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銀行業就業分析范文

    銀行業就業分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銀行業就業分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銀行業就業分析

    第1篇:銀行業就業分析范文

    關鍵詞:分子熒光法;銀杏(Ginkgo biloba)葉;榛蘑(Armillaria mellea);硒

    中圖分類號:06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3)18-4494-03

    近年來,銀杏(Ginkgo biloba)被報道具有多種功能成分,其功效分析一直是國內外研究熱點。野生榛蘑(Armillaria mellea)可作調味品或配菜用,其菌絲體富含蜜環菌香豆素和麥角甾醇等化合物,榛蘑發酵制劑對膽囊炎和肝炎療效顯著[1,2]。硒是一種準金屬元素,屬于第ⅥA族元素,地殼中硒的豐度僅為0.05~0.09 μg/g。近年來,硒在治療癌癥、心血管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功效引起了人們的重視[3-5]。硒存在的形態不同,其化學結構及理化性質也不同。硒在植物中主要以無機硒[3]以及有機硒形態存在[4],其中有機硒包括硒蛋白、硒代半氨酸、硒代胱氨酸、硒多糖等,其結構性質的差異是造成硒在不同溶劑中溶解度不同的主要原因[6-8]。本試驗通過分析不同溶劑對銀杏葉及野生榛蘑的浸提效果,分析硒的溶解情況,為人體補硒提供借鑒和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銀杏葉采自遼寧大學崇山校區(沈陽),野生榛蘑采自長白山。

    光譜純硒(Ⅳ)粉購于國家環??偩謽藴蕵悠费芯克?,3-二氨基萘購于Acros Organics公司,優級純鹽酸和硝酸購于沈陽化學試劑廠,去離子水由實驗室自制。

    1.2 儀器

    Cary Eclipse熒光分光光度計(美國VARIAN公司);ESJ120-4電子天平(沈陽龍騰電子稱量儀器有限公司);紅外快速干燥箱(沈陽市皇姑區長江五金機電廠);SHZ-2000型雙配套循環水式多用真空泵(河南省鞏義市英峪予華儀器廠);SYZ-B型石英亞沸高純水蒸餾器(江蘇金壇市宏華儀器廠)。

    1.3 方法

    1.3.1 硒標準儲備液的配制 精確稱取100.0 mg光譜純硒粉,溶于少量硝酸中,加2 mL高氯酸,置沸水浴中加熱3.5 h,冷卻后加入8.4 mL鹽酸,再沸水浴2 min,以0.1 mol/L鹽酸稀釋至1 L,此儲備液Se(IV)濃度為100 μg/mL。

    1.3.2 硒標準工作溶液的配制 將Se(Ⅳ)儲備液用0.1 mol/L鹽酸稀釋,配制0.05 μg/mL硒溶液,于-4 ℃保存。

    1.3.3 2,3-二氨基萘溶液的配制 稱取100 mg 2,3-二氨基萘于帶蓋錐形瓶中,加入100 mL 0.1 mol/L鹽酸,待溶解后振搖15 min。加20 mL環己烷,繼續振搖,分液,收集下層溶液于棕色瓶中,然后加高度約為1 cm的環己烷覆蓋表面,于-4 ℃保存。整個操作避光配制。

    1.3.4 硒的工作曲線 準確吸取硒標準使用液 0.0、0.2、1.0、2.0、4.0 mL,加水至5 mL,再分別加入20 mL EDTA混合液,用6 mol/L鹽酸調pH值至1.5~2.0。以下步驟在暗室進行:加入3 mL 2, 3-二氨基萘試劑,混勻,沸水浴5 min,取出立即流水冷卻,然后加3 mL環己烷,振搖4 min,將全部溶液移入分液漏斗,待分層后棄去水層,有機相轉入比色皿中,小心勿混入水滴,于λex=376 nm,λem=520 nm處測定苤硒腦的熒光強度。

    1.3.5 樣品測定 稱取銀杏葉粉末樣品及榛蘑粉末樣品各1 g,設3份平行,向其加入不同的浸提劑,分別于沸水浴中浸提不同時間,然后將浸提液抽濾,并參照1.3.4法測定硒含量,計算硒浸出率。

    1.3.6 銀杏葉和山榛蘑中硒的測定 分別準確稱取1.000 0 g銀杏葉粉和山榛蘑粉樣品于磨口錐形瓶中,加10 mL濃硫酸,樣品濕潤后,再加20 mL混合酸(硝酸∶高氯酸=2∶1,V/V)放置過夜。次日于砂浴上逐漸加熱,當激烈反應發生后(溶液變無色),繼續加熱至產生白煙,溶液逐漸變成淡黃色,消解反應完全,離心,取上清液,移入100 mL容量瓶中,加入0.1 mol/L HCl溶液定容。準確移取4.0 mL混合酸于磨口錐形瓶中,并加入20 mL EDTA混合液,用氨水溶液(濃氨水∶純水=1∶1,V/V)調至淡紅橙色。同時設一組空白對照,并參照1.3.4法測定,求出F值。

    1.3.7 銀杏葉多糖和山榛蘑多糖中硒的測定 采用水煮醇沉方法制備銀杏葉多糖和野生榛蘑多糖[2],分別準確稱取0.100 0 g銀杏葉多糖和野生榛蘑多糖,置入聚四氟乙烯消化罐中,加入3 mL硝酸溶液,升溫180 ℃,消化4 h,冷卻后,將消解液定容至50 mL,采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測定多糖中硒的含量。

    2 結果與討論

    2.1 標準曲線結果

    熒光強度與硒含量在0~0.083 3 μg/mL之間呈良好線性關系,標準曲線回歸方程為:y=2 024.9x+7.129 5,R2=0.999 1。

    2.2 銀杏葉和山榛蘑中硒的測定

    銀杏葉和山榛蘑中硒含量的測定結果見表1。從表1可知,銀杏葉和野生榛蘑中硒的含量分別為0.771 μg/g和2.856 μg/g。

    2.3 不同提取液對銀杏葉中硒的提取效果分析

    分別以熱水、0.1 mol/L鹽酸溶液、醋酸溶液、EDTA溶液和氯化鎂溶液作為浸提劑,研究不同浸提劑、浸提時間對溶解態硒浸提效果的影響,銀杏葉浸提結果見圖2。由圖2可知,硒的溶出量隨著浸提時間增加而增加,但在醋酸溶液中例外;EDTA溶液的浸出量普遍偏低;氯化鎂溶液浸泡24 h后的量隨著時間增加而增大。

    2.4 不同提取液對山榛蘑中硒的提取效果分析

    以熱水、0.1 mol/L的鹽酸溶液、醋酸溶液、EDTA溶液和氯化鎂溶液作為浸提劑,山榛蘑中溶解態硒浸提結果見圖3。結果表明,野生榛蘑水溶態硒和交換態硒均隨著浸提時間增加而增加,同樣,EDTA浸出的絡合態硒量較小。

    2.5 銀杏葉多糖和山榛蘑多糖中硒的測定

    銀杏葉多糖和山榛蘑多糖中硒的含量分別為0.998 6 ng/g(n=4)和0.488 2 ng/g(n=4)。

    2.6 銀杏葉和榛蘑中硒的浸提率

    以熱水、0.1 mol/L 鹽酸溶液、醋酸溶液、EDTA溶液和氯化鎂溶液作為浸提劑,銀杏葉中硒的浸提結果見表2。從表2可知,除了醋酸溶液外,其他浸提劑隨著浸提時間增加,硒浸出率增大,但各種浸提劑條件下的硒浸出率均低于50%。結果表明熱水浸泡是一種簡便的補硒方法。

    山榛蘑中硒的浸提結果見表3。從表3可知,在同樣浸提條件下,山榛蘑中硒的浸出率較低。

    3 結論

    研究結果表明,在相同浸提條件下,0.1 mol/L鹽酸溶液及0.1 mol/L醋酸溶液對硒的浸提率高,且大部分浸提劑對硒的浸提效果都與浸提時間成正比,但由于醋酸溶液易揮發,隨著時間的增加,其浸提效果卻與之相反。浸提劑浸提能力大小的順序為:0.1 mol/L醋酸溶液>0.1 mol/L鹽酸溶液>0.1 mol/L氯化鎂溶液>熱水>0.1 mol/L EDTA溶液。浸提能力大小的時間順序為:24 h>12 h>8 h(醋酸溶液除外)。從熱水的浸提結果可知,在加熱條件下,部分Se可從植物體中浸提出來,其水溶態硒含量高,表明熱水浸提榛蘑和銀杏葉是人類天然補硒的好途徑。

    參考文獻:

    [1] 許愛華,陳華圣,夏葉玲,等.銀杏外種皮多糖對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1996,7(3):22-24.

    [2] 張渝陽,王曉寧,周 蕾,等. 山榛蘑中多糖的提取與測定[J]. 遼寧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6,33(4):331-333.

    [3] YANG K L, JIANG S J. Determination of selenium compounds in urine samples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with an ultrasonic nebulize [J]. Anal Chim Acta,1995,307(1):109-115.

    [4] GAMMELGAARD B, JONS O. Determination of selenite and selenate in human urine by ion chromatography and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J].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 2000,15(8):945-949.

    [5] HUANG K X, LIU Q, XU H B. Antioxidation of selenoproteins and discovery of 21st nature amino acid[J]. Chinese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2008,24(8):1213-1218.

    [6] SPALLHOLZ J E, PALACE V P, REID T W. Methioninase and selenomethionine but not Se-methylselenocysteine generate methylselenol and superoxide in an vitro chemiluminescent assay: implications for the nutritional carcinostatic activity of selenoamino acids[J]. Biochemical Pharmacology,2004,67(3):547-554.

    第2篇:銀行業就業分析范文

        論文摘要:商業銀行風險預警研究體系架構主要由責金轉移定價、成本分攤、預期損失和資本分攤組成。

        商業銀行風險預警研究體系架構主要由資金轉移定價、成本分攤、預期損失和資本分攤組成。成本分攤是商業銀行建立風險預警研究體系的—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商業銀行如要準確地進行風險預警分析,就應該對產品、客戶以及機構的盈利性進行分析,就必須考慮成本分攤問題。

        實施成本分攤有利于衡量產品、客戶和業務線的盈利性;有利于進行持續的成本管理和預算管理;有利于商業銀行的產品定價;有利于建立更為準確的預警朝究體系。國際領先銀行主要采用作業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ABC),但縱觀國內的商業銀行,業務流程在網點層面基本沒有實現標準化,且缺乏實施作業成本法所必需的大量基礎數據。筆者認為,國內商業銀行的成本分攤尚處于從無到有的轉變過程之中,商業銀行在考慮成本分攤問題時,應簡化具體操作過程,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案。

        成本分攤的模式主要有三個關鍵點:—是成本分攤思路的選擇,二是成本的界定。三是合適分攤方法的選擇。需要指出的是,成本分攤需要,銀行接受怎樣的戰略定位決定組織變革的方向,從而決定相應的成本分攤模式。下面將就這八方面進行具體討論。

        l成本分攤思路的選擇

        成本分攤是指將特定會計期間內發生的各項成本,向產品進行分攤,以充分反映產品應承擔的成本信息。銀行成本主要是期間費用,銀行成本的分攤主要是費用的分攤。各項費用依據其與業務的相關性,可劃分為直接成本和問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直接用于產品銷售或業務活動的費用支出;間接成本是指那些沒有直接用于產品銷售或業務活動,但間接支持產品或業務活動正常運轉的成本。此外,還存在為了整個經營機構正常運行所需的各類支出。具體而言,商業銀行需要分攤的成本可以分為三類:一是直接發生的成本。即直接在責任中心之內發生的成本費用,如人事部的員工薪金福利。二是共享成本。通常是共用基礎設施的費用,由受益部門共同分享,但成本中心往往不能控制使用價格,如大樓走廊、電梯。三是轉移成本。是發生在某—個成本中心,但另一成本中心受益的成本項且,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內部購買”,如財務部門要求信息科技部門為其開發的分析系統。成本分攤主要有兩種思路,一是完全成本分攤,二是部分成本分攤。

        完全分攤法的思路是根據全行不同類型責任中心提供內部服務的順序和交易處理量,來分配所有的間接成本或日常管理費用到利潤中心。部分分攤法僅僅將各類直接成本分攤到產品等成本對象而不分攤間接費用。部分分攤法也可分為兩種。第一種方法是預期成本分攤法:銀行根據全年需達到的業務量在年初估算的預期單位成本,預期單位成本考慮直接費用、間接費用,費用分攤最終由預期單位成本和實際業務量共同決定,預艦單位成本同實際單位成本的差異由發生費用的責任中心承擔。第二種方法是標準成本法:作業成本法中最著名的就屬標準成本法。標準成本法—般是在分析操作標準、時間、動作以及工作流程的基礎上估計出的單位標準成本。標準成本往往是最有效率的,是理想化的單位成本。最終費用分攤是由標準單位成本和實際業務量共同決定,實際成本同標準成本的差異由發生費用的責任中心承擔。

        2銀行成本中心的界定

        成本中心的界定需要從責任中心談起。企業泛關注它叢整個社會出發考慮企業行為對社會的影響更加強調對社會公眾利益的保護。那么在我國銀行主導的金融體系下.應構建全面的風險管理體系。

        責任中心是衡量風險管理體系的最基本層次,主要包括利潤中心和成本中心。利潤中心是直接面對客戶進行產品銷售或服務,有銷售指標并要對收^及最終的盈利負責任。成本中心是那些沒有銷售任務,不直接面對客戶進行銷售或服務的部門,通常沒有收入,但卻起著對利潤中心支持和服務的重要作用。

        為了能使成本中心的設置符合統一性、標準化,銀行在設置成本中心時應該遵循以下六項原則:

        a成本中.的設置應從工作職能出發歸集不同性質的費用;

        b成本中心的設置與部門的設置相互分離;

        c根據不同職責設置成本中心以更好地管理和業績;

        d成本中心的設置應該建立在成本效益的基礎上,以便準確分攤成本;

        e成本中心的設置要遵循系統化、規范化要求。

        3合適分攤方法的選擇

        成本中心向下分攤成本有三種方法可供選擇:

        第一種叫直接分攤法。即將成本直接分向最底層,如產品、客戶、客戶經理。這種方法不經過中間方,具有簡單直接的優勢,但難以處理管理/支持的成本分攤問題,一般沒有辦法找到—個合理的分攤因子將這些費用直接分攤到產品上。

        第二種叫順序分攤法。在銀行中,各支持中心在為業務支持中心和分支行、網點提供服務的同時也相互提供服務。順序分攤法的好處是在各個支持中心之間相互提供服務時,可以較為準確地計算各支持中心的成本分攤情況。順序分攤法首先要確定一個分攤服務成本的序列。一般將為其他支持中心提供服務最多的部門排在序列第~位,依次類推,把各支持中心按向其他支持中心提供服務的多寡在序列中排序,提供最少服務的支持中心將被排在序列的最后—位。

        第三種叫同時互分法。在順序分攤法里,每—個成本中心分攤完畢后,將關閉此成本中心,不再接收任何費用的分攤,而同時互分法則是每個成本中心接受其享受服務的部門分攤,然后再反復向其服務的成本中心分攤。

        4商業銀行成本分攤的選擇

        中國的商業銀行面臨從現行的總、分行兩級制度向業務條線(事業部)轉型,應將不少分散的功能集中在總行管理。成本分攤在不同的戰略思維下會導致不同自g模式。個^金融網點是奉分攤中盼—.難點,l網點視為利潤中心的成本分攤這是一種條線化的管理模式,通常不存在分行這一層次,網點是由個^金融條線直接負責的。其他條線的人員如公司金融人員將直接向公司金融條線負責人匯報。其他條線的人員分布在各網點,會占用個人金融網點的資源。所以這些條線通常會向網點支付—個市場租賃價。這樣的架構下幾乎所有的后臺支持功能都會集中在總行。管理費用仍然打包向全行分攤,一些支持中心仍然需要按序分攤來反映出他們支持其他成本中心的性質。業務服務中心仍然向其對應的產品直接分攤。

        42網點視為銷售渠道的成本分攤

        銀行如果將網點轉變為—個銷售渠道,網點里的員工完全是以銷售產品為主。各個業務線變成—個大的利潤中心,為達到利潤目標來負最終責任。

        這種框架里,全行的成本中心仍分為三大類。管理中心的費用照舊打包向全行分攤,支持中心仍可按序分攤。分攤完總行的費用之后,要分攤各利潤中心內的費用,通常都被認為直接的費用,向各利潤中心內部的產品直接分攤。也就是說,總行的成本中心、業務線內的成本中心將會放在一個層次上進行分攤。

    第3篇:銀行業就業分析范文

    關鍵詞: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分析

    一、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定義、分類及相關研究

    (一)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定義及分類。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是指商業銀行客戶辦理收款、付款和其他委托事項而收取手續費的業務。人民銀行2001年7月4日實施的《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暫行規定》對中間業務的界定是:中間業務是指不構成商業銀行表內資產、表內負債、形成銀行非利息收入的業務。根據巴塞爾委員會的劃分,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大致可分為四類:商業銀行提供的各類擔保業務、貸款承諾業務、金融工具創新業務以及傳統中間業務。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暫行規定》確定了9類中間業務: 支付結算類中間業務、銀行卡業務、類中間業務、交易類中間業務、投資銀行業務、基金托管業務、咨詢顧問類業務和其他類中間業務

    (二)相關研究。中間業務理論研究影響較大的有Pennacchi的規避監管稅收效應理論和E.J.Kan為主要代表的管制規避理論等。Pennacchi(1998)的規避監管稅收效應理論認為商業銀行在存貸款市場的激烈競爭以及其他各類金融機構的迅速拓展使得表外業務成了銀行傳統存貸業務的最佳替代工具,它除了能降低銀行的資產風險和經營風險外,還可以避免銀行過多投入高風險傳統業務,達到分散風險的目的。凱恩(E.J.Kane,1994)的管制規避理論認為政府管制是有形的手,規避則是無形的手。許多形式的政府管制與控制實質上等于隱含的稅收,阻礙了金融業從事已有的盈利性活動和利用管制以外的利潤機會。因此金融機構要通過創新來逃避政府的管制。

    我國的學者和業界從業人員從不同角度對商業銀行中間業務進行了研究。關于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快速發展的原因,程華(2006)研究認為,中間業務的創新源于客戶需求、市場競爭、監管放松、混業經營以及IT技術發展等五個主要因素;杜紅權、鄭備軍、彭超英(2008)認為,2008年實施的貨幣從緊政策是國內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的契機,中間業務不僅拓展了銀行自身新的利潤增長點,部分業務甚至可以防范并化解傳統業務的風險。對于中間業務會計核算規范問題,李京陽、李京曄(2001)研究指出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披露的信息貧乏,不便于監管,央行應該規范中間業務統計指標,統計核算各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數據,并按需披露;羅迦(2011)認為,目前各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核算沒有統一的規范,會計規范與業務發展不相適應,應該建立統一的會計核算規范,強化權責發生制的規范使用。作為會計確認中最為關鍵的價值確認問題,王珂英、劉穎、沈福喜(2003)提出了中間業務產品的風險厘定定價方法,即商業銀行在充分考慮成本的條件下,把風險損失作為影響產品價格的決定因素,以客戶需要為約束條件,以追求銀行利潤最大化為目標,綜合確定中間產品定價;涂永紅、李向科(2004)從銀行成本管理的角度出發,結合了各商業銀行的不同的市場戰略,依據微觀經濟學的定價原理,在充分考慮銀企關系的基礎上,提出了基于成本定價、競爭定價、關系定價等三種定價策略的綜合定價模型。

    二、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分析

    本文選取十一家上市銀行作為研究對象,分析2006-2011年各家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狀況。其中中間業務收入值選擇各商業銀行報表的“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或者“手續費及傭金收入”數據進行分析。

    (一)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發展較迅速,業務量不斷提升。6年來,各上市銀行中間業務呈呈現出明顯的發展態勢,中小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發展速度明顯快于國有商業銀行;國有商業銀行占據了主要的中間業務市場,其中工商銀行業務總量始終保持領先狀態。據測算,中小股份制商業銀行中除華夏銀行的凈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增幅未達到10倍以外,其他幾家增幅均超過了10倍,而興業銀行的增幅則超過了20倍。(見圖1)。

    (二)中間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逐步增加。圖2采用的指標衡量各上市商銀行近6年來中間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比重的情況,計算公式為:“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營業收入”。

    整體來看,我國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占比不斷提升,對商業銀行營業收入的貢獻不斷增加。2011年,除華夏銀行和浦發銀行外,其他9家的中間業務收入占比均超過了10%,但是尚未有一家銀行突破25%,這與2007年銀監會曾提出的“大中型銀行要力爭通過5至10年的努力,使中間業務收入占比由17%提高至40%~50%”的目標還有明顯差距。

    (三)與傳統業務相比,中間業務收入與利息收入的差距依然明顯,對商業銀行的經營收入貢獻度依然不足。具體計算公式為中間業務占比=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營業收入,傳統業務占比=利息收入凈/營業收入。

    圖三顯示,與傳統業務相比較,各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并不占據優勢,只有工行和建行的中間業務收入占比超過了20%;各家利息收入占比均達到了70%以上。雖然中間業務在業務總量和占比方面呈現均上升趨勢,但是從商業銀行營業收入結構來看,依然無法與利息收入相提并論。

    (四)各類中間業務的重要性和發展速度,因業務類別和不同銀行的經營策略而不同。2011年,各商業銀行業務量排名前三的中間業務。表1的數據計算公式為某項中間業務收入/手續費及傭金收入。選擇占比前三位的中間業務類型進行分析,表1共涉及了8種中間業務。

    表1顯示,各商業銀行排名前三的中間業務相對集中,主要集中于結算與清算業務、銀行卡業務、業務、顧問和咨詢業務等。排名前三的中間業務收入一般占據全部中間業務收入的一半以上,部分銀行的占比甚至超過了70%。商業銀行主要的中間業務品種對本行中間業務的貢獻明顯高于非主要中間業務。

    重點中間業務相對集中表明:一方面,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受外部經濟環境影響較深,比如,業務在外部經濟活動活躍時,就會增加基金、保險等的交易量,增加業務收入;另一方面,銀行“特許經營”的性質使銀行業務具有排他性,比如銀行是業務的法定經營者,在業務量增加的情況下,該項業務對中間業務收入整體上升自然有推動作用。

    2011年,各商業銀行增幅前三的中間業務。表2計算各項中間業務較2010年的同比增幅,選擇各家銀行增幅前三的中間業務進行分析。

    對表2的分析可以看出,傳統的中間業務依然保持相對領先的發展速度。增幅位居前三的中間業務主要集中于結算與清算業務、托管業務和擔保承諾業務。傳統的中間業務發展速度快,主要是受國內經濟環境影響明顯。新興中間業務發展迅速,電子銀行、租賃等新興中間業務增幅明顯,可能成為新的中間業務增長點;這與部分商業銀行尋求新業務增長點,改變經營策略有關。比如,建行的電子銀行業務是唯一一項增幅前三的中間業務,主要是因為建行推出了手機銀行、短信金融服務,特別是新產品銀醫服務,從而促進該項業務的迅猛發展。

    三、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核算分析

    (一)中間業務會計處理規范及其實踐。我國現行會計框架不提供具體的操作指導,各商業銀行遵循《企業會計準則》編制會計報表。按照我國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的界定,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實際上是一種勞務,中間業務收入應該按照勞務收入進行核算,即在已提供服務并且服務后收取的金額可以合理估算時予以確認。各商業銀行均設置“手續費及傭金收入”核算中間業務收入?!笆掷m費及傭金收入”科目屬于損益類科目,專門用于核算商業銀行包括辦理結算、咨詢等業務以及辦理受托貸款及投資業務時取得的手續費及傭金收入以及其增減變動情況。主要類型中間業務收入的會計處理準則:商業銀行收取手續費及傭金的時間根據具體情況而定,既可定期收取,也可逐筆向有關單位和個人收取;結算方式可以采用現金結算,也可以采用轉賬結算。但是必須遵循權責發生制,即在業務發生并且能確認金額時對該項業務業務予以記錄。以某商業銀行為例,當商業銀行在收取委托貸款手續費時,可以按照委托貸款的一定比例在結計貸款利息時收取,收取委托貸款手續費時,會計分錄處理結果為:

    借:**存款 貸:中間業務收入——**委托貸款手續費收入

    (二)中間業務核算的主要問題。表現在:

    1、明細科目不統一,使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指標分析缺乏可比性。雖然11家商業銀行統一采用“手續費及傭金收入”會計科目核算中間業務收入,但是一項具體業務發生時該如何處理,各家銀行的方式不同,主要體現為各銀行的明細科目設置不一。

    一是核算相同業務的明細科目稱謂不統一。商業銀行核算同一業務的明細科目往往不一致,以結算與清算的核算為例,該明細科目就表現出了五種表達方式:結算、清算及現金管理、結算與清算手續費、支付結算手續費收入、結算手續費收入,其中采用“結算與清算手續費”的有7家,大部分商業銀行表現出了較為一致的選擇。二是同一類中間業務在會計核算時,明細科目之間的邏輯關系模糊。以個人理財業務收入為例,某些銀行將其歸入“個人理財業務收入”明細科目,而有的銀行則在“業務手續費收入”中作為業務進行反映,前者按照業務發生的名稱直接建立明細科目,后者則是按照業務類別確定明細科目,兩者之間是包容關系而非并列關系,缺乏嚴謹的邏輯關系。三是同類中間業務在不同的明細科目下核算。按照《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暫行規定》,咨詢顧問類業務和其他類業務有明確的界定,但是在核算“財務顧問費”時,有的銀行將其視為“其他”類,而有的銀行認為“財務顧問費”是“顧問和咨詢費”所核算的內容比如,招行的“其他”類增幅迅速,主要是財務顧問費有了大幅增加,但并未專設“財務顧問費”明細科目,而建行和民生銀行則有單設的“財務顧問服務費”明細科目,同樣的業務在不同的會計科目里反映,這種核算方法混淆了不同類別的中間業務,影響了會計信息的可比性。

    2、入賬價值的會計信息缺乏可比性。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定價分為兩類,政府指導定價和市場調節定價。政府指導定價由人民銀行、銀監會以及國家發改委根據業務影響情況以及市場競爭狀況確定收費;市場調節定價則由各家銀行在國家指導價范圍內定價或者完全由各家商業銀行自主確定的中間服務價格。結算業務實行政府統一定價,產生的會計信息具有可比性;但是其他類型的中間業務由于各商業銀行定價不同,同一筆業務可能在不同會計主體出現不同的入賬價值。哪種價格更真實準確地反映了一項業務的價值,缺乏統一的度量,因此產生的會計信息缺乏可比性,可能影響到該會計主體的經營業績和社會評價。

    四、結論及建議

    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呈穩步發展態勢,但是會計核算上存在的問題導致中間業務會計信息不可比,不便于會計信息使用者使用,也不便于監管部門監管。此外,核算價格缺乏統一指導不利于中間業務良性發展,由于服務價格造成金融消費者的誤解繼而引發信任危機,將阻礙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和經營結構的調整。

    建議:第一,監管部門應該致力于提供一個標準的行業會計指導規范,細化科目分類,統一核算標準,促進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可比性。比如對同一類業務應該要求實行統一的會計處理,便于監管當局監管以及會計信息使用者的理解和使用;特別是積極爭取會計準則制定的發言權。第二,監管部門應該提供中間業務價格指導,引導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定價,并要求金融機構公開價格信息,促進會計信息的公開透明。監管部門可以統一定價或者價格上限,建立價格調整聽證會制度或者公開征求意見使中間業務價格透明化,既是對金融消費者的保護,也為中間業務良性發展營造了健康環境。第三,商業銀行優化經營結構,應該注重開發新產品和新服務,更多利用銀行自身的信息優勢,設計多樣化的產品和服務,改進產品定價制度,變革中間業務發展模式。例如,為高端客戶提供量身定制的投資理財計劃;針對黃金投資、儲值的市場需求,豐富紙黃金和實物黃金的交易方式;開發針對不同客戶群體需求的保管箱業務。

    參考文獻

    [1]程華.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國際經驗及啟示[J].南方金融,2006,(8):5-8。

    [2]羅迦.淺談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金融會計,2011,(11):72-75。

    [3]涂永紅,李向科.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定價策略綜合模型探討[J].國際金融研究,2004(2):18-24。

    第4篇:銀行業就業分析范文

    圖1菲利普斯曲線之比較

    要解釋形成悖論的原因必須首先從理論上認定我國目前失業的類型。薩繆爾森認為失業大致分為三種類型:周期性失業、摩擦性失業及結構性失業。因經濟周期波動引起工人失業,在經濟蕭條階段由經濟下降造成的對勞動力需求不足,為周期性失業;因勞動供求關系變化,工人在轉業過程中暫時失業,為摩擦性失業,這類失業的出現沒有規律,持續的時間和強度也變化不定,因此難以預測;因經濟結構發生變化,勞動力供需之間在技能和訓練方面不能適應而引起的失業,為結構性失業。產生的重要原因是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生產力重新布局等引起的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變化,勞動者的知識技能不能適應這一要求。有四種表現形式:1)尋找職業的人是沒有勞動專門技能的青年人,而需要的則是有一定技術的熟練勞動力;2)有些職工只有從事原來產業的知識和技術,沒有從事新的產業的知識和技術,因而產業結構變化后找不到工作;3)工業重新布局,使某些地區勞動力供大于求,而另一些地區則供不應求;4)勞動力市場存在缺陷,就業信息不暢通。

    我國從1978年至2003年20多年的改革中,沒有出現過大的周期性經濟波動,因而當前的失業是摩擦性失業和結構性失業并存的綜合性失業。在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就業正在悄然變化,由改革開放初期出現的孔雀東南飛到大中專畢業生就業雙向選擇,至今天民工潮的涌動、國有企業職工下崗分流。與之相應的是勞動力市場的形成、細分,人事檔案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人事制度并存,就業格局在由指令性配給向勞動力市場自動調節的過程中,作為市場經濟的一個天然孽生物,摩擦性失業的存在不可避免,因此,就業悖論產生的主要原因就只能是結構性失業。具體地說,大致可以概括為三多三少。

    一、公有企業釋放多,非公經濟吸收少。計劃經濟時代的低水平全面就業將城鎮所有的勞動力堆積在公有經濟,公有經濟一個重要的社會功能就是解決就業。隨著國企改革從“三自”到1998年徹底打破鐵飯碗,國企的利益目標根本性轉向“利潤最大化”----這更符合一個微觀經濟實體所應追求的目標。因此,國有企業不可避免地要釋放原先沉積的冗員,于是《中國勞動統計年鑒》1998年首次出現了“下崗人數”的統計指標,正在進行的新一輪的重組并購風潮、企業改制已經和將會向社會排擠出更多的下崗職工,由于下崗人員年齡和勞動技能的限制,再就業的渠道非常狹窄。非公經濟在改革初期就形成了自身資源配置的優勢,沒有解決就業的行政指令的約束,非公經濟的利益目標單一指向利潤最大化,相應的資源配置也以此為出發點:或自然資源密集型;或勞動密集型。在勞動密集型產業中,企業一方面可以在供給彈性無窮大的勞動力市場雇傭具有年齡優勢的一般勞動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高于勞動力平均報酬的價格雇傭人力資本含量大的特殊勞動力。所以,非公經濟吸收的勞動力絕大部分并不是公有經濟釋放的冗員。國有企業一日未能脫困,公有經濟釋放的冗員愈多,勞動力市場失業的存量就愈大。

    二、農村釋放多,城市吸收城鎮勞動力少。割裂的二元經濟以嚴格的戶籍制度阻止勞動力的城鄉流動,1978年農村的推行,農業部門出現了日益增加的生產剩余。若假定我國的耕地面積為131039千公頃基本不變,農業從業人員卻從1980年的31836萬人到2000年的49878萬人,而實際耕地面積是在不斷減少。根據現有耕地推算,一般認為農村存在著大約1億--2億剩余勞動力。如果按照每生產一噸糧食所需要的實際勞動時間來計算,農村的剩余勞動力還會更多。企業用工自主形成了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市場需求。為了順應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農村剩余勞動力自由向城市流動導致勞動這一生產要素在全國范圍內有效配置的同時,就業崗位就將在城鄉勞動力之間分配而不再由城鎮勞動力獨享,這必然會引起城市就業的下降,因此城鎮失業登記率必然上升。所以,農村釋放并轉移的勞動力越多,城市失業率會越高。如表2所示,自1996年以來,城鎮就業增長率呈下降趨勢。

    表2 1991年----2003年城鎮就業

    三、傳統經濟釋放多,新經濟吸收少。隨著產業結構調整的進程明顯加快,傳統采掘業、制造業等部門從業人員迅速下降。“九五”期間,國家大力壓縮紡織、煤炭、冶金、石化、建材、機電、輕工等行業,關閉技術落后、資源浪費、產品質量低劣和污染嚴重的小企業,隨著相當數量采掘業、制造業等傳統工業企業關、停、并、轉、破,促使這些行業下崗急劇增加,從業人員迅速下降。新經濟成為這一期間發展最快的行業,國家積極鼓勵和扶持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環保的產業。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經濟發展迅速,給信息技術業、電子傳媒業、電信業帶來了無限的機會,這些新型行業投資規模大、技術含量高,但是就業效應并不明顯。如表3所示傳統行業釋放的勞動力為1919萬人,而真正意義上的新經濟吸收的僅為138萬人。

    表32001年城鎮分行業年底從業人員(單位:萬人)

    第5篇:銀行業就業分析范文

    關鍵詞:商業銀行;產權結構;績效;浙江省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商業銀行體系的健全與發展對一國經濟、金融的發展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近年來,很多學者通過結構—行為—績效,即SCP分析范式對銀行業市場結構、市場行為和績效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但是除了市場結構以外,銀行的產權結構也是影響銀行績效的一個重要因素。此外,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數都是以中國宏觀銀行業為背景,較少從區域性金融視角來考察。但是,從全國來看,各地銀行的差異性往往很大,這種質量和數量上的較大差異必然會對研究結果產生一定的影響。本文所選擇的樣本地區——浙江省是我國經濟、金融化程度等各方面發展都相對較高的地區,銀行之間無論在質和量上的差異與全國相比都相對較小,因此橫向比較的可信性會更好,對本文的結論也具有更強的支持性。

    1.產權影響績效的機理分析

    對于商業銀行而言,明晰的產權與合理的產權制度是銀行績效水平提升的關鍵,這是無庸置疑的。但是,在目前我國轉軌經濟條件下,產權是如何作用于績效的呢?本文以下將對此進行探討。

    1.1通過委托機制影響銀行經營目標的確定

    在現代企業中,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因此當所有者受巨額執行成本的限制無法完全監督和控制經理人時,內部經理人則實際上已經控制了企業的經營決策權,在這種情況下,經營者會根據自己的偏好,而不是從所有者的利益出發來制定決策,致使經營目標游移,最終損害所有者的利益。

    委托機制的深層次問題之一就是產權問題,因為只有明晰的產權和完善的產權制度才能使所有者真正有能力和動力對經營者的行為進行規范和監督,使所有者和經營者之間建立起完善的委托機制,從而使銀行經營者的行為真正以所有者權益最大化為目標,提高銀行的經營績效。

    綜觀我國目前不同產權制度的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一般是按照現代商業銀行的治理機制建立的,產權比較明晰、規范,在經營上能做到以所有者權益最大化為主導目標。但是國有商業銀行的委托—問題存在于中央政府和銀行的經營者之間。但是,中央政府又不是真正的所有者,它與真正的所有者——全體人民之間還有著復雜的關系。因此,這種模糊的產權關系使得所有者與經營者之間的委托—問題很難有效解決,從而導致其經營績效低下。

    1.2通過公司治理結構影響銀行風險控制效率

    公司治理與商業銀行績效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不同的公司治理所產生的績效是不同的。當銀行為政府所有,不存在破產威脅時,銀行經營者有可能會表現出更大的風險偏好,以犧牲所有者的利益為代價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標,使得銀行面臨更高的風險。所以說,所有權與控制權的安排,即公司治理結構是決定金融機構風險控制效率的關鍵所在,也是其績效水平得以提高的關鍵。

    銀行業是一個經營風險的行業,因此,其績效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風險的控制能力。風險控制水平的高低受到不同公司治理結構的影響,而公司治理機制的完善程度從根本上又受制于產權的優化。所以,銀行要提高其經營績效,面臨的不是規模約束,而是產權約束,是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歸根結底,商業銀行產權可以通過在其基礎上構建公司治理機制來減少經濟行為中的不確定性,有效地控制風險,從而有助于銀行提高經營績效。

    2.不同產權制度商業銀行績效的實證分析

    鑒于我國商業銀行(尤其是各省分行)信息披露的不充分,本文在研究樣本的選擇上,剔除資料不完整的樣本之后,選取了浙江省四家國有及國有控股大型商業銀行、六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以及兩家城市商業銀行2000—2003年期間的產權結構與經營績效數據進行研究。這十二家商業銀行主要包括:四大國有及國有控股大型商業銀行、交通銀行、中信銀行、華夏銀行、浦東發展銀行、廣東發展銀行、招商銀行、杭州市商業銀行以及寧波市商業銀行。

    通過對浙江省十二家商業銀行2000—2003年的貸款總量及其增長率和資產利潤率的分析,我們發現:

    2.1貸款作為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主要營利業務,從總量上來看,國有商業銀行占據了絕對的優勢。2000年至2003年,國有商業銀行平均貸款總量分別為846.84億元、1009.73億元、1289.25億元和2056.86億元,而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平均貸款量則分別為73.45億元、95.77億元、159.13億元和307.62億元。但是從增長情況來看,國有商業銀行遠遠低于股份制商業銀行。2000年至2003年間,國有商業銀行貸款的平均增長率分別為10.19%、20.39%、28.82%和57.06%。相比之下,股份制商業銀行的貸款增長率則分別為50.91%、42.13%、79.36%和101.79%。由此,我們可以粗略得出商業銀行產權越清晰,則貸款增長率越高的結論。

    2.2從資產利潤率來看,國有商業銀行與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差距并不是很大。2000年至2003年,國有商業銀行的平均資產利潤率分別為0.76%、0.81%、0.86%和1.11%,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平均資產利潤率分別為0.79%、0.63%、0.73%、1%。這與我們之前的分析(產權不明晰導致銀行績效水平低下)有所出入。筆者認為,主要的原因可能在于:

    2.2.1本為采用的績效衡量指標是資產利潤率,其計算以會計報表信息為基礎,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受到會計報表數據失真的影響。

    2.2.2根據田利輝的研究,本文認為主要是由于國有產權對商業銀行的“幫助”所造成的。政府對商業銀行的干預和影響將會隨著國家持股比例的大小而變化,呈現出左高右低的U型曲線。

    在U型曲線的最低點——也就是國有持股臨界點的右邊,銀行業的績效水平與國有股權的比重呈正相關關系。這主要是由于隨著政府對銀行持股比重的增加,為了保證銀行的穩健經營以及一些政策性目標的實現,政府對銀行的干預就會不斷增加,例如減免稅收、隱性擔保等等,這些都會促進銀行績效的提高。這也為本文的實證結果提供了很好的理論基礎。同時,由于該U型曲線呈左高右低,所以降低國有銀行中國有產權的比重至U型曲線的左邊,將會使得國有銀行的績效水平得到顯著的提高。由此,我們說,對國有商業銀行進行產權結構的改革是必要的。

    3.結論

    第6篇:銀行業就業分析范文

    關鍵詞:大學生 就業現狀 應對措施

    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大學生就業問題日益突出。大學生就業問題已經不是大學生的自身問題,已經成為社會熱點問題,受到學校、家庭以及社會的重點關注。大學生是國家發展的后備力量,其肩負建設祖國的重擔,大學生就業與國家經濟建設、綜合國力等方面息息相關。因此,一個國家很好的解決了大學生就業問題,盡量使得每個大學生都學有所用,是整個社會都非常關注的問題。

    一、當前大學生就業現狀闡述

    隨著我國高等院校的不斷擴招,大學畢業生人數逐年遞增,高等教育也由原來的精英教育轉變為大眾教育,如此一來的益處是使得更多的青年擁有受教育的機會,同時還可以為國家建設以及發展提供專業型人才。任何事情都是一把雙刃劍,高等教育的大眾化使得每年的畢業生人數不斷增加,給社會造成巨大的就業壓力,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浮出水面,社會工作崗位不能滿足所有大學生就業。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辦公機械化,各企業都在精簡辦公人員,最終導致社會對人才需求量的減少。因為我國高校眾多,高校的層次水平參差不齊,不同高等院校在專業設置以及培養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通常是名牌大學畢業生會遭到用人單位的爭搶,而普通院校的畢業生則會出現多個人爭搶一個崗位的現象。在未來的幾年內甚至更長的時間,高校畢業生進入社會就業面臨的壓力以及挑戰會更大。隨著畢業生人數的不斷增加,市場面臨的壓力愈加大,大學生就業問題日益嚴峻,實際上,大學生就業問題不僅僅是我國才有,歐洲許多發達國家同樣面臨這個問題,只是我國的問題比較突出。

    二、大學生就業問題綜合性原因分析

    (一)國內大學生就業形勢不樂觀,受到嚴重的陳舊思想

    據統計,近幾年來,我國的失業率一直處于較高的水平,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數量也在不斷攀升,國內剩余勞動力不斷增加,經濟的增長便不能行之有效的推動的大學生就業。盡管我國經濟增長一直呈良好的態勢發展,但是我國的就業率呈現下降的趨勢。國內的整體就業形勢如此嚴峻,無形之中影響了大學生就業。在大部分人眼中,大學生是祖國繁榮昌盛的希望,是美好家庭生活的開始,特別是在國內有名大學學習的大學生,他們被家長給予了厚望,畢業后找到一份福利待遇都很好的工作是理所當然的事,福利待遇很好的工作在家長眼中就是公務員、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較好的單位。家長的陳舊思想影響了大學生在畢業時的擇業,任何一個用人單位都會達到自身用人的飽和度,因此不能保證所有的大學生都能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如果所有大學畢業生都將目光集中在好的單位,就業難度自然會增加,就業問題自然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二)我國高等教育結構設計缺乏一定的科學性

    近幾年中,我國教育部不斷加大對高等教育的投入,招生人數逐年遞增,同時我國高等教育不斷向大眾化轉變,都使得我國高等教育的步伐邁的過快。有數據顯示,我國高等教育院校的數量由1997年的四百所左右變成到今天的三千多所。有一部分學校為了追求較高層次的教學,沒有對學校準確定位,將社會的實際需求置之度外,進而造成這一類院校的畢業生就業面臨嚴峻困難。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大部分高校都希望提升學校的在本地的地位以及知名度,想方設法將學校從專科院校升為本科院校,不斷地去爭取更多的碩士點和博士點期望成為培養研究生的重點院校。第二,目前我國高等院校開設的專業以及課程體系與社會的實際需求相去甚遠,較為盲目,沒有科學分析當前的社會需求,最終導致大學畢業生就業面臨越來越多的問題。

    (三)大學畢業生對自身認識不夠,價值觀偏離

    大學生對于自身有較高的評價,期望值也較高,不能完全認識到自身的不足,甚至都不能了解到自身的能力,認知方法通常是錯誤的。此外,大學生在校期間對于社會有太多美好的幻想,認為任何事情都如想象中的那般簡單,不能完全認識到影響就業的各方面的因素。受到經濟發展的影響,大學生的社會價值觀逐漸淡化,較為重視本行業中個人價值的體現,無視行業的社會價值,只關注個人利益得失。有些畢業生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認為工作穩定就好,將福利待遇作為擇業的首選條件,無形中限制了就業范圍。

    三、針對大學生就業問題的綜合原因提出解決措施

    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需要社會各方面共同協作,只依靠一方面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首先,加快經濟發展步伐,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創造較好的就業環境。政府部門加強對大學生就業的重視程度,不斷推進大學生就業,鼓勵大學生到農村和西部偏遠地區就業,提倡大學生自主創業。

    其次,我國高等院校需要進一步進行內部改革,根據市場需求改變專業結構,注重基礎學科的建設,在教學質量上狠下功夫,為社會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學校在給學生灌輸知識的同時,也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表達能力,在步入社會時更加得心應手。

    最后,建立健全高校就業服務管理體系。高校的就業指導不應該僅僅是學生畢業前幾個月,而要貫穿整個大學生學習過程的始終,全面了解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規律,科學合理的將大學生活分階段,設計每個階段要完成的目標和工作內容,使得就業指導全面滲透,從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四、結語

    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國家建設的棟梁,對大學生這樣一個特殊全體,國家務必要重點關注。大學生就業問題在未來幾年中都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客觀認識大學生就業問題形成的原因,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使得大學生可以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工作,對家庭和社會做出巨大貢獻。

    參考文獻:

    [1]王琴.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分析及指導對策[J].文教資料,2011(7).

    第7篇:銀行業就業分析范文

    關鍵詞:核心競爭力 駱駝評級體系 因子分析

    一、引言

    2007年,我國銀行業的開放過渡期結束,客觀評價和分析我國商業銀行的核心競爭力對國內商業銀行如何正確應對2007年行業全面開放帶來的挑戰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指導作用。

    國外對于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評價研究方法已發展的比較成熟。Allen等(2008)在銀行競爭力與金融穩定方面進行了相關研究。此外,Carol(2004)對銀行業競爭的研究現狀進行了梳理、綜述。在評價研究方法中,較具代表性的是標桿分析法、層次分析法、模糊數學綜合評判法、數據包絡模型(DEA方法)和因子分析法。從國內的研究現狀來看,楊家才(2008)在波特競爭力理論框架下,闡明了驅動構成商業銀行競爭力的五大因素,設計了包含盈利、風險、服務和軟件方面的評價體系。王松奇(2009)對不同性質的商業銀行的競爭力分別進行了評價和分析。陳雨露等(2011)從資產與負債、收益與風險、創新與穩健、本地與擴張的角度分析了我國大型商業銀行的國際競爭力。

    二、研究方法介紹

    (一)駱駝評級體系的介紹

    駱駝評級體系,即CAMEL評級體系,是目前國內外被各大金融監管機構廣泛采用的銀行評級系統。該系統包括:資本充足率(capital requirement)、資產質量(assert quality)、管理能力(management)、盈利能力(earnings)、流動性(liquidly),通過對指標進行評級,能幫助監管當局掌握銀行經營與業績的數據和信息,維護金融體系穩定與安全。

    (二)因子分析的介紹

    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是一種降維、簡化數據的技術。它通過研究眾多變量之間的內部依賴關系,探求觀測數據的基本結構,并用少數幾個抽象的變量,即“因子”來表示其基本結構,反映原來大量變量的主要信息。

    三、指標體系構建和實證分析過程

    (一)研究指標構建

    本文選取了12家樣本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光大銀行、民生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深圳發展銀行和華夏銀行。從資本充足率、資產質量、流動性、盈利能力、管理能力五方面入手,選取了以下16個指標:資本充足率(X1)、核心資本充足率(X2)、不良貸款率(X3)、撥備覆蓋率(X4)、人民幣流動性比率(X5)、外幣流動性比率(X6)、每股收益(X7)、凈息差(X8、總資產收益率(X9)、凈資產收益率(X10)、資產增長率(X11)、存款增長率(X12)、貸款增長率(X13)、稅后利潤增長率(X14)、資產利用率(X15)、權益乘數(X16)。

    (二)實證分析過程

    對原始數據矩陣 X 進行標準化,得到標準化后的矩陣 X*,其主要目的是消除量綱和數量的影響,建立 X*的相關系數陣R,應用KMO和Bartlett's Test,得到 KMO = 0. 654> 0.6且 Bartlett 球型檢驗 P = 0. 00 < 0. 05,適合進行因子分析。對于上述的16個指標,運用統計軟件 SPSS17. 0 進行因子分析,可得到16個指標相關矩陣 R 的特征值,方差貢獻率和累計方差貢獻率,按照累計貢獻率大于 1 的原則,提取出5 大公共因子,其累計方差貢獻率為81.675%,表明 5個公共因子已經包含了16個指標的大部分原始信息。(如表1所示)

    從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可以看出,公共因子1在指標X1、X2上有較大載荷,將其命名為經營風險因子;公共因子2在指標X3、X11、X12、X13上有較大載荷,將其命名為營運能力因子;公共因子3在指標X4、X16上有較大載荷,將其命名為財務風險因子;公共因子4在指標X7、X9、X10、X14上有較大載荷,將其命名為盈利能力因子;公共因子5在指標X5、X6、X8、X15上有較大載荷,將其命名為發展能力因子。

    根據得分系數矩陣,我們可以計算出每個觀測值的各因子得分,表達式如下:

    F1=-0.248X1-0.285X2+0.057X3+……-0.313X16

    F2=-0.024X1+0.057X2+0.102X3+……-0.035X16

    F3=0.075X1-0.01X2-0.424X3+……-0.034X16

    F4=-0.041X1-0.005X2+0.014X3+……-0.099X16

    F5=-0.008X1+0.022X2-0.071X3+……+0.009X16

    計算得到12家商業銀行的各因子得分,對其進行排名;再以各因子的方差貢獻率為權重求得各銀行的核心競爭力,并進行排名。(如表2 所示)利用以下公式計算綜合得分:

    F=(27.738*F1+18.632*F2+13.435*F3+12.831*F4+9.039*F5)/81.67

    四、結論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發現浦發、招商、興業、中信等股份制商業銀行綜合得分較高,而工商、交通、中國、建設這幾家國有控股商業銀行綜合得分偏低,說明浦發等股份制商業銀行經營績效和核心競爭力強于國有控股商業銀行。國有控股商業銀行排名靠后,呈現出“大而不強”的特征;股份制商業銀行相對國有控股商業銀行具有更強的核心競爭力,體現了“強而不大”的特征。

    我們認為,以上結論真正揭示了國內各家銀行的核心競爭力狀況。首先,國有控股銀行盡管資產規模龐大,但由于長期背負行政性的融資任務,產生了不少不良貸款、損失,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資產質量及盈利水平。而股份制銀行創建較晚,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小,歷史包袱少、機制靈活,經營環境和發展機遇相對較好。其次,國有控股銀行雖然經過改造(包括大量的注資、剝離不良資產、機構調整和人員精簡等),進行股份制改造,但還是存在“產權關系不清,治理結構低效”(吳敬璉,2002)的問題,現代公司治理結構有待加強。相反,股份制商業銀行建立了相對健全的治理結構和激勵機制,在經營管理上更加科學謹慎。最后,國有控股銀行盡管完成了股份制改造,但其最大股東仍是國家,與政府還是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相對股份制銀行更具政策優勢;而后者必須“苦練內功”,加強內部經營管理,提升服務水平,突出自身業務特色來開拓市場。因此,股份制商業銀行具有更強的核心競爭力。

    五、相關建議

    WTO給予銀行業的開放過渡期結束后,我國銀行業進入了一個競爭更加激烈的時代。國內商業銀行必須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繼續生存和發展。

    首先,高度重視風險控制,增強風險防范能力。其次,加強現代銀行業務創新,積極發展中間業務,開拓新利潤增長點,提高盈利能力。接著,繼續推進商業銀行尤其是國有控股商業銀行的產權改革,加快實現股權結構多元化,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再者,轉變經營服務理念,提升客戶服務能力,培育、鞏固自身獨特的競爭優勢。此外,國內銀行應抓住時機在廣闊的農村金融市場拓展金融服務,不斷開拓客戶群體。最后,在保持自身持續運營的同時,國內銀行還需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提升自身社會形象,加強品牌建設。

    參考文獻:

    [1]楊家才.“商業銀行競爭力及其評價研究”,《金融研究》,2008年第12期

    [2]王松奇.《中國商業銀行競爭力報告2008》,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3]陳雨露,甄峰.“大型商業銀行國際競爭力:理論框架及國際比較”,《國際金融研究》,2011年第2期

    第8篇:銀行業就業分析范文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原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117(2012)02-0235-01

    自1999年以來,我國高校逐年擴大招生規模,擴招幅度大大超過經濟增速,高等教育的入學率由原來的9.8%提高到現在的23.3%,隨之而來的必然是大學畢業生逐年增加,使得大學生數量的增長與勞動力市場不相匹配,據估算,2012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達到680萬,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這給我們這些在校的大學生敲響了警鐘,告誡我們是時候正視并重視大學生就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探析“就業難”的原因,研究出解決方案并加大力度執行。

    一、研究對象和方法。1.基本情況。本次調查以德州地區某本科院校在校大學生372名本科四年級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其中男生為149人,女生為223人。2.研究方法。在調查過程中,我們采用了問卷調查、訪談的方式,同時查閱了就業的相關數據,遵循客觀、科學、系統性原則,對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分析和比較,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二、大學生就業中存在的問題。當今,超三成受訪者盲目地認為大學生就是精英,擇業過于挑剔;近兩成的人認為大學傳統教育模式限制了學生提高能力,專業設置不合理,課程設置不注重應用性;超過20%的大學生認為企業對應屆畢業生的要求過高,14%的人認為獲取就業信息的渠道狹窄。表1:大學生就業中存在的問題

    三、淺析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

    (一)淺析社會原因。1、勞動力供大于求的矛盾進一步激化,社會就業形勢日趨嚴峻。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藍皮書》顯示,中國城鎮實際失業率達9.4%,其中專家指出,大學生的失業率超過12%,是登記失業率的3倍。在我國政府機構正處于改革和經濟體制轉軌時期,社會就業市場的吸納能力沒有相應增長的背景下,我國高校大規模擴招后的本科生卻相繼畢業,大學生就業問題顯得更加突出。2、用人單位選擇大學生存在誤區。用人單位過分注重應聘者的工作經驗,職業技能等,忽視大學生的潛力和可塑性,而經驗不足是大學畢業生的最大劣勢。用人單位選人學歷化。在實際招聘過程中,用人單位非常注重大學生的學歷和學校名氣,這使得普通院校的學生倍受冷落。此外,普遍存在就業歧視,如:性別歧視、生源地域歧視。(二)淺析學校原因。我國高校招生缺乏自主性,計劃經濟痕跡依然濃重,沒有與市場“零距離”接觸。1、學科專業設置及教學內容滯后于社會發展和市場需要。專業設置趨同化、集中化,必然造成課程結構的僵化,閉門造車,脫離實際。2、學校基本建設不能緊跟“擴招”需求,師資力量不精不足。例如先進設備的引進,大規模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供遠小于求。3、重教育輕職業教育,就業指導和就業思想教育力度不夠。(三)淺析學生自身原因----以德州地區為例。1、就業觀念存在誤區。(1)大學生的擇業呈現出較明顯的地域傾向。超過半數大學生選擇沿海城市及北京、上海等經濟發達地區,僅有少部分人選擇去中西部地區發展,至于鄉鎮、農村則幾乎沒有人愿意去。(2)大學生擇業,不“待見中小型企業。在調查人群中,大多數想進入大型企業、機關,僅不到10%的人愿意到民營企業工作。(3)大學生對工資預期偏高。半成受訪者將工資定位在2500元以上,而據麥可思公司的《2011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全國大學本科畢業生簽約薪資平均僅為2479元。顯然,部分大學生預期薪酬過高也是就業難原因之一。2、自身素質不過關。。調查數據顯示,近六成的大學生,溝通協調與承受壓力能力欠缺,專業知識匱乏,而用人單位注重的恰恰就是這些基本的素質。

    四、淺析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對策。(一)社會及政府方面。1、政府加快經濟發展步伐,創造良好的就業宏觀環境,繼續加大工作力度,進一步完善大學生就業體制。提供優惠政策,鼓勵大學生到欠發達地區就業,鼓勵自主創業。同時,全面提升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水平。2、用人單位要適當改變用人的原則,對畢業生寬容些,摒棄就業歧視,不要盲目注重學歷與院校名氣,更多地看重畢業生的能力。3、改變社會就業觀念,真正認同勞動者無高低貴賤之分的觀念,形成行行出人才的社會意識。4、建立全國性的就業信息互動網絡,加強用人單位與應聘者之間的了解。(二)學校方面。1、學校教育應與市場需求相對接。專業設置、課程結構要滿足市場所需;根據不同專業科學地制定擴招規模;對專業設置不合理的專業要減少招生數量甚至停止招生。2、構建適應社會發展的就業指導體系,加強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工作。增加職業素質教育課程,包括商務禮儀、與人溝通、融入團隊等內容,培養大學生團隊協作精神,加強大學生誠信意識的培養,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幫助學生正確地給自己定位。開辟多種渠道推薦自己的畢業生,譬如網絡就是很好的平臺。3、全面加強創業教育,積極探索在專業課教學中融入創業教育。4、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對師資隊伍的培訓與評估,增加理工生的實習機會,文科生的調查實踐機會。(三)個人方面。1、改變自身就業觀念,準確定位,端正就業思想。2、以“通識為本,專識為末”為宗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廣泛涉獵,全面發展自己。3、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提高心理素質,樹立正確人生觀,做好職業生涯規劃。4、重視實習,求職前做好充分準備,可參加公共禮儀關系培訓。

    作者單位:山東大學威海分校商學院

    作者簡介:齊春平(1991-),山東省德州市,山東大學威海分校商學院,研究方向:金融;尹江璐(1991-),山東省聊城市,山東大學威海分校商學院,研究方向:金融。

    參考文獻:

    [1]李嫻,黃朝方面對就業難,大學生要如何提高自身綜合素質[J],今日科院,2009.

    第9篇:銀行業就業分析范文

    【關鍵詞】中國農業銀行,薪酬體系,以人為本

    一直以來,薪酬都是一個敏感話題,薪酬體系作為激勵機制的一部分,在人力資源管理和企業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科學有效的薪酬體系不僅有利于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使銀行立足市場競爭。然而,瞻觀中國農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的薪酬制度現狀,普遍存在著受計劃經濟殘余思想影響大、績效評估體系不完善、薪酬發放受監控政策影響大、薪酬激勵缺乏系統性和綜合性等問題,導致職工薪酬與績效不符,薪酬分配不具競爭性,薪酬體系與現代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有所偏離。為此,在金融全球化的經濟形勢下,堅持以人為本、建立科學合理的薪酬體系具有重要實踐意義。

    1、中國農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薪酬體系的組成

    農行黑龍江省分行要構建合理的薪酬體系,首先就應明確薪酬組成要素,以員工崗位為基礎,深入考察員工工作能力,進行全面的職位分析。在薪酬構成方面,薪酬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包括基礎工資、崗位工資、績效工資、福利、津貼與補貼、股權等幾個部分,其中崗位工資和績效工資構成員工的目標薪酬。在等級評定方面,受到內因和外因影響,職位評估結果有所不同,基于此,可將職位薪酬分為內在薪酬和外在薪酬兩類,劃分為從3級到12級的十個級,相鄰兩個等級之間薪酬的增幅為遞進率。在選定基準方面,基準職位是銀行市場薪酬水平獲取率較高的職位,該職位的目標薪酬可作為各個等級的參照。在中國農業銀行薪酬體系中,按照以崗定薪的原則,不同崗位的崗位工資和績效工資有所差異,其中內勤的崗位工資高,外勤的績效工資高,而為了進一步調動外勤人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使其更好、更快完成下達任務,體系還明確了外勤人員績效工資在個等級中上浮比例。

    2、薪酬體系的優化

    2.1設立薪酬體系優化小組

    首先,中國農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要發揮帶頭作用,全面負責薪酬體系的優化,各個工作人員要積極學習相關理論知識,正確認識優化薪酬體系的重大意義,對優化方案進行深入研究,提出合理的操作流程。其次,銀行的財務會計部門應當對薪酬體系的優化給予資金支持,在體系優化獲得審批后,實施資金應及時撥付到位。再次,銀行綜合管理部門負責宣傳,讓每個部門、每個員工都了解優化薪酬體系的意義,保證體系優化工作的順利進行。另外,信息中心還要為薪酬體系的優化提供技術支持,比如搭建綜合性農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薪酬管理信息系統平臺,拓展系統業務,綜合運用數字化,提高薪酬系統處理問題的靈活性,保證各種技術的相互協調統一性和完善性,加大系統操作人員招聘和培訓力度,從而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保證薪酬管理的明晰化、公平性和公正性,從而實現銀行的平穩運作。

    2.2加大培訓和宣傳力度

    薪酬體系的優化要求相關工作人員不僅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還要具有豐富的實踐操作經驗,所以必須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全面培訓,向他們傳授業務理論、流程和操作步驟,以為薪酬體系下一步的順利實施做準備。中國農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可利用豐富多樣的方式比如規章制度宣講、職工大會、行務會等宣傳薪酬體系優化的重要性,對薪酬體系的具體內容、等級評定、選定基準、績效考核辦法和標準、銀行實際運營情況、不同崗位職工薪酬情況等做出詳細介紹,加深員工對薪酬體系的認識。另外,各個部門要相互協調、相互配合,提高信息共享度,可在銀行辦公室網上設置相關模塊,專門為員工答疑解惑,也可印發專門文件解釋與薪酬相關的各種制度和政策,使薪酬體系的優化順利推進。

    2.3建立以人為本的薪酬管理方案。建立以人為本的薪酬管理方案,將開發員工潛能、激勵員工參與工作作為目標,提出一系列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法,努力滿足員工需求。對于農業銀行來說,如果能夠良好地運用以人為本的薪酬管理方案,通過該方案指導員工信念和理想,轉變員工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員工樹立起的個人理想與銀行既定發展目標有機結合起來,充分運用激勵人、關心人、改善人際關系的方法,員工的創造力和積極性必將會得以激發,而薪酬管理效率和勞動生產率都將會得到迅速提升。比如重視薪酬與團隊的關系,強調以團隊為主的對內協作,設計針對團隊的薪酬計劃和方案,適當弱化個人對銀行的貢獻。

    2.4在薪酬體系設計中遵循各項原則。從戰略角度來看,對農業銀行的薪酬進行分析是戰略導向原則一貫的要求,制定的薪酬體系應能體現出銀行的戰略規劃和發展目標,所以在對薪酬體系進行優化設計的過程中,必須堅持內在公平和外在公平原則、經濟性原則、激勵作用原則、戰略導向原則、合法性原則、簡潔性原則,同時融入激勵理論和需求理論,保證薪酬體系的合理性、有效性和科學性。

    3.結語

    總之,薪酬關系到每一個員工的切身利益,與職工隊伍的穩定性和員工個人工作的積極性有著直接影響。在金融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國農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只有建立一個完善的薪酬體系,保證有一個合理的薪酬管理系統平臺,才能最大限度發揮企業管理對員工的激勵作用,才能提高員工自身能力和素質,使其為企業發展做出更大貢獻,才能促使銀行整體發展績效和經營情況趨向高效化、科學化與合理化,最終使農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立足市場競爭。

    參考文獻:

    [1]商銘銘.農行A分行薪酬體系優化研究[D].山東大學.2012,12-6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成人免费视频69|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亚洲国产欧美目韩成人综合 | 欧美日韩视频在线成人|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3p|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视频| 亚洲综合在线成人一区| 成人在线观看国产| www国产成人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日本成人免费网站|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国产成人黄网址在线视频| 69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91| 国产成人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成人国产永久福利看片|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网|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 蜜桃97爱成人| www.成人在线| 97成人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成人免费视频| 成人免费小视频| 成人免费视频小说| 成人一级片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免费淫片在线费观看| 成人免费一级片|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 国产成人黄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