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云計算技術特征范文

    云計算技術特征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云計算技術特征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云計算技術特征

    第1篇:云計算技術特征范文

    摘要:文章認為智能化云計算承載網應具備高速、快捷、保障、靈活等特性。為支持和實現這些特性,需引入虛擬感知、因特網數據中心(IDC)互聯、IDC集群以及軟件定義網絡(SDN)等新型技術。基于現有的運營商網絡架構,文章認為可通過在不同網絡層面和網絡單元中新增或升級具備相應技術能力的設備和系統,調整網絡組織和部署,實現網絡智能能力的有效增強,從而加速現有網絡架構向下一代高智能網絡架構的演進。

    關鍵詞:智能;云網絡;虛擬;承載網絡

    Abstract: A wise-cloud carrier network should be fast, safe, and flexible. To realize these features, new technologies such as virtual awareness, Internet data center (IDC), IDC cluster, and software-defined network need to be used. In this paper, we suggest that network organization and deployment can be adjusted, and intelligence of a network can be enhanced by adding or updating equipment in different network layers and units. In this way, existing network infrastructure can quickly evolve to highly intelligent next-generation infrastructure.

    Key words:wise; cloud network; virtual awareness; carrier network

    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現有網絡架構在業務種類繁多個性需求不斷出現、用戶不斷增多帶寬日益擴張的情況下,其網絡容量的擴展性和體系架構的靈活性都非常有限,已經難以滿足未來業務持續高速發展的要求,也無法提供給用戶以差異化的業務體驗。

    以智能化和云化為主要代表構建的新型下一代網絡目前已經得到了業界的廣泛看好。結合運營商成功運行多年的電信級網絡打造智能化的云網絡,是今后5~10年間網絡架構發展的主要趨勢。

    1 智能化云計算承載網的

    定義和特征

    從承載網的發展態勢來看,提供一個客戶感知良好、運營管理方便、業務開通靈活的網絡,能實現高速協同接入、資源自助指配、速率針對性保障的差異化服務,是各個運營商所追求的目標。

    目前,業界一致認同未來網絡將是一個高智能網絡的觀點,即具有“WISE”特征的新型網絡。具體來說,就是具備高速廣覆蓋能力(Wide)、資源快速指配能力(Instant)、接入靈活協同能力(Smart)和質量按需保障能力(Ensured)的高效集約化網絡[1]。

    那么,以云計算為重要契合點,適應云管端一體化發展的趨勢,在現有各種網絡形態上演變和發展起來的,滿足上述WISE特征的網絡架構和網絡能力,我們就可以認為其是一種智能化的云計算承載網。從狹義上看,智能化云計算承載網可以是對現有網絡進行改造和升級,引入智能性,使之適應云計算各類應用和業務的承載需求的網絡;從廣義上看,智能化云計算承載網可以是利用云計算的概念和技術(如分布化、虛擬化),在現網基礎上形成的可持續演進具有高度智能性的網絡。一種新型的智能化管道如圖1所示。

    對于智能化云計算承載網的WISE特性,結合云計算的相關特點,可以解釋如下:

    (1)高速(W):對于終端和用戶訪問云計算平臺提供高帶寬接入(如訪問因特網數據中心(IDC))和互聯(如IDC互訪)能力。

    (2)快捷(I):對于云計算特定資源進行快速指配(如虛擬機(VM)遷移中的網絡資源分配和策略跟隨)。

    (3)靈活(S):對于網絡流量可以進行靈活的控制和調度(如客戶可定制化的路由處理)。

    (4)保障(E):對于云計算業務/應用提供按需的質量保障(如滿足大容量處理的IDC的多虛一)。

    2 智能化云計算承載網

    關鍵技術

    2.1 虛擬感知技術

    在智能化云計算承載網中,能夠對于云計算新引入的VM進行感知,是網絡必須具備的基礎能力,也是相應進行資源配置和調度的前提。

    目前在技術上,實現虛擬感知的技術有基于主機、網卡、網絡設備(交換機)等。

    (1)基于軟件或網卡實現的虛擬交換機,一般只具有識別虛擬機的基本功能,或多或少需要占用主機資源,對主機的性能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擴展性相對較差,但由于歷史原因,其成熟度相對較好,成本也較低。

    (2)基于網絡設備實現的虛擬交換機(一般是頭端交換機),可以在識別虛擬機的基礎上實現流量監管等一系列高級功能,且不占據主機資源,能達到很高的性能,擴展性較高。但相對技術還處在發展過程中,目前其主流技術標準為802.1Qbg或802.1BR(原802.1Qbg),各有相應的支持廠商,但其成本較高。

    從網絡承載的角度看,基于網絡設備實現的虛擬交換機,技術上功能全面、性能易擴張,且運維的界面比較清晰(主機/虛擬機的維護和網絡的維護相互獨立),可以降低維護的技術難度,應該成為未來的發展方向。

    第2篇:云計算技術特征范文

    關鍵詞:云計算;廣電網絡;具體的應用

    云計算技術是信息行業發展的表現,對于很多行業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影響,云計算技術在能源、通信、醫療、教育和電子等領域被使用,引起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變革。廣播網絡也避不開云計算技術,因為廣播網絡也與信息技術密切聯系在一起,給廣電網絡的工作和商業模式帶來新的發展模式,降低了運行的成本,在廣電網絡的彈性擴展方面也有著優勢,促進了廣電網絡的發展。

    1 云計算技術的簡單闡述

    1.1 對云計算的理解

    云計算這一名詞,不同的行業有著不同的標準,從技術的發展上來看,云計算就是指分布式計算、網路計算、網絡存儲、效用計算、并行計算、負載均衡和虛擬化等方面結合的產物,可以同時體現出以上的功能。云計算的本質就是一種計算方式,這種計算方式是在互聯網的作用下產生的,利用這種方式將相應的硬件信息和軟件信息按照需要提供給相關的人群,主要包括軟件即服務、平臺即服務和基礎設施即服務,從這幾個層次上對于云計算的服務進行了總體的概述。云計算的使用下,機頂盒、智能手機和電腦的作用已經發生了改變,已經不在是存儲和計算的提供者,而是網絡的一個接入終端,輸入和輸出是其基本的功能,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時間和地點進行網路的接入工作,這樣的方式降低了硬件或者是軟件的局限性,用戶端設備的要求也在降低,不會受到相應的硬件和軟件的影響。云計算有著四個比較突出的特征,這四個特征包括:資源抽象、彈性收縮、按用量收費和快速部署的特點。

    1.2 云計算技術

    1.2.1 虛擬化技術

    云計算技術中的虛擬化技術是將計算環境和計算資源進行抽象之后,交給了運行系統的過程,這樣就可以實現同一時間,使用不同的操作系統,共享同一個計算機設備,對于計算機技術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虛擬化技術可以分為以下幾種:網絡虛擬化技術、服務器虛擬化技術和存儲虛擬化技術,便于計算機技術的使用,對于具體的工作來說也十分便捷的。

    1.2.2 分布式系統技術

    這一技術是指通過網絡將多個計算機平系在一起,使其共同完成同一個任務,主要是由分布式協同管理技術、分布式文件系統、并行編程模型和分布式數據庫構成的,對于使用的文件和數據可以進行分級管理。

    1.2.3 云計算平臺管理技術

    云計算中云平臺管理技術需要大量的服務器同時的進行,這樣便于業務的開通和部署,對于出現的問題可以及時的發現,并且系統可以自動進行恢復,通過自動化、智能化的手段進行可靠運營,這樣就可以實現整個運營的大規模管理,便于對云計算機的利用。在使用的過程中,主要利用的是用戶管理、資源調度、計費度量、資源監控、自動化部署負載均衡和業務服務管理功能。

    2 云計算的發展現狀和廣電云計算的定位

    2.1 云計算的發展現狀

    云計算的整個產業鏈是由用戶、服務提供商和使能者,其中,云計算的用戶包括使用功能服務的提供商也就是最終的用戶,主要包括購買解決方案的使用者,這一用戶也是最終用戶。云計算的服務提供商主要是指公有云的提供商,這一提供商有著具體的分類,主要分為三個部分:SaaS服務的提供商、IaaS的服務提供商和PaaS的服務提供商。而使能者就是一種為其他的環節提供服務的一種基礎構建的服務,一般是有咨詢服務商、軟件提供商、設備的提供商和系統的集成商構成的,這一系統在使用上比較復雜,也給云計算的使用帶來了一系列的影響。

    2.2 廣電云計算的基本定位

    從網絡通道提供商的角度來看,與傳統的計算機網絡相類似,廣電網絡運營商主要是為了提供網絡接入的一種云計算的通道,這種通道一般是為了廣電的主要業務服務的。從基礎資源的服務上來,廣電網絡的運營商提供了網絡資源服務器和存儲在內的基礎IT資源,并將它們以資源使用量或服務的形式提供給所有外部用戶。從服務整合平臺上來看,以網絡為核心,創建一個體驗良好的交付平臺,提供基礎的認證、計費、代收費、推廣等服務,匯聚第三方開發的應用,以統一的交付界面提供給用戶使用,廣泛覆蓋各種類型的用戶。從咨詢服務上來看,面向大型客戶,提供包括網絡、IT基礎設施整合等一攬子解決方案,幫助大型客戶構建自己的私有云。

    3 廣電云計算業務分析

    3.1 下一代廣播電視網建設

    建設一個具有云計算特征的下一代網絡是NGB未來的發展趨勢之一。《中國下一代廣播電視網(NGB)自主創新戰略研究報告》指出:NGB融合了廣播電視網絡和互聯網的技術優勢,具有獨特的網絡特征,主要體現在具有開放式業務支撐架構,承載網對業務透明,服務提供機制引入云計算和透明計算模式以保證業務提供的便捷性、開放性與可信度。

    3.2 媒體內容的資源管理與使用

    可通過內容資源管理系統的云計算改造,構建區域性的媒體內容資源池,逐步形成多片獨立的媒體云,從而大大縮減媒體內容資源的存儲成本、設備購置成本及維護成本。同時,通過相應的標準協議使不同的媒體云互聯互通,逐步形成廣電“媒體大云”,促使媒體資源更大范圍內的共享。

    3.3 創新業務形態

    業務融合是三網融合的實質所在,業務形態的創新是NGB建設的核心,業務也是整個廣電網絡發展中的基礎。云計算技術可以實現不同設備間的數據與應用共享,具有跨終端平臺的業務推廣優勢,實現電視屏幕、電腦屏幕、手機屏幕真正的多屏合一,有助于數字醫療、智能家庭、家庭安全控制等新業態的快速、低成本推出,為廣電用戶提供全新的業務體驗。

    3.4 客戶終端設備性能提升

    云計算使得簡易終端支持復雜應用成為可能,數字電視機頂盒、無線手持設備等客戶終端的配置要求不用太高,即可開展高清互動電視和各類增值業務,在很大程度上解決終端設備性能需不斷升級的問題,有效地降低運營商在終端上的投入,在節省投資的同時快速部署各類增值應用。

    4 結論

    廣電云計算技術的應用與發展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在實踐的過程中,可以考慮部分云平立建設,也可以根據需要,與第三方機構合作建設云平臺,更好的滿足應用的需要。云計算技術發展所依賴的大量關鍵技術,其成熟度也需要在廣電業務中的應用與實踐過程中得到進一步檢驗與完善。

    參考文獻

    [1]雷萬云.云計算:技術、平臺及應用案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第3篇:云計算技術特征范文

    隨著城市化的不斷進行,公安干警在工作上首先面對的就是城市規模的不斷增大。相對與城市的發展速度,公安系統的擴展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在管理工作中顯得有些力不從心。而且,隨著城市的擴大,城市管理內容也變得越來越復雜,僅靠人力管理難以保證工作效率和執法的準確性。所以公安系統在進行執法的過程中必須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進行城市的各種監控設備和傳感器的信息收集,再通過電子計算機和特殊軟件完成處理和分析并確定最終結果。比如:城市監控系統借助和整合城市所有的攝像頭,已經成為公安干警收集民事、刑事案件的主要信息來源之一。將這些零散的視頻和圖片進行上傳,局可以形成局部甚至是全國的傳感網絡平臺。此外,加大和完善做媒體信息在公安領域的投入力度,也是減輕民警工作量,提高人民群眾遵紀守法的必要保證。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提高公安民警依法執法、執法必嚴的工作作風,提高執法效率,增加民警的執法證據,樹立公安機關的工作權威,提高群眾違法的成本。

    二、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公安領域的實際應用

    2.1云計算技術

    2.1.1云計算技術的定義

    云計算技術指的是公安領域中,網絡計算技術的核心。包括IT技術、數據自動分類技術等。通過云計算技術的幫助,公安民警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調出各類信息資源、圖片資源和視頻資源,將網絡中的信息有序地加以分析和存儲。并以強大數據自動處理系統,幫助民警智能上傳各類違法信息。

    2.1.2云計算技術的應用意義

    在當前的公安領域,借助設備進行計算和處理數據雖然提高了速度,但是還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為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對同一事件的感知只能反映事件的局部特征,多個感知設備可以出現多種不同的分析結果。所以,這就需要云計算技術對多個感知設備的數據進行綜合的處理和分析。此外,公安系統的辦公網絡平臺是基于地區概念而建立的。在當前的城市和地區城市群背景下,平臺每天接收的信息和數據涵蓋了視頻、警報、圖片等多種數據格式,而且總量巨大,內容和形式復雜多樣。僅交通領域就有若干細小的二級甚至三級分類,如:車牌、車型、人臉特征、行動特征等。如果沒有云計算技術幫助公安干警進行分類和處理,將會帶給民警極大的工作量。所以,云計算技術的開發,滿足了公安系統對于信息處理的實時性、高效性和準確性要求,體現了現代信息技術的技術優勢。

    2.2智能監控技術

    2.2.1公安領域的智能監控技術定義

    在公安領域,智能監控技術就是借助密集的攝像頭網絡和計算機圖像視覺分析技術,通過將各種動態目標分離,追蹤在攝像機場景內目標。民警可使用網絡分析模塊,通過在不同攝像機提取所需要的圖像進行分析和觀察。此外,對于特定的場所中的監控技術還可以中預設特殊的監視內容,超出一定范圍還會自動報警。

    2.2.2公安領域的智能監控的應用

    智能監控系統在當前的公安系統中應用廣泛,隨著智能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監控時間、設備清晰度、傳輸速度、圖像保存等技術越來越完善。而且,某些針對公安系統需要而研制的特殊監控設備,憑借著良好的夜間監控能力、清晰的視頻分辨率和更大范圍的單點感知性能,極大的方便了公安民警的調查取證。監控設備實現了從錄像中截取各種目標信息,將非結構化的圖像信息重新分類,有利于公安部門基于視頻、圖像等信息開展深度的應用。

    2.3智能分析技術

    公安領域中的智能分析技術主要指利用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幫助公安系統完成判斷、分析等工作的技術以及設備。智能分析技術有很多二級應用分類,比如:智能檢索技術、人臉識別、流量監測、交通定位以及物品檢測。利用智能分析技術完成檢查,可以提高公安系統自動化程度,減少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下面作者以智能分析中的人臉識別技術為案例對公安領域的智能分析技術進行間的介紹。

    2.3.1技術簡介

    人臉識別技術的主要工作步驟有三步,分別是:人臉檢測、特征提取和具象對比。1)、人臉檢測:人臉檢測有兩種檢測方式,像素域檢測法和壓縮域檢測法。前者利用攝像頭的像素空間滑動來進行圖像提取,通過分析所提取的圖像的特征進行是、否的判斷;后者利用壓縮像素的編碼分塊,檢測所撲捉的圖像域。雖然省略了解碼的時間,提高了分析的速度,但降低了特征判斷的穩定性。特征提取:指在系統中能夠辨別出不同人臉特征的數據的技術。特征的唯一性越強,程序所設置的算法功能越突出。經過不斷發展,該項技術已經成功的完成了理念性的升級,從單純的基于幾何特征的方法和特征臉方法成功的升級成大眾化條件下的數據計算法。具象對比:該過程是一種鑒別技術,通過系統分析圖片中的兩張圖像之間的相似特征,判斷其相似程度。

    2.3.2技術優勢

    首先,人臉識別技術使用的終端設備有監控攝像器、照相機等,成本低,普及率高,不需要公安系統額外增加經費。第二,與指紋鑒定、虹膜圖像等方法相比,人臉識別更符合公安民警的使用習慣,效率更高。而且,人臉識別技術在國外已經作為一項完整成熟的技術,廣泛的應用在公安領域,有著良好的成功經驗。第二,隨著我國公安系統的建設,民警在日常的工作中已經積累了大量的人員資料,建立了龐大的數據庫。這是人臉識別系統發揮效能的基礎。民警在執行任務中將現場采集的數據利用手機等終端設備提交計算機處理中心,技術人員可以迅速把圖像中的人臉信息與黑名單中的數據模版進行對比分析,快速確定目標的身份,提高民警的行動效率。

    2.3.3發展前景

    人臉識別技術作為公安領域的重要多媒體信息技術,有著遠大的發展前景。在未來中,人臉識別將不僅作為識別技術,更是向人臉定位的方向發展。通過城市中密集的攝像網絡,實現對犯罪分子的實時定位,讓犯罪分子逃無可逃。

    三、總結

    第4篇:云計算技術特征范文

    關鍵詞:云計算技術;數字城市;應用;信息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TP393.18

    數字城市是人類社會發展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后的產物。作為區域間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提高城市數字化程度與信息化水平,實現城市現代化管理,對城市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盡管我國當前數字城市發展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數字城市建設在技術、戰略上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面對數據量急劇增加以及社會群眾需求量增加的現象,數字化城市迫切需要建立高效率、高精度的信息網絡系統及其相應的管理體系。云計算技術作為新興的商業計算模型,以其高效率、易于進行擴展等突出優點,成為計算機領域中的熱門發展技術之一。云計算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為數字城市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指導與支持,是數字城市建設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術。

    1 數字城市概述

    1.1 數字城市的概念。數字城市就是將信息化、網絡化與數字化等多種高新技術進行融合與應用而建立的計算機應用與管理系統。廣義上來講,數字城市就是通過多媒體信息網絡等基礎平臺的建設,將城市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實現城市信息化以及城市信息技術的綜合應用,數字城市涵蓋了城市生產與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電子政務、電子商務、公眾信息服務、市政基礎設施管理、城市教育管理、社會保障管理、城市交通智能化管理、城市環境質量檢測及管理等。

    1.2 數字城市的生態發展環境。數字城市的生態基礎包含計算機服務、數據和綜合數據處理系統。其中,計算機服務基本特征為大容量、高速寬帶;數據特征為數量多、多源、多時態、多尺度、多分辨率等;數據綜合處理系統主要進行數據的存儲、分析、處理、及展示等工作。

    2 我國數字化城市建設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城市數字化建設一般要經歷四個階段: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各部門、企業內部進行信息化建設;各部門、企業間進行互聯網連接;完成數字城市的建設工作。我國數字城市建設完成了階段性的信息化建設工作,建立了數字化城市體系,其發展建設水平仍不能滿足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這主要表現在信息量過多導致信息溢出,必須建立大型的數據存儲與交換中心以及信息系統建設與維護中投入資金過多兩個方面。

    我國數字城市建設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有:數字城市建設發展整體框架缺乏科學性、合理性、規范性;公眾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工作不到位,建設緩慢,服務平臺實用性能較低;數字城市信息庫內容缺乏全面性,缺乏信息挖掘、更新、共享、管理、以及服務等方面的技術創新與改革;高精技術人才與專業人才嚴重匱乏;數字城市建設資金缺乏。

    3 云計算技術概述

    3.1 云計算技術的概念。云計算是一種新型計算模式,用戶或者應用程序依照自身需求或運行需要獲取相應的計算能力、應用軟件以及信息存儲空間等各種服務,云計算技術實現了在用戶具有相關知識、服務技術以及設備操作知識的情況下,通過IT將相關的能力或服務提供給用戶。中國云計算網絡定義的云概念為分布式計算、并行計算以及網絡計算的發展以及三種計算方法商業價值的實現。云計算在本質上是提供IT資源,IT資源中應用程序、計算、編程、存儲等幾乎所有的IT資源可以通過云服務方式提供給客戶。

    3.2 云計算服務類型分類。云計算服務主要分為基礎設施即服務、平臺即服務以及軟件即服務三種。基礎設施即服務是指利用云計算技術對遠程計算資源進行訪問,其中包括信息計算、存儲以及應用等相關功能。平臺即服務是指服務商提供開發環境作為服務,主要包括應用的設計、研發、測試機托管。軟件即服務則是取代傳統的軟件安裝,通過網絡向提供商獲取所需要服務的新形式。

    3.3 云計算的核心技術。為確保云計算系統的順利運行,系統中運用了很多計算機技術,其中,云計算的核心技術包括海量數據分布存儲技術、海量數據管理技術、虛擬化技術以及云計算平臺管理技術。海量數據分布存儲技術應用中,數據存儲采用分布式存儲方式,并采用冗余存儲的方式保證了存儲數據的可靠性。海量數據管理技術的應用能對海量分散的數據進行分析與處理工作,虛擬化技術將應用軟件與硬件設施進行隔離,虛擬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將單個資源劃分或將多個資源整合,從而對數據源進行高效率的管理。云計算平臺管理技術的應用目的在于協調多個服務器進行工作運行,及時發現系統運行故障并進行處理及恢復,實現云系統整體的智能化運營。

    3.4 云計算技術的特點。云計算技術具有規模超大、可靠性高、易于擴展、虛擬性、通用性高、費用低廉等特點。要實現云計算的超大規模必須保證足夠的網絡連接與帶寬資源以及開放型應用程序接口。云計算的高可靠性是由于云計算采用可互換的計算節點同構和數據多副本容錯等措施,保證數據的安全性以及服務的可靠性。易于擴展是指云規模可以根據應用中的實際需要進行動態伸縮,保證滿足不斷增長的使用需求。虛擬化是指云計算不受相應的硬件以及應用軟件的影響,抽象化的云計算基礎設施也為基礎架構提供了足夠的雙向擴展能力。通用性高是指云計算技術不是單一、特定的應用,可以根據實際需要構造出多種變化并可以支撐多種應用同時運行。云計算技術費用低廉是指,云具有的通用性可以使其對數據信息進行自動化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升資源使用率,實現云計算技術成本大幅度降低。

    4 云計算在數字城市建設中的應用

    4.1 政府服務。云計算技術在數字化城市建設中的應用可以使政府行政等日常工作通過網絡進行規劃、實現以及管理,打破傳統的人力資源界限,構建虛擬化的政府工作體系,提高政府工作信息化水平,形成政府與基層群眾之間的有機聯系。

    4.2 公共安全。云計算技術在數字城市中的應用,通過建立城市安全監控系統并實現各個監控系統之間的有機結合,并與公安部門各種安全監控系統與措施進行整合,實現對城市中重點場所、重要部門的安全監控與管理,貫徹落實各種措施與政策,提高城市公共安全水平。

    4.3 教育。云計算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以師生教學為中心,圍繞教育教學的主要方面,通過云計算系統強大的計算能力,有針對性的為教育教學提供所需數據,提高了教育教學水平與質量。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提升學生素質及學習能力、分析能力,培育高素質、高水平的新型人才有重大意義。

    4.4 交通和醫療。云計算技術在數字城市的應用中,可以通過網絡系統的應用建立智能化的交通運輸系統,改變人們的出行模式,改善路面通行狀況,減少因交通問題導致的空氣污染等現象。此外,通過建立基于云計算技術的新型醫療系統,打造醫療信息平臺,實現各醫療體系間的信息互通,為患者提高高質量的醫療服務,進一步推動醫療科學研究的進步。

    5 結束語

    數字城市的建設對于城市建設及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云計算技術的應用實現了信息資源的共享,為數字城市的建設提供了支持平臺與技術保證。數字化城市的建設過程必須通過云計算技術形式來實現,充分發揮云計算技術的優勢,實現數字城市建設工程的順利實施,確保城市未來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勇.云計算——IT技術的新轉折[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0,(12):7-7.

    [2]任怡.走進“云”時代的城市設計[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7):45-46.

    [3] 黃偉,鄒成武.基于云計算技術的數字生態城市平臺設計[J].科技廣場,2012,(9):74-75.

    作者簡介:疏靖(1974-),男,安徽蕪湖人,碩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電子信息技術。

    第5篇:云計算技術特征范文

    關鍵詞:云計算;軟件測試;特征

    云計算技術成為近年來最熱門的技術之_,相較于傳統的軟件而言,云軟件在開發工具、工作模式以及平臺環境等各個方面都有著明顯的變化,為了適應云環境,云軟件測試也應當作出相應調整,云計算的軟件測試技術已成為當今軟件測試領域的重點研究方向。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基于云計算的軟件測試技術。

    1云計算技術

    要想研究云計算的軟件測試技術,首先要認識什么是云計算技術。云計算技術是分布式計算技術、網絡計算技術和并行處理計算技術結合并不斷發展而來的一種新興的商業計算模式。其以互聯網提供的虛擬化資源為基礎,能夠實現易擴展的動態計算,用戶在操作的過程中并不需要了解云計算的運行步驟,也不需要掌握云技術的相關知識。

    簡單來講,云計算技術能夠充分利用互聯網服務器群上的硬件資源和軟件資源。例如在騰訊QQ和新浪微博上進行照片或文章儲存的過程中,將照片或文章儲存在云端服務器上就是對云計算的相關應用。

    2云計算技術優勢

    云計算技術已經應用到人們生活和工作中的各個領域,是當前最流行的技術之一,云計算技術有著很大的優勢,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啟動快捷

    云計算不僅成本較低,且有著較高的運行效率。任何一家企業都可以應用云計算對企業的生產經營進行管理,例如,可以將云計算應用到企業的生產計劃中,其快捷啟動的優勢能夠擴展云技術的應用范圍。

    2.2擴展性良好

    高峰時期資源如何合理、有效地分配利用一直是困擾人們的問題,云計算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同時,在應用的過程中可以節省大量的維護費用,從而降低了成本,提升了經濟效益,云計算低成本的特點使其有著靈活性的應用模式,擴展性良好。

    2.3產品研發快

    產品研發是十分復雜的過程,云計算能夠將產品研發流程在一個大的服務器上運行,這就方便了人們在大的服務器上解決產品研發過程中的各個問題。人們在自己有限資源的電腦上就可以快速解決一些產品研發問題,不僅節約了人力、物力,還能夠節省產品研發的成本,提升產品研發效率。

    2.4實現多人協同操作

    云計算技術能夠實現多人在同一個文件上協同工作。例如,一個人登入到云端服務,其他人也可以進入到相同的服務文件上工作,這就增加了多人工作的協同性,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時,云計算中的一些服務還能夠打破空間的限制,不同的工作主體可以在地球上任意地方都登錄到云服務器上協同文件工作。

    3云測試技術優勢與挑戰

    3.1云測試技術優勢

    云測試技術是以云計算技術為前提的一種測試技術,其主要組成部分有測試和云。云測試技術的實現也要滿足這2個部分的條件。首先,云測試技術要有自身的測試手段、測試方法以及測試流程。其次,這些測試技術的流程、方法等要在云端實現。基于云計算技術的云測試也有著很多的優勢:(1)減少人力及硬件付出:這是云測試技術最顯著的優勢,在利用云測試技術的時候,測試人員可以在指定硬件配置上利用相關技術創建一個測試其他東西的環境,而只要測試人員熟悉了整個操作流程就可以很方便地進行相關的修改和登錄,從而節省了人力資源和硬件資源。(2)服務種類眾多:所創建的云測試環境不僅能夠進行相關軟件的測試,還可以提供其他一些相似的測試服務。(3)提供專業知識:云測試技術能夠利用測試相關服務、測試數據及測試用例等方式為用戶提供專業的知識。(4)降低成本:首先,應用云測試技術能夠節省眾多設備上的支出;其次,還可以省去購買相關測試軟件的資金以及電腦設備資金,這就有效降低了在研發過程中的成本。(5)提升效率:云測試技術所創建的測試環境并不需要機器、操作系統以及各種測試工具軟件的安裝,大大節省了測試環境的創建時間,同時只需要將測試的相關參數、要求等放入到云端就可以實現測試,這就大大提升了測試效率。

    3.2云測試技術挑戰

    云技術的應用逐漸廣泛,其主要應用方式有私有云、公有云和混合云,但無論基于何種云技術應用方式的軟件測試技術都面臨著一定的挑戰,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云計算測試技術的發展,具體體現在幾個方面:(1)移動平臺:無論是云計算還是云測試,這些云應用都需要對智能手機終端及計算機等進行訪問,在手機終端和計算機上會出現基于云應用的移動web版本界面,這就對本地終端的接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對本地應用的接口不斷進行測試。(2)性能測試:在實際云軟件的應用過程中,最佳性能測試功能較弱,而許多特殊的情況下對于最佳性能測試的要求比平均性能測試要求高,例如購物網站的雙十一購物季就需要進行最佳性能測試,因此云計算軟件測試應當增加最佳性能的測試。(3)分布式的云測試:云計算可以打破空間的限制,實現不同位置的應用,分布式的云測試模擬是一項挑戰。(4)多用戶測試:云技術的應用能夠實現多用戶的協同工作,因此可以進行多用戶測試性能的研究和開發。(5)斷開及連接測試:云技術軟件一般為連接模式設計,其數據的存儲只在服務器端而不在客戶端,開發在斷開時數據的本地儲存和在連接時數據的服務器端儲存是一項挑戰。(6)可移植性測試:在私有云和公有云混合的情況下,應當能夠實現更高層次的測試功能,這樣能夠確保云的可移植特性,在未來的云測試技術研究過程中應當將可移植性測試作為重點研究方向。

    4云計算的軟件測試技術特性

    4.1云計算軟件測試對軟件開發的影響

    云計算是一種跨時代的技術,能夠實現將數量龐大的廉價計算機放入資源池中,實現軟件的容錯以及規模化的共享,有效降低了硬件成本,提升了資源利用率。云計算軟件測試能夠依托于互聯網讓超級計算能力自由流通,這樣一來,用戶就不用購置昂貴的硬件設備,從而節省了購置成本,只需要在互聯網上租賃或購買超級計算能力即可。

    在云環境下,軟件技術開發方面和軟件測試的結構方面都發生了較大變化,具體體現在幾個方面:(1)軟件的研究人員和其所開發的軟件都要與云適應,要保證開發的軟件能夠在云平臺上進行相關測試,云端的計算能力及存儲能力呈現動態變化,因此軟件要能夠適應這種變化。(2)云測試技術不僅能夠滿足多用戶的數量,同時對于用戶的個性化需求也能夠包租,例如數據存儲結構需求及相關處理能力需求等。(3)云測試以互聯網為依托,因此其能夠在互聯網情況下進行相關測試數據的傳輸,實現了軟件測試的互聯網化。(4)云計算的軟件測試對安全性能有著一定的要求,互聯網環境相對開放,這就對用戶的隱私造成一定威脅,因此云測試要能夠抵抗黑客攻擊且主動保護用戶的相關隱私信息。(5)云計算軟件測試十分便利快捷,不僅能在計算機上實現測試,還能夠搭載于手機移動終端,其操作環境更加靈活。總的來說,云測試環境下,相關軟件的開發工作模式及開發環境都出現了相應的變化。

    4.2云計算測試對軟件測試的影響

    不同軟件在開發流程及需求上不同,這就對軟件測試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云測試技術的測試技術架構出現了重要改變,這就對軟件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要求軟件有一定的動態適應能力,軟件測試不僅要能夠實現多平臺的兼容,也應提升相關用戶隱私信息的保密功能。

    在云測試環境下,軟件開發工具和開發工作模式出現變化,這就要求軟件測試的工具和開發工作模式也要相應地產生變化。在云平臺上,運行軟件測試工具改變了傳統的本地測試工具,傳統的本地測試要求有眾多的硬件設備及軟件測試設備,這些設備在云平臺上可以省去,且能夠很好地實現云計算軟件測試對于軟件測試的要求和規格。

    隨著研發技術的發展,軟件產品在表現形式上也有發展和變化,因此軟件測試也要不斷地創新、更迭,不同測試模式和形式的改變和創新會使云計算軟件測試技術逐漸適應正在經歷的軟件測試過程。

    第6篇:云計算技術特征范文

    關鍵詞:網絡安全;云計算;網絡安全數據存儲系統;設計;數據存儲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5)35-0005-03

    1引言

    1.1研究背景

    對于本次研究中,基于云計算技術,該技術是由多種不同技術混合發展的結果。當前社會中,云計算技術的成熟度較高,又有多數公司企業的應用推動,也使得云計算的發展極為迅速【1】。云計算技術中,其確保用戶可以將大量的數據存儲在云端之中,可以減少使用信息數據的IT設備投資成本,也可提升數據使用便利【2】。然而,在實際中,網絡安全數據存儲中,由于云計算數據損壞引發的弊端,也不斷出現,給用戶造成損失,對此進行研究,以便解決安全問題。

    1.2國內外研究現狀

    在我國的云計算發展中,2008年,我國就在無錫以及北京地區,建立IBM云計算中心;同時,中國的移動研究院,在當前已經建立了1024個關于云計算研究的試驗中心【3】。在云安全技術方面,通過云分析、識別病毒以及木馬方面,也在我國網絡安全應用中取得巨大成功【4】。同時,對于瑞星、趨勢以及卡巴斯基等公司,也均推出基于云的網絡安全解決方法【5】,促進我國云技術的發展在國外云計算研究中,Google云、IBM云、亞馬遜云、微軟云等,其也均是運用云計算實現網絡安全數據存儲的先行者。在云計算領域之中,還包括VMware、Salesforce等成功的公司【6】。在國外云技術發展中,微軟公司也緊跟上安全數據網絡云計算發展步伐,在2008年的10月期間推出WindowsAzure操作系統,微軟已經配置了220個集裝箱式數據中心,包括44萬臺服務器【7-8】。

    1.3本次設計可行性

    在本次設計中,系統由網絡安全技術項目開發小組開發研制;本系統設計中,主要就是基于云計算技術,可以采用BS的系統架構模式,基于WEB網絡應用形式,滿足系統用戶的使用安全需求。利用https協議實現web服務器和web客戶端之間的數據的加密傳輸,數字簽名認證,加密存儲,實現網絡安全通信,實現簡單的網絡信息安全存儲,發揮設計可行性,有助于提升網絡安全數據存儲性能。

    2云計算技術應用

    2.1技術簡介

    對于云計算技術中,可以根據該技術服務類型的不同,可以把基礎設施作為其服務IaaS的云計算技術,一種就是將平臺作為服務的PaaS云計算技術,還有一種是將軟件作為服務的SaaS云技術。主要如下圖1中所示。在實際之中,我們可以將云計算當做商業計算模型,可以使云計算系統用戶能夠按需,去獲取系統服務【9】。

    2.2應用特點

    云計算具有超大規模:云計算技術中,“云”具有相當規模,可以賦予用戶實現“云”計算的能力【10】。云計算具有虛擬化的特點,用戶可以在任意位置用“云”終端服務【11】。云計算具有通用性,大幅降低系統的設計成本【12】。

    3分析網絡安全數據存儲系統設計需求

    隨著當我國云計算技術的發展與成功應用,云計算已經滲透到人民生活的方方方面,因而,由此帶來的云計算安全問題,也越來越令人擔憂。若是黑客突破了網絡安全系統屏障之后,對于系統中沒有加密明文存儲的數據,就極其容易被泄露,給用戶數據安全帶來危害。本次設計中,在分析云計算技術下優化系統設計特征以及面臨的相關安全威脅,可以從云計算的服務用戶角度,優化水云計算網絡安全數據存儲系統的防御策略。在云計算技術下,進網絡安全數據存儲系統設計之中,能夠通過對用戶安全和攻擊數據刻畫出攻擊者的行為習慣,從研究“一片葉子“過渡到觀察”整片森林”,對整個森林的形勢更了解,掌握安全主動權;當網絡行為層面檢測到異常,云盾的態勢感知會快速完成從“異常發現”到“實時分析”再到“追溯取證”的全過程,并輔以直觀的可視化的分析報告,提升網絡安全數據存儲系統安全。

    4云計算技術下設計網絡安全數據存儲系統

    4.1總體結構設計

    在云計算技術下,設計實現網絡安全數據存儲系統,其總體設計結構如下圖2所示:

    4.2系統功能設計

    對于本次系統設計之中,找出適合自身需求的云模式。系統功能結構如圖3所示:登錄注冊模塊功能:實現用戶的登錄和注冊,和服務器進行通信使用https協議,在將注冊信息保存到數據庫時,對注冊信息進行加密傳輸,web服務器收到數據后進行解密,然后對數據進行加密存儲。生成數字證書模塊功能:用于對訂單文件的數字認證。讓用戶進行系統操作,對數據存儲文件進行加密傳輸,web服務器收到文件后對文件進行解密,然后對文件加密存儲系統操作模塊:對云計算技術下的網絡安全信息進行加密傳輸,web服務器接收到信息后對信息解密,然后對信息進行加密存儲。

    4.3設計云計算服務

    在云計算技術下,設計網絡安全數據存儲系統,對有特殊安全需求的存儲服務,會以黑客的視角,用黑客的攻擊方法進行測試,給出安全評估報告,及早發現網絡安全數據存儲系統中可能被利用的漏洞,對于云服務中的漏洞能夠及時自動修復。云計算的存儲來源可以基于整個體系,既有主機端數據,也有網絡數據;既有線上數據,也有線下數據。數據來源足夠豐富,足以覆蓋防護面上的漏洞和盲點。數據的處理不僅包括存儲,還有計算。誰攻擊過用戶,誰對用戶有威脅,都能夠通過云網絡安全數據存儲系統實時分析計算出來。

    4.4系統代碼實現

    云計算下,系統安全認證,可以通過對其登陸部分加以安全驗證,以確保系統數據安全。系統客戶端請求加密代碼實現如下:1..-(NSString*)MD5Digest2.{3.//要進行UTF8的轉碼4.constchar*input=[selfUTF8String];5.void*buffer=malloc(bufferSize);6.unsignedcharresult[CC_MD5_DIGEST_LENGTH];7.CC_MD5(input,(CC_LONG)strlen(input),result);8.9.NSMutableString*digest=[NSMutableStringstringWithCapacity:CC_MD5_DIGEST_LENGTH*2];10.for(NSIntegeri=0;i<CC_MD5_DIGEST_LENGTH;i++){11.[digestappendFormat:@"%02x",result[i]];12.}客戶端進行網絡安全數據加密代碼實現:1.+(NSString*)encryptUseDES:(NSString*)clearTextkey:(NSString*)keyandiv:(NSString*)iv2.{3.//這個iv是DES加密的初始化向量,可以用和密鑰一樣的MD5字符4.NSData*date=[ivdataUsingEncoding];5.NSUIntegerdataLength=[clearTextlength];6.NSData*textData=[clearTextdataUsingEncoding:NSUTF8StringEncoding];7.8.unsignedcharbuffer[1024];9.memset(buffer,0,sizeof(char));10.size_tnumBytesEncrypted=0;11.CCCryptorStatuscryptStatus=CCCrypt(kCCEncrypt,//加密模式kCCDecrypt代表解密12.kCCAlgorithmDES,//加密方式13.kCCOptionPKCS7Padding,//填充算法14.[keyUTF8String],//密鑰字符串15.kCCKeySizeDES,//加密位數16.[datebytes],//初始化向量17.[textDatabytes],18.dataLength,19.buffer,1024,20.&numBytesEncrypted);21.if(cryptStatus==kCCSuccess){22.NSLog(@"DES加密成功");23.NSData*data=[NSDatadataWithBytes:bufferlength:(NSUInteger)numBytesEncrypted];24.Byte*bb=(Byte*)[databytes];25.ciphertext=[Base64parseByteArray2HexString:bb];26.}else{27.NSLog(@"DES加密失敗");28.}29.returnciphertext;30.}云計算技術下,對于系統的數據進行加密,可以利用相關的技術手段,將系統之中要傳輸的重要數據信息,通過加入冗余、回溯以及多重計算后,將其變為加密的密文在系統中進行傳送,在數據到達系統的接收端后,會對密文進行解密,確保數據存儲安全。如下為實現字符串加密的算法代碼:1.#import<CommonCrypto/CommonDigest.h>2.{3.void*buffer=malloc(bufferSize);4.size_tnumBytesDecrypted=0;5.constchar*original_str=[urlUTF8String];6.unsignedcharresult[CC_MD5_DIGEST_LENGTH];7.CC_MD5(original_str,strlen(original_str),result);8.NSMutableString*hash=[NSMutableStringstring];9.for(inti=0;i<16;i++)10.[hashappendFormat:@"%02X",result[i]];11.return[hashlowercaseString];12.}

    5應用云計算技術下網絡安全數據存儲系統的效益

    隨著我國當前在網絡安全以及網絡信息交換技術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基于云計算技術下,結合與防火墻技術、入侵檢測系統技術以及病毒檢測等相關技術,使其與網絡安全數據存儲實現有機的結合,有助于提高當前系統的數據處理速率;并可以根據實際的數據存儲系統應用,去修改完善該系統的安全功能,提高云計算技術下網絡系統的安全性。基于云計算技術設計網絡安全數據存儲系統,可以提升系統安全性能,提高16.0%,也可以提高該系統使用性能,發揮積極應用價值。

    6結論

    綜上所述,設計網絡安全數據存儲系統中,基于云計算技術下,提升系統存儲安全技術的可擴展與高性能,有助于推動云計算網絡環境下的網絡安全數據存儲系統安全,將會發揮積極影響。

    參考文獻:

    [1]張樹凡,吳新橋,曹宇,等.基于云計算的多源遙感數據服務系統研究[J].現代電子技術,2015,03(03):90-94.

    [2]陳良維.云計算環境下的網絡安全估計模型態勢仿真[J].現代電子技術,2015.

    [3]李海濤.云計算用戶數據傳輸與存儲安全研究[J].現代電子技術,2013,20(20):24-26.

    [4]劉勝娃,陳思錦,李衛,等.面向企業私有云計算平臺的安全構架研究[J].現代電子技術,2014,4(4):34-36.

    [5]荊宜青.云計算環境下的網絡安全問題及應對措施探討[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5(9):75-76.

    [6]黎偉.大數據環境下的網絡安全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33):105.

    [7]王筱娟.云計算與圖書館發展的研究[J].科技風,2015(7):224.

    [8]劉思得.基于網絡的云存儲模式的分析探討[J].科技通報,2012,28(10):206-209.

    [9]張潔.云計算環境下的數據存儲保護機制研究與仿真[J].計算機仿真,2013,30(8):254-257.

    [10]梁彪,曹宇佶,秦中元,等.云計算下的數據存儲安全可證明性綜述[J].計算機應用研究,2012,29(7):2416-2421.

    [11]許小媛,程宏兵.基于云計算的海量數據存儲[J].制造業自動化,2013,35(13):82-85.

    第7篇:云計算技術特征范文

    關鍵詞:云計算;廣播電視;監測系統;應用

    1云計算技術概述和應用意義

    1.1功能

    由大量計算機組成大型的資源池,按照需要對計算任務進行分配,同時利用各種應用系統對數據進行計算、存儲,并提供相應的軟件服務,用戶通過此技術可獲得大量的計算機資源,可建立自我管理的計算資源平臺,并可按需要定制軟件架構,且具有易擴展性。此技術主要為用戶提供便捷、安全、高效的數據計算、處理、在線存儲等服務,并具有無可替代的應用優勢[1]。

    1.2特征

    通過平臺、其他設施、軟件、效用計算以及虛擬化等概念的結合及不斷地演進和升級,最終云計算技術得以實現,其具備的基本特征有分布式、虛擬性、通用性、高可靠性以及高擴展性。通過對各種存儲資源的充分整合和利用,對不同應用、運行予以支持,并對服務的可靠性予以保障,使用戶的擴展需求得到充分滿足。

    1.3意義

    在廣電原有的監測系統中,當新業務增加時,需要有針對性地對原有的監控系統進行升級或更新,不僅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同時也會造成資源浪費,系統穩定性受到影響,系統作用無法充分發揮。應用云計算技術,能夠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實現系統升級或設備更新,降低相關人力資源投入等成本,對監測系統功能進行拓展和豐富,實現管理的統一化技術支持,也為用戶帶來更多樣化的服務,使監測系統所服務的對象范圍得到拓寬,提高潛在用戶的有效覆蓋率。通過應用大數據技術、虛擬化技術等相關關鍵技術,使原有模式得到徹底改變,使各個系統得到有效整合,構建統一的平臺。對整合的硬件資源進行有效利用或壓縮,實現資源共享和獨立使用。通過應用大數據技術,得到監測挖掘數據、數據交叉分析等技術支持,提高工作效率。利用現有的互聯網監管技術,對原有資源進行重新合理分配,與傳統技術相比,不再需要利用物理遷移的方式實現,通過統一平臺就能簡單快捷地完成。同時,利用管理模塊,分配時間縮短,遷移工作量得以有效減少。廣電監測系統中,通過監聽和監看系統可以獲取海量的數據信息,通過應用云技術,使數據全面分析得以實現,對數據進行整合、挖掘、分析,對有效數據進行分享利用,并作為作出決策的重要依據和基礎,使廣電監測系統模式得到全面更新和完善。

    2云計算關鍵技術

    2.1數據預處理

    針對為非結構化和結構化數據采用數據預處理技術,對其進行數據的抽取和清洗。結構化數據可以實現同質化,使數據集成后分析速度得以有效保證。在進行數據抽收和分析時,因部分數據與分析目標之間缺乏相關性,需要將不相關的數據清除,使系統的分析效率和質量得到提高。目前,廣泛應用的處理軟件主要有Powercenter和Datastage,通過針對性地收集數據,并按數據復雜程度進行次序排列,使數據分析處理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2.2數據存儲、管理

    對海量數據進行分析和儲存,同時通過有效的數據管理使數據處理效率得到有效保證。數據處理的整個過程包括收集、存儲、處理等,可對其進行有組織的管理,通過與相應數據庫的連接,能夠實現數據信息及時分析、更新和修改。另外,對數據還能進行運行保護,避免出現偏差,使傳統的管理系統和人工處理方式得到有效改善,使工作效率和數據安全性得到有效提高[2]。

    2.3數據智能分析和共享

    通過云計算技術能夠針對海量數據進行自動信息識別,根據關鍵詞在線搜索,極短時間內能夠對數據進行挖掘并進行智能分析,使信息查找效率有效提高。另外,以往的廣電監測系統中,普遍存在著信息閉塞的情況,由于缺乏有效溝涌,工作效率受到不利影響。通過應用云技術,信息共享得以實現,監測效率得到提高,同時連接服務器,對監測系統中的數據信息進行及時備份,使信息利用率提高,使數據安全性提高。

    3廣電監測系統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

    3.1現狀分析

    在目前的監測系統中,主要采用監管互聯網系統、監管的WAP系統、監管廣告系統以及安全系統、調度指揮系統、監聽及監看系統等,其中普遍存在著業務繁雜、數據較多、系統缺乏備份、資源分配不勻、業務升級困難等情況。系統不同,設備處理的模式和方法不同,加之繁雜的接口和流程,造成數據容易出現偏差;產生故障時,維修需要較長時間;一些輕量級的設備存在閑置時間較長的情況,造成資源浪費以及重復性投資的問題出現;硬件升級對操作系統和數據庫環境都帶來影響,新平臺的業務移植和系統升級的不穩定因素增加,同時軟件版本和硬件配置之間較難達到統一協調,對硬件升級性能以及后期系統運行造成了一定阻礙。

    3.2解決對策

    通過云計算技術的應用,將存儲和服務資源池相連接,并根據業務需求對資源進行合理、按需分配,使調整靈活性得以實現和提高,同時使資源利用率提高,管理難度得到有效降低[3]。通過云平臺對各支撐系統進行統一管理,使接合的統合得到實現,使信息系統管理過程以及運營中的處理復雜度降低;利用虛擬技術,使物理主機共同統一應用以及資源最大化利用的目的得以實現;業務相關邏輯和主機之間通過云計算技術的應用得以分離,當某臺主機出現故障時,其中的業務相關邏輯會自動向其他運行狀態良好的主機轉移,在云平臺中接入新主機,通過系統備份使其可用度得到有效提高。

    4云計算技術在廣電監測系統中的應用

    4.1虛擬化技術

    在云計算技術的基礎上,拓展延伸形成了現代的虛擬化技術,其在監測系統中的應用,使內部信息資源的高度整合得以實現。數據中心資源通過此技術的整合,使數據計算和存儲的整合型平臺得以構建,使資源利用率提高,資源管理、維護的服務過程以及資源簡單化得以實現,系統運行的復雜性、運行風險得到有效控制和減少;通過將資源整合轉化為服務,有效降低運營成本;縮短線上服務時間,使大型基礎設備的有效管理工作得到保證。虛擬化技術應實現服務器虛擬化、動態資源分配等,通過存儲共享,使數據備份得以實現,對故障進行自動檢測,數據自動恢復,使資源泉的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4]。

    4.2云存儲技術

    此技術在應用過程中,能夠將業務系統的數據進行分散分布,在多個獨立的設備中進行存儲。與集中式存儲方式不同的是,此技術通過運用網絡技術,利用磁盤空間將分散存儲資源進行統一鏈接,使虛擬磁盤得以構建形成。在廣電監測系統中,主要采用資源云和視頻云的存儲形式。

    4.3云計算技術

    云計算在廣電監測系統中主要具有對播出內容進行監控分析的功能,通過應用云計算技術能將內容中冗余的部分刪除,對流程進行分析優化。在電視節目播放過程中,應用云計算技術的監測系統可對相關節目進行分析,與數據庫中儲存信息相結合,對播放內容進行定位;系統還能夠實現播放廣告時實時對觀看數據以及收視率的信息進行采集,作為評估廣告效果的重要依據。

    4.4大數據技術

    傳統的技術模式對于廣電監測系統的發展需求已無法滿足,需要通過云計算技術對監測系統中大數據處理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5]。大數據技術具有可靠性高、性能高、結構多樣、變動性強、數據容量大等特征和優勢,數據復制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實現,并分布在整個集群系統中;通過應用大數據技術,可進一步優化和改進系統服務器的性能,也極大地豐富了監測系統所采取的數據形式,其中包括圖片、視頻、文本、音頻等,使信息的多元化展示得以實現,充分發揮了數據存儲的價值和作用。另外,當存儲過程中設備出現故障時,能夠實現數據的自動復制、故障檢測以及數據自動恢復等,無須人工操作,同時對其他數據的正常訪問不產生影響。

    第8篇:云計算技術特征范文

    管理會計信息化是基于企業信息化的平臺,是企業決策科學化和精細化的必然要求。管理會計是企業管理人員依據決策的需要對企業的資金活動進行的管理活動。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漸完善,企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信息,無疑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多的依靠內部管理的精細化程度,越來越依靠企業利用信息進行決策的能力,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管理會計也只有在信息化的推動下才能真正落地。隨著我國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的發展,我們對于會計數據的挖掘越來越精細化,這必將對管理會計信息化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1、大數據對管理會計的影響

    我們現在正處于一個數據爆炸的時代,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決策的科學化與精細化。在信息化技術發展之前,企業的管理者往往憑借自身的經驗和直覺進行決策,精確度和準確性很低,會對企業的持續發展造成深遠影響。在大數據時代,企業憑借信息處理能力,對企業充斥的各種數據進行篩選和過濾,挖掘出對企業決策有用的數據,對這些數據進行加工處理,為企業優化銷售決策,科學選擇籌資方式,合理分配投資項目,對企業經營管理中出現的各種數據實時記錄與分析,實現實時化管理,也可以采用不同的管理會計分析方法對同一決策進行分析,對財務報表分析的財務指標層層分解,找出在經營過程中的異常數據并提前進行分析防范,利于企業進行事前、事中和事后評價。

    2、云計算技術對管理會計的影響

    隨著社會信息技術的發展,尤其是云計算技術的迅猛發展,云會計研究的不斷推廣與完善,對管理會計信息系統的發展提供了保障。數據是一個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基礎,過去企業管理者進行財務決策主要基于會計企業內部的財務數據,主要來自企業編制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等,數據的準確度低并帶有一定的主觀性,外部市場的一些客觀數據因為技術原因很難得到并利用,導致決策效率低下。而利用現代互聯網技術和云計算技術,可以獲取企業外部各種結構化、半結構化、非機構化的數據,利用云計算技術對其進行數據挖掘與分析,為企業進行各項管理決策提供客觀、準確的數據基礎。財務共享是現代財務發展的趨勢之一,云計算技術推動了現代財務共享的進一步發展,為財務共享提供財務數據基礎,拓寬了管理會計數據來源的范圍與準確度。

    二、基于云計算平臺的管理會計信息化平臺設想

    基于云計算平臺的管理會計信息化平臺,筆者認為可以又以下四個部分構成:數據來源、數據處理、數據分析和企業管理決策,這四部分自底到上構成一個完整的管理會計信息化體系,為此企業可以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提高數據處理的效率,有助于實現內部精細化管理。

    數據來源包括內部數據和外部數據,外部數據主要來源于銀行、證交所、稅務部門等數據,內部數據主要來源于企業內部控制、財務報表等數據。在大數據的環境下,數據類型也呈現出多樣化的特征,包括結構化數據、半結構化數據以及非結構化這三種數據類型。結構化數據就是我們常見的會計軟件中包含的數據庫,有統一的結構;半結構化主要有郵件、財務報表等數據,有一定的結構但又有各自不同的數據特征;非結構化數據主要包括視頻、音頻、圖像等,這類數據沒有統一的結構,但包含著大量的信息,這類數據在數據挖掘中難度較大。在此平臺中,利用云計算技術對企業外部和內部的數據進行數據挖掘,設計優化算法,為企業提供全面的數據特征。

    數據處理是該平臺的核心環節,利用云計算技術對企業外部和內部數據進行數據挖掘,尤其是對非結構化的數據進行處理,優化算法,從視頻、音頻、圖像等非結構化的數據中挖掘出對企業決策有用的信息,提高數據的利用率,提高決策數據來源的多樣性和可靠性。該平臺的優勢是提高數據處理的效率,降低企業處理數據的成本。

    數據分析是通過建立一系列的管理會計模型,對篩選的數據進行進一步地加工處理,管理者根據自身的需要,選擇適合企業的管理會計模型,該平臺針對管理者的需要選擇合適的數據,通過數據處理得出管理者需要的結論。

    企業管理決策模塊是用戶的應用界面,用戶在該平臺上進行操作,選擇自己需要的財務決策模型,輸入必要的條件值,得出管理決策的結論。該平臺利用海量的數據,實時收集、處理和共享數據,增強了數據處理的時效性和真實性,為管理會計量化處理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山西財經大學)

    參考文獻

    [1]陳旭,范亮.移動互聯網下的管理會計信息化構想——基于云計算平臺.會計之友.2015(19)

    [2]熊磊.云計算在管理會計信息化中的應用初探.財會通訊,2014(12)

    [3]譚波,王佳瑜.云計算環境下管理會計信息化系統框架體系建設初探.品牌,2015(07)

    [4]劉勤等.大智移云時代的會計信息化變革——第十三屆全國會計信息化學術年會主要觀點綜述.會計研究.2014(12)

    第9篇:云計算技術特征范文

    云計算的定義眾說紛紜,筆者通過對不同專家對于這一問題的理解進行整理與總結,云計算就是指網絡中含有的服務層,是并行的分布系統,使用計算機來對服務支持的層次提供保障。云計算對需要使用的軟件會有很強的邏輯。而從用戶角度來說,互聯網軟件需要加強對于云計算技術的理解。云計算主要是強調網絡云所存在的屬性及對互聯網設置進行全面重視。計算機網絡云技術使用的基礎設備的維護需要使用一些設備,例如秒級別或者是分鐘級別的設備,降低資源浪費的概率,同時,也可以有效避免互聯網資源出現就過載。云計算還可以對網絡進行計算與,對集成技術的也可以進行使用。云計算需要對數據進行研究與計算,保障數據資源的共享。而計算機服務對網絡云計算資源需要進行科學合理的配置。云計算按照服務屬性的差異,可以將其分為共有與私有云計算。而私有云計算是為某一位客戶單獨建立,可以加強對客戶的服務頻率,提升服務質量,也可以將數據質量進行控制,保障系統應用順利。而公有云計算主要是指一種公共平臺,以供企業使用。

    2網絡云計算的實現

    現階段,計算機系統的處理需要對其進行簡化,可以將計算機系統分為對性質與功能的預先處理,可以根據云計算系統中比較抽象的部分分為不同小環節,然后對于不同環節進行預算處理。需要預先計算數據及了解云計算功能,在實施過程中,需要檢測處理結果,部分人員需要將特殊的功能進行全面公布,使用這種方法可以將云計算系統運行的過程進行簡化,提升網絡云計算運行效率。云計算能力是網絡云計算系統運用的一個基礎部分,如果計算機系統需要處理的數據數量比較多,就可以使用處理能力強的計算機進行處理。

    3計算機網絡云計算的技術使用

    3.1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特征

    由于網絡云技術的規模大,可以在其中存儲多種數據信息,因此,就需要大量服務器。網絡云計算技術的可靠性很高,主要是由于數據在系統與云計算服務過程中,需要將數據進行備份,保障數據的安全,避免出現數據損壞。如果出現數據丟失,數據的備份就可以進行使用,保障了網絡云計算數據的絕對可靠。計算機網絡云技術具有虛擬性,用戶可以在任何時間段內對云計算技術進行使用。由于云計算技術的使用已經逐漸普及,可以對不同用戶進行識別,大部分用戶的終端設備是虛擬化。云計算的功能之所以如此強大,主要是由于對于用戶所使用的接受信息的終端設備沒有要求,對于民眾來說,是一個使用比較方便的功能。用戶只需要將其設備與網絡進行連接,就可以對數據文件進行上傳。用戶可以以自身的喜好為主選擇工具,在云計算系統中輸入網址之后,就可以進入系統潔面。在網絡云計算技術的后臺有一批管理人員,他們主要負責對計算機進行維護,還需要對其信息進行更新,保障信息安全、實效。而對于計算系統的軟件也需要進行升級,保障信息數據功能的拓展,提升用戶體驗。通過協調維護可以有效避免云計算系統出現病毒;云計算的通用性,計算機網絡云技術與不同設備可以一起使用,確保了用戶交流的暢通性,用戶可以一次性使用多種應用;云技術還具有高度擴展的性質,可以以用戶的使用情況為參考標準,對云計算技術進行管理或者是改善。由于云計算的存儲功能很大,可以對用戶進行分類,如果用戶是私有云計算用戶,就可以給用戶提供轉移服務,也可以進行公有云計算服務,滿足企業的需求,進而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提升云計算的運行效率。在同一個云計算系統中,可以實現對于用戶進行差異化的服務,同時,也可以對有用戶進行遠程云計算服務,保障服務的質量得到有效提升。

    3.2云計算技術的使用

    云計算要進行使用,就需要創建云計算服務系統。這就需要專業人員對于云計算的一些部分進行效果調試,由于現階段的網絡云計算系統結構,還沒有一個專門的云計算架構,也缺乏專業技術。通常來說,云計算服務系統會選擇SAN系統,這種形態是一種集群形式。相關人員可以將數據信息存儲在其中。部分人員可以將集群進行細分,分成不同的數據區塊,然后將數據節點中含有的數據結構進行比較,這樣做的目的是給數據訪問提供便利。客戶如果預先提出了訪問需求,企業部分人員就可以通過節點與客戶加強互動。SAN系統傳輸數據的能力比較快,傳輸數據的速度也相對較強,可以對復雜云計算的進行全面管理。如果服務商需要創建私有的云計算數據,SAN結構的擴展能力會比較強,但是有一點,此系統對計算機硬件要求會比較嚴格,如果成本欠缺,為了減少成本支出,可以將SAN系統與一些其他系統結合起來使用。由于云計算也需要進行系統處理,處理系統內的數據,就需要有具體的目標與任務,但是,由于部分數據計算機中是沒有的。通常情況下,網絡云計算中所遇到的計算機系統就是計算機系統,部分人員可以將系統不同的計算機進行組合,將其將其推廣,保障網絡計算機云計算的順利運行,網絡云計算的使用也可以對資源進行共享。

    3.3保障數據安全

    網絡云計算服務主要是需要由供應商來提供的。如果想要保障云計算中數據的安全,就需要以用戶的使用情況為參考標準進行訪問權限的設置,進而確保資源的安全。互聯網背景之下,需要對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分享與應用。另外,還需要進行數據信息的加密,構建網絡安全防護設施,確保用戶信息的安全,因此,云計算技術要想得到長遠發展,就需要構建安全體系,提高云計算系統中信息防護的水平。而用戶也需要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識,在獲取資源過程中,需要按照規范進行操作,保障自身信息的安全性。新時代,計算機云計算技術需要以實際發展情況為參考標準,確保云計算技術能夠得到順利發展。

    3.4云計算應用技術

    云計算數據對于計算機設備的要求變得愈加嚴格起來,一些計算機由于空間比較小,已經沒有辦法承載股太多數據信息,這就需要加強對計算機硬件的升級,同時,還需要保障計算機的正常運行不會受到任何影響,提升計算機使用空間,保障存儲數據的安全。網絡云計算技術需要用戶進行上網操作,實現對云計算功能的全面使用。云計算的使用對于計算機的配置沒有任何的要求,在互聯網絡上,云計算可以實現對于數據的計算。用戶不需要對計算機硬件進行升級或者是更新,用戶只要能夠上網就已經具備了與云計算連接的能力。云計算技術的使用不僅實現了數據安全存儲,也節省了資金的支出。云計算技術可以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也可以將資源進行共享。云計算系的管理也可以使用云計算技術,云計算系統主要組成部分包括用戶界面、管理系統、服務目錄、監控、部署工具、服務集群。在云計算能協調的用戶界面中,用戶可以進行數據信息的傳輸,而服務器集群主要功能是為用戶提供多樣化管理。

    3.5資源監控

    由于網絡云計算技術數據比較繁多,且應要想提升資源信息的更新速度,就需要保障動態信息傳輸的快捷性。云計算系統可以對數據進行有效管理,對資源系進行監控。對系統進行數據監管與控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如果資源管理出現失誤,數據信息就會失去可靠性,那么系統內部的子系統就有可能會使用錯誤信息,這就會為之后進行資源管理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就需要對云計算系統中的數據進行有效控制與管理。對于不同的云計算服務器可以安裝必要的程序,利用其可以進行監督管理,也可以對信息進行科學合理配置。例如管理人員可以使用一個監視設備將所有的云計算資源的服務設備進行全面連接,然后對其進行管理,將云計算形系統的數據傳輸到數據庫中。管理人員可以使用監控設備的數據庫將所有的云計算信息進行分析與整理,對數據信息進行評估,提升網絡云計算系統中資源的使用效率。

    相關熱門標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久久久| 成人男女网18免费视频| 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午夜高潮毛片|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午夜精华液|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久久网站| 欧美成人性视频播放|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成人综合激情另类小说| 免费无码成人AV片在线在线播放 |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成人网|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粗大黑人巨精大战欧美成人| 亚洲美女人黄网成人女| 国产成人女人毛片视频在线| 成人字幕网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午夜| 成人黄18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在线影院| 窝窝视频成人影院午夜在线| 中文字幕在线成人免费看|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 国产成人综合野草| 国产成人无码专区| 四虎影院成人在线观看俺也去色官网| 国产精品成人亚洲|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精品非洲| 国产成人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成人三级经典中文| 四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网站| 国产成人无码专区|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成人D啪|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亚洲成人免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