潘雪迎.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癥的圍術期護理.當代護士雜志,2009,3:44-45

    第7篇:手術病人的術后護理范文

    【關鍵詞】手術 心理 護理 體會

    中圖分類號:R4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1)6-266-02

    1 心理護理體會

    1.1 對心理護理實施心理護理的必要性:

    一個人從正常生活和社會環境中來到醫院住院,看到醫院各種各樣的病人后,疾病就開始不斷的捆擾患者的身心,由于生活節律被打亂,再加上手術病人一般對人體生理、解剖、麻醉、手術方法及手術后處理缺乏了解,就產生捆懼感,病人在術前的心理活動主要是害怕和擔心。怕的是疼痛,擔心的是否會出現意外。手術病人入院后,就盼著早日手術,而一旦安排了手術日,就會恐惶不安,吃不下飯、睡不好覺,心理波動很大。 針對病人術前的心理特點,應請主刀醫生在術前一日看望病人,同病人溝通,盡量解除病人的緊張不安心理,耐心聽取病人的意見和要求,向病人闡明手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對手術的安全性作出肯定,使病人獲得安全感,讓病人知道手術是治療外科疾病的主要手段。

    精神和心理壓力主要是對手術、麻醉等相關知識缺乏或有更深了解所引起的焦慮、恐懼等,這種情緒變化不僅僅直接影響麻醉和手術的實施,還影響術后的治療效果。護士是在手術前后直接看護病人各種變化的,因此,在與病人接觸的過程中進行恰當的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在與病人的交談中,要進一步掌握病人的職業、文化、婚姻家庭等狀況,要實施的手術仔細解釋,耐心說明,使病人對手術的順利實施及對病人術后恢復報科學的態度,設法幫他們減輕心理負擔,讓他們有充分的心理和精神準備,在良好的心理狀態下手術。

    1.2 手術前的心理護理:

    手術前的恐懼、焦慮會影響到麻醉和手術效果,硬膜外物擴散不全,全麻誘導期不平穩,術中出血量大,術后刀口愈合慢等一系列并發癥。

    病人進入手術室的陳設、布置,無形增加病人的心理負擔,為了減輕病人對手術的恐懼和焦慮,增強手術的信心,護士應認真負責,嚴格自行查對制度,對病人態度從容,熱情誠懇,動作輕巧、熱情、盡可能準確地解釋病人的各種疑問,給予病人良好的第一印象,講明手術的意義,讓患者認同手術的必要性。

    一般病人躺到手術臺上就容易產生孤立無援的心理,這時護理人員因該誠懇地給患者進行解釋,撫慰,講明手術前實施的各種護理操作,如:靜脈穿刺、導尿、上約束帶,放置電刀鉛板等,讓病人心里有數,將實行何種麻醉,手術中因該怎樣配合,讓患者感到充分的手術準備,從而減輕和消除孤立無援的心情,形成安全感,對醫務人員有了親切和信任感,就會對整個手術過程有了信任。

    1.3 手術進行中的心理護理:

    由于不同的麻醉、手術類型、年齡、性別、因而手術過程中的心理變化也各不相同,手術過程中要注意清醒病人的心理變化,及時安慰病人,觀察其面部表情及其發出的聲響,并高訴病人手術中如:電動吸引器、電刀、監護儀及手術器械發出的等不要害怕,手術過程中,般動物品要輕穩,避免碰撞聲,以免發出刺耳的聲音使病人心驚膽顫,手術過程中,醫護人員言談要嚴謹,詳細分析手術中各種情況,并加以解釋,作出相應的的措施,如腹部手術探察腹腔臟器出現牽拉不適引起惡心、嘔吐時鼓勵病人做張口平穩深呼吸,穩定情緒,以利于手術順利進行,如病人出汗口干時及時給予擦汗,生理鹽水濕潤口唇,按病人所需給予幫助,使患者感到似親人在身邊,從而滿足他們的心理要求。

    護理人員還可以將手術進程告訴病人,從而減輕術中病人的焦慮、緊張感,取得病人的配合和諒解。

    1.4 手術后的心理護理

    術后患者最急于知道是,手術是否成功?怎樣迅速康復?為此應對清醒的病人說明,由于患者的積極配合,手術取得成功,同時給予患者及家屬適當指導注意保護手術傷口,保持引流管道暢通,術后的臥位及禁食的時間,鼓勵患者早日下床活動,預祝早日康復等。

    術后的訪視也是很重要的環節, 進一步溝通護患的情感,保持患者良好的心境以利患者早日康復。

    2 小結

    患者良好的心理是康復的一半,通過對手術病人的心理探討,觀察病人的心理活動的發生、發展變化,不斷探索病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用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相關的心理學知識去影響病人的心理活動,以期達到病人早日康復的目的,為我們護理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第8篇:手術病人的術后護理范文

    【關鍵詞】健康教育 手術室 應用

    中圖分類號:R4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515(2010)12-170-02

    隨著整體護理模式的廣泛開展,手術室的護理工作也在發生著顯著的變化。以往手術室護士傳統的工作方法已不能適應新的情況,弊端在于原先只是機械的完成手術配合任務,而忽視了對病人的健康宣教,病人很容易產生緊張恐懼心理。2008年我院手術室推出對病人施行術前、術中及術后的健康教育,要求護士走出手術室,與病人進行交流、接觸,并將術前、術中及術后健康教育納入到手術室護士的日常工作中,幫助病人以最佳的心態獲得最佳的手術治療效果,現將我院手術室開展健康教育的情況介紹如下:

    手術室收到次日手術通知單后,護士長即安排好兩名護士即責任護士,負責手術前訪視、手術中配合和手術后隨訪工作。這樣當護士和病人在手術室再次見面時,就不會覺得是陌生人了,對于急診病人,責任護士可利用術前短暫的時間與病人溝通。

    1 術前訪視

    手術室的護士應全面了解病人的心理、生理需求,幫助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做好術前宣教。

    1.1 術前的訪視和評估

    為了更好地使患者配合醫務人員順利完成手術,責任護士在接到手術通知單后,一般于手術前一日進行術前訪視,必要時參加術前討論,收集資料,進行術前評估。

    1.1.1 閱讀病歷,了解病人姓名、年齡、性別、診斷、手術方式、所需時間等各種情況。

    1.1.2 向病房護士了解護理計劃,向經治醫生了解麻醉方法、手術進程、特殊手術、手術所需的特殊器械等,術中可能出現的并發癥,病人的精神狀態和對疾病的認知程度。

    1.1.3 與病人進行溝通,解除患者的焦慮。

    到病房確認患者,進行自我介紹,向病人及家屬說明訪視的目的,了解病人的相關情況,詢問患者的不安和擔心的事情,根據病人的性格、職業、文化程度等恰當地介紹有關知識,給予病人激勵的語言,消除病人對手術及麻醉的恐懼感。

    1.1.3.1 告訴病人,我們靜脈穿刺用的是“靜脈留置針”,就是在她們的血管內留置一根軟管,以免針尖刺破血管壁而損傷血管。

    1.1.3.2 告知病人,在進入手術室后需要進行留置導尿,目的是為了排空膀胱,以免手術過程中損傷膀胱,同時也便于觀察尿液的性狀、顏色和量。

    1.13.3 教會病人如何配合麻醉師的工作。我們采用的麻醉方法一般是腰硬聯合麻醉,剛開始麻醉時可能會有一些痛,但是告訴病人千萬不要動,以免影響了麻醉師的工作,這種痛一會就會消失的。

    1.1.3.4 對擇期手術的病人,要告訴病人術前6小時要禁食,4小時內需要禁水,術前晚一定要有一個良好的睡眠,以免影響了血壓。

    1.1.3.5 進入手術室前把假牙、首飾等摘掉,以免影響手術及麻醉的正常進行。

    1.1.3.6 告訴病人,在手術的過程中如果有不舒服及異常的感覺請及時與我們溝通,我們會盡快為您解決的。

    1.1.4 簡要的介紹手術室人員組成、手術經過、手術室的環境、進入手術室的大體流程等,讓病人觀看手術室健康教育手冊,使病人能夠清楚和直觀的了解手術室的有關情況。

    1.1.5 概括介紹手術后患者如何進行腹式呼吸及有效咳嗽咳痰。

    有效的腹部呼吸可緩解切口疼痛,減輕呼吸困難;手術后患者常處于仰臥位而影響咳嗽的力量,還會因傷口疼痛不敢咳嗽和咳痰,容易并發肺不張和肺部感染。因此在術前指導患者進行腹式呼吸的方法和有效排痰方法非常必要。

    1.2 確定護理問題。責任護士根據收集的資料和手術種類預測可能出現的護理問題,例如:恐懼、潛在性的電灼傷等。

    1.3 制定護理計劃。根據存在或潛在的護理問題,制定術中相應的護理措施,例如:潛在的性損傷,采取的措施為:

    1.3.1 正確安置。既便于醫生操作,又順應呼吸、循環功能,避免神經、血管受傷,避免身體各部肌肉扭傷。

    1.3.2 安置的動作輕柔緩慢,協調一致,注意負重點和支點是否正確。

    1.3.3 禁忌將病人安置在超過其忍受限度的強迫上。

    2 手術中的護理

    2.1 準備常用物品、藥品,嚴格檢查手術間的設備是否齊全、功能是否良好;調節適宜的手術間溫、濕度,根據手術類型準備特殊的器械及輔助設備等。

    2.2 嚴格核對患者及術前準備情況,清點隨患者帶入手術間的物品,再次向患者介紹手術室的設置,現代化的儀器設備,經驗豐富的手術大夫和麻醉師。

    2.3 護士熱情、友善地把病人接到手術間,并用幾分鐘時間專門照顧她,讓她感到她是這里最重要的人,親切的稱謂病人,勿以床號、病名或手術名稱代替病人姓名,與病人作簡單的交流,向病人說明其入手術室后,始終都會有人陪伴她,讓其放松心情,減少陌生感。

    2.4 巡回護士建立靜脈通道,確保術中輸液、輸血通暢。安置手術,盡量減少患者身體的暴露,以維護患者的自尊心和減少體液的丟失。全程陪護患者,同時整理護理記錄。

    2.5 保持環境安靜,避免不必要的噪聲。器械護士準備手術器械,熟悉手術步驟,力求做到穩、準、快。術中不談論與手術無關的話題,手術結束前,認真清點紗布、縫針、器械,保管手術切除標本等。

    2.6 關心病人需求,讓病人感到舒適。病人感到口唇干燥、不適,可用濕棉球濕潤口唇以助緩解不適。對孤獨和恐懼的病人,應對她進行安撫,如:握住病人的手,撫摸病人的臉等,能增加舒適并消除顧慮。

    3 術后隨訪與評價

    術后隨訪有助于責任護士評估手術中的護理效果,當病人知道手術室的護士仍關心她的術后恢復時,會很愉快,這種愉快心情也能促使他早日康復。

    3.1 一般于手術后的第二天隨訪,對待特殊病人,亦可于手術當天或術后幾日多次隨訪,向病人及家屬介紹手術情況,向其說明手術很成功,病人配合良好等,并進行有效的術后指導。

    3.2 了解病人術后有無異常情況,切口有無滲血、滲液及引流管是否通暢,并及時通知醫生。

    3.3 了解病人現有的不適,并給予問候和疏導。

    3.4 囑咐病人術后正確臥位,讓病人了解麻醉后可能會出現頭暈、頭痛等癥狀,向其講解產生頭痛的原因,告知平臥可減少腦脊液外滲,維持腦壓,預防頭暈、頭痛。

    第9篇:手術病人的術后護理范文

    關鍵詞:舒適護理;口腔種植術;滿意度;負面情緒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種植科2017年7月—2017年9月收治的80例病人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觀察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26~60(38.5±8.7)歲。對照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22~57(36.2±8.9)歲。80例病人均經過術前評估,可進行口腔種植術。兩組病人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干預方法

    對照組病人給予常規護理,具體告知病人術前評估結果、手術整體過程及分期、手術注意事項、術后常見并發癥及應對方法,常規進行術前、術中及術后護理操作。觀察組病人給予舒適護理,分為術前、術中及術后。具體如下。

    1.2.1術前舒適護理

    通過與醫生的溝通,全面了解病人病情,不局限于種植方案。與病人及其陪同家屬親切交談,詳細詢問病人的健康及疾病史,告知病人手術方案,向其介紹各種植系統的價位、優缺點、適應證等;告知病人需要進行術前檢查,如口腔錐形束CT(CBCT)、血常規、傳染病等項目。對手術流程進行詳細介紹,告知病人預期手術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對病人存在的疑慮進行一一解答,通過既往手術病例的展示,提高病人對手術成功的認同感。

    1.2.2術中舒適護理

    手術室環境干凈整潔,術前2h對手術室進行紫外線消毒,調節溫度和濕度,一般室溫22~25℃,濕度在50%~60%。按治療方案準備種植系統、型號、種植器械盒等手術器械,確保各物品及器械均在有效期內。檢查種植機、椅位調節功能、燈光及負壓吸引裝置是否處于完好備用狀態;護士言語溫柔親切,減輕病人的陌生感,引導病人至手術椅位,協助其取舒適,播放舒緩輕松的音樂以緩解病人緊張情緒。術中可適時告知病人手術目前所處階段,注意詢問病人有無不適,注意創口大小及出血情況,若遇到異常問題時,告知病人不要慌張,協助醫生及時解決。護士術中配合動作嫻熟準確,以縮短手術時間,降低病人的不適程度;在打開種植體及高值耗材前再次與醫生口述核對系統、型號等,嚴格遵循無菌操作。

    1.2.3術后舒適護理

    手術結束時注意觀察病人創面腫脹及滲血情況,囑病人輕咬牙塊30min,24h內禁止刷牙及漱口,術后1~2d唾液里帶血絲是正常現象,勿緊張擔心。告知病人術后冷敷可以緩解疼痛,若病人屬于疼痛敏感者指導其口服止痛藥。囑病人術后2h內不能進食,2h后可進半流質飲食,避免過熱過硬等刺激性食物。指導病人術后常規服用抗生素3~4d,預防傷口感染。若醫生術中使用可吸收縫合線,則告知病人不用拆線,否則約術后10d左右拆線,拆線時觀察病人傷口的愈合情況,囑病人注意口腔的衛生,再約種植手術后3~4個月來院復查并進行種植二期及冠修復。

    1.3效果評價

    比較兩組病人的護理滿意度及負性情緒評分。護理滿意度分為滿意及不滿意,病人根據圍術期情況進行評價。負性情緒評分通過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及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alec,SDS)進行評價[3],分別在病人術前及術后進行評分,SDS53分為正常,SAS50分為正常,數值越大表示負性情緒越重。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实拍在线| 成人小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首页| 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中文精品3d动漫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站| 成人福利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18黄网站麻豆|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1314|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色影视 | 猫咪AV成人永久网站在线观看|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的电影| 国产成人19禁在线观看| 成人合集大片bd高清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成人| 成人中文精品3d动漫在线| 青青国产成人久久激情911| 免费观看成人羞羞视频软件| 成人777777|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国产成人麻豆tv在线观看| 成人毛片全部免费观看| WWW夜片内射视频日韩精品成人 | 成人免费网站视频| 成人高清毛片a| 精品无码成人久久久久久| 亚洲欧美成人中文日韩电影| 国产成人精品自线拍|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鸭子| 成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性影院视频| 成人综合伊人五月婷久久|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免费全部网站|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