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統計學分析方法范文

    統計學分析方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統計學分析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統計學分析方法

    第1篇:統計學分析方法范文

    關鍵詞:老年冠心病;無痛性心肌缺血;發病特點;護理分析

    老年冠心病無痛性心肌缺血是指患者雖然無明確的疼痛癥狀,但具有心肌缺血表現。相關資料報道稱,隨著我國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使得老年冠心病無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人數每年都呈現出上升趨勢。我們認為導致患者發生老年冠心病無痛性心肌缺血主要與患者疼痛閾值發生異常等相關因素有關[1]。無痛性心肌缺血病情隱匿,若未得到及時發現和治療將可能演變成為心律失常,導致患者直接發生死亡。本次研究將分析老年冠心病無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發病特點及護理方法,現報道如下: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2年2月-2015年3月期間收治于我院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0例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是否有疼痛情況分為無痛組以及有痛組,每組患者各45例。其中對照組男29例,女16例,年齡67-89歲,平均年齡(73.3±4.5)歲;觀察組男26例,女19例,年齡69-91歲,平均年齡(75.3±4.4)歲。兩組患者基線資料相同,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監測方法

    根據醫囑給予所有患者相關的藥物治療,同時給予患者24h動態心電圖監測,對兩組患者的年齡、心率以及發病時間和心電圖特征等情況進行比較。

    1.2.2護理方法

    1.2.2.1健康宣教

    在對患者治療期間,護理人員需用簡介、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患者普及冠心病無痛性心肌缺血的相關知識,同時可為患者發放健康手冊、錄像等方式進行宣教,教會患者如何控制自身的血糖、血壓以及血脂等。護理人員還需要對患者的心電圖表現以及臨床特征有足夠了解和掌握,及時發現心肌缺血情況。

    1.2.2.2心理指導

    由于無痛性心肌缺血發病時間不穩定,患者易容易出現緊張、焦慮和易怒等情緒,從而增加了心肌耗氧量,使得心率加快。所以,護理人員需要告知患者控制自身情緒,不良情緒對病情造成的影響,對患者進行積極的心理輔導易于患者保持樂觀、平和的心態面對治療。

    1.2.2.3運動指導

    有文獻指出,針對于老年冠心病無痛性心肌缺血患者而言其發病時間段集中在6:00-22:00,護理人員需要根據此時間段為患者制定出一套有針對性的運動方案和運動時間,防止患者過度疲勞,一旦發現患者存在心慌、心悸等情況時需要及時告知醫生。

    1.2.2.4病情監護

    對患者進行定期的心電圖檢查,尤其是要重點監測患者的血壓以及心率等變化情況。針對于高危患者要增加巡視次數,對患者的病情變化有及時的掌握和了解。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發病特點進行回顧性分析。包括休息狀態下發病人數;睡眠狀態下發病人數;兩組患者心率以及心電圖S-T向下偏移

    1.4統計學分析

    統計學數據全部經過SPSS20.0軟件分析,其中以(X+S)表示計量資料,同時使用t做計量資料對比。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2進行驗證,P值如果

    2.結果

    與有痛患者相比較,無痛組患者>75歲發生心肌缺血的幾率相對較高,(P

    表1 兩組發病特點分析

    3.討論

    有文獻報道稱,將近80%左右的心絞痛患者會存在無痛性心肌缺血表現,無冠心病癥狀以及無冠心病史患者發生無痛性心肌缺血的幾率僅為6%[2]。當前針對無痛性心肌缺血的發病因素還并不清楚[3]。此次研究中對患者采用心電圖監測后發現,有痛組患者發病時心率為(82.3±6.4)次/min;無痛組患者發病時心率為(64.3±4.5)次/min。兩組差異顯著(P

    同時我們認為針對于老年冠心病無痛性心肌缺血患者,需要給予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從而降低患者的發病率以及病死率[4]。綜上所述,與傳統的心肌缺血患者相比較,老年冠心病無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具有諸多特點,對此類患者的病情進行詳細分析同時給予一定的護理可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促進康復。

    參考文獻:

    [1] 褚春燕,張蘭芳.老年冠心病無痛性心肌缺血臨床護理效果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12,31(5):168.

    [2] 胡麗云.老年冠心病無痛性心肌缺血臨床護理效果觀察[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1):492-492.

    第2篇:統計學分析方法范文

    分析其課程不如人意的影響因素有很多,其中學生不注重平時的練習,對學過的統計分析方法不理解、不掌握,生搬硬套公式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究根結底,與該課程以前所采用的傳統的課程考核模式不無關系。

    傳統的“一考定乾坤”的成績考核模式明顯已不適應現在高等教育的形勢和人才培養的需求[1],尤其是對生物統計學這種理論與實際分析結合的課程。如果只是通過一次考試來進行評價,學生若平時再不注重知識的積累,很容易在最后復習的時候出現心理負擔過重、課程理解難度加大等問題。如果在教學過程中采取形成性考核,則可以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督促和考察,能夠真正發揮考核的評定、檢測、診斷、反饋、引導和激勵等功能,達到教學和考核互相支撐、緊密配合、有機結合,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從2006年開始,我們在生物統計學教學考核中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本文就形成性考核在生物統計學教學中的應用做了初步的探索分析,并發現問題,總結經驗,提出進一步改進的建議。

    一、形成性考核方法介紹

    所謂課程形成性考核,是指依據一定的標準,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定期或不定期對學生課程學習過程的狀況進行考核和評價,并將考察和評價的結果作為評定學生課程學業成績依據的過程[2]。

    與傳統的考試考核模式相比較,形成性考核具有以下優點:(1)更注重學習過程的考核,將過程與效果緊密結合起來。(2)考核機會更多,避免了傳統考核模式重期末、輕平時的缺點,能及時發現學生學習問題,并給予其補救機會,最終調動其主動性和積極性,促使其更認真學好功課,杜絕部分學生鋌而走險在考試中舞弊的僥幸心理。(3)考核形式多元化。傳統的考核模式往往形式單一,絕大部分為開(閉)卷考試。而形成性考核可以在平時開放的學習環境下融合各種各樣的考核方式,鼓勵學生自發學習。也就是說,課程形成性考核是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考核,能更全面、更客觀、更公正地反映學生學習的狀況,其將過程考核結果與課程終結性考核結果相結合,能更合理地對學生課程學習過程和課程學業成績進行評定。課程形成性考核是現代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能夠加強學習過程控制,督促學生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反饋教學信息,及時調整教學節奏和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全面、客觀地評定學生課程學習效果和成績。

    二、生物統計學課程形成性考核實踐

    在生物統計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我們采用的具體的課程考核方式很多,按照類型劃分,主要有平時作業考核、平時課程學習表現考核、階段性小測驗考核、特別作業考核、實踐性作業考核、期中期末考試等。其考核最終成績計算方法為:最終成績=(平時與小測驗總成績×30%+期中成績×40%+期末成績×30%)×準確率+其他加分。其中,平時作業考核是在每一章學習結束后下發這一章的作業,并規定交作業的最后期限,按照作業完成的數量及質量進行評分,實行推遲一天交作業,成績扣除10%的懲罰。平時課程學習表現考核是根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出勤率、學習態度、課堂表現等各方面的情況評定其成績。如果課堂發言積極,與教師互動較多,給予一定的獎勵,包括加分或書籍、禮物等物質上的。同時,鼓勵學生走上講臺,親自體會“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辛勞,使之珍惜教師的勞動以及得來不易的學習機會。階段性小測驗考核是在教學過程中在課堂上隨機進行的小測驗,以檢查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情況,并可兼做出勤考察用。具體根據課程教學內容安排的實際情況確定,次數不宜過多,結合課程內容需要進行。特別作業考核,一般是在期中考試后進行的,以自愿為原則參與考核,主要目的在于給予期中考試成績不理想的同學一次補救的機會。其內容一般是針對該課程所學內容或對課程本身的某一方面談談感想或是給學生一個實際問題要求運用統計知識給出一套解決方案。這種考核方式可以促進學生對課程的思考,并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根據學生完成作業的質量,考慮給其最后成績加上0~2分。實踐性作業考核,和特別作業考核相似,一般也是在期中考試后,期末考試前進行的。一般是提供給學生一些原始數據,如幾個班的學生成績資料,某養殖場的生產性能測定數據等,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統計分析知識進行分析,并嘗試形成書面論文。按照學生分析結果的正確性及論文寫作質量,考慮給其期末成績加上0~2分。期中、期末考試與傳統考核模式基本相同,采取閉卷考試、統一閱卷的方式進行。此外,為了激發學生對生物統計學的興趣,我們還特意設計了一項激勵機制,給出了一個復雜的期中考試成績的補救公式。

    之所以給出如此復雜的公式,就是為了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和學習中去,以融會貫通。期中考試的補救成績將替代原期中考試成績,鼓勵那些在期中考試中成績不理想的學生繼續努力學習提高成績。

    如果采用形成性考核,則教學工作量會呈數倍增長。我們采取的解決辦法是吸納汲取研究生力量。研究生參與作業批改、教學和答疑也是我們采用的一種方式。一來借鑒研究生同學本科學習的經驗,對本科生進行學習過程教育,起到另一種言傳身教的作用;二來創造更多的研究生與本科生之間的交流機會,促使研究生在獨立完成課題的同時,完成知識輸入到知識產出的過程,培養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

    基于以上分析,我們的形成性考核的內容涵蓋了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的各方面,包括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其中,學習態度主要指學生課程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主性,這從出勤、完成作業的時間和質量以及期中考試后是否采取補救措施的角度進行衡量;學習能力主要指學生選擇學習資源、學習媒體、學習方式與方法進行課程學習的合理性與有效性水平;學習效果主要指學生獨立完成課程學習內容、課程作業、課程實踐環節的質量以及課程考試的成績。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學習效果三方面的課程形成性考核,較符合生物統計課程教學實際。

    三、目前形成性考核方法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通過幾年來生物統計學課程的形成性考核方法的持續實施,督促學生加強平時的練習,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加深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激發了學習興趣及主動性,提高了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學生普遍反映生物統計學課程的恐懼心理已經不復存在,并且該課程的及格率也大大提高。學困生更加積極認真學習,許多優秀的學生甚至開始學習閱讀國外生物統計學課本,并與教師交流,教學相長。但是其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那就是一直存在著平時作業準確率普遍偏高,而期中、期末考試成績較低的不合理的情況。

    為什么會產生這種情況?通過對形成性考核的構成內容進行分析,發現平時書面作業考核方式占據了形成性考核內容的大部分,但是由于這種開卷類考試本身就存在互相參考或抄襲不容易被發現的缺點,因此書面作業成績存在一定水分,只能反映大多數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掌握情況。而且我們安排作業答疑,鼓勵同學針對作業進行討論,助長了一部分學生被動學習的惰性。此外,本著大學生自尊心強的前提,對不按時交作業或者抄襲的同學,沒有采取措施進行嚴格的處理。

    四、對形成性考核方法實施過程的幾點建議

    1.分組考核。可以將每班同學隨機分成小組(最好男、女混合),以小組為單位安排平時作業或課堂小測驗,各小組的作業題不同,增加學生抄寫作業的難度。同時,又培養了學生之間交流和團隊合作能力。

    2.校驗考核。在期中考試后,對那些平時作業準確率比較好而期中成績不理想的同學,進行一項小測試,測試內容為以前各次作業中的原題,以推測其是否有抄作業的行為。對抄寫平時作業的同學進行嚴肅的處罰,如降低平時成績、增加學習任務等。

    第3篇:統計學分析方法范文

    關鍵詞:考試系統,數學公式,設計

     

    1 引言

    數學公式是由圖片組成的,那么包含數學公式的數學試題就是有文本和圖片組成的。。但是在VB中的我們常用的控件如TestBox等不可以同時顯示文本和圖片,并且包含數學公式的試題文本的容量都很大,這就對存放試題的數據庫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在整個考試系統開發的過程中,先后設計使用了以下的方法實現了數學公式的編輯和顯示的問題。

    2 在考試系統中實現公式編輯的方法分析:

    2.1使用圖片的組合方法:

    在計算機中數學公式是以圖片的形式保存的,那么一套數學試題就可以理解為通過使用文本和圖片特定組合而形成的。我們將數學試題中的文本和圖片分離存入數據庫,在原試題存有圖片的位置上加以標記。試題再現時就是根據試題中的標記將圖片插入。

    (1)試題顯示要想在VB中表現這道數學試題就要分別使用顯示文本和圖片的控件以特定的順序排列才能得以顯示。根據經函數模塊處理過的試題文本中的標記,將添加標號的公式圖片插入。這樣就實現了含有數學公式的試題的編輯和顯示。

    (2)數據庫在實現的過程中對數據庫沒有什么特殊的要求,數據庫中常用的數據結構就可以滿足文本和圖片的儲存。

    2.2 使用OlE對象調用Word對象中的數學公式編輯器編輯和顯示數學公式

    對于公式的編輯和使用我們使用最多的工具就是WORD,要是在軟件中使用WORD作為一個載體通過它在軟件中編輯、顯示和使用,那么這個問題就可以解決了。要想在軟件和Word之間建立一座數據溝通的橋梁我們自然的想的OLE。ObjectLinking and Embedding,對象連接與嵌入,簡稱OLE技術。OLE不僅是桌面應用程序集成,而且還定義和實現了一種允許應用程序作為軟件“對象”(數據集合和操作數據的函數)彼此進行“連接”的機制。OLE可以用來創建復合文檔,復合文檔包含了創建于不同源應用程序,有著不同類型的數據,因此它可以把文字、聲音、圖像、表格等組合在一起。。

    2.2.1實現技術:

    目前大多數數據庫都支持OLE類型的數據庫字段,利用這種字段,可是存放Word文檔和Excel表格等任何種類的文件,并且在VB中提供了文件存取的方法,利用這種可以方便地存取OLE數據庫字段。這里,使用GET、Put、Seek等語句,以二進制形式打開一個臨時文件,把它作為OLE字段與OLE控件的中間緩沖區,當從LOE字段向OLE控件中讀數據是,由于設置了OLE控件同數據庫OLE字段的綁定,因此可以實現OLE控件中內容的自動更新,這樣就提供了技術的基礎。

    2.2.2 實現過程:

    1. 新建一個標準工程,創建一個新窗體,設置“名稱”屬性為frmOleWord。

    2. 在frmOleWord窗體中添加一個OLE控件,在隨后彈出的“插入對象”對話框中選擇MicosoftWord文檔,點擊“確定”。設置OLE控件的“名稱”屬性為oleShow。

    3. 添加一個“CommanButten”控件,設置其“名稱”屬性為cmdInsertFiguer,“Caption”屬性為插入公式。

    4. 再創建一個新窗體,設置“名稱”屬性為frmFiguer。

    5. 在frmFiguer窗體中添加一個OLE控件,在隨后彈出的“插入對象”對話框中選擇Micosoft 公式 3.0,點擊“確定”。設置OLE控件的“名稱”屬性為oleFiguer。

    6. 在frmOleWord下添加如下代碼:

    Option Explicit

    Private Sub cmdInsertFiguer_Click( )

    frmFiguer.Show

    End Sub

    Private Sub Form_Load()

    oleWord.DoVerb

    End Sub

    2.3使用RichTextBox控件實現數學公式編輯和使用

    如果將字符個數超過2048個的字符串放到一個TextBox控件中,就會產生一個運行錯誤。然而,Visual Basic提供了一個控件可以代替TextBox控件處理這類文本,這就是RichTextBox控件。RichTextBox控件沒有明確的字符串大小限制。同時,RichTextBox控件還有自己的方法和屬性,通過這些方法和屬性可以實現文檔的編輯、查找、刪除和打印等功能。并且可以嵌入Word對象,并且調用word對象中的公式編輯器實現對公式的編輯和顯示。

    2.3.1實現技術:

    text屬性:控件中的文本。

    textRTF屬性:控件中的格式化文本(含隱藏的格式化信息)。

    RichTextBox控件使用OLEObjects集合支持嵌入的對象。每個嵌入控件中的對象都表示為一個OLEObject對象。這允許文檔中創建的控件可以包含其他控件或文檔。。例如,可以創建一個包含Microsoft Excel報表、Microsoft Word文檔或任何在系統中注冊的其他OLE對象的文檔。要在RichTextBox控件中插入對象,可以簡單地拖住一個文件(如使用Windows 95的Explorer)或其他應用程序(如Microsoft Word)中所用文件的加亮部分(選擇部分),將其直接放到該RichTextBox控件上。

    richtextbox1.OLEOBJECTS.ADD方式:

    richtextbox1.OLEOBJECTS.ADD ,,'文件名'

    richtextbox1.OLEOBJECTS.ADD ,,,'對象類型'

    object.AppendChunk Data

    使用Field 或 Parameter 對象的 AppendChunk 方法可將長二進制或字符數據填寫到對象中。在系統內存有限的情況下,可以使用 AppendChunk 方法對長整型值進行部分而非全部的操作。

    3、結論

    本系統把公式編輯器、計算器等集成到系統中實現了圖文混排,這樣使得系統不再局限于某一種考試,滿足了計算機和數學課程考試的需要。顯然,相比前兩種方法RichTextBox控件中不但能夠如上介紹那樣插入OLE對象,還可以通過SelFontName、SelFontSize和SelFontColor設置字體屬性。使用剪切板、復制和粘貼文本。使得RichTextBox控件在文本編輯方面能夠實現類似Word的功能,在考試系統中對數學公式的編輯和顯示顯得游刃有余。

    參考文獻:

    [1] 陳明. 無紙化考試系統綜述 [J]. 計算機教育,2007,(03S):12-15.

    [2] 馮能山. 一種基于局域網的無紙化考試系統設計[J]. 微計算機信息,2007,(23):20-21.

    第4篇:統計學分析方法范文

    關鍵詞:腹腔鏡手術;子宮肌瘤;垂體后葉素

    生育年齡婦女子宮肌瘤的發生率為20%~50%,隨年齡增加呈上升趨勢 。保留子宮的肌瘤剔除術越來越受到女性青睞,而術中出血是腹腔鏡下肌壁間子宮肌瘤剔除術不能廣泛開展的重要原因。本研究用不同方法減少術中出血,結果顯著。

    一、對象與方法

    1.對象:鄭大一附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因子宮肌瘤住院治療的患者,肌瘤位于肌壁間、無手術禁忌證、具有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LM)指征、直徑3cm以上肌瘤≤2個者,共136例,按住院先后分成3組,分別采用不同的術中止血方法,其中A組采用肌瘤蒂部套扎,B組于肌瘤周圍肌層注射用等量生理鹽水稀釋的20IU縮宮素并行肌瘤蒂部套扎,C組用肌瘤周圍肌層注射用20m1生理鹽水稀釋的12IU垂體后葉素和蒂部套扎方法。3組對象年齡和肌瘤一般情況無統計學差異。

    2.手術方法:插管全麻,采用截石位放置舉宮器,腹部4個穿刺孔,第一穿刺孔位于臍輪上方,左下腹2個、右下腹1個操作孔。穿刺成功后,B、C 2組患者在肌瘤周圍肌層細針穿刺多點注射縮宮素或垂體后葉素,壓迫創面l一2 min后單極電鉤切開子宮肌層。待肌瘤大部分浮出切口表面以上時,3組用O號薇蕎線套扎肌瘤蒂部,套扎線上方雙極電凝止血后切下肌瘤。肌瘤剝出后0號薇蕎線連續全層縫合創面,遇位置深的肌壁間肌瘤,底部先間斷8字縫合一層。肌瘤通過組織粉碎機切碎取出。對于多發性子宮肌瘤,從大到小剔除一個縫合一個。術中5 min測1次血壓、脈搏,出現異常立即藥物控制。術畢子宮創面涂抹透明質酸鈉預防黏連,腹壁切口注射0.5%布比卡因鎮痛。

    3.術后治療:絕大多數患者術后應用縮宮素20IU/d靜脈滴注2~3 d,預計術后出血風險較高者用米索前列醇200?g/3 h塞肛3次后轉為縮宮素靜脈滴注。術后預防性應用頭孢二代或喹諾酮類抗生素3 d。

    4.觀察指標: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取引流瓶中液體量減去沖洗液體量差值。

    5.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使用SPSS l0.0統計軟件包,差異統計學意義檢驗采用方差分析和t檢驗。

    二、結果

    手術時間、出血量等情況:3組比較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和術后住院時間。3組手術時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C組術中出血量和術后住院時間均少于其他2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三、討論

    自20世紀70年代后期,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剝除術開始推廣應用。大量研究表明,腹腔鏡手術較之開腹手術具有顯著的優點 。但是由于腹腔鏡下肌壁間肌瘤剝除較開腹手術操作困難,手術時間長、出血量多,因此一直存在爭議。由于靜脈應用止血藥和宮縮劑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電凝止血又可能導致子宮創口愈合不良,使得局部用藥成為最佳選擇。縮宮素對于妊娠子宮促進宮縮效力比較強,但對非妊娠子宮則效果不佳。垂體后葉素作用于子宮肌層via受體,引起子宮平滑肌的強烈收縮,生育期、妊娠期和絕經期婦女的子宮均表達此受體,對子宮有興奮作用 。我們采用0號薇蕎可吸收縫線腔外打活結后用送結器推入腹腔,方法簡單,成本低廉,與垂體后葉素聯合應用止血效果顯著,術后殘腔出血機會少。故我們認為垂體后葉素局部注射聯合肌瘤蒂部套扎方法是LM術中最簡便有效的輔助止血方法,值得臨床上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 Verkauf BS.Myomectomy for fertility enhancement and preservation.Fertil,Steril,1992,58:1

    [2] 陳樂,石少權,王峰. 垂體后葉素在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中的應用[ J ]. 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 2007, 21 (7) ; 402 - 493.

    第5篇:統計學分析方法范文

    【關鍵詞】 橈動脈;血氣分析;檢測結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4.486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4-2193-02

    患者橈動脈穿刺是用于檢測呼吸功能及酸堿平衡的一項基本操作,須動態觀察其數值變化,也是臨床護理操作技術的難點之一。因此,常需反復多次穿刺,他們的血氣分析才能做好,在這個過程中難免緊張恐懼,而這極有引起血中PaO2、PaCO2的變化[1]的可能,影響檢測結果。為了能快速準確采集血氣標本,為治療提供依據,減少并發癥,依照基礎護理操作原理[2],聯系臨床實際,我科對兩種橈動脈采集血氣標本方法作了比較。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科2012年1-7月收治的需要采集橈動脈血氣分析患者203例,隨機分為兩組,即對照組與試驗組。對照組男56例,女46例;年齡28-85歲,平均年齡(68.43±1.35)歲。其中冠心病20例,心律失常21例,高血壓22例,先天性心臟病21例,心力衰竭11例,病毒性心肌炎6例,原發性肺動脈高壓1例;試驗組男53例,女48例,年齡21-78歲,平均年齡(65.43±1.27)歲。其中心律失常23例,冠心病21例,高血壓17例,心力衰竭23例,先天性心臟病10例,病毒性心肌炎4例,原發性肺動脈高壓3例。兩組患者分別采用不同的橈動脈穿刺方法,采血時,記錄其所用時間、穿刺成功數、患者的疼痛反應等。采血量均為1ml。采血均由6名護齡在4-7年的護師完成。兩組患者年齡、體重等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操作方法 兩組患者均停氧并臥床休息15-30min,急診及搶救除外,做好解釋,取得配合。兩種方法均需做好患者的固定工作,定好穿刺部位后不能再變動。兩種方法均需將患者平臥,掌面朝上,手臂自然平放于床上,將小棉墊放置在患者手腕處,手臂伸直,略向外展,手指掌面向下壓,使手掌背曲呈反弓狀,充分暴露穿刺部位。

    1.2.1.1 對照組 用5ml注射器經橈動脈斜刺進針穿刺采血法。即患者穿刺側掌心向上,手腕部的第二道腕橫紋橈側1/4處,常規消毒穿刺部位皮膚及操作者的左手食指,左手食指觸壓判斷動脈的深淺度和走向,觸摸橈動脈搏動最明顯處,以穿刺點為中心環形消毒6cm,右手持注射器30°-50°迅速刺入血管,穿刺方向由遠心端向近心端,與前臂內側中線平行。在動脈壓力下,血液自動流入注射器1ml后拔針,按壓止血5min-10min。并迅速排盡注射器內空氣,將針尖插入橡皮塞與空氣隔絕,然后將注射器平置于兩掌之間,輕輕地轉動數次,使抗凝劑與血液充分混合,15min內送檢[3]。

    1.2.1.2 實驗組 采用垂直旋轉進針法采血。患者穿刺側掌心向上,腕關節下墊一軟枕,使腕關節背伸,觸摸腕關節上約兩橫指處橈動脈搏動最明顯處并固定,以穿刺點皮膚為中心環形常規消毒5cm。同時消毒操作者左手食指及中指,穿刺者左手拇指繃緊皮膚,利用食指觸壓感覺動脈的深度及走向,右手持采血針(5.5號頭皮針連接5mL一次性注射器,內加肝素),與皮膚呈90°垂直旋轉刺入血管,見回血停止進針,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針頭,在動脈壓力下,血液自動流入注射器1ml后拔針用無菌棉球加壓止血5min-10min,并迅速排盡注射器內空氣,拔出針頭后,將針尖插入橡皮塞與空氣隔絕,然后將注射器平置于兩掌之間,輕輕地轉動數次,使抗凝劑與血液充分混合,15min內送檢。

    1.2.2 統計方法 計量資料以χ±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x2檢驗,軟件采用SPSS17.0。

    2 結 果

    2.1 穿刺成功率 見表1。

    3 討 論

    垂直旋轉成功率明顯高于斜刺進針,可能的原因是,對照組在針頭刺入皮下接觸血管壁且未穿透血管壁時,進針時局部損傷大,穿刺成功率較低,患者疼痛明顯,患者易動,易使血管滑動,導致穿刺失敗,影響穿刺成功率并影響了穿刺時間[4],而垂直進針法使針頭直接穿透皮膚刺入血管壁,減少針頭在皮下停留的時間,減輕對患者的刺激及疼痛,易穿刺成功。要減輕穿刺的疼痛,就要縮短刺激時間和降低刺激強度。采用垂直旋轉法采血時,針頭與皮膚接觸面積小,組織損傷小,受損組織釋放的某些致痛物質較少,使神經末梢傳入中樞的痛覺減少,所以疼痛較輕。此外,垂直進針法直接進入皮下及血管,減少了進針路程,縮短了刺激時間,從而減少了對皮下纖維的傷害,也減輕了患者的疼痛[5],提高了血氣分析準確率。進針時針斜面向上,回血快,見回血后針頭斜面向左轉向操作者,與血流方向一致,可減少針眼處滲血及血腫的發生能有效避免血腫形成,而且避免暴露,重復性好。這種方法既避免了經股動脈采血易混入氣泡,又大大減少了誤采靜脈血的幾率。綜上所述,實驗組采血定位準確,易于操作,穿刺成功率高,局部損傷小,疼痛程度低,省時省力,易掌握,其明顯優于對照組,是值得廣泛應用推廣的技術。

    參考文獻

    [1] 竇靜.血氣分析動脈穿刺采血的體會.現代醫藥衛生,2006,22(20):3179.

    [2] 姜安麗.新編護理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249.

    [3] 臧小芳.2種橈動脈采集血氣分析標本方法的比較.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2):47.

    第6篇:統計學分析方法范文

    可拓學邊坡巖體分級穩定性評價標準一、引言

    可拓學是用形式化模型研究事物拓展的可能性和開拓創新的規律與方法,并用于解決矛盾問題的科學。通俗地說,可拓學研究產生創意的理論和方法,成為生產創意的理論依據和方法來源。可拓學的研究對象是矛盾問題,基本理論是可拓論,方法體系是可拓方法,邏輯基礎是可拓邏輯,與各領域的交叉融合形成可拓工程。可拓論、可拓創新方法和可拓工程構成了可拓學。目前,已形成初步的理論框架,并建立了在人工智能、計算機、管理、控制、檢測等領域的應用方法,廣泛的運用到科學實踐分析中。

    在自然界和現實生活中,事物是可以分成截然不同的兩大類:一類是確定性的現象;另一類是不確定性的現象。研究自然界中隨機現象統計規律的數學方法,叫做概率統計,又稱數理統計方法。概率論——就是根據大量同類隨機現象的統計規律,對隨機現象出現某一結果的可能性作出一種客觀的科學判斷,對這種出現的可能性大小做出數量上的描述;比較這些可能性的大小、研究它們之間的聯系,從而形成一整套數學理論和方法。

    近幾十年來,隨著科技的蓬勃發展,概率論大量應用到國民經濟、工農業生產及各學科領域。許多興起的應用數學,如信息論、對策論、排隊論、控制論等,都是以概率論作為基礎的。概率論和數理統計是一門隨機數學分支,它們是密切聯系的同類學科。但是應該指出,概率論、數理統計、統計方法又都各有它們自己所包含的不同內容。目前,隨著概率統計研究的發展,在工程建設和巖體測定中也得到了一定的運用,本文從概率統計的視角著眼,就是對之前應用研究的一個回顧。

    二、邊坡巖體質量分級的研究

    1.邊坡巖體概述

    根據巖體工程不同種類,可以對巖體進行分類,其分類標準主要是根據地質條件的不同以及巖體本身所具備的物理力學特性對巖體穩定性的影響來進行劃分的,可以根據其穩定程度,劃分為幾個不同類別,同時,將其作為標準來初步評價巖體穩定性。工程巖體的性質一般由巖體的完整程度以及堅硬的程度來決定,并將其作為巖體基本質量,其是巖體分級分類主要標準,是在對工程巖體受影響因素充分考慮的基礎上,進一步修正巖體基本質量而提出的。在巖石力學的角度來看,對巖體的分類一般不僅僅局限在定量描述巖體質量和結構上,還需要對巖體穩定性進行有效的評價,比如,在目前,國內外廣泛應用南非體系以及Q體系作為地下圍巖分類標準,并且可以直接將其分類評分成果作為評價穩定性的資料,并提出相應的加固對策。

    從整個國內外的巖體質量的分類上來看,可以清楚地看出巖體的分類隨著時間的推移不論在廣度上還是在其深度上都有了很大的進展。以下是巖石的質量分類的特點以及是其發展的趨勢

    第一,在早期的分級階段,只會從某一個單一的影響因素去分析作出評價,雖然影響巖體質量有著眾多的因素,但是早期的分類只會注重單一的指標的定性分類或者是單一指標的定量分類。這樣的分類方法存在著很大的不足,其評價的標準并不能滿足實際工程的需要,而且在有了巖體以及巖體結構的觀念以來,人們已經開始慢慢地意識到了單一評價的分級并不能全面地對巖體的整體性質進行反映,由于其分級存在著不科學性,因此巖體分級從單一因數逐漸地想多因素的綜合評價發展。

    第二,巖體質量分級因素開始逐漸向定性以及定量兩者相結合的方向發展。

    第三,在對壩基巖體質量分級的過程中,合理的做法是不應該太過追求其精確,所謂物極必反。太過的精確,反而會令分級變得模糊。相反,適當的模糊能夠展示其精確。在實際的應用上,借鑒加拿大康拜爾主張的巖體三分概念是具有一定意義的。

    在工程建設中,巖體質量分級意義重大,其是工程從設計到開工等過程的參考依據,因此,需要將巖體質量分級作為一項重大工程對待。在分級中,應先篩選對工程穩定性造成影響的各類因素,并將其歸入作為巖體質量分級標準的地質指標中,但是需要把握好一點,要牢記所謂的指標,應該是影響巖體穩定性最為基本和準確的因素,指標不能太多,要不然可能會造成分級方法的無效性和非科學性。同時,還應確保不同分級因素不會相互影響,防止其任意搭接或者重復。例如,在評價巖體質量時,不能將點荷載強度以及單軸抗壓強度這兩個指標同時作為其跟卸荷及風化之間關系的評價標準。因為卸荷及風化較為嚴重的地方,其巖體質量也不高。所以,巖體質量的分部會呈現帶形。另外,除了一些裂隙和斷層較為密集的地帶,從岸坡的表面到內部,巖體質量一般都會逐漸改善,這種規律同樣適用于河床壩基中。只要把握這種規律,那么巖體質量分級便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2.邊坡巖體質量分級的方法研究

    巖體質量分級在工程建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工程設計、開挖的直接依據,因此,做好巖體質量的分級工作是一項需要慎重對待的問題。在當前的各類工程建設過程中,巖體穩定性是決定工程基礎是否牢固的關鍵,我們必須深入理解巖體質量分級的含義,經過科學的測定和研究,設計合理有效的分級方案。當前,學界對于邊坡巖體質量分級的研究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RMR體系

    RMR是巖體力學中的巖石分類方法,該分類體系由比尼衛斯基于1973年提出,包擴了巖塊強度、巖石質量指標、節理間距、節理條件、地下水這5個參數。分類時,根據各類參數的實測資料,按照標準分別評分;然后將各類參數的評分值相加得巖體質量總分RMR值;再按節理分類對其進行修正;最后,用修正后的RMR值將巖體分級。

    RMR體系是巖體分類方法中的一個很詳盡的方法體系,它對巖體本身質量的評定給出了一個較為全面的標準。但RMR體系在現實操作中存在著不夠專業化的問題,沒有考慮到不同地區不同地質的影響。處于這樣的考慮,學者諾曼那后來據此提出的SMR體系可以視為對其的一個補充。SMR體系充分考慮了不同的巖體結構對于巖體分類和穩定性的影響,在具體的巖體分級標準中加入了結構數據,使得巖體質量分級更為科學,也更具有可操作性。

    (2)CSMR體系

    CSMR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巖體質量分級體系,可以視為SMR體系的本土化。如前所述,我國的地形極為復雜,而工程建設在很多時候都是在地形惡劣的情況下展開,所以CSMR體系的發展可以說是解決我國業內人員在具體建筑施工過程中的問題。該體系的最大特色是對當前邊坡巖體分級評價指標進行了多種修正,考慮到了特殊地形的影響,同時還將巖石性質、結構面等指標加入了進去。

    (3)Q體系

    Q體系最早發展于隧道工程,是早期多指標分類的代表。該系統綜合考慮了RQD、節理狀況、涌水量、應力條件等因素,指標提取簡便易行。適用于隧道、硐室等地下工程,在工程建設中也有一定使用價值。但是,由于Q體系使用范圍有著比較強的限制性,所以尚未在諸多領域全面展開。

    三、可拓學視角下邊坡巖體質量分級的應用分析

    可拓學自從上個世紀70年代被提出以后,經過10多年的發展,在理論上已初步形成了其特有的理論框架;目前,可拓學正向應用方向發展,可拓工程作為可拓學特有的方法,在產品設計,企業策劃,過程控制,識別與評價,技術科學與人工智能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在地質工程和巖石工程中,可拓學也進一步得到了發展,在與概率論結合之后,在巖體質量分級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

    1.邊坡巖體分級影響因素的可拓學分析

    邊坡巖體分級的目的在于對邊坡巖體的穩定性進行判斷,從而為工程的展開奠定基礎。而要對邊坡巖體進行有效的分級,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對巖體分級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力求在科學測量和論證的基礎上有一個準確的認識。一般來說,巖體分級及其穩定性的影響因素包括了氣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層巖性;地質構造;水文地質;植被和氣候等因素。在不同的地區,這些條件的表現方式各不相同,要準確的對其進行測量和預測,在現有的技術條件無法達到完全的實現。這就使得可變量和模糊因素大量存在著,從而為工程的后續進程造成阻礙。而可拓學的核心,就是對隨機和模糊現象進行分析歸納,它以不相容問題為研究中心,去尋求事物矛盾的內在機制。建立物元模型,通過各種變換去尋求事物的解是物元分析解決不相容問題的一般方法。但是可拓學的視角缺乏數據支撐,為此,概率論的引入能為其模型的建立提供具體的指標和數據,使得可拓學模型的建立成為可能。

    2.邊坡巖體穩定性評價標準的可拓學分析

    如前所述,影響邊坡巖體穩定的因素包括了地質、水文等,然而這并不是說所有的標準都處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不同的標準必須有著不同的輕重之分。

    我們要根據具體巖土的實際情況,設定一個能反映穩定程度的定量值。建立邊坡巖體穩定性評價標準的過程一般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首先,確定邊坡巖土體穩定性經典域,即通過對邊坡穩定性的分級,結合物元概念,得到經典域。

    其次,是確定節域,節域需要通過參考各評估指標歷史資料的最小值及最大值來確定。

    再次,確定待評邊坡物元以及簡單關聯函數和初等關聯函數,其中,關聯函數的計算結果對可拓權系數的確定有著重要意義。

    最后,利用層次分析法確定權系數,在前面計算的基礎之上根據各評價指標的重要性排序,并建立相關的評價指標體系。

    參考文獻:

    [1]葛華,吉鋒等.巖體質量分級方法—CSMR法的修正及其應用[J].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2006,(17).

    [2]周漢民.巖體質量的可拓學評價方法在邊坡工程中的應用[J].礦業快報,2009,(12).

    第7篇:統計學分析方法范文

    科爾沁區第一人民醫院檢驗科,內蒙古通遼 028000

    [摘要] 目的 探討IQ200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干化學分析儀、顯微鏡法臨床檢測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該院382例住院患者的尿檢資料,對用IQ200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H-100尿干化學分析儀和尿沉淀鏡檢的檢驗結果進行統計學處理。結果 顯微鏡紅細胞陰性率均高于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尿干化學分析儀,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檢查白細胞陰性率均低于尿干化學分析儀、顯微鏡檢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尿沉渣分析儀和尿干化學分析儀檢查結果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可以將儀器法檢查和手工鏡檢相結合,從而提高尿液分析的檢驗質量。

    [

    關鍵詞 ] 尿液檢查;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尿干化學分析儀;尿液沉渣顯微鏡檢查

    [中圖分類號] R446.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12(c)-0023-02

    隨著醫學檢驗技術的發展,自動化分析儀逐漸替代傳統的手工檢測。如IQ200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H-100尿干化學分析儀就可在短時間內將尿液的多種化學指標進行定量分析[1]。該文對382例患者的尿液,分別采用UF- 50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H-100尿干化學分析儀及尿沉淀鏡檢進行檢測,并對結果進行分析比較,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分析該院住院的382例患者的尿檢資料,其中男202例,女180例,年齡25~66歲,平均年齡(43.3±7.8)歲。

    1.2方法

    1.2.1儀器與試劑IQ200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及配套試劑(日本Sysmex公司);迪瑞H- 100尿干化學分析儀及尿液分析10項試紙條(長春迪瑞公司);CX-2顯微鏡(Olympus公司)。

    1.2.2 檢查方法收集住院患者的清潔尿液,取10 mL充分混勻后,分成兩管。第1管先在H- 100尿干化學分析儀上檢測,再在IQ200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上做尿沉渣檢查;第2管放入離心管在1500 r/min條件下離心5 min后,取尿沉渣液進行顯微鏡檢驗,每份標本均在2 h內檢測完畢。

    1.2.3 正常參考值范圍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參考范圍:紅細胞0~17/uL,白細胞0~28/uL;鏡檢參考范圍:紅細胞0~3個/HP,白細胞0~5個/HP,超出參考范圍判定為陽性[2]。

    1.3 統計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三種檢查方法結果比較

    紅細胞陰性率:顯微鏡檢查陰性率為85.34%,高于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尿干化學分析儀,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全自動尿沉渣分析與尿干化學分析儀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白細胞陰性率: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檢查陰性率為71.99%,顯著低于尿干化學分析儀、顯微鏡檢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尿干化學分析儀與顯微鏡檢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自動化分析假性結果

    將鏡檢結果作為參考標準,如果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尿干化學分析儀結果陽性而鏡檢結果為陰性,則視為假陽性;如果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尿干化學分析儀結果陰性而鏡檢結果為陽性,則視為假陰性。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尿干化學分析儀檢查紅細胞假陽性率、白細胞假陽性率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IQ200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采用流式細胞和電阻抗技術進行檢測,通過對檢測熒光染色后尿沉渣中單個細胞的熒光強度、前后散射光強度及電阻抗的大小對尿液中的各種有形成分進行識別,可對紅細胞、白細胞等12種有形成分進行定量分析。此分析儀具有操作簡單、檢測速度快,重復性好等優點。尿干化學分析儀是通過檢測細胞內所含的化學物質來完成尿液檢查的,具有具有簡單、快速等特點。但是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尿干化學分析儀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從而造成假陽性、假陰性的出現[2]。通過表1可以看出,顯微鏡紅細胞陰性率均高于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尿干化學分析儀,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檢查白細胞陰性率均低于尿干化學分析儀、顯微鏡檢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等[3]的結果基本一致。

    在紅細胞檢測假陽性方面,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容易受到某些因素的干擾,如尿液草酸鈣結晶、尿酸鹽結晶、尿菌等影響而造成假陽性結果的檢出。紅細胞假陽性多由霉菌孢子、草酸鈣結晶、細菌和外來污染物引起。管型的假陽性常由黏液絲、霉菌絲及外來污染物等引起, 特別是當非晶型鹽類、細菌和類細菌微粒附著在黏液絲、菌絲及污染物上時,儀器易誤判定其為病理管型[3]。通過表2可以看出,全自動尿沉渣分析與鏡檢結果不符61例,其中假陽性58例,通過鏡檢證實,大量雜菌影響有13例,受霉菌影響有12例,受無定性尿酸鹽結晶或草酸鈣結晶影響有33例。因此,菌尿、結晶是全自動尿沉渣分析結果假陽性的主要原因。尿干化學分析儀有31例出現假陽性,6例受尿液pH偏高影響,17例受細菌過氧化物酶影響,8例受氧化劑影響。尿干化學分析儀檢測原理是利用肌紅蛋白或者游離血紅蛋白中的血紅素能夠催化過氧化氫釋放新生態氧,從而使色原氧化而顯色。如果尿液標本中含有類氧化酶物質,就會具有血紅蛋白相同的氧化色原作用,從而造成假陽性的發生[4]。全自動尿沉渣分析有3例假陰性,可能是紅細胞碎片言其熒光染色敏感度下降,造成熒光強度較弱,從而導致儀器漏檢。尿干化學分析儀有2例假陰性,主要原因是受尿液中含有大量維生素C,可能是由于維生素C競爭性抑制反應造成干化學隱血出現假陰性。

    在白細胞檢測假陽性方面,全自動尿沉渣分析有30例假陽性,其中受菌尿影響有4例,受小圓上皮細胞影響有11例,受移形上皮、管型碎片、小管型有15例。而尿干化學分析儀有11例假陽性,分析尿干化學法檢出的71例假陽性患者的臨床資料,可發現患者多數患有腎炎、腎移植、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這可能是由于患者服用先鋒霉素或慶大霉素等抗生素致使尿液中淋巴細胞、高膽紅素和尿蛋白濃度升高引起的。因為尿白蛋白和尿膽紅素對白細胞檢測試紙墊的酯酶反應具有明顯的干擾,患有腎結核等疾病或進行器官移植患者的尿液中淋巴細胞含量升高,單純進行干化學法檢測就會出現假陽性結果[5]。全自動尿沉渣分析有2例白細胞假陰性,原因尚未明確,有待于進一步研究。尿干化學分析儀有6例白細胞假陰性,經鏡檢證實,均為單核細胞和/或淋巴細胞,主要原因是單核細胞、淋巴細胞胞質中沒有酯酶,因而出現漏檢。

    綜上所述,盡管尿沉渣分析儀和尿干化學分析儀均能夠快速測定尿液當中的多項指標,且具有快速、簡便、可重復性好等優點,但導致漏檢的因素也較多。因而,在臨床當中可以將儀器法檢查和手工鏡檢相結合,從而提高尿液分析的檢驗質量,以便為臨床的診斷和治療提供快速、準確的診斷依據。

    [

    參考文獻]

    [1]溫立鴻.UF-1000i 尿沉渣自動分析儀與顯微鏡檢查結果比較及復檢規則的建立[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1,32(4):506-508.

    [2]胡飛,昌仲勇.尿液干化學分析儀和尿沉渣法檢測白細胞和紅細胞結果分析[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2, 33(11):1391-1392.

    [3].UF-100尿沉渣分析儀和干化學檢測尿中紅細胞和白細胞及管型的干擾因素分析[J].中國實驗診斷學,2008,12(4):534-537.

    [4]王麗英.尿沉渣分析儀與尿干化學分析法、顯微鏡鏡檢聯合檢測尿白細胞、紅細胞的分析研究[J].吉林醫學,2010,13(4) :76-77.

    第8篇:統計學分析方法范文

    【關鍵詞】維吾爾族;漢族;健康體檢;異常本文旨在結合地區差異, 民族差異比較新疆吐魯番地區維、漢兩民族膽囊炎或息肉及膽結石發病率是否存有差異, 因此對本院2013年5~12月體檢科維、漢兩民族成人健康體檢, 共計2511人次, 其中維吾爾族1096人次, 漢族1415人次, 對其體檢結果膽囊炎或息肉及膽結石2項異常指標的發病率進行分析和探討,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組維、漢兩組健康體檢共2511人, 維吾爾族組1096人次, 漢族組1415人次。所有人員均是吐魯番地區企事業單位職工或自主擇業人員, 在本院體檢科參加健康體檢。維吾爾族組:男718人, 女378人, 年齡24~57歲, 平均年齡40歲。漢族組, 男818人, 女597人, 年齡22~56歲, 平均年齡39歲, 兩組人群性別、年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 2 ;方法對兩組體檢人員B超檢查結果的2項異常指標進行統計學分析, 內容包括:膽囊炎或息肉、膽囊結石。

    1. 3 ;統計學方法實驗結果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 行χ2檢驗, 維、漢兩組不同體檢異常項目的關系, P

    2 ;結果

    表1 ;維吾爾族與漢族膽囊炎或息肉及膽結石發病率

    比較[n (%)]

    項目 維吾爾族(%) 漢族(%) χ2 P

    例數 1096 1415

    異常 252(22.992) 320(22.615) 0.050 >0.05

    表2 ;維吾爾族與漢族膽囊炎或息肉及膽結石發病率

    比較(n, %)

    病癥 維吾爾族 漢族 χ2 P

    膽囊炎息肉 164(14.964) 256(18.092) 4.340

    膽囊結石 88(8.029) 64(4.523) 13.351

    表3 ;維吾爾族(男)與漢族(男)膽囊炎或息肉及膽結石發病率比較[n (%)]

    病癥 維吾爾族(男) 漢族(男) χ2 P

    膽囊炎息肉 104(14.485) 160(19.139) 6.920

    膽囊結石 52(7.242) 32(3.828) 8.204

    表4 ;維吾爾族(女)與漢族(女) 膽囊炎或息肉及膽結石發病率比較[n (%)]

    病癥 維吾爾族(女) 漢族(女) χ2 P

    膽囊炎息肉 60(15.873) 96(16.580) 0.007 >0.05

    膽囊結石 36(9.524) 32(5.527) 6.185

    本文通過對維吾爾族1096人(異常252人)與漢族1415人(異常320人)健康體檢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數據對比結果P>0.05,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見表1。但進一步對吐魯番地區維、漢兩組2511人健康體檢膽囊炎或息肉、膽囊結石2項異常指標進行統計學分析數據對比, 漢族男女膽囊炎或息肉的總發病率高于維吾爾族男女, P

    3 ;討論

    第9篇:統計學分析方法范文

    [關鍵詞] 胃癌;預后因素;輔助化療;預后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3-1290-02

    的危險因素錯綜復雜,相互之間還存在著多因素的交互作用[3]。胃癌術后輔化療雖被廣泛應用,但仍存爭議。為此我們收集了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月1日間我院及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二院III期胃癌患者詳細的臨床及病理資料進行分析,探討影響胃癌術后患者預后的因素,包括性別、年齡、組織學分型、組織學分級、腫瘤部位、腫瘤標志物CEA、病變分期、淋巴結轉移數目、治療方式等,以期發現有意義的預后因素,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同時評價該組病例III期胃癌的術后輔助化療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1.1.1 病例來源 通過查詢完整病歷、電話隨訪相結合的方法收集我院及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收治的經組織病理學證實的III期胃癌根治術后103例病人的臨床資料。

    1.1.2 入選標準和排除標準

    1.1.2.1 入選標準 ①具有病理學證據;②有完整病歷;III期的胃癌術后患者。

    1.1.2.2 排除標準 ①不符合入選標準的;②失訪的。

    1.1.3 隨訪 采用查詢完整病歷,電話隨訪相結合的形式。生存期由確診之日起至死亡或2013年1月1日止,存活時間以月為單位,全組32例失訪,隨訪率68.9%。

    1.1.4 入選病例一般資料 見表1。

    1.2 治療分組 以上患者按照行術后輔助化療與否將治療方式分為2組:

    1.2.1 單一手術組,共30例。

    1.2.2 術后進行輔助化療(≥4個周期)的患者定義為手術+化療組,共41例。

    1.3 研究方法

    1.3.1 治療方法

    1.3.1.1 手術治療 所有71例患者均行根治性手術治療。

    1.3.1.2 化療方法 全組71例患者共有41例患者行術后輔助化療,主要化療方案有①FOLFOX4;②TF;③L-OHP+Xeloda;④SP;⑤TCF;⑥TS-1;⑦Xeloda。化療周期均≥4周期。

    1.3.2 療效評價 半年、一年生存率

    1.3.3 病例隨訪 從術后開始隨訪直至隨訪結束或患者死亡。隨訪截至日期為2013年1月1日。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l9.0統計軟件包,對9項可能影響III期胃癌患者預后的因素進行單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單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計算累積生存率,Log-rank檢驗進行組間生存率比較。采用Cox風險回歸模型進行多因素分析。

    2 結 果

    2.1 隨訪情況及一般資料分析 隨訪時間12-24個月,平均隨訪時間12.4個月,中位隨訪時間13.7個月。對于末次隨訪時間仍然存活的病例,統計學分析時均按截尾數據處理。

    2.2 生存情況 71例III期胃癌患者6個月生存率84.5%,12個月生存率74.6%。

    2.3 影響預后的單因素分析 單因素分析顯示患者的性別、年齡、組織學分級、腫瘤標志物CEA和腫瘤部位對患者預后的影響均無統計學意義(P值均>0.05);病變分期、淋巴結轉移數目、組織學分型及治療方式各組間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

    2.4 影響預后的多因素分析 經Cox模型分析得出3個與胃癌患者預后相關的獨立因素,依次為:治療方式、病變分期、組織學分型。因此組織學分型及病變分期是影響III期胃癌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而治療方式則是影響預后的保護因素,詳見圖1-圖2。

    3 討 論

    本文通過總結71例III期胃癌患者的臨床和病理資料,并分析了9個可能的預后相關因素,即性別、年齡、腫瘤標志物CEA、腫瘤部位、病變分期、淋巴結轉移數目、組織學分級、組織學分型及治療方式,探討影響III期胃癌患者預后的因素,并對III期胃癌術后輔助化療的療效進行評價,以期提高對胃癌的認識和治療水平,最終改善預后,提高生存率。

    3.1 腫瘤相關因素對預后的影響

    3.1.1 病變分期 有研究表明[4]TNM分期與預后有明顯的直線回歸關系,是目前全世界較公認的獨立預后因素[5-7]。結果單因素分析顯示腫瘤TNM分期與預后相關(P

    3.1.2 淋巴結轉移數目 有研究[8]認為淋巴結是否陽性與胃癌的預后以及復發時間關系密切,比較生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本研究單因素分析得出:淋巴結轉移數目對中晚期胃癌的預后的影響具有統計學意義,COX多因素分析時不作為影響預后的獨立因素,可能與清掃淋巴結數目不足、病例數較少、存在胃癌微轉移或混雜因素有關。

    3.1.3 組織學分型及分級 本研究組將病例按照腺癌(包括管狀腺癌,狀腺癌、粘液腺癌),腺鱗癌,印戒細胞癌及未分化癌分為4組,單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結果中未分化癌預后最差,腺癌預后最好,不同組之間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胃癌的組織學類型仍是影響預后的獨立因素(P

    3.2 治療相關因素對預后的影響 根治性手術是治療胃癌的首選,無疑可以改善患者的預后,入組患者均為Ⅲ期胃癌患者,經單因素及COX回歸分析顯示治療方式是胃癌預后的重要的獨立因素,且手術聯合化療組的半年、一年累計生存率均高于單一手術治療組,兩者比較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0),證明手術聯合化療能夠延長III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時間,提高生存率。

    4 結 論

    4.1 本組病例中6個月總生存率為84.5%,12個月總生存率為74.6%。

    4.2 TNM分期、組織學分型、治療方式是影響胃癌術后患者生存的獨立預后因素。

    4.3 本研究顯示III期胃癌術后行輔助化療可以延長生存時間,提高生存率。

    參考文獻

    [1] WHO.GLOBOCAN 2008(IARC)section of cancer information[EB/OL].[2012-01-12].

    [2] 秦叔逵,龔新雷.晚期胃癌化療現狀和新進展[J].臨床腫瘤學雜志,2006,11(9):641.

    [3] Harder J,Opitz OG.Gastric cancer-risk factors and medical therapy[J].Sehweiz Rundsch Med Prax,2006,95(25-26):1021-1028.

    [4] 胡建昆,陳志新,于永揚,等.胃癌新TNM分期的應用及其在預后的相關性研究[J].四川腫瘤防治,2001,14(1):14-15.

    [5] 馬海波,王爽,魏克飛,等.胃癌術后生存狀態的5年隨訪[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0,18(27):2920-2924.

    [6] 柳珂,于觀貞,陳穎,等.青年與老年胃癌的臨床特征與預后分析[J].臨床腫瘤學雜志,2011,16(3):232-2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yy免费视频| 久久成人无码国产免费播放|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午夜成人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成人免费看| 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免费| 亚洲人成人77777在线播放| 成人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黄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片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成人| 成人毛片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免费看成人影片|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可播放的 |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视频| 97成人碰碰久久人人超级碰OO| 国产成人精选免费视频|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成人妇女免费播放久久久|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 成人一级黄色大片| 欧美人成人亚洲专区中文字幕| 九九精品免视看国产成人| 国产成人女人在线视频观看|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软件|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成人久久久久久|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午夜电影成人福利| 国产成人精品999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啪免费视频| 成人a视频片在线观看免费| 成人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欧美14videosex性欧美成人| 成人狠狠色综合| 成人亚洲成人影院|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 国产日韩美国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