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計量經濟學與統計學范文

    計量經濟學與統計學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計量經濟學與統計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計量經濟學與統計學

    第1篇:計量經濟學與統計學范文

    內容摘要:中國發展低碳經濟面臨一系列挑戰,煤炭工業對中國低碳經濟的發展影響重大。低碳經濟背景下我國煤炭工業的發展思路主要有兩條:一是發展煤炭清潔生產與利用,減少煤炭生產、加工轉化和利用階段的碳排放;二是發展以煤炭為核心的循環經濟,推進煤與共伴生資源的綜合利用。

    關鍵詞:低碳經濟 煤炭工業 清潔生產 循環經濟

    中國發展低碳經濟面臨的困難與挑戰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低碳經濟因其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而成為全球經濟發展和技術革新的熱點。發達國家著力發展低碳技術,大力推進以高能效、低排放為核心的低碳革命,并在產業政策、能源政策、技術政策以及貿易政策等領域進行重大調整,以搶占低碳經濟發展的先機。低碳經濟的爭奪戰已在全球悄無聲息地打響,這對中國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挑戰之一是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在不斷增加。目前中國的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都在加快推進的過程中,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可能停止,對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長也不可能在短期內停止。另外,目前中國正在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目標,致力于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也將會持續提高對于能源的消費量。怎樣既確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又避免重蹈西方發達國家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謀求經濟發展的覆轍,是中國必須面對的難題之一。

    挑戰之二是中國的能源結構是以高碳排放的煤炭為主。煤炭為高碳能源,燃燒一噸煤炭能夠產生4.12噸的二氧化碳,比燃燒一噸石油或者天然氣多產生30%和70%的二氧化碳。中國的資源條件是富煤、少氣、缺油,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限制了中國低碳能源資源的選擇空間。目前中國電力中火電占比達77%以上,而水電占比只有20%左右,高碳能源占絕對統治地位。有專家測算,中國能源部門在未來二十年中電力投資額將達到1.8萬億美元,解決火電發展對環境的污染問題也是中國必須面對的難題。

    挑戰之三是中國的高耗能行業比重較大。目前,第二產業仍然是中國經濟的主體,工業是中國能源消費的主要部門,而工業生產技術水平的落后又加重了中國經濟的高碳特征。有資料表明,從1993年到2008年,中國工業能源消費量平均每年增長5.8%,工業能源消費量占中國能源消費總量約70%,其中,采掘、鋼鐵、建材、水泥和電力等幾大高耗能行業的能源消費量占了工業能源消費量的64.4%。調整產業結構,降低高耗能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以及提升工業生產的技術和能源利用效率,是中國必須面對的又一個難題。

    挑戰之四是中國難以承受技術引進的高額花費。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由高碳經濟向低碳經濟轉變的最大制約是總體科技水平落后以及新技術的研究開發能力不足。盡管《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中規定了發達國家有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技術轉讓的義務,但在實際操作中障礙重重,中國目前還主要依靠商業渠道獲得先進技術。有專家根據中國目前的經濟總量估計,中國由高碳經濟向低碳經濟轉變每年需要投入資金大約250億美元。這樣的巨額投入是中國難以承受的沉重負擔。

    中國能源資源的賦存狀況決定了中國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在未來一定時期內難以改變。因此,中國在向低碳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煤炭工業對于節能降耗、降低碳排放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為應對低碳經濟的挑戰,文章認為煤炭工業應該沿著兩個思路發展:一是發展煤炭清潔生產與利用,推廣應用煤炭綠色開采技術,提高原煤洗選率,淘汰煤炭利用中的落后工藝和設備;二是發展以煤炭為核心的循環經濟,建設以煤炭資源開發綜合利用為核心的循環經濟工業園區,建立煤炭產業鏈延伸發展機制,推進煤炭深加工轉化,促進煤與共伴生資源的綜合利用,以及對廢棄物進行資源化的再利用。

    發展煤炭清潔生產與利用

    (一)加強煤炭生產過程管理

    加強這一環節的管理能夠有效提高資源回收率,控制或減緩地面沉降。管理的重點是推廣應用煤炭綠色開采技術體系,主要包括“煤炭高效開采”、“充填開采”、“保水開采”以及“煤與瓦斯共采”等綠色開采技術。通過綠色開采技術的推廣,最大限度地提高煤炭資源的開發利用率和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利用煤矸石充填巷道與采空區,能夠從源頭上減少礦區的環境污染;采用房柱式與條帶式采煤法開采礦井淺部煤層,采用間歇式開采和煤層配采方式開采其他煤層,能夠控制或減緩地表下沉和保護地表水體漏失;采用煤與瓦斯協調開采配套技術以及煤礦瓦斯利用技術,能夠大幅度提高瓦斯抽采利用效率,有效地降低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濃度,從而提高煤礦安全生產的保障程度。

    (二)加強煤炭加工轉化過程管理

    加強這一環節的管理,能夠提高原煤洗選率和減少污染物排放。加強這一過程的管理,一方面是要加大對原煤的洗選比重,使商品煤中的硫分、灰分和其他有害物質的含量顯著減少。據統計分析,我國原煤中矸石的平均含量大約為20%,經過洗選加工排矸之后,每年可以減少鐵路運力2到3億噸;我國原煤平均硫分為1.01%,原煤硫分高于2%的中高硫煤及高硫煤占煤炭產量的13%左右,通過洗選加工,平均硫分可以降至0.68%左右,如果全國原煤入洗選率能夠達到50%,每年就可排出硫分近5百萬噸,這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硫排放近8百萬噸;原煤經過洗選加工降低灰分后,能夠使工業鍋爐和窯爐的燃燒效率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是要加大煤炭深加工轉化技術研發與工程示范,提高煤炭的工業原料屬性,充分挖掘煤炭的加工利用價值。此外,我國油氣資源比較貧乏,研究和開發潔凈煤技術,通過深加工把煤炭轉化為清潔、高效的能源和石油化工替代產品,降低我國對于油氣資源的依賴程度,這對于緩解我國大量油氣進口壓力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三)加強煤炭利用過程管理

    加強這一環節管理的目的是加快淘汰高能耗的生產技術和工藝,大幅度提高煤炭利用效率。重點是加大力度調整電力、冶金、建材和化工四大耗煤行業的產業結構,加快淘汰耗能高、效率低、污染嚴重的小機組、小高爐、小窯爐和小化工等落后產能。目前,我國燃煤工業鍋爐平均運行效率只有60%到65%,比世界先進水平低大約15到20個百分點。我國自主開發研制的新型高效煤粉鍋爐,由于采用了密閉運行、自動控制、高效燃煤和爐內脫硫等多項先進技術,運行效率可以達到86%以上,和傳統鍋爐相比能夠節約煤炭30%以上。在我國煤炭總消費量中,火力發電耗煤占50%以上,因此,提高煤炭利用效率的一個關鍵措施是支持發展大型高效、低煤耗和節能環保發電機組和熱電冷聯產,大幅度地降低電廠發電單耗。此外,在冶金行業推廣干熄焦、余熱、廢氣等二次能源綜合利用技術和工藝,在建材行業淘汰落后的立窯生產工藝,推廣新型干法水泥生產工藝,提高煤炭利用效率。鼓勵煤炭企業發展大型煤化工和煤炭轉化技術,推進煤炭液化和煤炭深加工轉化項目示范工程的建設。

    發展以煤炭為核心的循環經濟

    (一)延長煤炭產業鏈

    發展煤炭深加工,延長煤炭產業鏈。據專家預測,我國石油的對外依存度在未來的數十年中將會不斷提高,到2020年就會超過60%,世界石油市場的波動將會對我國經濟的安全和穩定產生較大的影響。從經濟安全的角度來看,通過發展煤炭深加工產業,利用煤炭深加工產品來替代部分石油產品,能夠緩解國內石油緊張的局面,減輕我國對世界石油市場的依賴程度,從而提高我國的能源安全水平。從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看,當前我國煤炭行業產業鏈條短,產品品種單一,產品附加值低。開發和生產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煤基液體燃料和煤化工產品,可以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提高煤炭行業的經濟效益。

    延長煤炭產業鏈的路徑主要有兩條。一是發展煤電聯營。煤礦企業辦發電廠,特別是利用礦區的低熱值燃料辦坑口電廠,變輸出煤炭為輸出電力。目前,國有重點煤礦每年耗用電力近30億度,通過辦電廠,煤礦企業可以就地供應大部分電力,既減少了煤炭的運輸量,又能夠充分把煤矸石、煤泥等低熱值燃料利用上,而且還能夠幫助煤炭企業實現減輕環境污染、提高綜合效益的目標。在煤電聯營的基礎上,運用高新技術和適用技術推動傳統產業升級,跨行業發展煤―電、煤―電―化、煤―電―熱―冶、煤―電―建材等產業模式,改變過去單一的資源型產業結構,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實現較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延長煤炭產業鏈的第二個途徑是發展能源轉化與化工產品多聯產。這是近年來新提出的生產技術體系,通過建立多種產品的生產網絡結構,能夠實現資源的綜合利用和能源的有效利用,以及污染物的低排放。更廣義的多聯產概念是把煤化工、合成工藝和冶金還原冶煉等組合成一個綜合產業網絡,或者是在煤礦區將煤炭直接轉化成化工產品,并把電力或熱力輸送綜合形成為一個整體。在多聯產系統中,原來一些獨立的生產系統在重新整合中可能被簡化,新的生產工藝也可能會降低對原料的要求,不同工藝之間的互補作用也能夠提高資源的總體利用效率,多聯產系統的這些特點使產品生產成本降低,經濟效益有所提高。多聯產系統具有跨部門、跨行業的特點,政府除加大投資力度外,還應從能源、環境和經濟協同發展的戰略高度協調各主體之間的關系,搞好多聯產基地建設。

    (二)對廢棄物進行資源化利用

    煤炭開采過程中的各種伴生物,如煤矸石、礦井水、瓦斯等,甚至在煤炭加工利用過程中產生的粉煤灰、灰渣、尾氣等都是寶貴的資源。這些資源可以通過各種途徑進行綜合開發和利用:一是加強煤系共生和伴生資源的開發利用。煤系共生和伴生的礦產資源儲量可觀,而且品質較高,特別是高嶺土、鋁礬土、膨潤土等資源大部分都是與煤共伴生的。應當以煤系高嶺土的超細化、增白和改性為突破口,帶動煤系共生和伴生礦產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和深加工。二是加強煤矸石的綜合利用。煤矸石的一個重要用途是發電,我國目前每年產生大量的煤矸石、煤泥等低熱值燃料,這些資源按熱量折算相當于2千萬噸左右的標準煤,利用好這些低熱值燃料,不但可免去每年數十億元的煤矸石處置費,還可用作潔凈、方便、高效的優質燃料。三是加強煤層氣的利用。我國擁有豐富的煤層氣資源,據專家估計,在埋深2000米以內的煤層氣資源總量約為35萬億立方米,大致相當于450億噸標準煤。目前我國在煤層氣勘探開采技術、儲備運輸方面上還比較落后。應加強這一領域的技術研發投入,解決好煤層氣的回收和利用問題。四是加強粉煤灰的應用。在農業和建材行業,粉煤灰有著廣泛的用途。粉煤灰可用于改良土壤,能夠提高土壤的滲透性、有效磷及多種微量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并能夠防止水土流失;此外,粉煤灰還可在淤地造田、填坑造地、改良鹽堿灘等方面發揮作用。在建材行業,粉煤灰可以制空心燒結磚、水泥,還可用作混凝土的摻合料。對廢棄物要進行資源化的再利用,應該配套建設洗煤廠、煤矸石熱電廠、礦井水處理站等。

    煤炭行業發展循環經濟應該探索兩個創新,一個是科技創新,一個是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為煤炭工業發展循環經濟提供技術支持,制度創新使煤炭行業發展循環經濟能夠有內在的動力。總的來看,在煤炭開采利用方面發展循環經濟,我們還有很多問題需要去破解,包括煤炭的勘探、開采、運輸、使用和使用后的廢物的處理等。減少瓦斯的排放和加強瓦斯的利用是另外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應該研究相關的技術,推廣高效瓦斯排放技術,研究低濃度瓦斯的回收、壓縮技術等,通過新技術的采用來減少瓦斯的直接排放;還要研究生產適合我國瓦斯地質條件的鉆井、壓裂和其他工藝技術以及相關設備,探索發展瓦斯發電、瓦斯生產炭黑以及用于民用的技術,使其化害為利、變廢為寶。還應該探索煤矸石發電、生產建筑材料以及提取化工產品等。

    參考文獻:

    1.莫笑萍,陳定江,胡山鷹,周齊宏.我國煤炭資源產業循環經濟發展策略研究[J].現代化工,2005(11)

    2.楊中林,湯鵬,毛曉歌.煤炭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探析[J].中州煤炭,2008(6)

    第2篇:計量經濟學與統計學范文

    【關鍵詞】阿托伐他汀 高血壓 頸動脈硬化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wo different dosages of atorvastatin on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Methods Total 100 patients with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to 20mg/day (n=50) and 40mg/day(n=50) atorvastatin for 16 weeks。The carotid artery inner-inter mediate thickness (IMT) was examined by the colorDoppler, and the plasma TC、LDL-C and HDL-C levels were measured in these patients before treatment and after treatment for 16 weeks.Results After four months of treatment,the carotid artery IMT obviously decreased in both 20mg/day and 40mg/day atorvastatin group(P<0.05), the plasma Tc and LDL levels could b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40mg/day atorvastatin group (P<0.01),but the carotid artery IMT did no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40mg/day atorvastatin group than 20mg/day atorvastatin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plasma Tc and LDL levels could b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40mg/day atorvastatin group,but it had no more effective to reduce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Key words】 Atorvastatin Hypertension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高血壓病與動脈粥樣硬化是兩種獨立的病;但血壓升高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高危因素;高血壓合并外周血管病變的患者腦卒中的危險性大大增加[1]。因此有效控制高血壓病患者動脈硬化發展對于改善高血壓病患者的預后,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具有重要意義。在本試驗中,我們對高血壓頸動脈患者給予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 ,并運用多普勒彩超檢查對治療前后的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進行比較 ,以檢測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對頸動脈硬化的治療作用。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04月-2011年3月期間,在我院門診經頸動脈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確診存在有不同程度頸動脈硬化的初診高血壓病患者100例。高血壓病診斷標準符合“2004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診斷標準中高血壓病標準[2];排除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繼發性高血壓、糖尿病以及對二氫吡啶類鈣離子拈抗劑過敏者。隨機分為阿托伐他汀40mg/d組(A組)及阿托伐他汀20mg/d組(B組),每組50例。兩組性別、年齡、血脂和血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2。

    表1 各組患者一般資料(x-±s)

    2 方法

    2.1 服藥方法:A組:阿托伐他汀(商品名:立普妥,輝瑞制藥有限公司)40mg,每晚睡前服用;B組: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睡前服用,兩組均連續服用16周。兩組均服用拜阿司匹林100mg/次,每天一次,均服用相同的CCB類降壓藥物,如血壓下降不理想,加用相同的ACEI或ARb類降壓藥物。治療期間兩組患者的飲食習慣、生活方式及其伴隨疾病所用藥物均與治療前保持一致,并每月檢查一次肝、腎功能。每組治療前和療程結束后均檢查頸動脈彩超,觀察頸動脈粥樣硬化變化情況及血脂變化情況,并加以對比分析。

    2.2 觀察指標:所有患者均配合隨訪,均隨訪16周。每周測量血壓1次;治療前及16周后各做一次頸動脈超聲檢查。超聲檢查應用美國惠普公司生產高分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IMT)測量:仰臥位,用7.5MHz線陣探頭檢測一側頸動脈全程后,避開有動脈粥樣斑塊的部位,分別測量分叉部、分叉近心端l-1.5era和遠心端1-1.5era 3個位點作為IMT;IMT正常值≤0.9mm,局部IMT≥1.0mm而≤1.2mm定義為動脈內膜增厚,局部IMT>1.2mm,定義為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所有患者分別治療前及治療后16周清晨空腹采靜脈血,測定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每月均清晨空腹采靜脈血,測定谷丙轉氨酶(ALT)、谷草轉氨酶(AST)及肌酸激酶(CK);血脂及肝功能利用美國Beckman全自動生化儀測定。

    2.3 統計學方法:組內及組間比較用t檢驗,數據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所有數據采用SPSS11.0軟件包處理。P

    3 結果

    3.1 兩組觀察指標變化

    兩組降壓程度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阿托伐他汀20mg能明顯降低TC及LDL-C (P

    3.2 兩組患者觀察16周后未發現皮疹,沒有出現肌痛及ALT、AST 、CK的異常升高。

    表2 治療前后血壓(mmHg)、血脂(mmol/l)及超聲值(mm)比較(x-±s)

    注:治療前后組內比較P<0.05,P<0.01;治療前后組間比較P>0.05,P<0.05;

    4 討論

    高血壓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頸動脈斑塊作為缺血性卒中的高危因素之一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IMT是評價頸動脈粥樣硬化的有效方法,也通常被視為反映全身動脈硬化的一個早期指標,早于斑塊的發生,而且頸動脈較為表淺,便于檢查;超聲檢查高血壓病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率明顯高于正常人,且頸動脈內膜中膜增厚及斑塊形成與缺血性卒中、心肌梗死等多種疾病的發生相關[3]。

    他汀類藥物除通過調脂作用降低 TC、LDL-C和升高HDL-C來改善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外,還

    通過一系列非調脂途徑,如改善血管內皮功能、減輕斑塊中炎癥反應及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等減退或延緩動脈粥樣硬化(AS)。多項研究證實調脂治療能有效降低動脈粥樣硬化患者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率[4]。頸動脈超國外的許多研究都著眼于80mg/d的大劑量阿托伐他汀強化調脂、穩定及逆轉斑塊上,由于經濟原因及擔心可能帶來的副作用,這一劑量一直不被國內同行所接受。NCEP Report提示:20mg/d阿托伐他汀降低LDL-C>40%,達到強化降脂目的[5]。胡大一等在阿托伐他汀20mg阿托伐他汀對國人冠心病患者的有限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研究中顯示:20mg阿托伐他汀可顯著降低膽固醇及LDL-C水平,達到強化降脂水平,且未發現明顯不良反應[6]。一項在日本進行的降脂藥物逆轉斑塊的研究,即ESTABLISH研究顯示:20mg/d阿托伐他汀同樣可使血脂達標,同時顯示出的對斑塊體積的消退作用比國外研究中80mg/d阿托伐他汀所觀察到的改變更明顯[7]。國內外的這些研究提示對于冠心病患者降脂及逆轉斑塊而言20mg/d阿托伐他汀已經足夠了。

    在本研究中我們發現無論是20mg/d還是40mg/d的劑量治療16周后均能降低明顯降低TC及LDL-C水平,并且均可降低LDL-C>40%,達到強化降脂目的;雖然阿托伐他汀40mg/d降低血脂更明顯,也未發現明顯不良反應,但對比阿托伐他汀20mg/d,并沒有更有效的減輕頸動脈粥樣硬化。從調脂及減輕高血壓病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的角度考慮,20mg/d的阿托伐他汀也許足夠了。

    由于本研究樣本例數較少,隨訪時間短,目前的結論尚需要更大例數的樣本,更長時間的臨床觀察來進一步證實。

    參 考 文 獻

    [1] Markin A,Lip GY,Silverman S,et al.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and hypertension:aforgottenassociation[J].JhumHypertenion,2001,15(7):447-454.

    [2] 孫寧玲.2004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的解讀[J].心腦血管病防治,2005,5(2):1-2.

    [3] Sasaki R, Yamano S, Yamamoto K, et al. Vascular remodeling of the carotid artery in patients with untreated essential hypertension increases with age[J].Hypertens Res, 2002,25(3): 3732379.

    [4] Grundy SM, Clemen JL,Mers CN, et al. Implication of recent clinical trials for the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adult treatment panel III guideline [J]. Circulation,2004,110: 227-230.

    [5] NCEP Report.Circulation.2004:110;227-239.

    第3篇:計量經濟學與統計學范文

    從專業設置和課程銜接來看,經濟學、數學和統計學是計量經濟學的基礎和先導課程。目前,統計學的數學基礎主要包括線性代數、概率論和高等數學等內容,統計學中的很多理論和知識點都是通過數學演繹推理而來的,而且統計學課程對于其他課程來說是一門重要的方法性和工具性極強的課程。這些數學基礎是統計學課程形成的基礎,也是學生掌握統計學理論和方法的前提條件。更為重要的是,計量經濟學中有很多是涉及和使用統計學中的理論和方法。因此,數學是統計學的基礎,統計學又是計量經濟學的先導課程,這兩門課程共同成為計量經濟學的基礎課程。簡單地說,如果學生沒有數學和統計學基礎,學好計量經濟學是相當困難的。

    二、學生數學和統計學基礎差異下新疆高校經管類專業計量經濟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從新疆高校特別是綜合性高校的教學實踐看,經管類專業對學生的數學基礎課程(主要指高等數學、線性代數和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的教學要求、教學內容和難度因專業不同而不同,更多表現在經濟學專業和管理類專業的側重點不同,經濟類專業的要求高于管理類專業。同時,受教學設施、師資隊伍等因素影響,新疆部分高校的計量經濟學課程較多采用合班授課形式。再者,教材甄選與學生專業要求有一定差距,這就導致學生數學基礎存在差異,致使學生的統計學基礎存在嚴重的分化現象,這種情形在新疆高校的民漢合班教學中更為明顯。這些都給計量經濟學課程的教學增加了難度。

    (一)合班教學內容不當

    受教學設施、師資隊伍等因素影響,新疆部分高校的計量經濟學課程較多采用合班授課形式。由于民族和漢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差異顯著,這就使合班教學中的學生出現了較為嚴重的數學和統計學基礎分化現象。最重要的問題是,合班教學時需要兼顧教學內容設計和編排、課時數量和學生實際情況等因素,這勢必增加教學內容設計的難度。一是民漢合班導致設計教學內容存在一定難度。與新疆高校各專業中的民考漢學生相比,漢族學生的數學和統計學功底和理解能力要明顯好于民族學生,這就使民漢合班的學生出現數學和統計學基礎功底兩極分化的現象,這種合班授課形式導致教師出現教學內容偏多或偏少、難度偏深或偏淺的問題。這就需要對計量經濟學教學內容進行重新調整。二是教學過程中偏重于計量軟件實踐操作的講解,忽視了計量經濟學基礎理論的教學內容。在這種驗證式的教學過程中,側重于要求學生掌握軟件的用法,但是從理論層面上看,學生并不理解案例操作背后的原理,從理論上不能闡述操作步驟中暗含的相關計量經濟學原理,更有甚者根本不會結合實證結果對所研究的問題給予專業的解釋。三是教學內容不能反映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由于目前的計量經濟學教材選用國內權威教材,教學案例大多是摘錄國內經濟發展的數據,缺少反映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數據,無法讓學生了解新疆經濟發展的基本情況。

    (二)教材及軟件甄選的科學性和實踐性不協調

    目前,在新疆高校的此類課程教學中普遍存在教材及軟件甄選的科學性和實踐性之間的不協調性問題,主要表現如下:一是受師資力量的影響,同一高校的計量經濟學教材由于教師所教授計量軟件的類別不同,再加上教材的多樣化,一般很難統一成一種教材。二是對于新疆高校學生來說,根據主編的學術聲望和出版社級別所甄選的教材有的內容過多且難度較大,增加了授課難度,降低了學生的自我效能感。三是在新疆高校經管類專業中,有的學院以計量經濟學理論為教材甄選的主要依據,有的高校則注重某種計量軟件操作的實踐指導性為教材甄選原則。

    (三)數學和統計學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自我效能感較低

    新疆高校特別是經管類專業的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生源是民考漢的少數民族學生,與漢族學生相比,其本身語言理解能力相對較差,而且他們本身對數學和需要數學基礎的統計學課程缺乏興趣,學習的自我效能感非常低。這與計量經濟學的連貫性要求有差距,因為學習計量經濟學必須有良好的數學和統計學基礎,而且其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的連貫性。主要表現在:有些學生在一些前期內容上“卡殼”后,如得不到及時解決,會明顯影響后續章節內容的學習;有的學生聽不懂的內容累積到一定程度,往往會產生放棄本課程學習的念頭;有的學生特別是少數民族學生,對數學、統計學和計量經濟學這樣的課程自我效能感特別低,有的學生從開始就徹底放棄了學習此類課程。所以,在民漢學生合班的計量經濟學授課過程中,民族學生自我效能感較低,學習狀態和掌握程度呈現兩級分化的狀態。

    (四)新疆高校計量經濟學課程的師資力量薄弱

    教授經管類專業計量經濟學課程的教師應該有深厚的數學背景、經濟學和統計學基礎,還要具備計量經濟學軟件操作的應用能力。目前,新疆高校從事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的教師具備這樣要求的明顯偏少。這就導致新疆高校計量經濟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理論教學與經濟模型脫離、與實際案例脫節、與相關計量軟件分離的問題。具體表現在:第一,有的高校講授計量經濟學的教師是非經管類專業的學科背景,教師的專業水平和知識結構雖然能夠講授計量經濟學,但由于學科功底不夠深厚,使其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利用計量軟件分析經濟現象數量關系的能力較弱。第二,有的高校理論教學與軟件教學完全由兩個學院的教師承擔,理論教學由經濟類專業的學院負責,而計量軟件由數學或計算機學院的教師負責。從學科融合角度看,導致計量經濟學中的經濟模型與實際操作之間的講授產生脫節,影響教學效果。第三,有的高校僅注重某種軟件的操作應用能力,學生根本不了解經濟計量學的基本理論,使學生缺少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導致學生學完該門課程后,不能結合實際情況運用所學到的知識。

    (五)驗證式實驗教學方法忽視了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

    目前,新疆高校的計量經濟學實驗教學模式主要是以講授、驗證式實驗教學模式為主,通常采用先講授后實驗與邊講授邊實驗兩種教學方法,但在教學實踐中,該方法仍存在一些問題:第一,“填鴨式”地向學生展示軟件操作、驗證書本內容,使學生被動地接受相應內容,亦步亦趨地模仿教師所展示的內容。第二,此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很少考慮學生統計思維和解釋數據能力及其運用計量模型解釋經濟社會現象的統計素養的培養。

    三、學生數學和統計學基礎差異下新疆高校經管類專業計量經濟學教學的改進

    (一)根據學生差異調整教學內容

    1.加強統計學內容與計量經濟學內容的銜接。統計學原有基本內容應該保留,保持知識結構的完整性,同時也要注重概率論與數量統計、統計學和計量經濟學內容的銜接。

    2.針對民漢合班教學形式,建立概率論與數量統計、統計學和計量經濟學課程授課教師之間教學溝通機制。注意三門課程教學的前后順序,避免內容重復講授,而且授課教師應根據學生基礎,對于涉及的數學基礎與概率論及數量統計部分,如有必要可適當多分配一些課時。對一些重要但難度較大或因課時受限的內容,應予以簡單介紹,以滿足“吃不飽”的學生,同時要注意提高自我效能感較低的少數民族學生的學習興趣。

    3.教學內容設計中應多引用有關新疆經濟發展的案例,這樣既可以了解新疆經濟發展的現實情況,也可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一起編制《計量經濟學案例庫和習題庫》,使教學內容與實踐相結合。其中,案例庫由教師負責編制,習題庫由優秀學生的實踐調查報告和國內最新習題組成。

    (二)教材和軟件甄選應體現科學性和實踐性的統一

    1.在計量經濟學教材管理方面,學校應建立教材質量及其使用價值的評價機制。教材應樹立知識與能力并重的理念,不僅要注重理論和統計方法,注重數學推導,同時還要增加計量經濟學軟件的教學課時數。

    2.教材甄選應突出“理論+實際案例+軟件”的特色。同時,根據長期的實踐積累,整合本校計量經濟學師資隊伍,發揮教師的優勢和特長,綜合各類軟件優勢,編寫實驗教學手冊,提綱挈領地向學生介紹各類軟件,給出相應的參考資料和網站,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彌補教學軟件單一的弊端。

    (三)調動自我效能感較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針對不同的學生群體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計量經濟學章節體系內容一般是按照“概念———前提假定———理論推導———統計檢驗推導———案例”的順序安排的。針對基礎較差且理解能力較低的學生,教師設計教學環節可以從實際例題出發,調整該順序,即采取“案例———統計檢驗推導及驗證———理論推導———再舉例———前提假定———概念”的方式展開,結合案例來講解相應的理論推導及概念內涵,然后再通過舉例進行鞏固,最后使學生系統掌握章節的核心內容。

    2.針對民漢學生基礎差異分化的實際情況,加之計量經濟學是一門方法性較強的課程,可設計PBL型的案例題,將學生置身于實際問題情境中,通過“講解+提問”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掌握理論知識、軟件操作和實證分析能力。同時,在教學中應減少對概念、理論推導等內容論證的時間,側重對計量分析方法的應用步驟和背后暗含的理論講授,使學生掌握針對不同計量分析數據進行相應處理的方法及實證結果與案例分析相結合的能力。

    3.教師應與學生多溝通,掌握學生基本情況,將學生分成小組開展學習活動。根據授課內容教師可安排專題性講座,及時消除學生畏難情緒,激發其學習的積極性。通過設計案例習題,由學帶領組內學生收集數據、處理數據和計量分析,同時組織小組對實證分析結果進行討論,并由組內選派一名學生講解案例分析過程及相應的結論。

    (四)提升計量經濟學課程師資的專業能力

    1.注意各學科教師之間的銜接。師資隊伍中應包括概率論和數理統計專業的教師、統計學教師和計量經濟學教師,并加強彼此間的溝通,以保證在教學實踐中,各專業教師根據教學對象的專業性及學生特點及時調整教學內容,設計符合相關專業的教學大綱,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2.提高計量經濟學專業教師的經濟理論水平。教師只有較深的理論功底,才能帶領學生借助經濟理論對所研究的經濟現象和問題進行經濟模型的構建,運用經濟理論知識處理數據和模型檢驗,結合實證分析結果和經濟理論解釋經濟現象。這是計量經濟學教學的靈魂所在。

    3.加強教師專業培訓。整合本校計量經濟學師資隊伍,根據本校經管類專業特點,選派教師參加主要計量經濟學軟件與專業培訓提高教師實際操作能力和專業水平。

    (五)革新教學方法

    1.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可通過“結對子組建實驗小組”、“好幫差”等形式,引入PBL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開展基于問題情境的教學,為學生設計基于現實經濟世界的真實問題,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的經濟學知識,通過分工協作、分析討論并最終解決問題的方式,逐漸培養其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基于學生數學和統計學基礎差異的情形,計量經濟學應采取板書和多媒體相結合,且以板書為主、多媒體為輔的教學方式,充分利用兩種教學手段的優點,彌補其不足,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實現教學目的。

    第4篇:計量經濟學與統計學范文

    關鍵詞:計量經濟學;課程特點;對策

    計量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成為我國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類學生必修的三門經濟學核心理論課程。近年來,計量經濟學的應用與教學受到國內眾多學者、教育工作者的廣泛關注。然而,基于筆者的教學經驗以及對其他院校計量經濟學教學工作的調研,發現現有的計量經濟學在其教學開展過程中仍存在不少問題。例如,對于計量經濟學的重要性,學科理論基礎、學科性質等問題未能形成清楚的認識。此外,在課時安排上仍存在不足現象,而學生的統計學、數理經濟學乃至宏微觀經濟學的先修知識不足。這些問題對于計量經濟學的課程教學效果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如若不能及時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對于計量經濟學的教育教學目標、學生的培養目標將事倍功半。為此,本文對計量經濟學的學科特點以及結合本人在教學及調研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了相應的梳理,基于此,提出本人對于提高計量經濟學教學效果的解決方案。

    一計量經濟學的界定與學科特點

    Frisch(1933)對計量經濟學的定義給出了一個較為明確的界定,他認為將統計學、經濟理論與數學結合起來構成了計量經濟學的研究理論體系。進一步說,基于現有經濟數據、構建經濟理論回歸模型、估計模型參數、參數檢驗以及對相關實證結果的具體應用構成了計量經濟學的基本框架。而時間序列分析、面板數據計量經濟學、非參數計量經濟學以及微觀計量經濟學構成了現代計量經濟學的四大分支(李子奈,劉亞清,2010)。此外,學者們基于對計量經濟學理論基礎的研究或者將計量經濟學模型應用于現實經濟問題的分析的角度,將計量經濟學劃分為理論計量經濟學和應用計量經濟學。對于大部分本科院校,其對學生的培養定位或者理念就是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因此,在計量經濟學課程的開展過程中,注重計量經濟學在現實經濟問題分析中的應用,而對其諸如模型構建、參數估計、參數檢驗等理論基礎未作深入探討。整體而言,計量經濟學具有綜合性、數據依賴性以及理論與應用結合的特點。首先,對于其綜合性,正如Frisch(1933)指出的那樣,計量經濟學融合了經濟學、統計學和數學的研究體系或方法。這也對學生的知識儲備提出了較為嚴格的要求,不僅要掌握經濟理論以及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線性代數等理論知識,還要具有一定的計算機編程基礎。其次,計量經濟學對經濟問題的分析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數據的質量,以及數據的可獲取性。這就要求學生不僅能夠充分利用各種統計資料、數據庫、互聯網采集大量的數據,而且對于數據的處理、特征提取、缺失數據等諸多工作也有較為嚴格的要求。數據的質量以及數據的數量對于計量模型估計結果的穩健性、準確性影響較大,這就是所謂的計量經濟學的數據依賴性。最后,計量經濟學理論與應用的緊密結合特點,經典的計量經濟學研究體系,其模型建立的理論基礎就是傳統的經濟學理論,通過模型的建立,數據的采集,參數的估計、檢驗等一系列計量經濟學理論,最終達到分析經濟問題間的數量關系的目的。即進一步將計量經濟學應用于解決、服務實際問題,完成經濟問題定量關系的探究、經濟預測等目標,而這也是經濟學學科研究本身的最終目標。因此,計量經濟學的綜合性、數據依賴性、理論與應用結合的特性決定了計量經濟學的學習具有一定的難度,或者在一定程度上說是一門較為綜合的學科。但也充分反映了計量經濟學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對學生理論、應用研究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基于筆者計量經濟學的授課經驗以及相關調研,計量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存在不少問題,本文列舉了較為突出的幾項問題。

    二計量經濟學教學問題分析

    (一)先修課程有待完善

    計量經濟學具有綜合性的特點,不僅要求學生對經典的經濟理論體系具有較為清晰的認識,對于學生的統計學與概率論基礎,以及計算機編程等內容要求也較為嚴格。然而,部分高校在大學二年級就開設計量經濟學課程,學生對于經濟學內容、數學內容未能形成深刻的認識,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存在較大難度。同時,由于本科生注重計量經濟學的應用,學生對于采用諸如Eviews、Stata、Matlab等工具進行計量經濟學模型的估計甚至模擬過程中對于缺乏一定的計算機編程知識,導致其入門難度大。這些問題不僅會導致學生不能很好的掌握計量經濟學,也會導致學生對計量經濟學學習興趣的缺失。此外,姚福壽等(2010)指出,學生的數學基礎薄弱,尤其是文科生對計量經濟學的理論基礎、方法等了解較為困難。因此,在整個課程的設置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例如,高等數學、線性代數以及概率論等課程應成為經濟學專業學生較為重視的先修課程。

    (二)過于依賴多媒體教學方式

    隨著計算機、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深入,多媒體教學在高等院校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多媒體教學可以形象地展示教學內容,吸引學生對授課內容的興趣,提高了教師的授課效率。但是,在計量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模型的估計、參數的檢驗等需要較為復雜的數學推導過程,而將這些內容仍以多媒體的形式展現,無疑會出現較多的問題。例如,學生對于公式的推導過程未能形成深刻印象,教學內容展示過快。這些問題影響了學生的聽課效率以及對教學內容的掌握。因此,多媒體教學在表面上看來提升了教師的授課效率,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學生的負擔。因此,計量經濟學的課程應注重多媒體教學與板書的結合,以達到最高效的授課方式。

    (三)計量經濟學軟件掌握較差

    現在的計量經濟學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注重對計量經濟學理論知識的講解。王少平、司書耀(2012)指出,計算機已成為計量經濟學課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學生對計量經濟學的相關知識的仿真實現可以提高學生對于該課程的學習興趣。然而,教師大都通過計算機實驗室對案例演示操作,使得學生不能熟悉的掌握操作,影響了計量經濟學實驗的效果(鄭兵云,2010)。

    三改進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的對策與建議

    (一)提高教師教學質量

    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儲備以及該學校在計量經濟學的師資條件、硬件設施等是提高計量經濟學授課效果的重要保障。例如,對于以理科為主的學生要注重其對經濟學理論相關知識的強化,否則,計量經濟只是作為數學與統計學的結合,學生對現實經濟問題不能形成很好的分析能力。而對于文科背景的學生,應注重其高等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等數學知識的強化。否則,學生對于其模型的設定、參數估計問題一知半解,更無法將其應用于經濟問題分析與預測中。綜合而言,計量經濟學教學過程中,必須以經濟學、統計學、數學結合的特點為前提展開。否則,會導致學生不能真正把握計量經濟學的理論基礎與應用分析。

    (二)優化課程設置

    在某種程度上說,計量經濟學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這就要求學生的經濟學理論知識、數學基礎,計算機基礎都應較為扎實。因此,在教學方案以及培養方案的設定中,必須充分考慮到學生對于這些基礎知識的學習。筆者認為將計量經濟學和經濟學、高等數學及統計學等相關學科的設置綜合規劃、考慮,優化教學課程體系;其次,將計量經濟學課程的開設置于經濟學、高等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統計學等計量經濟學支撐課程學習之后;再次,在以初等計量經濟學為教學重點的同時,以專題模塊的方式適度開設高等計量經濟學相關內容的介紹,引導學生對計量經濟學前沿理論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對計量經濟學這門課有一個全面的、系統的認知。

    (三)注重學生基礎課程的學習

    高等數學以及宏微觀經濟學等內容是經濟學專業學生的基礎課程,這些課程不僅是計量經濟學課程學習的要求,對于學生知識的把握以及對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都至關重要。因此,必須注重、強化學生對于這些基礎課程的學習。同時,注重學生對于基礎課程應該的訓練。尤其對于計算機軟件的熟悉,例如最為容易掌握的EXCEL、SPSS、EViews等數據處理等方面的基礎訓練,這也為計量經濟學等應用學科的學習奠定基礎。

    (四)注重計量經濟分析軟件的學習

    學生熟練掌握計量經濟分析軟件,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于計量經濟學課程學習的興趣,還可以提高其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因此,計量經濟軟件在整個課程設置中具有重要地位,不應忽略。鑒于此,每個學期的計量經濟學課程我們分配了三分之一的課時給實驗教學,就是在鍛煉學生對軟件的學習運用能力的同時加強對計量經濟學基礎知識的運用能力。做完每個模型的模擬,我們在課堂上都會要求學生把自己的成果進行展示,通過做報告,學生的反饋是學到了很多有用的,課本上沒有的軟件應用知識。這對于掌握計量經濟學這門課程的知識是非常有幫助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五)因材施教,學以致用

    計量經濟學課程融合了經濟學理論、數學知識以及計算機的相關內容,學生在這三方面的學習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不僅要注重計量經濟學理論體系的講解,對其應用分析以及在現實經濟問題上的應用也該給予充分重視。同時,根據筆者教學的經驗,應該針對不同的內容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將計量經濟學模型和實際的經濟活動相結合,并且應用模型去分析探索相關問題的解決,同時請學生將分析的結果在課堂上展示,通過筆者的嘗試,這樣的教學活動效果較好,學生反映可以做到“學以致用”,同時這也符合我們“應用型人才”高校辦學的基本宗旨。

    參考文獻

    [1]李子奈,潘文卿.計量經濟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王少平,司書耀.論計量經濟學教學中的能力培養[J].教育研究,2012,(07):110-114.

    [3]李子奈,劉亞清.現代計量經濟學模型體系解析[J].經濟學動態,2010,(05):22-31.

    [4]黃犚,張臺秋.論計量經濟教學中的創新能力培養[J].統計與咨詢,2008(3):52-53.

    [5]方雯.提高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效果的幾點思考[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3(3):159-160.

    [6]姚福壽,劉澤仁,袁春梅.本科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高等教育研究,2010(2):45-48.

    第5篇:計量經濟學與統計學范文

    計量經濟學對獨立學院學生的應用能力及創新能力提高有較大幫助。獨立學院(如紫金學院)有一部分掌握計量經濟學分析方法的學生能撰寫質量較高的論文,且參加江蘇省教育廳主辦的高校畢業論文競賽以及大學生創新實踐項目等,并屢屢獲獎。同時,還有一部分學生畢業工作后反饋,在工作中運用計量經濟學方法分析經濟現象效果頗佳。

    然而,獨立學院經濟類專業開設的計量經濟學教學效果仍亟待提高。能較好掌握計量經濟學方法并且運用的學生比例居于少數。獨立學院如紫金學院經濟類學生對計量經濟學的前期預備課程(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統計等)掌握的參差不齊,在后期的計量經濟學學習過程中出現種種困難。如何提高更大比例學生的計量經濟學的方法掌握與應用顯得尤為重要。

    了解和掌握獨立學院計量經濟學教學效果的影響因素,可以為提高計量經濟學教學效果提供有效依據,對于激發獨立學院經濟類學生應用能力及創新能力都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樣本選取及基本信息描述

    樣本選取。本文于2016年2月-6月進行調研,調研對象為紫金學院經濟類專業(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的學生。由于紫金學院經濟類學生在大三(即第5學期)上計量經濟學,進入大四寫畢業論文時又有部分學生會運用計量經濟學知識進行實證分析,所以本文選取大三、大四這兩個年級。

    調查問卷涉及人口學變量(性別、專業、入校前文理科等)、計量經濟學實際應用、課程興趣、教學評價、上機實驗、學習狀態、學科競賽、預備課程掌握等部分,設置共37道題。

    此次發放紙質調查問卷共641份,回收578份,回收率為90.2%,其中有效問卷465份,有效率為80.4%。運用SPSS22對調查問卷的統計結果進行信度分析,信息見表1。

    從表1調查問卷可靠性統計的Cronbach 系數為0.778,比較高,符合研究要求。調查問卷的回答具有很高的內在一致性,可靠性較強。

    基本信息描述。調查問卷回收統計結果如表2所示。從表2的信息可以看出,被調查學生中,女生比例大于男生;大四畢業生的人數約是大三的兩倍;金融學和國際經濟與貿易兩專業的學生人數相當;文科生的數量占絕大多數。

    調查結果的實證分析

    基本統計分析。調查問卷中設置第8小題考量學生對計量經濟學教學的總體滿意度,頻率及百分比如表3,選擇“非常滿意”與“比較滿意”這兩類的累計百分比為66.7%。說明目前紫金學院計量經濟學教學效果總體可以,但還是有提升空間。

    因子分析。表5是調查問卷的KMO樣本測度和Bartlett’s球形檢驗結果,KMO統計量為0.818,表明因子分析的效果比較好;同時卡方統計的顯著性Sig.為0.000,小于顯著水平0.05,說明變量間存在相關關系,適合做因子分析。同時也說明,能夠提取最少的因子同時又能解釋大部分的方差,即效度可以。

    對問卷設計的37道問題按照相近性進行總方差分析。因子分析中設定旋轉方法為最大方差法,使得對每個因子有高載荷的變量數目達到最小,簡化因子的解釋。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默認標準提取高載荷公因子,確定公因子有10個:教學質量、前期基礎、年級、專業能力發展、專業案例講解、教學資源配套、考試安排、師生交流互動、學習態度和教材難度。其累計方差貢獻率達到63.846%,說明提取的公因子基本解釋了本文要研究的問題。

    從表6的計量經濟學教學效果的因子載荷表可以看出10個公因子的特征值、方差貢獻率,以及因子載荷值。

    從表6的計量經濟學教學效果的因子載荷表可以看出10個公因子的特征值與因子載荷值:

    第一個公因子是教學質量;第二個公因子是前期基礎,調查這5個小問題是為了分析前期課程掌握情況與計量經濟學教學效果之間的內在聯系;第三個公因子是年級,調查發現學生進入高年級撰寫畢業論文、參加競賽時候會盡量用計量經濟學知識建模分析經濟現象,在這個過程中運用Eviews軟件增多;第四個公因子是專業能力發展,其中3個小問題是考量學生對自己專業能力發展的期望與需求;第五個公因子是專業案例講解;第六個公因子是教學資源配套;第七個公因子是考試安排,其中2小題調查學生對于計量經濟學考試的主觀感受;第八個公因子是師生交流互動;第九個公因子是學習態度;第十個公因子是教材難度。

    以上因子載荷值均超過0.5,10個公因子累計方差貢獻率達到63.846%,說明提取的公因子基本解釋了本文要研究的問題。因此所提取的10個公因子是學生比較關注的問題,也是影響計量經濟學教學效果的主要影響因素,由此推之改進獨立學院計量經濟學教學效果應該著重從以上方面入手。

    回歸分析。為進一步考察計量經濟學教學效果與各影響因素之間的內在聯系,本文以教學滿意度作為因變量,以前期基礎、年級、專業能力發展、專業案例講解、教學資源配套、考試安排、師生交流互動、學習態度和教材難度為自變量進行回歸,結果見表7。

    從表7得出,模型一中的前期基礎、年級、專業能力發展、專業案例講解、教學資源配套、師生交流互動、學習態度和教材難度都顯著影響計量經濟學教學滿意度,但是考試安排對教學效果滿意度的影響不顯著,很可能是由于這一項與其他因素存在多重共線性。

    調整模型,刪除“考試安排”項得到模型二。模型二的調整R2有些提高,表明擬合優度有所提高。從表7中可以看出,前期基礎、年級、專業能力發展、專業案例講解、教學資源配套、師生交流互動、學習態度和教材難度都顯著影響計量經濟學教學滿意度。各因素的顯著性程度同模型一,最為顯著的仍然是前期基礎、年級、教學資源配套,其次是專業能力發展、專業案例講解、學習態度和教材難度,最后是師生交流互動。

    結論與建議

    結論

    前期基礎對計量經濟學教學效果影響顯著。由于計量經濟學是經濟學、數學、統計學的交叉學科,所以調查概率統計、線性代數、、統計學、高等數學、經濟學五門課程的成績。調查發現,前期課程的掌握情況與計量經濟學教學效果之間確實存在高度的正相關。同時,此次調查學生中68.6%為文科生,這些文科生數次向教師反映他們為文科生,數學、統計學基礎不扎實,聽計量經濟學課程有一定難度。

    高年級運用計量經濟學撰寫論文增加。根據調查分析發現,年級也會顯著影響計量經濟學的教學效果。主要原因是,學生進入高年級參加學校、省級各種競賽增多,其中運用計量經濟學知識作為分析方法和工具的也相應增加;同時,大四撰寫畢業論文時也盡量用計量經濟學知識建模分析經濟現象,在此過程中運用Eviews軟件增多。高年級學生隨著計量經濟學知識的應用增多,對計量經濟學教學效果的體會增多,對計量經濟學的實用性更加肯定。

    學生希望配套的教學資源更加豐富完善。從前文分析可知學生非常希望獲得更多更好的教學資源配套,如增加Eviews軟件使用講解、應有與教材配套的Eviews學習指導手冊;同時還認為教材(紫金學院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計量經濟學》)略微有些難度。

    學生比較重視專業能力及應用能力提升。在考量學生對自己專業能力發展的期望與需求方面,學生希望計量經濟學添加自主設計、案例實驗環節能對今后的專業研究有啟發、激發做定量分析的興趣、提高綜合應用能力并希望增加與專業高度相關的實際案例講解。

    師生互動對計量經濟學教學效果影響比較顯著。在眾多影響計量經濟學教學效果的因素中,師生互動環節亦是不能忽視。實證分析發現計量經濟學課后的自主學習主要集中在同學間相互交流,以及與教師溝通。同時,由于課時緊張(48學時),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減少板書,但是調查發現學生還希望增加板書的過程,有利于難點的理解。

    建議

    強化前期基礎課程的知識儲備。在學習計量經濟學之初,很多學生對數學、統計學相關知識已經淡忘,甚至大一大二時就沒有很好掌握,那么在計量經濟學開課之初,便可開設數學、統計學專題,幫助學生深化理解相關知識。

    提升計量經濟學學習積極性。在計量經濟學教學之初,多介紹高年級學生運用計量經濟學撰寫論文并在畢業論文環節獲校優省優,以及綜合運用計量經濟學與其他學科知識來進行經濟研究并參加校級、省級學科競賽獲獎的例子。在計量經濟學教學臨近結尾之時,多給學生講解如何運用計量經濟學撰寫論文,進而提升學生學習計量經濟學的積極性,且助于端正計量經濟學的學習態度。

    豐富完善配套的教學資源。適當增加Eviews軟件使用講解、編寫教材配套的Eviews學習指導手冊;同時編寫適用于獨立學院的計量經濟學教材。

    突出專業特色、提升應用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增加與專業高度相關的實際案例講解,針對金融學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分別設計講解案例。同時,添加學生自主設計、案例分析等實驗環節,對今后專業研究有啟發、激發定量分析興趣、提高綜合應用能力。

    加強師生互動環節。課堂上,增加對重點難點的板書、提問、學生演示自己進行建模分析的過程;課后增加與學生的交流;設計學生分組完成建模分析小論文,促進師生交流互動,提升教學效果。

    第6篇:計量經濟學與統計學范文

    引言計量經濟學課程講授的主要特點是理論與實際應用并重,但根據大多數同學畢業后直接就業的目標,本科階段的計量經濟學教學目標與教學要求更應該注重計量經濟方法在實踐中的應用。因此,計量經濟學教學應該以大部分同學畢業后直接就業應用目標為導向,使絕大多數同學學習計量經濟學后能夠用學習到的計量經濟學知識通過計量經濟學建模的過程分析實際問題,將枯燥抽象的計量經濟學理論知識穿插到實際的經濟管理實際問題之中,提高學生學習計量經濟學的興趣。如何將以枯燥抽象的數學分析過程為基礎的計量經濟學理論知識和EVIEWS軟件的實際操作技能知識穿插到以實際的經濟管理問題的具體講授之中,提高學生學習計量經濟學的效果。因此,本文的研究,從理論意義來講可以完善以應用型導向為培養目標的計量經濟學課程內容體系的完善,提出現有的計量經濟學講授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為以后國內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內容的完善和計量經濟學教材內容的完善提供參考。從實踐價值來講,可以提高經濟管理類學生計量經濟學課程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應用計量經濟學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操作應用EVIEWS軟件的實踐技能,進而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研究競爭力。

    1.計量經濟學課程內容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根據筆者在將近五年的計量經濟學教學中的教學體會和學生的反饋,對目前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一些有益的探討。

    1.1教學內容的理論分析主導降低了大部分學生學習興趣目前教學中將大部分課時間用在主要注重參數估計和各種檢驗的理論和方法等內容的教授上,根據筆者在計量經濟學教學實踐過程中大部分學生的反饋,學生對有過重的畏難情緒,主要原因是由于計量經濟學是經濟理論、數學、統計學的結合,還必須具備一定的數學基礎,特別是要求聽課的學生具備概率統計方面的基礎知識,但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對已學過的《微積分》和《概論與數理統計》掌握得不好。同時,在本科計量經濟學教材內容設置中是以各種估計理論分析為主線,把理論和方法作為教學內容的核心,大部分課時用于陳述理論假設和進行各種公式推導。偏重理論的教學內容固然可以為學生打下堅實的計量經濟學基礎,但對于強調理論知識運用的經管類本科生而言,這種教學內容必然導致學生學習計量經濟學時畏難情緒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習效果。

    1.2教學內容中案例偏少對大多數本科生而言,計量經濟學教學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其應用計量經濟學模型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而不是研究計量經濟學理論。這就要求計量經濟學的教學應該以應用案例導向下的計量經濟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下的計量經濟學內容教學,這就要求教師在計量經濟學教學過程中通過引入實際案例,激發學生對解決實際問題的興趣,進而激發學生學習計量經濟學理論的興趣。但目前由于教師水平的局限、課時的約束等原因,教師課堂上沒有或者很少增加一些特色案例,照本宣科的現象嚴重,學生學習計量經濟學內容時便覺得枯燥無趣,體會不到學習計量經濟學的實際應用價值,從而降低了學習效果。

    1.3教學內容中應用軟件操作性分析缺失計量經濟學中的案例模型的分析要求學生掌握一種軟件,但由于之前大部分學生沒有系統學習這些軟件,導致學生應用計量經濟學軟件如EVIEWS、SAS、SPSS等軟件的使用能力很差,學生也不能很好地運用軟件,更不用說用其來操作和分析計量經濟學的某些問題了。特別是學生對對選擇好模型和獲得數據后如何進行軟件運用的實際操作、對軟件運算結果的分析解釋的解決實際經濟問題的操作層面的知識講解的也很少,并且其案例以EVIEWS軟件運行的結果分析,但卻沒有關鍵的軟件菜單操作過程或附錄說明,使學生不知所以然。

    2.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內容國內外對比借鑒分析

    計量經濟學是由經濟學、統計學、數學結合而成的交叉學科,按照課程內容深度一般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三個層次,經濟學、管理學類非統計專業本科生的教學定位于初級與中級之間的水平上,以計量經濟學的數理統計學基礎知識和經典的線性單方程及經典的線性聯立方程模型理論、方法及其應用為主要內容。在北美,經濟學專業本科生的計量經濟學課程設置是兩門課構成的一個計量經濟學系列,即概率與數理統計初步和計量經濟學初步,共一年課程;目前中國經濟學管理學本科生必修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學課程,這與上述北美課程設置類似。就課程內容體系而言,北美的本科計量經濟學課程內容體系是應用導向的,以密西根大學的Wooldridge的《IntroductoryEconometrics》為代表,各個章節的內容均穿插美國的經濟社會案例,應用導向性很強,但其案例和中國的社會經濟相差較大,筆者認為其內容體系不宜直接作為我國學生的教材。

    而以我國的清華大學的李子奈教授為代表的《計量經濟學》教材,各個章節雖然也穿插中國的經濟社會案例,但并且就其具體內容而言都是宏觀案例,并且未對案例的整個建模過程進行分析,且雖然以EVIEWS軟件分析實例,但沒有說明軟件操作的關鍵菜單的說明,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并且,教材中內容講模型的估計和檢驗偏多,講授如何在經濟理論的指導下分析實際經濟社會現象的計量經濟學建模過程內容偏少。根據邱東、李子奈、肖紅葉(2007年)等對國內計量經濟學的課程教學內容的研究調查表明,學生認為計量經濟學課程內容教學中存在的幾個主要問題依次是:缺乏課程實踐(64.0%)、培養目標定位不準確(57.8%)、教學方法單一(52.1%)、缺乏案例教學(47.5%)和忽視個性培養(44.7%)。表明各院校在教學中講授理論普遍過多,講授具體應用太少,這不僅小利于培養學生學習計量經濟學的興趣,也不能很好地體現計量經濟學的價值,應當引起高度關注。目前為止,針對上述問題的以應用導向為目標的計量經濟學課程內容體系急需改革,以適應培養應用型經濟管理人才的需要。

    3.計量經濟學課程內容體系的改進方向

    將計量經濟學模型的設定理論和方法結合應用案例數據的分析,應該成為計量經濟學課程內容改革的方向,進行課程教學內容講授的主要方向,以有利于提高學生應用計量經濟學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體而言,計量經濟學課程內容體系的改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完善:

    3.1案例導向的計量經濟學理論內容講授

    #p#分頁標題#e# 由于經濟管理類的本科生大多數將直接走向實際的經濟管理工作崗位,因此在本科階段的計量經濟學課程的目標應當定位為:學生掌握計量經濟學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方法的同時,能夠運用這些方法解決實際的經濟問題。因此,本科階段的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在掌握計量經濟學理論與思想之后,引導學生從現實經濟生活中發現問題,簡化繁瑣的數學推導教授,應用案例講解并逐步培養學生把計量經濟學、經濟學理論和軟件應用相結合去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分析現實問題掌握計量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在講授計量經濟學過程中,要努力增加特色經濟學案例,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通過對模型建立和結果分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思考,進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做到通過案例教學鞏固基礎理論。案例教學需要有合適的案例素材,需要任課教師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建設案例庫,案例素材可以借鑒國內外水平較高的學術期刊上比較有代表性的學術論文講授解決,如《數量技術經濟研究》、《農業技術經濟》等雜志上的論文,讓學生學習計量經濟學知識的綜合運用,對于論文中存在的疑問發動學生展開討論,老師加以適當的講解。

    第7篇:計量經濟學與統計學范文

    摘 要 目的:探討經尿道前列腺剜除術(TUEP)切除的前列腺腺體與術前經直腸前列腺超聲(TRUS)預測的前列腺總重量及內腺重量的統計學關系,以指導預期切除腺體的大小,減少前列腺電切術中腺體的殘留。方法:由同一術者完成的微創經尿道前列腺剜除術71例,回顧性分析該組病例術前TRUS預測的前列腺總重量、內腺重量及術后切除腺體的重量,比較三者之間的統計學關系。結果:TRUS預測的前列腺總重量與切除腺體的重量具有正相關性(r=0.949,F=277.936,P=0.000);TRUS預測的前列腺內腺重量與切除腺體重量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TRUS預測的前列腺總重量越大,切除腺體比例也越大(r=0.510,F=10.893,P=0.002)。結論:TRUS能良好的預測TUEP術中切除腺體的大小,當切除腺體明顯少于預期值時可能存在腺體殘留,術前發現前列腺巨大時需做好充分的術前準備,并高度重視并發癥的發生。

    關鍵詞 經尿道前列腺剜除術 經直腸前列腺超聲 前列腺總重 內腺 切除腺體

    The statistic logic of the Gland Resected by Transurethral Enucleation of the Prostate and Predicted Preoperatively

    Hu Zhixiong,Yang Dikuan,Wu Baozhong,Liu Mingjian,Che Xiaojuan,Xiao Jian

    Department of Urology(minimally invasive Center),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Zhaoqing city,Guangdong Province,526060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statistic logic of the gland rectered by transurethral enucleation of the prostate(TUEP)and predicted by 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y(TRUS)preoperatively.Aim to predict the weight of resected gland and reduce the omitted gland during the operation.Methods:From January 1,2013 to January 31,2014 the minimally invasive completed by the same surgeon after 71 cases of transurethral enucleation of the prostate.The gland weight resected by TUEP and gross or inner gland weight by preoperative TRUS were analyized retrospectively.The statistic logic of them would be presented.Results: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weight of prostate predicted by TRUS and that was resected by TUEP(r=0.949,F=277.936,P=0.000).The weight of inner gland predicted and gland resected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05).The prostate predicted by TRUS was large,the proportion of resected gland was greater correspondently(r=0.510,F=10.893,P=0.002).Conclusion:The resected gland by TUEP can be predicted with the help of preoperative TRUS.If the gland resected is less than the expected weight significantly,there is probable omitted gland.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and prevention for the complication are necessary when the prostate is large by prediction.

    Key words Transurethral enucleation of the prostate;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y;Gross weight of prostate;Inner gland;Resected gland

    資料與方法

    2013年1月1日-2014年1月31日由同一術者完成經尿道前列腺剜除術71例。年齡52~87歲,平均(65.75±5.37)歲。所有患者術前常規行直腸指診、TRUS、化驗PSA等檢查,排除懷疑前列腺癌及嚴重心肺功能不全行前列腺部分切除的病例。

    數據收集:所有患者均在術前經GE公司產Voluson 730 EXPERT彩色多普勒超聲波診斷儀行前列腺超聲檢查,所測得前列腺及內腺的三徑數據采用公式:前列腺重量=0.546×前列腺三徑的乘積[1],計算前列腺總重量及內腺重量。測得內腺重量10~55g,平均(23.78±9.78)g;前列腺總重量22~93g,平均(48.59±15.85)g。手術切除前列腺腺體重量8~55g,平均(23.64±10.43)g。采用公式:切除率=切除腺體重量÷前列腺總重量×100%,統計不同重量前列腺的腺體切除率。

    手術方法:患者行腰硬外麻滿意后取截石位,常規消毒鋪巾,置入德國產ERBE牌ICC300型單極電切鏡,觀察前列腺大小及膀胱病變后,于精阜近端切開前列腺黏膜達外科包膜,沿前列腺包膜表面鈍性剝離前列腺腺體,一邊剝離一邊止血,直至接近膀胱頸,再將剝離的前列腺腺體電切成小碎片,Elick洗凈前列腺碎片,再次徹底止血后留置三腔尿管。術后將碎片瀝干稱重。

    統計學處理:所有數據經SPSS17.0軟件包處理,兩組間均數比較用配對t檢驗,組間相關性采用一元線性相關檢驗,多組均數之間的顯著性檢驗采用方差分析。P

    結 果

    切除腺體的重量與術前TRUS預測的前列腺總重量具有正相關性,前列腺總重量越大,切除腺體重量越大(r=0.949,F=277.936,P=0.000),見圖1。

    切除腺體占前列腺總重量的比例也越大(r=0.510,F=10.893,P=0.002),見圖2。

    不同重量前列腺的切除率組間比較有統計學差異(F=3.916,P=0.019),見表1。

    TRUS預測的前列腺內腺重量與切除腺體重量相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 論

    根據《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2011版)》,經直腸前列腺超聲(TRUS)是診斷良性前列腺增生癥的推薦檢查項目。TRUS不僅可以明確整個前列腺的大小和形態,還能清晰分辨前列腺內腺,并對前列腺三徑準確測量,以評估前列腺及內腺的總重量。

    男性40歲以后,前列腺體積以每年0.6ml的速度增長[2],McNeal等認為前列腺增生所出現的體積的增加主要是基于前列腺移行帶的增大,外周帶的增大并不明顯[3]。移行帶是導致前列腺增生相關癥狀的主要原因,也是經尿道前列腺剜除術需要切除的主要腺體。雖然TRUS所探測的內腺是移行帶和尿道周圍帶的總體區域[4],但Daimantas Milonas等認為TRUS預測的內腺大小仍然可以判斷移行帶及前列腺切除的重量,手術切除移行帶與前列腺總重量具有顯著相關性(r=0.925)[5]。

    經尿道前列腺剜除術(TUEP)在國內已廣泛用于臨床,由于該手術從外科包膜鈍性剝離前列腺內腺,減少了腺體的殘留[6];電切過程中不需反復止血,切除腺體碎片較大,減少了汽化損失。Finley等認為TURP的汽化損失10%[7],但我院對手術切除腺體稱重后發現,切除腺體的重量與術前預測內腺重量的差異并未達到上述指標,將二者行t檢驗,其均值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考慮經尿道前列腺剜除術切除的標本完整,更能反映需要切除腺體的實際大小[8],而且TRUS對前列腺內腺的預測可信。所以當術后切除腺體重量明顯少于TRUS預測的前列腺內腺重量時應考慮是否存在腺體殘留。

    我們根據71例患者術前預測前列腺總重量的大小,分為25g、>50g、>75g 4組,并分別計算切除率后發現,隨著前列腺總重量的增加,切除腺體重量和切除率也相應增加。當前列腺總重量由小于25g增加到超過75g時,前列腺切除率由39.2%提高到57.4%(r=0.510,F=10.893,P=0.002)。我科曾對1例前列腺總重量達256g的患者行經尿道前列腺剜除術,切除腺體187g[9],切除率73.0%。Soichiro Ogawa和Oktay er各報道1例重609g(580×1.05g)和820g(0.546×12.8×11.5×10.2g)的巨大前列腺增生病例,行開放手術切除腺體分別為475g和734g,切除率78.0%和89.5%[10,11]。所以隨著前列腺總重量的增加,切除率也逐漸增高。筆者建議在行經尿道前列腺剜除術前,發現前列腺巨大時需做好充分的術前、術中準備,并高度重視因手術時間過長和沖洗液吸收過多導致的出血、經尿道電切綜合征、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等并發癥的發生。

    綜合我科行經尿道前列腺剜除術切除的腺體與術前經直腸前列腺超聲預測的前列腺總重量及內腺重量的統計學數據,我們認為TRUS能良好地評估前列腺總重量及內腺重量,對TUEP術切除腺體的重量能作出預測。當切除腺體明顯少于預期值時可能存在腺體殘留,前列腺巨大時切除腺體也較大,需充分重視相關并發癥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吳階平.吳階平泌尿外科學[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1150.

    2 De Silva-Gutiérrez A,Pérez-Evia CA,Alcocer-Gaxiola B,et al.Giant prostatic hyperplasia.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J].Rev Mex Urol,2010,70(3):183-186.

    3 McNeal JE.Regional morphology and pathology of the prostate[J].Am J Clin Pathol,1968,49(5):347-357.

    4 Adam P Dicker.Basic and Advanced Techniques in Prostate Brachytherapy[J].Tobben Drive,2006,4(2),123.

    5 Daimantas Milonas,Darius Trumbeckas,Petras Ju?ka,et al.The importance of prostatic measuring by transrectal ultrasound in surgical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ly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J].MEDICINA,2003,39(9):860-866.

    6 陳斌,鄭嘉欣,張開顏,等.經尿道前列腺剜除術與電切術治療不同質量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前瞻性研究[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13,34(8):608-612.

    7 David S.Finley,Shawn Beck,Richard J.Szabo.Bipolar Saline TURP for Large Prostate Glands[J].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2007(8):1558-1562.

    8 Mindaugas Jievaltas.Transition zone volume measurement-is it useful before surgery for benign prostateic hyperplasia[J].Medicina(Kaunas),2007,4(3):792-797.

    9 楊帝寬,劉春曉.經尿道前列腺剜除術[J].中華腔鏡泌尿外科雜志,2011,5(6):61-63.

    第8篇:計量經濟學與統計學范文

    高等計量經濟學論文范文一:本科計量經濟學論文

    1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教師存在對計量經濟學的不合理認識

    在本科計量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由于部分經濟學教師不能熟練掌握計量經濟學這門課程的相關理論和方法,導致學生對這門課的理解產生偏差。很多高校本科生的計量經濟學課程,主要介紹理論方法,除了一些課后習題和文中例題外,幾乎沒有關于結合理論進行應用的專門章節,即使有也特別老舊。有很多經典著名的國外教材也是如此設計。然而國內的很多高校教師仍然是不加修改的照搬國外的經典教材。此外,這些教材中很多例子適用于歐美的經濟情況,很多教師上課的時候不能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加以修改和補充。而且計量經濟學作為一門孤立的課程,看不到它與經濟學其他課程之間的聯系,就更加難以理解它在整個經濟學課程體系中的地位,甚至會覺得它是一門應用數學類課程,這種想法無形中會影響到學生,致使部分學生反感這門課程。由于計量經濟學的學習需要數學、統計學、線性代數等數學基礎知識,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度強調數學推理,使得學生將計量經濟學當作一門數學課進行學習,因此達不到這門課程應有的效果和目的,無法使學生認識到計量經濟學在經濟學中的作用和地位。過多的強調理論公式的推導,使得計量經濟學很難被經濟學類的學生接受,陷入理論推導的怪圈,降低了經濟現象方面想象能力和求知欲望。另一方面,計量經濟學的理論部分的理解又需要較好的數學基礎。而目前我國大部分需要學習計量經濟學的學生屬于經濟學類專業,此專業中的絕大多數的學生是文科生。而對于文科生而言,數學基礎會稍微差一些,對數學敏感性較差,邏輯分析和定量分析的能力也較低。因此,當接觸到計量經濟學這門學科時,若得不到教師的正確引導,學生不難很難理解到理論計量的精髓而且也很難將計量經濟學理論應用于實證研究。大部分學生就會認為計量經濟學就是統計學或者數學,對其自身經濟學科而言是不需要的。這種負面思想也會影響到下屆學生。

    1.2教學安排不合理

    一般情況下,計量經濟學每學期54學時,因為課時有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能著重理論課程方法的介紹,而并著重培養學生解決實際經濟問題的能力。當前,我校計量經濟學在授課過程中以基礎課程為主,而對于處理實際經濟問題涉及較少。原因總結為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在教學過程中使用的教材主要是介紹理論及其推導;第二,如果講授計量經濟學的應用,則需要如下過程:首先建立或選擇需要的模型;然后收集相應的數據;其次對模型進行檢驗并進行異方差、多重共線性和自相關等計量經濟學檢驗,然后使用學到的計量經濟學理論估計模型中的待估參數;估計參數后,利用模型的估計結果進行實際問題的分析,例如,經濟現象的分析,政策建議,經濟預測等。而計量經濟學設定的課程學時較少,課時有限,故不能完成此種程度的教學任務。Eviews等相關計量經濟學軟件是在實際應用分析常用的統計軟件,在計量經濟學教學過程中,由于課時有限,學生上機進行實際軟件操作的機會少,訓練不足,這使得學生在學習計量經濟學理論方法后出現不會應用的問題。實驗環節在高校培養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最重要的部分,經濟管理類的實驗環節比理工類要薄弱很多。另外,為了滿足社會進步的需要,近年各高校經濟學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上不斷地提高和改善。絕大多數高校已經實現了多媒體教學應用。由于多媒體的廣泛應用,計量經濟學教學過程中以多媒體為主,板書為副,這雖然加快了教學進度,但無形中加大了學生的思考負擔和思維強度,使得學生對必要的需要數理推導的理論部分無法理解深刻。

    1.3教材內容分布不合理

    現階段計量經濟學教材的內容主要側重于計量經濟學方法和理論知識的介紹,對實際問題的分析研究介紹的較少。學生在剛接觸計量經濟學時,就會看到大量的公式和數學符號,對學生的學習造成了較大的困難。在學完計量經濟學后,學生不知道如何運用計量經濟學方法去解決實際問題。另外,大量的計量經濟學教材的符號并沒有統一,同一術語不同的教材用不同的符號,使學生眼花繚亂,不知從何入手。

    2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如何解決

    計量經濟學是一門方法論的學科,具有應用性較強的課程。計量經濟學強調理論、案例和實驗三者的有機結合。為了加強學生對計量經濟學的了解,知道計量經濟學在經濟學科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得該課程的教學達到預定的效果,能夠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筆者根據自己數年的教學經驗,有下面幾點建議。

    2.1教師應正確理解計量經濟學在整個經濟學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并且在教學過程中注意理論與應用并重

    首先教師應該正確的認識計量經濟學這門課程的位置及重要性。挪威的經濟學家RagnarFrisch作為首屆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1933年曾經在計量經濟學雜志中對于經濟學數量方面的研究進行了評述:即使部分經濟理論有數量特征的,但經濟統計學、一般的經濟理論和計量經濟學是不可以混為一談的。也不能將計量經濟學簡單地看作是數學在經濟學上的應用。只有真正的清楚經濟問題的數量關系并將其結合著理解,我們才能理解計量經濟學的內涵及本質。計量經濟學是一門由統計學、經濟學和數學相互結合的交叉學科,但是我們不能簡單的將計量經濟學看作是經濟學、統計學、或者應用數學在經濟學上的一種應用,而應將其看作一門在經濟學科中占舉足輕重地位的綜合性邊緣學科。其次,計量經濟學教學應當理論與應用并重。計量經濟學籠統的可以分為理論和應用計量經濟學兩部分。理論計量是以計量經濟學的方法為主,以數學推理為基礎,強調理論的數學證明與推導;應用計量側重理論的應用,以經濟學為基礎而對實際問題進行處理。在這方面的教學中,尤其應側重結合我國國情,設計相關的實例分析教學,使得學生能夠結合應用模型,加深對計量經濟學理論的應用理解和訓練。教師應當將計量經濟學這門課程作為經濟學人才所需掌握的基本方法論來設計。如果學生能夠掌握這些基本的方法論原理,就具備了解決經濟學中的相關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本科計量經濟學的課程內容的設計中,應當堅持應用和理論并重,著重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案例,加深對計量理論的理解程度。再次,對于計量經濟學的理論方法,思路是優于數學過程而更加需要重視的部分。描述計量經濟學理論方法離不開抽象的數學語言敘述過程,但讓本科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這些數學過程,一方面是具有難度的,另一方面,也是不必要的。學生可以通過自學從而掌握詳盡的數學推導過程。而有限的時間內,更為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夠理解整個學科的發展脈絡,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需要學生建立計量經濟學的理論框架和思路。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掌握這種思路。例如,某一種計量經濟學理論方法,其思路的關鍵是什么?計量經濟學是一門不斷發展壯大的學科。在冗繁的模型和方法中,能夠建立整體的框架和思路尤為重要。是學生能夠提綱挈領的感受到淘汰舊的理論方法的原因以及發展新的理論方法的驅動力,這需要教師的引導和灌輸。比如新產生的方法怎樣突破舊的理論框架,解決了原來沒有考慮或者無法解決的問題?我們的教學目的也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掌握這些框架和思路,因為思路不僅反映了方法論產生的原因和發展的動力更主要的是學生如果能夠深刻理解這些,才可能在原有理論基礎上加以發展和創新。所以,在整個的計量經濟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應該秉承這一思想,給學生介紹整個計量經濟學體系的脈絡。掌握好這個總的脈絡,就能夠提綱挈領,提高對計量經濟學的整體認識。

    2.2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合理改革

    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實驗軟件,積極挖掘學創造力和主觀能動性。教師應當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不同專業從而安排相應的結合其專業的案例和實驗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在掌握計量經濟學原理的同時,能夠很好的將計量理論應用于解決本專業的實際問題中去,同時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理論計量的理解和認識。為了使學生能夠有時間在課堂上建立計量經濟模型,并且切身體會到計量經濟學在其相應專業的應用價值和意義,學校應該在原54課時的基礎上增加課時,增加的課時用于是學生掌握必要的經濟和統計學軟件的使用。使得同學不僅學完統計檢驗、參數估計等理論基礎知識,而且能夠在掌握這些理論知識的同時,可以應用這些基礎知識解決與自身專業相關的實際應用問題。由于當前的計量經濟學教學是計量經濟學理論方法與實際的經濟例子、軟件操作,經濟理論分離,因此,筆者認為,教師在授課時應選用一種軟件,比如Eviews,在講授完基本的計量經濟學理論后,結合具體的經濟實例,首先教學生如何使用軟件來實現相應的理論結果,不需要解釋為什么使用軟件,只是讓同學知道軟件是解決問題的一種簡單的工具。比如,在學完前幾章的參數估計和檢驗后,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實際問題,然后使用Eviews軟件完成參數的估計和檢驗,最后讓學生對所得到的估計和檢驗結果做合理的解釋,這樣不僅使學生深刻掌握了所學習的計量經濟學理論和方法,而且也提高了對實際問題的解決和分析能力。

    2.3教材內容存在問題的合理改善

    首先市面上不同的教材應該進行符號和內容統一,對于一些內容不同的理解應該給于詳盡的解釋。;其次,教材的編寫應該按照不同的層次進行區分,對于本科生使用的教材,建議刪除計量經濟學理論方法結論所需要的數學推導過程,主要側重于學生對計量經濟學方法的應用;而對于研究生教材,不僅要著重詳盡數學推導過程,也要注重對計量經濟學理論方法和內涵的理解,同時也不能放棄理論方法與實際相結合。最后,無論本科生教材,還是研究生教材都要引進最前沿的研究問題、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

    高等計量經濟學論文范文二:高校計量經濟學論文

    一、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大多數高校計量經濟學的考核方式還是比較陳舊的,靈活性也不強。有的高校完全依據期末考試成績,而有的高校則是期末考試成績加一定占比的平時成績,而平時成績的給出主要是以學生的到課情況、課堂表現和平時的課堂、課后作業為主。這樣的考核方式只是簡單考核了學生對計量經濟學理論知識和計量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況,并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更不能體現計量經濟學實踐性強和工具性強的特點。計量經濟學應該注重考核學生應用所學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靠短時間臨考前的死記硬背蒙混過關,這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計量經濟學這門課程的考核方式應該是多方面多角度的。

    二、計量經濟學教學的幾點建議

    計量經濟學是現代經濟學的重要分支,為了突出本學科的特點及在經濟學科中的地位和作用,強化學生對計量經濟學的認識,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以達到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的,總結多年的教學經驗,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1.創新課程教學內容

    計量經濟學作為一門經濟學,其課程建設的目標應該是建設成為一門真正的經濟學課程。因此課程教學內容必須真正實現經濟理論、數學、統計學的結合,教學內容應涵蓋模型設定、數據診斷、模型估計、模型檢驗、模型應用全過程。計量經濟學教學內容體系應該包含如何設定計量經濟學模型、如何分析和診斷數據,這應成為課程教學內容創新的主要方向。具體可以從以下2個方面著手:

    ①注重教學內容的精選和層次劃分,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依據不同教學層次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精選,形成具有不同層次的計量經濟學教學內容體系。教研室需要對計量經濟學教學內容的層次劃分進行反復討論和界定,比如對于本科層次尤其是獨立學院計量經濟學教學內容要做到重思想、重方法、重應用的原則;而對于研究生層次的計量經濟學教學內容要做到重探索、重科研、重理論的原則。

    ②緊跟學科的前沿發展,適時更新教學內容,計量經濟學學科本身在不斷發展,除了一些經典的著作,國外一些新教材不斷涌現。國內高校在計量經濟學課程的教學中也要緊跟國際上的新發展,注重教學內容及教材上的適時更新。

    2.實驗教學的進一步重視深化

    計量經濟學是一門方法性和工具性很強的學科,即為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如何解決實際問題提供方法指引和工具支持。針對目前學生實驗操作能力較弱的情況,在實驗教學中可以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革創新:首先是強化基礎性實驗教學,在實際教學中,要保證實驗教學的課時,不能因為理論教學內容的博大精深有失偏頗,然后根據理論教學內容,結合實際精選實驗項目,先是教師的演示講解,而后是學生觀摩學習,最后由學生獨立完成實驗項目的所有操作流程,教師則從旁予以適時糾偏,從而保證實驗教學順利進行;其次是大力開展探索性實驗教學,探索性實驗教學是指教師結合不同專業學生自身專業理論特點,引導學生借助于計量經濟學理論方法,對本專業的某一理論或現實問題,自行設計實驗項目并以課題申報形式組團完成項目研究的全過程。比如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可以結合國際貿易相關數據深入探討某一問題。通過基礎性和探索性實驗教學雙管齊下,加強學生對計量經濟學模型的理解,掌握利用計量經濟學工具解決實際經濟問題,以達到具有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目的。

    第9篇:計量經濟學與統計學范文

    [關鍵詞]計量經濟學;教學改革;金融數學

    1前言

    金融數學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發展很快,是目前十分活躍的前沿學科之一,可以理解為現代數學與計算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教育部2013年批準了在本科層次開設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的金融數學專業。可見雖然金融數學授予的是經濟學學位,但其專業特征卻是要求學生掌握金融理論的定量分析技術,并應用于指導金融實踐。計量經濟學作為經濟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討論通過、教育部批準的必修課程,并且是經濟學各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對授予經濟學學位的金融數學專業而言,自然有著重要的地位。

    計量經濟學是數學、統計技術和經濟分析的綜合,是以一定的經濟理論和統計資料為基礎,運用數學、統計學方法與電腦技術,以建立經濟計量模型為主要手段,定量分析研究具有隨機性特性的經濟變量關系的一門經濟學課程。可以說計量經濟學是最能體現金融數學交叉W科特征的課程之一。不少學者也提出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的建議與想法:姚壽福等(2010)認為需要加強案例教學的同時,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蘭草和徐曉輝(2011)在借鑒國外高校實驗教學經驗的基礎上,探索我國計量經濟學開放式實驗教學改革之路;白秀廣和陳曉楠(2012)認為應該突出以案例和計量經濟學的實踐應用為特色的教學改革;李劫(2014)對計量經濟學實驗教學改革的研究,認為應該將原理驗證性實驗與研究設計性實驗相結合;熊彥(2015)認為目前國內本科階段計量經濟學教學普遍存在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狀況,從而需要改革教學方式;顧翠伶(2016)針對統計學專業提出了教學改革建議。可見,當前的計量經濟學教學改革尚缺乏針對金融數學專業的探討。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我們發現在金融數學專業的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中還存在不少問題。本文剖析計量經濟學中數學推導的處理問題,并給出了相關的改進對策與建議。

    2計量經濟學中數學推導的處理現狀及存在問題

    計量經濟學已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學科體系,其主要內容包括有數學理論的推導和實際經濟和金融問題的計量分析。在數學理論推導方面,當前計量經濟學的教科書往往充斥著過多的數學推導,甚至使學生誤認為這是一門數學課,把其與數學分析、高等代數等數學基礎課程并列,對略顯高深的數學理論望而生畏。事實上,因為金融數學是一個交叉學科,其目標就是要把數學、金融理論應用于指導金融實踐,金融數學的學生在計量經濟學的學習過程中,更多的應該是在學習好計量經濟學方法、模型的同時,把方法與模型應用于現實金融市場,以指導金融實踐。因此,如何處理計量經濟學的數學理論推導是具有金融數學特色的計量經濟學課程改革研究的首要問題。

    我們以如下兩個例子為例:

    第一,在介紹經典單方程計量經濟學模型:一元線性回歸模型時,當前計量經濟學教材往往非常注重于回歸模型的參數估計及估計量統計性質的推導證明。具體的,往往詳細給出一元回歸模型最小二乘法(OLS)、最大似然法(ML)及矩法(MM)的數學推導;并羅列出估計量的線性性、無偏性及有效性的詳細證明過程。這些推導及證明往往數學公式就有近10頁,導致學生往往對計量經濟學產生敬畏,從而有遠離的趨勢。

    第二,在介紹多元線性回歸模型時,當前計量經濟學教材的分析方法往往是把多個隨機方程改寫成矩陣表達式,然后再用最小二乘法(OLS)、最大似然法(ML)及矩法(MM)給出矩陣形式的參數估計的數學推導。而后,用矩陣形式對多元回歸估計量的線性性、無偏性及有效性的詳細證明過程。

    可見,當前計量經濟學中涉及數學推導的部分是非常嚴謹的,在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中進行大量的數學推導,讓學生在數學、矩陣的海洋中“暢游”。但其在嚴謹的同時,會讓學生更多的認為這是一門數學課,需要大量的計量及數學證明,而忘記學習計量經濟學的實質:定量分析研究具有隨機性特性的經濟變量關系。如此這般忘記了計量經濟學本質上是一門經濟學課程,忙于應付煩瑣的數學推導,忘記了去討論經濟變量的關系,使得學生難以把計量經濟學的方法和模型應用于有著真實數據的金融實踐。因此,針對這些弊端,本項目組提出計量經濟學課程數學推導內容的改革。

    3計量經濟學中數學推導的改革措施

    金融數學專業的學生在計量經濟學的學習過程中,更多的應該是在學習好計量經濟學方法、模型的同時,把方法與模型應用于現實金融市場,以指導金融實踐。因此,針對上述數學推導的設置問題,我們提出如下改革措施:

    第一,計量經濟學的數學推導應該盡量化繁為簡。例如一元回歸模型最小二乘法(OLS)、最大似然法(ML)及矩法(MM)的數學推導設置。我們給出最小二乘法的詳細推導后,最大似然法(ML)及矩法(MM)的設置,我們只需給出方法思想及目標函數,而無需再給出詳細推導。對估計量的線性性、無偏性及有效性的證明,我們可以只給出線性性的詳細推導,對無偏性及有效性只需給出方法及目標即可,不再給出具體證明過程。

    相關熱門標簽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午夜成人片| 欧美亚洲国产成人不卡| 国产午夜成人AV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欧美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播放器下载|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 成人激情免费视频| 成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色视频精品| 免费一级成人毛片| 成人影片一区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久久成人无码国产免费播放| 成人免费乱码大片A毛片| 依依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性色视频| 成人福利app| 亚洲依依成人精品| 小明天天看成人免费看|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网久久久久久| 国产高清成人mv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免费tv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三区| 成人免费视频网| 成人免费视频软件网站| 日韩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欧美成人鲁丝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精品区|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AAAAA级毛片|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 国产成人8X视频网站入口|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性欧美成人免费观看视|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 国产成人愉拍精品| 人碰人碰人成人免费视频| 亚洲色成人网一二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