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銀行的高質量發展范文

    銀行的高質量發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銀行的高質量發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銀行的高質量發展

    第1篇:銀行的高質量發展范文

    一、西方金融名牌戰略產生的背景及動因

    金融名牌戰略即企業以低廉的經營成本提供高質量的金融產品,并依靠高水平的服務將這些金融產品交付給客戶使用,配合廣告宣傳等種種手段讓客戶認可其產品與服務。以此來創造出名牌效應的一種策略。其產生主要基于以下背景:

    (一)企業名牌戰略“白熱化”推動商業銀行實施金融名牌戰略。20世紀70年代末,西方企業普遍采用名牌戰略,并且名牌新產品與名牌效應為企業帶來了可觀的經濟利益。首先,名牌產品企業在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贏得了市場,同時內部的凝聚力和號召力大大增強,職員對企業充滿信心并形成巨大的合力;其次,創出名牌的企業在公眾中也樹立起了良好的形象,名牌效應使企業更易開發一系列相關產品,拓寬市場領域,提高市場份額。有鑒于此,西方商業銀行推出金融名牌戰略,積極創造名牌,塑造商業銀行新形象,充分發揮銀行在金融領域中的主導作用。

    (二)銀行同業競爭的激烈化促使商業銀行實施金融名牌戰略。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發展,西方國家金融市場也逐步走向自由化和國際化,各國銀行之間、國內各銀行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銀行業經營多樣化、收入多樣化不斷加強,銀行界進一步認識到市場的重要性,銀行也得象普通商業機構一樣去尋找市場,招攬客戶。積極開展中間業務便是銀行為提高市場占有率、區的業務競爭優勢走出的第一步。但僅此還不夠,要在眾多同行中脫穎而出,銀行必須能向客戶提供更新穎、更便捷、更可靠和受其歡迎的中間金融產品和服務。于是,西方商業銀行推出了金融名牌戰略。

    (三)現代科技的發展為銀行實施金融名牌戰略提供了必要條件。名牌是在市場競爭中產生的,實施名牌戰略就是創造出競爭對手沒有或比他更好的產品與服務,而人們對金融產品或服務質量的評價已不僅僅依據其競爭者是否能提供相同的產品或服務,還要根據產品或服務是否包含獨特的附加服務內容來判斷。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依靠于現代科學技術。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隨著電腦、電信通訊等高科技發展,西方銀行在計算、信息處理、信息傳遞等方面廣泛引進現代通訊技術、設計、開發符合金融結構日趨復雜的新工具,使銀行業務操作變得簡便、安全、可靠,迎來了銀行經營與服務的新階段,銀行又能力和條件向客戶提供更快捷、質量更高的附加服務,從而在市場中爭取到更多的客戶。

    二、西方金融名牌戰略的具體內容

    西方商業銀行發展金融名牌戰略主要有三大戰略目標:1.銀行和金融產品恰當的市場定位。2.強大的市場競爭能力。3.技術高、規模大、牌子響的銀行發展方向。

    圍繞上述目標,西方商業銀行制定和實施了以下各項具體戰略:

    (一)金融名牌意識戰略。西方商業銀行把樹立名牌意識作為爭創金融名牌產品的關鍵,認為它是創造名牌金融產品的關鍵,他們鼓勵員工積極開創名牌并要求員工在開創名牌過程中付出艱辛努力,讓提高金融產品服務質量和名牌產品的創建同步進行。在創立名牌后,仍對名牌產品進行不斷開發和改進,以高質量、高水平來鞏固名牌的地位。

    (二)規模金融經營戰略。創造金融名牌意味著要以較低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的經營成本提供高質量的金融產品。為此,西方商業銀行在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業務經營引入了工業經濟的“規模經濟經營戰略”,即通過投資建立遍布全國的高效支付系統,大力推廣具有大眾化意義的金融產品與服務,使金融產品與服務的市場占有率提高到一定水平,形成一定的經濟規模。通過實行規模金融經營,商業銀行實現了如下目標:削減產品與服務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對原始產品與服務進行再加工創造較高的附加值;使金融產品與服務能最大限度地滿足現代生活和消費的需求;吸引客戶等等。

    (三)產品戰略。名牌是受消費者普遍鐘愛的產品,所以,金融產品要成為名牌,首先應該是能滿足客戶需求的。西方商業銀行往往通過市場調查等手段,加強與客戶溝通與聯系,摸清不同客戶的需求,一方面對原有服務產品進行創新、重新組合,以求更加適銷對路。另一方面,為積極開發潛在市場,吸引潛在客戶,西方商業銀行也不斷在調查基礎上開發新產品。

    (四)品牌戰略。為擴大銀行的影響,西方商業銀行在產品設計上大下功夫,使之富于個性化,同時,他們把銀行文化揉合到產品之中,同行標或行名為其命名,從而達到通過品牌加深顧客對本行來的了解,提高本行知名度的目的。如美國的花旗銀行為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分析客戶需求,不斷創新產品,建立客戶導向型并以“華僑”命名的綜合服務機制:“只要你在花旗銀行開戶,就能在任何時間、地點,運用任何銀行業務來管你的財務。”花旗銀行由于服務領域擴展,服務周全,“花旗”深得人心,客戶紛紛而至,每四個美國人中就有一個是花旗銀行的客戶,這就是“花旗品牌”的市場效應。

    (五)科技戰略??萍嫉陌l展是名牌戰略產生的動因,西方商業銀行自始就十分注重科技立行、科技興行,建立起了以計算機聯網為主體的銀行電子化系統,以占領大多數的市場,開發了電話銀行和電子銀行業務等。

    (六)人才戰略?!叭瞬蓬I先時創造名牌的智力基礎”。名牌戰略能得以實施,除了客觀條件外,最主要的一個因素是人的能動性。品牌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只有人才濟濟的銀行才可能創造高質量的金融產品,推出自己的名牌。西方商業銀行在設法聘用高質量的職員的同時,十分注重加強原有職員的業務學習和職業道德教育,全面提高本行員工的素質。人才是一種優勢,反過來,名牌同時也能以其獨有的魅力來吸引人才。

    (七)廣告滲透戰略。利用現代先進的傳媒工具傳遞具有強有力的誘導購買的信息,極大地提高產品和銀行知名度以及產品對市場的覆蓋和滲透。同樣以上面提及的美國花旗銀行為例,花旗銀行正是通過廣告滲透,喊出了口號,才使客戶了解到其全面而周到的服務,才使“花旗品牌”的市場效應得以實現。

    三、西方金融名牌戰略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啟示

    我國商業銀行在業務經營中應及早轉變觀念,借鑒西方金融名牌戰略,這不僅是適應日趨激烈的金融同業競爭(包括來自國內同業和實力強大的外資銀行)的需要,也是我國金融業順應全球金融一體化潮流,迅速與國際銀行業接軌的必然要求。結合我國實情,筆者認為,現階段我國商業銀行實行名牌戰略,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名牌”應從中間業務中開發。

    1.中間業務作為商業銀行經營的一個重要領域,具有成本低、利潤高的特點。但我國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起步晚,發展緩慢,目前中間業務收入在全行系統總收益的占比在10%以下,與西方商業銀行相比明顯存在差距,應創出名牌,以此為龍頭,推動中間業務的迅速發展。

    2.中間業務大多表現為對客戶的直接服務,文明優質服務可以提高銀行的信譽和影響。因此,從中間業務中開發名牌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創造名牌宜量力而行。首先應選擇適應經濟發展和客戶需要的中間金融工具為目標名牌產品。現有經濟條件下,各商業銀行要根據其所處的地理位置和自身條件,在不斷完善已經營的、租賃、咨詢等中間業務品種的過程中突出重點,選擇其中的一種加緊開發,發展其為名牌。其次要注意以質量為本,高質量是名牌立足的前提,商業銀行應自始至終把好質量關。

    (三)促銷方面不遺余力,使“名牌”深入人心。要加大對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宣傳、推銷的力度??刹扇∨蓡T推銷(經常走訪客戶,與之作面對面接觸,觀察、鑒定客戶的反應)和利用電視、網絡等新聞媒介宣傳相結合的方法,使廣大客戶熟知他們可從銀行獲得商貿服務、怎么樣的服務、如何獲得服務等。與此同時,應不斷完善產品,提高服務質量,最終使產品獲得客戶的鐘愛。

    (四)加快電子化建設的步伐。金融名牌意味著要有比同類金融產品更高的服務質量,收集信息要全面、及時、準備,傳遞信息速度要快、質量要高,服務要求綜合性、多功能、方便實用,所以我國商業銀行要加快電子化建設步伐,加強電腦應用系統的開發,重視電子網絡的建設,提高網絡使用效率,保證中間金融產品發展有堅實的技術基礎。

    第2篇:銀行的高質量發展范文

    關鍵詞:巴塞爾協議Ⅲ 商業銀行 影響 對策

    一、《巴塞爾協議Ⅲ》的主要內容

    (一)更嚴格的資本金要求

    《巴塞爾協議Ⅲ》規定最低總資本充足率仍為8%,但是提高了核心資本尤其是普通股的占比,即要求一級核心資本充足率由4% 提高到6%,普通股最低標準由2%提高到4.5%,并可于2011 年到2015 年分階段達到要求。

    (二)建立資本留存緩沖和逆周期資本緩沖

    《巴塞爾協議Ⅲ》中引入了2.5%的資本留存緩沖,由扣除遞延稅項及其他項目后的普通股權益組成。如果商業銀行的資本留存緩沖比率達不到該要求,監管機構將限制銀行拍賣、回購股份和分發紅利等。這項規定將于2016年1月起適用,并于2019年1月開始生效。同時,該協議還規定定銀行根據自身情況建立0-2.5%的逆周期資本緩沖。

    《巴塞爾協議III》關于過渡期安排,從現階段銀行資本狀況,以及對銀行盈利情況和為經濟發展提供信貸支持等方面考慮,將過渡期規定為2013 年1 月1 日到2019 年1 月1 日,在此期間分階段達到《巴塞爾協議III》的相關規定。

    (三)系統性重要銀行額外資本和應急資本機制

    通常系統性重要銀行也被認為具有“大而不倒”的道德風險,因此,需要對系統性重要銀行建立額外資本,通過這一規定使得系統性重要銀行具有較高質量的資本,具有更強的損失吸收能力得以穩健的發展。建立應急資本機制,如應急可轉債,當由于各種原因導致銀行瀕臨倒閉時,通過債權人參與共同承擔損失,因而不但能夠減少對納稅人的影響,還使得銀行得以繼續經營。

    (四)在風險資本框架之外,引入杠桿率監管指標

    新協議規定了最低3%的權益資產比指標,以控制銀行的杠桿融資規模。但是,由于銀行經營模式的不同,杠桿率指標與資本充足率監管指標之間可能會存在一定的沖突。因此,巴塞爾委員會建議從2011年1月1日起,各國監管部門開始對杠桿率指標進行監控,以觀察其與資本充足率框架的契合情況。2013年為正式實施期間,所有與杠桿率相關的信息披露應從2015年開始執行。

    (五)流動性監管指標

    金融危機爆發的又一重要原因是銀行流動性監管不足,全球銀行業缺乏統一的流動性監管標準,此次,《巴塞爾協議III》引入流動性監管指標。首先提出流動性覆蓋率(LCR)監管指標,衡量在設定的嚴重壓力情景下,優質流動性資產能否充分滿足短期(一個月) 流動性需要,規定要求不低于100%。于2011年開始進行檢測,于2015 年實施。其次提出凈穩定資金比率(NSFR)監管指標,用于度量銀行較長期限內可使用的穩定資金來源對其表內外資產業務發展的支持能力,規定要求必須大于100%。于2012 年開始進行檢測,于2018 年實施。

    二、《巴塞爾協議Ⅲ》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

    (一)資本充足率指標的影響分析

    短期來看,核心資本充足率提升對我國銀行業影響不明顯。中國銀監會目前規定國內大型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下限為11. 5% , 核心資本充足率不低于7%, 而《巴塞爾協議Ⅲ》中這兩個指標分別為8% 和6%, 即便巴塞爾新協議馬上執行, 國內資本充足標準仍高于國際標準。但是從長期來看,由于我國商業銀行的經營業務主要以信貸為主,以利差收入作為主要的利潤來源,信貸業務為資本消耗型的銀行業務模式。現階段,我國商業銀行正處于快速發展時候,以及十二五期間我國經濟將快速發展,對于信貸的需求將會增大。再加上提出了《巴塞爾協議III》資本要求,我國銀行業將面臨資本監管壓力。其次監管資本中普通股所占比例的增加,普通股被認為是高質量的資本,因此其資本成本也最高,這將提高我國商業銀行的資本成本。

    (二)對建立資本留存緩存和逆周期資本緩沖影響分析

    根據《巴塞爾協議III》的規定,商業銀行根據自身情況建立2.5%的資本留存緩沖和0- 2.5% 的逆周期資本緩沖。協議規定資本留存緩存和逆周期資本緩沖由普通股和其他高質量的資產構成。根據目前我國監管當局對資本留存緩存和逆周期資本緩沖的要求來看,尚不足《巴塞爾協議III》中2.5%的要求?!栋腿麪枀f議III》提出的更高的資本要求,這將會使商業銀行的再融資或者使得其未分配利潤將受到一定程度的擠壓。

    (三)對系統性重要銀行額外資本和應急資本機制的影響分析

    《巴塞爾協議III》規定銀行體系需建立系統性重要銀行額外資本和應急資本機制,使得對于系統性重要銀行計提風險準備,當發生重大風險或者經營失敗時,通過額外資金進行風險補償或啟動應急資本機制,從而使銀行能夠得到穩健的發展。由此可見,系統性重要銀行額外資本和應急資本機制的建立對于提高我國銀行業的經營穩定性具有重要影響。

    三、我國銀行業的應對措施和建議

    (一)完善商業銀行資本補充機制,調整經營模式

    長期來看,我國銀行業將面臨資本金不足的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我國需要建立健全的商業銀行資本補充機制。如通過調整商業銀行資本結構,將普通股資本補充方式同內部資本積累補充方式相協調,以實現高資本補充低成本。還可通過創新混合資本工具等,通過開發創新型金融工具以增加銀行資本。

    同時,我國商業銀行應該努力調整經營業務模式,減少資本消耗型業務,增加資本節約型業務,進而提高資本的使用效率,以最小的資本消耗盡可能獲取最大的經營效益。

    (二)結合現實國情,合理安排過渡期限

    如何在貫徹《巴塞爾協議III》的前提條件下不影響經濟各部門的穩定運行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更嚴格的資本定義,更高的資本持有水平,更廣泛的風險覆蓋范圍等,都是我國銀行業在下一階段工作中需要仔細考慮的問題。過于倉促地實施新資本框架勢必會對中國的宏觀經濟運行帶來負面影響,太長的執行期間又會削弱新準則的政策效果。這就需要監管部門尋找一個時間上的制衡點,以合理的速度對我國金融系統進行改革。只有這樣,中國銀行業才會獲得長久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第3篇:銀行的高質量發展范文

    關鍵詞:巴塞爾III;資本協議;商業銀行;金融監管;宏觀審慎

    中圖分類號:F831.1,F831.59

    The Impact of Basel III Capital Accord on the Banking of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contents and implement plans of Basel III in the reforming of capital regulatory. While comparing regulation proposals of Basel III and 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CBRC), according to the data in 2010 of 17 listed Chines banks, this paper estimates the influence of new regulations. The study shows that no matter from capital adequacy ratio or from leverage ratio, the capital gaps of Chines banking will be small in short term but very big in long term. As for regulations, CBRC should enhance and consummate the framework of macro-prudential, adhere to dynamic provisioning rate, and reinforce the cooperation among regulators.

    Key WordsBasel III; Capital Accord; Commercial Banking; Financial Supervision; Macro-prudential

    1 引言

    根據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統計,次貸危機期間,2009-2010年美國有285家銀行倒閉,而危機之前的2005-2006年銀行倒閉數為零;與此同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經濟展望》的數據顯示,2006年世界經濟增長率為5%,2007年降為4.9%,2008年為2.8%,2009年為-0.6%,可見本次金融危機對全球金融經濟的影響是極為深刻的。正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總結危機教訓時所指出的,危機的根源在于長期的高增長率、低實際利率和低波動性滋長了樂觀情緒,并且金融監管、宏觀經濟政策和全球架構方面出現了政策失效,如金融監管上沒有預見到金融創新繁榮后的風險集中和有缺陷的激勵機制;宏觀經濟政策上沒有考慮到金融體系和房地產市場累積的系統性風險;全球架構上各行其是的監管體系加劇了對日益增長的脆弱性及關聯的失察。因此,必須在系統風險監察、對系統風險宏觀審慎反應的國際協調、金融監管的跨國界安排和流動性支持融資等四個方面實施改革。在此后的金融監管改革和金融秩序的重塑進程中,與國際金融穩定理事會并肩作戰的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簡稱巴塞爾委員會)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的反應是積極且迅速的。盡管巴塞爾委員會在2004年6月頒布了巴塞爾II,對銀行資本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但事實表明,對一級資本質量和流動性監管的缺失可能導致銀行的災難性后果。如2007年9月,北巖銀行(Northern Rock)遭遇了英國銀行業150年來第一次擠兌而倒閉,北巖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在擠兌發生前數年一直非常雄厚,遠遠高于巴塞爾II的標準 ,但北巖銀行的資金來源過度依賴于證券化資產,只有13%來源于儲蓄存款 ,而期限在3個月以內的流動性資產比流動性負債少250億英鎊!當次貸危機爆發、市場流動性枯竭的時候,擠兌風險就很大了。

    因此,G20在2009年4月倫敦峰會和9月的匹茲堡峰會上均提出要實施資本監管改革,提高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的要求,匹茲堡峰會則承諾2010年以前制定并在2012年以前實施有關提高銀行資本數量和質量并降低杠桿率的國際標準。經過1年多的醞釀和討論,在2010年11月的G20首爾峰會上,巴塞爾III被提交給G20成員國進行審定,最終獲得批準。2010年12月16日,巴塞爾委員會正式頒布了巴塞爾III,對原有的銀行監管標準和體系實施全面改革,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銀行業應對來自金融和經濟壓力沖擊的能力和吸收損失的能力,從而減少金融風險向實體經濟的溢出。本文在比較和介紹巴塞爾III主要內容的基礎上,分析了巴塞爾III對中國銀行業的影響,為中國銀行業應對巴塞爾III的監管標準提供決策參考。

    2 巴塞爾III的主要內容

    2.1 巴塞爾協議的發展歷程

    縱觀銀行資本監管發展30年的歷史,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巴塞爾I;巴塞爾II和巴塞爾III。

    巴塞爾I:巴塞爾I 的出臺背景是20世紀80年代的拉美債務危機使得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銀行業損失慘重,而日本銀行業的低資本全球擴張也侵蝕了公平的競爭環境(陽,2011)。1988年,巴塞爾委員會頒布了第一個國際性的銀行資本協議,旨在促進國際銀行業的穩健經營和公平競爭。巴塞爾I主要針對信用風險,但其基本理念一直持續至今,即用于抵御銀行損失的資本數量應隨銀行加權風險資產而變化。

    巴塞爾II:由于巴塞爾I具有風險覆蓋不全面和風險資產分類過于寬泛等不足,監管資本的計量也不能準確反映銀行的實際風險,被上世紀末期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創新帶動下的監管資本套利者所利用,使得資本監管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在此背景下,巴塞爾委員會于2004年頒布了巴塞爾II,其目的是提高資本金要求對銀行的敏感性,改善資本監管的有效性,并加入了操作風險和信息披露準則,形成了資本充足率、監督檢查和市場紀律的三大支柱,核心是通過監管資本激勵促使銀行積極采用現代風險計量技術和風險緩釋手段提高銀行經營管理的穩健性。

    巴塞爾III:巴塞爾III確立的目標是提高銀行對經濟和金融系統各種沖擊的能力,除了進一步強化單個銀行的資本監管外,巴塞爾III增加了對金融系統的監管,如對系統重要性銀行的監管和逆周期資本的要求等,將資本監管從微觀審慎監管拓展到了宏觀審慎監管層面。

    2.2 巴塞爾III關于銀行監管改革的內容

    1. 監管資本改革

    提高了資本充足率,強調了監管資本質量。正如陳穎和甘煜(2011)所指出的,在本次改革以前,無人懷疑8%的資本充足率和4%的核心資本充足率是否有效,也很少有人質疑風險加權資產計算方法是否反映了風險的大小和本質,在流動性充裕的大環境下資本工具在壓力情形下吸收損失的能力也被忽略了。因此,由于沒有充足的、高質量的資本,全球銀行業在危機中遭遇了巨大損失。本次改革主要反思了對上述問題的解決方案,針對監管資本計算公式(1)中的三個指標分別提出了新的要求(參見表1)。

    (1)

    首先提高了資本充足率標準,普通權益占加權風險資產的比重至少應達到4.5%(巴塞爾II的標準是2%),一級資本充足率也從過去的4%進一步提高到6%,此外,還引入了2.5%的資本留存緩沖。加上2%的二級資本,實際的最低總資本充足率達到了10.5%。

    其次,強調了高質量合格資本的構成,使得合格資本數量下降。合格資本包括一級資本和二級資本,而用于覆蓋市場風險的三級資本則被取消了。明確了普通權益的核心一級資本地位,嚴格其他計入一級資本工具需滿足的條件,擴大了不合格資本的扣除內容,如包括商譽和無形資產(除抵押服務權外)、遞延稅項、少數股東權益、現金流量對沖儲備、預期損失短缺、與證券化交易有關的盈余、由于銀行自身信用風險而導致的金融負債公允價值變化的累計損益、已定義的養老基金資產和負債、對自身股票的投資(儲備股份)、對銀行和保險機構的重復持股等都不得作為監管資本。

    第三,調整了資產的風險權重,提高了資產證券化交易風險權重和交易賬戶市場風險的權重,使得加權風險資產覆蓋面更加廣泛。

    此外,為了減少信貸周期和經濟周期的影響,巴塞爾III還首次提出了在經濟上行期建立緩沖資本,以用于經濟危機時吸收損失的制度。資本緩沖分為兩類:一是資本留存緩沖,比例為2.5%,即正常條件性,銀行應持有高于最低資本標準的資本留存緩沖,當出現危機時,資本留存緩沖可用來吸收損失,如果監管資本接近最低標準時,監管當局可以通過限制股利分配、高管薪酬派發等手段約束銀行(參見表2);二是逆周期緩沖資本,這是與信貸過度增長相關聯的,因為信貸急劇膨脹將給銀行穩健經營帶來隱患,甚至導致系統性風險,逆周期緩沖資本比例在0-2.5%。對一國而言,這種資本緩沖僅僅在“信貸增速過快并導致系統性風險擴張”的情況下有效,且逆周期緩沖一旦實施,將會帶來留存緩沖范圍的擴展。同樣地,對于達到了最低一級資本要求而沒有足夠的逆周期緩沖資本的銀行,其股息發放、股票回購以及現金紅利都將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例如,某銀行最低普通權益資本為4.5%,資本留存緩沖為2.5%,逆周期緩沖2.5%,則該銀行分配受限的范圍是普通權益資本在4.5%-9.5%之間,如果該銀行實際的普通權益資本為6%,也就是說雖然達到了最低普通權益資本要求,但沒有足夠的資本留存緩沖和逆周期緩沖,其未來年度的分配將受到限制。

    2. 設定了杠桿率和流動性比率

    巴塞爾Ⅲ將杠桿率作為銀行清償能力的輔助監管指標,力圖用簡單、不經過風險權重調整的指標防止風險建模和計量中的錯誤,補充和強化了基于風險資本監管的內容。

    在流動性監管方面,巴塞爾Ⅲ對短期及中長期流動性設定了不同的監管指標。一是短期流動性指標,它規定銀行的30天流動性覆蓋比率(Liquidity Coverage Ratio,LCR)應大于等于100%,目的是保證銀行有充足的流動性資產以應對短期流動性沖擊;二是中長期流動性指標,它規定凈穩定融資比率(Net Stable Funding Ratio,NSFR)應大于等于100%,它用于衡量銀行在未來1年內用穩定資金支持表內外資產業務發展的能力,目的是控制銀行的流動性錯配,鼓勵銀行使用穩定的融資渠道,NSFR通過建立激勵機制使得銀行運用更加穩定、持續和結構化的融資渠道來提高其在長期中應對流動性風險的能力。

    在式(2)中,高質量流動性資產包括兩類:一級(Lever 1)和二級(Lever 2)。銀行持有的一級高質量流動性資產數量沒有限制,持有二級高質量流動性資產不能超過高質量流動性資產總額的40%。這兩類高質量流動性資產都必須考慮扣減率(Haircut) 。

    一級高質量流動性資產包括:現金;中央銀行儲備;代表對、中央銀行、非中央政府的公共機構、國際清算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歐盟、多邊開發銀行有索取權的市場化證券;滿足括號中所有條件的市場化證券(根據巴塞爾II的標準法,具有0%的風險權重;在具有較低集中度的大型、活躍的回購或現金市場交易;已被證明即使在壓力情形下仍然在(回購或交易)市場中具有可靠的流動性;非金融機構及其附屬機構的債務);在承擔流動性風險所在國或銀行母國對或中央銀行發行的以國內貨幣計量的風險權重大于0%的債務類證券;與銀行經營所在地相匹配的以外幣發行的風險權重大于0%的或中央銀行債務類證券。

    二級高質量流動性資產包括:滿足括號中所有條件的代表對、中央銀行、非中央政府的公共機構、多邊開發銀行有索取權的市場化證券(根據巴塞爾II的標準法,具有20%的風險權重;在具有較低集中度的大型、活躍的回購或現金市場交易;已被證明即使在壓力情形下仍然在市場中具有可靠的流動性;非金融機構及其附屬機構的債務);滿足括號中所有條件的公司債券 或擔保債券(由非金融機構及其附屬機構發行的公司債券;由銀行自身及其附屬機構以外的實體發行的擔保證券;被公認的外部評級機構評為AA以上的信用等級,在沒有被公認的外部評級機構評級時,根據其違約率被銀行內部評為AA以上的信用等級;已被證明即使在壓力情形下仍然在(回購或交易)市場中具有可靠的流動性)。

    式(3)中,可獲得的穩定融資(Available Stable Funding, ASF)包括:資本;到期日在1年或1年以上的優先股;到期日在1年或1年以上的債務;當出現特殊壓力事件(Idiosyncratic stress event)時,預計將會保留在銀行的部分活期存款或部分期限在1年以內的定期存款;當出現特殊壓力事件時,預計將會保留在銀行的部分期限在1年以內的機構融資(Wholesale funding)??色@得的穩定融資由表3所列的ASF因子乘以其資產金額構成。必需的穩定融資(Required Stable Funding, RSF)由資產金額乘以相應的RSF因子構成(表4)。

    3. 強調宏觀審慎監管

    巴塞爾Ⅲ的另一個重大改革是強調了宏觀審慎監管,明確提出對系統重要性銀行或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Systemically Important Financial Institutions,SIFIs)需要計提額外的資本。系統重要性銀行是指業務規模較大、業務復雜程度較高,發生重大風險事件或經營失敗會對整個銀行體系帶來系統性風險的銀行。盡管各國監管當局都承認系統重要性銀行大而不能倒(Too big to fall),但如何監管SIFIs的道德風險一直是令人頭疼的問題。巴塞爾Ⅲ希望通過對SIFIs提出額外資本要求,防止道德風險的積聚。

    2.3 巴塞爾Ⅲ的實施計劃

    巴塞爾Ⅲ將于一系列不同的過渡期內分階段執行,這種安排有助于確保銀行業通過合理的留存收益和資本籌集,應對更高的資本標準,使全球銀行業在滿足更高要求的同時保持合理的盈利水平并進行融資,為經濟發展提供信貸支持(鐘偉,2010)。如表5所示,所有成員國將從2013年1月1日開始執行巴塞爾Ⅲ,并且必須在此日期之前將巴塞爾Ⅲ的規則納入國家法律規范和相關規定當中。各項規則的最終落實期雖有所不同,但最晚均于2019年1月1日實施。

    1. 資本充足率的實施。不包括資本緩沖在內的最低普通權益資本和最低一級資本要求,將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逐步落實。2013年1月1日,最低普通權益資本將從目前2%的水平提高到3.5%,最低一級資本將從4%提高到4.5%;2014年1月1日,銀行將面臨4%的最低普通權益資本和5.5%的最低一級資本要求;2015年1月1日,銀行面臨4.5%的最低普通權益資本和6%的最低一級資本要求??偟馁Y本要求將繼續保持在目前8.0%的水平,不需要改變。

    2. 對合格資本的調整。從普通權益中扣除的部分,包括總額超過15%的對金融機構投資的限制、抵押服務權以及遞延所得稅等,將于2014年1月至2017年底之間逐步扣減。從2014年1月1日起,對普通權益中需要扣除的部分進行20%的扣減,2015年1月達到40%,2016年1月達60%,2017年1月達80%,直至2018年1月1日全部扣除。在過渡期內,剩余未從普通權益中扣除的部分,將繼續遵照各國現有的處理方式。對于不屬于非核心一級資本和附屬資本的資本工具,將在從2013年1月1日起,分10年逐步被淘汰。如果這些工具的固定面值在2013年1月1日之前仍未償付,則從即日起,它們將被認定為原面值的90%,并在其后的每年減少10個百分點。此外,具有贖回激勵的工具也將在其有效期內被逐步淘汰。

    3. 資本留存緩沖的實施。銀行可以在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間分階段落實。從2016年占風險資產的0.625%開始,往后每年增加0.625個百分點,并于2019年達到最終占風險資產2.5%的水平。監管當局可以考慮加快建立資本緩沖保護,酌情制定更短的過渡期限。已經滿足了在過渡期最低比例要求,但仍低于7%的普通權益目標(最低普通股充足率加上資本留存緩沖)的銀行,應保持審慎的收入策略以盡可能快地滿足留存緩沖區的要求。

    3 巴塞爾III對中國銀行業的影響

    根據前述巴塞爾Ⅲ的主要內容及其實施計劃,它對中國銀行業的影響將體現在商業銀行和銀行監管兩個層面上。對商業銀行而言,表現為資本充足率、流動性、撥備率等方面的影響;對監管當局而言,表現為監管理念和監管手段方面的影響。

    3.1 巴塞爾III中國商業銀行的影響

    3.1.1 長期中合格資本缺口巨大

    由于中國在國際收支中的資本項目仍然處于管制狀態,加上中國金融市場一直匱乏創新工具,使得中國商業銀行在本次金融危機中幾乎沒有遭受損失。商業銀行業的經營與發展一直持續穩步發展,根據中國銀監會的統計,截至2010年底,中國商業銀行的總資本充足率達到12.2%,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1%,遠高于巴塞爾II的要求。然而,巴塞爾III在提高資本質量和增大加權風險資產的同時提高了資本充足率,巴塞爾III對于合格資本的判別比巴塞爾II嚴格得多。因此,中國銀監會在提出的“中國版巴塞爾III”中,對資本充足率、杠桿率、流動性和撥備率等監管工具設定了更加嚴格的標準。根據國務院批復的方案(表1),核心一級資本將比巴塞爾III高出0.5%。

    本文根據巴塞爾III和銀監會的標準,分別對我國2010年底已上市的17家內地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進行了測算。測算重點考察了可以用于直接彌補損失的普通權益一級資本,即在這些銀行披露的一級資本基礎上,按照巴塞爾III的要求扣除了50%的盈余公積、少數股東權益、商譽、其他無形資產、遞延稅項凈額、對未合并金融機構投資等項目。由于2.5%的資本留存緩沖是必備的,所以巴塞爾III要求的實際最低普通權益一級資本應在7%以上,而銀監會的標準則在7.5%以上。從表6可以看到,17家上市銀行中,按照巴塞爾III標準,有5家銀行(陰影部分)未達標,這5家未達標的銀行在2010累計資本缺口為949億元,主要是農業銀行的缺口較大,達717億元,占總缺口的75.5%;按照銀監會標準,有6家銀行(陰影部分)未達標,這6家未達標的銀行在2010累計資本缺口為1401億元,其中農業銀行的為976億元,占總缺口的70%??傮w而言,在短期內,中國銀行業的一級資本缺口并不大。

    然而,當考慮2019年全面實行巴塞爾III時,中國銀行業的累計資本缺口就比較大了。根據銀監會披露的數據,我國商業銀行近年來資產和負債平均增長率約為25%,以此為參照,本文按資本和加權風險資產增長率為10%和20%的保守數據計算了未來的資本缺口。從表6可以看到,實施巴塞爾III標準的缺口1為2.54萬億元,缺口2為7.15萬億元,而這17家銀行在2010年6月底合格的普通權益資本僅有2.56萬億元(深發展為2010年底的數據),這17家銀行約占中國銀行業總規模的65%,以此推算,到2019年,中國銀行業的資本缺口1為3.86萬億元,缺口2為11萬億元;按照銀監會標準計算的缺口1為2.63萬億元,缺口2為7.34萬億元,到2019年整個銀行業的資本缺口1為4.04萬億元,缺口2為11.3萬億元。顯然,在長期中,無論按什么標準,資本缺口都是巨大的。

    3.1.2 杠桿率與撥備率

    根據巴塞爾III的方法,本文計算了上市銀行的杠桿率。從表7可以看到,按照銀監會4%杠桿率的標準,17家上市銀行中有12家都不合格,需要補充的一級資本約3284億元,而如果按表內外資產年增長率10%和20%估計,到2019年一級資本缺口a和缺口b分別為3.55萬億元和9.69萬億元,以此推算整個中國銀行業的一級資本缺口a和缺口b將可能達到5.46萬億元和14.91萬億元!

    從撥備覆蓋率來看,中國農業銀行和重慶農村商業銀行沒有達到銀監會的標準,其余15家銀行都已經達標,平均撥備覆蓋率為211.31%。但是,絕大多數銀行的撥貸比(即撥備/信貸余額,也稱動態撥備率)都未達標,只有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重慶農村商業銀行達標。然而,撥貸比達標的銀行,其信貸資產質量并不一定好。如重慶農村商業銀行和中國農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在17家樣本銀行中是最高的。究其原因,本文發現,銀監會設定的撥貸比指標值得商榷。撥貸比=撥備/信貸余額,分解該公式,可以發現,撥貸比=(撥備/不良貸款余額)*(不良貸款余額/信貸余額)=撥備覆蓋率*不良貸款率,也就是說,當撥備覆蓋率一定時,不良貸款率越高則撥貸比越高,這顯然與監管理念相違背。

    3.2 巴塞爾III對中國銀行業監管的影響

    3.2.1 從微觀審慎監管到宏觀審慎監管

    對金融行業宏觀審慎監管的理念是在本次金融危機后才興起的,因為在危機中許多滿足監管指標的金融機構都遭遇了系統性沖擊,如整個金融行業的流動性突然消失了等。所以,基于危機的傳染性和市場的集體失誤,需要加強對整個銀行業的宏觀審慎監管。宏觀審慎監管框架是動態發展的,其目標是維護金融穩定、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主要特征是建立更強的、體現逆周期性的政策體系,主要內容包括對銀行的資本要求、流動性要求、杠桿率要求、撥備規則;對系統重要性機構的特別要求;會計標準;衍生產品交易的集中清算等(周小川,2011)。從中國的實際來看,必須加強表1所示的資本充足率、杠桿率、流動性和撥備率等指標的監管。

    要加強對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監管,就應盡快提出系統重要性機構的判別標準,這將有助于加快市場對監管理念轉變的吸收。盡管監管當局尚未公布,但根據史進峰的研究,中國的系統重要性銀行將很可能包括工、農、中、建、交等5家國有控股商業銀行,因此,1%的系統重要性銀行資本緩沖無疑將給這幾家銀行帶來負面影響,特別是農業銀行,它的資本缺口將進一步擴大。

    3.2.2 完善動態撥備率監管

    金融危機表明,根據貸款已發生損失計提損失準備金的方法具有明顯的順周期性,很難抵御潛在風險,不利于整個銀行業的穩健經營。而根據貸款預期潛在損失計提準備金的方法更具動態性和前瞻性。早在2010年銀監會98號文件中,銀監會就明確提出,在風險早期暴露和審慎管理要求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動態撥備管理,對于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金占貸款余額的比例原則上應不低于2.5%,同時貸款損失準備金占不良貸款的比例原則上應不低于150%,兩者按孰高要求執行,但該制度尚需進一步完善。首先,2.5%動態撥備率的監管標準比較嚴格,將對銀行利潤產生不利影響,對于中小銀行的影響更大,如表7顯示,除重慶農村商業銀行外,所有中小銀行的撥貸比都沒有達標;對那些貸款分類偏離程度較小、遷徙控制良好、潛在風險較低的金融機構可適當調低該比例要求,反之調高該比例要求;在經濟上行期間適當提高該比例要求,而在經濟下行期間則允許在大量核呆前提下考慮該比例下降,但總體應達到或超過2.5%和150%。其次,貸款預期損失超過撥備的部分通過利潤分配彌補,該部分準備金的使用需經監管部門認可:在經濟上行期間該部分利潤不得用于分配,而在經濟下行期經監管部門同意后可用于彌補虧損,達到以豐補歉的效果。第三,撥貸比的計算方式有欠妥之處,如前所述,如果兩家銀行撥備覆蓋率相同,則不良貸款率高的銀行將受到監管部門的表揚,有悖常理,將使以往資產質量較高的銀行處于不利地位,因此,應適當修改撥貸比的計算公式。

    3.2.3 加強對金融創新的監管

    本次金融危機表明,金融產品并非越復雜越好。銀行不應盲目追求跨業經營,在沒有完善風險管理機制之前,堅守傳統的主業是明智的選擇。自二十世紀末以來,國際上相當一部分金融創新是為創新而創新,不僅無助于實體經濟增長,而且擴大了資產價格泡沫,放大了金融風險。因此要審慎地推進金融創新。要確保金融創新的模式和產品結構簡單、數量有限,便于監測風險和發現問題;要堅持金融創新具有明確的實體經濟真實需求導向,必須是企業居民需求最為迫切,試點成效最為顯著的領域;要堅持信息充分披露,防范不合理的關聯交易等風險;要在創新過程中注意甄別相關性質和問題,把握風險與需求的平衡,始終堅持防范風險為第一位,有效防范和化解、平穩處置相關風險(王華慶,2010);要嚴格限制商業銀行從事自營交易的范圍,堅決遏制商業銀行通過誘導銷售欺詐金融消費者的行為,審慎對待商業銀行為監管套利而從事所謂的金融創新。這不僅是為了保護消費者,更是為了保護商業銀行并實現銀行體系長期穩定運行的必然選擇。

    3.2.4加強金融監管的協調

    在宏觀審慎監管框架下,需要增強“一行三會”之間的協作,確保宏觀審慎監管體系能夠得到有效運行。但目前金融監管協調在實踐中仍存在實際運轉困難、合作效率不高、流于形式、信息共享難度大等問題,有待改進。因此要加強各類監管組織的溝通協調。根據修訂后的《中國人民銀行法》第九條規定“國務院建立金融監督管理協調合作機制,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因此,可以考慮建立由中國人民銀行牽頭的金融監管協調委員會。在國務院領導下,人民銀行會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等,以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形式,加強貨幣政策與監管政策之間以及監管政策、法規之間的協調,建立金融信息共享制度,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維護國家金融安全,重大問題提交國務院決定,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應形成定期的、正式的、有效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確保金融信息共享,風險防范上方向一致,切實提高監管合力。在監管內容上,要密切關注金融體系與宏觀經濟的關聯性,促進貨幣政策和監管政策之間的協調;加強不同監管政策、法規之間的協調,避免監管漏洞和監管套利;協調防范、化解和處置金融風險中的政策和措施,完善金融安全網的相關制度安排;完善金融信息共享制度,強化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分析和研判。對于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特別應關注其流動性風險、合規性風險、高財務杠桿率風險、不恰當的關聯交易風險等。

    3.2.5建立宏觀審慎監管委員會

    當現有監管協調機制在實踐中很難發揮作用時,為保證宏觀審慎監管的有效執行,可以成立宏觀審慎監管委員會,從而強化宏觀審慎監管制度的權威性和執行力。宏觀審慎監管委員會的成員可以包括宏觀經濟管理部門(如發改委、財政部、人民銀行等)、各類監管部門(如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等)的人員,因為中國的宏觀審慎監管除了金融機構外,還涉及到諸如政府融資、不良貸款及以房地產為代表的資產泡沫等方面(巴曙松,2010)。在監管內容上,可以包括以下方面:開展宏觀審慎分析,建立系統的宏觀經濟、宏觀審慎監管的監測評估指標體系,逆風向調節的景氣指數/逆周期系數,作為金融監管和金融機構的行為指引;創新監管政策工具,建立健全各類動態的、逆周期的撥備要求和額外資本充足要求,引導信貸適度增長,增強可持續性;評估整個金融體系的資本、流動性和盈利性等狀況,以及這些因素對金融穩定的潛在影響;防范跨行業、跨市場金融風險,監測相應的監管漏洞;防范財政刺激政策下的信貸風險,引導金融機構處理好保增長和防風險的關系;及時采取各類靈活、有效的措施救助問題金融機構。

    4 結束語

    與以往的資本協議相比,巴塞爾III設定的監管指標和監管理念有了很大改進,而中國銀監會的標準又高于巴塞爾III,因此,這無疑對中國銀行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從改革開放后中國經濟發展的情況來看,銀行類金融中介的間接融資占企業資金需求的絕大多數,如本文所測算的,未來10年左右銀行業的資本金缺口很大,當商業銀行為滿足監管要求,不斷補充資本金的同時,提供給實體經濟的資金將會減少,直接影響經濟增長速度。如何在防范金融風險和促進經濟增長之間取得合理的平衡,將是未來考驗商業銀行和監管當局智慧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安起雷,朱文濤. 我國金融監管協調機制的構建與完善. 河北金融. 2010.6

    [2] 巴曙松,王怡,杜婧. 從微觀審慎到宏觀審慎:危機下的銀行監管啟示. 國際金融研究. 2010.5

    [3] 陳穎,甘煜. 巴塞爾協議III的框架、內容和影響. 中國金融. 2011.1

    [4] 陽. 我國實施巴塞爾協議III的目標定位. 中國金融. 2011.1

    [5] 史進峰. 中國版巴塞爾III落地. 21世紀經濟報道. 2011.2.23

    [6] 王華慶. 金融創新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2010年財資市場高峰會. 2010.10

    [7] 武劍. 巴塞爾協議III在中國的實施前景展望.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 2010.12

    [8] 謝平. 巴塞爾III對中國銀行業監管的啟示和影響.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 2010.12

    [9] 鐘偉. 巴塞爾協議Ⅲ的新近進展及其影響初探.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 2010.12

    [10] 周小川. 金融政策對金融危機的響應. 財經網. 2011.1.5

    [11]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BCBS). Basel III: A global regulatory framework for more resilient banks and banking systems.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2010.12.16

    [12]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BCBS). Basel III: International framework for liquidity risk measurement, standards and monitoring.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2010.12.16

    [13] Guan, Sue, Xuan Gui, Beixiao Liu. Comment Letter to the Basel Committee. BIS. 2010.4

    [14] Hannoun, Herve. The Basel III Capital Framework: a decisive breakthrough.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2010.9

    [15] Harle, Philipp, Erik Luders, Theo Pepanides, Sonja Pfetsch, Thomas Poppensieker, Uwe Stegemann. Basel III and European banking: its impact, how banks might respond, and the challenges of implementation. McKinsey, 2010.11

    [16] IMF. Initial Lessons of the Crisis.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2009.2.6

    [17] Indian Counci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ICAR). Proposed Basel III Guidelines: A Credit Positive for Indian Banks. Indian Counci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0.9

    [18] KPMG. Basel III: Pressure is building. KPMG. 2010.12

    [19] MAG. Assessing the macroeconomic impact of the transition to stronger capital and liquidity requirements. BIS, 2010.12

    第4篇:銀行的高質量發展范文

    世界銀行的研究表明,在全球銀行業危機中導致銀行大量破產的原因就是信用風險。我國由于政府干預、內部管理等問題的存在,導致了我國商業銀行存在大量的不良資產,造成了商業銀行明顯的信用風險。因此,我國急需加快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改革。

    一、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必要性

    (一)信用風險在銀行風險體系中的重要地位

    信用風險是商業銀行所面臨的最重要的風險。根據麥肯錫公司的研究結果顯示,信用風險占據了銀行總體風險的60%。在我國,由于存在著較高的不良貸款率,更使得我國商業銀行面臨著更高的銀行信用風險。從數據上來看,如果按照“一逾兩呆”額口徑計算,我國4大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高達25%;若按照“五級分類”的口徑,與銀監會不良貸款率不能超過5%的要求相比,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仍然偏高。過高的不良貸款率帶來的銀行信用風險勢必會嚴重影響我國商業銀行的生存和發展。

    (二)適應《新巴賽爾協議》的需要

    《新巴賽爾協議》在信用風險方面增強了資本要求的風險敏感度,并提出了運用標準法和內部評級法兩種方法對信用風險進行衡量。這體現了《新巴賽爾協議》能進一步調動銀行的積極性,增強銀行的穩健經營,促使銀行之間開展公平競爭。但是,由于我國銀行業發展遠遠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新巴賽爾協議》的實施對我國銀行來說不啻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此,我國商業銀行迫切需要加強信用風險管理。

    二、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現狀分析

    目前,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建設已日益受到國內商業銀行的重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主要有:國內部分商業銀行已初步建立信用風險組織管理體系;在商業銀行實現了全面推廣使用5級分類法;銀監會的一些諸如風險報告制度、貸款發放流程、貸后管理制度等對商業銀行具有強制約束力的文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水平;國內眾多商業銀行成立了風險管理部門,使得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已經逐步實現專業化等。但是,總體來說,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仍處于起步階段,存在著諸多問題。

    (一)信用風險管理體系不健全

    我國大多數股份制、地方性商業銀行已經建立了完善的公司內部治理機構。但是,由于歷史原因及國家壟斷的性質,4大國有商業銀行的內部公司治理結構仍存在較大缺陷。因而至今仍無法形成內部權力的制衡機制,從而不利于對龐大的分支機構進行分責控制,導致了銀行體系內風險管理機構的缺位,導致了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體系的不健全。

    (二)尚未建立起高質量的風險管理信息系統

    高質量的風險信息管理系統是銀行開展信用風險評估的重要依據。我國商業銀行由于開展信用風險管理的時間較短,相關基礎數據的積累不足。同時,由于我國在信息披露及公司治理等方面嚴重落后,使得不少企業的財務數據無從收集,即使最后公布出來的數據也存在一定的失真現象。這些都導致了基礎數據質量的下降,從而制約了信用風險管理模型的建立。

    (三)風險量化管理落后,缺乏對商業銀行信用風險進行度量和管理的先進技術

    現代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管理越來越重視定量分析,大量運用金融工程技術和數理統計模型。而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仍停留在定性分析階段,國內還沒有一家銀行對信用風險進行量化。因此,國內商業銀行在信用風險管理的模型應用和管理技術有待進一步提高。

    (四)衍產品金融市場尚未形成,信用風險管理工具缺乏

    衍生金融產品由于其具有直接對沖風險的性質,被公認是管理市場風險最有效的市場工具。但由于我國金融體系建立較晚,到目前為止,衍生金融產品市場在我國尚未形成。這個市場的缺失以及衍生金融產品的缺乏,極大制約了我國商業銀行通過多樣化資產組合來降低風險的可能性,明顯制約了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現代化進程。

    三、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國際經驗借鑒

    (一)建立健全的風險管理組織體系

    大多數西方發達國家建立了健全的風險管理組織體系,實行集中化風險管理模式。以德國為例,德國商業銀行在其銀行內部建立了獨立的、縱向式的風險管理組織體系,董事會下面設立了獨立的信用風險委員會負責銀行信用風險管理。集中化的風險管理模式,能夠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較好地把握、管理銀行風險,因而被廣泛采用。

    (二)建立了完善的信用風險管理信息系統

    國外大型的商業銀行都擁有一套比較成熟和健全的風險管理的計算機信息系統。以花旗銀行為例,該銀行建有自己完善的全球信息系統,它不僅能做到數據的每日更新,而且具有極強的實時數據處理能力和統計查詢功能,能夠為各個區域、行業、產品等日常檢查及風險評級工作提供全面支持,這些為花旗銀行的高水平風險信用管理提供了技術支持。

    (三)創建了完善的信用風險預警系統

    信息風險管理的關鍵在于及早發現隱患并及時采取防范措施。JP摩根銀行的有關統計分析表明,在貸款決策前若能實現對貸款風險的預測并采取正確地預控措施,將能有效降低實際損失的50%~60%。因此,西方現代商業銀行都十分重視建立完善的信用風險預警機制,力求盡早發現風險,將銀行損失降到最低。

    (四)強調信用風險管理的量化和模型化

    西方現代商業銀行十分注重對信用風險的量化研究。近些年來,信用風險度量模型化工作得到了高度重視和相當大的發展,最有代表性的信用風險管理模型是1994年J.P.摩根提出的信用度量制模型即VAR模型,該模型現已受到金融界的廣泛認可,為國際上許多金融機構所采用。此外,國際上最先進的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模型還有Creditmetrics、KMV以及RAPM度量指標量化方法RORAC等。

    (五)合理使用信用衍生產品分散信用風險

    信用衍生產品的產生為信用風險管理提供了新的工具,可以有效地分散和轉移商業銀行信用風險,因此,近年來,信用衍生產品在國際上的使用呈現爆炸性增長的勢頭。具體來說,目前西方現代商業銀行最常用的信用衍生工具主要有為信用違約期權、信用聯系票據和總收益互換三種。以德國信用衍生產品市場為例,使用最多地是信用違約期權,它占據了德國信用衍生產品市場73%的份額,信用衍生產品的使用推動了國外整個信用風險管理體系的不斷向前發展。

    四、加強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對策和建議

    (一)銀行體系內部的應對策略

    1.加快建立和完善國內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組織體系

    我國商業銀行要加快建立起科學的信用風險管理組織體系。首要的任務就是要完善我國商業銀行特別是4大國有商業銀行的公司治理結構,加強商業銀行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我國商業銀行應學習建立國際上完整的風險管理組織體系,逐步建立董事會管理下的風險管理縱向架構,設立專門的風險管理部門,由它來負責建立全行統一的風險管理制度建設。同時,要明確各個部門和個人在風險管理體系中的職責,強化個人責任追究制度。

    2.加快國內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建設

    我國的商業銀行要盡快按照巴賽爾協議的要求盡快建立起獨立、高質量的數量的數據庫,并保持數據信息的及時更新,為國內銀行信用風險的度量和檢測提供基礎數據支持。在此基礎上,不斷加大銀行信息系統建設的投入,建立信息系統及時有效的交流渠道,確保信息系統的開發具有前瞻性和有效性,使信息系統最終能涵蓋銀行的所有業務。

    3.加快建立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量化管理體系

    風險量化是今后信用風險管理的大趨勢,新巴賽爾協議在信用風險的度量上就大量地引用了數量化的計算模型。由于我國目前還沒有建立起風險量化所需要的基礎數據庫,因此在短期內可能無法構建出符合新協議要求的風險評估系統。但是,只要堅持從我國的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地建立起系統性的風險性衡量方法,仍然可以達到風險度量的目標。從長期來看,我們的目標仍然是不斷學習西方先進的商業銀行信用風險度量和管理技術,開發適合我國國情的信用風險計量工具。

    (二)銀行體系外部的應對策略

    1.加快完善我國金融體系建設,建立和發展信用衍生產品市場

    要加快完善我國金融體系建設,加強資本市場建設,從而為信用風險從商業銀行向外轉移提供可能。同時,在合適的時機,逐步開發金融衍生產品,建立和發展信用衍生產品市場,從而建立其現代化的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

    2.加強社會信用文化建設,建立規范的社會信用體系

    要加快社會信用文化建設,建立規范的社會信用體系,為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具體來說,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政府要加強和完善信用信息的使用規范和失信處罰機制,特別是要通過建立健全有關社會信用的法律體系,建立完善的失信處罰機制。其次,要建立一個以商業銀行為主體的評級架構,建立社會客戶的信用檔案,以此來推進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

    第5篇:銀行的高質量發展范文

    關鍵詞:公司治理 中小企業 會計信息質量

    小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然而會計信息質量不高一直是困擾中小企業快速發展的主要問題之一。研究發現,中小企業公司治理缺陷是我國中小企業會計信息質量不高的真正根源,把握中小企業公司治理特征及存在的問題,尋求完善公司治理對策以提升會計信息質量是根本途徑。

    一、公司治理與會計信息質量的關系

    公司治理是會計信息系統的重要環境因素,公司治理是否完善,將會對會計信息質量產生影響。自20世紀90年代起會計學者開始關注公司治理問題以來,國內外眾多學者對公司治理與會計信息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方法包括理論分析和實證檢驗。

    (一)理論上,公司治理與會計信息質量相互影響、相互依存

    根據契約理論,公司治理是協調股東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相互之間關系的一種制度,涉及指揮、控制、激勵等方面的活動內容,包括內部治理結構(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與外部治理機制(市場、法律和政府)。公司治理是會計信息系統運行的制度環境,完善和有效的公司治理能夠為高質量的會計信息提供保障。同時,會計信息質量的高低影響會計職能的發揮,高質量的會計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能減少治理主體的信息不對稱,幫助各利益相關者對公司進行更好的監管,促進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從外部治理來看,競爭市場的有序進行,經營活動的有效監督依賴于高質量的信息披露;從內部治理來看,高質量的會計信息是對管理層和員工進行監督和評價,投資者對經營者履行契約情況的判斷,并設計和實施有效的激勵機制的依據。

    (二)實證上,公司治理眾多因素與會計信息質量顯著相關

    國內外學者對公司治理與會計信息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廣泛研究,將股權結構、董事會特征、管理報酬機制等治理機制分別與會計信息質量的不同量度(盈余管理、財務報告舞弊、信息披露的全面性、及時性和價值性、審計質量)進行檢驗。盡管研究的結論并不完全一致, 但大都能夠支持公司治理對會計信息具有影響,從而為完善公司治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提供了實證支持。

    二、我國中小企業公司治理存在的問題

    與上市公司和大型企業相比,中小企業在規模、組織形式和產權關系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統計數據顯示(見表1),我國工業經濟中不同所有制中小企業呈現兩個特點:一是私營企業(以個體戶為主)的數量、銷售產值、資產規模、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和稅金總額等指標幾乎占據半壁江山,可見其重要性,但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企業或公司;二是股份公司各指標比重較低,我國中小企業組織形式以有限責任公司為主。

    有限責任公司具有人合性和封閉性、適合中小企業等特征,因此治理上表現為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不明顯、管理上的合伙化等。而目前我國公司法對于有限責任公司在治理方式、股東權利上的規定與股份有限公司大致相似。在我國特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以有限責任公司形式為主的中小企業在實踐中治理結構并不完善,中小企業公司治理結構缺陷是我國中小企業會計信息質量不高的真正根源。

    (一)股權高度集中,侵害小股東利益

    股權結構是公司治理結構的基礎,股權結構不同決定了公司治理結構的內部利益主體制衡機制的差異。由于我國資本市場直接融資門檻較高以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有限責任公司形式的中小企業股東人數普遍偏少,股權分散程度低。大多數公司的前五大股東絕對控制公司股權,股權高度集中使得中小股東的利益最大化與企業利益最大化并不完全一致,大股東侵害小股東的利益成為可能。在這種利益驅動下,大股東占用資金或利用“掏空”行為等方式損害其他少數股東的利益。雖然《公司法》對中小股東權益的保護有比較完善的保護機制,包括公司經營狀況知情權、所持股份轉讓權、異議股東的股權回購請求權等,但對中小股東知情權的限制較多,難以實現,中小股東的監督作用受限。加之中小企業會計人員獨立性較弱,在單位負責人的授意和誘導下,會計信息的違規性失真較為普遍。

    (二)內部治理結構家族化,管理缺乏強制性和規范性

    公司內部治理結構是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管理層等的正式制度安排。在我國特定的內外部環境下,一方面,中小企業形成了三會合一、三權合一的模式。該模式中,經理層對董事會、董事會對股東大會負責其實質就是對自己負責,對董事會和經理人的監督和激勵成為了相互監督、相互約束、相互懲罰的組織內部制衡機制。另一方面,我國中小企業多為家族企業,表現為董事、家族成員、所有者三位一體。這種結合下的中小企業內部治理結構由于信息不對稱所產生的成本比較低,在企業發展初期具有一定優勢,但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缺陷也不斷顯現:投資者即管理者缺乏內控與財務方面相關的管理常識。經營決策注重業務領域,不太重視會計報表信息的作用,這種需求的不足和不重視導致會計信息相關性較差;實行“家長式”管理,具有較強的經驗性、隨意性、專斷性、非理性化等傾向,企業缺乏有效的規章制度,即使存在,也很難得到嚴格執行,成員之間的交易主要靠家族倫理的自發調節,影響會計人員對經濟業務的判斷,加之以內部審核為主的內部監督的不健全,會計信息質量缺乏制度保障;在用人方面,“任人唯親”,不能吸收優秀的會計人才,會計信息質量無法提高。

    (三)債務融資單一,以銀行信貸為主,銀行外部約束弱化

    由于有限責任公司的封閉性和我國直接融資渠道狹窄,中小企業發展主要依靠內部籌資和盈余積累,在遇到資金困境時,更多的是依靠民間融資和銀行貸款。隨著企業的發展,債務融資方式中,商業信用和非正規融資逐漸被銀行貸款代替。債權人是公司治理結構的重要元素,理論上,中小企業的高負債水平要求銀行參與中小企業公司治理,并借助于高質量的會計信息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但目前在我國實踐中,由于中小企業自身的風險特點和我國法律法規禁止商業銀行向非銀行金融機構和其他企業投資等限制,我國的金融中介在中小企業公司治理中幾乎不發揮作用。中小企業債權人治理機制弱化對保障和提高會計信息質量起到了消極作用。具體表現為: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政策只需要能夠反映企業基本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信息,對企業會計信息的需求和關注程度并不十分強烈。申請貸款時,中小企業為了獲得銀行貸款存在著財務報表造假問題,信息的可靠程度有限,會計信息操縱行為損害了會計信息信貸決策的有用性;貸款期風險控制模式單一――“抵押物崇拜”和貸款限制條款,由于有抵押物作為保障,銀行不太關注企業未來的償債能力,使得中小企業在經營決策中產生過度投資,進而在會計政策選擇中穩健性不足。如表2所示,金融機構對中小微企業貸款中,以抵(質)押貸款為主,信用貸款比重非常低,且沒有隨企業規模變大有明顯提高。

    (四)產品市場缺乏競爭性,市場約束弱化

    產品市場是公司競爭的主要場所和信息平臺,競爭程度較高的產品市場會弱化會計信息不對稱。產品市場競爭的衡量方法和指標很多。在產業組織理論中,以市場份額作為市場集中度的指標之一來量化產品市場競爭程度。我國中小企業數量多,涉及行業廣泛,主要從事競爭性產品的經營。但是目前中小企業大多屬于傳統行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產品附加值低,產品市場競爭程度不是很高。如表3所示,在工業中,中小企業市場份額占50%以上的僅有8個行業,而該數值在前10個行業中已跌至37%。因此,市場約束機制大大降低了對中小企業公司的治理,進而導致會計信息披露質量不高。

    (五)政策法律體系失范,監管和處罰力度不夠

    到目前為止,我國在扶持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方面出臺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主要有《中小企業促進法》、《個人獨資企業法》、《合伙企業法》、《促進非公經濟發展的36條》和《鄉鎮企業法》等。但現有法律法規缺乏可行性、系統性、針對性。同時由于我國目前的政府管理體制表現為政出多門、職能交叉、多頭管理,導致中小企業管理效率不高,效果不佳。在會計信息監管方面缺乏統一規劃,不同職能部門會計監管側重點不同,信息缺乏共享,具體表現為:稅務部門成為最主要的監管主體,而其監管視角單一,雖然《小企業會計準則》的頒布協調了會計制度和稅法之間的差異,但實踐中兩套賬現象仍很普遍,加之我國會計造假處罰力度不夠,導致中小企業會計信息長期質量不高。

    三、完善治理結構,提升中小企業會計信息質量

    公司治理結構是一個完整的體系,通過構建產權多元化、內部治理制度化、外部(資本、產品)市場和監管雙重推動,實現中小企業的公司治理日趨完善,提升會計信息質量。

    (一)優化股權結構,實現股權多元化

    股權的適度分散有利于提高公司的決策效率和會計信息披露水平。根據生命周期理論,中小企業創業初期資金主要依賴于自身積累,股權高度集中。但隨著企業進入成長期和高速發展期,由于經營風險較高,權益融資仍然是主要的融資渠道。為避免“大股東”對會計信息質量帶來的負面影響,需拓寬融資對象和方式的選擇:將股份出讓給企業核心員工、引入私募股權基金。前者在分散股權的基礎上能夠有效地激勵員工和培育人力資本,打造利益共同體,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競爭力;后者在改善財務狀況的同時,還可以優化公司治理結構,比如制定戰略規劃、調整財務結構和完善用人機制等,為高質量的會計信息提供保障。

    (二)創新家族企業,加強制度建設

    當傳統型家族制企業的缺陷隨著企業的發展日益明顯時,從提升會計信息質量角度看,中小企業應根據現實情況和發展的需要進行創新:一是家族企業主的自我提升。以企業家主導的中小企業,企業家的人力資本決定企業的價值。家族企業主應加速知識尤其是財務和內控知識的積累和更新,注重自我創新,強化對會計信息的使用,塑造自我誠信。二是適度分權,加強制度(會計制度、管理制度和決策制度)建設。建立有效的、可控的授權體系,保障責權利相統一,形成家族成員對經營管理無法隨意干預的管理體制和機制,加強企業運作的規范性,為會計信息生成提供制度保障。三是注重家族內成員培訓,建立與家族外成員適度競爭機制。

    (三)拓寬債務融資渠道,強化銀行外部約束

    隨著中小企業經營日漸成熟,債務融資比重加大。相關研究證明中小企業債務融資的可獲得性依次為:商業信用、非正規融資和銀行貸款,而其債務融資成本比較優勢依次為:銀行貸款、商業信用和非正規融資。強化債權人治理機制對保障和提高會計信息質量能起到積極作用。加強銀行對中小企業的監督可通過以下手段實現:(1)創新審貸技術和風險控制手段。貸款前銀行應了解企業的資信狀況并對其提出的投資項目的經濟價值進行評價,避免由于企業管理者水平所限而給雙方帶來的損失。這一費用的增加應該成為銀行激烈競爭下尋找優質客戶的成本。(2)參與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審計,即要求企業聘用銀行指定的事務所。審計費用會增加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但相比于民間借貸較高的用資成本,中小企業通過正規金融獲取資金還是利大于弊。融資成本的提高可以通過較高的盈利得以補償,成為企業提高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的原動力。

    (四)加快轉型升級,完善產品市場競爭

    轉型升級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市場機制優勝劣汰的自然結果。加快轉型升級的外在驅動必然要求中小企業做好以下兩方面工作:一是重點關注維持持續創新能力和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二是增加資金、人才和管理的投入,并加強風險控制。就財務方面,必然增加財會部門的軟、硬件投入,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知識水平或引進高素質的財會人員,完善內部控制制度,為高質量會計信息提供基礎條件和制度保障。

    (五)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建立信息共享平臺

    一是完善對中小股東權益保護的相關立法,如:擴大小股東知情權和質詢權的范圍,制定保障程序。二是加大會計造假處罰力度,如:提高行政處罰的金額,降低吊銷從業資格證書的認定標準。三是建立以財政監督(監管視角以“會計準則”為導向)為核心、工商和中介參與的中小企業會計信息綜合監管機制。同時搭建信息平臺,納入社會征信體系,增加用信。X

    參考文獻:

    1.周芬.基于公司治理的中小企業會計信息質量改進研究[J].財會研究,2010,(6).

    2.劉笑霞,李明輝.公司治理對會計信息質量之影響研究綜述[J].當代經濟管理,2008,(7).

    3.王金根.有限責任公司治理研究[J].泉州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10,(5).

    4.梁小惠.論公司類型與公司治理模式的選擇[J].河北學刊,2013,(11).

    5.謝法玲.有限責任公司中小股東股東權益的保護[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3).

    6.高政利,梁工謙.環境約束、發展選擇與中小企業內部相互委托――模式[J].科學經濟社會,2008,(02).

    7.徐敏.淺談家族企業內部治理結構與會計信息質量[J].中國集體經濟,2012,(24).

    8.蔣永康,朱冬林,潘豐.我國中小企業法律法規體系建設現狀及對策――以江蘇省為例[J].管理工程師,2012,(06).

    9.陳自芳.創新家族制才能做強浙江中小企業[J].浙江經濟,2003,(14).

    第6篇:銀行的高質量發展范文

    [關鍵詞] 內部控制;債務融資成本;金融生態環境

    【中圖分類號】 F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4244(2014)07-262-1

    一、引言

    自SOX法案實施之后,內部控制的研究越來越成為國內外學術界關注的熱點。內部控制研究的一個主要方面就是內部控制經濟后果的研究,其中Kim等(2011)的研究表明,高質量的內部控制能夠降低債務融資成本;楊德明等(2011)發現內控質量較高的公司能獲得更多的長期貸款、更長的貸款期限。本文在梳理內部控制與債務融資成本之間關系的相關文獻基礎之上,探討內部控制影響債務融資成本的作用機理并提出進一步研究的思路。

    二、內部控制與債務融資成本

    與股權融資相比,債務融資無疑是我國更為重要的融資方式。不同于債券市場發達的國家,我國的債務契約主要發生在銀行和企業之間,銀行貸款在企業外部融資中占有重要地位(胡奕明等,2008)。胡奕明和謝詩蕾(2005)的研究發現,銀行的貸款利率與借款企業當前財務狀況和公司治理狀況有一定的合理相關關系。饒艷超和胡奕明(2005)發現銀行在信貸處理中對會計信息的依賴程度較高,使得企業在向銀行申請貸款時有動機進行盈余管理。而我國銀行不能識別企業的盈余管理行為(陸正飛等,2008),不能很好的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的實際情況,而又根據會計信息進行信貸決策,將有可能遭受一定的損失。因此企業的信息披露行為會使銀行信貸決策建立在更為充分的信息基礎之上。

    內部控制不僅給企業帶來財務報告可靠性和經營合規合法性,以及提升經營效率效果的基本效應,同時能夠對企業所有部門、流程以及企業整體產生規范效應(李志斌等,2013)。董望和陳漢文(2011)等的研究結論是內部控制可以提升應計質量、抑制盈余管理。很多研究表明,具有良好內部控制的企業,意味著企業經營效率良好,管理完善,遵守國家法律,也意味著企業對外披露的信息相對較為可靠、真實,從而便于債權人進行監督。

    林斌等(2009)發現,根據信號傳遞理論,內部控制質量高的企業有動機向市場傳遞信號,由此影響商業信用。內控質量更高的企業高管有動力選擇自愿性披露有關公司信息,高質量企業通過傳遞信號將其與那些低質量企業區別開來。迪博內控報告白皮書報告說明,披露了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審計報告)的上市公司的總評均值及內部控制五要素的得分都高于未披露該報告的上市公司。更進一步證實了內部控制質量高的公司會通過信息披露等信號將企業信息傳遞給銀行等債權人或投資者。

    根據以上分析,內部控制可以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以及企業經營效率,而企業會將此信號傳遞給銀行等債權人,銀行根據此信息會給企業更寬松的放貸條件。已有研究證明,提高內部控制能夠降低債務融資成本。Kim等(2011)認為高質量的內部控制能夠降低債務契約監督的成本,從而降低債務融資成本。鄭軍等(2013)的研究發現內控質量較高的企業能獲得更多的商業信用融資。程小可等(2013)基于投資現金流敏感度視角探究了內部控制和銀企關聯對企業融資約束的影響效應。研究發現: 高水平內部控制可以有效緩解企業所面臨的融資約束問題。鄧德強和馮悅(2011)通過實證分析發現,內部控制信息質量與債務融資成本呈顯著的負相關關系。李曉慧和楊子萱(2013)的研究結果表明內部控制質量較高時,債權人會感知到更多的保護信號,并通過放寬債務契約條件表現出來,此時債權人會傾向持有更多的債務資本以及偏好更低的債務資本成本和更長的債務期限。楊德明和馮曉(2011)的研究結果發現,銀行能在一定程度上識別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質量,表現為內控質量較高的公司能獲得更多的長期貸款、更長的貸款期限,但銀行僅能識別國有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質量,卻無法識別民營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質量。

    以上研究大都從內部控制與投資者關系、融資約束的角度側面考察了內部控制與融資成本的關系,正面研究較少,并且很少考慮外部因素的影響,而企業的融資條件離不開外部環境的制約。而且內部控制對資源配置的影響深受金融市場發展程度的制約。我國的地區金融生態環境呈現明顯的地區差異,這種地區差異導致了各地在金融條件上的差異,從而直接影響到地方融資的可獲得性和融資成本(李揚等,2011)。羅黨論等(2008)認為銀行在給予企業貸款的時候經常面臨借貸雙方的信息不對稱和借款方的道德風險,這種現象在金融市場化程度低的地區中表現得更加嚴重。在金融生態環境較差的地區,市場的不成熟可能使得信貸部門在進行信貸決策時未能足夠重視內部控制等評價公司經營狀況的關鍵指標。相反,在金融生態環境發達的市場中,政府干預的減少以及資源配置市場化機制的運作,使得投資者更加關注和依賴企業提供的信息進行決策,信貸資金的流向受金融生態環境的影響較顯著。因此,進一步研究內部控制對債務融資成本的影響,金融生態環境這一外部重要因素不可忽略。

    參考文獻:

    [1]Kim,J-B.,B.Y.Song,and L.Zhang.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 and Bank Loan Contracting: Evidence from SOX Section 404 Disclosures.The Accounting Review,2011,86 (4) : 1157 ~1188.

    [2]程小可,楊程程,姚立杰.內部控制、銀企關聯與融資約束――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審計研究,2013,5: 80 ~ 86.

    [3]董望,陳漢文.內部控制、應計質量與盈余反應――基于中國 2009年A股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審計研究,2011,4: 68~78.

    [4]胡奕明,謝詩蕾.銀行監督效應與貸款定價――來自上市公司的一項經驗研究[J].管理世界,2005,5: 27~36

    [5]李曉慧,楊子萱.內部控制質量與債權人保護研究――基于債務契約特征的視角[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3,2:97~105.

    第7篇:銀行的高質量發展范文

    這就是所謂的“抵押品變形”,該項新業務現在已經成為了銀行業罕見的增長亮點。新的監管準則和不斷增加的競爭壓力不斷蠶食銀行業的利潤,這項新業務有望改善銀行的盈利能力。

    抵押品“變形記”

    所謂的“抵押品變形”,也就是把風險相對較高的資產轉變成表面上更安全的資產,這類業務已經受到了監管者的關注。

    總的來說,面對專門為賬面總值超過640萬億美元衍生品市場設計的新監管規則帶來的挑戰,銀行已經找到了新的賺錢機會。新監管規則的原意是,為了降低處于金融危機核心地位的衍生品市場風險。一些金融專家認為,把次貸切片分層這一可怕的金融創新想法,鼓吹了金融泡沫并導致其最后爆破。他們現在開始擔心,“抵押品變形”這項新業務最終只是隱藏了風險,而并沒有真正轉換風險——這可能降低了監管新規的實際效果,更諷刺的是,新規可能促使了這種新業務的出現。

    美聯儲官員Jeremy Stein上月表示,抵押品變形“就是監管新規制造的可能快速發展的業務,因此我們必須特別謹慎地對待?!边@是美聯儲第一次公開警告這項新業務的風險。

    然而,在金融產業里,抵押品變形只會簡單被看作是滿足監管新規要求的工具。變形的過程是這樣的,銀行會幫助基金以非流動性證券作為抵押,換取流動性更好的資產,然后基金就可以利用這些資產用于支持它們的衍生品交易。

    世界上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的電子交易和市場結構聯席主管Supurana VedBrat表示,預計貝萊德將需要大量的高質量抵押品滿足監管新規下的衍生品交易。她正在尋求幫助,滿足對不斷增加高質量抵押品的需求。

    華爾街的金融機構,包括美國銀行、高盛和摩根大通已經準備好提供幫助。這些銀行計劃創造足夠多的衍生品,滿足客戶的抵押品交易需求。

    紐約梅隆銀行全球抵押品服務副主席Ms Chakar表示,對沖基金、保險公司和資產管理公司對抵押品變形業務都充滿了熱情。

    今年開始,很多國際監管者都要求這些保險公司和資產管理者通過所謂的中央清算方式完成衍生品交易。監管者認為,在交易雙方之間設立一個中央清算對手方,可以提供一定的損失緩沖空間,保證一方出現違約時衍生品交易的安全。

    為了保證中央清算者不受市場動蕩的沖擊,持有衍生品合約的客戶必須向中央清算者提供一定數量的抵押品。抵押品的形式一般是國債或現金,這樣的證券才足夠安全,降低中央清算者自身的風險。

    衍生品市場究竟額外需要多少抵押品,已經成為一個熱門的爭論。市場的預計從5000億美元到10萬億美元不等。因為很多銀行和交易商一直在濫用抵押品,比如說用CDS來對賭其它金融機構的命運,數以千計的企業和基金一直依賴利率互換或貨幣互換這樣的衍生品。

    巴黎銀行抵押品管理主管Hélène Virello表示:“我們認為新增的抵押品需求會有幾萬億美元,但實際上,沒人知道真實的數量,因為這是由很多因素同時決定的?!?/p>

    這種金融煉金術的內涵甚是簡單,把不合格抵押品轉化成中央清算者接受的抵押品,只需要利用銀行的回購操作就能實現?;刭彶僮魍ǔJ怯米C券換取現金。前高盛抵押品經理表示,這并不是什么新東西,只是換了個“包裝”。

    在一個普通的交易中,一家保險公司會拿著低信用等級資產(比如說垃圾債券)到一家銀行尋求幫助。這家銀行會在回購市場借出這些垃圾債券——對手方通常是另一家大銀行,換取政府債券或現金。那么這家保險公司就能利用這些政府債券或現金支持它的衍生品交易。

    提供變形業務的銀行會向客戶收取一定的費用,同時對客戶的資產附加一定的折讓。對風險較高的抵押品,比如說垃圾債,銀行會附加較大的折讓。抵押品變形業務中的折讓率可能跟中央清算所要求的折讓率不一樣,因為銀行會自己衡量該業務的風險。

    關于抵押品變形業務能給銀行業提供多少額外的利潤,現在還沒有可靠的估計。但據摩根士丹利和顧問公司Oliver Wyman的報告,抵押品變形帶來的收入“很可能抵消引入監管新規帶來的大部分損失”。

    風險守恒?

    銀行表示,它們或許無法承擔引入抵押品變形業務可能帶來的更大風險。如果銀行持有太多的低質量資產,將消耗其資產負債表的一大部分,這會損害銀行原本的業務。

    客戶可能會發現更簡單廉價的方法,“重組”他們的投資組合,釋放更多的合格抵押品。摩根大通上周告訴客戶,“優化”現有抵押品的成本,只有把3月期美國公司債變形為3月期美國國債成本的1/10。

    如果銀行不愿意或沒有能力提供它們客戶所要求的抵押品變形,其它金融機構也可以加入——包括歷史上最厭惡風險的貸款者,比如說養老基金。

    紐約梅隆銀行執行總裁Gerald Hassell表示,并不是所有的變形業務都發生在該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他們也可以扮演第三方中介的角色。

    那些持有大量低收益高質量證券投資組合的基金,可能會希望借出證券來提高回報率。一些財富基金和資本充足的養老基金可能會進入這個業務,為該市場提供更多的流動性。

    但一些銀行家擔心,越來越多抵押品提供者進入這個市場,可能會在金融市場形成潛在的系統性風險。

    一個匿名的高級銀行家表示:“如果越來越多的影子集團加入這項融資業務,它們并不知道其中的風險,也不會計提足夠的折扣率,那么這將可能給金融系統引入更多的系統性風險。”

    抵押品變形業務的風險在于,可能制造更長更復雜的抵押品鏈條,當抵押品的市值開始下跌,也許就會引起一個自我毀滅的惡性循環。

    美聯儲官員Stein警告,參與抵押品變形的投資者可能最終會面對“惡性地追加保證金”。比如說,一家保險公司把垃圾債變形成美國國債,如果垃圾債的市值下跌,該保險公司就不得不提供更多的現金維持抵押品變形,或開始平倉所持的衍生品交易頭寸。

    專注于抵押品問題的IMF經濟學家Manmohan Singh擔心,銀行可能會操縱它們的法定資本要求,提高這些新業務的利潤水平。如果市場大跌,這些銀行可能也難以幸免于難。

    Singh表示:“不可能沒有成本地把BBB評級的資產變形成AAA評級的資產。如果銀行大量從事這種業務,將會使風險加權資產水平大漲。我認為,這是監管者應該關注的問題?!?/p>

    現在,包括巴克萊、花旗、德銀和道富銀行的大型銀行正在準備提供這項新業務。最近美聯儲的調查顯示,超過2/3的大型銀行與客戶談論了關于抵押品變形的業務。養老基金也表示,他們正在討論借出所持安全資產的可能性。

    第8篇:銀行的高質量發展范文

    摘要:本文在介紹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的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分析了證券投資基金對銀行業的積極和消極影響,并提出商業銀行發展證券投資基金托管業務的策略

    關鍵詞:證券投資基金;商業銀行;影響;策略

    一、證券投資基金對銀行業的影響分析。

    我國證券投資基金對商業銀行同樣具有雙向影響效應,一方面,它促進商業銀行業務創新與中間業務的發展;另一方面,也對商業銀行的傳統業務造成沖擊,進而影響到我國的金融穩定。

    1.證券投資基金對商業銀行業務創新和利潤增長有積極影響。

    一方面,證券投資基金托管業務中有利于組織低成本的存款。無論是基金開戶還是基金投資前的沉淀,基金的存款都是低成本穩定的資金來源。而且不論基金是商業銀行通過為基金提供銷售、交易服務,在銀行系統內部十分簡便地以低成本直接將存款劃轉為基金,這在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時,也為自己擴大了客戶源。另一方面,證券投資基金托管業務,可以收取基金托管費,獲取中間業務收入。由于證券投資基金是發起、管理、托管三權分立的機制,根據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管理辦法,基金托管業務必須由商業銀行擔任。但基金托管要求托管人有熟悉托管業務的專職人員,而且要具備安全保管基金資產的條件,托管人必須有安全、高效的清算、交割能力,以保證基金發行、運營、贖回與清算的效率和質量,目前主要由國有商業銀行如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來擔任,一些資本實力雄厚而且業務能力強的股份制銀行也加入這一行列,所以基金托管業務將是商業銀行之間的競爭業務,具體見下表。從證券投資基金歷年托管費收入來看,托管費收入上升速度很快,已經從1998年的1600萬元上升到2006年的10.53億元。商業銀行通過介入基金托管業務,既可以改善其自身的資產結構,促進商業銀行中介業務的發展,增加無風險業務收入,改善業務收入結構,也可以促進新型商業銀行業務人員素質提高與知識結構的改善,為商業銀行現代資本市場金融業務發展拓寬空間。

    2.證券投資基金對銀行業的消極影響。

    首先,證券投資基金對商業銀行傳統的存貸業務帶來了沖擊。證券投資基金作為一種金融創新品種,具有強大的專業理財功能,它的出現順應了降低資源配置成本的需要,使得投資者和融資者都愿意通過直接融資市場進行交易,從而出現存款“脫媒”

    現象,使得商業銀行市場占有率不斷下降。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同樣具有轉型經濟國家的一般特征,正在實現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間接融資仍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商業銀行的傳統業務仍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如果在短期內迅速削弱其傳統業務,中間業務又無法迅速跟上,銀行的不穩定性增加,將會對我國的金融穩定產生沖擊。進而將直接影響到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定。其次,證券投資基金對央行的貨幣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戰。投資基金的發展和變化,對傳統以商業銀行為主體的金融制度下的貨幣政策產生了重大影響,使貨幣政策中的M1、M2、M3等形式的貨幣定義不斷發生變化。毫無疑問,證券投資基金對貨幣政策工具和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影響,增加了貨幣控制的難度,對央行實現貨幣政策目標提出了新的考驗。此外,由于證券投資基金帶來的低風險高盈利效應,銀行同業競爭加劇,對銀行的服務和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挑戰。

    二、商業銀行發展證券投資基金托管業務的對策。

    ①發揮商業銀行優勢,加大市場開拓力度。鑒于證券投資基金對商業銀行帶來的積極影響,大力發展基金托管業務勢在必行。一方面,要加強基金托管業務的市場開拓,不斷增加托管基金的數量和資產總量;另一方面,要加強銀行基金銷售業務的市場開拓,目的是將銷售的基金按照協議的要求推介出去、銷售出去。要運用現代技術手段銷售基金,順應潮流盡快開通網上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等便利投資人投資的方式,讓投資者享受安全、高效、便利的基金代銷服務。還可以借鑒美國籌建類似于“基金超市”網站,銷售各個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也要充分考慮銀行卡在基金銷售中的作用,還可以通過電話銀行銷售基金,給投資者帶來便利。②商業銀行爭取在政策指導下成立銀行系基金,開展多元化經營。2005年2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聯合公布了《商業銀行設立基金管理公司試點管理辦法》,4月6日,確定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為首批直接設立基金管理公司的試點銀行。交銀施羅德、建信基金、工銀瑞信等銀行系基金應運而生。到2008年底,這3家基金公司的排名大幅上升,管理規模逆勢增長,其中交銀施羅德排名12位,建信基金排名20位,工銀瑞信成為2008年規模增長最快公司,而且贏得市場和不俗的業績。商業銀行可以設立基金管理公司對銀行業帶來了新機遇,不僅有利于在分業框架下推動金融機構的多元化經營,而且有助于在中國金融體系中占據主要地位的商業銀行的儲蓄和資產的多元化。大量的儲蓄資金將有可能通過購買銀行基金的方式,間接進入證券市場,有效轉化為投資性基金,為資本市場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渠道。因此,各家商業銀行要積極爭取盡快盡早設立基金管理公司,減少存差,促進儲蓄———投資的轉化。一旦今后政策允許商業銀行從事投資銀行業務,銀行就可以轉換角色,成為基金管理人,直接管理經營基金業務。

    ③向開放式基金提供融資便利,進行業務創新,為混業經營創造條件。證券投資基金的相關規定中允許基金管理人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條件,向商業銀行申請短期融資,這使證券業與銀行業合作又增加了一個途徑。由于開放式基金可能面臨非正常巨額贖回壓力而產生流動性需要,往往需要借助于銀行的短期資金支持,在當前商業銀行流動性過剩的條件下,銀證合作的前景十分看好。這也是商業銀行積極進行業務創新,為將來實現混業經營創造有利條件。

    ④為證券投資基金提供高質量、全方位的托管業務服務?;鹜泄芤筱y行在財務核算系統軟件、清算網絡、監控手段、整體服務水平等方面進行改進和提高,提供快捷、便利、周到的基金銷售和服務。商業銀行龐大的儲蓄網點、豐富的儲戶資源、先進的網絡設備、良好的信譽等軟硬件條件,不僅為基金提供了理想的基金銷售平臺,而且商業銀行擁有完善的清算結算網絡系統、豐富的財務管理經驗和完善的系統結構,完全可以承擔基金托管人的職責。在基金托管業務服務過程中,一定要采用先進的技術,發揮銀行的優勢,為證券投資基金提供全方位的高質量服務。

    第9篇:銀行的高質量發展范文

    【關鍵詞】 信貸工廠 中小企業 區域銀行 關系型貸款 軟信息

    一、中小企業的生存狀況

    (一)中小企業的重要地位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數據,截至2010年底,全國實有企業1000多萬戶,其中99%以上為中小企業。這些中小企業對我國GDP的貢獻超過60%,對稅收的貢獻超過50%,創造了80%左右的城鎮就業崗位,吸納了50%以上的國有企業下崗人員、70%以上新增就業人員、70%以上農村轉移勞動力?!?/p>

    (二)中小企業面臨的困境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隨著經濟增長放緩和出口形勢惡化,我國中小企業受到了重創,生存狀況不容樂觀。在次貸危機的影響下,我國中小企業增幅大幅回落,盈利空間逐步縮小,特別是沿海地區的出口導向型中小企業陷入了兩頭擠壓的困境。

    二、中小企業融資現狀

    在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各種矛盾中,資金緊張,融資困難是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

    (一)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

    中小企業自身存在不足;

    銀行信貸體制的制約;

    缺乏為中小企業服務的資本市場;

    銀行信貸的不恰當收縮和不到位服務加劇了矛盾;

    缺乏必要的金融服務中介機構;

    缺乏政府對中小企業融資應有的政策扶持。

    (二)中小企業融資難的表現

    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過于狹窄;

    中小企業普遍缺乏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

    直接融資規模??;

    非正規金融機構發揮重要作用。

    三、“信貸工廠”模式概述

    (一)信貸工廠的定義

    在上述背景下一種服務中小企業的新型貸款模式,即“信貸工廠”誕生了。所謂“信貸工廠”,就是把信貸的產生看作是一個產品的生產,信貸的發放作為一個流水線進行生產。具體來說是指銀行進行中小企業授信業務管理時,設計標準化產品,對不同產品的信貸作業過程就好像工廠的“流水線”,從前期接觸客戶開始,到授信的調查、審查、審批,貸款的發放,貸后維護、管理以及貸款的回收等工作,均采取流水線作業、標準化管理。

    (二)信貸工廠的特點

    信貸工廠具有“六化”特點:產品標準化;作業流程化;生產批量化;隊伍專業化;管理集約化;風險分散化。由此做到在既定的風險容忍水平內,提高效率,擴大規模,降低成本,既滿足了小企業客戶信貸融資的短、頻、急需求,又能使銀行實現小企業業務的戰略發展目標。

    信貸工廠新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強調收益覆蓋風險加成本和盡職者免責"失職者問責”的理念,涉及業務流程、組織架構、風險管理、產品組合定價機制、績效考核等各個環節的創新,是一個完整的業務體系。

    本質上來說,信貸工廠模式就是將中小企業間接融資的共性與個性進行結合的一種批量處理、流程化處理模式?!?/p>

    四、銀行規模對“信貸工廠“效用的影響

    目前各大銀行均在爭相做大小貸市場,建立“信貸工廠”。但國外的大量實證研究發現,中小銀行比大銀行更傾向于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無論在中小企業貸款占銀行總資產的比率還是在中小企業貸款占全部企業貸款的比率,國外中小銀行的指標均高于大銀行,原因在于中小型等區域銀行生產軟信息的能力更強。因此,在中國發展“信貸工廠”,我們就必須分析不同規模的銀行是否也存在著類似現象,也即由何種類型銀行主導的“信貸工廠”更能實現效率最大化。

    對此我認為,信貸工廠可以采取以區域銀行為主導的未來發展模式。

    (一)大銀行采取信貸工廠模式的劣勢

    相比“信貸工廠“模式下軟信息的重要性而言而言,硬信息的重要性顯然更低。然而,對大銀行來說,硬信息來源于報表,簡單而方便,是大銀行的成本優勢。在該模式下,大銀行的該優勢將難以得到充分發揮、

    其次,從組織結構看,大銀行科層結構復雜,決策權要實行多層次委托,信息需要逐傳遞。在信息傳遞的過程的信息的流失將明顯多于區域性地方銀行。

    再有,從貸款規模來看,大銀行的規模龐大,資金雄厚,對企業有更多的選擇權,就算引入“信貸工廠”,小貸還是難逃相對的規模不經濟。

    (二)區域性銀行采取信貸工廠模式的優勢

    區域性地方銀行極強的地域性使它有條件更好地了解當地的中小企業并進行長期合作,容易產生并獲取高質量的軟信息。

    區域銀行具有組織扁平化的特點,貸款決策效率高,且區域銀行因為規模相對較小,反而更容易獲得更多自。

    區域銀行的資金規模相對較小,不足以為大型企業服務,使它有充足的動力為中小企業服務。

    在關系型信貸中,中小企業軟信息商業性生產的主體是中小銀行,這些銀行從激勵機制方面來看能容易催生高質量的軟信息,因此在關系型借貸上擁有優勢。

    五、結論及啟示

    作為一種舶來品,“信貸工廠”為解決困擾我國已久中小企業貸款難問題打開了全新的思路。然而,如何能夠真正的將其“移植”成功,而不僅僅淪為金融機構吸引眼球的口號,其規模的選擇尤為重要。只有解決好這一問題,在正確的規模前提下“,信貸工廠”的優勢才能淋漓展現,從而真正對我國金中小企業的發展帶來“活水”。

    根據對規模經濟、銀行規模制約、我國區域發展特點的分析,我們能夠簡要得到以下結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人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麻豆成人传媒免费观看| 91成人在线播放| 欧美成人精品a∨在线观看| 成人欧美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女人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精品字幕 |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激情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黄色成人在线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2021| 欧美成人午夜影院| 国产成人午夜精华液| 日本成人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小明天天看成人免费看| 78成人精品电影在线播放 | 成人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小说| 国外成人免费高清激情视频| 亚洲av成人综合网|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国产日韩美国成人|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98| 中文字幕成人网|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午夜a级成人免费毛片| 国产成人AV无码精品| 国产成人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成人免费v片在线观看| 成人永久福利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成人毛片免费看|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色多多| 国产成人无码av| 亚洲成人在线电影| 中文字幕成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