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健康教育感想范文

    健康教育感想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健康教育感想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健康教育感想

    第1篇:健康教育感想范文

    【摘要】目的 探討對乙型肝炎患者及家屬開展健康教育課堂的干預效果。方法 選擇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門診及住院的乙型肝炎患者100例隨機分成兩組。干預組50例,采用健康教育課堂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對照組50例,沿用傳統的健康教育方式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比較2組對護理組工作的滿意度和健康教育效果。結果 干預組患者及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健康教育達標高于對照組。結論 慢性肝炎健康教育課堂能提高慢性肝炎患者及家屬對健康教育的滿意度,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是一種值得推廣的健康教育方法。

    【關鍵詞】慢性肝炎;健康教育;效果

    乙型肝炎是一種病機錯綜復雜、病情極易反復、并有一定傳染性、臨床上難以治愈的疾病,與肝硬化、肝癌關系密切。我國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發地區,一般人群的HBV標志和乙肝表面抗原(HBsAg)流行率分別為約57.6%和9.7%,估計約7億人曾感染HBV,其中1.2億人為HbsAg慢性攜帶者,占全世界HbsAg慢性攜帶者人數(3.5億)的1/3[1]。目前國內外尚無滿意的治療方法和特效藥物。對患者及其家屬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及落實具有特殊性、復雜性,它貫穿于患者從門診、入院、出院、回家休養、康復各個環節,存在著大量的生活、康復的健康指導。健康教育在乙型肝炎的整體治療的作用非常重要。我院于2009年1月啟動健康教育課堂,在沿用傳統的健康教育模式的情況下,同時應用CAI通過系統、規范、通俗、易懂的疾病知識及護理知識的健康指導,使得患者及家屬對護理工作滿意度及健康教育知曉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從而有效地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門診及住院的乙型肝炎患者100例隨機分成兩組。干預組50例,采用健康教育課堂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對照組50例,沿用傳統的健康教育方式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比較2組對護理組工作的滿意度和健康教育效果。2組患者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健康教育方法沿用傳統的健康教育方法;采用口頭告知及原件的書面文字健康教育資料等方式,告知疾病相關知識,傳播途徑、臨床表現、治療、病人的心理指導、飲食指導、休息與活動;家屬護理應注意的事項等。主要由負責護士完成。

    1.2.2 干預組健康教育方法沿用傳統的健康教育方法的同時,2次/周采用多媒體課件(文字、圖片、視頻播放)講解、課后提問的方式進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內容包括:乙型肝炎發生原因,疾病相關知識,化驗結果的正常值,病情觀察合作要點、飲食指導、各種營養菜譜、休閑方式、癥狀護理指導、康復訓練指導、輸液指導、用藥指導等方面。對患者及家屬提出的有個性問題,進行個別的指導。

    1.2.3 觀察指標

    1.2.3.1 評價2組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出院前1d發放調查表,調查2組患者及家屬共同完成。調查表內容參照醫院行風調查表以及患者需求趨勢,包括醫德醫風、服務態度、護士專科知識、主動服務意識、病區環境衛生等10項,采用百分制。每項滿意10分,較滿意5分。不滿意不得分。得分≥85分為滿意,

    1.2.3.2 評價2組健康教育達標率根據專科特點,設計健康教育效果問卷表。主要包括乙型肝炎的基本知識及自我護理知識,病情觀察配合要點、飲食基本知識、心理支持,常用檢查配合要點、藥物的藥理作用及相關知識等。共50題,每題2分,回答完整給2分,大部分正確給1.5分,一半正確給1分,回答小部分給0.5分,完全不知道不得分。干預組與對照組均在出院前2d完成,問卷由患者及家屬共同回答完成,滿分為100分,得分≥85分為健康教育達標。

    1.2.4 數據處理運用SPSS13.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

    2 結 果

    2.12組患者及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比較見表1。

    表12組患者及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比較

    組別 例數 滿意(例%) 不滿意(例%)

    干預組 50 47(94%) 3(6%)

    對照組 50 38(76%) 12(24%)

    注: 干預組與對照組患者及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比較,P

    2.22組患者及家屬健康教育達標情況比較,見表2。

    表22組患者及家屬健康教育達標情況

    組別 例數健康教育達標(例%) 健康教育不達標(例%)

    干預組 50 48(96%) 2(4%)

    對照組 50 40(80%) 10(20%)

    注: 干預組與對照組患者及家屬對健康教育達標情況比較,P

    3 討 論

    3.1 計算機輔助教學(CAI)是以計算機作為教學多媒體和教育手段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領域的應用范圍也在不斷擴展[2]。而開展健康教育課堂廣泛使用了CAI技術,根據健康教育的需要將文字、照片、圖畫、動畫、錄像、光盤等視頻文件同音樂、配音、解說等音頻文件有機結合起來,使患者及家屬腦、眼、耳、手、嘴等同時運用。課件還可以停頓講解、跨越瀏覽、提前退后、提問回答、討論交流、題庫解答,這種豐富而靈活性提高了患者及家屬的興趣,增加了對大腦皮層的良性刺激,增強了記憶力,有利于提高健康教育質量。表2顯示,干預組健康教育達標率明顯提高。

    3.2 開展健康教育課堂,有利于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制作課件要查閱大量的資料及學量的專科知識;要學習做多媒體的技術、講課的技巧,讓患者家屬覺得通俗易懂;要學習與患者家屬溝通技巧等。還大適度地提高了護理人員健康教育能力和教學水平等的綜合素質,增加患者的信任感,提高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表1顯示,干預組患者及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3.3 開展健康教育課堂,有助于患者的康復。負性情緒通過中樞神經系統及內分泌系統,影響機體內神經遞質與激素的濃度或分泌量,使機體免疫功能下降[3],病毒不易被清除,疾病遷延不愈,體內的BVDNA通過整合,插人激活以及HBVx蛋白(HBxAg)和PreS2蛋白的反應激活作用,使一些原癌基因活化[4]。健康教育課堂之后,病人的滿意度明顯提高,削減了負性情緒。很大程度促進了病人的康復。

    【參考文獻】

    [1] 賈繼東,莊輝.中國慢性乙型肝炎治療進展研討會會議紀[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4,12(11):698-699.

    [2] 朱紹祖.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探討.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03,17(4):218.

    第2篇:健康教育感想范文

    通過這一學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我受益匪淺。我一直認為自己的心理還是很健康的,但當我步入大學校園之后,各種曾經沒有遇到過的問題都涌現到了我面前,才發現自己的心理其實還是很脆弱,一旦沒有把控好自己的情緒,就會面臨崩潰。原本對周圍的一切充滿了好奇,結果發現比自己優秀的人還是很多的,讓自己感覺有些受挫。同時社團、學生會等組織的活動讓我覺得自顧不暇,很難在一周擁有自己的休息時間。那個時候覺得自己做什么事情都是亂糟糟的,心情也經常有很大的起伏。

    我們的彷徨與失措,是因為我們對于未來有著諸多不確定的幻想,我們希望自己能過得好,卻也不甚明晰何為“過得好”。我們對現今不滿,卻又不知該如何改變,面對現實只覺無力,初次接觸到社會便明白自己力量的渺小。明明平凡,卻又不甘于平凡,想要擁有自己的人生,卻又毫無方向,看著自己如一滴水沉入大海,無波無瀾,想要掙扎濺出自己的水花時,才發現自己原來真的只是一滴水。

    但是隨著課程的開展,我漸漸學會了如何發現、疏導、防范這些心理障礙,如何應對這些問題,快樂地度過這四年時光。當然,幾乎每一個大一新生都會經歷,面臨這些問題的不止我一個人。我發現和大家一起相互交流是解決心理障礙的十分重要的方式。可能初始大家會覺得不好意思,比較排斥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但其實隨著時間推移,大家便能加強這種心理疏導,甚至于交個朋友,使得這門課的課堂參與度越來越高。

    記得有一節課老師給我們播放了《美麗心靈》,其實這已經是我第二次觀看這部電影,但仍舊有很大的感觸。豆瓣的影評里有這么一條:“游走在夢與現實之間的確危險,無異于在地獄與天堂之間徘徊。然而夢筆生花,以夢為馬,踮起腳尖就能更貼近天堂。”我們是旁觀者,站在這個角度,看著納什的世界,就像是一場夢與現實的轉角處,難以真實觸摸到現實的確切感覺。是愛的力量,讓納什通過頑強的意志,分辨出真實與虛幻,真與假。正如納什為國家的英雄主義、艾麗莎對納什無限的愛,電影的主題也由此突出——正是他們都擁有的美麗心靈,才能最終在精神分裂的懸崖上重歸現實。其實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無論我們遇到了多困難的窘境,我們的意志永遠不會拋棄自己。一個失去了意志的人就相當于失去自己的生命;而一個意志強大的人則可以戰勝困難,讓意志伴隨我們走向未來,觸碰屬于自己最燦爛的陽光。

    第3篇:健康教育感想范文

    吉林省結核病醫院骨科二療區,吉林長春 130500

    [摘要] 目的 探討健康教育干預對骨與關節結核病人的影響。方法 選擇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間結核醫院骨科收治的骨與關節結核患者60例,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均采取聯合用藥及常規護理,研究組在此基礎上應用健康教育干預。 結果 研究組對健康及疾病知識的知曉率為100.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0.00%(P<0.05)。研究組在疾病認識、病因了解、生活習慣、用藥知識、注意事項5個方面的知識掌握程度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為100.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0.00%(P<0.05)。 結論 骨與關節結核病人采取健康教育干預,可以有效提高他們對疾病的掌握程度,改善護患關系,保障治療效果,促進健康,適于臨床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 健康教育;骨;關節;結核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4)12(c)-0042-02

    有資料統計顯示,骨與關節結核在結核病中約占5%~10%,多見于脊柱,其次為髖關節、膝關節、肘、肩及腕關節等[1]。由于該病病程較長,病灶常累及關節與骨骺,極易誘發脊柱畸形、關節功能障礙,甚至截癱,給患者的健康及生存質量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健康教育屬于整體護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認真落實健康教育工作,向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必要的醫學知識指導對保障骨與關節結核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質量十分重要。該院選擇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間收治的骨與關節結核患者60例對骨與關節結核患者應用健康教育干預,收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該結核醫院骨科收治的骨與關節結核患者60例,根據隨機數表法將其平均分為兩組,即研究組與對照組各30例。研究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22~50歲,平均年齡(29.5±5.3)歲;結核部位:膝關節結核5例,髖關節結核5例,脊柱結核16例,其他關節結核4例;教育程度:大專及大專以上10例,高中12例,初中5例,小學及小學以下3例。對照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22~50歲,平均年齡(29.2±5.2)歲;結核部位:膝關節結核5例,髖關節結核6例,脊柱結核15例,其他關節結核4例;教育程度:大專及大專以上11例,高中11例,初中5例,小學及小學以下3例。兩組患者基本情況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取聯合用藥治療,同時輔以營養支持、防治感染及常規護理等措施。研究組在此基礎上應用健康教育干預,具體方法如下。

    1.2.1 評估 收集患者的年齡、身心情況、文化程度、既往病史、生活情況、有無藥物過敏史、對疾病的掌握程度等基本情況,給予綜合評估,制定健康教育計劃,并將其落實于臨床護理中。

    1.2.2 教育方法 組織患者通過多媒體、講座等方式學習骨與關節結核的知識,并向其提供醫學書籍、專業資料等[2];將實際病例資料作為案例,以此幫助患者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此外,護理人員應耐心的與患者進行交流,認真聽取他們的主訴,及時解答相關問題,通過治療及護理的間隙向其講解用藥的方法、原則及藥物常見的不良反應等。

    1.2.3 教育內容 (1)加強營養及注意休息。由于骨與關節結核患者具有少氣、無力、體質弱、易疲倦等特點[3],因此應將其安排到空氣新鮮且陽光充足的環境中休息,保證睡眠充足,降低機體代謝及體能的消耗,促使體力恢復。同時,向患者講解充分的營養支持是加快康復速度、補充機體消耗的關鍵,囑其多攝入高蛋白質、高熱量、高鈣、高維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多飲水,預防便秘。

    (2)心理健康。骨與關節結核病具有較長的病程,許多患者易產生不良心理。針對于此,護理人員應加強與患者的溝通,指導他們放松的方法,盡量滿足他們的生活需要。同時,向患者講解疾病知識,使其能夠正視疾病,樹立起對治療的信心,提高對醫療行為的依從性。

    (3)用藥方法及不良反應。向患者講解正確的用藥方法,認真遵循聯合、早期、規律、適量、全程的治療原則。長期用藥可以減少結核桿菌的耐藥性,降低病灶的復發率。同時,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藥物應用的常見不良反應,治療期間密切監測血常規、聽力、肝腎功能,若有異常情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1.2.4 功能鍛煉 未采取手術治療的骨與關節結核者應盡量減少運動量,避免加重病灶被破壞的程度。采取手術治療的患者,應于術后主動開展擴胸鍛煉、上肢運動及深呼吸,提高上肢肌力、強化心肺功能,促進代謝[4]。

    1.2.5 出院宣教 出院前,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項,通過活動、功能鍛煉等方式增強機體抵抗力;遵醫囑常規行1~2年的抗結核治療,定期到院復查,或有不良反應癥狀及時到院就診。

    1.3 觀察方法

    自擬健康與疾病知識調查表及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觀察對比兩組對健康及疾病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①健康與疾病知識調查表滿分為100分,共設計5個維度,每個維度10個題目,每題2分,包括:疾病認識、病因了解、生活習慣、用藥知識、注意事項;80~100分為完全知曉,60~79分為基本知曉,60分以下為不知曉。知曉率=完全知曉率+基本知曉率。②護理滿意調查表滿分為100分,共設計50個題目,每題2分;90~100分為十分滿意,70~89分為滿意,60~69分為基本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總滿意率=十分滿意率+滿意率+基本滿意率。

    1.4 統計方法

    通過spss 15.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與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來表示,組間對比以t檢驗,計數資料以χ2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對健康及疾病知識的知曉情況

    研究組對健康及疾病知識的知曉率為100.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0.00%,兩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健康與疾病知識調查表得分對比

    研究組在疾病認識、病因了解、生活習慣、用藥知識、注意事項5個方面的知識掌握程度顯著優于對照組,兩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護理滿意率對比

    研究組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為100.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0.00%,兩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因受疾病的影響,許多骨與關節結核患者易出現急躁、緊張、焦慮等不良心理,甚至一度想放棄治療[5-6]。因此,采取一種有效的護理方式加強患者對疾病及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使其正確了解疾病的相關知識,改善不良心理狀態十分必要。健康教育工作是指護理人員在認真評估患者的心理、生理狀態后,根據其情況制定的具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計劃,并進一步落實于臨床,其目的是能夠使患者積極主動的配合治療工作,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改善護患關系,保障就醫質量。

    健康教育的開展能夠使患者得到動態、系統、連續且有針對性的健康知識教育,不僅保障了護理工作的完整性,同時也減少了護理工作量,增進了護患關系。許多資料顯示,對骨與關節結核患者采取科學的健康教育干預,可以有效加強他們對疾病知識的掌握程度,提高護理滿意率[7]。該研究結果與上述結果基本一致,研究組對健康及疾病知識的知曉率為100.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0.00%(P<0.05)。研究組在疾病認識、病因了解、生活習慣、用藥知識、注意事項5個方面的知識掌握程度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為100.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0.00%(P<0.05)。結果可見,骨與關節結核病人采取健康教育干預,可以有效提高他們對疾病的掌握程度,改善護患關系,保障治療效果,促進健康,適于臨床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嘉.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對肺結核患者預后的影響[J].中外醫療,2011,30(16):79.

    [2] 栗愛珍,李亞妹,李玉琢,等.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對初治涂陽肺結核住院患者實施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中國防癆雜志,2011,33(6):377-380.

    [3] 周毅.基層組織結核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重慶醫學,2011,40(13):1300-1301.

    [4] 蘇麗芳,李進升,陳恩泰,等.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對耐多藥肺結核患者實施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中國防癆雜志,2013,35(6):456-459.

    [5] 鄒喜榮.對老年肺結核患者實施家屬同步健康教育的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15):1793-1795.

    [6] 張曉慧.健康教育在結核病人治療中的作用[J].中外醫療,2011,30(3):30.

    第4篇:健康教育感想范文

    社區冠心病現狀及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冠心病是社區常見的5種慢性病中發病率較高的一種。其發病率和死亡率都較高,而且患者呈年輕化趨勢,嚴重威脅著社區人群的健康。通過社區調查表明,社區居民對冠心病的知識了解不夠全面,預防措施不到位,家庭及社會的支持不夠。為此,冠心病的復發率較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質量也很差。

    在社區護理中,對患者的健康教育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1]。要想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必須積極開展冠心病的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工作。冠心病的一級預防是指為了降低人群中冠心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必須控制或減少那些對發病率起決定作用的危險因素,如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吸煙、肥胖等。冠心病的二級預防即提高人群中冠心病的檢出率,加強治療,減少疾病的惡化和發展,以促進患者的康復[2]。而做到這些,離不開社區人群健康意識的強化、健康觀念的更新和科學生活方式的形成。為此,對冠心病患者實施社區護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健康教育的過程

    評估:對社區需要和社區居民的評估的結果表明,人口老齡化嚴重,5種慢性病發病率較高。其中,冠心病患病人數占有一定比例。造成這一健康問題的直接原因是社區居民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家庭社會對冠心病患者的支持程度、經濟收入水平、醫療藥報銷等問題。對社區居民學習需要的評估表明,居民對冠心病知識缺乏,認識不夠全面,甚至走入誤區,對生活失去信心,生活質量明顯下降。

    診斷:根據社區存在的健康問題及社區居民的需要做出診斷。其結果為:①知識缺乏:患者對如何防治發作無所適從或因心絞痛緩解后無其他不適不予重視,仍從事體力活動或不克制情感,易致病情復發。與不了解疾病過程有關。②焦慮:因心絞痛發作時的瀕死感而緊張,不知所措。與突然發生的劇烈胸痛并懼怕再次發作有關。

    健康教育的形式:可采取多種方式向冠心病患者教授冠心病的基本知識,可分期教授或個別指導,并通過問卷式檢查掌握情況。形式為集體授課、板報、幻燈片等。

    健康教育的內容:冠心病的高危因素為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生活壓力。因此,告訴患者一定做降壓、調脂、控制血糖,減輕生活壓力。具體包括以下方面:①心理指導:冠心病患者的行為特點為爭強好勝,時間緊迫感強。而過多的精神負擔會引起神經內分泌系統的功能紊亂,對冠心病患者極為不利。所以冠心病患者要以平靜的心態對待生活。②治療指導:冠心病患者要長期服藥,一定要遵守醫囑,在全科醫師的指導下合理用藥,不要擅自停藥或擅自加藥。③飲食指導:冠心病患者要采取低脂低熱量飲食,并根據血脂、血流化驗結果指導飲食。膽固醇高者要少食或不食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蛋黃、動物內臟等,多食蔬菜和水果。高熱量飲食會加重心臟負擔,增加心肌耗氧量,因此冠心病患者要少吃或不吃。④運動指導:有些患者認為運動會使心絞痛再發,其實不然。科學證明,適宜的運動可增加心肌收縮力,提高心臟每搏輸出量,減輕日常心臟的負荷和氧需求,擴張冠狀動脈,促進側支循環的形成,改善冠脈循環的供血。適宜的運動還能降低血脂、減輕體重、改善血壓,從而減少冠心病進一步發展的危險因素。所以,冠心病患者不要長期靜臥不動或害怕運動。要適當增加戶外活動,選擇一些適宜的運動如步行、慢跑、自行車、醫療體操、登山、游泳、太極拳等。⑤睡眠指導:冠心病患者要有充足的睡眠,睡眠不好可引起再發。睡眠要有一定的規律,要堅持午睡,午睡時間不宜過長,一般2小時左右。晚上就不宜過晚,9:00時睡覺為宜。睡前要避免刺激性的活動,如看有刺激性內容的電視、報紙等,要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以便睡眠。睡前要喝杯牛奶,用溫水泡腳,必要時可口服鎮靜藥。⑥性生活指導:心血管疾病會增加男性障礙,時會增加心肌耗氧量,偶爾可觸發心肌梗死,不少患者因缺乏信心而回避性生活。其實,心肌梗死后,經2~4個月可恢復健康,患者進行性生活是可能的[3]。如果性生活前能耐受心率為110~120次/分的運動而不出現心絞痛,就可以恢復性生活。恢復性生活時,注意和強度。之前,不要飲酒吸煙,必要時可備急救藥品。⑦排便指導:大便必須通暢,因大便干燥用力排便時可增加腹壓,加重心肌耗氧量,可誘發心絞痛發作。通便的方法為多飲水,每天清晨起后要喝一杯溫開水,這是最好的通便方法;注意飲食,多食含粗纖維的食物,如韭菜、芹菜等,以減小大便的硬度;定時排便,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必要時用瀉藥或灌腸;腹部按摩,增加腸蠕動,以利排便。⑧職業前指導:冠心病患者年齡日趨年輕化,重返工作崗位是患者普遍期待的問題。指導冠心病患者逐漸增強肌肉強度和柔韌性,提高患者自理工作和娛樂活動的能力,使其盡快重返社會生活。⑨自救指導:教會冠心病患者學會數脈搏及自救方法。要隨身攜帶硝酸甘油以備急用。要經常檢查藥品是否過期,以免急救時耽誤搶救。

    評估:通過指導、問卷式檢查,使每個患者都得到有效的健康教育指導。根據健康意識是否得到增強、健康觀念是否得到更新、健康知識貧乏的問題是否得到解決,以決定是否結束健康教育。

    小 結

    通過對社區冠心病患者實施護理健康教育干預,使其充分認識到冠心病的高危因素,培養和增強冠心病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識,使其在面臨促進健康和疾病預防、治療康復等各個層次健康問題時,有能力做出抉擇,自覺采納有利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通過健康教育改變患者的不良方式,如高脂高熱量飲食、酗酒、長期靜臥不動等,并提高其遵醫行為。

    健康教育是一項低投入、高產出、高效益的保健措施,它可以提高冠心病患者的保健意識,從而長期有效地控制誘發因素,降低致殘率、死亡率,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王玉環,許冰,劉凡.社區健康教育帶教初探.護理學雜志,1999,14(3):48-49.

    第5篇:健康教育感想范文

    【關鍵詞】 健康教育;心理護理;糖尿病

    通過加強糖尿病患者心理干預及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 提高患者依從性, 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本文將對糖尿病患者強化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 患者康復效果理想,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門診于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就診的240例T2MD患者為研究對象, 其中男性118例, 女性82例, 患者的年齡為47~85歲, 平均年齡為(55.5±4.5)歲, 患者病情為1~22年, 平均病情為(12.5±5.5)年。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 每組各120例患者, 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問卷調查 所有患者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調查表進行調查, 調查具體內容包括患者臨床資料、患者對健康教育的形式、內容、方法的需求程度。問卷共30條問題, 所有問題均由患者自行填寫完成。對于極少部分不認識字的患者在則由經過相關培訓的護理人員對患者詢問后再填寫。

    1. 2. 2 護理方式 對照患者采用常規性護理, 包括用藥護理、體育鍛煉、皮膚護理等,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強化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干預, 具體措施如下:①健康教育: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的病程較長, 飲食受到限制, 長時間的治療讓患者認為該病屬于不治之癥, 因此容易導致患者產生焦慮抑郁的心理。社區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護理時, 應充分考慮患者的心理狀況, 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同時應對患者應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家屬解答糖尿病的相關知識, 讓患者了解糖尿病并非不治之癥, 增強患者接受治療的信心, 消除患者及其家屬的顧慮, 讓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療。②心理護理:社區護理人員應針對患者個人存在的問題以及患者不同的年齡、文化背景等, 對患者解答有關糖尿病的專業知識, 讓患者能充分了解糖尿病的性質, 讓其積極配合護理人員進行治療, 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 讓其積極配合護理人員進行治療, 使得患者達到最佳的治療狀態, 從而控制患者的病情。

    2 結果

    通過調查問卷發現, 觀察組在飲食控制、運動鍛煉、體重控制、定期體檢、吸煙酗酒危害、情緒控制等方面知識知曉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糖尿病屬于慢性終生性疾病, 目前尚沒有有效的治愈方法, 患者只能依靠綜合治療將血糖控制。綜合治療盡管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但需要患者積極配合, 需要患者有良好的遵醫行為, 大量臨床研究表明, 通過健康教育能讓患者保持正確的治療態度, 從而有效提高患者的遵醫行為[3]。通過調查發現, 不同人群對健康的需求內容不一樣, 因此針對不同人群開展健康教育, 能有效提高患者對高血糖疾病的認識。本研究通過對糖尿病患者強化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 從而提高患者對糖尿病疾病知識的知曉率, 提高患者依從性, 有利于患者預后。

    參考文獻

    [1] 潘曉黎.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藥物的用藥指導.中華護理雜志, 2009, 41(7): 688-689.

    第6篇:健康教育感想范文

    【關鍵詞】 意象對話技術;收教人員;心理健康;心理干預

    An Experiment on the Interference of Image Dialogue in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of the Imprisoned. Zeng Tiande, Huang Luhua, Wang Junzai. Institute of A pplied Psychology, Z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Zhangzhou 363000,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experiment aims to study the interferenceeffect of image dialogue skill on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the imprisoned. Methods T he criminals in Zhangzhou Labour Educ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Unit were dividedinto two groups and image dialogue was taken 5 times in group to those participa ting in the experiment. Results The experimentees have less dep ression, less sensitiveness to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fewer factorsfor mental diseases. The differences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s and the t otal figures before and after it are distinct (P

    【Key words】 Images dialogue; Admission staff; Mental health; Psycholo gical intervention

    收教人員(指婦女)是一個特殊群體,她們在被收容前是活動在一種很特殊環境中,有 著與眾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存在著抑郁焦慮、恐怖及強迫等較為突出的心理礙。”[ 1-3]那么,如何有效地促使她們心靈得到轉化,使她們解教后重返社會徹底不重操舊業 這一問題 ,收容教育所的領導干部以及社會各界人士都在不斷努力和探討。綜觀前人研究,不難發現 研究者更多是從心理測評角度對收教人員的心理健康描述統計,未能進行實質性的心理干預 個案研究和跟蹤研究。意象對話是根據心理動力學理論,結合中國文化而發展出來的一種心 理咨詢與治療技術,這種技術運用到收教人員的心理干預方面的研究幾乎沒有。本研究運用 意象對話技術對福建漳州市收容教育所的收教人員進行心理干預,旨在探討這種技術在轉化 和改善收教人員心理素質的作用,為充實罪犯心理矯治方法和途徑提供新的視角和思路。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以福建省漳州市公安局收容教育所收教人員為研究對象(被試),均為女 性,年齡在16~28歲之間。運用SCL-90量表對她們進行心理測試,挑選心理健康程度較低, 強迫、抑郁、焦慮、人際關系敏感因子≥3分的10名學員中,隨機分為實驗組(意象對話干 預組)5人,控制組(不進行任何干預)5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材料

    1.2.1.1 測驗材料。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4]。該量表是國內外廣泛采用 的心理健 康狀況鑒別及團體心理衛生普查用的量表。它包括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 、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其他10個因子,共90個條目。每項癥狀按1~5級評 分,以各因子得分來評定有無自覺癥狀及嚴重程度。1~5分別為無、輕微、中度、相當重、 很嚴重。1分為陰性,2分以上為陽性癥狀,得分越高表示癥狀越嚴重,大于或等于3分,表 明心理痛苦水平達中等程度以上。根據該量表的因子得分、均分和總分了解被試的身心狀況 。9個因子得分半信度在0.76~0.92之間;各因子的內部一致性在0.64~0.88之間,全量表 為0.93。Derogatis報道SCL-90各項癥狀的內部結構效度系數為0.77~0.99;量表引入我國 時,量表協作組應用GAS和SI對SCL-90做平行效度檢驗,發現其與GAS顯著負相關,與SI顯著 正相關,表明該量表是行之有效的。

    1.2.1.2 干預實驗材料。意象對話技術材料:(房子、照魔鏡等),“房子”的象征意義 主要象征人的身體或人自我的心靈;“照魔鏡”、“鏡子”等也象征自我的意象。用“掉坑 ”“藏著可怕東西的盒子”“花”等來進一步探尋收教人員面臨的心理問題,心害怕的東西,以及對異性的態度等。

    1.2.2 實驗設計 采用等組前后測實驗設計。通過實驗組的前后比較,及其與控制組比較 ,考察意象對話技術對實驗組成員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預效果。1.2.3 實驗程序

    1.2.3.1 實驗前階段。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50名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收教人員進 行團體測評。評定前由實驗者統一指導,詳細講解調查的目的、意義及要求,使被調查者消 除顧慮,如實填寫。由于所選研究對象均為初中左右的文化程度,所以要求受試者完全理解 后獨立答卷,互不影響,一經完成,當場收卷。然后,通過統計篩選出同時有4個因子(強 迫、抑郁、焦慮、人際關系敏感)其因子均分都≥3分的30人,再從中隨機抽取10人進行分 組,隨機抽取5人為實驗組,另5人為對照組。

    1.2.3.2 收集相關資料。廣泛收集有關實驗組成員及其主訴問題的資料,確認她們最突出 的問題,評估她們目前的心理功能水平。主要問題包括:這些收教人員目前的心理問題是什 么,持續多長時間了,是什么原因使這些問題維持到現在,第一次出現類似問題是在什么時 間,當時有沒有特別的生活事件發生等。經過初步的交談發現實驗組5個成員普遍文化水平 不高,年齡也在25歲以下,她們都與家庭成員關系不好,主訴來到收教所后很壓抑,很難受 。她們都曾有過打工的經歷,在打工的時候認識了從事活動的“朋友”。很多人說自己 是受騙的,本來也不想做這一行等等。之后,讓她們思考這些信息是如何影響收教人員的生 活、健康以及主觀體驗的。結果發現她們對人充滿著不信任感,情緒狀態差,內心沖突很大 ,語氣比較低沉,易暴怒,家庭人際關系一般比較差,家庭經濟環境也不好等。同時,她們 對人生是一種比較消極的看法和歸因方式。她們交談內容較多地涉及到是她們的朋友和家人 ,對導致自己進收容教育所的問題一筆帶過,且都歸因于外界原因,不考慮自己因素。

    1.2.3.3 心理干預階段。采用意象對話技術(房子、照魔鏡等)對實驗組進行心理干預。 首先用“房子”意象探索收教人員的自我的心靈,引導來訪者進行想象。引導語可以是:請 想象你看到了一座房子,告訴我,那是什么樣子的? 房子是內心世界的象征,可以顯示出 人的基本心理狀態。房子象征人的身體或自我的心靈;其次用“照魔鏡”進一步探索收教人 員的自我,“鏡子”象征自我意象;最后用“掉坑”“藏著可怕東西的盒子”“花”等來進 一步探尋收教人員面臨的心理問題,內心害怕的東西,以及對異性的態度等。這些方法不是 全都用在同一個個案身上,而是可以選擇適合的,具體問題用具體意象進行干預。在意象中 輔導者根據收教人員自身的體驗和報告,及時對其消極意象進行干預。

    實驗操作步驟:①引導來訪者放松,以便進入意象對話;②利用前面說的幾種方法進行對話 ,發現來訪者的意象沖突;③采用替代與修改、面對、接納、意象支持和指導、領悟和釋放 等方法進行干預;④對實驗組的被試每周進行3次的心理干預。

    1.2.3.4 實驗后階段。干預4周后,用SCL-90分別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測試。

    1.2.4 數據統計分析 全部資料輸入SPSS 11.5進行統計分析,采用符號檢驗、曼-惠特尼U 檢驗等統計方法,比較實驗組和對照組前后兩次的測試結果差異性,且檢驗意象對話技術對 干預收教人員進行心理所取得的效果。

    2 研究結果

    2.1 實驗組SCL-90的前后比較 實驗組SCL-90后測的各因子分和總均分都比前測低,見表1 ,經符號秩次檢驗,實驗組的被試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精神病性四因子前后測有顯 著差異,見表2。實驗組前后測總分之間具有顯著相關,陽性項目均分之間也有顯著相關,見表3。由以上結果可以判斷,在用意象對話技術對實驗組收教人員進行干預之后,她們的 心理健康水平有顯著提高。

    2.2 實驗組與控制組前測后測結果比較 采用曼-惠特尼U檢驗,實驗組與控制組前測后測 結果之間具有顯著性差異(總分2之間的z為-2.402,P=0.016<0.05)。見 表4。說明心理干預起到了效果,說明了本干預對實驗組成員心理健康的有著積極影響。

    3 討 論

    通過SCL-90測評發現她們在強迫、抑郁、人際關系敏感、焦慮等4項因子均分普遍偏高,且 高于全國常模。這就說明她們的心理健康水平處在一個相對較低水平。我們采用意象對話技 術,讓被試做“房子”意象,她們意象到的房子大都是木屋或泥瓦房,且都是一層到兩層左 右。剛開始做的時候會把現實中的房子想象出來,房子中的擺設比較凌亂,有的會一直有某 樣東西在里面,而這正好說明了她們心中存在某一種情結和欲望。比如,有位被試意象到的 房子從二樓到三樓每個房間全都擺放著一支玫瑰,而玫瑰則是她對自己美好未來的一種寄托 。但是,從做完一次意象幾天后,再做同樣的意象時,她們會報告什么都想不起來,腦袋中 一片空白,或者不愿意說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后來交談中我們發現她們存在著阻抗 現象,因為更樂意想象美好的東西,不愿想象與過去生活有關的消極的東西。同時也發現她 們有人際關系緊張、自我意識低下等心理問題。被試普遍存在人際關系敏感,對他人不信任 ,猜疑心重。比如,有一位收教人員做意象的時候老覺有人總用一種她難以忍受的眼光看她 。引起這種心理的原因可能與她們的錯誤歸因方式有關,她們往往把自己的行為歸因于外界 導致,不敢正視自身原因或不愿意探尋導致自身行為的內部原因。同時,也可能與她們不良 的家庭背景有關,她們反映父母離異,或者自己是抱養的,缺乏家庭的歸屬感,進而導致她 們的自卑心理和人際關系不良。

    以上是被試共同存在的心理問題,但每個被試都有其自身的具體問題,我們在做干預的時候 發現她們的心理障礙持續時間各不相同,有的比較短暫,有的好幾年,甚至有的是從青春期 引發的一直持續并影響到現在。所以,收教人員這一群體的心理問題應該得到我們更多的關 注。雖然她們已經犯了錯誤,但是對于她們的心路發展歷程我們應該更多地從心理學角度上 去幫助她們,幫助她們解決面對的心理困惑、心理障礙。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使收容教育更 有力,更有效。

    從干預結果看,實驗組的被試在強迫、抑郁、人際關系敏感及精神病性四因子的陽性水平有 下降,前后測總分有顯著差異,說明心理健康整體水平有所提高。從組間比較看,實驗組與 控制組在前測總分及各因子分上均沒有顯著差異,而在后測總分及各因子分上均呈現顯著差 異;從兩組前后測結果比較看,控制組前總分及各因子與后測的結果之間都沒有顯著性差異 ,而實驗組的前后測總分具有顯著性差異,這也就說明了本實驗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被試自 我成長因素對心理健康水平的影響或干擾。

    意象對話技術有放松以及引導想象的過程,當中會讓被試產生一些美好的回憶,體驗放松, 愉快的感覺。多次的放松訓練及美好感覺的體驗可以降低被試的緊張狀態,讓其學會調適自 己。在情緒的體驗及控制上達到一個更高的水平。當然,意象對話過程中,被試同樣也會產 生消極的意象,這時咨詢師就必須及時引導和修通,通過在意象中通過替代與修改意象,引 導來訪者面對意象,接納意象存在的事物,給予意象支持和指導,帶領被試領悟或者釋放自 身情緒的方法來達到降低被試的抑郁、強迫,提高她們的自信心,重塑自我。例如,一個收 教人員意象中自我意象很黑,很丑,周圍的人都用一種怪怪的眼光瞪她。這時我們引導她面 對這種眼光,引導她發現自己因為自卑而泛化了所有人的眼光,讓這種眼光變得不再“真實 ”。同時引導她接納自己。為什么臉黑呢?是不是曬太多太陽,還是到哪碰臟了?帶她到水 里洗洗。她自己就覺得自己白了起來,重復這個讓其有積極意義的意象動作,意象中經常洗 臉,這樣也降低了她的自卑感,找到了自信。因此,化解收教人員意象中的消極意象,讓其 產生積極意象,不僅對于提高收教人員的心理健康水平有著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是促使意象 對話技術功能得以發揮的關鍵環節。

    運用意象對話技術給收教人員進行心理干預,可能會遇到被試的阻抗,影響了心理干預的效 果。例如,一個被試,當我引導她放松的時候,她一直睜開眼睛,不能很好放松,經過多次 還是這樣。于是中斷意象對話,采用交談。她就說了她很害怕,害怕閉上眼睛,一閉上眼睛 就會有很多不愿意想的事情出現。這種抗拒意象的現象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干預的整體效 果。正因為如此,實驗組的被試除了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3個因子分有極為明顯 的下降(差異顯著),而其它項如軀體化、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等則沒有顯 著降低。究其原因可能有:一是意象對話技術自身的缺陷或局限性,即有其特定的適用病癥 ,并不能有效地應對各種類型的心理問題;二是我們能否熟練地運用意象對話技術的問題, 熟練程度影響了心理干預深度和強度;三是被試自身本來存在比較嚴重的心理障礙,很多問 題已經是人格上的,一時不易改變。意象對話畢竟是一種新的心理咨詢方法,還有許多方面 的技術問題必須通過對各種人群的實驗研究加以改進和完善,本實驗研究選擇的被試是被收 容的女性,其心理問題較為復雜,有的會像并發癥一樣有許多不同的外在表現。因此要 探明收教人員心理問題的癥結所在,提高收教人員心理健康水平,僅僅運用意象對話技術是 遠遠不夠的,還必須配合其它心理干預方法,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該技術的功效得以發揮 ,收教人員的心理問題也就能得以解決。

    4 結 論

    解決收教人員的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礙需要運用一定的心理干預手段和方法去引 導她們獲得健康成長;意象對話技術適用于收教人員的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等癥 狀;意象對話技術必須結合其它的心理干預的方法才能有效地解決收教人員心理障礙。

    5 參考文獻

    [1]賴麗佳.婦女心理問題的調查分析.四川醫學,2003,24(9):972-973

    [2]賴麗佳.婦女的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結果.四川精神衛生,2003,16(4):241-2 42

    [3]曾天德,王君在,魏躍火.婦女心理衛生狀況調查.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1, 15(5):367

    第7篇:健康教育感想范文

    【關鍵詞】孕期保健教育  新生兒健康  影響因素

            孕婦保健教育干預影響著孕婦的健康狀況,而且對胎兒以及嬰兒的生長發育產生長期的影響。本文主要以孕婦為研究對象,通過孕期開展健康教育干預來研究新生兒健康狀況的影響,為提高本地區孕婦的健康水平和預防新生兒出生缺陷的發生奠定基礎。

            1  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2008年4月至2011年7月,隨機抽取在我院就診的210例孕婦,年齡在22~35歲,平均年齡(27±6.87)歲。且這些孕婦在職業、生活水平這些條件上比例均衡,且無慢性疾病,無妊娠并發癥等。

            1.2研究內容及方法

            1.2.1問卷調查

            調查內容包括4個部分:①基本情況,即年齡、孕期、孕婦及配偶的文化程度、孕婦及配偶的職業等;②孕婦的行為習慣,如穿衣、飲食、飲水、衛生習慣等,并對其賦分,分值越高,行為越健康;③孕期保健知識知曉情況,如關于性生活的知識、衛生知識、對胎兒有影響的因素的相關知識等,并對其賦分,分值越高,保健知識掌握越好;④獲取孕期保健知識的途徑,分為書本媒體獲取和親朋好友獲取兩大。

            1.2.2健康教育內容

            孕期健康教育每次孕檢時,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孕婦講解,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提供健康教育的咨詢服務。孕期健康教育主要針對影響出生質量的各種因素,采取積極有效的預防措施以降低孕婦并發癥。孕早期講授受孕過程及影響因素,使孕婦正確認識孕早期衛生保健并及早補充葉酸。孕中期講授妊娠注意事項、孕期合理營養、乳房保健、胎教知識、孕婦自我監測(胎動計數、測量體重、測量宮底高度、聽胎心)和定期產前檢查的必要性,告知出現異常情況及時就診。孕晚期讓孕婦做好迎接分娩的身心、物品準備、使其了解并掌握分娩的先兆及入院待產的指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戒煙、限酒、食用低鹽低脂飲食,避免暴飲暴食、肥胖患者應限制每日總熱量的攝入,增加纖維素的攝入量,預防便秘,規律作息,避免熬夜和過度疲勞。消除孕婦對孕期的恐懼心理和過重的心理負擔。告知其積極調節心態,消除精神緊張,保持樂觀、愉快的心情。

            1.2.3健康教育方法

            由專人負責對入院的高血壓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每周一次,并且每個出院病人都進行為期1年的隨訪,隨訪期間通過發放宣傳單及面對面講解等形式繼續進行高血壓健康教育,隨訪結束后發放調查表,了解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前后行為變化以及對疾病相關基本知識知曉率的變化。

            1.3質量控制

            根據本次調查的目的和意義并結合孕期保健教育的特點,科學設計調查表,注意問卷調查的方法、質量及保密性。所有數據均輸入電腦進行分析,數據錄入時,要統一計量單位,數據錄入后隨機抽取10%的調查表人工檢查一遍,核查是否存在數據錄入錯誤,以確保錄入的準確性。

            1.4統計學處理

            選取擬分析的因素,分別予以分級和數量化。將問卷調查內容及實驗室檢測結果統一錄入計算機,建立SPSS數據庫,通過計算機邏輯校對和抽樣復核確保資料錄入的準確性。使用SPSS18.0統計軟件包對數據進行描述性分析,包括正態性檢驗、t檢驗、方差分析、Logistic回歸分析。多組間比較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兩兩比較用LSD-t檢驗,以α=0.05為檢驗水準。

            2  結果

            2.1孕期行為與健康知識知曉率變化

            與健康教育前相比,孕期行為與健康知識知曉率明顯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具體見表1)。

            表1、教育前后行為與健康知識知曉率變化比較[ 例(%)]

             

            表示與教育前相比P<0.01

            2.2 新生兒健康水平影響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為分析幾種因素與新生兒健康水平之間的關系,首先將所要分析的因素進行量化,具體量化方案見表2。將各種分析因素帶入Logistic回歸方程,結果顯示新生兒健康水平影響的影響因素是妊娠階段與健康保健教育。具體數據見表3。表2  新生兒健康水平影響因素量化情況

            

            注:帶下劃線者為啞變量的對照

            表3  新生兒健康水平影響影響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

            

            3  討論

            3.1孕婦健康保健教育

            孕期健康教育[1]是以孕產婦為服務對象,對孕產婦進行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社會教育活動,使其掌握有關孕期生理、心理和保健知識,促進孕產婦自覺地采納有益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順利渡過圍產期,最終促進母嬰健康。本次研究結果提示:孕婦在進行孕期健康教育之前,多數缺乏對保健方面基本知識,通過我院健康教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與健康教育前相比,孕婦行為與健康知識知曉率變化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健康教育對促進孕產婦的順利分娩、降低母嬰并發癥發生率和做好圍產期保健有著重要作用。

            3.2影響新生兒健康水平的因素

            隨著我國的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孕婦優生優育的觀念逐漸增強,因此孕期健康保健教育開展就顯的越來越重要。有調查發現[2]:大部分孕婦現有的孕期保健知識來源主要是書本知識,占79.2%,孕婦對孕期健康教育需求牢高達81.2%。我國調查表明[3]:婦女最希望獲得保健知識的前三種方式依次為醫生咨詢、書刊、電視廣播。說明孕婦知識來源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醫務人員,同時多渠道、持之以恒的健康教育對孕婦來說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這次研究所分析的可能因素有孕婦的年齡,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妊娠階段,孕期健康保健教育以及吸煙和飲酒的情況。通過Logistic回歸分析后,發現在這些因素中,影響新生兒健康水平的因素是孕婦的妊娠階段和健康保健教育。可以看出,妊娠階段在13~27周的OR值為5.521,健康保健教育的OR值為13.720,說明為孕期健康保健教育的有無的孕婦對新生兒健康水平影響較大,提示良好的孕期健康教育,可能起到維護新生兒健康的作用。

    參 考 文 獻

    [1] 唐思,黃飄,陳火明.綜合性醫院孕期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中健康月刊,2010,29(5):74-75.

    第8篇:健康教育感想范文

    [關鍵詞] 育齡女性;生殖道感染;影響因素;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 R17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3)20-0124-02

    生殖道感染(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RTI)為女性常見疾病,報道顯示我國的生殖道感染發病率為35.8%~85.1%[1],其中生殖道的沙眼衣原體和解脲支原體感染近年均呈現上升趨勢。為了解影響生殖道感染的因素與育齡婦女在生殖道感染方面的健康教育需求,為該群體提供更具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指導,提高婦女自我保健的意識和能力,對我院診治的1300例生殖道感染的病人進行了調查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5月~2012年6月在我院及所轄社區衛生中心接受婚檢發現RTI及RTI就診的1300例患者,年齡最小16歲,最大45歲。

    1.2方法

    結合筆者所在區域的人口構成等具體情況設計調查表,采用問卷式填表方法,對調查進行匯總,結合醫生診治和實驗室檢查數據,對數據進行匯總、統計。

    2結果

    1 300例RTI患者中,感染念珠菌性陰道炎544例(占41.85%)、滴蟲性陰道炎 427例(占32.85%)、宮頸炎169例(占13%)、細菌性陰道炎75例(占5.77%)、淋病及梅毒共65例(占5%)、 慢性盆腔炎20例(占1.54%);就診患者中占比最大的群體是娛樂場所從業人員和民工,生殖道感染與職業的關系詳見表1;患者感染的情況與學歷程度有關,雖然數據顯示無論受教育程度高低均有病患,結果顯示高學歷群體的女性生殖道感染率相對較低,感染與文化程度的關系詳見表2;統計發現育齡女性對生殖道感染健康教育的需求明顯,尤其希望知曉感染后的癥狀、導致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預防感染方面的知識,1300例患者對生殖道感染健康教育的需求情況見表3。

    結果顯示,娛樂場所從業者、民工、個體戶是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主要人群。

    3討論

    3.1 RTI與職業、受教育程度的關系

    (1)教育程度低的人群接受衛生保健的能力較差,在社會分工越來越精細的大環境下,低學歷群體大多從事最基礎、基層的工種,其勞動強度大,收入相對較低,知識、經濟水平的現實制約下,直接導致該群體的育齡女性沒有過多精力、財力在自身健康的關注上。本文初中及以下學歷的人,在發生生殖道感染的群體中占比69.46%,占比最高。(2)育齡女性生殖道感染與職業直接相關。民工、個體戶因工作中勞動強度大,收入水平低,生存壓力大,健康意識較弱,占發病群體的比重高,達31.38%;白領、干部在感染群體的占比為此次調查中最低的群體,原因應該與該群體受教育程度和收入狀況較高、自我保健意識較高、有經濟條件關注自我健康有關。本文結果顯示,娛樂場所從業者的感染率在本次統計中占比最高,達46.69%,顯示該女性群體是發生生殖道感染的高發群體。

    3.2婚檢與生殖健康教育在育齡女性中的重要性

    我們在問卷調查中發現,大多數患者對生殖道感染途徑及其危害和預防感染方面的知識缺乏。育齡婦女保健工作中,有關生殖健康的教育是減少RTI的一個重要內容,而婚檢正是育齡婦女進行健康教育的關鍵時期,而婚前查體恰是篩查未婚婦女這一人群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重要途徑。相關研究[2,3]表明,不良、多、婚前是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發生的重要因素。不行避孕措施或者避孕失敗后行人工流產,更是極大影響女性生殖健康。研究表明,人工流產后宮頸炎的發生大幅度提高,而且有過人工流產史的女性未來分娩中產后出血、胎膜早破等現象的發生率相比無流產史的女性明顯提高[4-6]。

    生殖道感染(RTI)作為婦科多發病,可造成盆腔炎、不孕流產、死胎、低體重兒,并與宮頸癌的發生有關[7,8]。例如常見的衣原體感染對于輸卵管的破壞非常嚴重,能引起輸卵管扭曲、不全梗阻積水、瘢痕、粘連和傘端閉鎖,造成盆腔炎、異位妊娠、不孕癥等嚴重并發癥,經下生殖道的人工流產術可造成衣原體的快速上行感染及慢性炎癥擴散,導致生殖器官不可逆的損害。據統計70%的婦女一生中,至少患過一次念珠菌感染,約10%~20%的健康婦女陰道中有念珠菌存在[9]。念珠菌為單細胞真菌,在健康人皮膚、黏膜和陰道等部位均有存在,因在一定條件下,念珠菌可侵犯人體組織引起炎癥,在女性生殖道的感染常常侵犯陰道而繼發引起外陰皮膚黏膜的炎癥,臨床上在生殖道感染中最為常見。 滴蟲性陰道炎因其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直接傳播,許多患者的丈夫或在治療期間難以保證同時進行徹底治療,導致感染易反復。RTI不僅影響育齡女性的身心健康,影響到夫妻間的和諧關系,還會增加人類感染免疫缺陷病毒的機會并影響到出生人口的素質[10]。因而正確的性觀念、性衛生等生殖健康教育在育齡女性中顯得尤為重要。

    筆者醫院所在地區為制造業重鎮,流動人口占比很大,新一代從業大軍中年輕的80、90后已經成為勞動力主要群體。該群體本身處于性活躍期,加之社會大背景、網絡信息資源及社會大背景的影響,較之60、70年代的流動人口群體,新一代從業群體在性觀念上更加開放,而自我保健方面的認知卻并未顯示出與時俱進。同時珠三角區域洗浴等娛樂場所較多,相關從業人員基數較大,而娛樂場所的從業者為生殖道感染的高發人群。未來如何針對本區域人口構成的具體情況,依據不同群體的特異性采取與之適應且有效的健康教育與干預措施、減少和預防育齡女性生殖道感染的發生,維護和促進生殖健康,是值得重點探討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翁菊仙. 婦科門診中農村女性對生殖道感染認知狀況分析及對策[J]. 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1,31(7):738-739.

    [2] 吳嫣,陳利群,陸敏敏,等. 農村育齡女性生殖道感染影響因素的路徑分析[J]. 中華護理雜志,2011,46(9):903-905.

    [3] 高清蓮. 婦女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影響因素情況調查[J]. 基層醫學論壇,2012,16(7):844-845.

    [4] 孫玲玲. 人工流產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影響因素分析及預防對策[J].實用預防醫學,2012,19(9):1365-1366.

    [5] 楊悅,黃醒華. 沙眼衣原體及支原體感染與胎膜早破、早產的關系[J]. 中國婦幼保健,2006,21(17):2412-2413.

    [6] 李鳳秋,李智,曹健,等. 宮頸支原體感染與胎膜早破的關系探討[J].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7,23(10):789-790.

    [7] 楊潔. 生殖道感染與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的相關性分析[J]. 中國實用醫藥,2010,5(27):48-50.

    [8] 解亞斌,宋迎春,田雪梅,等. 圍生期下生殖道感染與妊娠結局的研究[J]. 中國婦幼保健,2007,22(4):509-511.

    [9] 王化春,徐恩文. 乳酸菌制劑配合抗真菌藥物治療外陰陰道念珠菌感染臨床觀察[J]. 浙江臨床醫學,2011,13(11):1258-1259.

    第9篇:健康教育感想范文

    關鍵詞: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支氣管哮喘;影響效果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慢性氣道炎性疾病,易出現可逆性氣流受限引起反復發作的喘息、氣急、咳嗽、呼吸困難等,給患者帶來沉重的心理負擔[1]。由于支氣管哮喘患者對該病的相關知識缺乏了解,在支氣管哮喘的預防及后期自我保健意識上常存在漏洞,導致哮喘發生頻率升高,影響患者的生活生存質量。本組實驗通過對98例支氣管哮喘患者進行分組護理實驗,探討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在支氣管哮喘患者中的臨床應用效果,現將實驗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篩選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支氣管哮喘患者98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為男性,年齡在40~69歲,平均年齡為(50.2±5.6)歲,支氣管哮喘病程時間為3個月~9年,平均病程時間(3.2±0.5)年。其中外源性哮喘52例,內源性哮喘46例,所有患者對本組實驗完全知情并自愿參加,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制定的支氣管哮喘診斷標準(2003),已排除器質性疾病、精神疾病、急慢性傳染性疾病、免疫缺陷患者。采用隨機數表法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49例,使兩組患者年齡、病程及大致病情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實驗數據具有可比性。

    1.2實驗方法 兩組患者采取不同方案的護理干預方案:對照組患者接受臨床基礎護理措施,及臨床Ⅱ級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包括向患者講解支氣管哮喘的發病原因、機制等相關知識,熟悉掌握支氣管急性發作時的自我處理及預防措施,了解發作前兆及預示信息并在發作前及時用藥,以視頻、圖片、授課方式進行宣教工作;講解藥物治療的必要性及藥理作用、用法用量等,說明按時定義用藥的重要性,堅持長期用藥、合理用藥、遵醫囑用藥等;了解該病的誘發因素如花粉、刺激性氣味粉末、海鮮產品、牛奶等,盡量避免接觸誘發物;生活飲食護理,保證良好的生活狀態及環境狀態,溫濕度適宜,合理飲食以蔬菜、水果為主,增強體育鍛煉,適當進行散步、慢跑,提高肺活量、肺通氣量等肺功能指標,嚴禁劇烈運動;個性化心理護理,建立醫患暢通溝通渠道,應用心理學知識糾正患者不良心理情緒,鼓勵患者積極面對社會生活,提高患者對治療信心。兩組患者持續性護理干預1個月,1個月后進行治療依從性、護理滿意度、生活質量評分。

    1.3評價標準 生活質量評分采用SF-36生活質量評價量表;治療依從性及護理滿意度評分采用自制調查問卷形式進行,十分制計分,分數越高則表示依從性、滿意度越高。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IBM 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2結果

    根據1.3 評價標準進行各項評分并統計比較,結果見表1。

    通過表1比較可知,觀察組患者治療依從性、護理滿意度、生活質量評分明顯較對照組具有優勢,P

    3討論

    支氣管哮喘是氣道出現慢性炎癥導致機體免疫功能失衡,在發作節段炎性反應持續存在,因此若不嚴格進行規范性長期治療及自我系統護理,極易發生病情反跳、持續加重[2]。支氣管哮喘患者由于家庭因素、文化程度、年齡等限制導致對該病的病因、發病機制及防治知識掌握不足,當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時無法自我緊急處理,導致發作頻率升高,降低患者生活質量。本組實驗為探討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在支氣管哮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實驗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的療依從性、護理滿意度、生活質量明顯較對照組具有優勢、差異顯著,對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通過資料整理及實驗回顧分析可知,支氣管哮喘患者的反復發作主要取決于防治知識掌握及心理精神狀態[3],健康教育護理干預通過醫護人員耐心的講解支氣管哮喘病理、致病機制等相關知識,掌握發病前的預兆特征并及時進行自我處理,如服藥、情緒放松等,改善患者對支氣管哮喘的認知困難及急性發作自我處理能力;同時健康教育可改善患者的精神狀態,使患者保持樂觀情緒,增強疾病治療信心并發揮患者自我主觀能動性[4],可顯著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及護理滿意度,間接提高支氣管哮喘的臨床治療效果,改善生活生存質量。

    綜上所述,健康教育可提高支氣管哮喘患者的治療及護理依從性,顯著改善患者心理情緒及生活質量,有助于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具有應用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李學良,許朝霞,王憶勤.支氣管哮喘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2,30(9):1960-1962.

    [2]洪曉燕,方躍偉,王建躍,等.健康教育對支氣管哮喘患者依從性影響的研究[J].浙江預防醫學,2014,16(6):631-63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电影| 国产美女主播一级成人毛片| 欧美成人亚洲欧美成人| 1000部国产成人免费视频| www夜片内射视频日韩精品成人|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37pao成人国产永久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色播| 成人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鸭子| 国产成人理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成人无码WWW免费视频|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在线| 成人性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国产成人永久免费视频| 成人狠狠色综合| 七次郎成人免费线路视频| 国产成人AV综合色|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麻豆成人精品国产免费| 免费在线成人网| 国产成人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日本免费成人网| 韩国免费一级成人毛片| 免费看成人aa片无码视频吃奶| 成人av电影网站| 成人欧美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成人无码观看56|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久久网站| 成人免费毛片视频|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96| 中国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国产免费69成人精品视频|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不卡在线|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