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健康管理知識培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家庭保健員;糖尿病;家庭干預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06(b)-0137-02
北京市衛生局的《2012年北京市衛生與人群健康狀況報告》顯示:2011年北京市糖尿病的知曉率為62.6%,治療率為59.4%,控制率為23.9%。防控形勢非常嚴峻,并且數據顯示北京市居民具備健康素養的比例還不是很高,只有24.7%,(2008年,全國城鄉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為6.48%,北京市為10.7%)其中對于慢性病預防和日常保健的素養較低。Armour等的研究表明有家庭成員參與的干預措施有助于改善1型糖尿病的代謝控制[1],Diego等的研究則發現采用家庭干預可顯著降低2型糖尿病的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家庭保健員在社區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地位受到了重視[2]。中醫家庭保健員的培訓已作為北京市政府主抓的惠民工程之一[3]。中醫藥在治療“消中消渴”中,詳細記錄有制備藥茶的方式,這種代茶飲可使藥物持久而緩和的起作用,對于慢性病癥有較理想的療效和作用[18]。還有研究顯示,中藥代茶飲聯合穴位療法明顯改善血糖情況。培養中醫家庭保健員既可以在培訓中密切醫患關系,提高相互信任度,又可使指導員成為社區健康管理中的好幫手。回龍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二撥子社區衛生服務站在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對轄區內2型糖尿病患者給予了家庭保健員培訓的干預管理,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1.1 患者資料 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從回龍觀社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二撥子社區站各招募50名2型糖尿病患者,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患者需按“一戶一人”方式推薦1名家人或照顧者作為中醫家庭保健員。所有病人人數100名,均以隨機數字表法將其隨機分成對照與觀察組,各組均為50例。其中對照組男21例,女29例,平均年齡(59.51±11.21)歲,觀察組男26人,女24人,平均年齡(60.25±7.71)歲。同時具備以下5項條件者方可進入研究:①確診為2型糖尿病(WHO 1999年糖尿病診斷標準);②該試驗開始前6月未參加過其他生活方式研究和2型糖尿病課題者;③30歲≤年齡≤75歲;④家屬和照顧者生活在一起;⑤同意并合作者。有以下之一項者不入選:① 不能合作者;②合并嚴重心、腦、肝、腎、血液系統等并發癥及精神病患者;③妊娠或哺乳婦女;④肢體功能障礙影響行為干預活動實施者。
1.1.2 中醫家庭保健員資料 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觀察組家庭中推薦一人為中醫家庭保健員,人數為50人。同時具備以下5項條件者方可進入研究:①為觀察組2型糖尿病患者的家屬或照顧者,但本人不是2型糖尿病患者;② 至少最近一年與入組患者生活在一起,能為家庭成員進行健康教育和行為干預的指導;③30歲≤年齡≤75歲;④具有初中或以上文化;⑤ 既往未參加過類似的中醫糖尿病知識培訓,同意并合作者。排除標準如下:①語言交流、溝通障礙者;②最近一年不能和入組患者生活在一起者;③不能按時參加對中醫家庭保健員的培訓課程者;④接受中醫糖尿病知識培訓后,不向家中的糖尿病患者進行健康指導者。
1.2 研究方法
1.2.1 干預組 藥物常規治療和慢病管理,加用中醫家庭保健員對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指導,包括飲食、運動、代茶飲和穴位按摩。對照組:藥物常規治療和慢病管理。療程:1年藥物常規治療、慢病管理及中醫健康指導內容均參照2013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1版《2型糖尿病患者中醫健康管理技術規范》及2013版《家庭保健員中醫健康教育手冊》。
1.2.2 中醫家庭保健員培訓內容和形式 主要內容包括:中醫飲食調養、按摩保健、運動保健、糖尿病四季養生等知識和技能。培訓形式主要有:健康教育講課、小組討論、飲食運動干預活動的示范、代茶飲的辨證分型及穴位按摩指導、觀看中醫養生視頻錄像等。
1.2.3 觀察指標 空腹、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中醫糖尿病管理知識問卷調查:入組前及1年后進行問卷調查,評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中醫家庭保健員的中醫糖尿病管理知識問卷調查:入組前及1年后進行問卷調查,評價中醫家庭保健員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
1.3 統計方法
應用SPSS(V2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分析。所有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不同組間差異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兩兩比較用LSD檢驗法,方差不齊時采用秩和檢驗。
2 結果
兩組患者經過1年的不同干預手段,在糖尿病知識知曉率,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指標中,觀察組效果明顯,P
3 討論
由中醫全科醫生對中醫家庭保健員進行統一的中醫糖尿病管理培訓,1次/月,連續6次,并定期與中醫家庭保健員進行隨訪、溝通,提供電話咨詢服務,確保家庭保健員將糖尿病中醫管理知識運用到家中的糖尿病患者。由中醫全科醫生制訂干預組患者辯證施治的方案,根據患者的癥狀和中醫辨證分型推薦其適合的代茶飲和穴位按摩。中醫家庭保健員對家中的糖尿病患者實施中醫養生保健知識宣教干預,干預時間為1年,由中醫全科醫師進行監督實施,定期指導。
通過對比患者培訓前及培訓后1年對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中醫糖尿病管理知識掌握情況、糖尿病相關臨床檢查指標、各種新發并發癥的情況等方面的變化,結果顯示中醫家庭保健員培訓在社區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同時,該研究的創新點在于,實施中醫家庭保健員對糖尿病患者的干預,提高社區糖尿病患者的慢病管理效果,制定出適合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中醫家庭保健員進行糖尿病中醫干預的模式,對中醫家庭保健員參與慢病管理提供有益的探索,提高中醫家庭保健員的健康教育和中醫干預的技能,更好的發揮其在患者家庭中的慢病管理作用,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進一步完善,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 Armour TA, Norris SL, Jack L Jr, Zhang X, Fisher L. The effectiveness of family interventions in people with diabetes mellitus: a systematic review[J].Diabet Med,2005,22:1295-7305.
[2] 張秀娟.家庭保健員培訓在社區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北京醫學,2012,34(10):57-58.
作為掌握健康知識的專業人員,醫院院長及其他醫護人員卻長期忽略管理自身健康。這儼然成為當今的普遍現象,導致很多醫療工作者的健康狀況不理想。
中國醫院協會疾病與健康管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周生來表示,希望通過“關愛先行 中國百名院長講健康”項目,組建健康科普的國家隊,使健康教育科學化、規范化,并打造健康管理的領軍人,向全民健康管理邁進。由院長帶動科主任,科主任帶動基層醫生,最后由醫院帶動社區,讓全社會都關注健康管理。
正是出于這樣的目的, “健康與領導力高級研修班――關愛先行 中國百名院長講健康”應運而生。該研修班由中國醫院協會疾病與健康管理專業委員會、國家行政學院培訓中心、中國健康教育中心和GE醫療中國共同主辦,5月27日在國家行政學院開班,并于10月15日在北京小湯山醫院舉行結業儀式。
“經過培訓的每一位院長,要成為一粒種子,在自己的城市及全國,形成廣泛的影響力和推動力,促使健康管理在醫院內生根開花;要樹立正確的健康管理理念,并積極在全社會傳播。”中國醫院協會會長黃潔夫對參加培訓的院長寄予厚望。
他表示,“醫療衛生行業作為一個特殊的行業,院長應該讓‘顧客’越來越少,這是我們的神圣職責。希望大家的健康管理觀念能夠通過本次培訓產生革命性改變。”
播種健康管理種子
10月12日至15日,是“關愛先行 中國百名院長講健康”項目開展的第二個階段,主要通過體驗式培訓的方式,幫助參與其中的百余名醫院院長體驗和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在5月份,該項目第一階段就對參與院長進行了健康與領導力、全民健康管理和健康傳播力等課程的培訓。
據周生來介紹,本次項目培訓的具體目標是要組建健康科普的國家隊,打造健康管理的領軍人以及探討縱橫一體化的醫療聯合體,構建上下連接,前后持續的現代化醫療服務體系。院長不僅具有醫學專業素養,同時有足夠的領導力和社會影響力,能多方位推動健康管理。
研修班邀請了國內知名專家,與百余名省會和地級市三甲醫院的院長分享了更為專業的健康管理知識,而且還對其進行飲食和營養健康、心理健康管理、疾病管理等方面的培訓,并通過課間鍛煉等方式,讓院長們體驗運動的益處,真正感受由身至心一體化的健康。
肖正權放下醫院所有事務,全程參加了該項目的9天培訓。就在5月上半期培訓結束后,他立刻將健康管理付諸實踐,注重合理飲食,保持健康作息,并堅持適宜鍛煉。在結業匯報上,他詼諧地分享了親身體驗,“通過全面健康管理,我成功減重,血壓血脂都恢復正常。我覺得現在可以多活40年。”身先力行的肖正權,對開展健康科普教育能給社會帶來的積極改變,由此有了深刻的感悟。
正如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宣傳司司長毛群安所說,“中國的健康教育、健康管理與發達國家相比,尚存在較大差距。醫療衛生機構作為健康教育的主要陣地,有責任幫助廣大群眾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
該項目是中國醫院協會疾病與健康管理專業委員會“一十百千萬”工程中的重要工作。“該委員會的使命就是阻擊不良生活方式疾病在中國井噴式爆發。”周生來表示,“希望醫生與醫院不僅成為治病的職業與機構,更要成為防病的職業與機構,而院長必須培養自身的健康管理理念,更新觀念,關注自身健康,言傳身教。”
根據該項目規劃,未來4年內,參加培訓的百余名院長將在全國范圍內推動開展近萬場大眾健康科普講座,惠及千萬名群眾。同時,在百家醫院推廣全民健康管理示范工程,普及健康管理與疾病管理服務模式,建設健康管理中心。
健康管理從自身做起
在做好健康管理宣傳的同時,院長們也積極在醫院內部強化員工的健康管理意識。開封市中醫院院長龐國明自5月參加培訓后,回到醫院后很快成立了健步走俱樂部,帶動醫師加入其中。
“健康宣教和普及,要由院長帶主任、主任帶醫生。”比起在醫院內部傳播健康管理,龐國明還有更大的設想,他計劃借助開封全民健康促進會的學術組織平臺,培養一批健康管理專家,在全市傳播健康管理知識。同時開展健康宣講進黨校、進部隊、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的“六進”活動,向全民傳播健康管理知識。
將健康管理與醫保相結合,是四川內江市第二人民醫院院長吳道全學習后的創新之舉。通過積極說服市級領導和醫保部門提高對健康管理的重視,大力推動健康管理和醫保相結合,目前內江市第二人民醫院拿到了10萬元試點資金,開展健康管理工作。
關鍵詞:社區醫生;高血壓管理;高血壓管理知識技能培訓
人類健康正受到高血壓等慢性病的威脅,高血壓的患病率及患患者數正在迅猛增加,目前,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發病、致殘和死亡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1]。社區衛生服務的不斷完善將充分發揮社區醫生的"健康守門人"作用,提高了社區衛生服務的公平性與可及性,從而為慢性病的綜合防治探索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2]。針對社區醫生的慢病管理培訓必須是一項覆蓋廣、實用性強的工作,這就需要對培訓效果進行客觀評價,以便逐步改進培訓策略和培訓方法,形成科學、合理、高效的慢性病管理培訓模式。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南京市主城區及周邊共11個區的13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18例社區醫生。
1.2方法
1.2.1測試卷設計文獻分析法及專家咨詢法。通過文獻分析初步確定針對社區醫生的高血壓管理知識測試指標,并通過咨詢流行病學與統計學專家、心血管內科專業主任醫師等,最終確定測試卷。
1.2.2培訓及測試方式:江蘇省省級機關醫院與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合辦的"全科醫師慢性病防治技能及社區慢病規范管理培訓班"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11年版)》和《高血壓防治指南》為基礎,由經驗豐富的心血管科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針對高血壓管理知識技能進行授課和與學員交流。
培訓效果測試分別于培訓前、培訓后采用不記名填寫試卷的方式進行測試。培訓前發放"高血壓技能及社區規范化管理測試卷I"318分,回收有效試卷228份,有效回收率71.70%。培訓后發放"高血壓技能及社區規范化管理測試卷II"318份,回收有效試卷211份,有效回收率66.35%。
1.2.3數據統計數據統一編碼后,采用Epidata軟件錄入,運用Stata 11軟件進行描述性分析、方差齊性檢驗、t檢驗和t'檢驗,分析社區醫生對高血壓管理知識掌握情況及培訓后效果評估;比較主城區、非主城區社區醫生知識掌握差異及這兩組醫生培訓前后的效果差異。
2結果
2.1一般情況本次調查對象平均年齡(36.68 ±7.90)歲。初級職稱占125例(48.08%),中級職稱106例(40.77%),副高24例(9.23%),其他5例。學歷:大專及以下97例(37.31%),本科153例(58.85%),研究生8例(3.08%)。
2.2 培訓測試卷分析培訓測試卷共考察高血壓的知識技能共22道題,分為7個項目,分別為:高血壓危險因素(x1)、診斷鑒別高血壓及繼發性高血壓(x2)、血壓測量方式(x3)、血壓控制目標和治療目標及方案(x4)、藥物治療(x5)、并發癥和靶器官損害(x6)、轉診標準(x7)。
它們分值所占比例如圖1,可以看出高血壓測試卷中藥物治療(x5)、診斷鑒別高血壓及繼發性高血壓(x2)、血壓控制目標和治療目標及方案(x4)、并發癥和靶器官損害(x6)所占的比重較大。高血壓危險因素(5%)、轉診標準(5%)所占比例較低。
圖1高血壓知識、技能測試卷考察項目
2.3高血壓知識技能培訓后效果評估培訓前均分為(54.34±14.40)分,培訓后均分提高為(70.53±13.18)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增幅為22.95%。把培訓前后7個項目得分進行比較,表1顯示,每一項前后得分值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即培訓后這些知識技能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患者血壓控制目標、高血壓治療目標和方案"、"并發癥和靶器官損害"、"轉診標準"前后得分經過方差齊性檢驗發現兩組數據方差不齊,故采用t'檢驗,并采用welch方法對自由度進行矯正。
分析每項得分情況,通過數據校正轉化為百分制,如表2所示,按得分提高幅度大小依次為:轉診標準(x7)、診斷鑒別高血壓及繼發性高血壓(x2)、血壓控制目標和治療目標及方案(x4)、并發癥和靶器官損害(x6)、藥物治療(x5)、血壓測量方式(x3)、高血壓危險因素(x1)。
培訓前,診斷鑒別(繼發性)高血壓(x2)、控制目標和治療目標及方案(x4)、轉診標準(x7)得分較低,均低于40分,培訓后,診斷鑒別(繼發性)高血壓(x2)的分大幅度提高,得分為64;控制目標、治療目標及方案(x4)得分提高幅度達49.12%,但得分仍然低于50分;轉診標準(x7)得分提高幅度達57.78%,但仍然低于60分,屬于高血壓管理知識技能中的薄弱環節。
2.4主城區與非主城區社區醫生培訓后得分對比本研究根據約定俗成把鼓樓區、玄武區、建鄴區、棲霞區、秦淮區定義主城區,把浦口區、六合區、高淳區、溧水區、雨花區、江寧區定義為非主城區。
研究分別比較培訓前、培訓后試卷中,主城區和非主城區社區醫生在總得分上差異;分別比較主城區醫生經過培訓后總得分的差異、非主城區醫生經過培訓后總得分差異,見表3。
兩組數據:培訓前主城區與非主城區社區醫生的總得分;主城區社區醫生培訓前總得分和培訓后總得分,經過方差齊性檢驗發現數據方差不齊,故采用t'檢驗,并采用welch方法對自由度進行矯正。
培訓前,主城區社區醫生試卷總得分高于非主城區,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培訓后,主城區社區醫生試卷總得分仍然高于非主城區社區醫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通過培訓,主城區、非主城區社區醫生的總得分均比培訓前提高了,并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主城區培訓后總得分增幅為26.78%,非主城區培訓后總得分增幅為32.96%。非主城區醫生雖然在培訓前、培訓后測試分數均低于主城區,但是通過培訓,總得分的增幅大于主城區醫生。
3討論
3.1針對社區醫生的薄弱點,加強培訓力度本研究反映出,轉診標準、診斷鑒別高血壓及繼發性高血壓、血壓控制目標和治療目標及方案這三項得分較差。這三個項目所包含的子項目如下。"診斷鑒別高血壓及繼發性高血壓"項目含"高血壓分級的診斷"、"繼發性高血壓的辨別"、"難治性高血壓的辨別"三個子項目;"血壓控制目標和治療目標及方案"項目含:"血壓控制不良的危害"、"高血壓急癥的降壓處理"、"高血壓治療目標"三個子項目。
"轉診標準"主要考察醫師辨別哪些情況需要轉診。"高血壓轉診標準"得分較低,而本研究中95.77%的社區醫生表示,當患者病情急性加重時因條件有限,"經常"為患者進行轉診,只有0.04%的醫師表示出現這種情況,"較少"進行轉診。這一方面說明,社區醫生能及時轉診患者,保障了急癥患者能夠得到救治,但同時,試卷反映社區醫生對轉診標準掌握較差,說明有部分患者出現被過度轉診情況,也顯示醫生在對高血壓診療信心不足。
在培訓后,三個項目分數都以50%的幅度得到提高,但是分數仍然不理想,說明社區醫生在這些方面知識較薄弱,但是通過培訓,有顯著效果。今后可以在高血壓診斷、繼發性高血壓辨別、難治性高血壓辨別、血壓控制重要性、治療目標制定、高血壓急癥降壓處理、轉診標準的把握方面,加強重視、進行有針對性的深入培訓,提高社區醫生醫療質量。
3.2本研究試卷分析本研究顯示,社區醫生在轉診標準、診斷鑒別高血壓及繼發性高血壓、血壓控制目標和治療目標及方案這三方面基礎較差。
而測試卷恰好"診斷鑒別高血壓及繼發性高血壓"、"血壓控制目標和治療目標及方案"這兩方面的知識比例最多。反映出在制定試卷時咨詢的專家經驗較為豐富,專家所在醫院有與江蘇省社區基層衛生協會聯辦"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班"的豐富經驗。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測試結果的真實性。
同時,說明社區醫生對高血壓知識技能掌握的不夠透徹,深入。因為一但從多個角度進行較全面的考察,則分數顯著較低。
3.3針對主城區、非主城區社區醫生水平差異制定針對性培訓方案培訓前,主城區社區醫生試卷總得分顯著高于非主城區;經過本次慢病管理培訓,主城區、非主城區社區醫生的得分顯著提高。非主城區醫生雖然在培訓前、培訓后測試分數均低于主城區,但是通過培訓,總得分的增幅大于主城區醫生。但培訓后,非主城區醫生得分仍然低于主城區。
主城區與非主城區社區醫生的知識掌握差異,設計有針對性的培訓方案。下一步,研究將進一步分析,主城區與非主城區社區醫生,對不同項目的知識差異情況,提出針對性的培訓方案。
參考文獻:
[1]Kearney PM,Whelton M, Reynolds K,et al.Global burden of hypertension:analysis of worldwide data[J].Lancet,2005,365:217-223.
[2]邱德星,李瑞莉,梁小云等.高血壓社區適宜技術依從性的評價及分析[J].2010,13(6A):1820-1822.
(一)管理直覺力的本質
1.管理直覺力是物流管理專業本科生應該培養和擁有的一種基本能力管理直覺力是建立在管理直覺思維基礎上的一種管理能力,而管理直覺思維作為人類直覺思維分類之一,是人類的一種基本思維方式,它產生的生理機制是人的右腦的結構與功能,它產生的心理機制則是思維中潛在的無法言說的一種意識,是對事物的一種模糊的心理體驗。因此,物流管理專業本科生本身就擁有直覺思維,需要的是在直覺思維的基礎上,在物流管理領域強化其管理直覺思維,經過大量的管理知識積累、管理實踐總結、思考與頓悟而形成管理直覺力。此外,我們前文中所提到的,近年來多發的突發性事件所需要的應急物資的提供,對效益最大化、損失最小化的目標追求,也是對物流管理者提出培養和擁有管理直覺力的客觀要求。2.管理直覺力是以管理實踐和管理知識為基礎的管理直覺思維可以使物流管理主體瞬間洞悉物流領域管理現象、問題、對象、關系、事物等的本質,最終解決問題具有突發性、整體性和本質性,時間短、效果佳、效率高,但這并不意味著管理直覺思維和管理直覺力無需物流管理主體花太多的時間、力氣或不花費精力而突然產生或擁有。管理直覺思維的產生、管理直覺力的培養需要大量的管理知識和管理實踐經驗作為基礎,需要物流管理主體在上述基礎上進行大量的思考與頓悟,不能憑空想象,需要作為未來物流管理主體的物流管理專業本科生不斷地、長期地進行管理知識積累、學習、思考與結合實踐的總結才能逐漸獲得。3.管理直覺力的培養、管理直覺思維的產生和作用離不開管理理性思維管理直覺力是一種建立在管理直覺思維基礎上的能力,而管理直覺思維本身就是一種無意識的思維,它的產生及發揮作用離不開理性思維。第一,管理直覺思維以大量的管理知識和管理實踐經驗為基礎,是經過長時間嚴謹的邏輯思維過程,管理主體積累了大量的管理知識和經驗,然后理性運用概念和判斷等思維方法進行思考而出現的直覺思維,它不是突發奇想;第二,管理直覺思維與管理理性思維互補,“在一個問題的結果過程中,當分析思維方式難以施展和奏效時,直覺思維便被啟用[2]”;第三,管理直覺思維的探索取得初步成果后,需要在以往經驗與新成果之間架起邏輯的橋梁,通過邏輯思維進行論證、分析等才能成為科學合理的管理理論成果,西方管理理論的產生與形成過程就是一個典型例證。
(二)管理直覺力的表現形式
關于管理直覺力的表現形式,筆者借鑒了我國學者周義澄從認識論角度提出的“直覺的判別、直覺的想象與直覺的啟發[3]”,提出管理直覺判別力、管理直覺想象力和管理直覺啟發力,并在三種表現形式基礎上提出了管理直覺信心力。1.管理直覺判別力管理直覺判別力,即物流管理主體對客觀存在的物流領域管理對象、問題、過程、關系等的一種迅速識別、直接理解和綜合判斷能力,也是物流管理主體依據大腦中已有的管理知識體系和經驗快速識別所面臨的物流管理現象與問題是否與之類似,從而直接判斷管理問題與現象的類型以及應該采取何種處理或應對的方法的過程。管理直覺判別力作為管理直覺力的一種表現形式,往往在物流領域管理問題認識的初期階段具有重要的作用。2.管理直覺想象力前文,筆者提到,提出管理直覺力的背景源于物流管理主體所面臨的管理情景將愈加復雜多變,物流管理主體要面對的問題一般都是突發性的、非程序性的問題,很多時候由于外界信息的不充分或者因為時間敏感而無法收集大量充分的外界信息,物流管理主體并不能根據所面臨的零散信息就做出直覺的判斷,在其思維中存在大量的空白點,這就需要物流管理主體在經驗積累的基礎上,借助思維躍遷,進行合理的想象和猜測,跳出傳統邏輯分析的框架才能實現。因此,管理直覺想象力,就是在未遵循任何邏輯框架的情況下,管理主體通過想象將長期記憶中的材料進行自由組合,而形成新的聯系的過程和能力。3.管理直覺啟發力管理直覺啟發力,即管理主體思維未通過判斷和想象,也未依靠頭腦中的信息類比,也不依賴潛在的知識和思維元素所自由組合而成的自由想象,而是由外界信息刺激下發生的聯想聯系,是從所思考的問題之外的另一信息中得到啟發而解決問題的能力。4.管理直覺信心力由于物流管理主體所面臨的管理問題和情景復雜,問題不是很容易就能解決,可能遇到諸多困難和挫折,甚至阻攔,這需要物流管理主體一直持有信心和勇氣,相信自己的判斷、想象、啟發等,堅持下來,這種能力筆者將其稱之為管理直覺信心力。
二、物流管理專業本科生管理直覺力的培養策略
管理直覺思維不是物流管理專業本科生頭腦中固有的,管理直覺力的擁有和培養也不可一蹴而就。管理直覺思維和直覺力的培養需要物流管理專業專業教師有意識地提供或創造一定條件,運用科學合理的策略,對學生加以引導和培養。
(一)廣而深的知識儲備策略
廣博而深刻的知識儲備是形成管理直覺力的知識準備。廣博的知識可以使物流管理主體眼界開闊、思維活躍,從而為多視角、多層面的管理直覺思維提供知識條件。然而,廣博的背景知識,如果不與專而深的管理專業知識互為補充,即便是思維活躍,也可能由于認識膚淺而不能形成管理直覺思維。因此,對于物流管理專業本科生來講,既要拓展其除了物流管理領域之外的知識面,更要狠下功夫,花大力氣和時間鉆研物流管理專業知識,物流管理之外要廣而博,物流管理之內要專而深刻。只有不斷加強學習,充實知識基礎,深入研究才有可能形成管理直覺思維。
(二)掌握直覺捕捉技能以多方感悟策略
管理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管理的科學性與藝術性綜合決定了管理的復雜性。管理的復雜性需要物流管理專業本科生在學習、生活、工作中時時刻刻將管理知識、理論與管理實踐充分結合起來,去“悟”。“悟”是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一種最高級的管理活動[4],是管理知識內化的必然途徑。筆者認為,物流管理專業的很多學科說到底是一門門“悟”的學科,學生只有用心去感悟,才能自己發現并掌握這些學科的內在規律,才能融會貫通,達到真“懂”,從而提高其管理直覺力,推動管理創新。其中,善于捕捉管理直覺是管理“悟”的關鍵。當苦思冥想很長時間依然無法解決問題時,可以暫時將管理問題先放一放,散步、觀察外界、與同學好友聊天、打球、釣魚等會更容易產生管理直覺思維;當然對于有些管理者來說,抓住問題窮追猛打,也是產生直覺的一種技巧;有時候也可以嘗試從不同的視角比如相反的方向去思考問題;或者頭腦風暴,激發智慧火花等等。一旦管理直覺出現,不管是什么,有沒有用,一定要先用筆記錄下來。
(三)營造良好氛圍以鼓勵學生大膽猜測與合理想象策略
物流管理專業專業教師應該花心思和時間為學生營造良好課堂、課外氛圍,允許每一位學生自由、大膽地發表見解以及展開設想;課堂上多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鼓勵學生提問及鉆研;不能給予條條框框的約束;改變傳統的填鴨式、缺少互動的教學方式等等。尤其是物流管理專業課,應在課堂上形成良好的學術討論氛圍,讓學生思維自由飛翔,養成質疑、分析的習慣。
(四)培養學生健康心理以提高管理直覺信心力策略
管理直覺信心力作為管理直覺力的表現形式之一,它的培養需要物流管理專業本科生首先要有良好而健康的心理——較強的自信心、對事物的專注、對成功的強烈欲望、強烈的好奇心、敢于冒險、熱情執著等。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培養學生良好而健康的心理,從而提高其管理直覺信心力,比如,文體活動、各類競賽、勵志講座、心理教育、心理咨詢活動等。
(五)加強物流管理專業專業教師的選擇與培訓策略
[關鍵詞] 基層婦保人員;孕期體重管理;目標增重;知識培訓;聯合推廣
[中圖分類號] R715.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7)11-0111-04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situation changes of grass-roots units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personnel before and after pregnancy weight management training
ZHOU Weiyuan TU Feixia ZHU Qin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ji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of Zhejiang Province, Anji 313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weight management of grass-roots units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personnel in our county, and to carry out targeted knowledge training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weight management during pregnancy.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weight management of 37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personnel before and after pregnancy weight management training. Results Through the training of weight management during pregnancy, the awareness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weight management of grass-roots units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personnel were improved obviously. Conclusion The training makes grassroots pregnant women obtain weight management knowledge and skills during pregnancy, and helps them establish management confidence, and is also conduciv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egnancy weight management.
[Key words] Grass-roots units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personnel; Pregnancy weight management; Target weight gain; Knowledge training; Joint promotion
目前,世界范圍婦女孕期體重增加過度呈上升態勢[1]。有研究[1-3]證實,孕期體重增加過度會導致嚴重母嬰并發癥。中國某些地區孕婦體重情況調查顯示, 孕期體重增加過度婦女占48.7%~50.9%[4,5]。因此,如何開展有效體重管理干預,促進母嬰健康,是當前全世界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
孕期體重管理很重要[6],國內一些學者調查發現[7-9]:國內因孕期營養過剩,分娩巨大兒率逐年上升,但孕婦對合理膳食和運動原則、孕期體重管理及與體重增長過度關系密切的妊娠并發癥等方面的知曉率低于20%,且92.3%的孕婦最希望從醫務人員和臨床營養師處獲得孕期健康教育知識。本研究從 “基層婦保人員實施孕期體重管理的可行性”出發,調查縣內37名基層婦保人員的相關需求,并進行針對性的培訓,同時進行培訓前后的狀況調查分析,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參加2016年縣內孕期體重管理培訓的基層婦保人員37名。受試對象年齡22~42歲,平均(31±2.21)歲;其中包括執業醫師3人,助理執業醫師18人,護師9人,助產士7人;學歷:本科2人,大專21人,中專14人。
1.2 方法
1.2.1 {查基層婦保人員對孕期體重管理的認識及實施狀況 2016年1月通過問卷形式對基層婦保人員進行調查,調查內容主要包括:孕期體重管理是否重要,有無對孕婦進行孕期體重管理,有無接觸或參加過孕期體重管理相關知識的培訓,有無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進行宣教以及實施體重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等方面。
1.2.2 孕期體重管理培訓 于2016年2月針對培訓前問卷調查的結果,前往上級部門參觀、學習及在文獻分析基礎上,結合基層的特點,制定培訓方案。具體內容包括:(1)人員培訓:成立孕期體重管理小組制定培訓課件,對基層衛生院婦保人員進行師資培訓與考核,并定期進行指導。(2)制定及發放孕前不同BMI孕婦孕期體重增重表:孕前體質量指數(BMI)=體重(kg)/身高(m2),由孕婦提供的孕前體重和身高計算,孕期增重(GWG)=分娩前體重-孕前體重(kg)。參考2009年美國IOM推薦的根據孕前不同的體質量指數(BMI)確定的孕婦孕期體重總增重和增重速率[10],制定孕前不同BMI孕婦孕期體重增重表,在孕婦孕早期建卡時計算孕前BMI發放孕期體重增重表,讓孕婦進行孕期自我體重監測與控制。(3)孕期婦女膳食、運動手冊建立與宣教:制定規范培訓教具和宣教手冊,對剛納入圍產期檢查的孕婦即進行孕期營養宣教,發放孕期婦女膳食、運動手冊。(4)特殊高危孕婦體重管理:肥胖、妊娠期糖尿病高危人群或有營養問題的高危人群,轉診到縣級醫院產科營養門診進行個性化管理。(5)統一孕期營養管理方案與實施:具體步驟包括:①婦保人員通過建立孕婦保健卡收集孕早期孕婦一般資料,包括:年齡、文化水平、工作單位、孕次,孕前體重、身高、血壓、血糖、既往史等。完成孕期營養知識調查問卷。②根據孕婦身高、孕前體重計算體重指數(BMI),確定孕婦孕期體重總增重和增重速率。③發放孕期營養與運動手冊及孕期體重增重表,針對孕期營養知識問卷調查結果進行個體化宣教。④指導孕婦購買體重計,清晨空腹定時、定衣測量體重并記錄,以體重管理的結果指導孕婦控制飲食過程。每次產檢時測量、記錄體重,跟蹤孕婦孕期體重增加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干預。⑤發現肥胖或有營養問題的高危人群,建議轉診到縣級醫院產科營養門診。對有需要的孕婦進行個體化營養評估指導,妊娠期糖尿病孕婦進行GDM一日門診或一日病房管理。
1.2.3 效果評價 對孕期體重管理培訓后3個月的基層婦保人員再次進行問卷調查,了解體重管理狀況改變情況。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數(百分比)[n(%)]描述,比較采用卡方檢驗(Fisher精確概率法),P
2 結果
基層婦保人員能認識到體重管理對孕期的重要性,但因缺乏孕期體重管理知識培訓、對孕期體重管理知識及妊娠期糖尿病知識掌握少、沒有宣教資料、沒有規范的教具與課件等原因,很少開展對孕婦體重管理的宣教,即使個別進行體重管理宣教也僅憑個人經驗、口頭傳達、沒有系統管理,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孕期體重管理培訓后3個月較培訓前基層婦保人員對孕期體重管理的認識及實施有了明顯的改善。
3 討論
3.1 培訓使基層婦保人員進行孕期體重管理的信心提高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營養過剩及孕期活動減少,常導致孕前超重及孕期體重增加過快,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率也在逐年上升,這使巨大兒、產傷、肩難產等母兒風險大大提高,子代患代謝性疾病的風險也大大增加,故如何進行更好的孕期體重管理是目前研究的熱點,而基層婦保人員能更早更多的與當地孕婦接觸和溝通,所以提高基層婦保人員對孕期體重管理的知識掌握及應用推廣非常重要。此次對基層婦保人員的調查結果顯示:培訓前80.91%及培訓后97.3%的婦保人員認為孕期體重管理很重要,但培訓前僅10.8%的婦保人員對孕婦進行孕期體重管理宣教。這種認知與實踐的差距可能源于基層婦保人員缺乏相關技能及宣教材料。類似的, 國外有研究[11]表明醫務人員為孕婦提供體重管理咨詢比例偏低,雖然他們認為孕期體重管理非常重要,但由于缺少足夠會診時間及體重管理知識和技能, 缺乏足夠信心從事體重管理咨詢。但是基層婦保人員工作主要內容是新婚婦女及孕產婦管理[9],有時間通過建立孕婦檔案與孕婦進行充分的溝通,互相建立信任關系。因此只要通過培訓解決基層婦保人員進行孕期體重管理需要的相關技能及宣教材料,樹立體重管理的信心,就能充分發揮基層醫院的孕期體重管理教育作用,有可能把體重控制宣教做到早孕甚至孕前。從培訓后調查結果顯示,基層婦保人員掌握了更多的孕期體重管理知識、有充分及方便實施的宣教材料及工具,提高了孕期體重管理的信心,對孕婦進行孕期體重管理宣教比例較前有明顯增加,與培訓前有顯著差異。
3.2 目標增重及孕期營養、運動手冊有利于提高基層婦保人員進行孕期體重管理的可操作性
為了孕期體重管理能更好地開展及推廣,必須制定合理的宣教材料及工具。根據2009年美國IOM最新推薦的孕前不同的體質量指數(BMI)確定孕婦孕期體重總增重和增重速率,制定孕前不同BMI孕婦孕期體重增重表。產科教科書及孕產婦保健卡推薦的孕期適宜體重增加未考慮孕婦孕前體重情況,根據孕前不同的體重指數(BMI)確定孕婦孕期體重總增重和增重速率可以指導非標準體重孕婦的孕期適宜體重增加[12-16],這也是需要體重控制的重點人群。孕期體重管理的三大原則:均衡營養,適當運動,良好的生活方式[17]。根據我國2011年制定的“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第1 版)”對營養運動和體重管理的指導要求[18]建立孕期婦女膳食、運動手冊。基層婦保人員在孕婦孕早期建孕期保健冊時計算孕前BMI,發放孕期體重增重表及孕期婦女膳食、運動手冊,讓孕婦合理膳食及進行孕期自我體重監測與控制。孕婦通過定時測量體重,及時反饋于相關婦保人員,婦保人員通過這些體重管理的結果,結合孕婦自身情況,進一步指導孕婦控制飲食過程,對于體重控制仍不理想者可轉診到上級醫院營養門診。實用的孕期體重管理資料可以增加基層婦保人員進行體重管理的可操作性,同時提高孕婦的依從性。而我們接下來的研究目的是增重用于孕期體重管理在我縣推廣應用后,進行孕婦孕期增重、孕期合并癥、分娩方式、有無分娩并發癥、新生兒出生體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管理等方面的數據比較,通過統計研究,進一步了解及完善孕期體重增重表、孕期營養及運動手冊等相關資料,更好的推廣孕期體重管理。
3.3縣級醫院聯合基層衛生院進行重點人群孕期體重管理更有效
有文I[19,20]報道孕前超重肥胖、35歲以上的高齡、有妊娠合并癥的孕婦以及體重正常身長高的初產婦是妊娠期體重管理的重點人群。高齡、超重、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壓家族史、巨大兒家族史、自然流產史、GMD史、不良妊娠史、喜愛甜食、文化程度低等都是GDM的高危因素,研究顯示具有1種高危因素GDM發生率增加約1.96倍,而有3種及以上高危因素的孕婦GDM發生率是無高危因素的3.92倍[21],而GDM患者多無臨床癥狀,多在產檢時發現,往往錯過最佳血糖控制及體重控制時期,對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婦早發現將有利于早期干預,對GDM的預后有重要作用,所以這也是需要妊娠期體重管理的重點人群。縣級醫院通過成立有產科醫生、助產士、營養師、內分泌科醫師等參與的培訓小組,對基層婦保人員進行孕期體重管理師資培訓與指導。通過培訓,基層婦保人員可在對孕婦進行孕早期建保健卡時早期識別發現這些高危人群,對她們進行重點宣教及早期轉診到縣級醫院,對這些孕婦,產科營養咨詢門診可以進行個性化管理,對于確診為GDM的患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的患者,也可及早通過產科醫生、內分泌科醫生以及營養師等對其進行飲食指導、體重增重管理及藥物治療等,減少圍產期母兒的風險,改善GDM的預后。轉診有利于疾病的早期發現及干預,使孕期體重增加控制在理想范圍之內。這與目前推行的雙向轉診分級診療模式相符,提倡預防為主,對高危目標人群進行重點跟蹤管理。
3.4存在問題
當然基層婦保人員在進行孕期體重管理宣教中還會發現其他問題,存在不足是肯定的,比如基層婦保人員宣教質量如何保證等還需探討改進。因此,孕期體重管理小組前半年每月一次派出師資協助解決基層衛生院婦保人員進行孕期體重管理存在的困難,以后每半年抽查1~2家衛生院孕期體重管理開展情況,及時解決問題,更新知識,以達到質量控制。
3.5小結
妊娠期增重過多以及糖尿病等因素能改變宮內胎兒的生長和代謝,導致子代脂肪異常沉積。若為女胎,以后出現肥胖,妊娠將繼續影響后代,因此,需要打破這樣的惡性循環,減少人群中慢性病風險。孕期增重具有可控性,但需要社會各界參與宣傳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其別離不開醫務人員的宣教與推廣。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孕婦自然分娩意愿逐漸增強,進行孕期體重管理控制胎兒體重的理念被越來越多的孕婦所接受。通過培訓,使基層婦保人員更好的參與實施孕期體重管理,使廣大孕婦及家屬在孕早期甚至孕前就接受孕期體重管理,以體重管理的結果指導孕婦運動、控制飲食過程,達到適宜增重、合理營養、促進健康、優生優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Herring SJ,Rose MZ,Skouteris H,et al. Optimizing weight gain in pregnancy to prevent obesity in women and children[J]. Diabetes Obes Metab,2012,14(3):195-203.
[2] Stotland NE,Cheng YW,Hopkins LM,et al. Gestational weight gain and adverse neonatal outcome among term infants[J]. Obstet Gynecol,2006,108(12):635-643.
[3] 楊延冬,楊慧霞. 美國2009年足月單胎妊娠婦女孕期增重指南的臨床適宜性探討[J]. 中華婦產科學雜志,2012,47(9):646-650.
[4] 金子環,馬樹祥,岳鶴津,等. 孕婦產前體重指數與分娩方式、新生兒體重的關系[J]. 現代預防醫學,2009, 36(6):1055-1056.
[5] 劉學敏,王桂喜,王偉,等. 沈陽地區孕婦孕前體重和孕期體重增加情況的調查分析[J]. 現代婦產科進展,2009,18(11):809-812.
[6] 嚴雙琴,徐葉清,陶芳標. DOHaD 理論對婦幼保健工作的啟示[J]. 中國婦幼保健,2011,26(6):938-940.
[7] 趙閣芳,薛紅,隋媛媛,等. 青島市黃島區1991-2009年巨大兒的發生和新生兒體重的時間趨勢分析[J]. 齊魯醫學雜志,2010,25(5):415-417,420.
[8] 王文平. 孕婦產前體重指數及其變化對頭位分娩的影響[J]. 中國實用醫藥,2012,(19):248-249.
[9] 晏輝. 孕婦對孕期影響運動體重管理知識認知調查分析[J]. 現代醫院,2013,13(6):151-154.
[10] Institute of Medicine(US) and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US) Committee to Reexamine IOM Pregnancy Weight Guidelines, Rasmussen KM,Yaktine AL. Weight gain during pregnancy:Reexamining the guidelines[M]. 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ies Press(US),2009:2-3.
[11] McDonald SD,Pullenayegum E,Bracken K,et al. Comparison of midwifery,family medicine,and obstetric patients' understanding of weight gain during pregnancy:A minority of women report correct counseling[J]. J Obstet Gynaecol Can,2012,34(2):129-135.
[12] 蔡毅媛,徐琨,S艷晶,等. 產婦孕前BMI及孕期體重增長情況對新生兒體重的影響[J]. 貴陽醫學院學報,2014, 39(1):46-48,53.
[13] 黃婕,陸青貴,歐陽靜儀,等. 孕前體質指數、孕期增重與新生兒出生體重和分娩方式的關系[J]. 中國婦幼保健,2013,28(8):1235-1239.
[14] 鄭錦麗,王正平. 我國孕前超重孕婦與妊娠并發癥相關性的Meta分析[J]. 浙江實用醫學,2014(1):72-77.
[15] 李春明,張為遠. 孕前體質量指數與妊娠結局關系的評價[J]. 中華醫學雜志,2014,94(1):36-38.
[16] 盧柳娟,譚彩霞. 孕前體重指數及孕期體重指數增幅對分娩方式的影響[J]. 貴陽醫學院學報,2013,38(3):288-289.
[17] 焦廣宇,蔣卓勤. 臨床營養學[M]. 第3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100-105.
[18] 曹淑殷,余曉燕. 孕婦體重管理及其相關因素研究進展[J]. 護理與康復雜志,2014,13(12):1142-1145.
[19] 戴毅敏,邱智華,項靜英,等. 基于IOM指南的孕期增重與母兒并發癥發生關系的研究[J]. 中國婦幼保健,2016, 31(12):2434-2437.
[20] 李麗,呂利,王環宇,等. 孕前體重指數對妊娠糖尿病孕婦營養干預的影響[J]. 中華臨產營養雜志,2011,19(2):115-117.
關鍵詞:知識管理;高校;圖書館管理
知識管理是現代社會比較重視的一種管理方式,通過知識管理來加強高校圖書館的管理水平是現代社會不斷發展的必然要求。通過知識管理,圖書館利用館內的各種相關的資料,不斷學習新的管理方式和方法,進而不斷提高高校圖書館的管理水平。本篇文章主要對知識管理的含義進行介紹,就如何在知識管理下提高高校圖書館的管理水平提供相應的策略。
一、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含義分析
隨著科學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知識的作用越來越大,在現代圖書館中知識決定著一個圖書館的發展狀況。我們平常所說的圖書館知識管理指的是在圖書館的運營管理過程中,圖書館的員工可以及時的從圖書館內獲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通過有效的利用得到相關的信息和知識,圖書館各部門的領導者制定相應的方案,逐漸提高圖書館的管理水平,促進現代圖書館的快速發展。通過對知識管理的定義我們可以得到知識管理的原理是把知識作為主要研究的對象,知識的內容涉及到圖書館各部門管理經營活動的各個方面,通過對知識的管理可以提高圖書館各方面的管理水平,還有利于圖書館自身文化的建設[1]。在經濟社會不斷不斷發展的現代社會,圖書館應該隨著世界發展的潮流不斷進步,將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融入到現代圖書館的管理系統當中,更好的提高圖書館的管理水平。現代的知識管理都是以網絡信息技術為基礎,通過網絡信息就能夠很好的融入到圖書館各個部門的管理當中,將知識管理運用到圖書館的管理模式上滿足時展的要求。
二、高校圖書館管理上的不足
1、管理方式落后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現在許多高校圖書館的管理方式比較落后,主要的管理方式是上級下達命令,下級就進行執行的管理方式。但是這種管理方式存在的問題是上級領導缺乏相關專業管理知識,上級在制定相關的管理政策時,都是根據自己的多年來的管理經驗,制定的決策一般會出現很難完成或是與現實生活脫節的現象出現。這種傳統的管理方式不能夠提高高校圖書館的管理水平,不利于高校圖書館員工的合作,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也不高。
2、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
有效的激勵機制能夠提高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的積極性,保證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但是在許多高校圖書館中,由于高校領導缺乏對圖書館管理的重視,高校圖書館的資金不多,沒有多余的資金來獎勵優秀的高校圖書館員工,即使一些高校的圖書館內部建立了激勵機制,但是也沒有真正的落實激勵機制。在圖書館的管理過程中,上下級領導缺乏溝通,很多領導只注重產生的結果,沒有重視圖書館員工的工作情況,忽略了圖書館員工的感受,也沒有建立相關的薪酬激勵機制,圖書館員工在工作時沒有積極性,降低了圖書館工作的效率,這些都不利于圖書館的發展[2]。
3、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不高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高校圖書館不斷改革創新,向數字圖書館的方向發展,但是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對高校圖書館的管理帶來很大的挑戰,許多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都缺乏專業管理知識,加上圖書館的管理人員缺乏對計算機技術和網絡信息技術的認識,這些都不符合高校圖書館向數字化圖書館發展的要求,也就阻礙了高校圖書館的現代化建設。
三、在知識管理下提高高校圖書館管理水平的相關策略
1、轉變傳統的管理方式
高校圖書館要改變過去傳統的管理方式,要讓高校圖書館的領導者和相關管理人員從思想上改變過去傳統的管理理念,這就需要把先進的管理知識理念應用到高校圖書館的各項管理工作中,將專業的管理理論知識運用到高校圖書館的管理上,這樣才能夠不斷提高高校圖書館的管理水平。例如在給高校圖書館的員工分配任務時,要詳細的介紹高校圖書館的總體任務分配情況以及所要達成的目標是什么,讓高校圖書館的員工在知道自己任務的同時,也能夠清楚的知道其他同事的任務,這樣在工作中能夠增加同事之間的合作,還能夠減少重復工作的進行,同時也增加了工作的效率,提高了高校圖書館的管理水平[3]。
2、建立完善的知識管理系統
高校圖書館必須要建立完善的知識管理系統,才能夠將知識理念更加方便的運用到高校圖書館的管理過程中,高校管理人員通過學習知識管理系統的內容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管理水平。高校圖書館的領導者要收集高校圖書館管理的相關經驗,管理的理論知識,并且把這些資料弄成電子資料,放在高校圖書館的知識管理系統當中。高校圖書館的相關管理人員要加強對管理知識、經驗的學習,并且把學到的相關管理知識運用到高校圖書館管理之中,高校圖書館內部加強對計算機和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通過先進的網絡技術實現資源共享。要逐漸實現高校圖書館的現代化管理,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不斷提高高校圖書館的管理水平。高校圖書館還要加大對知識管理的宣傳力度,通過開展相關的交流會、座談會來加強高校圖書館員工對知識管理能夠提高高校圖書館管理水平的重要性的認識[4]。
3、加強培訓,建立獎罰制度
高校圖書館要不斷加強對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加深他們對管理知識更進一步的思考,激發他們的對管理知識的創造力,這樣可以在高校圖書館的管理過程中為管理人員提供準確的管理指導,提高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高校圖書館還要建立完善的獎罰制度,在高校圖書館管理過程中出現相關管理失誤的人,要給予一定的懲罰,這樣不僅可以起到警示作用,還加強了圖書館管理人員對管理技術的認識。在高校圖書館的管理過程中有突出貢獻的人要給予一定的獎勵,這樣可以增加圖書館管理人員的積極性,有利于提高工作質量[5]。
4、增強創新力
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夠不斷取得進步。高校圖書館要在服務方式上不斷創新,改變過去傳統的圖書館服務觀念,這是當今時代不斷發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圖書館應該以快捷、準確、廣泛為主要的服務觀念,這樣才能更好加強對高校圖書館的建設,提高現代高校圖書館的管理水平。高校圖書館要拋棄過去紙質的材料收藏方法,要把紙質的資料經過電子掃描轉化成電子版的資料,這樣把資料存放在高校圖書館的數字化管理系統中學生就能夠非常便捷的進行查詢、學習。
結束語:
知識管理有助于提高高校圖書館的管理水平,對高校圖書館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高校圖書館要認識到現代圖書館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根據出現的問題,加強對知識管理的運用,轉變高校圖書館傳統的管理方式,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同時要加強對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不斷提高整個高校圖書館的管理水平,促進高校圖書館健康穩定的發展。(作者單位:浙江省紹興文理學院圖書館)
參考文獻:
[1]張立厚,徐志強,聶永瑜.知識管理――以知識為基礎的管理模式與管理系統[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2,08(03):56-57
[2]曹晴.21世紀高校圖書館知識管理與館員繼續教育芻議[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05(10):78-79
[3]朱勝堅.我國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網絡發展現狀的分析與思考[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2,03(01):36-37
醫療安全管理和風險防范自查報告一
根據醫療質量安全整頓工作整改要求,我科對醫療質量進行了全面的檢查。現就自查結果及下一步整改措施匯報如下:
一、存在問題:
(一)某些醫療核心管理制度還有落實不夠的地方。
個別醫務人員質量安全意識不夠高,對首診醫師負責制、病例討論制度、交接班、會診等核心制度有時不能很好的落實,病例討論還有應付的情況。患者病情評估制度不健全,對手術病人的風險評估,僅限于術前討論或術前小結中,還沒建立起書面的風險評估制度。
(二)抗菌藥物的應用仍存在不合理的想象。
個別醫務人員抗菌藥物使用不合理,普通感冒也使用抗生素;圍手術期預防用藥不合理,抗生素應用檔次過高,時間過長。
(三)住院病歷書寫中還存在不少問題。
1、病程記錄中對修改的醫囑、陽性化驗結果缺少分析,查房內容分析少,有的象記流水帳,過于形式化。
2、存在知情同意書告知、簽字不規范、藥品及一次性高低值耗材等自費項目未簽知情同意書。
3、病歷均為打印,復制粘貼后未及時查對,姓名、住院號不相符等情況依然存在,字跡潦草,有涂改現象。
(四)個別醫務人員的服務意識不強,工作中時有生冷硬現象,醫療風險意識差,法律意識淡薄,醫患溝通技巧不夠,對醫療風險估計不足,造成醫患溝通不夠到位。
(五)專業技術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不能很好的滿足病人的需求,急救技能尚需要進一步演練。
(六)科室管理不夠,問題發現后不能經常性督促整改和落實,造成問題長期存在。
二、下一步整改措施:
(一)進一步加強質量安全教育,提高醫務人員的安全、質量意識。
醫務人員普遍存在重視專業知識而輕視質量管理知識的學習,質量管理知識缺乏,質量意識不強,這樣就不能自覺地、主動地將質量要求應用于日常醫療工作中,就難以保證質量目標的實現。因此,培訓全體醫務人員質量管理知識,增強質量意識是提高醫療質量的基礎工作之一。首先要加強醫療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醫務人員務必掌握相關法律法規、醫療質量核心制度,提高醫務人員的質量意識、安全意識與防范意識。
(二)進一步加大科室管理及監督檢查力度,保證核心制度的落實。
1、進一步加強醫療質量三級醫師查房和病歷書寫檢查工作,注重實效,不能流于形式,對查到的問題除了當面講解以外,一周一通報,對屢犯的一定要通過經濟處罰,給予懲戒。
2、要加強三基訓練與考核,同時對專業知識按照年初學習計劃逐步學習到位,在科內廣泛開展崗位練兵活動,要不斷完善考核辦法,嚴肅考核紀律,注重培訓的實效。
3、加強病案質量的管理。
開展病歷書寫規范培訓,進一步健全相關制度及病歷檢查標準,保證病歷的規范書寫,及時將住院病歷歸檔管理。
4、 根據衛生部《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管理》通知精神,制定我科具體實施辦法及獎懲制度,注重監控圍手術期預防用藥情況,禁止濫用抗生素情況出現。
(三)進一步加強科內職業道德教育,切實提高醫務人員的服務水平。
根據衛生部《醫務人員醫德規范及實施辦法》以及群教活動的要求,對醫務人員進行醫德教育。培養謙虛謹慎,不驕不傲的工作作風,立根在群眾,服務在一線,立志做一個醫德高尚,受老百姓尊敬的醫務工作者,真正樹立起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要真正做到將病人當成自己的親人,不謀私利。
(四)繼續加強醫患溝通技巧訓練,針對病人入院時,醫學干預時,病人呼叫時,手術時,特殊檢查時,病情變化時等情況進行醫患溝通技巧的訓練,以增進醫患理解,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同時保證落實知情同意書的簽署。
醫療安全管理和風險防范自查報告二
根據醫療機構醫療質量安全整頓活動的要求,我院對重點科室、重點部門進行了全面的檢查。現就自查結果及整改意見、措施和具體整改責任落實匯報如下:
一、我院醫療質量、安全管理基本情況回顧:
(一)我院有健全的安全管理體系,職責明確,責任到人。 我們制定了醫療質量及安全管理方案與考核標準,健全完善了各項醫療管理制度職責。醫療質量管理按照管理方案和考核標準的要求,定期深入科室進行監督檢查,督促核心制度的落實,檢查結果以質量分的形式與醫院績效考核方案掛鉤,有效地促進了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管理的持續改進。
(二)加強了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教育,醫務人員的安全意識不斷提高。
我們通過安全大會的形式,對全員進行質量安全教育,并與各科室有關人員簽定安全責任書。加強了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度的培訓和考核。舉辦了醫療質量安全等培訓。安全檢查檢查結束后,院質量控制科召開會議,認真研究分析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和糾紛隱患,找出核心問題和整改措施,然后召開科長、護士長、業務骨干會議進行質量講評,有效促進了醫療質量的提高。
加強三基、三嚴的培訓與考核,按照年初三基培訓考核計劃,各科室每季度必須考核一次,醫務科、護理部每半年必須舉辦一次全院性的三基考核,參考率、合格率務必達95%以上。
(三)健全了防范醫療事故糾紛、防范非醫療因素引起的意外傷害事件的預案,建立了醫療糾紛防范和處理機制。
(四)護理管理方面
(1)護理管理組織
能夠嚴格按照《護士條例》規定實施護理管理工作,組織護士長及護理人員認真學習了《護士條例》,確保做到知法、守法、依法執業。
(2)護理人力資源管理
每年制定護士在職培訓計劃,包括三基學習、業務講座、護理查房等。按計劃認真執行完成。
(3)臨床護理管理
樹立人性化服務理念,確保將患者知情同意落到實處。對圍手術期患者實施術前訪視和術后回訪,設計了規范的計劃。各科室高度重視健康教育工作,制定了健康教育內容。
(五)、醫院感染管理
(1)建立健全了醫院感染管理組織
根據國家《醫院感染管理辦法》,我院建立和完善了醫院感染控制小組。業務院長擔任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主任,
(2)醫院感染控制管理組織的工作職責得到了落實
我院根據實際情況和任務要求,每年制定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計劃,做到組織落實、責任到人。每年召開醫院感染管理會議,總結近期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情況,解決日常工作中發現的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布置下一時期的工作重點。
(3)加強了醫院感染管理知識的培訓,不斷提高醫護人員的醫院感染控制和消毒隔離意識
(4)認真開展了醫院感染控制與消毒隔離監測工作,降低了醫院感染率,從未發生醫院感染爆發流行現象。加強了一次性使用用品的管理。各科室嚴格執行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管理辦法,一次性使用醫療、衛生用品由設備科統一購進、儲存和發放,三證齊全。各科室按需領取,做到先領先用,有效期內使用。一次性使用用品用后,由專人集中回收,禁止重復使用和回流市場。
二、存在問題:
(一)某些醫療管理制度還有落實不夠的地方。
個別醫務人員質量安全意識不夠高,對首診醫師負責制、病例討論制度等核心制度有時不能很好的落實,病例討論還有應付的情況。患者病情評估制度不健全,對手術病人的風險評估,僅限于術前討論或術前小結中,還沒建立起書面的風險評估制度。
(二)抗菌藥物的應用仍存在不合理的想象。
個別醫務人員抗菌藥物使用不合理,普通感冒也使用抗生素;外科圍手術期預防用藥不合理,抗生素應用檔次過高,時間過長。
(三)住院病歷書寫中還存在不少問題。
1、病程記錄中對修改的醫囑、陽性化驗結果缺少分析,查房內容分析少,有的象記流水帳。
2、存在知情同意書漏簽字、自費用藥未簽知情同意書。
三、整改措施:
(一)進一步加強質量安全教育,提高醫務人員的安全、質量意識。
醫務人員普遍存在重視專業知識而輕視質量管理知識的學習,質量管理知識缺乏,質量意識不強,這樣就不能自覺地、主動地將質量要求應用與日常醫療工作中,就很難保證質量目標的實現。質量管理是一門學科,要想提高醫療質量,不但要學習醫學理論、醫療技術,還要學習質量管理的基本知識,不斷更新質量管理理念,適應社會的需求。只有使醫務人員樹立起正確的質量管理意識,掌握質量管理方法,才能變被動的質量控制為主動的自我質量控制。因此,培訓全體醫務人員質量管理知識,增強質量意識是提高醫療質量的基礎工作之一。首先要加強醫療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各級人員職責的培訓。我院花大力氣進行了制度建設,匯編了各種法律法規、制度及各級人員職責。要認真組織學習《醫院工作人員崗位職責》、《醫院常用法律法規選編》、《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手冊》,醫務人員務必掌握相關法律法規、核心制度、人員職責,2013年3月份組織一次全員醫技、法規、制度、職責等有關知識的考核,成績記入個人檔案。加強醫務人員的質量管理基本知識的學習,提高醫務人員的質量意識、安全意識與防范意識。
(二)加大監督檢查力度,保證核心制度的落實。
1、醫務科要進一步加強質量查房和運行病歷檢查工作,這項工作對于提高醫療質量是很好的措施,但是要注重實效,不能流于形式,對查到的問題除了當面講解以外,對屢犯的一定要通過經濟處罰,給予懲戒。
2、要加強三基訓練與考核,要不斷完善考核辦法,嚴肅考核紀律,注重考核的實效,不能流于形式。科室負責人要重視三基訓練,要經常對醫務人員講三基學習的重要性,這對提高醫務人員的技術水平至關重要。
3、加強病案質量的管理。要進一步健全相關制度及病歷檢查標準,以制定獎懲辦法,保證住院病歷的及時歸檔和安全流轉。
4、進一步加強醫院感染的監控。
要進一步在醫院感染病例監測、消毒滅菌效果監測、環境衛生監測等工作上下大功夫,嚴格執行各項醫院感染管理制度,要將工作做細,不能應付。要進一步加大醫院感染知識的培訓和宣傳力度,讓每個醫務人員都要認識到醫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性,自覺遵守無菌操作技術,做好個人控制環節。發揮科室醫院感染控制小組的職責,配合院感辦積極開展工作,杜絕醫院感染事件的漏報。
5、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的使用管理。
根據衛生部《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管理》通知精神,制定我院具體實施辦法及獎懲制度,注重監控圍手術期預防用藥情況。要進一步落實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制度,在門診工作站設置處方權限,保證制度的落實。提高細菌培養、藥敏試驗率,保證合理使用抗。
(三)進一步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切實提高醫務人員的服務水平。
1、根據衛生部《醫務人員醫德規范及實施辦法》的要求,對醫務人員進行醫德教育。讓醫務人員明確:醫家首在立品,醫德是醫務人員從業的行為規范和自律操守。要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培養謙虛謹慎,不驕不傲的工作作風,立志做一個醫德高尚,受人尊敬的醫務人員。每位醫師都要熟記《醫師嚴格自律與誠信服務公約的內容》,要真正樹立起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要真正做到將病人當成自己的親人,不謀私利。
2、院辦已制定獎懲措施,保證醫務人員在醫院執業時要有好的服務態度。態度決定一切,只有端正態度,才能認準出發點。要時時刻刻謹記我們是為了治病救人,病人的利益高于一切。決不允許在診療工作中找任何借口對病人采取冷漠、推諉、粗暴等不負責任的態度。無論什么時候,什么場合,不管什么情況下,發生什么事情,都不要帶不良情緒與病人打交道。要善于調節自我,始終保持良好精神狀態上崗,把自己陽光的一面充分地展現給患者。
【關鍵詞】 縣級醫院; 管理; 缺陷; 應對
隨著人們法制意識、知識水平及自我保護意識的不斷提高,近年來醫療糾紛成逐年上升趨勢,醫療機構也因醫療糾紛受到了來自多方面的壓力,現已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醫療機構特別是縣級醫療機構應注重護理缺陷的管理和應對。
1 護理管理缺陷
1.1 護理管理人員規范化管理素質欠缺 縣級醫院護理管理人員是從基層臨床一線選的,在工作中往往會重心偏移,護士長的管理是整個護理管理的關鍵環節。護士長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護理的組織與業務管理上,但實際上目前縣級醫院護士長管理知識和管理經驗還欠缺。再者,后勤保障系統不完善,護士長又要花大量精力進行瑣碎的行政后勤事務。抓護理質量的時間和精力不夠,從而嚴重影響了護理質量管理。
1.2 護理質量檢形式,輕質量 筆者所在醫院在連續幾年的“質量管理年”活動的質量評審中,年查、季查、月查時時進行,但護士長不重視檢查后存在的問題的整改,或者整改措施不得力,落實不到位。考核時根據市指定的檢查內容進行評定,護士長和護士把考核視為負擔,考核時搞突擊,應付檢查,補寫護理記錄等,未把日常護理工作中做常規化、規范化,護理質量管理制度不健全,對檢查過程中現存的缺陷只注重追查責任人,未注重糾正措施的落實,從而使有些護理問題連續出現,護理質量標準再高,患者也未受益,考評結果不能客觀反映護理質量和實際的服務效果。
1.3 管理不嚴格,制度落實不到位 由于護理管理人員缺乏新的管理理念和法律知識,對新的醫學模式下新的質量評審標準理解不深刻[1],再加上護理人員嚴重缺編,有的護士長把大量的時間花在臨床護理工作上,致使護理制度落實不到位,加之護理工作任務繁重,一些生活護理工作只能讓患者家屬去做,如口腔護理、會陰護理、皮膚護理、修剪指甲等簡單的護理操作。患者靜脈輸液記錄單書寫不規范,如輸入的液體量、加入的藥物名稱、劑量不記錄、姓代全名、時間模糊等。分級護理制度及健康教育落實不到位,與患者實際需求極端不相符。
1.4 護士業務能力參差不齊,管理存在著一定難度 縣級醫院護士除忙于常規治療、護理外,外出進修學習機會很少,無法更新觀念,更新知識,提高業務水平,特別在搶救大批急、危、重患者時操作技術不過硬,應變能力差,觀察病情發現問題的能力有限。長時間在縣級醫院工作的護士,很多抱著“撞鐘”思想,安于現狀,缺乏進取意識、競爭意識,對高標準、嚴要求的護理質量管理不能適應。
2 缺陷應對措施
2.1 提高基層醫院護理管理人員素質 (1)加強護士長管理知識的學習,可采取進修、參觀學習、短期培訓等方式,借鑒他人的管理經驗,不斷更新管理觀念和管理方式,使護理管理步入科學化、規范化管理。(2)護士長要加強業務學習,熟悉新業務、新技術、新知識,積極應對并解決疑難問題。(3)護士長必須進行多次目標管理,建立科室的護理質量控制小組,護理部制定嚴格、細致的護理質控考核體系,采取考核、獎懲相結合的辦法,定期不定期用質量控制標準檢查、督促、指導,使規范化護理質量標準落到實處,滲透、貫穿、落實到每個護士全程工作中去,使護理質量管理有章可循,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2.2 提高護理質量,落實護理措施 在新的醫學護理模式下,單純的護理技術服務已不能滿足患者的需求,所以要在關注患者疾病康復護理的同時,更關注患者心理需求的滿足和人格尊嚴的完善,并在護理管理制度中體現出來,改變以往事后質控的檢查方法和手段,注意護理過程的控制,即管理過程、控制過程、改進過程,把注意力從護士將工作完成的如何轉到護士是怎樣完成工作的,遵循“以人為本”原則,制定保證護理質量與效果的評價標準。把患者的心理需求融入護理管理工作之中,真正坐到“以患者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
2.3 提高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 加強護士在職教育,提高隊伍整體素質,醫院根據發展需要和培養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護理繼續教育計劃,并根據不同學歷、不同崗位進行教育。要求基本功訓練與專科技術訓練相結合,目前與長遠需要相結合,重點培養與一般教育相結合。對畢業3年內的護士以在院內培養教育為重點,加強“三基”訓練,按計劃完成輪科上班,并鼓勵她們參加各種成人大學的學習。對5年以上的護士,以自學為主,鼓勵她們利用業余時間,參加各種成大、函大的學習,并安排他們參加院內外各種學術活動。有條件的參加短期脫產班學習或到上級醫院參觀、進修。對業務骨干可以脫產到國家級醫院學習深造。護師以上的在職教育,除參加以上學習外,重點熟練掌握專科護理知識,負責科室業務或帶教工作。不定時給實習護士和資淺護士講課。努力縮小基層醫院與上級醫院護理上的差距,彌補因學歷、職稱等不足在護理能力上的缺陷。
2.4 提高護理管理人員的法律意識,避免風險 管理缺陷是由于護理管理人員缺乏新的管理理念和法律知識,對新的醫學模式下新的質量評審標準理解不深刻造成的。在人們的法律意識、維權意識不斷增強的形勢下,存在著極大的糾紛隱患。護理管理人員應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識,減少護患糾紛。護理記錄做到規范、準確、及時及真實。護士要系統完整地收集和填寫資料,提高護理病歷書寫質量。
3 討論
對于基層縣級醫院的護理管理,護理部要加大對護士長管理知識的培訓力度,努力轉變護士長的管理意識,加強對全體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及法律知識學習、培訓,制定科學、規范的質量管理考核標準體系,認真落實護理核心制度,規范護理文書書寫,樹立“以患者為中心,以質量求生存、以質量求發展”的護理理念,才能使護理管理健康、穩步地向前發展。
參 考 文 獻
醫院管理干部隊伍的建設意義主要表現在其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兩個方面。其一,從管理干部隊伍建設的必要性上而言,醫院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決定著醫院建設的好壞程度,而管理干部隊伍素質的高低又直接決定著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素質優良、結構合理、功能齊全的管理干部隊伍的建設,對于醫院綜合現代化發展的進程而言,有著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推動作用。管理干部隊伍建設的強化,有利于醫院辦院質量和辦院效益的整體提升,進而有效促進醫院競爭實力的提高。其二,從管理干部隊伍建設的緊迫性而言,國家加入WTO的趨勢、國家醫療保障體制的改革以及醫院分類管理的實施,從資金實力、經營觀念和市場策略等三個方面為外資或盈利性醫院提供發展機會,進一步激化醫療市場和資源的競爭形勢。為應對這白熱化的競爭趨勢,醫院管理干部隊伍的建設在提升自身專業實力的同時,也要進行管理干部隊伍建設的現代化管理素質培養。
二、醫院管理干部隊伍的建設現狀
近些年來,醫院管理干部隊伍建設逐漸涌現各種問題,其現狀主要在管理干部隊伍的專業性、管理干部隊伍的管理觀念以及管理干部隊伍的執行力三個方面存在問題。首先,管理干部隊伍的專業性不全面充分。管理干部隊伍的專業性不只要求管理人員具備專業的醫學知識,還要求管理人員具備系統的管理知識,包括競爭意識、服務意識、市場意識以及創新意識等現代管理素養。目前,醫院中高層的管理人員多是從業務崗位因業務能力的突出轉向領導崗位的,并未接受系統的管理知識學習,他們即使是臨床業務方面的專家,但并非管理方面的全才。因此,管理干部隊伍專業性的不強,在很大程度上阻礙著醫院的健康發展。其次,管理干部隊伍的管理觀念不與時俱進。管理干部隊伍的管理意識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醫院的管理工作的水平。然而,目前多年的管理習慣致使管理人員保持著陳舊的管理理念,沒有危機意識,不考慮管理觀念的推陳出新,這大大束縛著醫院的發展。最后,管理干部隊伍的執行力不高。管理干部的執行能力直接決定著醫院管理決策的落實與否,執行能力的軟弱無力,容易導致管理決策的施行流于形式化,達不到管理決策的實施效果。
三、醫院管理干部隊伍的建設對策
新的經濟體制下,醫院有著更多的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國家提倡人才興國策略,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了人才在醫院發展方面的作用。這樣的情形下,要求醫院管理干部隊伍采取科學可行的建設對策,加大管理干部隊伍的建設力度,有效提升醫院的競爭實力。
(一)健全管理干部隊伍的選拔培養制度
在進行管理干部隊伍的選拔培養上,醫院依據合理的戰略決策,革新管理理念,加大現代化管理人才的選拔培養力度,系統地進行優質現代化管理人才的選拔,杜絕以往的論資排輩和年齡權威現象。在選拔培養上以公開、透明的方式進行管理人才的公平公正選拔,注重管理干部隊伍專業性的平衡發展,有機結合業務能力和管理能力,以期實現管理干部隊伍建設的高效性。
(二)完善管理干部隊伍的教育培訓制度
管理干部隊伍的教育培訓主要是針對專業技術出身的管理干部,進行管理知識的系統培訓,完善其知識結構中欠缺的管理知識,促使其由專業技術型人才向管理型人才的轉型,以整體提升管理隊伍的管理水平。此外,進行管理干部隊伍的教育培訓的另一目的在于管理理念的更新,轉變管理干部的陳舊管理理念,從意識轉變上提升隊伍的管理水平。
(三)平衡管理干部隊伍的獎懲激勵制度
平衡穩定的管理干部隊伍獎懲激勵制度,有利于醫院的可持續性發展。在這一方面,醫院管理層致力于技術與職稱相對應的管理職稱的健全和管理干部隊伍的能力等級對應制度的建立,做到各司其職,各盡其才。同時,健全干部考核制度,保證考核制度的科學合理可行性。
(四)科學管理干部隊伍的薪酬分配制度
國家經濟體制提倡按勞分配,管理干部隊伍的薪酬分配同樣也要做到以績效定薪酬,杜絕按崗定薪酬的現象,重視個人任務績效和個人貢獻,提升管理干部隊伍薪酬分配制度的科學有效性,避免薪酬分配中的“大鍋飯”現象。
四、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