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健康教育效果范文

    健康教育效果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健康教育效果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健康教育效果

    第1篇:健康教育效果范文

    1.1電化教育在門診專科候診區設置閉路電視或多媒體展板,將相關疾病預防、康復、護理知識,建立良好健康教育行為和生活方式的科普知識,以及特色專科新技術項目以形象生動的錄像形式播放,使患者在候診時接受健康教育知識,可減少候診患者焦慮、煩躁的心理。必要時對患者觀看時提出來的疑問,由候診室專科護士以補充的形式給予指導[5]。

    1.2開展咨詢活動定期安排常見病相關的專家咨詢活動,采取一問一答的方式,對前來就診的患者給予詳細、耐心解答,使患者通過與專家交流、溝通獲得與所患疾病相關的知識[6]。同時定期組織相關科室的專家開辦門診健康教育大課堂,進行健康教育知識講座,詳細講解預防知識、護理知識、并發癥、治療、用藥注意事項等內容,使患者掌握自我保健知識,控制疾病的發展[6]。

    2結果

    隨機調查200例門診患者,結果減輕了焦慮情緒184例占92.00%;治療護理依從性好196例占98.00%;保持良好生活方式170例占85.00%;提高患者疾病對認識148例占74.00%。患者對門診護理服務滿意198例占99.00%,無護理投訴事件發生。

    3討論

    門診是醫院的重要窗口,是患者進行診斷治療的首要場所,門診患者由于社會、職業、地位、民族、信仰、生活習慣、文化程度的不同,所患疾病也不同,要使每位來門診就診的患者都能達到治療和康復的最佳心態,提高全民素養,預防疾病,保護和促進康復,就要做好門診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7]。

    做好門診健康教育,指導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行為方式,提高保健意識;通過開展健康教育,可以減少患者思想負擔,減輕焦慮情緒,配合醫生治療,提高患者自我監護、自我監理、自我控制疾病的能力[8]。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減輕心理負擔,尤其對知識缺乏以及和不良行為、生活方式有密切關系的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腦梗死,此類疾病的根本治療方法就是戒煙、戒酒、合理飲食、加強體育鍛煉。通過門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了解該病的治療、護理及預防,這樣醫患之間就可以建立起互相信任的關系,增加了患者對醫院的信任,減少了醫患糾紛的發生[9]。本文結果顯示,隨機調查200例門診患者,結果減輕了焦慮情緒92.00%、治療護理依從性好98.00%、保持良好生活方式85.00%、提高患者疾病對認識74.00%。患者對門診護理服務滿意99.00%、無護理投訴事件發生。

    第2篇:健康教育效果范文

    關鍵詞:健康教育路徑;急診留觀患者;應用效果

    我院自2010年在全院開展了責任制整體護理,其中責任護士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是整體護理中的重要環節。在實施過正中筆者發現,急診科對留觀患者的健康教育一直是全院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其原因為急診患者量多、病情急、危重、復雜、流動性大而留觀時間又短[1]。為了提高急診科健康教育水平,我們不斷探索具有急診特色健康教育路徑。依據標準制定健康教育計劃,為患者制定留觀期間的健康教育路徑表,以滿足患者的需要[2]。筆者將健康教育路徑運用于急診科留觀的患者,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7月~12月在我院急診留觀的患者486例,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其中男279例,女207例,年齡18~82歲,平均年齡37歲,兩組在文化程度,經濟狀況、地域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干預方法 兩組均實施整體護理,對照組采用傳統健康教育方法,健康教育不受時間限制,由護士隨機進行,干預組采用健康教育路徑方法進行指導,由責任護士按健康教育路徑表有計劃的向患者及家屬采用口述、示范、卡片等多種方式進行,并及時評價完成情況及修訂內容,護士長每天抽查。每階段對患者進行相關健康教育知識掌握情況的調查、護理質量滿意度調查,比較兩組病員對相關健康教育知識掌握情況和護理質量滿意度情況。

    1.2.2干預內容 第1d:向患者介紹觀察室環境、醫護人員姓名、醫院制度、便民措施,解釋檢查項目的目的及配合要點,指導活動與休息,飲食指導,評估患者與家屬的需求和接受能力,行心理干預。第2d:介紹相關疾病的病因、癥狀、體征、治療、預后,完善相關的檢查,講解藥物的治療作用、用藥時間、注意事項、有關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及應對措施,必要時再行心理干預。出院前:評估患者的需求、解答患者和家屬想要了解的問題,向患者交待回家后的注意事項,介紹活動與休息及合理鍛煉的方法,繼續用藥的用量、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復診的時間,如遇緊急情況與醫院聯系的方法等[3]。每次實施均應對應相應的時間段,實施后責任護士和患者雙簽名,以便核查是否及時落實。責任護士在下次實施前應評價上次健康教育的落實情況并及時調整健康教育內容和方案。護士長定期督查患者健康教育內容的掌握情況,并給予指導。

    1.2.3評價方法

    1.2.3.1相關健康教育知識掌握情況調查 采用自制的"健康教育知識問卷表",讓患者及家屬復述每階段健康知識,包括醫院規章制度、使用藥物、治療及相關注意事項、靜脈導管的維護、注意事項共10題。每個問題分為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得分為3、2、1分。在出院時給予兩組評價問卷測試,25~30分為掌握,18~25分為部分掌握,小于18分為未掌握。問卷回收率為100%。

    1.2.3.2護理質量滿意度調查 采用自制的"護理質量滿意度調查表",了解患者對治療護理過程的滿意率,共20題,每題5分,90~100分為滿意,80~89分為較滿意,80分以下為不滿意。問卷回收率為100%。

    1.2.4統計學方法 采用χ2檢驗,運用SPSS13.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

    2結果

    2.1健康教育知識掌握比較,見表1。

    2.2護理質量滿意度調查比較,見表2。

    3結論

    健康教育是整體護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主要是幫助患者了解、掌握與自身疾病相關的醫療知識,并養成對疾病恢復有益的飲食、起居等生活習慣,消除患者不良的精神反應,樹立治療疾病的信心[4]。急診留觀患者病情復雜多樣,流動較大,且病情危險,導致急診觀察室的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大,隨機性強。健康教育路徑通過有時間性和最適當的護理服務程序,使健康教育內容制度化、規范化、具體化,讓護士能有計劃、有預見性地進行健康教育工作,避免了護士行為的盲目性和隨意性[5]。

    健康教育路徑規范了護士的教育行為,增強了護士的主動服務意識。護士在評估、教育、評價、再教育的基礎上,鍛煉了工作能力。健康教育多次少量地進行,患者容易掌握和接受。同時,每天的教育評估,增加了護士和患者的交流機會,縮短了護患距離,提高了患者滿意度。

    綜上所述,健康教育路徑在急診留觀患者中的應用,提高了患者健康教育知識掌握率及對護理服務質量的滿意率,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護理方法,值得參考和推薦。

    參考文獻:

    [1]薛靜,王琳.綠色通道與急診留觀患者健康教育[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1,24(6):2813.

    [2]凌燕芬.健康教育路徑在腹腔鏡卵巢腫瘤患者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11):94.

    [3]阿孜古麗?阿不都哈的熱比艷木?買買提明.健康教育在急診留觀患者中的實施[J].新疆醫學,2011,41(1):59-60.

    第3篇:健康教育效果范文

    健康教育是一門研究傳播保健知識和技術、影響個體和群體行為、消除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的科學[1]。住院產婦是醫院住院患者中的一個特殊群體,為了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配合開展好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2010年10月開始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對產婦采取健康教育路徑的方式實施健康教育,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0年10~11月收治分娩產婦192例,年齡21~35歲,平均28歲,學歷大專及以上學歷115人,高中54人,初中19人,小學4人,無文盲,溝通交流理解能力良好,家庭關系良好,家庭經濟良好;順產88例,剖宮產104例,將產婦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96例。兩組產婦生產方式、年齡、學歷、家庭關系及經濟情況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

    實施方法:①健康教育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的健康教育方法,在住院期間,由專業護士給予母嬰相關知識和技能的教育,無固定時間,隨意性較強。觀察組產婦應用健康教育路徑實施健康教育,由主管醫生、專業護士、護士長共同討論制定的健康教育路徑表,主要包括健康教育時間、健康教育內容、健康教育方式、同時還將護理程序的五個步驟(評估、診斷、計劃、實施、評價)應用健康教育中,由專業護士與患者交流,實施后簽名,由護士長評價。根據產婦的不同特點和需求,反復進行講解、評估、教育、評價,直到全部掌握,將健康教育貫穿于整個住院期間,包括出院前教育,使健康教育既有重點又不會遺漏。見表1。

    評價方法:①采用自行設計的健康教育知識和技能知曉率調查表,內容包括:產婦產褥期正常生理變化、產后康復、用藥知識、飲食和休息、功能鍛煉,新生兒護理技巧、新生兒正常生理、母乳喂養或人工喂養、預防接種等方面,總分100分,在出院前對產婦進行調查,得分≥90分為優秀,≥80分為良好,80~60分為中等,<60分為差。共發放調查問卷192份,回收有效問卷192份,有效回收率100.0%。②采用自行設計的產婦對健康教育滿意率調查表,答項包括滿意、較滿意和不滿意,在出院前發給患者填寫,共發放調查問卷192份,回收有效問卷192份,有效回收率100.0%。

    第4篇:健康教育效果范文

    【關鍵詞】 母嬰;產前教育;心理健康

    1 引 言

    女性產前教育是對于該女性生命中極為重要的一種健康教育行為。通過計劃,實施,監測,評估等教育活動可使產前孕婦改變不健康方式并建立健康行為。使其調整到產前的最佳狀態。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飲食方面、妊娠期體重、煙酒對胎兒的影響、妊娠期用藥注意事項和注意適量運動等幾個方面。對產前孕婦應采取系統健康教育,可盡量避免產前和產后并發癥發生。對產后母嬰的健康能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能夠使產前孕婦了解育兒和產后的康復知識;消除產后恐懼的心理。對產后并發癥和育兒恐懼心理有一很大幫助,從而更好地促進了母嬰健康。同時能讓產婦在分娩前訓練盆底肌肉、深呼吸等,促進自然分娩,提高了自然分娩率,降低了剖宮產率,減少了手術母嬰并發癥的發生。

    豐城市中醫院婦產科在開展產前健康教育工作中,采取了普通班和高級班的形式,高級班學員接受的教育知識較普通班全面,而且高級班學員孕期呼吸操的訓練,使第二產程使用腹壓更有效,同時高級班學員比普通班學員增加了護理知識。現對這兩批孕婦進行調查統計發現: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帶來兩種不同的效果。2 對象與方法

    2.1 對象 2007年10月至2008年2月在我院做產前檢查276例孕婦。孕婦均為單胎。初產婦。其中高級班121例,平均年齡23.63±6.49歲,平均孕周22.39±5.64周;普通班145例,平均年齡25.38±4.96歲,平均孕周21.88±6.21周。

    2.2 授課內容和方式 普通班的學員并不固定,授課的內容包括;分娩前準備工作,妊娠生理,產前的檢查項目,產前孕期的營養,母乳喂養知識的宣傳教育,家屬需學會聽胎心,學會胎動計數法,減痛分娩方法和產后新生兒常見問題。

    2.3 測量工具與統計方法 分別統計普通班與高級班的孕婦在妊高癥,巨大兒,胎兒宮內生長遲緩,表現恐懼,順產,產鉗助產,剖宮產,出現產后乳汁郁積,出現新生兒黃疸這9項指標上出現的人數,并進行卡方檢驗,將其繪制成表并進行對比,如表1。3 對比結果

    對于表1進行對比可以得到如下結果:

    3.1 在妊高癥、巨大兒、表現恐懼、產鉗助產,剖宮產,產后乳汁淤積這5個方面,高級班孕婦出現的人數顯著少于普通班孕婦。

    3.2 而在胎兒宮內生長遲緩、順產方面,高級班孕婦出現的人數顯著多于普通班孕婦。

    3.3 另外,在出現新生兒黃疸方面,二者沒有顯著差異。

    表1 兩種不同孕前教育方式產生的效果比較

    項目 高級班 普通班

    妊高癥 9* * 20

    巨大兒 6* * 13

    胎兒宮內生長遲緩 7* * 6

    表現恐懼 11* * 23

    順產 75* * 62

    產鉗助產 7* * 12

    剖宮產 39* * 71

    出現產后乳汁郁積 29* * 52

    出現新生兒黃疸 17 21

    注:* *P

    產前健康教育的方式選擇于教育質量的提高很重要。好的健康教育可取得更好的效果[1]。普通班和高級班的學員相比,在效果方面有一定差距。5 結 論

    為了使孕婦順利度過妊娠期,保證孕婦自身健康且孕育出健康的下一代,做好產前健康教育指導是十分必要的,而一個好的健康教育更能夠提高健康教育的質量,提高我們的健康教育水平和采用更好的教育方式,既是對孕婦負責,更是對我們未來的花朵負責。

    參考文獻

    [1] 零恒莉,藍正紅.產時互動作用在產時的探討.中國健康教育,2006,(3):167-173.

    第5篇:健康教育效果范文

    【關鍵詞】 內科;健康教育;社區;療效分析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2-0941-02

    隨著人們飲食行為與生活習慣的巨大改變,慢性非傳染病日益受到醫學界的廣泛關注[1]。本文對200例內科患者健康教育效果進行評價分析,為減少或控制疾病危害的進展提供新的手段與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研究對象隨機選取在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期間在我醫院住院進行治療的內科患者的200例,年齡范圍在39-7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2.76±14.92歲。其中男性為116人,平均年齡為63.27±14.59歲;女性為84人,平均年齡為60.23±14.37歲。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流行病學橫斷面研究方法,以面對面調查結合查看病例等方式,應用個體化健康教育問卷調查表,主要內容包括:內科患者年齡、性別、民族、疾病史、遺傳史、病程、用藥史、治療史、生活行為方式等。

    1.3 統計學的處理與分析 采用SPSS18.5軟件進行描述性分析和卡方檢驗統計處理數據,以α=0.05為檢驗水準。

    2 結果

    2.1 200例內科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生活行為狀況比較 見表1。

    3 討論

    健康教育干預治療內科在醫學領域分析中的應用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高度注意[2-3],并且其應用越來越廣泛。近年來健康教育效果評價應用于預測內科治療發生與轉歸、評價臨床治療效果、疾病預后影響因素的研究、藥物療效資料分析、評價醫院干預效果等多個層面。本文運用健康教育對疾病預后進行研究,此次研究通過卡方統計分析后,表明經過了系統全面的健康教育,內科患者的生活行為狀況發生了明顯的改變,內科知識的知曉率明顯提高。以上研究與國內外相關研究報道基本一致[4]。所以針對這些方面加強內科的健康教育工作是預防和控制疾病危害的重要內容。

    參考文獻

    [1] 任南,徐秀華,吳安華,等.內科健康教育應用[J].中華慢性病雜志,2008,19(8):17.

    [2] 梁校平.實施內科健康教育的調查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2010,3(6):93-94.

    第6篇:健康教育效果范文

    象州縣羅秀鎮中心衛生院 廣西壯族自治區象州縣 545803

    【摘 要】目的:針對高血壓患者采取健康教育的效果加以分析。方法:選取2013 年2 月至2014 年1 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202 例高血壓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1 例,兩組采取常規治療,其中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進行健康教育。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評分以及血壓控制優良率。結果:觀察組的治療依從性評分以及血壓控制優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高血壓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實行健康教育,能夠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且血壓控制效果明顯。

    關鍵詞 高血壓;健康教育;效果

    高血壓是老年群體中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系統疾病,也是我國臨床治療中的一種主要疾病[1]。為此,選擇2013 年2 月至2014 年1 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202 例高血壓患者,分別采取常規治療以及健康教育,并比較分析患者的血壓控制效果以及治療依從性評分。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2013 年2 月至2014 年1 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202 例高血壓患者,其中男112 例,女90 例,年齡55 至76 歲,平均年齡(67.35±9.25)歲,病程2 天至76 天,平均病程(45.4±14.6)天。所有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均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將這202 例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1 例,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的治療依從性及血壓控制效果。

    兩組患者均采取常規治療,結合患者病情以及病理生理特征,合理采取鈣拮抗劑、利尿劑、β 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α1 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等降壓藥物治療。結合醫囑給藥。其中短效降壓藥,3 次/ 天;中效降壓藥,2 次/ 天;長效降壓藥,1 次/ 天;并按照患者血壓波動情況,合理增減藥劑量。

    對照組:護理人員叮囑患者注意飲食,加強鍛煉,注意睡眠。

    觀察組:觀察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強健康教育,具體操作如下:(1)大力宣傳疾病知識。向患者詳細講解高血壓的相關知識,鼓勵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自信心,培養患者樂觀積極的治療心態。護理人員應耐心聽取患者的意見,對于患者出現的各種異常表現,結合患者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健康宣教。(2)指導患者樹立正確的生活習慣以及飲食習慣。叮囑患者減少鈉鹽攝入量;控制患者每日的食鹽量,禁止食用高膽固醇類食物。(3)運動指導。

    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加強體育鍛煉,叮囑患者參與打門球、慢跑、太極拳以及步行等體育活動,每次運動時間應控制在30 分鐘左右。對于伴有肥胖癥的患者應是適當增加活動的次數。(4)通過降低體重來實現血壓的降低。叮囑患者注意休息,保證睡眠的充足,防止心理情緒的大幅度波動。

    1.3 觀察指標

    (1)治療依從性評分:利用本院自制問卷調查表,評價兩組治療依從性,包括了不隨意服用其他藥物、戒煙戒酒、飲食情況、心理平衡、作息情況、服藥情況等,滿分100 分。(2)利用高血壓病人自我管理行為測評量表對兩組血壓控制情況進行評估,按照患者血壓控制效果,分成三級,差:12 個月中,有6 個月以下的時間血壓記錄低于140/90mmHg。良:有6 個月的血壓記錄低于140/90mmHg。優:9 個月以上時間的血壓記錄低于140/90mmHg。

    1.4 統計學意義

    所有數據采取spss19.0 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利用t 檢驗,兩組比較采用X2 檢驗,P<0.0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比較

    護理前,觀察組治療依從性評分為(52.1±12.5)分,對照組則為(55.6±11.4)分,觀察組和對照組相比差異并不明顯(P>0.05)。護理后: 觀察組治療依從性評分為(88.9±15.1) 分, 對照組則為(72.4±12.5)分,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患者血壓控制優良率比較

    觀察組血壓控制優良情況如下,優:51 例(50.50%);良:47 例(46.53%);差:3 例(2.97)。對照組如下:優:32 例(31.68);良:42 例(41.58);差:27 例(26.73%)。

    觀察組血壓控制優良率為97.03%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3.27%(P<0.05)。

    3 討論

    高血壓作為現階段威脅人類身體健康以及生命安全的一種主要疾病,特別是老年群體的發病率高,對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產生嚴重威脅。所以要加強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指的是通過有計劃、有系統、有組織的教育活動,讓患者自覺地利用各種有助于身體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行為,減輕、甚至消除影響身體健康的各種危險因素,促進身體健康,預防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健康教育是以健康意識為核心,讓患者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以及行為習慣等,并養成健康的行為方式。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治療依從性優先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血壓控制優良率為73.27% 低于觀察組的97.03%(P<0.05)。本次研究結果和相關醫學文獻報道相吻合[2]。

    綜上,高血壓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同時,加強健康教育,利于血壓的降低,提高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第7篇:健康教育效果范文

    腦梗死發病原理為,患者血液循環障礙,致使局部腦組織發生缺血、缺氧,進一步造成軟化壞死,也稱之為缺血性腦卒中。近些年來,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飲食習慣的不斷改變,腦梗死患者發病率逐漸升高,成為一項重要疾病,嚴重危及人類健康。[1]我院收治136例腦梗死患者,68例患者給予健康教育取得較好效果,現整理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3年我院收治腦梗死患者136例,男70,例,女66例,年齡53―71歲。隨機將136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8例。其中,觀察組68例,男35例,女33例,年齡54―72歲,平均64.7歲;對照組68例,男34例,女34例,年齡55―72歲,平均62.3歲。經MRI和CT檢查,所有患者均確診為腦梗死患者。

    1.2 方法

    將136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8例,其中,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以常規護理為基礎給予健康教育。

    1.2.1 對照組護理

    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進行定時看護,密切觀察患者病情,監測患者生命體征;預防患者出現肺部感染和壓瘡,護理人員應定時幫助患者翻身和拍背;對患者進行康復治療,護理人員可采取不同措施,促進患者癱瘓肢體恢復。例如,活動肢體、用藥護理、針灸和按摩等。

    1.2.2 觀察組護理

    (1)入院護理:觀察組患者護理過程中,分階段按照計劃給予健康教育。患者入院時,護理人員應及時帶患者及其家屬熟悉病房環境,對醫院的入院須知、陪護制度和患者常用藥物使用原則以及疾病的轉歸情況等進行詳細介紹。

    (2)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在腦梗死患者接受治療過程中,應做好心理護理工作,及時與患者交流溝通,采取相應措施消除患者不良情緒,提高患者治愈信心。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患者治療效果,還可以改善護患關系,是實施健康教育的一項重要護理內容。

    (3)飲食護理: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為實現良好治療效果,飲食的合理性十分重要。護理人員應做好患者飲食護理工作,保持飲食規律,飲食富含低鹽低脂和維生素食品,多飲水,堅持少量多餐原則,攝取充足的優質蛋白、鈣、磷和礦物質。

    (4)康復護理:降低患者致殘率和并發癥發生率的一項關鍵因素是對患者進行康復護理。患者康復護理可根據不同病情階段,按照一定程序進行。患者病情階段主要分為臥床期、離床期和步行期,需要護理人員注意實現對患者的全面康復。

    (5)出院指導:護理人員應幫助患者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定期為患者體檢,保證患者用藥的正確性,積極進行患肢康復功能鍛煉,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1.3 統計學意義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數據的統計與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

    2 結果

    對比兩組患者實施不同護理方法的護理結果,以患者滿意度作為依據可知,觀察組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如表1。

    3 討論

    第8篇:健康教育效果范文

    [關鍵詞]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干預;效果

    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是由人腸道病毒引起的兒童常見急性傳染病,包括以柯薩奇病毒A組16型和腸道病毒71型為主的20多個血清型腸道病毒,多發生于學齡前兒童,常在幼兒園及托兒所傳播流行,個別成年人亦有發病[1]。近年來,手足口病在我國聚集性暴發的次數和患病人數均顯著增加。對于重癥患兒其可造成較高的病死率和致殘率。手足口病嚴重危害兒童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已經成為危害我國人群健康的一種重要傳染病[2-3]。因此,加強對監護人開展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為主的綜合干預,為學齡前兒童提供和營造健康的衛生環境對降低手足口病發病率具有重大意義[4]。為評價預防手足口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我們于2015年開展了預防手足口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評價工作,現將工作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和方法

    隨機抽取廣州市一所幼兒園幼兒監護人共348名作為研究對象。在征得監護人同意的前提下,對其進行手足口病相關知識知曉率基線調查,調查問卷采用《廣州市預防手足口病科普材料宣傳效果調查表》,其內容包括人口學基本特征和手足口病相關知識的9個主要問題。完成基線調查后,立即通過手足口病相關折頁、掛畫、展板、動漫小視頻和宣傳文具包等科普材料對調查對象進行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宣傳教育后再次進行問卷調查以獲取手足口病知曉率。干預前后兩份調查問卷除人口學基本情況方面的內容相同外,所列的9個問題內容完全相同,但編排次序有所變動。

    1.2評價標準

    按9個問題,根據干預對象選擇正確答案的比例計算單個問題的回答正確率和總回答正確率。同時以答對題目數達到總題目數80.0%及以上(≥7題)判定為具備手足口病知識。

    1.3質量控制

    調查由經過統一培訓的調查員采用問卷及個別輔助詢問方式進行。調查完成后,調查員當場檢查是否存在漏項、書寫錯誤、邏輯錯誤等,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1.4統計分析

    采用EpiData3.1軟件進行雙錄入,對數據進行邏輯查錯,應用IBMSPSS23.0統計軟件進行一般描述性分析、χ2檢驗分析,以α=0.05作為顯著性檢驗水準。

    2結果

    2.1基本情況

    調查研究干預對象共348名,有效應答者348名,有效率為100.0%。其中男性116人(33.3%),女性232人(66.7%)。年齡20~70歲,其中20~29歲34人(9.8%),30~39歲226人(64.9%),40~49歲67人(19.3%),50~59歲9人(2.6%),60~70歲12人(3.4%)。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3人(6.6%)、高中/中專90人(25.9%)、大專78人(22.4%)、本科及以上157人(45.1%);職業分布,機關事業單位人員83人(23.9%)、企業人員85人(24.4%)、個體經營者33人(9.5%)、自由職業者147人(42.2%)。

    2.2干預前后知曉率比較

    實施干預后,除了“易感人群”的正確率稍有下降,其他知識正確率均有所提高,手足口病總知曉率為84.9%。除手足口病主要癥狀和易感人群外,其余題目干預前后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不同人口學特征人群干預前后知曉率比較

    干預前男性手足口病知識具備率高于女性,干預后則反之。干預前后均以30~39歲組人群手足口病知識具備率最高。干預前以初中及以下文化手足口病知識具備率最高(43.5%),干預后則是大學本科(66.2%)。干預前以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手足口病知識具備率最高(37.3%),干預后則是個體經營者(72.7%)最高。通過健康教育干預,除了50~59歲年齡組和初中及以下文化外,不同性別、年齡組、文化程度和職業人群手足口病知識具備率均高于干預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第9篇:健康教育效果范文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年化的加劇,腦卒中死亡率、發病率有明顯上升趨勢。導致這種疾病的因素十分復雜,但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行為和環境密切相關。據統計[1],不良生活方式和環境因素已占總致病因素構成的2/3以上。為此鄭州市中心醫院在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中,針對上述情況,自2007-2010年,在社區內有組織有計劃地展開了對腦卒中健康教育活動,收到了明顯效果,現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2008-2010年鄭州市中心醫院在社區醫療服務站轄區50歲以上居民3215人,其中,男1573人,女1642人,60歲以上1356人,70歲以上1025人。

            1.2 方法

            1.2.1 調查方法  采取整體分層抽樣方法抽取調查對象。采用統一的調查表進行登記收集信息,調查人員為社區服務站醫務人員,經過統一培訓,調查表統一錄入計算機統計處理。

            1.2.2 健康教育措施  (1)網絡建設:為了最大限度的動員社區居民參加健康教育,鄭州市中心醫院社區醫療服務站建立了“一個社區,兩個系統,三級健康教育網”的社區健康教育網絡體系;(2)教育內容:以腦卒中防治為主,從普及科學衛生知識,樹立正確衛生觀念,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建立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入手,內容體現廣泛性、知識性、指導性;(3)教育形式:為使社區健康教育適合不同人群、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采用文字、語言、聲像等多種形式。

            1.2.3 腦卒中患者管理標準  腦卒中管理率(%)=全年隨訪次數達6次以上者/腦卒中應管理人數。 

            2  結果

            2.1 社區人群健康教育前后對腦卒中知曉率變化情況  健康教育前后對腦卒中知曉率均呈上升趨勢,其中對腦卒中確診標準知曉率變化最大,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可導致腦卒中知曉率明顯提高,而對高同型半胱氨酸導致腦卒中知曉率變化相對較小。

            2.2 社區人群健康教育前后行為危險因素變化情況  健康教育前后行為危險因素均向有利于健康方面轉變(見表1)。

            表1  健康教育前后行為危險因素變化(%) 

            

            2.3 社區人群健康教育前后腦卒中患者管理及控制情況  腦卒中患者管理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腦卒中患者教育前后再發率同未管理患者相比有明顯下降趨勢。

           3  討論

            3.1 腦卒中是老年人的好發病,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腦卒中死亡率、發病率有明顯上升趨勢。所以,探索有效的預防措施,特別是社區人群水平的干預方法,是國內外目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努力的方向。我國1986-1990年間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腦卒中發病率是109.7~217/10萬,患病率為719~745.6/10萬,死亡率為116~141.8/10萬。是目前導致人類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2]。開展社區腦卒中防治,對于普遍存在的知曉率低、治療率低及控制良好率更低的“三低”現狀,對社區人民可進行健康教育和對腦卒中篩檢及強化干預腦卒中高危因素。社區原居民對腦卒中防治運動及加強對危險因素的防治,提高腦卒中的治療控制率,減少社區人群腦卒中發生率,改善和提高社區人群的生活質量。

            3.2 開展社區健康教育是一項社會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合作。首先是要解決健康教育的組織問題,鄭州市中心醫院社區醫療服務站已經建立了(1)一個社區:以社區衛生服務站管理的居委會數目總和為一個社區;(2)每個社區有兩個系統:即以居委會為主的組織系統和醫務人員為主的教育系統。兩個系統各自發揮自己的優勢作用,前者動員組織居民參加社區健康教育活動,后者發揮專業指導功能;(3)三級健康教育網:第一級為健康教育指導委員會,成員為社區站站長及居委會主任;第二級為居民健康管理委員會,成員包括衛生服務人員、居委會主任及居民代表;第三級為按樓門、樓層選出的健康教育積極分子,形成社區健康教育網絡,使整個社區消除死角,全方位覆蓋,使居民把健康教育視為自身的事情,并積極參與此項活動。腦卒中現代醫學科技并無徹底治愈的方法和手段。這就需要健康教育工作者不斷探索老年心理變化和預防保健措施,如在營養結構、精神狀態、人際關系、生活方式、環境安全等方面給予技術指導,對已經患有腦卒中的患者功能練習,藥物服用等方面加以輔導,使其精神飽滿、充滿活力、提高生活質量、預防和控制腦卒中的發生發展,使整個工作有計劃實施,持久進行,才能獲得預期的效果。

            3.3 開展社區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社區人群的衛生知識水平,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提高自我保健意識,達到知、信、行的統一,最終達到控制腦卒中的發病率、致殘率、死亡率。鄭州市中心醫院社區醫療服務站在所轄社區內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腦卒中的干預,調查結果表明,在社區開展以健康教育為主要形式的行為危險因素干預是防止腦卒中的有效措施。(1)衛生知識知曉率明顯提高,如高血壓診斷標準正確回答率由原來12.07%上升到68.51%,成人每日食鹽攝入標準正確回答率由原來的51.57%上升到90.72%,藥物濫用由20.15%上升到79.68%;(2)遵守醫囑行為增強;(3)人群中各種危險因素如吸煙人數、食鹽攝入量、飲食不規律等出現下降,參加體育鍛煉者增加;(4)腦卒中患者的管理率明顯提高。

            健康教育是通過對人們不良生活方式的干預,來降低腦卒中的危險因素,不需要特殊的藥物和診療設備。與治療相比,健康教育投入低,收效較高,尤其在目前醫療保險的情況下,利用健康教育,開展社區慢病防治是最廉價和最有效的策略。

    參 考 文 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偷偷成人网免费视频男人的天堂|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 88aa四虎影成人精品| 成人午夜性影院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欧洲国产成人精品91铁牛tv|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9 | 亚洲AV成人片色在线观看高潮|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成人| 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国内成人精品亚洲日本语音| 中文字幕成人在线|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98|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 成人看免费一级毛片| 亚洲高清成人欧美动作片| 成人免费v片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性动漫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app | 欧美成人第一页| 国产成人无码专区| 成人午夜视频免费看欧美| 久久成人无码国产免费播放|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二区|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在线观看成人小视频 | 成人在线激情网| 欧美成人三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 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