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春季健康養生知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穿衣:春天要“捂”
中醫認為,在經過了整整一個冬天之后,人體的“”已經耗費殆盡,所以這時人的抵抗力最差,容易遭遇疾病。另外春天的氣候往往是孩兒臉,說變就變,早晚溫差大,這時人體的應變能力也較差,不能跟上隨時變化的氣候。而春天人體的汗毛孔多處于開放狀態,容易讓寒氣長驅直入,所以,“春捂秋凍”的老話還是要遵守的。
作息:日出而起,日落而眠
“春困秋乏夏打盹”,到了春季,很多人都開始犯困了。在起居方面,最好遵從日出而起、日落而眠的規律。當然每天上班的人們不能完全按照這個規律來,但退休后的老人最好要遵循老祖宗的這個原則。
飲食:春天宜甜不宜酸
到了春天,人的肝氣旺盛而升發,可使人精神煥發。可是如果肝氣升發太過或是肝氣郁結,都會損傷肝臟。所以,春天護肝是關鍵。這個季節在飲食上宜甜不宜酸,因為酸入肝,吃酸多易發怒氣。多吃甜的,則可以養脾胃,脾胃好了,抵御疾病的能力就強了。
春天吃點什么好?
根據“春夏養陽”的原則,春天飲食還應適當多吃些溫補陽氣的食物,如性溫的韭菜、蔥、蒜、生姜、豆芽、蠶豆、胡蘿卜、油菜、菠菜、香菜等。另外,肉類食品可以選擇牛肉、羊肉、狗肉、雞肉、蝦肉等,既能補充人體陽氣,又能增強脾胃的功能。大棗和山藥也要吃些,大棗性味平和,可以滋養血脈,強健脾胃,既可生吃,也可做棗粥、棗糕,以及棗米飯。山藥有健脾益氣、滋肺養陰、補腎固精的作用,也是適合春季的食物。
治療春天上火小偏方
春天容易上火牙疼,如果不是很嚴重,不用吃藥,用鹽水漱口,另外吃飯時別吃太飽,讓肚子總是覺得餓,餓兩三天就能好。有一年春天我遇到一位鄰居,正準備給住院的兒子送飯去,原來孩子的耳朵里面腫了,在醫院輸液呢,可吃了藥、輸了液,孩子還是耳朵疼。我告訴他回去把綠豆粉和雞蛋清和了,做一個大點的餅貼在孩子耳朵上。第二天,鄰居就告訴我說孩子耳朵不疼了。
春天在喝水的時候,水杯里可以泡上點夏枯草、苦丁茶、和金銀花。這幾樣東西泡水可以防止肺熱、上心火、淋巴結腫大。金銀花含鈷離子比較多,如果身體里缺乏鈷離子,就無法合成維生素B12,易造成貧血。
補鈣好時節
春天也是補鈣的好時候,我建議中老年人每天嗑十幾顆西瓜籽,或者松子、葵花籽都行,這些東西里都含磷,身體中如果缺磷,會造成鈣流失,容易造成骨質疏松。補充了磷之后,鈣自然而然就吸收了,骨頭就健康了。
另外經過冬季之后,人們較普遍地會出現多種維生素、無機鹽及微量元素攝取不足的情況,如春季人們多發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和某些皮膚病等,這些大都是因為新鮮蔬菜吃得少。因此,春季到來,一定要多吃蔬菜。春天也容易便秘,要多喝水。
春天防病治?。菏朝熜∑?/p>
一、提倡“人與自然和諧”的養生觀
藏醫養生學認為:人的機體的生理、病理、生長發育和衰老都與自然界的變化休戚相關。有“天地人和”的理念。認為人與自然界是自然的統一,人與客觀環境、人與宇宙、人與周圍的動植物都是相互作用的,自然界是萬物生命的源泉。除了自然界的春夏秋冬的變化、寒暑燥濕的氣候直接影響著人的生長發育和健康外,還要提倡“人與自然和諧”的養生觀念。傳統藏醫學倡導人與自然的和諧,認為疾病是人體內環境與自然界的平衡被打破所致。藏醫學的本質是生態醫學,研究人與自然的關系對人的生、老、病、死的影響。藏醫將人體與自然界看作是對立統一的整體,以“天人合一”的整體觀醫學理論指導醫藥實踐活動。人生存于自然界,依賴于自然界,自然界的運行如果發生陰陽失調,就會影響人的生命活動,引起身體的病理變化,導致身心狀態異?;蚣膊?。藏醫藥學尊重生命法則與生態規律,采用綠色食品、天然藥物、心理行為、傳統物理療法治療疾病、保養身體。因此,人必須與大自然協調一致,同時還要順應自然的變化,調節臟腑的機能。養神、安神、益氣補血、平衡陰陽,人體就健康。相反,人如果與大自然不能很好的調諧,就不能克服大自然帶給人的負作用,也必然給人體的生長發育和健康帶來不利的影響。
二、心靈善良和舉動謹慎利于健康
由宇妥?元丹貢布于公元8世紀編著、李永年翻譯的藏醫藥經典巨著《四部醫典》(人民衛生出版社1983年10月第一版)27頁“體業分析”中指出:“人體之業身語意共三,善與不善自行非予言。”42頁“日常行為”中講到:“治病調養身體有良方,第一先講人生之行為,只為長壽保命求安然,且把靈丹妙藥密咒煉。常把起病二緣思且拋,身語意內棄惡要就善,舌等感官受磨非安樂?!敝赋鲳B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以善為本,對身體的活動、語言和思想情操有所節制。43頁中接著說:“千言無憑善為作體察,萬語先慮自我經要嚴。戰勝非議勝則有分寸,博學謙虛富則要知足,心力正而義長廣胸懷。十惡需從身語意中拋,常懷慈悲賢良菩提心。此等皆為賢哲行為則。”也就是說人的一舉一動和心靈善惡、言行都會影響到身體。
《四部醫典》17頁“概說”中也講到:“治病療養共計有四友:行止、飲食、藥物和診治?!卑讶说呐e止放在首位。提倡人們舉止言行要謹慎。一切要從每一細微做起,一毫之惡與人莫做,一毫之善與人方便。為人處事,心地善良、光明浩然、正氣常存于心中,這樣才會元氣充沛,五臟六腑的功能才能保持正常。對身心健康對人有益的事多作,損人害人的事則不做。對身體虛弱的人,每獲得一份精神的滿足便可多增加一份生機和活力。
三、順應四季變化,調節臟腑機能的養生觀
藏醫養生學認為:自然界春夏秋冬的變化和寒暑燥濕的氣候直接影響人的生理發育和健康。認為自然界是萬物生命的源泉,人的機體的生理、病理、生長、發育、衰老都與自然界的四季變化休戚相關。
《四部醫典》44頁“時令之行”中講到冬季人體處于“初冬嚴寒使得毛孔閉,少食必將導致體質減?!憋嬍硲撟龅剑骸笆枪十斶M辣澀苦三味,芝麻油擦肉湯油食添”。平時起居應注意“常著皮衣皮鞋避風寒,取暖烤火日曬亦酌量。”冬季人體處于代謝緩慢狀態。體內陽氣收斂、潛藏于體內時,養生要注意“收”和“藏”。做到精神安定、早睡早起,以利陽氣潛藏、積蓄,為春來生機勃發作好準備。
春季人體肌肉表層逐漸舒展疏松,陰退陽藏,寒去熱來,是百病叢生的季節?!端牟酷t典》44頁“時令之行”中指出:“冬季易將培根積體內,春季日光漸暖體熱衰。”在起居、飲食和精神上做到“陳年青稞旱地肉蜂蜜,開水姜湯飲而粗食餐”。要“勤競行走搓身祛培根,常坐芳香園林蔭涼中?!敝赋龃杭攫B生要注意防寒、防暖,抵御各種傳染病對肌體的侵襲。多食姜、蒜、蔥、辣椒等辛溫發散的食品。心情要舒暢,少在室內悶坐,多到室外空氣清亮的環境中活動。
夏季氣候炎熱,人體的生理機能是外趨,也就是說陰虛陽盛,相對內臟機能下降,許多人飲食不振。加之由于大量出汗可引起體內電解質平衡失調,導致鈉離子大量丟失,會使人體四肢肌肉發生抽搐和痙攣,嚴重的還會出現血壓降低、脈搏細弱、昏迷等癥狀。因此,夏季養生十分重要。《四部醫典》44頁明確指出“季夏嬌陽之光漸炎熱,只為耗力宜進甜涼食,忌食咸辣酸物忌曝光,涼水浴身酒水摻而嘗,身著薄衣宜住清香房”的夏季養生法。
秋季養生法在《四部醫典》44頁中講到“雨期體內赤巴秋天發”;除了室內保持濕潤外,在飲食“秋季可進甜苦澀三味?!?/p>
藏醫養生學提出“天人相應”的調節飲食方法?!端牟酷t典》45頁“時令之行”總結出:“總之飲食冬夏熱食餐,春進粗食季夏秋宜涼。冬夏宜食辣澀苦三味,春食酸咸甜食初夏甜。秋季可進甜苦澀三味?!碧岢鋈说娘嬍潮仨氹S著四季的變化而進行有規律的調劑,則有利于健康長壽。
四、調整人的精神心理是健康長壽的保證
藏醫特別強調養神、養德、養性和養心,十分注重調整人的精神心理,認為心性養生是健康的保證?!端牟酷t典》26頁“身體哲理”中說“情忠奔巴住于心臟間,心廣自豪做事按意愿”,35頁“病之哲理”中說“憂心生悲使得容顏衰”,29頁“身之惡兆”中也講到“無憂豁達豐美呈煥發。”強調人應該有良好的精神狀態,有利于身體健康。
藏醫在疾病的病因、癥狀歸類中認為:人的情緒變化有貪、嫉、憤、癡、悲、憂慮、寡言、驚恐、心情不快等。人的情緒過于激動、敏感、憂慮、興奮、憤怒等,都會導致疾病。所謂情喜傷心、驚恐傷腎、悲憂傷肺、思慮傷脾、憤怒傷肝,就是說人的不良情緒對人體的健康不利,直接影響健康。藏醫養生學認為:過于悲哀、憔悴不安、憤怒、憂慮,可以導致人體七情內傷致病早衰;精神耗損造成早逝。所以,調節情緒、修養德性是保護身體、防病和養生的重要方法之一。性格開朗、活潑外向,無憂無慮的人,大都健康長壽,且很少有病痛的原因也在于此。
春暖花開,萬物復蘇,本應該是個美好的季節,可春季日照和氣溫變化較大,容易影響人的情緒,加上氣溫轉暖,代謝進入旺盛期,影響到人體的一些內環境和內分泌活動發生變化,引起人的情緒波動以至情緒障礙,如失眠、情緒不穩定、易發脾氣、易疲勞等,生活中一些本來并不起眼的小事,遇上這個季節便可成為不穩定因素。在日常生活中,有目的地巧選食物,可以給人帶來快樂和健康。
深海魚。全世界在海邊的人都比較快樂,不只是因為大海讓他們神清氣爽,還因為他們把魚當作主食。芬蘭、英國、美國的研究都發現了相同的結果。哈佛大學的研究報告指出,魚油中的Omega-3脂肪酸,與常用的抗憂郁藥如碳酸鋰有類似作用,即阻斷神經傳導路徑,增加血清素(一種收縮血管的物質,人體內血清素濃度高時精神會較為安定愉快)的分泌量。
香蕉。香蕉含有一種稱為生物堿的物質,它可以振奮精神和提高信心;而且香蕉是色胺酸和維生素B6的超級來源,這些都可以幫助大腦制造血清素。
葡萄。專家發現,葡萄柚有濃烈的香味,可以凈化思緒,也可以提神醒腦。葡萄柚里含高量的維生素C,不僅可以維持紅血球的濃度,使身體有抵抗力,也可以抗精神壓力。最重要的是,在制造多巴胺、正腎上腺素時,維生素C是重要成分之一。一項研究發現,吃維生素C可以平均提高學童智力測驗五分。
全麥面包。碳水化合物可以幫助增加血清素。麻省理工學院的朱蒂絲?沃特曼博士說:“有些人把面食、點心這類食物當作一種可以經常吃的抗憂郁劑。”但吃復合性的碳水化合物,如全麥面包、蘇打餅干,雖然效果慢一點,卻更合乎健康原則。更令人欣喜的是,近來發現微量礦物質硒能振奮情緒,全谷類就富含硒。全麥面包的嚼勁、口感也是為它得分的因素之一。
菠菜。醫學文獻一致指出,缺乏葉酸會導致精神疾病,包括憂郁癥及早發性的失智等。麥克吉爾大學的研究發現,那些被控制無法攝取足夠葉酸的人,在5個月后都出現了無法入睡、健忘、焦慮等癥狀。研究人員推論,缺乏葉酸會導致腦中的血清素減少,甚至引發憂郁癥。什么是富含葉酸的食物?幾乎所有的綠色蔬菜、水果也都含葉酸,菠菜最多。
櫻桃。鮮艷欲滴的櫻桃可以讓你放松心情。
大蒜。大蒜雖然會帶來不好的口氣,卻會帶來好心情。德國一項研究發現,病人吃了大蒜制劑之后,感覺不易疲倦和焦慮,不易發怒。
南瓜。南瓜之所以和好心情有關,是因為它富含維生素B6和鐵,這兩種營養素都能幫助身體所儲存的血糖轉變成葡萄糖,葡萄糖正是腦部惟一的燃料。南瓜派也被認為是菜單上“最聰明”的甜點。因為每吃一口南瓜派,就會同時攝取3種類胡蘿卜素,這對預防心臟病、抗老化都十分有用。對我們這個善烹煮的民族而言,南瓜既可中式調理,也可吃西式的南瓜湯、南瓜派。
低脂牛奶。紐約的西奈山醫藥中心研究發現,有經前癥候群的婦女吃了1000毫克的鈣片3個月之后,3/4的人都變得不易緊張、暴躁或焦慮。日常生活中,鈣的最佳來源是牛奶。
雞肉。英國心理學家班頓給受試者吃了100微克的硒之后,受試者普遍反映覺得精神。硒的豐富來源有雞肉、海鮮、全谷類等。
10大養生妙招輕松對付辦公室春困 李 霞
利用茶和咖啡
昏頭昏腦時,最簡單的辦法便是給自己泡一杯濃茶或者咖啡。這些飲料提神醒腦,從古至今都很有效。同時,從起身洗杯子,到飲水機旁倒水,整個動作過程都會給你帶來片刻的清醒。趁這段清醒,趕緊投入你的工作,但要注意的是茶杯不要亂放,否則一走神,灑得鋪天蓋地,你倒是真的要嚇醒了。
香氛飾品或者干花
美好的氣味也有清醒頭腦的作用。時常在辦公室的桌上放一些清新怡人的香氛飾品或者干花,不僅使單調的辦公環境得到點綴,也會讓你不再昏昏欲睡。在精神不振的時候,聞一下,立刻覺得恍若置身于美麗的大自然中,閉上眼睛,辦公室里的乏悶便消失得無影無蹤。心情舒暢,自然精神也會煥發起來。當然,如果是快遞送來的神秘鮮花,恐怕讓你興奮的就不僅僅是香味了。
做運動
有人說生命在于運動,又有人反駁說生命在于靜止。其實絕對的運動或靜止都不妥。辦公室中三分動七分靜最適宜。可針對辦公地點的特點因地制宜編一些操,運動僵硬的頸脖、四肢,身體得到適度的活動之后便會有微微的興奮感,頭腦也會隨之清醒不少。如果想更舒暢地伸展身體而又不便在狹小的辦公室展開,可試著找到大樓防火隔離層,那兒地方夠大,也不會有人干擾。只是千萬別練得興起,忘了辦公室中也許還有個急匆匆的客戶在等你。
調溫度
有時候室溫也是個很重要的因素?,F代的辦公條件,中央空調總是將冬日的OFFICE變得如春天一般的溫暖。本來嘛,“春眠不覺曉”,這樣的溫度人是舒服了,卻免不了昏昏欲睡。唯一的辦法是:降溫,開窗透氣,外來的新鮮空氣可能一下子會給你注入精神和活力,當然,也許有些怕冷的同事會抱怨,但是沒關系,頭腦一涼就清醒多了,跟他講道理也會更有說服力,而更主要的是你已經度過了“瞌睡危險期”。
嚼薄荷糖
吃一片香口膠或者薄荷糖,無疑也有助于提神醒腦,當然最好是挑選無糖型而且口味特別強烈的那種。中午飯后,遇上同事都在,不妨每人發一圈。嚼著嚼著,不光提神,還優化了空氣,使每個人不再有中午吃的雞鴨魚肉蒜的氣味??跉馇逍?,也有助于改善人際關系,喜歡與你聊天的人多起來,多說說話,自然也就不會想到去犯困。不過,吃口香糖得注意環保,將口膠棄置指定地點。最忌諱的是把它粘在辦公室里的桌子底面。
去洗手間
洗手間是個好地方,絕對隱私。如果你實在克制不住地犯困,也沒有別的辦法可以止住,倒不如索性去洗手間。坐在里面打個5分鐘的小盹,沒有人會怪你瀆職。同時,在進入辦公室之前,你可以對著鏡子梳洗一下。如果妝不是很濃,也不妨用涼水沖洗臉頰,同時做一些輕度的面部按摩,既有助于臉部的皮膚保養,也可以使自己更加清醒,而且你會驚奇地發現周圍的人說你精神好多了。
想心事
這不算開小差,手頭工作告一段落,可以在電腦前裝模作樣。回憶一些刻骨銘心的快樂或悲傷的事,也許是開心,也許會難過,但無論如何,你不會犯困了。但是關鍵的一點,你千萬不可以沉浸其中,盡量不要去想那些煩心勞神的事,不然豈不是“剛出狼穴,又入虎口”?同時要注意的是:不要讓別人發現你變幻的表情,否則你的精神就會
受到懷疑。
打電話
打私人電話本來并不允許,但其實這是OFFICE中最屢禁不止的事,每間辦公室里都會有人拿著電話,聲音越來越小。所以掌握好時機和技巧,找幾個自己喜歡的朋友聊聊天,或者給心愛的人打個慰問電話都可以。只是時間不宜過長,待到困勁一過,就得馬上加倍努力干活。記住,在辦公室里煲電話粥是第一大忌。
找經理
找經理,當然不是要你向他報告你犯困了。如果你和經理的位置比較近,(最好又是那些不大不小的經理),他對你構不成什么威脅,你也不是很怕他,那么就不妨找一些無傷大雅的事去“煩”他一下,比如向他問個電話什么的。要去見經理的人總是會振作精神,不會萎靡不振,也許不知不覺就把你的精神狀態變好了。
去聊天
精神不好的時候,可以就近在辦公室里找個人說說話。但是,說話聊天也許會給你帶來負面的作用,所以找誰聊,怎么聊,而且又要有助于提神成為你的
關鍵。除了找經理,還可以找你在辦公室里比較有好感的一位異性,問一些有關工作事務,既無傷面子,又讓別人抓不住工作偷懶的把柄。眾所周知,在一個有好感的異性面前,你總是不自覺地打起了精神。
其實,犯困只是一個信號。若是并非一些特殊的原因,比如熬夜、加班或者較大的情緒波動和健康原因所致。那么你應該反省一下自己是否喜歡這份工作。如果是,那么投入地工作一定會使你精神煥發的。反之,你要考慮更重大的問題――換工作了。
春天要防四類皮膚病 蔡曉云
隨著天氣的逐漸轉暖,因皮膚病到醫院就診的患者也隨之增多,醫生提醒人們:入春要防四類皮膚病。
病毒性皮膚病,如水痘、風疹等。由于水痘起病較急,可有發熱、倦怠、食欲減退等全身癥狀,成人較兒童明顯。醫院要對水痘患者進行隔離處理。同時,這類患者在發燒期內應做到“三項注意”,即:注意清淡飲食,注意休息,注意保持皮膚的清潔衛生,可涂止癢水止皮膚瘙癢。風疹是一種由風疹病毒引起的通過呼吸道傳播的急性傳染病。人們吸入病毒后,經過2至3周的潛伏期便出現癥狀。先是全身不適,繼而出現發熱,耳后及枕部淋巴結腫大,并有淡紅色斑疹或斑丘疹,短期內擴展到全身,奇癢難忍。對于孕婦來說,風疹病毒的侵入則會導致胎兒畸形、早產或胎兒死亡。預防風疹病毒的關鍵是減少與風疹病人的接觸,如果孕婦接觸了風疹患者,5天內應注射大劑量的胎盤球蛋白。如果在妊娠頭3個月內確診患了風疹,則要考慮人工流產。
變態反應性疾病,如丘疹性蕁麻疹。這種病癥在孩子中間廣泛出現,多數和蚊蟲叮咬有關系。因此,春天人們應該注意防止蚊蟲叮咬,最大限度避免變態反應性疾病的發生。
由真菌感染所引起的體癬和股癬。一般來說,真菌所引起的癬病多發生于夏季,因為,真菌喜溫暖潮濕,過于干燥則不利于它的生長。但是,如果人體有適宜真菌生長繁殖的條件也可四季發病。比如:有些人多汗,皮膚容易感染真菌而發生癬?。换继悄虿〉娜艘踩菀装l生癬病,由于皮膚里含糖量增高了,提供了真菌生長的營養;長期使用激素、長期多次接受x線照射的人,由于抵抗力降低,易發。生癬病。
顏面再發性皮炎俗稱春季皮炎。多見于18至40歲的女性,主要表現為脫屑、瘙癢、干燥等癥狀,有的表現為紅斑、丘疹和鱗屑,經一周而減退,還有些女性表現為雀斑增多或褐斑加重。
金方子養生大課堂(第八期)
主辦:北京金方子營養科學研究有限公司
協辦:中國保健協會食物營養與安全專業委員會 北京金方利眾咨詢服務中心
馬烈光:程老,您好!您是中醫界屈指可數的既是院士又是國醫大師的前輩,可謂中醫泰斗,是我輩中醫人的楷模啊!您今年已經93歲高齡,一定有什么養生秘訣吧?
程莘農:我的養生之道,總結起來就“八個字”,即豁達生活、認真吃飯。生活上,一床一桌一電視、兩椅兩窗兩字畫、三面書墻三把針,這就是全部了。
馬烈光:我知道您是性情中人,經常為中醫大聲疾呼,遇到不憤之事總是仗義執言,甚至拍案而起。但是《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暴怒傷陰,暴喜傷陽?!边@對您的健康會不會有影響呢?
程莘農:我向別人拍桌子,不是真的生氣,大喊大叫之后我就忘了。我說的不對,別人不當場和我辯論是他的問題,別人說的不對,我就要當場和他辯論。人要是生了氣,還是當場發出來好,否則情志郁結于內,更易影響臟腑氣血而生病。能把怒氣發出來,就不叫“生氣”,叫“散氣”,則氣機由郁結而變舒暢,能將怒氣對人的健康損害消弭于無形。當然,發怒只是生活中的特殊狀態,日常的修心養性功夫不能少,我主張要清心寡欲和淡泊名利,就是欲望不能太多,挫折不能看得過重,正所謂“心清水現月,意定天無云”。平常有時間,我還經常練字,練字能滌蕩心胸,助人沉靜下來,是養心佳法。
馬烈光:您的養生“八個字”還提到了飲食養生。用“認真”二字來總結吃飯,那么您日常飲食是如何“認真”的呢?
程莘農:《素問?臟氣法時論》曰:“毒藥攻邪,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彼裕J真吃飯首先要食合五味。平常我沒有特別嗜好或忌吃的食物,蔬菜、肉食,我都搭配食之,這正符合中醫飲食調養中“合五味”的原則,即食不可偏,雜合而食。其次,食要清淡,多吃暖食??赡芤驗槲沂墙闳耍云剿乜谖肚宓?,每餐喜歡吃輕、清、甜、淡的食物,經常喝粥,很少吃油膩、油炸、過咸的食物,我感覺這對我的養生十分有益。尤其老年之后,口味愈發清淡,不喜歡肥甘厚味之品,日常以粗茶淡飯為主。另外,老年人吃飯一定要“暖”,不能吃冷食。暖食之“暖”,即熱不灼唇、冷不冰齒。在日常飲食中,我從不吃生冷食物。因為“胃為陽土”,脾喜燥惡濕,故而不吃冷食就能減少寒濕對脾胃的侵犯。而常吃暖食更可溫暖脾胃,增益其消化、吸收能力。
飲食習慣也要體現“認真”。首先要專心用餐。吃飯要專心、心平氣和,貫徹古人強調的“食不言”,脾胃才能不受過怒、過喜、過思、過悲、過恐等負面情緒影響,而高效發揮其受納腐熟、運化精微、化生氣血的作用。其次要做到每餐七分飽。進餐時不能挑剔食物,但每類食物都適可而止,吃至七分飽即可,絕不多吃。如果一不小心吃多了,就按摩腹部,以促進運化。
馬烈光:您這是在講要認真選擇飲食內容,那吃得“認真”還有其他涵義嗎?
程莘農:飲食習慣也要體現“認真”。首先要專心用餐。吃飯要專心、心平氣和,貫徹古人強調的“食不言”,脾胃才能不受過怒、過喜、過思、過悲、過恐等負面情緒影響,而高效發揮其受納腐熟、運化精微、化生氣血的作用。其次要做到每餐七分飽。進餐時不能挑剔食物,但每類食物都適可而止,吃至七分飽即可,絕不多吃。如果一不小心吃多了,就按摩腹部,以促進運化。第三就是要根據季節來吃,如春季減酸增甘,以護養肝脾;夏天多食粥湯,以清熱解暑,護養心脾;秋季多食酸味果蔬,以收斂肺氣、養陰潤肺;冬季食宜溫熱,減咸增苦,以養心腎。
馬烈光:程老,您的主要研究領域是針灸,養生“八個字”里又有“三把針”之語,那能否談談針刺養生呢?
程莘農:針刺養生,是運用針具通過對特定穴位的刺激,施以提、插、捻、轉、迎、隨、補、瀉等不同手法,激發經絡本身的功能,以達到疏通經絡、調暢氣血、和諧營衛、增強體質、延年益壽的目的。針刺用于養生保健,由來已久,早在《內經》中就有闡述。《靈樞?逆順肥瘦》指出:“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卑l展到唐、宋、明清時期,出現了較多的針灸著作。在這些著作中,記載了大量針刺養生的內容。時至今日,針刺養生成為一種別具特色的防病治病、延年益壽的養生方法。
馬烈光:針刺養生和針刺治療疾病有何不同呢?
程莘農:針刺養生與針刺療疾的方法相同,但各有側重。養生保健而施針刺,著眼于強壯身體,增進機體能力,旨在養生延壽;治病而用針法,則著眼于糾正機體陰陽、氣血的偏盛偏衰,意在扶正祛邪。因而,養生針刺,在選穴、施針方面,亦有其特點。選穴則多以具有強壯功效的穴位為主,施針的手法、刺激強度宜適中,選穴亦不宜過多。
馬烈光:針刺養生既然不同于針刺療疾,那么針刺究竟具有哪些養生作用呢?
程莘農:針刺的養生作用主要有三:一是疏通經絡,和暢氣血。即《靈樞?九針十二原》所謂“欲以微針,通其經脈,調其血氣”。針刺前的“催氣”、“候氣”,刺后的“得氣”,都是在調整經絡氣血。如果機體某一局部的氣血運行不利,針刺即可激發經氣,促其暢達。所以,針刺的作用首先在于“通”。經絡暢通無阻,氣血通暢,機體各部分才能密切聯系,共同完成生命活動,人才能健康無病。二是調理虛實,平衡臟腑。在人體生命過程中,機體的臟腑機能,陰陽氣血的盛衰,都會隨著外環境以及生活習性的變化而產生虛實盛衰的偏差。針刺養生則可根據具體情況,糾正這種偏差,虛則補之,實則瀉之,補瀉得宜,可使弱者變強,盛者平和,陰陽平衡,健康延年。三是諧和陰陽,延年益壽?!瓣幤疥柮亍笔侨梭w健康的關鍵。針刺可以通經絡、調氣血,使機體內外交通、營衛周流、陰陽和諧。如此生命力自然會健旺,從而達到養生保健,延年益壽的目的。
馬烈光:針刺養生的這些作用,有沒有一些研究支撐呢?
程莘農:有!現代研究證明,針刺某些強壯穴位可以提高自身機體新陳代謝能力和抗病能力。針灸有明顯的促進機體康復的作用。對于運動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以及循環、呼吸、消化等系統疾病的康復有良好的作用。如運動系統疾病,針刺相關穴位可以改善骨質疏松患者的骨密度。腦癱患者用頭針可增加病灶血流量,提高腦組織的攝氧能力,激活腦神經細胞,修復受損的神經元。針刺對機體有雙向免疫調節作用,使低下的免疫功能增強,使過度亢進的免疫功能減低。
馬烈光:據我所知,人身的腧穴雖然非常多,但不是每一個穴位都有保健功效的,更多偏重于治療。那么哪些穴位能用于養生保健呢?又該怎樣進行針刺呢?
程莘農:有養生效果的腧穴,多稱之為“保健穴”,這些穴位中,有的適合于施針,有的適合于施灸,有的則針灸均可。適合于針刺的主要是五個穴位:足三里、關元、氣海、曲池、三陰交。
針刺養生一般而言,一次不宜選穴太多,應少而精。要根據不同的養生需要選擇不同的腧穴,可選用單腧穴,也可選用幾個腧穴配伍而成。
馬烈光:程老,我這次好不容易才得見尊顏,干脆趁這個機會,您就給我和讀者朋友們詳細說說這些穴位和刺法吧。
程莘農:烈光啊,我也很長時間沒有見到你了,今天相見,非常高興,也是談性大發,索性就多說幾句吧。針刺養生的常用穴位,首先要提到足三里,位于膝下三寸,脛骨外大筋內,為全身性強壯要穴。經常刺之,可健脾胃,助消化,益氣增力,提高人體免疫機能和抗病機能。一般用毫針直刺1~1.5寸,可單側取穴,也可雙側同時取穴。作為養生應用,則針刺得氣后,即可出針。但對年老體弱者,可適當留針5~10分鐘。隔日一次,或每日一次。
其次,是關元穴,位于臍下3寸,為保健要穴,有強壯作用。一般用毫針斜刺0.5寸,得氣后出針。每周針1~2次,可起到強壯身體的作用。
第三是氣海穴,位于臍下1.5寸,有強壯作用。一般用毫針斜刺0.5寸,得氣后,即出針。每周1~2次,可與足三里穴配合施針,能增強機體免疫機能和抗病能力。
第四是曲池穴,位于肘外輔骨,曲肘時肘橫紋盡頭處,具有調整血壓、防止老人視力衰退的功效。一般用毫針直刺0.5~1寸,針刺得氣后,即出針。體弱者可留針5~10分鐘,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
最后是三陰交穴,位于足內踝高點上3寸,脛骨內側面后緣,對增強腹腔諸臟器,特別是生殖系統的功能有重要作用。一般可用毫針直刺1~1.5寸,針刺得氣后,即出針,體弱者,可留刺5~10分鐘。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
馬烈光:不過針刺養生可說是所有中醫養生方法中專業要求最高的,所以還得勞煩程老再講一下針刺養生的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