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七步詩曹植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這首詩的大意是這樣的:鍋里煮著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留下豆汁來做羹。豆秸在鍋底下燃燒,豆子在鍋里邊哭泣。豆秸煎熬豆子又怎能這樣急迫。
曹植,生于公元192年,卒于公元232年,終年40歲。這首詩是他的絕筆詩。他的父親便是權傾一方“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奸雄”曹操,殺死他的便是他的親哥哥,滅了400年大漢王朝的“篡賊”曹丕。公元232年,曹操去世,曹丕繼承魏王之位。曹丕為絕患,便存心殺害他的親弟弟——曹植,正巧,曹操入棺時,曹植因嗜酒忘記了時間,所以沒有去吊唁。曹丕便抓住曹植的這個把柄,添油加醋,把曹植拘押到衙,準備處斬。但曹丕和曹植之母邊卞氏為曹植求情,曹丕便找了個折中之策——出題刁難,如果曹植走七步,能作出一首關于描寫墻上一幅兩牛相斗,一牛落入井中的水墨畫的詩或詞,而且詩中不能帶“牛”字。如果答上,便不追究。曹植行七步,詩已成,其詩曰:“兩肉齊道行,頭上帶凹骨。相遇塊山下,攢起相搪突。兩敵不俱剛,一肉臥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氣已瀉畢。”曹丕見曹植答出來了,心生怒氣,便出了一條更難的計策來刁難曹植,讓他在三步內作一首關于“兄弟”的詩,但是不許犯著“兄弟”字樣。曹植便作出了《七步詩》,最后,曹丕無奈,將曹植貶為安鄉候。過了幾個月,便把曹植秘密處死了。
看了《七步詩》及其背景,我大受震撼,曹丕和曹植是兄弟,竟要手足相殘,就是因為那誘人的“魏王”之位。王位是好,但是曹丕為了避免曹植殺害那麼這誘人的“王位”變成了一棵將人誘入深淵的“毒果”了。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跟《七步詩》這個故事差不多的故事。例如唐朝的玄武門之變便是一個生動的例子。
李淵建唐。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合伙,企圖再玄武門殺死秦王李世民,但被李世民得知,帶著尉遲恭、秦瓊、程咬金等一班武將,在玄武門反客為主,殺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又逼李淵退位,成為了唐朝第二位皇帝——唐太宗。
再比如隋時,隋文帝楊堅竟然被他兒子楊廣縊死。
造成這些悲慘結局的原因是什麼?就是為了那誘人的皇帝之位!
人都有貪婪的本性,但為了追逐短暫的名利,而喪失真摯、純潔的親情,那不就是舍本逐末,顧此失彼了嗎?名利只是一種外在的迷惑劑,而親情才是讓你幸福的保證。迷惑劑只能讓你暫時的沉迷于幻象中。親情雖不能給你帶來一些榮華富貴,但是親情能滋潤你疲勞、冷漠的心靈溫暖起來。
我多麼希望大家能珍惜手足之情。不要像曹丕那樣,既失去了一位兄弟,有失去了一位治國能臣。
煮豆然萁主人公是曹植與曹丕。
曹丕即位后,忌曹植之才,曹植從一個養尊處優的貴公子,變成了處處受限制和打擊的對象。一次,曹丕命曹植在七步之內作詩一首,如作不成就將行以大法。曹植才思敏捷,不等其話音落下,便應聲吟出一首“煮豆燃萁”的《七步詩》。曹丕聽后,勾起手足之情,深感羞愧,最終沒加害曹植。
(來源:文章屋網 )
那天晚上,我坐在學習桌前正在看《三國演義》的故事,我一閉眼,在睜開眼就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
突然,兩個士兵把我架進一個營帳里,只見帳內擺著大旗,上面威風的寫著曹字。我不會來到曹營了吧!眼前的景象可把我嚇了一大跳。這時,一個滿臉胡須的人大叫一聲:“來者何人?”我一眼斷定那是曹操。我急忙說:“我是來加入你們的。”曹操大笑道:“好,你有什么本領,還有你叫什么名字?”我急匆匆的說:“我能當你的軍師。”曹操接著問:“那你叫什么。”我心想我不能透漏我的真名。我大叫:“我叫司馬懿。”“好!”曹操大笑!
到了第二天,我來到帳中,正趕上曹呸逼曹植寫七步詩。曹丕說:“你如果走七步寫不出一首詩,我就殺了你!”曹植走過七步說:“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突然,我頭一暈,我昏了過去。睜開眼時,我看呆了。手中的書都掉了。
六年級:盧宇帆
關鍵詞:煙草企業 內部會計控制 措施
市場經濟的發展水平正在與日俱增,整個市場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煙草企業所處的外部環境也呈現復雜化的發展趨勢,這就要求煙草企業能夠從自身出發,逐步強化和完善自身的內部會計控制,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來保障內控管理的規范化,并為會計信息的質量與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一、煙草企業完善內部會計控制的必要性
煙草企業的穩定和諧呼吁其建立完善的內部會計控制體系,并將先進的生產運營和管理理念融入其中,而煙草企業構建完善內部會計控制的必要性分析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構建完善的內部會計控制體系是保障企業穩定持續發展的基礎。內部會計控制在整個企業的內部管理環節發揮著重要作用,能夠形成對企業運營發展以及增加收益的指導,有助于對企業內部會計的相關工作進行優化,形成對企業運營者行為的規范,有效打擊不合理的會計控制行為,從整體上提高企業員工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保障企業的穩定可持續進步。另一方面,煙草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工作的實施能夠對企業的相關會計行文進行規范和約束,形成對企業經營活動的管理和監督,從而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和可靠,這樣煙草企業也擁有了一定的參考標準,在實施重大決策時能夠避免失誤,有效提高煙草企業經濟效益水平。
二、煙草企業完善內部會計控制的有效措施
(一)健全完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
健全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是煙草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一項關鍵措施,能夠從根本上為企業會計工作的實施提供制度保障,也使得企業在開展具體的會計管理工作當中具備相應的依據和規范,確保各項工作的系統化和流暢性,提高會計內部控制的質量和效率。在健全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過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第一,堅持從企業實際出發,首先對煙草企業的內部會計控制的現實發展狀況進行全方位合作以及深層次的了解,從中找到企業在目前內部會計控制工作當中需要改進的問題,這樣才能夠以此為依據對癥下藥,逐步推進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優化,這樣不同的部門在實際的辦公以及會計工作當中都能夠有法可依和有據可循,整個的內部會計控制工作以及實施流程會更加的順利和富有效率。第二,切實提高煙草企業監督人員的監督意識和理念,確保各項內部會計的控制制度得到貫徹落實。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屬于一種書面形式的約束,而沒有人對其進行貫徹落實的話,它也只能是一紙空文,不能起到任何作用。對此,煙草企業的監督人員必須嚴格監督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貫徹落實。
(二)提高內部會計控制人員素質
煙草企業要想推動自身的長遠發展,有效滿足內部會計控制完善和優化的需要,必須積極推進會計隊伍的建設,著重提高內部會計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煙草企業的內部會計工作人員不單單需要具備專業化的會計知識以及工作技能,還需要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職業綜合素質,這樣當內部會計人員參與到內部會計控制工作的各個環節中時才能夠及時地發現和解決問題,真正提高煙草企業的發展高度,最大化地發揮會計人員的工作職能。第一,提高內部會計控制人員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法治觀念,培養其良好的敬業和責任意識,使得工作人員能夠依法履行職責,并堅持一定的原則和底線,有效減少違法亂紀行為的發生。第二,加大對內部會計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其專業技能,以便在處理會計業務時更加的全面和專業化。煙草企業的內部會計工作人員必須要純熟的掌握專業知識,從而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也使得內部會計控制的相關工作順利實施。第三,鼓勵煙草企業的會計工作人員積極參與職稱考試,不斷提高其業務質量。第四,加強用人選拔工作,尤其是涉及到重要的會計崗位和管理人員的選拔時,必須要考核其綜合素質,使企業能夠更好地適應內部會計控制的工作。
(三)強化內部會計控制反饋機制
煙草企業逐步強化自身的內部會計控制反饋機制能夠進一步完善和推動財務控制工作,使得企業的預期目標得以有效實現,同時也能夠及時地對內部會計控制的相關工作實施調整,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企業的發展需要以及市場環境的變化,調控內部會計控制的成效。反饋機制的構建以及貫徹落實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構建完善的協調溝通機制。煙草企業首先必須意識到內部會計控制工作不僅僅是企業整個會計系統的責任,更為重要的是將其融入到企業運營發展的各個環節和流程,并且號召企業的不同部門和全體員工主動參與到內部會計控制工作的執行過程中。對此,企業需要建立暢通的溝通和協調,企業需要建立暢通的溝通和協調機制,使得不同的部門能夠進行相互協調配合,并通過多元化的溝通渠道來解決內部會計工作實施當中出現的問題,增強內部會計控制的有效性。第二,建立系統化的績效考核體系。在煙草企業的內部會計控制實施當中,激勵以及約束是其中的重要手段。要保障各項政策和控制措施有效實施,其關鍵在于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績效考核制度以及體系,有效結合煙草企業的內部控制目標以及戰略性發展目標來制定不同部門的績效考核標準,充分發揮目標引導的作用,最終實現內部會計控制大目標的實現。
(四)重視內部會計控制信息化管理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企業信息化程度的增強,信息技術以及信息系統在企業內部當中發揮的作用更加顯著。信息化的管理能夠解放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管理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也能夠得到提高,但是對于技術水平的要求也大大提高。內部會計控制作為煙草企業內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工作的開展中也需要利用好先進的信息技術,增強信息化管理水平。煙草企業在開展內部會計控制工作時需要利用好信息系統,這樣會使得內部會計控制的效率得到極大程度的提升,同時還需要全面推進企業的信息化建設,積極倡導信息化的內部會計管理,增強企業的現代化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在推進企業內部會計控制信息化建設的整個過程中,需要樹立正確的內部控制理念,在傳統理念的基礎上還需要增加現代化的管理理念,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在創新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工作當中的巨大作用,實現內控制度的建立,能夠與時代和企業發展相適應,推動現代企業的改革和發展,增強煙草企業的發展實力和競爭實力。與此同時,還需要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完善企業信息管理能力,以便更好地履行自身的崗位職責。
(五)構建煙草企業良好內部環境
內部環境是煙草企業發展過程中非常具有影響力的一個因素,同時也是保障煙草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措施得以貫徹落實的一個重要保障,能夠為各項工作的實施提供良好的工作氛圍,而各項工作的開展也更加具有動力。因此,煙草企業必須提高對內部環境建設的重視程度,充分認識到內部環境對于內部會計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具體需要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第一,煙草企業要加強對自身發展狀況的了解,并將從中獲得的實際信息進行綜合分析,以此為依據來制定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的治理機構,這樣才會形成一個健康有效的內部環境,并且幫助企業掃清發展中的障礙,增強企業活力。第二,煙草企業要制定符合企業自身發展的企業文化,有效彰顯自身的精神內涵,并在全面推進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號召全員參與,增強全體員工的認同感以及使命感,也使得他們能夠在參與企業內部會計控制體系的完善工作當中發揮各自的實力,為企業的發展做出突出貢獻。另外,企業文化建設能夠形成應對會計控制環境的規范,也可以為企業注入生機活力,構建良好的企業形象。
三、Y語
整個煙草企業面臨的激烈的市場競爭,其中也有大量的發展機遇,這就要求企業能夠積極應對挑戰和抓住發展機遇,并從煙草企業自身的實際發展狀況出發,與市場環境緊密結合和協調起來,從而為煙草企業量身定做系統完善的內部會計控制體系,建立完善的內控制度,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建立完善的反饋機制,強化信息化管理,營造和諧的企業發展內部環境,形成對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良好規范和監督,從而確保企業的穩定和諧。
參考文獻:
[1]董松霞.我國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工業審計與會計,2013,(5):59-62.
[2]潘虹.完善煙草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6,(4):69-71.
一、創設輕松、愉悅的氛圍,激起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的參與是衡量課堂成功與否的一個主要因素。因此,很多老師在課前都會進行師生談話,拉近師與生之間的距離。在課前,董老師用親切的語言,俯下身子與學生們傾心交談。在這融洽親和的氣氛中,學生頃刻之間和老師親近了許多,對陌生老師的害怕、疑慮全都煙消云散了。為下一步順利地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
二、培養學生的表達、感悟能力,搭建交流平臺
教學中,教師不斷地創設機會,讓孩子們在學詩的過程中把所積蓄的情感釋放出來。首先共同欣賞《三國演義》的七步詩片斷,把學生帶入創設的情境中去。“自由閱讀這首詩,然后小組交流。你如何理解詩的意思?”給學生自由表達、發表見解的機會。再讀詩,走進詩的內涵,“豆”和“萁”是同根生,比喻了什么?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配樂朗讀,“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煎”讀出了什么?(曹植的眼淚,仿佛是曹植心中的怒火。)“泣”(潸然淚下,心在流淚)想到了什么后會讓他“泣”?老師范讀,把絕望、痛心、氣憤、不敢言、百感交集的感情讀出來。有的學生們在老師的朗讀下悄悄的哭了,學生再把自己對課文的理解說出來。再創設情景回到大片斷欣賞當時情景,使學生再次感受來理解詩的內涵。“由此你想到了什么?你認為兄弟之間應該怎樣做?”教師和學生在創設的環境下一遍一遍地朗讀,感情不斷升溫,對課文的理解也不斷深入,課文中的重難點也就慢慢的不攻自破了。
三、用所學知識聯系實際,使感情進一步升華
詩詞欣賞,出示:“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等詩詞,使學生感受到相互殘殺不僅僅指“兄弟”擴展到同根同族,同胞同室。在樂曲中,學生細細的品讀著詩詞,使自己的感情進一步升華,對課文的理解就不言而喻了。
1、翻譯:煮豆子正燃著豆秸,因煮熟豆子來做豆豉而使豆子滲出汁水。豆秸在鍋下燃燒著,豆子正在鍋里哭泣。本來我們是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你為什么要這樣緊緊逼迫呢?
2、出自三國時期魏國著名文人曹植的名篇——《七步詩》。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萁向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來源:文章屋網 )
古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過學習古詩可以使小學生受到祖國優秀文化遺產的熏陶,增強小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欣賞能力。那么,如何讓學生領悟到古詩的意境并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內涵呢?下面談談我的做法:
一、感悟識記法
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應讓學生反復吟誦,借助書中的注釋,理解詩的大意,只有經過充分地、反復的誦讀,身臨其境進入詩的境界,細致地感受詩的形象美,使學生深入領悟作品中的情致與趣味,從中獲得審美的愉悅。在反復閱讀的同時,還要求學生了解作者及歷史背景,這樣有助于學生對古詩的理解識記。例如曹植寫的《七步詩》,據古書記載曹丕因嫉妒弟弟曹植的才華,害怕他與自己爭奪王位,就命令其弟曹植在七步之內寫出一首詩來,否則就要用刑罰來處治他。七步詩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寫成的。詩人發出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悲憤責問。這樣有助于學生對古詩的識記。
二、朗讀指導法
在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通過正確朗讀,更能夠領會詩所表達的意境,理解詩的內容。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還要讓學生注意掌握作者的感情基調。在古詩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以各種方式朗讀,自己練讀、全班試讀、同學間互讀,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體會詩句的音律節奏,領略詩的音樂美。教師在課堂上要用一定的時間指導學生朗讀,這樣做不僅提高了學生們的朗讀水平,還能夠加深對詩的內容的透徹理解。熟讀是學習的基礎,只有反復誦讀,才能對詩的韻味、聲律、意境等有較好的理解。教師在古詩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和古詩的特點,積極啟發學生投入到古詩的學習中。讓學生聞前人之所聞,想前人之所想,同時要教會學生學習古詩的一些方法,不斷向課外拓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三、借助歷史還原現場法
由于古詩產生的年代距離我們久遠,所反映的思維、民俗、情感以及社會、人文、地理與學生有一定的差距。這就要求教師在講授時可聯系現實生活,把學生耳熟能詳的事物引入古詩中,或讓詩人穿越時空的隧道來到我們身邊,還原現場,拉近距離。不能夠實景實物進行觀察,但可借助多媒體、幻燈片、圖片和錄音等輔助手段,動態演示,向學生描述自己在詩中所看到的畫面,使學生置身于其中,目視其文,耳悅其聲,心醉其情。通過把詩描述成散文等方法,喚起學生心中的意象,讓學生感受詩的意境美。教學時還應指導學生想象詩的情節、場景。教學《送孟浩然廣陵》一詩,只需要引導學生從詩文入手,從詩中描繪的場景和畫面入手,感知作者的寫作意圖,順理而下,學生自然就領悟了詩中的意味:晴空萬里,江水浩蕩,江面一葉孤舟,而去。站在黃鶴樓上的送行人李白,目送這只小舟向天水相接的地方遠逝而去。他敬愛的好友孟浩然就在這舟上,他的心和眼都系在這片帆上,望呀,望呀,舟帆遠去了;望呀,望呀,舟帆只剩影兒了;眨眼之間,帆影也不見了。”可見詩人對好友的思念之切。于是,長嘆道:“唯見長江天際流”。感情真摯,感人至深。這樣能夠幫助學生理解詩的意境。
文/王佳偉
陳勝富貴忘友
《史記·陳涉世家》記載,陳勝稱王后,一位曾經和他一起打工的朋友找上了門,但卻被把門的官兵擋在門外,那個人只好在外面等著,希望能早點看到陳勝出來。沒多久,陳勝出來了,那個人就迎了上去,得到了陳勝的召見,還被留在了宮中。陳勝的這個朋友進宮后感慨很多,有時會和周圍的人提起陳勝從前的一些事。這時就有人對陳勝說話了,說那個人不懂規矩,經常胡說八道,有損陳勝的形象。陳勝很快就找個借口,把這個舊友殺了。《史記·陳涉世家》的原文是:“客出入愈益發舒,言陳王故情。或說陳王曰:‘客愚無知,顓妄言,輕威。’陳王斬之。”陳勝此舉一出,很多老朋友都與他斷絕了關系。
《七步詩》乃應聲而成
在大多數人的記憶中,《七步詩》是曹丕逼著曹植在七步之內吟成的詩。然而事實并非如此!據學者考證,最早記載“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一詩的文獻資料是南北朝時期劉義慶組織編寫的《世說新語》,書中記載:“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這說明曹植的詩是應聲之作。
大禹三過家門不敢入
多個版本的中學歷史教科書中,都有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文字記錄。這充分表明了大禹為大家舍小家的無私精神。然而《史記》中對大禹治水的記載卻是另一番模樣。《史記·夏本紀》記載:“禹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這就是說,司馬遷認為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是因為他害怕治水不成得到懲罰,因為他的父親鯀就是因為治水不成而被誅殺的。其實,最早記載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是《孟子》,作者是對大禹持贊賞態度的,認為其三過家門而不入是公而忘私,國而忘家。但無論如何,《史記》對大禹的記載我們也應該正視,至少可以當成課外知識了解一下。
古代的相親節
文/李志剛
唐宋以前,婚姻嫁娶一般要經過納采(送禮、求親)、問名(詢問女子姓名、生辰)、納吉(到女方家送禮、訂婚)、納證(男方向女方送聘禮)、請期(定婚期)、親迎(成婚)等環節,古稱“六禮”。到了唐宋以后,六禮已減為三禮,即納采、納幣、親迎。但無論怎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前不能見面”等規定,都是政府倡導的。
其實,唐宋不僅簡化了程序,而且政府倡導的風俗習慣也開始逐漸動搖,甚至出現了“非誠勿擾”以及“萬人相親會”那樣的相親節。
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載:“男家擇日備酒禮詣女家,或借園圃,或湖舫內,兩親相見。謂之相親。男以酒四杯,女則添備兩杯,此禮取男強女弱之意。”意思是男子帶著禮品到女方家里,或在園圃里,或在湖上,雙方見面。桌上,男方放四杯酒,女方放兩杯酒。以表示男強女弱。在觥籌交錯、酒酣耳熱的背景下,男女青年一生的幸福就這樣被決定了。
古代“情人節”一般有三個:元宵、上巳、七夕。每年農歷三月初三,傳說是王母娘娘開蟠桃會的日子。這一天,藏在深閨的女子紛紛外出踏青。她們在河畔嬉戲、插柳賞花。如杜甫所說,“三月三日氣象新,長安水邊多麗人”。而男子們也分坐河渠兩旁,在上游放置酒杯。酒杯順流而下,停在誰的面前,誰就取杯飲酒,以曲水流觴的方式吸引意中人。如果雙方對上眼了,則一起漫步灞上,折柳相贈。嘯聲不斷。
如果說農歷“三月三”是古代白天的相親節,那么“元宵節”則是古代男女晚上的相親節。
一個青年拜見無際大師,問:“我怎樣才能找到心中的陽光?”無際大師帶青年坐船過了河。上岸后,大師說:“你扛著船趕路吧!”青年很驚訝,“它那么沉,我扛得動嗎?”大師微微一笑:“過河時,船有用。但過河后,它會變成我們的包袱。痛苦、孤獨、災難、眼淚,這些使生命得到升華,但須臾不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放下它吧!生命不能太負重。”
逐流的智慧
孔子周游列國時,路過呂梁瀑布。這時孔子看見一位老者走了下去。孔子想那位老者可能是輕生,就急忙叫一名弟子去救他。可瞬間那老者竟又重現在百步之外。他白發飄飄,神形瀟灑。孔子趕上他,虛心請教:“請告訴我,有什么秘訣可以對付這樣的水流?”老者笑道:“我只是隨著漩渦進入,又隨著漩渦出來,我讓自己適應水流,而不是讓水流適應我。”
勸諫的智慧
戰國時期,秦國趁趙國政權交替之機,大舉攻趙。趙國形勢危急,向齊國求援。齊國一定要趙威后的小兒子長安君為人質,才肯出兵。趙威后溺愛長安君,執意不肯,致使國家危機日深。觸龍對趙太后說,“您愛燕后,勝過愛長安君。現在不讓長安君有功于國,您百年之后,長安君如何立足趙國呢?正是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啊。”趙太后一聽,最終同意了。
創造的智慧
相傳魯班建筑一座巨大宮殿時,需要很多木料。徒弟們用斧頭砍伐樹木,效率低下。魯班上山時,無意中抓了一把有小細齒的野草,手被劃傷了;又看到蝗蟲兩顆大板牙上同樣排列著許多小細齒。魯班想,若做成一鋸齒狀的砍伐工具,是否同樣鋒利?于是立即制作了帶有小鋸齒的鐵片,和徒弟各拉一端伐樹,不一會兒樹就斷了,又快又省力,鋸就這樣發明了。
情感的智慧
曹丕即位后,忌曹植之才,曹植從一個養尊處優的貴公子,變成了處處受限制和打擊的對象。有一次,曹丕命曹植在七步之內作詩一首,如作不成就將行以大法(處死)。曹植才思敏捷,一步一吟,便應聲作出一首“煮豆燃萁”的《七步詩》。曹丕聽后,勾起手足之情,深感羞愧,最終沒加害曹植。曹植的急智已不是常人所有,更加難得的是詩中飽含情感。
學習的智慧
呂蒙初不習文,孫權開導他說:“你如今身居要職,掌管國事,應當多讀書,使自己不斷進步。”呂蒙從此開始學習,他所看過的書籍,連那些老儒生也趕不上。魯肅與其縱論天下事時,呂蒙不乏真知灼見,使魯肅很受震驚。感嘆道:“我一向認為老弟只有武略,時至今日,老弟學識出眾,確非吳下阿蒙了。”呂蒙道:“士別三日,但更刮目相看。”
謀略的智慧
三國時,吳國殺了關羽,劉備怒不可遏,親自率領七十萬大軍伐吳。孫權命青年將領陸遜為大都督,率五萬人迎戰。陸遜決定戰略退卻,以觀其變。吳軍完全撤出山地,蜀軍在五六百里的山地一帶難以展開,反而處于被動地位,欲戰不能,兵疲意阻。相持半年,陸遜下令全面反攻,打得蜀軍措手不及。火燒七百里連營,蜀軍大亂,傷亡慘重,慌忙撤退。